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09:15: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自媒体时代的缺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媒体方兴未艾
1.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从MSN、ICQ、QQ等即时通信出现到博客、微博的勃兴,再到公民新闻网站的悄然兴起,自媒体全面进入了普通公众的生活。自媒体焕发出巨大能量,自媒体也是一种“自组织”,有着“自我净化”的功能。“金庸去世”的谣言在微博扩散,使很多人在评论、转发时,变得更理性、更谨慎。“武汉女大学生被割肾”的传闻,通过知情网友的质疑、辟谣,也澄清了事实。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社交网站、微博上流传的无稽之谈“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而“滴血食品传播艾滋病”的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
2.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自主交叉互播的特点形成了它独有的传播理念,从传播向互播转变,这是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
一是平等的传播理念。作为草根媒体,自媒体是平民化、私人化、自主化的传播,其理念是平等对话、信息共享。如韩国的OhmyNews,其新闻理念就是“每个公民都是记者”,自媒体立足普通公众,关注普通公众。
二是同向的传播价值。传播价值取决于传播主体和客体的需要。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与客体为同一群体,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种同向性决定了自媒体新闻具有更加强烈的贴近性、趣味性、动态性,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
三是网状的传播路径。信息源决定了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垄断信息源、独享话语权,而自媒体的信息源则遍布民间,每一个公众只要有手机或网络,都可以将各种信息传送出去。所以,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多对多的网状模式。
四是高速的传播时效。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有严格的制度规定,经过层层筛选、把关、编辑后才能到达受众。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技术门槛和“准入”条件降低,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论坛、QQ上新闻,信息会很快在这些载体之间互播。
3.自媒体的传播缺陷
自媒体深刻影响着媒体形态的演变进程,而它自身,同样存在着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一是新闻真实性存疑。首先,自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判。其次,自媒体不受新闻传播机制监管,这使它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保障。再次,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速度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可信度降低。
二是媒体公信力较低。有些自媒体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植入、恶搞等内容,有的炒作个人隐私换取点击率,降低了公信力。
三是受众选择性困惑。专业新闻机构都有自己的系统过滤功能和把关人制度,新闻定位明确。但自媒体载体种类多,在海量信息面前,个体要依据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来选择信息难度加大,难免产生无助感,容易陷入选择信息的困惑之中。
传统媒体负重前行
“在搜索引擎和互联网站的双重挤压下,传统媒体已经成为‘金字塔下的奴隶’。每年办一张综合性日报的采编成本数以千万元计,但是当我们把优质新闻信息交给网络媒体时,得到的却只是象征性的区区几万元。”①而网络媒体则依靠对平面媒体内容的重新包装整合,构筑起了新的新闻传播价值链条,使得报纸客观上陷入了线上大量资讯的下游提供者的困局之中。②
1.传统媒体的固有优势
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固有优势,这些优势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被取代的。
一是专业化程度高。传统媒体在采集、编辑、制作、发行、商业运作这个大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专业化以及行业标准都相当成熟。
二是品牌内容好。优质的内容是大多数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传统媒体的内容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检审过程才能对外传播,传统媒体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以品牌影响力来影响大众。
三是版面视觉感强。和新媒体不同,报纸、杂志有版面视觉感,版面可以从上下、左右、前后所提供的信息判断出新闻的价值,这其中还包括标题的浓淡、大小、报道分栏等。编辑把对新闻的价值判断整合在版面中,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这种判断。
2.传统媒体的弊病和不足
一是针对性和时效性亟待加强。目前,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还不是很强,结合实际策划和做深做透不够;舆论引导滞后、有时很被动,被网络等其他媒体牵着鼻子走;主题宣传、成就报道的方法比较生硬,鲜活的内容显得较少。
二是报道模式和报道手法陈旧。质量不够高,特色不强,精品佳作较少。同时,在新闻报道中,“说教”的痕迹太多;新闻写作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有的混淆与行政公文的区别,难以让受众接受。
加强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自媒体优点突出、缺点明显,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很大,但自媒体时代还是不能缺少传统媒体的保驾护航,为公共舆论提供正确引导。传统媒体既有着不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也是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时展的未来方向。
1.把脉舆情变化,主动设置议题
随着社会舆论多元化,传统媒体要想成为新闻舆论的主导者,必须用主流声音主动引导,及时准确地把握舆情变化,主动设置议题,才能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传统媒体是自媒体高可信度的关键信源,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传统媒体的信源关,主动及时地正面信息,传达党与政府的声音,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遵循及时、准确、有利的原则开展相关新闻的报道,引导自媒体舆论健康发展。
2.凸显自身优势,树立权威地位
自媒体时代,虽然谁都可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但受众迫切需要具备权威性、可靠性的传播者。传统媒体应该利用自身优势,注重打造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实现新闻的深度开发,寓思想性和指导性于新闻性之中。
3.创新报道形式,提高引导艺术
传统媒体必须充分研究、准确把握大众传播规律和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立足时代特征和当下特点,持之以恒地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提高舆论引导艺术,力求形态新、包装新、风格新。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构建舆论引导的合力,提升舆论引导力。例如,很多新闻事件都是由网络媒体率先报道,而后传统媒体跟进,因此,传统主流媒体开设微博,能以更快速、更有效的传播效率向大众传播新闻,特别是对于官方传统媒体来说,这是必要的选择。
注释:
①尹明华:《传媒再造》,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第8页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二、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其一,多样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是覆盖面更广。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综合把握可以更具体、更清楚、更切合实际,位于“尾部”的他们的专业水准并不比位于“头部”的媒体从业人员差,甚至还更有优势。
其二,平民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自媒体的传播者因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公正。
