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1: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县域发展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产业集群;县域;辽宁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7-0060-04
产业集群依靠内部联系网络,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培育各类产业集群,使区域内部的生产系统与区域的外力有效结合,以此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在各区域的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正在县域及以下地方形成,县域产业集群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通过对全国年度评比的“百强县”和“百强产业集群”的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大部分的“百强县”都有着一个或若干个“百强产业集群”作为经济支撑,见表1。从某种程度上看,县域经济的竞争已转变为“集群对抗”。
辽宁县域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如瓦房店的轴承、海城的服装以及开原起重设备等县域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辽宁已有10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上述三个产业集群所在的县(市)都已进入全国“百强县”。但是,辽宁县域产业集群还很不成熟,很多集群仍旧处于集群发展的初始阶段,集群效应尚未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辽宁县域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晰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态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进而促进县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县域经济的“三化”建设,对于顺利实现辽宁县域经济新一轮“三年倍增计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县域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发展类型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集群”与“园区”的本质区别在于“集群”更具有规模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时间的产物,不能与具体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相剖离[2]。本文的研究对象县域产业集群是指在县域地理空间上,在经济技术上存在关联的若干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所形成的产业空间聚集[3]。依照此定义,县域产业集群的显著特点是集中在县域范围内,同时县域产业集群作为集群的细分也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产业关联性、主体多元性、客体支撑性以及发展动态性等主要特征。
根据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从集聚机制、发展路径、产业分类等角度来看,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4]:一是政府主导型集群。政府主导集群主要以各级政府规划建立的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为载体,通过政府的规划,自上而下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型是辽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方式;二是龙头企业牵动型集群。龙头企业牵动型集群主要是围绕大企业、大集团,由大企业与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1+N”式的产业集群。辽宁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就是充分利用瓦轴这一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形成;三是资源开发型集群。如辽宁海城、大石桥等地的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就是利用丰富的菱镁矿资源,建立加工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产业群体;四是市场带动型集群。辽宁葫芦岛泳装产业集群就是基于市场需求,由此衍生出众多中小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五是外向主导型集群。普兰店服装产业集群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二、辽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辽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概况及态势
辽宁重点产业集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辽宁要重点发展县域集群27个,每个县有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5],见表2。辽宁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协作配套,加快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2010年辽宁27个重点县域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699亿元,占辽宁重点工业产业集群收入的55.5%。
2012年一季度,辽宁县域重点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613亿元,占全省重点产业集群收入的3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新项目数359个。大石桥镁产品及深加工、海城菱镁新材料、瓦房店轴承三大产业集群同时跻身季度总量前十;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前十位中,县域产业集群占了两个。辽宁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在加速,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
(二)辽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沧州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加快沧州市沿海强市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一、沧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沧州市县域经济规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规模、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以2012年数据为例,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6.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02.4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4.5倍和10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01倍和103倍。第二,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全市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74亿元,比重达到78.5%。全市形成了6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56家,占全市的90.3%。第三,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达到501万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25倍,涌现出青县小洋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1%。第四,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比2001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五,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或就地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4元,是2001年的2.57倍。
二、与先进地区相比,沧州市的县域经济还存在的差距
一是经济实力差距大。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位中,江苏江阴、昆山两个县级市生产总值过2000亿元,而我市唯一的全国百强县任丘市生产总值只有300多亿。
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福建晋江市,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但拥有劲霸、九牧王、七匹狼等一大批知名品牌达50多个。我市县域工业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与发达县存在巨大差距。
三是城镇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沧州市有8个县(市)城镇化率在40%以下,有两个县低于30%,县城功能、服务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亟待提高。
四是制约发展的资金、人才、科技等问题比较突出。县级投融资平台不健全,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对各类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三、沧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
一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建设。沧州市已有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这些园区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平台,要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发挥其聚集作用。二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要做存量,又要做增量。鼓励企业通过战略重组、强强联合以及技术改造等形式,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发展质量,打造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型优势骨干企业。
(二)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
一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用地指标、市场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融资等难题。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引导民营企业家瞄准本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努力做大企业,打响品牌,实现由“草根经济”向“大树经济”转变。三是努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鼓励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对自主创业人员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税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兴县之路
一是创新开放思路,丰富招商形式。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南资北移,不断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外来项目落地生根,推动县域经济扩张规模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注重招商质量和实效。着力引进一批立市兴县、对主导产业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要发挥毗邻京津优势,利用京津科研院所多和人才密集的优势,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积极引进一批产业转移和高科技项目。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
一是加快县城建设。县城建设得好,城区经济繁荣活跃,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促进城区规模扩张,而且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撑,进而拉动全县经济发展,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业的吸纳能力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抓好一批中心镇建设。要根据城镇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定位,重点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镇、特色镇、产业镇。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享文明、共同发展。
(五)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
一是要注重发挥低成本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立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尤其是低成本优势。结合沧州市实际,应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管道装备、食品加工等产业,也正契合了发展低成本优势的要求。二是要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不但要确保产品质量过关,还要争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要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培育全省甚至全国的“单打冠军”。三是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引领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加强配套协作,形成合理的企业群落和高效的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鹿刚.产业集群形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
[2]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玉海国.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状况分析[D].河北大学,2006.
[4]张元好,尹广娜,刘明.河北省产业集群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院报,2011年(2).
