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09:15: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发展的模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疆土面积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种类多样,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高原山地的地貌特征较为明显,为西北部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虽然在高原山地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物种,但是卡斯特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通过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山地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模式
当今时期,很多山地农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耕地农业方式,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各省级政府加强开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研讨,要求高原山地农业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加强立体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对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以及新型农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1山地农业的功能及其拓展
对于农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其对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以此将农业划分为平原农业、山地农业、以及水域农业三部分。根据地质学知识分析,山地指的是,海拔在500m之上,相对高差在200m之上的区域,同时呈脉状分布的地表形态,由丘陵、高山、或者山谷交错相连[1]。山地也可以说是山间谷地、山间盆地、以及山岭的总称。如果以山地农业的角度分析,过往的山地农业,主要起到解决人民温饱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地农业的作用也逐渐放大延伸,具体扩展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地农业需要对粮食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第二、山地农业需要促使山区农村摆脱贫穷的局面,逐渐奔向生活小康,与全国平均生活水平相持平,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三、山地农业作为农耕文化较为关键的组成,承载着人类传统农业文化的作用;第四、山地农业对于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维护作用,山地农业的发展阶段,必须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保证生态平衡;第五、山地农业对于一些林木、药材、以及反季节蔬菜起到一定的保护责任。
2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
2.1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发挥气候和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长期工作内容,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现阶段,山地农业不断开展各项改革,国家也加大力度扶持山地农业,希望能够推动山地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山地农业在发展建设中,需要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重新认识,充分考虑,积极利用当地环境,扩展山地农业发展的渠道。此外,山地农业的发展之路,务必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因素,同时需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开辟一条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高效发展之路。比如说,某些山区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具有较为独特的、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逐渐拉小同其他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部分山地农业发展可以充分与本地区乡土风情、自然景观、以及农耕文化充分结合,以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或者乡村旅游业,展示山地高效农业的特色,建设新型的多业态山地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的增收。
2.2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善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山地高校农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社会中各个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2]。当前时期的山地农业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创新,以及农业产品的生产方式、等内容。比如说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可以采取网络贸易,开展电子平台交易模式,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全面实现山区农业的点对点销售方式,直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成。利用网络销售方式,能够实现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往来,将山区特色农产品很好的宣扬出去,逐渐打通销售渠道,进而促进山区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此外,可以针对部分山区,建设产业研究基地、或者工业发展园,整体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2.3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有效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及时转变农业发展观念,能够为发展山地农业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所以现阶段的山地农业发展,需要梳理正确的发展理念,使山地农业发展不仅仅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业、市场理念,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念。可以利用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的形式,以此逐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而使山地农业的科学技术能力、机械农业覆盖范围得到提升;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量、以及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市场理念,才能满足山地农业高效发展的需求,发挥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产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力,使山地农业更加具有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以及组织化[3]。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也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小康社会建设重新认识,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政策,严守天上、地下、山中、水里四条基线,保证山地环境空气常新,大地常绿,碧水长流,以此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3总结
总而言之,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秉持高效、安全、优质、生态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业、以及新型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婧,史琼,欧国武,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275-279.
[2]李万军.走出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新路[J].当代贵州,2015(11):54-55.
关键词:沿海;生态农业;蓬莱市
蓬莱市土地总面积1128.6平方公里,其中常年耕地面积55.5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6.38万亩,粮食总产量13.28万吨;全市果园面积52.3万亩,果品总产量120万吨。获得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和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蓬莱的种植业和渔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条件,以此为契蓬莱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沿海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有力提升蓬莱市生态文明水平。
蓬莱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蓬莱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进一步加大了绿色生态农业的示范推广力度,把推广“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成帮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事来抓。发展生态农业的理念已深入蓬莱农民的心头。截至2015年底,蓬莱市已有19万亩耕地吃上“营养套餐”,年减少不合理施肥1万多吨,节本增效百万元;全市建设水肥一体化面积达13万亩(滴灌4.5万亩),其中果树面积达12万亩(苹果8.2万亩,葡萄3.8万亩),蔬菜1万亩,涉及农户3200个,共有节水示范点12个,示范方4个,示范村1个,示范面积达6400亩;蓬莱鑫园保鲜食品有限公司有机食品苹果、刘家沟镇墟里玫瑰香葡萄专业合作社绿色食品玫瑰香葡萄、蓬莱市福聚莱果品专业合作社绿色食品苹果获得了“三品一标”认证,完成1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续报申请和验收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一标”认证企业22个、认证产品50个、认证面积208341.5亩;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4处,共计1329亩;发展物联网系统应用技术示范园2处,共计510亩,示范带动周边近万亩果园,同时抓好已有的7个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和4个有机苹果精品示范园;综合运用沼液施肥、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果园生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生态环保技术,建设适合休闲观光的生态基地3万亩;建成沼液综合利用示范村24个,建设成方连片沼液综合利用示范园3万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家沟镇马家沟村、南吴家村,大辛店镇川李村、清河屯村和村里集镇王庄村等。此外,还充分发挥山东民和牧业、山东华臻重工、蓬莱和圣农业、蓬莱利源集团等龙头企业作用,抓住全球化的历史机遇,紧跟国际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引领全市现代生态农业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发展。
蓬莱沿海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通过对蓬莱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容量与发展布局,在沿海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应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坚持既要突出重点、有所选择,又要多方兼顾、各业并举的原则,以高效特色种植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村建设为补充,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设施农业为支撑,“种一养一加一游”相互联结,农、林、牧、渔各业同时并举的综合发展模式,通过实行优化的系统调控,使农业经济发展与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在较高层次上达到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建设:
