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09:15: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对外投资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国企业 对外投资
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在其本身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境内外的其他单位进行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的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条件下,企业对外投资已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动因
(一)国家对企业的“走出去”政策
“走出去”是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以此增加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促进产品的多样化,改善本土市场的融资渠道,提升中国公司在欧盟和美国市场的品牌力量。
经常账户顺差意味着对外投资净额在增加。在中国,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即经常账户顺差没有体现为企业的对外投资,而是转化为国家的外汇储备在增加。这种国家代替企业的对外投资模式在金融危机前已经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包括资源配置上的效率损失以及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引起的宏观稳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国开始从政策上放松对企业对外投资的管制,并鼓励企业“走出去”。
企业对外投资用汇约束逐渐降低甚至取消,过去在外汇管制情况下受到用汇制约的投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同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也开始规范和简化,并明确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始制定和实施一些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
(二)中国企业有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广泛积极地加入世界经济中。中国不具有优势的上游生产活动往往在国外,为了寻求供应方的稳定,避免外部冲击对供应链和整个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为了在整个生产链中获得更大的增加值。中国企业具有向国外零部件、能源、资源甚至研发等上游价值增值活动进行投资的战略需求。而且,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也使得企业逐步有了对外转移生产能力和寻求技术升级的需求。
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现状
2000年以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此后,各大商业银行明显加快了国际化和海外布局的步伐。尤其2009年前后,中国金融业海外投资的规模更大,也更加引人注目。在这一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5亿美元,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年均增长48%,尤其在增长最快的2003-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57%。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671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对外直接投资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外资源能源、市场服务和先进制造业这三个领域,这既不是为了规避出口成本上升的水平投资,也不是为了分散生产的垂直投资。中国的对外投资不是产业转移模式,而是直接投资到自己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这一对外投资模式可称为“价值链扩张型”投资。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中国企业已成功在海外立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外资产和利润的占比逐步上升。2009年底,中国海外银行(含港澳)资产和利润分别占到总资产和利润的20.07%和24.57%,中国工商银行则分别占到3.27%和4.74%,从这两家商业银行海外资产和利润占比的情况来看,国外经营的盈利状况要好于国内。而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采取了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三是中国企业正在全方位地“走出去”,加大海外布点和投资力度。
三、政策建议
第一,以多种企业联合方式共同从事海外投资。近年来,出于降低投资成本或出于规避政治风险的需要,类似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日益注重联合国外企业进行海外项目的收购活动。如2005年中石油和印度石油联手收购加拿大石油资产一案中,我国国有企业联合他国的企业一起进行并购,也是一种为了降低他国针对我国企业的歧视态度所可以采取的方法。在能源与资源产业“走出去”战略中,应开展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国有出资,民营出力,做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最终实现双赢。
第二,不断改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企业虽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和国际上的大型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仍然有很多弱点,比如管理体系官僚化、机构过于臃肿、集团与下属公司间的关系没理顺等。因此,我国政府在国际战略制定和实施中,应更加重视和支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理顺政企关系;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企业体制及其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适应国外监管环境。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机构和欧美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从2012年摩根士丹利出现的巨额亏损来看,发达国家有可能进一步加强监管立法或执行力度,从这一点看,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想在全球立足,必须对国外的监管环境有所了解。
第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国际经营风险与国内经营风险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小步慢走,不断改善内部治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枝仲.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J].中国金融,2013(01).
[2]何帆.中国对外投资的特征与环境[J].中国金融,2013(01).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现状 潜力
一、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不足
尽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发展初期,当前的投资现状与预期的投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1.对外投资整体规模较小
《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虽然近几年来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有上升,但是总体对外投资规模仍然较小。在所有进行过对外投资的受访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现有对外投资规模小于500万美元。对外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占20%,其中超过1亿美元的仅达到6%。另外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区域还比较有限,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 投资的区域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将会有所减小。
2.对外投资绩效较低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政策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出了国际经营的步伐,但对外投资收益率较低。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对外投资的三分之一是亏损的,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持平,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境外投资是低效或无效的。有关调查显示,沿海地区过半数的企业海外投资是不成功的。UNCTAD开发了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OND), 如果某国(或地区)的OND为1,意味着该国(或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某国(或地区)的OND大于或小于1,意味着该国(或地区)的绩效高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UNCTAD的计算结果表明,在2001年―2003年间,中国OND为0.15,排在第58位,由此可见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绩
