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3: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主要以影视与文学的关系为话题,试图探讨“图像”是否能替代“文字”,文学是否会走向“终结”这些问题,得出结论:文学和影视,文字与图像将会永远并存,共同丰富着人们日新月异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 改编;影视语言;文学解读
1 影视与文学的联姻
1.1 影视向经典文学“求教”
1.1.1 文学是影视的根基
在影视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量的影视作品都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导演最初接触到的文学剧本是由编剧用文学语言创作的。影片中大量的人物对白和画外音也要经过文学语言的润色。这充分体现了电影的文学性。随着影视的发展,大量的文学作品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展现在银幕上。例如古代文学作品四大名著,现代文学作品如茅盾的《林家铺子》、老舍的《骆驼祥子》等等。
1.1.2 影视踩着文学的肩膀
年轻的影视与古老的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这种关系在影视发展的最初阶段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多表现为影视对于文学的借鉴,这种借鉴通常呈现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方面,文学是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等,都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而,世界影视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包括了经典作品,也包括了当代的畅销作品,而被改编的主体则更多是叙事性的小说和戏剧。可以说,年轻的影视正是在古老文学的甘泉的滋润下勃发出日益旺盛的生命力。文学似乎成为影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1.2 影视对文学名著的改编
1.2.1 文学作品的主导地位
在影视对于文学名著的改编过程中,作为文学作品的原作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影响着人们对影视作品改编成败的评判。我们知道,电影受到时长、摄制技术和观众的心理要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于作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状况的表现往往力不从心,而无法与文学作品中那种运用文字以持续不断地铺陈、描写刻画面而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同日而语。如电影《红楼梦》尽管尽量忠实原著,但总会使千百万观众不满意。此外,影像文本能否改编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编导对原著和作者的理解深度,只有和原著有着精神的共呜和沟通,才能改编成令人信服的作品。如,电影《城南旧事》,抓住了林海音原作中那种淡淡的感伤情绪,改编获得了成功。而电影《骆驼祥子》,编导出于对祥子的特殊喜爱,草率地变动了祥子的堕落结局,不仅破坏了祥子性格的发展逻辑,而且削弱了影片社会历史的内涵价值。
1.2.2 影视艺术家的主导地位
有些影视所选取的文学原作并非文学名著,这些文学原作的名气远远不如名著。影视艺术家以它们为素材进行再创作,使它们为一般大众所接受,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如电视剧《围城》播出后,钱钟书先生的原著小说在书摊上成为热销,而在此之前并不大为人所知。在这种改编过程中,不可否认,影视艺术家起了主导的作用。但是,他们仍然遵循着从原作到剧本到拍摄,即从“文字”到“图像“的路径。
2 影视与文学的疏离
不可否认影视一直在追求自己独立的探索与发展道路,试图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目前的电影制作就出现了通过高科技、大投入、大场面以追求视听感受的发展趋势。如风靡全球的《侏罗纪公园》、《哈里·波特>和《功夫》等影片都是靠着让人匪夷所思的声音和画面效果让观众如痴如醉,这些电影竭力冲击当代技术所能提供的视觉效果的极限。但是,我们不能由电影与文学关系的这种疏离,而对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进行无限引申,得出“图像时代”的到来或是“文学的终结”。因为,在广阔的文学天地里,仍然有很多东西是影视无从插手的。
2.1 影视对感官(影视语言)的追求
一般说来,影视是通过画面与音响作用于大众感官的视听艺术,它必须把所要表现的内容一概化为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这是不同于文学语言的一种影视语言。
2.1.1 影视语言的直观性
影视语言可借助蒙太奇镜头组接来充分的调动时间空间,而不会破坏它的真实性。例如,它可以从冰天雪地直接转入百花盛开,让观众感受冬去春来的时空转换。文学主要依靠文字来传达信息,读者无法看到具体形象,只能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延伸。与文学语言相比,影视语言更具直观性。在文学作品中能够感染读者的语句,如果放在银幕上就可能会很难表现。
2.1.2 影视语言的造型传意
