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管理经验总结8篇

时间:2022-07-13 14:08: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管理经验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管理经验总结

篇1

20__年我所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圆满完成06年维修检测企业规范达标活动目标任务。

我所严格按照市处的工作总要求,结合我所辖区内维修检测企业数量多、档次高、经营范围广等特点,确定了“深入宣传,现场督办,严格把关,动态监管”的工作思路,按时按质稳步推进工作进程。我所通过一系列扎实缜密的工作,培育了一大批信誉高、服务好、质量优的维修检测企业,并将其推上了“达标活动”的平台。06年我所共有一类企业7家,二类10家,累加上05年的达标企业数后的达标率分别为96.77和60.71,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二、行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并重,当好维修检测服务质量纠纷的调解人。

维修检测服务质量纠纷的调解是运管部门服务职能的一种表现。我所20__年共调解了5次维修检测服务质量纠纷,调解涉及维修费用为7万余元,对两家违规的企业下发了整改通知书。我所在维修质量纠纷的调解过程中,严格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注意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让承托双方气愤而来,满意而归,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配合市处完成对所辖一、二类维修企业和检测企业06年度审验换证工作。

我所于06年4月组织辖区内维修检测企业负责人召开06年工作会议,会上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表彰05年先进,布置06年工作,在介绍今年的年审换证工作内容时,具体到企业申报资料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我所为及时完整地向市处上报所辖企业的申报资料,经常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现场办公,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规范申报资料。我所06年有31家一类维修企业、28家二类维修企业和1家检测企业年审合格,年审换证结束后,由专人对一、二类维修企业的各类档案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共新建企业档案60余件,各类台帐清晰明了。

四、通过组织工作专班明查暗访,不断规范维修企业经营行为。

我所组织专班明查维修企业的竣工出厂合格证、三级检验单、维修合同等凭证依法使用情况,以及按规定进行维修作业的情况,同时还通过暗访托修方当事人了解承修企业的维修作业质量和服务态度。工作专班将明查暗访的情况及时通报给企业负责人,对情况较差的企业进行严肃警告,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改正,否则依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罚。接到整改通知书的企业在限期内都进行了认真整改,整改成效显著。

五、严审资质,把好市场准入关。

对06年新申报的德龙、翔龙等维修企业,我所组织专人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对其经营资质进行了严格审查,不仅严把厂房、设备等硬件设施关,在企业内部技术力量等软件上也严格要求,确保其完全达到国家标准。今年我所上报的新申请开业的维修企业均通过市处终审,已经开始挂牌营业。我所在20__年的年审工作中严格审查企业资质,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降类或注销,一类维修企业降为二类2家,注销一类企业1家,二类维修企业降为三类5家,注销二类企业1家,同时对在年审中发现伪造和不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所涉及的检测企业进行了严肃处理,不仅要求车主重新检测,还将检测企业的违规行为形成文字材料向市处报告。

六、广纳谏言,为07年的维修检测行业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我所于06年底走访了几十多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放征求意见表,请企业负责人对我所在宣传政策法规、行业管理、廉政等方面写出客观的书面材料,企业在对我们的成绩作出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实事求是的指出了我们的不足之处,这些不无裨益的良言为我们07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工作经验

我所06年的维修行业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积极肯定,也受到了广大企业和有关单位的一致好评,大大提升了运管部门在维修检测行业中的地位和威信。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因为我们始终将“实事求是,坚持三勤”八个字作为行业管理工作的座右铭。

一、是要“实事求是”。就是注重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用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现实问题,不盲目照抄一些条条框框。例如我们在调解维修检测质量纠纷中,针对纠纷产生的不同原因和调解相对人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操作办法。

二、是要“腿勤”。就要经常深入到维修检测企业一线,多听一听企业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作好企业的知音,随时掌握维修检测行业的总体情况和市场动态,发现存在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行业管理工作目标,这一点在06年的规范达标活动中体现的尤为充分。

三、是要“嘴勤”。就是要广泛深入的搞好宣传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宣传方法。我所管辖的企业多,范围广,我们采取了以集中召开会议为主要宣传方式,以宣传信、横幅等方式为辅助,在宣传内容上要详尽具体,不能照搬原文,要进行释义和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作到通俗易懂。