尽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状况与预期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快速增长势头,并且已取得一些明显成绩。
1.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
从时段上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企业才真正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迄今不过20余年的历史。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增速不断加快。2002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27亿美元,2007年则达到265.1亿美元,五年增长了近10倍。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56%。特别是相对于2006年,2007年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2007年投资总量同比增长25.3%,其中:新增股本投资86.9亿美元,占32.8%;当期利润再投资97.9亿美元,占36.9%;其他投资80.3亿美元,占30.3%。截至2007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179.1 亿美元,流量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4个,较上年增加17个。
2. 投资模式不断创新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因此,初期投资多以试探为主,通常采取合资方式。但近年来的投资模式不断创新,投资办厂、兴建生产基地、构建营销网络、跨国并购、参股等方式逐渐开始兴盛。2005年,以收购、兼并等方式完成的直接投资总量约占当年流量的50%,境内投资主体对境外企业贷款形成的其他投资占直接投资的43%,以投资控股为主的商务服务业投资占当年流量的40%。同时,并购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国外企业或者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技术资源,以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全球品牌影响力。
3.区域分布日趋广泛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广泛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外投资的区域分布越来越广。目前,全球五大洲173个国家和地区有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投资覆盖率达到71.2%。以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为例,亚洲国家依然是我国最大的海外投资目的地,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其中2007年投资存量达到792.2亿美元,占当年存量的67.2%,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对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2007年存量达到247亿美元,占当年总量的20.9%,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再次是欧洲和非洲,分别占当年存量的3.8%,其中欧洲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国家,非洲主要集中在南非、尼日利亚、苏丹等国。最后是北美和大洋洲,分别占2007年存量的2.7%和1.6%。
4.行业分布不断拓展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领域不断拓展。从流量看,涉足行业不断增多。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采矿业、金融业等领域的投资占到当年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91%,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从存量看,行业分布比较齐全,2007年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和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合计占存量的80%。
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只20多年的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现实状况与预期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呈快速发展之势,且伴随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普遍意识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深厚潜力,并把中国列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因此,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不足及取得的成绩,克服不足,扬长避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大有潜力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商务部: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告,2008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于铜矿的需求也与日俱增,2010年精铜消费达到781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41%。目前我国铜冶炼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已达70%,为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就要获得安全、持续、低廉的铜矿石原料。同购买铜矿原料相比,中国铜矿企业走出去控制国外铜矿山,就更符合国内对铜矿石的需求。
一、中国铜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4247.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3位,较上年末提升4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仅相当于美国对外投资存量的9.4%。2002 - 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44.6%。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85.8亿美元,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五。截至 2010 年底采矿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57.1亿美元,累计投资达446.61亿美元。
智利、秘鲁、美国、中国以及印尼是世界铜矿山生产的超级大国,这五国2009年的铜矿产量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61.32%;铜矿产量的前12个国家的产量之和是世界总产量的86.19%。从2000 年开始,我国开始积极地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鼓励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铜资源丰富地区进行投资开发。在扶持政策以及自给率下降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铜矿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步伐不断加快。
我国的铜矿企业:包括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大冶有色、甘肃白银、中国铝业、中矿集团、中国五矿、紫金矿业等,近年境外获得投资权益铜资源储量超过4000万吨。其中中国五矿、紫金矿业海外铜资源控制量约2780万,计划产能60万吨/年。但由于海外投资环境相对复杂,这些项目能否顺利按时投产还有待进一步确认(见表1)。
二、铜矿产业投资特点
(一)铜矿产业投资的高风险性
铜矿产业投资的高风险性不仅体现在勘察阶段,找矿成本高,找矿难度大尤其是找到可供经济开采的铜矿难,勘察效果一般较差。而且其后期开发的风险与油田企业相比要高,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未知的因素会大量涌现,加大投资风险。铜矿资源是铜矿企业投资的核心,一般只有1%左右可以发现一座经济可采的矿床。
紫金矿业于2007年4月与铜陵有色和厦门建发公司合资设立一个投资公司,紫金在该投资公司中占有股份最多,随后对英国蒙特里科公司收购获得成功。这家公司下属的秘鲁majoz矿业公司控制 rio blaneo的大部分铜矿。收购虽已获秘鲁官方批准,但因为拆迁和补偿及社区建设等问题而迟迟未能开发。
(二)投资大、时间长及退出成本高
