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09:15: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原则的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要针对学生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德育目标没有实现,反而还可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比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区别进行。例:高中《生物》中在讲述植物的向光性原理时,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向光性是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学生了解了这一原理后,可以进行这样一个小结: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其内因是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外因是单侧光的照射,只有这两个因素同时起作用,植物才能表现出向光性,这体现了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由于高中学生已在思想政治课中学习过有关内容,所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小结从生物学的角度印证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而同样的这种观点,如果针对初中学生,就要用更具体、更直接的实例和语言进行灌输,以适合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例:初中《生物》讲述光合作用时,在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关内容之后,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不能呢?学生会回答是因为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接着教师再问:植物细胞有了叶绿体是不是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呢?初中生可能要经过讨论才会答出还必须要有光照。然后教师再以这个例子教育学生:植物细胞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一是因为有叶绿体,二是要有光照,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就好比同学们在学校学习,要学好知识,首先要自己努力,其次还要靠教师的教导,这两个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对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灌输不仅能使他们懂得搞好学习的基本要素,还能够使他们建立内因外因关系的初步概念,为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此外,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高中学生可结合教材内容多介绍一些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而对初中学生则可以多介绍一些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类等等。还如进行环境教育,对高中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各科知识,自己设计一些环保设施;对初中学生则可以清环保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对城市学生,可以带他们参观一些工厂的污水净化设施;而对农村学生,则可以给他们多讲一些生态农业方面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去实践。
2、要结合国情国策
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认识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策。作为生物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在高中《生物》遗传学内容的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题目:“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有一次,笔者在念题之后,让学生在题目中加两个字,变成:“一对德国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学生愕然,不知所以。笔者告诉他们,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而资源有限,所以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而德国的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所以鼓励生育。学生哗然,笑声中,他们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如在进行遗传系谱图的有关教学时,笔者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有意识地设计一个包含有近亲结婚的遗传系谱图。在解答了有关的问题后,又问学生:图中的×号和×号生出患病孩子的机率达25%,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他们都带有致病基因。笔者再问:他们为什么会带有相同的致病基因呢?他们的致病基因是不是都来自同一个祖先?学生在观察后会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问:×号和×号是什么关系?学生答:表兄妹关系,是近亲结婚。这时笔者再作一个小结:由于在近亲结婚情况下,夫妻双方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随机婚配,故生出患病孩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从而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我国《婚姻法》的有关内容,而且还使他们从理论上弄清了近亲结婚的严重危害。再如,在进行生态系统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也会经常碰到有类似“大量捕蛇”、“捕杀猫头鹰”等内容的习题,这时,教师应结合题意向学生说明这样做的后果,如捕蛇和猫头鹰会导致田鼠数量大增,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并且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规,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有关法制教育。此外,还在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介绍在我国保护森林和草原的必要性、结合北方的沙尘暴天气谈在我国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紧迫性等等。从而将德育教育与我国的国情、国策紧密结合。
3、要适时、自然,不能盲目、牵强
德育教育虽然是中学生物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它的具体落实应该有一定的技巧,要把握适当的时机,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结合生物进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教师就不应停留在仅仅说“这是唯心主义”、“这是唯物主义”的生搬硬套之中,而应该把握甚至诱导适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如在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以及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话是: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从而出现了某种性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说明这种说法欠妥当,因为生物适应性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特定的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并告诉学生前一种说法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目的论的错误,然后再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自已思考、相互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自然科学中的具体体现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摘要“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历史证明,在一个诚信丧失的社会,其道德体系都将面临倾覆和崩塌的危险。因此,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学校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原则;方法
