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享8篇

时间:2023-07-27 09:28: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享,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篇1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问题;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1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把握并不尽如人意,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与探索。例如,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没有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以正确了解和准确把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虽然经常进行课堂提问,但是仍然流于形式,并未涉及到教学中的实质内容。通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热烈讨论,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然而,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实际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并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没有起到引导作用。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能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课堂提问虽然能调动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参与,但是积极回应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大多都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小学生,对于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而言,教师给予的关注较少,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并不能保证这部分学生有效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设问: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班级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问。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么过于简单,缺乏创新,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起不到引导作用;要么就是问题的设置过于复杂,小学生难以理解,加大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难度,同时也会严重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问应当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前既要深入学习研究课文内容,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小学生理解水平的问题。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S版教材中《滥竽充数》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置如“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你认为滥竽充数的意思是什么”“你想对滥竽充数的这个人说些什么”,通过难易适中的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小学生的思维,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2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开放性设问:

开放性设问的问题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只要求小学生可以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就可以。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进行开放性设问,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语文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对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入门学习,也是对小学生文学素养沉淀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开放性设问,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减少问题范围与条件的设置,使每位小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并要求小学生在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思考的答案写在纸上,保证每位同学都能真正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在小学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邯郸学步》一课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这篇课文中学习到了什么?对你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启示?”“如果是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呢?”,通过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答,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小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3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与启发者。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深入研究学习关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同时,在课后,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及时反思课堂提问的效果,在自我反思以及与其他语文教师的交流沟通中发现自身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修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总结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提问中去迎合小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叶莎莎.个性化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浅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

[2]张惠英.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1).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59-01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着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式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写作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如果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就写不出好作文。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自主的投入到写作教学中,从而变“苦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接触沸腾的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命题,引导他们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耳闻目睹过的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另外,根据小学生年龄小、争强好胜心强等特点,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教师可以积极的组织一些(作文接力赛、课堂演讲比赛、记故事比赛、编写短剧等)之类的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在满足学生好胜心的同时,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素材是文章的物质基础,是文章的血肉,有了丰富的素材,文章才能丰满起来。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就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一个充实的素材积累,学生的大脑里没有东西,即便学生的写作技巧在好,也不能写出美文。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充实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为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注重教材中写作素材的积累

随着课程改革的到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文本,使作文教学回归教材。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给我们加入了许多的美文、好词、名家名篇等等,很多课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时的素材。教学中,教师应极其的重视教材的写作素材积累,积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提取第一手现成的写作素材。比如,小学生喜欢用成语,就可以让他们多积累实用性的成语,写景物类的文章时,可以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如,春意盎然、秋高气爽等。

2、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自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观察身边的点滴变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观察身边的事、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点滴现象,让学生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写出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文章。

3、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如报刊、杂志等),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词汇积累,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阅读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阅读欣赏读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随时摘抄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有效的积累。

三、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更不是简单的素材堆砌,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初中兴趣,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传授学生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将文字、素材进行有效的加工、组合,从而写出好文章。写作技巧的传授与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有意识的渗透。教学中,我们的课文教学就是一个很好渗透写作技巧的方式,在教学时,我们不要只忙着分析,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向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方法、技巧等,并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不同体裁的文章等,在比较中来进行分析,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的组织一些(写作方法技巧讨论课等),让学生们积极的分享自己的写作技巧,促进全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搞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是学生全面提高的需要。教学中,只要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并不断的探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即可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创设出和谐、风趣的教学环境,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即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呢?

