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科研诚信培训8篇

时间:2023-07-21 09:15: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研诚信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研诚信培训

篇1

一、改革理念

目前,通信的“三网融合”正在实现,固定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无线(移动)通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以及移动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是当前的技术热点。前些年,高校的通信网实验室建设基本上是基于有线传输平台的程控交换和计算机网络,不能实现无线通信接入和个人移动通信接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2009年获得了浙江省财政资助实验室“移动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室”的立项。该实验室以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架构,以3G标准建设技术平台,使信息通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目前通信领域所应用的技术保持同步,保持对教学和科研的前瞻性支持。在此之前,我校和浙江华为通信技术公司已开展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合作,一个小型的3G标准无线基站和接入网系统的硬件平台已基本实现。以上述3G移动通信实验室为平台,以移动通信专业方向为切入点,通过和国内知名通信企业华为公司的深入合作,在师资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课程教学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其目标是:提高通信类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能力,以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为通信行业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开发培养高质量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通信专业建设水平,使之逐步向工程教育方向发展。这里所指的产学研是指:“产”,接收人才输出的用人单位;“学”,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科研环境和学科发展情况,指将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已有的科研力量、环境和校外资源联系起来,共同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培养计划和实践环节。无数国内外教育实践证明,产学研一体化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的思路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思路如下:1.改造课程体系对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无线通信模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整合原有的课程(数字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络、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通信标准与规范等),删除陈旧的内容,减少理论部分,合并重复的内容,以“轻理论,重应用,强实时,合需求”为原则、以3G移动通信系统(以一种制式为主)为主线重新构建该模块的教学体系,以系统级、网络级的综合知识与技术为重点,保持教学内容对专业核心技术的跟随性。2.改革实践教学在3G移动通信接入网设备平台的基础上开发设计性、综合性和系统级的实验,使得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原理验证性实验和仿真实验过渡到以掌握实际系统技术为目标的综合性技术训练。传统的模拟实验设备,比如实验箱、模拟操作台等,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上的确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实际工业系统上的技术训练应成为专业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在系统级和网络级的设备、技术的综合实训中,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融合和交织使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达到对整体专业技术的综合理解,并具备针对此类系统的基本工作能力。3.师资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研究生到知名通信企业参加接入网、设备平台、网络规划优化等方面的新技术培训,选择部分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参加岗位认证。在通信技术更新迅速的现实状况下,虽然靠教师自学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于从时效、质量和整体水平上得到保证,因此培训是必要的手段。只有具有实际工程技术的教师才能开展以工程技术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教师在企业的培训还可以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企业大学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工程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校企联合实验室平台上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岗位认证的相关内容,与企业资深工程人员一起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教师走进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企业人员直接来校讲授课程;针对就业岗位需求,联合开展针对性强的实习实训项目;联合进行移动信息终端和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技术研发,建立长期和牢固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办学关系。四、结束语针对当前移动通信教学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移动通信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的理念和思路,并在师资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通过此次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希望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作者:金小萍 金宁

篇2

关键词:培训模式;新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74-01

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力量,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尤其是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关系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因此,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是事业顺利进行的保证,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

一、构建新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原因

1、课程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七年了,宁夏作为第一批课程改革的实验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已基本成熟,新课程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重要阶段。然而,在我们的前期调查中发现,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表面认可,事实上是排斥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按自己以前的方法教学。二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到位,使得该工作在进行时,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的情况。三是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还是沿用传统理念,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重失调,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分科课程一统天下,学科间缺乏整合等;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生活,课程实施中重“教书”和“背书”,使教学失去素质教育的功能的情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重选拔、轻发展的现状仍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2、课程培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需要开发多样化的、过程化的、积极参与的培训类型与方式,需要有一套适合新课程理念的便于操作的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以下问题:

第一,培训层次低。受条件限制,宁南山区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自己走出去的机会太少,接受高级别的培训很少。由骨干教师组织的校本培训,理论深度不够,培训层次普遍较低,简单模仿导致对新课程实质认识的模糊和走形,进而导致培训效果的逐级衰减,已经成为阻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二,培训模式单一。集中讲授是本地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即使有少量的研讨和实践活动,由于培训者自身理论驾驭能力不够,要么流于形式,要么简单模仿,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培训内容针对性差。通识培训仍然是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学科培训严重不足,培训中教师缺乏实践方面的锻炼,影响着参与培训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已成为教师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兼之当地教师的基本素质较差,如果新课程培训只停留在理念层次,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困惑、茫然和不知所措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培训的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个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无法对参训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只要不缺勤,都能拿到结业证书,学好学坏一个样,这大大挫伤了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加之有的培训目的不明,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参训人员的需要,他们感到培训的实际效果不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高。

二、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1、集中式培训

集中式培训有教师集中式培训根据项目的设置情况,必修项目的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或专门指定对象,根据信息技术部安排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在规定必须完成一定的课时中,让老师对课改背景、理念与目标、课标解读、课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等较全面了解与学习,努力培养一支具备实验新课程标准,完成新教材试验任务,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开发能力和承担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教师队伍。由于专业的差异,导致有些培训内容相应的不同。所以除了应该参加的必修项目之外,教师还需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选修项目。集中式培训便于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态度、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

2、探究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指那些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参与式教师培训是在参与式的氛围中,使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如何可以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参与的积极性很关键,要做到这样,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培训参与教师方面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二,作为为培训的主持人任何设计整个培训中的各个环节非常的重要。不禁让我想起,在我各种的关于教师的培训中,就是少了一种激励的机制始终可以调动人积极性。

参与式教师培训把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作重要的资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经验,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参与式培训之所以比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更受大家欢迎是因为教师是在“做中学”。这种过程中的学习是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学到的东西会比平常要多,印象会更深刻。

3、送教下乡式培训

自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为配合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各地进行了许多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三个薄弱之处:一是很少送培下乡;二是广大农村中小学的一线普通教师很少参加县级以上的培训;三是几乎没有进行新课程教学操作系统培训。“送培下乡”是一种推行“研训一体”工作机制的一项实践型培训模式。该模式由培训单位抽调有关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精干的讲师团,按年安排一定学科的教学观摩(或讲座)穿梭于各乡镇把具体、实用、鲜活的新课程教学案例和“现场直播”式的教学研讨方法直接地送到边远的农村小学。是一种进行较大规模的现场交流、互动的为偏远乡镇或薄弱学校给予有效的现场指导活动。

教师发展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研究和更多的实践。

参考文献:

篇3

一、如何灵活的把握新教材

由于新课改的理念有所变化,所用的教材与旧教材已不尽相同了,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我们研究教科书也认识到了这点,例如:必修1中《摩擦力》一节的教学,可以引用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摩擦力的广泛性;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的《追寻守恒量》可以以体验守恒思想为目的,与第二节《功》两节内容合在一起学习,像这样的具体问题应灵活处理。在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以及有用的结论后,可以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再补充上,以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等。这些教材也是给我们广阔的空间,我们不断地挖掘符合教材的教学内容。

(二)教材能让我们开创更多的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新课改要我们教师不仅备好教材,更重要的要备好学生

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新课程期待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有转变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然而要做好“主导”比做好“主演”更难。所以在新课改中教师都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引导、辅助的位置上。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从各个角度告诉学生珍惜环境,通过和自然的接触,去领悟大自然的神奇与博大,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是关爱他人,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新课程对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实践能力和互相协作的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新课程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能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与有限的课时相矛盾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时间多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我们每次开研讨会时谈论的焦点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究式教学一定要坚持,但探究的力度可以轻重缓急,该探究的地方一定要探究,有的探究内容可适当放松处理,从而节省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一名新课改一线物理教师,头脑中一定要有新课改的理念,要有探究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改中留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篇4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

在农村的中小学教师中,大部分老师都认为参加培训很重要,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情况下。需要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但也存在一小部分是迫于形势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出自自身的愿望。另外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对教师的培训主要是在教学技能、课堂管理和师德教育上。培训的内容和现实的情况有很大的脱节,没有针对性。培训机构往往是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然后结合自己的资源进行培训方案的制定。对学员的年龄组成和教学水平没有全面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培训的初衷。另外对于培训的资金这一块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比较高级的国家培训和省市级教师培训的资金是由财政直接拨款,对于参加的教师来说,相对感到满意。

