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09:18: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全球经济发展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世界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会影响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应理性的认识世界经济的现状,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世界经济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形势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现在进入了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总体上来说,世界经济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速度加快,导致世界经济形势也在以较快的速度变化着。但是,这种变化并非无迹可寻的,而是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世界经济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来探索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制定出适宜的经济发展策略。
二、世界经济现状
世界经济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世界经济现状如下。
(一)经济增长分化
当前世界经济处在一个缓慢复苏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速分化加剧,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回暖兆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其次,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分化现象,发达国家整体呈现一种增长向好的趋势,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速却出现下滑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
(二)各国应对不一
面对各种经济问题,各国进行了不同的结构调整,应对方案不一。虽然部分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原有经济结构得到不断稳固,比如美国、德国、英国等。但是部分国家的经济依然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在持续发展着,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对经济问题应对不力,比如俄罗斯等。
(三)就业状况较为稳定
全球就业状况较为稳定,甚至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虽然全球整体的就业状况较为稳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总体上来说,发达国家的就业状况相对良好,甚至有增长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基本保持平缓。
(四)劳动成本降低
大宗商品的价格会对成本产生直接影响,比如企业的生产成本、居民的生活成本等。近些年来,大宗商品的价格整体上呈现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原油价格。原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会带动生产成本整体上下降,劳动成本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五)新兴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有序的推进,新兴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孕育。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人们更加意识到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近些年来,各个国家一直在需求经济发展的道路,各种科学技术被应用到经济发展之中,比如互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促进了一个后大规模生产世界的来临,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部分国家或地区回暖的趋势,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依旧不足,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并不明显。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并没有成规模出现,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而发展中国家传统优势逐渐衰减,经济增长面临转型问题。这些都会拖慢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增长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三、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那么,在上述的世界经济发展现状下,未来的世界经济又会有那些哪些发展趋势呢?笔者结合各种因素,总结出以下几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增长持续分化
全球经济依然处在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还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支撑世界经济的复苏。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的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会增长缓慢或者以一种非均衡的分化态势发展。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以及转型中的中国三种情况来进行分析。
1.发达经济体
对发达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长缺乏稳定性,人们谨慎又相对乐观,但是各个国家不同的应对政策会阻碍经济复苏的进程。美国经济复苏较为温和,但是缺乏稳定性。企业投资回升,房地产市场也逐步回暖,就业市场状况乐观,这些因素价格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美元的升值导致其出口竞争力降低,油价的持续走低也会导致相关生产商的投资积极性被削弱,这些又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欧元区经济发展不稳定性增加。欧元区面临诸多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风险,经济、政治以及爆恐袭击都会给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日本经济增长出现下行的趋势,甚至面临衰退的状况。日本目前的应对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反而让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2.新兴经济体
对新兴经济体而言,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有向好的趋势。俄罗斯、巴西、中东欧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滑;南非、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稳定,但同时缺乏上涨的动力;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经济增长有向好的趋势。
3.转型中的中国
对转型中的中国而言,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是长期来看,一系列改革会使中国经济发展向好。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出口会有所增长,但是依然有不小的压力,投资也很难有增长。另一方面,消费会出现平稳且小幅度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新技术带给中国的利好因素也逐渐显现。
(二)风险持续累积
全球货币周期进一步分化,金融风险持续累积。主要原因有:美国开始了加息周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新兴经济体危机的爆发。全球汇率出现波动,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可能会出现贬值的现象。整体上看全球人们的预期悲观,导致资本的避险情绪大幅度增加。
(三)贸易波动
对于世界贸易而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带来畸形的供需关系。一方面,全球贸易在一种低速的方式增长着,但依旧有可能超越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其中,美国的贸易以强劲的势头在复苏,但是欧元区、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增长的形势不明显。另一方面,全球的供求关系畸形。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大部分大宗商品释放供给,但是需求却跟不上,供过于求,不利于世界经济的良好发展。
(四)投资有望恢复
在全球投资方面,增长速度趋向缓和,尤其是中国的对外投资受到各方关注。全球对外投资的态势很难好转,但是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下滑现象。而在未来几年,中国将逐渐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全球对外投资的恢复。另外,产业投资方面将会转移重点,新兴产业和业态将会成为投资热点。随着近些年社会的发展,全球产业性价值链高端引进,预计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方面的投资将会增多。
(五)经济全球化
