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医的基本理论8篇

时间:2023-07-21 09:15: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的基本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的基本理论

篇1

任何材料的翻译,译前通读全文并进行文本分析,是全面理解源语文本的前提。旅游景点材料,是一种内容包含有地方历史与特色的文本,其文本分析与小说、诗歌、政府报告、产品广告等其他类型的文本分析是否有所不同,还是有某种文本分析模式作为依据呢?德国功能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文本范例的源语文本分析模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翻译任务。她认为可以建立一个无须参照源语或目标语特征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1].笔者则认为,一种模式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译者认为分析因素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有所取舍与侧重。这正是本文旨在说明的焦点。

二、文本分析理论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最早源起于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Vermeer)创建的德国翻译功能理论及莱斯的功能文本类型理论。在语言学家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 莱斯把语言功能与文本联系起来,根据交际功能范畴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功能(informative),表达功能(expressive),感召功能(operative)三大文本类型[2].

在篇章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基础上,诺德提出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旨在为译者提供一个分析源语文本的模式,运用于所有的文本类型和翻译过程。

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强调对源文本的充分理解和准确阐释,解释语言、文本结构及源语言系统规范的关系,为译者选择翻译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3].相对语篇结构语言学派的文本结构分析,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更为详细全面,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内外因素进行分析。诺德将源文本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分为“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文外因素包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地点、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八个方面。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预设、文本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子结构、超音段特征八个方面[4].这些因素的排列顺序可以改变,并互相依存,而且其分析是反复进行的,某一因素的分析可能会指引其他因素的分析。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任何的文本分析。因为其模式不变相当具体,对各类翻译问题的解决均有导向的作用。

三、文本分析案例

案例 The Queen of the Adriatic 和 The Majestic Acropo-lis 选自于荷兰作家 Winfried Maas 所编着的英文原版 100Cities of the World 中的两篇城市介绍文章。按照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进行分析。

(一)文本外因素分析

从整体来看,此文本为呼唤型旅游文本,文本实现了唤起读者的关注、兴趣和渴望等功能目的,能够呼唤那些喜欢访寻古迹、游览名胜旅游者的探访兴趣。因此译文要实现作者的意图以及传递信息的目的,在历史材料和景色的重点翻译上,就要信息简洁,语言得体又优雅,信息重点集中,平衡好渲染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语言信息。

此文本含有大量的历史概况信息,具有信息文本特性。翻译时,要仔细分清事实型信息及呼唤型信息,考虑语言的统一和信息的融合,合理地处理语言和信息的形式和风格。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读者要获得的是历史、文化和旅游信息及体现城市魅力特点的呼唤型信息,是信息和呼唤型相结合的文本。翻译中,语言要简洁又古雅,句子要简短优美,尽量使用归化策略,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注重读者和文本的交际融合。

(二)文本内因素分析

此两篇文章主题明确,重点内容描述扼要,作者围绕主题来展开的细节和重点清晰。以“Rivals to Venice”这部分为例,从语篇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文本的基本结构和复杂结构。文本分为“导入---城市概述---特写描述---精彩描述”四个部分,不断深入提供细节的发展语篇。时间、空间和细节描述是此翻译中需要细细处理的信息,并要选择最适合的结构来组织信息和内容。

此部分的第一段,作者描述了 Ragusa 的历史变革,是典型的时间发展顺序,明确采用时间发展的结构来编织信息和语言。翻译时既要关注结构,也要关注时间为轴的信息。围绕Ragusa 历史的主题,以具体时间为轴来编排的信息细节,具有“时间---人---主要变化---特点”的思维和路径,并使用递进机构和平行结构等其他结构。翻译时要严格控制好这些结构和语言。

文本中主位和叙位推进的结构和语言处理。比如:Fromthe fortifications you can also discern the clean lines of thecity. Two main entrances,the Pile and Ploc gates lead to acar -free Dubrovnik,the heart of which clearly beats onStradun also known as the Placa (main street) with its stores,作者从“clean lines”概述信息,再到“Two main entrances”叙位变成主位来推进。信息的连贯和衔接是翻译时的关键。

从语言上来看,源文本有很多并列句、长句及右推进的句式,造成大量的细节和信息拥挤的情况。翻译时,为避免句子西化及信息堆砌,语言要归化,化长句为短句,信息要有序组合。

四、翻译策略

英语与汉语各有其独特的句式结构,翻译时句式转换,才符合行文表达习惯,避免译文出现翻译腔。以下从《环球TOP100(世界最美的 100 座城市)》中摘选译例来说明翻译策略。

(一)句子折分

英语是树型结构,十分清晰地体现各种复杂的层次关系;汉语是竹状结构,习惯于用平面性的单层结构来表达意思。翻译的策略就是折分法,复合句翻译时折分成几个句子。

例 1.Ther[,!]e was an outcry throughout the world when theSerbs fired on Dubrovnik during the Balkan War because ev-eryone knew the collective heritage was irreplaceable.

译文:在巴尔干战争期间中,杜布罗夫尼克遭受到塞尔在维亚人的炮轰,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强烈抗议,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5].

例 2.When the Slavs invaded in 614 and conquered theplace the inhabitants fled to a rocky isla

nd off the coastwhich today is the site of the old town of Dubrovnik.

译文:614 年,当斯拉夫人入侵并征服了这块领地,当地居民逃亡到了沿海一个岩石岛上---它就是今天杜布罗夫尼克的老城区遗址[5].

例 3.In 1921 the Greeks and Turks exchanged their mi-norities and of the half million Greeks who had to leave AsiaMinor half of them poured into Athens.

译文:1921 年,希腊和土耳其人交战,大约有五千希腊人不得不离开小亚细亚,其中一半涌入了雅典[5].

(二)信息位置调整

英语与汉语的信息编排顺序存在明显差异。英语突显信息在前,重要信息的陈述放句首,在主从复合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汉语突显信息在句末,句子建构主要依循事件的自然进程铺展。叙事在前,表态在后;先偏后正,先因后果。

翻译策略就是信息位置调整,将英文中置句首的突显信息,调整到句子之后的位置及结构和信息模块的组合方式。

例 4.Only four thousand people lived in the small row ofhouses on the northern hillside of the Acropolis when KingOtto was imported from Bavaria as ruler of the Greeks.

译文:1834 年,雅典成为希腊首都时,居民几乎所剩无几。

当新的统治者国王奥托从巴伐利亚来到希腊时,仅有四千人居住在卫城北面山坡上那些低矮房子里[5].

例 5.Following independence the new capital had to copewith fourteen revolutions,occupation by German troops,anda gruesome Civil War before becoming the lively city that to-day attracts visitors form throughout the world.

译文:希腊独立战争之后,这个新首都在今天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美丽城市之前,经历了十四场战争,经历了德国军队的占领及让人恐惧的内战[5].

例 6.The city unusually aroused a passion in therenowned cynic George Bernard Shaw who describe the cityas “a paradise on earth”.

译:一贯以愤世嫉俗称着的剧作家乔治·萧伯纳也异乎寻常地被这座激发热情,他曾将这座城市描述为“地球上的天堂”[5].

五、结束语

旅游景点材料,是信息与呼唤型文本。翻译时,运用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对源文本的文内与文外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主题、内容、结构及语言等方面的分析,促进源文本信息正解理解的实现,提高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栋.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

[2]郭瑞娟.文本类型理论与旅游资料英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0):98-100.

