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1: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风险及预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的非营利性医院有三大补偿渠道: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日渐萎缩,年财政补助一般不够发放医院的两个月职工工资,因此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成为医院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目前非营利性医院经营意识较差,而医院的经营又受到医疗保险等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按原方式运作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医院高效的目的实在是步履维艰。所以,医院的资本经营特别是筹融资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发行债券等方式实现医院的筹资,这就造成了医院的负债经营。负债经营机制由于受着经营风险最终是财务风险的影响,因此医院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已成为政府和医院全体职工所关心的共同问题。如何从医院的经营状况和各种财务数据预警财务风险、以便及时调整经营和筹资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
1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成因
(1)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的含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筹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可变性;二是指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而造成财务困难的可能性。财务风险通俗地表述为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债务资本比率较高时,财务风险较大;反之,则较小。企业负债经营时,由于债务利息固定不变,使得例如增加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DFL= 或 =
(2)财务杠杆系数说明了以下问题:
第一、财务杠杆系数体现了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第二、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作用越大;反之,则相反。
第三、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不变时,负债比率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越大。
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致使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②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缺乏内部监督机制;③医院规模异常扩大,业务迅速扩张,而收入远未达到预期效果;④管理不善,无法控制经营成本;⑤卫生行业准入难度降低,新的竞争者易于进入等。
2 非营利性医院财务预警
财务风险从萌发到产生再到恶化,都将在某些财务指标的数值变化上体现出来。比率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财务指标,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分析是将企业本期的财务状况同以前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趋势,或将本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企业进行对比,以了解本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水平以及财务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将这些指标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起的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将对医院的经营发挥很大的提醒作用。这些财务指标有:
(1)流动比率:即医院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该比率越大越好。
(2)速动比率:即医院的速动资产(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和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后的资产值)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短期快速、较准确的偿债能力。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最低为1,该比率太大则占用太多资金。计算速动比率时为什么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其原因是:①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②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未作处理;③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④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综上所述,在不希望企业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以及排除使人产生种种误解因素的情况下,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
(3)资产负债率:即医院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对于资产负债率指标进行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分析的角度。债权人认为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他们最关心的是贷款的安全程度,债务比例越低,贷款风险越小。自己的权益越有保障。从股东的角度看,只要是能保证全部资本利润率大于借债利息率,就希望资产负债率越大越好,否则反之。从经营者的立场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作出正确决策,合理安排好资本结构。该比率越小财务风险越低,但比例太小又表现出医院利用债务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所以医院要根据本行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全面考虑,确定资产负债率的正常比例范围(各地区、各行业、各种时期有不同的合理资产负债率范围)。至少要保证净资产多于全部债务,即资产负债率应小于50%。
(4)现金流量比率:即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比率,用于分析和预测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比率大于1表明整体上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现金流量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本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提供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的信息;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用于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分析不仅依靠现金流量表,还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5)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即营业现金净流量与必需的维持性资本支出额的比率。该比率大于1时,说明医院不仅能维持经营,还可以扩大经营或满足其他方面的现金需要。
(6)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即营业现金净流量减维持性资本支出后与到期债务本息的比率,反映医院在满足维持经营情况下的偿还到期债务的水平。该比率小于1时表明医院不得不通过增加新的债务或其他资金融通方式来偿还到期债务。
3 非营利性医院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1)要建立包括工作数量、业务质量、成本水平、药品库存、收支结余等指标在内的预警系统。
(2)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如日常现金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仓库物品保管、固定资产和计算机系统管理、信贷、往来账管理等制度,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强化预算管理,减少理财漏洞和资金浪费。
(3)财务人员要注意发现理财中的异常情况(如库存药品或材料激增、各类资金比例关系失衡、业务量下降、成本上升等)并及时反映以便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资金调动灵活、供应及时、流向合理,使财务工作规范运行。
(4)坚持弹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在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留有合理的伸缩余地,这就是财务管理的弹性原则。在财务管理中,之所以要保持合理的弹性,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①财务管理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企业缺乏完全的控制能力;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③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都是对未来的一种大致的规划,也不可能完全准确。为此,就要求在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保持可调节的余地。