二、影响中小学教学培训工作的原因

(一)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少且不均

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是很愿意参加教师培训的,但在现实中这种机会却并不多。名额少是很大的原因。教师的培训名额往往由上级部门进行分配,在分配上给农村教师的本来就不多。而且在学校对参加培训教师的选拔上也缺少合理的规划,造成一些教师或领导多次参加,而真正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却鲜有机会。甚至于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由于交通或者其他的因素,根本就分配不到培训名额。

(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培训目标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政策,农村的教育不断的跟随城市的模式。广泛的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农村的教师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年龄差距大,教师数量少,学科发展不平衡和教师学历层次低。另外在培训时,培训的内容参差不齐。很多老师抱着学习的激情去,却发现培训的内容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的作用。很多的培训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培训仅仅是走过场,应付了事。

三、提高教师培训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培训的基本原则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培训的目标性要准确,达到教师的满意才能说明培训的效果好。因此,培训前的认真调研必不可少,要根据教师自身的需求来设置培训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二)培训的迁移与发展

教师的自身的发展有着阶段性的特征,教师所关注的东西随着不同的阶段而不同。因此,培训也应该遵从这个原则。针对不同的阶段来改变培训的模式和内容。把教师的需求作为教师培训专业化的一个要求。教师的培训不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还是知识和技能迁移的一个过程。培训必须真正的落到实处,才可以真正的使广大教师收益。

(三)培训的新理念

现在教育上有一种“生本教育”的新理念,其主张教育乃是以生命为本。强调突出学生、突出合作、突出学习、突出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对传统“师本教育”的一种传承。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否和学生在课堂上达到一种默契。也是教师培训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要使教师成为一个学生的引领者,引导他们去学习,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篇5

校本培训是新课改背景下师资培训的一种新形式,它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对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把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学校行为,这是一种灵活而持久、经济有效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

新课程改革以来,实践一再证明,要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培训必须以技能改变训练为基础,进行全面系统的新技能训练。而这种训练的最佳方式就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最大特点在于研训一体,有效地将培训与教研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研究中达到培训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校本培训模式,我们对传统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作了全方位的修正,进一步整合了培训、教学、教研,架构了一个更加符合新课程背景下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模式——主题教研校本培训模式。

第一步,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开学初,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与部署下,在分管学科领导的指导与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搜集一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校本研训的几个基本“主题”。“问题”来源于教学一线,来源于教师实际,学科教研组由此提炼出“主题”,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利于教师接受并主动投入。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学科教研组长在认真“提炼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并按照“学习-备课-课例与研讨-总结”的步骤,依次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流程清楚,要求明确,便于操作,也便于督促检查,为校本教研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深入学习,交流研讨。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在学科校本研训规定时间,组织学科教师深入学习,提出中心问题;再由提前学习的学科教研组长或教学骨干进行引领式解读,并进行交流研讨等,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主动有效建构新理论,学习新方法。

“主题化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是校本研训的基础,保证了校本研训的方向和深度。

第三步,明确任务,达成共识。

确立了研训主题,每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承担一个或几个小问题,查找有关资料,教研时进行交流。接下来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学科教师集体将理论主动运用于实践的基础平台,是理性智慧向实践智慧主动转换的基础桥梁。

第四步,课堂实践,印证预设。

教学的过程就是研训主题研究的过程。教师要思考怎样把自己的设想变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并通过课堂教学对预设进行验证。教师在这个阶段特别要加强材料积累,如典型案例、教学实录等,为总结提供真实有力的论据。“课例观摩与研讨”是校本研训的中心环节,它是理性中的实践,是实践中的思辨。它能促进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实现智慧的高效生成,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深层次提升。在分管领导指导、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与组员认真总结主题系列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培训,努力促进学科教师将研究成果化为自觉行动。

第五步,深化研讨,总结反思。

主题研训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一个研训主题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想,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要分析得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下一阶段的研训主题。

篇6

一、伴随新课程诞生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是一种过程,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校本”的意蕴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校本”体现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的关系是:“校本教研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课程开发是落点,校本管理是保障”。因此,“校本教研”的要义在于其“校本”的观点;研究问题应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校教师、研究的过程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研究的结果应直接用于学校教学的改进。因此,伴随新课程诞生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必须为新课程服务,必须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情,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材服务。学校、教师需要什么就产生什么样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

