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09:28: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文化的地位,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一项简单的、短期性的行为,而是高层次的、长久性的文化活动。随着现代文明的涌入,传统、原生态的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鉴于此,国家提出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故此,在民众中扩大、普及原生态音乐文化教育,增强人民群众本土文化自觉意识,是保护、传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传统艺术、本土民族民间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如何将其进行弘扬与传播,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影音资料也无法把鲜活的、只在自然环境中由传统音乐家体现出的无形的力量和围绕着他们的文化环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相关音乐家也试图尝试再现过去的传统音乐,但只能是在形式、音符等外在因素上再现,根本无法表达出传统音乐文化原有的特殊内涵。因而,只有真正继承衣钵的艺术传承才能将本土音乐存留下来。在以往的传统文化整体发展过程中,各自独立的音乐团体或音乐工作者,通过下基层、采风挖掘整理而成的资料大都只在音乐理论中体现;但在我国,音乐文化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来传播,可以说,没有传承就没有传统音乐的延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以人为载体,教育才是传承的重要手段。因而,重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已成为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尤其在新时期新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潮流中,本土民族文化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中国及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高校音乐学院中设置民歌课,由有采风经验的专业教师授课,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田野考察。使学生通过亲身所见、所闻,从实践中真正去体会民歌的鲜明特色和艺术魅力,并辅以理论分析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
二、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
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
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三、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
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田野采风、分组学习、资料分析整理、分类汇总等多样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去认识各民族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的各异。
2.积累素材,发展创新
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展创新本土音乐。将本土音乐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加强本土音乐与其他相关教育课程的联系与结合,创作出一种将音响作为传播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响,把音乐的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自由转换,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戏曲的舞台局限。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定期安排田野考察的实践课。一方面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民间采风,将所学知识与音乐实践相融合;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家乡的某种音乐做田野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
1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可以说成是文化模式的差异,包含着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就是:中国文化注重协调与和谐,西方文化注重冲突与斗争。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相适应,注重不同事物与方面的同一性,而西方哲学与其文化相适应,把斗争与冲突当作事物发展的依据。
在家庭层面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便是:中国文化以整个的家族为主,注重个人义务与职责的履行;西方文化以独立的个人为主,看中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和自由的追求。西方的个体主义过分强调独立性,在家庭的责任感层面上有所缺失。中国则认为家庭比个人更为重要,特别注重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而这些伦理关系的实质就是各个成员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民族层面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便是:中国文化强调“协和万邦”;西方文化强调“征服世界”。西方文化在民族方面讲求斗争,主张征服其他民族进而统治世界,统治阶级乐于利用这一主张并付诸实践。而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既要维护本民族的独立,同时也不向外扩张,理想的民族关系模式是达到“协和万邦”的状态,而此过程必须通过道德教化来实现。
在天人层面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表现便是: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注重征服与战胜自然。西方文化过分夸大了精神力量以及科学技术在征服自然中的作用,忽略了征服、占有自然可能引起的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而中国文化认为人是宇宙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人也要服从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规律。人性同样也是天道,道德层面上的原则与自然运行变化的规律是相符的,人生的至高愿景就是天人相互调济从而达到“和”的状态。
2 当前世界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教训
在人类历史上,蒸汽机的轰鸣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人们不再将自然奉若神灵。在“知识就是力量”这面大旗的指挥下,人类肆意妄为的对自然加以征服,把所有事物都当作是资源。当人们沉迷于“文明社会”的欢声笑语之时,却不料自然的报复接踵而至。人类所谓进步的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人类破坏自然的历史。远在生产力低下的采猎时期,人对自然的索取微乎甚微,无关痛痒。即便发展到农耕时期,人类囿于宗教思想的束缚和生产工具的落后,对自然家园的破坏也并未达到全球化的程度,人类依旧畏惧并且崇拜自然。
