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09:23: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施工信息化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建筑施工设备 设备信息化管理 设备监控系统 设备管理软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生活中已遍布移动互联网的身影,同样,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移动互联网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公司近几年在建筑施工中大力发展设备信息化建设,通过实践、改进、完善,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引动互联网,从设备资料管理、设备实时监控、设备运转及能耗记录、数据汇总分析等多环节进行科学、规范、创新、及时、有效控制设备管理,确保施工工期、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顺利达产达标。
1、设备资料管理
设备资料管理是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作,如设备的规格、型号、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及设备的租赁费用、修理费用等均需记录归档备存,我公司为此自主研发出一套设备管理软件,用以记录、处理设备的各种相关数据与资料;同时该设备管理软件设有权限管理,根据层级划分各自使用权限。
设备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后,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编号,设备编号是设备在设备管理软件中的身份识别码。编号完成后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各项资料收集工作,并将收集的资料数据分类录入设备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将录入数据传输至公司服务器,公司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可通过电脑软件或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设定权限内的设备相关资料。
2、设备实时监控
公司统一对进场施工设备安装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设备管理编号将监控系统与设备管理软件对接。实时监控系统由GPS芯片组、多功能摄像系统及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组成。整套系统具有防拆卸功能,一旦有人试图拆卸系统,系统将自动启动报警功能,并将报警信息发至设备管理人员手机上。
GPS芯片组能实时记录设备的位置信息与运行轨迹,通过服务器能保存三个月内的设备运行轨迹数据;多功能摄像系统能360°全方位观察设备运转情况与施工现场情况,并可自动保存一周的视频文件;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将GPS芯片组记录的各项数据和多功能摄像系统录制的视频画面上传至服务器。设备管理人员通过电脑与手机APP登陆设备管理软件后即可对每台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查看设备运行轨迹与施工现场实时画面。使用设备管理软件后,减少了设备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巡查次数,大幅降低设备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通过设备管理软件也可查看设备以前的运行轨迹与视频记录,使设备管理人员更容易了解掌握设备操作人员的真实工作情况,督促设备操作人员规范施工,从而达到规范现场设备施工行为,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设备运转及能耗记录
工程设备使用成本除了设备租赁费用外,还包括设备燃油费及修理费用等,其中租赁费用相对固定,燃油费用变化较大。要想降低工程施工设备使用成本,除了合理调配现场施工设备,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对利用率偏低的设备进行退场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燃油浪费现场,降低燃油消耗率来实现。公司对工程现场每台设备安装了能耗记录装置,使用燃油的设备安装燃油消耗监控系统,使用电力的设备安装单机电表(用电设备因其局限性,在“一机、一闸、一表、一漏、一箱、一锁”模式下,很难有偷电现象发生)。
燃油消耗监控系统不仅能准确监测设备的燃油消耗量,还能准确记录加油次数与数量。同时对使用燃油设备均装有燃油防盗装置,结合燃油消耗监控系统,能有效避免盗油行为,减少工程经济损失。燃油消耗监控系统通过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将设备燃油消耗情况传输至服务器,结合GPS芯片组记录的设备运转记录,通过设备管理软件进行汇总分析,能显示设备各时段的燃油消耗率。此举代替了传统方式依靠操作人员与现场调度人员共同签认运转记录、物资管理人员统计设备加油数量,然后设备管理人员人工汇总分析各项数据,最后计算出设备能耗率,大幅度降低各人员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增强了各项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4、数据汇总分析
公司结合多年施工经验与各项目施工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设计出多种分析设备使用情况的图表,如设备运转时间、利用率、能耗率等图表。设备管理软件通过将各设备上传数据进行汇总,自动生成各种分析图表,不仅能具体至月分析、日分析、小时分析,而且能同类多台设备横向、纵向对比,直观易懂,使设备管理人员对各设备运转情况清晰明了。
利用设备管理软件进行设备月度、季度、年度经济活动分析时,设备管理人员告别了传统的海量数据汇总、筛选、计算、分析等大劳动量工作,能快速、准确的找出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制定纠偏措施,调整管理模式,确保项目施工生产高效、有序进行。
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设备管理人员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完善,已找到一条符合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的建筑施工中设备管理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现场所需设备管理人员将大量减少,同时设备利用效率提高,设备使用成本降低,为项目工程施工生产创造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余建辉 林通 叶敏. 路面机械的施工信息化管理研究[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2年01期
[2]王兴华 陈丽萍. 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浅析[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年10期
[3]刘卫军 李占民 文显武. 基于GPS的远程监控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7年06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先进科学技术逐渐完善和成熟。当前我国已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较好应用。在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导致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加强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施工管理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其内涵是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对于施工方而言,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在施工阶段进行,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涉及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由于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的动态控制,然而,许多施工企业尚不重视在施工进展中依据和运用定量的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报告系统指导施工工作,项目目标控制还处于相当粗放的状况。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并有利于促进施工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1、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
计算机由于其强大精准的计算功能从而保证了所提供数据的正确性和精准性,与人力统计有天壤之别。从而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人力统计的主观性结果的产生以及刻意或非刻意的时间延误。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数据汇报的中间环节,避免了“以讹传讹”式的不必要误差。在不到一分钟时间内,就可以对施工情况进行优质统计,甚至重复多次,为施工人员的决策和估算提供重要依据。
2、有利于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是有不同的部门所进行管理,又因为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所在地点的不同,导致信息和资料在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严重的影响工程的进展速度,导致项目经理等对建筑工程整体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效率下降。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不仅能够将各类工程相关信息和工程资料进行自动的储存,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对信息技术进行快速的传递,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项目经理等对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成本等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及时的掌握建筑工程的所有情况。