其三,普泛化。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话语权给草根阶层,给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体现了民意。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愈来愈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伴随着自媒体主体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条“尾巴”的力量愈来愈积聚成长。
三、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1.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自媒体各种信息传媒层出不穷,它具有超大的信息量,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同时,自媒体的即时性克服了传统媒体信息传递时效性比较差的缺点,使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教育工作者通过专门的网站、网页、电子邮件等传递到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大大缩短了传递知识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现实走向网络。大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手机媒体、电脑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即时的沟通交流。大家都处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彼此既“熟悉”又“陌生”,无论是发言者还是回复者,大家都是平等的,彼此可以建立联系并相互索取、传播信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传统教育中的空洞乏味缺点,朝着形式多样、生动活拨的方向发展。
2.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凡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自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的挑战。在自媒体环境下,必然存在着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途径虚拟化、传播对象大众化、信息海量传播以及不良信息充斥等等缺陷,这些问题会严重破坏受教育者的信息接受和,从而引发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行为缺失。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但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而且还会给大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极大拓展了大学生知识学习、知识选择空间与渠道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发起了冲击,需要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警觉。
四、利用自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1.提高大学生网络伦理和道德价值修养
高校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教育,以“中国梦”宣传教育为契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价值伦理在网络道德文化中的支撑作用。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大学生往往出现社会责任淡化,道德人格扭曲,由此导致各种舆情危机。因此,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等“网德”教育,强化大学生构建善恶、真假、美丑的道德评判标准,树立爱国爱校的思想理念,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各种网络言论,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2.培养可靠的网络信息传播引导者
高校应加大力度通过培养一支可靠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以保证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向性。这一支队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这些人不仅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并且熟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律,能够较好的掌握新兴媒体的使用技术,他们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起着“引路人”的角色;另一类是那些政治思想坚定,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又同时精通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骨干,他们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起着“支持人”的角色。
新媒体传播的“三驾马车”
对新媒体的提法与考据不一而足,但目前广泛认可的新媒体关键词应包括: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化、移动化等。其所表现出的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性为:
(一)“人人都有麦克风”
从媒介的角度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自媒体:一人一媒体。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如果说作为“公开的日记”的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权威掌控,那么,作为“公开的短信”的微博则使传播更加碎片化。而微信的出现,使得“个人性媒体”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随时、随地、随便,无责任、无逻辑、无约束。新媒体终端变革改变了传统地理距离与媒体信息形态,以社交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拉近了不同地域间人与人的关系,承担了传统媒体不能承担的角色。
(二)“所见的即所转的”
从信息的角度讲,新媒体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见的即所转的”―传统媒体时代“把关人”的概念早已不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创作”、“改编”、“转发”新闻,以刚刚发生的“外国小伙扶摔倒大妈遭讹”事件为例,事件最初微博报道与后来证明的事实大相径庭。而“香港女婴被内地人拐走”的事件,最终被证实是婴儿母亲嫁祸于人的“自摆乌龙”。信息的采集环节简约化与内容开放,大大削弱了传统媒体数据原始采集与二次加工的过程。以新鲜度与真实性见长的第一现场类内容,加强了新媒体的体验感与口碑作用,提供了更为碎片化的自由交流机会。如果说新媒体技术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其传输形式特殊化丰富了顶级想象力空间,那在保持速度领先的同时,其天生则携带着混乱的基因。
(三)“所有人对所有人”
从传播的角度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与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单向式传播不能同日而语。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多关注的是信息的“刺激”程度、更迭速度与回应频率,当然这也同时带来了网络谣言的快速蔓延。在新媒体的影响力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新媒体话语权营养不良。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对于媒体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已形成了行业人员的基本工作守则。而新媒体的灵活与创新性体系,则根本改变了这一铁律。尤其是自媒体信息的大面积爆发,将时效性抬高到了信息影响力的第一位,其中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的救助幸存儿童为正面典型代表,以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导致全面失信为反面的典型代表。
新媒体时代提升行政能力的“三个认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做出调整。过去,一些政府与行政人员面对汹涌而来的各种新媒体传播,不知从何下手,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舆情苗头反应“轻、疏、慢”,信息公开公布“盖、捂、瞒”,对待媒体采访“怕、拒、骗”,舆情危机处理“忙、偏、乱”。那么,如何才能把新媒体变成提升执政能力的有效工具呢?