工业文明愈演愈烈,人类极力想要摆脱自然界的层层约束。培根与笛卡尔的机械论观点逐步开始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在财富与欲望的强烈驱使下,丧心病狂的瓜分其他弱小国家,在殖民地国家对其环境进行肆无忌惮的破坏、对其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开采。这些弱小的国家用自己的血与汗喂饱了西方的强盗,却独自承受着自然对人类接连不断报复。发达国家视“一切事物都是资源”,在享掠夺带来的安逸之时,却忘记自然也是自身赖以生存之地。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们把自然界同人类社会形而上的割裂开来,只看到了二者的斗争性,没有意识到人类同自然间存在着协同进化、协同发展的规律,至此导致了诸多的生态问题。当生态危机无法遏制之时,方才领悟并不是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与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全部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自然的回击声中,人类开始反思自身,追求二者的平衡发展,并十分迫切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可以说,当今世界的发展更多的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引领,所以发展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从本质上来说便是西方的文化危机。西方文化崇尚对抗与斗争,个体的利益优先原则使得人类即便受到自然的惩罚,也无法遏制住自己错乱的步伐。
3 “和”文化引领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关键字 传统文化 语文教育 内涵 教育实践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1、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要把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应该把握传统文化总线,而中华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对于人文这个词,最早在《周易》中有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是以一种文明的方式,讲究教化,以诗书礼仪乐来教化人,以此来建立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社会。
2、理性看待儒家文化。从打倒孔家店开始,儒家的思想被认为是封建的,都是糟粕,应该统统抛弃。"从历代治国的理念、政治制度的构建,以及人身修养、安身立命的最核心的价值观这些方面来看儒家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从先秦原始儒学的克己复礼,到汉代儒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理一分殊的宋明理学,直到近代儒学,儒家文化走过了漫长的中华文明史,要想把它从传统文化中完全剔除那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3、道家思想的内涵。道家思想里,最核心的是"自然无为"的思想,这包含了古人对天地万物本源的认识。所谓"自然无为"包含两层意思:其一,"道法自然"出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根本特性,指它的本来面貌。其二,"道常无为",这个"为"是以自己的意愿改变它的意思。"道常无为"就是要随万物之本性而因势利导,要辅佐万物生长。只有准确理解了"自然无为"的思想,才能正确把握道家思想的内涵。
4、佛教思想。佛教经历了本土化以后,就在中国站住了脚,生了根,开了花,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隋唐以后,佛教在民众的信仰层面,在民众的精神领域里,应该说超过了儒家和道家,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具体方式
1、注重教材的开发。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媒介,也是主要的学习工具。教材是来于文化、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的文化载体,在一定意义上说,从语文教材开发的角度看,只有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保护好传统文化遗产,才能保障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传统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入选教材的课文应该经典作品,它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时间的考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早已被广大读者所接受。经典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是可以并存共处、和谐发展的。
2、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语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语文教学工具由一开始的,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发展到投影、电脑、音响等各种媒体的工具,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尝试采用各种媒体丰富语文教学过程,课本中选取的词大部分大家都很熟,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等,这些歌曲还比较好找。所以,我们就可以用音乐来带动语文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语文学习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语文教育实践
1、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和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语文教育中传递下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传承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把文化传统传承下去,这也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性的要求。
2、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中国古代一直很重视诵读,启蒙教育业是从诵读和记忆开始的。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了经典阅读交流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列出一些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供学生课下阅读,也可以发动家长与学生陪读,及时解决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更多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民族独立性和民族归属感。
四、总结
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强势文化的侵入是不可避免的。中华民族文化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从语文教育做起,让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树立民族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找到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加入当代文化的同时,必须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因为民族意识的根据就是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中华民族也一定可以在文化多样化的新世纪里强盛不衰。
参考文献:
[1]张英楠.儒家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从精神之维去涵育人的生命情怀[D]
[2]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研究-基于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实验教材的教学实践[D]
[3]郭家齐.中国教育思想史[M]
[4]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
[5]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
[6]苏泽清.论中华文化在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社会;时代内涵