铜资源开发项目投资大,其开发投资都是论多少亿美元计。且多数铜矿深埋地下,赋存隐蔽、成分复杂多变。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勘察、探矿、开发环节,所以在项目开采利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在最后的开发环节也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地表及地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试生产直至最后达产。后期还需要向外围与深部找矿,获得更多接替资源,保证矿山持续生产,所以持续时间长。
铜矿企业的投资在经过基础建设、购买开采设备后,90%为固定资产,如果企业选择退出,这些固定资产是无法带走的,而在海外,退出门槛与成本更高。
(三)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高价值性
铜矿资源成分复杂,多伴生有其他矿物如金、硫等,如果能够综合回收有用矿产成分、充分利用副产品,则将为铜矿资源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铜矿产业效益的后续性
铜矿产品由于其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不仅本身有其使用价值,而且对后续加工工业有很强的效益传递功能和广泛的经济辐射效应。如能有效带动下游产业电力、建筑、家电、交通、电子等产业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开发铜矿产业与投资一般加工制造业不一样,其特性迥然不同,无法用制造业的管理方法来对待铜矿产业的投资尤其是海外投资。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应尊重铜矿产业的特性,直面各种特殊问题和风险。
三、我国铜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因素
(一)政治风险
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政治风险是最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最容易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政治风险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战争和内乱的风险。这类事件在近年内发生较普遍,且主要发生在中东、西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
二是政府信用风险。目标国政府的信用问题是国际矿业公司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矿业投资时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之一。政府信用风险问题主要为:投资与开发管辖的问题、官僚腐败与寻租问题、政府的效率低下和违约问题。
三是政策风险。如:秘鲁的税收体制比较复杂,企业的税收成本较高。比如矿业企业,秘鲁法律规定企业需缴纳超额利润税和3-5%的浮动税,以此保证矿业企业对社区做出应有贡献。但也有一些区域性的免税措施,比如在雨林区的企业,所得税可以享受10%的税率减免,有些产品还享受5%的出口退税。
四是生态、社会状况风险。以秘鲁为例:如果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设厂,除必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外,还要注意处理好与工会的关系。目前,在秘鲁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主要涉足矿业,而这些企业在运转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工会的影响,这是因为秘鲁法律对矿工等高风险职业的从业人员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但对这些工会组织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一旦劳资双方发生矛盾,工会就会组织工人罢工,而政府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调和矛盾,致使企业蒙受损失。
(二)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铜业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铜矿产品市场短期波动因素带来的风险,如:2003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即lme)从2003年1780美元/吨一路飙升至2008年上半年的8800美元/吨。但是2008年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lme铜价年底迅速暴跌到2850美元/吨的最低点。
二是项目资源品质、勘查、开采技术条件风险。铜矿资源是铜矿企业投资的核心,在铜矿资源勘查上的误判,严重时会直接造成投资的失败。一方面由于铜矿资源赋存隐蔽、成分复杂多变,难以准确估量;另外一方面关于资源量的计算存在着地区差异性和主观误差。
三是开采技术条件风险。开采技术风险主要是由复杂或极端地质环境下开采所带来的风险。这是由于目前技术水平所限导致还有许多待解的课题,或在理论上可行但是在经济上由于成本太高而无法运用的风险。如澳大利亚(murrin murrin)红土镍矿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项目采用了最新的高压酸浸技术,但是
造成项目建设投资超预算以及后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持续出现技术问题使项目投产后一直无法达产。
(三)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海外铜矿项目投资决策风险。管理者在做决策时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决策失误,投资入不敷出、低于预期收益而造成亏损。
二是项目经营管理风险。海外项目经营管理经常忽视同样重要的生产经营要素,如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物流、电力、交通条件等,而过分关注公司的控股权。
三是企业对海外铜矿项目管理风险。对海外子公司监管制度和母子公司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完善,均可能导致项目发展失控。如2011年中国铝业“兵败”澳大利亚铝土矿项目。在2006年,中铝通过竞标击败对手,耗资29.2亿澳元获得6.5亿吨铝土矿项目的开发权。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协议》是一揽子协议构成的,包括有矿山协议、氧化铝厂协议、基础设施建设协议、土著社区建设协议。可是在后期开发过程中,中铝发现投资单位成本日益增加,自己力不从心了。因为项目附近并没有经济的电力来源,企业被迫自建火力电厂,火电厂需要煤炭作为能源,但煤炭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算下来与最初的预期相比,该项目的开发成本比最初多了一半,可以说预期投资收益为零,融资过程中过高的利息存在着巨大的还款、付息的压力。2011年6月中铝宣布终止奥鲁昆铝土矿项目,前期的投资成了学费。
(四)非产品市场竞争风险
与国内状况不同,企业进行海外矿业投资面临的竞争更多,竞争既可能来自企业,也可能来自目标国政府或者议会。
在21世纪初,蒙古逐步放开矿产资源准入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矿业巨头眼红蒙古优质的铜矿资源。想分一块属于自己的蛋糕,最大的一块蛋糕是奥尤陶勒盖铜矿项目。该矿是全亚洲最大的铜金矿之一,包括中国铝业、紫金矿业在内的六七家中国公司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但结果却无一成功。原因是当时的媒体报道过于自信,过于炫耀,突出政治主题一味吸引眼球。
这让蒙古方面觉得该项目不是商业行为而是政府行为,让蒙方感到反感,也伤害了其自尊心。最后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工程被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公司拿到。中国目前比较成功的几个收购案例,都是在属于第三世界的亚非国家完成的,亦是传统上对中国友好的国家。
(五)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资金使用不合理或盈利无法汇出或汇率大幅变动而造成项目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对外投资铜矿项目资金方面的风险不仅仅与资金使用和偿还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有关,也跟矿业资本市场规范程度以及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有密切联系。例如投资决策失误、投资预算误差导致入不敷出,过高的融资成本、过大的汇率与利率变动、企业现金流紧张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项目的亏损或失败。
下面我们看看五矿的启示。诺兰达是全球知名矿业企业,其2003年的总资产是82亿美元。五矿2004年总资产只有40.1亿美元,资产负债率接近70%。五矿欲通过组建一个spv(special purposed vehicle)公司来提供总计38亿美元的贷款,收购诺兰达矿业。资金有以下三个来源:一是27亿的自有资金;二是通过国内银行贷款23亿美元;三是取得15亿美元的国外银行贷款。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的贷款共计38亿美元。
这是目前最和国际接轨、也最流行的收购融资方案,但是因为五矿自身资产负债率过高,国外银行拒绝贷款,于是五矿所需的38亿美元贷款全部都是通过国内银行获得的,而这又为加拿大舆论认为五矿收购有中国政府在后支持而不断质疑留下了伏笔,加上诺兰达工会抵制变卖公司的行为,最后并购谈判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
近几年,我国开始积极地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鼓励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铜资源丰富地区进行投资开发。现在针对我国企业的资源投资,国际上已刮起一股“中国资源”的警觉之风,如何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增信释疑,已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和突破焦点。
