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1: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保护传统文化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
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五化”的深入发展,满族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迁。 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我们看到现在的满族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趋于模糊,甚至有消退、弱化的迹象,一些文化特质、风俗习惯诸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确实已经基本不再具备其原有功能,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并不是说满族传统文化消失了。可以很肯定的说,满族传统文化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在“五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呈现出了历史化、时代化的特点。并且,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满族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地域性文化和资源性文化;所以说,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满族本身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而做出了选择,这是满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这种表现使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了中华大文化之中,这也应该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最终的归宿。
当然,满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它的发展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使满族传统文化能更好、更长久的流传。而时代已经为我们指出了这条可行之路就,即可持续发展。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新时期对文化的要求,强调文化发展的科学、合理,有规划、有组织,体现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如何让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里作者仅提出几点建议。
一
满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深刻认识文化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到政府机关,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对经济的发展格外重视。与此相对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是很不够的,至少与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和扶持相比是远远不及的。正是由于这种忽视,造成了很多地区或领域文化的贫瘠,造成了较高经济收入与极低文化素养之间的强烈复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建设。事实上,文化虽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基础,它还会反映、影响和作用于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决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进程。
文化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文化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科技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和的文化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满族在生活条件、经济水平上是比较差的,因此各级各类政府对于这些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十分重视,在我们走访的满族聚居区中无论是自治县、满族乡还是村屯,都在向我们讲述他们是如何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但对于文化,他们就无从谈起。即使偶有将文化建设纳入规划的地区,也是只追求短期的,或者应付上级交办的差事,并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文化工作的缺失,从而造成了项目的重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经济致富措施缺少竞争力等问题。民族地区不仅有物质资源,更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这是民族地区建设的两大法宝,只重视一方面,必然会造成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很难发展。注重经济和文化共同的全面协调看持续,才能符合民族地区建设的需要。
二
继续坚持做好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也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就应该是民族文化工作的基础,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还是成绩不俗的:国家将文化遗产分为15类,满族文化遗产涵盖14类,其中以古建筑和民俗为主。据统计,满族文化遗产中,省级以上149处,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10处,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这些传统文化遗产遍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且主要聚集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其中北京有47处、辽宁1处、吉林34处、河北27处。满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重视,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在满文古籍文档等方面,我国现存满文档案和图书千余种,以满族发祥地辽宁来说,在辽宁省图书馆和大连图书馆珍藏的满文古籍的数目就不少,其中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有18部,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有25项。另外,近些年,辽宁挖掘、整理、出版的满族文化方面的书籍就很多,如《兴京旗人档案史料》、《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大清全书》,以及即将出版的满族珍贵文献——《满文老档》等等,另外,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的满族家谱也是数量众多的。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上,辽宁的新宾、本溪、宽甸等满族自治县都花费了很多精力搜集整理出版了满族民间故事集或者是满族民间歌谣集等,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等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或文艺团体根据民间故事和民间传统还编排了很多富有满族特色的歌舞等,传述着满族古老的历史。这些工作都是对满族文化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些方式,很多遗藏于民间的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认识了解。
虽然我们在满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成绩显著,但若想要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这些还是不够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里。在这里,笔者仅强调两点。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不仅仅是针对满族传统文化,对于所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传统文化若想真正科学、持续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就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正逐步走向法治社会,而真正的法治社会其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一个准则,即法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涉及很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如民族和民族之间,政府与民族之间等,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中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等都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条款,不过更多的是侧重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国家级法律还在研究制定中,尚未出台。一些省份如宁夏、江苏、云南、贵州、福建和广西等则相继出台了民间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保护条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在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中涉及的问题最多,也最需要从法律层面予以支持。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而在国家立法之前,一些满族传统文化相对集中的省份如辽宁、北京、吉林、河北等是不是可以考虑仿效云南等先出台可行的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以加强对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之前实际上一直是由政府主要参与的,这种几乎全盘的“包揽”做法,一方面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文化保护工作的局限,使文化保护的及时性减弱了。我们今后的工作侧重点之一就是要抢救、保护那些散落民间的传统文化,因此,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发动社会的力量才是我们今后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我们以云南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为例。他们就坚决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不仅动员所有的政府机关、文化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文化保护,还号召每一个云南人将保护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义务;不仅各级人民政府将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民族事务、教育、旅游、规划、建设、新闻等部门与文化行政部门共同联手协调文化保护工作,形成一个文化保护的“工作圈”。 很多民族和文化艺术研究机构或者是个人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考察、收集与研究活动。很多市县级,甚至乡级文化艺术馆(站)都在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
对于满族文化保护来说,云南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动员基层力量,发挥基层优势,将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深入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传统文化的保护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三