(一)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自蓬莱市开展“美丽乡村”活动以来,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蓬莱市马家沟村的生态旅游规划,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为了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建设更多更好的像马家沟村一样的生态村,以后的发展方向上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于一些已经具有较高参观访问价值的生态村和美丽乡村,可以作为观光产业进行统一经营管理。二是将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并重。生态村工业涉及面较广,在生产中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使三废排放合乎国家排放标准。同时还要注重土地资源保护,一方面严格控制耕地面积,保证耕地不减少,另一方面注意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三是发展循环型农业,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等。四是因地制宜形成生态产业。生态村环境优美,污染少,有充足的有机肥,使用化肥、农药少,为生产安全的绿色农产品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依托本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蓬莱是历史名城,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依托本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农业成为可能。蓬莱生态旅游农业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对农业生态观光园和观光基地的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吸引大众走上生态之旅;二是继续精心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基地,开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建设葡萄、大樱桃、苹果等优势产区特色农业观光园,通过提供特色美食(如抹直口特色菜馆、潮水羊汤、蓬莱小面、碗等)、农事活动体验、民居生活体验(特色小草房、小木屋等)、生态空间享受等不同主题的旅游农业产品,构建富有“乡村特色”的体验式景点体系;三是开发名牌农业产品,举办节庆活动,开通旅游专线。如通过举办“葡萄节”、“樱桃节”等活动,带动游、购、玩的乐趣;四是加强管理与营销,鼓励发展专业的旅游开发、服务和管理公司,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促进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蓬莱市利源集团,是一家集绿色农牧与旅游观光产业、果蔬保鲜储藏、种养殖建设、地产开发、酒店餐饮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公司,着力发展绿色产业项目,打造农业产业化、规范化、生态化、旅游化的升级路线。
(三)大力发展生态设施农业,将设施农业与旅游业、餐饮业及健康养老产业有机结合蓬莱的设施农业规模比较小,多是一些中小棚、大棚,大部分由散户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含量比较低,一般都是农民自己凭经验种植作物,与市场对接不及时,那种由公司统一经营的现代化的连栋智能日光温室和大棚基本没有。我认为蓬莱生态设施农业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在设施农业中大力推广微灌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性、环保型新能源,促进农业各种能源的循环利用。例如蓬莱和圣高效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拟利用种植的农作物玉米、大豆、牧草及形态不合格的水果、蔬菜进行畜牧养殖,利用畜牧粪便生产沼气发电,利用畜牧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沼气发电用于畜牧养殖场照明及有机肥加工用电,有机肥施用于农作物田地、果园、蔬菜种植园,形成了种养一体化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又例如山东华臻重工有限公司的“生物质气炉”项目,主要从事生物质气化炉产品生产,生物能可替代传统能源。二是积极引进“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项目”(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棚顶安装有单晶硅发电板,几个大棚就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发电自用,多余的可并入国家电网,增加收入。而且,棚里还有LED灯夜间光照系统,能延长植物的光照时间,提升大棚内的温度,作物增产效果明显。),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自主建设光伏大棚(如君顶酒庄,和圣农业)。将光伏大棚与旅游业和餐饮业相结合,如果种植条件允许,可以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南方特色水果、养殖花卉、立体蔬菜栽培等;也可以将大棚内打造成具有南方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餐厅”,提供特色美食,营造鸟语花香的“特色大棚”,即可以依靠种植、观光、餐饮创收,又可以作为教育示范基地吸引人气,填补旅游淡季,打造集“观光旅游、餐饮、采摘、示范、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经营模式。三是可以将日光温室项目与健康养老产业结合。当下城市中的很多老人晚年十分向往田园生活,希望有一亩三分地种点菜,养点家禽,远离城市有一个清新安静的养老环境,所以是否可以打造一个“生态健康养老园区”,园区内设计不同规模、不同用处的日光温室,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温室一侧的房子统一设计,统一装修,另一侧的温室则用来种植农作物,也可以设计成种养结合的模式,园区内还配备医疗卫生服务,餐饮服务,生活、技术服务等,日光温室可以采用出租或卖的形式经营。
总结
近些年来,各地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大量探索,找出许多适合自身区域的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和模式。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角度出发,对各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产生的各种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能够为进一步推动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现代农业的建设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归纳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带动因素的角度出发,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运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温氏集团在处理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把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在市场风险出现时,以公司综合经营的收益来保证农户的利益。为稳定保护价政策,平抑可能出现的购销倒挂所产生的亏损,温氏集团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温氏集团正确处理了公司和农户间的利益关系,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保持了该集团增长的持久不断活力。
(二)农户公司带动型
所谓农户公司带动型的运行模式,是指一种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以独户联户、合作经营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多种经营为手段,依法注册登记,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经济主体(称之为农户公司),通过农户公司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吸收农业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从事手工制作、特色加工、产业开发、产品经营、中介服务、市场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和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全县共有12个乡镇,34.6万人口,8万多农户,农村人口30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6.7%。全县国土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耕地67.83万亩,人均耕地1.9亩,水浇地面积16.3万亩,人均水地0.5亩。近些年来,长子县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农民自办、在外务工人员回乡领办、聘请能人帮办、整合资源合办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扶持农民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发展农户公司经济,组织动员广大农民探索市场,走向市场。农户公司规模较小,所需起步资金不大,三五户或为数不多的农户单办或参股合办就能完成,同时农户又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定投资方向,具有参与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将农村大量的闲置资金、技术、劳力等资源有效集中起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以农户为主体创办的公司,不仅为农民增加了家庭收入,积累了农民原始资本,也为广大农民增收拓宽了就业渠道和就业门路。
(三)农牧结合型
所谓农牧结合型的模式,是指在农牧经济为主的地区,实行将畜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和饲料产业,兼顾发展其他产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农牧户、基地、企业的良好对接,并依靠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加强市场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农牧业生产标准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迅速形成高效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农牧业跨越发展的运行模式。农牧结合型运行模式特点是集种、养、加工、销售为一体,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农牧业经济结构。这种模式以加快农牧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市位于西南部,东、南、西分别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5.9万人,境内有毛乌素和库布大沙漠,占总面积的40%,属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此,鄂尔多斯市从实际出发,压缩转移传统的农牧业布局,实现规模化经营,改变过去分散发展农业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牧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大力突出主导产业,确立了建设“畜牧业强市”的目标,积极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通过几年的努力,农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畜牧业迅速成为了农牧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种养结构的调整步伐,在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投身到绿色生态产业当中,农牧民按订单种植,收入不断增加,由过去的“要我种”变成了现在的“我要种”。目前,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使鄂尔多斯市农牧民收入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
(四)城乡统筹型
所谓城乡统筹模式,是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带动下,以高效农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为依托,在大力融入工商业资本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吸收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和加快农村各个相关产业发展。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和市民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无锡市围绕本地农业优势,重点扶
