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茶与茶文化知识点8篇

时间:2023-07-27 09:28: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茶与茶文化知识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茶与茶文化知识点

篇1

关键词:英语教育;英美茶文化;文化修养;融入

1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茶文化的作用:1.1充实英语知识的作用在传统教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由:词汇、阅读理解、语法、写作等四个板块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教学。我们且不去讨论这种程式化教学的弊端,就教学内容而言也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那么当前的需要是什么呢?在突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需要应聚焦于人文修养的增强。可见,随着茶文化的融入将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另外,从客观的教学状态上来看,这也能充实英语知识的构成。1.2增强文化素养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的国外文化素养,不仅能在长期视角下来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也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形下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新的格局,从而对建设人才的职业素质构成也将提出新的要求。由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将对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作用。事实表明,对国外茶文化的习得将能增进大学生今后与外方进行交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便是从饮茶、品茶的途径中来获得的。1.3激发阅读热情的作用回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现阶段大学生对该课程普遍存在着消极情绪。反映在学习中缺少主动阅读英语文章和文献的意识。对这一问题,需要辩证的去认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缺乏乐趣和缺少足够吸引的英语知识,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主动阅读的原因。为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则能在解决“乐趣”和“吸引”问题的同时,激发起他们的阅读热情。

2茶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的思路

具体而言,可以沿着以下三段式来构建茶文化的融入思路:2.1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将英语国家茶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来的实施者是英语教师,所以他们首先需要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目的与目标不同,前者不仅包含最终所要达到的“彼岸”,还含有教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取向。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知晓,教师在面对任何教学模式创新时,都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试,并需要与当前的教学考核机制建立起友好的界面。因此,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将能帮助教师主动的去适应和改观当前的课堂教学环境。2.2完善茶文化融入的手段这里的英语国家茶文化主要指向英国和美国的茶文化,而且二者的茶文化表现形态差异性很大。这种较强的差异性也就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里就涉及到教学手段问题。传统视域下的教学手段往往需要建立起教师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之间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而在融入茶文化时仅仅依托这种关系仍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即无法满足知行结合原则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这里还需要通过引入“行”的教学模式来给予补充。2.3做好茶文化融入的评价作为一类教学模式创新,其仍然需要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评价机制之中。但与诸如阅读理解、写作教学不同,对茶文化融入效果的评价难以建立量化指标。对此,可以考虑通过间接性评价来给予实施。具体而言,便是可以考虑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定性评价,以及对课堂知识点反馈进行定量评价。

3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以上思路的构建并没有充分考虑现有教学环境的制约性,所以为了增强下文解决措施的可操作性,这里提炼出了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应对的挑战。3.1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合理整合英国和美国茶文化的知识点。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融入茶文化属于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而该内容并不属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进而在学时分配上也显得十分紧凑。为此,在满足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这一要求下,杂乱的茶文化信息则成为了挑战。这一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则是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侧重于英美茶文化的某一方面,或者根据课堂教学环境来临时调整教学内容,而这些都将降低教学的逻辑性。3.2教学衔接所面临的挑战这里的挑战包括两点:第一,茶文化融入过程中,如何与常规教学内容相衔接;第二,在知行结合原则下进行教学,如何做到知与行之间的衔接。对于前者而言,这一挑战若未能给予较好的应对,将会使茶文化教学陷入与周围环境不相容的境地,进而带给学生的则是唐突的学习体验。对于后者来说,则无法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而弱化其在文化修养上的进程。实践表明,这里应重视后者,应对后者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3.3学生激励所面临的挑战对学生实施激励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激励学生似乎并未引起教师的重视,且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鞭策的方式来“驱赶”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另外,口头激励似乎在当下也无法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这一难题便需要得到破解。

4解决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构建:4.1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这里的“标准化”体现在两个环节:第一,建立英语文化融入的教学标准;第二,教学团队严格执行教学标准。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严格执行标准,所以需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团队需要在探究意识和试错中来不断提升教学经验和完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团队负责人需要在把握标准,和组织整合英美茶文化知识点上起到引领作用。笔者建议,备课的重点应在解释英美茶文化差异性背后的文化原因。4.2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从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出发,若是在课堂教学中将茶文化教学与英语知识点教学进行融合,则不仅难以形成先后逻辑连贯的效果,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阐发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立专题教学,用两课时来讲授茶文化知识。专题教学的开设时间点可以安排在每一教学单元结束之后,通过布置事先的课前预习作业来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而也能起到铺垫的作用。由于是专题教学,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进行调整。4.3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主要解决教学中“行”的问题,即可以整合专业实训教学的场地资源,在其中开展英美茶文化体验活动。众所周知,茶文化包含着两大文化元素,即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行”所要解决的便是将显性文化元素展现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进而与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形成契合。那么,学生便可以在这里体验美国人十分习惯的冰红茶,以及鉴赏英国饮茶文化中的流程。关于这一点,需要引起教学团队的重视。4.4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对学生实施学习激励,其最好的方式便是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进而激发起他们主动进行英语阅读的热情。这里首先需要进行组织构建,那就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茶文化教学结束之后,需要让各个小组提交用英文完成的学习报告。然后,根据报告质量对小组进行评分(总分)。然后,由小组组长根据组员对报告的贡献来细分分数,从而形成组员的成绩。依照这种模式,便能有效的激发起小组成员的学习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最后,在开展教师队伍发展的手段构建上,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模式:(1)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培训。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可知,岗位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上,因此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各学科专业概论讲授,并促使他们能将这些专业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2)形成自觉提升业务能力的氛围。在氛围的营造上不仅需要进行组织文化建设,还需要优化现行的激励政策。

5小结

本文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为考察视角,在英美文化教学领域探究了增强课堂教学“活性”的策略。大学英语教育在当下已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境地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关联性上。本文认为,应重视茶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具体而言,这里的茶文化主要指向英语国家的茶文化,其不仅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英美人文知识,还能在丰富他们见识的情况下加强他们的英语阅读热情。融入的途径包括: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琪.文化与交际能力培养———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之转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33.

[2]郭彦芳.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54-55.

[3]杨新莹.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应具备的理论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3(9):12-13.