“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在一个诚信丧失的社会,不仅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很难建立起来,而且,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都将面临倾覆和崩塌的危险。因此,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学校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要想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起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新道德,就必须在学校中倡导并实践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其实施应遵循下列原则与方法:
一、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个体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时时刻刻受到他们所接触的成人社会的影响,而成人社会的价值取向又是社会文化传统积淀的结果。在此我们举一个相关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的依据和重点的不同。西方文化既重视行为结果的意义,又重视行为过程的正当性;而中国文化更关注行为结果,忽视或不关注行为过程和获取结果手段的道德意义。因此,要改变或根除儿童社会的非诚信行为,必须从根本上纠正只重行为结果无视行为过程正当性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标准。在儿童的诚信教育中,教育者应当采用进步健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孩子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行为结果,又要关注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二、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儿童诚信的发展属道德发展范畴,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学龄前的儿童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能否得到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时,勿需向他们讲过多的大道理,关键是帮助他们养成说实话、不撒谎的行为习惯。因此,对待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者要善于创造诚实守信的风气,并用事例向孩子讲明,“诚信”对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孩子会重视人际间的协调并有努力做个“好孩子”的倾向。在这一时期,教育者要对孩子表现出的诚信行为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知道诚信对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具价值。到了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孩子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行事原则,他们有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倾向。在这一阶段,要引导他们既要重视行为结果,又要重视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学会全面分析和评价社会上人们的行为。
三、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
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儿童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具有“诚信”性质的行为或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多半可以在其生活环境中找到影响源。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教师是儿童最早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儿童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家长相比,教师对于个体诚信观念和行为发展的作用更大一些。如果教师的行为具有欺骗性,那么一些学生会认为整个社会是颇具欺诈性的不公正的社会,日后他们会把相应的欺诈行为“回报”给社会。因此要在学校树立诚信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学校特别是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四、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直面真实性的道德冲突
只有当个体直接面临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和冲突,并切实解决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时,个体的诚信才能得到真实性发展。一般而言,当个体直接面临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矛盾和冲突时,往往要经历一个连续而有阶段的心理过程:对诚信情境或事件的感知——情感关注与参与——诚信价值判断(辨认事件的诚信与否以及卷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责任意识与明确态度——诚信行为抉择——诚信行为的实现与坚持。每个阶段都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可能。如果是肯定的,就前进到下一阶段,否则过程中断。个体诚信选择的心理过程有时瞬间就能完成,但在复杂条件下,将延伸较长时间并伴随着激烈的思想冲突和困难的选择。个体诚信行为的发生,以个体诚信行为动机与行为代价和报偿的权衡结果为基础;以个体诚信发展的现有水平与社会对其诚信水平期望之间的矛盾为动力。
在诚信教育中,教育者要合理运用学生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真实的带有冲突性的诚信情境。对于那些选择诚信行为,主动放弃既得利益的个体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为了获得某种行为结果而放弃行为过程合理性的带有欺骗性质的个体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和纠正。教育者还要以个体诚信发展水平为基础,精心选择和设计含有诚信冲突和矛盾的情境,以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诚信水平的提高。因为只有当个体目前的诚信水平与客观的道德环境和诚信要求处于某种矛盾的状态,只有当这种矛盾状态和总体环境条件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地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时,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1]汤涛,陈国荣.论诚信的传统意蕴及时代内涵[J].经济师,2005,(9).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原则方法
体育课程和教学是内在统一的,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则是具有体育文化价值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就是向学生明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财富、教育财富和发展财富。本文对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与方法谈谈自己不太成熟的认识。一、选择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学校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则以增进学生的整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兴趣性:学生的体育兴趣决定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注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的方向,成为决定体育学习的主导力量。因此,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健身性: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所谓健身性是指学生所从事的体育活动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增强体质、改善机能、愉悦身心的特征。通过体育的健身功能,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具有现代化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科学性原则:教学内容的健康身性是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等。
