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3 04:04: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单位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机关车辆管理是为机关中心工作服务,保障的重要方面;机关车辆管理水平也是机关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事业机关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快捷、安全的用车服务;机关单位的车辆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机关单位管理水平和对事业机关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机关车辆管理代表机关形象。车辆管理的科学性影响着机关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形象问题,公车管理制度在油费、洗车费、维修费都要做好相应的记录,然后机关车辆管理中心在财务部门进行好成本预算,根据实际情况登记好每辆车的加油量、维修费用及洗车费。车辆管理中心也定期核对车辆的使用情况,对每辆车的核对无误后,再向有关部门反馈。要建立起车辆保养维修等有关部门专门管理制度,提高有关事业机关部门的重视。建立起车辆管理相关责任分配制度。此外,制度的健全固然重要,有关部门也要严格按照制度具体实施执行。提高机关车辆管理的意识,为机关单位赢得社会利益和提供高效率的服务。提高对机关车辆管理及工作的认识,保证机关部门对车辆管理有效管理的进行。
2建立规章制度
机关车辆要高效科学的使用,就要建立相关的车辆管理制度。机关车辆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的规定,部门用车和个人用车要区别开来,机关车辆用车要遵循先领导、后科室、先急后援的原则。正常工作期间,车辆的调配都由办公室安排,事业机关部门用车统一实行派车制度,要提前一天想办公室提出申请。由配车局签字后,再由办公室统一调度安排车辆。要严格按照“定人定线”的车辆使用制度这不仅是加强机关部门对车辆的使用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是深入贯彻落实道路安全行驶的要求,做好没有特殊情况,各个部门除高层领导固定用车外,统一由办公室调培车辆。没有制度的管理是不科学的管理,根据机关部门改革的变化和职能的转化,机关部门对车辆管理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健全车辆管理制度改革,吸取先急后援的管理经验,做出了有效地车辆管理来协调机关部门的整体管理。健全车辆管理制度后,加强公车编制审批的管理强度,对机关车辆的编制、调配做出严格的规定,严格按照人员安排及领导级别来配车,服从办公室的调配。对机关部门车辆的购置、保险、维修、加油等方面大力引进管理机制。从各机关单位对车辆管理需求,就要求机关单位的车辆管理的制度具有政治的强制性,在相关规定上也必须遵照规章制度。在日常实际操作上,严格按照机关车辆管理的制度规范使用车辆,来保证机关规章制度的有效实行。
3科学安排、合理调度车辆
机关单位对车辆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要科学的安排车辆的行程是极其重要的。合理调度车辆,就要在细节中好好把握。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关部门对每天的日常车辆安排,必须具有远见性、细节性。对提前一天提出出车要求的,要及时了解出车的任务、目的地,合理有效、统一安排车辆。在出车的地点、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乘坐一辆车。在安排车辆时,也要注意出车的任务和时间,对于紧要事情,要优先发车。对于车的性能,出车任务,出车时间要求的不同要合理调度不同的车辆。为了及时完成出车任务,提高车的灵活性,科学安排、合理调度车辆。针对一些突发紧急事件,相关部门要做出明确的规定,根据需要紧急用车的实际情况,及时处理,合理调度车辆。防止对紧急事件处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制定合理的用车制度,提高用车的灵活性。时刻保持良好的用车状态,做到紧急时间随叫随到。保证每天值班的车辆外,在现有车辆通讯的情况下,随时掌握车辆空闲的信息,利用车辆使用的实际需求,掌握车辆使用的特点和规定,选择备用车辆保持良好的车况,能够做到及时、快速、安全为一体的出车要求,应对急需。
4以人为本,提高驾驶员素养
车辆管理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一批具有责任意识,素质高的驾驶员队伍,驾驶员在机关车辆管理中的作用非凡。驾驶工作外表看似简单,但是在事业机关单位中,因为紧急突发事件,要在外地长时间处理事务时。会遇到天气恶劣,道路崎岖,这就要求驾驶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驾驶员本身的车技来说无容置疑。为了完成任务,驾驶员起早贪黑,在其他工作人员可以在乘车的时候稍作休息,但是驾驶员在一路上就必须克服困难,集中精力。这不仅是对驾驶员自身身体素质的考验,也会是对驾驶员的事业心的考验。驾驶员的职责就是急办案人之所急,想办案人之所想。在车辆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就要节约时间,赶速度,协助机关相关部门人员完成任务,做出自己的贡献。驾驶员在具有车辆安全行驶的技术前提下,理应还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和政治觉悟。在遇到经济突发事件时,有能力去协助工作人员。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在驾驶员优质服务意识中,培养勤俭节约的思想,要提倡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5对机关车辆进行保养
机关车辆的使用不仅多,而且情况复杂。对机关车辆要实时维修保养,以此来面对不同突发事件。对机关车辆的预防和保养制度,是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对车辆定期状况的检查,对车辆进行检测、维修,来准确掌握车辆的基本情况。对车辆情况准确无误掌握,才能确保车辆的指挥配调。对于车辆的一般基础情况,如车型、使用性能、定期保养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使得驾驶员可以有效地对车辆实行全局把握和办公室对车辆的及时调度。要确保车辆调度准确无误,保证车辆运行的流畅性,就要全面消除车辆的不利面。对于车辆的实时线路及车辆出行的天气变化等,都要与机关单位的相应部门进行有效地联系。要切实掌握用车情况,及时解决车辆的使用问题和程序性问题,对突发状况实行及时补救,保证用车任务的顺利进行。认真贯彻车辆的保养制度与全面维护,加强车辆运行的质量和安全。对机关单位的车辆零部件及车身进行全面维护保养,及时有效了解车辆的实际情况,减少车辆突发事故的发生。为了对车辆管理做到有序的调配和安排,不断改善车辆管理制度,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不同状况的车辆调配,合理科学的研究出方案。驾驶员对自己驾驶的车辆要做到定期检查,进行维护保养,车容、车况的及时保养,安排驾驶员掌握一些基础的汽车维修知识,掌握临时排除故障的技能。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突发故障,提高机关有关部门车辆出行效率。确保任务的完成。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推动机关有关部门用车的科学性,完成制度建设的完整性。
6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发挥人力作用,体现人力资源价值。21世纪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要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要重视对人才创造性的培养,利用激励机制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使其能完全胜任岗位工作,确保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到的激励机制理论