[4]徐静.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6-57.

篇2

【授课时间】

本节内容为2课时

【授课内容】

《旅游文化》教材第二章“旅游人文文化”第三节“茶文化”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旅游文化第四章旅游人文文化的第三节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旅游实践工作,有很好地指导作用。

2、学生分析:我校旅游专业大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旅游学概论》和《中国旅游地理》等相关旅游基础方面的知识,并且有在相关旅游酒店已有实际对客服务包括为客人提供茶水服务的工作经验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饮茶的经验,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本堂课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重点掌握茶行为文化中茶的制作工艺和心态文化中茶艺和茶道的精髓和内涵;培养学生辨析我国茶叶主要类型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体验我国茶文化内涵的能力;提高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游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内容讲解、图片展示和相关视频播放讲解相关知识,再结合课外任务布置,用任务引领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的详细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热爱旅业的情感;通过对茶艺和茶道精神的领会,培养学生追求饮茶之人“廉、美、和、静”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茶的其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2、难点与关键: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举例法、影视图片展示法

2、学法:讨论法、发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用具(茶及相关品茶工具等)

【教学思路】

本堂课的教学是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联系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饮茶实践活动和对客的茶水服务体验,由一个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是什么吗?”导入本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饮茶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地位,并在此过程中向同学们讲解我国种茶和饮茶的历史;用PPT课件辅助讲解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包括茶的种类、制作工艺、等。用一段VCD录像展示我国传统的茶艺表演,通过课堂讨论和中外对比的形式突破本堂课教学的难点: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中间穿国主要名茶及饮茶名人的历史典故、趣闻故事,加深同学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印象。最后,布置同学自发结成学习小组参观台州市主要的茶楼,茶商店,在实践中体验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跟茶有关的物品,包括各类茶叶、茶具及与茶有关的资料、图片。

2、预习与茶相关的知识。

二、课堂问题导入:

1、教师活动

① 问题“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是什么吗?”引

入课堂知识。

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3、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知识

同学回答后,总结“对,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另外我国古代文人也有七件宝,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对一般百姓生活,还是读书的文人,有一样东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茶有关的文化知识”

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本节课主要知识

知识点一:了解我国茶的种植、饮用历史及茶的功能

教师活动:引用古代经典有关茶的记录,讲述我国茶的历史,茶的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还知道哪些有关茶的记录,功能还有哪些。 主要内容:

1、茶的历史:战国时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并记述了茶的药效和作用,“荼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

2、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降血压、防癌、保护心血管等)

儿茶素(天然的抗氧化剂,对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作用明显)

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可提高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分辨率,并能利尿,消除支气管及胆管痉挛)

芬芳类物质(芳香开窍,抗毒消炎,利肺排痰)

知识点二:掌握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教师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其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主要内容:

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

物态文化:茶叶的栽培、加工、保存以及茶具、水茶事物件等

制度文化:从古到今,行政管理阶层都对茶叶的生产、加工、贸易、消费,有明确的标准和律条

行为文化:茶叶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服、茶艺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态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应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在品茶所追求的意境,所油然而生的联想,对人生价值深层次的顿悟,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礼仪和韵味,以及反映茶叶加工、品饮情趣的文艺作品等,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知识点三:掌握茶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名茶

教师活动:结合茶的图片,讲解主要茶的类型,其制作工艺区别,名茶代表。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浙江省有哪些名茶?

主要内容:

我国茶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

1、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龙井)、烘青绿茶(黄山毛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清绿茶(滇绿)。

2、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3、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4、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知识点四: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联系

教师活动:用VCD播放我国传统茶艺表演,总结茶艺表演的顺序,讲解茶艺、茶道的内涵

学生活动:观赏茶艺表演的VCD,体验茶文化的魅力,思考并回答茶艺与茶道之间的联系

主要内容:

茶道: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是陶冶心情的一种方式,是以沏茶、赏茶、饮茶等美心修德传承礼节的和美仪式。

茶艺:制茶、泡茶的表演艺术,是发展个性、顿悟人伦的方式

知识点五:了解其他茶文化

教师活动:用PPT介绍其他与茶有关的文化,包括喜爱饮茶的名人、对联、诗歌

学生活动:继续体验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总结

教师结合上述教学内容的讲解,总结本节学习要点。

五、课后实践

布置同学自发结成学习小组参观台州市主要的茶楼,茶商店,在实践中继续体验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 茶文化

一、我国茶种植、饮用的历史和茶的功能

1、茶的历史

战国时的《神农本草》

唐,陆羽《茶经》

2、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

儿茶素

咖啡碱

芬芳类物质

二、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茶的物质文化

茶的制度文化

茶的行为文化

茶的心态文化

三、茶的主要种类、制作过程及其代表名茶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黑茶

其他茶(黄茶、白茶、花茶、药茶)

篇3

关键词:茶文化;新课改;茶学专业;英语教育

1 高校开设茶学专业英语教育的价值分析

1.1 促进传统优秀茶文化的传承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汲取了儒家、佛家以及道家的思想文化精粹,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其带有鲜明的中国色彩。随着英语教育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出现了崇洋的情结,热衷于西方的各种节日习俗,而对于本国传统的风土人情却漠不关心,使得我国传统文化日渐凋零。而茶学专业与英语教育相结合则是拓宽了茶文化的弘扬之路,其本质是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到现代英语教学中。大学生通过现代英语这一方式接触茶文化茶学专业知识,透过另一种视角来了解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比下,我们茶学专业知识的中国韵味会愈加鲜明,而大学生也会在潜意识中主动肩负起茶文化的传承使命,对茶学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式的消化吸收,从而促进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一种与外国非本土语言使用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大学生通过系统的英语教育储备了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茶学专业在渗透到英语教学课堂中时,其将能习得专业的茶文化英语表达术语,进一步完善其茶学专业知识系统库。一旦学生的茶学英语知识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其也就具备了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将本土的茶文化知识以英语形式介绍给外国人,知道如何以一种被其认可接受的方式呈现中国博大精深的茶学内涵,也能将茶文化精神内涵带进到世界大舞台。同时,外国学生在进行英语课程学习时,也能通过茶学专业英语教育了解我们中国的茶文化,然后以英语为媒介对茶学专业进行系统化研究,从而逐步培养其与我们本土学生的交际能力。

