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4: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管理与工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管理;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可能对环境与生态产生诸多影响,我们应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应采取行政、科技、经济、法律等措施,建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各自职责,制订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尽量减轻施工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水利工程建设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一、工程业主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工程业主在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及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并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定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及具体管理办法;编制招标文件和承包项目合同中的环保条款;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环保工程措施的落实;负责协调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关系,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编写年度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及月、季、年报表;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认真做好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环保项目未按要求实施完成的,不能通过验收。
二、施工监理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监理工程师不仅要抓好合同、进度、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还要加强环保管理,建立以总监负责制为核心的环境监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监理制度和监理程序,落实监理具体措施,实行分工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1、工准备阶段。应审查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是否满足环保要求,如有问题,应协助做好设计优化工作。
2、体施工阶段。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确定监理的主要内容,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此外,对于施工单位存在的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必须依据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并责成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3、工验收阶段。提交环境监理报告,参与业主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和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的环保监测验收。环境监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表、地下水资源保护;施工区生活供水灭菌消毒的监测与检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处理,排污口及水质监测;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和大气监测;噪声污染控制和监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水土流失的防治与植被恢复;人群健康保护;文物保护;环保设施的建设。
三、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1、强施工人员管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环保条款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环保工作,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与工程同步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及时检查环保设施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保问题,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善和恢复施工区的良好环境。
2、立环境保护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下,生产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体系。
①防治水源污染。根据国家水资源保护有关标准,控制进入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废水浓度,对砂石骨料加工清洗、混凝土养护、化学灌浆、机械废油、施工企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直接排放污染水体,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施与农田,施工机械检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洒道路及施工场地。
②防治大气污染。根据有关排放标准,采取措施消烟除尘,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量;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扬尘和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取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施工机械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各种燃油机械必须装置消烟除尘设备;砂石料加工及拌和工序必须采取防尘除尘措施;严禁在施工区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并加强施工机械、车辆的管理和维修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③防治噪声污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采取减噪降振措施或选用低噪弱振设备和工艺,实行施工区与居住区分离,设置隔音设施,所有进场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外排噪声指标参数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尤其在靠近生活营地和居民区施工的单位,必须合理选择和调整施工时间和机械配置,尽可能在白天进行施工,严禁晚上进行大规模施工活动,减少和避免噪声扰民,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④防治废物乱排。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 ,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结合造田、修路等利用弃 ,减少占用耕地、河道等;防止废弃物中有毒有害成分污染水体;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石、混凝土、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工程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实行袋装化,并及时清运至施工区周围较近的城镇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并做好人群健康保护工作。
⑤防治疾病流行。防治疾病流行,保护人群健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认真做好疾病调查和防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免流行性传染病、地方病、自然性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千方百计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⑥防治水土流失。按工程设计和合同要求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当堆砌高度较高时不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工程施工期间不乱砍、滥伐林木,尽量不破坏草灌等植被,并选择适宜本地区栽植的植物,进行生态护岸、草皮护坡,保持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减免工程施工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⑦防治文物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疑为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移动或破坏,同时将情况立即通知业主和文物主管部门,保护好文物。
总之,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有关法规,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好工程施工期间的生态环境,使工程充分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郜文江,王焕芳.水利工程施工时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监测;计划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近年来出现地球变暖,这都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没有正确的认识。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在不断的进步,在进步的同时也有很多的问题暴露出来,最为突出的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问题。因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效益,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起步。
