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09:23: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金融科技市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9年,基金指数成为大赢家,出现跨越式的大发展。从数据看出,年初至三季度末共发行14只指数型基金,10月之后,有6只指数型基金发行成立,这一数量超过了此前历年指数基金发行数目的总和(19只),在这20只指数基金中,以沪深300为跟踪标的指数型基金达到13只。2009年的指数基金,除了发行数量上的大幅增加之外,品种也日渐丰富,从完全复制到增强型指数型基金,到分级指数型基金。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最新的专题报告,截至11月末,指数型基金获得了78.49%的收益,而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收益分别为62.65% 和51.13%,指数型基金成为今年以来各类基金的最大赢家。指数化投资成为2009年的一个热议话题。
投资基金指数化与传统的通过积极的研究、分析和时机选择为主以取得市场超额收益的主动管理型投资组合策略相比,指数化投资是以复制和追踪某一市场指数为目标,通过充分分散化和被动式管理来最小化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平均收益率的一种投资模式。
基金投资指数跟踪的复制方法分完全复制法和优化复制, 完全复制是购买标的指数中的所有成份证券,并且按照每种成份证券在标的指数中的权重确定购买的比例,以构建跟踪组合从而达到复制指数的目的。而优化复制则是通过权重的优化再配置来寻找一个含有“部分”成份证券的最优的追踪组合,所谓的“最优”就是使得该组合相对标的指数的追踪误差最小或其它事先设定的标准最优。
二、基金投资指数化的优势
第一,基本消除了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如果一个证券投资组合中所包含的证券数量较多,证券分布面较广,通常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中的非系统性风险。指数化投资的对不同类型的指数对应着不同类型的证券组合,证券组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非系统性风险。
第二, 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在一般的组合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
成本进行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投资者购买指数化产品实质上是购买一种现成的投资组合,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有利于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第三,降低了产品提供商的道德风险。指数化产品管理运作的目标是“盯住指数”;指数化产品管理的业绩评价指标是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编制的指数,其业绩评价过程相对客观。提供商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较低。第四,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不同的指数实质上反映了不同的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于相应品种的指数化产品来满足其特定的风险偏好。
三、基金科学创新投资的使用方法
基金科学创新投资以复制目标指数风险和收益为目的的指数产品主要采取指数跟踪技术。指数跟踪作为指数基金等指数产品的管理技术,描述了指数基金的跟踪组合复制目标指数业绩的过程,主要复制方法有三种。一是完全复制法,购买标的指数中的所有成份证券,并且按照每种成份证券在标的指数中的权重确定购买的比例,以构建跟踪组合从而达到复制指数的目的。二是优化复制方法,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剔除掉部分成分证券并对其在组合中的相对权重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使构建出来的指数组合跟踪成本及其与目标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三是抽样复制法,是另外一种非完全复制方法。抽样复制与优化复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对证券市场结构作了进一步的细分,它通常选取有行业代表性的子样本成份证券进行投资来跟踪目标指数。
四、基金科学创新投资研究意义
有些小基金公司直接购买海外机构指数化投资系统,指数基金只对系统做稍许修改,即便在测试时出现跟踪误差较大等不良情况,仍仓促上马指数基金。此项对指数跟踪误差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基金经理提供一种理论的支持,使之做出更好的判断。我们了解到被动投资中的缺点比较显著:首先,股票指数是组合内股票的一个线性组合,针对股票指数的跟踪误差最小化的包含了许多噪音,依赖于样本数据,且在高波动的市场中极不稳定;其次,采用了相关系数来衡量协同波动 ,产生了只能用平稳数据、是一个短期的统计量缺乏稳定性、相关系数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等缺点,因此在长期时间序列中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最后,用收益率的相关性分析来构造投资组合没有考虑跟踪组合与目标指数之间的均衡关系。
金融计量学家和金融实践者开始转向协整模型来捕捉长期均衡的相依性,协整是一种异常强大的手段,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相关性的理念推广到非平稳数据。
Axlander(1999)曾经利用协整方法构建了一个组合来跟踪MSCI EAFE指数,从而保证跟踪误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基于股票价格同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建立投资组合基于如下三点:第一,股票组合和标的指数价格差异是平稳的,因此,跟踪组合与标的指数在长期中是紧密关联的;第二,根据较长历史数据计算的组合中的股票权重是相对稳定的;第三,经协整建立的组合,其跟踪误差是均值回复的随机过程,不存在系统性的误差。
五、指数跟踪研究意义:买指数基金,看跟踪误差
对于一般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特别是完全被动跟踪的指数基金,最重要的评价标准还是要看跟踪误差。第一是指数基金无法完全复制标的指数配置结构带来的结构性偏离,当指数基金中的的一些成分股因流动性不足而不能以公允的价格买到的时候,指数基金将采用抽样复制法,增加交易活跃性股票的权重,减少流动性差的股票的权重。在这个过程的操作中,指数基金的管理团队则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数量模型来控制、修正跟踪误差。国内的有些小基金公司直接购买海外机构指数化投资系统,指数基金只对系统做稍许修改,即便在测试时出现跟踪误差较大等不良情况,仍仓促上马指数基金。此项对指数跟踪误差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基金经理提供一种理论的支持,使之做出更好的判断,同时一般投资者也是基本指数基金知识的普及。
论文提要:本文从股票和债券融资以及商业银行信贷融资角度阐述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现状,指出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资本市场不完善、交易成本过高是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瓶颈,认为高科技企业贷款风险大、运作成本高、利差小是通过商业贷款难的原因。
一、股票和债券融资
(一)现状。我国目前企业直接融资的工具种类少,主要是股票和为数不多的企业债券及少量的风险基金。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约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25%,扣除国债直接融资部分,直接融资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仅占10%左右,而在美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方式的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比重高达25%。
