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产品交互设计案例8篇

时间:2023-07-24 09:23: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产品交互设计案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品交互设计案例

篇1

1.第一阶段:研究教学此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的阶段。学生通过基础学习,基本掌握了交互设计的基本方法,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此阶段的研究教学主要目的和任务是进行科研创新项目研究,让学生与企业设计部门、软件开发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业教师共同探讨概念型的产品形态,其结果不一定是直接可应用于企业生产开发的,但一定是具有行业前瞻性的,可能是未来5年或10年才能实现的产品概念的研究。此类研究成果具备国际前瞻性,能够使企业始终占据交互设计行业的前沿,逐步缩短与国际交互设计行业的差距。此阶段学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学习研究相关软件编程的内容。正如现任微软亚洲首席用户体验总监梁山鹰先生在2013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进行《双剑合璧:设计与技术》主题演讲时提出:“技术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触及的、非常简单、只要勤钻研多应用就可以达到效果的东西。设计师其实并不需要变成一个代码人员,但需要有了解、有掌握,可以通过设计和技术的交流得到一些非常好的创意。”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软件知识后,能够将艺术设计与技术更好地融合,创造出更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

2.第二阶段:毕业实习教学此阶段是交互设计校企合作教学的关键阶段,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研究主要围绕自己的毕业设计及论文主题,主题可以是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良设计、企业正在研发产品的创意设计或未来产品的概念设计,也可以是关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活压力等社会问题的研究课题。选定主题的过程非常重要,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沟通交流,在锻炼语言表达及人际交流能力的同时,也可积累很多实际的工作经验。在创意设计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尽量采用分组形式完成,因为交互设计是综合性专业,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使最终设计的产品更具有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毕业实习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相关交互设计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操作程序,积累经验,掌握技能,增长才干,为顺利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二、交互设计校企合作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2013年4月,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与西安天空数码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交互设计校企合作教学。企业专家讲授了交互设计发展历史、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流程、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特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产品的特点、用户体验设计的流程及特点分析、交互设计领域的新兴高科技应用案例等内容,使学生具备交互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交互设计鉴赏能力。本次教学研究课题为“我会用GoogleProjectGlass做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基于GoogleProjectGlass平台探讨具有独特性的应用艺术设计。学生探讨出很多具有一定艺术研究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创意构想,并在企业专家指导下,按照交互设计专业流程进行系统方案深化,完成交互设计原型和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等工作。教学主要分为组建设计团队讨论、分组头脑风暴、提取设计元素并确定交互设计主题、交互设计完善及成果展示评估几个阶段进行,旨在探讨利用GoogleProjectGlass平台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解析。

1.“快码”交互设计(图1)本设计主题为“快码”,主要针对购买商品时消费者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探讨利用GooleProjectGlass平台有效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消费者可通过GooleProjectGlass的“快码”应用设计快速扫描条形码、二维码或语音输入方式,快速而准确地查询各种产品价格及商家信息,对各卖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及优惠促销信息进行对比后优选购买。“快码”应用还具备对商品的单价、数量及总价进行快速收银核算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捷高效的服务,让生活更简单、更美好。

2.“记忆胶囊”交互设计(图2)本设计主题为“记忆胶囊”,通过GooleProjectGlass的“记忆胶囊”的应用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使那些随时间流逝而被淡忘的当年所做的事或许下的诺言在意想不到的时刻被重新回味。学生进行深入的人物角色定位分析,设置了许多场景剧本,如,场景一:生活中值得纪念的瞬间,如向爱人求婚的时刻,可以通过指定位置提醒记录浪漫瞬间,当再次路过此处时,“记忆胶囊”指定位置将提醒用户回味美好时刻;场景二:“记忆胶囊”的提醒功能将在未来自定义的某时间内提醒用户与好友一起分享或实现当年的约定;场景三:在朋友圈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与朋友一起回味当年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记忆胶囊”朋友圈记录当时的瞬间,在以后某时刻与朋友一起分享;场景四:当用户希望分享记忆视频给陌生人时,可以通过随机对应视频共享功能配对陌生人,分享视频并且评论或者邀请陌生人加入朋友圈等。

三、结语

篇2

公共环境艺术与交互设计

1.公共环境艺术的概念

公共环境是英语国家学术界近年来常用的概念之一。公共环境就是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每一种城市公共环境最后要和不同的社会活动结合产生不同的场所。每一种场所又形成了不同的场所精神,它们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职能、场所职能密不可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政治性场所;(2)文化公共场所;(3)商业公共场所;(4)一般性公共场所;(5)娱乐休闲性公共场所。总体来看,公共环境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它对处于此空间当中的所有观众都具有开放性,公众可以与之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是多样介质构成的艺术性景观、设施及其它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它有别于一般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少数人或个别团体的非公益性质的艺术形态。

2.交互设计的理念与内容

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是指设计人和产品或服务互动的一种机制, 以用户体验为基础进行的人机交互设计是要考虑用户的背景、使用经验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从而设计符合最终用户的产品,使得最终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愉悦、符合自己的逻辑、有效完成并且是高效使用产品。

交互设计的目的包括,有用性,易用性和吸引性的设计和改善。特别是进入数字时代,多媒体让交互设计的研究显得更加多元化,多学科各角度的剖析让交互设计理论的显得更加丰富。现在基于交互设计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投入市场,而很多新的产品也大量的吸收了交互设计的理论。

交互设计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公共环境设计中的交互因素

“交互设计”是公共环境设计的方法之一,只有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得公共环境更加有感染力。交互设计存在于设计的各个阶段中。不论是环境的整体规划还是建筑设计,或者是公共景观设计,甚至是整个环境设计相关的构成元素都是交互设计的内容。只有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才能保证交互设计的有效进行。同时交互设计在不同的阶段里涉及的形式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交互设计”在公共环境设计中应注意的因素:首现,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察周围环境的情况,并在设计中融入城市文化内涵与地域性特色。其次,站在市民的角度考虑它的功能性。交互设计理念运用到公共环境的目的是满足公众的使用要求由单向变为互动,使市民更合理的使用其功能。最后,注意交互信息的及时反馈。

2.交互设计的原则

交互设计在公共环境中的体现中,互动性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互动性贯穿于整个公共环境作品的全过程,与传统的公共环境最终呈现的作品不同,它体现的更多的是与大众的互动性,设计原则中最主要的就是互动性、体验性、科技性等。

(1)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具有双向传导的性质,参与者是主动的参与到作品中,而不是被动接受。参与者与作品间的直接互动,他的行为可以改变作品的色彩、质感、影响等。参与者以触摸、发声、空间移动等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

(2)体验性原则

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观众可直接参与,他们的体验过程、心理因素、情感因素都可以促使每个作品的完成。设计者给予观众独特、互动的体验,以获取充分的人性化的价值体验。根据他们的体验感受再进一步设计改进作品。设计多个体验角度和体验点,并且要有层次之分和联系关键点。这样才能保证观众在互动中体验不同的感受。