3、有利于提高业务流程的管理效率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使建筑工程中各个施工组之间的活动时间有所缩短,使施工建筑中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制,达到合理的进行资源配制管理的目标,从而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依据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组织与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结合,为以后在工程管理中的决策工作提供了科学可行的依据。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1、实现建筑工程数据通信
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之间的数据信息的和传输,利用通讯传输手段和INTERNET还可实现建筑公司总部与施工现场、业主、供货商的数据交流,实现远程数据操纵。
2、实现施工现场远程监控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实现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方面包括三个方面:前端采集、信号传输和终端控制。首先进行前端采集,根据属性的不同,通过添加标签等对项目施工现场内的相关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标识。接着,再应用RFID (射频识别技术)以及WSN (无线感应网络)对物体属性进行捕捉和获取,并将相关的信息转换为能够实现网络传输的格式,采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传输到终端信息系统。最后,通过相关的软件对所接收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并通过终端显示设备实现直观的界面展示。
3、BIM(建筑信息模型)
BIM又被称为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通过基于云计算的BIM,各方同时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处理、交换信息与数据,实现协同设计。将设计归总为数字化数据库而不是单独的文件,设计文件按需求实时从数据库中生成。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1、应用现状
(1)建筑工程行业竞争激烈
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的同时,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在信息化的今天,大多数的建筑企业也渐渐的向信息化产业发展,为保证实现企业的内部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利用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在企业内部建立局域网,能够加快数据库建立,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另外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通过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引进,能够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进程。
(2)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的软件开发欠缺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工程管理引进了网络信息技术,但是对工程管理的软件欠缺开发,尤其是和一些发达的国家的工程管理的软件相比,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的软件还很落后,因此应加强对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它也是我国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够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质量。另外我国的一些建筑企业也开始引进外国的工程管理技术和软件,对实现建筑行业的工程数据信息的共享有重要的意义。
(3)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的网络信息技术程度不高,对网络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认识也不够全面,也太浅显,它们认为只要接受一下网络邮件,就能实现对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很多,如工程监控、资源调度以及组织协调等,这些方面在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中都没有达到,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另外有些企业对工程管理没有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粗放经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混乱和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2、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措施
(1)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繁杂且不具有规律性,数据庞大的同时需要进行信息交换,所以构建一个强大稳定而且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是建筑工程项目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一步。同时,因为一个工程项目的进程漫长且环节众多,需要系统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信息统计和归类,充分发挥出计算机高效有针对性的特点,有区别的针对不同的环节对系统的影响进行管理,从而改变以往依赖人力无法准确性的进行全局统筹的缺点,兼顾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
(2)提升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想要加强建筑工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其核心部分就是如何对该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怎样有效的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在建筑项目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现实情况,兼顾工程的成本控制、进程、安全可靠等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应该注重避免以往经常出现的随意性很大的管理模式,转而向有效率的制度化管理模式进行过渡,依照企业自身信息为核心,充分实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我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效果的提升,有利于保障项目建设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信息化管理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这为广大施工企业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实施科学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消耗,对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极其重要。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信息化的引入,不仅是带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率,优化施工企业内外资源,使施工现场材料的运作和管理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核心在于增强企业的中心竞争力。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无论采取如何的管理措施和办法,最终的目的是要降低材料损耗,节约材料使用,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工程项目的利润最大化。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借助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细致的成本预算和分析制度,科学指定材料目标成本,将材料采购、检验、出入库及保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信息反馈工作。施工行业的信息化材料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一、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计划不准确,造成大量积压或供应不足。原因是技术管理方面,施工预算不够准确。
1.2采购信息不灵,舍近求远,造成大量浪费,提高工程成本。
1.3材料质量不合格,采购的材料没有进行相关质量部门的合格验证,这样的材料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影响工程建设时间。
1.4现场验收不够认真,未能及时发现质量、数量问题,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要做到严格仔细的检查,务必做到质量、规格以及数量没有任何差错。
1.5施工现场材料放置地点不合理或者平面布局设置不规范等等方面,都会导致现场材料重新摆放,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施工费用,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噪音也会影响周围居民环境。
