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发展新战略8篇

时间:2023-07-24 09:23: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发展新战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发展新战略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战略支点;广西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007-04

总理在视察南宁时,提出我国要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发展层次和质量,同时做好内陆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同时提出广西构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

笔者拟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空间格局的角度,探讨广西战略支点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

区域经济不同于宏观经济,一般讲,区域经济空间特征的变化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如果说“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应当是最近5-1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在空间上的表现。

下面,我们从经济、消费、投资和外贸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特征。

(一)经济重心的空间漂移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向沿海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就了沿海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国家经济重心向东南方向“漂移”是改革开放以来到进入新千年之前中国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挥,1999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2002年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又启动中部崛起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效果开始显现,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所占的GDP份额提高,国家经济重心开始向西“返移”。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GDP份额提高到46.16%。

2008年以后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应对危机的各种政策,着力点大多在东部沿海,以GDP比重代表的经济重心又开始东移。进入“十二五”时期之后,国家加大了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力度,产业转移加快,经济重心重新开始西移。2012年我国“四大板块”的经济规模比例是:东部51.3%,中部20.2%,西部19.8%,东北8.7%。

(二)消费重心的演变

从空间变化看我国最终消费的演化轨迹,其重心的演变表现为“南移——东移——西南移——北移”的特征,在移动幅度上较GDP重心移动要大。1990-1995年消费重心南移;1997-2003年消费重心东移;2003-2007年消费重心开始向西移动,2008-2011年消费重心又向北移动。

消费重心反映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空间格局,收入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表现出对经济发展变化的一种滞后效应。从目前看,我国的消费核心区仍然留在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都市圈,这是目前国家收入格局的空间现状。

(三)投资特征及重心变动

固定资产投资重心表现为向西漂移,变动幅度较为剧烈。具体而言,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作用下,1999-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心向西北方向漂移;之后,随着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重心向东北方向大幅度漂移;金融危机之后,投资重心西移,特别是向西南方向移动。

投资重心在空间上的变动,反映了我国区域开发和资源开发的基本动态。由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需求,加快中西部的开发就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进出口特征及重心演变

尽管2003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明显加速,但进出口份额仍然不足15%。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的下降大于东部地区。

从出口看,2006年以后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但它们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东部地区的出口份额总体不断上升,到2009年达到88.86%。从进口看,与出口特征一样,东部地区占据了进口的绝大多数份额,2009年达到86.18%。因此,2002年之后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增长率最慢,但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仍十分突出。

所以,东部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仍占有绝对优势,进入“十二五”以来,一直占到全国的85%以上。

主要结论是:

第一,经济总量规模和投资向中西部转移比较明显,表明中西部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加快,区域经济的重点仍然在发展工业。

第二,总消费和进出口仍然集中在东部地区,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核心区的地位仍然难以动摇,我国对外交往、对外贸易的中心在东部地区的局面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

二、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新变化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特征分析,我们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区域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产业转移使工业空间分布出现从聚集到扩散的新变化

“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中国工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扩散的趋势,地理集中度也由2006年的0.476下降到2010年的0.442,降幅达7.2%。在工业活动扩散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整体经济活动从2006年开始打破以往不断集聚的趋势,呈现出空间扩散的特征[1]。

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中国的整体经济布局正在由过去各种经济要素和工业活动高度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逐步转变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是与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分不开的。

首先,随着中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撑下,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是产业转移加快的主要原因;其次,多年来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不断聚集,各种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提升,土地、能源等供应趋于紧张,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一部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企业自发地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了转移;再次,由于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也吸引了东部地区一些企业向该地区转移。

“十二五”以来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规划有:西部的呼包鄂榆、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东北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中部的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

(二)转型发展使服务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趋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由东部向其他区域扩散转移,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的55.5%下降到2010年的53%,降幅为2.5个百分点,而同期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降幅为6.8个百分点。可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转移并未改变东部地区仍是中国经济活动中心的地位,这主要得益于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虽然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也没有改变服务业整体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2]。

服务业已经取代工业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这也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必然进程。由于东部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着力点。而中国整体服务业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为“东部率先发展”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

另外,政策资源配置的新变化,对东部地区的发展作用明显。京津冀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首都经济圈、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加快了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步伐,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广州南沙新区、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特别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使东部地区的开放发展进入新的快车道。

(三)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并未随区域经济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虽然东部地区近几年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相比较其他三大区域,其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因此,尽管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东部地区依然是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区域。有数据表明,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表明这些区域是劳动力的流出区,东部地区各省市的户籍人口小于常住人口,表明这些区域是劳动力的流入区。例如,北京的户籍人口只有1300多万,而常住人口超过了2000万。

随着发展新区和自贸区等区域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将由过去过多依赖外部环境的支撑,向内生性、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力资源的强劲支撑,将会扩大东部地区的消费规模,主导东部地区完成发展转型。

三、区域格局变化对建设“战略支点”的影响

根据总理讲话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及政府提出的“支点战略”,必将对广西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毫无疑问,“支点战略”是国家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影响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一)中国区域经济从聚集到扩散,需要多个战略支点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国家发展需要战略支点来支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在中国100多年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国家主要战略支点。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发展迅猛,逐步形成了国家中部的战略支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正在形成国家西部的战略支点。因此,多个支点的区域发展总体趋势,正在形成。

多支点形成的理由,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经济的“全国化”使生产要素在新开发地区的聚集成为可能;二是各地区的普遍发展,使国家的经济不仅仅需要北京、上海等少数的增长极,而且需要更能支撑本地发展的增长极;三是多支点的出现,使新发展的区域有机会进入国家发展的核心区域,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拥有更多的发展资源,同时也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转移的加速,使建设新的战略支点拥有基础

未来的新战略支点主要在中西部。发展现代产业,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产业转移的加速使新的战略支点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2010年,中西部地区接收的省外到位资金分别达到1.28万亿和1.53万亿;其中,2010年安徽、四川、广西承接的省外资金高达6864亿元、5336亿元、3491亿元,分别是其2005年的8.6倍、7.5倍、8.4倍,产业承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3]。

根据规划,广西将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对糖、铝、其它有色金属、水泥和其它建材、钢铁、锰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步伐,二是对汽车、机械、石化、电子等产业加快提升产业档次和技术水平,三是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养生健康等新兴产业。这些发展措施对广西支点战略的实施十分关键。

(三)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使战略支点建设具有明确的空间载体

战略支点必须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是学术界的共识。从目前已经成型的核心区域来看,长三角的空间载体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的空间载体是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的空间载体是京津冀、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城市群。

