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8篇

时间:2023-07-21 09:15: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媒体作用;政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需要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公共政策的传播,民众可以通过媒体获取想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给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①因此,新时期我国政府必须加强媒体的作用,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予以应对。

1.媒体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1.1可以实现主动传播。主动传播指的是管理人员主动将政策和方针等进行传播、推广的传播方式,例如当政府制定了某项公共管理措施之后,为了让民众了解政策的主要内容,管理部门和人员可以与相关的媒体联系,或者在网络平台有关信息,向民众全面解析该项公共管理政策,以便实现政策的有效传播。②2017年长沙政府就2016年的黄渤工作报告进行了披露,并提出未来2017年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思路、方针、政策等,希望广大市民加强对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监督,获得了热烈反响。1.2可以实现客观传播。客观传播指的是媒体在管理者意愿之外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不具有稳定性,属于媒体的自发行为。媒体对公共管理的客观传播有可能出现积极正面的社会反响,也有可能出现消极反面的负面影响,需要根据情况而定。③例如,当公共管理部门颁发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规定时,部分媒体就该政策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解析和阐述,这对于肯定党和政府的领导、宣传政府政策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如果媒体对此进行了错误的解读,那么就有可能误导民众对政府产生错误的理解。1.3可以进行逆向传播。逆向传播指的是当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并且出现了公共管理事件时,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产生了逆向传播。逆向传播实际上是不以管理者的意愿为转移的传播形式,因此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可能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积极影响指的是新闻媒体对公共管理事件或者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是能够稳定民众情绪的新闻报道,带给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而消极影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媒体故意夸大、扭曲事实的报道,会引起社会恐慌,加大公共管理的难度。当然,逆向传播中还存在一种媒体态度,即沉默态度,也就是说,在公共事件发生和管理中,媒体对此事不进行任何报道,也不发表任何评论,以给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④例如,2015年天津大爆炸事件,对于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时网络媒体对于政府的公共管理呈现两边倒的情况,一部分媒体认为公共管理及时,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也有部分媒体表示这些事件的发生说明政府的公共管理存在较多不足,应该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媒体的出现带动了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环境下,民众公共管理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逆向传播的事情会经常发生,政府必须客观看待媒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公共管理中的媒体作用和政府政策

媒体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基本作用即为信息的传播和推广,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加强对危机公关的应对,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就成为关键。2.1危机管理初期的政策。危机公关出现的初期,民众的第一反应是希望通过媒体渠道获得更多有关公共管理的相关信息,如公共事件的发展情况、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等。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出现在中国大陆,引起社会的极大恐慌,⑤民众迫切想知道H7N9禽流感的具体病症和发病来由,目前哪些城市发生感染,怎样对H7N9禽流感进行预防和治疗,国家是否已经研发出疫苗进行对抗,当前各大城市的病情控制情况如何,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如果不借助媒体的力量信息、安定社会的情绪,就会激发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因此政府迅速利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了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内容和信息的,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指明了方向。2.2危机管理中期工作。危机管理开始之后,政府需要做到的是进行有效的公共事件管理和控制,加强各部门的配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保持与媒体的联系,及时将管理的进度给民众,让民众了解到最新消息,稳定人们的紧张情绪。2.3危机管理后期工作。公共事件管理后期,政府需要做到的是对此次公共事件的总结,先联系各大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等,报道公关事件的处理结果和成绩,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和顾虑,然后针对此次公共管理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以掌握更多的传播规律,为以后的公共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3.公共管理中的媒体应用对策

媒体对于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实现公共管理的必要渠道和必经渠道,它要求政府在公共管理时加强对媒体的利用,积极联合媒体公共管理信息,让民众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⑥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日益深远,政府不仅要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还要和普通民众进行实时互动,这对于推动管理者掌握第一手公共管理资料、了解普通民众的公共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和措施,提高公共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政府必须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协调好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要善于开辟自己的网络媒体平台,与民众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倾听民意、尊重民意。例如,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共管理部门已经利用新浪微博注册了官方微博账号,网友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及时了解到当地的公共管理政策,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多有用的资料和信息。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兴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民主性、隐私性等特征,网友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有可能出现网友反对公共管理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形,管理者应该以虚心接受批评、客观看待问题的态度予以应对,提高公共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充分尊重民众意愿、反对虚构事实的前提和基础上,切实做好公共管理工作,为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篇2

关键词 公共管理专业 激励―保健理论 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 You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oday students' motivation is practical, motivation for this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ighly 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not high. Based on the a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citing motivation - hygiene theory analysis, should be resolved in two ways students are not enthusiastic about the issue, one is to reduce the factors that students do not like, to achieve health benefits; two factors like the increase in students, and thus play the role of incentives.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tivation - hygiene theory; learning initiative

1 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源于长期的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公共管理知识也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可以说,公共管理兼具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既要回答“应当是什么”,也要回答“是什么”。且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公共管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交叉性的广域知识,学生的学习要求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以适应复杂治理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学生之所以对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主观上感觉与未来工作不相关。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公共管理是为了以后当公务员做准备的,但是现今我国公务员的准入制度是只有通过全国或地方组织的公务员考试才可进入,而公共管理专业的学习与公务员考试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认为公共管理的专业课与现实脱节。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且许多教材都是引用西方经典的理论作参考,因此教师讲课的主要内容是“应该怎样”的逻辑推理问题。而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所以难免有些学生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与我国的现实国情不符,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 实证数据

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某校公共管理专业大二3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研究,共120名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7份,有效问卷105份。此问卷主要是采用选择式的问题,问学生们喜欢公共管理专业的原因和不喜欢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

通过统计回收的问卷,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学生是否喜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各因素是不同的。有些因素固定的与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相关,有些因素固定的与不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相关,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兴趣的因素