(5)贯彻优化原则。财务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以实现最优的过程,这就是财务管理的优化原则。在财务管理中贯彻优化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①多方案的最优选择问题;②最优总量的确定问题;③最优比例关系的确定问题。
(6)采用适当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回避风险的发生。财务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①防护性控制。防护性控制又称排除干扰控制,是指在财务活动发生前,就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②前馈性控制。前馈性控制又称补偿干扰控制,是指通过对实际财务系统运行的监视,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使差异得以消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③反馈控制。反馈控制又称平衡偏差控制,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实际财务活动或调整财务计划,使差异得以消除或避免今后出现类似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
(7)降低筹资的资金成本是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在用资过程中支付的报酬,如向股东、债权人支付的股利、利息,这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
资本成本通常用相对数来表示,即支付的报酬与获得的资本之间的比率。一个企业通常同时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筹措长期资本,而不同筹资方式下资本成本高低不等。为了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确定最佳资本结构,还需测算各种长期筹资方式下的综合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故称之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它是由个别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的权数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Kw= KjWj
式中:Kw: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j:第j种资本的成本
Wj:第j种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先需测算个别资本成本,还需计算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即权数。资金成本降低意味着企业筹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降低。
总之,建立了包括上述指标在内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非营利性医院可以通过收集有关财务信息,对上述指标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医院财务状况,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化制订负债经营警戒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为医院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赵立,蒋祥虎,时浩明等.建立财务危机预警
机制,提高医院经济运行质量[J].中国医院
管理,2004(3)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思考;预警
财务风险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将风险降到最小,以确保医院收益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以建立有效的医院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1当前医院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1管理者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
任何有财务活动的地方,都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在医院管理中,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管理者仍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现有资金,就不会造成财务风险,而风险意识薄弱造成财务风险的形成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造成的疏忽,对财务人员的思想也会产生影响,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务人员不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工作,没有落实财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并控制的工作流程,思想上仍存在旧观念、旧思想,一旦造成财务管理上的失误或者漏洞,就会给医院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高医院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管理者对实施者的思想影响重大,同时让财务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医院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应将风险防范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1.2政府补偿不足
我国医院的性质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经济上实施独立核算,但是政府的补偿不够也导致医院产生财务风险。医院药品的价格及其收费标准都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同时又要承担政府公益性开支的一部分,却得不到政府的足额补偿,造成医院经营困难、资金短缺,加大财务风险。
1.3医院资金结构不合理
医院的资金结构主要是指在医院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由筹资决策造成的失误等因素,导致我国医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负债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比例过高。很多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已达50%以上。由于资金结构严重不合理造成医院负债的负担过重,再加上偿还能力不足,产生财务风险。
1.4内部财务监控落实不到位
内部财务监控是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若医院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不能落实到位,如在医院工程项目及固定资产的配置内控上,没有完整的岗位分工控制及授权批准制度;在决策方面,难以落实集体决策体系,仅靠主要管理者的主管意识来决策,导致医院的投资不合理,增大了财务风险。
为了保证医院的内部财务监控体系能发挥重要作用,医院不仅应设立基本独立的组织机构,还应结合本医院的特点,制定较完整的、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以确保医院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有效运行。而我国大多数医院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有些财务监督制度的执行不严格,导致医院的管理与监督二者合一,失去了独立效果。另外,我国医院还缺乏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财经纪律的执法落实不严,失去了约束体制的重要作用,极易产生财务风险。
1.5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主要是决策者对财务事项的调研论证不充分,主观臆断或凭借经验决策,进而造成财务风险。例如,有些医院盲目投资,而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客观判断及绩效评价,对市场的预测过于乐观,造成项目的高投入、高负债却低产出的严重财务问题;一旦在项目投资中形成损失,必然会对医院的长远利益产生影响。
由于管理者对于资金占用的认识不足,其决策上的失误导致医院流动资金匮乏,而资金被盲目投资、盲目占用,影响医院财务活动的正常运作。如有些医院的年度支出不合理,过多地用于药物支出,而药品大量堆积,使原本有限的流动资金被占用,产生缺货成本及存储成本,减少了资金的使用率。
2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策略探讨
2.1医院管理者提高风险意识
首先,医院管理者应转变“重医疗水平、轻财务管理”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应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财务状况,将财务管理贯彻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医院的每个职能部门也要配合并支持财务管理工作,定期提供会计所需的资料。