随着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化,相关学者对激励机制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得出的激励机制理论有很多种,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不同,最终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同。激励机制研究理论可分为内容型理论、过程型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和综合型理论。不论哪一种理论,其在应用实践过程中都离不开员工。即任意一种激励机制理论的应用都要以单位员工为基础,将员工作为激励对象,通过提高报酬、增长预期等方式来激励员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兴趣的目的。
3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不论是实际的经济奖励,还是社会地位及职位的提升,激励机制的立足点都是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在新时期,事业单位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利用激励机制来带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建立“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事业单位文化
优秀的事业单位文化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会让员工的精神需要获得满足,从而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事业单位满足了员工各种需求的时候,如工作环境、薪酬、尊重等,员工的工作效率、创造力将会极大地提升,就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努力维护和改善单位与员工的关系,促进普通员工和管理层的沟通。同时,还要营造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决策环境,重视员工的智慧吸收,使员工通过自身能力的展示参与到单位管理决策中,使其能充分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喜悦,感受到事业单位对其员工能力的尊重,同时也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在单位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3.2建立“体现贡献、评优表彰”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包括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在制度运行中必须要强调适度原则:一是考核标准不能定得太高,以员工经过努力均能达到为准;二是不能强制规定淘汰比例,全部达标就不用淘汰。
3.3建立“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培训制度
事业单位人才的开发、发展和完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培训。一是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岗位需求、单位未来发展方向、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也要充分尊重员工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员工根据自身发展意愿确定培训内容。二是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要防止把培训作为福利和待遇的倾向,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
3.4建立“发挥潜能、共同发展”的职业规划制度
目前国内不少事业单位都不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事实上,很多员工在一个岗位甚至多个岗位工作、培训后,会表现出其性格、能力甚至人际关系的优劣,如果此时事业单位能够通过专业的规划师对其未来工作生涯进行专业引导,相信一定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这项工作表面看起来是多余的人力成本投入,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项有回报的投资项目。
4结束语
1、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财务内部控制的着重点主要放在会计核算和业务执行系统上,在其他环节的控制比较薄弱,尚未能覆盖到每一个环节。财务部门在财务的内部控制中的力量和所起到的作用还很有限,所以现代的财务内部控制需要在全体员工参与整个流程环节。
2、定量指标对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无关紧要
一直以来,定量指标很少被用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根本原因是不想用、不会用、但随着国家各方面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水利事业的管理向世界最高水平迈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财务内部控制也需要从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转变成精细化管理方式,相应的指标也应从定性指标发展成定量指标。3、财务内部控制加强的同时会影响到办事的效率。严格的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必然受到制度的约束,办事时会感觉到程序繁琐,但是一个健康的、内部控制较好的单位应该具有制度健全、执行严格、程序规范和手续完善的基本特征,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相反一些家族式企业无法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就是因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人为因素,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创新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体制和机制在历经改革之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所以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从内部环境的建设、财务管理、预算监督、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建立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应对新的发展形势。
1、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创新
现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常被界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应执行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同时对兴办的实体单位与母体分离,实行独立核算,改造为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科学、合理的对国有资产进行界定和分类,盘活资产,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加强预算管理可以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落实从源头上得到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必须实行明晰预算制度,对票据和银行账户加强管理,把所有收入纳入预算,杜绝产生账外收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还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大额资金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规定。