1.6保管人员业务不熟练,不懂材料性能,尤其是特殊材料管理知识的缺乏会导致特殊材料腐败变质,失去原有的功效作用,由于特殊材料价格昂贵,因此给工程施工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1.7部分材料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不高、管理思路不清晰,对具体工作程序不熟悉,甚至不了解,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分部分项工程用料无限额,造成大量出库,用剩不返回,既影响文明施工又造成材料浪费。
二、施工现场材料如何信息化管理
施工现场材料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把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和各个环节纳入一个紧密的供需体系中,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增值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使施工现场能够及时有效的利用一切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是服务于施工企业决策、生产、运营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由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除了对材料不仅要调查研究,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外;此外,还要将信息化管理运用到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加强培训,提高材料管理人员信息化专业知识素养
首先,通过培训,对材料管理者进行信息化管理考核,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有效提高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工作效率。
2.2材料采购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材料供应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经济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及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材料供应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部门提供的材料计划要求,按时保质保量,按品种采购供应,合理组织运输,对于盲目采购造成积压浪费要查明原因,由责任者承担其经济责任。施工现场材料信息化的管理,就项目工程建设的材料来源,有建设单位供应,公司供应市场采购和临时租入几条渠道,为正确组织材料的供应工作,必须正确地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材料供应计划由生产计划部门按月编制并应于规定日期申报下月材料计划。计划报给材料供应部门后,由材料部门结合供应渠道和库存情况,进行综合平衡,编制材料申请计划表报
送建方或下达采购通知单,便于及时组织供应。应避免临时抱佛脚出现停工待料现象,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市场采购材料信息化的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成,绝大部分的材料都以商品的形态出现在市场中,因此,开展市场调查,掌握市场动态,形成信息化的操作,加强市场采购材料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采购时要做到货比三家,购美价廉,这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采购时直接从信息化管理中调出资料做出选择:首先价格和费用的选择。价格和费用的高低,是选择供货单位的重要标准,价格和费用的高低决定着材料的采购成本,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其次保证质量。即选择能够保证质量的供货单位。最后交货情况。就近选择供货单位,便于双方及时联系节省运输费用及其他费用。
2.3材料用料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材料使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是材料管理的中心环节。工程的施工过程就是材料物质的价值转化过程,因此,要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充分有效地利用材料。材料使用过程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信息化系统中的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使用材料,并及时反馈材料使用过程中的信息,考核定额消耗情况,减少浪费,及时回收废料,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降低材料使用的费用。要使材料使用过程能够按计划完成,要做到以下几点:
2.3.1办好领料手续。
当工程处于施工阶段,需要领用工程所需材料时,前来领料的工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系统中,持有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负责人电子印章许可的工程材料消耗清单,就能进入施工现场仓库进行领料。
2.3.2控制领料数量。
实际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实际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对超额领料应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认并注明超用原因,已领未用的材料,需要抓紧办理退库方面的手续。仓管员应及时在信息化系统中向财务部门提交材料消耗单据,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准确进行材料消耗核算,并与计划成本对比,及时分析材料成本差异,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
1.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被引入建筑施工中。这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加强了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但是,目前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部分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以单机应用信息化软件为主,建筑施工信息化网络平台没有构建成功,没有能够实现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和有效传输。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项目合同的签订、设计的会审、设计的变更、进度的安排、工程的校验、投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环节,均需要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理管理单位、建设方、联合设计方等单位及时地交换、传输、共享信息资源。这使得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交换、更新的信息量非常大,如果没有对各方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就会导致信息管理不畅。传统的单机管理模式会极大地制约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显然不适应现代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另一方面,在建筑施工建设实践中,信息化管理应用的覆盖面不广,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支撑管理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施工单位,由于受到投资、成本的制约,不重视信息化管理建设。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使得信息化管理设备难以完善,不利于建筑施工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和应用等,难以有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应用中,没有形成自动化应用效果,大部分信息化管理手段只是用于日常数据收集管理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开发上,没有能够建成和建筑施工企业有机融合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支撑施工企业的核心价值目标的实现。
2.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2.1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建筑施工项目动态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建筑施工信息资源,对建筑施工的成本、安全、进度、质量、工序以及工艺等实施动态管理,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管理高效化。通过综合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建筑施工的物料采购、客户交互、成本费用管理、事故分析处理等纳入到数字信息化管理中来,扩大信息化管理的覆盖面,使得建筑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流通、共享。在具体的信息系统应用中,应当以点带面、分步推行,不断地巩固强化,争取实现全面应用。信息化系统应用需要打破建筑施工各个单位或部门单独应用、各自作战的局面,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项目多方协作、项目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经过整合的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需要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维护、流程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分析、施工管理、机械管理、材料管理、合同预算以及计划统计等。在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面,需要做好数据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系统配置设计以及输入输出设计等,保证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有效性。