其次,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市场化竞争的优胜劣汰,建立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院内的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市场主体都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风险,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医院的发展问题,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发展,适时地进行投资,提高业务收入。即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确保院内的最大化收益,在维持风险最低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价值。
2.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成立财务部门的风险防范小组,其成员主要由账务处、票据管理、财务审核、门急诊及出入院组长等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组成。其次,风险防范小组要加强流程再造的风险管理理念,解决当前已有的财务流程问题,明确重点风险环节及风险控制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细则与规章制度,并确保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到位。
对于医院来说,主要财务风险的控制点包括业务款收缴、财务退费、住院医药减免以及病人欠账管理等,除了制定与之相关的操作细则与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一套日常审核及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以确保各项控制制度的及时落实,在实践中完善风险防范体制,以最大限度减少医院财务风险。
2.3健全内部财务监控制度
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及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从制度上解决重大事件的集体决策,再进一步落实。通过内外部的审计工作,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减少财务工作者的可操作性,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透明度,减少财务风险。另外,还要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价,如反馈各种信息、研究可行性、选择有效筹资方式、跟踪调查实施项目、评价效益等,都按照科学、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加强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的效应。
2.4完善科学的财务决策系统与评价系统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所在,也是引发财务风险的最重要因素。决策的科学与否与财务风险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单纯的经验决策或者主观决策都会增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从而造成财务困境。因此,医院必须改善管理者的决策方法,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在决策时,应对影响政策的各种因素充分思考,各种方案仔细评估,最后选出最优方案。另外,医院还应建立决策项目的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决策都有相应的评价。每一个项目启动后,就投入监控体制并开始评价分析,尽量早期预防财务风险,以避免风险的扩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庆昆.建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7(8).
[2]方鹏骞,张佳慧,董四平.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0(3).
[3]赵斌.浅谈如何控制医院负债经营下的财务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4]赵晋艳,孙培生.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2008(23).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思考;预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95-02
财务风险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将风险降到最小,以确保医院收益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以建立有效的医院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1 当前医院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者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
任何有财务活动的地方,都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在医院管理中,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管理者仍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现有资金,就不会造成财务风险,而风险意识薄弱造成财务风险的形成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造成的疏忽,对财务人员的思想也会产生影响,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务人员不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工作,没有落实财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并控制的工作流程,思想上仍存在旧观念、旧思想,一旦造成财务管理上的失误或者漏洞,就会给医院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高医院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管理者对实施者的思想影响重大,同时让财务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医院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应将风险防范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1.2 政府补偿不足
我国医院的性质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经济上实施独立核算,但是政府的补偿不够也导致医院产生财务风险。医院药品的价格及其收费标准都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同时又要承担政府公益性开支的一部分,却得不到政府的足额补偿,造成医院经营困难、资金短缺,加大财务风险。
1.3 医院资金结构不合理
医院的资金结构主要是指在医院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由筹资决策造成的失误等因素,导致我国医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负债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比例过高。很多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已达50%以上。由于资金结构严重不合理造成医院负债的负担过重,再加上偿还能力不足,产生财务风险。
1.4 内部财务监控落实不到位
内部财务监控是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若医院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不能落实到位,如在医院工程项目及固定资产的配置内控上,没有完整的岗位分工控制及授权批准制度;在决策方面,难以落实集体决策体系,仅靠主要管理者的主管意识来决策,导致医院的投资不合理,增大了财务风险。
为了保证医院的内部财务监控体系能发挥重要作用,医院不仅应设立基本独立的组织机构,还应结合本医院的特点,制定较完整的、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以确保医院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有效运行。而我国大多数医院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有些财务监督制度的执行不严格,导致医院的管理与监督二者合一,失去了独立效果。另外,我国医院还缺乏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财经纪律的执法落实不严,失去了约束体制的重要作用,极易产生财务风险。
1.5 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主要是决策者对财务事项的调研论证不充分,主观臆断或凭借经验决策,进而造成财务风险。例如,有些医院盲目投资,而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客观判断及绩效评价,对市场的预测过于乐观,造成项目的高投入、高负债却低产出的严重财务问题;一旦在项目投资中形成损失,必然会对医院的长远利益产生影响。
由于管理者对于资金占用的认识不足,其决策上的失误导致医院流动资金匮乏,而资金被盲目投资、盲目占用,影响医院财务活动的正常运作。如有些医院的年度支出不合理,过多地用于药物支出,而药品大量堆积,使原本有限的流动资金被占用,产生缺货成本及存储成本,减少了资金的使用率。
2 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策略探讨
2.1 医院管理者提高风险意识
首先,医院管理者应转变“重医疗水平、轻财务管理”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应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财务状况,将财务管理贯彻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医院的每个职能部门也要配合并支持财务管理工作,定期提供会计所需的资料。