2、成本控制的创新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大部分支出项目都确定了具体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单位的支出没有控制在规定的范围。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首先把各项经费预算在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分解落实,建立比较完整的费用控制指标体系。其次要对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从财务上对各个部门的具体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核算,以便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各个部门的实际费用支出情况。再次实行奖惩机制,对费用支出又节约的进行奖励,超支的则自己负担,奖罚分明。
3、加强内部岗位控制
对内部岗位的控制首先要明确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有哪些。其次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规定,是相互之间能够产生有效的监督和牵制,形成制衡机制。根据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实行账物、账钱分开管理,限制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同时要对内部一些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机制。内部牵制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内部的任何部门或者个人无法对一项业务或一部分业务形成完全控制,使每项业务的实施都必须通过其他部门的职能进行金叉控制或检查,保证每项业务能够正确的经过财务内部控制规定的处理程序。
4、强化授权审批
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进行授权审批控制,这就要求单位内部对相关工作的授权审批的权限、范围、程序及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单位领导不能越权审批、互相推诿,权力的行使也必须是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这样就可以保证相互之间权责清晰、有职有责、权力对等。对于很多单位的发票审批权都集中到主要领导手里的情况,可以一种比较先进的授权审批理念,可以采用分级审批的方式,减少主要领导的繁琐的日常业务工作,也能够强化各部门或各人之间的相互监督。
5、内部环境建设的创新
内部环境既包括组织架构及相应的权责,也包括诚信和道德观、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财务内部控制尽管在制度安排上强调相互之间的牵制,但是在财务内部控制中显然离不开人的因素,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积极正确的理念,对强化财务内部控制起到很到的推动作用。目前这一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应有重视,但还远远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结束语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筹资管理目标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目标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社会公众服务领域,而是以社会公共服务为重点,在凸显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智能同时降低国家财政负担。一般来说,提高事业单位服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成本投入,但是在投入既定的前提下加大服务质量,就需要强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质量,缩减不必要的经济支出。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效率化,充分利用市场环境开拓更多的经济来源,例如转化科研成果为收益、利用社会援助或是在部分服务性项目上收取少量手续费用,以更好的维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投资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投资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针对一系列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包括单位办公楼的采购或是修建、相关办公用品、设备的采购以及人才、技术等等领域的投入。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质量不断上升,使得事业单位每年结余资金越来越多,这样更多的资金可以被用于投资管理,既不会对资金造成浪费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为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提供了不竭动力。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做更多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服务工作质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根本性的革新,采用高效、高质的经济管理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事业单位日常运营成本,也能够为社会公众群体提供更为全面、更为优质的服务。另外,事业单位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明显缩减日常工作成本投入,降低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又明显的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完善途径
(一)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提升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进而让工作人员能够为了得到相应的绩效奖励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实现薪酬待遇的公开、公正与公平。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月底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与评定,根据考核结果下达合理的绩效资金。同时,不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考核频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为每月、半年或是一年。考核的制度要确保合理,杜绝任何偷钻考核漏洞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实行有效的内部经济管理措施
事业单位在采购的时候需要按照既定的采购制度进行,但是目前许多事业单位采购制度尚不健全,需要经过多方讨论不断完善方可。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政府设立的经销人,将采购资金审核人员与物资验收人员分离开来,全面落实权责制,不允许出现跨权限范围工作情况的出现。另外,采购需要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参与招标的商家不得低于三家,这样能够降低采购人员徇私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在招投标之前需要申报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公开招投标采购。
(三)全面公开经费支出项目
1.缺乏资金预算管理机制,资金管理处于无预算、无计划状态。目前地勘单位大多数管理者虽然对资金的重要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是缺少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缺乏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上缺少科学性,随意性大,使用混乱,占用不尽合理,挪用生产经营资金的现象屡有发生,导致现金流量不平衡,支付能力不足,部分二级单位甚至靠借新还旧来维持经营。