一、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来看,所有的工程都要接受环境的评价,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环境评价显的尤为重要,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地域较广、且影响的人较多,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的管理与监测一定要加强。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就越来越重视。环境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的改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问题才能促使水利水电工程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土地的影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庞大,对于区域的占地较广,就会造成很多居民的被迫迁移,当居民迁移后对土地进行利用。影响土地环境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促使水库淹没了很多的土地,使很多以耕地为生活主体的农民被迫迁移,到别处重新开荒造地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第二个方面就是不仅仅只有水利水电工程对土地征用,还有其他的建筑行业也会对土地进行占用。第三个方面就是当水库中的水蓄满时,由于一些自然环境的作用使得水位的升降不断变化,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一些滑坡、崩塌等危害,这样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威胁。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造成水土流失,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地面的占用,将原有的房屋等一些设施都迁移,这就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就会造成水土流失。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进行砍伐和处理工作,迫使原有的天然植被和灌树林消失,造成地表的状态,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是当雨季时,水土流失的状况特别严重。对于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废弃物的堆放也可以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三)水利水电工程对植被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土地的占用迫使居民迁移,这就会造成居民在建房过程中对于树木的砍伐利用,对于森林植被造成破坏和不利的影响。
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的计划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其相较于普通工程而言,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洪、发电以及用水灌溉等,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内容和计划方案,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的管理体系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例如:政府环境保护、施工单位等很多的部门和成员。
(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体系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的监测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环保移民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对于影响环境的因素由环保移民部与环境监测机构共同承担。利用监测机构能够充分的减少业主的开支和增加技术与设备上的利用率。
(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体内容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主要影响在于施工人员和水质以及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还有一些影响比较普遍,例如:水生植物、土地植被、水土流失、废物排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中心内容。
(四)加强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与监测的队伍中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进行评价与监测的过程中,由于项目本身复杂且庞大,涉及的人员也较多,因此应该让所有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加入到管理与监测的体系中来,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进行管理与监测。可以通过一些环境安全教育课来提高公众对于环境的管理与监测意识,对于整个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环境问题都应该公开,让所有的人员都参与到其中,这样就能有效的保护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
结束语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深远,因此,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一定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好的生活环境才能给人们带来健康。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进步趋势,对于人们日益生存的环境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希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不断的在发展中保护环境,这样才能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彭盛华,翁立达.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探讨[J].水利学报,2001(10).
[2] 安纾瑶.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0).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管理;保护措施;浅析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可能对环境与生态产生诸多影响,我们应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轻施工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水利工程建设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1 工程业主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工程业主在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及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并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定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及具体管理办法;编制招标文件和承包项目合同中的环保条款;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环保工程措施的落实;负责协调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关系,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编写年度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及月、季、年报表;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认真做好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环保项目未按要求实施完成的,不能通过验收。
2 施工监理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2.1 施工准备阶段 应审查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是否满足环保要求,如有问题,应协助做好设计优化工作;
2.2 具体施工阶段 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确定监理的主要内容,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
2.3 施工验收阶段 提交环境监理报告,参与业主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和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的环保监测验收。环境监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表、地下水资源保护;施工区生活供水灭菌消毒的监测与检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处理,排污口及水质监测;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和大气监测;噪声污染控制和监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水土流失的防治与植被恢复;人群健康保护;文物保护;环保设施的建设。
3 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3.1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环保条款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环保工作,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与工程同步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及时检查环保设施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保问题,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
3.2 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3.2.1 防治水源污染 根据国家水资源保护有关标准,控制进入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废水浓度,对砂石骨料加工清洗、混凝土养护、化学灌浆、机械废油、施工企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直接排放污染水体,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施与农田,施工机械检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洒道路及施工场地。
3.2.2 防治大气污染 根据有关排放标准,采取措施消烟除尘,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量;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扬尘和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取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施工机械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各种燃油机械必须装置消烟除尘设备;砂石料加工及拌和工序必须采取防尘除尘措施;严禁在施工区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或恶臭气体的物质。
3.2.3 防治噪声污染