在新形成的核心区:长江中游经济区,是以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载体的。中原经济区的载体是中原城镇群。所以,广西战略支点以北部湾城市群和西江城市带为载体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国家区域发展在空间上再平衡,次一级区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广西战略支点的建设机会难得。

四、战略支点建设与区域发展定位

区域战略不同于国家发展战略,必须是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所以,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广西的发展定位,应当考虑的原则:一是地区优势,包括资源、产业、人文、政治、区位等;二是宏观要求,国家对广西区域发展的总体安排;三是战略模式,未来时期内广西区域发展的总体构想与空间布局。

(一)战略支点建设中的发展基地与战略通道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发展战略经历过多次的变动。1992年,在大西南联合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提出广西“经济通道建设”的战略,同时提出“东引战略”和“南向战略”。然而,这一时期的战略效应不明显,广西经济发展也跟不上全国的步伐,重要的原因是单纯的“通道建设”,没有产业基础做后盾,容易演变成为“过境经济”和“转口经济”。这种经济类型,对于新加坡可能是可以的,但对广西2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区域,就显得过于单薄。西部大开发以来,广西充分利用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和本身的区位优势,在本身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区的同时,也成为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基地。

因此,广西战略支点建设应当涵盖发展基地和战略通道的完整发展战略,不应偏废。

(二)支点战略的内部空间布局

广西战略支点建设从空间上应兼顾北部湾城市群和西江经济带,形成两大支撑区域。同时,应当继续实施“两区一带”(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北部湾城市群作为战略通道的主体,任务是打造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平台,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和投资合作,形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同时加大与越南等国的合作,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形成打好基础。

西江经济带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区域。西江经济带包括广西以及广东、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其中广西占整个经济带80%的面积。广西部分以南宁、柳州、梧州三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半径约200公里,面积为77561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2.65%。该地区GDP总值占全区近一半,是西江经济带的核心经济圈。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性重大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是其发展的重点。

实现两大经济区的空间均衡,应该是十分重要的战略取向。

(三)支点战略的支撑体系建设与区域合作

到目前为止,广西提出支点战略的重要建设领域都是十分准确的。包括完善通道建设,是打造新战略支点的重要基础;加强能源保障,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保障;发展现代产业,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打好“东盟牌”,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优势和出路;提升北部湾港口,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重点支撑。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生态环境支撑、改革创新支撑是支点战略的三个支撑点。

最后,战略支点建设还要注重区域之间的合作。与珠三角的区域合作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把广西本身的产业基础建设好的关键;与成渝经济区的合作,是把广西建成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出口大港口、对外大窗口的关键;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合作,可以借助中部崛起战略,把中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吸引到广西方向上来。

注释:

①京津冀区域规划尚未出台。

参考文献:

[1]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1-22.

篇2

关键词: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21;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43-02

一、背景

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黑龙江省出台了《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把煤炭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经济板块和经济增长点。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综合深度开发,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座城市,这个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占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的92%,且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煤电化产业基础好。近几年来,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批需向国家争取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有效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且东部六市的GDP增幅连续两年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012年,东部六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 557亿元。其中,牡丹江市1 092.7亿元,佳木斯市660.4亿元,鸡西市582.3亿元,七台河市298.9亿元,双鸭山市565.4亿元,鹤岗市357.67亿元,均比上年增长超过12%。

东煤电化基地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因素制约着东煤电的发展,如科研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技术研发人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过小等;同时,大量技术设备需要更新改造、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加一定数量的中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等人才。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东部煤电化建设的人才,是高校研究的重点。

二、东煤电基地人才供给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出现人员不足的问题。表现在煤炭企业总体的人才需求不足,煤炭生产线的各个主要岗位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由表1可以看出来,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仍然偏低,能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例也增长缓慢。其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对东煤电相关专业供给不足。原本的煤炭院校纷纷更名、改制,加上近年来煤炭企业生产形势下滑,使得个别煤炭企业缺乏对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另外,煤炭学校资源又转换为社会通用的专业,使得来到煤炭企业就业的学生又专业不对口。从当前的形势看,目前矿区就业压力很大,通过在矿区实践历练新成长起来的劳动青年,学历低不能做技术含量高的工种,招聘来的大学生对下井工作又有抵触,造成了煤炭企业和煤炭院校的矛盾。随着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启动,大中型项目逐渐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煤电化基地建设的难点。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煤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连续多年断档。地质勘探、测量、采煤、机电等煤电化建设急需的人才,几乎招不到大学生发展东部煤电化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对于煤电化的新型煤气化、煤液化以及相关建材的研究开发就更感觉人才资源储备严重不足。

三、东煤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校企合作筹划专业建设

1.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改变现存的高校管理体制,组建由学校、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机构。通过行业和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共同商讨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使学生及时了解该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将学生的培养纳入行业的计划之中,使人才培养更具计划性。同时,由学校代表、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成立“订单”小组,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统筹、指导、监督和管理,包括“订单”培养的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以及教学管理,师资的配备,课程安排及学生的考核等。

以吉林省某大学为例,吉林省当地商业银行与该高校签订协议,对应届金融学院的保险学、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的 31 名大学本科生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书》。通过调研,选择具有发展潜力、正在成长的中型金融机构,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因其机构的扩大,需要扩充具有一定素质的专业人才,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并且建立了长期的稳定战略关系之后,能够形成人才供需的良性循环。

2.建校企专家工作组,共同筹划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事实上,当两个矛盾体相遇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学校是公益性组织,企业是盈利性组织,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为了彼此的发展,以需求为动力,本身就是相互增进了解、增加互信,共同建立人才供需的长效机制。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大力支持煤炭学校的培养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也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补充人员不足,借助教师的科研力量推进煤电化建设大型项目的上马。同时,也通过老师的宣传和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东部煤电化,投身到东部煤电化基地工作。对企业来讲,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的同时,也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宣传了自己。东部煤电化六个城市还最新签署并成立了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服务中心,解决人才交流问题,以提升区域内煤电化建设专业人才的整体数量和竞争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虽然企业在观念、内部组织、管理制度上尚未与学校真正的合作,但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却明显地提升。企业从被动选择到主动参与培养、从接受学校教育的结果到关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从安排学生实习到校企共管共教、从职业教育的局部参与到全程参与、从注重合作的经济效益到关注人力资源的潜在效益等无不体现着企业愿意和教育界合作的局面。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案自从国外引进到国内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强烈关注,其中从德国引进的学习领域课程更是越来越受到欢迎。高校也应该对部分专业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建设工作。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及其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其次,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并确定其学习难度等级。再次,根据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及确定学习目标。最后,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并设计学习情境。