(四)基础性:中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练习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新课标提倡淡化技术教学,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但学生不掌握最基本运动技能,不具备基本的跑、跳、投等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对体育课便失去信心、失去兴趣,日后就不可能在体育学习、锻炼中挑战新的运动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要以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作保障。
(五)实效性原则:所谓实效性,简单地讲就是某一活动是否实用、是否简便易行,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体育课程内容的简便易学是能否较好地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技能的关键。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六)全面性原则: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找准教材中的知识、技术的传授与德育的“结合点”,既要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不同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还要和教材本身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相一致。
(七)地域性原则: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有许多体育传统文化可以取其精华为我们所有。民间体育项目和地域性的体育活动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一些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就可以直接引入运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
二、体育教师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
(一)从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筛选、改造。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体育工作者的几代人的劳动结晶,在体育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要以传统的教学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种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对于那些一直沿用竞技运动的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这样都有助于学生的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 文化翻译 文化再现 翻译方法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翻译就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必然涉及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翻译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一、文化翻译的原则
对于翻译,有人提出“译学无成规”,认为翻译是一种纯粹的实践活动,无需什么原则指导。然而,更多人坚持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有其理论原则。金缇和奈达在合编的《论翻译》中指出,“每一个人的翻译实践都有一些原则指导,区别于自觉和不自觉,在于那些原则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实践证明,用一些翻译原则指导翻译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18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里提出了翻译的三条原则:一是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是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是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我国清代翻译家严复于1898年在《天演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三条标准。上世纪80年代,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中把翻译的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然而,随着翻译实践的深入和翻译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翻译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奈达在《语言文化翻译》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功能对等”(function equivalence)理论,更加重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因此,我们可以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culture reappearance)。
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原语文化特色。鲁迅先生曾经指出,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的风姿”。在翻译中必须忠实地把原语文化再现,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原语民族文化色彩,力求保持原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例如:《红楼梦》中“巧妇做不出没有米的粥来”。译文一:“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译文二:“...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译文一主要考虑到英美人的传统主食是面包,所以将“米”译成“flour”有利于英美读者理解。但西式面包出现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与整个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不相协调。而译文二保存了原作中“米”的物质文化概念,符合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再现了源语民族文化特色。
其次,文化再现还指再现源语文化信息。翻译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要深刻理解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例如: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可以译为:星期五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表面上似乎忠实通顺,可读者一定会感到迷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到星期五出去喝酒。原来英国星期五是发薪的日子,因此不妨将Friday具体化,使文化信息一目了然。
二、文化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源语文化信息。这能够尽量保持源语文化,开阔读者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第一诗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译文: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你更可爱,又更温柔。有人提出把“summer”译为“春天”,因为在中国文化概念中“夏天”常与炎热酷暑联系在一起。而在英国的四季中,冬天很长,夏天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给人一种美丽、温馨、可爱的感觉。
(二)转化法