其次,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市场化竞争的优胜劣汰,建立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院内的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市场主体都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风险,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医院的发展问题,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发展,适时地进行投资,提高业务收入。即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确保院内的最大化收益,在维持风险最低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价值。
2.2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成立财务部门的风险防范小组,其成员主要由账务处、票据管理、财务审核、门急诊及出入院组长等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组成。其次,风险防范小组要加强流程再造的风险管理理念,解决当前已有的财务流程问题,明确重点风险环节及风险控制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细则与规章制度,并确保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到位。
对于医院来说,主要财务风险的控制点包括业务款收缴、财务退费、住院医药减免以及病人欠账管理等,除了制定与之相关的操作细则与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一套日常审核及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以确保各项控制制度的及时落实,在实践中完善风险防范体制,以最大限度减少医院财务风险。
2.3 健全内部财务监控制度
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及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从制度上解决重大事件的集体决策,再进一步落实。通过内外部的审计工作,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减少财务工作者的可操作性,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透明度,减少财务风险。另外,还要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价,如反馈各种信息、研究可行性、选择有效筹资方式、跟踪调查实施项目、评价效益等,都按照科学、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加强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的效应。
2.4 完善科学的财务决策系统与评价系统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所在,也是引发财务风险的最重要因素。决策的科学与否与财务风险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单纯的经验决策或者主观决策都会增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从而造成财务困境。因此,医院必须改善管理者的决策方法,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在决策时,应对影响政策的各种因素充分思考,各种方案仔细评估,最后选出最优方案。另外,医院还应建立决策项目的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决策都有相应的评价。每一个项目启动后,就投入监控体制并开始评价分析,尽量早期预防财务风险,以避免风险的扩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庆昆.建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7(8).
[2]方鹏骞,张佳慧,董四平.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0(3).
[3]赵斌.浅谈如何控制医院负债经营下的财务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4]赵晋艳,孙培生.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2008(23).
关键词:财务风险 预警系统 构建策略
一、财务支出风险
(一)负债经营导致企业经济困难
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有效举措是根据杠杆效应进行的负债经营,而负债一旦超出既定的范围,通常会因内在的财务结构风险而招致再融资的风险困难,并因负债累累而使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基于我国目前的现状,各个行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先将优势资源据为己有,再进行经营规模的扩展,即所谓的“占地为王”。一些企业将追求快速发展作为自身的发展对策,置风险于不顾,还试图加以掩饰,从而导致负债资金的占有率过高,给财务带来沉重的负担,企业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
(二)企业的或有负债风险比高负债风险更具隐蔽性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企业的乱担保。部分企业未经同意和审批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担保,甚至进行大数额、长期限的担保,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隐蔽性风险。有些企业对担保管理不善,更无章可循,一旦担保对象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就会造成担保企业从或有负债到负债的转化,以至于沉重的债务负担带给企业资金短缺甚至资不抵债,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而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其旗下的子公司因具备独立性,发生的借贷关系也是独立的,并以所有资产为借款作担保,集团公司却不能进行统一授信。同时互相联保、挪用、拆借资金的现象常常存在于集团成员之间,结果导致集团融资超量,使集团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堪重荷。如果关联企业中因某家债务失控,极可能诱发集团整体联动性风险。
(三)筹资结构配置不合理导致企业偿付风险加大
资金结构指的是企业各项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也称资本结构。资金结构的含义很广,狭义上是指长期资金结构,而广义上则指包括长、短期资金在内的全部资金结构。
在进行投资时,短期投资与短期负债、长期投资与长期负债的对应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不能进行统一筹划,就会导致资金长短结构配置不合理。在筹资时若缺乏对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的考虑,就会造成财务费用成本较高,也使偿付风险同时增大。
二、资本运作风险
(一)货币资金的错误管理导致企业资源失控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支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最容易出现状况。在集团公司内部,其资源的流失、短缺、盗窃及挪用现象不但要在货币资金的风险管理下杜绝,还要考虑怎样将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并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如果资金管理体制不集中、监控不平衡,集团公司便无法掌握子公司的资金状况,就不能控制下属公司的资金运作情况,更不能以资金分配的形式对给集团带来经济效益的业务活动给予集团名义上的有效支持,造成投资失败、筹资失控、内部资金融通失灵等一系列风险的出现,若子公司出现状况就会因此使集团公司受到牵连而陷入担保纠纷中。
根据国内外大型集团公司的经验,通常都是高度集中地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促使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并相应地进行操作。管理层因此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对带给集团经济效益的业务活动进行甄别,可在项目的筹资、投资的先后问题上按其优越性统一安排,从而使集团的资金分配、资金分散、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并将集团的资源调配优势发挥到极致。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的坏账风险
应收款项的坏账风险指的是企业无法按时收回所持有的各项债权而产生的风险。若结算管理在企业中得不到完善,便无法及时追讨各种应收预付款项,那么很容易导致呆账坏账,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在对应收账款管理时,一些企业过于追求销售业绩,而忽略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一些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量,使市场占有率增加,而大量赊销产品,致使应收账款在企业内部不断增加。由于赊销的盲目性及缺乏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导致应收账款不受控制,大部分的应收账款因长期不能收回而成为坏账。债务人长期无偿地侵占资产,使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存货处理不当导致企业的积压风险