影视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还在于影视语言能够通过造型传达意境。与文学语言相比,影视语言能够容纳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如声音、音响和人物的活动等。比如电影《红高粮》中的颠轿段,姜文高唱着《酒神曲》热闹的场面和富有冲击力的造型充分展现了山东高密一带的风土人情,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但这段场面如果用文学语言来描述则很难让人感受到《酒神曲》的豪迈、人物的粗犷和热烈的场面。影视可以把一些需要信息品味的艺术精华,融化为可以很容易接受的信息,随着对影片的观赏不知不觉中接受。
2.2 影视是严肃文学的通俗读本
畅销小说作家海岩指出,“我们现在处于视觉的时代,而不是阅读的时代,看影视的人远远多于阅读的人,看影视的人再去阅读,其要求的阅读方式、阅读心理会被改造,对结构对人物对画面感会有要求,在影像时代,从事文本创作时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欣赏、接受的习惯变化,所以作家在描写方式上自然会改变,这是由和人物和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时代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决定的。”但是,显而易见,小说并不会因此而成为影视的附庸。文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文学中有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分野,它们也是彼此共存,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发展;而影视不过是“严肃文学的通俗读本”(苏童语),它对于精英文学作品的改编,只不过是把它大众化,变成大众的精神食粮,实际上永远无法取代它的精英本体。因此,小说的改编大户王溯说:“写影视剧来钱,但写多了真把人写伤了,再要写小说都回不过神来。”
关键词 影视艺术;文学
影视艺术与文学到底应该呈现出哪种关系才较为合理?本文认为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影视艺术与文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每个事物都有合理存在的一面,而存在的同时都会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影视艺术直白的表现情感和发展情况,带来的情感共鸣只可能是一时的悲哀或者恐惧或者欢乐。时间久了人们便会发觉那种文化快餐式的累积会使人变得庸懒,情感变得苍白无力。文学抽象而发人思考,只有真正地讲心境投如其中,才能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类所共有的情怀。在观众集体式的欣赏上,影视艺术不能把作者的倾向性赋于形象性,不能把大段的议论的文字对冲突双方的或对生活的评价表现出来。影视艺术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和各种镜头给观众视听的综合性审美。
在表现小说《祝福》的孩子被狼吃了这一段的时候,电影中是安排在贺老六吃药的同时,祥林嫂听见几声狼嚎,叫了声:“阿毛”就跑了出去。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心理传达了文学作品的意思。
二、影视艺术必须含有文学性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花很多的时间看一部很烂的影片的经历,觉得不值得花精力在无意义的事物上。一般人看影视艺术作品,是怀着期待和被感染的心态,最后发现只不过是一部商业吵作片或者大成本投资,著名影星汇集的豪华片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感触。个人比较偏爱文艺片,认为很多恐怖片和科幻片都是低内涵和缺乏深度思考即兴创作的东西。李安《断臂山》是根据1997安妮・普罗克斯的短篇小说改编,只有数十页的小说,文字精简。李安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家庭、责任、爱情与生活;“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不妨把性别撇开。”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电影《断背山》在优美的西部风光和略显沧桑的吉他音乐的衬托下两个牛仔之间的爱情如歌如泣,达到了“从没有过地如此纯洁、神圣地刻画两个男人间的爱情”的地步,而影片的最后,Ennis目送自己即将与心上人结婚的女儿驱车离去,打开衣橱,凝视着断臂山的明信片,饱经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说出那句令人心痛的”I swear”的时候是如此的凄凉,想想这忽然而已的生命中又有多少不能承受的痛苦――看着他们,想着自己,失落的天堂弥漫着每个观者的内心,不失原著细腻优雅的文学色彩。
现代电影如:《恋人曲》《海之歌》是典型的绘画诗;《红气球》是靠造型造成了诗的旋律;《人与兽》《湖畔》是具有散文哲理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用黑被和时空交叉方式象散文抒情诗来表现诗意的哲理。
三、影视艺术必须尊重文学