持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高效农业项目,并以此为平台,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为高效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无锡市政府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工商资本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的建设,推动村企合作,2008年全市有785个村与工商企业结对挂钩,走以工促农、反哺农业的发展之路,推动无锡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无锡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无锡市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推动工商资本投入高效农业,无锡市创造了以工促农、反哺农业的新模式,解决了长久以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技术、机制、人才等瓶颈,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合理规划和体制创新是无锡市农业快速发展的前提,通过工商资本和园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宜南丘陵山区高效茶果林、锡东澄东经济林木、三沿(沿江、沿湖、沿河)特种水产、城市近郊精细蔬菜、地方名特优水果、环太湖休闲观光农业等六大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二、提供的借鉴和启示
以上四种模式对于指导我国部分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广东温氏集团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独创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用全民持股的手段与农民进行股份合作,公司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把分散的小农组成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很好的解决了农户与公司的利益关系;在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山西长子县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使农户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合理地解决了资金积累等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当地农户公司的发展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资金比较充分而土地资源稀缺的东部地区,无锡市实行城乡统筹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以高效农业和创新体制为依托,大力融入商业资本的基础上,促进和加快农村各个相关产业发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独树一帜,采取了农牧结合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鄂尔多斯市通过严格落实农区禁牧制度、季节性休牧制度、封育制度等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农牧业生产区域性布局,促进优势产业集中发展。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指导生态建设,发展林沙资源产业化,变被动治沙为主动治沙,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建设成为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总结这些成功案例的共同之处,从而为我国其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参考。
(一)建设现代农业模式的选择要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在资金较为缺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地区,如山西长子县,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帮助农民创业,用农户带动农户,发展农业经济,带动一方致富,从而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增加农民就业。农户公司带动型模式在发展山西长子的现代农业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鄂尔多斯市由于资源极其有限,因此,要在具有优势的牧业上加大投入,通过农牧结合带动农业发展。同时发展林沙资源产业化,变被动治沙为主动治沙,将生态农业建设成为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其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扶持和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构建扎实的产业支撑,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提高农业专业化和技术水平,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产业基础。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能够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各种先进生产要素,不仅体现在物资、资金等有形资本上,更体现在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的改进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的整合上,使得农业能够有效的走入符合本地区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深化了农业分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并通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示范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式的规模效应,加快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广东省温氏集团在发展生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可概括为以养鸡为核心,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垂直生产销售系统,这样一来使过去独立于经济实体之外的相关产业连成一体,在经济实体内形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有机循环系统,变单一生产力结构为综合生产力结构。在这个统一整体中,产业与产业,行业与行业互为条件,相互依托、共生共长;无锡市通过推进农业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以及村企结对、工商资本联手等形式投资现代农业,壮大了农业主导产业,使之朝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高投入一高产出一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伴随着“一村一品,一村一企”工程的有序推进,无锡市已初步形成城郊名优水果产业集中区、近郊精细蔬菜产业集中区、惠山阳山水蜜桃产业集中区、环太湖休闲观光农业集中区等十大优势农业集中区域。
(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要充分依靠科技的带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使用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稀缺,导致农业边际生产率提高有限,再加上制度变革的困难,使得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因此,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从总体上讲,我国应走以土地替代为主、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路线,并以机械化资本密集型为辅,具体情况要因地而异。针对我国土地产出率低,农产品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各地区应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示范和推广,使科技力量及时融入到基层,带动广大农民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并辅之以技术指导及相配套的设施,为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上四种模式的经验表明,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有段。
(四)把农民视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不断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保障农民利益
建设现代农业要以农民为主体,不断更新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树立以市场价值为取向的新观念,促进农民经营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对农民进行技术和科技素质的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是是全体农民受益,保障农民利益成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头等问题。四种发展模式均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通过各种运行模式保证了农民享有现代化的成果和收益。
(五)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取得的成效
2009年河北省财政支出继续向农业倾斜,在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09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264.8亿元,增长74.3%。
(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财政整合资金7.3亿元,集中用于80个县农业节水设施改造建设;落实资金4.4亿元,支持农村水电、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二)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组织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省级投入4.54亿元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全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达到80%。
(三)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发展。全省投入25.6亿元,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156.6万亩,完成生态综合治理12.4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99个,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落实资金2.3亿元,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果业,促进奶业产业升级。
(四)扩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省级试点县达到34个,自主试点县达到40个,落实补助资金1.2亿,拉动社会投入11.7亿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二、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税政策的引导性未充分发挥。目前,河北对农民的四大补贴,只有农机具购置补贴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虽然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财力,但是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补贴还是比较少,无法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其他补贴项目,补贴的力度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例如: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在农村还未普及;温室大棚地基、墙体等的设施农业的土建部分还未列入补贴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覆盖面窄、手续比较繁琐,等等。