坚持把文化产业化作为满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做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一点是要让传统文化能适应新时期的文化需求,何星亮曾经指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不断地吸收和现代化联系紧密的新元素。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一样,如果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如果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就很难传承下来。”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能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社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这个方法就是产业化。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都是重要性越来越被关注和正视,正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的,“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了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的发展战略之一,以产业化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民族地区普遍的做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可以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而满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份子必须要抓住这次时机,将满族的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目前,很多满族自治地方财政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化的收入,特别是有满族风情的文化产业化,如满族风情游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产业化手段越发显得落后,也越来越难创造经济效益,这不仅不利于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满族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必须有所突破的历史时刻,必须重新审视、打破瓶颈、敢于突破。基于此种现状和对未来的考量,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1.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建立满族风情旅游带。满族文化资源分布在很多省市和自治地方,将之有效整合才是使满族文化产业得以真正成型的首要任务,而使之最快速有效整合的途径首选旅游业。旅游业的行业特点最适合将一些分散的适宜旅游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如辽宁满族风情旅游,完全可以将沈阳与6个满族自治县结合起来,由相关政府部门出面统筹协调,以满族文化风俗为切入点,采取整体包装、突出重点,互推线路、联手经营的方式,形成以沈阳为中心,6个自治县各有侧重,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满族风情旅游带。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互相竞争导致的内部消耗,也会形成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是省内,像东北三省辽吉黑之间也可以形成跨省互动,形成东北满族风情旅游带。关键是各地政府部门之间必须通力协作,以整体效益为考量,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将个体放在整体中谋发展。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做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才能将满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2.要建立并宣传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传统文化保护区早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就已经在一些其他省市的民族地区开展起来了,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在特定的地域之内,保护民族文化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从而使其持续、健康、稳定和有序地发展。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能最大程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产业化,还能极大缓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传统文化流失的压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典型比如西江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千家苗寨”,都是取得一定效果的样板。沈阳沈北新区也初步建成了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全国人口第二多的少数民族,更是作为有着悠久而璀璨文化的民族,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立是非常之必要的。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避免的,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才能减少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目前辽宁省正拟建立满族特色村寨,这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保护区。政府出资,选择一些合适的村落将现有民居修缮为统一风格,并加入一些传统民俗器物,鼓励当地人首先去了解满族民俗文化,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必须注意的:首先,任何保护区都是产业化的一部分,因此也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充分的商业包装,以产业化形态推向市场,实现资源商品化,运作产业化,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的应该是领路者而非主导者,政府如果过于干涉,只会加剧文化流失。其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手段宣传。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的重要性有很多例证,此处不再赘述。再有,满族文化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可完全翻版土家寨和苗寨建设,也不应该将之看成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文化保护区在我国都尚未完全成熟,何况满族文化保护区又是刚起步,因此不仅要有充分的重视,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它成长。
[关键词]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
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五化”的深入发展,满族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迁。 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我们看到现在的满族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趋于模糊,甚至有消退、弱化的迹象,一些文化特质、风俗习惯诸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确实已经基本不再具备其原有功能,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并不是说满族传统文化消失了。可以很肯定的说,满族传统文化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在“五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呈现出了历史化、时代化的特点。并且,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满族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地域性文化和资源性文化;所以说,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满族本身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而做出了选择,这是满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这种表现使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了中华大文化之中,这也应该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最终的归宿。
当然,满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它的发展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使满族传统文化能更好、更长久的流传。而时代已经为我们指出了这条可行之路就,即可持续发展。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新时期对文化的要求,强调文化发展的科学、合理,有规划、有组织,体现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如何让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里作者仅提出几点建议。
一
满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深刻认识文化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到政府机关,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对经济的发展格外重视。与此相对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是很不够的,至少与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和扶持相比是远远不及的。正是由于这种忽视,造成了很多地区或领域文化的贫瘠,造成了较高经济收入与极低文化素养之间的强烈复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建设。事实上,文化虽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基础,它还会反映、影响和作用于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决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进程。
文化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文化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科技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和的文化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满族在生活条件、经济水平上是比较差的,因此各级各类政府对于这些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十分重视,在我们走访的满族聚居区中无论是自治县、满族乡还是村屯,都在向我们讲述他们是如何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但对于文化,他们就无从谈起。即使偶有将文化建设纳入规划的地区,也是只追求短期的,或者应付上级交办的差事,并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文化工作的缺失,从而造成了项目的重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经济致富措施缺少竞争力等问题。民族地区不仅有物质资源,更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这是民族地区建设的两大法宝,只重视一方面,必然会造成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很难发展。注重经济和文化共同的全面协调看持续,才能符合民族地区建设的需要。
二
继续坚持做好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也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就应该是民族文化工作的基础,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还是成绩不俗的:国家将文化遗产分为15类,满族文化遗产涵盖14类,其中以古建筑和民俗为主。据统计,满族文化遗产中,省级以上149处,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10处,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这些传统文化遗产遍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且主要聚集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其中北京有47处、辽宁1处、吉林34处、河北27处。满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重视,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在满文古籍文档等方面,我国现存满文档案和图书千余种,以满族发祥地辽宁来说,在辽宁省图书馆和大连图书馆珍藏的满文古籍的数目就不少,其中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有18部,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有25项。另外,近些年,辽宁挖掘、整理、出版的满族文化方面的书籍就很多,如《兴京旗人档案史料》、《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大清全书》,以及即将出版的满族珍贵文献——《满文老档》等等,另外,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的满族家谱也是数量众多的。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上,辽宁的新宾、本溪、宽甸等满族自治县都花费了很多精力搜集整理出版了满族民间故事集或者是满族民间歌谣集等,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等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或文艺团体根据民间故事和民间传统还编排了很多富有满族特色的歌舞等,传述着满族古老的历史。这些工作都是对满族文化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些方式,很多遗藏于民间的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认识了解。
