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15:20: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三上化学知识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1、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有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2、水升高温度时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之间到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3、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
⑵分子不断运动,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⑶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哪种微粒就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太阳为水的循环提供里能量,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的渗透作用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即实现了水的净化,有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6、水的人工净化:水的人工净化主要包括: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灭菌等方法(沉降过程中加入明矾,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7、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8、物质的提纯方法:
①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②蒸发:把溶于液体的固体和固体分开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一、水的分解
1、条件:通直流电,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2、现象:两积极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3、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①用燃着的木条接触阴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说明是氢气;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阳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化学反应:2H2O2H2+O2
5、结论: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
6、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会和电极发生反应,因此开始时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会大于2:1.②为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
7、分解反应:有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
8、水的合成:
㈠氢气燃烧:2H2+O22H2O(氢气具有可燃性)
①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②点燃氢气前验纯方法: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凡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接触,加热或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㈡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来源广;放热量多;无污染。
9、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在分)
①有些原子可以直接构成分子,有些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有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有原子构成的物质
10、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产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11、氢气的性质: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㈠、α粒子轰击金箔
1、现象: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少数改变方向,极少数α粒子被方向弹回。
2、原因:大多数α粒子通过原子内部空间的空隙,不改变运动方向;少数α粒子碰到原子核方向改变甚至方向弹回。
3、原子的结构
4、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海外电子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5、原子中的数量关系: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一个中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③电子的多少决定原子的体积,电子越多体积越大。
6、注意:①不同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不同。
②同种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③所有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
④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㈡、原子中的电子
1、在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离核较远,能量低里核较近。把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成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含义:
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决定,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发生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
①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
②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易得电子,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③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极不易失也不易得。
4、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如:SO42-CO32-OH-NH4+NO3-等)
5、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原子核不变,质子和中子不变,相对原子质量不变,只是电子发生变化)
㈢、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千克)作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单位“1”通常不写)
2、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①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1”
③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质量近似相等,都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⑤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成正比:
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溶解过程:溶质分子均匀的分散到溶液分子中间的过程。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气体、液态、固体。
3、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一般为液态。
4、溶液的基本性质(特征):
①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性质都相同。
②稳定性: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剂和溶质就不会分离。
均一、稳定的原因:分散到水中分子和离子直径小于1纳米,均匀分散到水中,跟水分子一起不停运动。
③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①固体、液态与气体之间形成溶液中一般把液体当作溶剂,固体和气体当作溶质。
②当两种液体形成溶液时,习惯上把量多的当作溶剂,量少的为溶质,只要溶液中有水时,无论水的量多少,水总是溶剂。
③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简称氯化钠溶液。
6、电离: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够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7、乳化作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油和洗洁精并没有形成溶液。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值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2、公式:溶质的质量=╳100%
3、注意问题:
①溶液的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质量。
②一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③注意判断溶液中的溶质,特别是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溶质是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4、几个相应公式:
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5、配制溶液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第一,学习化学需要正确认识“记忆”和“理解”的关系。总是有人认为,化学只需要理解就好,不需要记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所谓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同学们试想一下数学中平面几何中常用到的“截长补短”的方法,这是一种巧妙的方法,需要理解,但你如果不知道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那么你根本不知道该做哪条辅助线。同样,化学也需要记忆。当然,只记忆是不够的。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以上海中考为例,像文科一样背的滚瓜烂熟,最多50出头(满分60),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才有满分的可能。
第二,化学中的人为规定要“欣然”接受。例如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代表不同意义,要接受这样的表示方法。有些人为规定确实没有道理,但要接受。例如为什么浮力不叫“漂力”,为什么三角形不叫“三边形”,为什么说两个人不说二个人,没有为什么,约定俗成。
第三,化学需要总结。当然每一科的学习都需要总结,但总结的方法不同。例如初中化学在初三上学期的分别讲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就需要在最后对上述二个知识点进行对比总结。从共性与差异两点入手来加深理解。需要承认化学与数学、物理相比没有那种提纲携领、一以贯之的公式,所以更需要进行对比总结。同类知识学两个就总结两个,学到第三个就再加进来一起总结,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第四,化学最怕眼高手低,尤其是计算题。在讲课时经常发现,有的同学认为方法会了就懒得亲手算,这样害处非常大。的确近几年上海中考中计算题难度在下降,但毕竟计算放在整张试卷结尾,时间相对紧迫,如果平时缺乏计算的熟练度,那就只有自己吃亏了。还有就是平时万万不可用计算器,因为中考不让用,牢记一句话:常用计算器,考试分数低!,此外化学的计算题一般都能整除,一般不会除不尽,若存在除不尽的情况试题中会说明保留几位小数。
[关键词]初三化学;酸碱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30-01
酸碱盐作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初中升学考试的必考知识,在初中化学的重要地位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一部分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却又是最头痛的地方。下面,我就通过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怎样让这部分的学习变的简单。
一、调整学生对酸碱盐的学习态度
不少学生在学习酸碱盐之前都认为化学只是随便记一记或者凭借生活经验就能解决,认为不需要花什么功夫便可掌握。所以,在遇到酸碱盐的学习时仍然抱此态度,不愿花心思动脑子动手,结果越来越觉得听不懂,因此放弃学习化学,甚至之前对化学产生的兴趣也随之而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知识忘记了,新的知识学不会,并且即使是旧知识出现在酸碱盐的题目中,也开始认为自己不会做,甚至直接跳过,对酸碱盐知识有了逃避的想法。
当然,还是有部分学生对酸碱盐的学习感到很轻松的,他们能够掌握解决酸碱盐问题的规律,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给自己带来信心,对化学的学习还是抱以浓厚的兴趣,处在一个良性循环中,最终对知识掌握度牢固。
所以,让学生树立好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进行酸碱盐教学的基础。让学生知道酸碱盐的学习相比之前要更灵活多变,但是也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且存在一定规律,不能够忽视但是也不是很难学。
二、了解学生的困难和易错点
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学生普遍感到思维混乱,知识繁多,从而对化学产生畏惧情绪,进而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大幅下滑。所以,在酸、碱、盐的学习中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现象,那就是两极分化。对于那些对化学拥有极大学习兴趣,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说,这一部分的学习就很简单,他们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但是对于部分不愿意在学习上花功夫的学生来说,就简直是走在迷失的森林一样,完全摸不着北。
在酸碱盐的题目上,可以说是一个小综合,大量新题型出现,比如共存问题、推断、除杂、实验题等,这些由于之前接触的少,一时之间没有掌握解题方法,而出现了很多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概念不清,缺少相关知识储备
2 解题、答题不完整,想问题过于简单,缺乏严密性。已有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解题时,过于偷懒,没有必要的过程。
3 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所以,在了解了学生的困难之后,就能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进行中强调,使学生尽量避免犯错。
三、有效的酸碱盐教学方法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成绩优劣的分化点。酸碱盐知识的教学质量不高已将成为制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但是,酸碱盐知识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内含许多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充满悬念的性质变化,教师便于创设多样的学习情景,开展探究式教学,从这一角度看,酸碱盐知识的教学在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酸碱盐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分析归纳总结。
(一)重新整合教材,夯实知识基础
酸碱盐教学,不能只重结论不重过程,我们要通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主动去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去体验新知的获得过程。发挥酸碱盐知识结构和实验的优势,激发、保持和发展学习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突破酸碱盐的教学难点问题。在教学时尽量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神秘感和求知欲。
(二)分化难点、逐步突破从微观离子入手对酸碱盐内容进行教学
对于酸碱盐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能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应该通过从微观方面解释为什么反应会发生。例如复分解反应发生对生成物的条件是有水或沉淀或气体生成。通过个别的演示实验并不能是有些同学信服,他们会觉得有某些特例知识老师没演示而已。如果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存在状况,他们就能明白过来了,同时也很情愿地接受老师所教内容。
(三)创设探究实验的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的效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创设充满疑惑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探究思维解决疑惑,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心中疑惑的,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学会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举一反三可以说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教学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传业授道解惑”,通过教会他们解决一个疑惑从而解决更多的疑惑。通过一个典型的例题,进行发散拓展,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的同时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五)记忆口诀激发兴趣
以旧知带新知———教学衔
有很多相关的知识点的,但高中化学内容更多、更深、更广,也更抽象。尤其是在高一上学期的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但同时又是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因此,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教师利用好初高中有关联的知识进行衔接,由浅入深地过渡到高中内容。如在进行“摩尔质量”这一概念的教学时,可以从初中原子量、分子量的相关知识引入,再结合1mol物质的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摩尔质量的概念;又如在进行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教学时,则可以在初中基本实验操作(过滤、加热蒸发等)的基础上,总结出过滤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蒸发是用于分离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这一规律,进而引出对液-液互溶混合物分离的思考,从而将学生引入高中实验基本操作(萃取、分液、蒸馏等)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台阶,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所以说,挖掘初高中化学教材相关知识,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做好初、高中的过渡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
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转换
