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8:21: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研的基本素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ng Fang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南宁 530006)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usiness School,Nanning 530006,China)
摘要: 本文从运筹学课程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运筹学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运筹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结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对运筹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direction and idea of teaching reform, combining the teaching idea of quality training, puts forward a unique view on innovation practice of operations research course teaching.
关键词: 运筹学 教学改革 素质培养
Key words: operations research;teaching reform;quality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02-02
0引言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的方法,解决经济、管理、军事等领域中提出的专门问题;由于这门课程内容丰富、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并可为决策者选择最优的定量决策依据,因此成为很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然而,在当前实际教学中,运筹学授课存在着理论性太强、灌注式教学等问题,较偏重于数学方法的论证,而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印证往往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亟待改进。
1运筹学课程的特点
运筹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规划论、库存论、图论、决策论、对策论、排队论等内容[1]。同时,运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具体特点可概括如下:
1.1 运筹学理论应用广泛其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部门、工商企业以及各种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不受行业、部门的限制。
1.2 运筹学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身应用科学它既是对各种经营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又涉及到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终应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应收到实效。
1.3 运筹学是一门技术,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2运筹学教学的实践现状
2.1 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2]目前,在我们高等院校中,对于运筹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常常仅限于平铺直叙地讲解课程内容,具体地涉及到理论的数学推理以及解题技巧等方面。虽然讲授过程遵循了系统和严谨的原则,但难免存在讲授形式单一,教学手段死板,以及缺乏课堂活跃气氛、考试成绩评定不够全面等问题。
2.2 教学重点不突出,重理论轻应用由于运筹学课程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等特点,同时执教高校运筹学课程的大多数教师思维缜密、逻辑推理能力较强,因此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比较倾向于讲授运筹数学的深奥,热衷于运筹学中数学模型的复杂和数学方法的精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将授课重点放在算题、解题环节上,而忽视了运筹学的原有特色,即运筹学的亮点在于能够解决跨学科的大量实际问题。其实,运筹学课程蕴含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很多的理论知识作为储备,而教学中的学时分配又比较有限,运筹学的教学环节不可能囊括运筹学的所有知识内容。另外,我国高校中当前使用的绝大多数运筹学教材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做法。
2.3 教学理念不先进,不能与时俱进当今社会中,各学科的知识领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交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本门课程本身的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科发展的前景与先进理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施教,那么课程本身就失去了学习的价值。
2.4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缺少互动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经验和实际调查分析可知,学习过运筹学课程的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都认为课程的难度大、理解不透彻等,遇到了问题无从下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①运筹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涉及内容广泛、其理论背景有很多数学推理等,很容易遭到学生的抵触;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因此学习起来相对吃力;③当前的绝大多数运筹学教育一味地以老师讲授为主,老师只是将知识严谨、系统地传授和灌注给学生,而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④教学内容以理论性教学为主,涉及到对实际问题解决比较少,没有勾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爱好。
3运筹学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的思路及建议
3.1 教学理念的提升运筹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方法理论,更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践的应用科学。因此,教学理念不应仅限于技术方法的传授甚至是算题解题方法的灌注,而应更多地去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因此,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应当得到高校及其老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以相关项目为载体,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形式的新型教育模式,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播,不但能够刺激生产、研究的进展,更能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会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3.2 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当前的运筹学教材编写内容中大都涵盖了规划论、库存论、图论、决策论、排队论等内容,理论性过强,而各地高校的学生能力相差甚远,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掌握情况适当进行调整,达到教学内容合理的要求。首先是培养目标,本科教育不同于专科,其更注重于素质培养,教学内容也应据此有所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所需知识结构,由于运筹学课程的复杂性,学生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铺垫,才能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最后是课程内容安排,应当抓住教学重点将知识有效地传承下去。整个运筹学的教学体系层次如下表所示,包括基础类课程、运筹学课程基本理论以及运筹学技术应用实践三部分内容。
3.3 课堂讲授艺术的重新定位在运筹学教学中,讲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尤其是像运筹学这样的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因此在讲授艺术上应多采用以启发式引导为主,并适当辅以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讲授方法。而作为运筹学教师,课堂讲授要力求清晰严谨、深入浅出、精辟而深透。
3.4 知识内涵的挖掘整合运筹学本身具有一套完整的优化理论,首先可以从现实生活或场合中抽出问题的本质要素以构造数学模型,寻求一个跟决策者的目标有关的解,其次探索求解的结构并导出系统的求解过程,最后从可行方案中寻求系统的最优解法。随着现代运筹学知识的不断发展,运筹学的应用可以面向经济、技术、军事、社会、医学、生态和政治等各类复杂系统。因此运筹学的知识内涵应当与社会大系统结合起来,可能会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运筹学的理论和技术等还在不断发展中,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可能不断出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接纳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注重运筹学知识和内涵的潜在发掘和整合。