(3)科技性原则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新的材料技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蓬勃而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发展。设计中加入高科技的手段,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与表现力,使作品具有“动”感。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来提高作品与人的互动性。

3. 交互设计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具体案例

(1)城市触点墙

多触点技术、虚拟体验技术等新型交互手段首先广泛的应用到手机上,被大家所熟悉。城市墙为市民提供本市的城市文化、道路交通、旅游景点、饮食住宿等多方面信息,以及很多交流平台也在城市墙中有所体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交流互动体验,创建了市民与城市信息的互动平台,为市民创建了获取信息的便利设施。

(2)信息共享平台

人们熟悉的手机短信就是信息共享的最熟悉的案例,信息共享常以点对点的方式传输也有一点对多点的发送。广场的公共空间中安置的LED屏幕,作为街区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它一方面承载的商业功能,另一方面传递了公共信息。市民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将自己的祝福或其他短信在大屏幕上,完成了市民本身与信息传达的互动。

4.公共环境交互设计研究与发展

篇3

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平面设计逐渐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转变,以智能手机APP交互设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正逐渐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交互设计发展滞后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仍停留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层面,很少有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挖掘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诉求。无论是现代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设计方向的改变,还是出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应从交互界面、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着手,以塑造出充满创新意义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应用设计界面。

关键词:

传统元素;互联网;交互设计;UI;APP

一、目前手机交互设计的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APP正深刻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用户出行打车使用滴滴出行APP,订餐使用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APP。通过这些操作简便的App,用户减少了等车、等餐的时间。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平面设计逐渐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转变,以智能手机APP交互设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正逐渐快速发展。手机应用的设计风格从拟物化的界面设计逐渐转向更直观、简洁的扁平化设计。目前,国内交互产品设计设计发展滞后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仍停留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层面,很少有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挖掘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诉求。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设计理论几乎都是以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为主导,界面设计中很少能看到较为符合中国人审美潮流的设计。

二、中国传统元素加入交互设计的必要性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经过无数风雨沧桑,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儿女创作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中国古迹为世人敬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也越来越便捷。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却逐渐在人们的意识中消退,许多优良的传统被人们忘记、抛弃。目前随着国家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化应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快速传播,从而扩大人们的认知领域,增加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将中国传统元素加入交互设计既是一种创新,同时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交互设计活力的必要趋势。创新逐渐开始成为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行业中各类推陈出新的“新”生代,在感叹这些创新的时候,将原有成熟的中国元素加入交互设计中,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怀旧的体验。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用户手机APP中,使中华文明元素无处不在,当我们使用APP时,这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又可以吸引用户去探究其意义,使中国传统元素被有效地传承。人类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建立自己的视觉资料库。因此,将存在于书本之上的中国元素突破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以新媒体的视觉形式呈现在群众眼前,可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使用户产生点击欲。

三、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的融合策略

现在的手机界面很多都较为简洁和扁平化。苹果手机拥有自身品牌的iOS系统,并进行了扁平化风格设计;小米手机拥有自身品牌的miUI系统,并开发了小米的众多应用;微软拥有自己的一套WindowsPhone系统,并首先将扁平化设计融入其中。我们可以根据安卓系统的可适应性设计一款含中国风元素的UI界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将其推广。现在市场上将中国元素加入交互设计中的案例屈指可数,从创新方面来说,这是设计师从未思考的地方,更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从界面元素交互分析从交互的角度考虑,交互设计是一个迭代过程,通过交互设计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设计中的缺陷,进而能进一步完善交互流程。通过交互评审,也可发现交互设计中可行、合理或优秀的地方,从而为后续产品的交互设计提供借鉴。因此,是否满足用户体验是手机产品交互设计的评估标准。由于用户体验是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目前用户体验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当交互设计产品层级比较深的时候,设计师要清楚地了解这个产品有多少二级页面,多少三级页面,并要考虑页面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否可以用到不同页面中的内容,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构造设计等,以及标签栏、按钮、对话框、框等空间使用的便利性和icon绘制的精细性。一个页面的好坏要注意这些细节的把控。例如有两个页面都需要二级标签栏,你如果出两套样式,说明你并没有思考icon控件的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会造成FE(前端开发)资源浪费,而用户也会对控件的实际意义产生疑惑。二级标签栏,在从属内容样式的设计表达不清的时候,用户可能把这个二级标签栏看成是一个可点击的icon。根据交互的形式,在表现上可以采用中国元素来替代原有的二级标签栏、列表、按钮等等,例如古琴、文房四宝、灯笼等元素来替代二级标签中的音乐、信息、照片等功能的图标。通常可以使用具有中国元素的UI手机交互主题设计实现推广,这样的案例也随处可见。

(二)从动效设计角度分析当今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谷歌推出了全新的设计语言MaterialDesign,这是谷歌拿出媲美苹果的设计,也是将来界面设计的新趋势。这说明了现在的设计并不仅局限于平面的展示,也更多地趋向于动效的展示。现在的用户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厌倦了仅仅只是扁平化的简洁设计。一些添加了交互动效的设计越来越吸引用户群体。2014年58同城的APP设计,整体风格仍然是属于大潮流的扁平化界面设计,但是在一级标签栏的切换交互上,融入了MaterialDesign的理念,在切换的过程中,增加了弹性的动效,增强了用户使用的趣味性。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社交软件twitter。twitter在早期的时候也是和设计整体潮流一样,采用了拟物化的设计形势。随着苹果iOS7扁平化的出现twitter也逐渐开始进行转变,但是twitter并不仅仅只是界面上的变化,在交互动效上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当用户群体看到某条推送想要点赞的时候,将鼠标hover爱心点击时,twitter有它独有的动效,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的趣味。

(三)从情感化设计分析未来UI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上升的,而怎样在众多UI样式中进行情感化的设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情感化设计,在未来互联网交互设计中越来越重要。我们要设计一个符合大众情感的事物而不是把这个事物设计成一个能让用户投入情感的容器。所以目前市场上一些需要特殊皮肤的产品,例如QQ、百度输入法、QQ音乐等都属于用户群庞大、年龄层次不统一,却奢望用一款皮肤将所有的用户都吸引。即使现在很多设计观念致力于提升视觉效果,希望可以让用户群体喜爱,但设计的表现层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越来越肤浅。如果将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加入其中就能更好地提升设计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一些有意义的中国元素,一方面可以宣传中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用户的情感。情感化设计近期在互联网公司的UED用户体验团队中是经常被提起的,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情感化设计结合是有巨大意义的。曾经流行的复古风便是在界面中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一个有着中国风的精致按钮能够轻松地引起用户的注意,而随后的用户行为可以是任何动作,比如点击按钮、进入等等。