篇2

关键词:债券经验案例企业

一、债权持有人会议召开背景

(一)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基本情况

自2007年至2013年末,笔者所在公司通过公开市场共计发行三期企业债、一期中期票据、三期短期融资券,共计60多亿元。

(二)债权人会议审议表决的议案内容

本次债权人表决议案是资产重组置换,该事项有可能会影响公司偿债能力,损害债权人利益,故必须经过债权人会议同意。

(三)监管机构对企业债券发行人资产、资本变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分别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对应的监管部门分别为国家发改委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

企业债方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改办财金[2011]1765号)中规定,经主承销商与国家发改委沟通,公司涉及资产置换事宜需经债权持有人审议通过后才可进行。

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方面,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会议规程》中规定,经主承销商与交易商协会沟通,认为公司涉及资产置换事宜需经债权持有人审议通过后才可进行。

二、持有人会议前期准备工作

公司本着对债权持有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依照行业规则了持有人会议公告,有条不紊地开展会议的相关筹备工作。因会议涉及的债券承销人、托管行、持有人多达84家,遍布全国,情况十分复杂,协调支持的任务异常繁重。为保障会议成功召开,公司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和措施:一是编制工作计划及责任分工表,做好各项预案,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保证大事有计划,小事有人管,急事有预案;二是精心准备会议材料,协调相关中介机构尽可能缩短会议所需资产置换模拟审核报告、专项评级报告出稿时间,仔细敲定相关数据、图表,确保会议议案等材料万无一失;三是多渠道、全方位与债券持有人沟通联系,耐心解释方案,真心表达诚意,妥善安排接待细节,尽量降低元旦、春节给各相关方参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消除本次议案的特殊性给债券持有人带来的疑虑。四是及时做好会议决议的整理、公布和备案工作,确保各事项依法合规按程序完成。

三、持有人会议正式召开过程概述

(一)正式召开持有人会议

2014年2月12日,公司召开了债权持有人会议,对《资产重组置换议案》进行了审议并表决。现场参会的有债权人代表、主承销商、评级机构首席信用官和评级分析师、会计事务所主审会计师、债权托管行等机构及其代表,律师全程见证会议。会议由召集人主承销商代表主持;公司董事长致辞、总经理宣读了议案;国资委领导就公司发展定位、市政府支持力度以及资产重组置换遵守国家发改委、交易商协会相关规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评级机构代表发表评级意见,将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不变,评级展望为正面,并就出具理由进行相应说明。与此同时,非现场表决也陆续进行。

(二)持有人会议表决结果

律师对现场表决和非现场表决回执等相关文件进行现场审核和统计,提交计票结果,见证会议召开有效。

会议认为:公司本次资产置换与公司的核心主业和发展定位相符,总体上将提升公司权益资产规模,降低长期债务规模,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资产质量,从长远看将有利于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

此次会议符合持有人会议规程的相关要求,得到见证律师认可,符合法律程序。

四、经验总结

回顾公司本次召开的债权持有人会议,过程比较顺利,结果令人满意,下面将体会、心得进行概括总结,以供发债企业未来借鉴。

(一)深入研究法律、法规,依法行事

法律秩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法行事而形成的行为有规则和有序的状态。“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企业,遵守法律秩序,依法行事是其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公司总经理亲自带领相关责任部门对涉及上述资产重组置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研究,确保公司在法律框架下,遵循法律程序,合法合规地开展本次资产重组置换等相关工作。

(二)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制定周密方案

为了确保本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公司分别向国家发改委、交易商协会进行了当面汇报,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相关责任部门会同主承机构群策群力、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对持有人会议所有细节进行了全面安排,科学制定周密方案,保证了会议胜利召开和各项议案的顺利通过。

(三)精心组织、分工到位、强化调度

公司上下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一致,根据《持有人会议方案》成立“2014债权人会议会务小组”,对会议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分解,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精心组织、分工到位、强化调度,确保持有人会议召开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有条不紊进行。

篇3

从宏观上说,项目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在当今项目林立的时代,项目管理不仅是大型、复杂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而且已成为21世纪政府或企业组织和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

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益处

1、合理安排项目进度,有效使用项目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降低成本。通过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网络图和关键路径PDM、资源平衡、资源优化等一系列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尽早地制定出项目的任何组成,并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有效安排资源的使用,特别是项目中的关键资源和重点资源,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效降低项目成本。

2、加强项目总包与分包的合作,提高项目施工力量的综合战斗力。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方法,可以增强各施工力量的合作精神,提高项目全体人员的士气和效率。

