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8:21: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乡村特色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好路子。
存在的问题:一是定位狭隘,旅游模式雷同化。乡村旅游常被大众错误定位为农家乐,而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画上等号。目前,不同地域不同村庄为游客所提供的乡村旅游模式大同小异,多为采摘瓜果蔬菜、垂钓、爬山等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各处乡村旅游高度雷同化。且多数人选择乡村旅游的目的在于感受别于城市的乡土气息,过于单一的体验让乡村旅游发展困于瓶颈。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开发,缺乏文化挖掘。田园风光确实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卖点,而本土文化却是乡村游的亮点。当前,大多乡村旅游仍然缺乏特有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的传达,影响乡村旅游长远持续发展。除了有别于城市的美景之外,游客更多是体验不同风土人情和农耕文化,如江西婺源的“篁岭”、陕西咸阳的“袁家村”就是乡村旅游的成功典型,每年接待的游客量达数百万之多。三是乡村建设“无差异化”。乡村建设缺乏大胆创新执行力,当某乡村建设模式获得成功,大家便一窝蜂的照搬照抄式的模仿,导致“千村一面”。
对此,建议:一是要“定好位”,全面整合当地资源。立足实际,明确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所要达到的目标。邀请专业人才,制定全镇乡村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全面摸排、梳理全镇乡村旅游资源,结合道路基础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建设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的乡村旅游功能景点,尽可能防止低水平发展,避免同质化开发和无序竞争。二是要“布好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找到当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大程度释放政策、资源红利,做到既引得来游玩的人,又留得住游玩者的心。通过合理定位乡村旅游主题特色,进一步发展一批乡村特色民宿、休闲街区、采摘基地,培育形成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三是要“造好势”,利用好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结合时下最流行的即时社交和短视频平台,把本地乡村的美景更快更好地向外传播。积极运用新媒体、报纸、视频等手段,吸纳 “粉丝群”,利用抖音等宣传平台,上传短视频,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传播的效率和范围。结合自身特色、吸取优秀经验做法,积极策划对外宣传活动方案,如采摘节、文化节等。增加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旅游对外宣传工作顺利开展。
。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好路子。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15年“互联网+”正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思维的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链及营销、服务环节融合起来,从而加快提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996年美国创立的Expedia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其业务约占全球在线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在线旅游的航母。而1999年国内创立的携程旅行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旅游企业对传统旅游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们不仅为旅游行业飞速发展注入活力,而且从整个产业链上重新整合了旅游产业。继传统旅行社之后,OTA(比如携程、途牛)和垂直搜索平台(去哪儿网)先后出现,随后大型平台电商平台(比如淘宝旅行、QQ旅游、京东旅行等)也开始涉足旅游市场,而近年来,旅游UGC网站蓬勃发展,它们从内容、心理的层面与用户进行着近距离的沟通。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给旅游产业增添了更多未知的可能,在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各个链条存在着大量潜在的机会。
二、浙江省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浙江省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乡村旅游应运兴起。目前,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已经形成类型较为多元的城市近郊“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古镇、具有文化气息浓厚的古村落及农业新村等。比较典型的三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大产业格局的遂昌模式、高起点打造高端乡村旅游产品安吉模式、新思路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机制的德清模式:这三种模式依托地方的本土与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取得一定的发展绩效。浙江省也是全国非遗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乡村本土文化很多尚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在开发的过程中,又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在经营规模上普遍偏小,经营者的品牌意识非常淡薄。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入,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来领,浙江省乡村旅游升级问题也迫在眉睫。
三、互联网+与乡村旅游的基础研究
(一)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导航平台的实现
(1)导航是利用地图服务和导航服务,进一步扩展到景点类、酒店类、餐饮类、生活服务类的预订方式。利用流量数据整合我省的航空公司、公路铁路客运、酒店、旅行社、景区、餐饮等乡村旅游领域的重要环节,打造专注于乡村短途旅游主题的在线导航平台。(2)依托导航地图服务将消费信息深度覆盖浙江省乡村旅游吃、住、行、玩。除了传统地图功能外,增加预订与支付功能,以及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关键词标注。(3)创建浙江省乡村旅游导航手机APP,推送最新乡村旅游信息,建立垂直搜索平台,增加旅游用户真实点评、建立乡村旅游社交群。聚集其他O2O领域的平台,如拉手网、大众点评等,对接租车、短租、天气、拼游等应用,基本满足旅游用户需求,进一步完善我省乡村旅游LBS(移动位置服务)生态圈。(4)线下完善旅游服务与用户体验。线上线下良性对接的O2O大潮带动乡村旅游更加蓬勃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特色文化与旅游经济的链接