[3]郭尚玫.简析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J].北方文学,2012(11):116.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30-01

一、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活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过去企业管理一直强调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公,但是这些大多是口号性的标语,员工在企业内部实际上依然是从属的、被动的。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和员工自身的利益并不密切,有的时候甚至毫无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方面开展了不懈实践,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了很多创新性的大胆试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近年来,产权制度变革给以人为本的人才激励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激励一般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按照哲学的观点来看,物质层面的激励是基础的激励方式,精神层面的激励必须建立在物质层面的基础上。但是不可否认,人类都是情感动物,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较大丰富和多元化社会的新形势下,精神追求越来越成为企业员工激励的重要方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超脱于物质层面来追求精神满足。所以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激励就是要找到一种制度或者管理方法,将员工的物质追求、精神追求和企业的目标捆绑在一起,只有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目标高度契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经济行为上来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中最根本的、最普遍的行为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追求在企业组织中表现得则更为明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员工一定的人生阶段内,薪资报酬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因为它体现了劳动者付出和收入之间的一种配比关系。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在物质利益上实现了共进退,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中最为根本的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治理结构和所有权安排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这样才能让被雇佣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找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途径,比如说全员持股、股份激励、民主控制的股权激励计划等等。在产权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分别考虑核心管理层、中间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不同之处。从精神层面来看,人的思想和情绪会伴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行为的变化和价值取向的变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追求的需要就展现出来了,企业的管理者面临的是有思想、有血肉的员工,所以管理必须因人而异、从实际状况出发,管理者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经验和智慧,注重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让员工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和责任,乐意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统筹企业资源,从整体出发创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激励形式

首先,要在各级管理层面和管理机制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企业为了约束员工的行为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契约和制度,并在员工日常的工作中对其进行指导和引领。我国目前企业管理迫切需要哪些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熟悉国际管理经验、驾驭企业全局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打造能够快速决策和科学管理的团队。优秀的企业家和良好企业管理团队能够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内外部环境开展企业架构设计,明确并不断完善各个职能部门职责、每一个岗位职责,吸引企业需要的不同类别的人才进入企业,并进行合理配置。良好的企业家能够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领导岗位,并通过完善的绩效管理等规范制度将员工的绩效、能力、贡献和薪酬联系到一起,构筑一种长、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降低员工离职率。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在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员工诉求。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产权激励逐渐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当中,让人力资本在企业内部实现股权式经营,员工个人的利益和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休戚相关。员工自身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常管理过程得到真正体现,才是以人为本人才激励机制成功的根本。

其次,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激励,通过创新完善企业非物质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激励。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形成。贯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并获得员工的一致认同和理解,让员工在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并自动自觉地贯彻企业的文化,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质的任务。企业应该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建立起互信、合作、共赢的理念,并固化形成制度规范。充分实现企业内部民主,构筑畅通的上下沟通渠道;制定并完善职业晋升通道、荣誉表彰规定;为员工提供完善的保险和福利待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员工提升能力;为员工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快乐的氛围下工作。通过培养员工的主体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和企业之间不仅仅是雇佣关系,更是共同成长的职业伙伴。

时代不同,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手段、模式也会不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激励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涵。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人才激励战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应用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激励模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资本;经济;思想

1 经济正义思想概述

关于经济正义最早的概念可以在古代中外思想家那里找到表述,比如:先秦道家以自然主义为核心的经济伦理和经济正义思想;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关于民众占有并行使财产权利适度和中道的正义观;柏拉图关于建立财产权利和财产关系亘古不变秩序的正义观念。这些古代经济学家关于经济正义的形式观念大多已经表达出朴素经济正义思想的内容,前者是尊重秩序、履行承诺,保持适中,后者体现为崇尚权利、和谐互利和经济恰当。在我国先秦时代和西方的古希腊时期,这些经济正义观念不约而同的隐藏在“善”的面纱下。

2 经济正义思想的特征

经济正义是指在正义的一般意义下,突出反映正义的理性实践精神或者现实的规定,即民众的经济行为需要选择一个理想的体制化目标和规范来解决社会经济关系所产生的矛盾。经济正义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对社会财富进行合理化分配。

近代经济正义思想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精神紧密联系的,二者具有天然的契合性;经济正义思想的实质符合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和市场的价值原则,双方具有可通性;在资本主义的产权制度和私有制度中对经济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正义制度的发展;经济正义思想所具备的实现公有制经济目标的研究内容,自然成为马克思社会正义学说及社会经济正义观的理论源泉。

经济正义思想最基本的特征,或者说经济正义所追求的最主要目标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获得自由和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这个理论意义上,可以把经济正义看成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意义元素或者经济学的精神核心。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在对经济正义的认知和探索中也就表现出历史性的特征。突出特征就是经济正义的概念和内容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出现相应的变化。社会正义的核心衡量标准之一就是经济正义,经济正义也是社会正义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斯密对经济正义的最初步研究到近现代的莫尔、欧文以及马克思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不断使经济正义问题的现实意义得到凸显。

3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的经济正义思想

理论认为资本积累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一方面,资本家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增加自己的资本,以便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雇佣更多的工人,扩大生产的规模。也就是说,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是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积累的内在动力。

资产阶级学者为了替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一向用各种谬论来掩盖和歪曲资本积累的真实内容。在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前期资本主义经济学者的经济正义思想。比如在早期一些学者的的学说中认为经济正义是以功利原则为基础的个人权利。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通过规则制定和制度安排,对私人财产权利进行有效界定,在满足人性中自私自利要求的同时,相应对私有制的正义性进行鼓吹。认为以“私恶即公利” 的方式增加了社会福利总量,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人们对经济正义的本质追求。也造成了对经济现象的错误认知:当一种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功利进行提升时,它就是正义的。正义仅仅是促进功利的手段而不是经济独立的标准,亨利正义的惟一的标准是功利。按照这种逻辑理解,只要在制度层面体现了正义的要求,社会中的种种不平等就可以视而不见,而这恰恰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资本积累的合理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

而现实情况却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资本积累不断加速过程中,社会的财富以越来越迅速的态势积聚到资本家的手中,创造财富的无产阶级去日益贫困,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失业人口越来越多,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日趋恶化。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及本质的分析中预言资本主义必将会最终走向没落和灭亡,这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认知结论。但是,为了摆脱这一厄运,资本主义学者不断对社会经济学说进行调整,在制度和思想层面,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借经济正义理论为资本积累披上虚伪的外衣。马克思在其理论著作中根本上指出,只要私有制存在,社会的经济活动就必然会表现为不计一切地追逐金钱,这个基础上,是根本无法找到正义的一点点踪迹的。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的显著特点在于,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概念来阐述经济正义,其前提和基础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入剖析。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的关注点不仅仅是构建一种社会的正义形态,而是致力于最终探寻一种如何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从社会经济学视角打开对资本主义制度分析的通道,使得自身的经济正义理论具有唯物主义历史管的特征正如熊彼特所说的,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过程”,一方面它的发展导致了繁荣与萧条的交替,改造了现存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这种由不断创新而引起经济增长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使它本身陷入困境,走向没落,必将趋于灭亡而过渡到“社会主义”。

4 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理论和思想在经济学界占据独特的重要地位,对经济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正义在社会公平正义体系中的基本性地位,进一步阐述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从个人美德向社会制度发展的大趋势,充分说明人们对经济正义的认识从形式正义阶段发展到实质正义阶段。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正义思想的批判性的继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开放性的指出经济正义在社会正义的理论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中,任何科学性研究都是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基础的,特别是对经济正义的研究。