(三)创建一流的实训基地平台

1.外引内联,抓牢校企合作新把手。积极与省内煤电企业联系,为学校培训教师,共同培养学生,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本着“互惠、互利、共创、共赢”的原则,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施订单式教育。

2.多元教育。引进与企业技术平台对接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完成了产品加工,真正实现了产教结合,作品-产品-商品合一。

3.技术创新,促进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学生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科技攻坚小组,研发仿真模拟软件和实训设备。技术交流合作,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开创校企联姻、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式”等教育模式,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使学生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学校还应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一道,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起来。

(五)发展和壮大教师队伍

1.双师互进,实现人才交流的绿色通道。实施“双师互进”工程,即优秀工程师进课堂、专职教师进企业。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学生实训,使学校培养目标更加适应行业、企业和岗位的需要;学校专职教师,特别是新招聘的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生产,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这样的人才交流的绿色通道,可以为高校打造一支与企业先进技术水平相对接的专业教师队伍。

2.成立专家工作室,引技入校,引品入校。聘请企业劳动模范、优秀工程师、企业管理层等专家和技能大师组建了“企业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教学指导功能,请专家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订等工作,使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技能培训功能,将专家最前沿、最精湛、最实用的专业技术传授给专业教师和学生,使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融入到学校实训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模范引领功能,用专家的品质塑造人,用榜样的事迹激励人,用模范的力量影响人,使行业、企业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之中。

3.成立教师工作站,进厂学工、进厂学魂。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考察和调研,“进厂学工、进厂学魂”,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管理理念,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获取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结语

构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继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建设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依照全省的长远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高等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把握时代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适应东煤电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娟.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田[J].东北亚论坛,2008,(7).

[2] 刘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3] 陈玉华.校企合作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篇3

一、要树立发展区域经济意识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突出表现为资本自由化、生产一体化、贸易国际化,在资源相对有限、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区域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全国来看,已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经济圈;从全省来看,规划建设了“经济区”;从我市来看,市委提出了“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大到全国,小到地方,区域化发展格局越来越清晰。我市地域相对广阔,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加强区域合作,能有效地解决区域行政壁垒、恶性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区域环境污染等难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不断强化区域合作意识,围绕市委新战略,把加强区、县(市)、场(林、矿)等之间的合作共建作为一项课题,认真加以研究,进而拓展和延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共建成果,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把市委的战略部署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要细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是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的龙头,具有战略性、统筹性、指导性等特点。总体看,我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非常明晰,尤其是各区县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但是各区县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属地化的,单纯地就本地的发展进行规划,很少涉及与其他区、县(市)、场(林、矿)等的共同发展规划,甚至在地缘上相邻的区、县(市)、场(林、矿)之间都没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意向,竞相发展的势头很猛,合作的意愿不足,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欠缺联系和沟通,鲜有把“蛋糕”做大的合作愿景。鉴于此,各地应围绕市委“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的束缚,真正体现区域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框架、土地利用方向、产业发展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在全市范围内或相邻区、县(市)、场(林、矿)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建共享程度。

三、要合作发展区域产业

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必然存在各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市场分割、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等现象不可避免,严重阻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就一个地方而言,资源、资金和产业规模毕竟有限,无论是谋划大项目,还是吸引资金都会有瓶颈制约,如果联合起来发展产业,就可能谋划更多的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2009年开始,市政协、市政府大项目办会同市民建、市九三学社,就开发建设蚂蚁河、拉林河(“两河流域”)国家级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了该项目。据了解,“两河流域”位于世界上仅有的3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涵盖双城、五常、尚志、延寿和方正5个县(市),现有农业人口206.2万,占全市农业人口40%以上;现有耕地1 102.5万亩,占全市耕地4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市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县域经济总量的47%左右。专家设计“两河流域”开发建设周期为6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在“两河流域”可形成年产100万亩有机稻米、1万头有机猪、8万吨有机奶、1万头有机肉牛、多种系列有机山特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可实现总收入45.8亿元。一旦有了类似这样的区域产业,就可以考虑跨区联合建设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培育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产品区域品牌,共商共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获得规模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惠及民生。

四、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篇4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新常态 战略

今日的中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充分肯定中国发展;一方面又散布着“中国”、“中国霸权论”等,企图遏制中国的崛起。我国进入了非常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安全战略性产业,维系着国家安全,更是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世界军事、技术、经济不断变革推动下,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国防科技工业如何履行“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分析,提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新常态下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由军品为主向军、民深度融合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定位于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不仅不涉足民用领域,而且相对社会还处于保密状态。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已逐步进入民用领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以军品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在目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国防科技工业不仅在产业层面深度融合军品、民品发展,而且在资本层面实现了向更多领域的渗透。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变,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主导型作用愈加明显。

(二)由单产业发展向产业集群聚合发展转变

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之初主要以武器及配套生产为主,一般不涉及其他相关产业,但在武器技术复杂度越来越深,武器生产涉及的专利技术数以万计,配套及协作厂商规模日趋庞大,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同时在客观上民营企业也展现出涉足国防科技产业的兴趣,国家也在一定领域和程度上放开国防科技工业,内外因素均促成了国防科技工业向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国防科技工业在建立之初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走的是一条依靠资源、劳动大量投入的粗放的外延式发展道路,更多的是举一国之力发展国防的举国体制,在进入新常态后,国防工业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及发展方式的转型,由低效的要素驱动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企业发展内驱力的换挡,依靠国防科技工业内部积累的科学技术力量加快产品的换代升级,依靠内部高素质的管理力量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的优化提升。

(四)由内向型发展向国际化拓展转变

早期的国防科技工业基本是为国家军事发展战略服务的,为我军各兵种提供军事装备及后期保障,除对外援助外,基本不涉及对外发展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参与度日益提高,对全球事务的发言权逐步提升,中国利益已经分布全球,不管是国际利益考虑,还是局部军事存在,又或是实现中国军火的全球市场拓展,中国国防工业都必须走上全球化发展道路,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争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双丰收。

二、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举措

(一)拓展产品线,深度实现军民品融合

在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要依靠自身的规模、技术优势,在做大做精做强军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向民品市场拓展,全面树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实现竞争优势由军品市场向民品市场的拓展,使得自身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由内部发挥出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国防科技工业在军品市场的良好口碑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也是拓展民品市场的后发优势,当然在具体战略实施中,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还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提升服务水平,适合并赢得激烈的民品市场竞争,相信经过一段适应期之后,有着深厚实力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市场各种竞争挑战。