现在的影视作品经常改编文学原著,有时甚至改得面目全非,彻底背离原著的表达意图。导演应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不能以追求票房,收视率而刻意迎合大众。我很反感一些文艺作品以激情戏为卖点,过于露骨,矫情。如果观众的口味是大团员结局,就拍那些皆大欢喜的;如果观众期待的是流泪,意外死亡或失忆之类的,就拍感人肺腑的。当今的影视艺术有明显的娱乐化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当一切艺术文学都为娱乐而活的时候,人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时候,人类文明就会有毁灭的态势。电影版的《祝福》,最后结尾是导演安排了一段祥林嫂捐门槛无效,愤而抗议的时候,她就拿着厨刀去砍庙里的门槛。这个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没有的,不难看出这其中有导演的用心,对旧社会的强烈的控诉。但是很多人看完以后,有的也认为这是画蛇添足的表现,从祥林嫂的个人性格看,她的思想觉悟还不能做出电影中的行为。《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还是总体上忠于斯蒂芬?金的原著的。一些细节的改编上,如电影中安迪长得又瘦又高,但原著中,安迪的身材属于短小精悍,而且相貌英俊的那种。原著中说“安迪长得比较矮小,生就一张俊脸……”,同时对安迪还有这样的叙述:“安迪在一九四八年到肖申克时是三十岁,他属于五短身材,长得白白净净,一头棕发,双手小而灵巧。他戴了一副金边眼镜,指甲永远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最记得的也是那双手,一个男人给人这种印象还满滑稽的,但这似乎正好总结了安迪这个人的特色,他的样子老让你觉得他似乎应该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所以,安迪给人的感觉总是非常精神、非常清爽,戴着一副眼镜,更衬托了他的聪明智慧。还有最后结局稍有不同。小说结束在Red前往墨西哥寻找Andy的路上而不确定他能否找到,以“我希望”作为结尾,而电影中Red在墨西哥的海滩找到了Andy这一幕我认为2种版本还是小说最后把希望和就赎展示得比较恰当。
四、好的影视艺术可以给予文学丰富的养分
影视文学比文学拥有更多的群众性,是任何文学作品不能比拟的。因此它必须具有震撼力和表现力。文学的表现工具只是文字,有相对的限制性;影视艺术有无比的精确性和敏锐性,能较好的反应一切复杂的生活现象。《白毛女》这部影片表线的喜儿这个农村妇女,在残酷的地主阶级剥削下,遭到非人的屈辱和迫害,发出了“我要报仇,我要活。”的呼声;在阶级斗争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充分表现了她那种“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的反抗性格的形成。它对观众直接诉之于形象,使观众得到的是完全逼真的感受。另外,影视艺术具有政府空间和时间的魔力,我们可以看到同代同代人的生活景象,也可以看见一切动人心弦的历史的重演。《乱世佳人》中瑞德说:“我不求你原谅,我永远也不理解和原谅我自己,如果子弹打中我那倒好了。我是个,我只知道我爱你,即使这倒霉的世界和我俩都变成碎片,我也爱你,因为我们很相像,我们俩都够坏,自私而精明,但我们能够一眼就把事物看清。”的时候,这个南方庄园主的女儿却狂野而不娇纵,一点都没有珍惜的拒绝的场景,具有概括和典型化文学作品的能力。
五、在观众的接受方式上的区别
我们看一幅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反复吟味。对于电影来说,如果观众一个地方没有看懂,或者体会不够,他不可能要求停顿一下,甚至连思索一下的空隙都没有,他只能在感受上留下一个缺口,缺口一多,电影给他留下的印象就会变得残缺不全,也就很难集中精力来欣赏了。所以影视艺术要创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剧本要准确的刻画人物性格个思想感情,不要把人物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场景里;演员的演技要出色到可以和剧本融合;其它的幕后创造英雄要在同意的创造意图下进行工作。
诚然,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电影从艺术手段,表现内容等多方面受到了文学的滋补,然而反过来想想,在许多高喊文学优越性声音的背后,电影是否也与无声无息之间补给了文学呢?答案是肯定的,电影的视觉性表现方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当代苏联著名作家阿・伊凡诺夫曾经这样回答记者:“电影给了我特殊的简洁。”约翰・霍华德・劳逊也曾经指出:“许多现代小说都使用了‘摄影机眼睛’的技巧,并模仿银幕上连接出现形象的方法来描述动作。”包括电影的表现手法――蒙太奇,也大量于无意之间进入了文学创作。现在当在人们批评电影媚俗性越来越强的时候,文学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当今出现的大多的所谓身体写作,网络文学作品都是想从一种视觉性,直感性的话语效果去直接触动读者的敏感神经,此类作品是其所标榜的另类还是骨子里的媚俗?答案已经了然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 ? 影视艺术就是影视艺术,它不低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学,也不依赖于文学,文学所能表达的深度和广度并不是电影所能做到的,而电影所表现的光影与声音的互动也是文学所不能及的,中国传统的电影论试图重现文学曾经对戏剧所获得的成功,一度喧嚣着要建立仅仅以文字形式给人们欣赏的电影文学类型是不可能实现的,文学只是影视艺术要吸收的一个方面,在影视艺术面前,还另有一片广阔而神秘的天地需要后人去不断挖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影视;文学;英剧;文学气质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一、从英剧的文学气质说起
2010年9月,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推出的英剧《唐顿庄园》首播,迄今播出二季,不仅赢得了本国观众之心,还产生了巨大的海外影响,先后夺得美国艾美奖和金球奖的多项大奖,并在2012年上海电视节上摘取“海外电视剧大奖”金奖。电视剧从1912年泰坦尼克号失事带给英国一个贵族之家的影响讲起,其中财产限嗣继承法的限制,一对年轻人逐渐克服“傲慢与偏见”的爱情,立刻唤起文学爱好者对奥斯丁的文学经典的记忆。人们纷纷发问:此剧改编自英国哪部古典小说呢?
