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4: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责任审计注意事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思想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本人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永远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
面对新部门、新专业及新知识,我以小学生的姿态,认真学习审计、纪检监察等知识,参加了省公司举办的审计人员学习班,认真学习了《国网公司审计人员基础知识》、《国网公司纪检监察干部实用手册》等书籍,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知识,为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打下基础。
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安排的机关作风建设的学习课程,深刻领会,并将之融汇到具体的工作中;同时本人通过各种方式,不间断的阅读、学习相关的经济刊物和书籍,保持对当前经济及经济活动理解,并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工作情况
1、按照年审计工作计划,本人主持并完成了对物业公司原经理辛社辉、监理公司原经理付红卫、管理公司原经理郭团社、调试公司原经理王万海的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审计和调试公司大唐渭河电厂项目、监理公司河北黄骅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在审计工作中,客观、公正评价被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全面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项目)的真实经营情况,为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提供借鉴,为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翔实的依据。审计过程严密,审计结论独立客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注意事项,廉洁自律,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一致好评。在省公司年优秀审计项目评审中,对管理公司原经理郭团社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获得了评审组的一致好评,有望获得优秀审计项。
2、根据省公司审计部的工作安排,本人在年6月被省公司审计部抽调参加了省公司废旧物资专项检查,具体检查了西安电力机械厂、陕西送变电公司、渭南供电局三家单位;年月,参加了国网公司的湖南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稽核检查,对湖南省电力公司本部、湖南电力设备厂、常德电业局、衡阳电业局的废旧物资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年月,参加了省公司对秦川电站仪表厂的经济责任审计。在以上外部审计中,本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省公司审计部领导的赞赏。
通过以上外部审计工作,开拓了视野,学习了兄弟单位好的经验,使自己的业务知识得到了检验,更好的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
3、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国网公司、省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工作安排,从年月开始,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在集团公司内部全面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本人兼任“小金库”专项治理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克服人员缺乏、与正常审计和外出审计交叉干扰等困难,经过自查自纠、督导检查、回头看三个阶段,历时半年时间,检查部门11个,班组8个,子分公司(项目部)63个(含6个子分公司),多经企业1个,党团工会3个,接受省公司检查三次,出具检查报告二十余份,检查过程扎实,资料准备翔实,工作质量较高。
三、廉政情况
一、思想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本人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永远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
面对新部门、新专业及新知识,我以小学生的姿态,认真学习审计、纪检监察等知识,参加了省公司举办的审计人员学习班,认真学习了《国网公司审计人员基础知识》、《国网公司纪检监察干部实用手册》等书籍,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知识,为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打下基础。
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安排的机关作风建设的学习课程,深刻领会,并将之融汇到具体的工作中;同时本人通过各种方式,不间断的阅读、学习相关的经济刊物和书籍,保持对当前经济及经济活动理解,并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工作情况
1、按照年审计工作计划,本人主持并完成了对物业公司原经理辛社辉、监理公司原经理付红卫、管理公司原经理郭团社、调试公司原经理王万海的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审计和调试公司大唐渭河电厂项目、监理公司河北黄骅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在审计工作中,客观、公正评价被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全面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项目)的真实经营情况,为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提供借鉴,为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翔实的依据。审计过程严密,审计结论独立客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注意事项,廉洁自律,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一致好评。在省公司年优秀审计项目评审中,对管理公司原经理郭团社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获得了评审组的一致好评,有望获得优秀审计项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2、根据省公司审计部的工作安排,本人在年6月被省公司审计部抽调参加了省公司废旧物资专项检查,具体检查了西安电力机械厂、陕西送变电公司、渭南供电局三家单位;年月,参加了国网公司的湖南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稽核检查,对湖南省电力公司本部、湖南电力设备厂、常德电业局、衡阳电业局的废旧物资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年月,参加了省公司对秦川电站仪表厂的经济责任审计。在以上外部审计中,本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省公司审计部领导的赞赏。
通过以上外部审计工作,开拓了视野,学习了兄弟单位好的经验,使自己的业务知识得到了检验,更好的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