当今,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世界经济也同样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活动已经逐渐超越国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资本流动等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有: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国际贸易以及投资自由化;企业经营国际化。
四、总结
世界经济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因此,世界济的发展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为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有必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是:经济增长分化;各国应对不一;就业状况较为稳定;劳动成本降低;新兴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市场预期悲观。总之,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可以总结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增长持续分化;风险持续累积;贸易波动;投资有望恢复;经济全球化。
本文是以一个经济整体来研究世界经济的,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各国可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向好的部分,对于向坏的部分,则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尽力避免。相信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希丽.当前世界经济长波运行状态及趋势分析――兼论世界经济长波中的经济危机与赶超效应[D].南开大学,2013
[2]徐培华,吴辉,于保平.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经济,2000,1
[3]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分析组.分化复苏的世界经济:新引擎、新风险、新常态――2016年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J].世界经济研究,2016,1
>>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试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对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的探讨 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关于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浅谈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与甘肃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试论低碳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影响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榆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低碳经济发展与建筑设计 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方法 林业与低碳经济发展关系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建坤,周剑,刘滨,孙振清.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4):18-35.
[3]周杰,李金叶.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世界农业,2015(02):1-4.
[4]周杰,李金叶.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探讨[J],世界农业,2015(06):155-159.
[5]纪玉山,纪明.李金叶.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02):83-89.
一、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治理
后危机时代的发展主要是由于2008年经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之间逐渐开始对其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和自由贸易结构等进行研究的调整,从而从根本上将国家经济发展及贸易限制策略进项改进,以期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应对经融危机。由此全球经济治理逐渐步入一个保护主义浪潮中。根据欧盟国加对其内部经济保护主义措施的改进,我们不难看出,在经融危机爆发后首先各国之间机内相对独立的内部保护状态。随着各国之间不断的对国内经济发展政策进行调整,2010年之后各国开始建立各种自由贸易交往,以期通过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各国之间经济的发展,从而从整体对全球进行治理,此时全球逐渐步入一个自由发展的经济浪潮中。根据各国之间相关自由贸易的法律法规中对其国家内部的自由贸易开放政策进行改进,能够有效的促进市场经济的逐渐进步和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国际上对其自由贸易的总体经济效益的发展仍然具有自我保护意识[2]。根据国际经济发展数据中对个国家理性世界贸易交往来看,通过国家与国家之间签订双边、区域、全球性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自由市场的建立,从而对全球进行治疗。根据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自由贸易及国际经济治理中来看,当前国际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以长期迈向发展为治理目标。“贸易与发展”是全球进步的主要研究主题,如何能够对各国之间的经济进行共同性贸易往来,从而带动世界经济的逐渐发展,从总体水平上对全球物质观念和国际贸易秩序进行研究,是当前全球自由发展的市场发展的长远趋势及目标[3]。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全球治理中主要以贸易和发展共存为主要治理方式和治理目标。
二、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法发展
法制的发展是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后危机这一特殊的经济时期,全球性质的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发展的主要依据。国际经济法的建立与国际经济组织结构的发展均离不开世界国家发展现状及新兴市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关系。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其经济法建立过程中一般以国家经济长期权衡结构为基础,从而根据国际经济情况对本国内部经济法进行调整[4]。但是,由于后危机时代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各国之间应该针对其在市场中的不同主导地位对其内部经济结构和法律进行调整。根据不用时期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是从原有的放松管制,到现阶段的平衡投资者利益,逐渐进行改进。2009年国际证监会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当前全球治理中国际经济法,并且在2010年明确的颁布《增强国际金融标准实施的框架》,在此条例中对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标准进行整合,并且在2010年11月通过了《巴赛尔协议III》,各国家在国际峰会上进行研究和协商逐渐对国际经济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当前后危机时代国际之间的经济发展,对各个贸易国进行利益的维护,促进全球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5]。
三、总结
【关键词】共享经济 我国 发展现状
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以及成功转型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共享经济能够得以快速发展离不开近年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其他相关设施的不断完善。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共享经济已在社会各阶层和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就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作如下相关总结。
一、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定义
通常来说,共享经济主要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共享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二)共享经济的特征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共享经济是当前最新且迅速发展的新经济模式。与传统型经济模式相比,这一新型经济模式有着以下三点区别性的特征――第一,其本质是暂时性转移闲置的未使用资源;第二,主要借助网络信息的发展作为互通平台;第三,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最主要表现形式。共享经济在这三大特征的基础上快速展,逐步改变了传统型集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使社会各阶层闲置资源得以高效性利用的同时有效替代过分投入和依赖的大量集中资源。
二、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一)进一步拓展共享交通的领域