其实这出剧为英国身兼作家、电影导演和编剧,曾以《高斯福庄园》勇夺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朱利安·菲洛斯的原创作品。剧作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学气质,集中体现了英剧的一大特色。
英剧的文学气质首先体现在充分利用本国丰沛而优秀的文学资源。作为公共广播电视代表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出品了一系列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从1978年开始,以恢弘的气势将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全部制作成电视剧;单是19世纪的优秀文学作品,诸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和女儿》(电视剧译名《锦绣佳人》)、《克兰福德》、《南方和北方》,等等,均在荧屏上一一展现。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传统文学的辉煌时期,从经典作家到有特色的小作家,BBC文学改编剧均给予关注,并因其对名著的忠实、出色的演绎、精美的制作而赢得一大批拥趸,BBC电视剧也因此几乎成了文学名著改编剧的代名词。
即使是并非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是由编剧原创的电视剧本,也往往具有明显的文学气质,这也是影迷们所谓的“文艺范儿”的一个重要标记。就以《唐顿庄园》为例,围绕着庄园继承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与爆发期间那充满变迁、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将人物与庄园的命运交织展开。其中有贵族、平民,上层主人、下层仆人,纷纭的人物,复杂的关系,锋芒毕露或是暗潮涌动的戏剧冲突,悬念丛生或是峰回路转的情节铺陈。不同人物之间的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交错,表现出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复杂的人性。同样是原创性的、表现青春叛逆题材的电视系列剧,从2007年起在英国第四频道播出、也受到中国网友热追的英剧《皮囊》(豆瓣网上网友对每一季的评论少则数千条,多则数万条)就比美剧《绯闻女孩》深刻,写尽了青春的飞扬跋扈、张扬无羁和迷茫艰难,其中的现实感和人文意味,明显可见悠远的文学传统的影响。
英剧的浓郁的文学气质特性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与影视究竟是何种关系?同是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学传统国度,中国可以从英剧发展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二、影视进逼。文学败退?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传媒技术的影响下,现代文化出现了从以语言为中心向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影视观看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中心,而传统的文字文学作品的阅读明显减少,文学的风光不再。今天,我们不断听到关于文学因为受影视步步紧逼而节节败退的悲观说法,甚至“文学终结论”或“文学死亡论”时有耳闻。
“文学终结论”基于一种认识:存在着一个有着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疆界并固定不变的文学观念。应该说,文学自产生以来所具有的超功利性的审美属性,没有产生根本变化,但随着从口语媒介、文字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形式的更新,文学的文本形态在不断变化,相应地文学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就近现代文学中的大宗小说而言,印刷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世纪报纸的发展和连载小说的形式,推动了小说的文化消费,加强了小说认识和娱乐的双重属性。而20世纪以来影视这样的电子文本,采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可视可听,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娱乐本性,文学成为一种极其大众化的精神消费品。随着科技发展和网络普及,文学文本形态发生新变。据《新京报》报道,今年8月举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显示:数字阅读已成出版潮流。当有人感叹文学退隐的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农贸市场”:“玄幻·奇幻”、“武侠·仙侠”、“科幻·灵异”、“耽美·同人”等,之下还有“盗墓”、“穿越”、“后宫”等热门题材类型,数量惊人,阅读者众多。
今天的文学的生态是芜杂的,市场化、大众化和传媒化联袂而来,文学生产体制包括生产、流通、评介和接受,已经并且还在发生着变化。当我们把文学当做一个芜杂而真实的存在而并非一个抽象的观念时,我们就不再轻易地把文学看作“明日黄花”,或是把电子时代的主要符号——影像看作是文学的替代者。电子媒介时代可能会使一些文学样式衰落淡出,也会孕育产生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可能会使传统媒介的文学形态被冷落,也可能产生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融形态。
影视与文学各有独立性,但又密切相关,甚而相互渗透、相互成就。
一、 影视作品应保留独特舞台艺术特色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掀起了一股狂潮,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独占鳌头。在这个发展阶段过程中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依附文学作品是理所当然的。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以及人物关系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影视作品充分结合文学作品能够全面提升影视作品的叙事功能,文学作品对于当代影视行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譬如影视作品《新版红楼梦》《我的父亲母亲》以及《红高粱》等都是改编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上映后获得了受众热切追捧。