3.5 实验教学的有效配合运筹学教学理论性较强,若能配以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将会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从我们自身的感受中可以得知,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因此,积极地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进入到实验的环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内容,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相关知识点,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实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习没有目标、枯燥乏味、失去兴趣、缺勤率上升,甚至是对任课老师评价较低等问题,通过配合实验教学,则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和亲自动手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结合理论学习达到学习的最高兴奋点,这一点可从图1中的兴奋点曲线得到[3]。
3.6 考试制度的改进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教育中运筹学考试制度尚存在某些缺陷[4]:①考试形式单一,主要采取闭卷考试和考卷考试两种形式;②划定考试范围,教师考试前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③考试的题目难度有限,很多教师经常从网站上找来题目以图省事,或者反复使用同一份试卷;④考试题目不够全面,仅从应试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然的,不利于现代运筹学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客观地检查教学和学习成效,不利于培养学生勤奋刻苦、自主思考的学习态度。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考试制度的上述不足影响到运筹学本科素质教育的进行。因此,可通过随堂测验、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发言等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
4结论
未来的的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而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之所在,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技的加速进步以及整个世界的逐步一体化,这些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各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运筹学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科学,因此,其教学改革自然倍受人们重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本科运筹学教育实践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在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工作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素质培养的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六个角度进行:①教学理念的提升;②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③课堂讲授艺术的重新定位;④知识内涵的挖掘整合;⑤实验教学的有效配合;⑥考试制度的改进。
总言之,本科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追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素质教育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推进运筹学教学改革,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5]。
参考文献:
[1]戴道明.经济管理类专业《运筹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0):150-152.
[2]张伯生.运筹学教学指导思想与方法实践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4):17-21.
[3]东方.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0,(8):139-140.
关键词:生活体验;物理教学;科学素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36-3
1 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学科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1]。 2016年9月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热议,也必将带动中小学新一轮的教育变革和创新。
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无数物理知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朱正元教授提出“从实际情况出发,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的口号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物理教师。生活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意义重大。
2 “生活体验”教学内容梳理
根据物理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概念教学、规律教学、习题教学。基于科学素养要求,“生活体验”的教育功能可以总结为五个方面:知识、过程方法、思维观念、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以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为研究对象,对涉及“生活体验”教学内容与教育功能进行梳理。梳理结果如表1。
3 基于“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生活体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其教学内容与教育功能进行归纳,并针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3.1 通过生活体验,构建物理概念,突破学习思维障碍
案例1 “自感现象及其应用”的引入教学
教学内容:自感
体验名称:千人震
体验过程:用两节电动势为1.5 V的新干电池,几根导线、开关和一个用于日光灯上的镇流器。几位参与体验的同学手拉手成一串,和电池、镇流器、开关、导线连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再断开开关。当开关断开瞬间,同学们会有明显触电的感觉。
体验结论:当开关断开瞬间,绕圈(镇流器)本身的电流变化(减小)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同学触电)称为自感。
教育功能:现在的学生动手机会少,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缺少观察和深入思考,因此学生很难构建物理概念。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活”起来,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促成学生主动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从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2]。
教学建议:物理概念的建立必须借助于感性材料、理性的逻辑思维方法[3]。物理教师结合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运用生活体验指导物理概念教与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3.2 通过生活体验,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案例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探究教学
教学内容: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体验名称:摇绳发电
体验过程:把一条大约50 m的电线绕成10 圈,电线的两端连在一个教学演示用的灵敏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电路。如图2所示,让两个同学东西方向站立,并迅速摇动这条电线,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情况;改变摇动速度再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情况。学生观察发现:摇动电线过程,灵敏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且电线摇动的速度越快,灵敏电流表指针摆动幅度越大。
体验结论:灵敏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说明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了感应电流,且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跟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和快慢有关。
教育功能: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动手体验,使学生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这样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将得到提高,同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现科学素养的提升。
