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8篇

时间:2023-07-25 09:23: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校安全平台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

篇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工作目标:

探索和创新教育部门和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强化和落实学校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建立先进适用的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逐步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总结和推广安全教育成功经验,全面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服务内容:

“学校安全教育服务体系”已经在部分城市和学校进行了两年的试点,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个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篇2

关键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学习行为及效果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的先决条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还是一种双赢投资,即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作为投资,其回报亦是可以计量的,学习行为和培训效果评估将为度量培训的价值提供依据。

一.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学习的重要性分析

管理是一种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但其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即首先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对物的管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也就不难理解培训对管理的意义。培训是管理的前提。作为管理主体,管理者首先要通过培训具备实施管理的素质、知识、技能和信息;作为管理客体,被管理者要通过培训掌握自身的职务、义务及相应的专长、技能,以适应管理的要求。对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来讲,更为重要的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学习培训,唤起员工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使“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要把过去被动、强制、刚性的机器管理方式转化为自觉、能动、柔性的人性管理方式,把“见物不见人”或把人当机器、工具物化的管理,转向通过培训发挥人这一主观能动资源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这充分说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培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的意义。

二.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学习行为分析

在利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进行远程教育的同时,分析被教育者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看被教育者是聚精会神还是三心二意,是衡量远程教育目的重点。通过管理系统后台,观察到到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这项技术也是现阶段远程教育的新技术,是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被教育者的学习行为评判的硬件关键,更能体现教育学习的效果。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看到各种培训学习行为不端正,学习活动浅尝辄止,培训效果很不理想。“细节决定成败”,对企业而言,事故的阴影就潜伏在那无数看似普通的细节之中。再完善的安全措施,如果在一线工人手里得不到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因此,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倡导“培训不过关,人人是隐患”的理念,要倡导“安全培训等于人身安全”的理念,树立“理论围绕应用转”的培训理念,要强化理念渗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宣传 “三思而行、 一次做对”的安全作业理念。要采用师傅带徒、岗位练兵等方式,鼓励职工“一专多能”、“一岗多证”,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学习效果评定

如何判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培训的价值,怎样知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培训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到底该花多少钱用在培训上,这些一直是困惑企业的问题,因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培训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其效果不好衡量和评估。很多企业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培训评估一直比较头痛,或者简单地进行评估,对学员测试测试就完了;或者干脆就没有评估,培训结束后就撒手不管了。只要是培训气氛热烈、人员参与热情高,培训就是成功的,培训有无价值就很难说。培训评估虽难,但还是有章可循的。现在风行国际的培训评估方法主要是四层面评估法。一是反应层面评估,即:学员对培训满意度的评估;二是学习层面评估,即:学员对培训内容掌握程度的评估;三是行为层面评估,即:培训前后学员行为变化的评估;四是结果层面评估,即:培训对个人、组织绩效影响的评估。从人员对培训的反应一直到最终的效益结果,按依次递进程序操作,培训价值就会明显显现。

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分析,要实现三个目标:培训计划完成率100%,培训合格率100%,培训学员满意率100%。通过培训,严格落实“五个不准”:即不经培训不准上岗,岗位标准掌握不好不准上岗,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不签订师徒合同不准上岗,师徒不在同一地点作业不准上岗,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通过培训,要形成员工培训的“六化”运行机制:机构建设标准化,计划编制科学化,培训管理精细化,师资队伍优良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监督检查经常化。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基础和保障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志红,刘婷婷. 多媒体课件学习开发中的关健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2,8(8):164-168.

[2]胡莉萍,张龙禄.安全教育平台学习行为和效果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11(7):198-201.

[3]魏石峰,黄天文. 基于Web多媒体课件学习效果的评价分析[J]. 软件技术研究,2013,8(11):202-204.

[4]陈朝霞,曾建军.安全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 煤矿安全技术.2013,10(9):178-180.