2.资金管理过度分散,内部资金融通渠道不畅,调剂资金余缺的能力较差。地勘业务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加上各二级实体自成一体,对整个单位的资金管理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二级实体由于开办时的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各异等原因,有的单位资金严重不足,有的单位资金沉淀多,没有发挥资金相互调剂的作用,虽然部分单位在形式上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但资金仍然处于松散管理状态,二级地勘单位对资金具有很大的自,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自为政,大量无偿挤占资金,欠款居高不下,无法形成资金的规模效益,也形成了大量的机会成本,如在有市场机会来临时,因各个二级单位不能形成合力,白白错失良机;同时资金管理的分散,使各子、分公司重指标、轻效益、弱化财务管理,片面追求利润指标,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周转不灵,效率低下,缺乏严谨、高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机制,削弱上级财务部门管理资金的作用。
3.资金占用严重,地勘单位资金占用严重主要表现在:
3.1应收账款和存货在整个资产结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直接导致单位现金流匮乏,严重影响地勘单位资金的周转速度进而影响到盈利能力,有的地勘单位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帐,同时呆、坏账风险增加,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资金运作极度困难,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
3.2垫资现象日益严重,由于目前的地勘市场面临“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且内部制度约束缺乏,导致部分地勘单位为了争取项目,在不断降低标价的情况下,还会接受一些诸如降低预付款、进度款,缴纳保证金等附加条件,更有甚者承诺垫资施工;另外,地勘行业由于承担了大量国家项目,这类项目部分资金要完工结算,且接受相关机构审计确认,报财政审批后才能获得,垫资量大,且垫资时间长,有的项目跨度时间长达数年,从而造成了资金的紧张;同时,部分地勘单位受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的驱使,也会垫资给挂靠项目以求把产值做大,把单位的增加值搞上去。
4.对外投资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的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投资决策失误,损失严重,是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雪上加霜。
5.资金监督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部分地勘单位由于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监督落后,导致工程款收回后,部分二级单位直接对外支付用款,资金坐支现象时有发生,使资金体外循环;同时决策者对二级单位的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掌握不全,对自身家底说不清,加上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受利益驱动走过场,财务监督控制乏力、滞后,资金跑冒滴漏依然存在。
6.缺乏现代管理的基础和手段,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虽然现代化的信心处理技术已非常普及,但大部分地勘单位仅限于会计电算化,经营部门合同的签订、资金结算,施工部门的工程施工进度等和财务数据不在统一的信心处理平台中,致使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还有部分地勘单位尚未建立必要的财务信息集中传递、核算、查询和监控系统,没有实行资金在线监控,由于地勘单位业务点多面广,分散于全国各地,就很难实时掌握下属公司的财务动态,项目经理可能会出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违规开支的局面。因此,信息滞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的对策
1.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单位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财税知识、管理意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同时使财务人员树立起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理念,杜绝因财务人员因素导致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及资金流失现象。同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会计业务骨干,让有能力的财务人员得到重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使财务人员自觉钻研业务知识,尽快适应新形势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2.树立市场化的资金管理理念。地勘单位是事业与企业的并存体,当前地勘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政府预算拨入,二是市场创收,前者是事业成份和性质,后者是企业成份和性质,对这两项资金来源都应按资金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来运作管理,企业应建立资金定额投入和定额外有偿使用制度,各二级单位规定的占用资金为其限额投入的经营性周转资金,如超额使用,应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资金使用费。
3.推行资金预算管理,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公司成立高层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预算的编制、审批、监督、考评,建立全面、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资金预算控制系统。地勘单位预算编制应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各二级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收支预算,经二级单位负责人签字,报分管领导等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报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根据各单位的预算数汇总,并结合企业资金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再下达给各二级单位,作为各单位的预算定额,各二级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必须重视资金收支计划,达到“量入为出,总量控制,保证重点,均衡支付”的目的。确保收入不低于预算数,支出不高于预算数,并严格执行收支完成情况考核、奖罚制度,用预算来约束支出,用制度来控制行为。
4.积极推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统一管理。对企业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改变二级地勘单位过度分权的情况,逐步削减二级单位的财务自由权,采取集权式的财务管理体制,所有资金都由总公司统一划拨和调配,做到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资金管理,积小溪成江河,积小钱办大事;强化财务调控功能,保证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降低单位财务风险,增强单位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的发挥。