3、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4、尽早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有效地进行项目控制。项目计划、执行状况的检查、反馈和处理,能够较早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和隐含的问题;可以使项目决策更加有依据,避免了项目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有效进行项目的知识积累。通过规范的制度,在项目结束时进行总结,以将更多的项目经验,转换为企业的财富。

总而言之,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运作效率。它在运作方式和管理思维模式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外资源。它使项目得以实施顺利,降低项目的风险性,最大程度地达到预期目标。

二、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宏观管理的对策

1、强化政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国家应积极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认真总结我国的项目管理经验教训。制定规范的项目管理政策和措施,尽快与国际项目管理接轨。

在广泛总结各行各业项目管理经验教训和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应制订我国的项目管理实施准则。实施准则是指导和规范项目业主、工程师(业主人)和承包人管理行为的基本原则。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项目管理法规体系。

2、建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世界各国的项目管理专业组织纷纷建立各自国家的项目管理和知识体系。我国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形成我国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基础;引进“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推动我国的项目管理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使我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资质水平能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这已成为我国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规范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在中国的国情下,对以国有资产为主的项目业主,其委任、职责、权限、利益、管理行为和制度等,都有某些特色,急需加以规范。随着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编写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的出版发行,项目管理MBA抢滩中国,我国加入WTO催动项目管理热,眼下全国火爆的培训市场,说明我国现代项目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三、施工项目管理应把握的原则

从组织方面讲,应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状况,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度、方法。同时在组织机构、资源配置、项目经理职权等方面给予项目实施以支持。

1、项目实施中应特别强调项目计划的作用,并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和项目控制措施进行更新。

2、项目计划应包括项目基准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基准计划是进行项目评价和项目控制的依据,不能随意变动;而项目实施计划则根据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控制权限在项目经理,但执行结果应通知相关的项目关系人。

3、项目经理的大局观。项目的成败关系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整体利益,应该有大局观,不能将项目成败仅仅看作一方的成败。

4、项目的实施应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为依据。不要期望项目实现更多的功能,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依据是是否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综合目标(成本、时间、范围、质量)。

5、沟通和协调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因素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对于项目的实施都很重要,如何与项目各参与方沟通,平衡他们的利益,把握他们的期望值,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6、重视项目总结和项目积累。项目总结应包括技术经验总结、管理经验总结、人员评价等。

四、优化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

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就是比较实际状态和计划之间的差异,并作出必要的调整使项目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解决计划和实际状态之间总会存在的一些差异。

任务委派:最好有文字记录,如任务较简单,可用责任矩阵描述,而复杂的任务应给每个人任务书。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委派时最好要当面沟通和确认,并得到作业班组及人员的承诺。

篇4

为了实现管理会计的可复制和广泛应用推广,可以采取质量管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等体系建设的类似做法,成立专家团队,做好管理会计的顶层规划设计,制定能形成体系的管理会计应用标准,划分行业、层级、管理类别,制定配套指引。该体系标准既要包括通用管理体系的要素,例如:管理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配套规章制度、管理流程、评价指标及标准等,又要包括管理会计体系的标准要素,例如:会计信息支持或共享、工具手段、改进与创新、管理人员素质等。同时,基于企业成功经验或按标准要素的重要程度,可对管理会计体系标准要素设置权重分值,通过独立、客观的中介评价机构,对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进行达标评级认证。

二、制作企业成功实践案例集

先进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来自于经济活动实践,可操作性强,对其他企业的借鉴参考价值较高。因此可以搜集选取企业优秀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包括实践中出现的失败教训或曲折过程,将其归纳总结、分门别类,形成典型案例集。同时,为了增强可读性和指导性,在总结管理经验之前,可以先对经验总结的整体框架和要素进行规范,包括:管理背景、基本的理论思想、主要做法、取得的经济效果、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配套的规章制度、建设过程及里程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未来改进方向等。在案例集形成后,通过视频、文字及表单等媒介和培训、宣传、研讨等形式将企业管理会计的优秀经验进行推广,以逐步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整体应用水平。

三、加快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管理会计对岗位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既懂管理会计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可以考虑从多方面着手:一是对优秀的财务人员实行多岗位培养锻炼,不局限于财务审计相关岗位,可以适当选取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创新、质量管理等非会计的管理岗位上短期任职;二是选派优秀的技术工艺、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学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融入管理会计理念;三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也能锻炼人才,企业可分批选派管理人员去先进企业接受中短期培训,或直接从事管理会计具体岗位工作,通过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实践来发掘培养人才;四是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将管理会计专业的授课和企业工作实践结合,这样既能解决企业人才短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促进学员知行结合,获得更为具体、直观的实践经验。