但实际上,影视作品在新时期中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还是因为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参照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突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1]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时,通常会围绕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展开创作,并通过采用影视作品创作特色来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增加或者删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鲜明。因此,影视作品如果想要获得较大成就,就需要保留着自身舞台艺术特色,并拒绝做文学作品的附庸产品。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应当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精神内涵,但是应当要保留着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形式,这样才能促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又不至于使得影视作品内容过于乏味。因此,影视作品创作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时应当要充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勿让影视作品失去舞台艺术特色。而当前来说隶属文艺片的影视作品都受到影院与受众群体的排斥,而文艺片影院票房更是一落千丈。[2]当今时代是消费时代,许多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寻求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而文艺片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都是比较沉重和悲剧,因此,电影影院和受众群体都不太喜欢此类影视作品。同时,导致文艺影视作品不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还有导演在改编过程中的局限性思维。许多导演在制作影视作品时容易受到文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致使我国影视行业比西方更为落后。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不要受到文学思维的限制,而是跳出文学思维束缚并以全新模式来进行电影创作。譬如文学作品中散文式、抒情式以及叙事性等,一旦应用到影视创作中便会导致电影作品枯燥乏味,致使观众对电影作品提不起兴趣。因此影视作品创作人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结合时展需求和市场上大众心理需求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舞台艺术特色的影视作品。
当前来说,电影市场上,不仅商业片排挤艺术片,而好莱坞大片也打击着我国影视作品的发展。在好莱坞西方大片的打压下,国产影视作品应当要充分结合电影发展的基本特性,汲取文学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内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我国影视作品想要在电影行业中取得较大成就,就必须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
二、 文学作品应当坚持艺术创作特色
当前已经逐渐进入全民消费时代,人们难以耐心花费长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但很多人愿意通过观看电影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加青睐于影视作品,而影视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地位日益凸显。
在时展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当前我国许多文学作家逐渐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在影视行业中充当着影视编剧,并按照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来创作文学作品,这种行为导致经典的文学作品逐渐转变为世俗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想要在影视行业发展如日中天中获得更多利益。就人性来说,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文学作家进入影视行业开启影视编剧道路是正常的,但是文学作家在进行影视剧本创作过程中应当要重视影视作品市场发展和艺术特点,始终保持着正确而良好的心态,不能只顾着市场需求来撰写出世俗文学作品,这样会导致文学作品只能成为影视作品发展的奴隶。所以文学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着端正的态度,不仅要看到电影市场的基本需求,还要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能使创作的文学作品过于世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充分坚持着其独特特色和创作模式,不能为了创作电影而创作文学作品。同时文学作家应当要重复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应当要以端正且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结合。
在当今时代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而实际上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独特特色和艺术魅力是无法被其他物质完全取代的。文学作品在精神内涵和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艺术等方面相对于影视作品更好。[3]目前是图像时代,但是影视作品也难以完全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实际地位,文学作品永远都不会被消除,因此,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不能做影视作品的奴隶。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受众群体创作出更加富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三、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相辅相成
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是却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而文学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发展盛况不再,有的人认为影视作品能够逐渐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完全没有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本质关系,只要对两者本质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就会知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舞台艺术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并且都难以取代各自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能够通过其各自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来呈现出人物形象特征和感情心理,从而使得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两者能够在艺术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就说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相互借鉴的地方。相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叙述结构以及情感表达上更富有感染力,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着文学作品精髓来展开创作。影视作品更加重视舞台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效果,在感官感受上更胜文学作品一筹。而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和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等都比文学作品更好,因此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两者都能相互借鉴各自的精髓并相辅相成。