新教材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就是为了使我们的化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本着现象明显、便于学生观察的原则,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的过程。如在课堂上演示钠与水的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大一点的培养皿中加水,加入稍微大一些的金属钠,然后将此反应装置置于实物投影仪下,将整个实验过程投影给每位学生观察。比起用小烧杯进行该演示实验要直观得多,这一改变可以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很清晰地观察到金属钠的变化,体会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而在进行探究实验时,我们应尽量采用分组探究的形式,让五六位同学组成一个探究小组,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到最后问题的归纳总结,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去,从中感受化学实验的多变性。如我们在进行Al3+与不同碱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时,有同学会选Al3+的溶液滴入NaOH中,有同学会选择NaOH滴入Al3+的溶液中,发现现象不同。但有同学会选择将Al3+的溶液滴入氨水中和氨水滴入Al3+的溶液中,有时现象是完全相同的。从这一组实验的探究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同样或者类似的反应物,如果你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不同的试剂用量、不同的试剂加入顺序,有可能会导致实验现象上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如果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则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知,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另外,对于课后的家庭小实验,我们也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回家积极进行实践。如我们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原电池构成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回家制作不同水果、不同电极的水果电池,从而让学生亲身体会电解质不同、电极不同对原电池的影响,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总之,实验是化学知识最好的载体。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用实验事实说话,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则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以旧知带新知———教学衔
有很多相关的知识点的,但高中化学内容更多、更深、更广,也更抽象。尤其是在高一上学期的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但同时又是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因此,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教师利用好初高中有关联的知识进行衔接,由浅入深地过渡到高中内容。如在进行“摩尔质量”这一概念的教学时,可以从初中原子量、分子量的相关知识引入,再结合1mol物质的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摩尔质量的概念;又如在进行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教学时,则可以在初中基本实验操作(过滤、加热蒸发等)的基础上,总结出过滤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蒸发是用于分离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这一规律,进而引出对液-液互溶混合物分离的思考,从而将学生引入高中实验基本操作(萃取、分液、蒸馏等)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台阶,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所以说,挖掘初高中化学教材相关知识,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做好初、高中的过渡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
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转换
初中教材内容较少,且课时数较多,因此,在初三上学期重点是基本内容教学,而到第二学期大部分时间则用在复习和练习上,学生沉浸在题海中,只会机械地解题,很少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而高中化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化学教学不可能采用题海战术。因此,进入高中以后,教师应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要实现这一转变,教师首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在高一起始阶段,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常采用如下方法:每节课设计不少于两个活动探究;每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课堂上学生分组实验、讨论、问题总结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自己的课堂连续讲授时间不能多于5分钟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进行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在争论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交流中分享学习的成果,最后在教师简短的评价中提升学生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而课堂教学也逐渐转化为学生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明显提高。实践表明,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这一载体,加强初高中知识、方法的衔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则学生能更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同时这种方式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策略 创新 竞争
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是政治课教师孜孜以求的梦想。要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在教学过程中,政治课教师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什么是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呢?还是让我谈自己的体会吧。
一、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求知欲的来源,求知欲是学习进步的动力。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地引起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产生好奇,进而产生求知欲。 笔者认为,人总是对新鲜的东西才感到好奇。因此,政治课教师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一个“新”字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具体地说,可从三个方面去做:首先,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政治课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努力营造对话、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找到新感觉,实现新突破。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创新。具体地说,就是不能全部拘泥于教科书上的内容,而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所取舍和补充。对书中某些现存的结论,观点,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教师不惟教科书上的内容是教,而以一个“新”字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第三,是语言表达的创新。政治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语言艺术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和锻炼。每个政治课教师都要加强学习和修养,争取以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吸引住学生的好奇心。
二、引入竞争,巧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求胜心。
没有竞争就没有胜负,没有胜负就不会产生求胜心。政治课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这种机制下争先恐后地学习、探讨,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上的各种竞赛,这是引入竞争机制的最好的办法。在各个学习小组中,学生成绩好的、差的都有,能说会道的和不善言谈的都有,男的女的都有,分配大体均衡,这样就不但可以防止某些组在竞赛中总是优胜而产生骄傲的情绪,而且又可以避免某些组总是落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具体的做法是:〈一〉教师每节课都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阅读、讨论、探究和解答,比哪组同学做得好,分别记录各组成绩和名次;〈二〉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每人每次都给以评分,定期分组抽查,各组抽出相同数量的作业本,分别对其加总分,按总分给各小组排出名次;〈三〉单元考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抽考,按抽中者记成绩加总分,排出名次。
这样,每个小组每堂课都有争优胜的机会,每小组每次作业评比都有争优胜的机会,每个组每次单元抽考都有争优胜的机会,每个学生时时都有争创佳绩进而为本小组争光的机会。学生的求胜心被激发出来了。有了这种求胜心,教师还愁班上没有好的学风吗?