从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相对角度来看,共享交通属于我国共享经济中的领导者。自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3]等于2010年在我国成立后,就正式标志着中国共享经济模式登上经济舞台,并且在此之后亦有多家交通领域平台陆续成立。直至美国优步于2014年进入我国,我国交通出行领域逐渐演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为此,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实施了合作发展的战略,稳固了其在我国共享交通中的领导者地位。也正由于我国共享交通的发展历程及各政府相关部门对其实施的监督管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其他行业开展共享经济模式起到了楷模的作用,为其他行业发展共享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拓宽了共享经济领域。
(二)各共享经济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发展十分迅猛,且已形成共享经济模式的各行业规模均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据相关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2010年期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千万元),开展共享经济模式的企业未超过20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5年时,我国共享经济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100亿元(RMB),与该经济模式相关联的经济服务提供者已高达5千万人左右,并且有超过3亿人口使用共享经济平台所提供的的生活服务。
(三)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共享规模
在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多以模仿国外公司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共享经济在各行业中经过不断的发展,已在原有的模仿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且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愈演愈烈,这也给我国共享经济的创新加快了速度。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加上网络信息科技的飞跃性发展,就进一步促使我国共享企业和共享经济成为全球共享经济的领导者。迄今为止,我国共享经济中的部分领导者企业已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创新独特模式在国际市场经济中各自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我国共享经济持续发展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体系
首先,我国政府相关部分应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体系的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务必明确相应的失信惩罚机制。就目前来看,我国在个人信用这一块的相关规章制度明显较少。所以,要想使社会信用体系完整化,第一步就必须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化。除此之外,还应对失信惩罚机制进行同步完善,适当地调整或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保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其次,进一步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速度。政府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创建一批强有力的征信机构团队,并赋予这些机构良好的发展条件。最后,M一步加快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化进程。实际上,信用产品在我国的使用率并不高,因此,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使信用产品逐渐在我国日常经济活动中得以渗透。
(二)完善相关制度,优化监管模式
第一步,以共享经济的特点为依据,在大胆打破传统经济模式的立法思维和监督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并创新和优化监管模式。第二步,在设立和完善政府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辅助各行业协会优化创新出分级管理制度。第三步,务必将保险制度强制化实施,以使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合法利益有所保障,尽可能地将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三)以拓宽共享领域缓解产能过剩
过度缺乏需求方是出现产能过剩和供大于求的最主要因素,而在此之中又多由市场经济信息的不对称所导致。而让供大于求的供应方找到需求方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是共享经济的本质。因此,不断拓宽共享领域,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强化“一带一路[4]”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为当地群众创造生活福利,同时还能进一步解决我国各产业中产能过剩的问题,刺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论
总之,共享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客观发展趋势。虽然这一经济模式目前在我国尚且存在着监管和保障类的问题,但其以低成本消耗、高经济收益的绝对性优势,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新鲜血液,为世界迎来中国特色的共享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产业集聚 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经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虽然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国内完善,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差异使得国外一些发展经验不能照搬,通过考察长三角各省市现代服务业各行业集聚度,选取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产业,发掘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三角服务业发展现状
长三角以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为代表,环渤海以辽宁省、山东省、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为代表。
根据表格,按照本文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长三角主要省市的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都超过50%,说明现代服务业在这些地区比较发达,也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
二、三大经济圈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
本章采用区位商法计算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区位商,以考察其集聚水平。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又称LQ指数,是空间分析中用于计量所考察的多种对象相对分布的方法,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某产业的增加值(或就业人数、总产值等)在地区增加值(或就业人数、总产值等)中所占比重与全国(省)该产业增加值(或就业人数、总产值等)在全国(省)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其公式如下:
式中i指第i个地区;j指第j个行业;Lij指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指标;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本文选取的是产业增加值,因为相较于总产值和就业人数,增加值综合性最强,最能反映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程度。
根据上表,从横向来看,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程度较强的是上海,分别有四个及以上的行业区位商大于1。江苏、浙江相对而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其中江苏只有房地产行业区位商大于1;浙江也只有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
从纵向来看,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长三角主要省市产业集聚较强的行业;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产业集聚程度相对比较低。
三、结论和建议
1.各省市结合实际,有选择的发展服务业。例如,珠三角地区可以通过集聚程度强的核心产业来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
2.加强区域合作,推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珠三角应深化与香港的在金融、物流和消费业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吸引香港企业进入珠三角现代服务业领域。而长三角地区的三个主要省市应发挥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作用。例如,长三角地区上海产业集聚程度较强的服务业可以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江苏、浙江的服务业一起发展,形成长三角服务业一体化发展。