3、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国网公司、省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工作安排,从年月开始,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在集团公司内部全面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本人兼任“小金库”专项治理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克服人员缺乏、与正常审计和外出审计交叉干扰等困难,经过自查自纠、督导检查、回头看三个阶段,历时半年时间,检查部门11个,班组8个,子分公司(项目部)63个(含6个子分公司),多经企业1个,党团工会3个,接受省公司检查三次,出具检查报告二十余份,检查过程扎实,资料准备翔实,工作质量较高。
三、廉政情况
一、思想学习情况
本人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永远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
以小学生的姿态,面对新部门、新专业及新知识。认真学习审计、纪检监察等知识,参加了省公司举办的审计人员学习班,认真学习了国网公司审计人员基础知识》国网公司纪检监察干部实用手册》等书籍,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知识,为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打下基础。
深刻领会,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安排的机关作风建设的学习课程。并将之融汇到具体的工作中;同时本人通过各种方式,不间断的阅读、学习相关的经济刊物和书籍,保持对当前经济及经济活动理解,并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工作情况
本人主持并完成了对物业公司原经理辛社辉、监理公司原经理付红卫、管理公司原经理郭团社、调试公司原经理王万海的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审计和调试公司大唐渭河电厂项目、监理公司河北黄骅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审计工作中,1按照2010年审计工作计划。客观、公正评价被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全面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项目)真实经营情况,为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提供借鉴,为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翔实的依据。审计过程严密,审计结论独立客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注意事项,廉洁自律,受到被审计单位的一致好评。省公司2010年优秀审计项目评审中,对管理公司原经理郭团社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获得了评审组的一致好评,有望获得优秀审计项目。
本人在2010年6月被省公司审计部抽调参加了省公司废旧物资专项检查,2根据省公司审计部的工作安排。具体检查了西安电力机械厂、陕西送变电公司、渭南供电局三家单位;2010年7月,参加了国网公司的湖南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稽核检查,对湖南省电力公司本部、湖南电力设备厂、常德电业局、衡阳电业局的废旧物资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2010年10月,参加了省公司对秦川电站仪表厂的经济责任审计。以上外部审计中,本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省公司审计部领导的赞赏。
开拓了视野,通过以上外部审计工作。学习了兄弟单位好的经验,使自己的业务知识得到检验,更好的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
3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从2010年7月开始,按照国网公司、省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工作安排。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集团公司内部全面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本人兼任“小金库”专项治理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克服人员缺乏、与正常审计和外出审计交叉干扰等困难,经过自查自纠、督导检查、回头看三个阶段,历时半年时间,检查部门11个,班组8个,子分公司(项目部)63个(含6个子分公司)多经企业1个,党团工会3个,接受省公司检查三次,出具检查报告二十余份,检查过程扎实,资料准备翔实,工作质量较高。
三、廉政情况
[关键词]企业 内部审计 财务监督
我公司是具有国家市政建设工程施工一级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三级资质的中型企业,可承担各种类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等工程施工。总公司下属独立核算单位12个,怎样保证这些单位依法经营、财务成果真实、财务监督到位是我们多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探索的问题,下面就我们对这1年多的内审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做好企业内审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2009年1月份设立了审计考核处,由总经理直接主管内审工作。在未设立审计机构时,内审部门附属于总公司财务审计处,没有起到内审工作独立性的作用,造成分公司经营管理极为混乱,财务报表反映的数字极不准确,年度成本考核指标极不真实。总公司领导清醒的认识到,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是规范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依法审计是强化企业管理,实现有效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基于这一认识,总公司决心要强化审计、考核工作。为了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考核,总公司抽调5名业务素质最高的会计但当审计工作,并制定了《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分公司经理(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工程项目考核办法》,规定了审计考核处职责。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总经理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加之全体审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使内部审计工作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强化企业管理和业务活动监督中发挥了别的部门无可代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坚持“五个”必审是做好企业内部工作的重点
1.坚持分公司经理(厂长)离任必审,明确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一年多来,总公司审计考核处共完成了对总公司所属第六施工公司、沥青施工公司经理离任审计工作。每当分公司经理离任时,审计考核处及时制订计划、组织对其任职期间的资产、负债、经营成果、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审计,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公正的评价,为组织上正确考核使用干部提供科学的依据。