财政补贴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考虑不多。目前,还缺乏专门针对于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另外,财税对农膜、化肥和农药在税费上的减免,会鼓励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腐殖质和自然肥力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的种类与残留量越来越多,对居民健康的损害越来越大;而农膜的大量使用则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二)财政支农资金仍然存在管理部门多、投向零星分散问题。以承德县为例,2008~2010年上级累计下达到县的财政支农资金总额达到28,570万元(不含国家设立的各项涉农补贴),年均9,500多万元,但项目管理涉及到农牧、林业、水务、农开、扶贫、财政六个部门,项目的类别在30个以上。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参与管理多、设立的项目类别多、各有各的使用范围,有些专项资金政策目标、扶持内容出现交叉重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财政资金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很低,尤其是一部分乡镇等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收入要靠自己去创收,限制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基层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从农业推广支出结构看,人员经费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业务经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显示,农业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的比例,县级平均为8∶2,乡级平均为9∶1,业务经费不足限制了农业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也不足,导致基层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河北还缺乏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专门人才,国内的大专院校尚没有“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这方面的专业。
从设施农业技术角度看。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药、化肥超标使用导致果蔬品质下降,动物养殖防疫、消毒设施落后,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四)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上的制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但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上的短缺将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严重制约因素。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缺口大;三是地方配套的压力大。由于县乡财力有限,部分支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好政策,很多基层政府由于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不敢去争取,进而影响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进程。
配套资金的使用问题在“省直管县”更加突出。由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弱化了地级市对县的财政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地级市的积极性,有可能减少其对所辖县(市)的支持和扶助力度,影响到其配套资金的到位;而省里又没有直补的政策,这样就给县(市)发展带来很大资金制约。
三、完善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应大力向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倾斜。现代农业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力的有效途径。根据蒋高明从事的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规模生产的实验数据表明:每头牛每年可消耗2.1吨秸秆,产生约150公斤净肉,相当于750公斤粮食的可食热量。扣除养殖过程中消耗的300公斤粮食,即1头牛可带来约450公斤粮食,相当于直接增产45%。另外,每头牛还产出了约5吨牛粪,这些牛粪施加到大田里,即使使用一半的化肥,还可带来10~20%的粮食增产。在实验村使用沼气的130户,年产沼气9.2万立方米,相当于65.9吨标准煤,减少因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177.9吨;有机肥还田还将农作物固定的大量二氧化碳埋葬在耕地中。可以看出,发展有机生态循环农业,不但能够使粮食增产、土地肥力增强,还能够产生大量生物质能源,从而保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应大力向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倾斜,减少用于化肥、农药、农膜补贴的经费,增加对有机肥、生态治虫等项目的扶持资金,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农民走有机生态循环农业道路,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二)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自2006年以来,河北省先后在20个县(市)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同时,还有22个县(市)自主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支持了试点县(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河北省应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一是以县为主抓支农资金整合,确定主导产业,明确支农资金投放重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要求,项目的实施由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财政部门负责协调和资金监督管理;二是以农业发展规划引领支农资金整合,要求试点地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农业规划,制定年度性和阶段性项目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三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搭建平台促进支农资金整合,在试点过程中,主要是整合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支农资金,发展优势产业;四是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力度同步加大,要以存量带增量整合,也即是在预算安排时,对有关涉农部门支出存量已经安排的项目,维持不变,对到期的、过时的或效益不高的项目资金进行压减,对用途相近的进行合并、归类。
(三)财税政策要有选择地对农业科技研究予以支持。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经费和教育投入,但是支持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内容要有选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事实证明,以美国农业为代表的“化学农业”、“转基因农业”对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动物与人类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并不能让农民受益,化学物质照样污染环境,地力照样得不到提高;配方施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肥问题,徒增加了种地的麻烦。因此,河北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时,首先要确定要以世界什么样的农业作为“现代农业”样板,财政政策应该支持发展什么农业技术。比如,应该以良种培育、绿色肥料研制为重点,下大力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对于在中草药基础上开发的“生态农药”及以益虫治害虫“生态治理”方式优先考虑、研究、试验与应用。
同时,河北财政资金应支持发展基层科技服务,通过发展区域性(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五大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财税政策要充分考虑县乡尤其是省直管县的财政现状。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出台时,应充分考虑到县乡的财政现状。目前,县乡财政减收增支严重。一是专项转移支付需要配套资金。如国家和省级财政对基层的投资,一般都要求当地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项目争取得越多,配套的资金也越多,实际上剥夺了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的自。而且越是困难的县乡,越难以保证配套资金,争取专项资金的难度也越大;二是农业税减免等政策的出台使县乡财政收入大大降低,支出却大幅增加。中央在把财力集中的同时,职能和支出责任却不断下放。目前,县乡政府需要承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国防建设、行政管理等诸多责任,而且还要承担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许多还是主要责任和“无限”责任。而且下放的职能和责任通常是刚性强、支出大、管理严、责任重,对并不宽裕的县乡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从而严重限制了县乡财政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的资金投放量。有鉴于此,省级财政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的投资可以根据县乡财力的实际情况,给予区别的财税政策,对于贫困县可以要求其少配套、甚至不配套;对于省直管县也可以适当提高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2-0052-05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农村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学术界对于农村问题的研究非常多,形成了大量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概括说来,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农村落后的原因和解决农村落后的方案。
通常认为,农村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策限制、资源瓶颈、农业投资不足、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权利缺乏、十地产权不明、农村政府机构膨胀,等等。更为深入地分析则认为农村的落后主要是小农经济与现代的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也有人认为现有的农村干部存在素质低下的问题。
针对这些原因,研究者们提供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利用人才、引进智力,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推广农村经济组织,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新技术的转化,转移过剩劳动力,以及消灭小农经济,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等等。
我们认为,通过农村金融发展来促进农业发展也是一个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理论界对这方面的讨论较少,而且现有的讨论多是集中在如何获得发展资金或者构建金融体系之类的问题上。对我国农村金融与我国农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探讨还不够。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我国农业发展和金融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农村发展滞后的经济逻辑
农村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是农村人口的收入过低,而农村人口收入低的原因在于农村的主要产业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低。