3.2.4 防治废物乱排 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碴,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3.2.5 防治疾病流行 防治疾病流行,保护人群健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认真做好疾病调查和防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免流行性传染病、地方病、自然性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千方百计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3.2.6 防治水土流失 按工程设计和合同要求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当堆弃高度较高时不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工程施工期间不乱砍、滥伐林木,尽量不破坏草灌等植被,并选择适宜本地区栽植的植物,进行生态护岸、草皮护坡,保持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减免工程施工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3.2.7 防治文物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疑为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移动或破坏,同时将情况立即通知业主和文物主管部门,保护好文物。
1.1环境工程从业人员在岗后续培训跟不上
环境工程理论、技术更新很快,尤其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在环境工程中获得应用,但由于缺乏资金,环境工程从业人员在岗后续培训远远跟不上环境工程技术形势发展的需要,很多人的知识结构仍停留在十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的状态。由于缺乏知识更新,对于环境工程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2环境工程管理不规范
整个社会环境没有形成对环境管理足够强的意识,缺乏危机与挑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政府与社会的监督力度也不够,环境管理工作不规范,如环境管理中的“一票否决”制度形同虚设,许多制度的可操作性很差,更不要说实施效果了。同时,环境管理站网与实验室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服务功能不强。
2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4)建立环境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举报、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媒体的监督与批评,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2.2健全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环境工程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与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衔接、配套,使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和规范,提高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环境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如制定环境工程工作管理规定、环境工程实验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或试验网站管理规定等。制定环境工程规划时必须实地考察,使环境工程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的环境资源,较好地解决各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旦规划项目被有关部门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考评。规划方案的相关信息也要及时记录在案,并反映到决策文件中,如执行工作任务的制度、执行过程所获得的信息等,这些资料将成为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
2.3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事业投资力度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应当积极引导和宣传鼓动。人们观念的转变不在一朝一夕之际,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改变对环境管理工作的认识,只要持之以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环境事业,如环境工程建设,环境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为了确保环境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2.4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2.5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2],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3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快速变化,逐步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工程的变化。什么是环境工程?它是一项技术,这项技术是为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的,提高环境污染防治和治理,最终目标是利用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理论手段来控制污染的环境。而对于环境工程管理,顾名思义,是在工程和环境标准下,评估环境因素,同时,对环境影响的不利因素,最大控制,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因此,对环境工程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不足;方法
1环境工程的任务和管理方法
1.1目前环境工程的任务
目前,环境工程的任务是确保人类活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和谐。环境管理体系是提高项目管理战略的升级,是为了环境达到更完美的状态。因此,环境工程,不仅要完成任务,并使成本最低,获得最佳的环境保护效果。例如,一个产品在在使用中有可能受到环境影响,并影响环境,所以通常做法是把这些产品由其他质量更好的产品所取代,另一个办法是提高产品的周边环境,让他们的工作能力在良好氛围内工作能力最大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工程管理表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体系和产品的环境要求之间没有冲突,是一个和谐的系统,在这过程中很难避免冲突,而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就是管理系统升级。
1.2目前环境工程应该使用的管理方法
目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序、合理和谐统一的管理体系,保证管理的制度顺利实施。此外,为了做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我们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及制度,使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同时,也要责任明确,让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更到位。有效监督环境工程管理,确保科学规范工作顺利进行。
2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缺乏科学性及综合性的预测,导致这些因素指标的制定有很多困难,因此软指标多,硬指标少。因此,影响各指标之间的和谐统一。环境工程管理认识度不高,人们了解很少。我国设立此专业的大学不多。因此,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鉴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环境工程管理培训不多,导致环境工程管理不容易。许多人不了解环境工程管理,这样很难避免浪费资源。由于缺乏宣传,导致大量的环境工程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公布,透明度底低,没有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的不足,没有让环境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环境工程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对环境工程管理监督不到位,导致有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但都不作为,这是很难达到应有的标准和规范。同时,环境工程管理的上级管理者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服务价值很小。
3加强环境工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立足实际,充分认识到形势,分析和解决问题,优化管理体制,让环境工程更好的服务人民,维护人民更好的生活水平,让管理层对此体制认同。在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先进管理模式,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一个标准,为以后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同时,管理系统和规划目标要高度一致,两者相辅相成,不断完善,保证目标规划的实现,也验证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规定相关的环境工程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化法律法规,使其更具操作性。还要注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制定合理的计划,让员工按计划推进,从而精确的完成工作。应鼓励大学院校发展环境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可以定期邀请环境专家、环境管理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增强环境管理能力。应尽可能加大宣传环境工程和管理的力度,通过特殊的网络和优秀的管理案例,使人们了解环境管理的经验及杰出成就,并积极参与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中。
4结语
总之,环保工作已引起全球范围内人们的关注,环境工程管理尤为重要。在环境项目管理中,它具有领先的地位和先进管理体制,保证了环境工程管理的可持续运行,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采取合理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意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视。不仅许多部门都没有意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它的技术、方法和如何操作了解不够,这也是不被重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研究,探索合理的对策,是迫在眉睫的。
作者:王新宇 单位:盘锦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韩仁才.关于环境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5:32-33.