教学建议: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增加学生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历研究过程中得到解决一般问题的规律,从而建立概念或发现规律,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探究时学生的困惑,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3 通过生活体验,检验习题结论,深入揭示学科本质
案例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的习题教学
教学内容:(习题)一个轻质铝管放置在水平桌面,将带有手柄的柱状磁铁插入铝管内,当向外抽出磁铁过程中(忽略磁铁与铝管间摩擦力的影响)( )
A.桌面对铝管支持力等于铝管所受重力
B.桌面对铝管支持力小于铝管所受重力
C.当磁铁拔出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铝管会跳起来
D.无论磁铁拔出速度多大,铝管不可能跳起来
体验名称:磁铁吸铝管
体验过程:一个轻质铝管放置在电子台秤上,读出台秤的示数,将带有手柄的柱状强力磁铁插入管内(保证强力磁铁不与铝管内壁接触)。如图3所示,将强力磁铁从铝管拔出,观察台秤示数的变化;再将强力磁铁以较大的速度从铝管拔出。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自己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体验结论:当强力磁铁从铝管拔出,铝管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所以铝管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对铝管产生向上的磁场力,因此台秤的示数减小;当强力磁铁拔出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对铝管产生向上的磁场力大于铝管所受重力,因此铝管会跳起来。
教育功能: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这是一种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现在的物理课堂缺少这种“物”的东西,而从认知的角度来说,“理”是建立在“物”的体验上,经历了“物”的美好才能激发“物”的本质[4]。
教学建议:习题教学中教师若能用实验模拟出题目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目睹实验结果,这样能降低学生认知的难度,从而也便于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
综上所述,物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具有很的实践性。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生活实践,如果将生活体验式教学有效地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重视实验、重视参与、共同建构,那么我们的学生定能学有所用,切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化建设中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崎.让体验成为物理课堂教学新常态[J].中学物理,2016(01):79.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师;职业素养
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保障教学质量,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重新制定并颁发了《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新的《基本要求》调整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新要求,突出了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些教学任务无疑对大学物理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依据新《基本要求》,从物理教师能力的内涵出发,对大学普通物理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讨论,以期为大学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一个相应的基本框架。
一、对《基本要求》的认识
1 培养目标调整。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战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新《基本要求》突出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指出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科学观察和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美感这三个方面的素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
2 课程结构调整。《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A类核心内容和B类扩展内容,没有对教学内容作过细的分级,而是让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大的框架下处理教学内容,使教师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对各知识点不作分级处理,并不意味着各部分的教学没有重点。为了清楚地表明教学重点,每一部分都增设了“说明与建议”栏,从整体上对该部分的教学重点以及注意事项予以说明,指明在教学中应注意传授哪些物理概念,培养学生哪些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对教学的重点提出了要求,即不仅对所列内容的教学目的提出了要求,而且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在能力和素质培养上的作用也作了说明。
3 教学过程调整。教学过程是贯彻教学理念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新的《基本要求》的特色之一是列出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能力培养以及素质培养都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这个过程包含了教学指导思想的贯彻和课堂内外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新《基本要求》除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外,特别强调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促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这是当今大学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
4 测试、考核方式变化。新《基本要求》重视教学评估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强调“考核要避免应试教育的倾向,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模式”。纵观《基本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手段,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增的“素质培养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过程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本课程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培养目标,这也是新形势下总体教育思想的反映。
培养目标的调整、课程结构的调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测试和考核方式的变化,对原有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及组织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尤其是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物理教师职业素养结构体系。
二、《基本要求》下大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 更新教学理念能力。《基本要求》的颁布不仅是对现有教学模式、课程、教材等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的、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挑战。这种挑战迫使大学物理教师不得不积极思考,重新为自己进行定位,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之与现代化教学环境相适应。要从原来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到研究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上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授学生以“渔”而非“鱼”,最终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全面提升,协调发展。因此,不断掌握新方法、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已成为时代对每一位大学物理教师的要求。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为了实施课程要求,大力推进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全国各高等院校都在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教学。