3 由研究结果提出解决办法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与不喜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因素是不同的。根据激励―保健理论,影响学生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导致学生不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被称为“保障”因素。如果例如“枯燥乏味”、“与以后的工作无关”等因素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不喜欢此专业,并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这些因素处理得好,也只能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但是并不能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功效。要想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仅仅降低不喜欢的因素并不能起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减少学生不喜欢的因素,达到保健效果;另一方面是增加学生喜欢的因素,进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尽量贴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管理专业在西方的发展较为迅速,许多经典的理论都是由西方发现提出,然后传授到我国的。因此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授课内容,都会有很多关于西方理论的介绍,尤其是有些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联邦制、分权理论等,这会给学生一种与现实脱节的感受。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尽量多引用我国的事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单纯讲授公共管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还适当的多介绍下我国现今的公共管理“怎么样”的问题,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在讲课的时候尽量避免“一言堂”的现象,即尽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以理论灌输为主,少有关于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事例的研讨。一方面学生缺乏主体性,容易导致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的现象出现,没有真正理解理论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有限,一节课45分钟全部由教师传授知识并不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以案例为中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案例的组、分析讨论、总结评论把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深入其中,通过具体直观的感受来分析并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避免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无聊感。例如组织一场关于限制房价政策的模拟听证会,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听证会的各项资料,分配好角色,体会“听证会”这一活动对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的影响。最后由教师加以点评,引入相关理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学习。

第四,引入实训课程。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管理教学中存在着毕业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形成了理论与公共管理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即缺少实践能力。一方面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很担心无法适应社会,从而对专业课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在公共管理的教学中引入实训课程,让学生实习实践,通过在政府、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实习,或者模拟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实践活动,把公共管理知识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 易新涛.公共管理视野下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重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篇3

[关键词]范式;传统公共行政;政策分析;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53-02

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阿次从学术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关于范式的概念。库恩指出:在科学的意义上,一个范式就是关于现实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假设。这一套假设主要包括用以阐释和说明某一类现实的规则,而这些规则表现为人们观察现实世界的观点、理论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关于范式的作用,塞缪尔・亨廷顿这样评价:人们可以宣称只是根据具体的客观事实采取行动,但事实上因为“在我们的头脑中隐藏着一些假设、偏好和偏见,它们决定我们如何看待现实,留意什么事实和怎样判断它们的重要性和价值。”这就是说,由于人们必须清楚地阐述理论或模式,并运用经过阐释的理论或模式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因此,范式对于人类的思想和行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公共部门管理在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换,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

一、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

这种范式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并在6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居于支配地位。它主要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和政治一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行政组织或官僚体制上,以组织的内部取向,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研究,并以行政效率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两大理论基础: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官僚制理论。政治一行政二分法主要由美国学者威尔逊、古德逊等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该理论认为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两种主要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两种功能分别称做“政治”与“行政”。也就是说,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不能干扰行政,政治追求民主,行政保持价值中立,以追求效率为目标。官僚制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最集中地表现在马克斯・韦伯1922年出版的《社会与经济组织》一书中。该理论首先把组织权力划分为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三种类型,并把官僚制看成为一种组织形态。官僚制理论强调法制条件下的层级制组织结构模式,重视机关内部的规范管理;强调官员职位,包括职业化、专业培训、职位上级任命、终身任职、定额薪金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两种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尝试:一种是以弗里德克森(H,George Freder-ickson)等人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1968年9月,由当时任《公共行政评论》主编的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发起和赞助,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聚集在锡拉丘兹大学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举行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寻求公共行政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回顾和总结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讨论这个学科的重点应该放在何处以迎接未来的挑战。会议的成果集中反映在马诺力主编的《迈向新公共行政:明诺布鲁克观点》一书中。该书被称为“新公共行政学”的宣言。其中弗里德里克森的《走向一种新的公共行政学》一文,以及他在1980年出版的《新公共行政学》一书,集中体现了“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观点,他本人也成为“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新公共行政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研究公共行政领域,他们不满于传统行政以国家为中心来提高管理的效率、经济和效果,不满于POSDCORB以及诸如操作研究、决策科学、系统理论、PPB、MBO及其他强调“理性”、“科学”、“行为主义”的技术职业性发明。它摒弃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更多关心社会公平和有关的价值问题,研究重点也由政府组织机构的静态制度层面转为关注公共政策过程与公共行政过程等动态层面。它强调一种民主取向的公共行政学,但由于新公共行政学自身的一些原因,例如,缺乏概念的连贯性,没有明确限定的宪法基础等。它没有成为行政学研究的主导范式,然而正是由于它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关注,公共行政学自此开始步入“自觉构建公共性”的历史阶段,推动了公共行政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它为新公共管理的产生做了理论准备。

二、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范式

从公共管理学科的视野看,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策科学是作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替代范式出现的,在七八十年代它成为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的主导范式。该范式有如下特点:提倡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认为人类所创造的科学知识和方法都可以运用于政策研究之中,运用于改进公共决策系统,以提高政策质量;它以实践定向,以发现和解决社会的政策问题为宗旨,指导执政党或国家的各项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实践活动;它必须明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它必须与客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必须具备一种能够包容每个微观具体政策的宏观性格;政策科学对时间非常敏感,它将现在看做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桥梁,它既强调历史,又注重未来发展。为达到这一学科目的,政策科学重视系统化的知识及理性化的认识,同时又能“客观地”处理超理性过程和非理性过程的变化现象;在传统的学科特别是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之间架起桥梁,必须整合来自各种学科的知识,构成一个集中关注政策制度的跨学科系统;应在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架起桥梁;政策科学除了使用成规的研究方法外,还将不证自明的知识和个人的经验当作重要的知识来源;它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它涉及个人与集体的选择,必须以民主体制作为前提;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科学有时间的敏感性,强调政策的历史脉络,特别重视对未来的研究,要求从现有的事实和现状推测未来发展趋势;政策科学采取一种全球观点,将全国、各民族视为一个命运密切相关的共同体;政策科学具有“发展建构”的概念,它以社会的变迁为研究对象,强调对变化、创新和革命的研究。