第一,中国铜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遍布世界各地。企业选择海外投资对象时多选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基础设施完备、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和非洲的赞比亚、刚果等也是我国铜企投资开发的目标国。从未来发展趋势看,资源合作还可以瞄准俄罗斯远东和蒙古国。
第二, 对投资目标国进行投资的方式主要是横向并购。由于价格和原材料需求原因,我国企业更多的采取同行业内的横向并购,国际主流的矿业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的交易中,横向并购占整个并购的 89%,纵向并购、联合并购分别只占 9%和2%。
第三,手段上多采用参股形式,不追求控股。矿业企业一般涉及目标国的矿产资源,其并购容易牵涉政治问题,如果仅收购少数股权,不与控股,这样便消弱了投资企业的对抗性。
第四,进行海外投资时,投资主要以现金收购为主,其他收购方式为辅。并购时的支付方式多采用现金支付,这是由于国内有着足额的外汇储备,同时国内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且程序最为简单。
第五, 投资中出现了联合并购。联合并购有利于共担风险、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增强收购的竞争力。如江西铜业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联合收购阿富汗艾娜克铜矿、五矿集团与江西铜业联合收购北秘鲁铜矿等。
注重双赢是我国铜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的首要考虑,一方面从投资角度,企业要考虑到拥有一定规模的资源储量,在铜矿资源开发上继续向政策较为宽松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另一方面要让资源开发国和当地社区感觉到实惠,投资开发过程惠及当地基础设施与教育,惠及当地民众。通过对外投资实现互惠双赢,进一步升级我国铜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简明统计.
[2]谢杰,刘任余. 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6)..
[3]曲伟:《中国———东北亚国家年鉴》(2011)[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1.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中国OIL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支持
(一)概念简介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是获取原材料、寻求知识、降低成本、规模经济、稳定国内客户等。
(二)理论支持
目前主要形成了垄断优势学说、寡占反应论、内部化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空间偏好论、估计生产综合理论、比较优势论等各种旨在解释并阐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学术流派。
基于产品周期理论及内部化理论,邓宁提出了产品生产这种理论,后又完善形成投资发展周期论。该理论适用于多类型的国家,具有普遍性,因此成为当代国际投资理论的主流。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OIL分析)
根据邓宁的生产折中理论,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用一国的人均直接投资流入量(IDI)和人均直接投资净流出量(NODI)表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2010年我国人均GNP为4283美元,显然我国现在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第三阶段。
(一)所有权特定分析
1.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来看,2008年、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最高的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位居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次席的是采矿业,列第三位的则是金融业。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金融业的投资净额少于采矿业,但其FDI存量却比采矿业高出两个百分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第三产业,符合边际产业扩张论。
2.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2010年,地方对外投资持续活跃,西部地区增幅最大。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84.8%,浙江、辽宁、山东名列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三位。不难看出,境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仍为沿海城市,然而西部地区的逐渐崛起势必为今后我国的贸易及对外投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类型
2010年,FDI存量中,国有企业占66.2%,较09年下降三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占23.6%,较09年增加了1.6%;而股份有限公司占6.1%。国有企业仍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主体,但是随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势必下降。
(二)内部化优势
由于市场交易存在竞争壁垒、定价困难、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完全竞争。此时,为了获取利润,企业选择扩大自己的经营活动,进行对外投资。
对于我国的民营企业来说,尽管规模较小,资金、资源也相对较为有限,但是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通过形成产业群,以一个整体形式进行直接对外投,便可以充分利用由于形成产业体系而获得的内部化优势。
(三)区位优势
从覆盖面上来看,至2010年末,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投资覆盖率达到72.7%,其中对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90%和85%。我国FDI在亚洲非洲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地处亚洲,在亚洲区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省去了交通运输上的诸多不变因素,因此享有在亚洲的绝对领导权。而非洲的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更为便宜,所以也是理想的投资地。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千变万化的国际局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仍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一)抓住机遇,努力寻求发展
尽管企业难免受到世界经济局势不稳的波及,但是通过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资金和经验,因此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讲,资金相当充裕,具有比较优势。当然风险问题不能被忽略,在选择对外投资的东道国时,要考虑到各种商业风险,做好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
(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为FDI新动力
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开始崛起,为对外直接投资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继续开展,西部地区未来会逐渐与东部沿海并驾齐驱,增加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三)继续扩大投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将逐渐让位给私有企业。现阶段,国内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更多的私有企业将在国家的支持下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大的市场利润。日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会涉及到更多领域,同时也会逐步提高在欧美市场上的FDI份额。
四、结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取得一定的成就。经过连年增长,2010年末,我国的对外投资流量已位居世界第五位。现在我国仍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企业也已经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因此,未来我国的对外投资流量仍将处于上升阶段。尽管对外投资流量上已取得一定突破,但我国的政策法规仍不够完善,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劣势。在未来,政府有必要完善法律法规,为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更为完备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泽明,陈晓红. 内部化理论评述:兼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趋势[J].