1、在股票融资方面。我国高科技企业已开始涉足,极少量的大中型高科技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直接进入深、沪上市融资;有的通过收购股权,控股上市公司,达到买“壳”上市,还有的采用逆向借壳方式上市(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有的则到国外“二板市场”上市,等等。但从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总体情况来看,能够上市的企业,多是规模较大的,技术或产品比较成熟,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离我国对企业上市的政策法规要求还很遥远,上市的可能性极小,不能如愿地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由于政策法规的壁垒使高科技中小企业难以及时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2、在债券融资方面。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育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发育。其直接原因是,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普遍缺乏信用,往往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及本息。另外,目前我国对债券发行的条件、程度、规模都有严格的法律和政策限制,相对这些规定来说,即使是那些效益良好、有活力的大中型企业,也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更不用说高科技中小企业了。
(二)原因分析。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面临的直接融资工具少的原因在于:(1)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信用经济,由于我国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较差,不按时还款付息,导致债券发行困难。(2)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我国目前的《公司法》对公司发行债券和股票做出了严格规定,使得很多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企业因为达不到条件而望而却步。(3)资本市场尚不完善。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至今基本尚未形成,股票市场虽然建立较早,但发展很不完善,特别是近年来,股市的低迷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4)交易成本高和规模不经济。高科技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和股票需要支付很大一笔费用,使本来就资金缺乏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只能望洋兴叹。
二、商业银行信贷融资
(一)现状。自1984年开办科技贷款以来,贷款额逐年增加。20世纪九十年代的平均增长率为20.33%,自1991~2001年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453.56亿元。开办科技贷款,缓解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阶段的资金不足,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对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虽然我国银行系统的存贷差以平均119.7%的增速逐年放大。2002年底库存差已超过39,623.5亿元,扣除8%的法定准备金,有36,453.6亿元的资金没有利用。若用这富余资金的10%用于发放科技贷款,一年就有3,645.36亿元,但事实上,自1991~2001年11月累计发放的科技贷款仅1,453.56亿元。而且银行贷款占科技经费筹资额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15.19%下降到2002年的6.87%,下降了8.32个百分点。所以,银行对高科技企业贷款投入强度减弱,借贷现象明显。
另外,目前的科技贷款存在着投向重点不突出、借款项目技术含量低、借款结构,以及投资比例不合理等问题。科技贷款既然服务于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制、开发。那么,这些开发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应该具有先导性,在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对市场波动的承载力较大。然而,我国不少科技贷款项目对市场波动的承受能力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在贷款使用上侧重于“短平快”的项目,贷款往往向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倾斜,削弱了高水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同时,我国的科技贷款约有80%的是面向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足20%,而民营企业恰恰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此外,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般来说要经过研制、开发、中间试验和投产等阶段,各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不同。发达国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从研制、开发、中试到投产的投资比例为1∶5∶20∶300,而我国科技贷款往往重视研制阶段的资金投入,忽视其他阶段的资金投入,造成投入比例与国外相反是前重后轻。这样使中间实验和科技成果推广等阶段投资薄弱,导致科研成果在物化过程中出现阶段上的脱节,影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原因分析
关键词:文本量化分析 科技金融 政策
前言
常州市作为国际花园城市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标兵,并将成为我国科技金融创新城市。科技金融的发展依赖于政策,而政策是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科技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推动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常州市2005年至2012年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能过将文本信息与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行量化分析,对我国常州市技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发展以及演进通过分析探讨,达到促进我国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1]。
一、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常州市政府颁布的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件为选择标准,通过数据库搜集法与官网搜集法两种选择方式。
(一)数据库搜集法
常州大学自1978年成立以来收录了万余篇法律文件,是常州市主要的法律信息数据搜集的地主,其中万余篇法律文件经过整理后细分为25个法律文件子数据库,分类清晰可以按照不同的检索需求找到需要的法律文件。本文主要是在常州大学的法律文件数据库中输入检索司为“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融资风险”、“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金融”、“融资租凭”、“科技风险”、“科技贷款”等有关法规与金融标题,时间以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的有关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为标准进行检索[2]。