(二)产业延展,实现产业集群聚合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产业的发展,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关联产业,特别是上游产业、配套产业的发展,以自身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伙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国防科技工业要对自身的竞争实力,特别是资源禀赋和能力界限进行全面分析,对自身能力可以拓展的相关产业,通过产业资本进入,深度介入生产经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管理优势;对自身能力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相关产业,可以通过金融资本进入,通过股权实现对相关领域的控制,实现全产业链利益。

(三)创新主导,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进行发展道路的转型,由资源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作为技术发展最快、最先导的国防科技工业更应在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涉及的技术都是基础性、先导性、原创性的,这些技术基本靠引进、购买是无法实现的,只能依靠自身进行深度研发,靠自身技术创新来创建和发展;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改变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经营理念,改变老国企落后的管理方式,必须在发展模式上进行颠覆性变革。改变思想、改变心智、改变行为、改变结果,重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新范式。

(四)全球拓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期,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竞争强度日趋激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要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价廉物美的产品为依托,全面向全球进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实现由红海竞争向蓝海拓展转变的同时,也为国家利益和国家意志的全球拓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必须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适时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努力实现行业发展与服务国防的双赢。

(作者单位为合肥江航飞机装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新常态下的装备工业――聚焦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J].装备制造,2015(01):30-45.

[2] 许克振.主动适应新常态 竞进提质打造湖北工业升级版[J].政策,2015(02):10-17.

篇5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战略网络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汁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在整个社会和企业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网络通信技术已经从一种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转变为和现代社会相整合的一种资源。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随着网络化而兴起的远程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手段作为公司的新型的组织形式。

一、来自战略网络的竞争模式的研究的主要观点

1.RGuh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被称为经济社会学派

RCuhfi最早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概念,他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参与其中的企业所因此获得的资源具有独特陛且难以模仿,因此这种战略网络关系可以构成能够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核心竞争力。

2.J.CJaf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的理论,被称为组织学派

J.CJarillo认为战略网络本身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这种组织安排的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他进一步通过对比“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蟹挤时代最佳组织模式。

3.以PJ.R.chte为代表的文化学派

他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他认为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Richter实际上以日本企业为考察对象从人文角度研究了战略网络的构建因素。

4.以波特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波特所研究的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组成的网络。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而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被称为商业生态学派

Moor提出的主要观点是,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而这些企业和组织构成了—个所谓的“企业商业系统”。这些有利益关系的相关主体之间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

二、战略网络的范围和特征

1.组织形式

从范围上看,战略网络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组织形式。这种网络和原来意义上的战略联盟相比范围和结构都得到了延伸。消费者、市场中介、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价值增值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都可以构成战略网络的一部分。传统型企业的研发部门一般都存在于企业内部,由企业自身完成。随着科技的创新,日益复杂的课题往往难以由企业一方完成不少企业将眼光投向高校,通过与高校联合研究开发新项目。这种外包的形式可以看成是战略网络形成的开端。

2.合作基础

从战略网络内部企业的合作层面上看,战略网络需要更广泛的合作基础。战略联盟的合作基础是共享资源,从而改进竞争地位提高绩效而战略网络的合作层面往往是战略层次核心竞争能力的分享,即企业通过和其他组织进行战略层而上核心能力的分享从而改进和补充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共享战略网络内部其他企业的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同时,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构建战略网络的企业往往需要平衡自身的发展和网络的发展,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作为战略网络而言,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独立性比联盟或者普通合作伙伴关系要小得多,所以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相当强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而且这种战略网络关系一旦组建,任何网络内部企业的改变或者变更效果都会被这种网络关系所放大,因此企业在战略网络内部做出决策的时候必须承担比起独立企业更大的机会成本。

3.放大作用

企业的战略竞争网络是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分享,所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对网络各个环节贡献的资源、能力的利用和网络对这些资源、能力的整合能力两个方面。各个环节专注于在价值网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有效发挥其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各个环节企业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于网络之中,通过网络的价值链的整合及管理,产生一个正向的“网络效应”,又可取得网络竞争优势。而传统的战略思想则认为竞争优势只由企业所在的产业结构特征或由其内部的核心能力所决定。

4.利益整台

在竞争的目标上,战略网络中企业的战略目标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更要考虑网络的共同利益,这也是战略网络区别于其他企业共同体的特征之一。战略网络强调企业与其它组织的互动关系,这决定了企业战略网络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竞争战略目标。它不仅仅追求各自的利益,更强调共同的利益,为了共同的利益,企业在战略制定中,不再仅仅以对自身是否有利来研究战略,而是以对整个战略网络是否有利来研究战略。在这个基础之上,企业的利润回报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企业自身培育的核心能力提升和创新投资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贡献;另外一部分归于企业对战略网络的投资建设和利用管理。最终产品的竞争优势和两者都有关系。

三、战略网络的培育及管理模式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社会关系网络和信息网络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它将自身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以整个企业关系网络视角结合自身核心能力来进行企业战略管理,并以所建立,维护、扩展和进化的企业关系网络为管理重点,通过战略网络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1.战略网络的组建

任何企业基于战略的管理和研究都离不开环境分析。作为企业的战略层面的设计和管理同样要和环境分析挂钩。对环境的分析又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1)从企业内部环境出发,也就是分析和评价自身的各种能力,识别出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较强的能力、一般能力和弱的能力)。明确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提升的方向、未来核心能力可发展的方向和企业网络合作、战略外包的方向。这是选择合适网络节点、成功构建战略网络的前提,也有助于认清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贡献和收益,增强企业作为网络节点的吸引力。通过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识别和评价,使企业在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的能力及其作用一目了然。

(2)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出发,也就是要分析、识别和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合适的战略网络,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外包业务的选择相似。企业在确定组建自己和某个领域的其他组织之间的战略网络时,首先要确定这种战略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要确定正在构建或者将要构建的战略网络能够有机地整合到自身的发展中来,能够弥补自身能力之不足或者通过网络的协同作用放大自己在该领域的核心能力优势。

2.战略网络的维护和适应

战略网络将原先独立分散的主体整合成一个战略目标相对统一的共同体,必须经历一个适当的磨合过程这个磨合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战略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磨合;战略网络整体和外部环境的适应。面对各种不确定的情况,战略网络中的主体可以采取的策略是适应网络或者退出网络。

