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09:23: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现代化的浪潮袭面而来,发展迅猛的大众传媒使文化日益世俗化、娱乐化,我们能否紧紧抓住传统文化的手,执子之手,与子共生?
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流行文化才具有扎实的根基和深厚的底蕴。流行文化是以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为主要特征的,当它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相背离时,它只能带来思想的浮躁与浅薄,沦为“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时、昙花一现。譬如市面上一些改编的刊物和影视作品,其内容竟是贾宝玉与众姐妹进行多角恋,唐僧与众妖女谈情说爱,庸俗得不堪入目。还有某些包装华丽内容空洞的书,同样是缺乏价值的。
流行文化只有与经典和传统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文化大餐上的主菜,而不是甜品和开胃酒。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只有这样,流行文化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成为明日的经典。在这方面,韩剧的兴起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近些年来,荧屏“韩风”越刮越猛,主要原因之一是韩剧中普遍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谦等传统品性的弘扬,而这些正是一些国产剧所缺乏的。如热播剧《大长今》,就处处有传统文化的身影。
传统文化不可抛,忘本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执起传统文化之手,流行文化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真正促进民族和个人的发展。当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传统文化也能借此契机再次流行;当手机成为最平常的通讯工具,言简意赅的“红段子”也能随之成为时尚;当学者的课堂从校园搬到屏幕,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论语》《庄子》《史记》等经典著作的再次火热;当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并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效果,我们不能不被传统音乐的美妙所吸引......
这便是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魅力!
当现代化的浪潮袭面而来,发展迅猛的大众传媒使文化日益世俗化、娱乐化,我们能否紧紧抓住传统文化的手,执子之手,与子共生?
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流行文化才具有扎实的根基和深厚的底蕴。流行文化是以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为主要特征的,当它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相背离时,它只能带来思想的浮躁与浅薄,沦为“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时、昙花一现。譬如市面上一些改编的刊物和影视作品,其内容竟是贾宝玉与众姐妹进行多角恋,唐僧与众妖女谈情说爱,庸俗得不堪入目。还有某些包装华丽内容空洞的书,同样是缺乏价值的。
流行文化只有与经典和传统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文化大餐上的主菜,而不是甜品和开胃酒。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只有这样,流行文化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成为明日的经典。在这方面,韩剧的兴起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近些年来,荧屏“韩风”越刮越猛,主要原因之一是韩剧中普遍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谦等传统品性的弘扬,而这些正是一些国产剧所缺乏的。如热播剧《大长今》,就处处有传统文化的身影。
传统文化不可抛,忘本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执起传统文化之手,流行文化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真正促进民族和个人的发展。当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传统文化也能借此契机再次流行;当手机成为最平常的通讯工具,言简意赅的“红段子”也能随之成为时尚;当学者的课堂从校园搬到屏幕,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论语》《庄子》《史记》等经典著作的再次火热;当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并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效果,我们不能不被传统音乐的美妙所吸引......
这便是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魅力!
当现代化的浪潮袭面而来,发展迅猛的大众传媒使文化日益世俗化、娱乐化,我们能否紧紧抓住传统文化的手,执子之手,与子共生?
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流行文化才具有扎实的根基和深厚的底蕴。流行文化是以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为主要特征的,当它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相背离时,它只能带来思想的浮躁与浅薄,沦为“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时、昙花一现。譬如市面上一些改编的刊物和影视作品,其内容竟是贾宝玉与众姐妹进行多角恋,唐僧与众妖女谈情说爱,庸俗得不堪入目。还有某些包装华丽内容空洞的书,同样是缺乏价值的。
流行文化只有与经典和传统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文化大餐上的主菜,而不是甜品和开胃酒。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只有这样,流行文化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成为明日的经典。在这方面,韩剧的兴起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近些年来,荧屏“韩风”越刮越猛,主要原因之一是韩剧中普遍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谦等传统品性的弘扬,而这些正是一些国产剧所缺乏的。如热播剧《大长今》,就处处有传统文化的身影。
传统文化不可抛,忘本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执起传统文化之手,流行文化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真正促进民族和个人的发展。当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传统文化也能借此契机再次流行;当手机成为最平常的通讯工具,言简意赅的“红段子”也能随之成为时尚;当学者的课堂从校园搬到屏幕,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论语》《庄子》《史记》等经典著作的再次火热;当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并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效果,我们不能不被传统音乐的美妙所吸引......