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揭示了人类追求正义事业的趋势是从个人美德向社会制度道德发展。人们对正义理论的认知可以从两方面阐述,一是美德,正义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崇尚和追求的正当行为;而是社会性制度规范或标准,正义是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架构进行的制度性评价标准。在当今社会中,制度正义、规范合理、制度伦理已经显现出比单纯追求个人美德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在承认人的真正自由的前提下进一步强调社会制度的公平合理,引导人们认识到制度正义、规范合理和制度伦理对社会经济正义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正义的追求由个人德性向社会制度道德转变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使人们对于正义问题的研究从形式主义演变到实质主义的范畴,人们关于正义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对资本主义经济正义批判继承的过程中,马克思对经济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进行了严格的区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所主张的经济正义,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正义或程序化的正义,根本未触及实质正义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篇4

一、制订人本化的管理目标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性格特征和人格特征尚不稳定,班主任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填表、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弄清楚学生个体现状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性格特征的培养计划。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自我意志等,统筹考虑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分组和排位等情况,以促进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奠定基础。例如,班级李某某同学根据本人的深入调查发现,该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平时经常破坏学校纪律,属于那种有待改进的后进生,针对这种现状,对于该生的管理,我把首要目标定在了对该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把他的位置安排在班干部及行为习惯好的学生中间,既有班委的监督,又有榜样的带动,逐步改正他的是非观念。通过一段时间的影响,该生经常破坏纪律的问题解决了,同时一学期下来该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老师在为学生制订管理目标时,一定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制订目标。

二、完善人本化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那么就没有可以约束学生行为的准则和标准,无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更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在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制订的制度要遵循人本化思想。班主任在制订制度时,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自主制订,将这一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制度的制定者。例如,关于学生未卫生值日的处罚规定,根据学生的讨论决定,凡是一次未打扫卫生者,罚干自己所负责卫生一周,两次未打扫卫生者,罚做自己所负责卫生一周,另加一周的擦黑板等等。由于制度是学生自己制订的,那么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会自然形成良好的遵守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可以先让学生出谋划策,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再由教师和学生代表讨论决定,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觉实施。其次,制度的执行要遵循人本化理念。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时,教师应尽量遵循人本化管理理念,不能采用杀鸡儆猴的方法,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当学生犯错后,尽量要先告诫和提醒,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三、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管理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管理,所谓“自主管理”指的是学生个体通过自我意识而体现出来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和外界环境的支配能力。只有将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自主控制行为,才能促进学生的理性发展,这是人本化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体会成功乐趣,让学生相信自己。实践证明,自信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关键要素,要求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行为。二是增强学生的三元意识,即: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应该做什么(目标意识:制订目标和任务)――应该怎么做(实现意识:制订实现任务的计划)――完成的怎么样(总结意识:自我检查和反省)。例如,班内刘某某同学平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由于他特别活泼的性格有时候管不住自己,学习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此,我鼓励他在学习方面开展自主管理,让他明确一学期的学习目标任务,然后再让他制订每周、每天的学习任务,然后再详细制订计划,利用晨读时间解决哪些问题,利用课堂时间解决哪些学习上的问题,另外自习以及放学回家后具体解决什么问题,最后就是周末的计划,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不是所有目标都实现了,但是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在他的自主管理之下比以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他自己也对学习更有信心了。可以看出通过开展自主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强,可以不断促进自我完善和更新,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四、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篇5

    〔论文摘要〕儒家文化中的“忠怒”之道强调人应该以爱人之心、爱人之能去对待他人,视人如己,施爱于人。因而,“忠怒”之道应该是确定教育伦理基本前提的合理选择。但是,在遵行“忠怒”之道时可能会导致交往中的“寮权”倾向,时此可以通过补充“最小价值介入”的原则加以克服,即通过对话、商谈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伦理是教育理论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当人们对教育伦理进行深人探讨时,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确定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这个问题。因此,笔者拟从儒家文化出发,探讨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

    近期,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先后撰文探讨了教育的伦理特性问题。有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些关于教育活动的共同认识:教育要传播文明精华,剔除文化糟粕;教师应诲人不倦,教人为善;学校应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适应社会需要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对教育基本伦理的预设,并进一步从社会发生学及价值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是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应该具有普遍性及永恒性的特点,而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的观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共享与育人成才,其所面向的“人”并不等同于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所有的人”。同时,有学者对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的确认,是通过教育功能的合理性达到的。在这里,以功能的合理性取代现实的合理性,会导致教育从业人员责任心的丧失。为了给教育伦理提供一个合理的前提,必须到历史及教育生活与各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为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文化的伦理前提“忠恕”之道的探讨,从而确认“忠恕”之道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教育伦理的前提。

    教育伦理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开始重视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并把它作为完善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进行研究。教育活动本身从其原初状态开始,就内在地包含着两方面的事实:一方面是教育与人的生理成熟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事实性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教育更经常的是与人的精神世界产生联系,由于精神活动的参与,使教育活动不可避免地打上价值观的烙印,这就构成了价值性教育活动。而在价值观中,伦理观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使得我们在对教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时,必须以一定的伦理观念为依托。这样,教育伦理便进人了我们的理论与实践视野。同时,教育伦理在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着的发展演变中也是客观存在着的,并不以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为转移。由于教育伦理融汇于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教育伦理也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其他人员、受教育者与其他人员发生互动时所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准则。

    为了保证教育活动中的伦理关系能够行之有效,就必须要有一种观念,这种观念是教育活动中各种伦理道德规范及准则能够成立的基础。我们将之称为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

    在先秦时期,很多先哲就强调:“恕而行之,德之则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这里讲的“恕”,就是指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哲们认为,这是一切德行的基本准则。《管子》一书也作过明确表述,“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管子·小间》)“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版法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则把“忠恕”之道作为其“仁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并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从《论语》中对“忠恕”之道的阐发可以看出,“忠恕”既是一个整体,又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作为综合性的伦理品质,具有多种含义:一是尽心尽力;二是大公无私,《忠经》将忠释义为“中也,至公无私”;三是忠贞不二,《忠经·天地神明章》强调“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四是坚持正道,忠作为一般品质,要在终极伦理品质和终极行为规范的指引下运作,这就是《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所说的“忠者,中此者也”。恕,即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心撰心,以己量人,考中度衷,设身处地。

    “忠恕”之道,讲的是人应该以爱人之心、爱人之能去对待他人,视人如己,施爱于人。“忠恕”之道是达到仁、实施仁的方法和途径,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就是以己度人。在此,孔子一方面表明仁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另一方面又明确地告诉人们,做到仁德的着手处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所以孟子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以承认人心皆同此好恶、且人我之好恶同等重要为前提的。因此,“忠恕”之道既是建立在人类共同情感之上的,也是建立在人类的尊严之上的德性伦理。