[2]周升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趋势与政策[J].东亚论文,第 75 期.
[3]桑百川.FDI的未来机会[N].中国经济周刊,2010(1).
[4]齐晓华.中国学者有关FDI理论及模型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5).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截至 2015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7%,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是“十一五”的2.3倍。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近八成的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来自地方企业。地方企业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93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7%。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实现78.2%、84.7%、14.2%的较高增长;上海、北京、广东2015年流量均突破百亿美元,位列地方投资前三。2015年,近八成的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来自地方企业。地方企业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93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7%。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实现78.2%、84.7%、14.2%的较高增长;上海、北京、广东2015年流量均突破百亿美元,位列地方投资前三。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特点
(一)中国投资流量跃居全球第二,超过同期吸引外资规模,实现资本净输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迈向新的台阶,实现连续13年快速增长,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占到全球流量份额的9.9%,同比增长18.3%,金额仅次于美国(2999.6亿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第三位是日本1286.5亿美元),并超过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56亿美元),中国当年的实际使用外资是1356亿美元,实现资本项下净输出。2002-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幅高达35.9%,“十二五”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5390.8亿美元,是“十一五”的2.4倍。
(二)中国存量全球排位居第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中国2.0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3.08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0978.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4.4%,排名由第25位上升至第8位。2015年末中国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达4.37万亿美元。
(三)对外直接投资并购活跃,领域不断拓展。2015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579起,涉及62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金额544.4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72.8亿美元,占68.5%;境外融资171.6亿美元,占31.5%,并购领域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8个行业大类。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52.9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倍耐力集团公司(近60%股份),是2015年中国企业实施的最大海外并购项目。
(四)“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对相关国家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占当年流量总额的13%,达189.3亿美元,同比增长38.6%,是全球投资增幅的2倍。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八成以上(83.9%)分布在发展中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的存量占比为14%,另有2.1%存量在转型经济体。
(五)投资涉及领域广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步伐加快。截至2015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了108.5%、52.3%、115.2%。流向装备制造业的投资10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8.4%,占制造业投资的50.3%,带动了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六)境外企业对东道国税收和就业的贡献增大,对外投资双赢效果显著。2015年中国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国家(地区)缴纳的各种税金达311.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2.9%,雇佣外方员工122.5万人,较上年末增加39.2万人。此外,从《统计公报》中还可以看出,2015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集中,流向中国香港、荷兰、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群岛的投资共计1164.4亿美元,占当年流量总额的79.7%。
三、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国际市场上有需求。发达经济体总体经济在复苏,对外国的投资有需求,发展中经济体在进行工业化也需要外来的资金。无论是发达的经济体和发展中的经济体为了吸引外来的资金也出台了一些投资便利化的措施,这些从外部环境上便于中国的企业“走出去”。
(二)中国有能力。2015年中国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中国的发展水平到了这个阶段,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大国,也是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第一制造业大国,我们的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这是中国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现状分析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当企业在本国国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基地、从事跨国生产经营赚取国际利润这是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企业一贯的经营思路。这些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以企业的竞争战略、寻求产品多样性或者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为动机。此外接受投资国的投资环境,例如税收优惠政策、关税政策以及贸易壁垒等,也同时影响着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于是企业从事海外投资的动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扩张性动机,另一类是防御性动机。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或者寻求生产所需原料而进行海外投资;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企业则更多地是因为本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在本国投资无利可图而转向海外寻求投资机会。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分析
自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企业便已经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85年),这一阶段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头五年内,中国企业在国外共投资设立了76个独资或者合资企业,中方总计投资额约5000万美元,投资项目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在84-85的两年间,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设立企业达113个,投资额达1.4亿美元,接近前五年的两倍,投资地区扩展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表2-1)在这一阶段,企业的投资项目金额相对都较小,投资行业也局限在海运、金融保险、工程承包以及餐饮等服务行业,仅有少数投资项目涉及制造业。
第二阶段(1986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随着经济自由化改革的进行,中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了逐渐提高了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国内日渐成熟的产业和技术迫切需要进行对外产业转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缺乏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而与此同时中国国际贸易净出口额的逐年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日益攀升,中国企业开始有能力进行大额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充分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因此,中国政府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日益成熟的企业也更加强调投资回报的重要性。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投资主体的是大中型制造企业以及投资公司,例如,首钢集团、中国国际信托集团和深圳赛格集团。
第三阶段(1992年---2002年),从1993年开始,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的征兆;而大中型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中国政府不得不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这些情况都影响到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随着政府削减货币供应收紧银根以期控制住通货膨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枯竭。而与此同时政府收紧了对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控制:新的项目的审批程序日益严格,而已经批准的投资项目也被要求进行复查。这些政策手段直接导致对外投资项目的锐减,这一情况直到1995年才得以好转。尽管199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项目数额较1995年相比有所下降,其总投资金额相较1995年却有了大规模的增加,表明了企业单笔投资数额的显著增加。而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到2001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项目及金额显著下降,直到2002年才有所上升。