在磨合和适应过程中企业通过与战略网络内部原先企业的资源,运作模式和组织结构方面进行相互衔接性的沟通和交换,目标是使得企业能够和战略网络内部企业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填平劣势,优势互补。在这个磨合期内,企业必须找到战略网络中适合自己的某个位置,同时还要积极评估战略网络对自己现在,将来战略的影响作用。如果经过分析发现整合战略网络的净收益比原先保持独立或者仅仅采用“外包”策略外取资源还要低,那么构建或者加入战略网络是失败的,企业就会选择退出。

随着商务环境的不断变化,有时候企业必须被动或者主动地去改变战略网络。如果原先市场环境不存在了,或者是企业发现当前战略网络中其他主体的功能并不能够足以发挥足够的作用,这个时候企业就要积极推动战略网络的改革来适应当前已经变化的环境。如果某一个战略网络和自己的企业目标相差太远,那么企业很有可能会退出战略网络。因此,无论是新主体加入网络还是原主体退出网络,网络环境都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通常认为网络内部某部分的波动会被网络结构放大。所以在对战略网络的任何修改和变动都要小心谨慎。

3.战略网络的评估和反馈

从动态能力的战略观分析,企业的战略竞争力的持久性关键取决于三个要素:组织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

从“组织过程”看,战略网络的第一个作用是调和整合。企业构建战略网络的目标之一要尽其所能保证战略网络和自身的发展—致,这就要求企业对战略网络和自身组织进行协调和整合,将战略网络纳入到自身能够控制和管理的范围,使其与自身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性。第二个作用是学习。学习是通过重复和试验而能更好和更快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将战略网络纳入自身组织的学习系统同样可以加强组织结构之问的协同性,并且这种协同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升,战略网络结构也越来越有机。第三个作用是重构和转变。随着环境的变化战略网络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本质上说,战略网络用网络结构代替了传统企业的内部组织,企业对环境的适应也由战略网络内部很多企业同时作出反应来代替—个大企业的内部组织和他们之间的反应,对环境变化的协调自然加强了很多,这也和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道理一样。

从“位置”上看,—个企业的战略境况不仅取决于它的组织过程,而且还取决于它的特定资产。特定资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包括技术资产、互补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资产、制度资产、市场(结构)资产。战略网络的组建对企业“位置”的影响可以由网络对企业相关的特定资产的贡献来反映。企业通过和战略网络中其他组织进行资源共享从而能够组成自己独特的战略资产。这种资产随着企业对网络其他企业资产利用的整合能力的提升和网络结构内部其他企业资源提升得到优化。

篇6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高效生态经济区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函[2009]138号),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由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区域开发必须在注重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环保的区域开发模式势在必行。科技创新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在区域生态高效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仅是高校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而且是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支撑。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突出功能定位的区域规划,必须深刻认识到汇聚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创新科研人才组织机制,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科技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原始性创新和合作创新双轮驱动发展。因此,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科技创新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 科技创新合作铸造黄河三角洲新优势

科技创新合作是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新优势的关键。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现实,但是该区域开发中不仅没有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区域经济的融合思想也没有受到重视(慈福义,2010),并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仍然是低层次的粗放型,科技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譬如,截至2010年底,黄河三角洲地区共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8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2家。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黄河三角洲开发不可能按照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开发模式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而是应该依托科技创新合作的力量实现“高效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黄河三角洲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低碳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今天,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

1.2 科技创新必将走向高效生态经济之路

科技创新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建设的根本。高效生态经济,不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强调在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要兼顾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从黄河三角洲来看,土地后备资源优势突出,但是,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贫乏,污染严重。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9.5亿立方米,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境内15条省控重点河流九成以上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功能区达标率仅为5.3%。因此,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项目不应是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项。总之,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功能退化。因此,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产业也不符合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黄河三角洲开发必须走高效生态经济之路,这不仅是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的战略任务。

1.3 黄河三角洲开发亟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科技支撑是黄河三角洲开发成败的核心。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气温适中,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生态特色明显。因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堪称“鸟类的天堂”。天然苇场是黄河三角洲独有的湿地资源,目前拥有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野生动物1524种,植物393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5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保护公约》的种类为47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多层次推进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形成了以新、奇、野、美为特征的湿地景观、草原景观和海滩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独特的条件。同时,黄河三角洲区域由于开发历史较短,涵盖6市19县,行政壁垒较多、发展条件不均、部分县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偏大,亟需依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发展新兴产业。我们认为,黄河三角洲区域19县市各自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科技创新,不仅力不从心,而且也不现实。因为科技创新不仅要耗费多、风险大,而且科技创新也要讲究聚集效应。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存在的问题

黄河三角洲19地市政府在积极借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组建了便于区内政府首脑之间协商议事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高端论坛”,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等有利于科技创新合作的机制或机构。但是,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问题仍然较多。

2.1 科技资源分布零散,科技创新合作地区发展不平衡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条件。没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足够的科技经费投入、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合作难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与支撑作用。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内科研力量较强的单位主要有以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滨州学院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和以胜利油田、潍柴动力、滨州航天等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众所周知,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合作的重要主体,由于现实教育体制限制和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缺失,导致地方企业科技攻关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之间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致使高校或科研院所仍然是在实验室搞市场化率较低的“科研”,地方企业由于科研投入风险大、科研人才培养乏力等原因,使得大多数企业习惯于不依赖科技的“生产”。纵观黄河三角洲区域,一方面是淄博高青、滨州全境在行政割据的现实面前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日趋严峻;另一方面是东营全市、德州庆云、烟台莱州在科技创新资源上具有优势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则较快。

2.2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合作缺乏联动机制

当前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发展由于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和科技创新合作联动机制缺乏而停滞不前。截止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争取国家各类科技经费2亿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0项、专利授权达到4821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25亿元,分别占全省比例为13.3%、13.4%、10%和12.1%。其中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异常明显,如,黄河三角洲区域只有乐陵科技支出占比明显高出全国为2.1%,这将不仅不利于地方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之间“各取所长”竞争优势的发挥,从而不能提升两者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也会形成科研上重复建设、重复研究等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延缓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合作中未能发挥主体作用,今后的科技合作很可能停留在各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现区域科技合作体单一化的现象,这与各地产业结构雷同,而不必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有很大关联。