    孟子认为,凡属同类都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本性,否则,人类是无法进行交流的。因而,在教育活动中虽然存在着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经验水平的差异,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语言等方面的不同并不能阻碍人类情感沟通和交流,文化的不同虽然代表不同价值的取向,但这只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可“公度”(common measure )。实践的发展是动态的,在这一过程中,多元化与一体化是同时并存的。人类既然能够结成社会,当然也能够结成文化共同体,进而能结成“地球村”。正因为如此,才能想别人之所想广行别人之所愿,将心比心,相互对待。从积极方面说,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消极方面说,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儒家看来,人们行仁爱,讲道德,不仅仅是为了独善其身,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兼济天下”,要在成人中去成己。因此相比较而言,在这两者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后世儒家学者对忠恕之道以及忠和恕的关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作了许多深人的研究。宋代朱熹对此解释道:“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宋濡认为,“忠恕”是不可分割的,但在“忠恕”二者中,“忠”是前提,没有“尽己之心”的“忠”,便没有“推己及人”的“恕”,“恕”由“忠”出,同时也体现出“忠”。朱熹的弟子陈淳对此作了这样的概括:“大概忠恕只是一物,……盖存诸中者既忠,发出外来便是恕。……故发出忠的心,便是怒的事;做成恕的事,便是忠的心。”(《北溪字义·忠恕》)显然,宋儒的这种解释,既把“忠恕”看作是践行仁德的两个不同的递进层次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了作为道德主体之“己”的道德自觉性,认为两者是一种发于中而形于外的关系。宋儒所说“忠恕只是一物”,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道德动机和道德效果的统一。所以朱熹说:“尽己之心而无隐,所谓忠也,以其出乎内者而言也。”(《论语或问·卷一》)宋濡黎靖德也说:“忠恕两个离不得,方忠时未见得怒,及至怒时,忠行乎其间。”(《朱子语类·卷六》)总之,在儒家思想中,“忠恕”之道所强调的是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由己之心去理解、推知他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发扬视人犹己的高度的同情心。这就是宋儒二程所说的:“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河南程氏遣书·卷十一))对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儒家又把它叫作“絮矩之道”。所谓“絮矩之道”,就是以法度、准则度量事物,以自心的感受衡量、理解他人,并以此来要求自己,从而遵循道德规范。这里,“絮矩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现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包含着这样一种思想:即要实施这种方法和途径,道德主体就必须严格地要求自己,发扬“反求诸己”的精神,自觉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关于这一点,濡家的经典《大学》作了如下的论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也以同样的心情让别人得到,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又要从他人来检讨自己,要通过亲身体验和替代体验去多方理解他人,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

    “忠恕”之道与自由、平等、博爱一样,都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基本精神。“忠恕”之道存在的基础是人有共同的人性,共同的生理需要和心灵需要,共同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有同等的存在权利。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忠恕”之道是社会成员之间个体交往的最普遍的原则。

    由于教育是以人为目的的事业,而生活在教育领域中的人在事实上存在各种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不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更不是缺陷或障碍的代名词,它仅仅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现象。为此,我们要承认它、接纳它、尊重它、利用它,差异可能被认为既是积极的又是消极的),因而参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人的心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本着“忠恕”之道所蕴含的人人平等的基本精神,既要通过亲身体验和替代体验去多方理解他人,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者应该让人们明白,学生首先是为了自己、为发展他自身的潜能而学习的,由此来获得更好的生存意识,内心充满快乐的阳光,他在与他人及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了沟通的能力。通过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力量的合作,他为创建一个更人性的、更公正的社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显然,教育者本人应该首先发展这种沟通的能力,不了解存在的乐趣、不了解在不断变幻的问题情境中传递知识的乐趣的教育者是不可能启发诱导受教育者不断发展的,更不可能遵行“忠怒”之道去推动教育活动的拓展。

    作为构成教育活动的重要要素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虽然抱有的教育目标各异,但是在国家或社会教育目的的协调、导引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目标方面是能够达成一致的,即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益于社会并获得健康发展的人,同时教育者也在其中获得了不断的提高。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应该致力于使教育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接受教育是让人感到愉快的事,为此,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者)应该密切关注现代社会(电视、电脑、因特网、动画片等)来创造一种适合受教育者的恰当的教育环境。由于这种教育情境的存在,因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便具有了存在的依据。

    “忠恕”之道在教育领域中能够推行,并成为不同个体进行教育交往的基本伦理前提,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所有人都具有的最起码的尊严、价值和权利,而且人的学习、生活、需要等各方面都具有根本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我们可以从不同历史时期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中得到验证。这种相似性的存在,使得参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体,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其他个体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地实施立人、达人之道。最终保证教育活动的和谐与开放,从而远离隔离、排斥等不公正的教育现象。

篇6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 理解 记忆 方法

众所周知,基本乐理课程是音乐理论学科的基础课程,也是音乐入门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作为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的课程,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形成阶段,具有丰富的课程内容。而面对这样一门音乐基础课程,很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却并不是那么乐观,通常表现为对乐理的记忆困难、思维混乱以及容易遗忘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是困扰很多乐理教师的问题。因此,如何才能在基本的乐理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不必花费太大的精力,而又能够获得丰富的乐理知识,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以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正是本文即将探讨的内容。

一、基本乐理教学中常见的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学校中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而随着学生之间基本乐理知识水平的差异化进一步提高,就更需要教师在基本乐理教学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方法使其快速理解。当然,不同的教师都有着不同的基本乐理理解与记忆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笔者通过对多个基本乐理课堂教学中的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进行调研后发现,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无外乎是口诀方法、游戏方法以及图表方法三种。首先,口诀法即是把理解和记忆基本乐理的方法编成口诀,利用押韵等特点来达到快速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游戏法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其能够通过在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快速理解和记忆基本乐理知识。而图表法就是利用图表来快速理解和记忆基本乐理,该种方法有着清晰、直观的感觉,目前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

二、基本乐理教学中常见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的运用

(一)口诀方法的运用

对于基本乐理教学中运用的口诀方法来说,其主要是将基本乐理内容编成押韵的口诀,这些口诀的编制和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从实践中进行提取,在提取归纳时还需要找到贴切的字词准确表达意思并达到押韵。可见,该种方法对归纳者的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在学习《音程、和弦基本乐理教学记忆术――乐理教学记忆秘笈之二》时,有学者就将介绍音程及和弦协和性规律时其归纳为“纯一纯八极协和,纯四纯五全融合;大小三六能凑合,大小二七动干戈。”明显可以看出,通过该种总结,仅仅需要简短的几句话,便让我们很轻易地对极完全协和、完全协和、不完全协和与不协和音程进行了牢固的记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时刻留意对基本乐理知识的口诀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快速理解还能快速记忆。

(二)游戏方法的运用

在上文中已经论述,游戏方法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能够将枯燥的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学习知识,并能牢牢地记住。比如:在学习基本乐理课程中“音名与唱名”时,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做出14张卡片,并将选出来的14名学生按照每组7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人手拿着一个音名,另一组人手拿着一个唱名,让他们通过某种游戏的方式找到各自对应的音名或唱名。通过一通游戏玩下来之后,学生也能够充分掌握了同一音级有音名和唱名两种记法,从而让他们能够真正在游戏中快速理解和记忆乐理知识。

(三)图表方法的运用

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图表的方法,最为直接的效果便是清晰、直观,而且学生最为容易接受,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比如在对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的内容进行讲解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和记忆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相互关系,可以向他们展示下图:

可见,通过把这些音程简要列出后只要将图中括号内的文字提醒学生,也即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白了相邻两种音程间的关系为半音,向左为减少半音,向右为增加半音,就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取得了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能够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这门基本的音乐理论课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有效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的运用,再加上教师的总结、引领,一定能够使学生的声乐知识得到不断的丰富,并在日常学习中形成一种理念和思维上的正确导向。

参考文献:

[1]姜秦丰.谈乐理教学中的“举一反三”[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

[2]李金玲.浅论基本乐理教学中调式调性的分析方法[J].音乐时空,2013,(08).

