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09:15: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航道文化;苏州;职工品格
在苏州航道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航道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理论摸索和锤炼,突出表现在职工品格、服务品质、文化品位和航道品牌四个方面,而今后的航道文化发展仍以此思路铺展。
一、苏州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时代意义
苏州航道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江南水乡独特的地域文化积淀,有苏州古城历史变迁的时代印记,又有航道发展过程中航道人文精神的酝酿,苏州航道文化内涵及表达方式也在航道人反复钻研和摸索中逐渐丰富。
进一步加强航道文化建设是苏州航道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一是新时期苏州航道文化面临着时代变迁和城市发展、区域整合,传统、单一的航道文化内容和文化构成已无法跟上航道事业发展步伐,亦无法满足航道人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追求。二是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中,行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行业综合竞争不可或缺的要素,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升航道形象、增强航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三是水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运输方式,其资源节约型特征愈发凸显,航道文化具有突出的社会整合功能、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感召力量,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够凝聚智慧和力量,引领整个行业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四是开展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努力实现“航道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航道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航道建设与管理相和谐,航道部门与其他水上执法部门相和谐,航道机关与基层、干部与职工”等五个方面的和谐关系,是提升航道文明程度、构建和谐航道的重要保障。
二、延续文化闪光点,挖掘文化新视角,着力推进苏州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
要发展航道文化必须把握好航道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要传承老一辈航道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它们或是已然用于航道建设、养护和管理中的技术方法、经验教训,或是已形成长效机制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防腐倡廉、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制度、纪律,或是深植于航道人内心的“和谐领航、服务有道”的新时期江苏航道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时刻体现时代精神,夯实老一辈航道人辛勤耕耘下的肥沃土壤,呵护新时期苏州航道茁壮成长,拓展苏州航道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外延,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一)职工品格
文化传承与创新之根本在于人,人的智慧与力量,人的创造与实践,苏州航道要铸就文化之魂,也同样离不开航道人,航道职工的言行、品格、内在涵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航道文化的发展。我们要发展航道文化,首先就要将文化融于职工成长,磨炼职工品格。
1、将航道文化建设与航道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改进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来营造航道文化氛围,树立航道形象,锤炼航道精神,同时,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充实内涵,确保文化发展的先进性方向。
2、航道文化建设目标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职工的成长进步相契合,为职工工描绘出航道事业与个人共同成长进步发展的远景、目标与方向,使职工自觉践行这些理念、原则与要求,并主动融于航道事业的发展之中,为航道事业贡献自己的知识、智慧与能力。
3、以“满足职工文化需求”为原则广泛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整合苏州各航道站、闸管所文化资源,经常性地组织举办职工运动会、职工智能比赛和技能比武,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现代化内河航道发展主旋律,展示苏州航道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二)服务品质
航道事业作为大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航道管理、服务为宗旨,发展航道文化是为增强航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航道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船户。我们要在航道文化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实现文化惠民,就需要将航道文化与航道建设、养护、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服务品质为抓手,通过航道文化与航道服务管理的不断融合,提升管理水平,规范职工行为,切实将优质服务做到位,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1、航道文化要融于制度建设。对于航道行业来说,制度建设是规范航道管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航道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和标尺。要以航道文化核心理念为指引,建立健全、修订完善航道建设、养护、管理、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和行为准则,使这些制度、准则与职责切实体现和促进航道行业价值观,为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有力有效“抓手”。
2、航道文化要融于工作流程。要围绕航道文化导向,建立、梳理、修订现有航道工作流程,使航道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流程都明晰、简洁、规范与高效,体现航道文化理念的要求,用流程来推动航道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和具体的行动中来践行航道文化。
(三)文化品位
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充分体现航道特点,展现航道精神,体现航道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创造作用,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的理念、内容、方式、载体,赋予航道文化更强的活力。
1、着力提升航道文化理论研究水平。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而持久的过程,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行业特征和时代特征,这体现了航道文化建设的复杂性。我们要让航道文化建设本土化、当代化、行业化,不能依靠一种统一的、静态的航道文化理论,需要有一个有学术基础、又熟知航道的研究群体,根据地域特征、行业特征、时代特征对我们倡导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动态的研究。
2、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文化航道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创新文化人才培养理念,大胆探索文化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大力度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为文化人才提供优越的成长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才推上文化事业的第一线。