2.2建筑施工信息的收集、存储、交换与检索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有赖于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自动化收集、电子化存储、网络化交换和工具化检索,是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在自动化信息收集方面,应用IC卡技术、传感技术等能够实现自动录入、采集信息。例如,对建筑施工设备运行情况、构建变形情况、混凝土温度等技术数据利用传感设备进行采集;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信息利用IC卡进行采集;对施工图纸信息利用CAD技术进行采集、修改、细化。采用电子记录人工收集的各项信息,通过计算机录入、整理相关信息。在电子化信息存储方面,可以利用光盘技术或磁介质实现海量信息存储。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存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施工信息。将建筑施工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不但能够降低信息存储成本,还能够增强信息的利用效率。在网络化信息交换方面,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增强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传递。通过网络数据库管理建筑施工信息,不但能够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还有利于建筑施工信息的公开透明,有助于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在工具化信息检索方面,高效的检索工具的基础是数据库技术。通过引入数据库技术,使得广泛利用信息成为可能。随着数据库种类不断增加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施工单位可以检索到建设施工管理规定和各项技术资料,能够及时地获取建设施工所需的相关信息。
2.3建筑施工信息的动态管理与监控
建筑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信息随着工程进度不断变化。因此,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的收集、积累、录入、存储及交换等,还要进行动态的管理。例如,工程施工资料、工程测量资料、施工图纸、工程管理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报告等一些纸质文档资料的保存量较大,在检索、利用上存在着诸多不便,文档利用效率较低。而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就能够对这些文档资料进行动态管理,提高信息传递共享的速度,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通过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动态管理的同时,还能够对建筑施工进行远程监控。动态的信息管理为远程收集、分析、处理建筑施工现场的数据信息提供了便利的途径。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事后评估分析。充足的建筑施工信息还有助于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开展事前控制,通过分析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决策,指导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动态的全过程监控。
2.4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只有建设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在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后,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系统出现故障、使用不当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就难以正常运行,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中必须具备信息化管理人才,以解决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引进一些既懂软件开发又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训两种途径,加快建成具有较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大多数施工企业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运行和管理,项目管理也开始向信息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今工程管理发展的方向。信息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建设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有助于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在目前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局限因素,信息化管理并不能够彻底实现,因此,施工企业有必要对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从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形成一套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从实践层面保证信息化管理的实施。项目信息包括建设项目立项、调研、评估、决策,图纸设计、项目招投标、合同管理以及项目实施等一系列与项目建设有关的信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并不是简单理解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是基于达成建设项目目标为目的,依据项目管理目标的内容和企业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汇集企业项目的建设理念、业务流程、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开发并应用适用于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建设项目从立项阶段至竣工验收全过程的集成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的执行控制力度。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信息大,内容复杂,来源广。一项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使用涉及多个环节、领域和部门,有时需要多个地区的合作,包括了企业对项目相关管理单位和协助单位、项目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分包、合同、施工资料、财务、流程等多个方面。
(2)信息使用的频率高、时效性强、规范性强。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阶段的信息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信息与项目管理,参与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所以信息的使用很频繁。项目管理要求项目参与各方及时了解和处理相关的信息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所以对项目信息的处理要及时,时效性要求高。项目信息的管理必须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和工程管理的特点以及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按照企业管理体系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而进行,同时信息也要符合信息管理软件的使用基本要求亦即通用性和规范性。
(3)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水平。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平台,不少的大型施工企业已经通过和软件公司的合作建立了自己应用管理平台,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从实施的效果看虽然没达到理想效果,但是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有效地降低了项目管理成本,极大地提高建设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1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
1.1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规划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我们企业的项目管理带来了便利、效率和效益,有力地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如何规划、构建和发挥好信息化管理平台呢?首先,施工企业应该深化对项目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高层的管理人员要针对信息化管理积极主动了带头了解和学习,并带动整个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评估企业的现实信息管理基础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设备和人员配置情况;再次,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运行的成功案例和最新的信息化发展技术情况,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远景、目标和战略,提出信息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实施策略;最后,为适应信息化管理要求,结合施工企业的现况和发展战略,施工企业要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管理进行梳理,优化企业的管理运营流程,系统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按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水平。