四、努力推进管理会计语言的通俗化

与财务会计报告不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更多是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相对而言,使用者对会计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尤其是制造企业中生产一线的工人。管理会计要想富有成效地付诸企业实践,获得企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接受和支持配合非常重要,而管理会计理念要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管理会计信息能够被各责任单位听懂和理解才是关键。因此,应将管理会计的专业语言“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管理语言,使管理会计的语言通俗化。

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现有的管理理论和思想大多来源于经济社会的具体实践,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罗伯特·卡普兰的作业成本法和平衡计分卡管理等。我国管理会计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应从长期所处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可选取3~5家典型企业并与其进行长期合作,开展管理会计实践研究。最好同时选取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企业和正在建设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定期开展现场调研,带着问题和研究课题在企业实地观察、访谈、调查、测试等。运用理论知识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同时把企业典型的实践活动形成教学案例,从中逐渐提炼出管理会计理论并不断将其完善。

六、注重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生产模式不同,管理会计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也存在差异,管理是有成本的,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注重成本效益原则,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尤其是在将管理体系嵌入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要综合权衡信息产品的性价比。国内ERP、BI等管理会计软件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功能上有较大局限性,国外软件功能强大,产品和实施费用相对较高。企业不能盲目地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要在管理效率效益、信息系统适用性和建设支出中进行权衡,分阶段地建设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七、倡导实践应用中的理论思想适度融合

篇5

1、企业营销中的精细化管理发展过程。企业营销中的精细化管理与粗放式的管理相对,就是对企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划分,然后实现量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我国的各行各业的管理都逐渐地融入新的概念,并与世界接轨。随着中国与世界彼此影响的加深,我国的市场经济进入到了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深入,企业可以学到世界各国的先进管理经验,竞争的方式也有传统的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粗放型过渡到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的集约型,即精细化的管理。2、电力营销管理中出现精细化管理的必然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这样大的市场走进了世界各国的视野,对我国的各行各业也有很多的影响,重要的不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是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国的电力市场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我国进入WTO之后,经济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市场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好。当今,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因此精细化的管理是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必然选择。

二、电力企业营销中的精细化管理的定位

在当前的市场机制下,电力营销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营销的管理模式,其市场的营销定位是当前电力企业重点工作,整个电力企业所制定的生产经营的策略都应该服务于并服从于电力营销的需要。再者,建立新的电力营销的理念。在未来,我国的电力营销的市场将成为买方的市场,这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电力企业应该转变之前在卖方市场的体系下进行电力营销的方式,积极有效寻求一种能够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并能促进市场健康有力发展的电力营销的机制以及相应的体制。

三、电力企业的营销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提高企业的信誉度。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信誉度,这是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电力企业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市场竞争中,要做到合理竞争,要真诚的对待客户,这在无形中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企业的信誉度自然就提高了。那么如何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呢?笔者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1.1提高电能的品质。商品的品质是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的关键,在电力行业中,电能的品质更为重要。因为电能的品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如果电能的品质一直都不能得到保证,那么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电力企业应该时刻关注电能的品质,这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1.2完善供用电营销服务体系。供用电营销服务体系,是提高企业信用度的重要措施,进入市场之后,电力企业也属于服务行业,只有提高后期服务的质量,才能提高用户心中的地位,电力企业要时刻地关注供用电营销服务体系,以防出现问题,不断地完善营销服务体系,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信誉度。1.3加强企业营销的服务质量。加强企业营销的服务质量,主要目的是树立良好的企业营销服务形象。服务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长期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充分的发挥了它的作用。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公众越来越看重服务的质量,电力企业的职工应该改变传统的理念,在市场上要有竞争服务的意识。相关的电力企业应该相应的减少营销工作中环节,提高效率,加强服务质量,是树立良好形象的最佳途径。2、灵活运用价格巧用灵活调整价格是企业增加市场份额,扩大知名度的主要手段。电力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价格的调整。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又能给民众留下良好的形象,进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灵活运用价格优势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方法:第一,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居民一天中不同时间的用电情况进行价格的调整。这样有利于提高居民合理用电的意识;第二,对不同的用电各户实施不同的价格,比如有些商业大楼,电能的消耗很大,就要提高电费的价格,这样既能提高商户节能减排的意识,又能缓解普通居民用电的状况3、提供优质的服务,完善“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提升电力企业的售后方面相关的管理水平,按照“精细化管理”模式以及理念,完善售后的管理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通过媒体的宣传,为电力营销提供社会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可以建立和规划相关的电力营销方面的信息平台,从而将真正的智能的商业模式引入到电力企业的营销过程中,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提高,最终达到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四、结语