虽然我们在满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成绩显著,但若想要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这些还是不够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里。在这里,笔者仅强调两点。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不仅仅是针对满族传统文化,对于所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传统文化若想真正科学、持续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就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正逐步走向法治社会,而真正的法治社会其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一个准则,即法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涉及很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如民族和民族之间,政府与民族之间等,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中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等都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条款,不过更多的是侧重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国家级法律还在研究制定中,尚未出台。一些省份如宁夏、江苏、云南、贵州、福建和广西等则相继出台了民间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保护条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在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中涉及的问题最多,也最需要从法律层面予以支持。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而在国家立法之前,一些满族传统文化相对集中的省份如辽宁、北京、吉林、河北等是不是可以考虑仿效云南等先出台可行的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以加强对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之前实际上一直是由政府主要参与的,这种几乎全盘的“包揽”做法,一方面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文化保护工作的局限,使文化保护的及时性减弱了。我们今后的工作侧重点之一就是要抢救、保护那些散落民间的传统文化,因此,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发动社会的力量才是我们今后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我们以云南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为例。他们就坚决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不仅动员所有的政府机关、文化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文化保护,还号召每一个云南人将保护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义务;不仅各级人民政府将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民族事务、教育、旅游、规划、建设、新闻等部门与文化行政部门共同联手协调文化保护工作,形成一个文化保护的“工作圈”。 很多民族和文化艺术研究机构或者是个人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考察、收集与研究活动。很多市县级,甚至乡级文化艺术馆(站)都在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
对于满族文化保护来说,云南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动员基层力量,发挥基层优势,将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深入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传统文化的保护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三
坚持把文化产业化作为满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做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一点是要让传统文化能适应新时期的文化需求,何星亮曾经指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不断地吸收和现代化联系紧密的新元素。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一样,如果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如果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就很难传承下来。”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能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社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这个方法就是产业化。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都是重要性越来越被关注和正视,正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的,“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了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的发展战略之一,以产业化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民族地区普遍的做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可以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而满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份子必须要抓住这次时机,将满族的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目前,很多满族自治地方财政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化的收入,特别是有满族风情的文化产业化,如满族风情游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产业化手段越发显得落后,也越来越难创造经济效益,这不仅不利于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满族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必须有所突破的历史时刻,必须重新审视、打破瓶颈、敢于突破。基于此种现状和对未来的考量,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1.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建立满族风情旅游带。满族文化资源分布在很多省市和自治地方,将之有效整合才是使满族文化产业得以真正成型的首要任务,而使之最快速有效整合的途径首选旅游业。旅游业的行业特点最适合将一些分散的适宜旅游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如辽宁满族风情旅游,完全可以将沈阳与6个满族自治县结合起来,由相关政府部门出面统筹协调,以满族文化风俗为切入点,采取整体包装、突出重点,互推线路、联手经营的方式,形成以沈阳为中心,6个自治县各有侧重,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满族风情旅游带。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互相竞争导致的内部消耗,也会形成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是省内,像东北三省辽吉黑之间也可以形成跨省互动,形成东北满族风情旅游带。关键是各地政府部门之间必须通力协作,以整体效益为考量,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将个体放在整体中谋发展。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做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才能将满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2.要建立并宣传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传统文化保护区早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就已经在一些其他省市的民族地区开展起来了,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在特定的地域之内,保护民族文化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从而使其持续、健康、稳定和有序地发展。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能最大程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产业化,还能极大缓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传统文化流失的压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典型比如西江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千家苗寨”,都是取得一定效果的样板。沈阳沈北新区也初步建成了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全国人口第二多的少数民族,更是作为有着悠久而璀璨文化的民族,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立是非常之必要的。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避免的,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才能减少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目前辽宁省正拟建立满族特色村寨,这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保护区。政府出资,选择一些合适的村落将现有民居修缮为统一风格,并加入一些传统民俗器物,鼓励当地人首先去了解满族民俗文化,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必须注意的:首先,任何保护区都是产业化的一部分,因此也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充分的商业包装,以产业化形态推向市场,实现资源商品化,运作产业化,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的应该是领路者而非主导者,政府如果过于干涉,只会加剧文化流失。其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手段宣传。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的重要性有很多例证,此处不再赘述。再有,满族文化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可完全翻版土家寨和苗寨建设,也不应该将之看成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文化保护区在我国都尚未完全成熟,何况满族文化保护区又是刚起步,因此不仅要有充分的重视,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它成长。
[关键词]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