三、公共管理范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范式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研究途径:一种是来自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简称为P-途径;另一种来自商学院并受传统公共行政学影响的商业管理途径,简称为B-途径。

p-途径与政策科学范式相关,该

范式以政策研究定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尤其是经济学分析手段的运用。但这种范式存在以下局限:停留于政策制定或规划的研究而忽视政策执行的研究;实际的公共管理部门很少要求正式的定量分析或重大的政策设计,却对政策执行或政策管理有更多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政策学院的学者们转向执行研究,兴起了政策执行研究热潮,公共管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执行研究从两个方面推动了公共管理的发展:一是执行研究将问题的焦点由组织转移到公共项目及其产生的结果上。它首次使绩效问题变成了争论的焦点,公共行政学者们不能再自信地假定如果行政人员以正确的方式发起执行并调整行政系统的话,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就能产生有效的结果。管理绩效问题超出了传统行政学所能解释的范围。二是执行研究超出了公共行政学范围而达到了一个更广泛、综合的跨学科基础。执行运动的学者们想从绩效重要性的发现中创立一种新的知识体系,而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带来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知识基础。正是这种由组织结构与过程向项目与绩效的焦点转移的趋势以及不同学科学者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共政策学院的教师们开始使用公共管理一词,并开始设置公共管理课程。P-途径的公共管理强调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但又对政策分析所强调的计量分析和经济学的应用的思路不满,而是更看重政治和管理的层面。

为公共管理新范式作出贡献的还有商学院的学者们。他们发展出所谓的B-途径,即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中,并仍然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B-途径的公共管理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影响,主张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P-途径和B-途径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1991-年9月20日,21日,来自全美的73位学者汇集于MPA项目发源地的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麦克斯韦学院,举行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这可以说是公共管理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在此之后,全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于1993、1995、1997年召开多次研讨会。

依据张成福、陈振明等教授的观点,公共管理范式具有如下特点:

1.公共管理是一种新治理。传统公共行政学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机关)管理。而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者,除了政府行政机关外,还包括政府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非营利部门或非政府组织,甚至私人部门。它强调的是治理,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和众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2.公共管理范式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这使得战略管理、项目执行、绩效评估等主题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题。

3.在管理方法上,公共管理讲究实用主义。认为公共部门与私部门所使用的管理方法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主张在维持公共性的基础上运用私部门的管理手段或管理精神以解决公共问题,满足民众的需求。

4.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公共管理强调价值的调和,不仅重视经济、效率,同时也重视公平、正义和民主。公共管理在主张弹性、自主管理的同时,强调责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有发展客观有效的绩效测量标准,政府的责任才能落实。

5.公共管理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性。公共管理产生的基本原因,除传统公共行政学旧有的学科局限外,还有回应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公共领域中出现的大量新现象、新问题的挑战之原因。政府部门的改革、再造、创新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主体。可以说,随着时展、政府改革的持续,公共管理理论亦将不断发展。

6.公共管理具有理论上的包容性。传统行政学主要是建立在政治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将官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其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则基本上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它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借用了许多理论与方法。因为公共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共同努力,只有在不同学科的渗透和融合中才能找到途径和答案。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成福,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网络参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83-02收稿日期:2016-08-03

一、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概述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它是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作出公平的有价值的工作而进行的一项社会活动。在政治学中公共管理这门学科从诞生、研究、实践到运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的公共管理仅限于政府和组织,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管理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管理为主,形式也比较单一。随着政治学中公共管理的不断发展,它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公共管理的发展日新月异,最有代表性和实现管理高效化、科学化的成就便是网络参与。总之,公共管理的内涵也就是它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多元化的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机制与形式,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和网络机制,在政府、私人部门和公民的参与下共同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二)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基本内容

1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网民这个特殊群体逐渐壮大。网络参与公共管理已是公众表达意愿的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技术的推动,公众参与度也在不断攀升。公众最为关注的就是社会突发事件以及一些国计民生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公众网络参与其实就是行政决策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公众通过网络途径参与到关系自己利益的公共决策制定过程中去,使公众借助现代互联网发表属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或社会问题的评论和建议,最终与决策层达成一致并形成决策的一个过程。

2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阶段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从20世纪末的萌芽状态发展至当前繁荣活跃的状态,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4年至1999年是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萌芽期。在这一时期,我国互联网使用人数不是很多,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1994年科研机构和高校BBS站点兴起的这种互动的电子媒介具有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信息公告、在线交通等功能,还支持“多对多”的信息沟通模式。在这种新兴网络平台上,网民能自由地发表言论和观点,也能与其他网友讨论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1999年至2002年,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开始i入发展壮大期。20世纪末,我国政府官方网站开始大规模建设平民化的网络论坛,这对我国网络政治空间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2001年新华网相继推出“发展论坛”和“统一论坛”。随后国内一些商业门户网站也相继设立了供网民讨论时事、分享观点的综合性网络论坛。大众网络论坛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往往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吸引大量的网民,并且网络讨论话题的公共性也在不断加强。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传递基层群众情绪和民意的重要公共场所,网民成为举足轻重的社会群体。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网络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公民网络参与成为民众和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而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也凸显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当前我国公民主要利用网络问政平台、积极参与网络“微博问政”、加强与人大代表网络互动等方式来推进公民的网络参政议政。

(三)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特殊意义

(1)在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对政府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公众网络参与可以在政府决策还没有形成前表达公众的需求和观点,从而使政府做出有利于公众的决策。

(2)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无形中保障了公众的参与权与话语权。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共管理过程中来。无论公众发表的意见或建议是否具有建设性,网络依然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与政府决策层对话的平台,而这个平台的存在无形中保障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二、政治学中公众网络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政治学中公众网络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公众参与普遍性不足,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网络的普及程度在逐渐升高,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性差异比较大,尤其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还没有实现网络全覆盖,这就意味着部分地方公众还不具备网络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条件。

2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区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公众的参与度低是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问题的根本原因。其次,公共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体能力和参与度还不够强。目前的公众网络参与仅限于简单的网上交流形式,而这种交流只是一种宣传的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对于公众网络参与来说,参与主体越广泛才能使公共管理公众网络的参与越公平。最后,政府决策层网络参与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

三、提高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几点建议1建立健全网络参与管理制度

公众网络参与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政府建立健全保障公众参与权和话语权的相关制度,使公共政策内容和公共政策决策程序也能公开,保证公共政策的决策能体现公众所表达的意思。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制定公众网络参与的相关制度、法规和政策,引导公众正确而理性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

