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09:28: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仅从经济循环的角度出发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途径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多年来,学术界虽然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指导体系。而各级政府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吸引外来投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但因其经济作用机制尚未从理论上得以明晰,所以在区域发展政策的制订上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基于上述原因,作为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的补充。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协调发展”是指在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通过打破行政区域,把各区域的各种经济要素以一种高效和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发挥各自特长、公平竞争、关联互动、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的发展战略。
1.1 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受发展经济学主流派思想的影响,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非农业为主转变,强调高增长率和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提倡计划调控。
(2)第二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只是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
(3)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从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提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少的政府干预和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
1.2 协调发展的依据与条件
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崛起,这些发展迅速的地区把其他地区远远地抛在了后边,区域经济差距便形成了,并在循环累积效应的作用下,越拉越大,并长期保持这种趋势。对于这种必然性的现象,原因很多,且很复杂。
(1)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有其积极的作用,差距的存在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增强各地区加快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但区域经济差距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将会导致区域间经济关系的扭曲,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使区域经济趋于无序化,引起国民经济的不稳定。
(2)区域经济差距调控的可能性。在分析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必然性时,我们提到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以及发展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先天的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有历史发展方面的因素;有市场竞争的因素等等。换一个角度考虑,只要我们能够改变这些因素,或者说对这些已知的、未知的或认识不太明确的因素施加影响,自然就会影响到区域间差距的发展和变化。
2 经济循环与区域经济持续和发展的条件
区域外的资金流入会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循环,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如果没有从区域外获得新增的货币,区域内原有的资金也会循环,只是其循环规模是有限的,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在作为区域经济基本生产单位的企业,由于存在因资产损耗造成资本损耗的客观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更新性投资。否则,企业生产会逐步下滑,区域内资金循环的规模会逐渐缩小,最终会导致区域经济萎缩、生活和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还需指出,难得的资金并不能完全在区域内循环,一部分会流到区域外,即资金外流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区域内发生的需求无法完全从区域内得到满足而需要由区域外弥补造成的。比如,在区域外消费、中间投入的供给由区域外企业承担、区域内没有适合的投资对象等情况都会造成资金的外流。理论上,在人口规模一定、没有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的前提下,区域内的经济循环是可持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从区域外获得资金流入对于弥补区域内的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维持和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应以持续的区域外资金流入为前提,通过资金在区域内形成的经济循环得以实现。
3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 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而得出的结论。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不能走过去的那种完全同步的平衡式发展的路子,非均衡发展道路也只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政府行为主要是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法律政策等形式出现,但这都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而是转向宏观调控和引导方向。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是政府促进我国研发集聚形成的重要举措。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创造有利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
(1)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2)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3)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4)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3.3 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网络是指企业(产)、大学(学)、研究机构(研)三方组织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形成网络,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组织的资源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取协同效应。针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创新主体互动。与此同时,要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区域创新网络。除了重点支持建设以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的网上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外,要强化科技信息网络与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3.4 促进人才的相互引进和流动
人员流动的目的是知识流动,以促进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内各行为主体除了鼓励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人才向企业流动外,更要重视企业员工向研究机构流动,如合作研究和进修实习,这对企业员工掌握科技最新动向、开拓知识面、学习研究方法、运用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人才信息网络建设是加大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人才网上服务系统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了信息登录、查询、反馈、分析管理等服务。与此同时,逐步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我国与先进国家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关系,为国内研究人员把握国外最新科技动态和信息、提高高新技术水平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从经济循环论的角度看,区域经济要想得以持续和发展,必需要以持续的外部资金的流入为前提,根据生产与需求等价的原则,扩大区域需求总量,特别是扩大公共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扩大净输出才可以增加区域经济的需求总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周静,《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作用;利用策略;集约型发展模式;教育投入
人与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创造者,已经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动力,人力资源是超越物质资源的主要资源,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信息社会,人力资源是任何组织富有竞争力的利刃。”其结构、素质与创造力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增值、还能进行新价值的创建,也对其他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1.1人力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
作为一种宝贵、珍贵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与其他经济资源相比,其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与社会意识。在经济活动开展中为主导地位。其可利用自身知识智力进行工具创造,以此提升自身能力。同时,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也将增加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作为一种时效性资源,开发、配置与使用人力资源都会受时间制约。基于此,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适时性与及时性,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降低人力资源浪费。作为生产者,人口、劳动力数量都不是决定人生产能力是否有效的主要因素,而对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人口、劳动力质量。在人口素质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剧增也会造成人力资源供给短缺问题。只有人力资源丰富、高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2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传统发展模式往往依靠资金、物资与劳动力的高投入、高消耗与高污染实现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资源、能源消耗过度现象,甚至破坏生态平衡。为此,必须按照区域情况与发展现状,根据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劳动者素质提升,实现区域经济节约化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升与改善人力资源质量对人力资源开发起到决定作用。因此,人素质提升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对人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据大量实践证明,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发展对其起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越大,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应对人力资源开发决定性作用加以重视。