篇3

教育网权威辽宁省盘锦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更多辽宁省盘锦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相关信息请访问教育网。 【导语】辽宁省盘锦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登录入口已,直接点击登录即可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工作目标

探索和创新教育部门和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强化和落实学校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建立先进适用的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逐步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总结和推广安全教育成功经验,全面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辽宁省盘锦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panjin.safetree.com.cn/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跨平台;操作系统;开源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7-0068-03

目前国内无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还是高校信息技术教学,所依赖的教学平台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且基础教学软件也都是Microsoft系列。针对当前单一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出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概念,构建一种既可以同时学习Windows与Linux,又可以减少对Windows系统依赖性的解决方案,本文对实现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进行了探讨,为寻求一条更适合我国现状的信息技术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一、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基本概念

跨平台是软件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平台无关性,即不依赖于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在任何操作系统下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平台上正确运行。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没有沿用操作系统无关性的概念,而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时进行多个系统平台及其相关软件知识的学习。

在国内,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是当前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在这里,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主要是针对这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即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教学中,同时包含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个系统平台相关技术。

二、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基本上是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实验环境是Windows系统平台,信息知识的学习也是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蓝本。[1]在高校,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以CCT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基础,学习和实验环境也是Windows 操作系统。[2]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在国内很少见,这与Windows操作系统普遍应用有很大关系。随着近几年Linux操作系统及开源软件的大量应用,使得它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在教育领域,已经出现基于Linux平台的教学应用,如远程教育。[3]

2.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在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方面,Windows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单一的教学环境实际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局限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我国信息技术的整体发展,而这种不利的局面,恰恰就是我们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所致。[4]

(1)从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来看,仅以Windows为平台的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满足教学目的。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使全社会只使用Windows系统,无论是教育目标还是信息技术长远发展,这都是有问题的。

(2)从我国的信息安全来看,Windows操作系统不能成为信息安全体系核心平台。作为商业性软件的Windows系统,其安全性一直遭到业内的质疑。如果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沿用当前的模式,势必会助长Windows系统在各行业的侵蚀,那么我国的信息安全将维系于Microsoft,这根本就没有安全可言,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才是安全的前提。

(3)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来看,目前的基于Windows的信息技术教学不能适应全面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在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尤其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的教学内容,基本都是Microsoft的软件产品,教育行业成为了事实上Microsoft的免费培训、推广基地。

(4)从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软件产业发展来看,当前的教学环境存在问题。Windows操作系统非开源软件,不会公开核心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可能学习Windows的操作,不便于学习系统级的基本原理。再者,Windows系统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是商业软件,因而购置费用较高。对于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无法承担购买正版教学软件的费用,只能使用盗版软件进行教学,这实际上向学生传递了使用盗版软件的不良思想。

3.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的优势

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Linux发行版,其桌面环境更加美观、成熟,易用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为我们普及使用Linux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也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提供了有利条件。

(1)学习掌握Windows与Linux相关知识,更符合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提供双系统平台,使学生同时学习、掌握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及相关知识,学生既有使用Windows系统基础,也具备了掌握Linux系统能力,能够较好地适应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2)跨平台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Windows平台易用性很好,学生容易掌握,但其技术实现却无法学习;Linux是开源操作系统,其源码公开,也就是说其技术实现是公开的。因而,进行双平台的学习,学生既容易掌握Windows的操作,又可以通过对Linux的分析掌握基本原理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有利于构建我国的信息安全体系。Linux是开源操作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和发展Linux操作系统,来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产操作系统,进而才能构建我们真正的信息安全体系。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很有必要进行Linux平台的学习,信息技术跨平台教学正是满足这一发展趋势,为培养全面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4)有利于学生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理念。Linux操作系统是开源软件,采用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许可,许多基于Linux的应用软件也都遵循开源政策。跨平台教学,在学习Windows平台的同时,引入Linux平台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开源软件,使用开源软件,培养学生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倡导尊重知识产权的思想。