2完善回应机制

公众网络参与改变了以往公众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单一模式,使政府和公众的对话互动成为可能,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了公众的诉求,为政府制定更接近民意的政策提供了机会,从而有利于推动民主化进程。有了公众的网络参与只是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一个前提条件,并不是最终结果,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最关键的是政府能否正确回应公众日趋多元的诉求。这就要求政府健全和完善回应机制,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在公众网络参与下形成的舆论要予以积极的回应和引导,从而使公众网络参与顺着理性、规范的道路发展,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3拓宽网络参与渠道,强化信息交流平台

在我国由于区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西部欠发达地区还未享受到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好处,公众网络参与的渠道很窄。政府应加大西部落后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使落后地区人民也能通过网络参与真正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因此,政府应不断拓宽网络参与渠道,强化交流平台,从而保证公众和政府对话互动的平台畅通,公众有序地参与公共管理。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中美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教育 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中美MPA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比较

1.1中美MPA教育发展历程比较

美国MPA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

美国MPA专业性教育始于1924年,最早在锡拉丘兹大学展开。至今,美国MPA教育已经有了近90年的历史,MPA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并走向规范化。首先,美国MPA教育主要朝MPA(Master of Public Management)和MPP(Master of Public Policy )两个方向发展,二者各有侧重。前者更多地做公共管理的执行性工作,侧重操作层面;后者侧重研究层面,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其次,随着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日趋规范,公共管理更多的指一个领域,而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且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交叉逐渐增多。

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MPA教育体现了公共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学科的交叉性。其设置的研究生专业包括如下5个:MPP(公共政策硕士)、MPA/ID(公共管理硕士/国际发展)、MPA(公共管理学硕士)、MC/MPA(职业生涯中期公共管理硕士)、联合培养硕士。

我国MPA教育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到现在刚刚经历了11年,其发展历程如下表所示:

我国MPA教育起步于国外MPA教育发展成熟阶段,在借鉴国外MPA教育朝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两个方面发展的经验后,结合我国实际MPA教育的实际情况,朝着MPA研究领域专业化方向发展。

以北京大学MPA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例,主要包括:(1)公共政策(包括一般政策和部门政策);(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4)公共经济管理;(5)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6)审计管理与绩效管理;(7)外事管理;(8)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9)电子政务方向;(10)公益事业管理方向。

1.2美国MPA教育的现状

彼德森大学指南(Peterson’s Guide)指出,美国312所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院系中,重公共管理方向的高校有244所,另外有81所高校重视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2003年对250所院校进行调查,在校学生数量为26000名(包括2500名在校博士生)。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美国公共管理学院设置的相关学科与传统政治系下设的相关学科的关系,类似于物理学系和工程学系的关系。首先,它不能完全被传统的政治系等学科接受,但从其发展速度上看却要快于传统学科且其毕业生工资比传统政治系毕业生的更高。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每4年会对涉及公共事务的院校的9个专业进行一次排名,且该排名对学校声誉影响较大,因此高校提供的数据较为真实,这又使得这一排名更有参考价值。如表3为美国新闻和世界评论的2012美国MPA、MPP专业大学排名情况:

1.3 我国MPA教育的现状

我国MPA教育始于2001年,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4所高校首开我国MPA教育先河。截止到2012年,共有近190000人报考MPA,在籍和已获学位的学生共881109人。教育部的2010年度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MPA招生人数为6900人,全年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17793人,比例约为5.86%;招收在职研究生人数为115692,约占在职攻读专业学科研究生总数的5.96%。

我国MPA学位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具有三年或三年以上政府、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招生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关系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企业与服务业管理等。

2中美MPA教育培养目标及入学选拔的比较

2.1 中美MPA培养目标比较

我国MPA兴起主要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行政改革、公务员队伍建设以及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需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引入并推广MPA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

由于我国MPA专业学位招收条件要求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因此在获得MPA学位之后,很多人又继续在原先的岗位工作,另外一些人则进入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

全国公共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中国MPA》一书中介绍:“美国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的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

美国MPA专业学位获得者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联邦或地方政府、非营利性机构、私营机构。据调查,目前美国联邦政府部门中拥有MPA或相关学位的工作人员约为10%~20%,然而在公共政策领域,这一比重可以达到50%~60%。另外,企业界、文化产业领域、新闻和媒体机构、甚至连金融领域都不乏MPA毕业生的身影。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美两国在MPA的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即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此外,MPA专业学位获得者的就业渠道也都比较广泛,既包括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也包括营利和非营利部门。

2.2中美MPA入学选拔比较

我国采取严格的研究生考试入学制度,招生过程为:核对报考条件报名初试复试资格审查录取。我国对MPA学员入学具有一定资格限制,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等,为MPA教育设立了一定门槛。初试形式为全国联考,科目包括英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初试合格的学生能够进入复试,复试由各个高校自行进行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复试合格的学生只有通过资格审查最后通过的才能确定录取。

美国各州各校的硕士入学选拔互不相同,各高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大的灵活性。一般各校一般都会规定入学最低标准,考生根据这一标准准备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书、推荐信、GRE成绩以及大学学习成绩单)提交材料学校审阅材料面试最终录取。

通过列举美国和我国MPA入学选拔的流程我们发现:第一,美国MPA研究生入学准则中基本没有年龄限制,但有学历限制,我国则是二者兼有。第二,我国MPA录取更侧重学生初试成绩,致使一部分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报考者,因为没有时间进行初试复习而不能参加学习,而美国MPA更侧重学生的经历和发展目标。第三,对报考者未来规划都有考察,但美国在初审中进行,我国则是在复试中进行。第四,中美两国MPA招生中对报考者本科期间的科研能力比较看重。但二者略有区别,我国侧重报考者的研究能力、研究成果,而美国侧重报考者的实际经历。

3中美MPA教育的教学方式及师资比较

3.1中美MPA教学方式比较

MPA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学习、现场观摩、安排见习、小组教学、组织赴外地学习等。

目前,我国MPA教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我国MPA教育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老师在讲台讲授,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互动也仅限于课程内容,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单位自身条件限制等方面因素导致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很少,教学大纲规定的观摩、实习常常被搁置。

在对国内最早的24所MPA院校的招生简章进行比对,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学习形式”为“采用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很少有高校将实践教学、政策模拟等教学方法明确提出。

