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医疗技术市场研究8篇

时间:2023-07-28 09:18: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疗技术市场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疗技术市场研究

篇1

早期移动健康领域企业包括Happtique,他们为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数字技术帮助,让他们能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电子技术。还有Proteus Digital Health,他们发明了一种能够在患者体内检测各种生理指标的仪器。

这个行业里当然也少不了初创企业的身影。来自旧金山的医疗健康企业孵化器Rock Health的Leslie Ziegler表示:“严格的监管机制给创业者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这无法浇灭他们进入医疗健康产业的热情。”Cardiio就是Rock Health投资过的企业之一。Cardiio推出了一个售价为4.99美元的应用,该应用能够通过检测患者脸部反射的光线,使用移动设备上的摄像头来测量患者的心率。Rock Health投资过的企业还有Podimetrics,他们发明了一种可以连接Wi-Fi的软垫,这种软垫可以检测由糖尿病引起的足部溃烂。Ziegler表示:“科技终于满足了人类的需要,为人们在生活和健康方面提供了帮助。”

同时,资金也在大量涌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据Rock Health统计,今年共有11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医疗健康方面的初创企业之中,相比去年的6260万美元有了大幅的上涨,投资数量也有了84%的涨幅。

篇2

现在可以设想一下:你站立、行走或跑步时,穿的鞋子能显示你精确的体重分布情况;佩戴的蓝牙耳机摇身变成时尚耳环或蓝牙项链;一副内嵌手持式媒体播放器成为可近距离观看电影的视频眼镜。

佩戴式设备,这项新兴技术正在迅速崛起。在过去的一年,像BodyMedia臂环和耐克+FuelBand臂环这些面向消费者的佩戴式设备,在医疗和健身行业已大行其道。

值得注意的是,对实时数据的旺盛需求也推动了佩戴式无线设备市场的发展,预计销量将从今年的1400万个增至2016年的1.71亿个。据市场研究公司HIS iSuppli旗下的IMS Research的新研究结果显示,4年后,佩戴式无线设备市场的收入至少有望达到60亿美元。

目前,大多数佩戴式设备主要面向医疗和健身应用环境,并且产品为数不多,如血糖和心率监测仪。在将来,个人娱乐和军用设备的数量将大幅增加。比如说,谷歌的智能眼镜和传闻中的苹果智能手表,将是新无线佩戴式设备中的一分子。睡眠传感器、戴在手上的终端以及工业和军用平视显示屏(装在头盔上的提供数据的透明屏幕)将为用户提供实用数据,最终也有望在佩戴式技术市场得到更迅猛的发展。

“对于最具颠覆性和创新性潜力行业中的产品战略师来说,这应该是优先考虑的技术。” Forrester研究公司的高级分析师、消费级产品战略师Sarah Rotman Epps表示,佩戴式设备将开始从通讯、医疗和健身等领域扩大到其他垂直领域,比如导航、社交网络、游戏和商务等。3年后,佩戴式设备将遍地开花。

感知世界

Altimeter集团分析师Chris Silva称这个现象为“感知世界”,“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与机器思维有关,应能与我们进行交流,并非一味接受我们的指令。机器与环境应渐渐开始学习,不仅仅是预料我们的命令或让我们的命令更容易输入。”

Silva特别指出:“在未来的18个月,这项技术将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身上和身边会有多个传感器,它们将充分利用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电脑来收集和传送数据。而在之后的阶段,就会开始主动为我们服务。”

“佩戴式电脑肯定会受到更大的关注,但同时面临的障碍有:外形、舒适性、功能和时尚性。” Gartner分析师Adib Ghubril说,“佩戴式电脑应兼顾个性表现和实际功能运用,做到既时尚又舒适。研发人员主要致力于让现有的硬件电路微型化,比如内置的耳机和摄像头,既显示内容又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眼镜屏幕,以及最终的网络连接。”