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生活地域、风俗习惯、等不同,使得其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翻译这种文化差异时需要把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这种译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例如: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感情。而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三)意译法
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迥异,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来表达,这时只有采用意译法来表达。意译是指舍去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含义,在翻译中,用跨文化的“对等”词来表达出源语的文化信息。例如:“痛打落水狗。”可译为:Kick a man when he’s down.对于中国人来说,狗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动物。汉语中常用狗比喻坏人,如“狗头军师”、“狗腿子”等。而在西方人眼中,狗是可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由于这种文化概念的差异,如果直译为hit a dog when he falls in water,西方人则会认为人类太残忍了。
(四)译注法
原文中的一些人物、典故、历史事件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在翻译时可先直译,然后采用增词和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既可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又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可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the master mind.“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在中国人民心中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在翻译时增加with their mind combined 和the master mind,充分再现了源语的文化信息。
(五)音译法
一些源语文化有的事物在译语中是空缺的。这时只能采用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这不仅保存了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而且可吸收外来词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例如: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饺子”一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表达。《汉英词典》将“饺子”译为:“dumpling”,有失其中国文化特征。dumpling在英语中是指与肉、蔬菜在一起煮的面团圆。由此可见,两者不能混谈。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吃饺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鉴于饺子这种深邃的文化内涵,可直接译为“Jiaozi”。现在饺子及其文化内涵已被英美人所熟悉和理解,并成为英语的一个外来词。类似的译例还有:“狗不理包子”(Goubuli Baozi)、“功夫”(Kongfu)等。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传统的翻译观把翻译重点放在语言方面,而忽视了文化方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改变旧的翻译观念,提高文化的敏感性,采用灵活的方法处理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关键词】初中地理 图象教学 原则 方法
现用的初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是由文字系统、图象系统、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图象形式多样,数量大,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据统计,新教材中有各种地理图象800多幅。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各类地图;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配以示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图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课本封面配以卫星图片。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图象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图象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1.认识规律原则
图象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图象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2.实际性原则
图象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只能深入浅出地用切开桔子皮,把它摊平变形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而不能按照地图学的要求去讲地图投影。
3.思想性原则
新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这一特点从图象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象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教材中选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加以说明。漫画中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母亲拖儿带女,疲惫不堪,无力承受子女过多的压力,呼唤人类要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这幅漫画主题明确 ,寓意深刻,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中的图象要认真研究,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以及智育、德育功能,融会贯通。这样,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图象教学常常采取以下方式:
图文结合。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图象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象。图象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象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象),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以图引文。教科书中安排的“读图回答问题”栏目,以图夺人,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入最佳状态,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适当补充、绘制板图,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导入新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图替文。教材中有的地方直接用一幅图来表现和说明一个问题,而不用文字叙述。例如,在讲世界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象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三个箭头,分别表示人口由农村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遗漏了知识点。
读图训练。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读图问题的设计,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提示规律和成因。读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识别图象类型,明确读图目的。
(2)认别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
(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
(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读图结果。