美国MPA学员的教学方式呈多样化的特点,非常重视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研讨在美国MPA教育过程中尤为显著,而这种交流方式除了在课堂出现,现在也越来越多的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实现。例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流,网络讨论组的研讨交流,以及在实践环节中的教学交流等等。

以Maxwell学院为例,该校教学除了采用导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式外,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经常组织实践活动。随着新技术的引进,Maxwell学院还通过影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另外,该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小组研讨法、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政策设计、校外实习等方式。

3.2 中美MPA师资力量比较

在我国,MPA教育师资队伍总数大但具有公共管理经验和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水平师资短缺。我国将参与MPA培养的全职教师数量的信息公开的院校有96所,平均每所学校的全职教师为42人。其中,47.6%的院校的MPA项目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有42所MPA培养院校的博士教师比重超过50%,有的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MPA教师比例达到88%。

以北京大学为例,政府管理学院目前共有80多位教授、副教授参与MPA学员培养。其中,有50余位来自政府管理学院,另外30位则来自北京大学其他社会科学专业和国家行政学院。

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要求全每各个高校的MPA项目至少应有5名全职教师。而目前,美国每个MPA项目的平均全职教师数量已经超出了这一标准,达到6.8人。如Maxwell学院就有包含25名全职学术型教师和2名专职实践教师的27名专职教师和6―8名兼职教师,其学历一般为博士。学校对专职教师除了要求高学历,另外还需要有较多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我国MPA师资力量相对于美国从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从教师的质量上如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拥有实际公共管理经验、公共管理“科班”出身的教师相对较少,直接对MPA培养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4启示与借鉴

通过和美国MPA教育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中美都将MPA教育定性为通才教育,且具有相似的培养目标,即为政府或从事公共事务的非政府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此外,中美MPA教育在学生就业、入学选拔、课程设置上具有一些共性。但是,中美两国MPA教育也存在一些差异,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第一,MPA主办院校应该依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学校性质、办学优势等方面优势确定符合本校的MPA培养目标。通过中美MPA培养目标比较,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有很多共性,但是我国MPA培养目标同质性较为严重,缺乏个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开设与本校优势学科相融合的MPA培养方向或具有优势学科侧重的培养方向,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学科资源,培养特色突出的MPA专业人才。

第二,加大招生和录取的改革力度,可以将选拔性考试转变成资格性考试,注重审查学生在攻读MPA阶段的目标和计划,由于MPA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应采用淘汰制。既可以避免真正需要接受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考生因为初试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又能防止小部分人利用MPA培养中的漏洞“混文凭”。

第三,MPA培养单位既要适时增加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又要增加伦理、价值观的“软性”内容,还要革新原有的教学方法。MPA培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内容的与时俱进,更要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将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政策分析等教学手段交叉运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最后,高校要通过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引进留学人才、培训青年教师和聘用兼职教师的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MPA教学的整体水平。高校间可以尝试联合培养或开放选修课等形式促进本地区高校MPA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学水平提高。

我国MPA教育的发展相比美国MPA的发展,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公共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和政府积极推动公共管理事业和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中美MPA教育的比较,寻找两国MPA培养的不同之处,取长补短,提升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光业.中美公共管理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3).

[2] 娄成武,杜宝贵.中美MPA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3] 蓝志勇.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J].中国行政管理,2006(4).

篇6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完善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是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人才的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案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国外近几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专业实践的教育与培训的诸多领域,如法律、医学、商学、公共管理、教育,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的应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对公共管理这样的新兴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就成为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案例教学的起源可追溯到1910年的美国哈佛大学。如今,在哈佛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到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肯尼迪政府学院60%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学习100-140个案例。哈佛的案例教学极为注重启发、讨论与互动,强调把现实问题带到课堂、把理论变成解决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讲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1]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和实施,使其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学方法走向的成功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的管理人才方面,它具有独到的功能和效果,受到管理界、教学界的重视、支持和欢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在知识传授、分析力培养、态度转变、人际技巧提高、接受度和知识保留力等六个方面对各国专家做了广泛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那么,什么是案例教学方法呢?

关于案例教学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特定教学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技巧。”[2]p45与传统教学的单一讲授方式、教师独自选择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控制等方面不同,案例教学方法具备如下特点[3]p47:1.教学以讨论为基础;2.学生知道得多,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权威性的,学生们对自己的学识负责;3.知识和思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中间互相交流;4.通常学生是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而且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或资源提供者处于次要地位;5.总的目标是提高和增强学生的评论性的、分析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管理队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案例教学能够适应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改革实效化的需要。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管理学基本理论并不晦涩难懂,难就难在如何权变的应用理论上,只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明白。所以引入案例教学对我国高校管理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其次,案例教学能够适应公务员考试与公共管理教育职业化的需要。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公务员考试与录用进一步规范化,具有了更强的筛选与鉴别作用。此外,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有较强的进入公共生活的择业诉求。为了适应这两方面的需求,以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为契机的教学模式转变必须关注公务员考试及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潜能的培养。[4]再次,案例教学能够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加强学界与政界的联系。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会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更新。透过案例,可以大致了解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现有理论的薄弱和不足之处,从而推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同时,通过学界与政界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以提高公共管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提高政府部门人员的理论水平。

二、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存在的误区

首先,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观念和方式上的一次深刻变革,他们认为,“案例”就是“例子”,举例说明某个知识要点就是案例教学,而没有真正转换教学思维,也就不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不会使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善。有的教师则认为“案例分析”是一个专门的课程,可以通过开设一门“行政案例学”课程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案例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不一定有效。他们认为案例教学无法替代社会实践,学生们通过交流不成熟的意见不会学到任何东西。

其次,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而形成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的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不愿主动学习、不愿参与讨论的惰性。另外,我们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尤其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无形影响,很多学生即便对讨论的问题有想法也羞于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再次,案例收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共管理研究还不深入,我国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教学仍然采用老套的“灌输式”教学,以“两教(教师、教材)为主体,“耳提面命”式地向学生讲授单纯的概念和课程逻辑体系,而对案例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滞后,尤其缺乏适用、规范、本土化、针对性强的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案例,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在公共管理的案例教学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所谓“三多三少”,即: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

