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土木工程的施工8篇

时间:2023-07-24 09:23: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土木工程的施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土木工程的施工

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for concrete technology proposed a more stric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research, and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raw material of concrete component, mixing,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each link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gradually.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土木工程的系统性非常强,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好坏,对于土木工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旨在探讨在施工各个环节,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注意要点。

一、混凝土原料要求

(一)对水的要求。在混凝土施工的各用水环节里,不能使用没经过处理的沼泽水、工业污水、工业废水。预应力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不得应用海水。拌制混凝土要符合下面的要求:水中不得有影响混凝土硬化凝结的糖类与油类,PH值必须大于4,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1%。

(二)对水泥的要求。使用水泥时一定要区别水泥强度等级,掌握正确的使用办法。由工程基础情况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

(二)对骨料的要求。混凝土中最基本的骨料成分是砂石,根据砂石掺入比,我们知道,它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土木工程施工时,应该进行统筹规划,仔细研究砂石质量、力学指标、开采储存办法等。对于骨料应当从经济、优质、就地取材等几个原则出发,进行合理选择。可以用天然骨料,可以用人工骨料,也可以用混合骨料。

二、配料和搅拌要求

(一)配料准备前提:水泥进场的时候,要按照级别、包装、品种、出厂日期、装配仓号等进行一一检查,而且还要对安全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实行复验制度。其质量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水泥的质量与出厂日期产生质疑,可以要求复验,复验不合格的水泥产品,不得继续使用。预应力混凝土中,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氯化物水泥。

(二)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在正式配料之前,应当要进行配比实验,而不得根据经验进行配比。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与经济的原则。对于检查发现的错配、少配、漏配的混凝土禁止出仓。生产混凝土过程中,石、砂实际含水量可能同设计配比含水量有差距,施工中要随时根据现场测试结果进行配合比调整。

(三)对投料量的要求:搅拌机承载混凝土量不应过多,投料量应控制于搅拌机额定容量以下。根据施工配合比、搅拌机型号,对投料量进行科学要求。

三、运输混凝土要求

(一)运输基本要求。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使混凝土保持均质,不要让水、砂浆产生流失与流动性减小的现象。要用最短的时间和尽量少的转运次数把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确保初凝之前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对于应用了滑升模板进行施工的工程以及大体积无施工缝的浇筑,运输速度一定要跟得上浇筑速度,中间不得发生中断。

(二)运输方法要求。混凝土的运输种类分为平面运输、楼平面运输以及垂直运输。平面运输一般应用砼运输车以及自卸汽车。楼面运输多以双轮手推车为主要运输方式。垂直运输的方法可以有井架运输、快速提升架运输、混凝土泵运输、塔式起重机运输等等。

四、混凝土施工要求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要认真检查模板尺寸、标高、强度、位置等,并检查预埋件同钢筋的位置是不是准确。把检查结果记录在隐蔽工程情况表内。在雨雪等天气情况下,不应露天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在对竖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先在底部填进与混凝土砂浆相匹配的水泥砂浆,在浇筑期间不能发生离析。若浇筑高度大于三米,应当用振动溜管让混凝土实现下落。应当边施工,边对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进行随时检查。发现移位变形,随时处理。最后,要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均匀,模板空间内不要留有缝隙。为保障混凝土的完整,浇筑中的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

因为一些设备、技术、人力等方面原因的限制,混凝土浇筑无法实现连续工作而必须出现间歇且间歇时间大于初凝时间的时候,那么应当留有施工缝。施工缝位置应当由施工技术与设计要求共同决定。由于施工缝处新旧混凝土结合力比其余部分要差,所以,应当把施工缝留在便于施工的部位,且该部位所受的结构剪力一定要小。

混凝土在浇筑入模之后,一定要进行即时充分的振捣工作,让刚进入模板的混凝土马上充满到每个角落,把气泡排出去,使之尽可能地做到均匀性与密实性的最优化。振捣方式分成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机械振捣,当工程量小或者缺少机械的情况下,应用人工振捣。

五、混凝土养护的要求

混凝土硬化与凝结是因为水泥同水产生了水化反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工艺手段,让水化反应发生得更快更彻底。这种建立合适水化反应环境的工作,就是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为了让水化反应快速充分完成,使混凝土硬化凝结速度加快,我们要防止成型混凝土的过度风吹、寒冷、干燥、暴晒。这些恶劣的环境都会使其产生异常缩或是裂缝破坏。对此,我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其表面进行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护表面湿润,防止表面过干造成的裂缝。表面养护的具体要求有:

(一)养护混凝土的时间不应当少于28天。

(二)低塑性混凝土应当在浇筑完成之后,马上进行喷雾养护,之后再进行及时的洒水养护。而塑性混凝土也应当在浇筑完成的6-18小时之内开始进行洒水养护工作。

(三)混凝土的养护应当连续进行,中间不要中断,确保在养护期间内,被养护建筑一直处在表面温润的状态。

总结: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土木工程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施工以前,一定要清楚了解到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各环节的施工技巧。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惟有如此,才可以促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以得到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为土木工程建设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本沛.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发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 吴景海.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D].博士论文,天津大学,2003

[3] 陈宏山.土木工程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7(02)

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管理现状;有效策略;保障措施;管理责任制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施工管理是一种重要的工作。通过施工管理,可以按施工方案有序的开展现场的施工工作,可以优化配置各项生产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确保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优质工程项目,可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为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管理能力,使施工管理策略落实到位。

1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有所加快,土木工程项目大量涌现,这为施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施工企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施工企业为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优化施工管理水平,打造品质工程,促进了土木工程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随着土木工程项目的增多,施工管理愈加受到重视。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是广泛的,应视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具体来说,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安全四个方面,涉及材料、人员、机械台班、施工工序、文件资料等内容,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内容,需要一套完善、有效、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否则难以达到施工管理目的。就目前看,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应侧重于树立崭新的管理理念,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严格监控整个施工过程,控制好成本支出与施工质量,如期的完成施工施工,即可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若是过于强调赶进度,忽视了质量、成本、安全上的管理,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这样的施工管理是不科学的,应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理念。

2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2.1注重施工质量管理

2.1.1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1.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应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

2.1.3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又有直接的影响。

2.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要将施工质量落实到实处,就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此外,施工企业应依据质量保证模式,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师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监测性。

2.3强化施工工艺管理。施工工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应注重关键施工工艺管理。比如,混凝土拌合与浇筑工艺,要根据设计要求科学确定混合料配合比,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速度,避免出现水泥化热现象,以防造成早期裂缝。

2.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我们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具体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可以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道路畅通,材料工件堆放有序。

2.4加强对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施工进度方面所进响一个企业的利润收入和施工的质量。所以无论如何,按合同办事,照合同约定,圆满按时完工,并顺利交付对方单位使用。管理土木工程的施工,就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并制定真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表,不仅要一切的施工项目进度进行一一说明,还要十分明确地显示出施工的进度。与此同时,也要通过合同的形式与各分包单位明确责任,约定具体的施工进度安排,并对可能出现的工程延期等问题作出具体的赔偿说明。不仅如此,工程招投标时,也要给施工方明确施工的进度,有助于施工方严格按照工程的进度进行有条理的施工,充分掌握施工的信息,采用先进便捷的信息技术,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运用。虽然对于施工进度控制工作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但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提高各种施工信息的处理效率,可以提高进度信息的透明度,促进施工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和进度信息的交流。

3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策略落实的保障措施

3.1实行施工管理责任制

推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责任制可以有效的预防了管理混乱现象的发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土木工程项目越来越朝着规模扩大化、项目类别多样化、施工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些为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现阶段我国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方式仍然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管理效果很不理想。为此,要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具体的来讲就是把具体的目标责任落实到基层单位甚至个人,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突出了管理的精细化,建立扁平式的管理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要素不尽相同,而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为此应该把项目管理责任制、个人经济利益和项目成本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每一个责任成员的管理积极性,实现项目工程的顺利、有效实施。

3.2完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运行机制

3.2.1落实“两层分离”及“两制建设”的运行机制。通过落实项目法施工,可以促进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各级责任明确,最后形成压力和动力的统一,调动起施工项目管理的积极性。

3.2.2建立承揽任务拓宽市场的激励机制。企业没有任务,就谈不上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员工就要失业,企业会面临倒闭。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一切有利于承揽任务拓宽市场的措施,调动员工关心企业和承揽任务的积极性。

3.2.3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行的营销机制。一个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内部在投入生产要素时,也要按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主要是促进内部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

3.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起施工管理,加大对经费的投入,关心员工、培养人才,能将企业当成第二个家。此外,企业管理者要用创新的思维来管理企业,加强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到企业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还要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具体落实到实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对工程本身的影响巨大,要想做好这一项工作,使工程施工圆满的完成,需要依靠先进、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手段,严格把控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的每一个方面,打造品质工程,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局面。因此,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工作,不断的学习与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品质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吉鹏.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9).

[2]谭松坤.浅析现代化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3(02).