[中图分类号]B3;C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7-0058-0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延绵不绝、高峰迭起的发展系统,它处于一种不停息的“自组织”运动之中,不断与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环境条件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使这个文化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保持动态平衡,相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形态,其内在结构是伦理―政治型的,家族道德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正所谓《周易》里的“正家而天下定矣”[1]。这种内部结构,与其外部结构(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宗法―专制社会)是相适应的。这种内外结构的协调性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它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对天下“定于一”[2]的真实追求,对外来文化的互化性和包容性,民族精神方面的忧患意识、实用理性,以及尊生、健动、敬群、尚德,思维方式上的重整体,任直觉,道中庸,无不与此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未曾中断过的类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内外结构的协调,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定结构与相应功能的高度整体性与统一性。元人刘谧这样阐述儒、佛、道三教能在中国并存的原因:“(儒教)使纲常以正,人伦以明,礼乐刑政,四达不悖,天地万物,以位以育,其有功于天下也大矣。故秦始皇欲去儒,而儒终不可去。……(道教)使人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故梁武帝欲除道,而道终不可除。……(佛教)使人弃华而就实,背伪而归真,……故三武之君欲灭佛,而佛终不可灭。”[3]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儒、道、佛三教在中国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可见三教得以于中华,也在于它们与中国农业―宗法社会取得了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和统一。
1920年正式出版的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探讨了欧洲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由于受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许多欧洲人将财富的积累与上帝的信念结合起来,从而在世俗生活领域中产生了资本主义的文化冲动,结果便创造了现代的商业文明。而像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由于没有类似的文化动力,也就没有相应的社会变革,所以便长期停滞在农业经济的状态之中[4]。马克斯・韦伯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明确了文化也是一种资源和动力,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相反,美国学者彼得・伯格认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中国移民在世界各地都很成功,尤其是在东南亚,便是个例证。”[5]日本史学家森岛通夫有一个颇具创见的观点,他认为日本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归纳为高扬本国的文化传统――日本的儒教精神[6]。韩国成均馆大学安炳周教授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说:“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因为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7]所以,今天日本、“亚洲四小龙”乃至中国大陆经济振兴的文化效应对马克斯・韦伯之观点的质疑,则可从一个新的视角证明传统的儒家文化是有着更丰富“矿藏”的文化资源。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一、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用“和合”的思想和理念,纠正片面认识,转变极端方法,探索、寻求和选择认识事物、处理矛盾、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和有效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早在商周之时,和合二字已见诸于甲骨文和金文,在《易经》、《尚书》中都已使用。和,在上古时期,也作“”、“”。五味调和曰“”;五音调和曰“”。说明“和”的状态不仅要让人感觉生理上的快乐,还要精神上的愉悦。合,本义是上下唇合拢,意为相合、符合。春秋时,二字并举联用,构成了和合的理论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何谓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8]是也。《国语・郑语》同时记述了周幽王时的太史史伯关于和与同的论述:“以他平他谓之和”即不同事物相互聚合而得其平衡,“和实生物”,“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意思是说不同要素和因子的有机构成形成事物,它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同则不继”,“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只是相同事物重复相加,不可能产生新事物,“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可见史伯的“和”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反映了矛盾多样性的统一。孔子强调“和为贵”[9],他提出的“中和”就是“中庸”思想在处事方法上的具体表现。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孔子强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9]。何晏注云:“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10]。孔子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1]。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大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墨子提倡“非攻”、“兼爱”,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他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积怨,“离散不能相和合”[12]。管子将和合并举,强调了教化的作用,“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13]。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先哲们是通过对天地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了大量观察和探索后,而提出“和合”思想的,这是用中国人的智慧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促进事物发展,催发新事物产生的哲学。“和合”思想并不否定事物的矛盾、差异和斗争,而是在此前提下,将矛盾对立者的双方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破坏不同事物的共存基础,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渐进地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同事物都是以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鉴于以往我们在思想认识方法中,讲对立多、矛盾多,谈统一少、同一少的状况,现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对矛盾的统一或同一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科学地、有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和利用。
