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3: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开展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众多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这种背景下,众多教师开始思考与探究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策略,以求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但从目前来看,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出现停滞,并没有相应的理论进行支撑,导致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利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表明了学生的兴趣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只有当学生拥有足够的兴趣,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目前来看,部分农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认识不到位,从主观上并不重视化学学科,这一点与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相吻合。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才能维持课堂教学的活力,达到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师首先可以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法展现初中化学学科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好化学能够更好地生活,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初中化学的第一课《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师就能够将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我们在种庄稼时,为了避免虫害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学生回答:“会喷农药!”教师继续询问:“农药是什么?农药是怎么制作的?”学生有些茫然,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还相对有限。接着,教师询问学生:“大家对化学有什么看法?通过化学知识能不能制作更有效的农药来提高我们的收成?”
此时,教师就利用种庄稼和农药两种事物将初中化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够体现初中化学的实用性,使学生产生学好化学能够更好地生活的意识和理念,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增加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能够利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带领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制订实验的步骤,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制作二氧化碳。最后,教师应在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发挥引导者的职能,并对学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付出与努力,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点,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进行改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又如,在《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交流学习法。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得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并结合已学的化学知识、生活常识和自身能力探究有机化合物的构成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将课堂教学交给学生,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同时,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开展教学,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支撑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以《酸和碱的性质研究》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很难通过有限的教学资源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知,也很难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中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认知与掌握。此时,教师就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开展教学,就能够利用虚拟实验室或者教学视频课件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具体地说,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课件来展示相应的化学实验,能够通过放大、减速、回放等形式让学生对相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使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在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实验视频时搭配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了解实验的步骤、方法和目标,进而对酸和碱的认识更有准确的把握。
总的来说,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学好化学对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极大的帮助。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化学的质量和效率是具有充分的必要性的。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工作中有意识地总结与交流,推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教师过多地设置了课堂提问,表面上课堂教学效率很高,实际上教师忙碌碌,学生听着累,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如何使初中化学的课堂提问具有有效性,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有效提问
1.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讨教材,思考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置课堂提问
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钻研教材,通过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思考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关课堂提问,让课堂提问真正有效。
2.教师要设置有效课堂提问
初中化学教师在设置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有的提问过于难,学生不管怎么思考也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提问就需要教师分坡度进行。有的提问过于简单,这样的提问就适合一带而过,不要在这样的提问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3.教师要将提问和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初中化学中很多知识点都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那么,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有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来设置提问,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能够明白化学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自然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师要有效调控课堂提问的频率,创设宽松的高效课堂
1.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频率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在设置的问题难度合适的情况下,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频率。课堂中的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思考,以期待在短短的一节课获取更大的知识量。如果课堂提问频率过高,学生便会紧张厌烦。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巧设有效提问。
2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问题中逐步深入思考,并能够在不断的思考中激发出强烈的探知欲望。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化学;活跃氛围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该种教学方法已经开始走进初中化学课堂,为活跃化学课堂氛围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互动式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创设活动,为师生、生生之间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思维相互碰撞,激发学生深入探讨化学的激情,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互动、沟通合作,最终实现整体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本文中,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化学实践教学经验,从三个角度提出如何运用互动式展开初中化学教学,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互动环境
