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茶文化的知与行8篇

时间:2023-07-23 08:21: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茶文化的知与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茶文化的知与行

篇1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词汇 句法 跨文化交际

今日中国,通过2008年奥运会及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英之间的文化对撞,擦出了更耀眼的火花。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更频繁,英语作为世界公认的交际语言工具,承载的文化内涵,具有更突出的意义。这对高校外语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更高、更实用的要求。语言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的学习、文化意识的培养及导入,是每个英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加强跨文化语用能力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了英汉差异,才能真正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学以致用。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的交际手段,语言的产生离不开创造语言的人,以及人类所作用的社会庞大系统。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关系。现代文化社会学认为,社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文化要素之一,我们研究语言,只能把它放在文化背景里,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语言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包括语言在内的所有人类现象的综合体。文化一方面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社团中体现的思维、行为及价值方式,另一方面包括社会团体通过他们的物质产品来表现本身或他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有不同的文化意识。文化既有历史沉淀,又有动态发展,语言作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萨培和沃尔夫提出的“语言相对性”,而且存在着“文化相对性”。

人们对客观世界不同的思维方式跟文化模式差异,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阻碍。因为语言的集体意义产生依赖于它的文化语境,我们只有了解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本身,避免由于对文化的无知而产生误解与冲突。语言教学工作者有责任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导入。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一)英语词汇的文化因素体现

英语语言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外语教学。它也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具有文化性。在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下,学习英语语言就要明白两种语言中符号的非对称性,例如中国文化中的“白”字往往为贬义,含有轻视、徒劳、低下、无价值的意思。如、白眼、一穷二白、白费、、白搭、白色政权、白丁,以及东北话里面的白瞎,等等,懂京剧的人,一定记得曹操在舞台上有典型的白色脸谱,奸佞的象征。相反,白色在英语里面是美好的象征,让人联想到上帝、天使、纯洁、幸福。“white hands”是公正廉洁:“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指幸福的日子。童话里可爱的“snow white”还有七个小矮人,个个都是“white man”(忠实可靠的人)。再如龙在中国的文化里,我们把它看成是民族的象征,是至高无上、尊贵的象征,在语言中,承载的是褒义的色彩,像“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等,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而在英语国家文化里,并非没有龙(dragon),只是与中国截然相反,龙化身为凶猛残暴的怪兽。尤其是在影视作品里,龙总是代表邪恶势力,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这一点,在2010年3月梦工厂上映的电影“驯龙高手”里有着完美的体现,与我们儿时喜爱的“小龙人”形成鲜明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即在中文中出现的词汇,无法在英文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中国人特别讲究孝义亲疏、伦理纲常,因此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汉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词有很细致的区分,而英语中的亲戚概念十分笼统。中文里叔叔、伯父、姑父、姨父、舅舅在英文里只用一个单词“uncle”代替。不同文化中的某些词汇,具有不对应性,比如汉语中的“牛”是强壮、勤恳、任劳任怨的象征,我们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表达,而用英文却要翻译成“Work like a horse”,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中国人用牛耕地,而英国人大部分依靠马。

我们看下面一段对话:

―Mum, I forgot where I put my glasses.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It’s over there, on the table, you really have a foggy noodle.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have a foggy noodle”一定会疑惑不解。“noodle”在汉语中是面条的意思,并无其他深层含义。而在英文中,因为大脑组织是条状的,就如同面条一样,所以“noodle”也用来指代头脑,“foggy noodle ”就是头脑糊里糊涂的意思。

由于客观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summer”在汉语中会让人想起炎热,而“spring”会使人想到温暖,欣欣向荣。 那么如何翻译下面这个句子呢?“Jobs died in summer”,如果理解为乔布斯死于夏天,那就错了。在英语中,夏天才代表温暖,欣欣向荣,这跟春天英国糟糕的天气不无关系,所以上面那句话应该翻译成“乔布斯英年早逝”更恰当一点。