2.3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合作主体力量较弱

2.4 科技合作基础较弱,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难以理顺

行政区划的地域分割是制约区域创新资源优化整合的体制障碍。黄河三角洲地区既有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优势突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和生态环境良好等相对优势,也有淡水资源比较匮乏、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明显劣势。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不仅要靠黄河三角洲各级各类机构组织通过市场竞争规则获取发展机会,更要仰仗区内19地市之间精诚合作实现整体竞争优势。但受行政区划所限,各地单干色彩较重,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更是“老死不相往来”。当前引致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深层次根源主要来自于行政区划限制、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等制度层面因素。高度行政垄断阻滞了技术创新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强化了不透明度。在黄河三角洲内部,目前最大问题是各自为政,地区之间的合作协调难度很大,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影响下,科技资源的自由流动与充分合作受到极大阻碍,导致区域科技创新技术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技术创新方向结构雷同,使区域间创新的错位发展步履维艰,直接阻碍了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健康发展,且影响该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机制难以在短期内理顺。

2.5 创新合作环境不良,科技创新合作运行机制未建立

随着“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科技打造新兴产业”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黄河三角洲19县市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各地科技事业发展需要各地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攻关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内19县市政府缺乏对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中各要素的协调能力的关心。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和体质改革不到位,各政府的科技计划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缺乏有效效衔接,不能将宏观调控作用渗透到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全过程中,影响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区域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的科技合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尚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科技和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机制仍束缚着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尚未充分起到基础性作用,各县市(区)条块分割,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使得区域内有限的科技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整体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发展对策

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必须不断努力的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动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进程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按照共同确定的科技创新合作目标与任务,联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方位确保区域科技合作落到实处,通过合作促进两地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3.1 组建科技创新合作机构,创新合作体制与机制

利用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的省部会商议题的机遇,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一批精品可持续发展基地,省政府同意其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高层次专家和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建立专家顾问团,组成大网络、高水准、多学科的决策咨询机构,促进经济区各项科技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加大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实体;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机制,促进区内各类科研机构实现跨区公平竞争;合理调整、布局各类科技力量,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成立区域内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机构。协调机构设置有利于各区域之间合作沟通,尽可能克服黄河三角洲19县市各自进行科技创新的弊端,从而协调解决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协调结构不应只停留在为区域内开展共性技术牵线搭桥,更重要的事为整个区域内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切实加强区域内共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统一部署,加强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和协同发展能力,避免行政分割和低层次重复研究等问题。建立鼓励和促进区域内联合攻关的奖励机制。

3.2 推进区域内多方合作联盟,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加快经济区急需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政府的各种资金支持为切入点,鼓励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高效生态经济技术研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生态经济技术,提高生态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在山东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加强重点实验室共建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支撑和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经济区建设对科技的重大需求,以改革开放、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创新为核心,搭建跨省区、省部合作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产学研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低碳型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特色生态经济模式,构筑高效型、生态型、创新型、循环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构建区域性高效生态经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技术检测中心,重点支持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机构设立的信息文献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科普基地等科学和技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各级财政资金,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和成本,促进生态技术产业化和全社会的技术进步。

3.3 实施一体化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地为载体,实施“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用、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加强经济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黄河三角洲泰山学者”专项建设工程,以项目为纽带吸纳科技人才。全面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体制,采用多种形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从事各种产学研联合开发工作。通过选派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培训等途径,提高经济区的管理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有经济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区发展对各类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实用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把经济区建设与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人才汇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培养力度,形成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3.4 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区内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促进技术研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可在集群内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科研创新单位与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易平台,促使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政府需要进一步共同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并通过放宽对风险投资的限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方面积极引导风险资金进入R&D活动,通过各种资金引入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随着项目进入成熟期,风险投资可以灵活推出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活动。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促进经济区加快发展。积极引入风险投资,促进经济区特色技术和项目的孵化、示范和快速发展。通过土地异地置换等筹资措施促进经济区盐碱地改良和高效生态利用。促进典型示范企业或科技产业化项目进入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等渠道的融资功能。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及国际金融组织、国际援助组织和有条件提供外援与合作国家的联系。

3.5 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创新科技创新合作模式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19县市的各类科技资源数量较多,但是对于科研机构和企业来讲,科研条件或资源的使用获取途径却不甚畅通,拥有资源的机构对共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即使有部分机构有对外提供服务的意愿,也没有采取各种渠道,使信息能够通畅到达各类用户。因此,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各领域科技资源的信息平台,使科技资源的各类使用者能够充分获知资源的有关信息。在推进方式上建议分三步实施:首先选择成熟的科技资源作为试点进行整合,以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成果资源的共享为突破口,共同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和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平台,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紧邻“京津唐”和“环渤海”科技市场的优势,构建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网络;其次,加强跨部门的合作,整合本区域内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交流共享科技成果,优势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等信息,联合共建科技教育信息网,提高基础资源的共享水平;再次,积极争取实施内引外联的策略,既要发挥国内各地科技力量,攻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遇到的科技难题,也要积极吸引国际科技资源市场,运用市场规律筹划一批适应黄河三角洲区域“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 周洪利,李建航,蔡媛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要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62-68.

[2] 郭鹏江,杨晶,杨英.西部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27-29.

[3] 李晓燕,陈萍.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91-1993.

[4] 李艳春,王春晖.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 [J].特区经济,2009(8):149—151。

[5] 孙洋.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收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增长的比较研究 [J].南开经济研究,2009(1)::46-60。

[6] 周彩红.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 [J]中国软科学,2009(7):163-171。

[7]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8] 于文金,朱大奎,邹新庆.基于产业变化的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J].经济地理,2009(6):940-945。

[9] 于良春,付强.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 [J].中国工业经济,2008(6):56-66。

[10] 冯立新,东.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成因的博弈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24-125。

[11] Braczyk HJ, 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 London: Pinter,1998.

[12] Basil Achilladelis, Nicholas Antonakis.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ase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 Research Policy, 2001(3): 535-588.

[13] Aghion and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J]. Econometrica, 1992(60): 233-351.

[14] Radosevic.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eterminants, 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27): 87-96.

[15] Padmore T., Gibson H. Model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 [J]. Research Policy, 1998(26): 625-641.

[16 Kaufamann A., Todtling F.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Traditional Industrial Regional: The Case of Syria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 Regional Studies, 2000(34): 29-40.