5.落实应收账款责任制,加快资金周转。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回收期限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分解下达下属单位,改变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不清的状况,做到应收账款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造成损失能追究责任;对以前年度形成的债权,集中组织力量,采取措施,加大清欠催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减少坏账损失的潜在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债权确认要手续完备、计算准确,还要定期对拖欠款项进行分析,对久拖未果的工程款必要时可通过政府协调或采取法律诉讼手段,以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如遇债务人破产或意外消亡,也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将其转为流动资产损失,确保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信和准确。
6.严格控制垫支,降低垫资风险。为避免垫资施工所导致拖欠款恶性循环的隐患,企业对新上的工程项目,除财政资金项目外,原则上不准垫资施工,对个别工程项目因维护企业信誉需要垫资施工的,必须要有具备担保资格的建设单位进行担保,并经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对财政资金项目按完工进度及时办理阶段性结算,并及时将资料报送相关部门。对于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向建设单位支付的投标保证金,应在招标文件规定时间内,落实专人负责催收,企业在中标后,向建设单位支付的履约保证金,应根据招标文件或施工合同规定返还方式和时间及时催收,确保款项按期收回。
7.完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规范投资收益管理。应建立外投资管理制度,包括投资决策机制、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对外投资分析制度、重大投资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对外投资报批程序,严格控制下属企业对外投资,防止对外投资链条过长,管理失控,要指定专人加强对外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对外投资项目进展,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防止对外投资项目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同时,进一步规范投资收益管理,严格依照同股同利的原则,确保国有股权不受侵害。
8.加强资金流转的跟踪、监控与分析预测,提高资金安全性,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树立“以现金流量为中心,以资金监控为重点”的资金管理指导思想,明确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通过对现金流量的预测与分析和抓住现金流量的关键点,在保证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现金流量的动态平衡,确保企业净收益的质量。
9.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内部审计与监督不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性审计,而且是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的监督乏力,内部人为控制现象严重模式下,更要加强内部财务行为的审计与资金运用的监督,抓住工程完成量这个环节,防止下属公司“偷跑冒漏”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因此,要建立由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制度,配备专门人员,确立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加强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和适时监督。
10.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有序的信息化管理。地勘单位应针对当前财务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应用统一的财务软件,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实现财务系统与营销、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减少或避免项目在资金使用上的风险,同时为推行网上资金审批管理制度提供有力保障,提高财务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有效支持地勘单位的决策能力,增强单位的竞争力。
1工程设计问题
工程在施工前,均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设计过程,可以说一个好的设计就是是工程的灵魂,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好坏。良好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节省投资、提高质量;如果设计不科学合理,就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变更,使工程建设出现施工不合理性,导致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同时也影响了进度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2进场材料质量问题
工程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好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前提。通常情况下,通过实践总结,我们看到工程项目在材料的使用上易出现的问题如下:一是没有严格的消防措施,对易燃、易爆物资没有专门仓库进行存放,更没有无专人负责值守;二是对特殊材料没有专门标志,特别是对那些易湿、易潮的材料,没有有效的采取防湿、防潮措施;三是对入库材料混合堆放,特别是材料型号、品种没有进行合理分区堆放,造成材料进场时没有规范标准;四是材料相互污染严重,有些易损坏材料、设备不能进行正确保护,损坏严重。五是材料保持期不明晰,没有对有保质期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检测,造成极大的材料浪费,增加了工程费用支出。
3工程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工程设计的好坏,能够直接体现到实际施工中,也就是说,设计问题能够暴露在施工中,如果发现了问题,没有提前发出通知,提出不同意见,就会在施工进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工程监理单位对建筑施工的把关一事实上要严格,特别是对进场材料和设备要进行科学检测检查,对不合格材料设备,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纠正、正确处理。
4施工单位管理问题建筑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利、生存发展,就要注重工程产品质量和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单位的技术高低、管理能力水平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进度,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对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当前我国施工行业分包单位众多,在各类施工中,不能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管理层人员执行力不强等原因,导致企业管理环节薄弱,没有形成一支统一协调的施工队伍,更不能专业化、系统化进行科学施工,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强,形成项目施工质量差、资金投入不足、施工进度缓慢等恶性循环状态,为工程质量埋下较多的不安定因素和质量隐患。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相关责任制度