工业可以凭借技术进步,使产量得到几何倍的增加。而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不可能获得工业那样巨大的进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手段的提升,工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而农业可以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其结果就是城市化。农业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渐下降,而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也在下降,如果两者的下降速度能够协调,就平均水平看,从事农业的人口的平均收入并不会低于经济中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口的平均收入。但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历史过程,若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城市化的步伐跟不上工业的发展步伐,农村的发展就会出现滞后。在我国就存在着这种问题:工业的迅速发展,超过了城市化的步伐。因此,素质较高的农业人口通过进城务工的方式进入城市,以满足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劳动力留在农村而没有转移到城市。但当土地的数量等要素被固定以后,不断追加的劳动力将造成每单位追加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很低,甚至每追加一单位新的劳动力就会带来平均产量的下降。因此,从事农业人口的收入很低。
造成农村人口收入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剪刀差。农村人口将作为原料的农产品出售给工厂,并以一个更高的价额从工业获取需要的工业品。其结果就是农村人口的收入被转移到工业生产者手中。
按照这样的观点,要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快城市化的步伐,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进行补贴。
但这种逻辑并不是完美的。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农民,另一个是工人,农民生产粮食,而工人生产工业品。很显然,农民在没有工业品的情况下可以生存,但工人却无法离开粮食。那么,上面的逻辑就有问题了。
首先,即使那个农民的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人的生产率,但他的收入可能并不低于那位工人,因为工人对农民的依赖要大于农民对工人的依赖。
其次,在这个假设下,剪刀差的现象即使存在,那也是农业对工业的剪刀差――212人可能会付出全部的工业产品来换取其生存所需要的粮食。我们认为,很多人在讨论农村落后问题的时候都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工业化实际上是建立在农业产品剩余的基础上而不是相反,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掩盖了这个事实,至少在一个国家里,工业应该是农业的附庸。有一些文章曾经指出过这个“特别的原因”: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采用了一种剥夺农业剩余的办法来促进工业化,这导致了工业化过程中农村经济始终处在一种低水平的状态――因为农业没有剩余可以用于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农村进行的经济改革使农业剩余的支配权回到了农村人口手中,使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但当城市也开始经济改革以后,高速发展的工商业使得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准再次拉开。有人认为,这种生活水平差距的拉大,是因为我国现有的福利政策过多地考虑了城市人口而不是农村人口,并认为这也是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改善的原因。
但事实上,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家从农业中获取的税收数量并不构成税收的主要部分,因此,基于税收而列支的财政开支,即使是更偏向于城市而不是农村,也仅仅是一种道义上的不应该。农村存在的乱摊派之类的问题,也应属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正因为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的基层行政单位才无法通过合理的手段获得足够的经济资源,而这正是乱摊派的原因。
我们认为,目前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现有的市场制度。市场制度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农业在现有的市场制度下却必定处于一种不利地位。农产品市场是一种最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而农产品本身又是一种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的商品。因此,在现有的市场机制中,农业注定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地位上:降低产量将导致整个社会对生存问题的担忧,但提高产量必定会导致“谷贱伤农”的问题。
如果在这个程度上认识到造成农村经济落后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发现,城市化和农业补贴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落后问题的好方法。城市化从理论上讲可以使分散的小农逐步转化为现代化的大农场,但城市化进程很慢,必须把绝大多数的人口转移到城市,大农场才会出现,而城市是否能容纳如此之多的农业人口还是个问题。农业补贴并不会改变市场上农产品所处的地位,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而且以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补贴,并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建立农产品卡特尔也是一个思路:把全国的农产品按照类别或者区域建立农产品卡特尔,垄断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价格。这无疑将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全面提升,把贫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基于农村人口的立场,这样的结果的确令人满意,不过,从整体经济的角度看问题,问题只是转移而没有解决。更何况,这
样的卡特尔会造成经济效率上的损失,维持组织的难度也很大。因此,农业卡特尔仅仅是一个以邻为壑的方案。
“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更好方法:通过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使农村逐步升级为城镇,从而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
二、农村金融促进农村发展机制分析
金融按照功能分类可以分为两类:生产性金融与消费性金融。当一个借贷者借入资金进行生产时,就发生了生产性金融行为;当借贷者借入资金用于消费,就发生了消费性金融行为。按照一般的观点,只有生产性金融对于农村的发展是有价值的。在他们的构想里,生产性的金融可以带来产品,并且以此用于偿还借款;但是消费性金融只能帮助陷入资金困难的人解决燃眉之急,当资金用完之后,因为没有新的产品出现,一旦贫困借款者的收入无法偿还借款,就会出现“欠钱不还”的现象。
我们认为,金融的功能并不是分裂的,生产性金融与消费性金融是统一的金融的两面。金融的本质功能是利用资金的流转将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产品并最终在市场上被消费。“生产―交换―消费”是现代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简化。生产性金融的结果可以使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释放,变为实际的生产的生产能力。
在现有的经济制度下,生产仅仅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如果产品不能在市场上出售并被消费,那么生产的结果仅仅是不被认可的产品,生产就没有最终完成。如果生产不被认可,那么生产的回路就会中断。但不被认可的产品并不一定是不被需要的产品。如果存在着对区域外的经济交流,那么,产品可能会通过对区域之外的出口来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此时,生产的回路就会完成。
因此,在一些以对外出口为导向的地区,仅仅依靠生产性金融也往往会带来很好的发展结果。但如果出口的收入大部分被用于进口或者用于本区域外的消费,那么,生产性金融将只会在某个地区生产出一些富人而不会促进当地的发展。
消费性金融的功能则不同,它往往能直接帮助不那么富有的人获得生活上的改善。但消费性金融无法直接带来产品,也就不能直接产生偿还借款的希望。消费性金融的还款必然来自于借款人的其他收入。当借款人的收入很低时,偿还的希望就会比较小。通常向低收入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往往要求有抵押或者担保,但低收入的借款人通常不能提供这些抵押或者担保,因此也就很难获得资金。有人认为从社会福利或者公平的角度出发,还是应该向低收入者提供消费性金融。的确,保证低收入者通过金融的渠道获得消费资金改善生活是一个社会运行良好的体现。不过,如果消费性金融仅仅有这样的功能,那么,消费性金融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的还是一种低效率。消费性金融存在的理由在于消费性金融还能创造本地市场。和富有的人比起来,低收入的借款人会购买更多的日常用品,而这些日常用品通常可以由本地区提供。
所以,消费性金融就能增加当地的市场需求。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增加后,当地的进口替代就会随之兴起。因此消费性金融往往会较大的促进本地产品的生产。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更高的收入以及更高的发展水平。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很可能是一个循环的作用过程,每单位的消费性金融可以带来多倍的产出。
当然,此时如果生产性金融数量不足,潜在的生产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释放,那么最终可能还是会导致本地生产受到限制。因此,如果仅仅只强调生产性金融或者消费性金融,那么,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都很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这两个方面协调发展。
有研究表明,农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如果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农村经济可以在一个低水平下达到稳定的均衡。有些研究者认为,要打破这种均衡就需要为农村提供生产性资金,来扩大当地的生产能力。
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当地人口没有能力消费,当地的市场就不会形成。因此,农村也必须获得消费性金融。从下面一个虚拟的例子里就可以看出生产性金融与消费性金融相协调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假设存在一个没有利息的世界。如果向某地区投入1单位的资金用于消费,而这个地区一般的消费结构为:有1/7的产品需要从区域外进口,6/7的产品来自于本地生产。那么这1单位的消费资金最终会带来7单位的本地消费和l单位对外地产品的消费。如果向生产领域每投入1单位资金能产牛1.2单位的产品,而且产品中有1/6用于作为上资从而偿还消费资金,1/6用于偿还生产资金,其余的2/3用于继续投资生产,那么,最终将会产生l单位工资和1单位的生产资金。同时产生足够多的产品用于本地消费。很显然,没有消费性金融就没有市场的形成,没有生产性金融则没有产能的出现,而如果二者的比例不协调,就会出现供不应求或者产品滞销,或者造成借款无法得到归还。如果比例协调,我们可以从这个最简单的例子里发现,1单位的消费资金和1单位的生产资金最终导致了8单位的消费和7单位的产品。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我们很容易把这个过程和一个地区农村的城镇化过程联想在一起。
我们认为,通常的意见往往仅偏重某个方面,而很少注意到两类金融之间的比例协调问题。
所以,在现实的操作中,常会出现某个地区领到大量的扶贫款却没有足够的生产性资金。扶贫的结果就是“输血”后仍然“贫血”。而另一些地方尽管建立了一定的工业设施,但居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其实,这都是因为忽视了两类金融之间的协调而对金融资源构成的浪费。
三、农村金融制度压抑及解决措施
农村居民难以获得资金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农村居民的收入低。
其次,农村居民的财富存量低。
收入低意味着农村居民很难凭借其收入偿还融资的成本,财富存量低意味着农村居民无法对融资提供有效的担保。按照现有的金融理论,这两个原因都将直接导致农村居民无法获得较大数额的融资。这是由农村的投资回报率太低造成的。农村投资同报率低则是因为农村的主要产业足农业。
前文分析过,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农业处于不利的地化,农业的投资回报很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所以在支持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上,须另辟蹊径。
我们认为,在支持农村发展的问题上,至少存在着如下三种金融突破模式。
(一)低息贷款+扶贫救济模式
这一模式的立足点在于通过低息贷款为农村发展提供生产资金,通过扶贫救济为农村发展提供消费资金。现在的情况是贷款和扶贫救济款都存在,但是却由不同的部门发放,很难把握发放的比例。
前文已指出,仅有生产性金融或仅有消费性金融或者两者比例失调都无法促进一个地区的发展。因此作为消费资金的扶贫救济款与作为生产性资金的贷款应该按照一定的比率发放才能提高效率。
所以,这一模式需要相关各方的协调或者有一