三、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方案探讨

Windows与Linux操作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虽然开展Linux平台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也不能够抛弃Windows系统。跨平台方案首先应能够满足两种系统的学习,同时减少对Windows系统的依赖性,注重现实和未来的结合。

1.支撑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的实验环境

(1)基于Windows的教学实验环境

目前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环境,基本都是Windows系统平台的,在Windows平台下实现Linux实验环境,常用的方法是使用VMware虚拟机软件。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虚拟机软件,在虚拟机中部署Linux环境,在虚拟机的Linux系统中可以安装相应的教学软件,建立Linux平台的实验环境。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跨平台教学环境的部署,同时建立Windows和Linux平台实验环境,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系统间切换。但是,这一方法仍以Windows系统为主,无法改变对Windows系统依赖性较大的问题。

(2)双系统教学实验环境

在Windows系统上通过虚拟机方式实现Linux学习环境会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Windows系统崩溃会影响Linux教学,二是系统性能影响较大。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安装Windows和Linux双系统,在各自的系统中完成实验环境的部署。

这种方法实现了两个系统平台的实验环境,各自的实验环境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影响。但是,由于各自系统独立,不能同时进行两个系统平台下的学习,学习平台转换相对繁琐,而目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仍以Windows系统为主,造成多数还是使用Windows系统。

(3)基于Linux的教学实验环境

一改以往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实验环境选择Linux操作系统,如比较成熟、稳定的Redhat/Fedora、Debian/Ubuntu等发行版。首先在Linux系统中部署相同功能的教学实验软件;其次通过Wine软件,实现Windows环境中的教学常用软件在Linux系统中运行。[5][6]

Wine是一款开源、免费发行的Linux平台下的模拟器软件,能够实现Windows下的应用软件在系统下稳定运行,对底层硬件没有特殊要求,提供除了Windows基本API以外,包括DirectX、Printing、COM等的支持,还可以正确运行办公软件、网络应用以及游戏软件等绝大多数程序。[7][8]

为实现跨平台教学,满足基于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可在Linux系统中使用虚拟机软件,比如Linux版的VMware、Virtualbox等。[9]在虚拟机中部署Windows环境,在虚拟机的Windows环境中安装相应的教学软件,以建立Windows实验环境。

这种方法是比较理想的实现跨平台教学的一种方案,可以同时建立Linux和Windows教学实验环境,可以方便地在进行系统切换,满足等级考试需求,减少对Windows系统依赖性。以Linux系统平台为主,有利于进一步推广普及Linux系统的使用和研究,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转变过程需一定时间。

2.支撑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实现跨平台,教学的内容应该体现出跨平台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应涵盖两种操作系统及其相关知识。在向Linux平台教学环境过渡期间,教学的内容仍以Windows平台的内容为主,加大有关Linux及开源软件的学习,为逐渐过渡到Linux平台奠定基础。

(1)在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入门级课程中,增加1~2章有关Linux的内容,主要以介绍Linux操作系统及Linux基本知识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当前主流操作系统Linux。

(2)在以学习操作系统使用为主的课程中,增加Linux系统基本操作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增加Linux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能初步使用Linux系统,并能对系统做简单管理和维护。

(3)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型课程中,在Linux系统中增加同等功能的教学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与OpenOffice、LibreOffice,Visual C++与Eclipse、NetBeans,PhotoShop与Gimp等。[11-13]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软件系统,掌握Linux系统常用软件的使用。

3.支撑信息技术教学跨平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教学活动则是以Windows平台为基础进行的,形成了一套适合Windows平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如今,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已经不只是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包括培养信息技术杰出人才、促进我国自主信息技术发展的功能。

新形势下的教学指导思想应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将教学平台向Linux平台倾斜,过渡期间采用跨平台教学,满足Windows和Linux的同时学习,实验环境可以采用Windows兼容Linux,也可以采用Linux兼容Windows。其次,教学内容则要针对双平台进行调整,过渡期间仍会以Windows平台为主,逐渐加大基于Linux平台的学习。