二、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常”伦理的现代作用
“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自身必然有阶级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但对其封建糟粕进行批判和摒除后,可以发现它内含许多超越阶级和时代属性而体现、反映人类向往真善美的道德要求和处世准则,如“五常”就包含了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普遍性、共同性、一般性的道德内容。所谓“五常”,《白虎通义》说:“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仁、义、礼、智、信,是从孔子的“仁”发展而来。“仁”,从人从二,讲的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它以“亲亲”为出发点,推及“尊尊”、“孝悌”、“忠信”。而礼则是达“仁”的手段和礼仪规范。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德”,即仁义礼智。孟子的“四德”,以人性善为根基,从“四心”推演生成而来。他认为,人生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孟子解释“四德”,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礼,门也”。智,“知斯二者(仁义)弗去是也”[2]。仁,人应该追求和具有的高尚品格。义,即人达仁的行为规范,要从兄、敬长、先君,就要善于节制自我。礼,是人进入仁义之境的门户,即人的揖让进退之类的行为规范。礼是仁义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智,其功能和作用是知仁义、通礼乐、明是非。汉以后的儒者在“四德”基础上增加了“信”,讲诚信、讲信用。孔孟在论述封建伦理道德时还使用了一系列诸如忠恕孝悌友敬节廉耻勇温良恭俭让慎直等概念和范畴,都是其核心道德观的延伸与扩展。至于行仁义,孔孟认为要外化为表现,转化为行动。而行动的原则是由心而行,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儒学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型学说体系,包括内在的人的主观伦理修养论和外在客观政治论这样两个彼此联系着的组成部分,前者即所谓“仁”学,或“内圣”之学,后者即所谓“礼”学,或“外王”之学。所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常”伦理的现代作用,汲取和吸纳传统道德中有利于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和谐的养料,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三、大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精神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和重视人生要辛勤劳作、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君子所其无逸”[14]。曾子讲:“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周易》提到的自强不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精神的最早、最权威、最深刻的阐发,而《尚书》的“无逸”和曾子的“弘毅”则是对“自强”精神的最好诠释。中国古代的先哲都强调了“自强”对一个人成就事业、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重要性。孔孟将君子的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到一起,提倡“见义勇为”、“舍生取义”、提倡“修己以安人”[9],“修己以安百姓”[9],“杀身成仁”[9],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的至理名言,以及他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的深刻论述,我们记忆犹新,耳熟能详。弘扬“自强”精神的现代意义,就在于顺天应势,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奋发图强,敢于面对现实,善于化解矛盾,勇于迎接挑战,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5]。弘扬“自强”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致的,“自强”精神应是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正是因为蕴涵着一种绵延不绝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谐社会并不是无矛盾、无冲突的社会。和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矛盾、缓和冲突,使社会在动态中渐次达到一个高层次的平稳境界和和谐状态。因此,认为和谐社会就要少讲竞争甚至不讲竞争的认识是片面的。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自强”精神,将“自强”内化为我们的涵养,优化为我们的素质,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人生。当前,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生活步伐加快、物质诱惑增多、挑战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强调“自强”,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值得指出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一元关系。传统文化优长与缺憾相互掺杂、虽易解而难分的构架,使得构织于传统文化网络中的优秀成分,不可能游离于文化网络本体而单独对社会发生促进作用。而且作为一种从农业―宗法社会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伦理型文化,其对现代社会的促动成分,更在网络的深层,很难把它简单地拿到现实层面上来。相反,与小农意识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却无可遏制地升腾到现实层面对现代社会产生强大的制约作用。譬如,孔子的“有家有国者,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9];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12]等这些与小农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安定平和意识,尽管其不乏公平和谐的因素,但却会导致人们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的缺乏,以及对竞争所产生的“不均”或“不安”的恐惧,从而形成巨大的惯性与惰性,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阻力。汉朝和唐朝的鼎盛时期,尽管都曾经呈现出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显现了井然有序的特点,但它们所遵从的小富即安、排斥竞争的传统和谐思路,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故而不能持续。优秀传统文化要对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促进作用,就要立足于打破传统文化的小农经济约束,以现代社会为根本出发点,重构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新网络。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合理内核上升到现实层面,与现代社会的合理文化成分发生互动作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撰委员会.诸子集成续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彼得・伯格.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7]柳承国.韩国的儒教思想[J].孔子研究,1992(2).