(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例如,讲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应以地图为骨架,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找到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后三条等降水量线。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填图、绘图训练。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因此,要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填图练习,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课堂训练。学生要准备纸笔,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先画出区域轮廓,例如,非洲、南北美洲都略呈倒三角形,中国形似雄鸡。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分别把山脉、河流 、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图上。讲地理事物的运动和成因,则要求学生画出示意图。分析资料,则要求学生绘制地理图表。若能长期坚持,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形散而神凝的内涵
神凝:一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总体要求去实施教学。在教学中应学习钻研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来设计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即教学应遵循思想品德内化生成的教育规律,依据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去构建课堂,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不断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形散:指的是围绕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在教材处理、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和结构上没有规范的、严谨的模式。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需要不断予以相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从而使学习者能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
二、形散而神凝在教学中的实践
1、形散而神凝的起点: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预设的模糊性。
教师在上课前,总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进行充分的预设。但是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这种预设应是支架式的,只是为学生搭起了通向课程标准的脚手架。至于具体如何建构,取决于课堂的互动,是散的。一堂好的预设不应是面面俱到的,清晰于框架,模糊于细节。例如在上《诚信的智慧》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具体实施诚信的情境性、复杂性。我在备课时,设置了一个辩论的环节,但是至于具体的辩题:“病人患了绝症,医生该不该告诉病人实情” ,“小健知道小奎在网恋,面对老师的询问,小健是遵守对小奎的承诺,还是告诉班主任”,“做诚信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要实话实说”……这要取决于当时的课堂互动,教师的教学机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这一课标。
2、形散而神凝的重点:对教材再组织、再创造的多样性。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尊重教材也是忠于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但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围绕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呈现教科书内容,它的主要形式有:
(1)围绕学生的生活来组织教材内容。选取那些学生感同身受的例子,而非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使德育教材内容生活化。新课本也是按照这个理念选取教材内容的,但是课本中更多出现的是小明、小军、小菲……等人的例子,这些抽象化的人物,就如心理学上说的,我们看到“悲伤”两字,如果没有必要的场景,是很难让我们一起悲伤的。因此,作为一个品德课老师,应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多发掘自己学生身上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事件,让他们进入课堂。如:《网络交往新空间》,书本上举了一个小波同学玩游戏,最终因合伙抢劫进了派出所的故事。这个故事有点泛化。因此,我举了我校一初三同学XXX,在初一时期末考试还排在年级段第二名,后来开始进入网吧打游戏,从课堂上神不守舍到逃课,最后在初三第二学期辍学回家,连初中都没毕业,这样一个发生在同学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2)围绕学校的德育主题组织教材内容。每个学校在一个学期都有一个明确的德育主题,随着这个德育主题的循序渐进,氛围的形成,教师应适时抓住这个机会,可突破教材体系的限制,紧扣课程标准进行教育。如:我校最近开展的感恩系列教育,我就紧扣“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这一课程目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主题教育。
(3)按照细化的课程目标来组织教材内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明白,一节课是很难真正落实多个德育目标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课程目标进行细化,根据细化的这一目标重新选择、补充教材。在减少德育目标的前提下,提高有效性,这是符合品德教育的精神的。
(4)按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组织教材内容。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增加视音频材料、教学模型、flas、小品……等,以增加教科书内容的形象性。随着初中生批判能力的提高,教学情景的呈现不能平铺直叙,再现的情境应含有讨论、争议意义。如上《情趣与兴趣》一课,课本突出了情趣有雅与俗之分,这时我适时的引入了“度“的 概念,学生讨论的兴趣就上来了。
(5)围绕乡土资料来补充教材内容。
3、形散而神凝的支点:依据课程标准,着眼生成性教育。
思想品德课堂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开放,同时也应该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思想品德不是一套知识体系,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发展的自组织性,因而教学过程不能强调平衡有序,应在无序中有序,在不完美中完美。当学生有价值的行为偏离教师教学设计的标准程序时,实际上这正是学生自觉内省的表现,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悦纳学生的“非标准程序”,依据课程标准,及时调整预设的计划,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即:形散而神凝。例如:在上《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这课时,关于做不做家务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一位同学说:“妈妈只要我好好读书,不要我洗衣服。”另一位说:“我不会洗衣服,洗不干净。”第三位颇有见地地说:“这是父母的义务,谁叫他们生了我呢?”面对这样的观点,我及时地改变了教学预设,关于“妈妈为我洗衣服,是否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我的权利?”展开了辩论。虽然课堂结构被打乱了(形散),但是“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这个课标却更明确了(神凝)。
4、形散而神凝的落脚点:以多种教学方法为依托,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讲授式、练习式的教学方式,气氛安静、严谨,在维护教师权威的同时无疑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这与思想品德自我教育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平等、开放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也就是只有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下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主体性。要创设这种形散而神凝的课堂气氛,必须依托于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讨论、争议、辩论的话题能在课程标准所约束的范围内。