(四)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一定会涉及到两个词:“用户价值”和“用户体验”。所以在很多拥有较为完整体系的互联网公司中,往往会设立UED用户体验中心这样的部门。用户体验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首先是能用,然后是好用,最后是能给用户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例如腾讯的CDC、百度的MUX都是在用户体验上研究较为深入的典范。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新媒体是交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手机交互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其功能及用户体验,并非满屏的中国元素就能吸引到用户,反而会造成界面的杂乱和用户体验的不佳,所以要将中国元素纳入交互设计的范围就要考虑到两方面:一是这个按钮所用元素的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二是考虑到交互性。在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的时候,要思考其价值,并非多就是好,而是要用到该用的地方。例如在百度的MUX的一次演讲时,史玉洁曾经说过“我招了一个很厉害的设计师,需要他设计一个界面,这个设计师在很短时间就设计了一个很炫酷的界面,大家都很惊叹,但是在要使用的时候却找不到进入的按钮。当我询问那位设计师时,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你猜。”这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当你设计一款界面的时候,你是需要用户群体来使用的,如果这套界面在视觉上很惊艳,在体验上却让用户很困惑,那么这是一款失败的界面设计。

四、结语

无论是现代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设计方向的改变,还是出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应从交互界面、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着手,以塑造出充满创新意义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应用设计界面。

参考文献:

[1]腾讯CDC.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篇4

交互的概念看起来牵涉很广,但一般来讲,交互设计大体遵循着六大步骤,即设计研究、研究分析与产生概念、替代性设计与评估、模型与易用性检测、实施和系统检测。这六大步骤也可概括为用户调查、提出新概念与产品实施三大阶段。有趣的是,有人用潜水比喻设计完成的好坏。“浅潜”指使用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用户调查;而“深潜”则指设计师通过这些方法本质性地理解到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需求,最终创造出流畅独特的用户体验。

交互专题试图呈现交互设计师“深潜”的魅力。例如,获得IF2010年度信息设计大奖的飞利浦购物网站,通过交互设计,使得网站由产品目录册变成了产品体验站,不仅延续了飞利浦一贯的品牌策略,而且使用户在网上购物如同在商城购物一般,整个过程“浑然天成”,将技术与使用无缝地联系在一起。除却案例,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童慧明教授、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辛向阳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理论洞见。我们还辑录了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大会上的一些实用型成果,从理论、案例,到实操,我们希望专题带给您有用的启发。借由清华大学“光与空间设计论坛”的机缘,我们邀请来自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现为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的科万先生与我们分享他很酷的观点“都市媒体”。科万以数字世界提领有形的物理世界,主张创造出都市媒体,最终形成“综合智能”以拯救人类于危机之中。都市媒体基于宏伟的网络与智能技术,能实时捕捉并刻画城市社会、自然与技术方面的动态。如果专题中的交互指人与产品、服务与互联网这些微观层次的互动,那么科万的都市媒体则是人类与城市环境这样的宏观层次的互动。

科万8千字的长文读起来颇有科幻小说的味道,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在于他在媒体与人的互动中强调历史文化的因素,力图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从与科万的交谈中得知,他的思想中有很深的现象学印记。在物理世界中,时间是均匀流驶的绵延。但在人文的世界,时间具有了速度和节奏,总有某种时刻比其它时刻更重要,或者被称为超越日常的“反思的时空”。在科万率领他的学生在迪拜进行的项目中,阿拉伯悠久的地理历史因素变成都市媒体动态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想当传统与现代通过设计的手段奇异并置时,这种人为的“奇迹”必将激发起人们进入“百感融汇”的反思的时空。另一处直观的认识来自于本期杂志在创意新闻栏目中介绍的“合・盒”表演展览,经由策展人的安排,场所在舞台与展场间切换,观众在瞬间内置身于舞台,行走于舞者间,那些被日常经验钝化的感觉刹那间被唤醒。

篇5

[关键词] 交互特征;交互设计;特征提取实验

[中图分类号] J5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2―0155―06

Abstract: Interac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or behavior between human and products,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object of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at present. In order to support design practices, the paper started from “interaction”,concluding the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of interaction featur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on features and user experiences, which would be applied in design practices.

Key words:interaction features; interaction design; feature extracting experiment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的发展,使得设计艺术从传统的造型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扩展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信息与交互设计已经成为了设计艺术学科的重要领域和方向之一[1]。目前,信息与交互设计主要集中在界面、用户和产品三个层面上[2],而对于“交互”本身的设计与研究仍显不足。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对“交互”本身的内涵性定义和属性不清晰。例如计算机领域人机交互专家Winograd认为交互设计就是“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3]。设计领域IDEO的创始人之一Moggridge将交互设计定义为“通过数字产品构建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和游戏的设计”[4]。这样的定义使交互设计几乎可以涵盖现有设计的大多数门类,“交互”的概念的外延丰富,但内涵研究不足。因此,需要从设计艺术理论的层面,对交互本体进行研究,以形成交互设计的专门知识,支持设计实践。本文就是从特征的角度在这个领域的设计研究。

一 交互特征的定义与研究假设

(一)交互

交互的内涵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相互”,《牛津现代英语词典》解释为“发生在两个或者多个对象之间且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行为”。基于这样的解释可以将交互理解为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和行为。从信息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信息是在内容层面的设计对象,定义了设计对象的意义(meanings),交互是在行为、关系、动作、流程等层面的设计对象,定义了设计对象的形式(form)。如果把交互设计和传统的造型设计进行类比,交互设计也可以看作内容和形式的二元体系架构。内容是交互所实现的功能,形式则是交互(如流程、行为、方式、反馈等)的艺术表达。

基于上述的理解,本文的一个重要的假设是:交互本身具有某种形式(form),即交互本身是可以从风格(styling)和审美(aesthetics)的角度被描述和表达的,就好像造型可以被描述和表达一样。本文研究的一个出发点围绕以下问题:交互的形式是什么?什么样的交互才是“美”的?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去设计交互?