1.3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转变
作为经济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主要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可对现阶段经济生活出现的各类矛盾进行有效缓解。作为一种物质资本依托型经济,粗放型经济为达到经济增长,需进行物质资本、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而集约经济为人力资源依托型经济,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可对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进行大大提升,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在世界总财富中,79.6%为29个经济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其中67%为人力资源比例,16%为创造资产点,17%为自然资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还无法从根本上转化为集约型。在快速增长经济的同时,也加大了自然资源消耗量,特别是工业物耗在工业总产值比例中已达到70%。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较低,劳动力资源现状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升经济集约化程度,必须有效处理劳动者素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转变。以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比例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所占比例分别为10%、46%、44%。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不仅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优化了市场竞争秩序,还在各个行业间促使劳动力形成逐步从低级转变为高级的趋势,进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利用策略
2.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质量
近年来,教育复兴取得了具大进步,但仍存在教育发展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局面。以教育投入而言,资源性供给不足并不是导致教育投资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因素为制度性供给不足。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并没有从根本上调整人力投资的供给环境,如高等教育部门计划经济时期色彩极为浓重,致使人力资源投资市场环境较差,进而对社会资源向人力资源投资市场迈入产生阻碍。此时,即便是降低了未来消费的贴现率,也无法从实质上增加教育投资力度。为此,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人力资源的根本质量。也就是说为取得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突破对单一物开发的落后观念,充分结合人、物开发,致力于人口素质整体提升。同时对区域内教育事业大力扶持、开发,对区域人力素质加以盖梁。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各个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2.2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人力资源,用好人力的新机制
减少失业、贫困与根据经济发展规定对劳动供给进行调节、改善为人力政策的三大目标。为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在市场竞争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各个区域为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会根据市场需求,自发性地对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培养力度或增加教育投入。通过市场经济发展,可将高素质人才吸纳到所需区域,且增加就业。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内经济效益位于边际地位的各类产业则会转向下一层次城市,进而扩大就业容量,合理有效配置各要素,进而有效缓解城市人口膨胀现象。第二,改革现行体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区域人力资源利用往往涉及方方面面,通过现行体制改革,可达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与宏观调控的目的。在各个部门有效配合的前提下,科学预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且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规划方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将市场配置作为人才配置的基础,同时利用法规制度等,减少人才外流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增长间存有紧密的联系,其发展效果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直接作用。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不仅体现在直接的产出贡献,还具备间接的推动功能。为此,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旭.西安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1.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们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死亡率日趋降低,福建省总体人口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由于死亡率总体上趋于平稳,因此福建省各年份总人口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福建省人口出生率的波动引起的[5]。由图1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1982年人口出生率为27.91‰,由于死亡率趋于平稳,所以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值。1990年以后,三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2012年,人口出生率达到12.74‰,全省已形成“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类型。2.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表1)。表1的数据表明,福建省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64年的54.5%上升到2010年的76.7%,在计划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自2000年以来,0~14岁少儿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从1964年的42.3%下降至2010年的15.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呈递增趋势,至2010年,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9%,根据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指标(0~14岁人口比重小于3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福建省人口进入成年型的同时,开始向老年型过渡,出现老龄化加快的趋势[6]。3.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按照国际标准,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14岁少儿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和劳动年龄的百分比成为总抚养比,即人口负担系数[7]。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使福建省人口负担系数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福建省主要年份的人口负担系数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由1982年的69.2%下降至2012年的31.6%,根据“总抚养比低于50%,社会进入人口红利期”这一界定,福建省目前还是处于人口红利期,但是由表2也可以看出,福建省少儿抚养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少儿抚养比系数下降至20.7%,而老年抚养比却呈上升趋势,2011年和2012年老年抚养比均达到10.8%。这一数据说明福建省老龄化的趋势正呈递增的态势,将面临着较重的养老负担,到时将会出现人口红利的降低,直至消失。以上三点分析表明,福建省的老年人口比和老年抚养比都在不断地上升,老龄化的趋势正呈递增的态势,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使得人口红利的优势将逐渐降低甚至枯竭。因此,如何提高人口红利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兑现人口红利以加速福建省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福建省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效应检验(1978—2012)