二、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是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共同发展的最佳境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为补充。校本培训是区别于上级主管部门或教师培训院校组织开展的培训而言,主要任务是侧重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侧重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校本教研是区别于教科所开展的教学研究而言,主要任务是侧重备课、讲课的研究,侧重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校本培训的开展,可以为校本教研提供理论和学科知识基础,因而校本培训的内容或题目应来源于校本教研,解决校本教研中所发现的教师在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方面的不足是校本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校本教研又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同时,为校本培训提供培训的依据。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目的都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将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有机整合,将能使这两者的内涵更丰富,指向性更明晰,效果更显著,最终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得以提升,学校的教学特色得以凸显。

三、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应以各种可操作的实际内容为载体。1.以课例为载体。课例校本教研体现在“提炼问题——合作设计——教学行动——对话反思”四个程序进行。

提炼问题——教学中真实的困惑与需要是校本教研的直接来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习惯,倡导教师经常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合作设计——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后,在未来的一系列研究设计中寻找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时主要考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会碰到什么实际问题”、“如何依据教学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教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采用什么策略”等等。

教学行动——将“设计”付诸于实践,引导执教教师不追逐所谓的“热点”而放弃实用,不迎合听课者的口味;引导执教教师、听课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实施“教学设计,解决教学实际中的真实问题”。

对话反思——上课后,教师们带着探究的问题进行参与式集体教学评议活动,一般由“说课、议课、收集案例、写教学反思”四块组成。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课题研究不仅是中小学一项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科研活动,而且也是清醒睿智、理性远见地拓展教师学习渠道、提升教师探究能力、开展校本培训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将课题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策略的独特意义在于:一是培养教师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二是历练教师实践反思探究能力;三是激发教师协作整合运用能力。

学校鼓励教师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解决本校或本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题系统,形成人人有课题,全员参与、协同攻关的局面,使学校课题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亮点。经过三年的努力,教师们基本达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共识。

四、应以制度和兴趣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内在需求。伴随着新课程实施过程产生的校本教研也是一次变革,必须被教师所接受,即成为学校、教师的内在需求,否则只能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和形式上的倡导,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教研格局,通过建章立制与激发兴趣等途径拉动教师积极参与的内在需求,使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制度。

五、实施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基本过程应该是“问题——设计——行动——总结”的循环往复,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策略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有针对性创造开发。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等可在此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不同的有创造性的教研模式。如:学校引领式:“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课题研究式:“问题——综述——调查——计划——设计——实施——总结”;课例反思式:“剖析——反思——例证——明理”;问题研讨式:“收集问题——搜集资料——反思实践——改进实践——总结反思”;资源共享式:“发掘专长——引领学习——实践应用——案例分析”;自我反思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讲述故事——提炼成文”。等等。

篇7

2012年7月,英国研究理事会等八个部门和单位签署的《维护科研诚信协约》(以下简称《协约》)正式对外公布。《协约》旨在提供一个国家层面的关于良好科研行为及其治理的综合性框架,使政府部门、公众和国际社会确信英国的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严谨与诚信方面的最高标准。

签署单位希望达到四个目的:(1)更好地协调现有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2)更有效地促进英国科研诚信建设情况的交流;(3)鼓励有关部门和机构担负起责任,使其制度更加透明;(4)激发人们反思目前的相关实践,找出可改进之处。

签署单位致力于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1)在所有科研环节坚持严谨与诚信方面的最高标准;(2)确保开展的研究遵循适当的伦理、法律和专业框架以及相关的义务和标准;(3)维护以良好治理、最佳实践和支持科研人员发展为基础的崇尚诚信的科研环境;(4)采用透明、健全和公平的程序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举报;(5)共同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定期且公开地评估工作进展。

二、《协约》将促进英国科研诚信建设的协调配合

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部长戴维・威利茨在为《协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这是首次建立机制,使科研领域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一起总结经验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协约》的签署单位包括英国研究理事会、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苏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威尔士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北爱尔兰就业与学习部、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英国大学组织和维康信托基金会。《协约》同时还得到了商业、创新与技能部等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的认同与支持。