(一)勇敢是一种知识
无论技术如何更新,永远都是对人性的彰显和延伸。新媒体时代,我们的政府和行政人员如何正确与民众交流、与记者沟通?部分行政人员群体长期对公共管理媒体沟通的意识缺失,加上信息通道的不畅,让民众、媒体与政府之间出现了“冷战”甚至“热战”状态,我们有些行政人员在与媒体和公众交流时表现出了自己的“勇敢”和“霸气”,如:贵州副省长怒骂网友滚去美国,横山县委书记斥责记者“你们管的也太多了吧”, 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其实,这种“勇敢”并不是真正的勇敢,而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博弈。因为勇敢是一种知识,是一种关于“敬畏”与“美德”的知识,即知道应该害怕什么、不应该害怕什么的知识。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认为人的一切品质,包括勇敢、公正、正义、慎私、友谊等,如果没有知识,都可能是恶的,一切能力都可能用来做坏事。所以,人类的一切优秀品质,都需要知识的约束和指引。
政府人员掌握新媒体的最佳途径也是学习。不断学习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唯一途径,是正气和勇敢的力量来源。除了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技巧外,尤其要端正心态,转变“官本位”思想,不要过于“官腔”、“霸气”甚至“暴戾”。我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用如此朴实生动形象的群众语言来表述如此重大深刻的道理,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二)善良是一种智慧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新媒体技术拆去了办公室的“围墙”,让官员与民众和记者可以更直接地面对面交流。这就对政府官员和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政府和行政人员也应该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学会用新媒体发声,而不是回避与沉默。在新媒体世界中,并不存在行政体制与责权利的明确划分,在与民众进行互动时,要更多地选择倾听与及时地回应。应该以品牌思维运作政府的自媒体,内容建设要“以善为先”、“以诚制胜”。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云南省会理县的“悬浮照”事件。在全国网友都在纷纷恶搞“悬浮照”时,会理县政府与悬浮照的始作俑者孙正东发出微博:“感谢全国热心网友,让会理县领导有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免费‘周游世界’,‘旅行’归来后,领导已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也希望网友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会理这座古城上来,看看镜头下的美丽的会理吧,绝对没有PS哦。”这条微博很快便获得上万次的转发评论,而评论的主流声音也意外地从嘲笑变成了理解和宽容:“会理的领导给很多地方的领导上了一课。如果硬靠封锁,那就不是这样了。网民们真的简单,有发现,有回应。对得起关注者的智商,化危机为正面广告。” “借力打力,良好的态度给人诚恳的感觉,知错就改比欲盖弥彰好得多。”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政府危机公关!竟然来自一个小小的县城。”
仅用了不到48小时,会理县用善良、诚实和幽默,成功地化解了汹涌的舆情危机,并借机推介起当地旅游资源,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转”。
“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是很多人崇尚的境界,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其实,善良就是最有智慧的策略。宽容、诚实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三)“透明”的办公室是最好的管理
新媒体尤其是大数据时代,“隐秘”的事情会越来越少。过去人们自我内省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举头三尺有神明”、“不欺暗室”已经真正变成技术手段之下“三步之内,必有微博”。危机永远在没有危机感的时候出现。新媒体的“透明”传播所带来的无形监督,恰恰拆去了官员办公室的“围墙”,敞开了“暗室”,“透明的办公室”才是最好的政府所在地。
从人性的角度讲,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改变人的缺点,而是不给缺点留机会。所有的管理技巧和策略,都不是来源于政府机关的法规要求,都不是靠简单的“封、堵、删”就能奏效,而是根源于优秀的政府文化。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 广播主持人 挑战与机遇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以声音作为载体,通过传统方式从事信息传播活动。如今,高速发展的融媒体充分利用多种不同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融媒体资源整合、多元化传播的特性让传播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元。
一、对传统广播的质疑
融媒体时代到来,各种单一媒介被以多种形式整合后重新推出,在全新的媒介平台上,自媒体也应运而生。自媒体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生产独立的信息产品,其群体日益壮大、受众数量日益增长、社会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信息传播需求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使得小众音频产品在开放平台上广泛传播,这为自媒体主持人打通了传播的渠道,融媒体较强的互动性也使自媒体主持人有了铁杆粉丝。相比之下,传统广播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形式单一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条信息被整合为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媒介传递给受众,这对传统广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不仅体现在信息时效性、多元性、准确性上的“同质”超越,还是对传播模式这一最能体现媒介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根本颠覆。也就是说,传统广播的受众被丰富、多元的可视内容分流,新时代下单靠生产单一声音产品的广播能够给受众带来多少刺激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二)听广播不再是主流用户的习惯