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但经济增长一旦步入快车道,则人口红利势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已经使福建省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更进一步地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福建省经济增长,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来检验人口红利的贡献度,假设经济总产出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LαKβ(1)其中,Y是经济总产出,以地区生产总值来表示,L为劳动力投入,用从业人员表示,K为资本投入,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A为全要素生产率参数,α表示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对式(1)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Y=lnA+αlnL+βlnK本文数据来自《福建统计年鉴1978—2013》,选取如下指标对各变量进行度量:产出Y以福建各相应年度的GDP表示,并按1978年的不变价进行平减。物质资本K以福建各年固定资产存量衡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其基本公式是KTt=KTt-1(1-δ)+It。其中KTt为第t年的资本存量,It为第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δ为原有资本存量的折旧率。KTt-1为基准年固定资本存量的净值,本文参照张军等在《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2004)中所做的估计。1978年福建物质资本存量为68亿元(1978年价),固定资产折旧率δ采用王小鲁和樊纲(2000)的方法,按5%的折旧率进行计算[10]。当年就业人数L采用福建省就业人员年末数表示。由于大多数的时间序列数据是非平稳的,如果在回归分析中直接采用非平稳时间,就有可能产生“伪回归”的现象,因此,需要对三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以得到三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计量分析采用Eview3.1。1.变量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要先对三者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来考察它们的平稳性,结果如表3。对数化后,原序列非平稳,进过二阶差分后序列平稳,因此,三者都是(2)阶单整序列。2.协整分析由于lnY、lnL、lnK都是I(2)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因此采用AEG检验法。第一步:进行协整回归用lnL、lnK对lnY进行OLS回归,得方程:其中括号里的数字是t值,e是回归残差。第二步:对残差序列e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序列e是平稳的,则说明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反之,变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回归方程是一个“伪回归”。在检验残差序列e是否平稳时,同样采用ADF检验法。表4数据表明,ADF值小于5%临界值,由此可得序列e为平稳序列,故lnY、lnL、lnK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lnY=-24.86+4.15lnL+0.14lnK+e。从模型的各项检验指标来看,R2=0.97,可以看出方程拟合优度。由于该模型的F值为728.9,因此可以说明方程的总体对数线性显著,该模型通过方程总体的显著性检验。从模型中可以看出,福建省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为4.15。说明劳动每增加一单位,产出增加4.15单位。根据公式:劳动力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GDP增长率),可计算出近10年来福建省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约为21%,到了90年代后期达到约78%,呈上升趋势,但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下降,从68%下降到约32%。由此可见,自21世纪以来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逐渐下降,福建省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技术进步以及政治制度建设等。但随着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悄悄影响着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应对福建省人口红利转变的对策
1.加大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前,福建省劳动力的数量增长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在不断降低,而人力资本将逐步成为福建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从短期来看,低成本的劳动力可以促进经济的短暂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将会反映出劳动力素质和生产率水平的低下,因此,它将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福建省14~64周岁的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不少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但都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与培训。由于低成本劳动力具有相对较低的创造力,因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降低劳动力成本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福建省农业劳动力在进入非农产业就业之前,获取必要的职业技术技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充分挖掘福建省人口红利效应。
2.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将会逐步提高,福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会逐渐失去,产业梯度将会发生转变,福建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将逐步失效,需要探寻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就必须舍弃比较优势较弱的低技术产品和产业,研发自主创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二、三产业共同发展,通过第三产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富余的人力资源。同时,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要研究和出台鼓励自主创业和弹性就业的措施,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人力资源的同步调整。其次,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趋势下,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商务服务业成为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重要的元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与第二产业一起成为福建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支撑,促进福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来自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未来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必须依赖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福建省的总人口中有60%左右是农村户口,其大部分劳动力来源也是农村,但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因此,为了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必须取消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政策措施,以降低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沉淀。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消除制度,及时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畅通无阻的转移;其次,在就业机会上,消除户籍对就业范围的限制,根据岗位的需要,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待遇上,规范目前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降低农民的进城成本,保护农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得到有效转移,人口红利的潜在效应才能被释放出来。
[关键词]产业结构;生态足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1-0052-06
一、引 言
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重镇,直辖以来国家看好重庆以及重庆积极争取政策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然而,这样的高速增长却付出了很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重庆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双重过程中,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重庆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重庆1997年~2009年的生态足迹,应用发展能力公式对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以及采用产业—生态和谐指数分析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这对于推进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和“大山区、大库区”的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指导全市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二、重庆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一定区域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旨在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使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容量相协调[1]。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工具。近年来,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2-6],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直辖10多年来,重庆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经济发展是否与区域环境容量相协调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1997年~2009年间重庆的生态足迹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生态足迹效率(单位生态足迹的生产总值)的分析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以较全面地评估重庆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化状况、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情况及其潜在的生态安全风险。