[8]沈玉成.左传译文[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李方.敦煌校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王焕镳.墨子集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3]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突出英语的强势,忽视英语教学中的国学素养。思想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刻认知本民族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的内涵,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异同,具备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洋为中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正如柯杨所说:“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传统习俗,是自尊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习俗,是文明和教养”。笔者认为,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推介主流文化,形成“中西合璧”。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健康意识,又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文化自觉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如何做到中西合璧,文秋芳曾阐述英语教材的三条重要编写原则,即“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言而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为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更要首先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予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本研究将从文化内容方面尝试予以解读。
一、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传》中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充分体现了“立人之道”。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人格培养、人际和谐等,诊释了仁与义的含义。编者还把立人的篇章作为各册书的开篇,凸显了“立人之道”的重要意义《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开篇《以生命相赠》意境深远。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进人大学,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其说是环境的改变,不如说是新生活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对这种挑战成为最关键的环节。《以生命相赠》讲述了越战期间越南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姑娘被炸伤,生命垂危,急需鲜血。一个小男孩克服死亡的恐惧,勇敢地献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该篇以“为了朋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爱莫大焉!”结尾,实为点睛之笔。英语中有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盛宴”。这个故事发生在残酷的战争期间,在特别的背景之下,这个作品震撼人心是可贵的友情,是人性善良的光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仁与义”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对人性及人际关系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启发大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建构人性,注重亲子关系,把家庭价值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作为“立人教育”的根本内容。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感情的自觉培育被视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孔子通过‘仁’开始塑造、形成和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阎。朱熹把“仁”释为“爱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义与爱紧密相关。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的《善良之心永世相依》描写的是父子情,虽然父亲腿有残疾,但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课文中朴实而真诚的叙事表达了爱的主题,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用大爱做小事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遗憾的是作者在父亲去世后才感受到这种大爱的境界:“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是爸爸帮我保持平衡”。年少无知时的作者无从理解父亲的爱,更没有意识到父亲残疾外表下的“气质神韵”皆缘于善良之心,缘于辛勤工作、快乐生活的人生态度。随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审视自己。觉悟的过程体现了成长的过程,也是作者学会爱的过程。这位身有残疾的平凡父亲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的勇气及其刚毅和高尚的品格,给读者留下的是要有大爱才能有大德的思考。编者把“爱”与“善良之心”即“仁”联系在一起,引发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更深人地思考“爱”的内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每册都有情感、沟通的话题,如“不只是文字”(第一册)、“沟通问题”(第二册)、“社会问题,’(第三册)、“文字的力量”(第四册)等。这些文章阐述了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关注修身,强调塑造人的情感心理。选取《羞怯的痛苦》《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作为第三册和第四册的开篇,把情商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提升到了更高的地位。这两篇文章分别以羞怯、幽默为话题,对羞怯的不利影响、幽默的益处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能让大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人的生命是美好的,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应以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来看待生命。学会理解他人,既保留自身的独特,又能正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努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与人交往中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气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个性”是“君子”形象,能够“不同”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就是要协调“不同”,“和”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之间如何共处。西方文化与此一致,既崇尚开放、张扬的个性,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又强调“主体间性”。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在个性不同的团队里,更须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以载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很多选文都体现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周易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以自强?那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给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忠告,比如:“把过去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锁进记忆的角落里不再去想,才有可能自信和乐观”(第二单元主题“记忆与遗忘”);学习外语“在读、写、说、听思想传统的交流技能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项技能:文化意识”(第三单元主题“没有言语的交流”);“把上大学看成一个美妙的实验,要学会改变自己”(第四单元主题“新的开端”);“倘若你在思想上给未来抹上惊恐的颜色,你的行动就会受到制约”(第七单元主题“生活的选择”)。