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五化”的深入发展,满族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迁。 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我们看到现在的满族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趋于模糊,甚至有消退、弱化的迹象,一些文化特质、风俗习惯诸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确实已经基本不再具备其原有功能,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并不是说满族传统文化消失了。可以很肯定的说,满族传统文化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在“五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呈现出了历史化、时代化的特点。并且,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满族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地域性文化和资源性文化;所以说,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满族本身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而做出了选择,这是满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这种表现使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了中华大文化之中,这也应该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最终的归宿。
当然,满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它的发展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使满族传统文化能更好、更长久的流传。而时代已经为我们指出了这条可行之路就,即可持续发展。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新时期对文化的要求,强调文化发展的科学、合理,有规划、有组织,体现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如何让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里作者仅提出几点建议。
一
满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深刻认识文化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到政府机关,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对经济的发展格外重视。与此相对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是很不够的,至少与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和扶持相比是远远不及的。正是由于这种忽视,造成了很多地区或领域文化的贫瘠,造成了较高经济收入与极低文化素养之间的强烈复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建设。事实上,文化虽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基础,它还会反映、影响和作用于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决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进程。
文化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文化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科技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和的文化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满族在生活条件、经济水平上是比较差的,因此各级各类政府对于这些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十分重视,在我们走访的满族聚居区中无论是自治县、满族乡还是村屯,都在向我们讲述他们是如何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但对于文化,他们就无从谈起。即使偶有将文化建设纳入规划的地区,也是只追求短期的,或者应付上级交办的差事,并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文化工作的缺失,从而造成了项目的重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经济致富措施缺少竞争力等问题。民族地区不仅有物质资源,更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这是民族地区建设的两大法宝,只重视一方面,必然会造成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很难发展。注重经济和文化共同的全面协调看持续,才能符合民族地区建设的需要。
二
继续坚持做好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也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就应该是民族文化工作的基础,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还是成绩不俗的:国家将文化遗产分为15类,满族文化遗产涵盖14类,其中以古建筑和民俗为主。据统计,满族文化遗产中,省级以上149处,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10处,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这些传统文化遗产遍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且主要聚集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其中北京有47处、辽宁1处、吉林34处、河北27处。满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重视,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在满文古籍文档等方面,我国现存满文档案和图书千余种,以满族发祥地辽宁来说,在辽宁省图书馆和大连图书馆珍藏的满文古籍的数目就不少,其中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有18部,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有25项。另外,近些年,辽宁挖掘、整理、出版的满族文化方面的书籍就很多,如《兴京旗人档案史料》、《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大清全书》,以及即将出版的满族珍贵文献——《满文老档》等等,另外,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的满族家谱也是数量众多的。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上,辽宁的新宾、本溪、宽甸等满族自治县都花费了很多精力搜集整理出版了满族民间故事集或者是满族民间歌谣集等,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等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或文艺团体根据民间故事和民间传统还编排了很多富有满族特色的歌舞等,传述着满族古老的历史。这些工作都是对满族文化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些方式,很多遗藏于民间的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认识了解。
虽然我们在满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成绩显著,但若想要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这些还是不够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里。在这里,笔者仅强调两点。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不仅仅是针对满族传统文化,对于所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传统文化若想真正科学、持续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就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正逐步走向法治社会,而真正的法治社会其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一个准则,即法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涉及很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如民族和民族之间,政府与民族之间等,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中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等都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条款,不过更多的是侧重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国家级法律还在研究制定中,尚未出台。一些省份如宁夏、江苏、云南、贵州、福建和广西等则相继出台了民间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保护条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在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中涉及的问题最多,也最需要从法律层面予以支持。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而在国家立法之前,一些满族传统文化相对集中的省份如辽宁、北京、吉林、河北等是不是可以考虑仿效云南等先出台可行的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以加强对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之前实际上一直是由政府主要参与的,这种几乎全盘的“包揽”做法,一方面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文化保护工作的局限,使文化保护的及时性减弱了。我们今后的工作侧重点之一就是要抢救、保护那些散落民间的传统文化,因此,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发动社会的力量才是我们今后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我们以云南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为例。他们就坚决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不仅动员所有的政府机关、文化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文化保护,还号召每一个云南人将保护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义务;不仅各级人民政府将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民族事务、教育、旅游、规划、建设、新闻等部门与文化行政部门共同联手协调文化保护工作,形成一个文化保护的“工作圈”。 很多民族和文化艺术研究机构或者是个人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考察、收集与研究活动。很多市县级,甚至乡级文化艺术馆(站)都在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
对于满族文化保护来说,云南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动员基层力量,发挥基层优势,将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深入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传统文化的保护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三