一、利用多媒体引入影视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也成为学生开展课外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受到了教育专家的认识,小学生的对于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电视、电影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将影视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对于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效果。

影视资源兼容并包、海纳百川,语文作为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其内容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的得当,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也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影视资源的流动速度快、信息量大,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元素,将影视资源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就能够很好的扩展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只要教师对学生适当的进行点拨,发挥好影视资源中的偶像作用,就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受益匪浅。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网络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在网络上可以搜寻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将这些丰富的网络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提升教师经验,促进教学改革,扩展学生的视野都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收集网络中的教案与教学经验,将其应用在语文教

学中

要将网络资源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网络资源的价值,特别是辅助语文教学的价值,将网络资源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互动,也能够获取与分享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交际与沟通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还能够方便教师对班级进行科学的管理,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沟通工具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各项事宜开展讨论,能够让班级生活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其次,利用网络建立一条联系学生与家长的纽带

在网络的发展下,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型的沟通工具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沟通工具多是免费的,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可以申请微博或者公共微信账户,并将自己的域名公布,让学生的家长知晓。平时,家长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当然,在微博中的内容应该有一定的限制,有关学生的隐私就不宜公布在上面,在通过微博与微信与家长进行联系时,也应该注意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学生以鼓励为主,提升学生的信心。

除了建立与家长沟通的纽带之外,教师还为学生建立博客,博客中的成员就是教师与全体学生,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刊载于博客中,形式可以为记叙文、日记、说明文、信件等等,除了供教师批改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点评与讨论。此外,只要学生感兴趣,均可在博客中发表自己的习作,这种方式就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笔墨作文的形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创作兴趣,不断的提升出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必然要求。

三、利用计算机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教材是维系教师与学生教学的唯一媒介,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就得到了扩展,教师的职能可以由信息技术来替代,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即可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识字、拼音小游戏,自己来检测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优化教学的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两者的结合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下一阶段下,教师必须要掌握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策略,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锻炼,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相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应用将会越来越成熟,能够很好的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莹.寻求本真 追求实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

[2]周波.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04(10).

[3]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1(05).

篇4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意义分析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及个人情操陶冶的基础教学项目,在学生价值引导及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推广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更加密切,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与实施,而陶行知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先导,其生活教育理念与思想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教学水平的拔高。新时期做好小学语文教育中生活教育的分析与贯彻显得尤为重要。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与阐述

陶行知作为我国优秀的教育学家,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作用。而陶行知先生本人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也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贯彻自己的教育理论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最为核心与重要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坚持三大原理,分别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本质上是三大教育原理的体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色,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上。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教育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难度大,教学周期长,教学过程潜移默化,教学影响深远持久。生活教育理念就是弱化语文知识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对现实语文材料的接触上,鼓励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并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语文教学不断凸显其社会性功效,总结说来,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同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以生活为教育内容,以生活为教育目的,以生活为教育过程。教育的对象、环境、最终目的都要围绕生活而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模拟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细心观察,自觉感受,增强语文教学的社会敏感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品位生活。

二、生活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意义分析

(一)教学目标生活指向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生活教育理论规定小学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学生生活常识的培养与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因此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质的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目标带有明显的生活化气息,可以带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氛围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弱化语文系统知识的讲解与灌输,可以以新颖生动的生活化教学形式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增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吸引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侧重于语文知识,侧重于课堂纪律,侧重于应试考试成绩,抹杀了小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小学生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教师引导有误,很容易造成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阴影。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还带有一定的封闭性,与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相悖,长期开展下去造成小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教学尴尬。因此生活教学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生活化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与课堂活动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随着教学目标与生活的紧密融合,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体验中积淀起语文学习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自我道德水准的提升与改进。

(二)教学情境生活模拟化,增强语文学习生动与趣味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素材,生活当中处处存在语文教育。这也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语文来源于生活要求我们在开展语文教育时,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育时必须做好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模拟,为小学生营造真实生动的教学场景,通过再现教学场景,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此外,通过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模拟,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的回忆”与“生活的模拟”自然地融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学中的很多知识背后是生活现象与生活场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心观察,仔细留意就会发现生活现象、生活场景与语文学习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生活场景的模拟再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活教育理论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实现传统课堂氛围的积极改造,用更加生动与趣味的语文教育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教育中情境模拟的生活化可以借助多媒体音视频资料进行补充与完善。例如在学习《月光曲》时,可以搜集《月光曲》的相关音频资料,让学生在欣赏《月光曲》美妙旋律的基础上增强对音乐的感受与把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营造月光下的静谧唯美气氛,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将课堂学习与生活中月光之美相结合,感受到生活与语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生活体验中增强对文学的把握。强趣味性与生动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