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政府在政策上越来越重视引导促进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要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自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揭开一个崭新的篇章,从2003年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上升,2008年更是达到了559.1亿美元(非金融类),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机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寻求新的业务增长机会、规避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分散业务和市场风险、提高生产率、应对宏观环境等成为了企业投资海外的新动机。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就
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本文特总结如下:(1).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我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技术差距,学习了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经验。如前文所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通常能够通过并购海外企业实现了这一目的。例如南汽集团通过并购英国的汽车生产商罗孚取得了汽车产业的先进技术;(2).拓展了海外市场。许多中国企业通过在海外投资经营拓展企业的销售市场,例如,海尔集团通过在海外新建或收购了30多家工厂,这些工厂分布在从意大利到印度的多个国家,生产面向当地市场的产品。而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进行的工程承接也很大程度地推动了本国的设备、材料以及劳力的输出。(3).促进了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制造业中,中低档制造业产品占大头,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比重较小,产业结构处于较低水平。产业升级导致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大量企业陷入困境,失业现象加重。因此,通过对外投资,将大量设备和技术转移海外,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生产能力是以最小代价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必要途径。国内的诸多企业已经采取了在东南亚、拉美地区投资设立工厂,降低了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4).充分利用了海外金融市场筹措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中国企业从事海外投资所需的资金并不总是全部由企业的自有资金投入。事实上,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时候都会考虑有效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来解决资金问题。
2.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所占绩效不高。为了更好地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本文使用了OND指数(OUTWARD FDI PERFORMANCE INDEX ),即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这一指数由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提出,按照UNCTAD给出的定义,该指数反映了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综合实力,反映了决定企业对外投资流量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或者说不同国家之间这一指数的异同是由各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受到的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的不同所决定。这两个因素分别为:“所有权优势”,或者称为企业所特有的跨国竞争力,如企业的创新能力、品牌优势、管理和组织经验、信息获取能力、拥有的财务资源和自然资源、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内部结构优势,这些竞争力因素使得企业有能力和动力进行海外拓展;“区位因素”,这一因素主要指的是在母国或者受资国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分别具有的优势,例如市场的相对规模、生产与运输成本、熟练劳动力、供应链、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支持。在全球化大潮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的促使下,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也无论其处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进行海外投资以增强本企业的竞争优势。OND指数的大小反映了这两种因素在驱动不同国家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的差异。一般而言,OND越大一国对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利用越充分。中国的OND指数在2001-2003年、2003-2005年以及2005-2007年三个区间内数值分别为0.150、0.217、0.240,在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排名基本稳定在世界第60位左右,而同期处于世界前十名位置的中国香港地区的OND指数数值分别为3.477、8.758、7.799远远高于内地的数值,处于世界前二十位的加拿大和英国的数值也比中国高出很多,这说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与中国同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虽然在2001-2003年区间或高或低于中国的位置,但到了2005-2007年区间三国均已处于领先于中国的位置。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所有权优势”是制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绩效的最根本的原因。故而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是中国企业提高投资绩效的必由之路。
(2).中国跨国企业规模较小,国际化程度不高。中国的跨国公司相对于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而言规模较小,根据UNCTAD的《世界投资报告2009》所列举的截止2007年底的数据,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非金融)是美国的通用电气(GE),其在全球拥有资产约7953亿美元、雇员32万余人全年销售额约1727亿美元,而中国最大的跨国公司(非金融) 中信集团,其在全球拥有资产约1909亿美元、雇员10万余人全年销售额约149亿美元,且是中国唯一入围全球100大跨国公司(非金融)。而由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在政府积极推进企业跨国经营政策的大形势下,许多企业在并没有一个可行的投资方案的前提下就盲目的投资海外导致了经营效率的低下。
此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也普遍低于国际水平,本文采用UNCTAD提出的跨国指数(Transnational Index, TNI)作为国际化程度的综合衡量指标。根据UNCTAD的定义,跨国指数是通过计算跨国公司海外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海外销售与总销售的比率、海外雇员与总雇员的比率这三个的比率的平均数而得出,以衡量跨国公司对于海外资产、海外雇员、海外销售的依赖程度。我国前十大跨国企业的平均海外资产215亿美元,而全球国家前五大跨国企业的平均海外资产为2145亿美元,是中国前十大跨国企业的十倍左右,发展中国家前五大跨国企业的平均海外资产为429亿美元,是中国前十大跨国企业的两倍左右。全球前五大跨国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为71.52%,发展中国家前五大跨国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为58.74%,而中国前十大跨国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28.3%,无论是在海外资产还是跨国指数上,我国与全球水平甚至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都还有不小的差距,说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程度不高,我国的跨国企业主要还是在利用本国的资源,而世界上主要的跨国企业早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长此以往不利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更不利于培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故而形成一批在国际上著名的跨国企业是我国企业需要迫切实现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年鉴.2009
[2]厉以宁,曹凤歧著.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12-0063-06 收稿日期:2010-08-07
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公开提出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仅在五年之后的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即已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汹汹来袭的2008和2009年,当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均出现大幅下降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逆势增长,为实现我国产能的国际转移和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保证我国有力应对危机冲击,乃至增大我国在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中的话语权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走出去”战略确已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推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更公平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随着对外投资而来的海外利益对于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发展利益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陈伟恕,2009)。