3.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加强本土服务业的吸纳力。三大经济圈主要省市拥有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要首先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引进跨国服务机构及其伴随而来的网络、人才、管理、制度等。
参考文献:
[1]蒋三庚.现代服务业集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07,(10):42-4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不得不对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审视,探索一条有效的转型发展道路,以减少资源浪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相关发展我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定量关系研究开展较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发展我国碳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成正相关的关系,且认为经济发展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提升的重要来源。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是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增大。我国作为经济总量大、经济增速较快、工业体系和工业规模大的发展我国家,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攻坚阶段,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各地区每年的碳排放总量都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国内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代价、环境代价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以GDP为纲的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盲目地吸引投资、扩大生产,在逐年的积累下,造成部分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还有的地方政府作出过多的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条件下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尽管政府已经重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生态发展目标,但取得的成效仍然有限,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格局。
其次,是贸易出口形式日渐严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全球贸易,形成以出口为导向的战略模式,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危机余波的影响,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代价的低端制造出口型经济难以为继,许多国家的进口需求、居民消费能力等都在逐渐减小,大大影响了我国产品出口。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知识产权争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我国的出口形势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国外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都使我国出口型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向点
1.绿色低碳型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通过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转型、降低能耗等多种手段,能够有效解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之间的矛盾。但形成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在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观念、经济发展模式方面进行有效转变。此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强调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以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注重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工艺创新等,这都是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对外开放型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资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整合、一体化的动态过程,中国作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以及国际生产分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摆脱过去的以依附型增长模式为主的弊端,必须有效地把握这个关键的战略调整期,及时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不断更新对外开放的观念,以便完成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
3.创新发展型经济
创新不仅是技术成长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没有自主创新为支撑,即使用市场也换不到核心技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也不会提高。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技术移植绝不会成长为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所以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技术支撑和创新体系建设,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有所作为,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升。我国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要围绕创新环境建设、创新保护机制和创新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直接反应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通过对当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分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策略,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品 现状 发展策略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目前,全球经济结构都在逐步调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1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2001年~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22万亿元增长至9.6万亿元,年均增速22.9%。进出口规模总体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万亿美元,由2001年的1241亿美元增长为10128亿美元,增长了7倍,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例持续保持在30%以上。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先列水平,产业结构在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后,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的创新能力在持续提高。然而,同国际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仍存在着制造业的综合实力不强,高科技的含量不高,电子信息产品所需的制造机械设备和核心技术多是从国外引进而来等不足。电子信息产品的原创水平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产业的创新机制完善性不足,整体的原创核心技术能力远远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也给我国电子产品市场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国内企业面对来自国际上的企业竞争,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迫切地需要转变现有的产品创新观念,发展一条完善的企业产品创新机制。
2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现状和特征
2.1 芯片、元器件生产商的特征
芯片、元器件生产企业垂直整合能力较强,凭借相关的芯片元器件研发技术和知识产权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产业链上游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从长期市场发展走向来看是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的,其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也较高,但是这类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依赖大笔资金支持。企业为了合理控制投资风险,也为了增加经济实力更好地投入技术研发,往往会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形成战略同盟是有利于实现产业一体化目标的,也为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多数企业都会选择并购的形式增加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芯片、元器件生产企业具备制定行业标准以及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特点。