1.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
(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
(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
(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
(4)建立环境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举报、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媒体的监督与批评,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1.2健全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环境工程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与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衔接、配套,使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和规范,提高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环境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如制定环境工程工作管理规定、环境工程实验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或试验网站管理规定等。制定环境工程规划时必须实地考察,使环境工程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的环境资源,较好地解决各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旦规划项目被有关部门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考评。规划方案的相关信息也要及时记录在案,并反映到决策文件中,如执行工作任务的制度、执行过程所获得的信息等,这些资料将成为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
1.3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事业投资力度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应当积极引导和宣传鼓动。人们观念的转变不在一朝一夕之际,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改变对环境管理工作的认识,只要持之以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环境事业,如环境工程建设,环境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为了确保环境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1.4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1.5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2],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2结语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管理工作;思考
在城市中蜿蜒流淌的条条河道,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很多城市的发展目标。经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安阳河(又名洹河)是流经安阳市市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林州市林滤山东麓,全长164km,其中河道流经安阳市的长度为24.3km,流域面积1920km~2,市区以上流域面积(含市区段)1520km~2。多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尤其通过三年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清水工程的实施,河道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是,河道水质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是要保护优美的自然景观,创造和谐的生物生长环境,保障良好的自然水循环,恢复一定的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应加强开展改善河流水环境的建设,让更多市民“依河而居”,使城市真正成为“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河道建设不仅要使堤岸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要融入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环保、建筑艺术等多种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正逐步向城市集中,建设中的城市、扩大的城区对我国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强调城市水利的同时,不能不强调城市“利水”,即城市的建设要遵循水的自然规律,给水一个开放的、有利于环境、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
1.城市河道水污染的原因
造成城市水污染的因素很多,但归纳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1 雨污污染比较严重
通过几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初期雨水对于河道水质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雨滴在降落过程中携带了空气污染物;雨水在地表径流过程中携带地面的各种污染物;雨水冲刷管道内的沉积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水质恶化。合流制管网系统由于初期降雨水冲刷污水管内早流期间沉积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通常比分流制的雨水系统的污染更严重。有资料表明,降雨初期屋面和地面径流雨水的cod可达1 000 mg/l以上,从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角度来看,初期雨水应该经过适当处理后,再排入水体或加以利用。其中,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城市地区,农业施肥和农村地区家禽、畜牧业: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各种氮鳞肥的施用,很大一部分通过地面径流进入河道,造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家禽、畜牧业的排放物无组织现象也比较突出。
1.2 补充水源不足,且补充水源自身水质无法保障
由于大部分城市内河水系基本为平原河网水系,流量小,流速慢,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抗污染冲击能力小,水质容易恶化,以前的内河水系主要依靠降水补给,因汇水面积小,且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河道补给不足。
当然,也有些城市保障水循环方面主要依靠引配水工程,而作为引配水水源受到外面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气象因素,它也存在些问题,市区河道配水缺乏持久性、连续性,配水期间河道水位普遍偏低,不少河道水量不足、水流滞缓,有的河道因水源不足面临枯竭,现状配水设施中大部分是与排涝泵站相结合的,而这些泵站多数为建设年代已久,失养情况较为严重,致使泵站配水能力降低。
1.3 河道淤积严重