一、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国内过度依赖资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国际延续根据本文作者的不完全统计,2008~2009年以中国企业为买方的跨国并购,仅交易额超过1亿美元的就至少有34宗,金额合计达571.3亿美元。其中,目标领域为能源产业的有13宗,交易金额277.54亿美元,占1亿美元以上并购案交易总额的48.6%;矿业15宗,交易金额262.34亿美元,占交易总额的45.9%;公用事业1宗,交易金额15.8亿美元;商业服务业1宗。交易金额8.58亿美元;制造业3宗,交易金额7,04亿美元(见图1)。我国跨国并购高度集中于能源和矿产行业,首要地是由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战略所决定的。近年来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国内现有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都构成巨大压力。中国需要放眼于国门之外,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安排,保证以石油供应为主的能源安全,保证价格稳定。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使中国能够介入大宗商品市场,跟其它资源强国同台竞争。通过海外投资。掌握尽可能多的石油及其他资源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资源行业资金密集度高的特性同时也就决定了我国海外收购以大型企业为主体。
然而,过度依赖于进口资源对中国经济自身的伤害也将是极为严重的,便利地获得进口资源将弱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固化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因此,就根本而言,维护国家海外投资利益的最根本措施,在于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真正有效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问题是,从目前迹象看,在今后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我国海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仍将是能源、原材料领域,这也就意味着东道国对我国投资的疑虑与可能的摩擦并不会很快消除,从而难以获得长期的海外投资利益。
(二)增长高速。发展滞后自“走出去”战略提出并付诸实施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自2002年我国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以来直至2009年底,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8.6%,远超出同期GDP、出口贸易额、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率,且在绝对值上与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到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达55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41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4.87%;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839.7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1472.8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0.06%。据商务部最新预测,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预计达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存量则已达1905.8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6.63%(见表1)。
但从整体来看。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构成中所占份额极为有限。2008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相当于出口额的2.93%,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0.97%;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GDP中所占比重为3.40%。2009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相当于出口额的3.60%,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到0,88%;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GDP中所占比重为3.87%。而在2007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在GDP中就已分别达到2.03%和16.80%,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更是分别高达4.71%和35.07%。中国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已有一些研究者基于经典理论的分析指出。中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匹配的(薛求知等,2007)。
(三) 国际拓展迅速,所占份额有限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迅速铺开。在2003~2008年的短短5年间,投资覆盖国家和地区新增35个。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12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覆盖率达71,9%。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0000亿美元,境外实现销售收入5343亿美元,境外就业人数达102.6万人,其中外方45.5万人。2009全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尽管发展迅速,但从总量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所占;份额仍然有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ATD)《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所载数据计算,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世界份额的2.25%,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排名第1位,低于瑞士、比利时、荷兰这样的小国,排在俄罗斯后面;存量份额占0.91%,排名第25位。低于香港、台湾,排在巴西、爱尔兰、奥地利之后(见表2)。相当于当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的14.3%和6.2%。200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排在美、日之后),第三大吸引外资国(排在美、法之后),第一大出口国,以此而论,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我国相对而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不合理的,增长模式是存在
一定缺陷的,与世界经济融合的紧密程度仍然有限。
需说明的是,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地位的比重有较大提升,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急升至4.34%,但此现象的背景是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剧跌43%。全球FDI出现严重萎缩无疑也是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拖累,在此情形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保持6.5%的年增长率虽已属极为不易,但其真正的实力和发展水平尚需长期观察。
(四)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从“走出去”战略实施开始,跨国并购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就成为重要形式,并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这与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从2002年的仅有2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05亿美元,6年间上升百余倍。特别是在进入2008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迅速上升,在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占49.0%。并且,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世界跨国并购市场上所占份额已超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据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份额,在发展中国家并购交易中所占份额突出,已达到1/5(见表3)。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2009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2008年全球跨国并购额比上年下降了34.7%的颓势背景下,中国的非金融行业跨国并购却比上年剧增了225.4%。进入2009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表现不仅要好于同期全球跨国并购交易,而且还于2009年前三个季度出现逆势急升,特别在第三季度出现大量成交。跨国并购交易的逆势上扬,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局面的平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五)国企,特别是央企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在我国进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境内投资者中,就企业数量而论,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连年降低,从2003年的43.0%下降到2008年的16.1%,降幅接近2/3。在投资存量上所占的比重,虽在两年间快速下降了11.4个百分点,却仍然高达69.6%。值得关注的是,国有企业的让出,却并没有使私营企业相应地增加更多的份额。在企业数量上,私营企业一直维持在10%上下徘徊;在投资存量上,到2008年底也只有的1%。外资、台港澳资企业、集体企业亦称微不足道。异军突起的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企业数量上,有限责任公司在2008年已占有半壁江山,比2003年的22.0%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在投资存量上,达到了20.1%(见表4)。
能更加鲜明地反映出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优势地位的指标。是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分别所占的权重。中央企业和单位仅占境内投资者数量的5.6%,但在存量中却占有81.3%,在流量上更是达到85.4%(见表5)。