这些文章选编在第一册,有助于学生熟悉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新的面貌步人人生的新阶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同时,强调大学生要保持高度的清醒与理性的头脑。在多元价值并存、人们热衷于追求富与成功的今天,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反映的精神实质及其折射出的文化价值取向。学完第一册第九单元《快乐的圣诞节》一文,学生可能会在热衷于过“洋节”、过多地进行炫耀性消费的时候停下来,理性地思考圣诞节这个神圣的宗教日子所承载的非商业性的文化价值,正如文中所说:“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它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第二册第八单元《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呈现的金钱哲学“尽量挣,尽量省,尽量给”同样发人深省;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伊莱亚斯》故事则引发学生思考幸福和金钱的关系。类似的选文还有第二册第九单元《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作为社会高消费的成员应该学会如何理性消费。对于沉酒于电脑游戏、忽视学习的学生来说,第四册第八单元《如何从容使用时间》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时间就是金钱,应该节省,应该理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这种时间意识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当下各类媒体追捧正使球星、歌星、影星、畅销书作家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春偶像,第四册第五单元同时选取《运动员应是行为榜样》和《运动员不应是行为榜样》,使学生慎行、明辨和思考,在大学学习中大学生既要注重个人成长,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册第七单元《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及其评论《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同时出现在课内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相同的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换一个角度思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告诉学生要认真规划未来,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比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择业规划”所选三篇文章对大学生择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指出没有人能预见自己的未来,理智比机遇和命运更重要。要打造未来的事业,“有些事是你现在就能做的”;第四册第四单元《关于创造力的培养》指出具有创造性是“通向光明前程的关键”;第四册第六单元《风险与你》使读者对风险这个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第二册第三单元《生而成功》“任何事都不可能由别人来教你,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靠自己去发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的宝贵经历。要在四年后充满信心地走向社会,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会成长,比如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不仅关注学生修身与自我发展,而且关注自然与社会,突出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宋、明时代更进一步阐发了这种天人互动的观念,强调“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很多选文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休戚相共、血脉相连的一体。人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能使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并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第三册以《新生之旅》为题讲述“旅游的快乐”这一主题,认为旅行会改变生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理清头绪,来尝试新的思维和行事方法。进而指出人的成长要通过贯穿于一生的自我改造,将来的很多旅行将会具有自我改造的意义;经常旅行,以便不断进步。这些理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诊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编者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不仅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更让他们相信天地之美的力量:“美能启真、美能储善”,同时又与作者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如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的那样:“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追求仁者、智者的生活,塑造情感,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庄子·齐物论》论述宇宙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选取了一些关于动物的话题,让学生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反思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物的玩耍》讲到“动物能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怎样协调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怎样和自己群体中的其他动物相互交往”;第三册第六单元《人和动物的好斗性》则开篇就指出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作者描写了竞争的残酷、人类战争的罪恶,流露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之情。忧思之余,作者对人类的明天寄予希望,指出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将人类的敌意和好斗性通过建设性活动和非暴力的竞争发挥出来。人类肯定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观点似乎颓废、悲观而又消极,但掩卷深思,可以感受到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恰是对生命的热爱。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应该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珍重生命。
“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同根”。人类关注自然也是关注自身的未来和发展。《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第十单元《未来农耕》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现实,学会改变对农业、食品和整个地球的看法,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第一册第六单元《神秘的世界》又使学生懂得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追求进步,不断创新,探索发现更多的奥秘,为人类造福;第四册第九单元《科学技术)太快了吗?》
关键词: 《弟子规》 传统文化 学习误区
传统文化在沉寂多年后,最近几年却犹如枯树逢春,逐渐火热起来,这与国家政策上的宣传有密切关系。2009年,主席在中央党校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向领导干部提出了如何通过读书提高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指出不仅要读书,而且要有选择地读书,“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大力宣传,使得一直都较为沉寂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其中,《弟子规》一书在学习热潮中俨然成为领头羊之一,显得较突出。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若不注意筛选糟粕和讲究方法,亦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即从国人学习《弟子规》的情况分析入手,探讨学习传统文化中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一、《弟子规》学习之现状及反思