[关键词]园林设计 树种选择 树种搭配
中图分类号:TE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014-01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相关部门加强了园林规划和建设,力图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园林设计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节约型、生态型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方向,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与实施,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整体性,还应该要考虑到细节,要从植物、园林构造等方面着手,加强对园林景观的构建,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能够与当地的建筑风格、城市文化底蕴保持一致。树木是城市园林绿化造景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树种的合理选择,尤其是要加强对本土树种的选择,从而使得城市园林的耐受性更强、美观度更高。除了加强对树木的合理选择之外,还应该要对各种园林景观进行搭配,从而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给人们营造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
一、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城市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城市的风格、文化底蕴等都不相同,这些因素使得每个城市都是独具个性的,特别的。多样化是自然环境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态园林树种选择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景观植物,比如要按照当地的环境、土壤、气候等基本特征,形成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群落,并且要通过一些人工手段,比如不断推广种植土,提高绿地维持机制。很多城市为了丰富园林景观的类别和层次性,在造景的时候都会选择多种类别的植物,比如在种植基调树种的基础上还会增加草坪、观赏花木等,从而使景观空间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观赏性植物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来确定,有的观赏性植物只适合生活在北方,有的树木则只适合生活在南方。
(二)视觉优美的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要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树木一般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力量,尤其是一些常绿树种,给人带来很多正能量。为了要丰富园林景观,在城市园林造景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常绿树种的应用,还应该要加强对其他树种的选择和使用,比如一些观花树种、观果树种等,其颜色更丰富,在城市园林造景中可以带来更加良好的视觉体验。(见图1)
(三)生态原则
城市绿化园林的规划和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城市的h境问题,给人们提供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把握生态原则,生态原则的根本是利用景观、树种、花草等植物的多样性,针对整个空间进行合理的绿化配置,从而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得到满足,可以在城市构建一个小型的、完善的生态系统,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
(一)选择多种树木
树木的功能很多,比如吸收二氧化碳、丰富视觉效果、提供阴凉、保持水土平衡等,树木是园林造景中的主要植物,使得城市中的空气得到净化,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在选择树木的时候,应该要对树木的种类进行丰富,比如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以构建复合性的群落结构为基础,选择乔木、灌木、草本等植被。另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也是选择植物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在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叶面积比较大、光合效率比较高的植物,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良好的小范围气候环境。(见图2)
(二)选择本土树种
树木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很高,尤其是一些外来树种,虽然形态好看,但由于对当地的水土环境不适应,则很容易导致死亡,成活率不高。本土树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更好,更易成活,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本土植物的应用。以云南昆明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为例,昆明市的乡土树种十分丰富,比如香樟、滇朴等,当前在昆明市的行道树种植过程中,有很多银桦、桉树等外来品种,本土的香樟、滇朴等所占的比重不高,近年来,当地加强了本土树种的培育,比如云南松、云南樟、金银花、棕榈等,已经开始在各地大量种植,在行道树的配置上也更多的选择了本土树种,养护更简便,而且树木的成活率更高,更适合当地的水分、土壤、气候、温度等环境,而且这些树种本身的观赏价值极高,给人带来丰富的视觉效果。
(三)加强特色表现
在树木的选择过程中,应该要结合城市的特点,城市的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使得树种能够为城市景观增添魅力。比如在我国南部的一些地区,其常年气温较高,四季如春,在树木的选择上应该要把握这一原则和特点,通过树木的搭配,来改善环境,让居民可以看到四季风景,体会到四季变化。比如可以增加常绿阔叶乔木和常绿灌木的数量,同时,要选择季节性植物,使得城市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比如冬樱花一般在冬天盛开,在冬季给人营造温馨的感觉,而滇朴则一般在夏季生长较旺盛,给人带来乘凉之地,在秋天,则可以通过银杏叶的黄来点缀风景,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不仅要遵守节约、生态的原则,同时要考虑到美观和艺术性。在园林树种选择过程中,应该要对植物进行合理地搭配,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植物类别,进行科学合理地搭配,提高城市园林造景水平。另外,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还应该要考虑到人文、城市环境、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尽量增加本土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提高其对气候条件的耐受性,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彦钧,温仕英,蔡静会.城市绿化中园林树种的选择[J].现代农村科技,2007(02)
[2] 金冬冬.关于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及选择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语法教学 原则 方法
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中词、短语、句子乃至篇章的组织规则,也是个人能够顺利与他人进行交往的重要前提。它存在于语言中,也贯穿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们从未忽视过。但,因为语法自身又具有一定的晦涩性和难懂性,所以它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