作者简介:
关键词:县域经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①区域性。县域经济是一种县级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②区域性,各个县在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社会文化、经济基础、基础设施条件等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各自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特色;③农村性。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着绝大部分地域面积,农民在县域内的居民中占据着绝大多数;④系统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体系,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各个环节;⑤开放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竞争和挑战,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比较和竞争优势;⑥中间性。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层次,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纽带、城乡经济的结合部。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保障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首先,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县域经济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载体,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其次,发展县域经济能够有效带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就业平台,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再次,有利于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活力,变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中内需与外需的失衡状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最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呈现不同层次的差异,其分布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特征一致,全国百强县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则很小,各省内部县域经济发展也不均衡。
(二)县域地方财政困难
一些县域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模式粗放,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效益普遍不高,财政增收困难。主要表现在人均财政收入低、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低、财政出现赤字负债过重等。
(三)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不够完善,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规模小,实力较为薄弱,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大多数县域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很大,第二第三产业相对偏低。农业生产效率也普遍偏低,机械化作业推广程度不够。种植业比例较大,经济作物种植率不高。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
一些县域财政拮据,资金较为紧缺,致使县域经济实力薄弱,发展缓慢。受地理因素及各种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和制约,部分县域难以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投资软硬环境相对较差,本身不具吸引力,致使人才流失严重,高、精、尖人才十分匮乏,缺乏相应的现代化意识、开拓创新意识,这就难以改变县域科技力量薄弱的状况。人才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县域企业生产规模偏小
在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中,中小规模企业所占比例较大,信息收集能力较低,难以及时获得瞬息万变的市场供需信息,大多数情况下,生产经营决策者只能凭借传统思维模式通过以往的“经验”和上一年的市场行情来进行决策,产品难以做到适销对路,企业经营风险性加大,生产积极性难以提高。另外,企业经营比较分散,难以实现集约化生产,集约化产业群数量很少,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六)思想观念落后
在一些县域仍存在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思雏的束缚,存在等、靠、依赖的消极现象,观念滞后,因循守旧,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意识较强,缺乏创新。开拓意识不强,缺乏一股闯劲、冒劲、拼劲等。凭借旧思路和旧方法处理和解放新时期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适应当今大市场、大开放、大招商、大合作的形势要求,难以把握发展的机遇。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县域经济在国家总体经济布局上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认真总结和分析问题,总结其发展对策,具有深刻意义。
(一)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县域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从自身自然区位、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出发,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主次有别的指导方针,大力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工作思路,实行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进行专业化生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挖掘潜力,形成特色产业,放大县域比较优势,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培植强势,在传统产品中打造强势品牌、名牌产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
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的背景下,伴随经济、科技全球化进一步加剧,县域必须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突破自我封闭的格局,逐步培育大开放、大市场、大资源、大发展的意识,积极开拓县外市场,建立面向国际国内企业和市场的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协作,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招商理念,拓展招商空间,扩大招商规模,提高招商质量。
(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改善县域三大产业比例不协调状况,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废除传统农业不合时宜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全方位推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大力发展县域朝阳产业,培育县域具有活力的工业经济体制和机制,加快更新换代步伐,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充分消化和吸收,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注重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所占比例,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
(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从城乡发展实际状况来看,经济腾飞的重要动力在城镇。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强城镇经济。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对土地、技术等各种资源要素实施资本化运作,提升商业价值。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多种途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完善城镇软硬件设施,优化城镇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加强县级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
(五)优化县域经济环境
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是否拥有完善的经济环境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县域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完善审批、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形成合力,加大吸引力,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先进观念对县域经济发展良好导向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不合时宜旧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并抓住市场机遇,勇于尝试。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观念,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迎接国内外挑战。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以更优惠的待遇、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引各种人才,创造唯才是举和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华,易善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J].经济纵横,2010,02.
一、*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县域经济变动的纵向研究:波动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幅波动较大(如图1所示),阶段性特征明显。依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来划分,1978年至2005年,*省县域经济增长可分为五个阶段,即1978―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恢复增长期。1978年前,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生产力初步释放,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1年到1985年,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2.5%,比全省低1.0个百分点。但财政收入增10.2%、农业总产值增11.9%,分别比全省平均高出1.9和0.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县域经济已经逐步摆脱贫困落后和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开始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0年)――平稳增长期。“七五”时期,全省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民转向市民,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县域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局面。这阶段,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仅为5.2%,农业总产值年递增也只有2.7%,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减少7.3和9.2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91年至1995年)――高速增长期。尽管在1991年*受重灾袭击,县域经济遇挫,但后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域经济的结构。“八五”期间,增速达到顶点,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6.0%,财政收入增长27.2%,农业总产值增长7.4%,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9.6%,与全省平均增幅相比,分别高出1.9、4.5、0.9和0.3个百分点。显然,这是建国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最稳定、速度最快、效果最理想的五年“黄金期”。
第四阶段:(1996年至2000年)――增速下滑期。“九五”期间,*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严重连续三年水旱灾害等考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回落,增速放缓。五年间,县域GDP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1.0%,农业总产值增长5.9%。与“八五”期间相比,分别下降7.2、16.2和1.5个百分点;较“九五”期间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4、3.6和0.5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2001年至2005年)――相对滞后期。“十五”期间,相对于周边省份,*的县域经济处于滞后期。2001年至2005年,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8.3%,财政收入增长8.9%,分别比全省低2.3和8.8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的份额由2000年的48.1%下降到的2005年45.9%;县域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由32.4%下降到21.9%。
(二)*县域经济现状研究:总量扩大,增长动力增强
近年,*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