(三)教学内容生活气息化,加深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直接关系着语文教育的最终成果,因此必须主动做好小学语文教育内容的布置与设计。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最主要的教学指导意义则是使得教学内容富于生活气息,通过与生活的结合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加深。语文教育具有自身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以情感的体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低年级学生价值引导的关键作用,加上低年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与性格气质的可塑性等特点,语文情感教学任重而道远。大量的教育调研发现,做好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学主要依靠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内容应该突破既有局限,以广阔的生活天地为背景,从自然人文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内容的素材。小学语文教育应该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现实生活。报刊、影视、电视、网络广播及各种形式的演讲与辩论会等都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来源渠道。这些贴近生活,富于生活气息的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对现有的语文课堂知识教学起到有效的补充,学生面对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对知识产生既有的熟悉感,更容易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此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更到位,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既定的语文教学知识,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教育,其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双重提高的背后是语文情感体验的升华。例如陶行知先生给母亲买的手表需要修理,他为了增强学生对求知与探索的科学精神的情感体验与把握,带领学生观察修表的全过程,生活案例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素材。例如在学习《火烧云》时,可以选择有火烧云的天气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观看火烧云,边观看边记录,对比萧红的描写,从而获取对火烧云变化多姿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四)教学开展生活实践化,增强学生动手与操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延伸性。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课上内容,语文教育更应该延伸至课下的实践活动中。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基础教学阶段,那么实践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延伸与有效补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一直被当作可有可无的辅助教学,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再次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课堂补充,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与操作能力。他所遵循的理念是打开学校这个“鸟笼”,让学生像小鸟一样自由翱翔于天空,让学生自由地感受实际生活和实践,可以说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另一意义体现。要想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组织与开展,必须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动手操作积极性。通过课堂的字音、字形、词语、写作等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师善于发掘发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以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为指导组织小学生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通过书籍的阅读、活动的参与丰富语文学习,并养成自觉综合性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钱学森》这篇文章后,小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就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各种事迹与事件,在完成课堂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以小学生对钱学森事迹的了解与把握开展“学习名人,走近伟人”的班级主题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名人与伟人,讲讲喜欢名人或伟人的理由等,可以是班级演讲会,也可以是班级辩论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每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把握更多的名人事迹,丰富自己的语文学习视野并增强对伟人的品行认可。小学生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明白更多的道理,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的语文实践教学活动比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要有效果的多,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再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养爬山虎或者其他植物,小学生在呵护照顾植物的过程中会更容易地发现植物的点滴变化,可以引导小学生将植物的变化用文字及图片记录下来,利用集体作文课的时候进行点评分析,小学生在亲自参与植物种植及呵护的过程中,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单纯追求语文课堂的知识性教学,对实践教学过分忽略将导致语文教学的不平衡性,也不利于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用生活实践贯穿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与操作能力。

三、结束语

陶行知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其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其部分教学理论对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当属其生活教育理论。作为其理论的精髓,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逐渐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本文在阐述生活理论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及教学开展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活化的尝试,明确了该理论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意义,也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者:岳婷婷 梁玉敏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张英云.徜徉生活:语文教学的新境界———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德育,2010,12:32-33.

[3]陈志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08:51.