跨平台的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当前,有不少教师对Linux系统不够了解,掌握程度自然不如Windows系统,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跨平台应用能力,才能真正胜任跨平台信息技术教学任务。对于习惯了Windows的学生们,学习和掌握Linux平台不仅有思想上的不足,也有能力上的困难,需要通过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们认识到信息技术跨平台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育依托的软件环境过于单一,事实上是在为Microsoft培训操作人员,而信息技术教育真正目的,是为提高我国信息技术整体水平,造就IT杰出人才。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走多元化道路。

通过分析Windows和Linux教学平台的优劣,结合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整体目标,形成跨两大主流系统平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案。在教育领域推广、普及Linux系统,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必将促进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根安.初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J].山西电教,2011(1):21-24.

[2]潘崇.谈高校计算机专业的Linux教学[J].丽水学院学报,2008, 30(5):68-71.

[3]刘沙飞,胡鸿彬.Linux系统下远程教育平台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3,29(4):153-157.

[4]陈凯.用Linux架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J].信息技术教育,2004(11):7-10.

[5]WineHQ.About Wine[EB/OL]. 省略/about. [2011-11-18].

[6]Winehq.Wine Developer's Guide[ EB /OL].省略/site/docs/winedev-guide/index,2007-10-09.

[7]王燕凤,戴玉刚,马宁.利用WINE实现Windows到Linux的转换[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11).

[8]王亚军,刘金刚.Windows程序运行于Linux系统的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8) .

[9]包敬海,樊东红.VirtualBox在高校EDA 实验室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5):99-101.

[10]李宁.ODF和OOXML办公文档格式国际标准化及对我国的启示[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5:31-35.

[11]Eclipse开发平台及其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2): 89-92.

篇5

网络信息安全自查工作总结

一、 自查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

根据济南市办关于开展网络信息安全考核的通知精神,我单位积极组织落实,对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情况及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对我单位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莱芜区雪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座落在美丽的雪野旅风景区。历经13年合并西峪河南小学、大厂小学、北栾宫小学、南栾宫小学组建新的中心小学。学校现辐射省扶贫村庄5个,涉及扶贫学生人数:125人 ,占比:27%。目前,在校学生 634名;43名教师都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扶贫支持下,我校信息化建设有了飞跃提升,学校拥有2个50座网络计算机教室, 45台教师用计算机,50套教师用智能平板,180套学生用智能平板(配备了4个教学班),并且实现了智能平板与智能黑板的无线连接。6台办公用机,生机比为11:1,师机比达到1:1。学校有20套多媒体电子白板设备,15台智慧教室互动黑板,普通教室、学科专用教室、会议室均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高标准录播室1个,录播系统功能完善。互联网100MB光纤接入,教学办公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学校建设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学校网站、智能广播系统、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学校有各种教学光盘超过150GB,有教师自制课件光盘15GB,学校信息网拥有各学科教学资源超过100GB,教师在学校网站上可自己的博客,实现与校内外教师的交流与学习。

为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发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促进教师成长,我校于2014年2月建立了电子录课教室。录课室采用一机双模录播设备,既支持全自动录制方式,也支持半自动和手动人工导方式。录课室在天花板上分别设有6个声音采集器。录课室投入使用后,因为其具有抗干扰,使用方便,跟踪切换灵活的特点,一直受到老师们的青睐。录课室实现了同步录制、实时直播、在线点播、自动跟踪、多方交互、后期编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它让在录课室外看课的教师随机点评无拘束,也让室内上课的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无负担。在历年度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校所有教师的课都是在录课室进行录制的。效果非常好,几位教师的课也脱颖而出。录课室的使用也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中,智慧黑板、电子白板设备的使用,得到了最大化的运用,这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接受知识的方法正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学校现配有1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信息化设备使用率高,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信息化“三通”建设情况