存货的积压就代表着企业利润蒙受着潜在的损失。由于大部分存货都受保质期的限制,即使没有有效期的规定,也会因社会发展及市场供求变化莫测而遭受损失。存货积压不但是企业市场营销情况的体现,也是企业整体协调管理能力不足的反映。
以我国目前企业流动资产的情况,存货一般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大部分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销售能力低、流动性差,不但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企业还为保管这些存货必须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从而使企业费用增加,利润减少。若库存存货长期积压,企业因此蒙受由于市价下跌所带来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当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资金投入风险
(一)缺乏投资前的风险评估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集团在投资的前期工作中,在所进行的投资项目选择上没有对效益和风险作有效的评估,分析企业资金的潜力也仅局限于对账面上收支节余的满足,不能积极有效地调动企业各项资源来支持各个项目的投资。在对项目投入过程中,很多事先预料不到的风险都会在项目的前期调查阶段不同程度地出现,而相关的定量分析法通常很少被应用其中,并且对预料之内的风险处理和控制方法也不恰当。从某种意义上说,事先预计不周,给投资前带来风险规避不当,对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规划中存在的某些早期风险没有意识到,而最终导致投资风险产生,控制手段不力,甚至一筹莫展。
(二)投资决策的成败关系着企业的存亡
在企业的所有决策中,投资决策至关重要。投资决策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与存亡。因此,投资决策的失误极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注重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避免造成失误,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务必明确投资活动的性质――经济行为,并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避免涉及“政治”、“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二是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事先做好投资概预算,做好面临投资项目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同时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关键在于是否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同时考虑在内,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收益。
四、建立应对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
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客观存在着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时极可能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促使风险到损失的转变,从而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因此,提高风险意识、采取风险措施、建立预警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以重视财务风险在财务管理各个方面的防范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和消除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构建财务预警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财务预警分析指标系统建立的必要性。财务风险的正确处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财务危机是否产生,因此,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二是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可行性。短期财务预警系统为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现金在企业理财的过程中应用广泛且具流动性,况且企业并不完全因为盈利而维持短期生存的,其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三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的确定性。对企业来说,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以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为目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盈利能力、偿付能力、经济效益、发展潜力等指标。以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资产盈利能力;以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反映偿付能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并是资产运营指标中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的有效反应;以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企业发展潜力。
四是增强风险意识,完善内控管理,使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降到最低。例如,在进行担保时,签订合同前应详细调查被担保企业的运营情况及资信状况,订立担保合同时注意反担保和保证责任免责条款的适当运用,订立合同后应对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追踪调查,以避免造成直接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①罗志艳. 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②马瑛. 出版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③李英.MC公司财务管理优化案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④李卓.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
一、简述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预警体系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主要具备风险监测、风险预报、风险诊断、风险排除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对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维护企业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财务预警体系是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依据所得资料及结果,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及时找出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风险发生概率及具体影响进行预测,并向企业管理人员发出警示;然后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依据财务预警体系所给出的解决策略及规避方案,将财务风险在第一时间加以有效排除,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而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对出版企业当前整体的经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出版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是尤为严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出版企业投资环节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主要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投资项目无法按期投产,或投资效益较低,难以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出现经营亏算现象;第二,投资效益低于投资成本,无法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第三,投资效益超出投资成本,但是却达不到企业平均资金成本。[1]这些现象都会引发出版企业投资风险问题。
(二)盈利?L险