坚持把文化产业化作为满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做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一点是要让传统文化能适应新时期的文化需求,何星亮曾经指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不断地吸收和现代化联系紧密的新元素。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一样,如果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如果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就很难传承下来。”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能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社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这个方法就是产业化。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都是重要性越来越被关注和正视,正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的,“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了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的发展战略之一,以产业化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民族地区普遍的做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可以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而满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份子必须要抓住这次时机,将满族的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目前,很多满族自治地方财政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化的收入,特别是有满族风情的文化产业化,如满族风情游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产业化手段越发显得落后,也越来越难创造经济效益,这不仅不利于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满族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必须有所突破的历史时刻,必须重新审视、打破瓶颈、敢于突破。基于此种现状和对未来的考量,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1.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建立满族风情旅游带。满族文化资源分布在很多省市和自治地方,将之有效整合才是使满族文化产业得以真正成型的首要任务,而使之最快速有效整合的途径首选旅游业。旅游业的行业特点最适合将一些分散的适宜旅游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如辽宁满族风情旅游,完全可以将沈阳与6个满族自治县结合起来,由相关政府部门出面统筹协调,以满族文化风俗为切入点,采取整体包装、突出重点,互推线路、联手经营的方式,形成以沈阳为中心,6个自治县各有侧重,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满族风情旅游带。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互相竞争导致的内部消耗,也会形成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是省内,像东北三省辽吉黑之间也可以形成跨省互动,形成东北满族风情旅游带。关键是各地政府部门之间必须通力协作,以整体效益为考量,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将个体放在整体中谋发展。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做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才能将满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2.要建立并宣传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传统文化保护区早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就已经在一些其他省市的民族地区开展起来了,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在特定的地域之内,保护民族文化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从而使其持续、健康、稳定和有序地发展。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能最大程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产业化,还能极大缓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传统文化流失的压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典型比如西江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千家苗寨”,都是取得一定效果的样板。沈阳沈北新区也初步建成了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全国人口第二多的少数民族,更是作为有着悠久而璀璨文化的民族,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立是非常之必要的。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避免的,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才能减少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目前辽宁省正拟建立满族特色村寨,这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保护区。政府出资,选择一些合适的村落将现有民居修缮为统一风格,并加入一些传统民俗器物,鼓励当地人首先去了解满族民俗文化,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必须注意的:首先,任何保护区都是产业化的一部分,因此也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充分的商业包装,以产业化形态推向市场,实现资源商品化,运作产业化,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的应该是领路者而非主导者,政府如果过于干涉,只会加剧文化流失。其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手段宣传。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的重要性有很多例证,此处不再赘述。再有,满族文化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可完全翻版土家寨和苗寨建设,也不应该将之看成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文化保护区在我国都尚未完全成熟,何况满族文化保护区又是刚起步,因此不仅要有充分的重视,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它成长。
关键词: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文化产业的保护、创新和发展依然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化的目的是谋求人类的发展。发展不仅是纯粹的经济增长,Marshall Sallins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各方面的繁荣,即文化是发展的终极目标[1]。因此,在特色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对传统地域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研究课题。Graeme Aplin认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人们需要与场所、时间保持联系,以便地理地、历史地定位目前的生活,而遗产则具有提供时间感、空间感的特质,在此意义上,遗产使人之为人;另一方面,遗产有助于人们的社会化定位,它使个体与社区、国家联系在一起,为局内人及局外人营造一种族群身份的象征”[2]。俞孔坚认为,现代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对乡土文化保护可以重建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感,继而对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3]。文化产品的特色是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特色即意味着多样性,UNESCO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中说,“文化的多样性带给人类的福祉正如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文化多样性注意到人类以往所有经验、智慧和实践的精华”[1]对于一个地方城镇的建设发展来说,只有继承和发展地域性传统文化才能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地方城镇更具特色,才能使居民具有文化归属感和幸福感,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二、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李孟竹2014年通过对马栏村的研究,提出地域性文化保o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乡村原整体风貌渐遭破坏、传统民居保护亟需开展、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较为落后、产业发展不健全[4]。段威也提出,“空心化”现象、“破旧立新”的商业开发和村民无序地“自发更新”,是城镇化过程中地域性文化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5]。归纳起来,地域性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层面重经济建设而轻文化保护,缺乏合理有效的顶层设计;保护主体不明确,政府、居民、企业责任不清晰;保护对象过于笼统,没能对传统地域性文化进行发掘整理;保护方法上,只注重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没能有效地与特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做到地域性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针对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现状问题,对其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在现代化城镇建设进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建设现象严重,传统文化破坏严重,居民缺乏应有的文化归属和幸福感。那么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对地域性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要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地将地域性传统文化符号融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之中,从建筑、自然景观规划,到本土人文生活习惯等的全方位统筹都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
2.开发旅游文化产业链,盘活地区文化经济
地域性传统文化形成于这一地域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地域性文化保护应与城市产业转型相结合,找到将传统特色文化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去的有效路径。如今,许多地方通过开发整合自身地域及人文资源,大力借助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使原本沉寂的地方经济变得蓬勃活跃起来。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产业链,与以往单纯的旅游业有着本质的不同,涉及范围领域十分广泛,从衣食住行到文化体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的经济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合理有效地整合地域性特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塑造特色文化产品,树立地域性文化品牌,必将成为地域性文化保护的有效途径。
3.吸纳民间资本参与,构建良性市场竞争
地域性文化保护除了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参与保护外,还应该包括投资、运营等相关民间企业的有效介入。政府做好保护对象的认定、保护政策的制定,做好顶层设计,在具体运营中要利用市场导向,刺激民间企业资本的介入,构建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推进传统地域性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4.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在地域性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当地居民和投资、运营企业除承担保护主体责任外,同时他们也是利益相关者,企业注重开发特色产业,将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居民提升文化保护意识,在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从业中做到自觉保护和传承,只有多方联动,构建区域文化保护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区域传统文化可持续性保护。
参考文献:
[1]UNESCO,张玉国.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16-17.