篇7

关键词:医院 经济管理 成本效益分析

一、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意义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通过比较项目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经济决策依据,以确保决策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将成本效益分析法运用到医院经济管理中,其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掌握医院卫生经济运行状况

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真实描述医院运营过程和成本管理情况,对医院经济管理作出正确评价,深入剖析管理效益,使医院管理者掌握医院卫生经济运行情况。同时,医院管理者还可以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对末端科室加强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经济实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建立节约型医院

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全面监督医院资源利用、工作效率、成本控制、病人收费等情况,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盘活闲置资源,降低科室各种消耗开支,为医院实施节约型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耗管理模式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促使医院由“高投入高产出型”发展模式向“内敛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三)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坚持社会效益是医院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是存在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强化医院成本效益管理,体现“效益优先”、“向管理要效益”的原则,促使医院转变发展观念,调动起全员参与成本效益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提高现有床位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改革分配制度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医院经济管理中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运用要点

(一)重视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评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成本效益分析法要更加关注资源的利用程度,力求通过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由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疗收费价格的限制、医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均会影响到经济管理的效果,所以医院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时,应当将工作效率、成本控制作为分析评价重点,从而全面掌握医疗资源利用程度。

(二)重视定性指标的分析评价

在传统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下,通常采用定量指标对各科室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如收益率、成本率等,并且将考核评价结果与科室和个人的利益挂钩。但是在医院实际管理中,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受利益的驱使,增加了道德风险,存在着为病人提供过度医疗的情况,助长了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之风,不仅加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此,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应当引入定性指标,引导医院医务人员向管理要效益,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三)全面考虑成本投入与社会收益

医院是社会经济服务体系中的特殊机构,其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要将社会收益作为经济运行的重点考虑因素,以保证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一方面,成本效益分析要考虑成本投入的经济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投入、医疗资源费用支出、员工培训支出、医疗设备应用、水电资源消耗等。另一方面,成本效益分析要考虑社会收益的经济要素,如通过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程序、保证医疗效果有效性等措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所带来的无形收益。

三、医院经济管理中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一)明确成本效益分析的原则

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要结合具体的经济运营情况进行分析,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成本效益分析要全面测算、客观评价、及时反馈医疗服务中卫生资源的投入情况,采用本行业认同的评价标准。二是实用性原则。成本效益分析要收集来源于科室各种活动的数据,使分析活动符合科室的实际情况,覆盖科室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三是系统性原则。成本效益分析要对科室投入与产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效率与效益的关系进行分析,权衡利弊得失,对科室医疗成本效益做出综合评价。四是可比性原则。成本效益分析要保证分析结果在医院科室之间、不同时间段以及同行业之间具备可比性。五是效益性原则,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要考虑到该项工作本身所投入的成本,合理选取分析指标,避免因分析工作过于复杂而降低评价的实效性。

(二)建立成本效益分析指标体系

为了客观反映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科学预测医院经济运行发展趋势,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在搜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有理有据的指标。二是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按照效益评价的一般规则,结合医院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医院成本效益的相关因素,建立指标体系。三是将医院日常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评价,即运营状况阶段、运营结果阶段、运营趋势阶段,通过阶段性的划分反映不同时间维度上成本效益的变化趋势,衡量成本效益的差异。为此,建议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可设置为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运营状况、运营结果、运营趋势,在一级指标下设置8个二级指标,以及20个三级指标,保证指标体系具备较强针对性、系统性以及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如下:

1、运营状况指标

包括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一是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由医师日均门诊量、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床护比3个三级指标表示;二是财务资产管理效率,由医疗缺陷理赔率、坏账率2个三级指标表示;三是物化资源利用率,由病床周转次数、医疗设备折旧占医疗收入比率2个三级指标表示。

2、运营结果指标

包括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一是成本控制,由变动成本增长率、科室成本率、药品成本所占总成本比重、耗材成本所占总成本比重4个三级指标表示;二是收益状况,由科室收益率、人均收益、床均收益3个三级指标表示;三是客户费用,由门诊人员人均诊疗费用、住院人员人均诊疗费用2个三级指标表示。

3、运营趋势指标

包括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一是经济增长状况,由收入增长率、收益增长率2个三级指标表示;二是经济发展潜力,由技术收入增长率、仪器设备投入增长率2个三级指标表示。

(三)确定成本效益分析指标权重

在建立成本效益分析指标的基础上,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一级指标采用专家排序法确定权重,二级和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1、一级指标权重

(四)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效果

成本效益分析法从运营过程、运营结果和运营趋势上对医院经济管理进行分析评价,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运营过程分析中,能够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评价,重视病床利用情况、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分析,以便为合理缩短患者住院日、增加门诊量提供依据。其次,在运营结果分析中,能够对成本控制和收益情况进行评价,了解患者的平均费用,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受益程度提供指导依据。再次,在运营趋势分析中,能够对科室经济数据的增幅情况、发展潜能进行评价,引导科室积极发展新技术和新业务,从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掌握医院卫生经济运行状况、提高医院运行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指标体系,重视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全面考虑成本投入与社会收益,对医院经济运行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协调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为医院调整经济管理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桂珍.浅谈企业医院临床科室成本―效益分析管理[J].会计之友.2011(4)

[2]吉利侠.关于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定量分析方法的探讨[J].医疗装备.2011(12)

[3]翟兵.医院经济管理下的成本分析[J].商业经济.2015(2)

[4]应亚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5(1)

篇8

关键词:中古社会;赋税基本理论;土地所有制;低度私有;赋税项目

赋税基本理论是笔者在欧美同行的启迪下提出的一个关于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的新概念,旨在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古税制,考察、描述和分析林林总总的赋税项目是怎样起源、设定并实施征收的。而所有权形态是认识中西中古社会赋税基本理论不同类型的重要基础,赋税基本理论正是在它的影响或制约下才设定了税项并实施了征收。那么,中英中古社会所有权形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所有权形态是如何影响赋税基本理论的?怎样通过税项的设定看待中英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差异?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论述,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低度私有”的所有权形态

在中英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形成中,财产所有权都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而中古时代具有怎样的所有权形态与这种所有权具有怎样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密切相关。这个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应处于中古社会发轫时期,在中国约为春秋战国时代,在英国则在诺曼征服之前。那么,处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和英国,财产所有权状况如何呢?

先看英国。所谓历史基础,是指从罗马统治以迄诺曼征服期间的所有权发展状况。这一时期,是不列颠私有制萌生的关键时期。也正是这一时期,不列颠先后四次受到外族长期的大规模的入侵和统治,分别是公元前1世纪中叶的罗马人、公元5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公元8世纪的丹麦人,以及1066年诺曼人的入侵和统治。这些入侵无论积极与否都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特别是盎格鲁·撒克逊和丹麦人的入侵,打断了私有制的萌芽,使私有制的产生表现出断续坎坷、步履维艰的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根据凯撒记载,在罗马入侵之时,英格兰还是一块荒蛮之地。占不列颠大多数的人口尚处在群婚制阶段,个体家庭和私有制还远未产生。他们“大多数都不种田,只靠乳和肉生活,用毛皮当作衣服。……妻子们是由每一群十个或十二个男人共有的,特别是在兄弟们之间和父子们之间共有最为普通,如果这些妻子们中间有孩子出生,则被认为是当她在处女时第一个接近她的人的孩子”[1](p52)。而沿海主要是南方沿海人口虽因罗马影响而稍有开化,亦不过刚刚踏上文明的门槛,处在农村公社的早期阶段。但是这种落后状况并不排除英格兰短期内产生私有制的可能,因为它的强邻罗马已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业已形成发达的私有制,而不列颠与罗马的来往亦随着工商业的兴盛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日益密切。从人类历史上看,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并在那里建立一定时期的统治,是后者在短期内走出野蛮步入文明的常例。在罗马征服之前,英格兰已经频频感受到来白海峡对岸的罗马文明之风。征服之后,罗马人在不列颠南部建立了统治,并曾按大陆通行的方式在这里征收动产税和人头税[2](p3-5)。正是通过赋税征收以及其他的统治方式,罗马私有权观念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传入英格兰并形成了一定的私有制形态,从而为英格兰私有制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长达四五百年之久,结果不仅催生了农村公社组织,而且在南部发达地区导致了农村公社的解体,从而使不列颠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罗马军队撤离而基督教人传同时,盎格鲁·撒克逊人渡海征服了不列颠并建立了统治。从社会发展进程看,盎格鲁·撒克逊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这使在一定程度上业已罗马化的不列颠受到消极影响,社会发展受阻,并出现倒退现象。作为这种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他们将土地按农村公社的原则进行分配,从而在那些罗马化程度较高已获长足发展的地区重演了农村公社的历史。《伊尼法典》反映了农村公社存在的一些情况[3](P364-372)。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土地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私有,比如自7世纪中叶,国王赐地之事即不断发生。赐地所立文书,皆由来自大陆的教士起草,其中所用术语,多袭自罗马法,由此罗马法原则再度影响英格兰的经济关系。遗存下来的国王赐地文书约千余件,所赐对象包括教俗两界的封建主,而以宗教人士或团体居多。但资料证明,这时不列颠土地可分两种,一是书田(bookland),一是民田(folkland)[4](p41,p60-63)。所谓一定程度的私有,即指国王封赐的土地一一书田。而书田,只是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是民田,而民田仍属农村公社所有。所以综合看来,罗马私有制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