出版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项经营活动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资金链条的完整性,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但是,消费者实际消费需求的不同,以及新媒体所造成的冲击,都对出版企业的盈利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获取经济利润的时间及数额,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都无法持续实现保值增值,造成出版企业盈利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出版企业财务风险主要类型之一,是因无法按时收回债权,难以获得预期的销售效益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出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通过赊销的方式,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虽然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资金回收风险问题。一方面,出版企业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对客户的还款能力、信誉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也没有制定多样化的针对性信用政策,一些经济实力较弱、信誉度较低的客户,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偿还赊账资金。[2]另一方面,出版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销售数量对员工业绩进行评定,而忽视了销售质量,部分员工责任意识不强,为了增加自己的业绩,盲目与客户签订订单,采取长期赊销,使得出版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回收风险。
(四)存货风险
存货风险也是出版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出版企业的存货风险主要表现为纸张原材料存货风险,以及图书产品存货风险,由于图书的销售具有不确定性,图书滞销时,容易形成大量的存货,不仅本身会耗费大量资金,而且还会增加保管费,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资金变得相对紧张;遇到畅销书时,如果存货准备不足就会延迟交货或无力交货,都会造成存货风险,影响其他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图书属于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销售期限缩短,并伴有出版物损坏、过期、作废、贬值等风险容易引发财务风险问题。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
为规避财务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促进出版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可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加强风险管控力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指标选取及指标值的确定
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着眼于出版企业自身特点,科学选取财务指标,一般情况下,需要从运营能力、应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方面进行考虑的,四项指标对企业经营及发展的具体影响不同,需对权重进行合理分配。然后将各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去掉,将剩余数值的平均数作为指标标准值,并将所选指标分为极大型变量、稳定型变量和极小型变量三种,分别确定每个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二)正确划分功效系数及预警区间
功效系统和预警区间的划分分三步完成。第一,依据不同公式对三种财务指标类型的单项功效系数进行计算。第二,在得到每一类财务指标的功效系数后,根据其所占权重将其进行综合分析,所得综合功效系数即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效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综合功效系数=∑单项功效系数×综合权数。
第三,在得到综合功效系数后,便可以根据其具体数值,正确划分预警区间,当综合功效系数落在不同的预警区间时,便能够准确反映出财务风险可能性大小,并做出相对反应。[3]
(三)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策略
信息化管理是降低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式,将其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使用,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目前,出版企业一般都采用现代化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编、印、发一体化管理。出版企业应根据财务风险管控需求,结合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特点,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加以科学应用,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团队,负责操作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各项工作,辅助、服务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其工作性能及智能化程度。
四、结语
一、引言
房地产业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和2004年的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均在2002年之上。2004年,全国房地产行业完成投资1.3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28.1%。尽管房价上涨增加了普通购房者的负担,但旺盛的购房需求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依然是房地产行业景气的主要支撑。国内有学者指出,未来五年,全国整体房价仍会维持在较高位运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增长态势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住房供给偏紧,旺盛的需求仍使供求不平衡。未来某些房价上涨较快的大城市将会带动地区及全国房价的上涨。
在全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在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指出,“十五”期间我国房地产行业表现出四方面的问题:资金来源相对单一,银行风险大;房价增长过快,价格和市场风险偏高;城市开发过快,土地成本升高;粗式开放经营,耗能过大。
深万科、金融街、深振业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房地产行业近年来资产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发展迅速,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百分比逐年下降,经营管理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正逐步显现。5年来,3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由540亿发展到841亿,增长了55.69%。其中,存货净额由264亿增长到了442亿,增长了67.78%。主营业务收入由141亿增长到274亿,增长了94.07%。资产负债率2001年最低,为49.08%,2002最高为54.55%,并呈上升趋势。反映营运能力的存货周转率,从1998年的最低0.37次上升到2001年的最高0.48次,2002年有所下降为0.47次。
房地产业的风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利率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等,这一风险分类,虽便于描述,但给定量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学者把房地产业的风险划分为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则便于在风险分析中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静态动态相补充。
在企业风险研究分析中,早期的风险测度方法主要考虑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因此风险测量师从财务可行性模型出发。随着资金时间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总投资内部收益率和股本内部收益率成了风险分析重点,从而开始对内部收益率的各因子加以细分,出现了敏感性分析。但这些模型和分析方法,都只是分离地给出各个指标,没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判断标准和预警信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并做出及时预警,本文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索运用Z模型风险分析法,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进行初步尝试。
Z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学者Altman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用以计量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在实际运用中,模型得到了逐步补充完善。其分析模型如下:
Z=0.717X1+0.847X2+3.107X3+0.420X4+0.998X5
式中, Z=判别函数值,X1= 营运资金 / 资产总额,X2= 留存收益 / 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X4= 股东权益账面价值总额 / 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 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企业破产临界值:
(1)Z < 1.23时,企业处于破产的“危险地带”;
(2)1.23 < Z< 2.9时,企业处于破产的“灰色地带”;