计算机的引入使教学形式更为多样化了,因此《基本要求》特别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部分重要内容充实进来,指导各学校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和网上教学资源,改进物理教学质量。可以断言,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面对这种趋势,大学物理教师必须熟悉并掌握技术,具备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能力和课件制作的能力。同时,积极主动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自己,努力学习在线课程,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有关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国内外专家进行咨询和磋商,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3 教学能力。新《基本要求》对大学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能力。表现教师睿智思想与能力就是教学设计。如何针对不同学校类型、办学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进行系统的、整体的教学设计,如何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统一地、协调地安排,如何用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来促进与改进教学,如何以大学物理的风格讲述近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图像,使之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大学物理教师有待发展的一种新能力。首先,在教学设计的观念与方向上,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强调突出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换言之,教学设计要考虑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的局面。其次,在教学设计的策略上,要强调运用系统观和整合的思想,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强调问题解决策略。最后,从教学设计的方法上,注重对不同程度学习者的分析,强调师生之间关系和角色的新定位,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使现代物理和前沿知识成为易教易学的内容,强调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教学策略与方法在学习者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实践反思能力。教育智慧的主要源泉不是教育知识和技能,而是基于经验之上的一种提升,需要专家的点拨,更需要教师自己的顿悟。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是无法陈述和传授的,它们集中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如教师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物理新情境和物理新问题的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等。这些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过程的一种内省式的自我研究,通过反思提高自己的自我认识,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察、比较、分析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全过程,从而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此,大学物理教师要有思辨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尽力成为反思性的从业者。
一、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要明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内涵,就应该在弄清“科研”和“素养”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其相应概念的内涵界定。
1.科研
科学研究的简称。《教育大辞典》对科研的定义为:指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活动。在《方法论辞典》中,对科研的阐述是:旨在发现事实的、理论的新科学知识的研究工作;是一项认识活动,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特点,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在《现代企业管理辞典》中,对科研的解释是:利用科学研究手段与装备,对客观自然现象的奥秘进行探索,以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认识,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创造发明新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和连续性。《软科学大辞典》对科研的定义是:一种旨在增进和积累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予以实际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科学领域中有关探索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行为。《教育科研手册》的定义为: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中国学生管理大辞典》中,对教育科研的定义: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宏观和微观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本文中的科研是指教育领域的科研,是一种旨在增进和积累教育科学知识、规律,并对教育科学知识、规律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中小学教师利用研究手段对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实践探索和应用教育科学知识及规律的行为。教育科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它具有继承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点。
2.素养
国外率先使用“素养”这个术语是188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委员会发行的教育杂志《新英格兰教育杂志》,当时“素养”这一术语是伴随着公立学校的整顿而问世的,意味着学校教育所处置的公共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认识观:一是静态论。强调素养是一种结果。如,《现代汉语词典》将“素养”定义为“平日的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领导学辞典》中对素养的解释是“素质和修养的总称”。二是动态论。注重素养的获得过程。如,《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水平。杨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一文中提出:“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是一种养成”。三是过程和结果融合的观点。如,威利斯(A.I.Wills)归纳了素养概念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1)素养即技能;(2)素养即学校里传授的知识素养;(3)素养即社会文化的创造。张晓辉在《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及其发展研究》中提到:“素养指的是平日的修养”。孙宗梅在《中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中结合《辞海》《汉书李寻传》以及英语对“素养”的解释总结性的提出:“素养是人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观念或态度上的特点,他们在素养的结果的描述中偏重素养的获得过程”。
“素养”一词分开来理解的含义是:“素”即平时、平素,指时间上的经常性、延续性。“养”强调修养,具有教养、培养、自养等含义。结合上述各家的不同观点分析,本文认为“素养”应该具有过程和结果相融合的含义,即素养是个人通过学习或锻炼,所获得的从事或开展一定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或是在一定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质。
3.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
对于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国内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如,尤俊英与于忠海提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如对问题的质疑、敏感、探索,勇于突破常规,超越自我,能进行科研分析、总结,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等。赵清福在《新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的策略》一文中提出:“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具有教育科研知识和认知结构,具有进行科研的特殊能力和科学品质”。杨丽在《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从事教育科研所必备的素质、修养,具体指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品质、精神”。李倡平提出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就是指教师的科研修养,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超越和高于实践的内在的、综合素质。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知识、科学研究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等。罗敏月在其硕士论文《文科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中,将科研素养定义为:“科研素养是研究者通过学习或实践,在科研过程中所表现的出的品质”等。