篇5

长期以来,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影响和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整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对当前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还存在认识的误区,贯彻执行更是阻力重重;对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教学目标还存在理解的偏差,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进取精神,基本还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讲授上,教学实效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理念落后,单纯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课标的要求,仅仅注重字词的书写和训练,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是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师大都按照教材和参考书按部就班,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强加于学生身上,使得缺乏必要生活体验的小学生难以与所学的内容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吸引力大大降低,教学效果较差。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思考

前面我们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总体处于一个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上、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与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应该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思考和研究。

1.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落后。新课改实施以后,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许多教师的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落后的师资力量仍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尽管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但是农村小学的师资大都比较薄弱,处于“两低一高”的状态。一是学历较低,很多教师大都是中师和高中毕业;二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课堂讲授缺乏创意和吸引力;一高指的是他们大都年龄较高,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努力工作的后劲不足,很多教师处于熬日子等退休的状态。鉴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沿用过去单纯注重知识的积累,忽略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成绩结果,忽略了人文情感的培养和塑造的传统教学理念,小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和考试的机器。

2.教学的模式方法单一。笔者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课堂仍是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小学生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学的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掌握课堂的节奏,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扼杀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活力。不难发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逐步使得学生的思想不断被模式化和格式化,导致学生懒于动脑,不善思考,厌恶开放性问题,使得学生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与年龄阶段特征适应,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各种情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教学效果整体不佳。教学理念、师资的落后和教学模式方法的单一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整体不佳的后果。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教学模式和方法故步自封,缺乏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成为教师进行个人表演的道具,教学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多进行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多设置一些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活动,把具有生机的教学形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是一种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情感的轻松愉悦的享受。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探寻

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我们认为应该正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认真对照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追求效率高、成效好、气氛活的合作启发式教学。在我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了整理归类,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在此和广大同仁分享。

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活动主要实施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效果好坏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因此,要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交流调研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和管理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应该逐步培养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自觉通过各种形式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同时,教师要认真对照新课标的各类要求,继承优良的教学方式,改善不良的教学习惯,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向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转变和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向平等、开放、合作的教学观念转变的三大转变。

2.创新教学方式,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两个基本转变,一是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的角色向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变;二是学生学习由被动强迫式的学习向主动式的学习转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逐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具体而言,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就是要敢于摒弃传统以考试和分数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将学生知识增长、能力锻炼和情感培养三者并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学习氛围。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素质;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58-01

当今时期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给小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小学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的实施者,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与优劣直接关系到语文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为了适应新时期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符合时展的要求,才能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

一、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灵魂在于人格

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是未来教育非常强调的最终目的之一。故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小学语文教师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点,使他们在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职责。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因此,评价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时应从思想品德、各科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能力、模拟设计教学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素质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特别要增设写作能力的评价。这里的写作能力,主要指通过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评价,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一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人格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是教师首先就应具备相应的素质。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基础中德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师德是核心,是灵魂。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主体,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除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修养: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高尚的审美情操;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教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诙谐、优美的教学语言;敏锐的观察力与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健康、饱满的精神与优美的举止与风度。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修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职业品格。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自我提高与教改能力

目前,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吃老本现象,教法也比较单一,只是教教基本知识,其他内容讲的太少,这样下去势必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跟上社会发展需要,并随时随地接受新的信息与新的知识,来逐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关键所在是能力。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是小学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教学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正确”,就是要讲求科学性,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知人论世,均不发生差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只浅层次地弄清文章写了什么,还要深层次地进而清楚文章是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应该引导学生学什么等问题。正确深入地理解单元课文的量、序、度。即单元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全册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选择和运用“听话和说话”、“写字”、“直接教学”、“合作学习与激发动机”、“阅读教学”等模式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

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3-0177-01

作者简介:卓玛草(1984-),女,藏族,甘肃迭部人,小学一级教师

我国的民族地区因为地理条件、教育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在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动下,虽然有了显著发展,但是,总体上还存在诸多未能克服的问题,比如,教学中的资源问题,试验课程中的设备问题等。所以,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剖析,重点讨论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将这些资源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有效地将其应用在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中。

一、概述

通过网络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电脑软件、电信通讯等的应用,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丰富、多样、创新的形式,多元、有趣、直观的内容充实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引发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采用这种方式,促进了教学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的特点包括传播快、易于学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资源丰富等。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实教学内容,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角认识世界,给教师足够的资源尽情发挥其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正所谓“一网在手,学遍天下”。这种教学资源的应用,可以改善教育环境,转变教学模式,拓展师生视野。