1.3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茶学专业这一元素被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育的文化意识内涵。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相关的茶学专业知识而且也能接受专业的英语教育,对于其而言是一举两得之事。同时,学生在学习茶学英语专业知识时,其可以通过英语接触到不一样的茶学专业知识,触及到更多更广的茶文化内涵,也为此打开了其学习茶文化的新天地,从内心深处激发大学生对于我们中华茶文化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提高其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另外,我国茶学专业知识结构庞大复杂,其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并不是寥寥的几句英语就能表达阐释出来的,而是需要更多地道专业的英语来阐释其历史文化,这也成为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不竭动力。总而言之,茶学专业与英语教育相交融,不仅为学生打开了看世界的新视角,也唤醒了其对于英语与茶文化知识最原始的热爱之情。

2 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育陷入的误区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茶学作为一种新元素被引入到英语专业中,其庞杂的知识结构体系难以与现代英语的教学方式完全融合,茶学术语被翻译为英语后其文化意蕴尽失。一方面,茶学专业的英语教师由于缺乏对茶学知识的深入研究,进而导致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随心所欲的授课,完全按照课本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毫无逻辑体系。同时,对于专业的茶学书面用语,其也甚少提及,大多一带而过,不会以地道的英语阐释其深刻内涵。另一方面,茶学专业英语是传统与现代知识在交融中产生的一门多元化课程,而其却仍然深陷于旧有的教学模式泥沼中,先进的教学手段没有被及时应用,多媒体应用教学也被忽略,单一的教学方式湮没了茶学专业英语的魅力,学生在被动的接受中,愈发厌恶茶学英语。

2.2 教材的选择适用不合理茶学专业英语教育的课本教材比较陈旧,其并不是专业的茶学专业英语课本,而是普通的英语课本,较少涉及茶学英语的内容,整个教材体系不成熟,缺乏配套性。部分高校对于茶学专业英语不分年级统一使用相同的教材,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性差异,进而导致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吃不透的现象,影响了茶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推动性发展。此外,由于教材内容过于迂腐,教师也不得不以此为指导进行教学,单调枯燥的课程内容,完全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湮没了茶学专业的人文属性之光。再次,有些高校所适用的教材是教师自己编纂的,专业知识的缺乏使教材不是过于浅显,就是太过晦涩,也抑制了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

2.3 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不科学高校茶学专业英语在建立之初,就确立了对于学生与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然而,其本质却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其对于学生的考核仍然是以传统的考试形式为主,通过闭卷答题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事实上,学生只需要在期末考试时进行突击性复习便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可该成绩并不代表其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能较好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茶学专业英语课程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则是以学生的分数情况为主,然后通过学生对教师进行打分,根据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以及其得分成绩检验其教学成果,片面化的课程体系评价不利于教师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只会使其专注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又步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沼深潭中。

3 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

3.1 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手段茶学专业英语是茶学与英语两门课程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型学科,其对于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茶学专业知识,也应具备相应的英语文化素养。首先,教师应该以茶学为切入点,对其基本知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构建完善的茶学知识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茶学知识要点,全面提高其对于茶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度。其次,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教学水平,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与优秀教师交流相关的教学经验,以多媒体教学武装茶学英语,充分利用音乐、视频以及影音等方式,提高学生茶学英语的视听说综合能力。而后,教师也应该根据大纲要求,结合现阶段茶学英语课程的特点,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对其进行突破性创新。

3.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接受茶学专业英语的学习时,缺乏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认为茶学英语离自己很遥远,现实生活中难以接触,因而对其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所以,学习动力也不足。另外,由于茶学专业英语中有大量的茶学专业术语,入门阶段难以理解,而且单调的教学与生涩的词汇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仅凭有限的课堂教学,学生难以消化吸收专业知识。所以,教师应该着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强化其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与引导的方式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其意识能动性,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茶学英语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体系,其教学内容应该是以当下前沿的专业知识点为基础而形成综合性教材。然而,大部分高校的茶学英语专业教材并不科学,其大多是以长篇幅、难语法以及句子结构复杂的文章作为教材内容,不合理的教材选用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对于茶学专业的热爱之情。因此,高校应该立足于茶学专业特点,对其教材内容进行理性优化,以难易适中的课程提高学生对于茶学英语的喜爱。同时,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程度分阶段地适用教材,以初级、中级与高级教材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层层分进式适用。对于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学生,所适用的教材也不同,必修课专业应该是以深入学习为目标而择取教材,选修课专业则是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而选择教材。总之,应该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适用不同的教材,从而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3.4 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新课改浪潮下的高校茶学英语专业应该以此为契机抓住历史机遇,对其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对于学生的考核则实行多元化的开放性评价体系,以科学、全面、综合为指导,对其进行科学考核。将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考试成绩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可以在传统纯笔试的基础上加入口语考试这一环节,考查学生的茶学英语应用能力,而这些只有通过平日的累积性学习才能习得,避免了临时抱佛脚可能比平日用功得分更高的尴尬。另外,高校对于教师的考核体系也亟待革新,唯分数论的考核指标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使其不得不被迫盯着学生成绩,而陷入应试教育的魔症中。所以,高校应该建立开放包容的茶学专业考核体系,尊崇素质教育理念,解放思想为教师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建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换成.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6-167.

[2] 杨晓萍.茶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科学,2010(4):9-12.

[3] 邓威威,李大祥,夏业鲍,江昌俊.《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1-43.