1.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是用来测定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区域资源消费及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6类生物生产的土地面积(森林、草地、耕地、水域、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鉴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操作性较强,是分析生态状况变化,以及评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工具。具体来说,首先,计算一定区域内消费与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面积来,即生态足迹,然后,计算该区域所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即生态承载力,然后将两者加以比较[7]。如果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则表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则表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具有持续性[8]。在生态足迹模型中,采用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等6类基本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来折算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量。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分别如公式(1)和(2)所示:
EF=N×ef=N×■aai=N×■(ci/pi) (1)
式(1)中,EF为总生态足迹;N为区域总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商品的类别;aai为i种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第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
EC=N×ec=N×■aj×rj×yj (2)
式(2)中,EC为总生态承载力;N为区域总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aj为人均第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rj为第j种土地的类型的均衡因子;yj为第j种土地类型的产量因子。
2. 1997年~2010年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趋势
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由各种生物资源与能源消费的足迹构成。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和水产品等构成了生物资源生产部分,本文具体包括粮食、油料、麻类、甘蔗、烟叶、蔬菜、蚕茧、水果、牛奶、禽蛋、水产品、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共15种。在计算生物资源生产面积折算中,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计算的有关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资料。另外,根据资料计算原油、原煤以及天然气和电力4类主要能源的足迹,采用世界单位化石能源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能源生产转化为化石能源土地面积。在计算中,均衡因子和产出因子采用Wackernagel等的研究成果[9]。根据1997年~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和重庆1998年~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以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重庆历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1997年~2009年重庆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2001年,我国开始了以通货紧缩为主导的宏观调控,国民消费逐渐回归,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差距,即人均生态赤字保持相对恒定,基本保持在0.89 hm2左右。第二阶段:2002年~2005年,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汽车关税逐渐降低,这助推了重庆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由于受到国家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城市化政策的影响,重庆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使得市场消费不断扩大,从而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迅速扩大,2005年达到该阶段的一个峰值,为1.786175hm2,在此期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从而使得人均生态承载力有所下降,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大,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达到1.327516hm2。第三阶段:2006年,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05年的峰值陡然下降到1.140757hm2,下降了56.58%。这主要由于国家在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旨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由于政策时滞,其效应在2006年才开始慢慢显现,在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使得生态赤字也相应下降。第四阶段:2007年~2009年,随着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成立,以及国务院出台第3号文件的出台等,一系列制度变迁又使得重庆经济发展向好,生态足迹出现新一轮的扩大,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达到1.97023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也降低到0.445671hm2,生态占用已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从图1可以看出,生态赤字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3. 重庆1997年~2009年生态足迹效率分析
生态足迹效率越高表明产生一单位生态足迹的产值越高,经济发展效率也越高;生态足迹效率越低则表明产生一定产值的消耗越大,经济发展效率越低[10]。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历年GDP数据,以及上文得到的重庆市历年人均生态足迹数据,计算了1997年~200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效率。从图2可以看出,除了第一产业在2003年前,人均生态足迹效率有小幅下降,第二、三产业以及全市的生态足迹效率都在逐年上升。人均生态足迹效率的逐年上升的原因可归结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更多对技术要素在经济生产过程的运用,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说明了重庆在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然而,生态足迹的明显增长表明了重庆区域生态赤字呈现扩大之势。
4. 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采用Ulanowicz发展能力公式进行计算,即发展能力等于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的乘积,如式(3)所示:
DC=ef×H=ef×(-■Pi ln pi) (3)
其中,DC为发展能力(Development Capacity),ef为人均生态足迹,H为多样性指数,表示各种土地类型在生态足迹中的数值,用以评价经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i为i种土地类型在总生态足迹中的比例,即丰裕度;lnPi为i种土地类型在总生态足迹中的分配状况,即公平度。如果在一个生态经济系统中,其生态足迹的分配越平等,那么对于给定系统组分的生态经济系统而言,多样性就越高[11]。根据式(3)及上文得到的重庆历年生态足迹数据,计算得到1997年~2009年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与发展能力指数(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所上升,从1997年的1.076600上升到2009年的1.139278。对于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则由1990年的1.472300上升到2009年2.244647,增加了52.46%。耕地生态足迹基本上保持平衡,而多样性指数逐渐下降;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及其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从实证结构来看,由于人均生态足迹的扩大、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尤其是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使得重庆生态经济发展能力提高。
从土地利用来看,尽管耕地、草地的丰裕度不断下降,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的丰裕度逐年提高,但生态足迹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丰裕度,尤其是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002374上升到2009年的0.006622,增加了近1.79倍,而丰裕度从1997年的0.000066上升到2009年的0.000078,仅仅增加了0.17倍。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258044上升到2009年的0.763810,增加了近2倍,而丰裕度从1997年的0.001736上升到2009年的0.003361,增加了仅0.94倍。这表明重庆市生态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的背后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
三、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1. 产业结构对重庆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产业结构作为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主要环节,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与区域资源、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12],影响着人均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效率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是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的过程,是经济增长的中心,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重庆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工业和制造业基地,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比重偏高、轻重工业比重悬殊。从2000年以后,重工业比重一直都保持在60%以上,2010年重工业比例更是达到69.9%,比起轻工业多出39.8个百分点。重工业往往依赖于对矿产、能源的开发利用,高能耗、高污染不可避免。二是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优势不显著,特色不明显,尤其诸如IT业、生物工程与生化制药、新材料现代环保制造业等尚未形成规模与品牌的新兴加工业。对于汽车、摩托车等传统优势行业,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挤压下,其生存空间也变得日益狭小。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和质量问题非常突出。重庆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3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性行业和传统行业所占的比重过大,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仓储邮政业,以及住宿餐饮业方面,新兴行业、高增加值行业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方面,其比重较其他直辖市来讲,也处于比较劣势。四是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薄弱。从科技活动产出来看,2010年重庆市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为22 825件和12 080件,分别比上海少48 371件和36 135件,专利授权中发明专利仅占9.5%,低于上海5.3%的比重水平。产业发展存在着重引进,不注重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以及过于依赖国外的技术和装备等严重问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极其有限。