1.2系统适应性的加强
信息管理系统要采开放式设计围绕项目管理为核心并依据施工企业需要增减模块和内容,同时要兼顾施工企业各部门目前使用的专业软件的适配性,依据各项目部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进度为主线,相关的模块数据都应与之配合、匹配,对于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在系统中都应有个合理体现管理。应用人员在软件编制时要结合施工企业的发展规划认清施工企业真实需求充分考虑到常规发生与机动发生的内容与数据分阶段有步骤的完善和细化,从个人办公,人员管理,分包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财务管理,施工进度管理,质量检测,施工全过程管理,合同管理,分包合同管理,资料管理,介绍信,证件管理,仓库材料各个管理环节中常规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内容、数据及问题都要提前预测、未雨绸缪。各职能部门人员要积极配合系统管理应用人员,职能部门之间也要积极配合,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要立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编写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说明,对管理系统计划分阶段不断完善和提升。
2.3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企业提高竞争力、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将是施工企业提升竞争力所优先考虑的途径。施工企业应充分利用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带来的便利,利用网上材料招标采购、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手段有效合理地控制项目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在进度控制方面,通过管理软件中充分利用进度网络计划技术的关键工作、机动时间、各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在质量控制方面,质量管理具有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技术难度高的特点,利用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其优越性非常突出:处理时间短,可靠性高。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可用于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定,包括各种质量评定报表的生成,各种质量评定曲线的绘制以及根据各种实测数据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从而为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具体应用的措施
2.1开发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管理系统
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开发应用以因特网为平台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连接,实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材料采购、远程化管理和数字化工地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为施工企业人员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实时和及时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管理平台建设必须具备系统简洁、可持续发展改进、兼容性强、操作简单、上手快、易用性强等特点以利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2.2推进信息化软件
(1)进度控制信息化管理
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使用网络进度管理软件控制进度,编制分部分项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在网络图上分配资源,从预算材料、设备、人员工日清单给上级网络图导入资源,根据进度计划生成资源计划。完成实际进度的统计,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
(2)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
包括质量检测标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记录)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和处理,质量验收与评估等功能模块,帮助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创造优质工程。
(3)项目成本信息化管理
预算管理软件要嵌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把预算软件的项目成本分析、计划成本、实际施工成本数据实时传送,通过这些数据有效传送,为项目管理领导和公司各级职能管理人员实时的了解项目的成本管理情况,为企业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增加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
2.3信息化管理推行的注意问题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还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前期,如招投标、预算造价、施工组织设计,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很不科学;目前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理想化没有考虑到不同企业的特殊性,不同开发商开发的软件互相独立,无法连通和协同,企业各专业的管理由于受软件的制约业务被软件分隔开来,无法形成合力,譬如预算软件和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不能兼容,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效率较低;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应用经验和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属于低水平的重复开发。
3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发展变化需要,真正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效能
3.1加强信息化业务管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现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都是由软件公司进行开发的,而这些公司对于建筑行业的一些背景并不是很熟悉,所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建筑行业的适应性不是很好,操作性不够简洁,功能虽然很强大,但是需要用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实际应用且比较机动的数据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的模块才能很好地操作。因此,培养既熟悉施工企业管理又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业务的综合性人才是当务之急。另外加强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及现代管理体系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以达到管理体系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快速提高,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的要求。
3.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体化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总体水平,已经逐步提升为衡量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基本原则,还要充分考虑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主要的问题,进而制定出合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针和路线,否则只能是循规蹈矩,难以有全面的突破和飞跃。建筑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地方、行业的标准,而这些标准的内容很复杂,数据的计算量很大,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进度、质安、人员、材料、机械、分包、合同、施工资料、财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等也有大量内容都要考虑到,所以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集项目部一线人员、各级公司部门管理者、各级公司高层决策者于一体,通过托管日常业务工作,将企业庞大组织中的相关角色有机的集成为一个整体,按照企业自身的管理流程和规则有序协作,帮助施工企业对各项目进行全方位管理,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一体化工作环境。