篇4

1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基本的立场主张

整体性来看,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虽然是语言学的一种新型分支,但其基本的知识体系却来源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一种多学科互相交融、互相交叉的产物,整体上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的创立者是语言学家乔治•雷可夫。认知语言学不纯粹是一种关于“语言”的学问,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建构出来的“茶文化英译”———作为一种翻译也能够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去,这是它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的一种特质所在。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等的基本立场主张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1语言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之间最为本质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语言的属性上。传统的主流语言学范式“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虽然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和独立的能力,但是,就语言的结构、规律等来看,语言就是语言,语言的每一个概念在客观上都对应着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即特殊的指向),并且这种语言与万物之前的联系、语言的语义是不以特定人的立场、认知等变更为变更的。认知语言学则认为,尽管语言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特殊指向”,并且这种特殊指向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但是,在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下任何语义都会跟不同的主体采取的不同立场、不同利益观、不同文化背景等有关,所以,语义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1.2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隐喻”。在语言学上,文化隐喻的概念和范畴一直存在,并且饱受争议。认知语言学家们则将文化隐喻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语言语义的“主观认知”差异最为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文化隐喻”的差异,或者说对于同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由于不同的“文化隐喻”存在,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参与,所以导致了人们对于特定概念认知的差异。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就是饱受争议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人们对于这些概念的认知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也即“文化隐喻”的差异。用认知语言学的话语来说,这种文化隐喻指的就是“从一个认知域或概念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对称关系,而是极有可能带有一定的扭曲、变形。1.3跨文化交际要注重两种文化的“互文性”置换。对于翻译实践这种较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来讲,从语言符号到文化内涵的翻译转换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直译”过程,而是带有一定的“互文性”安排。在此处,所谓的互文性,一方面既指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对照,另一方面也指单种文化内部之间知识脉络的互相关照、互相引用,从而用一种整体的知识结构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和语义呈现在受众眼前。

2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茶文化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学科技的重大发明国,无论是人文性的茶文化知识还是科技性的茶文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受制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约束,我国茶文化的英译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2.1对外传播的茶文化专有名词翻译错乱。在对外传播中,中国茶文化相关的文本主要包括茶文化文学作品、茶文化商务交际传播文本、茶学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基于新媒体的茶文化影视作品等,由于不同的翻译者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水平差异,在对外翻译时一些专有名词往往存在典型的翻译错乱的问题。比如说,茶叶名称“六安瓜片”有些人经常采取拼音直译的方式翻译为“LuAnGuapian”,稍微有些知识面的翻译者则将其翻译为“Li原uanLeaf”,在对待最起码的名称方面竟然存在着这样错乱的翻译,严重影响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的问题。2.2茶文化内涵翻译的不到位。受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隐喻”之影响,中国茶文化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就高举起了“精神修行”的大旗,将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修行、道德准则、道德交际等来看待,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内涵。从这样的角度分析,茶文化的英译不仅仅是对交际语言符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人们对于“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统统译为“kongfublacktea”,完全忽视和漠视了两者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给国外受众提供了一种轻视茶文化内涵的暗示。2.3茶文化英译的“文化融入”不足。用认知语言学的逻辑来看,如同“自由”、“民主”等概念的语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样,东西方人们在看待“茶文化”时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分歧。因此,茶文化的英译就变得十分困难,一方面既要突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来让西方社会正确地接受“茶文化”,想要取得这种平衡就变得十分困难。我国茶文化英译不注重文化融入是惯有的问题,比如“龙井茶”被翻译为“dragon-welltea”,尽管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代表尊贵和高尚的图腾,但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凶暴、邪恶的化身,也就是说,我们的翻译没有正视到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建议

认知语言学属于一种人的主观属性偏重的语言理论,它所重视的“文化差异”、“文化隐喻”等理念对于我们创新茶文化的英译具有重要的启示:

3.1基于茶文化专有词汇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鉴于中国茶文化的复杂性、专有词汇(比如特殊的地名、特殊品种的茶名、特殊的茶学科技词汇等)的复杂性等,为了较好地向国外受众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文化形象,我们建议由高等院校、翻译机构、企业、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等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将中国茶文化的专有词汇翻译进行统一,确保中国茶文化“语义”界定的相对边界清晰。

3.2基于接受理论的归化翻译策略

把我国茶文化翻译为英语的本质是将我国国民的“认知逻辑”转化为西方社会可以看得懂、摸得透、听得明白的“认知逻辑”,也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文本交际符号转换、茶文化内涵的转换要让西方社会的正常认知逻辑能够“接受”,这就是一种“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强调“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比如仍以上文中提到的“龙井茶”的翻译为例,如果翻译为“dragon-welltea”在文化融入上会形成一种“异化翻译”效应,不仅达不到让西方人了解这种茶的目的,还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反感。反之,我们不如将其翻译为“Longjinggreentea”,其中的“Longjing”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了“龙井”品牌的音译,而后面的“greentea”则体现出了龙井茶的本质是一种“绿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这种茶的内涵。

作者:蔡维娜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时代的日本茶文化为例[J].饮食文化研究国际茶文化专号,2006(2):55.

[2]孙立坤.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政府与NGOs间信任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篇5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职业教育;网络传播;文化传承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技术和操作性技能,往往会忽略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则以其丰富的知识内涵、悠久的历史、高雅的审美、深邃的思想闻名于世。把茶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可以说好处多多,一方面能够丰富和优化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更好地把茶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就要结合当代学生接受信息的喜好和方式,转变思想、创新手段,充分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优势和特点。

1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贡献了众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上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有着诸多不足和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办学层次较低,纵观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基本上都停留在大专和中专等层面,罕有专门独立设立的高职本科高校,这就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在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和生源素质上都与一些普通本科学校有较大的差距。而较低的层次,一方面会让社会产生一些误解,觉得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另一方面更会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潜意识里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从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十分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但是在科技和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而当前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较低的现状,从长远来看,必然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职业教育过分注重对操作性技能的培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理论知识的培育。从实际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求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得一门技术,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过于注重操作性技能的培训,认为会操作会动手就可以,却很少去关注这些操作背后的理论知识和原理规律,这就让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只知道动手不知道举一反三和创新提升,这样的教育很难教育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级人才。另外,也由于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很多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相关的文科课程少之又少,这就致使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从而影响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和缺陷呢?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一是由于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原因。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大意就是优秀的人才会选择仕途或是其它体面的工作。在很多国人眼中,技术和技能是“雕虫小技”,是考不上大学迫不得已才去学习的专业。二是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原因。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很大,很多本科生毕业后都不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更不用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了。正是这激烈的竞争,就使得很多高校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上,无暇去加强文化课程和人文素养的培训。如此一来,这种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念就变成一种短视的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职业教育的片面性和功利性。