2. 产业结构效益与产业—生态和谐指数
为了进一步描述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通过建立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来定量描述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产业—生态和谐指数表示单位生态容量(承载力)的产业结构效益,即比较劳动生产率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之比,用以描述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彼此和谐共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产业—生态和谐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EHI=■=■=■×■ (4)
其中,IEHI为产业—生态和谐指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ISB为产业结构效益,以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X1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X2之比表示。其中,比较劳动生产率又称相对国民收入,其等于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除以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y1和l1分别表示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y2和l2分别表示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3. 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1997年~2009年重庆ISB、IEHI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到,直辖以来,重庆ISB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0.187下降到2009年的0.131,下降了31.6%,这主要由于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显著,仍然有大量剩余劳动未脱离农村,加之农业发展不力使得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而重庆的主导产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大,因此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两者的比值就越来越小。IEHI也从1997年的0.374降到2009年的0.293,下降了21.6%,说明了单位生态面积所承载的产业,其结构效益在下降,表明重庆的产业发展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逐步加强。另外,第二、三产业对生态承载力的占用表现为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第一产业对生态承载力的占用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在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第二、三产业占用)人均生态足迹较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第一产业占用)大幅提升,而化石燃料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及建筑用地人均承载力仅小幅上升的情况下,第二、三产业较第一产业而言,较高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必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超越生态环境容量而增长,即在X1与X2的变动逐步拉大情况下,加之生态承载力的不断下降,使得产业—生态和谐指数出现下降。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重庆1997年~2009年相关数据,对重庆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庆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产业—生态和谐指数逐步下降,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逐步加重。具体而言,①重庆市1997年~2009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不断增大,从1997年的1.367546hm2增加到2009年的1.970237hm2,增加了44.07%。生态赤字逐年增大,2009年生态赤字达到1.524566hm2,比1997年增加了75.90%。这说明,重庆市在直辖以来,生态安全性持续下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面临生态承载力的严峻约束。②人均生态承载力有所下降,从1997年的0.500844hm2下降到2009年的0.445671hm2,下降了12.38%。这表明,重庆市在直辖以来,在提高单位生态面积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生态承载力方面,还需要增加力度。③生态赤字逐年增大,但生态足迹效率则逐年上升,全市生态足迹效率从1997年的1 103.98亿元/hm2增加到2009年的每公顷3 314.33亿元/hm2,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的更多运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消耗。④重庆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由1997年的1.472300上升到2009年的2.244647,增加了52.46%,然而这主要得益于人均生态足迹以及多样性指数的增加。从重庆市土地利用来看,生态足迹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丰裕度,尤其是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2009年增加了近1.79倍,而丰裕度仅仅增加了0.17倍,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2009年增加了近2倍,而丰裕度增加了仅0.94倍,这表明重庆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背后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⑤产业—生态和谐指数也有所下降,从1997年的0.374降到2009年的0.293,下降了21.6%,说明了单位生态面积所承载的产业,其结构效益在下降,表明重庆市的产业发展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有所加强。
在生态环境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背景下,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发展需求。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趋势看,重庆还不能跨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还比较强,煤、电等要素等需从外购入,要想在“十二五”时期内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①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以循环经济为模式,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朝多元化、轻量化发展,扎实推进传统工艺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集群;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并举、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共进。②以主体功能区为划分依据,辅以不同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生态产业构建,引导形成建立在自身的资源禀赋上的产业结构,促进形成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的消费模式,稳固、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基础,构建安全的生态屏障。通过不断调优、调高、调轻产业结构,全面改善老工业基地“傻、大、黑、粗”形象,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物流等低污染产业,逐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③有机结合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作用,明晰生态资源保护的产权关系,利用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发展经济,切实保护生态资源,提高单位森林、绿化、湿地面积的生态产出量。④不断促进土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强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宽,涂建军,陈晓军.基于生态足迹的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分析[J].人民长江, 2009,40(3):4-6.
[2] 向书坚,卢小兰.湖北生态足迹和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29(6):29-34.
[3] 梅艳,何蓓蓓,刘友兆.江苏省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9,24(3):476-482.
[4] 杨艳,牛建明,张庆,等.基于生态足迹的半干旱草原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J].生态学报, 2011, 31(17): 5096-5104.
[5] 赖力,黄贤金,刘伟良,等.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区域生态足迹调整分析——以2002年江苏省经济为例[J].生态学报, 2006, 26(4): 1285-1292.
[6] 陈六君,毛谭,刘为,等.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制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5): 53-57.
[7] 赵新宇.东北地区生态足迹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49(2):60-65.
[8] 杨振,牛叔文,常慧丽,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J].经济地理, 2005,25(4):542-546.
[9] 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10] 李国平,宋文飞.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生态足迹效率及其驱动因素——对“资源诅咒”学说的另一种解读[J].财经科学, 2011,46(6):101-109.
[11] 陈惠雄,鲍海君.经济增长、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31(8):5-14.
[12] 赵雪雁,周健,王录仓.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69-73.