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土木工程中,有很多施工环节,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协调处理好每一个工序,协调好每个施工单位做好本环节,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本文将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分别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因素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浅析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浇筑技术

在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主要可分为墙体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楼体混凝土浇筑等等,一般来说,基础底板都较为厚实,同时又由于混凝土施工的工作量较为繁重,不得不充分对混凝土的散热问题进行考虑,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还能完好的保存混凝土的受力能力。因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供应,不能产生施工裂缝,极力确保基础底板浇筑具有连续性。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地步浇筑5cm的砂浆,此类砂浆往往与墙体浇筑时所用的混凝土成分相同,并且浇筑时一定要均匀,将浇筑的高度控制在40cm左右。在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上下两个相邻层面间的浇筑时间间隔一般不能超过2h。

2、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尤其需要进行严格监管,特别在进行搅拌过程中,混凝土里面的钢纤维需要分布均匀。这就对搅拌机有了更高的要求,强制搅拌机才能够保证搅拌的均匀度达到搅拌的标准。除此之外,不定期的抽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又一法宝。在选择搅拌方式的时候,通常有干拌和湿拌两种选择。施工者还需要对搅拌时间加以把控。为了确保钢纤维在混凝土中间能够结成团,施工者还需要注意材料投放的顺序,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3、拆模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模板拆除的时候,通常都有一定的顺序,后支先拆、先支后拆是模板拆除的固有顺序。不承重的部分可先拆除,承重的部分之后拆除。由此可见,拆模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施工者通常可以根据气温、强度等级等因素对拆除时间进行设计。对于那些不承重的部分,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后就可进行拆除,这时将其拆除就不会破坏混凝土的表面和棱角。而对于那些承重的部分,施工者就需要对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当其强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后即可拆除。这些模板的拆除不可对楼层造成任何的冲击负荷,并且拆除下来的支架和模板需要及时运走,以免在施工现场阻碍工程的继续施工。

4、养护技术

浇筑及振捣工序完成后,混凝土需要在12h之内进行覆盖处理。浇水和养护亦是不可或缺的施工内容。拆模过后,施工者需对混凝土实施喷水处理,喷水养护的时间通常在7d以上,喷水的频率则需要结合混凝土自身情况而定,但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是必须要得到保证的。一般而言,养护方法分为浸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等等。最常用的养护方法分为覆盖浇水法、塑料薄膜法以及浸水养护法三种。而且,若是在冬季施工,气温长时间低于5℃,冬季施工措施就需要被用于混凝土的养护上,蓄热发再添加相应的外加剂们都是防止混凝土因为受冻而导致强度降低的养护方法。

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要素控制

1、混凝土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截面大、水泥用量大、内外温差大、温度收缩应力大,很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混凝土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此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必须保证科学、合理、正确。依据相关规定,混凝土需要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比,并依据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方式或其他相关标准进行实验、配比,以满足工程耐久性、强度等要求。配合比的设计应经济、合理、科学,不得依靠经验进行配合比。而往往实际施工中,有些现场作业人员投机取巧,不经过官方机构试配,常常依靠经验试配,或提交试配材料与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同,因而埋下隐患,危及工程质量。此外,地下室墙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浇筑在墙板混凝土的配合比涉及到试配,在确定涉及配合比的阶段,应采用减少水灰比的措施。目的是为了减少用水量和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在浇筑阶段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初凝前必须进行2次振捣,可以很好地避免混凝土因为自身的沉降收缩引起不同程度的断裂和裂缝。在浇筑的顶板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早期的裂缝产生,根据混凝土收缩的裂缝形成时间可以知道裂缝通常发生于混凝土的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之内。

2、粗骨料的控制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3、外加剂的控制

外加剂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毛细孔道,水蒸发后会使毛细管中产生张力,导致混凝土干缩变形。若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表面张力,但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这就是表面张力理论;水灰比也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此外,水泥用量也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收缩率,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用减水防裂剂改善水泥浆稠度,控制混凝土泌水,以减少沉缩变形。

三、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当今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多以泵送混凝土的模式施工。施工时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还有缩短工期的作用。然而往往许多建筑施工时,在对振捣、配比、原材料等控制时,容易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现象。建筑工程对于工期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足,将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作业人员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需要加强重视,保证混凝土质量达标。混凝土的硬化与凝结,是由于水和水泥所产生的水化反应结果。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及时洒水养护,让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因风吹、干燥、暴晒、寒冷等自然因素影响所造成的裂缝、非常规收缩等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中的水泥得到充分水化,混凝土的硬化得到加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在施工之前应清楚的了解混凝土的结构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混凝土原料要求

(一)对水的要求。在混凝土施工的各用水环节里,不能使用没经过处理的沼泽水、工业污水、工业废水。预应力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不得应用海水。拌制混凝土要符合下面的要求:水中不得有影响混凝土硬化凝结的糖类与油类,PH值必须大于4,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1%。