最热门的佩戴式设备

到目前为止,最热门的新型佩戴式电脑是谷歌眼镜。设想一下,下午你在浏览商店橱窗,根据你的购买习惯(比如使用智能手机刷卡),智能手机就知道你在这个时间段爱喝咖啡。于是,它就能将最近咖啡店的联系信息显示在你的眼睛上。在经过一座历史建筑旁边时,内置摄像头会把建筑的照片与网上信息库联系起来,有关该建筑的信息也会出现在你佩戴的眼镜上,而且内容丰富翔实。

Forrester的分析师Frank Gillette说:“这种眼镜确实很酷,但要说许多人很快人手一副,还为过时过早,一是因为人们还不太熟悉这种技术;二是谷歌眼镜的成本现在高达1500美元,而且只面向开发人群。”

Gillette补充说:“我认为腕带设备极有可能很快普及开来,尤其是与手机相连的手表(如MetaWatch和索尼智能手表)。至于像珠宝和服装那样可以佩戴的设备,随着低功率无线电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会普及开来。”

解脱双手的方案

据摩托罗拉解决方案部仓储产品解决方案主管Darren Koffer表示,摩托罗拉解脱双手的产品组合中有一个灵活的产品系列,支持纯文本应用、纯语音应用以及这两种应用的组合,让经常要扫描、挑选和分拣大量物品的员工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Koffer补充说:“在需要不断用手的应用场合,佩戴式系统解放了员工的双手,使用方便,还可以处理更多的任务,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使准确性所需的技术完全触手可及——包括条形码扫描和移动计算。但是想充分发挥佩戴式计算设备的潜力,公司要考虑整体解决方案的人体工程学、性能、可靠性、灵活性以及可管理性。”

Gillette表示,无论什么时候想处理工作,现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身上都要佩戴一大堆设备,摩托罗拉解脱双手的这种解决方案在实际运用方面迈进了重要一步。

未来世界

篇3

相比较很多传统设备制造商不靠机器赚钱、靠耗材赚钱的现状,泰联三维这样“只卖设备,不提供耗材”的情况在我国的3D打印产业极为普遍,而不少国产3D设备用户也正面临在国内买了设备后依旧需要购买进口耗材的尴尬。

国产耗材为何短缺

据了解,目前3D打印的耗材原料主要分为尼龙、粉末、PLA塑料以及金属四种,其中,PLA塑料的成本最低,金属最贵。

以一款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手骨骼模型为例,PLA塑料的打印成本约为100元,尼龙及粉末成本约为2000元,而金属的耗材成本则高达上万,他们打印一只手骨骼的模型也大多在8到10小时,往往打印公司会将这些打印产品以高出成本的一倍价格卖给顾客。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国产3D设备对应的耗材短缺主要源自两个原因:便宜的赚不到钱,厂家不愿意生产,而贵的耗材现有技术跟不上,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和补贴,厂家又不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成本去研发。

“便宜的塑料及尼龙、粉末因为利润空间有限,而且毕竟3D打印现在国内没开始大规模应用,原料不能大规模生产,所以企业都不愿意去做,因为几乎不赚钱。”在近日举行的Inside3D打印产业全球巡展现场,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其中原因,“而金属耗材虽然价格高一些,但是研发的投入也高,甚至不比设备少,而目前国内的扶持力度主要聚焦在3D打印设备上,很少有扶持原材料的资金进来,所以企业不愿意自己投入资金和人力去生产。”

据了解,在金属打印应用较多的航空领域,目前国内多数的厂家可以生产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的金属颗粒,但这种颗粒国内生产的品质与国外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以先前提到的Dex系列3D打印机为例,泰联三维的一位内部人员告诉记者,该设备前后的研发耗时约8个月,主要的研发资金则来源于上海产业研究院成立该研发项目时拨付的上百万元资金,目前该产品泰联三维的售价为8.5万,而国外对应的进口设备则售价高达20万。“如果没有这笔研发经费,我们的机器不可能卖得这么便宜,目前国内在设备上的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耗材上的扶持就弱一些。”该内部人员透露。