C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实践或理论的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质。
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基本要素及结构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有哪些基本要素?当前还没有定论,不同的观点之间存在着基本要素成份的差异。如,韩立福提出新课程中的教师科研素养主要由教育科研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道德素养四方面构成。潘海燕与徐运国认为教师的科研素质一般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四个方面。尤俊英与于忠海等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包括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素养、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事教育实践的科研精神几个方面。李倡平认为教育科研素养由思想素养、理论素养、能力素养三个方面构成。
综合各方观点和中小学科研工作实践,本文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应包括科研精神、科研知识、科研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具有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科研精神――具体包括在教育科研过程中的科研意识、科研情怀、科研道德;科研知识――具体包括确保科研顺利开展的教育理论知识、科研方法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包括影响科研顺利完成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成果提炼能力。每个要素又各有不同的基本内容。由此构成了如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框架。
关键词:科研素养;内涵;基于项目;材料专业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83-03
一、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应弄清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但目前对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国内学界对科研素养构成要素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动态结构分析法[1][2]。笔者比较认同的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将科研素养分成四个要素: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科研意识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对科学问题的探求欲,通俗讲就是“想不想做研究”。科研知识是指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科研能力是信息获取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的能力、实验和实践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等的综合体现。科研精神是科研素养培养的保障,同时也是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意志品质。由以上科研素养构成要素的解析可知,科研素养对于本科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后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研素养内涵的明晰为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科研素养培养的思路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特色的本科生。其中创新能力是学生能长期持续并较好发展的原动力,科研素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目前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金属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四个材料类专业,材料类专业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工艺性、实践性和研发性较强,学生毕业后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进入材料企业工作都将会面临着材料生产工艺优化、新材料产品研发等任务,因此,科研素养的培养对材料专业本科生尤为重要。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在课堂内、外皆可进行。我们对照前面所述科研素养的内涵,提出材料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思路:首先在新生专业教育、材料专业导论课及专业课程讲授时引入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其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其次,引入“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对学生自行组织团队申报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指导,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下面将以我们提出的“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在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的实践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三、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实践
(一)项目的选择
既然是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首先应弄清什么项目才能成为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载体。考虑到我校是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生源的质量相对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项目选择尤为重要,过难过深的项目对我校学生而言可能是不合适的,项目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将有可能因此失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具体的科研项目的任务进行分解,挑选出一些本科生经努力可完成的研究内容形成子项目,然后对有意愿参与项目的学生的自学和基本素质进行初步评估,同时兼顾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意愿,将学生与项目进行合理的匹配。此外,我们也鼓励学生思考,自己提出项目,一方面积极申报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争取经费,我们在学生项目申报时予以指导,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和难度提出合理建议;另一方面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项目进行评估,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支出对有价值的、未申请到学校经费的项目进行资助,这些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项目,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高的,这对后期项目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本科生的遴选
这种基于项目的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模式,由于项目的有限和地方性院校科研资源的相对不足,目前参与的只能是一部分本科生,因此,参与项目的本科生的遴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2005级开始对学生进行遴选:当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时,我们选择一些对材料科学研究有兴趣、有热情,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担任科研助理。学生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有热情,换言之,就是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通过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身能力的意愿就成功了一半。当然学生对材料科学研究的浓厚的兴趣应通过新生专业教育,大一开设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导论》等课程的学习建立起来。其次,学生学有余力也很重要,毕竟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正常的教学任务是首先应完成的,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具体的培养过程