三、建立学生合作学习的机制,淡化学生个体间的妒嫉心和后进生的自卑心。
合作与竞争是两个相对的词。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的学习,必然产生不良的后果。无数事实证明,按考试成绩给学生个体排名次并分成绩高低给以奖惩的做法,势必导致少数尖子学生骄傲自满,大部分学生信心尽失,甚至后进生嫉妒尖子学生的结局。但如果把竞争的面扩大一些,由个体间的竞争扩大到小组间的竞争,把每次考试成绩排名的竞争扩大到每堂课、每次作业评比的竞争,就会出现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新机制。因为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使各组成员团结起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就是暂时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会因别人的热心帮助而变得自信起来。这样,合作学习的气氛使学生个体间的嫉妒心和个体的自卑心就淡化了,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以竞争促合作,以合作迎接竞争的局面,为政治课学习效率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机会均等,消除学生学习的惰性
惰性人人都有,学生也不例外。有的学生能够自觉克服,但大多数学生则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克服。在政治课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少数尖子生克服惰性,激励他(她)们努力学习,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则是打击了他(她)们的积极性,助长了他(她)们的惰性。大多数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上从不与自己交流,仿佛上课与自己无关。于是课堂上讲小话的多了,睡觉的多了,“请假”的多了,最后教师对全班纪律、学风的信心丧失殆尽,还谈什么教学质量呢。
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师必须给予全体学生均等的交流机会。无论是课堂上讨论问题发言,回答教师提问,还是作业评比、考试评比等等,都应该这样。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机会均等呢?是不是每堂课的四十分钟,每个学生都要回答一次教师的提问呢?是不是每次作业评比、每次大考小考都要为全体学生排出名次呢?后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解决机会均等的最好办法是抽签。抽签法的实行,迫使每一个学生由于担心抽中而做好准备,没有逃避偷懒的余地。这样,就可以消除所有学生学习上的惰性,进而积极行动起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互动。
五、作业的形式多样化,难度适中,贴近学生的生活,防止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心
笔者在任教初三政治课时,曾做个这样的实验:在初三上期时就把初三政治全学年的教学内容讲授完毕,初三下期时专门用大量的试卷当作业,进行“题海练兵”,结果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艰苦训练,各种怪题难题都让学生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提高。我拿初三上期末考试的相同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人平成绩只提高了0.5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仔细分析,发现用试卷代替作业,形式单一,越学越难,远离学生生活,使学生产生了对政治课学习的厌烦心。学生不但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原有的一些知识也会因厌倦、烦躁而遗忘。
可见,厌学是失败之源,而形式单调和内容过难则是产生厌学情绪的根。首先,作业的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可以是口答题或笔答题,可以是个体回答或小组回答,也可以是选择、判断、论述、分析题,还可以是调查报告、手抄报、知识抢答赛等等。形式多样而有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作业内容难易适度,贴近学生生活,是防止学生对政治课复习产生厌烦心的好办法。“难易适中”,才能使学生觉得“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过难过偏的问题,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做而生厌。远离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难以捉摸;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觉得政治课学习确实有用,进而下决心学好。例如,关于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等国策的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计划生育和环保的宣传活动,甚至参加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的环保行动,在实践中掌握和巩固知识。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但不讨厌,还会爱上它。
六、重视学生成绩和每一次进步,防止学生对学习产生无所谓的心理
学生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学生上进心的重要表现。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抱无所谓的态度,则教师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是白搭。实践证明,要学生关心自己的成绩,首先要教师看重他(她)们的成绩;要学生争取学习的进步,首先要教师及时发现和肯定他(她)们的进步。
关键词:科学探究;提出问题;途径方法