(二)特征

特征(Feature或Character)是一个具有复合意义的概念。对形态实体而言, 特征是形态独特,具有差异性和区分性的部分(Any of the distinct parts of)[5]。在设计艺术领域,特征研究从本质上看是属于审美和艺术的层面,是创作过程中设计的关键属性和突出要素。特征可以建立设计对象、设计师和用户之间的共同语言,通过这样的共同语言,设计师可以获得经验,进行设计思考和交流,更好地开展设计工作。目前,在设计艺术领域,以感性工学、拓扑学、定量模型为基础的造型特征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体系,并在若干应用领域(如汽车、手机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7]。

如果超越实体,“特征”可以看作是现象与行为背后内在的属性(internal attribute),支撑着人们对某个事物的预期和理解[8]。从交互设计的具体实践需求来看,交互特征可以定义为交互对象或产品的若干外在形式和属性的在审美和用户体验层面上的描述和表达,是交互这一设计对象的突出和显著的要素[9]。这些描述和表达是设计师进行交互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对象进行处理的结果,是交互设计师设计知识和经验的表达。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的另外一个假设是:从交互的形式(form)的角度看,交互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小的组成部分,即交互特征。交互特征带有交互设计艺术的设计知识和信息,通过提取、分析、理解和应用这些特征,有助于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进行思考、交流和学习。本文以支持设计实践为出发点,从“交互”这一设计对象的形式(form)出发,发现并研究交互特征,并进行表达和应用,最终支持信息与交互设计实践。

二 交互特征提取实验方法与过程

为了获得交互特征的一般性规律,了解其内容、描述、表达以及如何应用等相关问题,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大规模的系列交互特征提取实验研究。通过对交互设计过程和设计对象的双重分析,获得了交互特征的一般性信息。

实验首先基于Lenz在交互属性体验研究中的交互词汇(Interaction Vocabulary)[10]研究,通过一个大范围的交互设计课题获得若干交互设计的“词汇”,即设计语义表述。交互设计课题是根据Tidwell在《Designing Interfaces》里涉及的若干交互模式[11]进行归纳提出26种交互行为和关系的方式(如增加-减少、打开-关闭、切换等),并结合不同的情境和产品(如在家使用的空气净化器等)构建了81个设计课题。在此基础上,加上项目组进行的6个交互设计项目以及4个企业的实际交互设计项目,构成了91个设计课题。每个课题由3-4名被试(设计师)完成,每个被试要求完成3个设计课题,每个课题至少完成10个相互独立的交互设计方案。共627名设计学院研究生、专业交互设计师、企业交互设计师参加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设计师采用项目组在前期造型特征研究[12]中使用的口语报告的方法,即设计师需要说出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想法。每个设计方案完成后,要求被试以草图或效果图结合口语报告的方式对设计过程中的交互特征进行表达和描述。本部分交互特征提取实验持续了14个月时间,共获得了3475个交互设计方案以及近20万字的口语报告数据。如图1就是某个设计师针对“显示状态”在空气净化器载体上的界面设计方案。在该方案设计中,该设计师的在介绍方案的时候的口语纪录是:“我觉得东方人比较喜欢模糊一点的状态显示,难得糊涂嘛。因此,我设计的时候,把两者都考虑了,空气净化器上面模糊显示,用线条曲线这样的图形变化来做。手机App设计,用数字精确显示。”根据口语纪录,可以初步得到“数字精确显示”、“图形模糊显示”两个交互特征描述。

与此同时,选取自2008年以来,红点、IF、IDSA国际三大设计大赛的企业组获奖产品中涉及交互设计部分以及国际知名的设计高校的毕业设计作品作为经典案例共207件,由5名具有5年以上交互经验的交互设计师直根据产品进行交互特征提取。在提取过程中,对有视频对具体操作和界面进行说明的产品采用直接记录并可视化表达的方式,而部分没有交互视频演示的,则通过对其设计说明进行分析与提取。

两个实验共报告交互特征描述178个。然后,针对上述178个交互特征描述进行聚类。考虑到我们主要提取特征,而不是特征的具体描述、情境及对象等,因此,我们结合交互设计的基本要素(形式、内容、关系、目的、界面、用户、场合)将不同描述进行整合。例如“光标移动面积大小”、“操作区的范围”、“手势在空中的空间大小”这三个交互特征描述就可以根据交互的形式、关系和内容整合成为了“运动范围”这一特征。通过上述分析,最后提取出交互特征13个。

三 实验分析

(一)交互特征表达

我们对获得的13个交互特征进行定义和表达。特征定义主要是根据交互特征所对应的178个描述以及部分的案例进行归纳,挖掘该特征的内涵。例如针对“运动速度(move speed)”这个特征,可以定义为“运动及相对速度变化”。

在定义的基础上,采用在造型特征描述中广泛使用的语义差异法[12],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交互特征进行表达。例如针对“响应速度(Response Speed)”可以从“延迟的(delay)”和“实时的(instant)”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表达。其中,“延迟的”表达为“操作完成后,显示部分有一个较长T1的时间滞后”;实时的,表达为“滞后时间T2非常短,无限趋近于0”,即操作完成后,显示部分立即出现或变化。

通过定义和表达,可以获得交互特征的定义与描述,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13个交互特征分为功能特征和属性特征两大类:功能特征是交互的基本特征,是功能的外在表现,一般以功能的名称(名词)来命名;属性特征主要是从交互设计的不同属性去分析交互特征,一般以交互属性(形容词)来命名。(二)交互特征和用户体验的关系分析

在定义和描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感性工学的研究范式[12],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交互特征和用户体验的若干属性之间的关联性。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中的设计师的口语报告记录,首先采用感性体验词汇提取办法[13],提取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关于用户感性体验词汇,并将其和具体的审美特征进行对应分析。同时,由于交互设计的感性体验不仅仅局限于形容词的描述本身,还有很多引喻性、故事性、情景性描述,我们还专门针对这些特点在口语报告中进行了专门的予以分析。最后,对获得的某个交互特征对应的用户体验描述进行聚类,初步获得了交互特征和用户体验的关联表(如表2)。从表中可以清晰看出,不同的交互特征带给用户的不同的感性体验。四 设计应用

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某个车载手势控制的音乐播放器交互设计中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应用。该音乐播放器是一个用空间手势来进行控制操作的产品。手势本身的设计及其体验是设计的核心。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根据交互设计的13个交互特征,对音乐播放器涉及的关键手势进行设计。

例如,根据某设计方案的总体风格为“游戏风格(Game style)”这一特点,在“切换目录”这一功能的手势设计中,在运动速度(movement speed)、运动范围(movement range)和响应速度(respond speed)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运动速度方面,我们采用“快的(fast)”作为设计出发点,在传感器所能识别的速度范围(100毫米/秒-1000毫米/秒)中,采用了采用了较快的速度识别速度(750-1000毫米/秒),使用户在快速的手势操作时,可以获得“刺激的”游戏体验,图2是切换手势操作的设计定义图。在运动范围方面,在符合汽车内室空间的基础上,我们选用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即感应范围为285毫米,以获得“刺激的”游戏用户体验。在响应速度上,采用的是实时反馈(反应速度小于20毫秒),这符合游戏中“行为可感知”这一重要的属性。这样使得整个交互产品在界面风格、操作时间、操作范围、反馈速度等方面,通过交互特征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表2 交互特征与用户体验的关联表

在本设计中,通过交互特征这样的理论框架,对设计师开展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这款产品在设计完成后,制作了样机,并安装在实车环境中进行试用(图3)。从试用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用户认为该产品手势设计具有较好的游戏感,和界面设计、造型设计风格一致,体验良好。

五 结论与展望

交互特征是交互设计艺术在设计对象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交互特征提取实验得到了13个交互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审美特征进行定义与表达,并对交互特征和用户体验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验证了研究成果。

由于交互产品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快速发展的交互技术,交互特征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文研究虽然基于一个长期和大样本的实验,但是,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当前的产品以及当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也难免有未曾涉及的产品和趋势。但是,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设计师了解交互设计的一般规律、把握设计趋势仍然有借鉴意义。另外,关于交互特征和用户体验的关联性研究只研究了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然而,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这样的关联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鲁晓波.回顾与展望: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J]. 装饰, 2010,1(201):30-33.

