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8篇

时间:2023-07-23 08:21: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

篇1

关键词:反腐新常态;高校;廉政文化

反腐倡廉,重在建设;廉政建设,文化先行。高校作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重地,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高地,必须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构筑教育、监督、惩治和预防为一体的廉政建设体系,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将其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建设性工程”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一、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保障

弘扬传播廉政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逐步培养科学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并逐步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识廉洁与腐败的基础上产生出拒腐防变的意志力,通过注射“反腐疫苗”,为大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规避职业风险、实现廉洁从业打下基础。

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操守的重要保障

廉政文化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和道德准则通过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引导决定人们的行为,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1]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强化培训,高校教职员工将会严格自律,廉洁从教,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青年大学生人生成长的领航者。

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增强高校文化内涵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廉政文化作为软实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渗透性和持久性,一旦内化到高校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观中,就会成为高校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可以帮助高校完善行政管理运行体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治教水平,提升教职员工的道德素质和从教层次,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而帮助高校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1.理念困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着诸多误区。认为高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和科研,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软性和辅的,耗时长、费力大,不能立竿见影;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应是纪检监察机构,教学和其他管理单位参与一下就可以了,彼此也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联动机制,无法充分释放彼此的活力要素从而达到深度合作,从而发挥“大文化”合力作用。

2.制度困境

从现实来看,部分高校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的缺陷,制约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持久开展。一是缺乏有力的领导体制,不少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大多处于“自发”阶段,停留在“就事论事”、“就工作抓工作”的简单层面;二是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廉政文化制度或者脱节于社会现实,或者对违规违纪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惩戒措施,约束力不够,监督性不强。3.现实困境局限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深入和不全面,近年来社会腐现象也在高校逐渐显现,且呈现出发展蔓延之势。基建招生、采购和后勤服务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学历造假、科研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屡见不鲜;一些大学生的廉政、廉洁意识淡薄,对考试作弊、恶意拖欠贷款等行为熟视无睹。上述现象严重损害了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话语权威性和道德辐射力,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困境破解路径分析

1.制度为重,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首先,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工作作为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要积极推进各主体之间在观点、资源、信息方面的交流和共享,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原则、方法和环节等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包容并蓄,努力做到资源的整合、部门的融合和运行机制的优化。其次,建立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的影响,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腐败风险控制预警机制建和高校校务公开与群众评议机制。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认真开展本部门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填补制度“空白点”,建立健全具体工作规程,完善内控制度,提高预防腐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注重合力,构建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大宣教格局

首先,明确廉政文化建设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举措,纳入学校宣传教育总体规划,自觉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3]其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客体教育。要重点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的廉政教育,增强其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带头转变作风,带头廉洁自律,不谋私利,不搞特权;广大教师要真诚的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廉洁修养,将其内化为理想和习惯并延续到其职业生涯中去;大学生要破除廉洁教育与己无关的错误意识,自觉主动的学习廉洁知识,锻炼廉洁行为,传播廉洁理念。再次,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形式。以学术和学科为支撑,深化廉政理论研究,全面总结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含量,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将廉政文化与现代公民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及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发贴近校园生活、契合师生心理、改善师生认知的专项教材及教学资源。

作者:李明哲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参考文献:

[1]许青云.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篇2

为了进一步弘扬廉政文化,充分发挥基层阵地示范作用,深化党风廉政宣传工作,推进廉政文化进单位,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定纪发[2017]13号)(简称《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就创建廉政文化示范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次全会和中省纪委七次全会、市县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系统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扩大廉政宣传影响,提升廉政教育质效,彰显廉政文化内涵,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风和廉政文化氛围,建设勤廉干部队伍,构建和谐社会。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局党总支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三、创建目标 

根据《意见》要求,我局以培养优良党风政风为核心,以弘扬先进党风廉政思想文化为主要内容和标准。选择种子管理站、农广校为创建示范点,做到有行业优势和农业文化特色、有固定的廉政文化阵地、有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有特色亮点的廉政文艺精品。

四、创建内容 

(一)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创建局属各单位内部宣传栏、文化墙设置廉政文化专栏,并定期更新,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廉政内容,利用廉政LED宣传栏,用智能滚动的方式展示党风廉政信息;将廉政格言警句、廉政书画布置上墙,也可通过电脑屏保、桌牌等形式展示,营造廉政氛围;利用活动室设立“廉政图书角”,配备廉政图书、报刊,供党员干部群众阅读学习。 

(二)开辟廉政文化阵地。充分挖掘本部门既有的文化资源,利用党风廉政室、图书室等文化阵地,通过增设廉政文化主题展板、廉政文化格言警句等,融入廉政文化元素;积极创新载体,通过廉政公益广告、廉政警示牌、廉政书画展等形式充分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丰富党员干部群众的业务文化生活。探索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及微视频、动漫等多媒体形式,扩大廉政文化的影响力。 