1、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年,*县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1.7%;县域人口4752.5万人,占全省71.3%,县域平均人口77.9万人。县域全年完成GDP3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较全省快0.9个百分点。县域GDP总量占全省47.5%。县域GDP平均规模为57.2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与20*年相比,GDP超过60亿元县市由20*年13个增加至27个。2、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年,县域财政总收入首度突破两百亿,达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增幅比全省高7.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份额由上年的22.6%提高到24.0%,县域财政对全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达29.1%,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增幅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县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97元,比20*年增长25.6%。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439元,增长18.4%。
3、经济增长动力: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县域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40.8%,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1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总量占全省份额的36.6%。县域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2%。
4、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支柱作用明显。20*年,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比20*年增长27.8%。县域经济明显地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工业在GDP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0.3%,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9%,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2:35.9:33.9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三)*县域经济横向研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县域经济发展从纵向比较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邻近省份及周边发达省份横向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1、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
――经济规模水平低。20*年,*县域GDP3491.3亿元,占全省47.5%,比河南、湖北、山东和江苏分别低23.1、3.3、11.1和4.6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57.2亿元,比河南低41.2亿元,比湖北低3.9亿元,比山东低83.4亿元,比江苏低198.8亿元;人均创造GDP为7346.1元,相当于河南的55.8%,湖北的73.6%,山东的38.5%,江苏的27.1%。
――工业化程度低。20*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低于河南19.3个百分点,低于湖北1.1个百分点,低于山东20.2个百分点,低于江苏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2335.6元,仅相当于河南的37.7%,湖北的70.8%,山东的23.5%,江苏的16.6%。
――财政压力大。20*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比河南低104.3元,比湖北低3.4元,比山东低411元,比江苏低1309元。
――消费市场不旺。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人均2163.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河南的38.4%、湖北的51.3%、山东的27.8%、江苏的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河南低1160.2、比湖北低2162.9元、比山东低3305.0元、比江苏低4756.3元。
2、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差异
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县域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
从县域经济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县域人口在全国名列第三,县域人均水平就更低。20*年,全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县域人均GDP仅有6*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
从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比较看。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统计,2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5万人,GDP268.2亿元,人均GDP为3596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同年,*县域GDP平均值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7.4%,GDP最高的无为县(98.3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36.7%;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6.9%,人均GDP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7677元)也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49.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3.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290元)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78.5%。
3、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历史上,*改革成为典范,率先实行,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序幕;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樊篱;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催生了免除农业税这一千古变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省力显著增强。然而,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结构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在全国的第13位退至20*年的第15位。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78年的135元扩大到20*年的6029元,处于第28位。排在*之后是云南、甘肃、贵州,*下滑到全国“锅底”。
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6月首部中部蓝皮书《20*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该蓝皮书指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中部GDP增长速度达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却远低于环渤海和珠三角。
中部蓝皮书指出,近几年,在国家大开放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与其他经济板块相比,中部地区的相对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却明显落后。其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呈现出落后于西部的态势。
中部蓝皮书指出,*GDP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居中部六省第4位,但人均GDP却居中部最末位。在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重要因素。*能否在中部六省率先崛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划分
本课题通过选取若干指标,借助数量分析方法,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梯度水平的差异状况,找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区域,以探求协调发展的途径。
1、研究模型、指标选择。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划分处理方法有很多,如主观权数法、层次分析法、赋权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由于划分县域经济梯度的部分指标之间(如人均GDP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之间、GDP与人均邮电业务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消除自变量共线性问题,使划分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进行梯度分区。
根据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可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选取了以下指标:
①GDP总量、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7个指标反映经济综合实力;
②等级以上公路里程数、每百人拥有电话数2个指标反映自然优势与基础设施;
③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反映金融服务能力;
④单位GDP财政收入、单位GDP财政支出2个指标反映政府管理能力;
⑤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个指标反映产业与企业竞争力;
⑥一产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反映农村与农户竞争力;
⑦科教文卫支出占GDP比重、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反映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
⑧GDP比上年增长反映发展活力与潜力;
⑨出口比率、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个指标反映对外交流程度;
⑩人均财政支出、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2个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及环境能力。
2、县域综合梯度值的计算。根据24项指标,对全省61个县市20*年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表1给出了观测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Barlett球形检验,其F值为0.000,表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可以做进一步分析;而KMO统计量为0.762,大于0.7,说明主成分分析的效果较好,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通过。
从表2中的解释方差看,前八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可以认定这八个主成分基本保留原有数据信息,能基本反映各县经济实力情况,故提取前八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计算主成分系数向量。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平均指标的信息,包括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等;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数据,包括GDP、一产增加值、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GDP增长率、单位GDP财政支出等方面的信息;第四主成分反映了三产方面信息,包括三产增加值比重以及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等;第五主成分反映了经济外向度方面的信息,包括出口比率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第六主成分反映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信息,包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和等级公路里程;第七和第八主成分则分别反映了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和工业效益方面的信息。
最后利用主成分函数和综合主成分公式,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占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求出61个县市的县域综合梯度值。
4、县域梯度划分及分析。根据F值的大小排序,将梯度值F大于1的县(市)划归为第一梯度,F值在0到1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二梯度,F值在-1在到0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三梯度,F值小于-1的县(市)划归第四梯度,这样就将全省61个县(市)分为四个梯度层次。
根据四类梯度区划分,计算出区20*年分析指标的平均值(见表4)。
梯度划分表明,*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县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但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现分述如下:
第一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宁国市、繁昌县、无为县、肥西县、当涂县、肥东县、天长市、广德县、芜湖县、凤台县和桐城市,共11个县(市)。主要分布在沿江、沿边、资源富集区,承接周边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民营经济基础雄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强力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一是经济总量较大。20*年,该类地区县域GDP达962.5亿元,超过全省61个县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8亿元,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6.8%;出口总额6.2亿美元,占全省县域出口额总量的44.2%。对全省县域经济的贡献十分突出。二是活力较强。20*年,该类地区人均GDP为12585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71.3%,是第四类地区的2.5倍;人均财政收入1323.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三是环境良好。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网络通信等设施发达,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较高,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四是工业主导。11个都是工业主导型县市,产业层次较优,工业化水平较高,其中、繁昌、凤台、天长、肥西和芜湖二产比重均超过50%,分别为60.5%、57.8%、53.7%、52.9%和52.2%。宁国、当涂、肥东、桐城、无为等地二产比重也在45%至50%之间。五是发展全面。该类县(市)不仅经济发展势头好,而且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2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8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753元和1238元。
第二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铜陵县、长丰县、南陵县、霍山县、怀宁县、和县、枞阳县、歙县、郎溪县、颍上县和来安县,共11个县。主要分布在沿江经济区和皖南旅游区。与其它几类地区相比,平均辖区面积和年末总人口都是最少,但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率在四类地区中都居第二位,人均指标如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也都位列第二,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9%。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1.8美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2.3%。该类地区虽都属工业主导型县市,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强化。
第三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霍邱县、濉溪县、凤阳县、全椒县、怀远县、含山县、绩溪县、泾县、庐江县、涡阳县、青阳县、休宁县、祁门县、舒城县、蒙城县、潜山县、东至县、太和县、宿松县、寿县、五河县、黟县、萧县、明光市、定远县、界首市和岳西县,共27个县(市)。涵盖了皖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和皖南皖西山区等多个区域,平均辖区面积最大,年末总人口也较多,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二,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居第三位,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产增加值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服务业主导型县市占9个,工业主导型县市10个,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20*年,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28.1亿元,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三,而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在四类地区中最低。实际利用外资额比前两类地区明显减少,分别只达到其平均水平的28%和58%。由于该类地区县多为服务业主导型,因此这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4.7%,居四类地区之首。
第四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固镇县、望江县、砀山县、金寨县、旌德县、泗县、太湖县、灵璧县、临泉县、石台县、利辛县和阜南县,共12个县。位于皖北平原、皖南和皖西山区,平均所辖面积在四类中排在第二,人口密集,区内各县多为人口大县,年末平均人口在四类地区中位列第一。工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农业在该类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十分突出,一半为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特点:一是县域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产业是以农业为主。20*年该类县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达到34.9亿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8.5%,一产增加值占GDP比重4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6个百分点;二是农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优势,除粮食平均产量小于第三类地区外,棉花、油料、肉类等农产品产量在四类地区中均居首位,超出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地方经济实力不强,农业的脆弱性明显,20*年县域人均GDP5048.1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68.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58.2元,在四类地区中居最末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1亿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还不到第一类地区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自然灾害的频率高,县域财政支出是自身财政收入的6.4倍,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缺口大。县域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也比较少,缺少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三、*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
(一)*县域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通过各地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域经济结构的发生了较大变化。20*年,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30.1:32.5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2002年下降8.6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维持原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23”、“213”、“231”、“321”,说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二阶段“213”。
20*年*县域61个县市三次产业构成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一产比重最大的农业主导型。共14个县市,比20*年减少2个,比2002年减少20个。包括灵璧、临泉、泗县、定远、砀山、五河、阜南、固镇、明光、萧县、怀远、寿县、宿松、庐江等县市。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之间,地理位置相对远离省内各大中城市、交通较不发达地区和部分粮棉种植基地县。14个县中,一产比重占40%以上有8个县,其中灵璧、临泉、泗县一产比重分别达到50.5%、47.2%和47.0%。
2、二产比重最大的工业主导型。共34个县市,比20*年增加7个,比2002年增加18个,它们大都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较快,是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一支劲旅,其中繁昌、霍山、凤台、天长、铜陵、肥西、芜湖、郎溪、南陵、当涂等10个县市二产比重高达50%以上。另外,宁国、无为、桐城、肥东、长丰、怀宁、歙县、岳西、来安、枞阳、潜山、广德、颍上、青阳、石台、界首、全椒、绩溪、含山、和县、旌德、凤阳、太和、濉溪等24个县市二产比重均大于一、三产。
3、三产比重最大的服务先导型。共13个县市,比20*年减少5个,比2002年增加2个。包括祁门、利辛、休宁、泾县、黟县、太湖、舒城、涡阳、蒙城、金寨、东至、望江、霍邱等。其中祁门、利辛、休宁和泾县三产比重达40%以上。(二)用基尼系数法对县域产业结构对GDP影响分解
将*61个县域历年的GDP分为3个分项,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并以分项产业增加值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分别计算每项增加值来源在总的GDP中的比重和集中率。用Yj、Gj、Cj分别表示第j分项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集中率、对总差距的贡献率。
1、分别计算三次产业增加值的集中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各县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Wij为第i县域第j分项产值占第j分项总产值的比重
2、计算总基尼系数G。它是三次产业增加值集中率的加权平均数,权数是各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
分项增加值的集中率Gj小于总的基尼系数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均等化、缩少总差距的作用;Gj大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不均等扩大、加大总差距的作用;Gj等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的分布类似于GDP,对总差距不扩大也不减少。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计算出各产业增加值对当年*县域基尼系数的贡献百分比。各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仅受到自身分项基尼系数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各产业增加值份额的影响。通过对*2002-20*年间61个县域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如表5:
为进一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根据总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用t和t+1下标代表时间,假设相邻两期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率为G,经过替换则G可以写成:G=∑Yj*Gjt+∑Gj*Yjt+∑Gj*Yj
上述公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可分为三大部分:∑Yj*Gjt是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结构性效应”,∑Gj*Yjt是产业集中程度引起的总基尼系数的变化,称为”集中效应”,∑Gj*Yj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集中变化两者综合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综合效应”。通过以上分解可以揭示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来源是产业结构性效应,还是集中效应,这对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及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得出2002-20*年间*县域差距的结构效应、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如下表所示:
3、县域经济差异的分解。从表10看,各年度县域的基尼系数比较低,说明目前*整体县域差距处于”相对平均”状态。第一产业县域差异最小,第二产业县域差异最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城市化水平、人口密集度、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及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县域差异波动较大。