个统一的部门从事这个工作。此外,贷款应该是低息的贷款。因为农村可以经营的生意通常盈利不多却经营稳定,如果贷款的利息很高,往往就不会有人来贷款,或者只有那些准备承担高风险的人才会来贷款。
因此,从逻辑上看,对于农村的贷款而言,是利息水平决定了风险而不是相反。但是,这样的贷款应该是小额的、了解使用方向的贷款,较多的贷款数量可以充分的分散风险。不过,这可能增加放贷的难度,如果能够和扶贫救济款发放工作同时进行,建立每一个村庄居民的经济状况数据库,就可以同时为两方面的资金发放提供依据。
(二)农业补贴模式
农业补贴的价值在于提升农业的投资回报率。农村的投资回报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的主要产业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低,针对农业的补贴可以提高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从而使一些不可能进入农业的资金进入农业,进而实现农业的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提升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最终提升农业的投资回报率,实现一个良性的循环。
不过,农业补贴实际上是一种财政的转移支付,需要各级财政的大量投入。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状况下,有限的财政不足以支持普遍而大规模的农业补贴。但是,如果对于具有潜力的某个地区或者某个部门,则可以考虑提供一定数量的农业补贴以提升该地区或该部门的竞争力。
(三)小额信用贷款模式
按照银行业的常识,对收入低且资本存最少的农村居民直接提供信用贷款是不安全的。但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实践却证明,只要方法适当,向穷人提供信用贷款有着极高的还款率。格莱珉银行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向农村居民提供小额信用贷款的思路。按照格莱珉银行的经验,这种小额信用贷款应该有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借款人会按照居住区域形成一个小规模的组织,每位借款人都属于某个组织。当组织里的某位借款人出现违约,其他的成员就会在借款时受到更严格限制。这就会在组织成员内部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机制。
其次,借款人从一个很短时间后便开始偿还贷款,而且还款次数非常频繁。这样,借款人每次还款量就非常小,在不知不觉中便逐步偿还了贷款。
但如果完全按照格莱珉银行的经验向我国农村人口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就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发放贷款和收回贷款的工作。考虑到小额信用贷款的数量通常会很小,用这种方法提供贷款可能成本过高。
上述三种可能的金融突破模式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都可能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金融手段,混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单独的一个小村落基本上不可能建成一个小城镇。小城镇应该是多个小村落聚合而成的。而这种聚合的依据无外乎是生活习惯近似,产业的聚集和交易的便利。如果能够获得农业的补贴,就很有利于一个地区的农业形成集团化生产,从而使该地的农业人口的劳动力得到释放。低息贷款和扶贫资金可以使该地区的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跃迁。至于小额信用贷款可以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提供周转的资金。三种模式如果在同一个地区内出现,还可以归并到同一个部门,节省运作成本。
当然,可能的突破模式应该有多种,针对不同的客观情况,都可能取得成功。农村现有问题的关键原因是对农业的投资回报率太低。只要认清这个问题,对症下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克服。
四、结论
一、构建了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兴十四示范园区的建设初衷是探索适合龙江农业生产实际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为此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完成了“三个实现,二个提升”:一是实现农业设施现代化。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园区拥有各类国产、进口农机500多台套,作业面积辐射兴十四村及周边耕地10万余亩。建成有1200平方米的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车间,3000吨库容的马铃薯种薯窖,万米智能化温室,314栋温室,817栋大棚,农业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购置大型喷灌、滴灌设备100多台套,喷灌覆盖园区全部耕地,设施农业区全部实现高效节水滴灌。修水泥渠道13公里,同时完成配套龙门和地涵,修田间路5.3公里。另新铺设电缆8000米、新架设高低压线杆119基;二是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园区农业生产全部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连片种植,整体轮作。改进生产关系,施行分工分业,促进农民兼业化、专业化。在坚持农村基本土地产权制度前提下,充分流转,土地集中到少数种养大户手中经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一部分进驻到二产、三产领域。一部分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从事技术性强的农业生产工作,接受园区雇佣,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育苗。机耕、田管、收获、储运销各司其职,实现园区农业生产高度分工,极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三是实现科技服务全程化。省农科院科研人员轮人不空岗,常年驻村,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环节全程跟进,保证制定的各项技术规程实施到位。定期举办培训班对种养大户、专业化农民进行系统培训,现场指导。设施农业生产部分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病虫草害全生育期防控、防治服务。优选最新科研成果、技术就地转化,仅2012年,经省农科院专家筛选示范种植的作物就达到1|8大类105个品种,应用各类技术33项;四是提升了农民收入。在园区的带动下:2012年,全村总资产由2009年的11.4亿元增加到18.1亿元,总收入由2009年的8.5亿元增加到15.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16万元增加到6.58万元,实现了“一年一大步,三年翻两番”的巨大提升;五是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几年来,园区以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走优质、高效、有机、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道路,申请到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达十余个。先进的技术加上科学化管理使园区各作物单产连破地区单产纪录,2010年马铃薯最高亩产达:10286斤,2011年马铃薯最高亩产达10386斤,2012年,玉米亩产达到了2118斤,水稻最高亩产1386斤,谷子最高亩产1112斤。园区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美国提子、草莓、食用菌等40多个高产高效品种效益突出,一亩大棚平均纯收入8000-12000元,每个温室纯收入24000元。
二、搭建了农业产业化链条
结合本地区实际,园区逐步确立了以“科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策略,创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吸引投资。在园区建设过程中。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吸纳生产性投入能力大幅提升,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围绕园区生产主要产业,我们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周边农户、企业前来投资创业。设施农业区几年来吸引了甘南乃至辽宁、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等地2000多名农民来兴十四承包或务工。在原有的植酸酶、有机杂粮加工项目基础上,先后与中粮集团等多家企业签署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300亩连栋温室建设项目和大型绿色生态养鸡场建设项目、有机肥生产项目,中型沼气项目等,累计吸引投资10余亿元;二是活化机制。根据经营方式不同。目前有园区自主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企业合作经营、科研单位技术参股经营等多种模式,机制灵活,吸引了社会各层面的投资者。
三、推动了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区域资源 优势 高效农业 发展模式 河南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然而,农业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却很严重,农业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有效资源创造无限的经济利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农业效益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
高效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区域环境资源,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合,并最终把经济、社会和生态组合成综合效益最佳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高效农业中效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经济效益反映出来,经济效益要求企业最大限度节省劳动成本而带来同量的产能,或者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力成本而带来最大的有效产能。效益的提高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追求更高的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因此,生产商通常会有意识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非经济效果和影响,诸如对社会文化、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称之为社会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以市场作为切入点,关注市场需求。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与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关注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应满足社会基本的生存需要,生产较多的农产品;满足社会的安全需求,关注产品的质量,生产出安全的绿色产品;满足社会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让农民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在参与中提高积极性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效果和影响,称之为生态效益。人类在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应该保持生态平衡,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效益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在发展高效农业的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注重产业的长远发展,要以不牺牲生态效益为前提条件下去追求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应该重点把经济发展方略放在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优势上。在众多的农业生产区域因素中,抓住关键的区域因素至关重要。总的说来,区域因素中的气候、地形、市场和交通等因素通常是高效农业在区域选择中所考虑的重点。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O~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得河南的农业经济繁荣丰富。截止到2012年底,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千亿斤、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2年居全国的首位河南省用占全国1门6的耕地,生产了总产量占全国1/4的小麦、1门O的粮食。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之外,河南省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粮食及其制成品。