2.坚持机构撤销、合并必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施工单位承揽的工程项目比较分散,工期要求有长有短,造成机构变动频繁。这样机构的撤销、合并会最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审计考核处根据实际情况和内部审计制度,做到了以下几点:①公司决策后立即派审计人员进入其单位冻结资金、存货。②要求实物保管人员及接管部门领导及时清点实物,编制实物清点表。③要求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帐存资产明细表。④将帐存数与实物清点相核对,对帐实不符的现象查明原因落实责任。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始国有资产不受损失。
3.坚持对经营单位财务收支、财务成果必审。总公司审计考核处经常坚持对经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走访、审计,年终对资产、负债、损益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审计,及时向企业管理部门提供各经营单位的经营业绩及成果,提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总公司总经理。另外也是作为年终兑现奖金、处罚、考查干部的依据。通过对财务收支、财务成果的审计,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确保了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4.坚持对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必审,搞好专题审计。针对问题组织内审人员,首先要调查研究,反映的问题是否真实。其次要制定审计计划、方案。
5.坚持单项工程完工必审,划清经济责任。在2009年审计了总公司所属分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施工已完的单项工程,共计150项。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依据是,单项工程中标书、已批签证变更、未批签证变更、工程审定价、工程进度报表、财务会计报表,通过审计,对已完的单项工程经营状况、债权、债务、存在问题、注意事项、改进建议以及奖励和处罚,写出书面报告上报总经理。
三、为基层服务,为领导当好参谋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宗旨
1.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以服务为宗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既要监督经营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的有关财经法规、方针政策办事,又要检查其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作中难免出现有的经营单位不理解,认为审计就是挑错找毛病。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审计人员都能正确对待,从不灰心地履行其监督职能,我们每次在审计项目结束时,同被审单位有关人员交流、沟通,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只有在工作中多给他们提供服务,他们才真正认识到我们的工作重要性。
2.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为公司客观宏观决策服务。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审查,对有关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出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我们根据财务提供的会计资料、会计报表,对利润率较低或亏损的在建工程和已完工程,进行专项经济审计,给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为作出决策服务。
四、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政治素质强、廉洁奉公的审计队伍是做好内审工作的保证
关键词:受托责任;审计制度;受托环保责任;环境审计制度
受托责任作为一种经济、政治、社会关系而普遍存在,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审计制度因受托责任而生,随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变。
一、受托责任与审计制度
“受托责任”由杨时展先生从英文“accountability”一词翻译过来。在《科氏会计辞典》中,受托责任由库珀和井尻雄治教授(1983)定义为“雇员、人或其他人定期报告其行动或行动上的失败,以继续行使委任权力的责任”。在受托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将资源或责任转移给受托人或人时,会伴随对其行为、活动等的期望,进而对受托人或人行为、活动等信息产生需求,而受托人或人有责任向委托人提供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信息(Laughlin,1990)。由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对受托人管理和使用资源及履行责任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和监督并对其报告予以重认定,而受托人为获取报酬或解脱责任,也需要一个独立第三者对其受托责任加以检查、鉴证和评价,审计制度因此产生。戴维・弗林特(David Flint,1988)曾写到:“凡存在审计的处所,就一定存在一方关系人对另一方关系人或其他关系人负有实行受托经济责任的任务这样一种关系,……此种关系的存在是审计的重要条件,可能还是最重要的前提。”
受托责任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受托责任关系中的委托人和受托人不断多元化,包括公众与政府、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总经理与部门经理、公众与企业等,多元化的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直接的或非直接的,委托受托关系可由托付、聘请、任命、民主选举等方式而建立。另一方面,委托人对受托人的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促使受托责任愈加丰富。如杨时展先生所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反映为托付人和受托人不断因阶级势力的消长而发生的更替,反映为托付人和受托人从寡头而逐步大众化,反映为对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愈来愈严密的监督,反映为受托责任的愈来愈充实的内容。”审计制度服务于受托责任关系,因而审计的目的、类型、内容和范围等跟随着受托责任外延的变化而变化和扩充。
二、公共部门与企业受托环保责任衍生
公共部门中的受托责任常被称为公共受托责任,而在企业中的受托责任则被称为企业受托责任。公共部门常指被赋予一定的公共权力和资源,依法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或进行公共管理,谋求提高公共利益的各种组织和机构,最主要的公共部门是各级政府部门。公共受托责任作为以特殊形式存在于公共领域的受托责任,是一系列方法、机制与程序的集合,以使公民相信政府活动与产出符合预定目标与规范(Hopwood,1984)。从社会学的角度,公共受托部门面临多重受托责任,不得不对其行为的各方面向不同的委托者负责。早期委托方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受托资源和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及其使用的合法性,公共受托方通过合法合规地使用公共资源和财产,准确编制财务记录并及时报告以履行其责任,满足委托方的要求。社会发展到民主阶段,公共受托责任不仅是民主治理的标志,也是民主治理的必要条件。现代典型的民主可分析为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公共受托责任作为一种制度的首要功能是民主控制,其次是增强公共治理的诚信,以及提高业绩(Bovens,2005)。二战后,公共部门受托管理及使用的公共资源和财物的规模及范围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逐渐兴起,西方国家率先推行的政府改革尝试将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及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部门中,以提升公共部门的运作能力和效率,重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产出。社会公众要求公共部门“少花钱多办事”,节约利用公共资源,公共部门的各级委托方更加关注其管理绩效,公共部门逐步设定绩效目标控制,对完成情况进行测定和评估。公共受托责任中的财务保管、真实报告等责任扩展到在行为方面对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责任。