3、着力提升职工文化品味。积极倡导“文化愉情、文化增智”的工作、生活理念,定期举办读书交流、读书征文活动,带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在书香中陶冶情操、提升品味。办好航道文化课堂,向职工系统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苏州航道特色文化的永恒魅力,在文化熏陶中传承文化、提升品味。鼓励开展文艺社团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社会文艺团体的合作。组建各种体育兴趣小组,对重点兴趣小组加大帮扶力度。
(四)航道品牌
要从根本上提升航道形象,传承和创新航道文化,必须加强航道文化品牌体系建设,健全航道文化支撑系统,打造出深入人心的航道文化品牌。重点建设和推出苏州航道各航道站、闸管所特色服务品牌,同步建设以航道安全文化、廉政文化、诚信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为元素的文化子品牌,深刻彰显品牌内涵,体现和而不同的航道文化底蕴。
1、建立健全品牌建设机制,形成品牌建设领导、培育、信息、资金保障、考核评价、工作奖惩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品牌建设有序推进。
2、推行统一的品牌服务标准,分类细化各项专业规范和指标,指导品牌建设科学推进。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是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过程。寝室文化既积淀着校园深厚的人文底蕴,又饱含着大学时代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信息量大且繁杂,已是高校主体的“90后”大学生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思想意识呈现出新的特点,已不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用“火红的青春”在农村接受锻炼、80年代青年唱出“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激情豪迈。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张扬、接受新鲜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敢于挑战质疑并行动迅速,是极富活力、思维活跃和意识超前的一个群体。明确提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路径。为此,在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要抓住正能量的时代新要求,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践行文化的新理念,以中国梦为生动素材,以优秀寝室文化为根基,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丰富营养,结合时代精神开展教育,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寝室是同学们思想最活跃、最宽松的地方,这里往往是多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现,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寝室的文化传统怎样就相应地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与之相匹配。当今大学生成长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种多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现实问题己经在不停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认知。寝室文化建设工作不应是空洞的理论宣传、花花绿绿的装饰、随波逐流的文娱活动,不了解大学生,不懂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就不能取得好的实效。因此,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贴近实际,关注大学生的价值愿望,关照大学生的寝室生活,着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寝室文化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区分层次,创新形式,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面向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寝室文化要紧抓时代脉搏,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充分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探索新思路,善于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建立一套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养成的文化传播方式,发挥大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等优秀品质,克服其自我中心和功利心等不良表现,增强其爱心和责任心,立足实际提升建设效果。要将时代要求与学生价值观相融合,这是在社会意识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和差异性的今天,弘扬寝室文化的必然要求、改进工作的迫切需要、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应对诸多挑战的现实需要。
二、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统合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
提起中国梦,会立即唤起每个青年学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省思和当今感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理想追求的群体,他们的梦想与中国梦始终交相辉映,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着不同个性特点和梦想,与此同时,又有着学业、就业等共同的理想追求。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再相信任何权威,不愿意让别人来领导自己,即便如此,在这个群体中,始终有着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共同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信息时代、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寝室文化建设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培育学生们的历史情感,认同“稚嫩”的梦想追求,镌刻共同记忆、烙印下四年寝室生活的文化印记,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学生群体自身凝结的共同价值追求。寝室文化更应“接地气”,符合寝室成员的个性特征。毋庸置疑,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如果说,来到一个学校,问大学生,知道“寝室文化节”么?最开始大部分人可能会回答不知道,那么,经过几年常态化、固定化的开展,一定会人人皆知。但是,在人人知晓活动开展的情况下问到“:寝室文化跟大学生有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恐怕是很难精准了。高校寝室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既尊重和保持个性独立、又相互适应共同生活的历史,但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对学生个性缺乏尊重和关注,导致大学生的个体功能难以纳入到寝室文化建设体系之中,并发挥其更加积极的作用。再好的建设项目如果没有群众基础,只能流于形式,必定收效甚微。如何能够在构思建设文化项目过程中,充分调动寝室成员共同参与,又不泯灭个性,把文化渗透、介入到同学们的寝室生活、基本情感之中,这才是寝室文化和大学生相依相靠的持久之道。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是辩证统一、互生互荣的。寝室文化不仅是一个寝室、一个生活区的文化,更是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人的文化,彰显个人主体性是寝室文化的意义所在。寝室文化既要代表整个群体的共同意涵,也要具体到每个人的个人主体。传承和创新的好坏,关键就在于是否顺应时展大势,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共同追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具有亲和力和向心力。