河南在中部六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联南贯北,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以及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京广与陇海两大铁路干线通往全国,贯穿全省的京珠与连霍两大高速公路干线都在郑州交会,河南逐渐形成了非常实用方便的交通运输网。随着河南到西安、武汉、北京、广州等地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行,河南逐步成为全国的高速铁路枢纽。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是河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巨大区域优势。这使得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便捷,为河南区域农业的高效市场化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特殊的区域使得河南省具有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足够的市场规模、较小的市场半径和较低的物流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都为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模式
(一)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利用独特的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技术、独特的市场掌握所形成的特色产业。
1.典型经验。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
特色种植业。原阳大米是新乡地区原阳县一带的特色农作物,利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不仅建立了以水稻农作物为主的种植基地,还采用市场化运作,进行品牌化运作。目前,原阳大米不仅是当地人购买大米的首选,而且正逐步走向省内外其他区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一些区域还有以大棚蔬菜种植业带动当地农业高效发展,光山县十里庙、中牟县老八庄、卫辉县焦庄、杞县王堂村、襄城县尚庄村等都是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典型村庄。这些村统一规划,走市场化道路,进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还有一些村以种植花木业带动区域农业高效发展,如潢川县吴楼村、光山县天赐城村等农业村。
特色养殖业。一些农村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养殖业基地,比如养鸡场、养猪场等,比较典型的有光山县仙居乡杨竹园村。该村结合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养鸡业,采用现代化管理,引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科学化养殖,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民的收入翻倍,扩大了就业,打造了更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该村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注重沼气建设,维持生态平衡,追求高效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2.经验与启示。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拥有特定的自然资源,以突出特色和优势;其次,在特色产业的建设中,注重塑造龙头产业,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形成规模优势;第三,注重品牌的塑造,加强营销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以品牌带动农业从注重量的发展转向追求质的提高。
(二)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就是引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借鉴工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引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
1.典型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面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河南省大多数地方处平原地带,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特别适合种植小麦。2012年,河南省小麦年产量超过300亿公斤。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是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优势。以小麦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河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制品加工省份,有2000多家的小麦农产品加工业,每年有3000多万吨的粮食转化能力。二是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一些品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为人所知。目前,河南省有近万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骨干企业,一些企业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如双汇、、华英、三全、思念等一大批品牌食品享誉国内外,这些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扩大了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区域的知名度。三是形成了相对品种多样化的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种相对比较齐全,涉及的领域包括粮食、肉制品、预制品、果蔬等行业。总体说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小麦加工业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同时注重多样化全面发展。
2.经验与启示。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响一批农产品加工品牌,做大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立发展区域高效农业的目标,引用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区域高效农业发展的竞争策略,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影响力。
(三)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结合区域优势资源,树立“发展高效农业与第三产融合”的理念,设立专项基金、捆绑涉农资金、加快土地流转、出台扶持政策、加大特色宣传。引导休闲观光、花卉产业为主导的高效农业形成特色和品牌。
1.典型经验。古荥镇充分借鉴吸收,并借助“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招牌,深入挖掘古汉文化及剪纸、烙画等民间艺术,引入战略投资方,全力把古荥大街打造为独具特色的“汉风街”;开发好“黄河文化”,打造沿黄旅游特色村,串联沿黄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体验游、黄河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餐饮游为特色的沿黄休闲生态文化游产业带。地处焦作云台山风景区内的修武县北部太行山区的岸上村,结合区域优势,把发展农村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带动了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结合旅游景点的资源,该村积极打造“农家乐”,集“吃饭、居住、娱乐、购物”一体化,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店,感受农家的文化,购买农家游特色的产品。
2.经验与启示。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引入民俗文化的理念,通过绘画、音乐、文学、工艺品等了解民族习俗、特征,以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高科技设施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设施农业是以先进的农业设施为支撑,利用人工建造的环境,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打造现代化的环境安全的工厂化高效农业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可控和可调是设施农业环境的特点。地膜覆盖、小拱棚、塑料大棚和温室是高科技设施农业的主要类型。高科技设施型高效农业模式引入市场发展的理念,满足不同消费者特定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关键词: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西北部
辽宁西北部地区包括辽宁省的朝阳、葫芦岛、锦州、阜新、铁岭5个地级市,辖30个农业县(市、区),乡镇725个,村委会7 214个,农村居民282.7万户,拥有土地资源6.37 km2,占辽宁省的43.1%,既是国家和辽宁省重要的旱作农业类型区,又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长期以来,严重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粮食安全供给的障碍性“瓶颈”。同时,辽宁西北部地区地形复杂,土地贫瘠,风蚀、水蚀、沙化严重,生态系统脆弱,农业生产不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突出,造成了区域性食物供应的不稳定。在该地区大面积发展灌溉农业又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有效办法和措施,即科学制定和实施一种可使该地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抗旱避灾、恢复生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使辽宁西北部地区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1 辽宁西北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1.1 自然条件制约因素
一是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核心因素。特别是辽宁西北部的阜新、朝阳等地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年年抗旱,影响农作物适时播种,种植计划难以完成,年年依赖雨养农业,丰歉年波动较大。同时,雨热同期(6-8月),蒸发量大,自然降雨有效利用率低;再者,地下水资源有限,可持续利用有效期短,影响农业稳定发展。2009年,辽宁西北部地区年降雨量达420.6 mm,比全省平均降雨量少156 mm,其中,阜新、朝阳年降雨量为359 mm和382 mm,比全省平均降雨量少218 mm和194.5 mm[1]。辽宁西北部地区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省的20%,干旱缺水日趋严重,旱灾频繁,农田水分利用率约为40%左右。
二是农用耕地质量退化与规模减少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地区由于地形复杂,耕地贫瘠面积大,并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在长期农田耕作中用地与养地失衡的条件下,风蚀、水蚀、沙化严重,导致耕地质量退化;同时,随着经济建设包括工业、铁路、公路、城镇、村屯非农产业大量占地和农田水利设施、退耕还林还草及因灾废弃耕地大量增加,也客观影响农业稳定发展。
三是农业生态系统脆弱失衡,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干旱、风沙、冰雹、洪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断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对该区农民生活用能源来说,至少有2/3的农户依赖于薪柴、秸秆等生物能源。这意味着人们在年年进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又在不自觉地破坏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1.2 经济与社会条件制约因素
一是耕作方式落后,耕地资源利用不尽合理,这是影响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该地区的阜新、朝阳等地受其干旱的影响,大多采取广种薄收、资源掠夺式的耕作方式,年年耕种,资源利用效能低,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平衡。
二是抗旱避灾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这是制约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地区在过去不同时期内,开展抗旱避灾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仍相差甚远。