“客户在购买了我们的产品以后,可以自行购买进口的耗材,材料的花费并不太大。”该内部人员对记者透露,“因为本来我们的机器就是仿制国外的设备,所以并不太方便从同样的厂家那里购买材料再提供给客户,只能他们自行购买。”

依赖进口局面亟待改变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对未来几年的3D打印技术市场做出的预测:在未来的3至4年内即到2019年,发达世界中有10%的人将会穿着3D打印产品或者在他们的身上有3D打印的东西,尤其是3D打印技术将在医疗保健和消费制造业有更突出的表现。这表明,将有数亿乃至6亿人会在未来三四年里使用3D打印产品——这个数字令人吃惊。而在我国,根据今年5月国家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一项前沿性的基础性制造技术,3D打印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也被涵盖在中国未来十年大力推动的领域之中。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3D打印在国外已经发展20多年,而在我国是近两年才有所发展,目前行业内还是处于一窝蜂制造设备阶段,离真正完成设备、原料、设计软件、服务供应等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闭环还有很长的距离。

篇4

一、法律政策环境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地方与风险投资的运作不适应。如:

1、公司审批制度,公司注册有两种,一是登记制,二是审批制。我国采用审批制,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包括高科技企业)最低也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从金融学角度来看,这种资本金制度能够降低贷款的风险,但是这个门槛对风险企业要求较高,对创新、创业不利。

2、退出机制,风险资本需要通过企业上市(IPO)和出售方式(被收购兼并)退出,因此需要有公开的或柜台的交易市场,但目前创业板(或二板市场)需要尽快讨论推出退出机制。

3、企业组织形式,风险投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制,与有限公司和合伙企业都不同。其组成人员有两类,一是有限合伙人,持有公司99%的股份,以出资颇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二是普通合伙人,持有公司1%的股票,但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责任,这类合伙人负责经营管理投资公司和风险资本。之所以采取这种组织形式,是由敢于冒险的资本、资本运作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样的特点决定的。然而,我国法律对此类公司组织形式尚无界定。

4、知识产权,如果对知识的保护不够,那么风险投资就不敢涉足试前期的投资,因为早期的风险最大,而仿造和盗版几乎一文不花,可以同步在任何地方进行,使投资人蒙受损失。

我们建议,应当放开无形资产(此处主要是指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技术)在工商注册资金中比例的限制,对技术价值进行充分肯定,扩大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运作空间,从而推动风险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

二、技术环境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1)自然资源的推动;(2)人力资本价格的推动;(3)消费市场的拉动;(4)投资拉动等四种途径支撑。据估算,我国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20%,而经济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85%。1992年,我国高科技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为26.6%,日本为30.9%,英国为20.2%,德国为18.6%。由此可见,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贡献很小。

1、从技术上看,我国经济整体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目前我们还有相当比例风险投资以改造传统产业为主。

2、我们的技术水平较低。通常,风险投资领域有五大类:信息技术(IT)、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和其他。其中,IT又包括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硬件,通讯,电子等类型;生物医药包括生物工程,各种药物和各种医疗器械等;其他包括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媒体,传统行业技术改造等等。

3、我国境内的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领域比较:

(1)国内的投资更加分散,原因是技改项目过多;重大的、民用的技术并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国外的风险投资集中于我国的IT行业,原因是:国外的投资机构掌握着IT的核心技术,经验丰富,对风险投资的活动规律更为熟悉,比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早,普遍比我国机构早3年时间进入投资领域,投资的在1995、1996、1997年。

4、技术生命周期的影响,生物保健类产品的研制到产业化需要7―10年,甚至更长;而计算机硬件的研制到产业化仅需要18个月,正如摩尔定律所说,其技术性能成倍提高,而价格大幅度下降。很显然,在相同的风险水平下,资金更愿投向回收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和领域。