三、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挖掘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是能具体感知、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在寝室文化中是第一需要和基础的内容,能够直接体现出文化的性质和程度的高低。历史遗存的物品,现代设计理念的楼宇建筑,具有科技含量的生活用品,报刊书籍、文娱活动、作息习惯等都是寝室物态文化的具体形式。物态文化既是学生主观世界外化的产物,也是学生价值精华的承载体。现在的寝室文化受到商业化、世俗化等现代性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另类的价值张扬,有主流文化价值观被弱化的倾向。不容忽视的是,个别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随心所欲、无实质创新、流于表面形式、娱乐大众,隐私、搞怪当噱头的低俗文化被放大到公众平台上,缺乏价值凝练,导致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错位和混乱。物态文化的引导在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区后勤社会化的今天,如何转化机制,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拓展到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管理者深思。中国梦内涵的核心价值要嵌入寝室物态文化生成的全过程,传承和创新有灵魂的文化作品,不仅愉悦感官,更要陶冶情操、撼动心灵,传播价值内容。所谓心态文化是包涵心智、情感、精神、创造力、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指某一个阶层的人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和认同,并由此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文化的现代化趋势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心态的复杂性,“中国速度”催生了每个人的“快”生活节奏———娱乐“快餐化”、阅读“快餐化”……“快”也许是大学生们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心态是文化的反映,更是寝室文化落地生根的心理土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中的深层结构,与物态文化一起构成了寝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大学生渴望生活在和睦友好、奋发进取、宽容自由的寝室环境中;另一方面,疏离隔阂日益明显,诚信友善度不断接受挑战。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心态折射出的是价值矛盾和冲突。因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应该以此为入手剖析、探求。良好的心态需要引导和关怀,需要寝室文化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强化主流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和促进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构建系统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承创新机制。
四、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更要注重强化政治认同教育
1.中医文化
1.1中医文化是一颗璀燦的明珠,她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养生、健身、防病、治病的文化。中医是一门具有极强传承性的医学,几千年来,在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承中,继承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辨阴阳、辨五行、辨病机、辨证、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和治病方法,同时,也传承了静心观性,返观内求的内证实践和修持方法。
1.2中医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病辨证施治,强调整体,因人、因时、因地,_人_方、_时_方;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治肤正祛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从而体现出了中医的优势。而且中医治病针对的是人,治的是人而不是病,中医的目的是将人调理好,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中医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养生,注意疾病的防治,善于尽早调节身体。因此,我们应该清楚认识中医的优势,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1.3中医药学具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古至今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而且其丰富的理、法、方、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确能解决实际问题,疗效卓著,深受欢迎,并越来越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这充分说明,中医药学本身存在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和肇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相比,确有其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事实证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某些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关于中国医学同道所承认,并引起广泛的兴趣和研究热潮,期望其能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某些专家学者曾指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理论特征和实践经验,可能代表着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或趋势,并将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模式的改进提示新的思路。
1.4中医文化随着时间的沉淀历久弥新,不断地在中国医学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止如此,中医的针灸推拿已经被很多除中国以外的国家所认可,从而使中医文化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供更多的人学习和交流,将中医文化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2.中医文化需要不断创新
2.1中医文化的经营中医文化经营的是产品,产品中所包含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面对竞争的环境,中医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让中医热爱生活,也创造财富,这两方面并不矛盾。对于现代中医中以人为本的文化表现形式,中医文化引领人的和谐思想观念,满足人的和谐文化需求,提升人的和谐文明素质、激发人的和谐创造热情。
2.2要加强对中医的人文关怀中医正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环境,这要立足于当前国际医疗形势,即医学全球化,文化多极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高度发达,给现代人带来的幸福感,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产生改变是显然的,中医也不例外。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多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现代中医则对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中医文化建设要正确定位。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从道德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从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转型。在转型社会中,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新的健康问题大量出现。中医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医中心工作。只有为中医量身定做的口号,体现中医的理念,才能叫得响,才能有特色,中医的文化建设才能更有效果。