(1)加强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内涵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创建生态+传统文化+智慧乡村旅游新思路。(2)完善建设移动基站、建立免费WIFI、智能导游、APP信息推送、二维码电子讲解、智慧眼镜等互联网应用,打造智慧特色文化乡村旅游。(3)互联网思维下,特色文化必须体现乡村本土特色,利用网络、自媒体、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推广传播。浙江省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免费向游客开放的同时,建立与此相关的微博、APP软件、线上网站、线上博物馆、线上纪念馆、以及实体博物馆、实体纪念馆、体念中心等,一来是提高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二来也是全面推动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传播的途径。
(三)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升级
(1)完善乡村农产品+文化旅游+电商模式,如淘宝专为遂昌打造的中国遂昌馆,凭借丰富的物资资源,遂昌将特色农产品融入了生态体验游。(2)综合集成。互联网思维下我省乡村旅游与在线旅游企业的互动、乡村旅游与电商平台的对接、乡村旅游与搜索平台的链接(百度、必应、谷歌等)、乡村旅游与政府行政推送的结合。
(四)现阶段浙江省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
按不同的地域特征、旅游经济形态、特色文化资源遴选出5个乡村进体数据分析、研究。(1)依据特色文化资源、特色产品、地域特征、旅游品牌等数据分析结果,提炼出适合互联网对接的乡村旅游数据。(2)依据城镇传统特色文化,地域环境、地方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信息等数据分析,制定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发展阶段性方案。
四、利用互联网+来推动浙江省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
互联网思维正在为特色文化乡村旅游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将从三方面推动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1、智慧链:互联网+通过整合创意、硬件、软件、资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2、平台链:互联网+提升和重塑了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产业的平台经济,以“便捷”和“开放”作为广泛吸附的终极武器。3、数据链:乡村旅游产业正在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采用可量化的多角度数据,推动了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1)建立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线上平台,推进线上预订支付、线上咨询、线上导航、APP古镇旅游推送、微博营销等。随着互联网端的推进,通过注册、电子门票等多渠道收集旅游动向信息,形成各类数据分析。比如旅游人年龄、旅游方式、旅游者身份的分类,可以根据旅游方式的不同,跟团游、自助游的区分进行分别信息推送;根据旅游者的年龄、旅游目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移动信息推送。(2)湖州市南浔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灿若云锦,民国建筑保存完好。结合物联网科技,比如联想一款可穿戴设备new glass畅游古镇,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知古镇的前世今生的穿越式生活体念。(3)“青瓷文化之乡”的慈溪上林湖,如编排传统戏剧,整合演出场所、电商平台、O2O模式线上线下售票、系列越窑讲座、戏剧情境结合动漫游戏等线上线下二者结合、交互联动的诸多方式,打造青瓷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具有千年历史的越窑文化可持续发展,促进慈溪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振兴,其中首要着力点就是产业振兴。在当前我国农业面临农产品供求失衡,产业竞争力持续偏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等突出矛盾前提下,亟待重新审视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加快转换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发展新路径、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特色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结合培训内容,我将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的意义、面临的挑战和几点建议谈谈我的感受:
一、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意义
中国地广物丰、资源禀赋区域差异较大,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走差异化发展路径,是当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大农业相比,特色农业的特点十分鲜明,除具有资源、产品优势特色外,多数还蕴含社会、文化、历史等特色元素,因此特色农业也具有功能多元、价值多重的突出特征。发展特色农业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对加快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依托地区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种结构、种植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科学布局,协调推进产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发展特色农业也是推动农民脱贫增收的现实途径。特色农业多集中在偏远和资源贫瘠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多是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促进这些地区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发展特色农业也是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重要举措。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有利于满足国内持续增长的多元化、优质化农产品消费需求。发展特色农业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加速农村人才集聚、促进乡村文化传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协调推进“五大振兴”,实现全面振兴。
二、我国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目前仍面临较大挑战。从产业内部障碍来看,首先是特色农业生产规模有限。受目标市场区域相对集中影响,特色农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多集中在区域内。盲目扩大规模易导致市场饱和、产业 效益受损。 其次是要素配置效率偏低。突出 体现在技术、资金、主体、信息、基础 设施和装备等有效供给不足。特色 农业普遍存在信息化、智能化、机械 化水平偏低的问题。 再次,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精深 加工开发不足。特色产业开发仍以 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和全产品 开发较为欠缺,产业产品价值挖掘 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最后,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区域 内打响品牌的特色农产品不少,但 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 的特色农产品屈指可数,特色农业 普遍存在资源和产品特、优,但影响 力不够大的问题。 再从产业发展外部制约看。一是 特色农业面临外部竞争。部分特色 农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面临国内 相似产品的竞争;部分外向型程度 高的特色产品面临进口产品的替代 和冲击。 二是特色农业市场风险较大。生 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引发产量波 动和价格波动,“蒜你狠”“豆你玩” “姜你军”等均是特色农产品市场风 险较大的体现。 三是特色农业保障机制缺乏。国 内尚缺乏针对特色农产品实施生产 保险或市场保险支持政策,生产主 体和产业发展保障水平较低。