篇7

[关键词] 低碳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层次分析法;价值指标

[中图分类号]F120.4;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41-06

低碳发展观念在中国的逐步确立,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定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标。低碳发展必须要在工业化、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寻求发展路径,才能有动力和活力,才能够健康有效地推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果显著,挑战严峻,潜力巨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确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后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这一系列的新兴产业链的形成必然能够满足人们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特别是2009年为提振经济而制定的产业规划,提出要研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将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力。未来21世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打造。

一、经济和环境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分析

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反弹,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使得我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矛盾突出:一是投资结构失衡,政府投资过高,社会民生投资明显不足;二是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呈现出产能 过剩、重复建设的苗头。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定、不平衡,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子尚未有效建立。[1]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传统工业项目产能过剩的挤压,而新型工业项目又面临技术和高风险的问题,产业发展依然严峻。中国已经迈入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关阶段。

后京都时代全球绿色增长的要求强烈,在气候环境约束下,商业的全球化是否能够继续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就业的效应将很难确定。Cap Gemini在“2016:未来供应链”报告中认为:“由于成本的不稳定和持续的供应减少,在保护能源、原材料和像水这样的资源方面,在未来供应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2]世界资源研究所认为,在气候政策和自然资源约束的前提下,一系列的附加费用将增加:到2013年将会有13%~31%的利息税减少额;2018年将会达到19%~47%,能源价格将不断上涨和有关碳的全球价格将会出现。我国正处于以投资带动和重工业化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阶段,2003年~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均超过15%,远高于中国的GDP增速,这种情况显示出中国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能源效益过低的矛盾突出。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立

当前我国面对本轮经济危机中孕育出的产业革命浪潮,应当把握机遇,积极投身于新兴产业技术革命之中,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2010年,国家经济政策更加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主要集中于产业政策的规划、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和公共服务的增加等几个方面。[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科技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政策的支持将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为应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我国根据新兴产品稳定的市场需求、良好的技术效益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确定了7方面战略新兴产业(如表1所示)。

二、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系数较大,产业链较长,联动开发势在必行,最终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坐标”,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截止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5,500亿元,相当于GDP的5.17%。“十一五”期间,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3,000亿元,占GDP比重约5%,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二)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势分析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新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水电及核电等。当前,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与我国国内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加快的矛盾突出。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了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前沿技术,为实现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明确了各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鼓励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这将有力保证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行业正处于开发到成长阶段,低成本研发是当前我国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围绕健康产业链低成本进行投资扩张和多层次技术创新,最终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全国万元人民币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根据2020年单位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减排目标,平均每年减排2.67~3%(见图1),其中工业、建筑和交通节能减排将是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减少CO2排放的最重要领域。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这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节能减排的主要环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实现CO2减排目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投资偏好不同和退出机制的影响,中外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比例也不相同。2009年,本土创投及私募投资金额占总体比重的51.3%,外资占37.1%。[4]本土投资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的股权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出台,将会有更多的投资资金进入该领域。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评价指标与方法

(一)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说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相关要素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价值评价指标也主要分为能源指标、行业指标和投资指标三大类。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实现主要关注市场占有率、利润率、比较优势指标和相关科技指标。通过分析指标层各具体指标的经济含义,同时结合已有权威研究结论和社会常用评价标准,给出以下9个指标的理想值和参考标准(如表2所示):

能源活动是引起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构筑低碳的能源系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及其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支撑发展的动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和碳交易、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交易平台。固定市场占有份额是指产品销售增长率与为保持该产品原有的市场占有份额所应有的增长率之差。若数值为正,表明该产品价值有所提高,反之,则有所下降。利润率反映企业和产品的价值实现状态。对比较优势指标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 RCA)[5]。

式中EVij为j国i类商品的出口额,IVij为j国i类商品的进口额。TSCij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其取值落在-1与+1之间。由于企业财务数据的保密性,该指标的准确程度一般较低。如果假定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高度相关的话,可用市场占有率来替代利润率。[6]科技投入指标是指科技活动对产业价值推动效果的相关的评价指标。如高技术产品数及其价值比重反映工业新产品与产品结构的指标等。

(二)评价体系指标层的确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涉及大量相互关系、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各因素具有不同的量纲,缺乏统一的衡量性,同时,各因素对其价值实现的综合评价有着不同的重要性。由于指标体系各具内涵,必须将其标准化才能纳入统一的评价体系。所以,本文使用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7]。

式中,F(i)为Xi指标归一化后的数据,M为相应指标水平的理想值,Min为各指标中的最小值。由此,利用归一化隶属函数把各指标统一到无量纲的0和1之间,便于统一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采用 层次分析法(AHP),并引用T. L. Saaty的1~9比率标度方法[8]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从判断矩阵出发,利用方根法计算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得到归一化的权重系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一致性指标,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具有满足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就是各个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权重。若一致性比例小于0.1,就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AHP权重的确定

首先,构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检验。本文由专家意见得出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根据上述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首先构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

求得特征向量:v(j )=[0.4126,0.3275,0.2599],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52<0.1,可见,准则层对目标层判断矩阵的结果符合一致性检验。

其次,构建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和权重。通过运用与上文相同的方法,计算每个指标相对于其所在准则层的权重,根据一致性检验,权重分配通过检验。

最后,计算各个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将表3求出的各指标相对于所在准则层的权重vk和第一步求得的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v(j ),代入公式ρk=vk×v(j ),得到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ρk,结果如表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这9个方面的权重均较高,都在0.1以上,其中能耗强度和单位能源CO2排放量(0.429)最高,其他依次是贸易专业化系数、产品销售比(0.413),固定市场份额、行业贷款增长比(0.328),比较优势指标、科研指标(0.260),最后是行业价值指标(0.143)。这就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环节统筹兼顾,抓好价值链管理的各个方面,又要重点关注能耗、低碳产业发展。

四、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前景

中国虽然在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果,但是,面临的节能减排的挑战也是严峻的。201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原煤产量已超过32.4亿吨,占一次能源比重超过70%以上;发电量中,火电占到87%;高能耗产品能耗均比先进国家耗能水平高,煤炭生产电耗高出43.2%,火电发电和供电煤耗分别高出12.4%和15.1%。煤炭消费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所以,发展低碳经济,煤炭消费的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这一方面需要非常重视借助清洁煤技术和节能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加速清洁能源的利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规划当中,这将根本上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需要,产业技术特征是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主要发达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布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意味着一系列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种优惠和鼓励政策的推出,这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找到了突破口。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要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度的风险,要在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扫清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障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出台,将带来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从未来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新能源、新材料还是新医药,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现在这方面的需求正处在培育期。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增长的对策

1.加大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力度,着力打造“低碳新兴产业链”