(一)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的配置,这需要电信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设备方面通力合作;其次,要求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不仅是资源的搜索,还需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相关程序的维护等;第三,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上,分享众多教学经验,扩大教育资源的点、线、面;第四,进行网络培训,使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设备,可采用远程培训的方式,也可鼓励教师自己摸索学习。

(二)改变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应清晰地认识到网络资源应用的问题。首先,应该将网络资源的搜索与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选择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课件的创新。可以通过网络作家、案例、典范文章的选择等,进行具体的语文教学课件设计。其次,需要改变教学主体,充分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引导能力。因此,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准,设计课程应注重高度与层次感,引领学生向更高的方向发展。第三,制作课件与教学中,通过PPT、表格、图片、视频、影像资料、文字等展示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置重点、难点,并对细微的部分加以讲解。第四,在教学中,坚持系统化的原则,将小学语文教学投射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中,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一种探索,一种解决诸多“人生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的方法。

(三)合理创设情境

以《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人教版)为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图片,配上文字,将其制作成教学课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设置好的幻灯片,注意把文字与图片相配合,并采用配音或伴读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学习的困苦、艰难,当图片显示孩子们的身影时,配上音乐、文字鉴赏,从而增加直观与形象感。其次,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探讨式教学的应用,充分利用课堂进行能力训练,课前课后培养其自我表达、阅读和思考能力;在该课的教学中,应配以充满希望的“快乐脸庞”,让艰难与希望、困厄与快乐相对应,突出对比,提高学生的敬佩之心,让其了解“珍惜”的真实意义;从课文教学延伸到情感深处,增加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印象与刺激,使其从学习中获得人生感悟。第三,采用课后与学生共同探索的方式,通过网络搜索相关主题内容;播放《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等经典影片,让学生了解那些孩子生活困苦,但努力向上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水平。

三、结语

在民族地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的共享,应完善基础设备配置,比如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的增添、网络线路的搭设、应用人才的培养,设计与新型的网络资源相适应的教学课件,改变教学模式,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另外,还应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充分突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利用资源共同享,创设情境,促进教学,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君.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优化问题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4(1):97-100.

篇8

一、快乐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1.快乐教学的概念理解

快乐教学是新时期提出的教育理念,其基本概念是指教师要保持快乐的心态,用一种快乐的教学模式来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没有批评与反感,只充满着快乐与幸福的学习模式。

2.快乐教学的应用基础

在良好的情绪状况中,能够保持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精力集中度,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愉快的心情,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语言魅力。

二、快乐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寓教于乐,开展快乐教学

小学生还处于不成熟的年龄阶段,具有比较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和小学生应有的自尊心,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而忽略其自尊心和承受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就应该重视起来,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情绪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就需要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把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范例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比如,在开展《雪孩子》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在讲这篇课文之前,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发表对雪的认识,以及是否都玩过堆雪人的游戏,再勾起学生的情绪积极性的同时,再深入提问学生是否喜欢雪人,最后通过系列的谈论回答引出这次的讲课内容即雪孩子。学生在互相讨论、分享心情的同时,会极大地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情境教学,重视快乐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场地还是在教室中,学生安分地坐在座位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工具就是黑板、粉笔和语文书等这些传统的课堂教学工具。学生在这种缺乏课堂教学氛围的情况下,不利于其产生正面的心理情绪。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不能改变教学场地的所在地,但是可以创新和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根据教学内容,大胆发挥形象力创设与众不同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模式,使学生重新认识语文的不同意义和内涵,重新恢复对学习语文价值的重视度。语文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教学内容的一大特点是,语文内容中处处包含着不同的情境想象力和情境创造力,所以,教师应发挥语文教学这一巨大优势,开展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开展《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教学内容时,为了更加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先进入到神奇美丽的景观中,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有图、有声、有字的立体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读、看、想的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的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和看到的景色内容,谈谈自己对这节课中心内容的认识,以加深学生对这节课主要内容的了解掌握。

3.趣味教学,推动快乐教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