三、税收优惠

1、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为鼓励某种行业发展的通行的做法,税收优惠主要有四个方面:税收免除、降低税率、增加资本抵减项目、增值税。(1)在美国,资本收益税是影响风险资本流动的最主要的因素:1969年,美国税法提高了资本收益税率,由21%提高到49%,使上世纪70年代风险资本市场急剧萎缩,风险投资几乎被扼杀,1974年,只是由于放开了对养老金等机构资金的管制,风险投资才没有灭亡,并开始复苏;1981年,由于“斯基格修正案”和税法法案的修改,个人最高资本收益税由49%下降为20%,风险资本流入量剧增,使得风险投资又得到巨大发展;(2)台湾的税收优惠是投资抵减,创新企业的资本所得中,以抵减股本后净值作为应税所得;(3)澳大利亚政府鼓励R&D支出,实行“让税150%”的税收优惠,使得R&D不仅能够保本,并且能够得到增值:

应税所得=(利润-R&D*150%)

2、在我国税法中,支持高新技术的条款如下:

(1)高新区内企业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日免征所得税2年;

(2)校办企业免交所得税,(不包括纳税企业盘入、合资、联营、联办等形式。)比较来说,我国优惠较少;1优惠途径单一,基本上是以减免优惠为主;2优惠面窄,只涉及高新区的高技术企业,及校办产业;3关于税收抵减,只限于加速折旧的提法上;4对天使投资人的优惠毫无涉及。

3、在税法上,我国应当改进三点:(1)针对风险项目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抵减;早、中、晚各期投入资本承担的风险不同,因此抵减程度也应不同。(2)风险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所得税率应有所差别;此外,对创业资本所得应进行必要的税收优惠,如调整个人所得税。鼓励天使投资人等等。(3)应当认真考虑增值税因素。由于增值税是对产品增值部分征税,但由于高科技产品消耗原材料少,其进项税低而销项税高,使得无形的知识资本、风险资本负担了较高的增值税,这是不合理的,应当增加抵减项目,以减少风险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增值税负担。

四、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方式对高技术企业及其产业化进行鼓励。

1、政府补贴,方式有3种:(1)R&D补贴,如德国对完全用于R&D的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投资额20%的补贴;(2)亏损补贴,如新加坡对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公司,如果连续3年亏损,可获得亏损50%的政策补贴;(3)匹配性补贴,如美国马里兰州政府的技术发展公司对补贴的企业,要求必须有2―4倍的私人资本相匹配。

2、政府采购及其作用。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硅谷40%的销量来自军方采购。通过政府采购,为尖端技术的产业化和民用化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持,可以这样说,没有军方和政府的采购,美国早期的风险企业不可能发展起来。现在,美国每年政府采购支出占GDP的15%、政府全部支出的30%,如此庞大的规模确实可扶持其国内产业,增强竞争力。我国从1996年开始尝试政府采购。通常,政府采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二是尽可能通过政府采购扶持国内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里,通过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目的。我国于2002年6月出台了《政府采购法》,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我国目前政府采购方面,2001年,政府IT产品的采购支出仅仅为44亿元人民币,2002年,仅80多亿元,与我国上万亿的IT市场相比,这是非常小的。因此,对中小型的高科技公司来说,政府采购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应当尽力争取;对政府来说,应当尽量采购本国高科技企业的产品,以达到扶持的目的。

五、社会配套环境

社会配套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介环境,一是人才培养。

1、中介环境

中介机构不仅能够联系“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而且对简化投资进程、寻求投资、降低投资风险等很有帮助。中介环境的建设包括三个部分:

(1)要建立信息中介服务机构:高技术是无形的资产,技术交流与配套的信息需要有一个有形的市场予以公布和沟通;另外,创新实体的市场预测也需要市场研究机构、包装上市辅导、投资顾问机构、服务等中介咨询机构的服务。(2)要建立权威的评估机构:风险资本的进入必然涉及技术的入股,而退出(比如IPO、兼并收购、清算等),也要求评估总资产(包括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这类中立的、公平的评估机构(由技术专家和资产评估师组成)是非常必要的。(3)要建立独立的监督审计机构。通过社会的审计监督,能够形成“会计、统计和审计”的财务监控。我国目前的评估和审计机构还都是行政隶属机构,没有民间化和独立性,不能保证公正、公平、公开,也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权威(非行政权威)机构。

2、人才培养

篇5

但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这场危机使得美国乃至全球软件产业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度令人艳羡的美国软件业现在的前景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明朗。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软件业正面临着一个特殊时期。很多人不禁要问,美国软件业发展情况以及生存状态是怎样的,他们又将如何应呢?