2.2 整机生产商的特点
产业链中游多是整机生产商,这也是市场进一步细化和产异化发展形成的。整机生产商的附加经济价值不高,但是任然具备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整机生产商要想扩大生产规模,风险是较大,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大容易导致成品浪费等严重后果。
2.3 产品分销商的特征
产品的分销企业可以利用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情况来掌握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因此这些企业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强,运作能力强,产业的附加价值高。
3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策略
3.1 观念的创新
整体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短,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目前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地位。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产业链上的各个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即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也都呈现出了一些共性。对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来说,发展首先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创新生产观念。所谓整体观念,要求企业的发展定位不单单立足企业本身,也不单单考虑当地的发展格局,要着眼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要从整体上部署企业的战略目标。
3.2 优势产业链的打造
打造优势产业链,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政府要加强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从宏观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大的方面为企业领航。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本身依托于高新技术,发展呈现出“高端高效高新”行业特征。相关部门需要把握这一特征,对不适合在当地布局的企业及时做好转移服务,为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优势产业看,聚焦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和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新型显示产业方向,均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子领域,但这些子领域的关键技术仍主要掌控在国际先进跨国企业手中。我们要发挥既有生产、人才、资金、政策等优势,组织重大攻关工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际先进跨国企业的技术垄断。
3.3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信息产业创新体系
3.3.1 技术引进讲究适用性
引进技术时,我们容易有误区,认为最新的一定是最好的,其实不然,引进最新的技术不一定是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反而会导致企业难以实现技术转化和吸收,因此我们要本着适用性的原则引进技术,只要有市场有效益就可以大胆引进,并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技术转化和吸收的过程,尽快具备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和再开发的能力。
3.3.2 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技术创新
引进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决胜的法宝。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提高电子信息类企业从产品销售额中提取技术创新费用的比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重点突破,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间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泽彬.浙江电子信息产业外贸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1(02).
[2]张希荣.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研究[J].中国市场,2011(06).
[3]赵云合.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1(03).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国际会计协调介入一个国家的会计协调中,将会给这个国家带来较大的利益,促进其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等的完善。在中国会计协调发展中,国际会计协调有较大的影响和促进的作用。为此本文针对国际会计协调、中国会计协调发展现状等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国际会计协调的概念及意义
国际会计协调应用的过程中,其核心是会计标准国际化,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步的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协调、统一等。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在差异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一定缩小矛盾,形成有序的结构、会计活动;第二,国际会计协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统一标准不等的共同结构;第三,国际会计协调,不是标准化,其主要是为了缩小各个国家会计惯例之间的差异程度[1]。
当前随着国际贸易、经济交流等活动的不断进行,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各项分工的明细,而会计的差异,则对各个国家处理统一会计问题产生的影响不同,为了保证各个国家会计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准则对其发展产生的影响缩小,国际会计协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对各个国家的会计进行协调,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从国际会计协调对各个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的增多,经济合作贸易越来越密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如果交易双方都按照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信息的形成、编制会计报表等,则会促进双方对会计信息的了解和认识,也促进双方的沟通交流,进而促进经济合作的发展。
2、促进国际投资的发展。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范围不断的扩大,且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会计财务信息等,会使得投资者对财务信息可以明确的掌握和了解,同时掌握被投资投资的财务状态和经济状态,进而帮助投资者快速的作出判断,促进国际投资的发展[2]。
3、促进跨国工作的管理和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推动的作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总公司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往往是根据东道主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编制的,而总公司则是按照自身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编制的,所以对跨国总公司的财务编制的合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采用国际会计协调,简化财务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促进跨国工作对公司内部的经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等。