(三)弘扬优秀家规家训。将廉政文化与宣传思想文化“创建廉政文化示范点”活动相结合,与本地传统家规家训、历史文化名人事迹相结合,打造廉洁家风主题场所,制作配套家训文化小册子,设置感悟家风留言本,通过讲家风故事、诵家风格言、写家规家训等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和廉政精神。

五、具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思想统一到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对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和新形式下廉政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实行局党总支统一领导、局属各单位分工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办落实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要把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总体工作部署,坚持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统一领导。 

(三)贴近实际,务求实效。创建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创新工作,体现特色。加强群众对创建活动的贯彻落实进行监督,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四)夯实基础,总结提高。注重整理积累创建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影像等资料台帐。不断总结提炼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新闻媒体、信息报道等各类渠道,及时宣传交流。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举措、新思路,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和研究,积极进行思想和方法上的理念创新,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我系统廉政文化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篇3

关键词: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难点;对策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思想为其内涵、以文化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现象。在企业内进行廉政文化建设需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就需要把企业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找出一条新的企业反腐倡廉的好路子,以发挥廉政文化在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

一、当前我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问题

1.企业内部缺少廉政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

作为大众化的一种企业文化,廉政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但是,我国当前的企业大环境不利于廉政文化建设的推进。一方面是当今企业内部腐败文化潜滋暗长,腐败势力强大。腐败文化的潜滋暗长,极易形成一种纵腐暗流。在企业腐败文化气氛之下,清正廉洁干部往往会被孤立,难以容身。而那些宣扬正气的廉政文化建设在企业内也是步履维艰。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市场经济文化的制约。市场经济的求利性特点,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它的一些规则理念发生异化,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对企业廉政文化的思想领地产生威胁。

2.廉政文化建设缺少企业各方面工作合力的支撑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庞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综合工程,只靠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整个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然而,目前的现实状况是一些部门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只是企业党组的工作,它们只要形式上配合好就可以,不用出大力。这就导致了很多情况下企业党组处于一种单打独斗的尴尬状态。

3.企业缺少廉政文化建设的经济推力

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廉政文化一样具有高消费的特性,对企业经济状况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经济状况不好的企业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很容易受到成本的制约影响,不会像经济实力强的企业那样廉政文化建设在企业内可以形成铺天盖地之势,我们把廉政文化建设在两者之间开展的情况进行下对比就可以看出其真正的差距最终也体现在企业的经济能力上。大企业因经济推力的作用,再加上积淀了较深的企业文化资源,职工文化活动比较丰富,组织相关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就显得容易些;而经济基础薄弱的小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单调,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就显得困难许多。

4.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缺少文化活力渗透

企业文化活力和文化内容是其廉政文化建设的真正生命力。但是当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两多一少”的弊端。一是奖励式的创作多。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产生一些企业内部的廉政文化精品,但参与者少,不能产生互动效果。二是传统式的创作多。但这些创作大多是略显弘扬传统有余,而又时代气息不足。这在广大企业职工内部难以产生清新的激荡力。反衬出企业现代廉政文化素材的缺乏和创作的疲软。三是针对性的内容少。现在有些企业虽然廉政文化建设搞得看似热闹,但其内容很多都不具备针对性。既没有认真考虑企业本身的反腐倡廉实际情况,也忽视了职工的文化需求。

5.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缺少相应的信息张力

当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信息虽然有着广泛的传播媒体,但是信息达到的有效度不足,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够。例如大部分企业廉政建设的相关网页信息更新过慢,很多企业仍旧采用老套的展览、板报、公益广告牌等行式, “说教”、“灌输”的方式已经很难吸引职工对廉政建设给予应有的热情和关注。

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选择

面对当前我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重困难,企业要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借助广义的教育共性理论,按照人性化和能动化的要求深入开展,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1.提升企业职工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

要提升企业职工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就需要正确把握企业廉政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要有以下三种认识。一是企业职工要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反腐败除了要将腐败分子清除出去,还要在全企业防止腐败文化的渗透,营造激浊扬清的文化氛围。可见,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种艰巨的文化建设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决定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二是企业职工要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累效性。职工对于廉政文化建设各方面的评价,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它是一项长期战略而非短期行为。作为长期永久的基础工程建设。三是企业职工要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公众性。企业要建设廉政文化,就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职工普及的廉政教育,将职工拥有的权益公之于众,以此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全部职工之间的工作合力。

2.增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力

当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是一项创新型的事业,符合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从根本抓起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要旗贴鲜明地予以坚持和落实。在其推进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安排,逐渐推进。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宣传阵地的拓展延伸求突破,这其实就是要疏通企业内部的廉政文化传播渠道的问题。企业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其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关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增强企业反腐倡廉宣传的声势和效果。二是在强化企业试点的示范效能上求突破。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化的收益是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准则。这一理论引用到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中也很有借鉴意义。实际上,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也要讲求一种投入产出比。不过,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更加注重社会效益。