这便是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魅力!
论文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普遍存在的特征性、符号性为出发点,诊释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神韵与魅力,使之同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相互融合,并结合设计符号学理论,将西方的简约主义与中国传统丈化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扬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与创造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简约之美及其特征性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物,均证明了我国古代在设计艺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世人惊叹。无论是在诗歌、书画、等方面,崇尚返璞归真的风尚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少则得,多则惑”,归真返朴,清净无为,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又如墨子等古人尚俭、节用,以及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情趣。这些思想和主张无疑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有异曲同工之理。我国的山水画特别重视疏朗和留白,有人甚至认为一幅画的好坏之处全在于留白。留白并不是虚无,正是画面的大片留白之处赋予了书画以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所谓“无画处皆成妙景”。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建造上的主旨是要“相地适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建筑上最能体现简约思想的要数我国的桥梁设计。如建造于隋朝时期的赵州桥以它独有的单跨式拱型样式,体现了其设计的质朴与简约。在室内陈设设计中,最能体现古代简约思想,做到型简而质美,当数明式家具的设计。明式家具把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等特点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在构造上不仅讲求外观素雅简朴,而且在使用功能上充分符合现代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总之,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主要遵从的法则有: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这些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上有一个总的特征一一-兼容并蓄,广采博收。
二、现代简约主义与简约性设计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简约主义发展至今,虽然在造型上做到没有任何装饰、减少到几乎无以复加,但是很注意简单的几何造型的典雅,因此达到简单但是丰富的效果。进人二十一世纪,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性设计等思想的发展,简约主义又一次进人了大众的视野。
简约不是“单纯简化”,而是设计者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前卫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在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环境学理论等方面在设计上已有所体现,即在设计上体现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断扩大和延伸设计的内涵,使人们在获得使用舒适的同时,还要获得简洁、便利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更是融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这也是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使今天的简约主义设计更强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整个设计中也更趋向于人性化。
三、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所体现的简约之美
设计本身就是符号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对符号运用得是否合理与准确,是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设计者成功地挑选、组合、转换、再生这些元素,汇集成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符号,使之成为自身与大众共同认可的符号,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这一设计思维过程才是圆满的。
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符号正在广泛的得到发展和运用,而在具体的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例如,我国的几大银行的标志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这正是因为古钱币能够准确地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具有极强的认知性。
关键词:传统设计元素 简约主义设计 符号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简约之美及其特征性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物,均证明了我国古代在设计艺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世人惊叹。无论是在诗歌、书画、等方面,崇尚返璞归真的风尚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少则得,多则惑”,归真返朴,清净无为,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又如墨子等古人尚俭、节用,以及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情趣。这些思想和主张无疑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有异曲同工之理。我国的山水画特别重视疏朗和留白,有人甚至认为一幅画的好坏之处全在于留白。留白并不是虚无,正是画面的大片留白之处赋予了书画以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所谓“无画处皆成妙景”。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建造上的主旨是要“相地适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建筑上最能体现简约思想的要数我国的桥梁设计。如建造于隋朝时期的赵州桥以它独有的单跨式拱型样式,体现了其设计的质朴与简约。在室内陈设设计中,最能体现古代简约思想,做到型简而质美,当数明式家具的设计。明式家具把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等特点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在构造上不仅讲求外观素雅简朴,而且在使用功能上充分符合现代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总之,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主要遵从的法则有: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这些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上有一个总的特征一一-兼容并蓄,广采博收。