4、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县域差异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逐年加大和不均衡分布有密切关系,第二产业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超过其他产业并居主要地位;集中率水平大于总基尼系数,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一、三产业,可见它对县域差异起着扩大作用,也说明*县域外部绝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增加值份额呈下降趋势,对县域差异起着均化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波动性较大,对县域经济影响也逐步提高,说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从*县域2002年至20*年各种产业类型转换对经济发展影响结果也可佐证县域工业的重要性。如下图所示,2002年到20*年,由农业主导型转换为工业主导型的16个县GDP年均增速最快,达到22.5%;其次是服务业转换成工业的5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21.7%;第三是工业转换成服务业的2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18.7%。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县域外部落后于江苏、河南等省,内部各县市间发展亦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县域工业落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和所占份额相对不足,再次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工业先行,努力形成以工业发展为牵引带动一产、促进三产,高速推进*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战略态势,着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的推动力,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大提速”。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多数县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一是发展水平差异。20*年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57.2亿元,有32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县域人均创造GDP为1.24万元,有23个县低于平均水平。二是非农产业差异。20*年*县域非农产值平均为40.7亿元,仅有25个县超过平均值;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仅有2个,而低于30%的县市却有32个。三是两极分化差异。通过对县域人均GDP水平变化计算,反映出*五年间县域的发展差异依旧显著,而且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200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7026.3元,到20*年上升为18160.1元,是2000年的2.58倍;人均GDP变异系数也呈阶段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如图5所示,县域之间差异水平呈不断扩大之势。四是县域内部差异。以县域经济发达的无为县为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集中在沿江高沟、姚沟以及镇关镇,占全县土地面积近六成的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位置。西南12个乡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而财政收入仅占财政总收入的10%。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02年以来,*县域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20*年一产高12.4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低6.1个和6.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
(三)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20*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458.4亿元,而财政总收入仅为247.8亿元,收支相抵财政赤字210.6亿元;61个县市中,只有凤台、当涂、繁昌、宁国和肥西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绝大多数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眼下县域普遍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四)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一些县已出现建设项目等土地或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20*年,县域人民币贷款余额仅1147.1亿元,占全省18.9%,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以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由于企业本身效益不佳,并且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加之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为防范金融风险,收缩县级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县域经济发展陷入“贫困恶性循环”。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本身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五)县域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制度尚不规范,表现在保障标准较低,保障范围较为狭窄,而且各地差别很大。农村居民就业制度已经打破,但是在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就业竞争中劣势明显。教育和卫生发展无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人均仅337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目前*县域范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十分薄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县域未来经济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差
当前,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主要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的权力不断上收,使得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责和权的失衡,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少有具体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管理权限过小,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处于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没有最终决定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五、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中央中部崛起战略正在实施,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县市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蕴涵的机遇。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更高目标进发,已经迈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优势将日益凸显,积累的能量将加速释放,潜力和空间更大。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呈加速之势,即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加速融合,县域经济也将随之步入快速增长期。
――国家政策支持效应所赋予的机遇。中央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更加关注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国家将从投资、信贷、利用外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扶持力度,这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的相对区位条件,必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县域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所产生的机遇。当前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些产业呈整体转移的态势。*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属中部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浅内陆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梯度推进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联络南北的战略地位。*县域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比较丰富、商务成本较低、环境不断优化等综合优势,必将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争取有利位置。
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课题组研究认为,全省各地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以统筹的理念,抓住国家政策与*优势的结合点,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差异化、个性化的竞争合作态势,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以完善体制改革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扩权强县政策。20*年,*12个扩权试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3.8亿元,比20*年增长15.6%,增幅比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526元,增长27.3%,比全部县域增幅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802元,增长18.7%,比全部县域增幅高0.3个百分点。实行强县扩权政策后,使县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应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将省、市各部门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已经出台的扩权政策进行检查,督促其全面完整地落实,使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信贷规模和投放受到限制,企业融资难凸显。今年省委、省政府在着力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创新举措,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月”活动,在全省17个市巡回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合作,协调资金供需矛盾,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最重要的促进银企更好履约,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其次,要建立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积极扩大担保放大倍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第三,可以借鉴山东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第一梯度县域强县做大做强企业,推动一批企业上市,为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从而改变县域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融资方式,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中,15个县拥有26家上市公司,占山东省的19.7%;共融资343.6亿元,占山东省的29.4%,成为该省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要做强县域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强城镇经济。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可借鉴浙江经验,把培育中心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一体规划,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
四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上连城、下连乡。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三、四梯度县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向三、四梯度县倾斜,适当降低这类县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这类地区流动。要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三、四梯度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要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是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和梯度转移的战略前沿,在区域经济互动合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要积极推进观念东学、体制东接、要素东引,经济东融,突出城镇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连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第一、二梯度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二要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针对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和正处在创业初始的实际,可借鉴浙江省创业基地建设的基本做法,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三要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是农业资源大省,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蔬菜、水产品、猪牛羊禽肉、蜂产品、中药材和优质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仅相当于河南省的50%、山东省的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第三、四梯度区域内的县市,可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由过去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逐步转向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以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
一要着力改善竞争环境。2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48.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2.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的观念,大力消除阻碍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推动民间闲散资金积聚成民营资本,让民间资本变成现实投资,使民营经济成为的主体。