当前来说,我国影视作品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于影视作品这种普遍现象就必须结合文学作品的展开创作。譬如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以及陈凯歌的《无极》等逐渐由艺术片向商业片转变,因为电影叙事逻辑和情节逻辑以及人物性格逻辑等方面较为紊乱,所以在上映后漏洞不断,并受到观众的抨击。[4]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影视创作者应当在影视内容中融入文学性,从而使得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始终保持着平衡关系,只有美艳画面和绚丽动作没有丰富的故事内容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因此,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导演不仅要重视视觉和精神享受,同时还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共鸣。始终保持着艺术和商业的相互平衡,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基本需求。
同样的,文学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影视作品,许多文学作家在评价影视作品过程中通常会以文学视觉和文学思维来看待影视作品,因此,对于现代化影视作品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文学作品应当要充分观照影视作品的优点,脱离文学固有思维的禁锢。在现代化消费时代里影视作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大众文化展开创作,从而通过文学思想和精神内涵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文学作品还可以借助于影视作品来不断拓宽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特点来宣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精神内涵。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影视作品文学素养,还能有效推动着文学作品的迅猛发展。譬如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在上映后便受到广泛好评,便会引发许多观众阅读原著的热情与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影视作品得到发展,而且还能不断拓宽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都具备着平等的地位,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实现“双赢”目的。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不能延用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而是实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形式的相互转化。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着原著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应当结合现代化时展和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改造,保留原著作品中的精髓内容并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部分,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加良好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艺术灵感展开创作,即使没有完全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但是却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文学性,两者相互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两个关键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故事与人物直接组成了精神内核,也就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影视作品在改编过程中仍然保留着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人物形象特点等,而是对其内容进行相应更改。正如批评家张卫所说,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神似”,这样不仅能够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还能够实现影片内容创新。在改编过程中可以遵循文学作品精神内涵,但不应当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需要不断创作出具有着影视作品独特特色的电影。此外,也不能胡编乱造使得影视作品完全脱离文学作品。譬如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红高粱》与《我的父亲母亲》,其中这两部影视作品结合电影的主要特点来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改动,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基调以及精神气质等。影视作品《红高粱》和文学作品《红高粱家族史》两者都将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表现出来。而影视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和文学作品《纪念》两者都能够使得观众真切感受到父亲与母亲的情感。但是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对话剧《雷雨》进行改编,而实际上该部影视作品在情节编排与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和话剧《雷雨》有着很大的差异,无法表达出原著中的效果。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应当要相互结合,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影视作品也能够不断拓展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人群,两者相辅相成,并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能够不断丰富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利荣.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12.
[2]周建华.西方文学电影改编理论的发展流变[J].巢湖学院学报,2015(2):57-62.