融媒体时代,收音机不再是收听广播的唯一渠道,数码技术的不断创新,使传统广播受众收听习惯发生改变。数据显示,台式收音机、数码产品类传统收听终端的使用比例最小,便携式收音机、手机、车载收音系统则占据较大份额。其中,使用手机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超过40%,近五年来上升幅度超过30%,已经跃升为主要收听终端。①各家门户网站也纷纷开通音频服务,蜻蜓.fm、考拉FM等音频客户端纷纷抢占手机移动应用市场,一方面为通过手机收听广播节目提供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分流了传统广播的受众。
二、众多媒体人开办自媒体音频节目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不断突破,自媒体的概念也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吴晓波、罗振宇等主持界的“外行”纷纷在网络传播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其分流传统广播节目固定受众群的能力之强令人震惊。以罗振宇的自媒体公号“罗辑思维”为例。罗振宇曾是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和《对话》节目的制片人,2012年底打造知识型脱口秀“罗辑思维”,“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以每天一分钟的有声语音推送作为尝试,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声音产品逐渐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罗辑思维社群”目前有350万以上的年轻听众,“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是互联网上最多人喜爱的知识型脱口秀,仅优酷视频上的每日新增播放量就达10万余次。
类似罗振宇这样的媒体人群体,凭借自己鲜明的性格、知识抑或是语言个性,依托更加开放的新媒介平台,在满足普罗大众与“明星偶像”直接交流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小众化的传播。这些主持人火爆的因素,恰恰是在传统广播媒体工作的广播主持人缺乏的。
三、传统广播如何突破困境
纵观上文提到的质疑,传统广播节目并非没有机会。危机中蕴含希望,传统广播依旧可以在困境里找到突破口和生机,实现自我突破。
(一)声音产品更易得到受众认可
融媒体时代,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人们在唱衰传统广播时,可否想过为什么新涌现的自媒体纷纷选择了以声音为载体?正像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的那样,一种媒介总是充当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媒介之间只有进行相互作用才具有自身存在的意义。②显然,声音作为媒介就是连接传统广播与融媒体之间的桥梁,声音产品不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被淘汰。而之所以会是声音,则是因为声音更符合融媒体环境下用户的接受特点。
融媒体时代,多种媒介互相融合借鉴,促成了更加细分化的受众市场,受众更多希望是一对一的信息接受者,相对于其他媒介传播形式,广播的声音传播方式使其更擅长长驱直入,深入人心,成为受众亲密的伴侣媒介。有调查显示,43%的听众同意这样的说法“我发现我好像正在与广播中的主持人交谈”③。这种交谈是一种私密的感受,这样的一对一地传播也正好契合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需求。
2015年11月,从中央电视台辞职的电视新闻主播曾选择了声音艺术产品进行商业化探索。首先,曾筹办声音剧场《一段》,项目名称主打声音牌;其次,在内容方面,曾邀请到了著名配音演员、演播者、新闻主播以及主持人等表现声音的专业人士,声音产品感动受众。曾在《一段》的宣传语中说:“无论你是否熟悉我们的脸,都一定听过我们的声音,我们是通过话筒,用声音表达自己的人。而在《一段》里,我们都是想好好说一段话的人。”曾再创业选择声音产品,看出他对于声音市场在融媒体时展前景的敏锐观察力。
(二)内容为王是时代不变的主题
优质声音节目的生产者,依旧是融媒体时代传播领域的明星。蜻蜓.fm、考拉FM等音频客户端里也成长起来一批保有大量原创节目的群体。可是,无论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内容和品质永远是媒体得以生存的根本。在众多全新媒体平台上,以打造声音产品自居的自媒体主持人更是逃不出这样的传播规律。所以,融媒体时代具有专业的声音产品生产能力依旧是吸引受众的关键。
纵观当下众多音频客户端,点击和关注量高居榜单前列的还是传统广播媒体生产的高质量节目,而受到融媒体环境下受众追捧的明星也大多是这些传统广播媒体的主持人。蜻蜓.fm副总裁段然介绍说:“2015年以来,蜻蜓.fm共签约至少5000位主持人,其中真正拥有较高留存率的仍然是那些在传统广播电台中的专业主持人。”
另外,由众多广播主持人发起的《为你读诗》活动,借助当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传播方式,瞬间受到用户关注、熟悉和喜爱。包括老一辈播音表演艺术家方明、于芳在内的众多广播主持人用声音的传播方式,达到了令人震撼的传播效果。这样的声音产品的传播尝试,甚至还引领了当下整个社会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潮。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一批年轻的广播主持人,凭借着对于声音表现的熟练把控,也成为了融媒体时代的网络声音红人。