三、促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加强特色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认识和挖掘地区优势特色资源,合理开发和布局优势产业,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例如《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提出 到 2020年,10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 达 8100亿元,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 综合产值 10000亿元以上。全省农业 增加值达 3000亿元。近年来,云南发 展高原特色农业,精心打造粮食、畜牧、烟 草、蔗糖、橡胶等,迪庆、丽江、怒江、大 理等州市凭借三江并流区域和相似 的高原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资源优 势,依托河谷地带大力发展高原渔 牧、高能食品、高原旅游等产业,打 好“三江并流”牌,效果凸显。
二是强化特色农业发展科技和装备支撑。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开发,强化精深加工技术、设备研发和深加工产品开发,有效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产业附加值。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机装备、仓储、加工、物流、冷链等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我国现代农机工业不断发展 壮大,到 2018年,我国农机装备产业 企业总数超过 8000家,其中规模以 上企业超过 2000家, 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 务收入达到 2600亿 元,能够生产 4000多 种农业装备产品,市 场规模占全球的 45% 以上,国际贸易总量 占全球的 20%,成为 世界农机装备制造和 使用大国。技术和产 品不断优化升级,攻 克了精细耕作、精量 播种、高效施肥、精准 施药、节水灌溉、低损 收获、增值加工等关 键核心技术,满足 90%的国内农机市场 需求,支撑农作物机 械化水平达到 68%。水稻精量直播 机、60行大型播种施肥机、精量植 保机械、智能采棉机等重大装备与 国际先进水平齐平,基本解决了水 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大 豆、油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高质高 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瓶颈及装备制约 难题。 湖北随州、钟祥的香菇产业企 业,在新技术、新产品、高品质的引 领下,与全国行业知名院、所、校联 姻,研发食用菌冻干食品工程技术, 并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真空冻 干生产线,生产 7大系列 50余种产 品,在全国香菇行业中,保持龙头地 位。今年一季度,湖北全省农产品出 口逆势增长 6.8%,其中蘑菇罐头出 口同比增长 4267.3%。
三是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解决生产发展规 模有限的同时,通过多功能拓展和 利用,深度挖掘特色农业蕴含的文 旅、历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加速 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显著 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浙江省户均耕 地不到 4亩,低于全国户均 7.5亩的 水平,从 2011年开始,浙江提出进一 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 业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联动发展。目前,全省农村产业融 合已进入产业链不断延伸,在推进 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势农产品 的基础上,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 体化发展。如安吉的竹产业,已形成 从竹资源到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 纺织品以及竹叶黄酮、竹醋液等系 列产品;桐庐、德清的美丽乡村旅 游,武义、开化的创意农业,义乌、遂 昌的农村电子商务,嵊州的现代农 业综合体等大展宏图。
一、乡土音乐的涵义
所谓“乡土音乐”,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文化,也就是民间音乐,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先生曾经说过,“乡土音乐教育”简单地解释,即:“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
二、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乡土音乐与课堂音乐的相互促进
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资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材,统一的音乐教材既要受到篇幅的限制,又要包含古今中外多种题材、体裁的音乐内容。如果说课堂音乐是一种普通常见的食物,那么,乡土音乐就是“土特产”,调味调剂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例如:欣赏第七册中国台湾的童谣《月亮月光光》时,可以联系到乡土音乐童谣中的《外婆谣》;在学习十一册中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可以和享誉中外的“青瓷瓯乐”相结合,学生听到家乡的音乐,还是用方言来表现会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并会产生自豪感。如此让学生在学习课堂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乡土音乐的独特魅力,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乡土音乐通过课堂音乐得以传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音乐教育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2.有利于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发展
相对于城里孩子来说,虽然农村孩子在学习音乐的硬件设施上目前还无法与之相比,但他们能经常嬉戏于田间地头,能够接触到最自然、最纯真的乡土音乐,这是他们学习的最好课堂。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重视乡土音乐教育,充分开发和利用这座民间艺术瑰宝,不断丰富、充实农村音乐课程资源,走出一条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音乐教育之路。