二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帮助和引导金融企业建立有效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鼓励金融企业根据个体和私营企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少,风险高、信用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尽量简化手续,采取灵活的抵押和担保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和私营企业生产资金的需要。要促进典当等其他金融业的发展,提高其资金利用率,发挥其在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系统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引进外资银行,真正实行多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
三要积极促进做大做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私营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非公有制企业要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政策,提高自身经营和管理素质,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4、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构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园区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平台。要进一步落实和运用好中央、省现有的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要向开发区适当集中和倾斜,对通向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设施,要列入城市规划,由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进区(园)成本。要切实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区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进人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县域金融服务弱化,县域内金融与经济发展还不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我国县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供求存在矛盾
资金需求与资金外流的矛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小城镇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走特色农业之路等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强。但资金外流的趋势却有增无减,使金融支持力不从心。表现在:一是邮政储蓄转存款巨大的利差,给商业银行尤其是信用社吸收存款带来了巨大压力,邮政储蓄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一条主要渠道;二是各商业银行贷款管遍实行扁平式管理,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资金大部分上存,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三是县域区划内的省属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模式,资金实时上划,使依托这些企业生存的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资金危机。
2.资金需求与信贷供给的矛盾有关调查材料披露,2002年山东农业至少有四成左右的信贷资金缺口,浙江农业贷款缺口约为125亿元,对宁波万户农户问卷调查发现有59%的农户缺资金,河南滑县有205个村成了“零贷款村”。这些实际情况直接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贩待解决的问题。
(二)市场失灵导致县域发展面临经济滞后与金融压抑的双重困境
早在1973年,麦金农和肖就分别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指出,金融不受抑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县域金融市场的失灵,导致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头,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处于改革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存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偏向向国有企业贷款等问题,这样就造成了银行对农户贷款产生消极情绪。另一方面,从深层次来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压抑的强度。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滞后问题
CNNIC今年1月17日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X]5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其中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普及率为16.9%;乡村网民只有1931.4万人,普及率仅为2石%。
二、实现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县域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关键是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县域各金融机构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1)在发挥原有商业银行作用的基础_L,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设置。
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原来农业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业务,可以全部交割给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要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找准追求利润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设置。路径有两条:一是新设商业性金融机构,如地方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二是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的一部份分离出来,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职能,扩大政策性金融供给。
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家独资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支持农村政策性业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经营项目。为了满足新出现的政策性金融的需求,一种考虑是扩大现有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和业务范围,使其具有满足现有所有县域政策性金融需求的功能。另一种考虑是新增政策性银行,当然这要增加金融运行成
本,效率要差一点。
(3)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
首先,农村信用社必须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产权改造,促成农村信用社内部机制的转换,提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其次,要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和层次。
(4)逐步推进邮政储蓄的改革,减少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的外流。
邮政储蓄是县域资金外流的渠道之一,而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存、贷款业务,可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被大多数人认可。因此,应加快邮政储蓄改革步伐,尽快开办贷款业务,让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二)加强地方政府对县域金融与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地方政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管理者,其职能应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否则,将影响到金融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首先,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要求来确定项目,不干预行社贷款的自。其次,塑造诚信环境,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再次,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支持司法部门依法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积极协助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努力打造诚信政府。最后,政府应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县情,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同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应实行规范化管理,深化改革,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首先,中小企业要规范自己的管理。要赢得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对企业经营的监督,便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的考查。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县域中小企业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切实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资本约束,强化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四)加快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西部经济;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亦是微观经济之首,其具有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双重特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衔接点,是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石。西部县域经济是全国县域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有城乡二元矛盾突出、经济总量偏少、收入水平较低等特点,也是西部省份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赶超的动力源和引擎。探索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寻求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实现西部省份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西部县域普遍既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又有基础条件较差、主导产业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等基本特征。
西部县域具有丰富的农林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西部地区县域面积是52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的54.7%。全国水能资源的80%集中在西部,此外,西部还有丰富的风能和地热资源。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有145种。西部地区有高原湖泊、冰川雪山、岩溶地貌、森林草原、戈壁大漠等自然风景,西部有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不同的信仰和习俗,这些都是为西部旅游提供的资源。
西部县域大多处于山区或高原地区,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够便利。其中有些县域生存条件相对恶劣,一些地区干旱少雨,一些地区高寒阴冷,自然灾害频发。西部县域资源相对贫乏,如煤炭、石油等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源性资源相对较少,不少县域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可耕种面积少。
西部县域经济中支柱性主导产业较少。主导产业是拉动县域经济的主要引擎,其具有经济总量大、消化就业能力强、品牌效应好等特点。不少县域工业布局分散不合理、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较低等,缺乏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不突出。多数县域探索特色经济,但大多特色产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特色产品的深入加工和其品牌营销等。
在西部县域劳动者普遍素质不高。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等多方面软硬件资源的缺乏,大部分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多数家庭教育水平落后、生活质量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等等这些也制约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西部县域城镇功能有待提升。西部地区的城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在西部地区GDP排名中最高的重庆市在全国排名仅列第六位。西部地区成渝、关中城市集群效率不高,区域协调能力不强。超大、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有待提升,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相对不足,这使得各类城市的潜力和辐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形成了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等特点。
二、西部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西部县域普遍存在着环境建设滞后、产业结构滞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民营经济弱小等问题。