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互动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化学,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本节课类型为活动课,主题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师首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相信大家都看见过蜡烛燃烧,但是同学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呢?本节课,请大家利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相信大家会有新的发现。此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发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这时,学生个个兴趣高昂,开始交流互动。有学生问燃烧时会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的颜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烛芯为什么是纯棉线的呢?还可以是其他物质组成的吗?蜡烛燃烧时为什么火焰会越来越高呢?教室里的讨论声越来越多,学生提出疑问,相互交流互动,得出问题的答案。
二、丰富互动形式,活跃教学氛围
教师在采用互动式进行化学教学时,应该丰富互动形式,不拘泥于单一方法,只有不断丰富互动方式,给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不断活跃课堂氛围,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讨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讨,给学生留下互动交流的空间,保证互动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第一节《水的组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我们人类每天都依靠水才能得以生存,俗话说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天不喝水,但是同学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吗?水的化学式又是什么呢?我们利用水做实验又可以有什么收获呢?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接着,教师进行电解水实验,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实验结束后,教师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对实验进行互动探讨,包括正负极产生的体积比例是多少,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否一样,又该如何验证呢?通过层层互动和探讨,学生都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并实践证实,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
(二)组内自主互动,鼓励提出质疑
师生互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宜人的教学环境,但是组内学生间的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组内成员通过自主互动,可以更深一层次地交流思想,拓宽化学思维。此时,教师以组内成员身份参与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大胆探究。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第一节《水的组成》这一课为例,教师做完电解水实验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组内成员就“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否一样,怎么验证”进行互动探讨。此时,学生开始绞尽脑汁想是否该继续下一个实验进行验证,有学生提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负极气体进行观察,然后用带火星的火柴棒来点正极气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负极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所以是氢气,而正极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复燃,所以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学生从开始实验到观察实验过程到得出结论都是在互动交流中得出的。
三、设计课后作业,拓展互动空间
课后作业可以作为课堂的补充,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可以把互动形式拓展到课外,有效拓展互动空间,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成绩。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七年级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这一课为例,学生学完这一课时之后,可以布置一道开放式作业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即假如你是一位总设计师时,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你会怎么样处理南水北调工程?由于这是一道开放式习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依据问题进行互动探讨,把互动延伸到课外,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有些提出在两岸多种树木和植被,减少两岸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甚至有学生提出在紧急情况还可以使用管道用水。由此可见,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作业来拓展学生互动空间,让学生多一份交流与互动,吸收和容纳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化学成绩。
关键词:乡镇;化学实验;现状
从实施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以来,新教材、新理念给化学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的化学教师从事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更使化学新课改如火如荼。但同时也给农村乡镇学校,尤其化学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挑战,给农村的化学实验教学带来很大的难题。笔者站在农村乡镇初中化学教师的角度来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悟。
一、对所在区域乡镇初中化学实验室现状的调查
围绕新课程对化学实验室的要求,针对实验室的仪器、药品、人员、使用状况等,对所在乡镇的几所学校化学实验室做了调查:
1.实验室基本配置
区域里的化学实验室基本都是在普九的基础上配备的。目前的几所学校都只有一个实验室、一个实验仪器保管室。据我了解,现行教材所规定的实验,大部分学校只有70%~90%能做,且多为演示实验。至于分组探究实验,多数学校只能安排8~10个小组,每组六七个人,一学期有一两次就相当不错了。
2.实验室药品及器材基本齐全,但数量有限
化学实验是消耗实验,化学药品用完就不能再生,玻璃仪器的破损率高,各学校只能做到每3~5学年一次性投资,很少有学校能做到时常补充,只能基本保证开足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器材。也有个别学校经过几年的消耗,现在连胶头滴管都没有一个了,演示时用眼药瓶、输液管等代替。
3.实验员素质偏低
好几所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化学实验员,部分学校由化学教师兼任,有的学校由工人兼任,还有的学校由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兼任。非化学专业的实验员对化学实验教学业务不熟,实验前几乎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甚至连实验后仪器的清洗、归类和药品的存放等处理工作也难以胜任,只能起到一个保管员的作用。实验的准备工作一般由化学教师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课的正常开设。
4.实验员的待遇有待提高
从工作量上讲,以初三年级6个班级计算,化学实验员的工作量系数只有0.5,这意味着规模不大的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验员岗位只能是兼职。化学实验室的工作费时费力,实验员经常接触有毒的药品和气体,按国家规定,实验教师和实验员应享受健康补贴待遇,各学校基本没有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对所在区域乡镇初中化学教师现状的调查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但从目前乡镇初中化学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出专业化教师很少、课时负担过重及知识能力与条件不相适应的特点。
1.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流于形式
面对新课改,部分老师不是主动参与,积极研究,迎接挑战,而是被动应付,没有紧迫感。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去挖掘新课程对初中化学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上课还是老思路、老教法,对新课程理解得极不透彻,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由此而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画实验”“画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
2.实验教学模式僵化
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分组探究实验来说,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仪器、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就算完成实验了,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再说,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六七人合做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3.化学教师非职业化、非专业化制约了新课改
乡镇初中不少学校,尤其像我们这种欠发达的边远山区的乡、镇初中情况较严重。并且原本化学教师编制就紧,现在面临着新教材、新学生、新的理念及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部分教师力不从心,表现在不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和理论学习,缺乏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的能力,化学实验教学开展无法深入,新课改成为一句口号。