这些事例再一次证明,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优质的声音产品依旧是吸引受众的致胜法宝,而先天就善于生产优秀声音产品的广播主持人依旧会是受众心目中的明星。
(三)后劲不足是自媒体主持人的先天劣势
依托稳定节目资源的主持人方能在融媒体环境下打造稳定的节目品牌。高晓松、罗振宇、吴晓波这些自媒体主持人以个人品牌为基底,拥有庞大的知识储备或在某个领域有多年的积累,在思维与形象上均能体现出个人的独特性,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自己的声音自媒体进行传播,但他们的自媒体账号在繁华背后,却存在着先天的危机。
自媒体公众号采取完全原创的方式,等同于经营一家以采访、写作、编辑为主体的传统媒体,存在严重的“难以为继”的问题。个人的创作存在和低谷,更新率的无节奏性往往导致粉丝的大量流失,或者由于个人见解的狭隘、知识体系的缺陷,在原创内容上易产生雷同,或者由于个人力量所限等因素,无法找到恰当的商业变现渠道。
也就是说,不论是在传统媒体独大的时代,抑或是现如今自媒体蓬勃发展的阶段,内容为王意味着媒体需要稳定而优质的内容,这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而在这方面,依托广播电台专业节目制作团队的广播主持人无疑可以更稳定、更长久。
四、未来传统广播如何创新发展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但如何在未来媒介环境不断更新变化的情况下守住自己的位置,依旧需要广播人探索和创新。
(一)依托传统广播节目,探索适播产品
融媒体时代,众多全媒体表现形式并不是敌人,甚至是传统广播可以寻求帮助的朋友。多媒体、多渠道、多终端的时代,从品类、质量、数量等方面对内容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时的只是载体,优质的声音产品永远是不变的“明星”。如果传统广播能够利用好新媒体的技术、渠道,传统广播的内容资源优势就会被放大。
当然,树立这样的理念并不意味着传统广播可以像以往一样高枕无忧、以不变应万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广播流程模式下的内容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传统广播影视向视听新媒体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对于传统广播来说,除了将传统的调频广播节目做好、做精之外,还要适应受众“从线性、顺时、完整”到“回看、逆时、碎片化”的消费模式变化,加工出更为个性化、专业化、适播化产品,这是传统广播在融媒体环境下重塑内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适播化正是依托传统广播节目内容,调整制作流程,生产适合多渠道同时编辑分发的传播产品。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阳现场秀》节目为例,节目被碎片化制作成适合音频平台、网络视频、喜剧TV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内容进行多次传播。与此同时,海阳团队依据受众用户特点进行个性化传播。比如海阳的粉丝被分为环球旅行团成员、私家车友汇成员以及海阳乐跑团成员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粉丝进行更加精准的内容投放,实现有针对性的传播。通过这样的方式,《海阳现场秀》这样一档优秀传统广播节目用各种新媒体表现形式实现适播化投放,而广播主持人海阳也成为在融媒体时代受众中的明星。
(二)充分互动,挖掘粉丝经济
受众至上是传统广播需要重塑的思维方式。以往的广播节目中,受众互动只是丰富节目的一种手段,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必须更加重视受众的互动参与,实现用户更高的渗透率和忠诚度,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在用户心中的品牌地位。对于需要商业盈利的广播节目团队来说,这样的品牌价值才能保证受众用户的转化率,给广告主带来可观的收益,从而实现自我的生存和发展。
(三)突出个性,塑造品牌
在重视互动、强化粉丝黏合度的同时,注重品牌的塑造更有助于广播主持人在纷繁众多的自媒体主持人中脱颖而出。《海阳现场秀》主持人海阳在节目中故意放低姿态,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亲和、有小缺点且经常愤愤不平的小人物,同时海阳在节目中通过模仿、演绎等表现形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此一来,一个敢爱敢恨又可爱活泼的草根形象通过声音电波形成极易识别的品牌符号,受众可以一下子辨认出这就是广播主持人海阳。当海阳的品牌形象被成功塑造后,随之而来的忠诚粉丝用户群体就成为了商业机遇,也成为了广播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牢固根基。
五、结论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并非如坊间所说“大限将至”。传统广播在看似危机的情况下也能找寻到逆势而上的机遇。媒介融合后音频产品的自身特性使得音频产品能被新时代受众接受,使传统广播有了生存发展的契机。技术在革新,时代在改变,广播只要敢于改变、善于动脑,不仅不会死于改革浪潮,还能成为融媒体时代受众的“新宠”。
注释
①白京京《新媒体领域广播受众发展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播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②【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版。
整个六月,我们编辑部除了准备杂志出版,最忙的就是招聘和面试。
招聘当然是门学问,却往往是个梦想。出门扫听一圈,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感慨,这年头,靠谱的人才怎么那么难找?
难找的是人,更难找的却是纸媒的定位和转型,不然,铁打的营盘都未必保得住。
前几日,一个传统媒体从业者写下了《向一个时代作别》,开篇写道:“2014年6月9日,我向自己工作了8年的报社递交了辞职报告,随着那些闪耀着着金子和阳光一般的岁月的逝去,我将彻底离开传媒圈,踏上自己的转型之路。我在辞职信的结尾写道:事不可逆,君不必留;故往不宜,且道珍重。”
作为同样曾经在报社工作过8年、至今依旧奋斗与此的媒体人,此话看得怎一个“心酸”能表达!