2茶文化的内涵和教育意义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丰富和优化学生们的知识机构。前文中我们谈到当前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对技能的培训,却忽略了对学生知识文化的教育,而茶文化所具有的知识性正好可以弥补职业教育的这一缺陷。我国茶文化一方面包含着很多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比如说我国不同区域的茶类、不同历史时期的茶具、不同民族的饮茶环境营造等。可以说,这些物质上的文化可以极大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譬如说在对瓷器茶具和陶制茶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能够清楚我国茶具乃至其它生活工具的生产工艺演变历程和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变化。这只是茶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其它诸如茶叶分类、泡茶工序、茶艺茶礼、茶歌茶舞、炒茶方法等知识,对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大有裨益。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层次。在这一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讨论,第一是茶文化所蕴含的“礼、和、真、静”的内涵,能够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心态平和,懂得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和善处世。第二就是茶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精神教化作用。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我国的茶文化从一种单一的饮品上升到一种艺术和文化后,又结合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升华到了一种哲学的范畴。“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这是茶文化哲学的追求所在。入于儒,指的是以儒家所追求的“入世思想”来激励自己,追求的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理想。这种思想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非常重要,能够让学生们在学得技术的基础上,再树立起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生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而假如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茶文化中那种“出于道”的道家思想则可以引导这些学生淡泊明志,用更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看待得与失,从而更好地调整心态,从头再来。茶文化的礼仪和艺术性能够培养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人文素养,这就导致他们在审美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说以审丑为趣,以搞怪为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却对那些糟粕和低俗的文化乐此不疲。尤其是在当前泥沙俱下的互联网世界里,充斥着很多低俗庸俗的内容,倘若长期沉浸在其中,必然会对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的审美产生不可小觑的负面作用。而我国的茶文化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比如说在茶事活动中就特别讲究环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水之美、茶艺之美等等,这种传承千余年而不衰的艺术和美学,不仅能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更能够在不经意之间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3茶文化网络传播对职业教育传承的作用

茶文化网络传播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阅读及接受方式。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当今人们在知识的获得和信息的阅读上面,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过去人们习惯于从报纸、书刊和电视等传统平台上被动地获得知识和信息,但是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媒介的普及,让人们逐渐习惯于随时随地去主动地索取信息。而在内容上也适应了“短平快”的传播模式。作为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而言,则更适应这种新型的阅读和信息接受方式。由此而言,在职业教育中传播茶文化,就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一是能够提高传播的精确性,让学生们更加及时准确地接收到茶文化的各种知识,二是能够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和知识转化率,网络传播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茶文化更加感兴趣,会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进而让茶文化真正入心入脑。茶文化的网络传播更加海量和快捷方便。一是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能够实现实时更新和同步传播。举例来说,倘若用报纸来传播茶文化,那么其传播的周期长至一个星期,最短也要一天时间,而网络传播则可以缩短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二是传播信息容量大,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这就决定其在信息储存上海量的特点,在信息传播中基本上不用考虑空间大小的问题。仍以报纸为例,倘若我们用报纸来传播茶文化,那么必然会受到版面的限制,一个带有照片的版面,其文字最多也不过六七千字,而如果用网络去传播茶文化,则不受这方面的限制,几千字、几万字、十几万字都可以。茶文化的网络传播在形式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媒体性,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传播。如果加以对比,报纸只能传播静态的文字和照片,电视只能传播动态的视频和声音,而网络传播则将这些功能集为一体,既能传播静态的内容,又能传播动态的影像声音。同时网络传播还有很强的互动性,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线性的传播,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被动接受的劣势。而网络传播可以让传播主体和受众群体之间随时转换角色,受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并且可以让信息接受者主动去选择内容,或者和互联网进行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趣味性和针对性。

4职业教育中进行茶文化网络传播的建议

第一,要建立和推广职业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号。个人推广这些账号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学校来说有着很好的优势,那就是学生们有了解学校动态和权威信息的需求,所以只要稍加推广,便能让这些官方账号的信息传递给广大的学生。由是言之,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去传播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历史、典故、知识等,从而勾起学生们了解茶文化的兴趣,使其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一个基本的大概的了解。第二,要摒弃那种老套的传播语言。网络传播方式只是外壳,是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传播的内容。由此而言,要用网络来传播茶文化,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死板的官方宣教语言,改变那种高高在上的教育态度,要学会利用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新语言新内容,把茶文化变得更加新颖,更加接地气。第三,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资源。用网络的方式来传播茶文化,除了要学校自己创造内容外,更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现有的丰富资源。一方面,要整理网络上与茶文化有关的优质资源,通过网络公开课或者线下视频授课的方式来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茶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互联网+茶文化”的特色社团活动。从现实看,很多职业学校由于没有足够的硬件支撑,所以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很容易受到场地、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在开展活动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都能凭借互联网所具有的共享、交流等优势得以解决。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调研或者是一些虚拟实验,可以与其它高校的社团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分享各自的经验,从而让茶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传播。

作者:张艳玲 王宏兵 翟芳芳 汪红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58-59.

[2]汪正贵.高职院校人文培养模式的偏向及矫正[J].职教论坛,2007(4):18-21.

篇6

中国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丰富其内容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把茶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更能引导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发掘茶文化在职业教育传承中的价值,就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和特点,摒弃那种老套的传播和教学方式,如此才能让中国茶文化更好地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去。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职业教育;网络传播;文化传承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技术和操作性技能,往往会忽略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则以其丰富的知识内涵、悠久的历史、高雅的审美、深邃的思想闻名于世。把茶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可以说好处多多,一方面能够丰富和优化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更好地把茶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就要结合当代学生接受信息的喜好和方式,转变思想、创新手段,充分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优势和特点。