积极制定以节约资源、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充分重视资源生产率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排放降低的重要手段,积极引进和开发具有绿色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2.以金融创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进新兴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联动发展,实现新兴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风险投资、信托投资等对接;扩大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交易的能力;建立新型投资促进体系,支持外资以多种形式参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国际项目融资、无形资产融资等方式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融资渠道。

3.优化发展环境,发挥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

一是降低商务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强化服务质量,以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或产业基地为对象,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集聚,营造局部的、有竞争力的政策优惠区域,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二是促进私募或创业基金成长,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化的资金保障。

4.以“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为途径,推进重点产业发展

抓住以新能源技术为引领的科技革命潮头,以价值提升、技术提升为重要手段,发展以产业价值链高端、核心战略产业和市场化导向并重,增强市场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大产业规模;以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为手段,以研发设计及高端制造为核心,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含量,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不同产业间融合,以融合带动价值链扩展,推动产业进一步优化。

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产业基地、加大投资集聚、促进快速增长,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基础和竞争优势。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后续涌现的新技术和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交叉产生的新兴领域和新一轮新能源技术革命先机,以产业化为抓手,强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开放式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和完善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在体现国家战略的产业领域,突破发展民用航空、航天、核电、海洋装备等战略性产业。抓住国家能源调整、发展海洋经济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形成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重点,集科研、开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以国有资本为引导,充分调动外资、民资的积极性,加大成套设备等领域的资本投入,以规模集聚效应体现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聚焦,发挥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高增长、高就业、低消耗”的信息服务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振华. 经济复苏与转型发展:2009/2010年上海发展报告[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

[2] A Discussion Paper for the World Business Summit on Climate Change in Copenhagen: Value Chain Approaches to a Low-Carbon Economy[J].Business and Policy Partnerships,2009(5):3.

[3]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组支柱产业[J]. 研究部,2010(4):11-12.

[4] 沈 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理清几个问题[J]. 中国发展观察,2010(5):36-37.

[5] Lim, J.,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South Korea[Z]. Working Paper, School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6] 赵细康.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221-222.

[7] 叶宗裕. 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 浙江统计,2003(4):24-25.

[8] 张 震,于天彪.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在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制造,2006(7):23-24.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New Industries in Low-carbon Economy:Evaluation of Value Indicators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He Xionglang 1,Ma Yongkun 2,En Jia 3

(1.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1130,China;3. Logistics Group of New Campu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64,China)

篇8

今天的世界,对个人而言,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和国家而言,自然资源又是否还是一个国家发展致富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每一个致力于做大做强的企业必须重视的发展战略问题。

编者按:

因本文篇幅较长,本刊版面有限须分为上中下三期依次刊发,本期为中期——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说到财富,大家会认为一个国家富不富,关键取决于其自然资源的多少。日本的自然资源有限,新加坡更是靠填海造地建设起来的现代化国家。2002年,日本人均GDP为2.8万美元,新加坡为2.4万美元,而中国仅为3000多美元。与此相对应的是,缅甸资源丰富但它是南亚最穷的国家。这说明,国家财富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一个国家可以领土小,但它照样可以很富有,那么国家的财富是靠什么决定的呢?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比较一下全球国家贫富悬殊的现状不难发现,原来的“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只能给一个国家提供优质的“先天条件”,但并不是“先决条件”。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的经济说明,一个国家更重要的财富是其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昂贵。

创新制度对创造财富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应当说首先靠的是制度创新。按照茅于轼教授的话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怕苦、最不怕脏、最勤奋的民族之一,可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因为人们的劳动没用在生产上,而用在了抵消别人劳动成果的努力上;更因为各式各样的浪费普遍存在,消耗了社会的巨大财富,而个人对此又无能为力。改革开放前,那代人比我们艰辛得多、努力得多、勤劳得多,但国家和人民并不富裕;1978年只因政策的变化——改革开放就带来了社会的巨变。

时至今日,制约我们创造财富的重要因素还是行政管理体制。中国审批一个项目平均需要100多天,有的甚至需要一年以上,创业搞项目的隐形费用比西方国家高出十余倍。在中国成立股份公司注册资金是1000万元,日本82万元,英国64万元,美国为零,欧盟20万元(均指人民币)。在中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下,永远也不可能出现像比尔·盖茨那样年轻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上大学时创办的微软公司,戴尔是上中学时在自己家车库开办电脑公司,两人成为亿万富翁时都没超过30岁,而且都不是富家子弟。如果按中国的注册资本、行业管理、纪律规划层层审批手续,两个年轻人怎么可能在短短十年间就迅速把各自的公司发展成世界级的大公司呢?

行政对企业的各项审批犹如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从社会角度来看每100公里设一个收费站就足够了,但实际上在中国每个村镇都可能要设自己的收费站,都要伸手参与,从而产生对社会最糟糕的结局。在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创业的行政壁垒与政策歧视较多,影响了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

产权对财富创造的影响。制度机制对财富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是激励,二是破坏。农业改革成功于土地承包,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私有产权得不到保护,个人就失去了发展动力,整个社会经济财富都会逐步下跌。几年前《远东经济评论》报道过北京三里屯的故事:来自河南的农民张大姐发现三里屯外国人聚居较多,就开了一个专门为外国人服务的杂货店,生意步入正轨后便投资装修、雇佣人员,但这时行政部门要她拿出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检疫证等,一个没文化、没关系的农民不知道这些证在哪办、怎么办,只好关了杂货店。几年经营形成的客户群体、品牌、服务名声等无形资产和未来的企业现金流就被一张街道行政通知书废了。她后来又换了两个地方经营但都被取缔,当产权得不到保护时,她再也不愿扩大生产经营。

又如2001年6月之前,地方政府出于税收考虑,鼓励民间资本兴建加油站,全国当时有10万多个民营加油站。2001年6月5日国家经贸委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问题的通知》进行清理整顿,一夜之间必须关闭搬迁的加油站就有一半多,让这些未来现金流折现值很高的加油站一夜之间价值降到几乎为零。二十世纪90年代全国的信用社有几百家,类似的行政命令一夜之间可以摧毁多家民营企业。

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道格拉斯·诺斯提出,制度资本或制度成本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由此提出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其范畴包括法制、政府权力与制衡结构、司法独立等。制度经济的核心命题是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是经济深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可靠的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制度,人们就无法预期从事市场交易和投资的结果,不能知道从交易、投资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而经营交易的不确定性将迫使人们停止交易、不愿投资,即使他们想进行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也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其后果导致市场发展停滞不前,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