2.3新型中医要培养个性在现代中医的思想中,要避免目标过高、变化过多、过于重视现代化而轻于经典理论。中医大学生从入学就自己学会选择、遵守规则、表现个性。过于强调共性的教育让很多人变得缺乏个性、不善表现,要让中医大学生知道在现代社会中“既需要努力学好,还需要让人知道”。中医文化品位不能落后于时代。
现代中医要培养一代新型中医,这些新型中医指的不是只知道看病救人,而是有文化需求、心理需求、发展需求的人。要实现和谐医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构建和谐医学应该在观念上理清各种关系,和谐不等于中西医平等,中西医平等了反而又不和谐。构建和谐中医应该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关系。要对自然多一些敬畏之心、对社会多一些感恩之心、对人多_些恻隐之心、对自己多_些羞耻之心。应当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解放医生思想中统一思想认识,在联系实际中提高思想觉悟,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突出人文关怀,建设和谐中医。
2.4走向世界的创新.中医药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向世界展示了中医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文化的希望。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萌生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不少高校新校区已暴露出“文化孤岛”的问题。由于新校区大多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乏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文化活动匮乏,新校区的学生与老校区的教师、学生交流较少。其实,新校区可以充分吸收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弘扬传统,不断创新,突出特色,丰富内涵。本文将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传承与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物质文化
新校区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选址,积淀高校的厚重历史。即使无法做到所有的经典重现,也可将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文化移植到新校区中,例如,校训、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徽要标注在校门和主要建筑物等显著位置。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学校重大活动中,要悬挂校旗,全员佩戴校徽,齐唱校歌,这也是新校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
新校区可以建设校史馆,建造纪念雕塑,以学校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命名校园道路、建筑物等。在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场所,设置宣传牌,介绍校史校情。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校庆等学校重大活动多在新校区举办,增强新校区师生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传承不等于守旧,也不是拿来主义,应当根据新校区的学科和学生特点凸显自己的特色。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纳入学校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宏观战略研究,进行超前的规划布局,创新办学定位。
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如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学生特点等,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校区都需要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景观。例如,山东大学的“小树林文化论坛”就是依托各校区的小树林,将其打造成山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校友捐赠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发动师生参与校史的编纂工作,师生联动参与校园命名、绿化工作等。
二、精神文化
新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进老校区的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新校区的学生走出校区、走出学校,在交流中学习、融合。
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大师讲座、社团活动等)在多校区同时开展,或在各校区轮流举办,或向新校区倾斜,让不同校区的学生都感受到作为学校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新校区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主题活动,打造属于本校区的品牌活动,增强新校区的魅力。
精神文化传承的主体是师生。如何解决教师下课就走、老生无法传帮带这一问题?完善新校区功能规划、住宿、交通、饮食等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师公寓,使往返交通方便,吸引教师在新校区办公、科研和生活。老生融入新校区的校园管理和文化活动,能增强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交流互动,如高年级学生兼职辅导员,提倡不同年级学生组队参加比赛等。
加强新老校区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外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新校区利用毗邻大学城、高新科技园区等地缘优势,进一步开展与社会的合作,创办学生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辐射、带动新校区周边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实现学校信息不同校区同步全覆盖,使之成为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平台,增强主人翁意识。校园课程网络的建设,应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品牌校园文化活动要实现校内网络共享,扩大活动的受益群体。老生加入低年级学生的QQ群、微信群等平台,虽不在同一个校区,可随时深入交流。
三、制度文化
新校区大多传承老校区的制度文化,采纳老校区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师生观念上的差异,使得老校区制度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组织新校区师生学习制度,在实践中领会,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有利于推动制度传承。但新校区完全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必须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办学宗旨、符合新校区实际的制度文化。
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加强与周边村镇、社区、学校、企业的联系合作;完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安保人员的职责与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新校区内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生活场所的管理和使用,要与老校区的管理相统一,同时又能满足新校区师生的需要;创新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探讨新校区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延伸老校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做到明确权限,协调合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程霞.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浅析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电子教育,2008(2):35-38.