1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贡献了众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上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有着诸多不足和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办学层次较低,纵观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基本上都停留在大专和中专等层面,罕有专门独立设立的高职本科高校,这就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在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和生源素质上都与一些普通本科学校有较大的差距。而较低的层次,一方面会让社会产生一些误解,觉得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另一方面更会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潜意识里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从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十分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但是在科技和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而当前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较低的现状,从长远来看,必然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职业教育过分注重对操作性技能的培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理论知识的培育。从实际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求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得一门技术,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过于注重操作性技能的培训,认为会操作会动手就可以,却很少去关注这些操作背后的理论知识和原理规律,这就让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只知道动手不知道举一反三和创新提升,这样的教育很难教育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级人才。另外,也由于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很多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相关的文科课程少之又少,这就致使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从而影响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和缺陷呢?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一是由于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原因。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大意就是优秀的人才会选择仕途或是其它体面的工作。在很多国人眼中,技术和技能是“雕虫小技”,是考不上大学迫不得已才去学习的专业。二是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原因。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很大,很多本科生毕业后都不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更不用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了。正是这激烈的竞争,就使得很多高校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上,无暇去加强文化课程和人文素养的培训。如此一来,这种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念就变成一种短视的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职业教育的片面性和功利性。

2茶文化的内涵和教育意义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丰富和优化学生们的知识机构。前文中我们谈到当前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对技能的培训,却忽略了对学生知识文化的教育,而茶文化所具有的知识性正好可以弥补职业教育的这一缺陷。我国茶文化一方面包含着很多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比如说我国不同区域的茶类、不同历史时期的茶具、不同民族的饮茶环境营造等。可以说,这些物质上的文化可以极大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譬如说在对瓷器茶具和陶制茶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能够清楚我国茶具乃至其它生活工具的生产工艺演变历程和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变化。这只是茶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其它诸如茶叶分类、泡茶工序、茶艺茶礼、茶歌茶舞、炒茶方法等知识,对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大有裨益。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层次。在这一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讨论,第一是茶文化所蕴含的“礼、和、真、静”的内涵,能够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心态平和,懂得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和善处世。第二就是茶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精神教化作用。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我国的茶文化从一种单一的饮品上升到一种艺术和文化后,又结合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升华到了一种哲学的范畴。“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这是茶文化哲学的追求所在。入于儒,指的是以儒家所追求的“入世思想”来激励自己,追求的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理想。这种思想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非常重要,能够让学生们在学得技术的基础上,再树立起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生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而假如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茶文化中那种“出于道”的道家思想则可以引导这些学生淡泊明志,用更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看待得与失,从而更好地调整心态,从头再来。茶文化的礼仪和艺术性能够培养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人文素养,这就导致他们在审美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说以审丑为趣,以搞怪为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却对那些糟粕和低俗的文化乐此不疲。尤其是在当前泥沙俱下的互联网世界里,充斥着很多低俗庸俗的内容,倘若长期沉浸在其中,必然会对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的审美产生不可小觑的负面作用。而我国的茶文化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比如说在茶事活动中就特别讲究环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水之美、茶艺之美等等,这种传承千余年而不衰的艺术和美学,不仅能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更能够在不经意之间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3茶文化网络传播对职业教育传承的作用

茶文化网络传播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阅读及接受方式。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当今人们在知识的获得和信息的阅读上面,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过去人们习惯于从报纸、书刊和电视等传统平台上被动地获得知识和信息,但是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媒介的普及,让人们逐渐习惯于随时随地去主动地索取信息。而在内容上也适应了“短平快”的传播模式。作为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而言,则更适应这种新型的阅读和信息接受方式。由此而言,在职业教育中传播茶文化,就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一是能够提高传播的精确性,让学生们更加及时准确地接收到茶文化的各种知识,二是能够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和知识转化率,网络传播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茶文化更加感兴趣,会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进而让茶文化真正入心入脑。茶文化的网络传播更加海量和快捷方便。一是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能够实现实时更新和同步传播。举例来说,倘若用报纸来传播茶文化,那么其传播的周期长至一个星期,最短也要一天时间,而网络传播则可以缩短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二是传播信息容量大,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这就决定其在信息储存上海量的特点,在信息传播中基本上不用考虑空间大小的问题。仍以报纸为例,倘若我们用报纸来传播茶文化,那么必然会受到版面的限制,一个带有照片的版面,其文字最多也不过六七千字,而如果用网络去传播茶文化,则不受这方面的限制,几千字、几万字、十几万字都可以。茶文化的网络传播在形式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媒体性,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传播。如果加以对比,报纸只能传播静态的文字和照片,电视只能传播动态的视频和声音,而网络传播则将这些功能集为一体,既能传播静态的内容,又能传播动态的影像声音。同时网络传播还有很强的互动性,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线性的传播,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被动接受的劣势。而网络传播可以让传播主体和受众群体之间随时转换角色,受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并且可以让信息接受者主动去选择内容,或者和互联网进行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趣味性和针对性。

4职业教育中进行茶文化网络传播的建议

第一,要建立和推广职业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号。个人推广这些账号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学校来说有着很好的优势,那就是学生们有了解学校动态和权威信息的需求,所以只要稍加推广,便能让这些官方账号的信息传递给广大的学生。由是言之,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去传播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历史、典故、知识等,从而勾起学生们了解茶文化的兴趣,使其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一个基本的大概的了解。第二,要摒弃那种老套的传播语言。网络传播方式只是外壳,是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传播的内容。由此而言,要用网络来传播茶文化,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死板的官方宣教语言,改变那种高高在上的教育态度,要学会利用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新语言新内容,把茶文化变得更加新颖,更加接地气。第三,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资源。用网络的方式来传播茶文化,除了要学校自己创造内容外,更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现有的丰富资源。一方面,要整理网络上与茶文化有关的优质资源,通过网络公开课或者线下视频授课的方式来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茶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互联网+茶文化”的特色社团活动。从现实看,很多职业学校由于没有足够的硬件支撑,所以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很容易受到场地、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在开展活动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都能凭借互联网所具有的共享、交流等优势得以解决。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调研或者是一些虚拟实验,可以与其它高校的社团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分享各自的经验,从而让茶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传播。

作者:张艳玲 王宏兵 翟芳芳 汪红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58-59.

[2]汪正贵.高职院校人文培养模式的偏向及矫正[J].职教论坛,2007(4):18-21.