三是农业科研、推广服务手段落后,发展农业后劲不足。该地区现有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6 442人,占全省的52.3%,每万人中拥有农技人员4.6人,高于全省1.6人。但是,科技人员素质、水平普遍低于全省其他地区。
四是农业教育落后,从事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文化素质低,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上述分析表明:制约辽宁西北部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短缺、避灾设施脆弱和耕作方式落后。其原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失去平衡,资源利用不科学不合理,与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比,基础条件差、手段落后、后劲不足、投入少。
2 辽宁西北部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针对当前辽宁西北部地区农业现状,其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解决的是耕地上的避灾问题,并从长远考虑解决生态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模式,是各项旱作节水措施的集合。其核心点:一要对耕地资源提出科学合理的使用比例;二要以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首要条件;三要体现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下面以辽宁西北部地区的阜新县为典型例子,来说明辽宁西北部地区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对辽宁西北部的其他地区来说,其模式不一定相同,但就解决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限制因素来讲,出发点和核心点是普遍适用的。
2.1 阜新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阜新县旱作节水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从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角度出发,对阜新县耕地资源提出1∶4∶3∶2的利用模式,即阜新县耕地有20万hm2,10%的耕地(2万hm2)用于发展保护地生产,使每一农户拥有1栋温室大棚;40%的耕地(8万hm2)用于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30%的耕地(6万hm2)用于种植牧草,发展草食畜牧业;20%的耕地(4万hm2)用于植树造林,大力发展速生林和果(梨、杏、枣)业。
2.2 阜新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效益评价
2.2.1 经济效益评价
2.2.1.1 用10%的耕地发展蔬菜保护地设施农业(或四位一体模式),可以不受干旱少雨的影响,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以最小的面积取得最大的收益。如阜新县有19.5万农户,68.3万农业人口,户均1栋大棚,即19.5万栋大棚,每栋大棚年均纯收入按1万元计算,可获纯收入1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782元,相当于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6.6%。经营1栋大棚的纯收入与种植玉米相比较,相当于种植0.6 hm2玉米的效益。
2.2.1.2 用40%的耕地(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受干旱影响小的耕地),采取农业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种植耐旱的粮食和高效的经济作物。据调查,平均每667 m2纯收入可达到700~1 200元。保守一点测算,以每667 m2纯收入600元计算,阜新县农民人均获纯收入1 050元(阜新县人均耕地面积1 167 m2)。这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而且解决了农民的吃粮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大面积的农田设施建设,减轻了长期抗旱压力和资金投入的压力。
2.2.1.3 用30%的坡耕地种植牧草。按每667 m2产青干草1 t计算,每667 m2纯收入为600元;按每667 m2载畜量3只羊单位计算,每只羊纯收入200元,每667 m2纯收入600元。阜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60元(人均牧草面积1 067 m2),种植牧草每667 m2纯收入是种植玉米的3倍。
2.2.1.4 用20%的坡耕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按速生林收益计算,每667 m2纯收入5 000元,8年1个采伐期,年均每667 m2纯收入600~650元。阜新县农民人均林地面积(包括果树)727 m2,人均纯收入680元左右,每667 m2经济林纯收入比种植玉米高1倍以上。
综上,若按这种模式利用耕地资源,依据当地现有农业人口计算,仅种植业1项收入,阜新县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5 472元,比本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 000元增加1 472元,增长36.8%,且超过2007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若按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种植业收入所占比例为40%计算(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块比例会下降),实施这个模式5年时间将初见成效(部分林业收入不计在内),预计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7 000~9 000元。
2.2.2 生态效益评价
2.2.2.1 增加林草地面积,提高林草地覆盖率。就阜新县而言,实施这种模式可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10万hm2(林地4万hm2,草地6万hm2),对恢复该地区生态平衡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经过30~50年的长期建设,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会逐渐恢复平衡。
2.2.2.2 增强农村能源生态保护能力。通过“四位一体”等农村能源(如沼气、节能炕灶)开发利用措施保护生态设施建设,可加快生态条件改善和恢复。
2.2.2.3 节约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实施这种模式,一方面不再把宝贵的水资源浪费在效果不明显的抗旱工作上;另一方面采取现代的节水措施,使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特别是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使该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2.2.4 可以使耕地资源高效化生产。通过这种模式,将使阜新县农业生产实现水、土壤、肥料资源利用模式的“3个转移”:即水资源从低效利用型向高效利用型转移;耕地资源从粗放型经营向高效开发、培肥改良、集约经营型转移;肥料使用从经验低效型向高效精准型转移。将实现水、土壤、肥料资源利用效果的“4个提高”:即农田用水效率提高20%以上;土壤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提高30%以上。
2.2.3 社会效益评价
这种模式实质上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应用这种模式将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耕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本身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这个模式的核心点,也就是在这个地区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规模化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一经形成,随之而来的就是加工、包装、流通、运输等二、三产业的发展;牧草种植面积增加,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畜产品加工、牧草加工、流通、运输、服务等二、三产业相互而生;林业规模扩大,林产品、果产品产量增加,加工也随之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自然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是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发展,促使社会分工更加合理。实施这种模式,将加快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生产经营环节越来越多,现代的、社会的专业化生产分工发展更加趋向合理。
三是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施这种模式,将加快小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使城乡互动,增加农民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走进城镇,走向二、三产业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合上述的评价,这种模式是以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为切入点,以建设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式为重点,以追求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为目标的综合模式。
3 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建设的保障措施
就阜新县“1∶4∶3∶2”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而言,是以数字比例作为一种模式,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涉及千家万户,触及整个农村,是一项庞大、复杂、牵动性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组织推动实施,需要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加认识、主动配合实施等。为此,特提出如下保障措施。
3.1 增加农业投入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类型的农业,没有投入作保障,就不能谈及发展问题。一方面要增加国家、省级政府的引导、补贴性投入;另一方面要增加低利息、偿还期长的借贷资金投入,建议借鉴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贷款办法。发展设施农业是“模式”中的核心,是要优先发展建成的,否则,较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是不可能的。这项措施对整个辽宁西北部地区来说,是一项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3.2 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
在“模式”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问题,如划片造林,统一种草,建设大棚区,产业化经营,移民动迁等,还要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承包土地调整问题,这些都直接涉及到农民的利益,必须事先制定相应政策,以保证农民利益,保证该“模式”的顺利实施。
3.3 实施移民计划
对于生态环境条件差、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和不宜耕作的地区,应该结合扶贫开发,实施移民计划。让条件稍好的地区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腾出一部分耕地用于移民,移出地区通过自然和人工的方法恢复生态平衡。
3.4 科学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
对于辽宁西北部地区来说,只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才能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储量少,是尤为宝贵的资源。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应该有长远的考虑,应该主要用于恢复生态的工作中。当前生产所用地下水资源,必须采用现代的节水措施,并且要用于高效作物生产。绝不能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发展,将本地区不可再生资源用尽取竭。
3.5 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与实施计划
要做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科学建设规划与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就要从本届政府开始启动实施,用5年或更长时间实施该项计划,初步达到恢复生态,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