一、传承:学校文化的坚守与积淀
周南中学是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先生毁家兴创。朱剑凡很早便抱有教育救国的信念。当时朝廷明令禁办女学,但朱剑凡利用朝廷不禁家塾的政策空子,兴办女学,并将学校定名为“周氏家塾”。在朱剑凡夫妇的坚守及社会各界的支援下,周南女学渐渐壮大起来,发展为湖南乃至中国女子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华女学第一校”。周南中学文化从建校的那一刻起,已经如一颗顽强的种子扎进厚实的历史土壤,并注定要长成参天大树。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历经军阀干涉、、文夕大火、,无论时局多么混乱,一代代周南人都坚守教育阵地,心念如一,薪火相传。进人新世纪,学校为求发展,在长沙城北新建北校区,并尽量保持了周南百年文化的“原味”:学校图书馆叫剑凡图书馆,用了创始人的名字;学校人工湖叫湘若湖,以纪念朱剑凡夫人魏湘若倾尽嫁妆解周南办学之艰危;学校新建筑的颜色全部保留了百年老校的青砖颜色,让人观之如旧。
周南中学充满传奇色彩的办学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教育人的坚守和奉献,需要一年年时光的磨洗和荡涤。不坚守,无以有周南;不积淀,无以成文化。
二、创新:学校文化的发掘与开拓
传承,是为了创新。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内涵,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优秀而富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其精髓在于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在于古为今用、发扬创新。周南中学有着一百多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不去传承,就会陷入,成为无根之萍、无源之水;而这种百年文化不去挖掘、发展和创新,又可能会成为束缚学校发展的绳索。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是百年老校开启下一个百年辉煌的必然选择。
一是精耕细作。进人新世纪后,周南人一直在摸索着如何传承文化财富、开创文化未来。2005年,学校举办百年校庆,第一次总结归纳出周南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即以人为本、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和甘为人师、甘于淡泊的奉献精神。2014年6月,学校将周南精神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勇于开拓的革新精神,这是对朱剑凡先生突破樊篱勇创女校以及学校于新世纪率先进行课改的开拓革新精神的传承;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这是对朱剑凡先生毁家兴学和周南师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豪情大义的传承;严谨艰苦的治学态度,这是对朱剑凡、李士元等校长倾一生心血于周南,徐特立、杨树达、周世钊、陈嘉钧等名师不计名利、不辞劳苦,为周南学子的成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精神的传承。
二是吐故纳新。在新的领导班子的顶层设计下,周南中学将朱剑凡先生的“自治心、公共心、进取心”作为核心办学理念。“自治心”原意节制整洁,主要针对人的外在形象而言;“公共心”原意博爱仁恕,主要针对内在品德而言;“进取心”原意勤勉耐劳,主要针对学习而言。进入新时期,周南中学重新梳理“三心”理念,“自治心”强调自我治理,着眼于学生的内在修养,做有德之人;“公共心”强调公共道德,着眼于处世,做合格公民;“进取心”着眼于态度和价值观,强调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要笃学奋进,拼搏进取,做有为之人。
三是转型升级。周南中学将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为“不让每一个孩子输在终点线上”。“自治心”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稳,“公共心”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好,“进取心”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远。这样的教育思想,正契合今天的教育,强调自我治理,自我学习;强调打造公民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强调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如今,“三心”理念已然成为新周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支柱,成为周南师生的行为自觉,成为周南核心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的文化源泉。
三、升华:学校文化的内化与张扬
《孙子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意为只要官民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目标,齐心奋战,共赴时艰,就能出奇制胜。治校也是如此,全校师生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表现在学校文化上,就是对学校文化的内化与张扬。周南中学作为百年名校,其深厚而独特的学校文化绝不是装潢门面的饰物,而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是全体师生思想境界的磁力场。
一是潜移默化。周南中学于2005年迁入现代化的新校区,这很容易让师生们产生一种历史的隔离感和文化的疏远感。为此,学校首先将百年文化的要素凝聚在大家耳濡目染的建筑上。如周南人引以为傲的剑凡图书馆,是一个挺立在38亩人工湖中的金字塔建筑,除了寓意为“学海勤渡书山可攀”外,其建筑灵感主要还是来源于周南老校区的亭台水榭式建筑;排球公园是为纪念学校排球队当年荣获“泰安球王”美誉而兴建的;樱花园是为纪念朱剑凡先生求学东瀛、回国兴教的事迹……这些全新的建筑处处透露着历史的气息,蕴含着周南文化。
二是培根护源。周南中学在德育上成功内化了“三心”文化。学校推行无声晚自习,实行学生晚自习的自我管理,30多个社团在学生自己的组织下积极开展活动,这是“自治心”的成功内化;学校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团队,组织志愿者关爱母亲河、清洁公交车、免费写春联、牵手留守儿童,无一不是“公共心”的内化;学校设置对表现杰出的学生的奖励制度,打造明星学生,是对学生“进取心”的肯定和褒扬;在课堂教学上,周南中学提出的基于“四性”的学教一体生本课堂模式,提倡学生课前自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上组织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学习,也是“三心”文化的具体表现。
国际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课程缘起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课程教育的目的只能以具有客体性的文化为依托才能够实现。社会文化滋养、塑造、制约着课程的生成与解释,它规定了课程生成的途径与内容,设定了课程内在的逻辑与范畴,规范了课程解释的视角与方向。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适应性产物,课程的价值是以其文化适宜性为前提的。课程以文化为内容,以促使学习者文化经历的转变为目标,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具有创造新文化的勇气与信念。而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品性与自主性也会对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还原课程文化本体地位,意味着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对文化进行选择、内化,建构特有的课程文化。这种选择、内化和建构蕴含着主体的需要、目的及对一定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因此,课程不再仅仅是从既有的文化中“拿来”的文化,而是具有了独特性、内在性、创生性等属性的特殊文化。
每次课程改革都是社会文化理想的实践,并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从某种角度讲,课程改革过程实际上是不同课程文化观之间的碰撞、交锋,从而形成“同而不和”或“和而不同”的过程。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建设包括课程文化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如课程思想、课程理想、课程制度、课程体制、课程权力、课程管理、课程形态等内容,它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