3.强化廉政文化建设的结合力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不同部门的各项工作相结合协调,以发挥最大化的工作效能的过程。因此,企业可以把廉政文化建设与职工文明教育、职工德育教育、职工社区文化建设等多项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让廉政文化通过这些载体影响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与传媒的协作。让传媒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企业内党风廉政建设的进展情况,使他们更好地策划和推出有社会影响力的深度报道。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担负宣传教育任务的社会团体的协作,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廉政教育活动与其他宣传教育活动融为一体,齐抓共管。三是加强企业与各行业管理部门的协作。各行业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廉政教育,以确保企业廉政文化效果的根本所在。

4.完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需要以长效机制作为有力保障。这就需要企业,一方面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企业要明确党组牵头的规范程序,制定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具体职责,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廉政文化建设的高效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性的保障机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经费纳入企业年度预算,给予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有效的经济保障。

综上所述,企业廉政建设只有注入企业文化的基因之后,才会赢得恒久的生命。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只要通过企业切实的努力,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当前的困难局面只是暂时的,企业最终会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黄明哲,刘光峰.廉政文化建设论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 江雪松.腐败的传统文化分析与廉政文化建设[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3] 刘汇.论廉政文化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6.

[4] 郭佑安.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6.

篇4

以传播先进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天一讲堂”邀请国内外不同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将丰富的文化艺术带给广大市民,将凝结的学术精华展现给大众,为宁波市民奉献文化盛宴。“天一讲堂”以兼顾不同听众的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构建和谐文化氛围为己任,在讲座选题上体现了多层次和广泛性,涉及文学、历史、社会、经济、艺术等各领域。如经济类的“当前中国金融安全态势”、“动荡与变革时代的中国经济”;历史类的“阅读南宋——中古社会风尚试说”、“正说清朝重臣吴三桂”;文化类的“《阿凡达》与文化寻根思潮”、“易经的智慧”;文学类的“古典诗词与当代人才的人文素养”等等。这些讲座从道德、思想层面出发,传递廉政建设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将廉政文化的理念传递给听众。

2打造廉政文化建设大讲堂

2.1廉政讲座。为了进一步发挥讲堂在社会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天一讲堂”在原有讲座系列不变的基础上,推出了廉政系列讲座。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开讲“谈张居正与廉政建设”,联系当前廉政建设实际,对张居正在吏治改革中的作为进行了评述;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春瑜教授作了题为“权力制衡与廉政建设”的讲演,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权力制衡是廉政建设的核心、中国监察史、西方及香港反腐败经验对当前廉政建设的启示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权力制衡与廉政建设的关系。著名作家王蒙则从贾府的兴亡盛衰中解读红楼梦的政治主题。廉政系列讲座的推出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2.2道德讲堂。在推出廉政系列讲座的同时,“天一讲堂”积极寻求新的传播方式,最大程度地将廉政文化理念传播给广大民众,因此创办了道德讲堂。面向宁波市民开展法律讲座,邀请宁波市知名律师就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法律话题与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将各类法律知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面向宁波市民举行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指导家长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家庭美德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面向市民举行幸福婚姻的教育讲座,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面向市民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历史文化讲座,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把先进的理念生活化、具体化、实践化,以文化的力量理顺社会情绪,洗涤群众心灵,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力求从道德建设方面营造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2.3流动课堂。讲座常在固定的场地进行,场地的约束使聆听讲座的听众受到限制。“天一讲堂”走出常设场地,将讲座视频带进宁波各大企业、社区、高校,让企业员工、社区居民、高校学子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轻松享受文化大餐。此外,“天一讲堂”注重关注特殊人群,走进望春监狱,为高墙内的特殊人群送去不一样的精神享受。“天一讲堂”在以图书馆报告厅作为常设地点的同时,还将“流动课堂”开进江东区政协、体育局等机关单位,送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学艺术系列、文化历史系列、法制系列讲座等,不仅扩大了讲座影响力,也拓展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辐射面。

3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新载体

3.1电视播出。在多元化的多媒体时代,现场讲座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基于此,“天一讲堂”积极探索新的传播载体,希望通过更多的平台传递廉政建设理念。2010年10月“天一讲堂”正式登陆宁波电视台社会生活频道,使“天一讲堂”通过电视荧屏走入千家万户,辐射力覆盖宁波11个县(市、区)的每一个角落。开播以来,收视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多样的方式为听众增添了新鲜感,也让“天一讲堂”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无穷魅力。

3.2网络学习。信息爆炸时代的现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年轻的一代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提升对廉政文化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青年一代更加倾向于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汲取知识,因此,“天一讲堂”顾及各种人群吸收知识的方式,宁波文化网、中国宁波网、宁波市图书馆网站均开设“天一讲堂”专栏,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讲座。在廉政文化建设当中,党员、干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建设,才能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浪潮中起到带头作用,为广大民众树立榜样。“天一讲堂”传播的先进性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挥潜移默化作用,促使党员干部保持思想行为的先进性。2010年,“天一讲堂”与宁波市委组织部合作,将“天一讲堂”讲座视频上传至宁波党员干部学习网。讲座视频受到广大干部党员欢迎,自2010年8月起,学习人次近30万。其中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主讲的“读史与修心”,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副教授房兵主讲的“百年航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著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张宇燕主讲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发展”等多场名家讲座视频成为热门学习课程。