1.微机室更新建设

2013年11月,政府投入扶贫资金 40万元,为我校配备当时新款联想台式机的微机室。全新的微机室配备50台学生机,1 台教师机,架构了100兆网络。2018年合并几处小学,组建了学校的电子阅览室,配备50台学生机,1 台教师机,架构了100兆网络。

2.“班班通”工程建设

2013年11月,为实施“班班通”工程建设,政府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0万元,为 20个教学班全部配齐校园网终端计算机,配置了20块交互式电子白板配置EPSON D290教育用液晶投影仪。2016年在新教学楼启用之前投资148万元用于内部配套,购进15套智能黑板。在教学和学习中学空间、用空间,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助力全校智慧教育快速发展。

3.“校校通”工程建设

我校现已经安装100兆带宽联通公司光纤设备与外网相连,实现了校园网与雪野教育系统局域网、互联网的连接。与上级主管部门、兄弟学校之间构成了“校校通”。时时网上接收通知,网络报送。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速度效率和准确率。

4.“人人通”工程建设

学校就强化网络安全和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校本培训,老师们就空间基础架构、各大板块功能、后台数据搭建、资源建设应用等与学生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在开通和应用方面的操作技能也得到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开通空间,充分感受利用空间开展教学、学习和互通交流带来的便利。

二、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的网络未开展网络安全等级认定工作。但成立中心小学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安全委员任副组长,班主任任安全员的领导机构。

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已经制定安全建设整改方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了防护,保证每一台电脑自带防护措施。关键网站,密码由专人管理。网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加软件防护。

四、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工作开展情况

已就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工作开通了网络安全事件预警机制,做到了人尽其责,形成了机制。

五、网络安全防护类平台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就网络安全防护类制度已全部制定。形成人人有责,人人有任。制定了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制度、网络运行运维制度。形成的制度规范成体系。

六、当前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校各类人员就网络安全意识还有欠缺。

2、设备防护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各种防护知识有欠缺。

七、下一步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1、加强信息化安全意识培训与提醒。

篇6

《要点》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通两平台”重点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要点》确定了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具体包括:

一是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重点,完成8.5万所中西部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全国80%以上中小学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是形成资源开发应用新机制。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和学校、教师的作用,探索建立系统推进基础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新模式;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水平,初步形成教育资源云服务框架,国家平台形成为全国3300万名师生提供服务的能力。

三是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总结推广“一校带多点” “一校带多校”的应用模式,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基本覆盖全国所有教学点和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中小学。

四是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规模。师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人数达到1800万,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

五是全面完成国家、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完善一批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日常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主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服务,制定出台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办法。

六是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各地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完成150万名以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5万名以上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完成2000人左右县级及以上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篇7

8月26日上午,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为平安校园的复评做好充分准备。邵校长为全体教师讲述“校园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处理方法”,让每个教师将“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深深印在心里。首先,邵校长传达了上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大家务必贯彻落实,强调着力加强学校安全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督查,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然后邵校长罗列了本学期的安全主要工作:1. 明确责任,签订责任书;2. 班级安全工作管理;3.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4. 平台教育保质保量完成;5. 精心完成各类告家长书。针对以上安全工作提出了三个要求:1. 认清形势,明确责任; 2. 安全教育要扎实开展;3. 常规工作做实做细。