本科生参与材料科学研究项目的整个过程,主要涉及研究准备、实验方案的拟订、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撰写等步骤。我们在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采用多种措施对学生的科研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研素养;培养
科研素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科研素养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成为高校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高校大学生科研素养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1.科研素养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科研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科研素养一般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三个方面。科研意识是科研素养的基础,指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的意识,包括从事科研的兴趣和主动性,发现问题的自觉性和敏锐性,等等。科研方法是科研素养的核心,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包括科研课题的提出,科研方案的制定,科研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科研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具体方法。科研精神则是科研素养的内涵,指科学研究活动所应具备的精神品质。在科研素养中,科研方法是核心,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大学教育中,科研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的今天,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又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在于科研素养的提升,科研素养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科研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具备科研能力和素养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加强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时代对于大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2.大学生科研素养的现状
大学生科研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意识淡薄。由于大学教育的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因此大学教育的重心主要还是知识的传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意识和兴趣。(2)科研能力薄弱。由于不注重科研素养的培养,大学生缺乏一些基本的科研能力。查找资料是科研的基础工作,缺乏这一能力,便无从谈起搞好科研。但许多大学生甚至连图书分类、信息检索等高效获取信息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具备,因此无法通过计算机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大多数学生面对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不知怎样为我所用。(3)科研素养教育缺失。现在很多高校没有把学生的利研素养教育列入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没有制定提高学生科研素养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导致大学生教育中科研素养没有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3.高校图书馆是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知识和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专业人才优势和获取知识的技术和设备优势。高校图书馆凭借自己的天然优势,应该成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养教育中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熟悉和了解馆藏资源,掌握搜索引擎、联机目录、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离不开的助手。高校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入馆教育一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入馆教育是图书馆针对大学新生所实行的一种教育方法,主要是使学生对图书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会怎样使用图书馆。入馆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是图书馆基本情况简介:包括图书馆的性质、职能;图书馆规章制度和借阅规则以及馆舍布局和馆藏情况:图书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图书馆目录体系及使用。其次是各种类型文献的利用介绍:包括各种类型的书库、阅览室的文献以及电子资源文献的应用方法。最后是图书馆主页的使用方法的介绍。现在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主页上一般都有馆藏查询服务、图书的网上续借和预约服务、网上荐书服务、学科导航服务以及各类型数据库的检索系统。比如借助于馆藏查询系统,就能迅速地了解到自己所要找的某一本书或者期刊有没有,有的话在哪一个书库或阅览室能够找到,非常方便快捷。利用好图书馆的主页,能节约查阅时间,少走弯路,及时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入馆教育使新生对图书馆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也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兴趣的开始。
(2)专门培训――提高使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的方法和能力。专门培训是图书馆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所采取的一种培训措施,目的是指导学生利用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检索相关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引导学生产生科学研究的兴趣,打好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现在各个高校的图书馆都购买了许多中外文数据库供师生使用,应用比较多的有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人民日报数据库、中宏数据库、数字图书馆、Else-vier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数据库、Spinger全文数据库、AIP/APS物理电子期刊数据库、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等等。此外,各个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有针对本校情况的特色数据库。专门培训就是让学生熟悉并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这些培训一般每个学期定期的开办多次。专门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某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让他们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在这些专门培训之余,补充一些实用性的内容,如各个专业的调研报告的撰写、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科技查新的介绍等等,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利用信息从事科研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教科研素养 策略
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重要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进入全面发展期。其中,有关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如何能够调动起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和水平是教育研究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1 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基本构成
1.1 教育反思习惯
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历证明:教育反思是幼儿教师从事教科研活动的基本素养,在现实的教育研究中,教育反思是指从觉察、分析教育活动开始,到获取直接的、个人的教学经验的认识过程;对自身教育经验的理论升华、迁移,还包括教师主动探究问题,进而监控、调节、修正教学实践的过程。作为对幼儿教育活动的一项回溯性思考,教育反思是幼儿教师完全可以胜任的实践活动。比如,教师认为某项活动多数孩子应该感兴趣,可是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孩子们都心不在焉,这是就需要幼儿教师通过反思查找原因,从而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理念进行积极、持续、深入的思考,最终形成教师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这是幼儿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1.2 教育专业知识