(二)文化差异在句法上的体现

句法结构反映了人们最原始的宇宙观,可以体现不同民族器物文化的不同色彩,反映人们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一点中英之间的差异刚好体现在语序上。英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把人或人的行为摆在前面,而客观世界的事物放在后面,句子的尾部修饰比较强,总体是“头轻脚重”,如:The girl is my sister, who is in red and standing across the street.而汉语前置的修饰很强,是“头重脚轻”,如:“街对面站着的穿红裙子的姑娘是我的姐姐。”

那么,中英文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句法差异呢?英国人有其特有的价值标准,他们一般来说比较务实,人们因此称他们为“行动之人”(man of action)。英伦三岛四面环海,地理条件差,天气条件更是恶劣。安格鲁撒克逊人于450年到达英格兰,他们面临异常严酷的自然条件的挑战,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同时,又经战,这使得古英国人逐渐形成“开放跟激进”的民族特征, “个人主义”在其文化中居于主要地位,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显得直截了当,往往把句子的主干放在前面,修饰成分放在后面,直入主题。例如: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film with me tonight, if the rain stops.

汉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地处内陆,气候适宜,生活平静,且孔孟的中庸思想深入人心,讲究事事含蓄,说话不开门见山,先次要再主要,迂回进入主题。同样是上面那句话,中文的表达就是这样:如果晚上不下雨的话,我可以请你看电影吗?

我们再来看下当英籍老师夸奖一名中国学生的口语流利时,师生间的对话:

―Your oral English is pretty good.

―My English is poor,I will study harder.

(英国老师说:“你的口语很不错。”中国学生回答:“我的英语很差,我要好好学。”)

从上面的简单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英汉文化的差异。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力量,不提倡个人突出,当受到赞扬的时候,中国人通常否定自己。而在英美人看来,这种过分的自谦,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不懂英美的文化价值观,这样的跨文化对话就如同自言自语了,根本就谈不上交流。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跟语法上的差异承载着两种文化的差异。要在英语教学上有所建树,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不断了解并发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跟英汉的差异,只有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才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虹.当代英国社会与文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篇2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12YBA031)

>> 刍议《良宵》与春节文化的适应性 大学新生文化适应性研究 西方行政伦理的中国适应性 减缩剂与水泥适应性的研究 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研究 西安地铁建设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摩梭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研究 适应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时尚健美操引进高校健美教学课堂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CAPM模型的适应性研究 反腐败制度设计与适应性效率研究 在天津生态条件下甜高粱品种引进及适应性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研究 现行劳务派遣制度的适应性分析 内地班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 9个引进干辣椒新品种在遵义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虚拟企业文化对其经营环境适应性的数量模型研究 内地藏族班学生文化适应性的叙事研究 关于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文化适应性原则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3-01-15.

[4]Bryman, A.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3rd ed)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5]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 ESRC Framework for Research Ethics (FRE) 2010 (Revised September 2012) [EB/OL]. esrc.ac.uk/_images/FrameworkforResearchEthics_tcm8-4586.pdf, 2012-12-23.

[6]De Wet, K. The Importance of Ethical Appraisal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Reviewing a Faculty of Humanities’ 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 [J]. 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s, 2010,(8):301-314.

[7]李玲.论质性研究伦理审查的文化适应性[J].比较教育研究, 2009,(6):7-11.

[8]Creswell, J. W. & Clark, V. L. P.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7.

[9]Robson, C.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of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s (2nd ed) [M]. 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

[10]Seedhourse, D. Ethical Grid [EB/OL]. /images/ethicgrid.jpg, 2012-08-30.

[11]Stutchbury, K. & Fox, A. Ethic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troducing a methodological tool for effective ethical analysis [J].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9, 39(4): 489-504.

[12]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 K.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7th ed) [M]. Oxon: Routledge, 2011.

[13]Creswell, J.W. Qualitative Inquiry &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 (2nd ed) [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7.

[14]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TriCouncil Policy Statement: Ethical Conduct for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s (2nd ed) [EB/OL]. http://pre.ethics.gc.ca/pdf/eng/tcps2/TCPS_2_FINAL_Web.pdf, 2012-12-23.