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倡导一种人本、民主、平等、创新、对话、合作、多元、开放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建设应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课程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课程文化。同时,还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校的课程文化传统和学校文化特色,创造个性化的课程文化;要整合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使三者融合成整体育人优势。
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校长一要能够基于特定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创造、理解并表达学校共同的课程愿景;二要在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构建本土化、本校化、个性化的课程文化;三要不断提高学校课程文化领导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课程领导行家,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成功地传递给每一位教师,让他们成为课程文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
二、重建、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
无论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再加工、再创造,还是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实际上都是对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成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师生员工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与校本化课程建设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特色与个性,而学校文化又是校本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校本化课程建设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按照泰勒的设想,任何课程的设计都须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二是学校应该提供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三是学校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学习经验;四是学校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简单地讲,就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依次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也就形成课程设计的程序。由此可见,校本化课程建设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是重塑学校形象,重建学校文化的过程。
学校文化重建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以价值观念的变革为核心,强化师生认同,着力打造个性化学校文化;必须要用新课程理念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牢牢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建构以生命生成为核心的现代学校观念文化;必须用新的评价模式健全学校制度文化,努力营造激励创新、民主平等的学校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突破制度化教育的束缚,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必须用课程资源的理论指导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从教育思想变革的高度建设富有生命气息的学校环境文化,发挥学校环境这一潜在课程巨大的教育意义。
每一所学校都有特有的文化传统。重建学校文化必须对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特征、历程进行考察,剖析学校已形成的文化传统,提炼并凝聚出本校的文化,使每一位师生都能体悟学校文化的精髓,从而构建独特、深厚的学校文化,真正实现对已形成的学校文化的历史传承。
1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时,总会受到外界地域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高速进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此,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应重视起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就建筑设计这一层面而言,只有注重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入,才能够符合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新要求;而就人文层面而言,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加以创新发展,能够给用户强烈的归属感与亲切感。
2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间的关系
不同地区自身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通常会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外界气候、以及人文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区域之内形成源远流长的传统特色文化。地在我国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人文尽管、风俗习惯以及建筑设计等几个方面。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重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能够实现与世界文化相连,符合当前发展时代下大众的艺术审美取向。通过在环境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合,能够使得该地区的环境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播度与自信心。我国拥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底蕴,而具备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该地区的城市建筑设计工程,使得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人们自身审美取向与需求出现了改变,而环境艺术设计这项工作作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重要途径,需要对此进行改变与创新。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随之加快,人们对于环境艺术的追求逐步趋于现代化风格,造成很多城市缺少了当地文化特色建筑。只有将地域文化充分且合理地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来,建设具备了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才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融合,从而实现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3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要传承方式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载体包括有两个方面的传承方式。首先,是在物质这一层面。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项工作,能够将地域文化特色转换为建筑设计,将传统文化赋予并体现在所设计出的建筑及产品中,从而充分体现出该地域所具备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此,设计单位及设计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独具的文化特色,理解传统文化底蕴,从而将传统地域特色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来。荡秋千,有部分环境设计单位并没有对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充分把控,盲目地开展环境设计与施工建设,造成在环境艺术设计多体现出商业利益色彩,并没有能够展现出该地域所具备的文化特色,没有做到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次是在精神层面,仅凭模仿与借用地域文化的表面特色,无法体会到深层精神。因此,在推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充分理解地域文化内涵这一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达到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融合的效果。