4.乡镇初中化学教师进修培训面临着挑战
化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依赖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山区中学选送和集体培训普遍走过场、不到位,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学校条件和培训点人数等因素的限制,新课程的理念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并且培训的只是少数的部分教师,不能解决目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方面不足的问题。乡镇初中化学教学尤其实验教学任重而道远。
我们应看到当前乡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薄弱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应针对乡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从新课程标准的高度,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进行乡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其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特殊作用。
总之,要想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我想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过,可以相信,通过广大化学教师、学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乡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实验教学的现状将得以改变。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科学素质,你我都得伸出双手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2]卢巍.化学教学指导书(九年级上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10.
[3]梅树旺.如何搞好中学实验室建设[M].陕西: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1).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工作,教师们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同时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化学知识在很大一方面都依赖着实验教学,只有实验教学进行得当,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化学作为一门使用性的学科,其中的很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将实验设置的更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较于语、数、外等其他课程而言,初中化学这门课的课程数要少很多,目前很多的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特别重视,而对于化学这种科目的重视较少,这是我们教师和家长关注点的共同盲点,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西方国家对于这种需要动手实验的科目很重视,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而我们却忽视了太多,所以教师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经验,将不好理解的知识转化成一种容易让人接受形式进行传授,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这就需要教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以后进行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
每一门功课的开设都是经过教育部的仔细研究才开设的,化学是我们初中刚刚接触的一门课,这门课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是起着关键作用,化学是我们未来企业发展的命脉,很多的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我们化学的不断进步。在平时的化学课堂中加强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兴趣,避免因为教师因为都各种实验进行讲解而变得无聊,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我们学生经过自己亲手实践了,学生对于各类知识才能更好的把握,因此增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义务。
二、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存在偏差,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的教学理念依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视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学校过分看重升学率,许多的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升学率,将所有的知识书本化,将一些实验讲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背诵记忆,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一味的记住,所以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于所有的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对于实验教学一点不懂,根本不利于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另外一些教师备课不认真,同时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不断变化的,许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实验教学的准备,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不能结合当下的教学背景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导致了课堂有效性不足。
(二)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听课效率差
学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于初中化学这种发展性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在化学课上学习其他课程,因为学生听课不认真,所以对于一些知识不能准确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从而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不能学到多少。教师和学生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的,因为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也不能将自己全部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因此导致课堂的有效性大大下降。
三、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具备学习课程的兴趣,我们才可以提高这门课程的课堂有效性。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化学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从实际出发,将课本中提到的知识让学生动手去做实验,加深印象,在进行实验时必须充分保证学生的安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在做实验、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友好合作的合作氛围,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
(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有效性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离不开教师的领导作用,更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成长自己,发展自己。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教师们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状况实行分层教学。在课下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寻找适合学生的最好的教学方式。
(三)加强学校实验设施建设,给予学生成长的平台
国家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实验设施的建设,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给学生们一个成长的平台,同时要加强学校实验器材的更新换代,对于老旧的实验器材进行处理,定期进行维修,同时在平常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一些不能触碰的药品要明令禁止学生触摸,对于做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提前想到,避免实验中出现一些事故,给学生带来伤害,对于每个学生要实行鼓励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好的在化学课上成长自己。
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相比,在知识的难度与广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解题思路与思维方式上,与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初中学生刚进入高中都会不适应,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他们仍旧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由于初中方法大部分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还有一些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堂容量大的特点,对于很多知识不能够较快的消化.除此之外,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内容上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衔接,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些都使得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比较