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生态失衡、资源枯竭、水源污染、空气浑浊等,而环境问题又引发出社会问题,环境污染已成为激起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环境资源”因其具有稀缺性、产权不明晰等特点,容易出现环境资源滥用和搭便车的行为,导致“公共地悲剧”。理论上,公共资源属全体公众所有,公众将公共资源委托公共部门管理和使用,当环境破坏成为最大的公共资源浪费时,公众则希望公共部门承担起应有的受托环保责任。许多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将环保责任确立为政府应承担的受托责任之一。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联邦政府及其机构担负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日本《环境基本法》明确政府应当承担的环保责任,我国《环境保护法》赋予各类环境保护相关公共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权,同时规定相关公共部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责任。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对各类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和各项环境保护制度的执行负有责任,具体责任包括完成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控制、国家重点环保工程建设等目标,执行环境准入、生态保护和修复、污染源头控制、污染付费、环境监管和环保资金投入等制度(周曦,2011)。而对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的评价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外,又增加了环境性。
环保责任不能也不可能仅由政府承担,另一主体――企业既是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又是破坏者。对于企业,各国纷纷通过制定环境法律法规、环保方针、政策和制度等规范其环境行为,规定其环保责任。一是在可行的范围内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二是减少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数量和程度并以安全、合法与负责的方式处理它们;三是减少溢出风险和其他潜在的环境污染事件,将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予以恢复;四是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一起合作,减少和控制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不利影响和风险;五是与社区合作,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企业如果不履行或违反其应尽的环保责任,则可能会受到政府或市场的惩罚。与企业有委托―受托关系的政府、投资人、发包方、债权人等,作为委托人为避免因环境问题而引致经济利益及其他方面的损失,会以签订责任书或合同等形式将受托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注意事项、应执行的环保措施、要承担的环保责任等予以明确。企业为履行受托环保责任,必须合理合法地使用环境资源并以一定方式报告或披露环境行为情况及效益等信息。对企业的考核与评价也不再局限于经济业绩,环境业绩已成为重要内容。
三、受托环保责任与环境审计制度需求
受托责任在履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失灵,公共受托责任中作为受托方的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是一个利益结合体,这个利益结合体由于其自私与贪婪性,可能会背离委托方的利益,滥用被赋予的公共权力、资源和财物,造成不经济、低效率和无效果。为防止、控制和矫正“失灵”,就产生了一种制衡制度需求――政府审计制度需求。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制度的需求原理与政府审计制度大体相同,只是受托责任关系中委托方、受托方、受托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在这三种审计制度中审计主体的地位和独立性、审计范围与内容、审计方式、审计报告及其利用等也有所不同,但三者相互联系,构成现代审计监督体系。随着人类对自身发展认识的不断变化,受托责任的范围从经济领域逐步向社会、环境等更多领域延伸。公共受托环保责任形成后,政府审计范围与内容必然随之延展。由于审计范围与内容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审计技术与方法的专业性与特殊性,政府审计机关需专门建立环境审计制度,监督受托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与财务、投资、金融、企业、外资、经济责任等专业审计相互整合,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政府审计全方位工作体系。
环境法律法规、环保方针、政策和制度等规范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或现实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成本,同时也创造出获取环境收益的机会。企业受托环保责任的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和成本,增加环境收益,不管其内容如何、以何种方式予以规定,委托方为确保受托环保责任得以履行,受托方为证实自身的履职情况,促使内部审计顺势调整其审计范围与内容,将各类环境事项加入其中,以帮助企业获取环境效益,实现企业增值,改善组织经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受托环保责任中,企业既可能是委托方也是受托方。对于其材料供应商和组件、半成品、产成品的外包方,企业就是委托方,其可利用环境审计(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或聘请独立第三方进行)对供应商或外包方遵循环境标准问题予以审查,以发现是否有违规行为,降低整个供应链及委托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负影响。而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发包方等,企业又是受托方,其需要利用环境审计证实企业对环境标准的遵循及所披露环境报告的真实性,以继续获取资金、合同、市场准入资格等。
参考文献:
[1]Hopwood, A. G., Accounting and the Pursuit of Efficiency, In A. Hopwood and C. Tomkins(eds), Issues in Public Scclor.lccuunting. Oxford: Philip Allan, 1984.
[2]Laughlin, R. C., A Model of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the Church of England,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 1990 (02).