通过常州市政府官网搜集与常州大学数据库搜集,初步搜集了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文件368份,其中以常州市政府的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数量最多,并且每一个文件与常州市科技金融的政策都不相同,所以为了确保常州市政策文本选取的代表性与准确性,针对初步搜集的常州市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文件368份进行整理筛选,按照以下原则:①的文件与常州市科技金融方面有联系;②的文件是常州市政府部门;③文件类型不包括政府规划文件、法律法规文件、政府意见文件、政府批复文件、政府通知文件、政府行业标准文件等。
(二)官网搜集法
常州市政府官网包含着丰富的科技金融与政策信息,其中法律规章文件主要是在“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务信息公开指南”两个栏中公示。也因此,本文所搜集的资料主要是从常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常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官网、常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常州市金融工作局官网、常州市财政局官网等网站中搜集的。通过搜集整理政策文件,最终选择200份有效的政策文本作为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研究样本。
二、科技金融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科技金融政策文本具有多维特性,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为了探究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发展趋势、演变过程等内容,将搜集的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信息转化为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的形式进行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3]。
采用先总后分的思想结构,从常州市总体科技金融演进与数量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然后,从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主题、政策主体、政策作用三个方面对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先总后分的思想结构,先引入时间维度,将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转化为二维的数据面板,进行科技金融年度数量分布分析;然后从横向分析,将政策文本转化为数据形式,然后再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总体分布分析。
三、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一)从政策文本的总体演进分析
通过对网上以及数据库的搜索结果可以看出,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的政策中,含有“科技金融”的政策文件标题只有二条,而的政策内容中包含“科技金融”的有70多项。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常州市的政策文本中关于“科技金融”文本数量少,需要进一步扩展,并建立具有常州市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金融中心[4]。
(二)从政策文本年度数量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年常州市政府关于科技金融政策的方本越来越多,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的金融政策大多数都是响应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大力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量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常州市的政策具有间断性,且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响应国家政策。虽然常州市科技金融涉及的部门多,但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并不合协,且常州市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件不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常州市政府过多重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导致常州市政府关于融资租赁、科技金融等方面政策较少。因此应扩大常州市政府政策的辐射范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5]。
参考文献:
[1]唐五湘,饶彩霞,程桂枝.北京市科技金融政策文体量化分析[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3,137(56):127-130
[2]侯羽.基于文本研究的广州市智慧产业发展政策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2013,352(115):155-159
[3]汪涛,安暄.类定量化科技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及北京市科技政策演进分析[J].技术经济,2011,233(225)174-176
关键词:市场化 国防科技 军民融合
国防科技工业承担着“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必须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一、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必然选择。国防科技工业承担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重要任务,既是我国军事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其自身能力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的作用,由提供武器装备向核安全、太空安全、海洋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以及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拓展,为“大安全、大防务”服务,支撑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国家安全建设。
二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有效开展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现代武器装备的技术复杂性和成本进一步提高,需要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工业基础和高技术成果,发挥国家工业和科技的整体实力,集聚全社会各种创新要素,支撑和保障武器装备建设。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反应灵活、创新活跃等优势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创新驱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工业和科技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民口在一些前沿技术、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全社会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一步具备。