“练字练人”一直是我校的传统和特色,学校特地请来中国书协主席周健林老艺术为我们开展书法讲座,从选字帖到运笔直到现场泼墨挥毫,让我受益颇丰。

培训的尾声由凌云英副校长带领全体教师观看全国优秀教师李芳事迹的视频 。凌副校长认为这三个关键词很重要。一是认真。不管是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还是懵懵懂懂的新教师,每个岗位的老师对待自己的工作都非常地认真,对此副校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二是榜样。凌副校长表示希望每一位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在工作甚至是生活中,都能找到这样的工作的榜样,心灵的导师。三是英雄。越来越多的英雄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然而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存在。他们的英雄事迹让我们得以耳闻目染,他们的伟大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们钦佩。其次带领全体老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帮助老师们充分理解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六个方面的含义。然后凌副校长继续带领老师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提醒并强调教师们在工作中要“知法、学法、懂法、用法”,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素养,保持教师职业操守。最后,全体教师签订了《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再最后观看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勤泳的专题讲话。首先,由陆国强副局长带领全体老师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李芳老师的优秀事迹,他要求要广泛宣传李芳事迹,并认真学芳同志的高尚精神。会上,南浔区三位教师代表与大家作了深情、真切的交流,回顾了自身成长和成功的足迹。他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默默无闻、用平凡的点点滴滴践行着“养师德潜心育人,建教育绿水青山”的永恒主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篇8

在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创新模式的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教育体系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信息技术正从课堂和课程走向教学的各个方面,用来达到信息化教育的高效率。我国学者梁士荣教授提出“互联网+教育”是一种秉承开放教育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摆脱课堂教学的地点与时间限制,借助互联网平台,倡导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可以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使教育传播更加便捷。《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2011年至2020年十年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我国教育部也在积极建设与推广“互联网+”教育的相关项目,要求我国985工程大学深度挖掘自己学校的精品课程,分享到中国大学MOOC课程,并提供制作课程的补贴政策。大学也可以把中国大学MOOC课程为辅助教学工具。基于时代背景和政策条件,本团队选择以互联网视角下对于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今,互联网辅助的大学学习已经是我们大学生的学习日常。本团队以南京市部分大学的大学生为例,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在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情况。调查显示,九成的大学生都使用过网络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等,互联网学习平台的普及率高,观看在线课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南京审计大学的部分通识选修学分是可以选择在尔雅平台上的网络视频课程来获得的,面授课也有以慕课作为辅助,通过视频课程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布置线上作业等。本文将以大学生对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使用情况为基础,提出对于互联网学习平台在大学教育应用中的不足,并对此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互联网+”在大学教育中的积极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当下,在大学教育中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改变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后运用互联网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教师负担。

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知识面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课后在网络上阅览课件和观看视频课程预习或复习或课外拓展。在本团队研究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互联网平台有利于学习的优点在于,视频课程可以选择观看,题目可以多次复习。这是纸张的书本和课堂教学所做不到的。课堂中的知识往往有限,大学教育中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或课程中老师推荐,自主学习和深度研究一些知识。早些年间,学生需要去图书馆查询图书或期刊资料,而如今,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迅速地查询浏览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研究报告。互联网交互信息的速度也比原先论文见刊发表的速度快了许多。学生在还可以看到别的大学录制的视频课程和分享的学习资料,正如中国大学Mooc的广告宣传语“让大学没有边界”。互联网平台改变了学生搜寻知识的方式,让他们拓展了学习的范围和途径,丰富了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摆脱课程地点与时间限制,运用碎片的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观看录制视频课程或浏览学习资料,随时随地,想学的时候就可以学习。

2.减轻教师负担

互联网学习平台可以提供学生视频课程、教学资料,达到教学资源共享,让学生自主学习一部分知识,有效减轻大学教师负担。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学校开设以互联网学习平台超星尔雅上通识教育课作为大学中的通识教育课,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课程,聆听中国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教授学者通识教育课,并完成课后习题与测验。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有效减轻了学校在开设通识课方面的负担,学生也能学习到高质量的课程。大学教师运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布置作业,学校中大班往往有几十人,布置作业往往不好收取和批改。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布置判断题、选择题,平台可以根据答案自动批改。简答题与论文也可以通过网络上传,便于老师收取和批改。大学教师可以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上阅览和参考其他老师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并与其他高校老师相互交流。