据报道,1998年,第26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在美丽的冰岛举行。在这次竞赛中,中国队大获全胜,参赛的5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个人总分第一,个人理论第一,实验第一,团体理论第一,最佳女选手。但是,在竞赛结束之后,举办国组织各国选手在冰岛游览一天。游览之后,竞赛组委会组织选手们就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出问题。结果,许多国家的选手提出大量的问题,如有的学生问冰岛的湖面上为什么有一股浓烈的硫磺气味。专家们从地质、化学等角度作了解释。唯独全获金牌的中国选手没有一人能提出什么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学生集体“失语”,难道是中国的学生天生就不会提问题吗?这显然不是!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与我国的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安分守己,以便培养他们循规蹈矩的、有定向的进取行为和思维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冲动逐渐消失,甚至变成了初进大观园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如果,我们的学生对什么都“不惑”安之若泰,麻木不仁,那我们的国家将失去创造力和竞争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努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予学生在提出问题方式方法上的指导。那么,好奇心就会自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造型人才必须的。
下面是笔者以一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课为例,阐明如何发挥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积极作用,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课题:《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的途径研究》
【教学思路与设计】
创设情境——用古今中外有关“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至理名言和对作者的竞猜作为导入的情景。并把教师本人的一句话列在其中,作为出奇制胜的“包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突出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所以,要把科学探究的每个环节的面面俱到讲清讲透,既不现实,也是舍本求末。因此,设计中我在课堂的导入部分,以复习诊断的方式让学生回忆科学探究的步骤,在“活动探究一”中让学生完整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之后的活动探究中都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提问的途径和方法。
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由于学生期中考试后刚刚学完第六、第七两个单元,第八单元将要学习。所以,作为期末复习课在教学中一要尽量将教学内容控制第六、第七两个单元及相关的知识内容上;二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任意拔高。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学中一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二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丰富学生的常识和生活经验,把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教学过程】
1.聚焦、启思、宽松的情境和氛围营造
【创设情境】首先请同学们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有那几个步骤,(停顿几秒)请位同学回答。
【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1) (2) (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解释与结论(6)反思与评价。
【设计意图】问题(1)、(2)由学生在学案上填写,(3)至(6)步骤教师直接提供,目的是让学生既了解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突出重点,节省时间。
【教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教师拖长语气)——提出问题。毋庸置疑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无法探究。
古今中外关于“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许多至理名言,如教师通过多媒体边展示,边询问这些名言的作者是谁。为后面的“包袱”打开埋下伏笔。
(1)“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
“爱因斯坦”有不少学生答道。教师肯定学生
(2)“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
学生七嘴八舌。教师纠正到这句话是李政道博士说的。
(3)“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
学生感到困难,没人抢答了。教师告诉学生是巴尔扎克说的。
(4)“敢于质疑是硬道理,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当教师告诉学生是老师自己说的时,教室内爆发出一阵笑声。学生们被教师的幽默所调动,学习的热情被唤醒。(达到教师教学设计的预期目的)
2.小题大做、体验成功、熟悉过程
【活动探究一】教师演示趣味实验:用一块手帕(选择全棉面料,不要化纤面料),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溶液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坩埚钳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
【教师】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的问题和猜想。当火焰熄灭后,手帕。
学生回答,完好无损。
【教师】让一位学生摸一下实验后的手帕。(设计意图:为最后问题的正确解释打下基础)
这位学生补充说道:手帕是热而潮湿的。
【教师】根据现象,你想到什么问题?
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许多学生一起答道。
【教师】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请同学们做出猜想。
沉默,学生象是卡了壳,一时回答不上来。
【教师】及时引导,追问道:手帕没有燃烧,应从燃烧的条件上找原因。同学们想一想:棉布是否属于可燃物?
