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业项目发展8篇

时间:2023-07-20 09:21: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项目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项目发展

篇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专业项目实施的创业教育引领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一条光明的希望之路。对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其启发意义更为深远:贴近、融入农业生产实际,强化、突出农业技能实践。在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我们很有必要将职业教育重点投向农业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农业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城市职业教育也应当包含农业职业教育内容,如此才能避免农业经济生产技术劳动力资源失重、新型农民断层。在创新推进农业职业教育过程中,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一是面向农业生产,推进职后教育,改变农村原有劳动力素质面貌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创新效益应当首先从农业生产的现实土壤中生发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普及和提高培训,更新广大农民的创业思想和创新行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快速、有效地推广和应用,能够增强农业经济生产率,也能够有效地拉动农业职前教育的改革推进。所以职后教育在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中尤为重要。职后教育服务对象不仅要瞄准农业生产实际劳动力,而且要指向那些富余劳动力。对后者进行专业技术熏陶,支持他们开阔眼界,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寻求新的创业机会,可以避免他们涌向城市和工业等其他非农领域,孕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面向农业生产实施专业技术职后培训教育,着力点是搭建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围绕地方农业经济生产特点和区域条件优势,广泛吸纳新信息、新技术,有针对性地整合实用价值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科学技术项目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应用、转化等服务,以科技帮扶和跟踪支持形成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和农村紧密合作,加快技术转化,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立足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平台,广大农民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业精神,能够展现出映射时代光辉的新形象。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也在技术培养价值实现中获得了新生。

二是面向农业项目,延伸职前教育,坚定农村新生劳动力就业信心

职前教育实施专业学历教育,在育人功能上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全面性、系统性教育培养为主,对于农业经济新生劳动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传统落后的分散型、劳作型的农业生产对这些标准的要求却很不敏感,以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学历培养的专业技术支持功能始终难以在农业天地打开局面,职前教育在农业生产中显现不出明显的价值优势。

因而,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应该进一步深入创业实践,大张旗鼓地开展创业教育和创新服务,以此为引领积极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上形成“招得进,学得好,用得上”的良好态势。在现行职前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虽然列入课程系列成为各专业公共文化必修课程,并且拓展进入其他课程教学目标,但基本上局限于形势的熏陶、榜样的感染和理想的憧憬(职业规划设计),实践性的创业教育并未很好地落到实处。

篇2

建立资金使用责任追究制,制定资金使用管理方法。确保资金平安,提高使用效益。对扶持的项目,有关部门要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对产业化资金使用情况,每年进行一次专项审计。对资金申请、运用和管理中弄虚作假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置。

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皖政【96号)精神。鼓励大型企业、外来资本到县投资建立生产基地、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内生企业壮大规模、做大做强,促使我县龙头企业集群有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有大突破,农业特色产业有大提升,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一)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年县财政拿出500万元。今后,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实行年度总量控制,预算上实行单列。

(二)扶持对象。扶持对象:农业产业化重大投资项目、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三)扶持范围和标准。

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1、外来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凡来我县新投资企业。且科技含量高、对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拉动明显的农业项目,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方法,给予重点扶持。

当年固定资产投入200万元以上,2、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引进外来资金新(扩)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且在当年完工的按实际完成投资额的6%一次性给予奖补,单个企业年补助总额不逾越5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补助的范围为:土地使用权、厂房、机械设备、辅助设施。

3、企业晋级奖。对当年晋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当年晋升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奖励企业10万元。4、农产品品牌奖。当年获得中国名牌或中国著名商标的奖励企业20万元;当年获得省名牌农产品、省著名商标的企业。

分别给予企业10万元、15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5、农产品质量奖。主持制定地方规范、行业规范、国家规范、并获得认可实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对当年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每个获认证产品给予5万元奖励;对当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每个获认证产品给予3万元奖励。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皖政【96号)中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来我县投资的国家级龙头企业。