近些年,西部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大部分县域仍在环境城市建设和发展上滞后,某些地区脏、乱、差现象严重,行政效率低下、社会治安差也普遍存在,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滞后制约着县域的招商引资,导致县域竞争能力不强。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偏重第一产业严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滞后。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比重较大。近些年,生态农业等现代化高效农业有所发展,但其经济总量还是相对较小。第二产业中,由于西部县域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工业和高科技企业较少等等,导致西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中,仍以传统服务也为主,以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还未形成。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一是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支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较少;二是投资总量少,新添动力不足。基建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等招商引资受限,吸引社会投资能力差;三是西部县域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未能得到改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不强。
西部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东部发达省份,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不可或缺的动力源。但在西部县域,民营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有限。这与当地市场建设、投融资环境、法制环境及市场主体自身素质有关。
西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一贯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结构的粗放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使得西部地区人口要素与资源要素、环境要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全国建成区绿化率排名中,西部地区只有重庆、陕西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不仅影响到西部地区人居生态环境,而且威胁着城镇生存发展的生态基础,严重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西部县域经济落后的原因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主要有着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
西部县域长期受粗放式增长方式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不少干部群众市场竞争意识薄弱,缺乏危机和忧患意识,不善于抓住市场机遇,不善于参与市场竞争,不善于规避市场风险。此外,部分干部群众因循守旧,不善于接受和掌握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思路、新观念、新办法,以致跟不上形势,错过发展机遇。
大部分西部县域经济体远离沿海城市群经济圈,远离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且相对落后的西部县域连片成群。其既缺乏经济增长级的辐射,又缺乏经济中心城市的拉动。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知识型劳动力离乡远赴沿海城市就职打工、三留守问题严重等,造成西部县域城镇化水平低的原因。县域所辖乡镇多为农业为主,在乡居民多从事涉农产业,这又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高晓燕,杜金向,马丽.我国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47个县域的数据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关键词:株洲县;县域经济;现状研究
前言: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快县域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株洲县作为株洲市的重要行政区之一,2013年人口约40余万,地理面积1381.3平方公里。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高度重视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2013年,株洲市委提出:“要着力推进 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中,株洲县通过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改革等多项举措,大力发展本地区县域经济,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开端。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与本地区其它一些县域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域挑战。以县域平均化水平为例,株洲县县域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8%,低于炎陵县、醴陵市等同类地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高度地重视与关注。
一、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株洲县县域经济取得了高速地发展,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均超过其它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株洲县经济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株洲县与全国其它发达县域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是明显的,以总体经济规模为例,作为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地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3亿元,不仅落后于国内其它发达县区,在株洲市排名仍然靠后,仅高于市内的炎陵县,远低于全市平均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的规模。以省内的中国百强县长沙县为例,早在2010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900亿元,超过整个株洲市的经济总量约六百亿元。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只有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最终提升地区经济影响力。在总体经济规模这一方面,株洲县需要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滞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株洲县的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完善,第一产业比重有所降低,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2012年,株洲县第二产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约47%,但是,在出口总额、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株洲县第三产业由于传统的项目运作存在滞后的问题,虽然资产规模有所增加,但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2012年,株洲县开始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全年共计接待游客33万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而言,株洲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第二、第三产业规模较小,第二产业工业企业较小、第三产业龙头企业不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市场发展先机,调整产业结构滞后性问题。
(三)财政实力较弱。以2010年为例,株洲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仅为3.4亿元,而同地区的醴陵市已超过10亿元。与省内的其它县域地区相比,长沙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已接近30亿元。在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上,株洲全市的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0元,而株洲县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000元。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省内的长沙地区所有县域均名列全国百强之列,而株洲全市无一个县域入选。直到
2011年,株洲市醴陵市首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株洲县距离这一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财政实力包括众多方面,但由于财政实力的滞后,发展县域经济则会存在诸多的难题。
(四)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主要以投资的方式进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加大地方投资等措施,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然而,有关数据显示,株洲县县域投资力度明显较低,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也没有超过十亿元。据有关数据显示,同一时期,虽然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增速快于省内其它地区,但由于这一基数是停留在低基数之上的快速增长,在投资总量上明显偏低。投资不足进而会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固定资产规模无法再短时期内获得高速发展。
二、如何提升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县域经济的主体应当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发展主体,并且,株洲县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以农村为主体。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株洲县应当立足于实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积极发挥本地区优势,将农业产业化引入新的发展轨道。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在第二产业中不占据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生态与特色农业并不代表摒弃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也不代表落后与滞后。在全国其它地区,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为其它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既是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体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水平的提升。
(二)加快产业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株洲县需要在短时期内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招商引资,提升技术开发水平,将园区建设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虽然株洲县已经建立一些产业园区,但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发展,均存在的特色不足的问题,并承担了很多其它地区的转移项目,这对地区发展与产业升级存在诸多不利的影响。株洲县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外资与新兴技术产业,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要重视产业附加、产业技术含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这三个问题,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对传统需要进行优化改造,并引进优势产业进行互补,从而推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推动工业发展与城镇经济水平。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工业化为发展核心,以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方针。以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以社会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而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工业化都应当成为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可以再短时期内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就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潮流,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就没有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株洲县应当顺应全球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科技资源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的现代工业。通过利用城镇发展的带动性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设施的改善,只有以工业带动城镇,以城镇带动农村,才能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县域城市化 发展模式