Study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e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Cheng Li
( Southwest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China)
关键词:徐州区域经济;协同度;相关性分析;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3
一、 理论背景
一直以来,徐州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规模经济不断扩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的主导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近年来,以淮海经济圈为代表的徐州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渐的形成规模效应,徐州城市的发展呈现出5个新变化:一是城市发展开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城市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显;五是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徐州综合经济实力进行研究,不仅是对促进徐州本身又快又好的发展,还对于充分发挥,徐州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作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通过对描述徐州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的各种指标进行协同度分析,一方面找出用来衡量徐州城市经济实力的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样本数据和输出值的观察和拟合,利用多项式逼近,探索徐州经济发展的方程,以便对未来徐州经济的发展作出预测。
二、相关研究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协同学,哈肯认为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协同关系,协同关系的本质是完成了混沌到有序、有序到混沌的改变。贝塔朗菲(1945)首次阐明了系统论的基本思想,贝塔朗菲认为系统论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广泛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量化研究并描述系统功能。
国内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研究在研究框架与内容上基本相同,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略有不同。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现有研究基本集中在对政府公布的经济运行指标及其数据进行量化计算和相关性分析,从中找出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杨洁(2009)、孙君俐(2010)等人的研究。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例如,Ke(2008)等人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标法,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汤玲等人提出了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研究思路,郑广华(2010)等人通过引入离差系数模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测量了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衡量系统发展协同度的目的,师帅(2014)等人利用BP的系神经网络和SOV网络偏重对历史样本数据的曲线拟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自动分类的目的。本文从相关性分析入手,对现有指标提取公因子,借助最小二乘法拟定发展方程,并引入数据自相关分析,从而消除数据序列的非平稳性特征。
三、区域发展系统及其评价模型构建
1.区域发展系统构成
区域发展系统从结构及功能上可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 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是在4个子系统之间寻找均衡态,通过对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各种指标的量化研究,找到彼此间的协同关系,通过规划求解找到最优通过规划求解找到最优临界点。
2.理论构成
协同理论研究的本质是通过对不同指标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的量化计算, 反映系统显示状态理想状态的差距。首先对不同指标下采集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对不同指标进行统计量分析, 包括频率的正态分布情况、卡方、游程、K-S分析;第三,对不同子系统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分析统计学显著效应,形成相关系数矩阵;第四,对系数矩阵进行样本因子分析,包括降维、公因子提取。第五,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定方程,估算参数,评估观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残差。
(1)指标归一化
归一化是一种无量纲处理手段,使数值的绝对值变成某种相对值关系。在统计学中,归一化的具体作用是归纳统一样本的统计分布性。归一化在0-1之间是统计的概率分布,归一化在-1--+1之间是统计的坐标分布。常用的归一化方法有:
A Min-Max标准化
Min-Max标准化方法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设MinA和MaxA分别为属性A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将A的一个原始值x通过Min-Max标准化映射成在区间[0,1]中的值x',其公式为:
这种方法基于原始数据的均值(Mean)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将A的原始值x使用z-score标准化到x'。z-score标准化方法适用于属性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未知的情况,或有超出取值范围的离群数据的情况。
(2)游程及K-S分析
A 游程检验
游程检验亦称连贯检验或串检验,是一种随机性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很广。取一个序列里的游程总数作为检验统计量,记为R。 设样本总数为N:
(3)相关度计算
Pearson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面,它用来衡量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时,表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用积差相关系数:
取值范围为[-1,1],r>0表示正相关,r
偏相关分析是在控制其他变量的线性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控制变量为1时,称作一阶偏相关系数;控制变量为2时,称为二阶偏相关。控制变量为0时,称为零阶偏相关,也就是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偏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步骤:提出零假设H0,即两总体的偏相关系数与零无显著性差异;选择检验统计量,其中r为偏相关系数,n为样本数,q为阶数,t服从n-q-2个自由度的t分布。
(4)降维和公因子提取
主成分分析试图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这种多变量的截面数据表进行最佳综合简化。
计算贡献率,即第i个主成分的方差在全部方差中所占比重,称为贡献率 ,反映了原来P个指标多大的信息,有多大的综合能力 。计算累积贡献率:前k个主成分共有多大的综合能力,用这k个主成分的方差和在全部方差中所占比重来描述,称为累积贡献率。即:
于是在原始变量和主成分之间形成一组相关系数,用图表可以表示为:
(5)最小二乘法
已知函数y=f(x)的数据点( xi , yi )(i=0,…,m),在函数空间中,求函数(aj* 为待定系数),使拟合函数S*(x)与所有数据点的误差向量δ*的分量平方和 最小。然后求解方程如下,从而估计参数值。
四、实例研究
为了研究徐州地区经济发展各系统之间的协同性,本节选取2011-2014年徐州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及其数据进行研究,研究所用数据采集自徐州市统计局的2011-2014年统计报告中。
区域经济指标系统的内涵很多,各要素的独立运动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指标选取会直接决定了研究的偏相关性不同。这里我们选取的11项经济运行指标在徐州市统计局的年报分析中重点论述的,在一段时间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序参量群。通过研究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目前徐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
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本文对2011-2014年上述公布的11项经济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计算规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加速计算过程的收敛。根据Z-Score方法,计算出标准化结果如下:
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不同指标之间的协同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
通过控制变量,对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的指标偏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指标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正相关性,计算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1、表2、表3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
(1)固定资产投资在拉动徐州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显著。2011-2014年,徐州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水平,固定投资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这表明在过去的4年中,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2)进出口总额在拉动徐州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不显著。这与徐州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有关,在过去4年中,对外贸易降幅收窄。相比之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偏相关性系数为0.499,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这一阶段徐州经济的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非消费拉动。