《弟子规》在公务员领域的热度,在公务员考试中反应最为明显。2013年湖南益阳、辽宁鞍山、河北等地公务员考试中大量出现与《弟子规》相关的试题。到2014年,各地公务员全真模拟试题中更是无处不乏《弟子规》的身影。与之相应的是,《弟子规》一书由几年前基本无人问津,到这几年的销量不断激增。如北国网一则新闻的标题即为《2013年鞍山啥书最火――〈弟子规〉》。而在不少行政单位,也悄然掀起公务员阅读《弟子规》的热潮。
在我们的高等学府――大学里,也常常可见学习《弟子规》的身影。如2012年东华理工大学,向所有在校学生号召《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再如2013年,当2013级新生步入中山大学时,被学校要求完成一份十分特殊的暑假作业,即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今年,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00余名大学新生刚刚踏入校门,就收到了学院发给他们的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弟子规》。
在社会中,全国不少地方开设了类似于私塾的国学班培训机构,在这些培训机构往往以记诵《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为主。如据大众网2013年报道,自2008年始,由一群义工发起成立孝谦传统文化学习中心,组织“草根讲堂”,免费为少年儿童进行国学经典的授课。据义工介绍,他们那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弟子规”班。
从这些现象中可以得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全方面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古人云:“开卷有益。”但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卷形式上,还要实际考察其效果。就目前学习《弟子规》的实际情况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学习的方法较单一。在学习《弟子规》时,显然成人的学习方式与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无论学习的年龄层次有何区别,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学习,目前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私塾的学习方法――记诵法。
其二,不少学习流于形式。目前学习《弟子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自觉自愿地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一阵风”的学习情况。当相关政策号召一提出来,学习立刻就闻风而动,但时间一久,上级不再反复强调,学习热情迅速退潮。
其三,学习效果不理想。目前对于学习效果的检验,仅仅到能完整无误地背诵《弟子规》为止。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是记诵,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实践巩固,记忆效果越来越差,很容易将之前背诵的成果付之流水,因此学习效果是极为糟糕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尤其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若仅仅止步于记诵,那无疑是舍本逐末。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播并能实践我国传统文化中值得提倡的部分。
总体而言,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二、原因探寻及对策
对于在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某些形式的检查,如考公务员学习《弟子规》大多纯粹就是应付考试,再如儿童学习则往往是基于父母或老师的要求。这样,学习就沦为考试工具,或成全父母的虚荣,或满足老师的要求。并不能真正体会学习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施教者没有结合受教者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整个中国基本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施教者并无多少闲暇余力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进行探讨,往往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习惯性因袭传统学习方式――记诵。
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其一,学习需有所取舍,不能全盘接受。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好处,不然,不会传播得如此悠久绵远。但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儒家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无论怎样好的学说,经过若干时代以后,总会变质,掺杂许多凝滞腐败的成分在里头。”①传统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土壤,有些东西在当时或许有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成为丧失了其特有的价值及意义,成为可以抛弃的对象。例如,《弟子规》云:“三纲者,君臣义。”②这里讲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显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没有价值。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需持一种批判的眼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其二,读书,尤其要擅读书,读活书。传统文化的语言与今天的白话文有别,语言存在隔阂。读书时容易出现拘泥于字句的解释,不能认识到作品背景及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是有差别的,一到实践时就发现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弟子规》中提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意思是弟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擅作主张,必须请示师长之后才可以行事,否则将会得到“子道亏”这一极为糟糕的结果。当然,弟子因为人生阅历有限,若盲目行事容易出错,多请教师长自然对为人行事是大有裨益的。但若过于坚持这一原则,则陷入到僵化的地步,挫伤了弟子行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假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弟子若必须请示师长后方能行事,则恐怕万万不行。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切记不能死读书。
其三,知行合一。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学习上,必须有实践相伴。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实目前已经有一些较好的举措可以扩大范围进行推广。例如,2010年湖北汉南地区纱帽中学要求学生寒假要为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唱一支歌、讲一个故事,通过短信、电话等各种形式给长辈拜年。这些活动都从实践上行之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效果。
其四,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弟子规》目前并不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应结合其学习的特殊性,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如2014年的公益广告中《回家篇》中的《摆双筷子回家吃饭》、《63年后的团圆》等;2011年始黄石下陆有色中学开展“古诗文读书考级”活动,每学期根据考察评选“诵读小才子”、“小孝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这些活动,让国人在休闲娱乐之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枯燥的记诵式学习方法开辟了新路径。
总之,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学习,无疑对于当前国人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只有不断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改进,我们的学习才能持之以恒地有效地开展下去。
注释:
①梁启超.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1.
②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北京:中华书局,2009.3.本文所引《弟子规》原文均摘自此书.
参考文献:
[1]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3.