三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支撑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有力依托。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一直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承担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大部分是由军工领域承担。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形成了较强的研发能力,拥有几十万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是人才聚集的高地,也是高技术设备设施最集中的领域。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国家科技创新都需要国防科技工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面向军民两个需求,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四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稳步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中高端发展的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和专利,把这些先进技术和专利释放出来,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移转化,大力发展军工高技术产业,其潜能将是巨大的,能够及时增强有效供给,必将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二、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成果
近些年来,在政府、军队、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民参军”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民口单位已占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单位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民营企业上千家,占许可单位总数的五分之二以上。同时,民口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层次也不断提高。
二是军工科技发展对国家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明显。一大批高新武器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专项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标志性成果。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一大批原材料、元器件、一些关键工艺技术同步实现了突破,带动了相关民用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军工研制的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4吨级轻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魂芯一号”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多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军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军品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民品也高速发展,民用航天、民用核能、民用航空和高技术船舶等军工领域传统的“四民”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一批新的军工高技术产业从小到大。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民品产值中,有一半以上是军工高技术产业。
四是促进了资本多元化发展。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步伐明显加快,上市的业务已由最初的民品、军民两用产品向军品拓展,涉及的单位已由放开能力单位扩展到保留能力单位,资产层级已从通用设备设施、辅业资产向总装测试等军工核心资产深入。截至目前,军工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98家,以中国重工、航空动力、广船国际、哈飞股份、北方创业等为代表的军工上市公司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军工集团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近几年也大幅提高。
三、切实发挥市场机制引领推动军民融合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率先突破
一是优化军工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大力推进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对全社会军品科研生产能力进行分类管理,核心能力由国家主导;重要能力发挥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竞争,择优扶强;一般能力完全放开,充分竞争。推进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除划分为公益类的院所继续保留事业身份以外,其余院所全部转制为企业。修改完善社会投资指导目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工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推动军品市场公平竞争。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军品创新性研制活动准入后置审批,提高准入效率,充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适应竞争性装备采购要求,推动系统集成商、专业承包商、市场供应商体系建设,推进分系统及配套产品竞争,明确细化总体单位开展分系统和配套产品采购的规则要求。择优利用军工和民口单位的优势科研生产能力,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规范军工集团公司对民口军品配套单位的收购行为,避免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维护市场良性竞争格局。
那么,保险资金究竟能在股市掀起多大波澜呢?有观点称,保险资金有望推动大盘完成牛、熊反转;但有专家提醒,期望保险资金带动股市走出一轮大牛市的想法未免过于乐观。
入市规模有限
此前,保监会、证监会于2004年10月24日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保险机构可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参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买卖人民币普通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及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品种;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比例最高不超过本公司上年末总资产规模的5%。
业内专家介绍,按照上述规定,目前入市资金规模有限。初步估计,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11000亿元,根据5%的入市比例计算,保险资金入市规模约为600亿元。即便这些资金都流入二级市场,对大盘的刺激也是杯水车薪。
股市风险难测
以往我国保险资金可以购买基金曲线入市,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保险资金试水股市非但没有尝到甜头,反而损失惨重。去年,股市持续低迷,保险资金重仓持有的封闭基金普遍出现大幅缩水,很多基金折价率超过了30%,尽管封闭基金存在封闭转开放的套利机会,但买封闭基金大幅亏损已经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能够在二级市场获得多大收益也值得怀疑。去年,很多基金公司旗下的开放基金都遭遇了滑铁卢,一家名牌基金公司的指数型基金成立8个月,亏损幅度就超过了15%.具有专业理财经验的基金公司尚且如此,保险公司初入股市,在操作经验上、人才储备上都非常匮乏,想在二级市场分到一杯羹实在是难上加难。
入市目的何在
既然股市风险难测,二级市场难有获利机会,那么管理层为什么还敢于把保险资金推向风头浪尖呢?