初中三年级所学的化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实验仪器的名称等.初中化学一般比较重视定性分析,教师经常让学生将实验现象或者结论记住.而高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分析,不再是之前初中化学中那种浅显的记忆,而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由初中所积累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扩展.例如:对于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初中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记住,并记住实验的现象.而高中教师就会让学生在记住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理解这个反应的意义,并会应用差量法进行定量计算.初中阶段的知识相对较少,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也能够应付升学考试,而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能仅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化学,这种方法不再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例如:对金属锂、钠等元素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如何存放.而高中阶段在记忆其物理性质的同时,要求会证明,在记忆化学性质的同时,要求会分析,并且要会从保存方法推断元素的性质.总之,初高中化学对知识点的要求不同,教师应准确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衔接,注重知识的比较,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教学建议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化学教师应熟悉初中化学所学的化学概念以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初中知识的回顾,让学生对旧有的知识能够有新的认识.找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然后加以引导,注意减少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以理解为主.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由历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可知这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加难点.为了减少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难度,教师可先从初中所学的化合物知识以及涉及到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入手,找到知识的延伸点.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是以得氧、失氧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在高中化学中,虽然没有得氧、失氧,但是只要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就很容易判断了.因此,熟悉初中化学中哪些知识点已经有所涉及,对初中化学知识所涉及的深度作一定的了解,以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更好的把握.只有对初中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快速找到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
2.利用旧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初中所学的化学往往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有些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总是假设在理想的条件下存在,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理想的条件.因此有些知识在初中化学中是成立的,可能到了高中就不成立了.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往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纠结于前后学习的矛盾,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误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化学知识的讲解.努力指导学生在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从旧知识中延伸扩展出新知识.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分着学的呢?当时学的时候怎么没有说不能单独存在呢?这时教师应先带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进行回顾,然后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分析中明白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因此叫做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不同,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3.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教授化学时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将抽象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再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在学习蒸馏装置内放置沸石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暴沸,教师可以让学生吸取家庭煮牛奶豆浆的经验,增加对化学的感性理解.在学习有关原电池的知识时,由于初中阶段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化抽象为形象,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原电池比喻成公交车,电子比喻成乘客,这样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就变成了乘客上下公交车的常见现象,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要求化学教学要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因此,化学教学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学到化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握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化学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这样对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利。
一、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所谓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把化学教学跟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要合情合理,把化学知识转化为跟学生相关的生活实际情景,通过现实的生活情景加深化学学习效果。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本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化学实验等手段设置一些有效的生活场景,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化学教学目标。
二、现阶段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初中学生在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时候,都存在一种畏惧的心理,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是老师进行新课导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思想的老师才会教出有思想的学生。然而就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来看,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要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化学教师做为教学的主导者,就要把握好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导入,不局限学生的思维,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新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比如,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可以利用实验导入法来体现课堂导入的生活化。像“神奇的魔壶”实验,教师先拿出一个普通的茶壶,告诉学生大家想喝什么,这个茶壶就能出现什么。一个学生说:“牛奶。”这时候教师拿出一个玻璃杯,里面含有无色的液体,从茶壶中倒出少量的液体加入到玻璃杯中,杯中呈现了乳白色。老师问:“还要什么?”另一部分学生答:“汽水。”老师又取出一个玻璃杯中,里面含有少量无色液体,接着从茶壶中导倒入少量无色液体,玻璃杯中开始出现气泡。接着老师又给学生制作桃红色的“葡萄酒”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觉得不可思议。这时候教师可以适时的告诉学生,要想明白这些生活的奥秘,就需要学好化学知识。这样的课堂导入效果非常明显。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用生活实物演示化学原理
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一部分教师侧重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度有待提高,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过于专业,导致很多学生不理解,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给学生展示化学原理,这样能够增加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新鲜的花瓣,这些花瓣要带有颜色,教师准备一些溶液,这些溶液为水跟酒精的混合物,体积比例为1:1,把这些花瓣研碎放入到原来准备好的溶液中进行浸泡和过滤,然后得到相应的色素提取物。之后再准备一些食盐水、肥皂水或者纯净水等,把这些色素提取物放置到不同的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看看其所呈现出来的酸碱性。