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健全人格的形成期,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环节,其专业知识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通常,教师要拥有一门以上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一门以上的专门性知识。如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方面的知识就有助于教师认识和了解教研对象,从而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但是,长期以来幼教的师资培养主要依靠中师,部分中师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如钢琴、美术等训练,忽视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严重破坏了幼儿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形成。因此,幼儿教师入职后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更新知识的紧迫感和求知欲,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1.3 教科研基本方法和技能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针对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其主要表现在善于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开展教育反思、形成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清晰而完整的认识、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无论是思维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是创造思维的培养,教科研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开展一切研究的基础。
2 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的现状
2.1 教科研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习惯于把课题研究看作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因为课题研究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的深层次思考,即使是幼儿园教师也同样需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而把这些问题变成课题展开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2.2 教育知识比较缺乏
教育科研方面的基本知识、方法等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无论是思维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是创造思维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现实中,许多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将研究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理论知识和水平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不强,不会独立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
2.3 开展教科研动力不足
首先,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责任重、压力大,日常事务已经耗费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其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也是影响教科研动力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在入职初期,往往对工作充满好奇,此时专业成长速度很快,而一旦感到自己已经胜任或无法胜任工作时,职业倦怠感就会出现。最后,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或对自身发展认识存在偏差,造成了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停滞不前。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内在动力的缺失。
3 策略
3.1 培养阅读和职业写作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幼儿教师应注意自己阅读习惯的培养,让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课堂教学,而更多地源于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渴求。一个只愿被动完成工作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阅读和学习的。只有把工作当作事业,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水平。
职业写作是幼儿教师围绕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写作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幼儿教师需要记录专业历程、总结实践经验、梳理专业知识。职业写作的内容可以是教师个人在专业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新认识,亦或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用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经验总结等形式呈现出的经历体验等。诸如此类的积累,无疑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教育智慧。目前,职业写作也已经成为一些幼儿园在评优、评奖时的明确要求。
3.2 以小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群体的科研素养
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融入自己的价值倾向并综合运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行动质量的知识、方法和理论,根据自身经验对问题假设或者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作出判断。鼓励幼儿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助于培养幼儿教师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教育反思。然而,在实际中一些教师提出希望教研员能够先提供一批列好的题目,让他们“参考”,这暴露出幼儿教师日常反思能力的不足。通过课题研究对教师的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在他们的反思和感悟中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群体的科研素养。
一、高职教师科研的价值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支庞大的专业化高职教师队伍已逐步形成,高职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高职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不对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日显重要。高职教育发展的这种新要求和高职教师角色的转变把教育科研推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前沿位置,高职教师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来也成方兴未艾之势。
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育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职业志趣的培养。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同时,无论何种规模、何种类型的教育科研活动,最终都要以论文、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让同行评判、分享和借鉴。因此,教育科研的价值还在于它能推动学科或专业的发展进程。高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这种新的时代要求和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当前高职教师应着力培养的科研素养
笔者以为,在当前社会创新这个大环境下,高职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应积极关注并主动培养以下基本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
1.高度的科研责任感
教师担负的社会责任是培养下一代新人,培养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我们要想在未来的世界之林占据坚实的地位,就必须在培养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上下一番功夫。教师所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教书育人,还要研究怎样才能教好书育好人。高职教师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更应好好研究当代高职教育的新问题和高职学生的新情况,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一句话,要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而工作和研究。