1.对于什么是历史题材剧的认识不一致
这一认识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明确历史题材剧所具有的外延,同时还包括两个内容:首先是在当前历史题材剧多样的情况下,对具体什么是历史题材的作品认识不足,只是将纪实性的作品作为历史题材剧的素材,而忽视了一些历史上流传的“戏说”“大话”等内容的作品;其次是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评价过于简单,没有综合性认识。
2.对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研究存着缺陷
在研究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时忽略了综合性评价的方式,没有认识到其特殊性,更没有结合文学、历史进行研究,更没有联系到现代的生活进行实际分析,以至于在研究的过程中缺乏方向性,多是简单的自说自话,缺少协调与统一。
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学特质
自古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历史是依靠人的文字记载来完成的,因此历史在反映真实的过去生活的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学的特色,甚至有的作品很难分清楚是历史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即使在一些表象看来是历史类型的作品中,也多少具有文学的成分,因为在使用文字记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字的艺术表达性。
1.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情感性
影视作品最终都是依靠人来完成的,同时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所依据的题材必定都是具有文字记载的内容,在记载这些内容时是依靠文字表达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文字表达方式形成了文学作品或者历史文学作品,其中必定会加入写作者的主观判断或者思想认识,不论是所谓的正史还是野史,在创造过程中都会有感情性,因此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是如此。
2.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虚构性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依靠历史的一些记录或者还原,但同时这些记录也会受到当时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写作者在描述事件时也会加入一些主观性或者虚构一些内容,这样才能使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更加完整,影视作品的制造者也会根据题材进行一些创造,为了达到吸引大众的目的对历史情况进行一些虚构和创造。
3.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审美性
一部完整、优秀的历史作品必定是受到社会大众喜爱的,其中也会夹杂一些文学语言或者特殊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历史题材在叙事的同时表达了其所具有的美感,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塑造力求将其中的内容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符合大众审美观的影像。
三、国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在历史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必定要对社会生活进行真实反映,比如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其中虽然描述了国家的正史,但同时在作品中具有文学的感召力,如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等语言具有极强的文学特质,另一个方面在作品中也反映了现实的生活,比如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中都记录了皇室或者大臣的事件,所以说在拍摄历时题材的影视作品时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1.国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文学反映生活
我国在新媒介发展的几十年中生产了许多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大秦帝国》《康熙王朝》等,这些作品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极大喜爱。同时这些影视作品拍摄中所依据的题材正是在具有文学特色的历史作品,在影视作品中所具有的一些文学元素让作品更具吸引力,同时这些影视作品所反映的一些现实生活更加真实明确,也符合大众生活的需求。另外这些影视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必定会考虑收视率、社会反应等问题,所以作品的制作也尽量符合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和认知需求。
2.生活塑造了影视作品的文学价值
生活是历史传统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在历史长河中,人们不论是历史作品的创作还是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一个主题——真实生活,可以说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当前国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制作也是如此,从现代生活的角度看,该文学是根据现代人的价值需求和观念进行改编、制作的,从历史生活的角度看,影视作品所依据的前提是历史的现实生活,所以说生活塑造了影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并将其在现代社会体现出来。
四、结语
论文摘要: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三大理由。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8]贺圣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而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气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如何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
“关系”从词议上分析,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也表示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人们在协同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到达这种“移情”心理效应,教师应注意做到:
1、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字“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周礼》中称:“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2、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但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从心理关系来看,教师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学生是积极响应者。由此可见,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其行为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只有和他人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才能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的价值,展现健康的精神风貌。学校中,和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中学英语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 转轨的进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师生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它不仅影响学生归属需要的满足,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及情绪状态,而且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接纳与认同,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
(一)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学生需要的满足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属于缺失需要,这些需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得到满足。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尊重的需要。无法感受到被老师关爱,或者感觉自己无能的学生,往往不大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追求自己的成长目标。如果教师能够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就会给予学生很大的满足感,激发学生去求知。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主、胜任和归属的需要。当学生的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任务中去。归属的需要,即个体需要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大量研究表明,个体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心理上需要体验一种安全感,希望与环境中对自身有重要意义的人(如父母、老师等)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二)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接纳与认同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学生认可、接受老师所指示的活动规则,采纳教师所重视的目标和兴趣,积极配合参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相反,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难以与老师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那么就很难让学生真正接纳与认同老师的目标、规则等,也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老师的教学。