要想做好管理,就需要对各类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每一个岗位都承担着风险责任,进一步调动施工积极性的主动性。监理单位进场后,需要制定统一的监理质量目标,以制度为保障,加强各环节的协调管理,把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特别是各流程的监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明确的分工,明晰其岗位职责,通过与岗位责任人签订相应责任书的方式,提高责任意识;按照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监理会议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等相关规定,对各个环节进行把关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到位有效。
2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树立质量意识,就需要施工前加强培训教育,使建设、施工单位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全体人员质量意识,通过约束机制激发质量责任感。从筹建、协调、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意识把关,意识提高了,更需要加强监督管理,还要进行定期的抽查,依法惩处那些质量意识不强,造成事故的责任者,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把好材料质量关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部门的要求,使用指定厂家定购的材料,在材料选购中,不能采购达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不能采购国家明文确定已经淘汰的材料;不能采购没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的材料。可以说,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与工程整体质量好坏息息相关,一定要加强对材料的选购、保管、运输,确保材料质量。
4加强部门配合,加大工程施工管理力度
要积极发挥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职能,通过对建筑市场有效的管理,依法检查工程质量进度。一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使用快速的信息处理平台,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信息网建设,推进信息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的作用,审批好工程相关手续,做好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三是要做好相关的建管和招投标的准入和清出制度,保证行业规范运行,对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相应的挂靠,以包代管、出让资质、人员不到位、违法分包、安全措施不力等问题进行重点打压,确保建筑市场有序竞争。
5加强建筑工程技术
规范发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职能作用,积极完善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通过方案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原材料检验规定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鼓励相关的施工单位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采取措施积极提升建筑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发现问题督促施工方改正,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6合理调配施工资源
根据机械特点以及施工环境,将机械进行优化组合,以使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增幅,通过人工处理和机械施工的有机结合,确保工程施工优质高效。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各类非营利组织也日益发展并壮大,它们的运营管理机制以及资源的配置方式逐渐影响并不断推动着当前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发生转变。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之为非政府组织、志愿组织等。它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投身于志愿性公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又被称为第三部门。其基本价值取向定义为公益性,宗旨是积极无偿提供公共服务。学界普遍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自组织、非政府、非营利以及志愿四大特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模式与非营利组织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1)活动领域上的不同。一些组织(如掌握行政权力的组织、进行企业化经营丧失公益性的组织),是包含在事业单位中的,但在非营利组织中是被排除在外的。而一些人民团体(例如工、青、团、妇等组织)以及无法律地位的纯民间的草根组织等,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却并不被包括在事业单位的范围之内。(2)组织的独立性不同。当前事业单位由于是政府主导并设立的,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组织的日常运转以及绩效评估等几乎都被上级主管部门控制着,组织自身的独立性很弱;然而非营利组织则是独立性、自治性都很强的非政府组织,其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平等对话,相互合作的契约关系,并不受政府的支配。(3)制度背景与设立方式上的不同。事业单位是国家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工具,是由国家根据自身在行政管理上的需求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为政府服务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而非营利组织是在公民民利不断发展,社会关系不断调整完善,公权与私权充分发育的情况下自下而上发展推动起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公民自治运动的产物。
二、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机制向非营利组织转变的必然性
1.资源配置不合理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应该在服务过程中重视公众需求,积极为公众服务,但是,在目前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着“独大”、“独管”的垄断现象,导致公共服务与需求之间出现对立和矛盾。这集中表现在事业单位由于运营管理上的不足,导致服务质量差、效率低,无法有效满足公众需求。“在传统体制下,事业单位长期忽视服务性,而以增加或者至少维持事业运转费为其主要目标。”当代社会是多元化的,人们在兴趣、价值观念以及经济利益等各方面都高度多样化,政府很难通过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来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然而,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及其发展正是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利益结构多元化的客观结果,它积极支持并很好地体现了社会的“自由”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诉求,它所追求的价值也正符合当前社会变革背景下公众的需求取向。因此,非营利组织的出现能有效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2.政治色彩浓厚,行政化倾向较严重