2.敏锐的科研判断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热点问题的研究也很多。对于在科研上刚刚起步的高职教师和研究者来说,要密切关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动向,研究那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实效问题。特别是应该选择适合本职工作需要的,或是具有本部门前瞻意义的,或是选择那些尚未有人研究或虽已有人着手研究但尚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论题,学会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作为研究方向。因此,所谓的教师科研判断能力就是要有把握时展要求的、能够着眼于高职教育的效能和价值研究的选题判断能力。
3.强烈的科研参与意识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改革。”现在普遍存在某种错误的观念,就是有些教师将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教育科研高深莫测,那是科研机构、教育专家的事。“教师的职责现在是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一线教师要来个观念上的大转变,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敢于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索。许多科研的选题往往是那些尚未有人研究或虽已有人着手研究但尚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论题,在这个范围内去选题和研究,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下功夫钻研进去,就一定会有收获。只有积极参与,教师才能不断提高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
4.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和资料的收集与管理能力
达尔文说过:“方法是最重要的知识。”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掌握基本的方法。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自然包含了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首先,要重视选题。选择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研究方向,尤其是要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其次,要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了解前人的研究情况,积极吸纳别人的研究成果。第三,要严格按照计划和具体方案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尤其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第四,要善于归纳总结,了解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写法。
限于目前高职教育很大意义上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的一般性改良阶段,师资队伍还未快速转型,没有及时跟上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步伐,不能有效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因此,要深入研究高职教育问题,信息的收集、借鉴和使用是必由之路。为此,需要高职教师牺牲自己业余休闲的时间,多做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从中积累科研经验和科研能力。
与资料的收集紧密相连的就是高职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任何一个教师最基本的工作素质,也是科研型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养。因为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对该专业就不能具备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谈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以及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就会勉为其难了。
5.应有的学术道德与法律意识
现实中不难看到,由于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也有的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剽窃,而不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对自身和教育事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害。高职教师的学术研究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使学术研究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既不能搞歪门邪道,危害社会安全,也不能搞学术腐败,沽名钓誉,降低自己的学术品位。因此,高职教师要增强自己的道德和法律素养,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做到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内从事科研工作。
三、培养高职教师科研素养与能力的策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高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和创新型教师。硬件建设对科研的重要作用已成共识。本文重在强调高职教师自身的科研软环境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是基础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社会,客观上要求教育的主题发生根本的改变,而高职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教育研究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则必须加强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论。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学等。同时,要力求把目光由三尺讲台迁移到国外教育改革的大舞台,积极搜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改革的信息与资料,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消化。把这些理论及信息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并适时地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为高职教师科研素养与能力创新提供现实基础。
2.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不断进行教研尝试是保障
高职教师要提高科研素养,除了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之外,还必须认真钻研、勤以实践。要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教育教学环节,以及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来源于尝试,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不少高职教师对科研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缺乏亲自动手动笔去做的勇气,因而即使有过很好的科研灵感和思想火花,也时常错失创新的良机。高职教师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善于从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大胆地在教学中进行改革试验和研究。正是在这种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高职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得以建构起来。
3.加强教育科研相互合作、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是关键
在科研问题上,高职教师还应加强教育科研的相互合作。首先,要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的科研氛围,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次,要加强与地方科研部门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协作,通过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研方向,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再次,要加强教与学的合作。高职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因而在提高自身科研素质时还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过教与学的合作,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获得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这既能达到教学相长,也能为科研积累广泛的素材,最终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帮助。
总之,要使科研结硕果,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高职教师只要勤学不厌、勤思不怠,大胆尝试、努力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董世春,毕秀华.怎样才能成为科研型教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6):83-87.
[2]曾昭玲.科研型教师的素养与培养策略[J].青年教师,2007(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