[2] Lars Hallns. On the Foundations of Interaction Design Aesthetics: Revisiting the Notions of Form and Expre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011, 5(1):73-84.

[3] Winograd, T. From computing machinery to interaction design. In P. Denning & R. Metcalfe (Eds.), Beyond calculation: The next fifty years of computing[M].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997.

[4] Bill Moggridge. Designing for Interaction[M]. MIT Press, 2007.

[5] 赵丹华, 赵江洪. 汽车造型特征与特征线[J]. 包装工程,2007,(3):115-117.

[6] Charlie Ranscombe, Ben Hicks, Glen Mullineux, et al. Visually decomposing vehicle images: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esthetic features on consumer perception of brand[J], Design Studies,2012,33(4):319-341.

[7] 谭征宇. 面向用户感知信息的产品概念设计技术研究[D].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2007.

[8] LarsErik Janlert, Erik Stolterman. The Character of Things[J]. Design Study, 1997, 18(3): 297-314.

[9] Lim, Younkyung, Ss Lee, and Da-jung Kim. Interactivity attributes for expression-oriented interaction desig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011. 5(3): 113-128.

[10]Lenz, Eva, Sarah Diefenbach, and Marc Hassenzahl.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action attributes and experience[C].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 and Interfaces. ACM, 2013.

[11]Jenifer Tidwell. Designing Interfaces[M]. Sebastopol:O’Reilly Media, Inc. 2006.

篇6

关键词:社交网站;交互设计;用户;网络社会环境;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15-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用户对数字媒体产品的交互设计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驱使网站设计者不断完善互联网产品的交互设计功能,以提升用户的体验。社交网站作为一类为用户提供社交服务的网站,势必对网站的交互设计有着更多独特的需求。

一、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

(一)社交网站交互设计的概念

交互设计是由人机工程学、视觉传达设计、认知心理学等学科交叉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詹妮弗·普里斯认为交互设计就是“设计支持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交互式产品”[1]。具体来说,交互设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重视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为增强产品的功能和交互能力而进行的设计。

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是指如何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设计社交网站的功能模块及网页界面等相关网站产品,以使社交网站能为网站用户提供更真实便捷的社交网络服务。

(二)社交网站交互设计的特点

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是为了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因而应科学地分析社交网站的用户行为,要分析社交网站的用户行为就应当了解社交网站的用户特点。此外,从可用性工程学和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如何使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站时能轻松愉悦、人机交互和谐便捷,需充分了解网站功能和价值等方面的特点。

1.网站用户特点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中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已达2.88亿人。从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用户超过1/3,占比最高,其次是10~19岁的用户。可以看出,社交网站用户的主流群体是年轻、时尚,追求新鲜事物的年轻一代。这就对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的新颖性、时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网站功能特点

社交网站是为用户提供社交的平台,在平台中用户可以寻找好友,并进一步与好友进行互动,包括视频、文章、图片、活动、状态等的、分享、评论等。此外,在社交网站中用户还可以参与游戏、第三方应用、购物、创建组织主页或访问公共主页等。

3.网站价值特点

社交网站的网站价值主要体现在网站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包括:交友、娱乐、资讯、宣传等。当然,也包括网站用户为网站带来的价值,包括:用户注意力、增值服务等。

(1)网站为用户带来的价值

在交友功能方面,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只有使用户能更加便捷地找到自己关注的朋友或主页,才能提高用户的黏着性和用户对网站价值的正向评判;而娱乐方面,主要体现在网站为用户提供的娱乐活动,包括游戏、购物等,只有将娱乐功能与网站盈利、交友功能等有机融合,才能最大化提升网站的价值;社交网站的资讯价值体现在交友价值中,用户好友或分享的多媒体内容中包含着大量资讯,如何在交互设计中更好地呈现资讯,如分享排行、推荐等交互功能,是提升资讯价值的关键点;宣传作用,是众多组织或名人关注和使用社交网站重要原因,网站只有开拓更多用于宣传的渠道和方式,才能提高用户对社交网络的重视程度和使用频度。

(2)用户为网站带来的价值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用户为社交网站带来的最大价值,莫过于用户注意力。因为,社交网站可以将受众的注意力转卖给广告商,以获得广告收入。在社交网站中,广告位的交互设计应与网站用户、功能等特点相符,才能获得整体价值的提升。

二、社交网站交互设计构成要素模型

(一)产品交互设计中的构成要素模型

在产品交互设计理论中,有一种被称为产品交互设计构成要素PACT—P系统模型,即:交互设计主要因素由围绕产品(PRODUCT)为中心的人(PEOPLE)、人的行(ACTIVITY)、环境(CONTEXT)、技术(TECHNOLOGY)所组成。

互设计构成要素关系图[2]

PACT—P系统中的五种因素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来满足用户的交互体验需求。这些因素的关系可诠释为通过技术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来支持人在环境中的行为。

(二)社交网站交互设计中的构成要素模型

借鉴产品交互设计的PACT—P系统模型,可将社交网站看作是Product,来构建社交网站交互设计的构成要素模型,即围绕Product的四大要素:网站用户(P)、用户行为(A)、网站所处的网络社会环境(C)、网站的核心技术(T)。在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中,社交网站(P)是以网站核心技术(T)构建的网络产品(P)。在复杂网络社会环境之中,社交网站通过用户和网站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以及社交网站与其网络环境之间的交互行为,为用户提供社交、娱乐等服务。

三、社交网站交互设计实践策略

(一)用户与网站的交互设计策略

社交网站用户与网站之间的交互设计,包括:注册、登录、页面设置、账户管理、好友搜索功能的交互设计。新用户的注册是用户使用网站时重要的交互行为。社交网站在设计注册交互时应充分尊重用户隐私,例如给用户姓名和昵称的双重选择。

此外,注册方式应多样化,如可通过邮箱账号、手机等账号注册,以供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选择。在登录操作的交互设计中,网站应考虑多种用户登录行为的差异。若用户没有注册,也可通过其他已有的网络账号登录,如人人网可选择MSN账号、360账号、天翼账号登录。

在页面管理、账户管理等交互操作中,网站应满足用户隐私性、安全性、个性化,美观性等体验需求。就账户管理而言,网站在设计时应能满足用户的自助服务,既要简单易懂,方便操作,又安全有效。如人人网开设了手机和邮箱密码设置,并有人性化的提醒服务。