篇7

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一):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设计及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论文

摘要:2019-2020年,《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工作组以中国茶的运输为主线,将中国茶史与世界史相结合;将传统茶文化传播途径——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与当今的介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相结合;在现代篇将传统茶文化延伸至年轻人喜爱的奶茶文化,加入了奶茶品牌营销、牛奶和砂糖的供应运输、电商平台传播,以项目实践的方式完成中国茶的历史疏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代入感,完成《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的线上教学总设计。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传播;茶运输;线上教学;项目化

该课程的线上教学将古今中外的茶输出路线,按照地圖板块、发生年代、茶的品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形式等多维度层级划分为二、三级子项目,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中的所有关键知识点进行合理拆分,融入进每一个子项目任务;同时注重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在《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中注入爱国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让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小的项目任务的方式获得人生观的成长,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完整教育结构。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工作组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学院组成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第二梯队是思政课教师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第三梯队是企业专家团队。三个梯队集思广益,共同建设课程资源与学习数据,包括:授课视频、非视频资源、课程公告、题库、测验和作业、互动交流情况、考核情况、学校SPOC使用情况。

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团队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不够

课程的线上教学总设计主要由第一梯队的老师负责,思政课教师和企业教师提供建议,资源建设中可以获得计算机教师的帮助。课程建设中最关键的就是团队的默契度,虽然课程组团队成员构成较为合理,尤其是第一梯队,汇聚了三所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骨干教师,但团队间成员分散,只能通过QQ群直播、电话会议、微信群等方式沟通交流,成员有各自的个人事务,也都非常忙,能凑在一起讨论的时间并不多,很多时候沟通回复不及时,团队的默契度欠缺。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特性是需要团队成员走出录播室,不能闭门造车,教师深入现场,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中进行一段实地跟拍,最好是沿着某条茶运输路线,完成多式联运的全程跟踪报道,但疫情期间活动自由度受限,又加上缺乏制作经费和录制团队,在课程资源建设上缺乏创新,不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直观感受。

2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缺乏地气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堂教学的设计线比较单一,课前及课中以资料查阅、在线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开展,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线上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课后每个小项目给学生布置对应的任务和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复习,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没有很好的实现“翻转课堂”,与学生沟通的形式单一,学生缺乏积极回复,课堂教学的设计并不能很好体现当初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初衷。

3课程资源建设与企业实际衔接不够紧密

以二、三线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条件是不足以完成该课程的的实践录播,为了保证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的质量,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实践或现场录屏,就需要得到相关企业的大力帮助,需要茶企、物流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等多方协助,但因为人脉资源的限制,找不到相关的合作企业,与企业实际衔接的紧密度上打了较多的折扣。

4课程团队对中国文化、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一知半解

要高质量的完成这门课的线上资源教学,不仅仅是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团队成员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都要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不牵强,不生硬的提升课堂层次,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既能实现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又能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前课程团队在中国文化,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方面还是一知半解,只能通过翻阅书籍、网上查阅、观看记录片的形式慢慢补充这块短板,在课程资源的制作上肯定会受到学识水平的局限而施展不开。

针对以上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课程工作组会一如既往的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在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发动创新思维,以新思维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职业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经济转型背景下,产学合作面临一定的挑战。职业教育领域的产学合作关系到社会人才的供应,也关系到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迎合经济转型的实际情况,对产学合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制定合理的制度以及管理机制,为产学合作提供强力支持。论文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产学合作受到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对產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产学合作的长远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转型;职业教育;产学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5-0050-02

1引言

现阶段,经济转型导致社会的人才需求出现一定的变化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让以往在职业教育中沿用的理念和方法已经不再满足客观的需求,产学合作也受到一定的冲击。院校、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都需要在产学合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思考以往产学合作中的不足,分析如何对产学合作进行改革,让产学合作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地方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了解经济转型下产学合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院校、政府、行业以及企业是否在产学合作中出现一定的偏差。

2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影响

2.1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影响

现阶段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让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得到一定的促进,但是随着经济转型,产业技术迅速升级,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对高职人才的现实需求增加,对中职人才的现实需求在减少。国内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开始变成集约型增长[1]。产业的类型也开始逐渐向着资产密集以及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产品的技术含量迅速提升,需要的劳动力是真正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另外,如今企业对人才也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方面,岗位技术的难度不断提高,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技能水平,还要具备适应力以及终身学习理念。

2.2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受国家经济体制的约束,专业的设置是政府主导的,院校要结合政府的规划,设置于自己的专业,并按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招生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计划,这样的模式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时代,国内的职业院校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的设置[2]。但是很多的院校并未从以往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专业设置非常盲目,哪些专业热门,就设立哪些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并不符合经济的客观需要,并不满足产业结构的实际需求,人才并不符合当地行业和企业的客观需求。

2.3对产学合作管理模式的影响

管理模式也是产学合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在经济转型中,政府的职能以及管理主体出现一定的变化,结合当下国内产学合作管理的发展,不断制定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对院校的实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3]。

国内的院校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出一些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注重开展产学合作。但是企业参与一些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并不是非常高,即便参与一些项目,合作的积极性也并不是非常高,双方的合作层次是比较低的。例如,一些参与合作的企业,仅仅是为学生实习提供一些场所,将学生视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并未建立管理机制,很多的实习师傅并不会将真正先进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实习形式化。

2.4对产学合作动力机制的影响

动力机制关系到产学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当下经济的转型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国家需要很多生产建设以及管理服务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对产学合作进行完善。调动企业以及院校的积极性,实现深度的合作。企业和院校都有参与产学合作的利益基础,但是如今产学合作并未获得稳定的动力机制。首先是学校方面,一些院校的理念落后,没有形成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意识,在产学合作的实际开展中,对企业的项目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对员工培训也并不是非常积极,没有借助院校本身的师资力量以及知识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这样企业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其次是企业方面,企业本身在产学合作方面没有形成十分成熟的理念,因此,在产学合作也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国家并未制定法律制度,规定企业要承担的任务,很多的企业对产学合作没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一些企业参与合作项目时,多数并未从战略的角度进行认识,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以及选择学生就业层次的合作。

3经济转型促进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发展的对策

3.1完善产学合作政策

职业教育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做法,在产学合作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产学合作的支持,在财政方面加大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企业、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承担合作项目保障机制。在产学合作中学生的实训基地、企业税收以及贷款方面,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不断在产学合作中作出成绩,并激发院校的积极性,在政策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学生实习中,院校、企业以及学生的义务和权利,从而让产学合作的过程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3.2转变企业对产学合作的观念