二、我国会计协调发展现状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进步,各个国家的经济交往和贸易往来不断的增加,为此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取得显著的发展成绩[3]。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增长,有效的加快了中国进入世界经济的脚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获益匪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量不断的增多,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会计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但从中国的会计协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中国的会计协调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发展会计国际协调,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也可以促进中国会计协调与国际会计协调接轨。但是从当前的国际会计协调的发展而言,中国的会计协调与国际会计协调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中国会计协调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自身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市场环境不完善。自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显著的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完善,会计、税务、审计等在内的环境不完善,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特有的问题,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也可能存在。所以为了促进中国会计协调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国际投资,需要将市场环境完善,开展会计协调,与国际会计协调接轨,提高外资吸引能力,促进中国与国际经济的合作。
2、会计协调与国际接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改革开放发展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对外经济从无到有,不断的发展壮大,我国的一些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跟随潮流,朝着跨国公司的方向发展,在国外投资设厂、兼并、收购等等,国内大部分的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参与到国际竞标中,但是中国的会计财务报告,没有办法得到国际上的认同,为此直接的削弱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深度[4]。所以说中国的会计协调与国际会计协调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会计协调的发展,需要加强对会计协调的控制和管理,缩小其与国际会计协调之间的差距。
3、会计准则执行力度不够。当前中国的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国际经济中,企业的会计行为还存在着不规范,会计信息报表等还不完善,进而影响着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当前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的增加,我国的会计准则执行力度不完善等,都影响着我国的会计协调发展。从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进行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混乱,会计准则的内容简单,操作性不强等,影响着我国的会计协调发展。
三、国际会计协调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
在当前全球经济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此会计国际化成为一种客观需求,也是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对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施会计协调,会促进会计财务报表编制完善,并接近国际会计准则等。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会计协调的参与,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进行,促进中国经济效益的提升。中国是国际会计协调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国际化发展是必然的一个趋势,而国际会计协调对中国会计协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可以推动中国会计协调与国际会计协调接轨,需要中国的会计协调发展认清现实,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国际会计协调的影响下,中国的会计协调发展,需要在与国际会计协调接轨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同时也需要认清自己需要在对外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5]。国际会计协调促进了中国会计协调的发展,从其产生在整体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将这些影响归结为:
1、促进中国会计协调明确定位。在中国对外经济和会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要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中,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在国际经济利益之争中,占据有利的优势。从当前国际间的竞争进行分析,经济的竞争,实则是会计准则的竞争,为了提高本国的利益和国际地位,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协调中,所以中国也需要积极的参与其中。在国际会计协调的发展中,其促进了中国会计协调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正确的认识和看待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提高我国会计协调与国际会计协调的可比性。
2、促进矛盾的缩小。在会计准则等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不同的国家其产生的矛盾不同,会计国际化发展,是会计发展的目标,也是其发展的潮流,只有充分的做好相关的准备,才可以创造良好的条件,将各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在国际会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会计协调与国际会计协调之间的矛盾很大,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会计协调的发展,需要在国际会计协调的背景下,处理好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矛盾,有效的缩小中国与国际会计协调之间的矛盾,为新会计准则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3、促进中国完善自身的会计机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际地位不断的提高,但是在对外国际贸易中,中国的会计报告得不到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有助于促进中国完善自己的会计准则、会计机制,促进中国完善相关的标准,为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国际会计协调发展下,中国需要充分的了解到市场的需求,降低其规范操作的难度,提高会计准则的实用性等。我们知道当前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各个国家的国际市场竞争不断的加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将自己的会计准则、机制等完善,为对外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保障。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等不断的建立,而在跨国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总公司想要实现对子公司的跨国经营,就需要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各个国家的政策,尤其是会计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建立或者是中国企业在其他国家建立分公司,总公司和子公司则财务实施的是不同的会计准则,进而影响着总公司对企业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掌握和了解。为了促进跨国公司对其子公司会计信息的掌握,需要各个国家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协调中,形成一个各个国家都可以接受的统一标准的会计准则,促进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不断的发展,其权威性不断的提高,为各个国际会计协调、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提供了前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这个经济市场,所以需要在会计准则发展的过程中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中国作为国际会计协调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其发展受到国际会计准则影响,国际会计协调和我国会计发展存在相关性,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中国会计发展与国际会计协调的结合。
四、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进步,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且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当前国际市场成为各个国家争相竞争的对象,在国际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不同,为此对外贸易经济存在着差异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但是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协调中,为此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中国是国际会计协调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所以在今后对外经济发展中,需要中国会计发展需要积极的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加强与国际会计协调的合作,促进中国对外经济效益的提升,也促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