(3) Z> 2.9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考虑到企业财务数据源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的财务质量,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增加了两个有关现金流量分析的指标:
(1)现金盈利质量率。
现金盈利质量率=现金盈利值/净利润。其中,现金盈利值是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财务信息计算出来的企业现金净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盈利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和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处置长期资产收现一利息及筹资费用付现。
(2)现金增值质量率。
现金增值质量率=现金增加值/留存收益。其中,现金增加值是企业支付了各项现金分配后的留存现金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一分配股利付现。
由于上述分析模型没有把行业因素考虑进来,本文增加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使其更适合房地产企业特色。
本文第二部分根据万科公司与行业财务效益状况指标,资产运营状况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万科公司经营状况;第三部分测算万科公司Z指数值,与指标的临界值比较得出警情结论,并与行业Z值比较,进行行业分析;第四部分对警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采取措施排警。
二、基本财务指标分析
2002年万科股份的各项财务指标与市场比较为:
与同业相比,万科公司偿债能力较强,负债比例较小,且短期负债比率大于长期负债比率;资产增长高于同业平均,尤其是净利润的增长,说明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总杠杆低于同业平均,股价受销售变动影响也小;其应收、应付、存货、资产及现金等价物周转率高于同业平均。但是,其盈利能力要低于同业。
三、Z模型分析
根据Z模型的公式,算得万科公司2002年的Z指数指标为:
但是,行业平均值 Z
财务风险预警是根据财务管理学、风险管理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为依据,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跟踪监控和预测预报。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金融危机严重的冲击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企业金融资产、房地产投资的公允价值波动幅度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就会对应产生较大的投资盈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投资环境变化莫测,让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小心。由于投资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背负了沉重的资金负担,投资风险也日益增大。
(二)资金营运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无序和财务人员的能力相对有限,在日常经营中对购销情况没有做出合理的现金预算,再加上现金预算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流动比率。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市场仍然疲软,投资者投资信心的不足导致市场交易量下降,影响了中小企业原本是为了盈利而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变现,企业难以实现投资收益甚至出现变现损失。
(三)偿债风险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外企业的支付能力仍然很弱,国外客户的减少使得外贸型中小企业出口销售额明显减少,部分产品不得不由出口转为内销,而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又使得企业面临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企业销售收入的减少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很可能会导致企业亏损,企业的亏损又会导致流动资金的减少,这样势必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加大偿债风险。而中小企业本来就面临筹资困境,使得中小企业的偿债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指标分析体系
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体系具体有两大类型,分别为独立变量指标和综合变量指标,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独立变量指标
独立变量指标是指利用单个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常用的独立变量指标有下面几个:
1.现金债务总额比,它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额与债务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旨在衡量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是评估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2.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应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3.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负债经营效应;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少资产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二)综合变量指标
综合变量指标是指综合多个财务比率进行财务预警的指标。常用的综合变量指标有:
1.安全边际率。它是安全边际量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的比例,也可以指安全边际额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的比例。这个指标是反映效益风险大小的综合指标,用百分比表示,警戒值为10%。l0%以下为危险区,10%至20%为值得注意的区间,20%以上为安全区,比值越大,企业安全程度越高。
2.资金安全率。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值-负债额)/资产账面总额。可变现资产包括现金及其等价物、良性债权、适销存货和可变现无形资产等。该指标的警戒值为0,一般来说,指标值大于0,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指标值小于0,企业财务状况已陷于险境。
独立变量指标没有界定不同比率对企业整体风险影响的权重,不能很好地反映各比率交替变化的情况。而综合变量指标以分析多个财务比率为基础,强调盈利能力对企业的影响,同时综合变量指标界定了各个财务比率对企业整体风险影响的权重,能从总体角度检查企业财务运作,有利于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比较。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防范策略
(一)树立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意识,有效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企业要建立成本控制中心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完善成本控制和考核标准,明确各部门的成本目标和责任,并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充分调动其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要建立成本报表和分析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拓宽成本考核范围。通过研究市场变化,调整成本管理重点,不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用比较低廉的成本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企业服务。
(二)结合现金流量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预警
结合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计算的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可以防止财务信息失真导致的财务预警失效,而且更好地反映企业实际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实际获现能力。现金流量计价方法统一地以现金制为基础,剔除了不同企业同样交易事项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增强应收账款的流动性
企业应尽量减少赊销的数量和金额,缩短信用期,积极提供现金折扣,尽可能采用预收款或预收部分定金的方式,争取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减少坏账损失。外贸型的中小企业应选择安全的信用证结算方式,重视出口信用保险,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加大保险投入,做到事先预防收账风险。对于已有海外应收账款,为了降低回收的难度,可采用应收账款抵押、国际保理业务来实现短期的融资,提前变现应收账款,减少事后的坏账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小东.试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生产力研究,2007,(15).