美国软件业收入继续下降

Gartner研究认为,2010年全球软件收入将略有回暖,但是全球经济增长也只有1.5%,目前美国软件主要的买家在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而这两个地区增加的软件开支预测分别是4.3和2.5%,北美地区软件开支预计总体将下降2.06%,而欧洲、中东,非洲略有0.45%的积极增长。“可以看见,美国尤其比其他地区都要糟糕”,Gartner执行副总裁JoanneCorrela指出。

然而,现在这一市场渐渐“已经走出谷底”,很多公司将开始增加IT预算资金。Gartner公司最新报告显示,世界各地软件支出增长表明技术市场已经触底。根据Gartner四月到五月之间调查大约1000名IT专业人员的结果显示,北美地区28%的公司预计籽增加2010年的软件预算,然而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地区有25%的企业,亚洲/太平洋地区30%的企业预期与往年相同。

许多软件销售商如微软和IBM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表明,相对于去年同期收入有所下降。这样的公司的报告预测自己在未来一年业绩将会增长。虽然目前看来,公司的软件预算已走出谷底,并有上升的趋势,但Gartner的报告认为我们应保持谨慎的乐观。

Joanne Correia也提醒人们,不要指望任何戏剧性变化,虽然有利好消息,其他地区可能将有少量反弹。她同时也对软件的服务质量表示担忧。“尽管当前经济形势不够好,但软件厂商不应该以目前的经济环境为借口,缩减其提供的服务质量”。编程语言的主流不变

近日,Tiobe公布了2009年5月的编程语言排行榜,本期榜单前十名没有变化,Java、c、c++依然以绝对优势占据前三甲的位置;Visual Basic在4月出现了1.16%的下滑,但依旧以8.631%的占有率守住前五名的关口。本期前十名的语言分别是:Java、c、C++、PHP、Visual Basic、Python、C#、JavaScript、Perl、Ruby。

市场研究公司Evans Data曾经做过调查,针对排名第十位的编程语言Ruby的调查结果表明,自2008年以来,Ruby脚本语言的使用率在北美软件开发商中间增加了40%。根据Evans Data在上半年对北美开发商的调查,北美开发人员使用Ruby的部分时间,从2008年的10%增加到目前的14%。

此外,调查显示,接下来的一年,近20%的开发商希望能够使用Ruby。该调查对比了,编程语言的使用情况,包括脚本和动态语言,如Ruby、PHP和Perl,以及第三代语言如C、C++语言、C#和Java。同时,调查还认为平台定位和其他技术的采用,其中包括云、Web services、SOA,并行编程和敏捷开发都是未来的趋势。

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因为使用脚本语言与当前强调以网络为中心的应用开发息息相关,原因是面对当前迅速变化的市场为导向的要求,必须具备高度可塑性。

Evans Data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Andrews在一份声明中提到;“有趣的是,我们看到Linux作为目标平台继续增加,这种发展反映了针对非Windows平台目标的显著增长。”

调查同时发现,有六成北美开发人员偶尔使用敏捷开发方法,有75%的应用开发商正在考虑云是否将需要审计线索。同时,商业SQL数据库被用来作为主数据库的机会,仍然比开源SQL数据库可能要高2.5倍。

IT人员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就业率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保障。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跨国IT巨头也不得以采用裁员的手段,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季度调查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以前,美国IT行业的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三个月中,失业人数一直在下滑,其中减少的IT职位包括计算机科学家、系统分析师、支持专员和软件工程师等。