二、现代简约主义与简约性设计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简约主义发展至今,虽然在造型上做到没有任何装饰、减少到几乎无以复加,但是很注意简单的几何造型的典雅,因此达到简单但是丰富的效果。进人二十一世纪,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性设计等思想的发展,简约主义又一次进人了大众的视野。
简约不是“单纯简化”,而是设计者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前卫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在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环境学理论等方面在设计上已有所体现,即在设计上体现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断扩大和延伸设计的内涵,使人们在获得使用舒适的同时,还要获得简洁、便利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更是融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这也是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使今天的简约主义设计更强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整个设计中也更趋向于人性化。
三、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所体现的简约之美
设计本身就是符号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对符号运用得是否合理与准确,是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设计者成功地挑选、组合、转换、再生这些元素,汇集成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符号,使之成为自身与大众共同认可的符号,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这一设计思维过程才是圆满的。
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符号正在广泛的得到发展和运用,而在具体的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例如,我国的几大银行的标志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这正是因为古钱币能够准确地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具有极强的认知性。
关键词:传统设计元素 简约主义设计 符号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简约之美及其特征性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物,均证明了我国古代在设计艺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世人惊叹。无论是在诗歌、书画、等方面,崇尚返璞归真的风尚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少则得,多则惑”,归真返朴,清净无为,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又如墨子等古人尚俭、节用,以及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情趣。这些思想和主张无疑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有异曲同工之理。我国的山水画特别重视疏朗和留白,有人甚至认为一幅画的好坏之处全在于留白。留白并不是虚无,正是画面的大片留白之处赋予了书画以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所谓“无画处皆成妙景”。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建造上的主旨是要“相地适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建筑上最能体现简约思想的要数我国的桥梁设计。如建造于隋朝时期的赵州桥以它独有的单跨式拱型样式,体现了其设计的质朴与简约。在室内陈设设计中,最能体现古代简约思想,做到型简而质美,当数明式家具的设计。明式家具把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等特点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在构造上不仅讲求外观素雅简朴,而且在使用功能上充分符合现代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总之,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主要遵从的法则有: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这些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上有一个总的特征一一-兼容并蓄,广采博收。
二、现代简约主义与简约性设计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简约主义发展至今,虽然在造型上做到没有任何装饰、减少到几乎无以复加,但是很注意简单的几何造型的典雅,因此达到简单但是丰富的效果。进人二十一世纪,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性设计等思想的发展,简约主义又一次进人了大众的视野。
简约不是“单纯简化”,而是设计者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前卫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在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环境学理论等方面在设计上已有所体现,即在设计上体现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断扩大和延伸设计的内涵,使人们在获得使用舒适的同时,还要获得简洁、便利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更是融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这也是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使今天的简约主义设计更强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整个设计中也更趋向于人性化。
三、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所体现的简约之美
设计本身就是符号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对符号运用得是否合理与准确,是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设计者成功地挑选、组合、转换、再生这些元素,汇集成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符号,使之成为自身与大众共同认可的符号,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这一设计思维过程才是圆满的。