当前,面对日渐复杂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上市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逐渐加大,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上市企业的倒闭、破产使得其逐渐意识到了相应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电力上市公司来讲,财务危机的爆发不仅直接威胁到了其自身的经营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因此,电力上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完善评价,并落实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
二、财务风险评价与财务风险预警
第一,财务风险评价。本文以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法来实现对电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系统性评价,通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实现对风险等级的划分,进而为落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奠定基础。第二,财务风险预警。基于电力上市公司下,针对相应财务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时,以完善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分析来预测潜在的财务风险,为落实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提供基础。第三,二者间所存在的关系。财务风险评价与财务风险预警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实现完善财务风险评价内容的落实能够为企业落实财务风险分析提供基础,而财务风险预警则是财务风险评价的进一步深化。
三、电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选,评价指标的选取。在落实这一内容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独立性、灵活性、可操作性以及通用可比性;其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电力上市公司来讲,在构建相应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基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确保这一指标体系能够充分的反映出电力企业财务运行的状况,具体需要包括如下内容: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以及成长能力。
四、主成分TOPSIS法下的财务风险评价
(一)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在落实财务风险评价内容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实现系统性的评价,就需要最大程度的拓展评价对象范围,并将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的收集,以确保能够通过对评价对象影响因素的有效收集来掌握评价对象的特征,即实现评价指标的收集与整理。在此过程中,反应各项指标的信息内容会随之指标对象的不断增多而增加,进而会出现信息重叠现象,这就为落实指标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压力。因此,为了能够通过有效且简单的信息内容来落实指标分析工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分析方法,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基于这一分析方法下综合评价函数意义不明确,因此要利用其它方法作为弥补来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利用主成分TOPSIS法来解决以上单一分析法所存在的不足。
(二)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利用主成分TOPSIS分析法来评价电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过程中,由于所涉及到的计算工作量较大,可将SPSS利用在主成分分析中,然后按照如下步骤落实:第一,实现原始指标矩阵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各项指标的预处理;第二,采用KMO等检验方法对所采取的评价样本进行检验,确保其能够满足主成分分析的要求,如无法满足就需要以其他方法进行替换;第三,实现对系数矩阵的计算以实现主成分的提取;第四,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来获得主成分矩阵;第五,实现基于主成分下的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第六,通过计算各方案的排队指示指来完成评价分析。
五、GA-SVM下的财务风险预警
首先,适用性分析。采用SVM这一识别工具,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算法下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将其运用于电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中,则能够通过自身全局最优解等优势特点来实现对高维数据的有效分类,并实现对非线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GA-SVM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其次,具体落实程序。在利用这会模型进行预警分析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实现对SVM各项参数以及函数值的精准计算,本文采用GA算法来实现,具体的步骤为:第一,将所有样本进行输入与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将所要进行优化的参数以相应取值范围进行优化处理;第二,在获取种群初始解的基础上实现对参数的编码;第三,实现对个体适应度的计算,然后需要将适应度高的个体进行遗传处理;第四,实现遗传操作以构建新的种群,在此基础上按照设定好的遗传次数来重复落实优化参数这一步骤;第五,将所得到的样本数据输入于SVM模型中,并落实相应的计算以获取预测结果,进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为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奠定扎实基础。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