3.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和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农村的孩子淳朴善良,这或许就是土土的乡音和悠悠的乡韵所赋予他们的本性。乡土音乐来源于生活,在它的歌词中总有一些内容是对人的教诲,宣传或排斥一些东西,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在这些价值观里,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因子在里面,如:歌颂纯朴、善良、勤劳、勇敢、诚信的品德,教育人们要遵守传统美德,成为健康、高尚的人,如:本市的乡土音乐“雀咚咚”的内容大多以“忠孝”为主,反映了民间扬善惩恶的淳朴民风。所以,乡土音乐对学生德育教育、发展学生的特长、兴趣等,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乡土音乐进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乡土音乐的独特内涵与魅力,感受充满亲情的母语音乐文化,以此激发他们爱家乡、爱音乐的热情和对乡土音乐的浓厚兴趣,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一、基本情况
茶店乡是林州市一个典型的山区乡。全乡下辖23个行政村,3.4万口人,总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山峦丘陵面积占到90%,是一个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立足乡情,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林药间作,形成了以、黄芩、血参、辛夷等四大品种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强乡之路。
二、中药材发展现状
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茶店乡的中药材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止到目前,全乡药材种植户已达4900余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万余亩,已建成中药材万亩区1个、千亩方3个、百亩园8个,亩均收入在1500-2000元,总产值可达5640多万元。随着中药材种植的广泛推广,原先撂荒的土地得到有效开垦,群众收入也明显增多。据测算,仅种植药材一项产值可拉动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为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效益,茶店乡以药材协会为载体,围绕药材产业基本形成了一条以种植、加工、购销、运输为主的产业链。目前全乡共有中药材协会3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1个、专业经纪人40余名。
三、主要做法
1.发挥六大优势,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
1.1地理优势
茶店乡气候土壤适宜中药材生长,而且境内药材资源丰富,在山坡上野生的柴胡、、血参等中药材品质上乘,药性都比较好,深受市场欢迎。二是效益优势。药材耐贫瘠,种药材与种粮食相比,投入少、收益高。根据近几年的市场行情,在山坡地、旱薄地种植中药材亩收入在1500-2000元,与同等条件下种植粮食作物相比,每亩可增收500-1500元。而且大部分中药材品种生长期为2-3年,减少了耕种管理等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群众种植积极性日益高涨。同时,中药材多为乔灌草品种,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等生态作用。
1.2基础优势
茶店乡在18个村共完成退耕地造林6400余亩,为林药间作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同时抓住国家改善农村人畜饮水的政策机遇和开展水利大会战的机遇,目前在山区各村的路边、田间地头共建成旱井水窖6000余眼,每年能蓄住雨水10万方以上,有效解决了山区群众种药材的用水问题。
1.3群众优势
许多山区群众具有种植、采挖中药材的经验,而且经过近几年的推广种植,大部分群众已从思想上、收益上、技术上接受了这一产业,大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五是市场优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传统中医药发展更加迅速,对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药材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六是组织优势。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群众从种药材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群众种药材积极性越来越高,对干部越来越信任依赖,支部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抓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协会及合作社的契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引发了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热情。
2.落实四项措施,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2.1从零散种植向集中种植发展
茶店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大都是一家一户在山坡上比较零散的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为此,茶店乡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流转土地2100余亩,将集体土地、退耕还林地等由村委会集中收回经营权,再向外统一承包,集中连片种植,实现集约化生产,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为加快中药材发展,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扶持中药材发展。对种植药材20亩以上的大户,每亩按20元标准进行奖补;对种植药材50亩以上的大户,乡里负责免费提供药苗和药籽;对建成千亩方、百亩园的村分别给予2万元和5000元的奖励,同时对村支书、主任和主抓副职都要给予奖励。采用补贴农户、免费供种、土地流转大户种植、药材合作社提销服务、技术指导等途径引导群众广泛种植,通过重点村带动,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全局的发展势头。
2.2从粗浅经营向精深加工发展
以前药农从地里收获中药材后,大多是经过简单的晾晒后直接出售,价格偏低,收益不高。为此,茶店乡与城郊药材切片加工企业联合,对药材进行加工再出售,提高药材种植效益,真正实现从卖“草”向卖“药”的转变。目前正在洽谈新上一家药材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药材深加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2.3从分散销售向专业市场发展
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协会及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在帮扶方面,实行种植能手及党员干部包农户责任制,每个种植能手都要帮扶5户以上,包种植、包技术、包资金,扶持弱势家庭走上致富路。目前,全乡的帮扶比例达到90%以上;在销售方面,实行统一购销,避免恶性竞争。到销售时期,中药材协会、中药材经纪人统一组织、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材的价格。在市场方面,在原有的磊城、胡家沟药材收购点基础上,在茶店中心集镇发展一个中药材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中药材专业交易集散市场。
1.强化政府主导,构建三个体系
年初以来,延吉市委、市政府从强化自身职能入手,切实把“示范提升”工程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把实现农村面貌大改观的工作目标纳入到延吉市落实“长吉图规划纲要”、推进延龙图一体化建设工作中来,从全局的高度来统筹开展新农村建设。