[2]Graeme Aplin. Heritage-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M]. USA :OxfordUniversityPress, 2002:16.
[3]俞孔坚.回到土地[M].北京:三联书局,2015:274-277.
[4]李孟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析-以北京门头沟马栏村为例[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1):21-25.
关键词传统餐饮;饮食文化;环境保护;重要性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身国家传统的饮食文化,与其它文化相扶,共同传承。当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又寓意着各自的风俗习惯以及人文和精神,除了我们会刻意表现的方式以外,文化也反映在食物本身的内容之上,同时也从餐饮的空间环境,以及主题明显的建筑风格等等方面表现出来。慢慢经过长期的发展以及不断地深刻积累,中国在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以及食物器具等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代表性传统餐饮文化,从而也逐渐创造出具有自身代表性的传统餐饮环境。现如今,传统餐饮环境作为人类生活体现的基本形式之一以外,也因为独有的特色铸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交活动的日益增多,无论是饮食或者传统茶艺之类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场所空间,环境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展示地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生活品质的重要窗口与表现形式手法。相比之下,国外看待传统餐饮的保护重视程度要比国内看待传统餐饮来的早很多,所以对于传统餐饮环境空间的意识也比国内要重视很多,应用技术,传承理念也较为深入和成熟。
现代社会下餐厅的环境己经成为餐饮品牌的直接形象代表。从而以文化特色的主题餐厅为前提,早前就在在欧洲提出,“地域主义”以及“批判地域主义”等,随即观点理论相继产生,为广大的设计师们提供了众多理论与依据,从而使众多的餐厅环境设计都逐渐的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融入的重要性,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的餐饮环境空间,来满足当今顾客饮食艺术的需求,也塑造出了独具魅力的餐饮环境,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国外看待传统餐饮环境的保护,除了对于理论性的要求较高以外,很多传统餐厅都上达几百年,甚至一千两百年的历史。我相信除了餐饮食物本身的味道以外,能够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必定是一种文化,乃至一种精神传承。除了设计师和国策重在保护传统餐饮环境文化这件事情上以外,相比国外很多较为发达的国家,我国公民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参与质量与数量都较低,所以未来我们需重视对传统文化环境保护组织的发扬,比方说可以在各个社区,或是各大高校里成立组织文化保护协会等措施,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力量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对餐饮空间的环境也就变得要求越来越高,餐饮环境除了要满足用餐的需要以外,它已成为了人们休闲享受以及社交的场所,其所需功能逐步上升为精神的主要需求。人们要求环境幽雅舒适或是文化凸显明显,有文化品位也要有个性特色,氛围惬意,使人也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当今现代更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在餐饮界展露主题文化特色,特别是将很多传统环境空间带入到室内或者室外,塑造出人文合一,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那么简单。它包括很多的新型元素,甚至是他国文化,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一种传统餐饮环境的保护与传承。相比将中西结合的快餐模式,传统餐饮空间文化与地域性文化的融合与保护更是一项复杂的繁琐方案。然而进入到现代信息时代的我们,科技的发达以及通讯的改善,使我们接触的信息不断增多,范围广大,交流传播也就变得频繁迅速,使很多不同文化变得融合统一。在过于盲目的跟风、国际化及现代化的进程里,原本我国丰富多样的各族文化也被人们抛在脑后,为了利益的发展,从而变得模糊到遗忘。从未来发展来看,文化的趋同必然会导致各自特色文化的消失,直到最后呈现出一面面相似的文化内容,那我们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人文,辽阔多样的文化,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西方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的丢失,使我们将失去的不仅仅只是自身的价值,更是对未来的传承,丢掉了最为关键的历史文明。此外,一代比一代接触到传统文化机会的减少,接触到大量的西方理论以及设计流派,年轻人越来越心态浮躁和盲目跟风,新一代的年轻人缺乏对本土文化的结合,使很多原封不动移植的外来形式很难引起共鸣,众多泛滥。与自身情怀相比较,缺乏一种生命力。现如今,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经济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我们自身推广与发展特色的传统餐饮环境空间?它适应于什么?发展于什么?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份担当。它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口腹之欢,更是一个象征,是一种载体与传承。但是想要保护传统餐饮环境,必须要从根本实际出发,从研究传统餐饮空间环境的形成初期到建筑环境开始,再到空间环境的产生,以及每家餐饮的历史背景与餐饮氛围,直最后到对地方性饮食文化影响的分析,针对室内空间、室外空间,以及室内外结合空间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餐饮空间保护,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由于市场经济导致利益主体多样化,带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对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疏离。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在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方面尚未成熟,很容易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缺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民族个性。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疏离。一个国家和社会要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团结。民族凝聚力则来自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信仰。民族传统文化信仰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数千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是凝聚民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而当代青少年学生确实存在但又不易觉察甚至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失落或疏离。对于“看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世人追求利益而丧失,你有什么看法”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没感觉”的有23人,竟占了7.8%;认为“无意见”的也有17人,占5.8%。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素质培养可有可无”的占了近5%,认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竟然占2.8%。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信仰的疏离,意味着社会稳固的道德基础的破坏。而民族文化信仰危机一旦与社会经济问题交织,由此导致的必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危机。其二,对传统民俗文化认同的淡化。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渗透。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学生淡化了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是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他们会精心地装点圣诞树,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西方的话题,一味地追求西方节日的“前卫”。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对于“您的家庭还会参加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吗”,选择“会”的仅占22.7%,“偶尔会”的占47.4%,“不会”的占29.9%。对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对于您来说的意义”中,认为“传统节日意义重大”的占32%,“单纯的假期,与其他假期没有什么区别”的占21%,“没有节日气氛,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占44%,“一种形式,忙于应酬,又累又烦”的占3%。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都淡忘了传统节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也就很淡,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如何弘扬和传承下去呢?其三,缺乏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肯定。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但在多元文化构成世界新格局的今天,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充斥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品洋味,而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对于“你觉得本民族的服装、文学、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你会积极地去学习吗”的调查中,选择“会”的占37.5%,选择“偶尔会”的占50.2%,选择“不会”的占9.6%,选择“没意思”的占2%。民族文学、民族服装、民族艺术逐渐被遗忘或边缘化,以致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被埋没,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民族文化在边缘化中消失。