篇6

关键字: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企业管理是企业顺利运营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我国企业管理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和满足知识经济兴起的要求,因此,现代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重视起来。

一、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研究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管理的一种否定,它是传统管理的一种升级和完善,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对传统的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管理进行改进。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包括了传统管理的精华以及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缺少了管理创新,企业就没有了生机。因此,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

管理方案的创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管理方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方案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管理方案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管理方案创新是企业市场竞争取胜的迫切需求。

二、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目标

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借鉴西方国家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先进思想和成熟经验,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体系、方案,为我国推进企业改革提供发展思路和经验总结。

三、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重点

企业管理创新方案首先要将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等不断出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不断产生矛盾,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必须加快创新步伐,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其次,企业管理创新方案必须与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相融合。再次,企业管理创新方案设计重在坚持。管理创新是不能停止的,一旦停止创新,必将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最后,企业管理创新方案要走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只有立足根本才能在日渐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式下发展壮大。

四、企业管理创新方案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和体制落后。

目前,一批企业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但企业管理上只凭企业主个人经验进行市场判断、经营决策和管理,仍旧停留在创业初期的水平。这种情况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2、产权制度不规范。

有些企业脱胎于国有企业,与其母体的关系千丝万缕,往往导致产权关系难以理清。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权模糊这一深层次问题逐渐凸现。产权关系不清,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直接影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运作,包括上市募集资金,内部持股等。这种不成熟的制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创业之初,借助多年科研成果的积累,凭借个别好项目、好产品可以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原有的技术退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企业就面临缺乏新产品、新项目的问题。不少企业因规模较小,不具备开发新项目的资金和人才实力,难以再推出新产品,甚至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也存在技术创新线路上选择偏差的问题。可以说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五、建立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办法

1、从发展能力型企业上寻找发展潜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今后国际间的竞争将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将取决于以下三大要素:

(1)企业的体制结构

就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健全,运作是否得当,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各个层次是否职责明确,是否充分发挥作用以及是否相互制衡。

(2)企业机制和管理

企业的运行机制要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知识本身不创造财富,只有将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企业的运行机制如激励约束机制、分配机制等就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

(3)知识

就是拥有知识的程度及迅速运用知识的能力。今天的社会,服务经济已经取代了制造经济,知识工作者取代了传统的劳工。知识已成为一种资源,成为个人乃至整个经济的主要资源及发展的源动力,知识工作者的特点在于工作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成为知识工作者的必要条件。

2、从人的能力建设上寻找发展潜力和空间

人才的增值过程就是企业增值的过程。对企业来说,主要是建设四种核心能力:一是学习能力,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提高自己;二是适应能力,现代社会变化很快,工作和生活节奏也很快,对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创新能力,要有新的思维、观念、方式、方法;四是竞争能力。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关键。

3、制度创新改善企业管理

企业的制度创新,要求企业必须要对市场进行完整的调研,坚持科技创新为根本出发点,对企业投资实行规范制度的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通过推动企业的投资多元化,采购多样化让企业能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企业董事会聘任善经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担任企业经理。进而能够发展和壮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

六、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内容

1、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企业文化创新是管理理念转变的最有效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直接制约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文化创新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和制度创新。许多成功的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企业价值观和行为理念,建设公司特有文化氛围,会使企业员工形成一种责任感和归属感,调动员工积极性,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文化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倚重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指企业口号、标语和仪式等表层文化,更应该是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漫长的工程,应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全力打造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2、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创新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一种规定其内部权力、责任、控制和协调关系的制度,它是为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和战略目标而制定的。传统上,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通常是层级化、职能化的组织结构。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由此出现了一系列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创新性的组织结构形式。现代企业向着组织结构扁平化、小型化和弹性化方向发展,从刚性组织向柔性组织管理转变。这种组织结构既可以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又有助于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战略管理创新

随着跨国公司的涌现,全球范围内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错综复杂的动态环境中,谋求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企业间要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必须懂得怎样把自身能力和他人的资源或者能力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目标。

总结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创新方案的研究,在企业经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成不变的管理会制约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研究企业管理创新方案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王淑芬.知识经济与企业创新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 魏东,王璟珉.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业经能力培养济,2008,(01).