三、完善案例教学方法的对策

1.建立和不断优化案例资源。开展案例教学首先要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案例资源,建立一个各教学单位可以共享的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我们有必要成立案例搜集制作组,建立具有相应社会性的案例专门研究机构以形成稳定的案例工作队伍,明确任务,专门负责对外的实际调查,搞好和政府及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关系,以期比较容易地获得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构建全面而准确的专业案例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提供案例源。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一些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制作案例。这样,既可以保证公共管理案例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指导性,又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加贴近实际的素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公共管理的研究人员,形成稳定的力量,组成业务网络,建立起各研究单位可以共享的公共管理案例库。比如,美国早在1948年就由纽约卡内友公司资助,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撒拉克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组成了公共行政案例编写委员会,研究成果由各大学分享。

2.根据课程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案例。要有效地开展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其前提是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在案例选择过程中,为确保案例的典型价值,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案例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目的。要充分考虑到案例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选取的案例要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针对这些知识的重点、难点。比如在“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教学中,我国“大部制改革”就十分引人瞩目;其次,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所选案例必须是反映公共管理实践某些或某类情形的代表性事例,最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内涵具有普遍意义,内容真实可靠,可信度高,通过对其分析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公共危机处理”这一主题下,“911事件”、“抗击非典”、“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出租车司机罢运”、“农民工上访”等问题导向明确且较具代表性的个案就很易备受关注,具有典型意义。再次,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开放性与挑战性,能够引发不同的观点、思考和争论,能够对分析者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形成一定的挑战,使得这些能力经由不断磨炼而得以加强。

  3.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配合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案例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高度的拟真性和鲜明的教学目的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案例教学不仅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与传统教学不同,而且要求与一定的物质安排相适应。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配合案例教学必然是未来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选用声像结合的案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富于动漫色彩的课件,辅之以适当的背景音乐和短片,能够创造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公共行政管理学科知识和公共行政管理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帮助,可大大提升课堂的直观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受启发。现在国外甚至于已有学校尝试租用卫星通道,进行远距离乃至跨洲的案例讨论与学习。这预示着,未来的案例教学将是“无缝式”的,案例教学传统上被划分为学习者先独自对案例作分析,继而以小组和全班的讨论这样一种学习环节的界线将逐渐消失,学习将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4.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案例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教师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应加大投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案例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首先,教师必须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谓教师、学生和案例三者积极互动,就是强调教师以案例为主要素材,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情怀影响学生,以情带学,以平等的姿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案例的分析和研讨。教师要做导演、主持人、组织者,而不要做演说员、评论员、仲裁员。其次,完善案例研究,加强案例写作。案例教学法须以高质量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唯此才能真正高效地展现“问题”中所涵的冲突,发掘更多的洞见,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奔巴萨特等方法论学者指出,案例研究要注意的程序是:(1)研究主题与目的的确立;(2)分析单位的设计;(3)单一个案或多个案的研究设计;(4)选择对象的研究设计;(5)资料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5]p396再次,借鉴国外做法,积极开展高校与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合作,聘请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中具有丰富的政府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老师,传授公共管理中的实践经验。比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品牌教授、“大腕级”骨干教师多数有从政的经历,有些人担任过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有一些人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经济、公共政策和国际事务等方面的高级顾问或助理,大多是毕业于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他们从政经验丰富,社会声望高,学术功底扎实,影响力大,特别是在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防与外交等方面见多识广,研究成果丰富。

5.注重评估,建立案例教学效果测评系统。

课堂案例研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的完成。因为与传统课题教学相比,案例教学中开放式的讨论虽然更能激发学生的智能和各种技能,但缺乏客观的评价依据,增加了教师评估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难度。因此,跟踪研究教学实践,注重教学评估意见的收集和反馈,建立与案例教学方法配套的教学效果测评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每次课后,教师应及时召集学生针对本次课堂案例教学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反映,以便为案例教学的改进奠定良好的基础。譬如:对学生的负责和鼓励程度、课堂上的主要观点和看法的清晰程度、课堂讲授与自由讨论之间的平衡程度、教师的优缺点、案例及阅读材料的质量等情况向每个学生分发征求意见表并及时收集整理反馈,督促有关教师做好改进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2][3][美]小劳伦斯·e.列恩著.郄少健等译.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篇7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整合

一、新公共管理

20世纪中后期,西方世界各国深受凯恩斯主义理论影响,政府干预加剧,政府职能大大加强。但是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之前的政府管理体制难以应对:行政职能的扩展,政府也随之膨胀,机构冗余;在政府部门蔓延,行政效率严重受到制约;政府财政赤字严重,难以保证公共服务质量,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日益增加;这些危机严重挑战着西方政府的地位。为应对这些危机,西方国家掀起了一系列的政府改革浪潮,即“新公共管理”运动。它主张采用私营机构的管理技术与方法,以职业化管理,分权,小型化为手段,并以效率、效益、经济为结果导向的政府管理模式。在这一政府改革运动中,西方各国政府行政效率确实是有了相应的提高,并且在社会管理方面也有了质的改变,相应的缓解了民众对政府的质疑危机。第一,通过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市场化服务手段引入政府,使得经济活动脱离了政府的直接控制,在竞争机制下,政府活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第二,通过政府机构重组来有效应对僵化无效率的科层制管理。尽管科层制曾在公共管理重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在变化迅速、竞争激烈、信息知识密集的时代,它严重阻碍了政府的有效管理。因而,建立精简、高效、合理的政府机构是势在必行的策略。第三,精简程序,改进管理方式。通过精简程序、缩小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废除时效过时的条例、合并重复审批程序和审批制度、简化申报程序和审批手段、发展电子政务等做法来改进公共管理方式。同时对于旧的政府管理模式,人事行政模式通过合同雇佣、与技术机构合作有力冲击着公务员终身责任制,更加突出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然而,对新公共管理的争议从未停止过。首先,新公共管理体现了对市场机制的热崇,私营企业管理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公共部门的公共属性,毕竟政府的运营是无法完全照搬企业的管理模式,效率与结果毕竟不是政府所要追求的目标。其次,政府的公共产品与公共产出是在事实上是很难量化的,总是想要将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与公民需求强制性的以数值表示出,难免会产生些许偏差,反而不利于政府的综合协调管理。最后,新公共管理的各种具体措施受到质疑。分权能够提高部门的灵活性,但容易造成本位主义,严重阻碍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私有化能够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竞争力,但是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地方极易产生寻租现象,导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结果导向能够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但是如何与公平、公正有效结合还是未知数;放松规制增加了部门的灵活性,但也带来了管理真空地带,而这一地带无论是公共基础还是法律机制可能都不够完善,反而是带来了新的问题;分散化的做法,使得协调工作难以开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小政府”并不是公共行政改革的最佳目标,“好政府”才是公共行政的不懈追求。对新公共管理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是作为一种政府管理的新模式,它确实为之前的政府管理困境提出了些颇具建设性的举措,同时也为之后的政府管理模式提供了研究方向。