[3]Bovens, M., Public Accountability,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Management, E. Ferlie, L. Lynne & C. Pollitt (Ed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4]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
[5]威廉・R・布莱克本.可持续发展指南 社会、经济与环境责任的履行[M].江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周曦.基于经济责任的环境审计路径选择――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2011(05).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一、引言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机构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审计规范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内部审计因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因此其必须适应及满足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内审质量问题就尤为重要。2011年,大同供电公司监审部构建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使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得到最优保障。本文通过对其予以阐述,希望对国内企业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及参考。
二、大同供电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目标
内部审计质量,包括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目标,在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使内审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也促进内审自身的科学发展。
(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内容
1.审计计划准备机制
该机制包括了内部审计项目的选择、时间的安排、任务结构的分解、人员的安排以及收集相关资料等等。在审计项目的选择上,企业应确定审计重点,使有限审计资源集中于关键审计项目上;在时间安排上,确保项目最基本时间要求,对重点项目给予充足时间;在制定内审计划时,注重对任务结构分解。识别完成不同审计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后,合理安排审计人员,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员知识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审计产品创新机制
企业内审必须能够站在战略风险防范的高度上设计审计产品,切实高效地完成审计任务,向管理层展示内部审计的价值。为此,公司监审部根据公司经营需要,设计了县级供电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物资集约化审计、财务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审计项目,使企业审计从以往事后审计向事前和事中审计发展,从而及早确认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3.审计质量控制手段保障机制
包括:(1)审计制度约束控制。公司通过制定制度、传达制度、及时修改和完善制度等措施,建立了全面审计质量内控制度。包括:审计立项制度,审计人员委派制度,审计计划编制规定,审计外勤工作管理规定,审计取证注意事项,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及复核制度,审计报告撰写及复核制度,重大、疑难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服务守则,审计人员考核与奖惩办法等。(2)审计督导复核控制。包括:强化一线审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使个人明确执业中应该做什么,增强人人参与质量控制意识;实施内部互查制度,由审计组复核人员对审计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充分发挥审计组长督导作用;抓好三级复核制度落实。(3)审计考核控制。公司建立了合理的指标体系,通过自我评价、被审计单位评价和审计机构负责人评价等方式结合,评估、考核审计全过程质量。企业审计质量评价包括审计方案优良率、审计程序执行率、审计实施到位率、审计评价恰当率、审计定性准确率、审计报告满意率和审计建议执行率等指标。(4)审计责任追究控制。公司尝试性地建立了内审质量责任制,将项目内审质量的责任明确分派到具体人员身上。这样激励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还对其形成了压力,使他们在执业时更加审慎。其次,完善审计质量奖惩制度。根据项目质量考核结果,对质量优良的项目组成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质量低下的项目组及其成员进行批评和处罚。对造成重大过失的人员,将处罚结果备案,根据过失性质和程度决定其去留。
4.建立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保障机制
包括:(1)审计项目选择控制。选择遵循以下原则:①重要性原则,重点选择领导关注、员工关心、社会重视、资金投入大的项目。②实效性原则,重点选择与国网企业、省企业当前中心工作相关的项目。③可行性原则,重点选择监审部门力所能及、能够获得被审单位接受、支持配合的项目;选择有客观衡量标准、业绩评价易于取得认同的项目;选择工作改进空间较大,在增值性等方面有潜力的项目;选择基础数据和资料有保障的项目;选择在计划文件中能够充分表述、比较客观的项目。④风险性原则,考虑拟选项目对管理层的威胁、对被审单位的威胁、对审计人员的威胁和对计划内审计项目的威胁等。⑤成本效益原则。充分考虑拟选项目投入与其产出的对比关系。(2)审计方案制定控制。进行充分审前调查,科学、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目标、人员分工安排和时间等;使所制定方案全面具体、细化到位、便于操作;明确规定审计方案调整的情况和审批要求,减少方案调整的随意性。(3)工作底稿编制控制。实行严格审计底稿复核制度,设置质量内控环节,避免一个审计事项从开始调查到出具结论全由一人负责的情况。另外,要求审计人员把审计程序执行及抽样情况,结论得出过程及审计小组讨论情况详细记录于审计小结中,以备出现无效审计时明确审计责任人。(4)审计报告复核控制。公司对审计报告实施以下重点复核: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审计程序是否合适;审计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依据是否正确;评价意见是否恰当;建议是否有利于改善风险管理和增加企业价值;报告结构是否完整。(5)审计跟踪检查控制。公司设计了审计报告执行情况跟踪表,对审计报告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价公司各个单位及部门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及时和有效。
5.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公司采取了如下措施:(1)配备合适内审人员,避免将“老弱”和缺乏专业知识、工作原则性不强、缺乏责任心的人员充斥到审计岗位上;挑选审计人员时,设立较高门槛,实行公开竞争机制。(2)重视审计人员培训,强化专业培训和后续教育,开设了一些专门化课程,鼓励审计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并给予一定补助及奖励。
6.审计手段信息化机制
监审部积极推动国网企业、省企业计算机审计软件的运用和发展,并对审计软件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审计软件强大的查询搜索功能,以提高外勤审计的效率与质量,帮助实现企业审计的转型,即由审计数据库的分散管理转向集中管理,由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向现场与远程相结合,由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向事后与事中相结合,由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向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由单一的经验导向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由经济责任审计转向全面审计等。
(三)确保体系运行的措施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后,监审部邀请相关人员,对体系提出建议,并予以修正。另外设立审计质量评价小组,由监审部主任任组长,定期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及完善。其次,建立了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办法、审计项目管理办法、审计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审计案例库建设及管理办法、审计科研管理办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等。这些制度及办法的制定及实施,对企业审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从大同供电公司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看,公司审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内审的增值服务得到了管理层及各个部门的认可。但在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在产品创新方面,审计产品尚不能完全满足公司经营管理变化的需要;在审计考核控制方面,审计质量的认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等。这些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改进及完善。
作者简介: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控制 一体两翼 全过程控制
一、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及其审计结果的优劣程度,是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它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促进审计人员提高职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现代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既能为本单位高级管理层进行科学合理决策提供条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鉴证和控制职能,又能为维护企业合法利益,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参谋服务。