(二)对水泥的要求。使用水泥时一定要区别水泥强度等级,掌握正确的使用办法。由工程基础情况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

(二)对骨料的要求。混凝土中最基本的骨料成分是砂石,根据砂石掺入比,我们知道,它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土木工程施工时,应该进行统筹规划,仔细研究砂石质量、力学指标、开采储存办法等。对于骨料应当从经济、优质、就地取材等几个原则出发,进行合理选择。可以用天然骨料,可以用人工骨料,也可以用混合骨料。

2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此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必须保证科学、合理、正确。依据相关规定,混凝土需要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比,并依据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方式或其他相关标准进行实验、配比,既而满足工程耐久性、强度等要求。配合比的设计应经济、合理、科学,不得依靠经验进行配合比。而往往实际施工中,有些现场作业人员投机取巧,不经过官方机构试配,常常依靠经验试配,或提交试配材料与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同,既而埋下隐患,危及工程质量。

(二)混凝土的拌制:

在实际施工中,操作人员往往没有对混凝土拌制的材料进行重量核算与控制。材料的重量需要进行控制,每种材料都需过秤。而施工中,也往往容易出现加水过多的现象。加水过量,将导致混凝土在其硬化以后,混凝土内将残留多余的水分,从而形成水泡,而水泡经过蒸发后,混凝土内将残留许多气孔,既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降低。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时间,其指混凝土全部原料倒入搅拌机搅拌开始,直到搅拌结束。而在实际施工中,其搅拌时间往往不足,既而使混凝土混合不匀、易和性不够、颜色不符等。

(三)混凝土的养护: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相关作业人员往往忽略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而混凝土后期水化反应时,需要大量的水,而这个期间并未得到重视,既而使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而浇水养护的频率也至关紧要,混凝土的水化过程需要连续性,由此为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浇水的频率与水量需要科学、合理的定夺。

(四)混凝土的浇筑:

模板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当今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着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缝不密实、未涂隔离剂等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而过早的拆模,由于混凝土还未达到一定强度,既而损伤混凝土,将出现缺棱掉角现象。过早的拆模,还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从而无法有效的与钢筋结合。振捣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也很重要,振捣时间不足,致使混凝土不够密实,而振捣的时间过长,将会引起大量石子沉淀、利息、水泥浆漂浮在表面上等现象。对于那些钢筋密集的梁柱交接点,如不加强振捣,易引起混凝土蜂窝、空洞、漏筋等现象,既而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

(五)材料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出现水泥重量不足、存放时间过长、存放环境差等现象。水利的重量不足,将影响到混凝土的配合比与强度。水泥存放时,会与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水化,既而存放时间不易超过三个月,而水泥存放时应注意防水防潮。混凝土所用石子的选择也很重要,石子表面过于光滑,其与水泥粘合度不够,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石子表面空洞过多,其需要吸取大量的水泥才能达到粘结效果。石子粒径过大,对混凝土的浇筑有所影响。而混凝土所需的砂子的含土量过多的话,也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六)裂缝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间,往往由于气候、环境、人为等因素影响,造成工程建筑各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混凝土施工作业人员,需要考虑工程外部气候条件不同,混凝土结构也将有所不同,而对于裂缝的宽度控制,其控制标准也不同。现今我国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多数以施工阶段的重点监管与技术强化为防治裂缝的方法。当工程主体上出现裂缝时,既而再采取补救措施其效果不尽人意,难以满足工程质量标准。

3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3.1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检查模板的位置、尺寸、标高、刚度和强度是否符合要求,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并做好工程施工记录,同时清理模板内的杂质等污物,将模板的空隙和孔洞做好封闭措施,木板做好清水湿润工作。

在进行地基混凝土浇筑时,首先清除淤泥和杂物,以及做好防水、排水措施。干燥的非粘土用水湿润,未风化的岩石,也要做好清洗和清理措施。对于雨雪天气不得进行混凝土施工。浇筑程序应该从低处向高处分层浇筑,每一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的配筋的结构、方法等因素进行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必须在结构的底部填入和混凝土的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禁止出现分层离析的情况,当浇筑的高度超过3米之后,可以采用溜管、串管和振动溜管等方法是混凝土匀速下落。浇筑过程中必须观察模板、钢筋、支架和预埋件等结构措施是否发生移位和变形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混凝土均匀和密实,将整个模板空间充满,混凝土的结合部位要良好,拆模之后对混凝土做好平整光洁措施。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如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不间歇的时候,间歇的时间也必须要缩短。总之混凝土的浇筑和运输过程中,必须要在在混凝土的初凝前完成。