4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展开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策略
4.1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开展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的设计工作时,都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各类设计趋于利益化的发展,严重缺乏创意与创新性,极其容易使得人们对此感到审美疲劳。此外,有部分工程建设设计工作为了能够体现出自身夸张的特色,忽视了美学方面应该重视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了国际西方化与地域特色化这两个方面。对此,若想能够不断传承并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艺术设计,必须要紧跟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潮流,与时俱进,同时充分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底蕴,积极利用起文化优势,将其合理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从而最大限度展现出环境艺术设计所应具备的魅力。
4.2地域文化的主要发展策略与原则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用地域文化时,需要尊重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内涵,理性看待地域文化特色。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仍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对此,若想能够将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要反复探究文化底蕴,做到糟粕取其精华,选择能够与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相适宜的元素进行结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在延续了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够符合现代化的审美。
4.3尊重自然环境,促使自然与艺术设计的充分融合
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时,首先需要重视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尊重自然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与最终成果是能够为了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此,必须要充分了解与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尊重该地域居民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同时,还应结合该地域的外界气候特色,尊重该地域的生物环境状态,在展开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环境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设计前,可以对该地域进行实际考察,充分收集并把控当地所具有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能够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深入了解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发展,在有一定掌控的基础之上,选择出与现代化设计最为适宜的传统原色,融入新的设计理念来进行创新与创作。其次,设计工作人员还应融入当地地域文化符号,作为重要的设计主题,不仅需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也应点名该地域所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色。在这一大环境的设计工作上,设计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利用中国特有的美学角度与造景手法,实现现代材料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符合现代化审美特色设计。此外,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还需要科学合理融入当地的自然形态,注重该地区的文化建筑特色,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保留优秀的自然文化建筑特色,也是对该地区特色文化的合理保护。当前发展形势下,我国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还处于保留原始建筑的阶段,无法科学合理地掌控通过地域特色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进一不发展,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及设计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新旧建筑的结合把控有新旧新旧并置、新介入旧和以新代旧三种形式,对此,应积极探索与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优秀的设计案例,通过探究总结出设计特点,再次进行创造与创新,实现自身独具了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工程。
4.4正确看待地域原有传统文化
在一个地域中,传统文化的整体形成过程是复杂且漫长的,并且深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思想认知与生活习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所具备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也在逐步与现代文化相互结合,出现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而这些地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于生活观念。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能够具备理性化的思维,科学合理地对待该地域所原有的传统文化。重视该地区能够体现出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在受到西方建筑设计的影响之下,对其进行合理保护,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平衡点,从而更好地将地域文化特色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中来,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
4.5理性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地域中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设计技术,包括有传统化技术,以及当前发展下的高新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设计技术随之飞速发展,促使着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得以提升。但由于通过对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造成影响。对此,设计工作人员还应理性看待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过程,尊重自然环境特色,科学合理地来选用设计技术与设计方式,做到能够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特色相适应的技术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以此来实现对该地区地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我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渠道应该通过教育来实现。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会得以继承,同时也得到弘扬和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因其科学性、规模性、普及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一、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现状分析