1.1构建规划体系,打造发展框架 在《长吉图规划纲要》和延龙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框架下,结合延吉市实际,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作为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按照《延吉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延吉市民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本着科学编制规划,体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全力抓好镇域总体规划以及重点村建设详规的编制,做到生产依托地域优势、环境突显民俗特色。新制定并实施了《延吉市2010年民生行动计划》、《2010~2012年项目建设计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原省级试点村、推进村和新确定的示范村新农村整体建设规划已全部完成,“城、镇、村”三位一体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网络体系得到了完善和补充。
1.2构建政策体系,提供发展保障 在认真落实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延吉市“示范提升”工程建设方案》、《农村改建生态卫生厕所实施方案》、《延吉市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和《延吉市“新居工程”实施方案》,完善了《延吉市村书记主任参加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延吉市农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网络,在全市3个镇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34个村设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农民工提供岗位援助、劳动维权。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保障。这些政策的制定,有力地指导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1.3构建帮扶体系,整合发展动力 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帮扶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部门落实帮扶责任、企业实行村企共建等形式,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建设方式。全市所有市级领导和78个市直机关分别与54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仅上半年为农村提供各类款物280多万元,衔接项目40余个。村企共建活动对农村带动帮扶作用日趋明显,全市龙头企业带动基地4300多公顷,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带动农户9000余户。广泛开展送书下乡、电影下乡、舞台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送书1.6万册、电影30场、演出9场。市新农办与市广电局联合创办了“走近三农”电视专栏节目,突出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人、具体事、具体做法,今年已制作9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突出工作重点,加强三个建设
“示范提升”工程开展以来,延吉市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举措,在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和农民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1发展新产业,培育壮大现代农业 围绕发展“都市”型农业,积极发展蔬菜、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三大优势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农”元葱、“海兰江”大米、“三农”苏子叶、“延绿”有机蔬菜等农产品品牌已经趋于成熟。2010年,全市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200公顷。其中苏子叶、烟叶、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力推进东菜西移工程,投资400万元在朝阳川镇完成60栋蔬菜大棚主体工程,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仁和禽业、利民养牛、韩吉牧业等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在巩固发展“一村一品”格局的基础上,延吉市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开展规模化种植和养殖,促成各种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7个、新增带动农户170余户。目前,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37个、专业协会已经达到23个。“企业带协会、协会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得到进一步巩固,直接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2.2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围绕延吉市《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的施行,市委、市政府把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和再就业能力作为农民素质工程的根本目标。开展了以“科技之冬”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去年入冬以来,累计完成农民科技培训3万余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余人,认证培训基地4个。通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积极开展“五好村”、“五好农户”争创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转变观念,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组织开展“双学、双比”和争当致富能手等活动,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3建设新村镇,优化农村整体环境 延吉市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使全市农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一是深入实施村容整洁工程。结合全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各镇广泛开展美化、净化、绿化活动,通过采取市镇村三级干部包村、包点,加大对重点路线和区域的整治力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和文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市、镇两级投入500余万元,为四个镇购买了垃圾箱、垃圾车,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使全市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了76%,投入140万元,在全市农村改造卫生厕所1300座。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农村共清运垃圾1.9万吨,清理边沟1.2万延长米,植树6000余棵。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整合各类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已开工建设19公里村路、4个村屯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5公里的排水工程,年初确定的500户泥草房改造任务已完成330户。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有三个镇进入省级卫生镇行列,一个镇进入国家级卫生镇行列。