3.3角色转换。讲座通过主讲人有声有色的演讲,将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以及最新的思想带入日常生活中,是城市传播文化、保持思想先进性和觉悟力的重要阵地。然而讲堂不仅是专家学者与市民分享思想的舞台,也是市民之间分享民间智慧的平台。来自机关单位退休的党员听众蒋杏国,一直以来是“天一讲堂”的忠实听众,他不仅聆听每场讲座,而且积极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提升,传授于其他市民。

4“天一讲堂”促推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4.1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大学是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阵地,而大学时期更是理想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个人品德以及价值观、人生观,是建设廉政文化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能使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激发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可以将内容不同、领域各异的讲座带进校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们认识到廉洁奉公的品德、廉洁的价值、廉洁的重要性,从心灵上得到熏陶,从思想上得到升华。同时也可以举行主题沙龙等讲座衍生活动,让大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进行交流,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思想火花,深刻地体会文化精髓,真正从思想上提升素质。

4.2加强青年党员廉政文化教育。无论在企业、社区,还是在高校、机关单位,青年党员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年党员的廉政文化教育,对创建文明、廉洁、和谐的社会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在加强青年党员廉政文化教育中,不仅要从思想上给予正确指导,还需要通过廉政文化讲座等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加深印象,使廉政文化教育不是上级传达下级的“软任务”,而是成为青年党员主动接受学习的“任务”。在廉政文化讲座的形式上应该更加多样,突破一人讲的局面,可以多人同台演讲;抑或以访谈的形式,采访个别优秀的青年党员,以自己所做之事来激励其他党员,促成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

5结语

篇5

廉政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关于廉洁从政思想和与之适应的社会评价的新发展、新探索,是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检验检疫工作特点决定了检验检疫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其他系统所不同的特点,廉政工作应该重心下移、重心前移,凸现出更鲜明的检验检疫廉政文化特色。

关键词:

廉政文化;检验检疫;引领

以“融合、整合、联合”为核心内容的大质检文化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通过不断沉积、总结、升华的过程形成的共同的精神理念和行为准则,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凝聚力、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检验检疫人员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当前全国质检系统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建设大质检文化,不仅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发挥创造力,进一步做好人民赋予的检验检疫工作的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好服务把关工作以外,还应以构建检验检疫队伍的“和谐大家庭关系”为切入点,促进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近年来,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努力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宣教作用,在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沿着健康轨道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笔者以为应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秉承优秀文化,突出理念创新,以先进的理念促廉

先进的廉政理念反映了时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这对于树立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建设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应在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廉政理念,以历史为镜,注重古今结合,坚持在传承中进步,在创新中前进。

(一)仰承闽文化,创新主题理念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科学文化曾盛极一时,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美称,造就了郑成功、林则徐、严复、詹天佑等一批清官廉吏。依托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检验检疫廉政教育寓于革命传统教育、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之中,深刻挖掘、提炼出具有检验检疫特色的廉政文化主题理念系统:“国检和谐人人有责,和谐国检人人共享”的廉政文化愿景、“爱岗敬业,共建和谐”的廉政精神,“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的廉政核心价值观,“敬廉崇俭、反腐治奢”的廉政作风,“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廉政行为准则以及廉政建设原则、廉政标语口号等等,形成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支撑。

(二)萃取传统文化精华,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对优秀的历史传统廉政文化,检验检疫人应该按照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原则,剔除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消极腐败文化的影响,以检验检疫工作为坐标,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用发展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理解,并赋予其崭新的内涵。如借鉴古代考核官员的六条标准(见《周礼•天官冢宰上》),赋予其更新、更深、更广的时代内涵,将《周礼》中对古代官员的“六廉”考核,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政、廉法、廉辩,升华为具有检验检疫时代特色的廉政文化“六廉标准”,即“廉善”升华为“善于行事”,达到清廉政优的效果;“廉能”升华为“有为才有位”,只有具有廉洁能干的才能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检验检疫的工作效能;将“廉敬”升华为“忠于职守”,强化行为规范;将“廉政”升华为“办事公正廉洁”,不;“廉法”升华为“知法守法”,加强对执法者的监督管理;将“廉辨”升华为“明辨是非”,刚正不阿。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六廉”将成为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导,为最终形成尊廉崇洁的良好工作氛围奠定坚强基石。

二、创新廉政文化载体,提升感染力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是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一旦形成,对检验检疫系统来说,具有更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注重围绕以人为本来做深度挖掘。因此,建设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应面向全社会,扩大群众基础。搞好廉政教育,干部是重点,群众是基础,群众教育跟上去了,腐败的“市场”就会更小,廉政的氛围就会进一步形成。因此,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应拓宽新领域:将廉政建设拓展到科室、家庭,将廉政标语张贴上墙,将廉政制度编辑成册,将廉政政策宣传到家,让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不断增强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实现廉政文化从文件向文化转变。