我国有2862个县级行政区划,它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一定的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从区位优势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城市群带动型、中心城市带动型、交通要道带动型;从主导产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专业市场带动型、现代农业发展型、工业主导型、旅游带动型等;从城市化发展的资金来源角度可以划分为外资推动型、内资发展型、混合资金带动型等;从城市化发展的形态来讲,可以把县域城市化分为县城中心带动的城市化、县域小城镇带动的城市化、县域县城和小城镇共同推动的城市化等模式。从山东实际情况来看,在县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种模式。
山城企区一体化的“南山模式”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集团(行政区划为南山村)的前身是前宋村,改革开放前全村共260多户,总共8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如今,南山已发展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农民新城,整个南山集团拥有4万多职工,南山集团内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有工业区、生活区、休闲娱乐区等,村民就地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第一动力,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发动机。南山集团城市化正是通过“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而推动的,南山城市化与产业的集群化、链条化密不可分。所谓集群化是指南山的产业不是单一产业,而是由40多家企业构成的涉及精纺、铝业、建材等领域的10多个产业集群。所谓链条化是指南山把主导产业向前后延伸,形成原料基地、加工基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南山集团通过产业的集群化和链式化发展,促进了南山集团的经济发展。南山“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使村庄与企业合二为一,农业变成工业,村民成为居民,劳动力成为员工,都在集体企业就业。企业联合村庄,使产业化找到了具体的载体;农村依托企业,使农村享受到了企业的发展成果,构建起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村企共赢。南山链式化的产业集群,是城镇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促进了城镇功能的提升;而城镇功能的增强又为城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王格芳、王成新,2007)。
政府与产业园区推动的“邹平模式”
邹平是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模式。邹平县域经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县域内的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就业的不多,大部分人以就地城市化为主。而且,通过工业化和政府的推动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就业和居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制度投入和产业园区推动是两个主要的城市化动力要素。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地方政府通过“工业强县”战略、撤乡并镇、迁村并点、就业政策的制定、城镇建设的投融资、城镇与乡村的规划、新农村建设等路径,推动了县域城市化的发展。另外,城市规划制度与政策的实施也影响城市化的进程。高新街道办事处为适应县开发区建设的需要,加大了村庄整体搬迁力度,七里、鲍家两个村整体搬迁,东石、祉房等村部分搬迁,采用旧房补偿+自筹资金+政府补贴等方式确保群众搬入新居,通过这一做法,推进了农村城市化居民点的增加和农村人口的集聚。从产业园区的角度来讲,截至到2007年,邹平县域内的产业园区数达到了14个,园区内的企业个数达到4168个。在魏桥镇,魏桥工业园拥有职工6万余人,其中农民工5万多人。2007年实现产值260亿元,税收13亿元。
农业主导型的“寿光模式”
佩鲁在《略论增长极概念》(1955)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88)。这个增长极可以是工业,也可以是农业。山东寿光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表明:农业产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城市化不仅有“工业主导型”,还有“农业主导型”。
寿光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生产经营体系,集生产、加工、运输、中介、服务、科技等多个环节,通过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区域整体产业链条,从而带动城市就业。目前,寿光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有“中华之最”之称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600亩,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可辐射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格芳、王成新,2007)。
市场体系的发展促进了寿光的蔬菜生产,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冬暖式大棚30万个,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西红柿、万亩香瓜、万亩韭菜和3000多亩无土栽培蔬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基地。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了上游的种子产业、机械产业、塑料产业、化肥产业,带动了下游的蔬菜加工、销售、运输等产业,还带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各类购销公司、经纪公司、运销专业户等中介组织达到1.7万个,蔬菜流通产业链中的人员发展到近10万人。
寿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县域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寿光农业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寿光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民进城工作、投资创业、居住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增强了农民个人的城市化能力。第二,寿光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加工、配送、处理、销售以及各种中介、信息服务机构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产业的集聚促进了人员的集聚,使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农民变市民的“城阳模式”
城阳是山东青岛市的一个近郊区,1994年由城阳县改为城阳区,那时城市化水平只有5%,2007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3%。城阳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注重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岗位,通过旧村改造和相邻村庄的合并,实现农村区域的就地城市化,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民初步实现了居民化。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阳城市化的产业基础。城阳积极承接青岛市区制造业的转移,工业化速度较快;同时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突破口,建设了中韩国际小商品城、宝龙城市广场、青岛国际服装城、青岛国际工艺品城、青岛棉花交易市场、青岛钢材批发市场等一大批专业市场。专业市场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城阳服务产业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已由1994年建区时的25∶60∶15调整为2007年的2.6∶64.4∶33.0。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创造了机会,目前全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达到2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0%。
实现了农民向第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后,城阳政府开始实施以旧村改造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将全区230个村庄统一规划为46个居住组团,相邻的村庄集中建设居住社区。几年来,城阳区累计实施了52个社区的旧村改造,22个社区完成整村改造,3.4万户村民住上了楼房,腾出产业用地6000亩,相当于原占土地的55%,全部发展第二、三产业。城阳区在旧村改造的同时,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旧村改造使农民的居住城市化,还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城阳区和街道两级财政每年投入8000万元,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2005年全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有6.2万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7000万元,每人每月领取的金额达到104元,实现了‘老有所养’的千年梦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2%,9000多人获得了医药费补偿,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救助体系,目前全区城镇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88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180元。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民初步实现了居民化”(王格芳、王成新,2007)。
以园区带动城市化的“乳山模式”
乳山地处山东半岛南端,1993年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县级)。全市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58万多,占全市人口的91%,城市化水平较低。近年来,乳山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更广空间统筹谋划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和谐律动的发展格局。2007年,城市化率达到48%。
乳山市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以建设园区为抓手,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乳山以高标准建设“两区八园”为载体,吸纳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拉动县域城市化进程。为推进县域城市化进程,采取以区建园、区中建园、园中建区的形式对市区和两个开发区实施了“三区”对接工程。依托区位优势,先后规划建起了韩国工业园、银海工业园和金海湾工业园。目前,三个园区累计引进国内外项目54个,总投资达3.6亿元,项目已开工面积9.6万平方米,解决就业人员3200余人。
在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同时,坚持制度创新,畅通农民进城渠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实行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放宽中心城市的户口迁入条件,将在市区购房面积75平方米的落户标准调整为安居工程的最低标准52平方米。加快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覆盖农民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对转入城镇户口后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要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乳山市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初步构建起了市区四周以园区搭接的子城区合拢发展的县域城市化新格局,成为县域城市化的“助推器”,推动了县域城市化的进程。
结论
山东县域城市化的发展,不仅在于政府如何推动城市的发展,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还在于清除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发展县域经济与产业布局,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促进经济要素和人口要素向县域城镇集聚,推动县域城市化的发展。未来县域城市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县城的场域功能与结构升级。县域城市化应重点发展县城,抓住县城这一核心和增长极带动边缘区的发展。其次,实现城镇生活方式与品质再造。县域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城镇生活方式重构的过程,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县域城镇延伸辐射的过程。中国未来的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将有可能集中中国最多的城市居民,城镇将成为社会文明的主要空间载体。城镇的发展目标就是加速县域城市化的进程,就是要把农民变为市民,实现农民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并实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再次,构建乡村建设与新田园生活样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重点建设一批中心村,实现乡村城市化,创造一种新田园生活样态。乡村城市化是乡村存在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居民点的城市化,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等达到或接近城市水平。最后,实现产业集聚与提升城市就业。县域城市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必须以集聚在城镇的乡镇企业为支撑。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产业园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空间,还是一种社会结构空间,具有独特的城市化价值。另外,还要注重制度投入与社会结构创新。城市化作为社会结构变迁过程的载体,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通过制度性投入,实现社会结构的创新与再造。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综合制度进行改革才能推动新一轮城市化的发展浪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