3.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三个机制
为使新农村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延吉市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措施入手,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3.1建立督查考核机制 按照省委《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指导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细化“五好”村(生产好、生活好、风气好、环境好、管理好)考核细则,从内容上突出了环境整治在新农村建设评比中的地位,从对象上严格了历年的各级试点、推进和示范村的标准和要求,扩大了“五好村”评选比例,全面规范全市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示范村的监督考核、验收奖励制度。完善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督查制度》,按照全年任务和阶段工作对新农村建设任务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范围、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
3.2建立投入激励机制 今年市财政拿出7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本着奖励先进和重点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资金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对群众积极性高、进度快、成效明显的重点村实施以奖代补,以此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细化并完善严格的投入程序,对投入的对象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投入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
3.3建立资金整合机制 为了更好的求得新农村建设资金效益最大化,形成资金的整体合力,市政府在争取省级支农整合资金的基础上,要求市财政、发改以及各涉农部门紧密配合,本着“统一规划、捆绑投入、共同实施、分别验收”的原则,以项目带动、产业带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农资金整合。加快村屯道路、农村饮水安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步伐,解决项目交叉重复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资金规模效应,确保完成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势产业的发展。上半年,全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达250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指导思想
围绕“突出山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主线,牢固树立“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大旅游、大发展意识,结合我镇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的特点,以民族文化底蕴、宗教建筑、自然生态和特色种植基地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目的,以新农村建设和景区(点)为发展重点,抓好乡村度假型、依托景区型、农业观光型、产业带动型、民俗风情型等乡村旅游业类型,大力发展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环保一流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二、目标任务
乡村旅游规划范围为新村点至上庄村,依托新建乡村旅游门楼、红色景点、绿色生态、宗教寺庙等旅游景点,利用乡村农舍、瓜果园、有机农业基地、苗木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开展以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乡村闲趣为内容的旅游活动,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交通、农田水利建设、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工程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使乡村旅游成为我镇旅游业突出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2020年完成特色养殖基地1000亩,有机农业基地1000亩,瓜果园500亩,休闲度假农庄3家,农家乐10家,农家旅馆8家,年接待能力20万人以上,把镇打造成全县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领导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生态创建办,生态创建办负责人肖建胜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本镇的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工作。
四、方法措施
1、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村点建设与乡村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把握机遇,加大力度,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解决乡村旅游资金“瓶颈”。
2、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现代农业相结合。紧扣镇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使发展乡村旅游与镇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相协调,并与全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依托我镇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宗教文化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坚持以村为单位发展特色农业,块状发展,形成规模,体现特色,集聚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效结合。
3、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相结合。我镇以蜂蜜、有机蔬菜、有机草莓、黑山羊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为了使农民手中的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有效改变农业粗放型的现状,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产品就地消费份额,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升值。
4、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清洁工程相结合。环境是旅游的基础条件,要帮助农民提升环保意识,充分改善和维护好当地的生态人居环境,坚持做到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帮助农民改善卫生条件和接待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