2、结合生活场景讲解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产物。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的时候要能充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把化学知识跟生活融合在一起。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生活知识,对常见的生活现象多少有些了解,但是却不能说出部分生活现象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以结合生活环境讲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比如,在理解“物质的溶解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大家设定一个生活场景:“大家在喝糖水的时候,把糖放在水里一会就消失了,这是跑到哪儿去了呢?那么我们加入过多的糖的话,这些糖就会沉入到水底中不再消失,为什么?”在这样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学习兴趣。
3、选择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器材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要选择生活化的实验器材,可以利用一些废弃的旧材料制作实验用到的器具,提升学生的循环利用意识,让他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还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可以利用废旧的塑料瓶来制作实验漏斗或者集气瓶等等,还可以用注射器替代普通的滴管等,这些生活化的实验器材能够让学生觉得化学跟生活密不可分。
(三)课后实践生活化
课后实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知识理解的延伸。化学教学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课堂之内的知识以外,还要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了“化学与生活”这个环节的时候,让学生总结在商场中怎样鉴别出服装的“真丝”与“人造丝”,找出不同衣料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在洗涤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去珠宝店去学习鉴别真假金银饰品的方式,在装修的时候怎么选择绿色的材料,食品中的防腐添加剂的利与弊等等。再比如,在学习完物质的溶解度之后,让学生观察糖、食盐以及味精等食品的溶解度,看其在饱和之后分析出的晶体状态等等。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实践方式,调动了学生寻找答案的积极性。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对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利用学生己有知识经验、以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科学知识的推理和生活技能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常海丽.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3(5).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科学素养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当今社会充满了信息化和知识化,科学技术成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中。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体现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科学素养,这对国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提高科学国民素养的基础条件就是让学生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学习化学,初中化学教师承担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培养国家科学人才的重任。
2.初中化学教学本身的需求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是学习教学教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学好化学课程。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将化学的基本知识、化学用语以及化学计算方法教会给学生。此外还应强化学生对化学课程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利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或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1.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化学的教学有了新的定位,要求不同版块的知识要有不同的教学标准,从而能够保证学生一方面获得创新能力的锻炼,一方面又能学到达到素质教育的知识。比如说,在学习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合物这两大内容时,应当根据该内容在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程度来决定课时的多少,一般来说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以及掌握四个不同的层次。另外,初中化学教材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对一些理论化的知识适当地进行了缩减,而新增加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包括金属、有机物、清洁能源、白色污染、话费、农药、“温室效应”等。这种教材上的改编是顺应时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也体现出了化学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以及科学技术的重要联系。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无论新课程怎么改革,科技知识都应当作为化学课程的基础内容和核心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生活当中的很多现象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化学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情,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也更好地加深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当遇到环境污染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做什么,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在学习酸的通性、pH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教师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创设适用于学生创新和动手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学生的设想得以实现,在活动中得以发展。开展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高深的知识,而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培养其科学素养,从而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诱导出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化学这门学科与别的学科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需要依托实验来配合完成教学,因此,实验对化学课程目标的完成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化学实验,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地运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在学习完水这一课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切身实际地去调查当地的水资源以及河水污染情况,找到第一手的资料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然后写出调查报告。又如,对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也可以改为探究的实验方法,从而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氧气的含量。科学探究的重要媒介就是化学实验,其能够有效地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等,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逐渐在这种实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继而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渗透化学前沿知识,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化学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学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如学习水时可向学生介绍纳米技术在净水中的应用,介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话题。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成就及新问题,加强学生对现代化学知识的了解及价值的培养,这样既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又拓展学生的智力空间和思维广度。
参考文献:
1.措成.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J].读写算,2015(11).
2.黄静.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未来英才,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