同时,我也深深庆幸着,原因有三。其一,《艺术财经》是本专业媒体,小圈子的受众注定它成长之精准性,两年前尚且被批评不够大众化的缺点,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逐渐转化为优点;其二,《艺术财经》在今年年初转型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旗下不仅有媒体、新媒体,还有了一个以扩展资源体现为目的的展示空间,无疑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三,在新媒体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浅阅读成为大方向,但是我依旧相信,人的阅读本能不应该只限于浅阅读,有观点的深度报道将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大的空间。
基于此,《艺术财经》在本期开始,将逐渐改变编辑思路,当然,这也是我们这次大招聘的原因之一。本期专题,我们还是做了一个李津个案的研究,但是,大家能在杂志上看到的,除了与李津个人相关的深度研究外,其他栏目也相应打通,从李津这个艺术家特有的发展线索,延伸至、行情、推荐的大部分栏目,以便加深各种相关知识面。这,就是我们的努力之一。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报;手机广播;移动手机电视;手机媒体产业
一、手机媒体发展和前景
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 年在英国vodafone 的gsm网络上通过pc 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 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 手机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 它能传播新闻信息, 广告, 成为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手机网民则达到4.2亿,同比增长了293%。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手机上网费用高与速度慢等阻碍普通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问题,手机上网的人群将在短期内获得超常规发展。普遍认为手机媒体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只要解决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限制,它必将会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力量。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经历短信时代、彩信、3gs手机三个时代,更值得期待得便是不久即将投入使用的4g网络时代。
手机的媒体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但也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综合多方观点总结手机媒体总体上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势介绍:
1.移动性
2.及时性
3.大众传播媒介和终端接受工具属性双重属性
4.信息服务个性化,手机媒体应充分挖掘手机用户实名制的优势, 细分受众, 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自主订阅。
5.手机的高度普及,信息垄断程度下降,短讯使个人成为信息制作者。
6.效果反馈速度快。
(二)、缺陷:硬伤:
1.新闻的原创性,手机媒体消息多来自转载,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其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2.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效果减弱,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的大量传播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会效应。
3. 缺乏成熟的传播理论支撑,手机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 把关人”作用的极度弱化, 受传者和传播者身份的重合都造成了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在该情形下原有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要。
(三)、技术瓶颈:
1.手机资费高,成为限制国内手机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高额的费用本身就不符合大众传播的“大中性”,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2.受众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达不到,私人信息泄露会对媒体的引起信任危机。从另一角度而言影响手机媒体的使用深度。
(四)、其他观点:
手机媒体将因其有助于消减“媒介依存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自网络媒体出现后,受众对于网络的沉溺比其对电视的沉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手机的移动性、参与性和沟通特性则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受众从这种封闭、缺乏社会互动的媒介环境中解脱出来,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的克服会有所帮助。
二、手机媒体在目前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手机报——与报纸融合;
2.手机广播——与广播和网络融合;
3.手机电视;
4.其他。
下面我将综合多方观点,介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形式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手机报、广播、电视的优缺点(不重复其共性,从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点上谈)
手机报: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的业务
优点:1.是传统媒体数字化延伸的典范,弥补平面媒体不足在很大程
度上增强了报纸的竞争能力。更真准的加强报纸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缺点:1.传输容量小新闻背景交代不清(断章取义) 2.新闻内容潜(报纸的最大优势不能够得到延伸) 3.阅读习惯问题广播:从广义上讲,手机广播即通
手机实时收听或下载播放音频节目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优点:1.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 这种演变也给信息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2.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他媒体共享广播信息资源, 特别是音频资源创造了条件。
缺点:
电视:优点:(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其本身优势再与手机的优势相结合手机电视发展无可限量。)1.消除电视最大弊端,可保存,不受时间现实 2.个人电视带来的私密化 3.互动性
缺点:1.强迫性接受广告(。因此在目前收费的状态下, 适度选取有价值的客户及一些带有植入性质的广告内容, 让读者和客户都满意。)
其他:手机电影:手机电影是指以手机为主要拍摄与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手机下载、观看的电影。
(二)、我国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无限商机,发展潜力大发展初具规模,但产业小产业化成都不高,规模实力不够。(传统媒体跨行业机制不完善,不具备跨行业能力,国外大的传媒集团则具备)技术跟不上发展速度慢手机媒体产业(生产厂家)与传统媒体(资源提供方)还有移动通信服务方尚未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如利润分成、业务范围等]缺乏配套管理制度
(三)、如何树立手机传播特色增强其生命力
1.建立职业传播者队伍, 具备较强的独立采编能力。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与传统四大媒体相抗衡的大众传媒, 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采编队伍, 健全自己的采编体系、技术设备、运作模式等, 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要。传统媒体在向手机媒体领域扩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新媒体的特点, 再造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 改变记者传统的发稿习惯, 建立容纳多个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平台。(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手机媒体概论》 匡文波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建伟 王克茹 新闻界
[3]《青年记者》杂志 2008 年3 月中 《手机报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韩冰