3.2施工缝。在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洪,通常会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和人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往往不能够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可能会超过初凝时间,需要预留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必须要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和设计要求来确定。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位的结合力比较差,是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缝的位置必须要设置在剪力比较小的部位。

3.3捣实。混凝土的捣实就是将已经入模的混凝土进行成型和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外形的准确和表面平整,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和各项性能符合土木工程的设计要求。混凝土在浇筑之后立即进行充分振捣操作,使得浇筑的混凝土充满整个模板的空间,排除混凝土中存在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混凝土的振捣操作分为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振捣材料用人力对混凝土的成型进行振捣。采用机械振捣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比较高,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在振捣施工中应该大力使用。

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 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5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在施工之前应清楚的了解混凝土的结构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类型;应用

一、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的主要类型

(一)复合土钉支护技术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边坡支护技术一种主要形式,不仅工期短,而且支护效果良好,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还能降低施工成本,是一种集经济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支护技术。[1]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针对高难度的施工位置进行支护施工,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能够采用不同的技术组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进而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坚固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复合土钉支护技术主要是利用土钉作为支护点,沿土钉为边坡壁提供支撑力,最终起到稳定土体的作用。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稳定性极强,主要适用于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

(二)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是由挡土墙和土层锚杆两部分构成的,其应用原理是利用锚杆将挡土墙与土层相连接,从而获得锚杆的额外作用力,进而有效固定边坡,提高边坡的承载力。在具体的施工中,支护体系的相关参数应随着挡土墙和压力和锚杆的内力进行适当的调整。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处于滑坡区的边坡,对于基坑高度超过6米的边坡,则不宜采用锚杆支护技术,这是因为锚杆的支护力无法达到实际要求,很容易引起塌陷或者坍塌。

(三)悬臂式支护技术

悬臂式支护技术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但它对土质的要求和开挖的深度要求较高,因此,该项技术适用于土质优良、开挖深度较浅的施工项目。[2]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采用悬臂式支护技术之前,要对施工项目的土质情况、土壤结构进行细致的勘察,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计算出开挖深度,从而决定悬臂式支护技术的使用与否。在使用悬臂式支护技术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要合理控制结构的高度与宽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结构设计,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对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在使用边坡支护技术之前,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的地理位置和土质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从而为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条件。这就需要技术人员要结合边坡的性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选择适宜的边坡支护技术,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钻孔位置做好标记,以便在使用边坡支护技术时进行辨别。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实施方案中规范各个阶段的施工流程,在为边坡支护技术提供可靠保障的同时,还需对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监督,从而全面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

(二)准确把握基坑开挖的范围

基坑开挖是实施边坡支护技术的关键环节,由于基坑开挖会对土层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基坑开挖之前,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地质结构和土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为边坡支护技术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坚持分层、分段的原则,将开挖的土量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严格控制基坑开挖的范围,不可自主扩大开挖范围,从而保障施工项目的安全性。[3]此外,施工人员还应该注意,要对开挖的坡面适当采取保护措施,进一步减少气候因素和自然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及时对监测点进行地质检测

在边坡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地质检测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边坡支护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及时对监测点进行地质检测,一旦发现问题或者出现变化,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分析,最终确定改进策略。地质检测不仅能够提高边坡支护的质量,而且还能创设良好的施工环境,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关注地质条件的临界值,以便降低地质条件对边坡支护技术实施的影响,从而确保边坡支护施工的顺利实施。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设计;协调

1 土木工程施工与设计的关系

一般而言,设计方案的最终确立往往经历一个反复推敲、反复研究、多方评审、多方论证的过程,设计图纸是设计方案的具体体现,而工程施工是将设计图纸变成客观实物的过程,即工程施工是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建设工程实体的过程。因此设计图纸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指导依据,对指导、协调各方参建单位进行合理施工、满足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作业、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具有重要意义,即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前提,而合格、合理的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的前提。然而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加上设计从业工作人员工作经验有限,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图纸设计仍然存在一定缺陷。而究其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未能与图纸设计协调同步进行,或设计太过完美没法施工,或设计不够严谨不够经济造成施工浪费,或施工未能完全正确理解设计意图未按设计图纸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等,即施工技术与图纸设计不能有效协调与配合,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

2 土木工程施工与设计的协调探索

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内容很多,不论是实体施工建设,还是施工技术管理或人员管理,都需要做出明确、合理分工。对施工技术管理而言,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工程设计意图,并根据工程现场实际及施工新工艺、新技术等对设计图纸提出施工方意见,以便于设计方改进设计方案,为工程施工服务,然而往往有不少技术管理人员不能理解与设计协调配合的积极意义,或设计人员不能对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加以重视而不能在设计图纸中有效体现,这些不利因素都给工程施工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或造成资源浪费,或导致出现工程质量事故,或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2.1 加强施工与设计协调管理