2、防范内部审计风险,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后,对其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经营活动,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使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遭受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如果内部审计对于某一审计项目审计后,做出了错误的审计评价或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重大错误没能发现而表达了错误的意见,致使报告使用者或管理层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或决定,就形成了内部审计风险。影响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但关键是内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质量高,说明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程序恰当,收集的审计证据充分,实务操作中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恰当地进行了审计判断,内部审计风险小。反之,内部审计质量越低,内部审计风险越大。
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关系
1、质量控制与审计效率的关系。 质量控制可能会影响审计效率和进度,但是,良好而规范有序的质量控制却可以促进提高审计效率,促使审计达到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要求。
2、质量控制与成本效益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机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时,应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
3、质量控制与审计效果的关系。质量控制与审计效果相辅相成。通过审计质量控制,应要达到以下两个方面审计效果:一是通过审计质量管理,既对提高审计质量有直接效果,又能进一步促进审计工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果;二是通过质量控制,既要有效提高某一环节、某一项目审计质量,同时也要能促使审计达到审计目标效果,并对整个审计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 加强管理,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模式,促进提高审计质量
所谓“一体两翼”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强调以“项目审计质量控制”为主体,以“制度”和“人才资源管理”为两翼,通过制度带动、人员推动、项目实施三个环节,促进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一项举措模式。其中,两翼“制度”和“人才资源管理”审计机构层面质量管理,主体“项目审计质量控制”是项目层面质量管理,三者共同构成质量控制体系。这种模式,对于规范审计行为,加强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规范要求,促进实现审计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加快内部审计法规建设
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不健全,企业内部缺乏相应质量控制的制度,会使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作业时,缺乏监控,操作随意,出现在业务工作过程中问题定性模棱两可、支撑材料不充分、工作报告存在错漏隐患等问题,造成产生审计风险。为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应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完善的审计制度,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建立和完善审计制度,除了要建立相应审计规定及具体项目审计制度外,还应加强质量控制制度建设,这主要从综合质量管理和项目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质量管理制度,着重从职业道德原则、专业胜任能力、考核和对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执行情况的监控等方面入手建设,以保证审计质量。项目质量管理应重点从建立审计工作标准及项目质量控制、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等方面建设,以把好每个审计项目的质量和风险关,保证审计质量,把风险水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应具有严谨、明晰等方面特征。
(二)强化流程管理,促进实施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按照审计准则,强化流程管理,严格规范执行审计控制程序或政策,是审计质量得到保证的有力保障。根据审计项目实施的过程,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等三个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
1、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指在开展审计工作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过程的审计质量控制。它包括审计项目立项、编制审计计划,组建审计项目组,开展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开展审前培训,下发审计通知书和审计问卷等。这是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起点和首要环节。在审计准备阶段做好各项质量控制,不仅能从开始就使审计质量得到保障,而且可以节约下阶段审计实施阶段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1)审计项目立项和编制计划
审计项目立项和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审计项目立项和计划应体现具有针对性、重要性和可行性。针对性,主要包含:一,立项的审计目的明确;二,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重要性,主要是立项的项目内容应能体现是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等重大事项。可行性,是指审计立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适合审计人力资源的现状。
(2)组建审计项目组
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项目管理原则,组建审计工作组;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类别性质及复杂程度,统筹安排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组人员应具备相应专业胜任能力,以保证胜任审计工作。
(3)制定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一个重要环节,内部审计机构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应当安排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内部控制等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应明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审计步骤,审计时间进度安排,审计分工及利用外部专家方式等,并对审前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评估审计风险和确定重要性水平。内部审计机构应对方案进行评估,经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议批准后方能实施。
(4)开展审计前培训
在项目实施前,审计组应组织对审计人员进行审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审计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行业会计制度、审计实施方案、应重点关注事项、职业操守及应注意事项等。
2、实施过程的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是审计组根据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的过程。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审计流程及审计程序的规定。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对具体审计的过程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
(1)审计方法及审计程序的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通常使用对比分析、审计抽样等方法实施审计,审计抽样应考虑样本抽取的范围是否合适,避免出现样本误差,在评估抽样时,当分析评估发现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或有存在问题的嫌疑,应扩大样本量,确保结论可信。
内部审计实施项目审计,通常使用检查、监盘、函证、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在审计过程中,遵循流程规定,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同时应考虑方法是否恰当、能否达到相关审计目标,并改进内部审计方式,推进引入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执行审计程序,要做好以下两个原则的质量控制:一是,不能因时间、范围或个人原因,不实施或省略某些关键程序;二是,实施审计程序并不意味着平均使用审计资源,而应根据预定的重要性水平及对风险做出评估后确定轻重。
(2)审计工作记录及审计工作底稿环节质量控制