有观点称,促进保险资金入市是管理层对牛市有充分的把握,认为股市一定会走牛,而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可以轻松分享牛市成果。但是,从社保入市情况来看,去年社保没有披露股市投资的具体收益,但可以预计,股市持续走熊,社保炒股亏损在所难免。
也有观点称,目前股市点位已经非常低,保险资金入市的风险要远远低于社保资金。但股票投资追求的是收益能够达到多高,并不是看避险的能力有多强,如果想规避风险,把钱放在银行才最安全。
那么保险资金入市又该如何获利呢?显然,二级市场不是最佳的投资领域,稳赚不赔的一级市场才是炒股的摇钱树。
如果联系到刚刚实施的“询价新股”制度,不难看出,管理层力推保险资金入市的真实目的,从首只询价股“华电国际”的表现来看,发行价仅为2.52元,第一个交易日股价就创了5.35元的天价。一级、二级市场之间的巨大价差,才是吸引保险公司的关键。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证券市场被公认为扩容年,大批的国企航母企业有望登场亮相。虽然受到规模限制,保险资金不能成为消化融资需求的主力军。但是,一方面保险资金可以申购新股稳赚不赔,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一级市场的资金缺口,显然管理层、上市公司、保险公司可以获得多赢局面。
雅虎深刻感受到了由华尔街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寒意。
10月21日,雅虎公司宣布将裁去现有15000名员工中的10%,以降低开支。这是全球盛吹金融寒风后,IT行业最大的一次裁员行动,也在业界的预料之中。
雅虎CEO杨致远在接受采访时称,为了使公司更为有效的运转并度过眼前的不景气时期,裁员是必须的选择。“裁员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但是我们只能通过它来保持公司的灵活运转。”杨致远解释,“我们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减少4亿美元的年度开支。”
雅虎裁员不是个案。10月24日施乐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将裁员3000人,同时公司还调低了第四季度盈利预期。
目前,很多高科技公司包括Google、微软、Adobe等都已经在内部亮起了紧急冻结招聘任何员工的红灯,甚至有些公司决定2009年整年不会招聘除非“绝对必需”的员工。这对经历过2001年网络经济大泡沫的硅谷来说,还绝对是第一次。
“它们只能在暴风雨前做好准备,轻装上路,以度过困境,”市场调查机构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师林兹说,“但愿它们能够保住手头的现钱,成为一家规模小一些,但更为高效的公司机构。”
具有和林兹同样悲观心态的华尔街分析人士不少,他们认为这次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超以往,他们也相信会有更多的公司从此不再存在。
能砍则砍绝不手软
减员大潮从10月初就已经拉开序幕。10月6日上午,eBay正式宣布裁员10%,亦即1500名员工。此前流传长达一个月,被公司管理层竭力否认和低调处理的裁员消息,就此变成现实。
据悉,在eBay被解雇的员工中,既包括1100名来自eBay拍卖部门的员工,也包括400名来自eBay支付子公司(PayPal)的员工。公司内部知情人士表示,对年增长非常缓慢的拍卖部门进行大裁员,尚在情理之中,可是对年增长率将近50%,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第二名Google Checkout的PayPal业务部门也这么一刀切,就非常出人意料了。
此次eBay的裁员人数,在美国本土将近一半,其他700余人分布在全球的各个分公司,影响极大。
紧接着在10月9日,投资过Google、苹果等公司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在硅谷总部办公室召开了旗下所有投资公司的CEO全体大会,出席人多达100余人,这一规模可谓史无前例。
会议主持人是红杉的两个总合伙人莫里兹和莱恩,以及合伙人尤朋。与会人员在走进会场时,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组幻灯片,画面上一座坟墓、两行文字――美好时光,愿灵安眠。之后,他们被告诫,要把每一美元都当作最后一美元来花。
会议的重点为,目前进入了一个经济衰退的开始,创业公司要着重储备资金,而不是去烧钱占领市场。红杉资本的高层还特别要求下属公司对每个部门和在实施的项目要认真检查,做到对“能砍的人员和项目,决不手软”。
还没捱到月底,雅虎的大裁员又一次触到了硅谷科技人员原本就紧绷的神经。上市公司尚且如此“节流”,那些靠风投资金吃饭的创业公司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里,美国非常红火的几个创业公司,诸如网络房地产评估领头羊Zillow、网络社交公司hi5、职业社交网Linkeln创始人的第二家创业公司网络通讯公司Jaxtr、网络个性音乐服务公司Pando-ra、卫星广播公司SiriusXM等都纷纷举起了裁员的大刀。
面对此起彼伏的裁员风潮,著名科技博客Tech Crunch记者斯考菲尔德在10月17日索性了一个“Tech Crunch裁员跟踪指数”,即时跟踪目前已经裁员的公司和人数。
科技股行情看跌
市场需求的缩水不仅引发了IT公司的裁员潮,更直接导致了这些公司的股票变成“抛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
在过去一年的多数时间里,投资者一直将科技股作为信贷紧缩状况及原油和其他商品价格暴涨的避风港。但是,美元汇率自7月中旬以来持续上涨,正迅速抹平美元走软给许多科技公司带来的增长。与此同时,由金融危险而导致的全球蔓延开的裁员活动、信贷标准紧缩及利润下滑令科技公司的IT预算遭遇了更大打击。
花旗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托拜尔斯・列夫柯维奇称:“我正在减持科技股。它现在已日益变得危险。”
举例来说,戴尔8月份曾报称IT开支“保守”,9月16日又表示该公司的产品需求“进一步走软”。戴尔预计成本将会上升,原因是该公司计划采取裁员、并购及其他措施以“提高竞争力”。受此消息刺激,戴尔股价当天收盘大跌11.17%,下跌2.01美元,报收于15.98美元,盘中一度跌至16.50美元,为七年来最低。
另外,科技股很可能因金融服务业的大规模萎缩而蒙受更大损失。长久以来,富裕的金融服务行业是IT服务的主要市场。美国银行、美林、雷曼兄弟和美国国际集团等许多华尔街公司是电脑软、硬件的大买家。Avian证券研究部门主管埃维・科恩称:“金融业IT开支肯定将下降,许多技术升级计划也将终止或暂停。”