[3] 张阳,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多元战略创新,《商界》, 2006年

篇7

关键词:ERP系统 实施 策略 方法

中图分类号:B026文献标识码: A

ERP指的是把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全部采用在线处理的方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ERP是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成果,规划、统筹与整合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各类资源,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管理的角度来看,ERP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括设备、财务、运行等管理系统。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管理能力成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活动。一些企业成功实施ERP系统,促使企业在管理模式、企业品牌等各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企业ERP系统实施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有效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使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加迅速,为企业赢得市场奠定了管理基础。对于企业来讲,ERP系统实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项目,而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的管理改进与创新的活动,这样才能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提高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1 企业的ERP系统实施与管理改进创新的良性互动

企业的ERP系统实施就是为企业创造信息管理的平台,将系统化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的管理中,重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然而,ERP系统实施效果离不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现状,将ERP系统灵活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ERP系统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ERP系统对企业管理的有效促进作用。ERP系统的实施能够促使企业完善管理机制。ERP系统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管理能力,为企业培养管理人才。企业各部门通过ERP系统的使用,使员工的管理思想得到了转变,也促使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提高。而企业整体上对ERP系统实施效果的评估与监督,还能增强企业各级管理层的紧密协调与配合能力。这对企业管理层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技术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企业管理层将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改进,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创造优良的管理环境。

另一方面,企业创新活动促进了ERP系统的优化。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实施,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各种资源与因素,在ERP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与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碰撞,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ERP系统的实施存在着不能使企业信息进行有效共享,一些技术支持服务缺乏,一些员工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软件,这些都阻碍了ERP系统实施。因此,企业为了配合ERP系统的实施,也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不断地开展了创新的活动。企业在管理模式的改进、员工素质的提高、工艺流程以及服务水平方面,都在持续进行着管理创新活动。这为ERP系统的实施和优化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基础环境,能够更好地构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

2 企业ERP系统实施评估与改善措施

由于企业ERP系统实施会产生不同的实际效果,这样就需要对其进行实施效果的评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进行改善,这样才能发挥ERP系统实施价值。因此,企业要对ERP系统实施成熟度与适宜性进行评估。企业ERP系统实施要进行全过程的定期检查和改进,重视每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要重点把握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技术需求情况,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ERP系统实施的方向,降低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建立企业持续创新的管理机制,更好地完成企业ERP系统评估,包括评估信息化应用阶段、评估与改进现有系统、规划未来的新系统实施范围等三个方面内容,促进ERP系统更好地在企业实施和得到深化应用。首先,在评估企业信息化应用阶段,要从系统应用、ROI分析、管理提升等三个方面对管理ERP信息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比较实施ERP系统前后的经济损益情况、管理决策能力以及执行力情况。其次,在改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阶段,要找出业务发展所需的最为迫切的系统改进点,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增加和完善提供指导意见。最后,在规划未来的新系统实施范围阶段,要重视对ERP系统实施后,企业信息化整体操作、使用能力的提高,促使企业管理层重视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引导企业资源投放。

3 ERP系统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企业的ERP系统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首先,要对企业自身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由于ERP系统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效实施ERP系统的前提之一,就是要让企业管理层能够清晰和明确地认识到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和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整合方法,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型和业务操作流程。这样才能够为ERP系统实施和创建企业良好的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其次,确定ERP系统实施的目标与关键要素。企业为了保障ERP系统实施的效果,要组建具有管理经验与软件应用操作能力的团队,要明确ERP系统实施范围与目标,并将其进行分解,使企业各个部门都能够进行ERP管理模型和业务流程的确认,制定ERP系统实施的详细策略。

再次,企业各部门要对ERP系统实施进行具体与灵活地调整。企业要通过ERP系统实施解决面临的管理问题,但是,企业仍然要依靠自身的管理体系,对ERP系统实施应用范围应有清醒的认识。因此,企业各部门要对ERP系统实施进行具体与灵活地调整,各部门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ERP系统实施的工作方案与目标,其中包括了企业部门能够实现的目标;对于ERP系统实施后,企业所采取的创新的管理模式;不同部门应确定个性化的需求与解决方案;促使ERP系统实施在企业的不同部门中更加顺畅。