二、新公共服务

以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反思,以及在新公共管理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质疑的理性思考,提出了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的主要观点。

(一)服务而非掌舵

尽管在过去,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掌控社会发展节奏,指导社会不断发展,也的确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日益复杂的现今,想要仅仅通过管理而不是满足公众需求,并不能够切实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政府如今的角色并不是要强调政府与公民的依附关系,而更多的是在公民参与积极的社会中,充当“裁判”这一角色,来满足公民的需求,并且使公民行为不俞越法律与道德所不允许的行为。这就要求政府的公务人员不仅使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更要了解中介、协商等新技巧。

(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政府应该以满足公众需求,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而非仅仅是从政府自身内部的利益集团出发,通过寻租活动满足自身集团需求。因而要重视公民组织或者公民的需求,政府与公民应该不断协商,政府要尽可能根据公民诉求满足不同的利益需求。同时,公民也要做好监督政府行为的工作,使得政府行为在制度内合理运行。

(三)战略的思考,民主的行动

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将不再是唯一的政策制定主体,而是相关各方都应该要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来,共同制定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是要各个主体共同来执行,政府的适当分权与下放,能够让公民社会有一个质的发展,公民参与积极性提高,并不会打乱政府的工作计划,相反能够为政府的未来规划与行动提供给一个有益的方向。政府充分满足,回应公民需求,竭力为公民服务,又促进公民权益的实现,政府与公民得到了良性发展与互动。

(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尽管在企业中,顾客导向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服务质量,进而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政府不能够完全像企业一样使顾客导向这一方法完全发挥作用。首先,政府很难界定谁是顾客。因为政府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有直接的当事人,还有很多间接当事人;更注重的是公共利益的实现而不是个人或者某些集团的利益实现。其次,在市场经济中,有些顾客可以凭借自身所拥有的而其他顾客并没有的资源,来与政府讨价还价,进而使其利益能够优于其他顾客而实现。

(五)责任并非唯一的

政府工作人员不能仅仅关注效益这些可以量化的东西,更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法律,价值观与公共利益上来。尽管新公共管理提倡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像企业家一样,采用一些企业管理方法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使本就僵硬的管理体制能有所活力,但是这有些将责任问题过于简单化了。

(六)重视人而非仅仅重视生产率

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提高薪水或者待遇等标准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公共组织中,尤其是在现如今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薪酬不可能是唯一一个影响行政官员积极参与行政事务的动机;同样对于公民来说,他们所要求的人身权益也不单单是资金的保障。新公共管理理论所提倡的注重经济效益的做法,是无法培养出具有责任心和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的公民的。不仅在政府内部,需要行政长官下放行政权力,与基层行政官员协同处理行政事务;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上,政府也要给予公民处理公共事务的机会,不但能有效拉近政府与公民间的关系,也能够把关注的焦点普及到更大范围内的公民间。通过分享权力,政府与公民在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协作与支持,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公共利益。

(七)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

企业家总是试图将公共资金划归个人所拥有。但是,将注重经济效益的企业家精神引入到政府工作中来,只会使得政府的工作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政府应当明白,服务对象应该是全体公民,政府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在工作,得面向宏观整体利益,有的时候利益出发点并不一定是非要盈利的,可以是一种价值观的提倡,可以是公民的诉求。这是与注重企业利润的企业家所不同的。因而政府在今后的治理过程中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而不应该将自身视为单单为盈利的企业家。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的描述与分析,公民参与,重视公民权与公共利益是其主要支撑点。新公共服务倡导的是政府最大的作用不是对公民的控制,而是对公民的服务,民主的观念要在公共组织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并且新公共服务理论突破了政府失败与市场竞争的视角,重新来定义政府在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所担任的新角色。尽管新公共服务是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出现的,但与新公共管理理一样面临着不少质疑。对于新公共理论所强调的“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它所针对的是新公共管理所采用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认为其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按照经济与效益原则,力求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尽管在节省财政开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公共服务始终不是根本目标。

三、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整合取向

关于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不能够明确判定孰优孰劣,哪一个能够在未来的公共行动中更具有潜力,哪一个能够更具生命力。两种理论都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又同时存在着不足,但我们更应该将重点放在二者的融合性上而非是二者相互替代的关系上。新公共管理在对当前公共部门的效率低下,公民信任危机以及应对外部变革的挑战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引入企业管理方法和技术,追求经济效益,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对于之前的僵硬式的管理模式有着良好的改善意义,也确实为之后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出现做了铺垫;但在追求对实际问题的改善时,必定要更加强调效率的工具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对价值的追求。而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来看,新公共服务所倡导的公民权,民主,公共利益对于21世界出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来说有着新的解决途径,协同治理,平等协商,共同处理公共利益的政治事务等管理新方式都是有着无限潜力的。在当下,基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产的愈发发达,公民的个性化诉求也愈发突出,如何使公共部门满足公民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呢?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倡导的“为公民服务”的价值指导下,结合公共云服务即借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平台,在网络中掌握各公共部门的拥有的资源与政策执行过程,并以法律与制度的完善为基础,由公民与其他公共机构选出一公共机构作为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机构,能够在有效时间内掌握公民的需求与政府资源的合理输出,以达到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等技术手段,有效了解公民的需求;引入公共管理所倡导的结果引导过程的结果导向手段与根据顾客需要而非自身臆测顾客需求的顾客导向的手段,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公民需求有细致的了解,从而有效针对公民需求来进行服务。如果将新公共管理看作技术工具的形式,新公共服务可以看作是价值导向的形式,也就是说一架音色极其悦耳的钢琴,还需要一位技术一流的钢琴家,二者需要完美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如果不是将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二者明确区分开来,而是将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工具效率与新公共服务所强调的民主价值二者综合起来,也许会为公共管理提供一个有益的方向。

作者:栗宁远 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珍妮特•V•丹哈特,罗伯特•B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石杰琳.反思与超越: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J].郑州大学学报,2011(9)

[3]于伟.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研究———整合的视角[J],社科纵横,2007(11).