学生答:属于。
手帕燃烧时是否与空气没有接触?
学生答:接触
那么,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呢?
学生答:说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使温度达到手帕的着火点。
为什么会没有达到着火点?
课堂气氛一下又热烈起来,马上就有学生举起手来。
学生A:我猜想可能是因为手帕的面料问题。不同面料着火点不同,全棉面料的着火点比化纤面料的着火点高。
学生B:我还猜想可能是酒精的浓度问题。70%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大。
【教师】肯定两位同学的猜想是科学合理的,并给学生展示前面用于实验的手帕上的商标(化纤面料)已经完全烧掉,告诉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化纤面料更易燃烧。同时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学生B的猜想是正确的?
问题一出,立即有学生举手。教师请举手学生回答:用无水酒精替代70%酒精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脸上呈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教师】教师用95%的酒精溶液重复上述实验,实验中借机强调对比实验中,应当控制好实验变量。
学生们看到,用95%的酒精溶液浸湿的手帕,在酒精燃烧完后,手帕缓缓燃烧起来。快到一半时,教师将燃着的手帕浸入事先最备好的一杯水中,火立即熄灭了,教师追问,灭火的原理,学生一起答道: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这时,学生们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原有的紧张、拘束、沉闷完全没有了,课堂氛围更加宽松。
【设计意图】通过“烧不坏的手帕”这个小实验引入,即复习了同学们刚刚学完的“燃烧的条件”这一基础知识;同时,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之一——从“异常情况”或“化学实验”中提问;更主要的通过前后两次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再一次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活思维
【活动探究二】多媒体展示。请一位学生读实验步骤,另一位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为探究CO2溶于H2O,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和小王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教师】为此,小明和小王之间发生争执,如果你是化学老师,你将如何帮助他们解开谜团呢?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注意比较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中的不同之处,从而提出你的问题。
学生A:石蕊溶液变质。
学生B:不对,小明、小王所用的石蕊溶液相同,所以不是石蕊溶液的问题。可能是两种方法通入的CO2量是否相同?
教师及时表扬学生B对材料的观察非常仔细。并追问还有其它问题吗?
学生C:为什么小王的实验中,红色的石蕊溶液加热后,没有变色?
学生D:碳酸到底稳定还不稳定?
学生E:实验室制取的CO2中是否含有其它酸性物质?
看来学生们提问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教师】肯定这些问题问得都有价值的同时,追问学生如何提出这些问题的?
【教师】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一是从“ ”中发现问题(异常或化学实验)
【活动探究三】多媒体展示。请学生座位依次回答。
下列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简要说明理由。
【结论】在实验室里,常用(填名称) 和 反应来制取CO2。(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教师】请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教师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下面我们只提出问题和假设,不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代表发言。
学生A.能否用粉末状大理石代替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学生B.能否用块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
学生C.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学生D.改进发生装置后,能否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
【教师】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二是从“ ”思维中发现问题(逆向)
【活动探究五】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请你帮助解答这些问题,并想一想他们是如何发现这些问题的!
【教师】在学生对问题的逐一解答中,教师逐一帮助学生总结出提问的途径或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完成【活动探究一】后应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方向,而把验证实验方案留给学生课后去自主探究,这样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4.首尾呼应、强化激励、情感交流
【教师】45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在结束这节课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首诗《每事问》,并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读。
《每事问》——陶行知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设计意图】这首诗既浅显易懂,又振聋发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用诗歌结束本节课,又达到首尾呼应,做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
5.教后反思
这节课取得出乎预料的结果,课后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问出的问题更深入、更“刁钻”、更难以回答。例如以下我选取学生问的几个问题:
(1)石墨为什么能够导电,而同样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却不能导电?
(2)铁为什么会被磁铁吸引,而其他金属不会被吸?