《协约》的签署是英国在国家层面协调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重要一步,其框架和内容与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科研诚信前景工作组、出版道德委员会等以往的工作和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在1999年,英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应当建立科研诚信方面的全国性指导与协调机构,但当时一直无法确定如何启动相关工作,而有意尝试的机构也因工作难度太大而被迫放弃。2006年成立的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及其前身――英国健康与生物医学科研诚信专家组开展了许多工作,包括提出一些得到广泛接受的规范和指南,为各类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有关良好科研行为和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举报方面的咨询意见。目前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作为公益性慈善组织,得到英国许多研究型大学、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等机构的资助。

2009年,英国研究理事会、英国大学组织等机构共同成立了科研诚信前景工作组。该工作组在2010年完成的报告中分析了当时英国科研诚信建设的制度安排及有关方面的需求,提出在科研机构承担科研诚信建设主要责任的同时,应当在国家层面采取联合行动:通过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咨询与支撑机构,以确保相关政策、规范和标准的一致性,并提出了有关机构设置、职责范围等方面的九项具体建议。

《协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英国医学杂志》与出版道德委员会于2012年1月通过的《关于英国科研不端行为的共识声明》中的部分建议,包括科研资助机构有义务要求有关科研机构负起责任,如要求各机构都任命一位高层管理人员作为科研诚信官员。

三、英国的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英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与我国的科研诚信建设实践有很多共通之处。我国于2007年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目前联席会议由12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五年来,联席会议开展了一些工作,如联合《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组织落实2010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的精神。我国的《意见》强调有关方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社会参与和科技人员自觉行动。而英国的《协约》也是动员和协调资助单位、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力量,利用现有制度安排促进相关工作。

通过分析《协约》的内容,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理念和强调的重点工作为我国深入开展科研诚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1.确不同阶段科研诚信建设的重点

《协约》的制定与签署,表明英国政府机构更加重视科研诚信问题,也促进有关各方更加公开地讨论科研不端行为。《协约》有针对性地强调了一些工作重点,包括不同主体承担各自的责任,促进相关工作的公开与透明,以及补充完善现有科研管理制度。

在我国2009年的《意见》中,也充分阐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科研诚信建设所涉及的机构、法律、政策、机制、支撑和协调等要素都十分复杂,且受到现有制度安排的约束,致使很多问题不容易得到解决。今后我国应发挥联席会议等制度的作用,深入开展工作研讨与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统筹协调,稳步推进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

2.不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

科研诚信建设是不断发展与深化的过程。《协约》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改进问题的措施,如用人单位每年应向其决策机构提交科研诚信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应公开对科研不端行为举报的调查处理结果,以及《协约》签署单位举办年度论坛,评估整个科技界科研诚信建设的进展并总结经验。

我国科研诚信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和调查处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等。而通过经常性地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特别是总结我国每年科研诚信建设的整体进展,确定完成某些工作的时间表,将更有效地促进关键问题的解决。

3.建立适当的调查处理举报程序

《协约》明确了用人单位需要建立调查科研不端行为举报的透明、健全和公平的程序,并使之适应科研活动发展变化的需要,同时确保调查人员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授权。

目前,我国也迫切需要完善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举报的政策和程序。尽管我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一般都制定有调查处理程序,但在调查人员的资格条件、调查处理程序、调查的质量标准、惩戒措施的设计与实施和保护举报者等方面都还不尽完善,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实践有组织地进行深入探讨。

4.建立科研诚信建设的咨询与支撑部门

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和出版道德委员会等机构为英国科研诚信建设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包括组织制定规范、标准和指南,接受各方面的咨询,并在其周围集聚了许多热心而有经验的专家学者。

在我国还缺乏像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那样的咨询与支撑机构,现有不同层面的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机构在工作人员数量、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投入精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从而需要依靠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承担研究、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支撑。实践表明,制定学术规范、教育培训,特别是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举报等工作需要由具备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承担。为此,我国应建立为科研诚信建设提供支撑的专门机构,由其承担或组织开展一些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和咨询工作,同时广泛联络科研诚信方面的专家与有经验的管理者。

5.注重科研诚信环境建设

《协约》突出强调了科研诚信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包括资助机构和用人单位发挥导向与管理作用,在现有资助和管理体系中嵌入科研诚信方面的要求。