二、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途径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植根于各民族深厚的土壤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多元,是指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所谓一体,是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各民族文化有机的统一整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加快各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第一,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看作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全国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掌握情况后分类进行保护。再次,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做法和体制机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环境对民族文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对人们的文化生活起着微妙的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一定的生存环境。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必须恢复或保护民族地区正常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才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淡化和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原因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当代青少年学生中进行传统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目前一些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培训,形成一支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从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第三,增设相关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渠道。学校应增设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渠道。既然是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增强其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不应该以考核的形式来审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挫伤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应尽可能丰富,教材内容应尽可能广泛,可以涵盖各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歌舞、乐器、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努力做到使选修课成为青少年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窗口。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有效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第四,举办讲座与文化节等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氛围。邀请一些资深的民族文化教育学者,定时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讲座。通过此举,让青少年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领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感知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进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另外,每逢传统文化节日,学校可以在校园内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利用这个机会,在传统节日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吸引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由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节日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熏陶,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第五,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民族文化。学校应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等,大力加强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民族文化宣传。“要让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发展方向
一、引言
由于历史或价值观的原因,使得基层群众并不重视乡镇基层文化的建设,甚至没有基层文化建设的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建设。因此,对乡镇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让群众意识到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现阶段基层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其发展方向,有利于乡镇基层文化建设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二、阻碍建设文化建设的因素
(一)群众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现阶段乡镇府对群众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注重乡镇文化的建设,却忽略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提出,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已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传统文化建设观念使群众的基层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层文化建设的概念。这就是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意义。
(二)文化内容缺乏创新。乡镇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为人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在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形式较榈ヒ唬文化内容没有创新性。这就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只是空口号,不能真正的改善人们的业余生活。一般的乡镇出现了一到业余时间大家就聚到一起打牌的情况,这正是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到位所导致的。
(三)基础文化设施不全。乡镇基层的文化建设不如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好,其根本原因就是城市的文化设施建设较为完备,而在农村基层由于基础文化设施的不健全,阻碍了乡镇基群众文化的建设。而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却由于疏于管理处于荒废状态。
三、乡镇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基层文化的建设,可以很好的将国家的方针与政策传达给基层的群众,基层群众对国家社会的认识会更加清晰,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文化与智力支持。基层的传统文化对国家与社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走向消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而基层文化的建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传统文化,并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丰富基层群众日常生活。长期以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单一,使得赌博之风更甚,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改善这种情况。在基层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建立了一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比如图书馆、乒乓球室的建立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得群众放弃赌博的恶习,投入积极有趣的文化活动中来。群众通过参与文化活动,不仅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还锻炼了身体。
(三)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在基层文化的建设中加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学习,不仅提高群众的自身修养与道德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立。
四、乡镇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和谐的基层文化。基层群众需要的是自身与社会相协调的文化,从这个方向出发,以人为本,有条不紊的发展和谐的基层文化。和谐基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重视基层文化的建设,对于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扶持。另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乡镇企业对基层文化建设助一把力,这样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谐的基层文化发展。