[15]Brewer, J.D. Ethnography [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6]束景南. 朱子大传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17]钱钟书. 谈艺录 [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18]钱穆. 国史大纲:上册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性 跨文化交际 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但是在目前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将英语教学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相脱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从而影响了职业英语教学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文化差异性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对改善职业学校英语的学习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不同,比较复杂,虽然我国的英语教学已经走入小学阶段,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英语学习,但是学生的英语基础都不是特别好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更没有兴趣去学习英语。

第二、教师人数较少,教师教学的精力有限。这类院校的英语师资配备不全,教师质量不尽如人意,由于这些原因。因此,现在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教师在课堂进行授课时,主要围绕教材进行讲述,没有把文化纳入教科教学之中,重视语言教学,却忽视了文化差异性带来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空间,使职业英语教学逐渐转化为应试英语,难以体现出英语教学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差异性渗透的原因

1.通过不同的文化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加入文化差异性的渗透,这样一方面可以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传输,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了解英语教学下的文化差异。这样能够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英语思维的固化得到缓解,使其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和知识学习。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加入文化差异性渗透是必要的。

2.英语教学本身就具有文化差异性。对于英语教学,必须了解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还表现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各自的风土人情等。这样一来,英语学习在职业院校中本身就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性,所以,要使学生学好英语,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工作,必须把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背景和未来发展的使用空间。西方人在语言表达时,会配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而东方人更讲究含蓄,这就构成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英语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差异性渗透的意义

1.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好的进行英语表达。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现文化的内涵。由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了解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等,在了解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文化习惯,并学会用英语去进行表达。同时,学生也要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地了解。在英语教学中,把文化教学纳入课堂,不但能够使学生对世界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解,还能够使学生对各国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把中外文化混合进行讲授。比如,圣诞节和春节,可以放在一起讲,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

2.进行文化差异渗透,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职业学校都是为社会培养是专门的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职业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性院校,为了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发展为全面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文化之间的差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之间的不同,从文化之间不同的涵养中汲取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英语教学的文化差异性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更好地和外国人进行沟通。如果能够达到交流自如,对文化非常了解,学生日后的发展将会更加顺利。英语的学习不单是指英语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他国文化的同时,更加热爱本国的文化,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篇4

【关键词】灯盏花素 鲁南欣康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科2010年2月—2011年7月应用灯盏花素联合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1例均为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均符合我国2000年发表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进度》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2.3±3.78)岁;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2.4±4.12)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观察期均无死亡病例。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拜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阿托伐他汀、ACEI类或β受体阻滞剂等)的同时加用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使用木糖醇)注射液250ml,鲁南欣康注射液40mg,1次/天,静滴,连续10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使用木糖醇)250ml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湖南恒生制药有限公司)80mg,1次/天,静滴,连续10天。观察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均复查三次心电图。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胸闷、胸痛完全消失,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胸闷、胸痛症状明显改善,无持续性心绞痛,心电图见下移的ST段部分恢复至等电位,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无效:胸闷、胸痛症状无改善,静息心电图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指标数据值以(x-±s)表示,同组治疗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微头痛,未作特殊处理;对照组有4例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对症处理后明显改善。 转贴于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结果比较[n(%)]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特征是由于斑块破裂或糜烂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的减少,从而造成胸闷、胸痛的发作和心电图的变化。鲁南欣康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周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绞痛得到缓解,并能促进侧支循环形成[2],但其扩张脑血管的作用可引起头痛,而且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耐药性而影响疗效。灯盏花素又名灯盏细辛、东菊,是从全株植物中提取分离的黄酮类有效成份,化学名为4,5,6三羟基甲酮-7-葡萄糖醛酸苷。药理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具有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粘附和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并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量,改善肺内微循环障碍,促进机体对氧的利用,改善组织缺氧,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纠正心衰等作用[3],同时还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研究显示,灯盏花素联合鲁南欣康疗效优于单用鲁南欣康,而且联合具有互补作用,减轻了鲁南欣康长用耐药性及副作用的发生,安全性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0,28(3):409-412.