(一)通过文艺创作来渗透

以廉政警句、文章、漫画、相声、小品、摄影作品等形式吐露廉洁心声,不仅使廉政文化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且在无形中增强了廉政文化的感召力和冲击力。干部职工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得到了有效发展,让干部职工在品赏“廉政文化大餐”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是具有检验检疫特色的廉政文化标志。同时在检验检疫办公大楼的通道内建设一条文化长廊,将该检验检疫干部职工对工作的愿景、工作展望等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展示,使廉政文化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成为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基石。

(二)创新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廉政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

组织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种特色活动组:“理论实践研究组”、“反腐倡廉宣传组”、“强身健体球类组”、“英语口语提高组”、“美化生活摄影组”等,开展八小时之外的廉政文化特色活动,使干部职工在益智、健体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增长文化知识、陶冶高尚情操、凝聚整体合力,为检验检疫业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搭建舆论平台,使廉政文化从传统向传媒转变

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依托门户网站、QQ、微信等传达廉政信息、播放廉政专题片,在节假日来临之际,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廉政短信和廉政微信作为节日大礼赠送给干部职工,通过温馨提示,让检验检疫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

(四)抓结合,发挥相互促进工作的作用

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时,应把其和检验检疫各项工作相结合,共同实施,一起落实,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和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相结合,赋予廉政文化检验检疫特色;廉政文化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相结合,通过多种媒介载体平台,使廉政文化建设在促进作风建设中得到深化;廉政文化建设与专项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使践行廉政文化成为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行动和习惯。

三、突出制度创新,切实增强廉政文化约束力

制度是反腐倡廉的根本,建设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必须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为此,针对检验检疫工作的特点,要实现廉政文化的规范化、长效化,必须把廉政文化的柔性和规章制度的刚性相结合,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检验检疫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进出口企业对检验检疫工作满意度。

(一)健全廉政制度

将廉政文化建设的推进工作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强化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将无重大违纪违法行为、无重大工作质量事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作为质量目标。

(二)强化考核激励

将廉政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机关作风建设等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办法中,作为检验检疫干部职工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强化监督机制建设

通过推行临界预警制度、实行跟踪回访制度、召开“贤内助”座谈会及与检察院等单位建立定期或不定期走访联系制度,时刻紧绷“廉政”这个线,防止不作为、乱作为,克服在检验检疫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树立干部职工对不廉洁行为敢于说不的观念,优化检验检疫执法环境。

(四)“四进”活动,全员参与

通过开展“四进”活动即廉政文化进班子、进科室、进岗位、进家庭,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进班子”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建立经常性的廉政理论学习和教育制度,在党员领导干部中逐步形成崇廉、学廉、守廉、倡廉的廉政文化氛围;“进科室”是指把廉政文化建设同科室创先争优、青年文明号建设等相结合,发挥科室的党员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形式广泛的学习宣传和主题活动,使廉政文化在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的最基层单位得到贯彻落实;“进岗位”是指根据检验检疫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和风险等级,通过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实施,将“廉洁从政”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位干部职工身上,从最小的自我做起,以人为本,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等活动,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和预警工作,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进家庭”指把廉政文化建设从单位延伸到每一个干部职工的家庭,开展“家庭助廉”、“贤内助助廉”等活动,通过与局工会、妇委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美德教育、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有效发挥家庭对廉政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廉政文化建设事关检验检疫反腐倡廉大局,事关检验检疫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此,要坚持把检验检疫廉政文化建设放到反腐倡廉的总体格局中去谋划,不断挖掘廉政文化资源,创设廉政文化阵地,使其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更为有力的文化支撑。

作者:陈薇 单位: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参考文献:

篇6

――星眼管窥

2014年5月30日,济南市清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济南市清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下设6个管理处、4个全资子公司和2个分公司,在职职工800余人。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原水供应、城市供水、生态补水、项目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为一体的集团公司。近年来,清源集团公司创办了一系列企业文化理念。以“安全供水、服务民生”为企业宗旨;以“安全优先、水质优良、管理优化、效益优胜”为企业目标;以“团结、进取、创新、和谐”为企业精神;以“抓安全、促生产、供好水、服好务”为核心理念,以“抓管理、促服务、出效益”为经营理念;以“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为服务理念。创建了“碧水清源 尚德至善”的企业文化品牌,以企业文化促进公司发展,确保济南市的城市居民用水安全。

《现代企业文化》(以下简称“文化”):作为城市供水企业,安全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请介绍一下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上是如何夯实基础管理的?