[4]《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9月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匡文波
[5]《中华新闻报》2008 年3月12日 第c04 版 《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郭全中 陆地 尹坤
[6]《新闻界》2006年5月 新新媒体 《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展望》胡忠青 邹华华
[7]《南昌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 《手机媒体发展探析》钟倩
[8]传媒学术网 《手机媒体发展预期——未来最便利的信息获取终端》王娟
[9]《新闻界》 2008年第一期 《我国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王雪莲王雷
关键词: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80-02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高考生源数量的逐年不断下降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及民办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相比较,地方及民办高校发展平台小,而且受到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及民办高校为了尽快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必须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前提下,提高所招收生源的整体质量。在过去几十年的招生工作中,高校相对于考生是强势的一方,考生需要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才能获得高校的认可,然而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高校与考生的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源数量的下降、招考方式、国外高校的进入等这些变化逼迫地方及民办高校在招生工作思路上必须要重新定位、有所转变,摒弃“坐等”学生找上门的思想,主动向考生宣传自身办学特色,展示自身专业培养特点等,使高校招生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出击。本文在分析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多元化研究,给出了“互联网+招生宣传”的宣传理念,以期为地方及民办院校的招生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地方及民办院校的良性发展。
二、地方及民办高校传统招生宣传方式的弊端
由于传统招生工作多是集中在考生填报志愿之前,而且以前高校对招生工作存在“坐等”的认识的误区,在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时存在对招生宣传宣传不充足等问题。
1.招生宣传对象定位不明确。在传统的招生工作中,招生宣传对象仅仅集中在应届考生,而忽视了对潜在生源(高一、高二学生和复读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宣传。
2.招生宣传方式单一。以往许多地方及民办高校的招生宣传方式主要选择期刊、报纸等纸质媒体作为宣传媒介,从而来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这些纸质媒体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其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有限以及其信息时效性滞后的弊病不断凸显出来,读者正在快速地流失,尤其是在青少年之中,纸质媒体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因此,虽然花费大量的资金在这些传统媒体上做招生广告,却得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造成投入与产能严重不对等。
3.招生宣传不充足。在传统招生中,招生宣传内容仅限学校简介,考生仅能知道学校的名称、专业的等基本信息,而看不到学校的特色,不能引起考生的“兴趣”。
4.招生工作中存在违规现象。在招生工作中存在,有个别地方及民办高校为了获得足够的生源数量,把工作对象瞄准了高中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向高中教师承诺介绍一个考生给予几百至几千元不等中介费用的违规现象。不论这种方式效果如何,至少该方式涉嫌违法违规操作,而且这种方式必然会破坏招生的整体生存环境,最终高校将会为此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因此该方式是应被杜绝的。总体来看,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不足,不适于今天新时代的招生宣传工作。
三、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多元化研究
1.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国家教育部2016年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显示: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W率将达到50%以上,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招生规模的扩大给地方及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国高校生源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将呈下降的趋势,这又对地方及民办高校的招生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2.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方式多元化研究。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要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发挥宣传途径的多样性、树立招生宣传的服务性。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对高考学生获取信息、选择高校等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地方及民办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有必要引入“互联网+招生宣传”的新理念。
如图1所示,“互联网+招生宣传”的新理念的执行包括“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两部分。(1)“线上”宣传。“线上”宣传的实现通过院校招生部门设立招生专用即时聊天工具账号和其他信息平台以及招生网站的建设。通过专用信息软件的强大功能,由专门招生教师负责在线与潜在生源建立经常性互动,对线上“好友”提供专业的答疑解惑,并且推送招生的相关资料。使这些潜在的生源充分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校史发展、师资力量、实验设施、科研实力、奖、贷学金及勤工助学以及校园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使他们在心里对学校产生认同感。而要保证对聊天工具的账号和信息平台推广的顺利实现,首先是需要使高中应届毕业生成为“好友”或关注信息的平台,这主要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到生源集中的高中进行宣传推广;二是充分发挥在校生、毕业生和学生家长的作用,通过他们推荐给身边的潜在生源,引导学生关注招生账号。完善招生网站的建设,将院校招生网站建设为一个招生宣传的平台,网站上除有规章和招生数据外,还要更多地展示学校软、硬件条件,同时还要体现出人文的情怀,让招生网页能够“讲故事”,让浏览的考生对我校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同时,可以将即时聊天工具嵌入到学校招生主页上,学生在浏览招生网页后可与我校招生人员直接交流。对网站的推广渠道很多,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是与搜索网站进行合作,这种方式节省人力资源,资金的投入也是可控的。同时,拍摄招生宣传片,在自媒体中传播。动态的影响资料能够给考生带来最直观的印象,所以院校拍摄招生宣传片是必要的。推广招生宣传片主要利用自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发动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推广。(2)“线下”宣传。将线上潜在的考生信息统计汇总,派专人到潜在生源相对集中的高中举办“宣讲会”,与考生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同时,可以将在校生学科竞赛的各项成果做成展板或视频展现给学生看,激起他们参与的热情。同时,通过在校生和校友自身的学习经历向周围的亲戚同学宣传学校文化,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进行的“互联网+招生宣传”的理念,弥补了传统招生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地域性的缺点,互联网技术的营运使得招生宣传工作更灵活、更生动,更易于接受。
四、结论
招生工作是高校保证优质、充足、均衡生源的前提和关键。地方及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以招生工作为基础,而招生工作必须把招生宣传工作作为重要支点。因此,地方及民办高校必须充分认识招生宣传的新特点,研究新方法,拿出新对策,从而使招生宣传取得更好效果,进而促进高校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Z].2016.