篇5

【关键词】中日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日语精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97-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而单独存在,因此学习外语就必然要学习该国的文化,而文化教育也必须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但实际上,由于两国之间各自受地理环境、社会状况、、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国的文化是“貌合神离”的。因此,在高职日语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中日文化的差异,要把文化差异融入日语的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类院校日语专业中的基础主干课程《日语精读》,是日语专业课程中课时比重最大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趋势下,众多的高职日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一、高职《日语精读》的教学现状

高职《日语精读》教学是以日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从课程要求而言,这门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的课程。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语言技能教学一直影响着日语教学的发展,特别在《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日语语法结构的分析,常常运用单调的替换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语速和语调,并认为只有扎实的基本功,能灵活运用语法结构,能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从而忽视了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了解与认识。因此可能会导致学生所讲的日语,尽管在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却未能把自己的意图充分表达出来,有时甚至会犯下严重的语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中日文化差异以及日本语言特点了解不足所致。有些日本人评价中国学生,日语句子说得很严谨,像在背诵教科书上的语句,十分完整,却说不出感情和韵味。还有的日本人反映,有些中国学生日语说得很流利但说得不得体,对日本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了解不够,很难相处和交往。

以上说明了高职《日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语言结构,轻实际功能;重语言训练,轻文化传授。这些都与高职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悖,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学生学到的纯语言知识不能“学以致用”,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很难达到要求。

二、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1.中日文化差异主要体现的三大方面

(1)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喜欢用坦率、自信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喜欢含蓄、暧昧的语言表达方式。

(2)行为方式的差异。若要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中国人习惯绝对的看法和说法,是非分明。而日本人的行为模式一般不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而是含糊其辞、委婉地表达,让对方去揣摩他们的想法。

(3)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都擅长形象思维,但与属于大陆文化的中国相比,日本属于海洋文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事物,由于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对事物的定义或描述也会不同。

2.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1)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把文化导入日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或语法结构,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虽能说一口流利日语,却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日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中日文化差异教学的导入,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理解与认知的能力。

(2)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来华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来华投资的日企数量大幅攀升,随着中日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也随之日益增多。从而,因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往中引发的误解也时有发生,这些事实使更多的日语教师认识到“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3)中日文化差异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满足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日语教学,特别是《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这会对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可以将中日文化常识融入教学,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点。

三、结束语

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截然不同,日本文化是日本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纳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又将其巧妙地移植在本民族精神土壤上的产物。如果传统的语言技能教学完全将语言和文化分割开来,只注重教授语法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而忽视中日文化差异教学,将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日语。因此,将中日文化差异的教学融入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1)

篇6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

(2014)01_0062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1.24

本文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并与单用单硝酸异

山梨酯进行了对照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患者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符合2010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的诊断标准[

1]?排

除标准: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脏病?重度神经官功能?颈椎病所致胸痛

者,合并有中度以上高血压?重度心律失常?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

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34例,女

28例,年龄52~68(61.32±3.95)岁;对照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53~69(62

.45±4.12)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观察期

均未出现死亡病例?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拜阿司匹林?ACEI或者β受体阻滞剂?阿托伐

他汀等),同时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糖尿病患者使用木糖醇)+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

40mg,1次/日,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250ml注射液+灯盏花素(

湖南恒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mg,1次/日,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

患者用药后心绞痛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并记录治

疗中的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1]①心绞痛: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

痛发作次数减少>80

%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电图: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著改善;压低ST段回升≥0.05mV,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

或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改善;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为无改善?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版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

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有1例因头痛退出,其余各例未发现不良反

应,且对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影响?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其发病机理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

血管狭窄和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并引起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密

切相关,易发展为心肌梗死[2,3]?

灯盏花素是从中草药灯盏花中提取的一种注射溶液,总黄酮是其有效成份,具有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的作用?贾俊海等[4]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

)?醛固酮(ALD)?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探讨大鼠心肌缺

血再灌注(MIR)损伤的机制,结果发现灯盏花素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

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_PX)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和自由

基损伤,改善心肌组织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灯盏花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

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血粘度明显降低,因而能显著改善冠状动脉及心肌微循环的灌注量,有效

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改变,总有效率为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

究与黄豫军[5]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互补作用,减轻了

单硝酸异

山梨酯长期用药耐药性及副作用的发生,安全性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

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

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

[2]Yiadom MY. Emergency department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Emerg Med Clin North Am,2011:29(4):699-710.