个性化方面,人人网通过个人主页装扮,不但满足了不同用户追求时尚美观的个性需求,还实现了网站的增值服务,使网站价值更加多样。搜索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高效地与网站“对话”,以“命令”网站按照用户的指令呈现网站的资料内容。为便于用户寻找到自己所需内容,社交网站应提供“粗”、“精”差异检索功能。人人网的搜索服务针对学生、工作者不同的用户身份,分设了查找同学、查找同事的搜索服务。

总体来看,交互设计应充分考虑网站的用户特点和用户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实践中,交互设计应做到全面便捷,智能安全;尊重差异,时尚美观。

(二) 用户与用户的交互设计策略

社交网站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设计,主要包括:添加好友、留言、分享、评论功能的交互设计。在“添加好友”设计时应考虑用户的隐私需求,即当被添加方被检索到后只能向检索方呈现部分公开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且在这一交互过程中,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被添加方有权利拒绝添加以体现其权利。“留言”、“分享”、“评论”等用户之间紧密互动的行为,体现了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的价值所在。因而,在交互设计时应充分满足用户与好友互动的各种需求,并尽量人性化设计,使互动交流更温馨和谐,方便快捷。

(三)网站与网络环境交互设计策略

社交网站与网络环境之间的交互设计,指社交网站在所处的网络社会环境中和其他网站之间的交互关系,如社交网站与第三方应用的对接、网站内容与其他网站的交互分享等。以人人网为例,人人网有专门的第三方应用平台来汇集第三方开发的应用。人人网账户和第三方平台账户是可以通用的,既丰富了网站功能,又实现了与其他平台的合作共赢。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博客、视频网站等社会化媒体的内容均可分享到人人网,极大丰富了人人网的内容资源,满足了用户在整个网络社会环境中分享、收集自己感兴趣内容的需求。

总结来看,社交网站与网络环境的交互设计策略原则应遵循:合作共赢,联通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是网络社会环境更加和谐通畅,才能更大化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其他类型交互设计策略

除以上所讲的交互设计外,社交网站在其他方面的交互设计也非常重要,如社交网站界面交互设计、广告设计等。社交网站界面交互设计在满足界面功能性的同时,应兼顾其美感和易用性,并强化对细节的设计。微小的细节设计虽不起眼,却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受。如人人网中新鲜事管理的按钮设计,极大方便了用户对好友新鲜事的管理。

此外,在投放广告时,社交网站应综合考虑广告位置、类型和形式等因素,进行良好的广告交互设计,以减弱用户对广告的排斥感。例如人人网将广告融入到网站的活动中,既增加了网站的交互内容,又达到了投放广告的目的。

总而言之,社交网站在其他方面的交互设计,在充分利用技术和想象力的同时,应以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价值为核心,不断拓展网站的功能服务。

四、结 语

总结来说,社交网站交互设计应将以“产品”为核心的理念,重新诠释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该设计理念下,网站的设计是为用户服务的,因而如何在满足用户基本社交需求功能的前提下,使用户有更好的交互体验是社交网站交互设计更长远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灯具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

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使用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受众群体消费心理的创意灯具也应运而生。但“不是所有的消费心理都能转化为消费行为”[1],这种灯具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创意灯具的的针对性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它的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创意产品的存续具有持久性与营利的长期性[2]。想要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保有更长的生命力并且能被消费者快速的选择,就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和需求下,做出最恰当的定位并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方案。所以我们需要设计的对象不仅仅只是产品,还有产品与人行为中的交流互动。我们提到的这种交流互动关系就立足于交互设计。

我们可以理解为: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与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通过对产品的界面和行为进行交互设计。让产品和它的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从而可以有效达到使用者的目标。作为面向使用设计的学科,交互设计的任务就是设定使用者的使用行为,并通过规划信息的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来引导使用者的使用。所以说,行为、内容和形式是交互设计的三个要素,也是交互设计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其中,行为是交互过程的框架,也决定了交互的模式,是交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交互过程中所提供的功能,包涵了具体的信息和信息的组织结构,是交互设计的基础;形式是交互过程实现的依托,包含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界面表现形式,也是交互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行为的设计

一款设计优秀的创意灯具作品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向使用者传递信息,当设计者为这款灯具赋予独特的形式或者特殊的文化意义时,就能促使这款创意灯具与一些使用者之间产生互动关系。当这款创意灯具与使用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交互关系时,使用者自然而然会对其产生良好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的产生就能更好的快速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这种对交互平台中人与创意灯具的互动行为模式的设计正是交互设计的核心。

当我们以比较传统的形式来了解一款创意灯具时,往往会注重于这款灯具的材质、构造、功能等等。但以交互设计为依托的话侧重点就有所不同,理查德.W.布坎南(Richard.W. Bushanan)曾这样评价交互设计:“通过协调产品的影响、效力,甚至复杂的系统创造和鼓励人们参与一个活动”[3]。就是说,传统的工业设计是针对创意灯具的设计需求进行一个创造,而交互设计则更注重人的活动,或者说是使用者的亲身体验。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用户在怎样的环境下执行什么动作。因此,谈到交互设计,需要创造的是关系与活动,也就是说这款创意灯具会对使用者进行讯息传递或者说使用者根据行为习惯或使用前的思考对这款创意灯具进行操作行为的反馈。

所以说一款好的创意灯具通过合适的行销手段或者强大的平台,让用户有了第一次试用行为,当用户再次来使用的时候,往往因为它确实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其他同类产品的更加好用、易用等。人们普遍认为交互式创意灯具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在人与创意灯具本身之间所发生的信息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中,人是主动的一方,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驱动着行为互动过程的进行。

二、内容的设计

以行为为核心的内容设计是交互设计的基础,而这种内容的设计最重要的一环莫过于体验。所以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使用者所参与的活动,理解使用者在做什么、在哪里做、怎么做以及为什么会参与这个活动。

设计师经过对各种信息、资料分析后对消费者在规划完整的空间范围内所反应出的各种行为的预估,而后经过周密的设计针对消费者的各种行为进行相应信息引导,指引他们怎样在一个创意灯具的交互平台中进行各种操作行为。因此怎样规划好使用者对这款创意灯具的认识过程,怎样安排好相应行为和反应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交互行为的内容设计其实无处不在,良好的体验背后通常都存在着大量的设计行为。

三、形式的设计

当我们具体着手要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灯具时,都要考虑什么问题呢?我们都知道工业设计的著名格言:“功能决定形式”,所以首先我们必须要考虑可用性。可用性是交互设计的基本也是重要的指标,它是对可用程度的总体评价,也是从用户角度衡量产品是否有效、易学、安全、高效、好记、的质量使用效果。这种灯具本身表达的设计就是交互设计的基础。

就功能和造型的可用性,我们分别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入手。生理上,亮度对眼睛的刺激和影响是灯具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部分;例如夜晚和白天眼睛对光的反应能力会有一些差距,夜晚突然开灯,人会有刺眼这样不舒适的感觉,其实这就是眼球在光适应过程中的一种应激状态。所以说白天的灯未必在夜晚适应。心理上,不同的色彩和材质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情感回馈,当然还有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偏差等等。