但就是这样一株纤弱的根苗,在丹麦人的入侵中再次遭到蹂躏。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期间,丹麦人曾多次大规模入侵不列颠,历时300年之久,对不列颠的历史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与已经发展了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相比,这些丹麦人大体处于民族迁徙时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水平。作为落后民族,他们的入侵给不列颠带来了巨大破坏。基督教会和修道院受到严重冲击,教堂等建筑设施多成断壁残垣,而基督教会不仅代表不列颠的最高文明,且担负着文明传播的历史使命。因此,对基督教的破坏必然带来历史的倒退。另一方面,由于丹麦人处在原始社会末期,他们对征服的土地仍像5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那样按农村公社的原则进行分配,从而使不列颠特别是丹麦法区又一次展现了农村公社的历史景观。受此影响,业已私有化或正在私有化的土地复归公有。例如,上层的赐地由私有恢复了马克公社的公有性质。私有制的发展再次受到遏制,历史进程再次中断甚至倒退。

丹麦人的喧嚣刚刚沉寂,诺曼人的入侵又复开始。不过,这次入侵与前两次不同,不是以落后征服先进,而是以先进征服落后。这种征服当然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对不列颠文明来说,总体看来是利大弊小。如罗马征服一样,诺曼人带来了大陆先进的文明,从而改变了在原始社会末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了不列颠的发展。

外族的频频入侵,农村公社的反复展现,不仅严重干扰了不列颠本土的私有化进程,而且削弱了外来积极因素如罗马法的正常作用。赋税理论所赖以形成的现实条件,正是接受了这样一种历史基础。

所谓现实条件,主要指诺曼底公爵从大陆法国输入的封建原则。英国赋税理论正是在这种原则的影响下形成的。1066年前后,诺曼底公爵领地同法国其他地区一样,封建化早已完成,封建秩序已经定型,封建阶梯也相应形成。在这一阶梯中,除国王外,各级封建主所占土地皆领自上一级封君。通过土地的领有,封建主一方面榨取农奴的剩余劳动,一方面享受封臣提供的协助金与其他封建义务。而由于一定范围内的各级封建主都从同一土地上获得收益,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也就在这些封建主中分割开来,封建主所获收益从而视为他所分享部分所有权的表现。因为对封君来说,土地一经分出,便在封建法的保护下受到封臣的有力控制而难以收回,这意味着他对他所享有的部分所有权的丧失。而就封臣而言,因土地领自封君,必须按封建法设定的条件承担协助金与其他义务,所以也不享有这块土地的全部所有权。而当我们将这一封建关系置于整个封建阶梯中观察的时候,便必然发现,任何一级封建主包括国王在内,都不享有完整的所有权,而只是享有它的一部分。威廉所输入的正是这种封建原则,马克思称之为“导入的封建主义”。马克思所谓“导入”的涵义之一,是说英国的封建制度与法国的封建制度相比没有变化或很少变化,即将英国封建主义视为法国的同类。从这种意义上讲,英国便难以形成发达的私有制。因为在法国,既然土地所有权在各级封建主中分割,无论哪一级封建主,便都不会拥有土地的完全私有。而土地是当时社会的主要财富,土地非私有条件下的财产私有绝不是一种发达的私有。而且不止如此,“导入”一词并没有将英国封建制度建立的特征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导入”过程中,威廉并没有完全照搬法国的模式,而是在“导入”的基础上予以改造,例如在索尔兹伯里盟誓时特别强调了国王的权力,从而使不列颠封建制度在其建立时即克服了不利于集权的一些因素,使英国形成了相对强大的王权。这样,仅就现实条件来说,英国只能形成低于而不会等同更不会高出法国的私有制。这种私有制由于王权相对强大,封臣对土地的控制或处分受到限制因而土地制度向国有或王有方面倾斜。

为便于讨论问题,这里引进一个“低度私有”的概念,以概括处在一定参照系中的英国中古私有制的发展状况。所谓“低度私有”,首先指中世纪私有制自身的发展状况。如果把这时英国的所有制视为一个整体,那么,构成这个整体主要部分的土地并非私有,或者不如说为贵族公有或共享[5](p25)。私有的部分主要是动产和少量不动产如住宅等。而就一般家庭来说,这些私有财产的价值要远低于地产的价值。也就是说,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尚处在较低的程度,所以称之为“低度私有”。另外,英国的“低度私有”还可以置于几个参照中予以认识。例如与罗马相比,罗马的私有制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而且在罗马法的保护下发展得相当完备。这种私有制及其在法权上反映的私有权对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英国私有制形成了自然的比照。与同时期的法国相比,这种私有制也处于较低水平。因为法国直接继承了罗马私有制的基础,私有制含量自始就比较大,发展的起点比较高。英国虽也曾受罗马因素影响,但其深度和广度都比较低,而私有化过程也一再因原始部族的冲击而中断,这就必然造成财产私有的低度状态。

与英国不同,中国的私有制产生过程较少受到外族入侵的干扰。村社土地所有制约自西周中后期即已开始解体,“田里不鬻”的格局渐被打破,出现了赠送、交换、抵押、典当等现象。周宣王即位后,深感“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宣布“不籍千亩”,废除借助民力以耕公田的籍田制度。与此同时,私有土地开始出现,而且随着荒地的大规模开垦迅速发展,至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买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与贵族地主抢占公田为私有同时,村社成员也纷纷将所占土地变为私田,并竞垦生荒,扩大经营,转化为自耕农。这是诺曼征服前英国私有制产生过程中少见的现象。另外还可以发现,中、英私有制产生的过程虽然都伴随社会的动荡,但动荡的性质不同。中国主要是诸侯兼并战争,英国则主要是外族入侵。前者引起的社会动荡虽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却不会导致私有制产生进程的中断,相反,其所造成的内乱成为私有制发展、确立的重要条件。如前所述,正是乘着这种内乱,贵族地主才侵吞了公田,村社成员才转化为自耕农。英国则不同,入侵者多为落后的部族,而一经征服,便推行原始的经济关系,这就必然造成私有化进程的中断。由此可见,就财产私有权的历史基础而言,中国显然高于英国。

但是,进入中古社会前后,中国没有像英国那样发生制度移植的现象。所以所谓现实条件,是指王权与土地在这时结成了怎样一种关系。村社的解体,不仅是土地私有制确立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这种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文明的演进使专制制度过早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就在村社解体的同时,专制政体也形成了。这里所谓的专制政体,是指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实行的政体形式。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些国家规模虽小,却都已具备专制的特质,与秦汉相比并无不同,因而都属专制国家。而秦汉只是完成了国土的统一,在国家规模上获得了发展,但在专制内涵上并无多少创新。专制制度形成伊始,王权即发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老理论具有可资利用的巨大价值,于是一方面告谕天下,土地和生民属国有或王有乃祖宗之制,另一方面利用国家机器,强力推行土地国有。而中国历史的地平线上也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观:私有土地刚刚从西周王朝的废墟上生成,旋即落人各诸侯国强有力的掌握之中。可以说,战国时代土地国有制的恢复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成功的主要影响并不在于扼杀了新生的土地私有权,而在于为中国未来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设定了基调。