(3)为什么炼钢是利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将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他杂质转化为气体或炉渣而除去,这个过程中铁为什么不会被氧化成铁的氧化物。
可见,这节课成功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教师一要通过各种方法或途径,让学生了解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通过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二要创设提出问题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是难是易,是简单还是刁钻,是正确或是错误,教师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不嘲笑、不讽刺学生,认真地解释或解答,一时无法回答的,也应向学生说清楚,课后师生共同探究或探讨,以消除学生胆怯心理,这样有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三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2)精心设计“提问”。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起到示范作用。如果教师在引问过程中能经常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范例,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发现问题的方式或方法。老师通过巧妙设计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出疑惑和问题。
(3)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提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抓起,使学生在模仿、体验、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本节课介绍了七种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①从“异常”、“化学实验”中发现问题。
②从“对立面”中发现问题。
③从“探求因果”中提出问题。
④从“比较”发现问题。
⑤从“逆向”思维中发现问题。
⑥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⑦从“理所当然”中发现问题。
4.教师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越是敢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个性能力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美国学者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质疑问题的过程是经历了不会到会的过程,所以,教师想“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师有计划地由自己提出问题过渡到学生提出问题,由简单浅显问题引导学生到反复深入地思索,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这当中,如果学生提出了独到有新意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的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教师由“教”过度到“不教”。
关键词:体育中学;小班教学条件;分层教学;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63-03
一、体育中学文化课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一)体育中学文化课教学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成功主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从事各类体育运动的人才不断增加,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使得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显得日益重要。体育中学是培养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由于受“金牌主义”思想的影响,体育学校内“重训轻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重视专项体育训练,轻视文化课的学习,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训练场地训练过程中有极高的训练热情,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在课堂上课时,却表现出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无精打采、作业拖沓等现象;训练成绩表现突出,但文化课成绩普遍较差。体育中学学生的文化水平是其认知、理解能力的基础,因而文化学习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无论从眼前的现状,还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这种现象都不可忽视。
(二)文化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作为在体育中学进行一线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造成体育中学学生文化课程学习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育类学生本身具有特殊性。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体育中学学生多半生性好动,思维与行动均喜欢直接的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喜欢搞小动作。这些不良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均会影响体育中学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是体育中学现行教学方法与体育中学学生特点不相适应。因专业特性缘故,体育中学招生规模与普通中学相比要小很多,因而,目前体育中学一般采用20人以内的小班化教学模式。体育中学学生招收过程中重点考虑学生在专业体育方面的天赋,学生的个体文化基础差异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要大很多,但目前教师在面对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时,授课模式仍以平行教学法为主,即根据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而未针对这一显著差异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往往顾此失彼,难以达到人人发展提高的教学目的。初中现行教学方法与学生特点不相适应的矛盾成为体育中学学生文化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三是学生课时不足、缺课较多。体育中学学生由于下午要进行正常的体育专项训练,因而文化课课时较普通中学大幅减少,如北京地区初二、初三物理课,普通中学分别为每周4、5学时,而笔者所在体育中学分别为3、4学时,相同的教学内容,课时压缩对教学效果势必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分属的训练项目不同,学生经常在不同的时间段外出参加比赛,导致体育中学学生缺课现象普遍,造成学生学习的系统性难以得到保证。这也是体育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的显著差异。
综上可以看出,造成目前体育中学文化课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平行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考虑体育类学生自身的特点与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导致教学教学效果不佳。
(三)提高文化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针对体育类学生面临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方法加以解决的思路。其依据主要有:(1)体育中学一般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这为分层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2)分层教学方法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间的个体性差异,这与体育中学学生特点很好地吻合,该方法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望在体育中学文化课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体育分校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对小班教学条件下分层教学方法对体育中学学生物理课程学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对于体育中学学生文化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分层教学实施方法
(一)分层教学法基本概念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二)分层教学法的特点
1.分层教学可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内在学习潜能。201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后进生,多帮助,多鼓励,陪着走;对中等生,定目标,多关注,多激励,领着走;对优等生,寄希望,多指导,重能力,自己走。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可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促进全体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努力使全体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相应层次的学习,从而充分激发全体学生内存的学习潜能。
2.分层教学可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201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法的基本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一方面,由于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然后分层教学,分层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易于产生成功的满足感;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每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实施方法