[3]Piras O, Travaglino F, Autunno A, et al. Chronic systemic inflammatory synd

rome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presenting to emergency department[J]. Eur Rev Me

d Pharmacol Sci,2012,16 Suppl:1571-61.

[4]贾俊海,陈素仙,苏一星,等.灯盏花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江

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6(6):477-480.

篇7

一、茶文化概述

首先,茶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它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融为一体,独成一派,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平利的茶文化,又有其独到的地域特色,我县已把茶文化作为女娲文化与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着力营造全民饮茶、懂茶和爱茶的茶文化氛围;我县还把平利茶做为对外开放的名片着力打造,先后参加了中华茶艺之墨竞赛、杨凌农高会、北京农高会、西洽会、青岛农产品博览会、广交会以及在俄罗斯卡罗加州举行的俄罗斯•中国年活动,目的就是要广泛宣传推介平利茶产业。继2005年以来成功举办“中国•平利茶之旅文化节”,把宣传活动推向,使平利的茶饮产品知名度大增,备受消费者青睐。如今,逛典雅茶楼,观精美茶艺,听优美茶歌,品女娲绿茶已成为社会风尚。如今,茶文化已经不只是一种饮食文化,更体现了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茶园遍布,陈陈相因。丰富的茶园景观,厚重的茶文化积淀,淳朴的民风与茶俗,相映成趣。我县也策划了以发展茶叶生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因此,我校引入茶文化,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而为之,非常有必要。

二、将茶文化引入中职教育对中职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1.茶文化有利于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

对于茶文化,每个学生都处在同一起点。学习茶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其精神世界。

2.茶文化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生的审美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文化内涵。在一些学生看来,美仅仅是服饰和发型上的另类。而茶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美、品味美,最终创造美。

3.茶文化可以促进中职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研究茶的人和文化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情绪常常比较浮躁。让茶文化走进课堂,可以让他们抛却浮躁,恢复纯净的心灵。

4.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篇8

关键词:英语教育;英美茶文化;文化修养;融入

1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茶文化的作用:1.1充实英语知识的作用在传统教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由:词汇、阅读理解、语法、写作等四个板块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教学。我们且不去讨论这种程式化教学的弊端,就教学内容而言也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那么当前的需要是什么呢?在突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需要应聚焦于人文修养的增强。可见,随着茶文化的融入将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另外,从客观的教学状态上来看,这也能充实英语知识的构成。1.2增强文化素养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的国外文化素养,不仅能在长期视角下来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也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形下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新的格局,从而对建设人才的职业素质构成也将提出新的要求。由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将对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作用。事实表明,对国外茶文化的习得将能增进大学生今后与外方进行交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便是从饮茶、品茶的途径中来获得的。1.3激发阅读热情的作用回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现阶段大学生对该课程普遍存在着消极情绪。反映在学习中缺少主动阅读英语文章和文献的意识。对这一问题,需要辩证的去认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缺乏乐趣和缺少足够吸引的英语知识,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主动阅读的原因。为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则能在解决“乐趣”和“吸引”问题的同时,激发起他们的阅读热情。

2茶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的思路

具体而言,可以沿着以下三段式来构建茶文化的融入思路:2.1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将英语国家茶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来的实施者是英语教师,所以他们首先需要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目的与目标不同,前者不仅包含最终所要达到的“彼岸”,还含有教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取向。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知晓,教师在面对任何教学模式创新时,都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试,并需要与当前的教学考核机制建立起友好的界面。因此,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将能帮助教师主动的去适应和改观当前的课堂教学环境。2.2完善茶文化融入的手段这里的英语国家茶文化主要指向英国和美国的茶文化,而且二者的茶文化表现形态差异性很大。这种较强的差异性也就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里就涉及到教学手段问题。传统视域下的教学手段往往需要建立起教师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之间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而在融入茶文化时仅仅依托这种关系仍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即无法满足知行结合原则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这里还需要通过引入“行”的教学模式来给予补充。2.3做好茶文化融入的评价作为一类教学模式创新,其仍然需要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评价机制之中。但与诸如阅读理解、写作教学不同,对茶文化融入效果的评价难以建立量化指标。对此,可以考虑通过间接性评价来给予实施。具体而言,便是可以考虑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定性评价,以及对课堂知识点反馈进行定量评价。