4结论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项目管理的许多方面,需要建筑工程使用和管理单位共同的正确的管理和使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使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以便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利润、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信息化管理体系有着非常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做好现代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施工;施工管理;信息化管理;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打破计算机科学以及技术范围,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推动力,随着建筑施工行业全球化发展,在建筑市场中激烈竟争,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将需要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确保建筑行业发展。
二.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信息化的一般定义,是指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几个方面。
我国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把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需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即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时代潮流,是覆盖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我们在全球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抓住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三、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工程施工项目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施工的技术难度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各个单位和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传递的信息量也就不断增多,信息的传递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由此现代工程施工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模式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可靠性、经济性方面都明显制约了施工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时,对工程施工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进而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化的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各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极强,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的增加与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都需要使用和存储大量的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就难以实现管理的高效运行。加强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加大施工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比重,还有更深刻的内涵。首先,信息化管理可以将所有信息进行高效的采集、加工、传递和共享,减少了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作业。其次,信息化管理使监督、检查等需要信息反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工程施工的计划性工作和组织流程更加科学化。
四、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1.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工程施工管理实行信息化, 集记录、查询、计算、传送、决策信息等功能于一身, 对施工和工程监理提供了科学、快速、准确的管理方式, 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其优势主要表现如下。
(1)缩短施工期限,可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网络,减少窝工和返工,缩短建设工期。
(2)节约项目成本,可利用网络招标系统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基建财务管理系统加强投资和成本监控,实现快速工程决算。
(3)自动化收集信息,提高施工效率。现代利用高科感知功能对土壤表层的酸碱度、温度以及土壤实际密度等,并且能够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收集。传统模式是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亲自测定,对土壤酸碱度、温度以及实际密度的测定都要进行人工开挖,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传统科技发展的落后,检测设备的检测效果相对较差,与现代的信息化检测有很大的出入性。而现代的技术能够对现场检测完毕后,对当时检测的结果在CAD工程制图中进行快速修改,缩短了整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工程施工领域在信息化的引导下,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全面数字化。如今我国开始全面普及工程施工发展信息化的程度。施工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相关设备,为工程施工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于是,全面数字化开始深入到企业的资源配置、财政管理等日常的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以,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施工企业全面数字化必定指日可待。
(2) 高效和精确管理施工项目。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发展令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得到强化,而施工企业的管理层也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大大地提高企业和施工方的工作效率,无形地令施工项目获得一个高效的管理。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运营成本开始逐步递减,而且还可以精确监控着企业的支出和成本,这种具备着高效性和精确性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吸引着施工企业的最大亮点。
(3)市场导向性。很多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上文提及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相关设备,全面发展信息化。所以大部分施工企业都会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
(4)电子商务全面普及。过去,我国的施工企业大多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人力的依赖性过强,当施工企业发生人才流失时,许多项目的施工就没有办法如常进行。这时候,信息化的发展令建筑企业解决了这一大难题。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减少人力的参与,加上电子商务这一应用可操作性强、方便等优点,作者认为,电子商务在未来一定会成为施工企业重要的经营手段,为企业的不断发展铺路。
(5)采用适合行业特点的信息化管理策略。施工行业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目前市场上也没有一款完全符合施工行业特征的成熟的管理系统,其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复制,不同的企业进行使用时只能进行定制或者进行二次开发,不仅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也大大的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因此,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建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完善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适合企业特点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五、结束语
工程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对工程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访, 为项目参与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茂刚.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J].施工技术,2000,29(11):3-5
[2]何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7):106-108.
[3]刘芳东.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7).