所以在一款创意灯具设计中,开关总是首先得到重点的关注。例如会有声控、触控或者有符合手指形状的按钮的设计等。把开关这么小的一个瞬间用交互设计的思维观察,给开关赋予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交互模式,令一个简单的开关动作变成一次有意思的操作体验。其次就是光的设计,以往的灯具设计中有许多设计师会在灯光效果上大做文章。设计师会以主观创造的方式为使用者提供光的视觉效果,当然这些灯具也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感官享受,但是这时设计师和使用者就将处在一个相互主从的关系,这样不论对产品研发还是市场的销售,都相对被动。所以将光的变化与使用者的操作行为紧密结合,以引导性的操作方法设计一套让使用者在对光进行调节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这款创意灯具所特有的操控形式。

四、创意灯具设计中的交互思考

其实一切设计的中心都围绕着使用者,怎样让使用者在对一款创意灯具进行最初的操作中产生兴趣?当然我们不仅要把针对受众群体的各种特点的考虑融入在这款创意灯具的设计中去,更需要设计一个良好的、有趣并且丰富的操作行为的体验过程。这就需要设计师认真考虑如何响应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以及使用者与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设计不同类型的交互式媒体模块,并赋予其易用、高效和充满美感的交互方式。当设计师做出这些考虑之后,就能让这款创意灯具解决使用者在使用中产生的相应的麻烦,当然这同时也是一种信息反馈的交互方式。所以说交互性的创意灯具,就是让灯具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日常使用中的问题,并让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成为这款灯具的创意点,根据这个创意点设计出相应的交互模式,让使用者在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享受体验的乐趣。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既然使用者是一切设计的核心,那为何不把各种交互模式设定的权利交给使用者?如果我们不仅仅着眼于某一款或者说某一个类型的产品,而是将多种产品有机的整合。使用者可以对灯具各个部件的功能、造型、材料、工艺以及操作方式上自由地进行交叉组合,将选择权利完全的交给消费者,而我们仅提供一个完善交互平台。这样不仅更符合当今标准化、大批量式的生产结构,更能促进各种产业间的结合。因为交互设计本身就诞生在工业设计、传达设计、人机交互、认识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领域。所以各个学科、产业领域的交叉融合势必会成为创意灯具设计乃至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结语

交互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通过对创意灯具设计中交互设计三要素的分析整合,我们对它们有了比较深入的探索的同时并进行思考。在产品设计中我们不能仅仅把交互设计作为一种概念,而是要让它成为一条设计原则、一种设计常识。特别是在设计创意型产品的时候,一个创意点的完成更需要使用者的参与、体验和反馈。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以更动态的视角来考虑使用者以及他们想驾驭的活动。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时刻了解产业的发展动态,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消费者为根本的做好完全与环境协调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赵红.消费心理学 [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篇8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交互方式;交互技术实践;汉字交互原则

1 汉字交互原则

汉字交互原则从文化传播、人机交互、设计心理三方面可以归结为三条原则,分别是汉字文化解码、对话自然含蓄和生活态度外显。

1.1 汉字文化解码

解码,指译出代码符号的消息。是话语信息传递过程中,受话人分析理解话语意义内容的一种方式。[1]汉字文化解码,在笔者理解就是用交互设计的方法把汉语言文字还原成它所代表的内容或者将汉语读音、汉字符号、读写的行为转换成它所代表的信息、数据等的过程。解码的过程是完成文化格式的更新,为本时代传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文化格式。因此,解码的重点是交互格式的选择:移动端、可穿戴设备、交互装置艺术等。选择的标准在于汉字文化与交互技术的匹配程度和具体的实践条件限制。

1.2 对话自然含蓄

对话,在人机交互(英文HCI)领域一般区分为人与机器对话、人与系统的对话、机器与系统的对话三种。现代交互技术的研究趋向于更为自然的对话与交互设计,将对话的语言从程序、字符、图形、声音等拓展到肢体语言、脑电意识语言等更广阔的语言范围。因此,语言表达的技艺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汉语言文字表达技艺的核心总结为“含蓄”,即指委婉而非直言,谦虚灵活应对。这种表达更容易被别人接受,也更能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达到有效交流,沟通思想的目的。

1.3 生活态度外显

生活态度,是人们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通过生活实践而形成的。汉字交互中通过将用户内在稳定的心理和意愿等情感表现为交互行为方式、交互视听语言和交互技术实践等,提高了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外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和沟通,其优势在于满足用户超越语言表达范畴的精神品位追求。生活态度的外显的重点应着眼于交互方式的研究,难点在于对于生活态度的解析和行为重构设计。生活态度外显的需求,来自于不同用户群体多方面水平的差异,例如,经济条件的限制、情感化需求、社交认同的需要等。

2 交互方式的继承与创新

2.1 交互方式的选择

交互方式的选择,是完成从问题研究范畴到设计研究范畴的转型。因此它是汉字交互设计的关键步骤。交互方式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以活动为基础的交互,如指令、交谈、导航与操控、探索与浏览;第二,以对象为基础的交互,通常基于对物理世界物体的模拟,如一本书、一个工作台等场景。在完成交互设计时,经常是两种类型的交互方式的综合运用。通常,交互方式依据用户需求、设计预算、支持用户行为的适当的交互技术和其他限制等因素进行选择,进而成不同风格的交互格式。

2.2 交互方式的继承与创新的内容

交互方式的继承是对于用户行为习惯的尊重和满足本民族或当地文化继承需求,这也正是汉字交互设计存在的意义。例如,中国人对于打开卷轴或扇子的动作并不陌生,这来源于人们有相关的生活经历或具备基本的汉文化知识。那么在汉字交互设计中采用“平移展开”或“扇形滑动”相关动作行为设计,这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会得到良好的用户体验:文化认同感、减少行为学习的负担。

交互方式创新的对象是客户旅程,[2]它涵盖了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各个阶段中的体验感受:客户的情感、目的、交互、障碍等。创新的难点在于避免设计与客户体验格格不入的孤立的接触点(touch point)或产品的特征。客户在使用一个较复杂的产品或服务时,往往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分多个步骤或多个渠道对不同的接触点进行操作。因此,高水平的交互方式的创新是阶段体验层次分明、不同接触点自然过渡、产品功能从整体到阶段,执行力好的设计。

2.3 汉字交互方式的继承与创新融合之术

日常生活的处处可见可闻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社会化交流的必须,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不但体现为口头语言,还可以包括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等。例如,中国人见面时作揖,双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以示敬礼;西方人见面时握手、拥抱或亲吻脸颊表示友好。 交互行为会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呈现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当下开放的中国社会中西文化交汇、传统文化行为与流行文化行为交织的状态下,交互方式既要也要创新,这融合之术在于“信息的编码与解码”。