对沉积物释放所产生的内源负荷则重视程度不够.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污染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雨水淋浴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沉积在底泥中的氮、鳞营养元素,易形成营养物质的内负荷,当外源排入河流水系的n、p营养元素负荷量减少后,沉积物中的营养元素会逐步释放,成为河流水系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河道底泥释放的污染物量取决于河道的淤积程度、河道流速、水温等多方面因素,沉寂的大量淤泥使得河水污浊.同时,当气温升高时,淤泥中的有机物迅速分解氮、鳞等物质,使得水体极富营养化,并且发酵释放恶臭气味,影响周边环境,除此之外,底泥中含有重金属及其他多种病原菌也不容忽视。
1.4 截污不彻底
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垃圾及初期雨水等各种点源、面源污染源侵入后,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外源污染是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目前一些城市截污基本以雨污分流为主,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染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截污难度也逐步加大,致使城市截污不够完善,这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是对河道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同时,部分雨污分流比较完善的地区,部分管材老化、破损、渗漏进一步造成污水外溢,排入河道.此外,目前有些地区的居民阳台落水以及沿街商铺排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由于居民生活习惯,阳台落水多为洗涤污水,其中含磷物质,此类污水直接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河道内;商铺排水中含有大量油污及含酸、碱废水,通过道路雨水管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
1.5 城郊地区沿河垃圾堆放和倾倒现象严重
目前,在很多城郊结合部,由于没有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系统,农村地区的大量生活垃圾和部分工业垃圾无序堆放在河边,甚至直接向河中倾倒,一到雨天,垃圾渗滤液或垃圾就直接进入了河道,这些垃圾对河道水体的污染非常严重。
2.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措施
城市水环境改善是针对目前城市河道污染比较严重,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想要改善水环境,必须在河流水质、护岸、底泥、生物等各方面生态状况都协调平衡,具有旺盛而稳定的生态食物链。
2.1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和绿化景观建设
在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的同时,加大河道生态治理力度,通过生态护坡、沿河绿化,改善、修复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集防洪除涝、水清岸绿、休闲环保于一体的河道风景带。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和区县建成区河道两岸,逐步建设沿河生态景观带;沿河乡镇和村庄,根据各自特色修建临河休闲小品和绿地;其他河段堤防绿化以林木为主,建设林木绿化带。加大河道护岸林、护堤林管护力度,加强林木防火、防治病虫害和更新采伐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植树管树的积极性。
2.2 加强截污治污建设
将河道截污与区域排水规划、污水处理厂网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彻底封堵入河排污口,修建截污管道,全面实现截污纳管、清浊分家,有效控制河道水体污染。加强村镇污水处理、坑塘整治、面源污染控制,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使污水得到充分回收、有效处理和合理利用。
2.3加强河道水体循环和水质保护
建立外调水补充河道生态水长效机制,鼓励合理利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实施河湖、湿地补水。制定水体循环调度、运行和管理制度。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建立水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区县边界断面、入河排污口及污水处理厂的监督性监测,逐步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实现信息共享。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和管理,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制度,除污水处理厂出水入河口门外,原则上不再受理新建入河排污口申请。
2.4 底泥清除
目前河道底泥治理主要为底泥清除,按照淤泥的实际厚度进行清除,既避免挖除河床老土,降低河道护岸的成本,有利于恢复河道原有的深滩和浅滩的自然形态。
2.5 构建陆生-湿生-水生的植物群落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搭配选取了较多的水生景观植物应用到河道上,形成河流生态循环,净化水质的作用。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管道;环境监理;重要性
1.环境监理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研究的意义在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落实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理的实施,使环境管理工作融入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变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变政府强制性管理为政府监督与建设单位自律相结合,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次飞跃。开展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对于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工程监理制度,确保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强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反映了项目运作和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使项目取得成功。该目标界定了环境监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即进行工程环境保护的三控制,那就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
2.环境监理与工程质量控制
2.1质量控制的原则
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查、监督和管理。重视事前控制,及时预防和制止可能发生环境影响的各种不利因素,防患于未然;严格事中控制,随时消除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各种隐患;完善事后控制,使承包商提交的工程项目满足设计、技术规范、合同以及环评报告等方面的环保要求。
2.2开展质量控制要点
2.2.1制订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等技术文件