笔者自2011-2012年度下学期开始,对2个初二物理教学班(人数分别为16人、17人,下文分别称为初二1班、初二2班,2012-2013年度分别称为初三1班、初三2班)实施分层教学,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学生分层。首先对2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为学习成绩能力优等组,乙组为学习成绩能力中等组,丙组为学习困难组。各组人数如表1所示。从表1不难看出,2个教学班学生总体学习情况很不理想,优秀学生(甲组)比例很低,半数以上学生为困难组(丙组),这从2个教学班在2011-2012学年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也可以看出(初二1班平均分37.9分,及格率18.8%,初二2班平均分39.8分,及格率23.5%。)
不是永远不变的,人员分组依据学生学习状态、接受能力、学习成绩与水平等因素,每学期进行适当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施物理教学过程中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要均能得到满足。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整体较差,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对困难组(丙组),重要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熟记公式、定律等,课堂中辅以基础训练题对其基础知识加以强化;对中等组(乙组),除丙组教学内容外,重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课堂训练增加中等难度的练习题,在重基础的同时,着重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优等组(甲组),除乙组教学内容外,重点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拓宽与提高,注重基础知识与生活实践中物理现象的关联,强化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教学分层。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到班级学生的层次分组,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在小班讲解过程中,要照顾到丙组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给予丙组学生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机会;第二,在师生交流的课堂提问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甲组学生要回答综合应用性强,难度大,深层次且灵活度高的问题,乙组学生要回答难度适中,灵活度稍高的问题,丙组学生要回答简单些,课本上基础性强的问题;第三,对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适当的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迈进属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得他们能在学科知识的获得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四,对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组织各层学生互相团结帮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第五,依据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的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进行反馈并灵活地调整学生的分层标准,使他们随时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4.练习及作业分层。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及作业任务,使学生在做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练习题及作业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学习中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具体做法是,作业可分为基础题、提高题与难度题,难度依次提高,困难组做基础题,提高题选做,难度题不做;中等组基础题、提高题必做,难度题选做;优等组三类题全做。
5.评价分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小班化教学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也就是注重评价行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视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比如对于丙组学生,答对了即使在其他学生看来是很简单的问题,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对于甲、乙组的学生,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进步,适当的时候给予好评。评价层面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态度层面,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层面,课堂测验及课后完成作业层面均可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自评等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
三、分层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通过对所教授的2个班级一年半时间内(2011-2012年度下学期、2012-2013上学期、下学期)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分析认为,分层教学主要产生两方面明显效果:
1.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如前所述,体育中学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及专业特性等原因,文化基础整体较差,这一现状造成学生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笔者在2011年12月底做过一个对物理学习的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物理很难学”的学生占90.9%,“不喜欢”物理的占83.3%。可知学生对物理兴趣不浓,普遍有畏难情绪。通过一年半的分层教学法实践,2012年5月,学生毕业前,笔者做了一个同样内容的小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物理很难学”的学生下降至30.3%,“不喜欢”物理的学生仅占18.2%。数据表明,由于分层教学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施教,使每名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成就感,因而学生学习自信心大大增强,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学生兴趣增浓、教学效果提升也可从学生的分组上得到了体现。表2为初三下学期学生的分组情况,对比表1、表2可以发现,经过一年多的分层教学实践,丙组人数大幅下降,表明学生物理学习差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2.学习成绩大幅提升。笔者详细统计了2个教学班学生在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一模”考试、“二模”考试及中考等5次考试成绩,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显示,未实施分层教学法时,学生平均分在40分以下,2个教学班及格率均不足25%;实施分层教学法后,学生考试成绩提高明显,初三年级的四次考试成绩平均分均在50分以上,及格率达到近60%,表明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对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进一步详细分析每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发现,80%以上的学生在分层教学法实施后成绩稳步提升,1班有2名学生由乙组升入甲组、6名学生由丙组升入乙组;2班有3名学生由乙组升入甲组、5名学生由丙组升入乙组,表明在体育中学小班教学条件下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极为显著,这与笔者最初的设想基本一致。
目前,笔者的这一教学方法正在我校其他学科推广实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全文结论
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技体育竞争越发激烈,对体育人才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作为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体育中学文化课教学存在较大问题。现行的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文化素质难以达到预期水平。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在体育中学小班教学条件下,实施分层教学方法,以解决目前体育中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数据表明,分层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体育中学小班教学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白宝敏.新课程下中学物理分层教学探究[J].教学研究,2013,(10):56-57.
[2]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0,(8):12-14.
[3]威廉・威尔斯曼,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J].袁振国,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18.
[4]张然.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