秦汉以降,土地国有制无疑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态。虽然有学者竭力证明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土地私有制,主张中古时期土地私有制非常发达,土地买卖盛行云云,但大概谁都不能否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老理论在中古土地所有制中的深刻影响和巨大作用,否认皇帝或官府对土地的控制权和最终决定权。否则,便不能解释中国历史上抑豪强、抑兼并的反复展演,不能解释抄家、籍没的频繁发生[6](p97)。在这一理论的作用下,每个王朝建立初期,都无一例外地承袭了土地国有制。这样,所谓屯田、占田、均田,便都是国家分配土地,农民在土地国有制的前提下使用土地。即使是官僚占有的土地,虽可能由皇帝赐予,亦未超出土地国有制的范围。

在中古社会的具体条件下,由于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是财富的主要形式,土地的国有便意味着财富的私有仅限于一个有限的部分。而在中国中古社会,臣民私有的财富则可能限于一个更小的部分,而且即使这个更小的部分,其私有也远远不能确定,因为它缺乏起码的法律、制度保障。而没有法律、制度保障的权力是脆弱的,这在后文还将论及。而且,在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原始的情况下,吃饭几乎是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性。而土地的价值越是突出,其他财富便越显得无足轻重。何况所谓动产如粮食等也都是土地所产,而不动产如房屋,它们的存在和积累也都以土地为先决条件。总之,中国中古社会的私有相比英国,不仅不高,而且更低,更具有“低度私有”的特点。

在历史基础与现实条件的关系中,如果历史基础已经具有较高的私有制含量,那么在现实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形成较强的私有制。比如法国,作为征服者的日尔曼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基本相似。但它所接受的历史基础就私有制发展水平而言却是古代世界最为发达的罗马文明,仅此一点,便可使法国能够建立高于英国的私有制。事实也正是如此,征服时代的日尔曼人虽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农村公社发展阶段,公有制形式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对征服土地的分配仍然贯彻了农村公社原则。但由于公有制正在衰落,私有制业已产生并加速发展,日尔曼人对于罗马发达的私有制并未产生明显的排异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罗马的私有制基础对这些征服者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日尔曼人入侵之后,西欧大陆百废待兴,各蛮族小王国亟需一定的法律理论来规范和保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关系的协调,而这,靠自身之力是难以解决的,于是充分继承罗马遗产,起用罗马旧吏,承袭罗马法条文[7](p105-111)[8](p251)[9](p1-23),使罗马法中物权关系的基本内容在日尔曼人内部扎根推广。这样,日尔曼人定居后不久,土地便停止了重分,转化为“自主地”,很快完成了由公有向私有的过渡。后来虽进行了采邑改革,使土地关系变得复杂曲折,但财产私有权的基础业已确立,否则便难以说明为什么采邑制自始就含有世袭的萌芽,并在此后不久便转化为世袭的封地了。征服者威廉任诺曼底公爵时,其领地的财产所有权状况即大体如此。但在不列颠,征服者接受的是发展进程落后于自己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同时又掺杂了丹麦人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中,私有制含量十分有限,当国王挟征服之威集中权力时,这种基础自然不可能发挥像大陆罗马文明那样的作用,而封臣对土地的权力也就受到相应的限制。在同一关系中,在历史基础不变或相似的情况下,现实条件中私有制含量高些,也会形成较强的私有制。但如前所论,英国现实条件是指从法国导入的封建原则,本来私有制含量就不高,又经过了威廉的改造,私有制含量自然更低了,所以在这方面,也不可能形成高于而只能形成低于法国的私有制。而如果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的私有制含量都低呢?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从表现形式看,英国的土地制度与大陆大体相同,都呈现为等级形式,都是在一块土地上重叠着多种权力,都具有有条件和不完全占有的特点。但在私有程度上,英国的土地私有较法国更低。这可从王权的强大得到解释,也可从封臣处分土地的权力上得到说明,还可从封建主的独立性状况得到证实。

中国则不同。中国中古私有状况虽有高于英国的历史基础,但它的现实条件却非顺应私有地产发展的专制政体。这些政体的执行者即各国王公,很像封建割据时期的德国诸侯,对外对上力主分权平等,对内对下则厉行集权专制。而一经从周王控制下获得独立,便站在国君的立场急于实施土地国有。这样,在专制王权的强力控制下,私有制的发展态势遭到遏制,而所有制形态也就向着国有制方向发展。这表现为诸国王公纷纷将那些不在册的“隐田”等私有地产纳入国有范围。而所谓晋国的“作爰田”、鲁国的“初税亩”、郑国的“田有封洫、庐井有伍”、齐国的“均田畴”等便都是从整顿田地入手,改革税制,使私田复归国有[6](p114)。这就将新生的土地私有制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其结果,是中国中古社会与英国殊途同归,也形成了“低度私有”的所有制形态。

这样,大体上可以认为,中英中古社会都具有“低度私有”的特征。

二、赋税基本理论与中古不同时期主要税项的设定

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对赋税项目的设定。在中国,基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老理论,这种设定是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参加人员为朝廷命官,而不是纳税人。英国的设定则是在君民共同需要的条件下经共同同意而实现的。由于君民双方在赋税征纳中处于不同地位,君主是征收者,国民是纳税人,在英国特定的政治文化中,前者一般处在被动地位,而后者则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所谓共同同意下的税项设定,其实主要是国民或纳税人控制下的设定。

在中国,受这一理论的制约,中古前期主要征人头税,后期主要征土地税。在这里,人头税、土地税分别与“王臣”、“王土”相对也许是一种巧合,但税人与税地确实反映了中国中古税制以及赋税基本理论的主要特征。与中国不同,英国中世纪前期曾有少量土地税征收,中期曾有几次人头税征收,但这些征收不仅在各自被征时期从未占据主导地位,且很快遭到废除。而自动产税征收以来,赋税征收便先后以动产税和工商税为主体。这也反映了英国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重要特征。依习惯理解,在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资料主要靠土地产出的传统农业社会,赋税征收必然以人头税与土地税为主体。以此衡量,中国的情况最为典型。而英国,竟是违背常理,不去依靠人头税与土地税而去依靠其它吗?不管这看上去怎样不可思议,而事实的确如此。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为什么同属传统农业社会,同依土地维生,而结果却如此迥异?