环境监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在进行深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环境监理大纲编制环境监理实施方案,作为此后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基础文件。环境监理应在环境监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分项、分部以及单位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监理实施细则,作为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的依据。除此以外,为了保证环境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监理单位及工程师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重要环节监理方案、人员培训教材、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应急方案等技术文件。
2.2.2建立、完善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在实施环境监理的条件下,工程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建设单位的统一管理、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以及承包商的环境保护等诸方面。因此,督促承包商建立、完善其内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思想保证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工作管理体系,检查其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是搞好环境监理的重要保证。
2.2.3工程设计管理
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检查、会审工程设计文件是环境监理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地质、社会经济、投资等方面的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变更。此时,环境监理应对变更的设计进行分析,并与设计、环评单位协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这是环境监理开展事中控制的重要环节。
3.环境监理与工程进度控制
3.1论证并分解进度目标,抓好宏观总体进度控制
要有效地进行工程进度控制,环境监理工程师必须对进度目标进行论证和分解,抓好宏观总体进度控制。因此,对于承包商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年、季、月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计划,环境监理工程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和环境隐患应提出调整建议,这也是监理工程师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3.2严格控制工程进度
进度计划涉及建设单位和承包商的经济利益,监理工程师不能代替承包商制定或执行计划,只能审查批准计划、督促承包商执行经批准并写入工程合同的计划。对于环境监理工程师,为了落实“三同时”,保证环境保护措施与工程施工的同步进行,应与工程监理密切配合,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此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对建设项目某些环境影响的预测也是以某些特定的条件为前提的,环境监理参照各环境影响预防措施的背景进度条件,严格控制承包商施工进度。
3.3疑难问题监理
根据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不同,不同施工段、不同环境敏感点的环境保护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疑难问题(如涉及动物迁徙、夜间施工),环境监理应密切监督期工程进度的进展,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措施,保证其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开展。
3.4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由于影响工程进度因素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进度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方法,全过程、全方位实施有效控制。进度控制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事前(前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反馈)控制。
4.环境监理与工程投资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这个工作始于工程项目中标、确认之时,一直到工程项目竣工后的保修期结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了做好成本的控制,应该就每一个工序和每一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确保一切开支都控制在计划成本内,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消耗。
环境监理工程师进行投资控制的目的并不在于对工程整体成本的控制,而是监督承包商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因为,在工程投标过程中,承包商为了中标往往将工程单价报的相对较低,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的原因,合同总价必然发生改变,尤其对于工程环境保护,由于其复杂性,很容易引起合同价款的变化。但工程总投资不是无限的,具有一定的限制。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保护工作,其投资控制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工程总体的投资控制,这就要求环境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做好工程环境保护的投资控制工作,保证工程达到预定的投资目标。环境监理进行投资控制的要点包括:
4.1工程预算的审核确认
作为投资控制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环境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预算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其中遗漏或有误的部分进行补充和修改,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在预算中得到正确地体现,尽量减少工程增项、漏项对工程总投资的影响。
4.2进度款核定
主要是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承包商所完成施工任务中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质与量的核实与确认。
4.3支付控制
支付控制既是投资控制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环境监理参与支付控制主要是通过在核实承包商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工程合同要求的前提下签署付款通知书来实现的。(需要与监理(下转第34页)(上接第39页)工程师协调统一之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