5、发展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保护相结合。着力在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上下功夫。对于具备开发潜力的民俗文化,要引导和激发本地农民的认同性与自豪感,重点挖掘和保护原生态民俗风情的文化内涵、生活特色,以“富、学、乐、美”为最终的发展目的。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突出特色、全民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完善要素,迅速提高我县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奋斗目标。利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以生态休闲、乡村体验、农业观光、健身营地为主题,由乡村旅游农家院、特色村、特色点及乡村度假基地(乡村旅游景区、乡村酒店、度假村)构成的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经营规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乡村旅游成为连通城乡的旅游大市场,成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到2011年底,建设乡村旅游特色村30个、特色点50个、星级乡村旅游农家院600个,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80万人次。
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新农居建设规划相结合,先规划、后建设,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乡村旅游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因地因村制宜,突出乡村旅游项目的民俗性、亲和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三)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示范引导与全面推进相结合,重点扶持示范村、示范点、示范户加快发展,带动和促进乡村旅游整体发展。
(四)注重保护、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科学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合,注重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农耕文化等乡村旅游核心资源的保护,避免因盲目开发和低层次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破坏。
工作重点
(一)抓好规划编制。按照“高起点、提档次、上规模、有特色”的要求,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编制完成3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50个特色点发展规划,初步构建乡村旅游特色规划体系。
(二)搞好示范点建设。采取积极引导、大力扶持、政策优惠、资金倾斜等方式,打造3个省级、5个市级、10个县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点对全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体系。
(三)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旅游标识标牌、游客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等乡村旅游公共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档次。农业、林业、畜牧、水务、交通、电力、通讯等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不断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四)注重保护环境。县委农工委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指导乡镇、村加强村容村貌治理和旅游景点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整治;建设、规划、卫生、环保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乡村旅游环境的保护及整治工作;旅游部门要根据乡村旅游景区生态承载能力,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有效整合游客资源。
(五)突出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民俗文化内涵,创新开发具有迁西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对根雕、石刻、皮影、剪纸、栗花编织等传统民间工艺品进行精心包装,展示民间工艺制作技艺和过程,丰富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纪念品,充分彰显我县乡村旅游的文化魅力。
(六)加强规范管理。县劳动保障、教育、旅游、卫生、安监等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强化对乡村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重点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旅游文化、旅游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制订《迁西县乡村旅游管理办法》、《乡村旅游经营户星级标准及评定办法》、《乡村旅游特色村评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大力推广乡村旅游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对乡村旅游价格监管,坚决依法打击欺行霸市、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
(七)强化宣传促销。旅游部门要制定乡村旅游促销方案,搞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在京、津、唐、承、秦等周边城市进行宣传促销,加强与其黄金旅游线路的对接,在县城、主要景区景点设立乡村旅游宣传广告牌,印制和散发乡村旅游宣传册;充分利用我县旅游的品牌优势,加强景区(点)与乡村旅游的联合协作,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保障措施
(一)加大项目资金投入。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的规划编制、重点项目扶持、宣传促销、人才培训、表彰奖励等;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实体;采取贷款财政贴息和定额补贴的方式,扶持乡村旅游加快开发。
(二)保障项目建设用地。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可通过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可用于该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景点,支持村民在自己承包的果园、林地、池塘或庭院开展农家风情游和乡村民俗游。
(三)扶持重点项目发展。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特色村、特色点、经营户予以税收优惠(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和资金扶持。
1、经验收授牌的二至五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由县政府一次性分别奖励0.8万元、1.2万元、1.6万元、2万元。授牌后,乡村旅游经营户扩大经营规模,每晋升一个经营级别,县政府给予相应级差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