(3)交通运量持续扩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历史以来,徐州一直是,苏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素有五省通衢的美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2011-2014年,公路旅客运输量逐年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经过偏相关分析,证实其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4)城市化水平揭示创新驱动“后劲足”。以专利授权件数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为代表的科技贡献率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
3.方程拟定
(1)主成分分析
KMO检验得分0.769,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表明被测试数据来自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总体,本研究中Sig值为0.000,说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进一步的分析。
进一步分析变量中所包含原始信息的公因子, 表中成分1,2累计贡献率达到82.88%,说明这两个公因子对各变量的解释能力很强。通过绘制碎石图,两个成分的特征值已超过了1,其他成分得分快速收敛。
下表给出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根据此矩阵可以直接写出各公因子的表达式:
(2)探索研究
经济数据通常带有非平稳性特征,具备自相关性特点,可以通过滞后K期,观察其与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通过高阶差分或差比的处理,首先是时间序列平稳下来,在进一步研究造成时间序列波动的原因。下面提取地区生产总值绘制散点图:
通过一阶差比图,可以看出数据序列趋于稳定,差比出现自回归特点,一直稳定在1附近,考虑使用ARCH模型描述方程。通常对滞后K期数据观察设定取值K
进一步对单位根求解,计算滞期为1时的单位根,得到结果如下,初步分析认为以上结果具备时间序列特征,表现出高度自相关特点,适合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相关对象是随机变量本身Xτ还是ετ扰动项,此文不再探讨。
参考文献:
[1]杜志平,穆东.系统协同发展的DEA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5,2:75-81.
[2]杨洁,王艳,刘晓.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J].价值工程,2009(4):35-37.
[3]侯建荣,周颖,顾锋.都市圈城市经济系统的协同机理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0:684-687.
[4]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28-29.
[5]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7-9.
[6]王力年.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LI Tan,L Wang,Y Wang.Research on Synergetic Development Between Efficiency of Port Logistics and Its Hinterland Economy in Liaoning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作者简介:单小珂(198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技师分院团委,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教育。
关键词: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人口多、相对资源不足、环境和生态问题严峻、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长期存在的资源消耗型、资本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保护及保障不能协调一致,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如何改变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好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以破坏自然资源和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基础之上,而是以科学合理的长期经济规划发展为前提,走绿色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
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承认和发现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所带来的矛盾前提下,开始注重各区域经济间的均衡发展,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规划和局部规划,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充分在意识和行为上把自然资源的长期供给能力作为出发点进行考虑,把生态环境的未来长期承受能力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来,从根本上把区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发展目标。其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过程中自我运行和调控机制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平衡、自我调控能力,有较强的抗变化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可以不断的相互起到作用,得到均衡协调循环发展。
(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的人均实际收入能够得到持续的稳定的增长。
(三)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所包含的自然生态环境、公共福利环境、政治社会环境等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善,居民满意度较高,有较强的安全感。
(四)经济发展中的物力、人力、社会等资本得到长期持续的稳定增长,以此满足不断的生产投入。
(五)居民收入和分配趋向合理和公平,居民贫富差距不断缩小,社会不在产生更多的贫富阶级,使社会结构日趋稳定、协调。
(六)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关系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发生不断的进步和转变,实现持续的向更高一级的转变和发展。
(七)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体系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一致,并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并成为一种长效的运营机制,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原则
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发展观方面来说,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保护地球生态平衡基础之上;就社会发展观方面来说,经济的发展应主张横向和纵向的分配公平;从经济发展的自然观方面来说,人类应和自然做到协调和谐发展,把自己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其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可持续原则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要建立在资源和生态的永续利用上,并根据可持续的发展适时的调整自身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此在生态和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保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受重大影响。
(二)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个有机的整体,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共同生活的家园。虽然全世界每个国家的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阶段、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其共同生存的系统是唯一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在损害其它国家的基础上满足自己的利益,世界各国必须协调一致、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协调性原则
社会、自然、生态、经济、环境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系统,系统中的每个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存在和发展都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子系统和子构成元素间互为条件、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和激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议在遵循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一致发展。
(四)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机会给予和选择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应首先要在同代人的横向代内建立健全的公平机制,解决和消除贫困,特别近年来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富贵阶层、财富垄断阶层、两极分化、两级世界等亟待解决;在不同代人的纵向代际关系中体现公平性原则,自然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要让当代人明白不能因为自身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损害或剥夺下一代拥有自然资源的权利。
三、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及建议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指集中发展某一区域的生产力,以达到促使各地区经济迅速膨胀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某点,使得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较大的反差,再加上该区域的高速发展需要极大的依托于其它区域的原材料资源,使得不发达地区的资源、材料蒙受利润损失,导致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效的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之和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高,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实施以来,造成中西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严重脱节,中西部的经济总值在全国的经济总值比例不断下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既不同于不平衡发展,也不同于平衡发展,它是充分借鉴两者的优点,是我国现阶段保持经济稳定高效发展的最好选择,其着力点和策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点”、“轴”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力