现场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工作记录及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体现,所以审计工作记录及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在现场项目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对所执行的程序、方法方式、内容等予以记录,并据此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机构应对审计过程程序、审计情况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做相应督导,以保证审计过程围绕审计目标有序的进行,避免产生偏差。
建立三级复核机制,对审计工作底稿及报告进行的三级复核,这是保证审计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手段。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主要包括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与计算、运用的审计程序、职业判断是否正确性、审计证据是否充分等内容。
(3)关于对审计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事项及敏感事项
当通过审计测试,发现存在舞弊、重大错报误报嫌疑或对敏感事项产生质疑等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以书面形式向被审计单位下达被审计情况核实表核实情况,根据反馈答复结果,组织专业人员共同讨论会审,必要时还应上报机构部门负责人会同专家进行研讨、会审评审,以确保问题、事项定性准确,审计判断及审计结论正确。
(4)审计报告环节的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及结果的集中反映,是为企业高级管理层提供决策的重要依据,审计报告必须如实、客观、恰当地反映审计情况。报告环节应注意着重把握好以下两方面:一是应根据审计目标,不同特性审计项目出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责任人任期间的目标责任、经营绩效、资产保存状况及重大事项责任等作分析评价;管理审计主要结合公司治理,对经营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分析评价;效益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通过生产经营与运转,所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作分析评价;内部控制审计主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经营运转及各业务循环活动,对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执行及执行效果进行评价。二是关于审计问题及审计建议,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求证据确凿、充分,所下的审计结论要客观中肯,评判所引用的法规条款要恰当,审计建议应具有建设性,科学合理,切忌大而空。这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审计机构应对审计目标实现程度、审计事实的清晰情况、审计意见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及审计建议的合理性等进行严格的审核。
3、关于审计的事后控制
审计质量的事后控制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为落实审计结果,积累审计经验,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实施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进行项目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整改进行后续跟踪与监督的一项措施。通过后续审计,促使审计结果得到落实,促进企业的管理得到改善与提升,对提高审计质量,发挥审计职能起重要作用。
(2)加强审计档案管理
审计档案是指在审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审计项目终结后,应对实施审计项目的审计资料形成审计档案进行立卷归档。审计档案质量控制主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审计档案归档要规范化;二是明确归档材料内容范围;三是明确归档文件的排列规则。
(三)加强审计人员素质控制,促进审计人才资源管理
1、加强审计人员素质控制
审计人员应要求具有审计、财会等相应及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掌握审计技术方法,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以使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机构应对审计人员从业资格进行严格把关。
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要点,是保证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单位部门实施审计,人情关、利益关是个关卡。这要求审计人员从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一是要求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或审计事项没有利害关系;二是要严格遵循回避原则。
保持客观与独立,加强对审计人员素质、质量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审计的高质量。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风险;风险防范
内部审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古代内部审计、近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三个阶段。目前,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对经营活动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指导。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的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
相对于外部的审计来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是为加强管理而进行的一项内部经济监督工作。是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对企业内部制度的制定的完善性、可执行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进行审计;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
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一)内部审计的内部性特征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大多都是以单位内部的员工为主,但也有少许是从公司外部部门聘用人员的情况,但是外聘人员的薪酬也由企业发放,内部审计人员受单位领导层的直接领导,这就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具有其他单位内部部门的共同特征,为了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认可,为了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加快经济业务的执行进度,不惜追求捷径,使用简单快捷的方法,达到良好有效的经营。
(二)内部审计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直接参加单位的重大决策会议、审计单位日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包括审计财务收支业务、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工程项目的过程审计,相比于外部审计只是在短短的数日审计企业的经济业务来说,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层反应,管理层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迅速与相关部门沟通,纠正已经发现和可能发现的问题。
(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差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一样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按照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准则等相关准则的要求审计经济业务,独立地检查、监督本企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建设经济活动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维护企业的利益。
(四)内部审计具有广泛的设计范围
内部审计的范围必然涉及到企业经济业务的方方面面,包括财务活动、工程项目、工会业务活动、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也可以进行保护性和建设性的审计。做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一般能够做到,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领导让审计什么,内部人员就审计什么,这样就决定了内部审计比外边审计的时间更充裕,审计的范围更广泛。
(五)内部审计的程序较简单
相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内部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审计结论、进行后续审计四个步骤。
在审计计划阶段,内部审计可以根据上年发现的问题,根据管理层执行的本年工作重点等制定审计计划方案,报上级管理层批准即可实施;在审计实施阶段,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效率较高,极容易发现问题;在审计结论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出具审计意见书或得出审计结论,供领导层决策;在后续审计阶段,单位领导或其他人员对审计结论有异议,可以及时向审计部门提出,审计部门可以及时调整审计结论,内部审计部门也可以对审计意见书提出的问题,及时追踪整改情况。
(六)内部审计比较明确
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十分明确,主要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企业所有者的权益。通过内部审计了解各个部门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是否按投资者的意愿做事。是否存在经营风险或做逆向选择,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二、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形成的原因