由于目前政府职能正在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方向转变,政府一般不会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从宏观上提供政策方向并进行监督,以及为组织的日常运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公共服务执行者的角色而出现,隶属于政府的各个部门,一直以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进行,而这种行政干预较强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整体社会关系的发展模式正经历着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变,因此,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府干预较少的市场化,大众自主参与的社会化以及服务范围及资源的公共化。事业单位应积极适应社会转型,向构建公共服务性政府的方向变革。目前“包括注册社会团体、注册民非、未注册民非、人民团体、其他准政府社团、草根组织在内的我国民间组织总计8200004个”。随着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社会参与度也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公共服务的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这些都为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的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非营利组织自身独特的非政府且非营利性质有利于社会大众和法律法规的监督,有效地避免了政府的行政干预,其特有的灵活性以及社会支援性能够极大地降低相关社会保障的成本。
三、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现状
1.自身独立性缺乏
由于政府部门对自身职责的定位模糊以及非营利组织当前发展不够成熟和完善等原因,很多转制后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大多是从政府的职能部门中转化而来的,甚至直接在政府指令下部门自行建立的,这些因素直接致使非营利组织失去了其自身的独立性,在组织理念、组织活动和职能上以及运行体制上过分依赖政府,并没能真正具备民间性、自治性的非营利组织特征。
2.自身管理能力较为欠缺
在事业单位的转制过程中,由于受当前多数营利性组织的影响和原有组织运营管理习惯的影响,组织内部的创新力严重不足,实施监督和运营的相关部门的作用也无法积极有效发挥,而且刚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的非营利组织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工作目标模糊且责任感缺失,仍把转制后的组织当作盈利工具以及谋取自身各种利益的手段,致使转制后的非营利组织和真正意义上的以纯公益性为组织运作目标的非营利组织相差很远。例如先前引起公众热议的郭美美事件,使得民众对红十字协会提出了质疑,对类似的慈善组织也失去了信心,红十字协会近半年来的受捐额度也因此大幅度下滑。这些消极事件都是由于组织缺乏科学有效管理,进而淡忘组织目标和宗旨所致,极大降低了组织在公众中的公信力。
3.监督机制需要完善
首先,在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过程中,通过有效明确的监督主体对组织内部的操作运行进行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虽然我国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的实施主体不少,但是部门分工模糊、界限不清、人力资源不够充足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监督效果,不能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其次,绩效评估实施不到位。即使事业单位成功转化为非营利组织,但是其仍与政府等原来的业务主管部门保持着密切的特殊关系,在对绩效进行评估时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而且在进行绩效评估时没有严格的评估标准或制度来规范评估行为。
4.资金来源不稳定
改革之前,在我国行政化运作体制下的事业单位,是由政府主导管理的,然而,非营利组织则强调的是对组织进行自治,不受政府的约束。运营管理机制的转化给组织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组织的经费来源问题,在转化前事业单位的运营主要靠政府的资金以及优惠政策来保障,一旦转化为自主性强的非营利组织后,将面临组织经费来源不稳定的困境。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较为成熟,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社会募捐、政府资金支持拨款以及服务收费和会费。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够成熟稳定,在失去政府拨款资助和政策扶持的情况下,筹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向“真正”的非营利组织的转化。
四、推动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机制转变的对策
事业单位的组织运营管理模式向非营利组织的转变可以更加有效地满足民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弥补过度行政化的局限性以及市场失灵的缺陷,进一步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朝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要针对事业单位中具体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按步骤进行改革。
1.建立并规范非营利组织的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逐步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应当代市场经济社会的非营利组织模式的人事制度,针对两者间工资水平差别以及社会保障的差异,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年金制度予以补偿。目前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把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中关乎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制度,例如人事及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有效衔接,尽快实现政策制度的相互平衡和一致,提供人员流通渠道,促使人才在两组织间的自由畅通流动。在此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人事、工资及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并促进转化后的非营利组织逐渐形成灵活有效、规范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规范合理的聘任、薪酬、晋升、福利等基本管理制度。