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语法规则才能进行交际。所以,不论在语言的教学还是学习或使用的过程中,语法都有着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语法,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不能简单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汉语语法。语法有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之分。教学语法也称为规范语法,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学及其语法书。它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式方法。理论语法也称为专家语法,它是对语法问题进行的专门探索和研究,揭示语言中尚未被认识或认识不够充分的语法规则。教学语法说的是“道”,是客观的存在;语法教学讲的是“术”,是教学中具体的策略与方法。教学语法是贯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法,目的在于传递给学生一种语言规范,是语法教学的内容。而语法教学是独立的教学过程,是如何传递这种语法规范的策略和方法。正如崔希亮所说“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为了教语言,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语法,两者目标不同。”所以,我们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使学生掌握语法规范的过程。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
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需从两方面加以讨论:一是语法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什么位置;二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教学阶段语法教学应放在什么地位。对此,众学者观点不一。陆俭明认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要抓好语音教学、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而不是语法教学。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更不能直接给学生大讲语法规则。要尽量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多说、多写。如果在语法上过分‘斤斤计较’,就容易打击学生说汉语、写汉语的积极性”他认为“在三四年级阶段,学生对汉语已经有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可适当加大语法教学的份量,略为系统地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用汉语语法知识。”同时也强调:“无论一二年级阶段,还是三四年级阶段,都要注意怎么讲的问题。”现代学者认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是重要的,学习语法对学习一种语言的作用是很大的。但语法教学不应占据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应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应树立正确的第二语言语法教学观, 语法教学决不仅限于语言的结构形式及其规则的教学,语法教学的内容还应包括语言形式的表义功能,语言形式运用的条件和限制,乃至语言形式使用方面的文化规约。不应大讲语法,更不能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而应让学生多接触语言事实。
因此,语法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毋庸置疑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语法教学也必须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语法固然重要,语法教学却不应过于强调。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第二语言语法教学观,将语法教学融入语音、词汇、文化等教学环节,适度适量并且有针对性,有阶段性地进行。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
(一) 遵循规范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语言。而对外汉语教学是面向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目的是达到汉语的国际推广。所以,教学的过程必须以普通话规范作为语言标准,遵循正确的语法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准确的实现汉语言和以汉语言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 精讲多练
“精讲多练”是语言教学必须贯彻的原则,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反复、有效的练习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化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其中“精讲”要求教师所讲的内容精挑细选,“多练”要求在讲和练的时间比例上,讲要少练要多要全面,不能有遗漏。所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讲的一定讲,不该讲的一定不讲”“自己少讲”将时间留给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量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 深入浅出
语法是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它一直都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一谈到语法,就感到十分的晦涩难懂,甚至因此失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坚持深入浅出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要作浅化和简化处理。除了将语法知识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外,还要使之感性化、条理化、公式化和图文化,让看似复杂、抽象的语法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接受。
(四) 注重实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使用汉语这项语言技能,而不是让他成为一名语言学家。我们进行语法教学,是为了使外国人更加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掌握汉语语法的规律,以便正确灵活地进行交际。所以,我们的语法教学必须从实用性出发,不过于纠缠于深奥,晦涩的语法点上。要以最快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为原则,教授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教学对象不同,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也有别于传统母语语法教学。一般对外汉语课堂和语法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法是: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认知法等。但因为课堂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所以也并无特定的模式和方法。我们要坚持“教无定法”的观念,从实际出发,因教施材。
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忌于直接讲语法。可以采用直接教学法,通过不断操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法。或是采用翻译法,把语法点直接翻译成学生的母语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到了中高级阶段,可以采取认知法,利用句子替换的形式,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来学习新知识。或是用对比法,通过母语的正迁移来促进知识点的掌握。在具体语法知识点的教学上,在介绍方位词时,可以利用地图来形象生动展示各个方位词所代表的意思。介绍动词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介绍主谓宾时,可以用简单的S、O、V等进行表示。而虚词是一项比较难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多练习,通过语感的培养来达到虚词学习的目的。
在此需要说的一点是:对外汉语课堂虽不提倡使用术语进行教学,但我们可以有选择、有控制的使用术语。将主谓宾、动、名、数等常见术语引入课堂会使得教学活动过程更加简单明了。而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语法点,则需要我们借鉴传统母语语法教学模式。
最后,汉语是一种形态变化少,语法规则复杂的语言系统。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生动、活泼、有趣的对外汉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齐沪扬.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赵金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3]陆俭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