通过完善科技资源分配、考核评价和奖励等制度措施可以促进科研诚信建设,已成为我国科技界的共识。目前需要结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培育良好科研环境方面的责任,其中可借鉴英国的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框架和职责分工,在其中嵌入科研诚信建设的制度安排,促进在全社会、科技界、机构和团队等不同层面都形成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作者:孙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3年5月5日至8日,第三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等部门都派出人员与会。

篇8

论文关键词: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教学”不再是现代大学的唯一职能,而是趋向“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整合。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重大科研成果往往与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区域经济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高等教育已成为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为此,世界各国纷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通过强化科研职能,积极寻求有效模式促进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发展。但是,高校科研职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高校学术界中出现了抄袭、剽窃、篡改、一稿多投等现象,高校教师的行为、高校课题申请的腐败现象等,无一不损害着国家科学界的声誉,阻碍了国家科技的发展。科学研究应提倡诚实守信,科研诚信应该是科研工作者开展科研活动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科研诚信的实现关系到科学事业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也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通过探讨高校科研工作有违诚信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主要动因,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构建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有效措施。

一、关于科研诚信

对于科研诚信(research integrity)的定义和内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美国学界提出的科研诚信概念是相对科研不端行为而言的。他们将科研诚信定义为:在申报、开展或评审科研项目过程中应用诚实、可验证的方法,提交的科研成果报告应遵守相关的规章、条例、准则和公认的职业规范或标准。美国学者认为,科研诚信讨论的重点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诚实性和客观性问题,它能够衡量科研人员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科研诚信是科研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中最核心的东西。中国吉林大学的刘辉博士在其《科研诚信问题研究》中提出,科研诚信是指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包括组织者)在科研活动中实事求是、诚实守信,遵守科学价值准则、道德准则以及科研活动的制度规范。刘辉博士认为,科研诚信的内涵应具有多层次性:科研诚信的主体;科研诚信的范围;科研诚信的内容结构。其中,科研诚信的主体确定了,科研诚信的范围也就相应明确了。

二、高校科研有违诚信的表现形式及其发生动因

1.表现形式

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度理性的活动,它要求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一种诚实的、负责任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来开展科学的研究工作。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仍有不少教师有违这一要求。

(1)在科研工作进展过程中,一些严重违背科研诚信原则的不端行为,如剽窃、篡改、捏造等屡屡发生。

(2)现阶段,高校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学术泡沫严重。科研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创新的理性活动。但部分教师为了眼前的利益或因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往往从以往他人的研究当中选取一些陈旧话题,重复研究。这些所谓的研究,非但没有方法上的创新,更无知识上的新发现,有的仅仅是科研经费的等公共资源的浪费。

(3)现象严重。在高校当中,已经悄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据报道,我国2009年的销售额近10亿元。

(4)项目申报存在学术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学事业的日益重视,国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逐年提高,部分高校和教师也把国家在科研工作上的投入作为本单位和个人创收的重要途径。在这种不良思想的驱动下,部分高校以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开始了项目申报的“攻关之旅”,由此而滋生了诸如权钱交易、吃科研经费回扣等学术腐败行为。这些与科研诚信相背离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高校作为社会道德的“灯塔”的作用,也损害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发生动因

(1)个人科研道德失范。科研道德失范是指科研工作人员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有意违背了科研工作所应遵循的求真、求实、求新的原则,从而采取欺骗、剽窃、篡改、捏造等非正当手段来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这些不当行为的产生是与高校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水平的下滑以及科学研究精神的缺失分不开的。在我国高校,教师通常都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作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人民教师,二是作为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因此,作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要比仅仅承担教学任务的普通教师有更多的职业道德责任。这些责任是:对真理有锲而不舍地追求;对科研过程的所有发现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隐瞒、不夸大、不擅自篡改数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发现给予充分地尊重,不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发现据为己有或不恰当使用;能够恰当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的价值,不能因为一些眼前或潜在的个人私利而对他人或自己的成果价值进行不恰当地评价;应在法律和伦理的范围内,对研究对象(包括人和动物)进行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并充分保障被试的各项权利和福利。但从目前高校屡屡发生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事件来看,高校教师并不是都能遵守这些科研道德规范的。