3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以上思路的构建并没有充分考虑现有教学环境的制约性,所以为了增强下文解决措施的可操作性,这里提炼出了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应对的挑战。3.1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合理整合英国和美国茶文化的知识点。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融入茶文化属于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而该内容并不属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进而在学时分配上也显得十分紧凑。为此,在满足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这一要求下,杂乱的茶文化信息则成为了挑战。这一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则是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侧重于英美茶文化的某一方面,或者根据课堂教学环境来临时调整教学内容,而这些都将降低教学的逻辑性。3.2教学衔接所面临的挑战这里的挑战包括两点:第一,茶文化融入过程中,如何与常规教学内容相衔接;第二,在知行结合原则下进行教学,如何做到知与行之间的衔接。对于前者而言,这一挑战若未能给予较好的应对,将会使茶文化教学陷入与周围环境不相容的境地,进而带给学生的则是唐突的学习体验。对于后者来说,则无法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而弱化其在文化修养上的进程。实践表明,这里应重视后者,应对后者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3.3学生激励所面临的挑战对学生实施激励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激励学生似乎并未引起教师的重视,且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鞭策的方式来“驱赶”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另外,口头激励似乎在当下也无法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这一难题便需要得到破解。

4解决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构建:4.1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这里的“标准化”体现在两个环节:第一,建立英语文化融入的教学标准;第二,教学团队严格执行教学标准。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严格执行标准,所以需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团队需要在探究意识和试错中来不断提升教学经验和完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团队负责人需要在把握标准,和组织整合英美茶文化知识点上起到引领作用。笔者建议,备课的重点应在解释英美茶文化差异性背后的文化原因。4.2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从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出发,若是在课堂教学中将茶文化教学与英语知识点教学进行融合,则不仅难以形成先后逻辑连贯的效果,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阐发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立专题教学,用两课时来讲授茶文化知识。专题教学的开设时间点可以安排在每一教学单元结束之后,通过布置事先的课前预习作业来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而也能起到铺垫的作用。由于是专题教学,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进行调整。4.3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主要解决教学中“行”的问题,即可以整合专业实训教学的场地资源,在其中开展英美茶文化体验活动。众所周知,茶文化包含着两大文化元素,即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行”所要解决的便是将显性文化元素展现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进而与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形成契合。那么,学生便可以在这里体验美国人十分习惯的冰红茶,以及鉴赏英国饮茶文化中的流程。关于这一点,需要引起教学团队的重视。4.4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对学生实施学习激励,其最好的方式便是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进而激发起他们主动进行英语阅读的热情。这里首先需要进行组织构建,那就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茶文化教学结束之后,需要让各个小组提交用英文完成的学习报告。然后,根据报告质量对小组进行评分(总分)。然后,由小组组长根据组员对报告的贡献来细分分数,从而形成组员的成绩。依照这种模式,便能有效的激发起小组成员的学习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最后,在开展教师队伍发展的手段构建上,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模式:(1)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培训。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可知,岗位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上,因此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各学科专业概论讲授,并促使他们能将这些专业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2)形成自觉提升业务能力的氛围。在氛围的营造上不仅需要进行组织文化建设,还需要优化现行的激励政策。

5小结

本文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为考察视角,在英美文化教学领域探究了增强课堂教学“活性”的策略。大学英语教育在当下已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境地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关联性上。本文认为,应重视茶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具体而言,这里的茶文化主要指向英语国家的茶文化,其不仅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英美人文知识,还能在丰富他们见识的情况下加强他们的英语阅读热情。融入的途径包括: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琪.文化与交际能力培养———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之转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33.

[2]郭彦芳.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54-55.

[3]杨新莹.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应具备的理论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3(9):12-13.

[4]徐静.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6-5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