最后,编写ERP系统实施任务书,总结实施经验。在企业的ERP系统实施团队的指导下,各部门应将ERP系统实施目标与自身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结合,以此来编写出ERP系统实施工作任务书,并将此汇报给企业管理层,由其进行审核,形成企业完整的ERP系统实施任务书。该项任务书包括了企业管理制度变革的内容、ERP项目的实施内容。由此,可以得出企业实施ERP系统所能够获得的管理效能。同时,企业要对ERP系统实施进行管理总结,以减少成本支出,简化系统的操作流程。企业要增强ERP系统实施的个性化要求,严格控制ERP系统实施的时间与成本,建立分级明确的、可衡量的、可行的实施目标。

ERP系统集合了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是一个比较先进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应用ERP系统有很有的优点,例如,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库存管理的水平,能够减少库存占用的资金,从而不断的提高物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陈本,这样会提高物资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应用ERP系统之后,能够把企业的资本、生产、与营销等职能形成一个价值链。企业应用了ERP系统后,可以更方便财务人员查询企业的成本构成以及影响企业成本的成因,能够确认在物流流程中可以降低成本的各种高价值的活动,还能为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结语

通过对企业ERP系统实施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究,得出不同企业具有不尽相同的管理模式,这就限制了ERP系统的实施。因此,企业要结合与创新ERP管理模型,提高管理层对ERP系统实施的策略与方法的认识与掌握,高度重视其在企业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的ERP系统实施策略要分层次与分阶段地渐进式进行,不能够一蹴而成,那样只会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企业要不断改进管理方法,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组织的执行力,优化工艺流程,这样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付出的管理成本比较小。而ERP系统的实施带动了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使企业形成了管理创新机制。与此同时,企业管理创新能够提高ERP系统在企业实施的成熟度与适宜性,推动企业ERP系统实施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 创新 市场经济

引言: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企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更加艰难。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最迫切、最根本的途径便是搞好企业创新,以适应环境变化,抓住发展机遇。

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局面,全世界的脉搏通过经济的脉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化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何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企业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通过创新管理,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创新的根本意义就是勇于突破企业的自身局限,革除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旧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适应市场需要地新体制、新举措,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谈到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必须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创新。根据我的理解,企业的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前提。这需要企业具有宽阔的眼界和胸襟,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姿态,积极的学习进取,要面向全球,着眼同行,在企业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生产理念等方面都要开发都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使企业的理念能够跟得上甚至超越市场发展的脚步。

第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基础。管理创新集中表现为知识在管理中更广泛的运用以及管理进一步的科学化、系统化。通过管理创新,企业可以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使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得到优化,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基础。充分有效的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要通过合理的人资管理,吸引一大批有能力、能思想、有干劲的人才,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第三,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关键。企业的经营与客户的需求归根结底是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心中就是企业的名片和代表。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产品创新,增强产品的人性化特点和实效性,不断的生产出价廉物美、品质优良的产品,赢得大众的亲睐。

第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已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股新潮流。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原始创新模式、赶超创新模式、局部创新模式、市场创新模式、标准领先创新模式等,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不论哪一种创新模式归根结底需要企业开展适当的合作创新、引进一些关键技术,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当把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主战略,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五,营销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企业如何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要求,使新的营销要素或要素组合融入企业营销体系上来,使之具备新的功能和新的创造力,以营销创新谋求企业发展,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重要的课题。企业要在营销方面走出新路子,必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立足于“顾客满意”,通过对企业产品、服务、品牌不断进行定期定量的测评与改进,以服务品质最优化,使顾客满意度最大化,进而达到顾客忠诚和培养顾客资源,这样既强化了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是经营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持续稳定增效的重要保证。

当前,随着MBA的普及,咨询公司的增多,新的、时髦的管理创新理论层出不穷,再加上各种成功的案例,叫管理者眼花缭乱,层接不暇,无所适从!一些企业一会儿推质量体系,一会儿搞6S现场管理,一会儿又进行供应链制度,远学通用,近学松下,国内学海尔,最后管理者都不知该如何做了,管理成了“四不像”。所以,管理应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推行先进经验时,一定要先答好“有没有必要、是否适合公司现状、有多大实效”这一题。其次,管理要靠自己不断的创新。管理经验不能光靠书本上的原理,还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分析、探索和检验,这种把别人好的经验和自己公司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不断完善、改进,上升为自己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就叫管理创新。总之,随着企业相互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注重学习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权变地”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企业才能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

[2]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