(2)高校内部科研诚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科研诚信的遵守不仅取决于科研工作者个人的道德操守水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和社会对科研诚信监督的能力和水平。高校和社会对高校科研诚信的监督和保障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机构建设;二是制度约束;三是技术监控。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已经在上述三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在机构建设方面,教育部于2009年成立了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主要承担制订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组织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研究及宣传教育;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组织对重大学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宏观指导、督促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等。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有相当建树。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并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科技部则于2006年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09年,科技部、中科院、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制度文件。在技术监控方面,有中国知网(CNKI)研制并被我国高校学报系统广泛使用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上述措施的实施,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一些高校根据这些便利条件,开始着手建立自身的科研诚信监督体系。但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高校内部的科研诚信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一是高校内部设立起来的学风建设办公室或领导小组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众多学风建设机构的职能主要定位于学术不端或学术腐败事件的处理工作上,工作方式较为被动。二是并非所有高校都相应地制定了科研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一旦发生学术不端或学术腐败事件,高校并不能从制度上寻找合法的惩罚依据,最终也将会不了了之。三是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使用面不广,在项目申报、成果鉴定等领域并未完全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3)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缺陷。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科研取向。好的科研评价机制会激励科研工作人员在科学的求真、求实、求新精神指引下大胆开展开拓性的科研活动。而“不好”的科研评价机制只会使科研人员只顾眼前利益,挖空心思迎合制度制定者的短期目标。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获奖级别日益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各高校为了能在高校综合实力排名中占据有利位置,纷纷采取各种科研激励措施。为了配合科研激励措施的实施,各高校往往会制定出相应的科研评价体系。从目前各高校所公布的科研评价标准来看,大部分高校都以教职工所获课题级别的高低、所获经费的多少、发表学术论文的多少、刊物的级别以及成果获奖的级别等做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和标准。并且众多高校都明文规定了教职工每年所应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否则就不能享受相关的津贴待遇。有些高校还进一步将科研工作量量化为分数,这种做法被戏称为“争工分”。在此种科研评价机制的指引下,很多高校的科研工作者都放弃了那些耗时较长并且有可能不能取得直接效果的科研项目,还有些科研工作者则可能为了立竿见影的经济利益或学术荣誉,而采取种种有违科研诚信的行为,如通过“走后门”拿项目和剽窃他人成果等等。

三、构建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有效途径

1.加强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教育

西方国家是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在西方,它们的大学大都非常重视对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把科研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西方各国的学术道德教育已有长期的历史而且普遍存在,不仅在大学中营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氛围,还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对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进行教育和熏陶。中国可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在高校科研管理内部建立相应的学术诚信条例,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道德教育活动,如每学期对高校教师进行“道德诚信”、“学术规范”系列讲座,每月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惩治”等短片教育,以及对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诚信月”等学术诚信培训活动,此外还可利用校园网、图书馆进行实际的学术道德教育宣传等等。除了对高校教师进行严格的学术道德培训和诚信教育外,还引导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经常性的教育,甚至也对硕导、博导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可要求他们在一些文件上签字,如若指导的学生出现科研不诚信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加强高校科研诚信保障制度和机构建设

在西方国家,学术道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得到了高校各个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甚至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进行有效地科研监督管理,各高校还建立了权威性较强的管理机构,甚至还临时成立调查小组紧急调查和处理科研不诚信行为。在中国,各高校都制定有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也有详细的学术规范条例。但是出于行政管理为主的科研机构,其科研监督和惩治机制未能很好地体现,有些高校甚至只有科研奖励制度,而没有相应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置、惩治制度和措施。因此,我国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学风建设方面的制度,使得高校内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能够依法得到处理;另一方面则要求成立相关的学风建设领导办公室,专门负责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及处理工作。

3.构建更科学、更合理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的科研行为起着引导、协调和控制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高校当中发生的许多有违科研诚信的行为都与高校的科研评价的导向性有关。因此,作为高校来说,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1)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那种只注重眼前利益,追求“短平快”的工作思路,多了解科学研究工作所具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从而将科研工作的成效放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去考察和衡量,如针对一些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应给予科研工作者以充分的时间,而不必要求他们必须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同时,高校也不应因科研工作人员未能发表研究论文而减少相关的待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