3.利用数据分析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在网络上观看视频课程会有进度与观看完成情况,完成每一课的课后习题的正确率学习平台会记录并反映给学生和老师,学生可以通过习题完成正确率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通过班级里所有同学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的作业完成正确率了解自己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电脑的数据分析能力,能有效降低老师工作量,通过数据实时客观地反映出教学情况,以帮助学生和老师改善教学的方式。

三、“互联网+”在大学教育中应用的挑战与建议

1.在互联网课程平台下,老师更片面教授知识,品德教育被弱化

由于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自主选择课程,以尔雅课程中的视频课程为例,课程中老师只是教授主题相关的知识。在传统的面授课程中,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或言行潜移默化地“授课”,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而互联网视频课程往往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是屏幕两端的陌生人,学生仅仅是观看视频学习知识,老师也无法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因此,学校在选择互联网课程时应适度选择互联网学习课程。以中国大学MOOC和超星尔雅为代表的SPOC课程,是以内容服务为导向的,因此这一类型的网课,更适用于获取知识和技能。而对于一些强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的学科,当前的网络课程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2.互联网课程平台无法师生良好沟通,学生单方面摄入知识

在传统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可以实时交流,学生提问,老师解答,有集体学习的氛围,这是网络授课所不能替代的。尔雅、慕课的网授课程以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课程为主,即使提供了向老师提问的通道,由于参与课程的学生数量实在太多,也无法一一回复。因此,大学教育可以将面授与网授两种形式有机结合,比如南京审计大学的财政学课程,借助中国大学MOOC的学校云平台,了同名的SPOC课程“财政学”,供学生在校内上完课程后,回去预习、复习或作课外拓展使用。这样两者结合,学生既可以通过视频课程观看预习复习知识点,又可以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交流,形成良好学习交流的氛围。近些年来,一些私人投资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例如新东方、高顿教育网课等,使用视频直播授课的形式,会在线上提供实时辅导,及时与学生交流,改善这种情况。但这种模式课程需要一位辅导老师在线带着几十个学生,成本高,因此一般只有盈利性教育机构的收费课程会采取这种形式。

3.互联网学习平台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使学生无法深度学习

调研团队在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由于本身繁重的学业压力,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网络课程。加上网络视频课程是提前录制好的,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因此会有一些学生无法有效安排网络课程的学习进度,只在碎片时间进行了浅层学习,导致知识结构分散,学习效果下降,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所以,学校在选择互联网学习课程时要注意该课程的内容是否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在学校授课中,学生连贯、系统地学习知识,教材和系统的知识脉络也要在网络课程中配套,才能让大学生对于课程有更加深度的学习,而不是停留在课程表面。

4.网络平台教学成果难以被社会企业、学校认可

前文论述了,互联网学习平台在大学教育下处于课堂教学的辅助状态。但是,互联网教学平台并不能成为像一个学校获得的“学历”的教学机构,其教学成果受到社会上的企业或学校的认可度并不高。但是,尽管在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习中,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较高,暂时不认可网络平台的教学成果,目前的成人在线学历教育却已经趋向成熟。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互联网平台超星尔雅网校中部分学校指定网课是有学分认证的。大部分网校的课程都是为教学和考证辅助的,运用在网课中学到了的知识,在社会认证的考试中取得成果。这也说明了,网络学习平台在教学方面确实有所成效,但是在考核评定方面,受制于网络平台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进行封闭式考试。因此,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存在并不能代替学校,在大学教育阶段,互联网学习平台更倾向于是一种辅导机构。然而,在继续教育领域,当学生们从大学或研究生院毕业以后,为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更使学生方便、更易受社会认可的继续教育模式,上海、江苏等地正在建设面向全体市民的学分银行,以继续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管理与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互联网学习平台摆脱固定的课堂教室和时间以及学校的限制,学习方便,使从学校毕业后的社会人士也可以学习,因此构建服务于终身学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尤为重要。

5.网络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课程质量难以保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