一位从教十几年的语文老师,学生都很敬畏她,上课也守纪律,老师的话没有敢违抗的,但只是表面上的顺从,班里的绝大多数学生就是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原因并非该老师的教学水平低,而是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很少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而另一位语文老师不仅讲课有吸引力,而且与班里同学的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大家都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可见,如果教师不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就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接纳与认同,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和动机状态。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和喜欢时,学生会体验到情绪上的幸福感,会对学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肯定性评价,即使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只要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仍然会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并付诸努力。而那些情感上受到忽略、自尊心受到打击、表现出对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学生,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抑郁),很难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
(四)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尊重和欣赏,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被人喜欢的,这有助于学生增加对自我的肯定性评价,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对自己的信心。积极的自我概念、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尊重和肯定性评价,师生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严重冲突时,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接纳与认同,而且会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进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明显。有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爱与支持,头脑中渐渐形成了负面的自我概念,这会严重阻碍他们对学习的投入。
二、学生期待的师生关系
国外的一项对教师的研究发现,中学生描述的教师形象是:具有民主和平等的交流风格;引导学生参与和投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对学生行为和成绩的合理期望;在教学中以及与学生的人际互动中表现出关心的态度和兴趣;提供建设性的而非严厉的、批评性的反馈。能力强的学生喜欢那些能够对他们提出挑战,鼓励课堂参与,教育目标与他们自己相似的老师。而能力弱的学生尊重这样的老师:亲切地对待学生;公平;能够把学科内容解释得清清楚楚,让学生容易理解;能够维持对课堂的有效管理;能够表达对每个学生的兴趣;提供给学生自主的选择机会;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做出适当的反应等。
在国内的研究中,学生喜欢的老师往往是课堂教学水平高,表达清晰,生动幽默,有吸引力;关心和爱护学生,能够热心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能够公正地对待不同的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聆听他们的感受;信任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赏。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往往是喜欢批评与指责,做事不公正,不懂得尊重学生,不能理解学生的感受,过分严厉,讲课不清晰,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高高在上,情绪调节能力差等。
三、建立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师生关系
上好课、让课堂富有吸引力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如果能够从课堂教学以外的一些因素人手,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营造尊重信任的氛围,表达积极的期望,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尊重信任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落实到行动并不容易。能力强、学业成绩优秀、讨老师喜欢的学生,往往更能赢得老师的信任,但对于学习成绩较差、性格有明显缺陷、家庭社会地位低的学生,现实中未必都能赢得老师的尊重。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别人尊重的需要,都有自尊心,如果教师能够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有一定潜能的人,都有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取得进步,并能够尊重他们,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调查发现,有些教师在对待中等水平或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时,表现得不太友好,笑容更少,非言语的支持(如关注的目光、期待的眼神)较少,批评指责超过表扬。在课堂提问及反馈方面,对于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等候的时间相对较短。当他们无法给出正确答案时,老师不太愿意多做启发,往往表现出缺乏耐心;而当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出错时,老师更多的是提醒,批评较少。学生往往能够明显感受到老师对待不同学生的鲜明态度。在一次家长参与的公开观摩课上,一位语文教师为了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对同一个学生提问多次,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从未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如与学生说话时目光注视着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有适当的等待时间;学生出错时给予理解而非冷嘲热讽;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表现出色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尊重。但前提是教师从内心深处能够接纳每一个学生,能够有公平公正的意识。如果并非真正关爱或喜欢学生,就很难从言行方面表达出对学生的尊重。
(二)表达对学生的积极期望
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业基础,建立适合他们的目标和期望。对于能力强、肯钻研的学生,可以给予他们更富挑战性的任务,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确立更高的努力目标。对于中等水平或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期盼,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不离不弃。一位语文老师说:“教书十年来,我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将来也不会放弃你们中的每一位。我相信你们。”事实上,这位老师在行动中也的确做到了。当学生成绩落后时,她会给予积极的鼓励:“你们只是暂时的落后,加把劲就会赶上去。”同时给予学生具体的策略指导,如及时复习巩固,加强日常积累,注意学以致用,准备错题本,把出错的原因、困惑记下来等。
教师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念:学生都能够学好。如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心,学生就有可能对自己有信心。在对待学业困难的学生时,需要树立学生能力的发展观,以动态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些学生只是暂时困难,在适当的外界条件和有效的教育干预下,完全有可能发生转变。
(三)营造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消极的同伴关系(如同伴排斥,同伴欺负,朋友之间的冲突等)会导致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消极态度,产生焦虑、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使学生难以投入学习活动,从而造成学业问题,甚至长期的社会适应不良。同伴欺负主要表现为直接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如讽刺、辱骂、起外号等)以及间接欺负(如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等)。同伴欺负不仅导致受欺负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学校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而且有可能造成被欺负者身体上的伤害与不适,阻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业活动。有研究表明,经常受同伴欺负或被同伴排斥的学生,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虑、抑郁,因此班主任老师需要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里有安全感,不被欺负与排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第一,重视积极的同伴关系的建立。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及时间上的限制,不少教师不太关注学生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及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建立,尚未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同伴关系、社会交往联系起来。因此,教师首先要正视、认识同伴关系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协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