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符号正在广泛的得到发展和运用,而在具体的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例如,我国的几大银行的标志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这正是因为古钱币能够准确地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具有极强的认知性。
一、中国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特性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只有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设计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时尚服饰中看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服饰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的。民族象征符号特征的风格构成了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蕴藏着极深的历史沉淀与极为神秘的历史传统,研究民族服饰不但要从造型、色彩、工艺入手,更重要的是了解其文化特征内涵。民族文化元素是意识的载体。服装表面上是御寒保暖和装饰身体的工具,而就其形态、内涵来说又是意识的载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对他人和社会认同度决定着其是否能独立独行。历史上有着强烈自我意识,在服饰上表现又极为突出的是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他为避免当时的政治迫害,遂醉酒佯狂,放荡不羁,其服饰观直接反映了他当时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的极为反对和叛逆的思想意识。其次,服饰中的内涵精神是无形的元素,也是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人类发展中沉淀下来形成的意识观念。几千年的古代中国文明有着其独特的精神传统,其中儒家提出的是对规范、中庸态度及严谨、秩序的追求;道家提倡的是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都是对中国民族服饰的平面结构形式,装饰风格产生的影响等。了解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有利于对中国民族元素的提炼,加工,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最终达到创新的风格。
二、多元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创作之源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了优秀的哲理,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我国多元传统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造观,立足本民族,与国际接轨,力创多元的中国服饰文化,寻找品味本民族文化内涵,用现代的语言,解读其内涵,用现代的手段,表现其内涵,用现代的技术体现其个性。多元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创作之源。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每个朝代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从服饰的演变中看到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朝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佳韵”、汉代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还是清的“纤巧”,无不体现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无不体现其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其次,我国拥有独特的令世人惊叹的手工传统技艺,如四大名绣,扎染,蜡染,手绘,编织,书法,陶艺,雕刻,绘画等数不胜数。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为服装设计创作提供无限的灵感源泉。应用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造灵感的多元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其元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典型的与时代合拍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满族女子穿着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其造型并未显示女性的性感特征和体现女性的形象美,但经过改进,发展,创新,大家看到今天的旗袍的造型已能充分体现,展示女性人体的曲线美。这就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好说明。
三 挖掘传统服饰文化 创新现代服饰设计
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的关注和青睐,并已成为服装设计师设计灵感来源之一。现代服装设计中借鉴、继承传统,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认识、再创造。我们应该激发创作灵感,在创作灵感的基础上再分析、解构,重组并加以提炼,最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如其分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设计。在历届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我们就看到了大量既有民族传统服饰特色又强调现代时尚性的优秀作品,如首届金奖获得者吴海燕设计的“鼎盛时代”就是对大唐妇女传统服饰的一次成功的解构与组合。
其次,提取同一元素创不同风格。作为艺术文化的精华,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也为现代时装设计师乃至众多艺术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传统的元素可以说数不胜数,仅手工盘扣就种类繁多,并已成为手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将其点缀在不同款式的服装上,表达出不同的服饰文化语言:立领配盘扣,氤氲着张爱玲时代的含蓄和典雅;低领配盘扣,洋溢着都市女性的浪漫和时尚;短坎长裙中间密密的缀一排盘扣,端庄中体现韵律感;斜襟短衫缀上几对似花非花的盘扣,于古朴中体现清纯……,盘扣是细节的表现,它运用了婉约的手工插边和盘花扣,表现出东方女性一丝不苟的涵养,精巧的盘扣中蕴涵的精致,让人爱不释手,每一例盘扣都如拥有灵魂一般,精辟的诠释了名族的风韵内涵。
关键词:巴渝文化;传统元素;视觉传达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 是重庆文化的重要源流,是相对独立的文化,其中有典型的文化视觉符号,比如川剧脸谱、大足石刻、铜梁龙舞、秀山花灯、綦江农民版画、荣昌折扇和陶器、东南地区的古镇、吊脚楼等。这些形象多次出现在摄影作品、杂志和宣传海报上,已经成为巴渝文化的象征符号。