魏长学:近年来,公司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为全体职工所接受与遵循的,具有企业本土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作风态度和安全管理机制。

为加强“碧水清源”品牌建设,开展了“安全优质年”活动,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一方面强化职工素质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途径,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勇于攻坚克难,解决关键性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具有班组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强化职工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意识,在职工中形成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把安全变成职工的需要,把确保安全生产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公司一项长远任务。通过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建立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事故和职业病隐患,严格控制各种风险,让职工通过参与各种安全文化活动,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个人、企业以及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职工健康、企业安全、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

文化:公司结合“碧水清源 尚德至善”的企业文化品牌,制定了哪些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制度?

魏长学:严格落实国有企业定位,制定并完善了《党委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董事会议事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国有企业重要制度,同时在选人用人、人才队伍培养等人事管理方面建立相应制度,共修订《综合管理制度汇编》及《党工团制度汇》90余条,形成了用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改进工作作风的常态化建设,逐步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机制。

积极开展多项文化管理活动。公司自2013年开始,连续4年开展了“管理优化年”“管理提升年”“风险管理年”和“问题管理年”活动。通过运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服务、学习、素养”为主要内容的9S管理;“建立全面预算、全员岗位承诺和全员考核”的“三全”管理模式;“寻标、对标、赶标、超标”的四标管理,“消除差距”的消差管理;“岗位风险,班组风险,科室、水源地、泵站风险,处室、管理处风险,公司风险”五层分解的风险管理模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全员参与,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管理中产生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问题管理方法。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方法的创新,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学有方向、干有目标,严格遵章守纪,由执行向管理转变,大大提升了职工的企业归属感,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文化:公司一贯重视加强廉政建设,从而保障队伍安全。在倡导为民务实作风的良好文化氛围上,贵公司做了哪些工作?

魏长学:公司上下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学习,扎实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工作,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开展了“学、强党性、做合格党员,找差距、促提升、做优秀党员”,“我是党员我担当”等一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强化学习平台作用。近年来,公司党委先后开辟了清源讲堂、党员课堂等学习平台,其中党员课堂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党建工作情况,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公司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证。同时各支部在充分利用“”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创新了党员微信课堂、实境课堂、党建理论研讨会等特色学习模式,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切实筑牢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是创新廉政工作新思路。开展了“纪检监督卡”发放工作。“监督卡”是由集团公司纪委统一印制,机关处室、各管理处、子公司与外单位发生业务关系时,将监督卡送达合作单位,并及时做好登记,上报公司纪委备档。“监督卡”的发放既是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党员干部防范风险意识的重要举措,对集团公司与合作单位起到了双向监督的作用,对合作期间的违规违纪行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与遏制。

为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和掌握基层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情况,更好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公司党委制定了工作谈话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个别谈话与集体谈话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谈话人数不低于部门职工人数比例的10%。谈话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上下级之间的了解,使廉政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使广大职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三是积极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印制廉政文化展板、廉政文化手册;下发了“两准则”“一条例”等学习资料;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大讨论活动;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使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落实到位。

文化:在创建文明单位的道路上,公司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拓展品牌建设的辐射力?

魏长学:清源集团公司自2012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以来,一直保持至今。

扩大企业文化宣传平台。2012年,完成了公司网站的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实现了二级后台管理,栏目清晰明确,内容丰富充实,稿件质量逐年提升。创建了集团公司内部季刊《清声源韵》,及时传达上级组织重大部署精神,反映行业最新动态,刊载职工原创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喜爱和欢迎。目前,该杂志由创刊伊始的20版扩增为50版,已编印29期。同时注重与时俱进,紧跟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相继开辟了公司博客、微博、微信等多媒体交流宣传渠道。

弘扬传统文化。2013年以来,公司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职工的道德水平,号召职工认真学习并积极践行《弟子规》,同时有计划的、有步骤的持续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印制传统文化读本《道德经道经》《道德经德经》《大学中庸》。同时,以“道德讲堂”为阵地,常态化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职工诵读经典,交流心得,使职工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文化修养有了较大的提高,涌现出济南市道德模范、拾金不昧等社会榜样、道德楷模。

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载体,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宣传文明创建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使公司上下统一思想、强化共识。积极组织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清明徒步祭扫”“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我爱泉城文明出行”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回馈社会、感恩他人的目的,营造了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努力把文明创建转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公司党支部多次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其完成学业,展现了热心公益事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切实为群众真心k实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坚持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文明基层单位”“文明家庭”评选等群众性系列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公司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文化:现代企业仅仅依靠严格管理与制度保障进行管理已经远远不够,重视和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魏长学:是的。公司在10年的发展与探索中找出了一条企业文化与人文关怀相辅相成的经营道路,获得了职工的认可与好评。

2009年筹建了公司“爱心基金”,8年来,通过爱心基金这一载体对60余位病困职工进行救助,使职工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公司定期开展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比赛。开展“书香水利”读一本好书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开展以建党纪念日为主题的重温入党誓词、演讲比赛、红歌演唱会等主题活动。开展水文化标语征集,水生态建设征文活动,不断延伸和拓展品牌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篇7