(二)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乡镇政府要重视组织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关注农村的特色与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同时和谐基层文化的开展还要融合思想道德建设、科技卫生知识等,从而使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加科学更加有趣。在实际的组织中,可以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包括戏曲、小品等的综艺晚会。榆次同时还要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仍然发挥其宝贵作用。和谐基层文化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使群众生活的幸福度更高。
(三)加强基层文化的创新。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地球村的概念,世界被连成一个整体。同样的基层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单位的任务,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引入与合理的改变。基层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应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新知识、新内容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来。当然有条件的话,创新性人才的引入更能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促进基层文化的创新。
五、结语
基层文化的建设不仅关乎着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整体的文化软实体起到了重要作用,基层文化推动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的同时还保护了传统文化,从而保障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现阶段基层文化建设还不健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相关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及一定的扶持,为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一、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
1、民俗文化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坚持农民的创作主体地位,才能避免民俗文化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乡土作为创作的空间,孕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传统社会的农耕文明中来,又与现代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文化代表着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受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集中体现了当地人的性格气质和审美内涵。它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命脉和日常生活中,涵盖了序化及伦理的规矩,囊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层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和应有之意
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体现着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富足,每逢佳节,那生机勃勃的文艺演出,举手投足间展现出的悠悠古韵,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例如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赛船耍灯、唱莲花落等民俗表演,寄寓着人们对喜乐生活的向往,凝结着民众的审美和艺术积累。繁荣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力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主流文化阵地,浇筑起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此外,“生态文明”亦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得以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倡导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相处,是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和谐的理念参照。
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文化挖掘、继承发展和保护工作,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正在逐渐地消亡或异化,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也令人十分担忧。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显得后劲不足。
1、社会认知观念偏差
表现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把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看作是临时性任务,缺乏长期工作的各项准备。或者以所能产生的地方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指导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工作,忽视文化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应以改善群众认知观念为突破口。
2、价值评判标准失衡
在现代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影响下,商业文化呈现出强势的垄断地位,导致保护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的资源配置十分有限。各地政府往往以经济效益作为民俗文化的价值评判和取舍标准,带着膨胀的功利性目的,无节制地开发有限的文化资源,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自我调试和更正空间不断缩小。
3、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民间传统文化历来仅在某一区域及人群中传播,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基本相传于少数的艺人巧匠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一代多选择外出务工,受都市文明吸引,对难度高、学时长、收入不稳定的传统技艺兴趣低,这一现状,致使根雕、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源于农村,反映着农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群众之间继承和传扬,因此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确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立性。首先,要引导农民了解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担负起民俗文化传承和革新的使命。其次,促?M农民思想解放,培育开放性意识。如克服狭隘的小农思想,开展多样化、开放的社会交往,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潮中来。最后,培育农民创新性意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塑造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2、创新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形成文化自觉
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多种手段建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为做好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设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好传统建筑、历史街区,以及民间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和生活方式等,确保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和谐;第二,健全文化保护的工作和领导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做好各地区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展览宣传及公益性活动;第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氛围,形成农民与专家共同努力的文化自觉。充分吸纳专家的研究成果,协同完成宣传、展示、普及等相关工作。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来自于行政部门的强力监管,是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职能,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制定保护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工作在计划下稳步推进。此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监督保护条例的执行,提高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法制化水准,才能做到对民俗文化的依法保护、合理开发。最后,科学评估文化资源,采取分级保护。将民间优秀文化收编于保护名录之中,鼓励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参与保护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
4、注入经济活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繁荣民间传统文化,必然要走文化产业之路。民俗文化可依托地方特色性的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搭乘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便车,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民间艺术观赏、体验和旅游景区,在保护中挖掘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潜力。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辟农村文艺市场,同时,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应开展多元融资,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引导群众文化消费,以生产性方式保护文化资源,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