作为重庆本土设计一个研究的方向,我们着重研究巴渝的传统图案设计形式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基本理念的有机结合,探索民族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使传统视觉符号服务于现代设计,既能体现巴渝文化的本土特色,同时兼具时代性和国际性,符合现代视觉审美规则。
视觉传达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涵盖平面广告、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网页平面设计等。重庆本土视觉传达设计应该立足于本土,充分拓展巴渝传统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适用性,挖掘符合民族文化的设计风格,构建更富创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推广和发扬巴渝优秀传统文化,既有丰富现代设计语言又包含富有代表性的视觉造型符号。探索巴渝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传统图形元素的运用,研究如何让传统图形符号的衍生和重构,在现代设计理念基础之上,把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对文化的传承提出新的思考。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当中,挖掘巴渝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可改造的视觉符号,通过分解和重组,构建新的符号体系,既符合现在设计的审美要求又继承了文化特征。
日本在挖掘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并在现代设计里发扬光大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日本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国度,同时,日本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又排在世界前列。日本的现代设计无时无刻不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发生联系。日本设计师也非常注重本民族元素在符号化过程中的地位。日本设计重视对本国文字和传统文化符号的研究,作品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典型的国际风格。
日本的科技也相当发达,他们从摄影和电脑等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手法,设计作品向多元化发展,他们的作品里都渗透着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热爱。所以,当我们提到日本的优秀设计作品时,我们能很快把它们同日本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比如文字、建筑和服饰。
我们把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看作一个经过历史演变的视觉信息体,它包含了丰富的视觉造型语言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这些内容与中国传统生活、传统建筑、绘画艺术,传统戏曲艺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都具有典型的中国视觉文化的特征,必定也会影响着中国现代视觉设计发展的轨迹。如何看待和取舍当今视觉符号与传统视觉信息,是一个研究中国现代视觉传达的发展与创新的重点。随着大众审美取向、心理趋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存在价值也在发生着变化。
如何做到价值的创新,让传统视觉符号重新焕发活力,以适合的姿态融入到当代视觉设计中,同时能呈现给世界应有的东方声韵与风采,值得每个中国设计师思考。
设计师们利用传统的符号、民族元素结合原有的作品本身的文化特色或历史风情重新组合,而在早期的现代设计作品中,优秀的作品往往是那些把旧元素加以新组合的作品。以建筑设计为例,它们在设计风格上的体现通常是在作品形式或形象上就能让受众直接感觉到这个作品中的中国元素。
早在1982年落成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贝聿铭在香山饭店这个原清代皇家园囿中没有搞琉璃瓦大屋顶,而是把江南民居、传统庭园中许多装饰元素与现代形式融合于一处。
当然,中国传统建筑中除了能作视觉符号用的形象成分外,凝聚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心理方面的因子,也被吸收进新建筑中来。传统文化的作用对社会群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由美国SOM公司设计的坐落于上海浦东的金贸大厦,在国人眼里与东方明珠相比其风格是现代的,但反而更易于被接受的,或许人们通常不会去追究原因――其外观造型与中国古典宝塔的传统形象相似,这种视觉上并不十分明显的特色无需文字宣传便在国人的潜意识中被默认了。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作为一种构成元素融入于现代设计中,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外部造型和材料加工工艺中,突出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人文特征。仿佛这些元素有跨越时空的能力,它们经过衍生、变形、夸张等方式演变为现代人同样认可和喜好的视觉符号。
我们能看到的文化符号种类繁多: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兵马俑、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对联、门神、年画、 鞭炮、谜语、饺子、舞狮。图形元素如:蝙蝠、鹿、鱼、石榴、鸳鸯、松鹤等。又比如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表示健康长寿。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三羊开泰”等图案则又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
在靳埭强为中国银行设计的标识中,受到结了红绳的古钱的启发而产生出创意。用古钱孔和红线构成了“中”字,现代造型中内含着民族特色,形简意赅地体现了中国银行的信息内涵和视觉形象。该标造型简洁流畅,形象传神,寓意深刻,在单纯中有变化,表现了中国资本、银行服务、现代国际化的主题,以及诚信、规范、勤勉、高效的服务宗旨和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标志取汉字“中”与图形“古币”的复合象征方式,极具中国格调,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这个标志获得了高品位的审美性,成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一个经典之作。
在重庆,巴渝文化符号在重庆产品的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中被运用得很广泛,但是都是比较传统的形式,没有赋予传统符号新的生命力。目前我国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解读和创新有许多新的理论和成果。重庆大学戚序教授长期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传达这一课题,并创作了很多以传统文化符号为主要造型语言的作品。这些作品及延续了传统图案中的“意”和“神”,又延伸了它的构成形式,经过改造、提炼和运用,赋予作品时代感。她的作品里传统与现代并存,既有民族性又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