在做好沿海、沿江的轴线地带的同时,要重点选择中西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作为增长极来进行培育。中西部地区由于工农业基础薄弱、面积大、基础设施落后且发展不均衡,都有着迫切发展的要求,如果一哄而上,不但得不到良性发展,还会造成投资盲目,造成社会财富和国家利益的损失;所以,中西部的发展一定要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基础好、潜力大的区域作为重点,促使形成产业聚集区,形成新的增长极,然后再以此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
(二)推进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和中西部地区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在资源、原材料、人力资源构成、技术、资金等生产发展要素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中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适合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性产业、高耗能产业的转移和流动。同时,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伴随着近几年就业形势的不断加剧和一线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长,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在人才引进上做足功课,不断加大中西部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学习,对于优秀人才要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保障。
(三)政府要利用宏观调控,加大中西部地区投资和扶持
作为国家战略层面,应把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加大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政策性贷款,允许中西部地区采取多种融资手段和渠道,用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技术设施建设。同时从国家层面应积极引导境外企业和商人到中西部投资和发展,给予好的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逐渐鼓励和加大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三资企业向内地落后地区转移和投资,尤其是技术和人才的转移。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利益冲突,作为政府,一定要及时了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和调节,对于一些具体的特定的政策手段,要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以此来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规范性,真正的使政策落到实处。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高效催化剂,社会的发展更大程度上要依靠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西部地区综合科技能力的提高,所以,作为中西部地区,从国家层面到政府层面都应有一定的战略高度,加大教育投入和支出,把教育和科技技能培训作为基础工作来做,着眼于长远,把教育作为优先“产业”进行大力发展。对于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区域,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循环利用能力,制止一些私采乱挖、破坏资源、造成浪费的行为;并要重视环境保护,对人们进行环保意识普及,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落实好退耕还林政策,加大沙漠治理力度,保护好水源地,并要严格控制东部和境外高污染性工业转移内地,要在新兴可再生资源上加大投资力度,尤其要重视和鼓励绿色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能源效率;投入产出法;产业关联;可持续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34-04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Murillo-Zamorano(2005)得出能源如同资本与劳动力,对加速生产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Andrew和Warren(1982)把能源效率称为“第五类能源”,以突出能源效率在节能中的重要作用。改革以来伴随着安徽省(以下简称“我省”)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能源消费增长迅速,资源瓶颈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制约性越发显现。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历元下降到2010年的1.03吨标准煤历元,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但节能降耗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目标,可见节能降耗已上升为我国基本国策。众所周知,服务业能源消耗相对较少,而工业部门是能源消费的大户,且工业化是我省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如何将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有效缓解我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在能源约束下,通过节能降耗来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有关能源的研究方法,通常包括两种:一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能源效率进行测算,一是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引入能源分析,通过编制能源投入产出表及能源结构分解分析(SDA)来研究能源、环境、经济、产业间的关联。本文与已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将投入产出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相结合,研究节能降耗约束下,工业内部产业发展的思路及调整的依据。二是本文不但借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单独分析,而且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综合关联评价分析了工业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
安徽省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从2007年安徽省4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建筑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这些工业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波及影响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较明显。而其余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均较小(小于1),说明它们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较低。
从2007年安徽省42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来看,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批发和零售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农林牧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较大(大于1),反映出这些工业部门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在对其他部门发展表现出较强支撑性的同时,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即所谓“瓶颈产业”)。而其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较小(小于1),说明这些部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支撑性较弱。
二、安徽省工业各行业能源强度计算
由于投入产出表中将工业划分为24个部门,而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包括采掘业(7个行业)、制造业(29个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3个行业),共计39个行业。因为安徽统计年鉴中没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H2)的数据,且其他采矿业(H6)的数值较小,为了减少计算误差,将其剔除,因此,计算结果中没有H2和H6两项的分析。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万元GDP能耗均超出同期安徽省万元GDP能耗平均值,其中安徽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2005-2007年万元GDP能耗均值超过同期安徽省万元GDP能耗均值的10倍以上,这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推进安徽省节能降耗工作的关键所在。在2005-2007年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万元GDP能耗呈稳定下降趋势;安徽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呈V形波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则呈现A起伏,如何提高安徽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推进安徽省节能降耗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结论与启示
结合安徽省42个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及安徽省工业各行业能源强度的测算,笔者提出了在节能降耗约束下,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层次可选择的思路。
第一,优先发展具有强辐射性、强制约性、能源效率高的行业,如: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充分发挥该行业对对其他产业的支撑性和拉动性,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同时,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过渡。
第二,有选择性地发展强辐射性、强制约性、能源效率一般的行业,如: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共同作用,改变其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现状,为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扶持强辐射性、强制约性、能源效率低,但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关联紧密的行业,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