1.涉农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基本情况在山西省品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各地不断加强品牌扶持力度,涉农企业的品牌意识也不断增强,积极打造自主品牌。2012年山西省有11个商标被列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中涉农企业占了9个,分别为:醋2个,小米1个,红枣1个,精制坚果仁、加工过的花生等1个,食用油1个,农资类2个。2013年山西省又新增4个中国驰名商标,分别是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汾”、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郭国芳及图”、山西太谷通宝醋业有限公司的“明泉宝及图”、山西糖酒副食有限责任公司的“盛唐SHENGTANG及图”。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作为树品牌、兴企业的有力途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纷纷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主动与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合作,不断研究和开发新产品。2.政府对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山西省对农业科技创新非常重视。近年来,在山西省科技厅的推动下,各级科技部门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星火计划”、“攻关计划”等项目的实施,积极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培植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持,扶持了一大批产业带动明显,科技含量高的优秀高科技涉农企业。另外,针对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规模较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实施了“513”工程,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并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电价和行政性收费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优惠。资金方面,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从2010~2012年,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共计42.11亿元,年均增长24.51%。另外,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84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二、山西省涉农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1.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涉农企业的诞生和快速发展,源于其拥有某项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技术,得益于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偏好和与技术专家及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科技创新在这类企业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企业从成立伊始就非常重视对新技术的开发。而其他大部分企业由于受企业负责人综合素质的影响,大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盈利点放在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依靠低廉的农村劳动力来实现。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还体现在企业存在“简单的拿来主义”和“等要靠思想”。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的活动减少,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寻求创新机会,开拓市场,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2.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创新机制(包括创新组织机构、激励机制和创新文化等)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保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涉农企业中拥有完善的内部创新机制的企业所占比例是很少的,即使是国家和省级认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部分也未能建立企业架构内的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创新文化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更是缺乏。许多政府部门出台的专项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很难在企业内部找到对应的承载机构,使项目缺乏实施条件和基础。从国家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角度看,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3.