企业需要意识到高技能人才对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产学合作关系到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是为企业进行人才输送的重要过程,学生的技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才会得到提升,院校本身在资源上的局限性,需要靠与企业合作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所以双方是相互需要的关系。在产学合作中,企业要及时为院校提供一些用工需求以及行业信息,如某方面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及科技的更新,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企业要加强与院校的深入交流,指派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学校设置相关的课程,并强化学生实践指导,让院校可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使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符合企业岗位的客观需求。在产学合作中双方要深入了解,明确双方改革的方向。

3.3设置合理的专业以及课程体系

院校需要注重对专业的合理设置,体现出对社会的适应力。首先,开设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符合行业以及企业的客观需求。因此,在产学合作中,院校要明确市场人才的实际需求,在专业设置之前,让相关教务人员对当地的企业人才需求展开调查,深入企业对人才类型以及标准进行充分论证,确定专业的方向。其次,院校进行专业的建設,要注重体现学校以及区域的特色,结合学校的情况和区域的特色,对师资、实验设备以及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对于原专业进行适当改造,设置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

课程体系方面,主要是注重学生文化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专业课要结合岗位的情况,降低专业课的系统性,提升专业课的灵活性,让理论和实践相互衔接,让学生更多参与一些实践课程。

3.4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责

在产学合作中,行业协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因此,要注重发挥产学合作的实际作用,保证产业和院校之间可以实现充分合作,并避免在其中出现不规范的操作和行为。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提高跨文化意识”。但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尽管跨文化教学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但现行英语教材的编撰仍以话题为主线,强调大输入量,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至于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却往往被忽略,没有独立的章节可供学习,仍需要教师进一步深入地挖掘相关背景知识、组织跨文化教学。就此,笔者在仁爱版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重视中西文化知识的多元性,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知识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渗透,必须始终依托于课堂教学内容展开,脱离教材地介绍、讲解,无疑会背离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宗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教材中的中西方多元文化知识的发掘,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教学紧密融合到一起。

仁爱版初中英语课本有很多内容是关于中西方不同的日常生活行为、生活习惯而展开的交际会话。恰当地对这些内容予以利用,同步讲解语言知识点与跨文化知识间的联系,或以教材为线索,适时提供和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都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交际上的障碍,从而使学生更准确、清楚地理解教材内容。以七年级下册Unite 8 Topic 3 Let's celebrate!一课为例,其主要内容为谈论节日“Christmas”圣诞节前后人们常做的事,结合前面Topic 2中“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的话题讨论,教师可以就圣诞节风俗习惯以及节日的由来、庆祝时间、庆祝方式等进一步加以延伸、介绍,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课后查阅材料,以“ Christmas and the Spring Festival”为题进行英语写作,让学生对比圣诞节与中国春节的文化差异,表达自我感受。在笔者所任教的班上,一些有兴趣的学生还结合图书馆查阅的书籍、网络文献等,自主制作了题为“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ristmas and the Spring Festival”的PPT,从Time、History、Home decorating、Celebrating、Festival food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西方最重要节日间的差异,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也更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和关注跨文化学习的兴趣。

此外,如艺术文化:八年级(上)Unit3 Topic 2 I like country music中出现的几首脍炙人口的世界流行歌曲;体育文化:“What shall we do for the Olympics”,都可以作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案例,结合相关的专用英语词汇向同学们讲授跨文化知识。只要教师做到有目的、

有意识地注重跨文化教学,自然就能做到文化和语言并重。

二、凸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英语教学中正确把握中西文化差异

词汇学习是英语语言习得的基础。而学习一个词语,不仅要了解它的字面含义,对其隐含意义的把握也尤为重要。很多英语词汇都源自于谚语、神话、寓言或典故等,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常用词汇之外,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词汇、短语的文化内涵。

以神话动物“龙(dragon)”为例,中国人为“龙的传人”意义深远,但在西方国家中,就不是这样了。此外,中国文化中有关“狗”的成语常为贬义,俗语如“a running dog(走狗)”、“a homeless dog(丧家犬)”等,都包含有浓厚的贬低的色彩。而“dog(狗)”在西方却是一种受宠爱的宠物,因此,“You are 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都是赞美好运的意思,并没有贬义或歧视的意思。通过介绍这些细节文化背景知识,就可以避免学生在一些交际英语听力、阅读训练中对含有跨文化差异的词汇、短语产生误读,并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深入钻研、理解英语词汇。

除了教师在教材中发掘、补充的跨文化知识外,教材本身所提及、涵盖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尤其应当受到教师的重视与应用,如仁爱版教材在九年级(下)中以较大篇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专题介绍。其中,Unit 5 “Learn about China”就大量涉及到了中国历史、地理、茶文化等诸多知识,还有很多名言,如“He who learns but does not think is lost;he who thinks but does not learn is in danger.”(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I may be able to learn from them.”(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指导学生掌握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性的语言知识,学生不仅可以运用于写作中从而成为英语写作中的“亮点”,而且在交际对话中也能够更好地传播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

三、重视辅助语言材料的应用,让学生感受跨文化差异

进行跨文化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用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如报刊、电影等,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感受到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行为,更深刻地把握英美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差异。

笔者在跨文化教学中推荐给学生阅读的报刊主要是《英语辅导报》《21世纪报》等,这些报纸都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化的时代性,内容新颖,内容难度适宜,可供学生们辅助学习使用。比如,结合英语报刊中相关报道和九年级(上)中“Harry Potter”等内容进行对照阅读,就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其他如原版的英语经典影片《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Kungfu Panda(功夫熊猫)》也可以选择若干片段,供学生们学习使用。其中的经典语句比如: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you just have to believe it’s special.(相信奇迹才能创造奇迹),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教学中的优秀素材加以使用。

总之,重视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能够有效巩固与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的程度。英语教师应深入研究跨文化教学的各种有效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英语使用习惯,真正地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J].

读与写,2011(4).

[2]孙卫刚.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及培养跨文化意识初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