2.1.1 项目设计单位确定后,必须先对项目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审核,具体内容可以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关键作业工序、作业工艺等内容进行衡量,同时还要结合设计公司对项目的具体进度安排进行有效评估,并做好各阶段设计文件的审查,提高设计质量,以此才能控制图纸设计质量不足引起的大量整改问题发生,把遗漏、错漏控制在可控范畴内,保证工程进度控制目标与质量控制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1.2 工程实施前,施工方应做好与设计方的沟通、联络和协调,施工方必须做到了解设计意图、设计内容和特殊技术要求;了解设计进度,提出设计出图的时间和顺序;从施工质量控制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设计,为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创造更好的条件。

2.1.3 工程实施前,设计方应向施工方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使施工方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认真地进行图纸会审,深入发现和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消除施工图的差错,确保图纸的可行性和施工的可行性;工程实施中,施工方应与设计方建立起高效、畅通的联络渠道,确保做到信息及时、准确的交流;设计方派出得力的设计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设计服务,解决施工中发现和提出的与设计有关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设计核定工作;对于局部设计变更,施工方应经过设计方同意并按规定程序才可进行施工。

2.2 加强施工新技术应用与设计协调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较快,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而设计方案也是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后,各种新颖、独特的建筑数不胜数。为应对各种创新的设计方案,要求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及加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而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协调就显得更加重要,即既要确保设计方案的新颖、独特、完美,又要确保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在此,以钢结构的深化设计施工新技术为例围绕施工新技术应用与设计协调作简单的介绍,深化设计是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在钢结构工程原设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钢结构加工、运输及安装等施工工艺和其他专业的配合要求进行的二次设计。其主要技术内容有:使用CAD详图软件建立结构空间实体模型或使用计算机放样制图,提供制造加工和安装的施工用详图、构件清单及设计说明。深化设计内容具体为:①构件平、立面布置图,其中包括各构件安装位置和方向、定位轴线和标高、构件连接形式、构件分段位置、构件安装单元的划分等;②准确的连接节点尺寸,加劲肋、横隔板、缀板和填板的布置和构造、构件组件尺寸、零件下料尺寸、装配间隙及成品总长度;③焊接连接的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焊缝质量等级;④螺栓连接的螺孔直径、数量、排列形式,螺栓的等级、长度、初拧终拧参数;⑤人孔、手孔、混凝土浇筑孔、吊耳、临时固定件的设计和布置;⑥钢材表面预处理等级、防腐涂料种类和品牌、涂装厚度和遍数、涂装部位等;构件清单的主要内容有:构件编号、构件数量、单件重量及总重量、材料材质等。构件清单尚应包括螺栓、支座、减震器等所有成品配件;设计说明的主要内容有:原设计的相关要求、应用规范和标准、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对深化设计图的使用提供指导意见。

深化设计是二次设计,由施工方设计,在原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需经原设计单位审批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这即表明深化设计新技术的应用即是施工方与设计方对于设计具体方案的协调配合的结果,最终保证工程安全、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应用已得到很大推广,尤其大型钢结构工程如北京“鸟巢”、深圳“春茧”体育馆等。

2.3 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协调能力培养

2.3.1 加强设计人员和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土木工程是项系统、综合的工程,涉及内容和专业多,周期较长、作业工序复杂,同时需求的人力、物力、资金较大。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设计和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等,为了减轻各种设计和技术问题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应加强技术交流沟通,施工中遇有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2.3.2 加强设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设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是确保设计图纸合理性、可行性的前提,因此,设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搞从业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并在工程施工中加以实践,了解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从业经验,改进施工技术,提出设计水平。

2.3.3 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是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范、标准要求,工程合格、优质的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全面理解设计意图,正确指导施工人员按设计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应用学习,学会对设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为施工服务,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3 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是项系统、综合工程,设计和施工是工程项目的重要阶段。土木工程施工应加强施工和设计的协调,重视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创新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水平,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经济的完成施工。

参考文献:

[1]崔艳梅,董立,黑军. 基于动态规划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法[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0,(01) .

[2]高振锋. 土木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J]. 建筑施工, 2009,(01) .