关键词:自媒体;公众平台;材料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31-02
材料是人类用来制造生产工具、器件以及产品的物质。从10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现在的新材料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以材料发展为主要标志。在新媒体普及的今天,我院从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深入探索了自媒体对材料科学教学的辅助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自媒体应用于材料科学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在高等教育教学环节中,基于自媒体的QQ、微信、博客、论坛和电子邮件等工具已被高校教师逐渐采用,成为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其中QQ群被广泛用于教学内容的讨论和通知场所,学生可以在QQ群里就n堂疑问进行提问,而教师也能够即时回复,消除学生的课堂疑虑。微信平台具有操作便利、信息即时、内容丰富和消息推送精准等特点,深受大学教师的喜爱,成为信息交流和消息推送的重要工具。而私人博客以及公众论坛则已成为专业知识学习的一种途径,其中专业教师的私人博客中经常会相关行业最新动态以及最新知识。
据调查显示,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使用自媒体可以有效的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进一步的延伸到课堂之外,进而发挥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突破传统课堂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限制,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对自己进行充电学习。目前,在材料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自媒体的使用仅仅是作为一种特有的教学工具来使用来对课堂进行简单延伸,例如通知、布置作业、收作业以及师生间交流等。自媒体应用的不充分,大大削弱了其作为一个学习和交流平台的作用。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自我学习上的创新不足。在大多数高校中,有较多数量的教师对新事物具有一定的排斥感。在面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充电学习提升自我。二是学生对于自媒体的观念还停留在娱乐层面上。自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功能就体现在娱乐方面,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便携笔记本及平板电脑普及的年代,学生更多的是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娱乐而非用来学习。在此背景下,探索新媒体在材料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材料科学的发展就显得极为有意义。
二、自媒体在材料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自媒体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课前预习在传统科学教学中占据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一个先前认识。倘若预习不充分,就会导致课堂学习的效率低下,增加了学习的时间和知识的理解难度。目前,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去把控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课堂掌握知识效率低下。针对这种问题,可以采用自媒体的学习平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掌控。教师可以采用自媒体平台将上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列出,并配有一定的课前趣味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上课之前就通过网络平台查找所需要的知识,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利用自媒体所具备的电子访问记录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掌控。
2.自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自媒体平台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时交流,基于这个功能,可以将传统课堂教学设计成能够实时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实时互动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了课堂讲授、在线互动讨论以及知识点在线测评这三个模块,其中课堂讲授为教师主导,在线互动讨论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知识点测评则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式展开。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曾就“腐蚀与防护”这门课进行了实时互动课堂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专业授课教师采用多种自媒体手段向材料科学专业的学生介绍了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针对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的成果,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疑问,然后以小组方式讨论解决,最终由每个小组得出一个结论并通过自媒体平台将结论以图文形式传送给教师端,由授课教师收集并展示于投影上进行点评。课堂测验则利用设计好的习题在自媒体终端,由学生打开并完成测试,教师可以实时查看每个学生的测试结果,并对其进行现场点评。
3.自媒体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课程复习的目的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转化,回忆并理解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知识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链甚至是知识网。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复习过程是非常难以把控的,学生的复习与否、复习成功与否教师均无从考证。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用自媒体学习平台来辅助学生的课后复习。教师可以在自媒体学习平台上通过布置企业面临的项目问题,让学生以领任务的形式领取问题,然后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起到复习课堂所学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认同感,让其明白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三、自媒体在材料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分析
我校材料工程学院对材料学科的学生利用自媒体学习专业课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图1为一个学期的自媒体形式使用率的分布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媒体平台学习方式已然有了较大的认同感,能够主动采用不同的自媒体平台进行自我学习。在这几种自媒体平台上,学生采用最多的是QQ和微信这两个自媒体平台,说明类似于QQ和微信这样能够实现即时通讯的自媒体平台容易让年轻学生接受,这也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越来越习惯于在自媒体平台上与教师进行互动沟通。仅次于QQ和微信之后是BBS自媒体平台,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获得即时回复,进而造成学生对其使用率比QQ和微信低了很多。电子邮件自媒体平台主要用于任务的过程以及各种通知的发放。飞聊作为移动的一款聊天软件具有兼容于PC机和智能手机的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频率也较高。使用频率最低的为微博,主要是由于微博传播知识面过于专业和狭窄,并且沟通非常不及时。综合上述分析,在自媒体平台中,具有实时交流的平台最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而实时交流性越差的平台使用频率也相对越低。
四、结语
21世纪是新“互联网+”的时代,高校课堂教育也在这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高等学校的教育使命促使高校课堂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从传统学校教学的教室中“走出来”,解放掉传统课堂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利用新媒体来实现师生之间随时随地的互动沟通,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兴趣,更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对于材料科学领域的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其他学科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