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短缺科技创新人才决定着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所以拥有掌握先进技术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涉农企业普遍存在研发人员不足和科技创新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涉农企业一般分布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和郊区,而且待遇普遍较低,农企自身科研底子薄弱,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研发人才,造成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数量上短缺;另一方面,现有的科技创新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或因缺乏一定的创新氛围而使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使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人员,在质量上难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4.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2]从资金来源上看,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大部分流向了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可申请的资金和项目所占比重很小,政府出台的直接扶持政策也只是针对认定的少部分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相比涉农企业数量众多的现实,总的扶持规模和力度还相差很大。另外,部分涉农企业由于规模小、基础差、知名度低等原因,从银行贷款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因门槛高而难以实现,企业民间融资渠道不畅等都限制了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资金的用途上看,目前,涉农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大部分是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或用于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和专利的购买,真正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比重非常低。5.科技市场和信息服务平台不完善科技市场发育的规范程度和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决定了企业寻求外部合作的交易成本和对外部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涉农企业发育较晚,企业规模不大、人才缺乏,总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依靠外部资源可以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是企业解决自身技术创新难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和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未来会倾向于根据企业对市场的判断而形成创新的需要,通过集成资源,组织各方力量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这更加需要成熟的科技市场和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撑。目前,山西省在科技市场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科技成果针对性不强、与生产脱节,交易不规范、科技信息服务质量不高、合作收益难划分、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等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科技创新。
三、提升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型 小微企业 金融支持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特点
小微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具有非常特殊的发展特点,在企业成立之初不会立即出现经济活动,在一段时期中会处于资金输出阶段。很多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生产期间基本都会选择市场某一个方向展开研究,依靠固定订单或是流水订单进行生产。在生产与研究期间,对于研究结果而言存在不稳定性,加之资本使用与偿还能力上不能形成正比,所以小微企I融资不能采用传统借贷形式实现。在正常情况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建立之初基本都会通过自己筹集或是天使投资等,结合政府支持与政策优惠运行,若是自己筹资渠道行不通或是政府支出上不能给予更多方面,需要将发展眼光放在融资或是投资市场中。
处于发展期的小微企业基本上已经能够很好的解决资产问题,同时具有相应的研发能力,企业能够具有自己专有的研究专利,政府同时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与肯定,市场发展能够保持稳定,具有自己专业研究团队,在发展前景与发展潜力上都具有很大上升空间。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发展期基本都会发展迅速,不管是经营模式还是手段都优先于其他小微企业。据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处于发展期的小微企业年销售额都能够达到一千万之上,信用等级与技术评价等方面都保持良好。这种小微企业研究方向与发展特点等都比较符合市场的要求,能够达到高成长、高科技,为社会提供全新服务。发展期小微企业不管经济实力还是发展条件等方面都比较符合商业贷款的要求。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现状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讲,企业建设规模比较小,并且在各个方面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生产与投资风险都比较大[1]。这种企业建设之初基本资产都属于自己筹集,政府支持方面资金来源比较狭窄,能够提供优化或是服务的范围比较小,政府在重视程度上不够,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投资就比较大,政府很多投资门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对小微企业发展推动比较小。