会计文化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系统,在其多层次的体系中,不同层面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会计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方向。首先,会计的物质文化层面是构成会计文化系统最基本的方面,也是会计文化显性化的有机载体。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专业计算工具、与工作有关的操作工具、包括各种账簿在内的工作对象等。判断会计物质文化的优劣,主要以其工作环境是否优良、专业工具是否先进、工作结果是否有效率和工作对象是否有序作为基本标准。一定的会计物质文化是一定的会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同时,一定的会计物质文化又是一定的会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承载者,常常作为会计文化的外显化而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评价。其次,会计的制度文化,是作为制约和规范会计人员工作方式的规则体系而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会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秩序,因此必须依靠严整而科学的规范体系来保证。作为一种“他律”,会计工作规则的意义在于,严格约束会计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工作,如果违反规则,就意味着犯错误。因此时刻约束自身的工作方式必须符合或严格遵守规则,是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会计的制度文化具有同法律、法规一样的严肃性,严格的制度规范,不容许会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出现半点逾越,它是会计精神文化的制度化,是保证会计物质文化的有力支撑。最后,会计的精神文化属于会计文化的灵魂,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决定会计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在当今物质文化盛行的时代,如何引导会计人员保持应有的行为准则、恪守职业操守以及坚守会计人员的底线伦理,是建构和发展会计文化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在工作实践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这是保证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当前我国会计文化建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会计制度体系建构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会计组织内部和外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会计组织作为界限来看,其外部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以及社会舆论因素等,其内部因素有单位内部的人员结构、制度建设、领导因素、单位的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等。从外部因素的影响来看,由于传统社会理念与观念仍然在发挥其作用,比如,在害怕得罪人的心理驱动下,无原则地“以和为贵”,导致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留住业务较多的客户,在给课题单位出具审计报告时往往对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给出一些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审计结论,既不利于课题单位规范自身的会计核算,也为后期的课题财务验收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社会舆论对于会计行业普遍存在一定误区,如民众将注册会计师、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等与过去打算盘算账的“账房先生”混为一谈,不能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导致部分会计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对待自身工作的意义,进而忽视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不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内部因素的影响来看,由于内部监督制度不到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内审制度不能行之有效地发挥作用,增加了会计舞弊造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导致会计行业公信力的进一步下降。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高校的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对会计人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及尊重,导致一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流失,不利于会计行业人员整体水平与素质的提高。

三、当前建构和发展会计文化应采取的重要举措

(一)将“以人为本”作为建构会计文化的基本理念建构会计文化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这是推动会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如果缺少这一重要的前提条件,那么构建会计文化将会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会计工作的领导或管理人员,在会计文化理念的形成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理念就是要切实从会计人员的角度考虑其实际需求,要形成信任会计人、关心会计人、尊重会计人的氛围。而要实现这一核心理念,首先要求领导者、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就这个意义而言,会计组织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作用直接关涉会计文化建设的成败。在建设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过程中,一方面领导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建立各种明确的奖惩机制,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使会计人员切实感受到会计组织对其的重视;另一方面,会计领导应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坚持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影响下属,增强会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深刻转变。文化管理是更高的管理形态,会计文化建设就是文化管理,在制度管理不到的地方,让文化发挥作用,其中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文化的要求,在管理中体现文化。

(二)注重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二次创新建设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结合会计学科领域的特点进行再次创新,形成兼容并包的会计文化体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关于会计的记载自西周的《周礼》就开始有所体现,古代儒家思想的各种理念以及英美发达国家的会计文化与价值观都对我国现有的会计文化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和影响。会计文化的构建要坚持继承和创新高度统一的原则,既要继承又要扬弃;既要肯定已有的优秀文化因子,又要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具体而言,会计文化建构中,一方面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充分汲取营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会计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属于消极的、落后的、阻碍文化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必须放宽眼界,在不断加强会计文化交流过程中,以兼容并包的形式,积极吸纳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内涵,将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法制文化、伦理文化、科技文化,以及民主文化同会计文化相互结合,以融通的方式围绕会计文化,处理好多元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构成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最优互补结构。会计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会计文化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突破了固有的文化疆界,而且出现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向。这表明,现代社会,其文化的开放性特征越来越凸显,会计文化的发展必须要适应这一潮流,在向世界先进的会计文化学习过程中,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各个国家和民族优秀的会计文化成果,不断丰富中国会计文化的内涵,同时还要加强对非会计专业的其他学科优秀成果的学习、研究和吸收,使广大会计人员在建构和发展会计文化过程中,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注重新时期会计价值观的培育会计价值观作为广大会计人员应当遵循的共同理念,包含了会计群体共同认可与遵循的价值准则,其对于规范会计组织及其成员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标准有着重要意义,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文化素质、个人才能与群体智慧的结晶。要培养和形成会计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就要从会计主体出发,培养其主人翁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共同的目标感、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将新时期的会计价值观内化为会计人员思想与行为准则,使其在工作中恪守原则,坚定立场,坚持原则,成为具有坚定信念和正确价值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的优秀会计人员,最终形成具有积极向上、求实创新、恪守诚信、客观公正等特点的、与时俱进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会计价值观。会计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过程中,不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新时期会计价值观的培育,还要吸纳国外优秀会计文化的精髓,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特质,并结合我国会计文化的一些实际特点,通过对新时期会计文化的不断创新、丰富与发展,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体系。在会计文化创新过程中,要重视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立足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实际,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影响、激励等环节,全面推进会计事业的发展和会计职业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水平,使之能够满足和谐社会的构建需求。