根以上内部审计的特征,我们可以分析出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风险形成的原因。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有时会计在做报告时会存在少数的错误报告、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管理层在管理上有重大的漏洞和失误,而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却会认为会计的报告是正确且允许的,或者是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的风险主要由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限、活动政策理解错误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认为会计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风险,也就是说内部审计风险是主管和客观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差,导致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受到影响
内部审计部门是存在于单位内部,在单位管理层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大型的企业集团,有清晰的管理层结构,内部审计部门一般被称为监事会,监事会直接服务于董事会,对下属的分子公司进行审计,监督经理的管理活动是否实现了子公司经营效益的最大化。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一些企业内部不设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将内部审计部门设立在财务部门之下,或将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合并设立,这些结构上的错误导致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弱。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来评价单位的经营活动。如果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服务于领导的意愿,不能够客观、公允地评价单位的经营活动,出具虚假的审计意见书,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的可能。内部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不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就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给审计活动带来风险。
(二)面对复杂的审计对象和内容,给内部审计带来更大得难度,导致审计风险
随着企业体制的改变,及企业重组、合并、分立等,导致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越来越复杂,许多大型企业的集团的审计对象为子公司、分公司、下属单位、连锁经营店。企业内部的层次结构越复杂,交易活动越复杂,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内部审计的内容也由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由以前的财务审计,发展到现在的效益审计、投资审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决策审计、风险审计、环境审计等等。这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的难度越来越大,审计风险随着增加。
(三)炔可蠹频娜嗽彼刂什桓撸是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主要原因是在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人员相比,业绩成果不明显,工作内部环境不好,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专业、会计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小。有些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禁不住他人给予的来自经济等其它方面的诱惑,还有一些员工因缺乏对计算机的审计技术,从而不能有效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求,导致审计人员的信誉和工作质量大大下降甚至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使审计出现风险。
(四)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方法比较滞后
我国在审计制度方面形成较晚,尚不健全、甚至出现空白,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没有理论依据,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审计。我国内部审计方法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主要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风险意识较弱,很少利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审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基本靠审计人员主管从事这方面多年的经验来判定样本量,而正是这种判断抽样极其容易出现重要的漏洞,和注意事项,形成审计风险。从目前来看,一些企业没有完整的审计程序,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度,审计报告制度等。审计报告以协调关系为基调,问题定性模棱两可,这些都导致审计质量受到影响,导致审计风险加大。
三、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的措施
内部审计风险虽然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而且不能完全杜绝,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措施,将其控制在较低的程度。
(一)建立健全审计法规,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审计署、内审协会可以组织审计专业或其他专业的专家编制政策法规,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结合本地区行业的特点出台适合本地区的政策法规,形成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审计方法。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断走向规范化道路。
(二)积极参加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完善工作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减少财务收支记账出现错误的风险,也可以使相关部门按照内控制度执行,在记账前期预防错误的发生。内审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给管理层提出可行的管理决策方法,从而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将风险的消灭在萌芽中。
(三)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
对于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制度,首先要做到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其分工,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防止后期出现问题时人员之间相互推脱、出现漏审、审错等审计风险的发生;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工作标准和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制度,这样不仅增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同时也减少了审计风险的发生。最后,坚持审计标准,正确处理审计样本数量和审计质量的管理,抽查的审计样本量要保证审计的质量。才能减少审计风险。
(四)加强审计报告规范
审计报告要在审计的底稿的基础上形成,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的评价要客观,在没有依据或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结论。审计报告措辞要严谨,处理意见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内部审计机构要建立内部审计报告复核制度,以防止内部审计风险。
(五)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定期培训
审计人员的素质对审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应指定明确的审计培训规划。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别指定不同的目标进行培训。要把审计事业的发展和人员的生涯结合起来,根据每年不同的变化,修改和完善培训方案,增加内部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内部员工素质和业务能力,处理特殊事件的应变能力,从而减少审计风险,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时代的变化。
(六)优化审计技术方法
计算机电算化高速发展,采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对审计工作造成的被动和心理上的劣势,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可以实现经济业务处理流程透明化,有利于强化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重视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及人际关系的处理。
参考文献:
[1]谢志华.审计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阎金锷,刘力云.审计风险及其应用的探讨[J].财会通讯,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