(二)融资的要求比较高
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很多制度上设计的不够完善,对于小微企业来讲不利于融资。银行在发放贷款期间比较中意于建筑规模较大、企业流动性质较强的大型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本身在流动性上就比较差,并且生产规模属于小而集中,在资产抵押或是担保上不能满足银行的要求。银行本身对于这方面的金融业务比较少,并且缺少业务创新手段,所以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银行融资方面不能顺利得到支持。
(三)科技市场发展缓慢
市场经济发展下,科技市场属于高技术发展区域,发展速度上比较缓慢,不能很好满足小微企业发展需求[2]。企业本身在市场上的融资只占有银行融资的十分之一,同时在风险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与掌握,因此市场发展期间对于小微企业来讲没有起到充分的促进作用,各种科技型融资业务或是债券等非常少,满足不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需要。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创新完善
(一)提高政府支持力度
在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过程中逐渐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利用政府的支持更好的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与稳定。首先在政策支持上扩大服务范围,建立完善的政府结构以及技术组织体系,利用政府的强制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创建优秀的银行市场发展环境,建立全面信息化沟通交流平台,拓宽银行发展渠道以及金融资产门槛,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空间以及支持。最后在金融政策上进行优化调整,降低税负收取,加大政策优惠,提高政府给予的各项补贴,在发展政策等全方面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保证企业活动周期
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讲,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企业进行资产投资以及股份入股,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训练与管理。在资金上提供充分的支持,借贷利息上进行降低,提供小金额的直接性资助。在企业发展阶段放松整政策性资产投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大科研投入手段,将研究成果转换成价值型产品进行出售与生产,扩大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前景。扩大信贷金融结构需要重视对风险的控制,根据政府给予的各种税负政策逐渐引导企业优化的投资机构,利用创新的投资手段进行风险投资。银行方面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评估,相应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控制的金融业务,将银行金融风险与小微企业进行紧密联系,形成相互平衡的状态展开金融投资。
(三)加强市场调整支持
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小微企业来讲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小微企业期间需要更好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利用市场繁荣发展以及丰富企业板块类型的方式进行市场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型市场贸易发展。利用市场发展制度进行创新与优化,通过债券股票等方式对小微企业金融发展进行优化。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与投资制度,保证金融资产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市场对退出机制进行加强,建设多样化风险投资方式,积极发挥市场管理运行机制,在市场平稳发展基础下保证小微企业发展进步。在金融银行方面增加银行系统管理准则、加强集团性质、建立优化完善性政策支出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上市公司以及各种私有资产投资方向,在小微企业发展中实现金融保险以及养老基金等的管理与优化,逐步实现金融资本循环,稳定小微企业在市场发展的速度,完善市场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四)加强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
商业银行是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持结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下重要的信贷融资方式。在商业银行发展中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设立专门的信贷管理部门,结合小微企业发展方式以及结构进行规模性的调整,制定相应的信贷产品。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业务主要包含固定利率的商业贷款、利率上下浮动的贷款形式或是循环贷款等,利用多种形式的商业银行金融方式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小微企业需要通过多方面改进与完善之后才能很好的实现发展与进步,利用政府政策支持或是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不断创新完善呢,更好的实现我国科技型产业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孙一弘,李凯旭.科技型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16,1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