如今人们通过多种方式走进贵州走进民族区域,深闺中贵州少数民族的面纱慢慢被掀开,外界需要桥梁需要媒介了解贵州及其文化状况,只让大家看到原始状态的艺术固然重要,但其承载的东西单一,人们需要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1、市场缺少民族特色的原创艺术商品。在对贵阳市青岩古镇调研中发现,古镇共有580家商铺,其中旅游商品的286户,比例占到50%,在286家的旅游品商店中,有贵州地方文化原创旅游艺术品商店仅7家,原创设计比例不到3%,其余97%旅游商品均是全国各个旅游市场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买到的大众旅游商品。
在对贵阳市内几个专营贵州民族特色旅游品商店的调研时发现,如知名的黔粹行、黔艺宝、金芦笙等主营游品商店,其商店60%的旅游工艺品保持了完全原生态造型,与时尚现代接轨的民族特色艺术品还是较少。
在黔东南的西江、郎德等地调研时我们看到了较好的现象,旅游点有70%左右是贵州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但产品大多保持着较为粗糙的原始工艺状态,欠缺较高品味的民族元素与时尚艺术结合的原创工艺品。
2、原创工艺品创意设计中的误区。从市场涌现出来的民族艺术商品中,发现许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下去,第一类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直接将生活品转换为旅游商品售卖,其保持原件状态,售价不一,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的问题,售卖价格高了往往购买人群较少,价格低了却与纯手工打造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不相称;第二类、政府或资金雄厚的企业投入资金,拉动民族村寨,制作大众化旅游品,目的是改变当地经济收入,往往商品缺乏设计,做工较为粗糙,一味模仿外来的东西,丢弃了自身特色的文化元素。
我们调研当中发现了一些典型的案例,如某县开发的民族旅游商品 “钟”, “钟”盘上是复杂的刺绣图案,这种制作不知该怎么评价?单从外表看就会发现问题,花哨的底纹,使人的眼睛无法看清钟上的指针和刻度数字,这种强加的艺术效果影响了钟的使用功能,其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很不清晰,那会有多少人来购买这个“钟”呢? 另外我们还发现有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工艺品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比如蜡染是贵州地方民族特色工艺,蜡染图案却换成了西双版纳椰树、傣族少女等,失去了原本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
3、民族民间工艺的开发缺少专业设计人才。目前,政府提倡的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创新。在相应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出现了一批民族文化研发企业,如“贵州精彩”、“贵州晟世锦绣”、“贵州印象”等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公司,还有许多工艺作坊,他们主要生产还是来源于民间工匠,这些企业表示他们缺少能够与民间工匠很好沟通的专业设计师,可见在开发中需要即懂得传统民间工艺又具备艺术设计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
二、艺术教育是担当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
本土院校的艺术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本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载体,艺术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传承文化、开拓进取的艺术人才的历史重任。
1、打破艺术教学模式旧观念
艺术院校过去几十年的培养模式全部是向外看的专业教学方式,曾经的苏联模式、欧美模式和现今的日韩模式,充斥着艺术设计领域,外来的优秀理念和设计是非常好的,应该认真学习,但是长时间来我们却忽略了自己优秀民族文化元素的魅力,我们很少认真观察打量自己民族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元素,等我们回头思考,才发现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有着自己文化的东西才有自己的灵魂。
2、提倡融入民族元素的课程与教学
民族元素体现在人们生产劳动和生活实物中,其载体主要是民族服饰、民居、乐器、雕刻、图腾符号、生产生活用品等,以现实存在物的形式展示存储着民族文化,将生活中的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并融入到当代艺术设计中,其实才是现代创新设计的灵魂。
(1)在传统艺术设计学科中的课程融入。学校教学中要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将民族元素的运用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在设计基础学科中如图案课程,可将本地区少数民族图案学习作为重要课程内容加以重点讲解分析绘制;二是在设计领域的专业课程中结合民族元素的运用进行教学;三是在教学实践项目中,鼓励在民族特色纹样中利用提取、精炼、改造、创新等方式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使其得到新的视觉认可。
(2)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学习。传统民间工艺是靠师徒方式进行学习与传承,而今职业院校应该对民族民间工艺技艺进行开发学习,首先是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专业教师队伍,让专业教师成为承上启下传承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同时应将民间工艺大师请进课堂,直接对学生进行技艺教学,让学生直观了解学习传统工艺技法。
(3)有条件的院校,应将民族工艺作为专业课程或学科独立开设,学生通过学习传统的、融合现代的,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多元文化底蕴。
提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往往会联想到古老、土气,确实如此,那反过来想想我们的教学中对于这些老土的东西做了多少研究,它之所以在民间流传几百上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现在的艺术教学中过分重技法、轻创造,重式样、轻内涵,学生喜欢现代艺术,所以创意设计单一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东西仅来源于书本,其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多元文化审美情趣培养非常重要。
教学中除传统美术鉴赏知识传授外,应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了解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设计技能,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具备多元的文化素质和良好审美情趣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培养和积淀,带领学生到民族地区实践采风是学习和提高的很好方式,学会理解民间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创作出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作品。
三、艺术教育应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其文化保护方式长期延续着老旧的原封不动的继承模式,现在需要多角度多方面的拓展开发,以更好地继承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术,它需要后继有人。目前贵州仅有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系统地将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主要专业进行教学。其他院校也只是在相应学科中少量加入相关教学内容,这远远低于贵州后发赶超的发展速度,该领域需要更多懂得民族艺术的现代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