2.保证非营利组织的自治管理,积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具有独立、自主性质的非营利机构,无论其由任何背景的人或组织发起,都绝不可以以任何理由甚至借口来干涉它的正常运营和管理,经过转制后的事业单位必须与原主管单位在运营管理上做到分离,建立互相支持的新型关系,进行自主决策并独立承担责任。积极完善对转制后事业单位的政策支持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力度落实所属行业的优惠政策,例如,落实社会公共福利、社区公共卫生等社会服务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其逐渐转化为普遍性政策。其次是强化财政方面的支持,在事业单位转制初期,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定额拨款来对其进行资金扶持,也可以通过向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扩大非营利组织影响力。
3.合理定位转化后的非营利组织,建立内、外部自律机制
转化后的非营利组织要有明确的自身定位,对服务目标、空间、对象等要准确地界定并积极地寻找,并不是简单地提一些不切实际目标口号。在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号召下,组织更要有明确且被成员认同的社会服务宗旨。同时,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新的服务观念和内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透明化。因此,机构中内部和外部自律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即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以及外部行业间监督自律机制。内部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非营利组织内建立具有第三方性质的监事会,主要对组织内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资金被恶意挪用、滥用等腐败现象的出现。(2)依靠上下级的权力结构关系,有效发挥机构董事会在组织运行管理中的监督作用。(3)通过相关行业制度有效预防组织内部的违规违法行为。行业自律,就是在非营利组织之间成立有利于此类行业积极发展及合理运行管理的行业协会等组织,对组织实施监督。
4.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自我补偿能力
1.原有观念的转变比较困难。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前的那些“等靠要”的观念需要转变,转变成为新的“竞争与效益”观念,但转变也比较困难。
2.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定位困难。如何根据当前市场的发展提出适应其需求的服务与产品,从而提高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的条件下,求生存谋发展。
3.事业单位的人员放置情况存在一定难度。如何将优秀人才吸引来、留得住给单位带来更高效益的人才,如何将冗余人员妥善安置,通过裁员来增薪,这也是面临的最突出于最敏感的问题。
二、对我国现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科学化的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事业单位具有国有性、公益性、服务性三方面的特点,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但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变化发展是必然的,事业单位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进步。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需要事业单位承担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也许有些单位或职业,今天还需要事业单位来承担,但是,未来的事情不能预见,比如过去的会计、律师事务所都是公办的性质,如今也都换成了民办单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单位也要相应进行调整。所以,事业单位的变革势在必行,也是顺应时展和规律的,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改革,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通过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体制的改制,主要想达到以下四方面的目的。
1.营造一种新的经济氛围;
2.建立一个用人新体制:使事业单位吸取大量的人才,通过留住人才、用好人,优胜劣汰机制,竞争上岗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双向选择机制,形成竞争的优势;
3.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应用体制,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开拓创新的现代企业形象;
4.建设一支好队伍,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通过裁员增薪减轻财政负担,建立高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体制改制的方向是,将具备市场化条件的单位企业化,将主要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制为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科学的转化才能更好的实现单位的经营运作,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其体制改革要求如下:
1.对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完善员工任用机制和分工体制等序列制度对员工进行定编定岗;
2.分配制度的改制,通过工作的细分,按市场经济创造的贡献来分配绩效。根据事业单位的四个特征,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制中,我们应该对原有的事业单位,分阶段、有计划的进行改制,促进各累事业单位有效、健康的发展。
三)具体科学的改制方法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合理的分级管理流程:根据单位发张的基本要求,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分级授权的管理体系,具体体系由如下几个部门组成:宏观管理部门、中间层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组成和专项资产管理部门。通过逐级管理,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充分使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形式而空走流程的无效浪费。
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根据经营性资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合理的计算成本的投入和效益的产出比,合理的控制成本,使企业产生低成本高收益的效益,达到企业追求效益最高化的目标。通过绩效与业绩挂钩,领导的能上能下以效率为考核标准,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科学配置机制:通过公共预算配置标准、采用科学的配置手段、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来配置。这样就可以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利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来预防改制过程中腐败现象的产生。使在改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有证可依。
4.现代手段和传统方法有机的结合。社会调查是了解客观实际需求的一种基本手段。目前互联网通信技术大爆炸的时代,决策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集和调查问卷,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不能因为信息飞速发展而忽略社会调查。一个正确的决策应该兼顾资料和调查结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