篇8

关键词:CDIO;公共管理教育;必要性;操作性

一、CDIO的教育理念及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应用

CDIO是一种工程教育的理念,它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四个流程的英文缩写。CDIO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四年摸索的结果,它体现了工程教育领域的最新改革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 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这些大学的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育大纲,取得了良好效果,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

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工科教育本来就是基于工程实践的。到了20世纪后半叶,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相互脱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工程科学逐渐成为工科院校的主流文化,工程教育经历了从工程实践到工程科学的发展过程。后来工程界体会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次提出开发新的方法:将工程科学与工程实践进行优化整合。所以,我们必须对现代工程实践的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过去十年,国外许多大学和企业一直在努力,希望尽快缩小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不少大的现代企业(如Boeing公司)就公布了他们所期望的毕业生的个人品质(Attributes),同时,工业界也希望对工程师的资格能够形成新的共识。[1](P.3-8)在这样的背景下,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 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

二、新时期公共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的教学处于起始和探索过程中,课程教学主要还是以统的授课方式――“满堂灌”为主。而从学科要求和国内外实践看,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管制、公共交通、科技、住房、环保等非常广泛的领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满足这些要求,需要更多的公共管理实践作为支撑,这也恰恰是公共管理教育的难点。

(二)课程教材编写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实用案例少

中国公共管理学教育在短暂的二十余年发展中还没有建立公共管理案例库。在教材编写方面,现有教材明显案例过少,所积累案例又是以国外的为主,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国外的案例过多,可控性差;案例主要来源于二手材料,真实性差;案例主题局限于琐碎小事,缺乏理论上的敏感性;案例可讨论性差,无法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案例描叙中夹杂着选编者的分析、评论、结论,缺乏客观性。[2](P.193-194)

三、CDIO应用于公共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公共管理教育的特点呼唤CDIO

公共管理学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兴起的学科,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相关的研究才开始进入繁荣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公共管理教育还是探究,在我国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公共管理学是政府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学科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是一门跨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问。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教育应具有宽领域、多角度的特点。与这样的教育特点相适应的是,学习此学科的学生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接受大量的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对理论的理解深度不够,这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入CDIO模式之后,将大大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

(二)公共管理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的脱节严重

与工程教育相比,公共管理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具有更成熟的社会阅读能力,更强的沟通能力和更有效的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除了理论的吸取之外,更需要公共管理实践的支撑。而在我国目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中,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日益严重。建立在西方公共管理学理论上的学科与我国的政府管理理念也有相当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难以达到接收单位的用人要求。在我们当前的大学体系中,著名大学可以依托更多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公共管理实践机会,而一些地方院校则缺乏相关资源,公共管理实践沦为形式。引入CDIO模式之后,将促进学生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直观认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成熟度。

(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国家考试的冲突

在我国,无论哪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要进入公共管理领域都需要通过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这种统一的考试有利于公平选拔人才,同时也对公共管理教育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管理的高级人才,而毕业生在经过难度很高的考试之后,绝大多数又难以进入到这个领域,这就构成了一个矛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是否应该调整?是需要以应试为最终目标还是提升素质为最终目标?在目前的公共管理人才选拔机制下,以提升学生公共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才是相对实际的教育规划。这就更需要通过实践,通过CDIO培养体系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CDIO应用于公共管理教育的操作性分析

(一)确定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的理论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根本性的问题。学习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第一目标当然是进入公共管理领域。但是,在目前的公共人才选拔机制下,大批学习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被选拔机制淘汰,无法进入公共管理领域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管理者必须直面这个终极的问题。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目标定位就是确立愿景(vision)。这种愿景的提炼可以借鉴工程教育CDIO模式。即由一些现代大型公共管理服务机构公布了他们所期望的毕业生的个人品质,同时,由公共管理机构对公共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新的共识,最后由专业研究机构提炼成愿景。在愿景的指导下,各利益相关者基于共识推出基于公共管理CDIO的能力大纲,并制定相应的基于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标准体系。

(二)确定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的操作体系

公共管理教育引入CDIO模式后将产生全方位的变革。从操作层面上讲,教育者、教育工具和受教育者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首先,是对教育者的挑战。传统的从事公共管理教育的大学教师往往实际公共管理经验较少,这是比工程教育CDIO更大的挑战。大学公共管理学类教师的CDIO实训就成为教育者必须要面对的能力挑战,他们应成为首批的学习者和首批的教学实践者。其次,教育工具也要适应CDIO模式的要求。教育工具变革首要的是教材的变革。即使从世界发达国家公共管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结合的难度也远超过工程教育。在我国,这种脱节现象更加的严重,这就对公共管理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CDIO模式异于大学前教育的应试模式,从大学前的注重考查IQ到大学后的注重考查EQ,受教育者的竞争心理认知将发生新一轮的“洗牌”。

(三)确定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的保障体系

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变革是教育资源的深刻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保障性支持。首先是管理机构的整合。全国范围内,可以由教育部牵头,各个地方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具体到省级及地市级,组成由地方政府各部门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的各高校代表组成的高校公共管理教育CDIO实施委员会,由教育部门负责召集,负责整体策划公共管理类大学毕业生的CDIO规划和实施。其次,是资源的整合。公共管理类CDIO模式的实施需要人才储备的支持和资金的支持。对大学公共管理类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标准都需增加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公共管理教育加大投入、学生学费适当提高、社会募捐等多种方式,多元保障资金的稳定投入。再次,是观念的整合。虽然公共管理教育是以培养公共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但面对进入公共管理领域的高门槛,还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开拓意识,培养能够适应私营管理领域的公共管理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宽阔的领域。这需要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观念的整合。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