自从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在IT行业的职位数量共增加了216000个。要不是计算机程序员职位的就业人数在第三季度大增了94000个,该季度的IT职位情况会更加糟糕。

在美国劳工统计局追踪分析的八类IT职位中,编程职位的就业人数是最不稳定的――上个季度减少了55000个。在过去八年中程序员职位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不过本季度增长了94000个,是八年来最大的单季增长数。

危机对IT巨头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就有专家分析,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技术创新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全球金融资本增长的速度。

今年4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46届年会上宣布了在科学研究、创新等方面的新计划和投资,巩固与提升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美国从危机中复苏。这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如出一辙,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创新能够带来超额利润。

在美国软件业,很多IT企业的掌舵人都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了创新的意义。这些IT巨头在业绩下滑之时,他们首先裁员的对象多是行政、人事,市场等,而对于研发人员并没有敢“轻举妄动”。他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应对策略是放缓市场推广、渠道扩展、公司规模等方面的行动,但是,他们丝毫没有松懈,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投入。

今年3月,前CEO贝瑞特发表演讲时说:“投资新创意和新发明,不仅能够刺激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提升生产力,促进新能源和更智能的能源消耗方式的产生,改善医疗保健,并让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好处。”

而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今年3月表示,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缩减研发预算,今年用于研发领域的投资将继续扩大,超过90亿美元。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往往把金融危机看成一次机会,反而在创新方面有更多的专注和投入。

另外一个IT巨人IBM的创新重点主要在于服务器、存储、网络和解决方案领域。同其他IT企业不同的是,IBM更注重将创新的先进技术和传统行业相结合。

金融危机引爆开源软件市场

全球金融危机下,一些开放源组织,积极推动各国政府采用开源软件而不是使用商业软件,业内人士认为,可供免费使用的开源操作系统及开源软件将迎来春天。

篇6

随着近20年来太赫兹通信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快速发展,太赫兹通信已被各个国家和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作为重点研究领域。根据新兴市场研究报告统计,全球太赫兹通信技术市场份额在2018年左右将增长到5.21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37.2%。太赫兹技术被美国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位列第四位),被日本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我国也将太赫兹技术研究作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前瞻性战略研究方向。太赫兹(Terahertz,1THz=1012Hz)泛指频率在0.1~10THz波段(对应波长为30~300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介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太赫兹波的位置处于宏观电子学向微观光子学的过渡阶段。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太赫兹波产生和检测的方法,因此对太赫兹波的研究较为有限,使其成为电磁波谱研究上的“太赫兹空隙”(TerahertzGap)。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太赫兹通信越来越受到国际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在2005年底专门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结合国内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领域专家集中讨论我国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制定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发展关键领域和规划。我国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受到政府和各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在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先后成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这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相对于国内的太赫兹技术的研究热潮,国际各国也对太赫兹技术投入了巨大。美国早在2004年就将太赫兹通信作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并已于2006年将太赫兹通信列为国防重点科学。美国从事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数十所大学及其国家实验室,如国家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基金会(DSF)和国家卫生学会(NIH)等,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如BELL、IBM等也都在开展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欧洲国家从事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英国Rutherford国家实验室、剑桥大学、里兹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德国的KFZ、BESSY、Hamburg等大学。欧洲国家还利用欧盟的资金组织了跨国家的太赫兹通信技术大型合作研究项目。在亚洲国家从事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韩国国立汉城大学、浦项科技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日本在2005年就将太赫兹技术确立为国家支柱技术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以及SLLSC等公司都大力开展THz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近年来,国际上太赫兹通信技术重要的研究成果参见表2。

3太赫兹通信的技术特点

由于太赫兹波处在电磁波谱的特殊位置,使其具有很多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性质。从频谱上看,太赫兹波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处在微波与红外波之间;从光学领域看,太赫兹波被称为远红外射线;从能量上看,太赫兹波段的能量介于电子和光子之间。太赫兹光波不仅拥有与光相同的直进性,还具有与电波相似的穿透性和吸收性。太赫兹波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太赫兹波的穿透性强