[2]梁启超.儒家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现状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不强,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感到有些新奇,但时间久了就会觉得疲惫和乏味。采用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除推荐成语故事稍微活泼一点外,其他活动侧重于背诵。纵观实践的过程,知识本位突出,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用于开展教学实践的时间得不到保障。由于用来教学实践的时间是从语文课中挤出来的,而语文课自身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应对考试,因而挤占其时间困难。再次,有几对关系的处理不太恰当。一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时代文化的关系。因为忙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无形中忽视了外来文化以及新鲜的时代文化。二是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教学实践明显侧重了人文性的一面,而对工具性的一面有所忽视。虽然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一再告诫自己:文道合一,不可偏废,可不经意间就会有所侧重。三是文化知识积累与考试的关系。虽然传统文化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从考试的层面来看,直接涉及的内容并不多。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从横向上来看,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理念的渗透应贯穿于语文课的各种课型。不能说只在阅读课上谈传统文化,写作课完全不涉及;或只在阅读课谈传统文化,专题学习完全不涉及。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各种课型都会涉及传统文化,我们应抓住契机进行渗透,不能单靠某一种课型。从纵向上来看,传统文化教育应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不能说,我们初一的时候进行尝试,初二、初三就完全搁置一边,这样的效果肯定是比较差的。初中阶段的孩子,虽然机械记忆的能力有所下降,学习的负担比起小学加重了一些,但只要安排合理,学生自会乐在其中。还有,初中的孩子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和青春的叛逆期,特别需要一些精神上的引领和培育,可以说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好的契机。整体性原则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配合,特别是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政治学科中很多关于品德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理念密切相关,历史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密不可分。甚至于在体育学科的教学中都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如锻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等。
2.渗透性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化”的工夫,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具体说来要紧扣故事,注重形象性;抓住日常教学,注重持续性;精心设计活动,注重趣味性。传统文化涉及的故事特别多,在涉及到某个核心理念的时候,一个故事往往要胜过一箩筐的道理。3.适度性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指要摆正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位置,处理好几对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中“文”与“道”的关系、传统文化学习和考试的关系。传统文化中“文”与“道”的关系和语文课程的性质密切相关,也是不可偏废的。传统文化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关系最为敏感,理想的状态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三、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但我国民族文化众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会产生文化的碰撞或对抗,因此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具有文化的多元性,是教育的重要园地,同时也是缩小多种文化差异的最佳场所。对在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化教育,是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
一、民族地区高校传统文化的现状
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民族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1)在民族高校内,大多数是本地民族,他们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就缩小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保留了当地文化,使文化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2)民族高校中出现了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汉文化形成了“文化强势”地位,汉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各种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使各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文化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校园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的文化品质得到提高,对消极文化我们也不能忽视,避免被消极文化的影响。
二、民族高校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教育,主要场所是校园,主要对象是学生。那么,校方应该怎样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民族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授源地,学生是教育传承的主要对象,我国对学校课本不断的进行改革,目的就是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教育部门的事,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学校的事,因此,我国各方面的力量都应该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育部门应该针对各民族的特色,进行教育改革,使学校课程更具有传统文化色彩。民族地区的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出台专门的教育政策,将政府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并为新课程的快速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起到协调的作用。
学校是对文化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学校更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学校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很多,以下就是学校可以采取的几个途径。
(1)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教师所传授的课程不清晰,那么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逃课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加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鼓励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一帮一,结对子”,鼓励学生互相理解不同民族间的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2)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树立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观念。例如,在教学安排上,要增设公共课程,这些课程要针对不同的年级而开设,将“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振奋民族精神”作为公共课程的宗旨,并将本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编写进教材,加强文化教育。或者学校开设教授讲座,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申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穿插入课堂之上,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在校园创建民族传统文化节,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建设文化节,举办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有利于渲染校园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可以利用校园媒体(校园广播、校园海报等)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4)开展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期或休息期间对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使学生亲身体验本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更深刻的掌握民族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举办文化参观、艺术展演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2.对民族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天文、科学、哲学、艺术等都体现着文化魅力。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外来侵略战争,在众多的战争中,我国少数民族展现出他们饱满的爱国热情,与我军团结一致,取得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我国的疆土。因此对少数民族进行爱国教育,有利于我国的势力加强,更有利于我国的统一。另外,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观念、婚恋观念以及尊老爱幼的家庭观念等教育也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教育的同时,要保留民族本身的传统文化,并将他们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提供生动的素材。
三、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任何力量都不能把我们分开,因此我们要团结一致,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就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场地是学校,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支持,需要政府支持,需要教育部门协助,只有各方面的力量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么,我国文化建设就会得到极大的推动。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我国的世界地位,所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报),2011(9)
[2]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