就财产所有权的主体而言,英国中古土地所有权既不同于罗马,是私有的,也不同于中国,是国有的。在这里,土地所有权在多人中分配或分割开来,致使一块土地上重叠着多种权力,而产权关系也就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了。这种土地关系在所有权意义上如何表述?可否看作公有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公有可有多种形式,公社占有、教会占有、城市占有等都是公有的不同表现。这些表现当然具有不同特点,如公社占有制表现为横向占有,而领主占有制表现为纵向占有。但在我看来,这些表现并不能体现公有的性质,而仅仅具有形式的意义。正是这种形式,才决定了不同公有的不同特点。公有的本质是什么?是特定群体中的各个个体共同享有公有对象的权益。这方面,公社制与领主制并无显著不同,或者说二者并无本质的差异。赵文洪先生在论及经济、社会环境对西欧中世纪私人财产权利的影响时说:“中世纪西欧是一个团体、集体或共同体至上的社会,无论封臣封土制度、公地制度、行会制度还是宗教制度,都体现出这一特点。社会的过度重要,压抑了个人权利和自由。”[10](p61-62)也许正是因为“共同体至上”和“社会的过度重要”,西欧中世纪的封土制才具有了公有或共享的性质。至于权利义务,亦非封君封臣制的孤立现象,公社成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对公社也必须承担相应义务。而且,所谓权利义务,亦非体现公有的本质,而只是这种本质的结果。

动产情况则不同。虽然某些动产与地产的关系密切相联,例如粮食,如前所述,一人仓廪,便以动产视之,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似都没有争议。也就是说,动产基本上是私有的。如此则可以认为,中世纪英国的私有权主要是一种动产私有权。这一点,是我们认识英国中世纪私有权形态的关键,也是所以形成赋税基本理论的基点。如前所论,在中世纪,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是财产中的主体。既然作为财产主体的土地是非私有的,那么,动产的私有便显得相对微弱了。这就是英国私有权形态的基本情况。

与英国不同,中国中古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由国家直接分配或赐予广大小农和地主官僚,而土地所有权仍由国家或皇帝执掌,在土地所有人和使用者之间不存在众多的阻隔,具有“一捅到底”的特征。至于动产,似乎无人不说是私有的,但接触到的材料使我们感到似乎并非如此。因为这种私有的指向非常软弱,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以“低度私有”概括和表达当时的私有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其实是为了行文的严密,至于私有的物品具体指什么,实在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因为即使是细软珠宝之类、通常理解为真正私有的物品,官府都可以随时随地加以抄没,这方面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可谓不胜枚举。这使我们想起了古典时代雅典的立法:如果某人经公民大会表决犯有叛国罪,那么这人须被放逐国外,时限为十年。但放逐期间,他的家产仍受法律保护,一俟放逐归来,即马上归还。在西方中世纪,这一法律精神是否得到继承虽然无从稽考,但抑豪强、抑兼并、籍没、抄家的事情似乎很少发生。两相比较,对于认识中国古代的“私有”显然不无意义。

那么,在英国,这种弱势的私有权是怎样制约复杂的经济关系从而形成了以这种私有权为核心并在后世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的赋税理论呢?封建土地所有权的分割造成了英国中古时期少征以至不征土地税的表征。这里应当区分国王作为国君和封君的双重身份。作为国君,他可以征收国税,而由于土地在理论上属于国君,土地税又属于国税,所以国君可以征收土地税。但作为封君,虽然封地也从封君处领得,由于他已经征收封建税,所以不能别征土地税。但是,国王可以扮演两种角色,土地却不可以如此。因而,当国王作为封君通过土地的封赐征收了封建税后,作为国君便不能再从土地上获得另外索取。这样,假定有一块土地,国王要征土地税,公爵可以说这块土地虽原从国王处领得,但又转封给了伯爵。而若向伯爵征税,伯爵亦可以同样理由予以拒绝。如是一直到骑士,而骑士仍可说业已分予庄园劳动者,而劳动者无土地所有权是各级封建主都承认的。结果使土地税的征收不能付诸实行。事实也正是如此。1066年诺曼征服前,盎格鲁·撒克逊国王曾经征收名为丹麦金和卡路卡奇的土地税,但那时封建等级制尚未确立,因而各等级间的阻隔还未形成,而且是处在丹麦人大兵压境的形势下,所以这种征收是可能的。尽管如此,这时的征收次数很少,征收量也不大,因而为一特税而非常税。诺曼征服后情况不同了,封建等级制业已建立,各等级间的阻隔业已形成,所以从理论上说征收已不可能。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土地税的征收呢?答案应该是:土地税虽不,却已经是国人认可的税项,征收旧税要较新税容易得多,对于这种现成的税项,国王当然不能舍弃,而对国民来说,由于已经形成了习惯,或至少已有先例,继续征收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说,诺曼统治者征收土地税具有一定的历史因由。但征收之难,已远非昔日可比。因为土地税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征收,所以往往多年甚至十多年不见征收一次,而且征收量很小[11](p5-6)。如此似存似废,时续时断,不绝如缕地维持了百余年,终于在1224年被明令废止[12](p220)。

正因为如此,英国赋税基本理论几乎没有涉及土地税的征收,这是英国赋税理论区别于中国乃至东方的一大特征。不征土地税,政府依靠什么来推动国家机器的运转呢?相对土地而言,国民对动产的所有是清晰而牢固的,不似土地所有权那样形成了若干等级,因而也就没有征收土地税时所遇到的阻隔,所以征收是可能的。同样,工商税的征收也不存在这样的障碍。于是,动产与人们习惯区分于动产的工商之人便成为政府的征收对象。其实动产就其来源而言,大部分仍产自土地。但如上文所言,这种产出一经与土地分离,便属动产范围,从而与以地积作为征收依据的土地税区别开来。而工商之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以动产的形式存在的。但在征税实践中,政府都将之分列,所以别称工商税。笔者曾著文认为,英国中古赋税初以土地税为主体,继以动产税为主体,约自14世纪初,始以工商税为主体[13]。赋税结构的这种变化是赋税基本理论指导的结果,同时也对赋税理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动产与工商之人的所有清晰而牢固,所以政府在废止土地税后相继以动产税和工商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正因为如此,国民才尽其所能限制或阻止动产税和工商税的征收。也正因为英国中古社会主要征动产税和工商税,国民对动产和工商之人的私有才足以制约赋税理论的制定,并决定它的性质,而赋税理论中涉及这两种税的内容也就特别突出。

在中国所有权形态等特定条件下,税人与税地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然性。先看税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老理论在人头税以及徭役的征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受这一理论的影响,在深层的民族意识中,皇帝是中华大家族的家长,人民为皇帝的臣子。对皇帝而言,“臣子”的概念虽不同于“奴隶”,但在宗法制意义上,却也具有某种所有权的意味。这种文化特性作用于税制,便易于表现为人头税与徭役的征发。而在中古前期商品经济成分、人的独立性和人口流动还很有限,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税人乃是最便利可行的选择。这里包含着税人的某种必然性。再看税地。财富的“低度私有”同时意味着“高度国有”。而“高度国有”表现在土地制度上必然意味着国家对于土地具有近乎完全和直接的控制权。这样的控制权无疑为土地税的征收提供了保障。此外,这里不存在英国土地所有权的分割问题,从而排除了土地制度中的层层阻隔,因而征收土地税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本身具有不可移动、变更的特点,税地在技术上最便于操作。在商品经济显著发展,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人的独立性日渐增长,人口流动日臻频繁的情况下,与税人相比,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又由于土地是中古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税地能够保证赋税的最大量征收。这样,税人也就必然过渡到税地了。

参考文献:

[1][古罗马]凯撒.高卢战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S. Dowell, A History of Taxation and Taxes in England, voll, London, 1965.

[3]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roll, London, 1955.

[4] S. F. Pollock and F. W. Maitland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 Cambridge ,Voll, Cambridge, 1923.

[5][美]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6]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 R. Collins, Early Medieval Europe, New York, 1999.

[8] F. Lot,The End of the Ancient World, New York, 1931.

[9] Alfred P. Smyth, Medieval Europeans, Studies in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Medieval Europe, Suffolk, 1998.

[10]赵文洪.私人财产权利体系的发展一一西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 GL. Harriss, King, Parliament, and Public Finance in Medieval England to 1369, Oxford, 1975.

[12] S. K. Mitchell, Taxation in Medieval England, Yale, 1971.

[13]顾銮斋.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J].世界历史,2003,(4):2-1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British Basic Theories of Tax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Ownership in the Middle Ages

推荐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儿科
    刊号:62-1176/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