[4]陆正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28-29.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
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一直是比较受到重视的项目。随着建筑施工项目的不断扩大,信息化管理越来越变得必要。对建筑施工的这一项目而言,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无论是出于对建筑施工的前景考虑,还是对其效益以及对国家建筑业的影响,都必须落实。与外国相比,我国在建筑施工项目上的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这就需要同行们对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1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传统项目管理耗费资源方面的不足。我们要认清一点,那就是现代建筑工程所耗费
的工期较以前更长,资源使用的品种更加多样,空间流动性更高。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控制,已经十分吃力。传统的管理方法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组织与控制,任务都是十分繁重的。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是依靠各类表格和单据等纸质的形式来储存信息。在信息整理和加工方面,还需要进行高难度的大量手动计算。这样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同时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在信息交流方面,传统项目管理存在着必须口头和笔头传递的弊端。而在重要的信息检索方面,传统项目管理则要在繁琐的文件上下功夫。传统项目管理既不能快速完成任务,又极大的耗费资源,这样看,信息化管理已成必然。
1.2传统项目管理准确性方面的不足。繁重的任务,过多的资源,人力的缺失,运用传统项目管理的方法,势必会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准确性方面的失误。而信息化管理则不同,它利用其快键、方便的技术手段,使得项目管理中的信息交流,无论从量的大小上,还是从运行的速度上,都明显的提高。这样能减小项目管理人员的压力与负担,这一点上就间接的保证了项目管理中信息的准确性。同时,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小,精神得到适量放松,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利。最明显的一点是,相关人员能够从以前繁重的任务中脱身,并使整个工作进程变得宏观可控,对工程的总体与出现的问题一目了然,这样就更容易对整个工程提出宝贵的意见,有利于整个工程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这种管理方式更为科学,相关人员能够随时浏览或下载有关信息。这样,就减轻了传统模式下所耗费的人力资源,也就能够达成提升效率与准确性的目的。
1.3信息化项目管理效率方面的优势。传统的项目管理完全依赖手工,所达成的效率在日益繁重的施工环境下显得十分有限,而信息化管理的程序是根据计算机而自动的,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程序可以自动处理、存储、分析所采集的全部数据,然后再进行格式化、综合化等方式的存储,最后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这样信息化项目管理提升效率同时也让项目管理更具科学依据。
1.4信息化项目管理合作方面的益处。信息化管理应取代传统管理模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合作方面变得更加便利。试想,一个建筑管理的项目若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要进行协助合作的难度有多大呢?而在信息化管理运用后,在计算机前轻轻点击一下,就能轻松获取信息,这为建筑施工项目合作方面的问题无疑带来了不小的益处。
2.现今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2.1信息化管理优势的凸显。虽然,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它一经实际运用,就马上被倡导,这和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例如,信息化管理所能涉及的方面,就远胜传统项目管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本就是一种多部门,多企业的综合管理。倡导人力的传统模式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些繁重的工作,而信息化管理就能轻松应对。而且,一个建筑物从施工到最后成形,所消耗的物资是巨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这一点上可以轻松的预算工程所需要的成本、资源、人力、物力,这样繁重的任务传统项目管理是无法完全支持与胜任的。总之,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相比较传统管理模式,是十分巨大的。
2.2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局域性。虽然信息化项目管理各个方面都完胜传统项目管理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需要认清的是,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这就是因为目前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对信息化管理的实行还存在着局限性。首先,在对筑施工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还只是停留在施工项目的初级阶段。其次,信息化管理模式也要根据企业的本质和实力来定,一些企业运用信息化管理后,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最后只好放弃。正是这样的情况,造成了目前建筑施工行业中信息化管理的局限性。
2.3信息化网络平台运行不畅的技术水平问题。从建筑施工行业运用信息化管理的现状来看,网络平台的问题成为了问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由于我国经济实力所限,信息化网络平台的运行技术还不是很好,当然这个问题会随着国家与企业的日渐强大所改善。
3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
3.1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相比,信息化管理对于细节的要求更高,所以必须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现行管理制度的有点我们要积极借鉴,同时结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增加或补充新的管理内容。信息化管理制度中,人作为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与修改者,而计算机则是各项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者,这就要求信息化管理中必须突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逐步提升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3.2构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中,构建先进的管理平台是尤为重要的,施工企业需要从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首先在设备方面必须配备专业的计算机系统、工程管理软件、设备维护制度等,这是保证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其次在人员方面必须提供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即要懂得管理系统及软件的操作,又要熟悉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知识;最后在资金方面,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行初期,施工企业必须注入足够的资金,避免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开支。
4需要克服的建筑施工项目普及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4.1扩大施工项目信息化应用面。这是实现建筑施工的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与方法。具体操作应是保证信息化硬件质量过硬的同时,调动企业各部门积极性。并能够主动、自觉的参与到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中来。其次,建立并逐步完善有关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守。这样才能基本达成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面扩大的目的。
4.2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对收集的信息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信息平台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尽可能多的程度上,多多利用信息平台,无疑是有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在了解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本质的同时,做到克服现有问题。这样,离我国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目标的完全实现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曹恒明.浅析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建筑知识,2013,(11).