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资委监管的136家中央企业中,共有117家发生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占中央企业总数的86%。2008年末中央企业在全球127个国家(地区)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791家,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357.4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当年总流量的64%;年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6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63.3%。特别是在石油等能源领域方面的对外直接投资,完全是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
自2002年我国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起的历年数据均显示出,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一直都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中的力量悬殊对比,不能简单地被解读为某种挤出效应。首先,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John,1997)通常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需具有OLI优势,而这恰是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短板。其次,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目的一直以来都基本上明确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产能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所需资金规模巨大,并且能得到当地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在我国,有能力占据这些前置条件并因而能得到国家支持的基本上也只有大型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前景,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总体实力的继续增长而逐渐明朗起来。
(六)受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政策变动影响显著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受国际形势特别是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国内的政策性因素也发挥着强大作用。特别是进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随着危机的发展和国内反危机措施的出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出现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局面。
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在愈演愈烈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比上年下降了14.2%。这一下滑趋势在2009年更为显著。在此背景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着同比增长229.0%、环比增长50.6%的高速发展势头,但到了危机全球性爆发的下半年,同比增长骤降为48.4%,环比增长更是下降为-36.9%。到2009年上半年,总体上看局面仍在继续恶化,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降为一51.7%。环比为-23.5%,但实际上从第二季度起已止跌回升,当季投资87亿美元,较上季(环比)的37亿美元增长了1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37.6%。到第三季度,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04.7亿美元,超过了前两季度的总和,较上季环比增长1353%,同比增长190.4%,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8.7亿美元,已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其中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1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4个。整个2009年下半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0.7%,环比增长249.2%(见图2)。
关键词:中国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对策
一、引言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特征对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地位以及加快融入世界经济进程也有指导意义。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鼓励有条件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尤其入世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从2002年不足1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约521.5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在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断的提升。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1)对外直接投资地区过于集中
我国对外投资的地区过于集中,亚洲以及拉美地区仍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集中地区,2007年存量为1039.2亿美元,占比为88.1%,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我国对拉丁美洲的投资有所下降所致。从流量上来看,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占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0%以上。从非金融类投资流量分析来看,2007年我国拉丁美洲地区的投资下浮比较大,对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投资增长一倍以上。
(2)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比较集中
从流量上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流向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的投资占到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91%。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批发和零售业66亿美元,占24.9%,其中有四成的投资属于当期利润再投资。从存量上来看,行业分布比较齐全,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合计占80%。
(3)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逐渐放宽了对外投资政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逐渐由国有企业主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继续保持多元化格局。国有企业所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继续下降,有限责任公司占投资主体的比重上升到43.3%,位于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首位。这表明有限责任公司和民营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投资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应对策略
由于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时间还比较短,仍处在起步阶段,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
1 调整地区结构,拓展投资市场多元化
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仍明显偏少,从而影响了我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除已进行投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以外,从近期来看,发展中国家中的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家,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群体,经济增长较快,并且中国许多产业相对于其国内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许多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理想的目标国。另外,周边国家如东盟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接近,又有“10+1”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更可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和对象。
2 调整行业结构,丰富行业多元化
从产业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在国际竞争中占垄断优势地位的产业。实际上,按照日本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我国应将边际产业转向其他国际产业分工层次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选择拉美、非洲、中东和其他东南亚国家进行边际产业的转移,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而且随着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外市场份额的扩大,我国企业面临的反倾销诉讼也在增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过贸易的壁垒,充分利用我国企业所拥有的小规模适应性技术,同时劳动力成本又不至于增加,这样既可以带动相关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出口,又有利于我国企业形成稳定的海外市场。
3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为开创海外投资事业新局面,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运用国家政权力量尽快制定与完善海外投资立法,以信贷、保险、投资保证等各方面为企业海外投资创造条件。应尽早制定与国际法、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法,以达到保护和促进本国海外投资的健康发展。建立高效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注重发挥政府部门、信息中心和社会团体的资源优势,积极向企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