篇8

会计文化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系统,在其多层次的体系中,不同层面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会计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方向。首先,会计的物质文化层面是构成会计文化系统最基本的方面,也是会计文化显性化的有机载体。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专业计算工具、与工作有关的操作工具、包括各种账簿在内的工作对象等。判断会计物质文化的优劣,主要以其工作环境是否优良、专业工具是否先进、工作结果是否有效率和工作对象是否有序作为基本标准。一定的会计物质文化是一定的会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同时,一定的会计物质文化又是一定的会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承载者,常常作为会计文化的外显化而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评价。其次,会计的制度文化,是作为制约和规范会计人员工作方式的规则体系而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会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秩序,因此必须依靠严整而科学的规范体系来保证。作为一种“他律”,会计工作规则的意义在于,严格约束会计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工作,如果违反规则,就意味着犯错误。因此时刻约束自身的工作方式必须符合或严格遵守规则,是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会计的制度文化具有同法律、法规一样的严肃性,严格的制度规范,不容许会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出现半点逾越,它是会计精神文化的制度化,是保证会计物质文化的有力支撑。最后,会计的精神文化属于会计文化的灵魂,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决定会计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在当今物质文化盛行的时代,如何引导会计人员保持应有的行为准则、恪守职业操守以及坚守会计人员的底线伦理,是建构和发展会计文化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在工作实践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这是保证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当前我国会计文化建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会计制度体系建构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会计组织内部和外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会计组织作为界限来看,其外部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以及社会舆论因素等,其内部因素有单位内部的人员结构、制度建设、领导因素、单位的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等。从外部因素的影响来看,由于传统社会理念与观念仍然在发挥其作用,比如,在害怕得罪人的心理驱动下,无原则地“以和为贵”,导致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留住业务较多的客户,在给课题单位出具审计报告时往往对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给出一些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审计结论,既不利于课题单位规范自身的会计核算,也为后期的课题财务验收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社会舆论对于会计行业普遍存在一定误区,如民众将注册会计师、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等与过去打算盘算账的“账房先生”混为一谈,不能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导致部分会计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对待自身工作的意义,进而忽视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不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内部因素的影响来看,由于内部监督制度不到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内审制度不能行之有效地发挥作用,增加了会计舞弊造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导致会计行业公信力的进一步下降。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高校的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对会计人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及尊重,导致一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流失,不利于会计行业人员整体水平与素质的提高。

三、当前建构和发展会计文化应采取的重要举措

(一)将“以人为本”作为建构会计文化的基本理念建构会计文化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这是推动会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如果缺少这一重要的前提条件,那么构建会计文化将会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会计工作的领导或管理人员,在会计文化理念的形成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理念就是要切实从会计人员的角度考虑其实际需求,要形成信任会计人、关心会计人、尊重会计人的氛围。而要实现这一核心理念,首先要求领导者、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就这个意义而言,会计组织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作用直接关涉会计文化建设的成败。在建设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过程中,一方面领导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建立各种明确的奖惩机制,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使会计人员切实感受到会计组织对其的重视;另一方面,会计领导应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坚持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影响下属,增强会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深刻转变。文化管理是更高的管理形态,会计文化建设就是文化管理,在制度管理不到的地方,让文化发挥作用,其中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文化的要求,在管理中体现文化。

(二)注重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二次创新建设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结合会计学科领域的特点进行再次创新,形成兼容并包的会计文化体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关于会计的记载自西周的《周礼》就开始有所体现,古代儒家思想的各种理念以及英美发达国家的会计文化与价值观都对我国现有的会计文化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和影响。会计文化的构建要坚持继承和创新高度统一的原则,既要继承又要扬弃;既要肯定已有的优秀文化因子,又要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具体而言,会计文化建构中,一方面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充分汲取营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会计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属于消极的、落后的、阻碍文化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必须放宽眼界,在不断加强会计文化交流过程中,以兼容并包的形式,积极吸纳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内涵,将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法制文化、伦理文化、科技文化,以及民主文化同会计文化相互结合,以融通的方式围绕会计文化,处理好多元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构成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最优互补结构。会计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会计文化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突破了固有的文化疆界,而且出现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向。这表明,现代社会,其文化的开放性特征越来越凸显,会计文化的发展必须要适应这一潮流,在向世界先进的会计文化学习过程中,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各个国家和民族优秀的会计文化成果,不断丰富中国会计文化的内涵,同时还要加强对非会计专业的其他学科优秀成果的学习、研究和吸收,使广大会计人员在建构和发展会计文化过程中,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