[2]张伟伟.对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几点看法[N].江苏商报,2013-2-1.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研究探讨;建议对策
近几年由于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被广泛运用到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其中包括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工程资料管理软件、施工进度计划管理软件等技术性的软件。在使用项目管理中也开始运用集成化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但由于施工工作管理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致使管理系统未能普及。所以,为了系统化、全面化的管理施工项目,开发和建设合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对该系统框架进行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方案。
一、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的总体结构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主要是帮助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理解施工项目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所涵盖的内容和注意问题,可以为决策人员选择系统评价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其中该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的主要内容有:施工项目管理的模式、信息技术在整个系统中的应用、已有软件的利用和系统的评估准则等。
前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建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侧面考虑的内容,而最后一个方面则是前面所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二、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
为便于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需要认真研究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管理中要求管理者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论,按照施工项目的规律和存在的特性,从整体角度出发,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综合性管理,达到最终要求的目标。
其中决定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主要由管理组织、管理对象和管理活动三个方面决定,并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独立,相当于在同一空间的三个不用维度,管理该空间中的工作。
(一)施工项目的管理组织
施工项目中存在施工总承包商、业主、分包商、供应商和监理方等多种形式,其项目参与方的关系组合数目较多,不便于管理。其中一种典型的形式就是,施工项目的总承包商跟业主签订施工总承包的同时还跟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另一种则是施工总承包商从业主手中签订一部分主要的项目合同,其余的工程项目则由另外的承包商从业主手中直接签订承包。而后者的承包商需要接受总承包商的管理和协调。
施工总承包商中标后直接组织相关人员完成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施工中对项目经理部进行监督和指导,项目经理部必须接受企业的监督和指导。这样的设置,使得总承包商内部的项目管理组织分为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两类,企业通常采用质量控制部门来控制质量,企业层的质量控制部门则对企业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负责,但项目经历部仅对本项目的质量负责。
(二)施工项目的管理活动
施工项目管理活动按照项目管理职能可以分为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进度控制、机械管理控制、合同控制和人力资源控制等。而从执行者的角度可以分为企业层管理活动和项目管理活动两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每项管理活动的内容都涵盖了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四个环节。
在成本的控制活动过程中,需要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在每项工作需要多个步骤时,还需要对每项工作进行分解。在信息管理中管理工作程序化工作主要进行信息的输入工作,其中包括成本的控制计划的制定,此工作需要进行提交、审核和审批等工作;信息管理工作非程序化工作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程序化工作,假如在监控中出现故障就需要信息处理。
现在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中项目经理承包制主要是项目经理自行决定项目的进度过程。包括:选择分包商和采购材料等,承担盈亏责任。而项目经理责任制主要是通过公司企业管理层进行材料的购置和分包商的选择,承担的责任较小。
(三)施工项目的管理对象
施工对象分解为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等,各层次的管理对象跟施工资源、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法有密切关系,施工对象影响着管理对象。
三、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利用
(一)网络技术
通过网络急速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流的远程协调工作,例如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给企业层管理人员报告信息,实现高效率的交流和沟通。
(二)工作流管理技术
施工项目管理中有很多固定的工作流程,采用工作流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管理。
(三)工程数据库技术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图形和文档等数据,需要物理、技术和几何等方面的系统来管理,而该工程数据库可以包含这些内容,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
(四)掌上电脑和XML文档
在施工现场采用掌上电脑可以作为施工现场的信息终端,可以采集现场的数据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库信息。
在建立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系统中需要进行文档数据的交换,为了保证数据在同系统中的可读性,将大量信息数据符合统一的管理交换标准。XML文档可以利用标记的内容和包含的文本机构来处理交换的问题,支持对XML文档的数据库操作,方便了文档信息的管理。
四、已有软件的利用
1.办公软件的使用
尤其是办公软件的运用,可以进行数据和文字的处理和计算,信件、表格、文档的打印和处理,工程计算报表的编制等,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软件、
2.工程进度计划和资源管理软件
现在主要采用的有国内北京梦龙Mr2000项目管理软件和国外的Mircosoft Project软件。施工项目中主要局限于制作施工网络计划图。
3.图形软件
图形软件主要采用的是美国Autodesk 公司生产的Auto CAD绘图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绘制施工图、施工详图和布置图等。目前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主要采用基于程序调用的集成和直接采用Mircosoft Projec的数据文件操作。
五、系统评估准则
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等指标进行评估,必要时需要建立规范的准则来管理和评估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适应性。下面主要介绍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特征的测度:
考虑主要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考虑项目总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港式中的类型;允许对管理工作的流程设置;可以集成已有的成熟软件;通过集成已有软件进行各方面的管理;能进行信息交流的文档格式和内容;包含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提供必要的外部接口;对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施工项目信息化的管理,认真研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框架。因为在框架中包括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考虑了现有管理模式和施工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适应性较强。所以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框架,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智亮,秦亮,任强.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J]. 土木工程学报,2006,01:103-107+121.
[2].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J]. 中国建材资讯,2007,0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