由于太赫兹波自身包含丰富的光谱信息,且具有很好的光谱分辨特性,对很多介电材料与非极性液体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因此,太赫兹波不仅可以作为探测材料性质的检测工具,还可以作为通信工具在烟雾、沙尘等恶劣环境下进行通信工作。

(2)太赫兹波的光子能量较低

根据测量结果,频率为1THz的太赫兹波仅具有4.1meV的光子能量,约为X射线光子能量的百分之一量级,因此太赫兹波不易对生物组织产生伤害。相比于传统使用DWDM等技术进行有线光通信而言,太赫兹通信的能量效率更高。(3)太赫兹通信传输的容量大相对于微波通信而言,由于太赫兹波的频段在108~1013Hz之间,比微波通信高出l~4个数量级,使得太赫兹波的传输信息量更大。同时,太赫兹通信与高阶的编码调制技术相结合,可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的传输容量,满足大容量传输场景的通信要求。

(4)太赫兹波方向性好,保密程度高

由于太赫兹波束比微波更窄,且能够有效地抑制背景辐射噪声的影响,因此可以保证信息传送精度的同时,使太赫兹通信满足具有更好的保密性能。

(5)太赫兹通信更适合于短距离通信场景

由于强极性液体对太赫兹波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因此太赫兹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水分子将对其造成传送损耗,因此太赫兹通信更适合于短距离的通信。

4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各国研究机构对太赫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突破,太赫兹波在空间通信、安全检测、生物医学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均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太赫兹波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在空间通信方面

在空间通信方面,太赫兹波可以作为高速宽带的通信载体。太赫兹波通信具有极高的方向性和穿透能力,因此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短距离保密通讯,也适用于高带宽需求的卫星通信领域。国际通讯联盟已经指定0.12和0.22THz两个频段分别用于下一代地面无线通信与卫星间通信。

(2)在安全检测方面

在安全检测方面,太赫兹波对很多非极性物质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进行远距离探测和高分辨率的成像。在军事侦察、可疑危险品、有毒有害物品检测等方面提供技术保证。

(3)在生物医学方面

在生物医学方面,太赫兹波易被极性分子吸收,光子能量低。因此,太赫兹波可以在生物医学领域有众多的应用场景提供新型的医疗手段,如医疗样品的人体烧伤程度检测,生物传感探针治疗等。

(4)在天文观测方面

在天文观测方面,太赫兹波波段比其他波段具有更低的背景噪声,同时借助强极性液体对太赫兹波有较强的吸收作用的特性,可以对宇宙中诸多物质进行探测。太赫兹波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恒星形成、星系演化以及宇宙学等方面的研究领域中。

5太赫兹通信的发展趋势

太赫兹技术经过了多年的演进和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通信方式和信号载体被大量研究和部分应用。但是在太赫兹源、太赫兹传输、太赫兹调制方式和太赫兹探测技术方面还不成熟,还有诸多的研究和提高空间。同时,如何克服大气水分子对太赫兹波的强烈吸收作用等不利因素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太赫兹通信的技术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功率的太赫兹源

目前,太赫兹通信系统的太赫兹源输出功率通常偏低。太赫兹源的功率高低直接决定了太赫兹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信息传送质量。而且,在保证太赫兹源功率提高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太赫兹源工作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2)调制技术和调制器件的研究

太赫兹通信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多,实际应用的系统较少,且传输性能不高。研究和采用适合太赫兹通信传输的调制技术和调制器件,将大幅提高信号传输性能,使其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3)优化高灵敏的太赫兹探测技术

不同传输环境对太赫兹通信的探测技术存在不尽相同的影响,因此需进一步研究采用合适、高效的电子处理技术,提高太赫兹探测技术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太赫兹通信系统的能力和优势。

6结束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