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 ;施工 技术

Abstract:Concrete is a kind of performance of diversified materials cement, sand, stone, water, additives, admixture and other groups of components, its performance not only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 but also rel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environment and maintenance conditions. To further study on the design metho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etc.,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our country concrete structure.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29 文献标识码:A

1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难点及原因

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缓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预防,而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个是由于干缩所产生的裂缝,另一个是温差裂缝。首先,由于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其水泥水化过程的用水大概只占到水泥重量的五分之一,所以在混凝土的浇筑硬化以后,拌合水中多余部分的水分蒸发以后的就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缩小.从而出现干缩的现象。虽然干缩的过程跟温差所产生的裂缝过程相比较为缓慢,但是最终出现的裂缝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1.1水泥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不同种水泥净浆的自缩能力是不同的,铝酸盐水泥和早强水泥的自缩值较大,而中热、低热水泥的自缩值较小,矿渣水泥后期的自缩值较大(21d龄期时的自缩值大于普通水泥的自缩值)。水泥的细度对自缩值也有影响,较细的水泥在早期表现出较大的自缩速度。

1.2外加剂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大流动度时,高效减水剂可稍微降低自缩值,但不同类型、不同掺加量的高效减水剂对自缩的作用差别很小。干缩减少剂可减小自缩值50%,这可能与干缩减少剂可减小毛细水的表面张力有关。膨胀剂对自缩的作用取决于它的种类,某些氧化钙型的膨胀剂可以减小自缩;而其他类型的膨胀剂虽在早期有膨胀,但随后的收缩速度与空白样相同。引气剂对混凝土的自缩没有影响。

1.3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在水泥中加入比表面积在400平方米/千克以上的矿渣时,其120d的自缩值随矿渣的掺量(不大于70%)增大而增大;而在水泥中加入比表面积为338平方米/千克的矿渣时,其120d的自缩值不随矿渣的掺量(不大于70%)改变而增大。在水泥中掺加硅灰将使混凝土的自缩值增大;硅灰的掺量越大,水泥浆自缩值越大。混凝土的自缩值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降低,特别是早期自缩值降低得非常明显。3d龄期后掺加粉煤灰混凝土的自缩增长速度高于空白混凝土。粉煤灰掺量超过20%后,减小自缩的效果并不显著。在水泥中加入偏高岭土,在偏高岭土(比表面积为12平方米/克)含量为10%时,水泥浆(水胶比为0.55)的自缩值最大。在水泥中加入经过防水处理的粉末,可以减少自缩。经过防水处理的偏高岭土对自缩的减小作用在后期消失了;而经过防水处理的硅质粉末对自缩的减小作用能保持很长时间,其取代量为10%时就对自缩有明显的减小作用。

1.4其他因素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温度对水泥浆体的自缩影响很大,在15~40℃范围内,水泥浆体的自缩值和自缩速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灰比对自缩值的影响比较大,随水灰比减小,混凝土的自缩值和自缩速度增大。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自缩值逐渐增大,早期自缩值增加得非常快,以后发展比较缓慢。混凝土中骨料的含量对混凝土自缩值的影响很大,随着骨料的含量增加,混凝土的自缩值减小。骨料的种类对混凝土的自缩也有影响,人工轻骨料混凝土的自缩值比普通混凝土小,且轻骨料混凝土的自缩值随着轻骨料的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混凝土中掺加6%体积分量的钢纤维,可以降低自缩值20%左右。

2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以先自然流淌、水平分层,再斜向分段、持续推移,最后一次到顶等工序顺序为浇筑流程。在工程实施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可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加水,而混凝土分层的厚度需要把握准确,在进行新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时,需确认上一次是否已被覆盖,由此两层浇筑的间隔,才能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的范围以内,从而防止因间隔的时间过长而产生的裂缝。同时,在浇筑时应考虑天气因素,尽量避免在天气变化频繁、剧烈时施工。

(二)混凝土养护技术:

当今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多以泵送混凝土的模式施工。施工时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可以改善混凝土其整体性能,还有着缩短工期的作用。然而往往许多建筑施工时,在对振捣、配比、原材料等控制时,容易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现象。建筑工程对于工期有着较高的要求,既而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往往不足,既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由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作业人员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需要加强重视,保证混凝土质量达标。混凝土的硬化与凝结,是由于水和水泥所产生的水化反应结果。由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及时洒水养护,既而让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因风吹、干燥、暴晒、寒冷等自然因素影响所造成的裂缝、非常规收缩等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中的水泥得到充分水化,混凝土的硬化得到加速。

(三)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的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这三道设置其位置需符合要求,再通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进入下层的混凝土50毫米以上,移动间距在40厘米左右,振捣棒需要快速插入、缓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平并撒上5到25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终凝前需用木抹子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四)混凝土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技术:

当今我国建筑工程多数采用的箍筋施工方法为,将全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梁板钢筋并整体沉梁。其有着让钢筋运输、捆扎、堆放等较为安全的优点,并交叉作业少。绑扎钢筋与支模不冲突,功效相对较高。可此施工方式存有箍筋间距难以保证、节点箍筋少放等问题。其解决方式是,在下料时将所有节点增设纵向短筋,柱节点区其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在柱纵筋上套入整体骨架,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进行穿梁钢筋、捆扎,为防止柱纵筋与附加纵同短筋的位置冲突,而导致的套箍困难。附加纵向短筋需偏离其箍筋角部大约5厘米。由此,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数量和间距。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情况而使用,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工程,采用此方法较为困难。

3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4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在施工之前应清楚的了解混凝土的结构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廖洪彬.浅议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防控[J].山西建筑,2011,(22).