习俗会变迁、中外有差异,但我们要传递的信息是明确的。无论见面时作揖、握手、拥抱或亲吻脸颊……不同动作都是表达“您好!”之意。交互设计随着科技更迭和文化差异,在信息传递中的编码和解码方式不断变化。“编码和解码”理论,最早出现在80年代的美国电视传媒领域研究中。在汉字交互设计中的理解,编码,是按照一定设计思维方式的将承载信息的汉语言文字转换成计算机程序语言,方便传播和交互方式的创新。解码,则是目标用户通过一定的交互行为从计算机程序语言获取信息的过程。例如,2016年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设计专业万文杰和葛一汉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交互有声脸谱》,几十个京剧脸谱面具背后暗藏玄机。用户轻轻叩击京剧脸谱,不同角色的京剧脸谱就会发出对应角色的京剧唱腔唱词。京剧角色的信息如性格、语言特征和情感等以“唱”的语言形式和京剧脸谱视觉形式被重组编码,用户以“叩击”的交互方式解码并获取信息,得到全新视、听、触等多元体验。这样,使得京剧的艺术魅力不再局限于舞台或广电等传统传播平台,交互设计让它有了新的展示平台和观众的交互方式也日渐多元化。

3 汉字交互技术实践与趋势研究

3.1 汉字交互技术实践

汉语言文字交互设计项目的实践开始于2014年,在广博的汉语言文字中,交互设计团队不断从新角度选择题材、尝试不同交互技术应用、借鉴相关交叉学科的设计思维方法、理论和设计形态,完成多种类交互技术实践,不同交互格式的设计作品。笔者将按交互格式分类、选择典型案例介绍汉字交互技术实践案例如下:

第一,增强模式网页体验。网页,受到交互智能产品多元化冲击,需要转型为能更好适应不断更新的智能交互设备的新形式――增强模式网页体验。2014年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设计专业林荒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书法艺术体验》选择HTML5交互技术应用,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欣赏网页交互体验更具美感和。HTML5语言的应用,也让跨平台展示更具便捷,文本、图片和视频,可以自适应不同平台的尺度变化,极大地保持了设计的一致性和高效率。

第二,移动端交互(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从智能手机诞生以来,移动端的交互设计一直是交互设计的重要领域,技术革新快、商业应用效果好,因此是交互专业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2014年毕业设计作品《方言地图》以平板电脑作为交互体验和展示载体,用户通过手指触摸屏幕及语言指令互动方式感受了以官话为代表的汉语方言的特色。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带来了无处不在的交互体验。在这类的设计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在于谁是用户、用户用设备做什么、怎样拿着设备等。

第三,交互游戏。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陆娟娟、庄慧敏二位同学作品《汉字生肖》(见图1)是一款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为儿童早期语言学习服务的交互设计。游戏方式是利用立方体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把汉字通过动物动态的方式展示。剪纸画风交互视觉设计展现了中国味道的十二生肖动态形象与汉字造型及读音。

图1 交互游戏《汉字生肖》作者:陆娟娟、庄慧敏,指导教师:杨志麟、杨洁、王可

图2 交互作品《颜文绪字》作者:王宇,指导教师:杨洁

第四,多屏互动。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王宇同学作品《颜文绪字》(见图2)是基于智能电视和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多屏互动,运用表情识别技术认识偏僻文字的实际应用。平板电脑通过摄像头识别表情、并表情解码,再通过无线网络将内容传输到智能电视完成展示互动。多屏互动基于DLNA协议,通过WIFI网络,在不同多媒体终端进行传播内容传输、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通过跨平台(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多媒体等)和内容的整合,可以创新的交互方式和体验,打破了单一交互终端交互体验上的局限性。它代表了一个新的交互方向“智能生态系统”的交互设计,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交互技术方向。

第五,展呈交互。博物馆、展览馆、博览会及各类展览活动中能越来越多看到新潮的交互技术应用。汉字博物馆、汉字语言知识竞赛等活动也会伴随着交互技术的应用。因此,我们团队也尝试着运用软硬件结合和VVVV语言的编写,完成了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2016年毕业设计作品《时节味道》。本设计以机械拉线开关和拨动开关两种方式控制屏幕上多媒体播放,从操作方式复古性角度完成对展览呈现方式的创新。

第六,无边界交互(活动和体验)。随着技术发展,交互不再局限在屏幕里和指尖的滑动。人们身体发出的多种信息都可以被智能交互设备识别产出互动。例如,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郑萍萍和冯婷同学的交互作品《甲骨文》运用体感交互技术,通过单人或双人的肢体语言实现甲骨文欣赏体验互动。再如,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王宇同学作品《颜文绪字》通过用户表情变化完成与智能设备互动,表情识别技术,不但解放了双手,也让用户体验了新的交互方式带来的乐趣。最后,2016年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设计专业万文杰和葛一汉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交互有声脸谱》用声控技术完成的京剧唱腔体验交互设计。身体语言、表情语言、语音控制等多方面的交互技术尝试也为汉语言文字的交互设计应用拓宽了设计的边界。

汉字交互设计不断实践应用多种交互技术,追求体现多种风貌的汉字交互设计作品。汉字交互作品或者学院风,或者有商业应用前景,都是对汉字交互设计形态的不断尝试。通过不同技术的应用,不得不说,交互技术对汉字交互设计形态、交互方式和体验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交互技术的新浪潮也不断涌现,推进汉字交互设计的研究深入,对交互技术趋势的研究势在必行。

3.2 交互技术趋势研究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即虚拟现实,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仿真的、沉浸式的人机交互手段。但支持这项技术的硬件如VR眼镜尚存在一些体验欠佳的问题。但对交互设计师而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技术浪潮本身,VR概念早在80年代初就被提出,今年这一技术却被炒地火热的背后,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好的交互设计师会考虑交互技术如何应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关注技术趋势中,不可忽视行业应用的研究。行业不同、用户不同、交互内容与交互技术研究的结合,需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系统设计、服务设计等相关思维方法。

4 结语

从点头之交到点赞之交、远程互动替代面对面交流……交互技术革新改变着我们的交互方式。交互技术的应用也受到行业、文化和用户差异等限制。因此汉语言文字的交互方式与技术实践研究是一个互为补充的研究,从人的行为与计算机技术两个角度寻求交集,为创造更好的汉字交互设计探索最佳解决方案。首先,明确三点汉字交互原则:汉字文化解码、对话自然含蓄、生活态度外显。其次,掌握汉字交互方式的继承与创新融合之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再次,通过多项汉字交互技术实践与趋势研究总结教训摸索规律。最后,笔者将汉字交互设计任务总结为:创新交流方式、丰富语言形态,创新地传承弘扬汉语言文字的优秀文化。希望以此为目标,继续完成汉语言文字交互设计项目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绍克,阎俊杰,刘中富,孙永选,张树铮,等.汉语知识词典[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