[2]谢弘.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13).

[3]祝成展,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23).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ivil Engineering

Fei Jun

(Kunshan Lejian Housing Development Co., Ltd Kunshan Jiangsu 215300)

【Abstract】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st reflect the quality of the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mprove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its important impact i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new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application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o this work i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mary basis,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lso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Technical research

1. 新技术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过程是影响我们建筑工程质量最大的因素,我们必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同时,我们加大对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是为了适应时展的变化,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就现阶段而言,各个国家在对建筑工程质量分析的时候,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新的技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能够使我国建筑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自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遵循了市场的变化,让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这样选出来的施工单位,能够做到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更能够保证我们建筑市场的稳定。施工单位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需要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总的来说,加大对新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建筑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单位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实力,保证自己能够在市场中正常的发展。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 在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灌注技术的创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灌注技术创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钻孔技术创新。钻孔技术是灌注施工环节中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对其需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钻孔技术创新指的是在钻孔技术施工环节进行之前,对钻孔桩周边环境进行清理,而后运用严密精确的测量工具对钻孔位置做进一步测量确认,从而保证钻孔统一。其次,在钻工程序前,技术人员应该事先调试钻孔机,从而保证作业流畅。当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塌或者卡钻现象的时候,需要立刻停止钻工程序,首先对发生坍塌或卡钻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且解决对应的深层问题,这也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表现。第二,灌注技术的创新还体现在钻孔灌注泥浆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灌注技术,补充孔内泥浆,从而达到充分填充的效果,保证桩体稳固。

2.2 生态技术的应用。

(1)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时需要在进行正式设计之前,对建筑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进行考察工作,进行建筑设计必须结合建筑周边环境的实际情r。有效实现建筑工程与生态环境的统一,保证两者共同发展、和谐共处。可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加入低碳环保的理念,增加建筑物周边的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植物在环境中的整体比例。

(2)进行转变能源的利用方式。在提倡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前提下,结合低碳概念控制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状态,避开或错开使用高峰方式进行环保工作。其次对系统进行更为严格的要求,采用先进的主流技术,必须使系统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要求在操作上简单方便,在性能上成熟可靠,促使监控技术的管理的统一性,使其发挥更高的功效。对低碳概念进行充分利用。比如在应用过程中采取增强建筑外墙保温降低空调能耗以及采取照明控制,通过采用提供同等照度降低耗能,变频调速的技术的产生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加强对其维修保养的力度,保证定期维修,以此来保障其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的产生几率。

2.3 推广使用先进的信息化应用技术。

信息化技术包括: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和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答理技术、项目多方协同答理信息化技术等。其中虚拟仿真施工技术是虚拟现实、结构仿真等高端信息化技术,可展现并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经营竞争能力、提高施工生产效率、提升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等重要作用。而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对推进建设工程总承包的实施、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既改变了传统的建筑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又提高企业工程管理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并对推进科技进步水平具有重大作用。所以通过信息化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对建筑业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方面具有深远的导向作用。

2.4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的创新。

目前,现代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抗震设计以及地下空间拓展等都是新的工程要求,而为了保证质量,就需要不断创新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指的是在土建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地质环境,若本身地质环境比较差,就需要采用灌注桩和预应力锚杆来增强施工效果。首先,技术人员要考察包括周围地下管道、光缆等埋设分布,考察岩土与地下水分布参数,考察深基坑施工技术可能会存在的障碍等,从而做好施工准备。其次,在支护结构设计时,需要与深基坑技术方案契合,包括连续墙等内护支撑,从而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

2.5 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的目标是“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引导性,具有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时,应先因地制宜的选择适用的绿色施工技术,在示范工程中实现后,再结合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下面简单列举几项推广应用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即保证了基坑周边安全又避免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基坑施工降水和回收利用技术,对雨水、现场生产废水的回收和再利用,有效的节约了施工用水;应用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技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保温、隔热、遮阳等,节约了建筑物在使用时的能源,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3. 结束语

综上可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水涨船高,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控制建筑施工质量的直接手段。目前,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已经能够完全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这就需要土木工程行业不断革新技术,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