三、扩大金融支持领域

(一)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提高龙头企业扶持贷款在涉农贷款中的比例;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

(二)完善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体系。适当降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担保门槛,放宽对净资产比例的要求;加大对龙头企业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流动资金的担保力度,协助解决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问题。

(三)对我县的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筹布置。

四、优化发展环境

(一)对外来我县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享受“一站式”操持、一条龙”服务。投产后达到省、市级龙头企业基本条件,协助企业申报增补为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时,对符合条件的外来企业给予优先推荐。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和建设所需用地视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可实行划拨方式供给。龙头企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临时性收购场所、农林种养殖场和设施农业用地,视同农业生产用地。

(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用水。计划内用水减半征收水资源费。种植业、养殖业基地用水,暂免征水资源费。

(四)实行城乡同类用电同价政策。对受电变压器容量315千伏安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

五、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进一步强化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农业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学先进,赶先进,立足南通,进位争先,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高效化、外向化和集约化,不断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非农化,不断开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推进粮油稳定发展和蔬菜优质化,20*年全县优质粮食播种面积110万亩,粮食产量50万吨;双低油菜播栽面积10万亩以上,总产2万吨;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8万亩。

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和畜禽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全县桑园面积15万亩,蚕茧产量1.8万吨;生猪饲养量110万头,其中三元杂交商品猪占60%以上;家禽饲养量4500万羽,出栏2100万羽,产禽蛋20万吨;山羊饲养量78万只,出栏43万只;水产品养殖面积16.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2万吨。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20*年全县新(扩)建投资额超100万的现代农业园区160个,投资额超2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50个。

推进“三资”开发农业,20*年全县吸引“三资”开发农业投资总额5亿元,其中县外民资1亿元,新批注册外资额2000万美元,注册外资到账额500万美元。

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20*年全县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万人,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份额达80%以上。

推进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建设,20*年全县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个以上,品牌农产品超市销售额2亿元。

推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6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利用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资源是决定项目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和挖掘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十大特色产业,即: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蚕桑、家禽、家畜、水产、蔬菜、海洋特色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

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建立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三大产业的优质高产示范基地。20*年,全县在河北里下河地区建立20万亩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在河东、河南地区建设2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1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推广种植弱筋小麦“宁麦9号”、“扬麦13号”;油菜推广“秦油7号”;玉米大力推广种植“苏玉19”;水稻推广抗条纹叶枯病的“扬粳9538”,淘汰抗病性差的“武育粳3号”。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产业配套的发展思路,全力提升蚕桑主导产业。加大桑园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大力组织实施桑园更新改造和填平补齐新扩工程,加快老桑更新步伐,着力消除水旱互包,在河北里下河适度发展新扩成片桑园,稳定桑园面积15万亩。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小蚕饲育自动加温补湿器,小蚕共育率90%以上、方格簇使用率95%以上。实施桑园合理套夹种,提高夹种指数,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

大力培育家禽、家畜产业,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规模蛋鸡养殖场良种普

及率达100%,二元母猪存栏提高10%,三元商品瘦肉猪出栏提高8%,食草动物肉鹅、羊子等存栏提高20%以上。同时围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畜禽生产环节,强化产品质量监控,扩大市场份额,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畜禽产品占生产总量的70%以上。大力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档次,20*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增加1~1.5万亩,发展设施栽培面积确保3.8万亩,力争4万亩。充分利用河道沟塘,大力培育水产养殖产业,20*年全县河豚养殖450万尾、鳗鱼养殖3000万尾、鲟鱼养殖20万尾、双季虾养殖2000亩以及6万多亩的“四大家鱼”的养殖。大力培育海洋特色产业,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发展紫菜、贝类养殖,全年海水养殖面积10万亩,其中紫菜养殖2.5万亩,贝类养殖7.5万亩。开发深度加工,着力提高紫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围绕改善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强城镇绿化,完善绿色通道,实施镇村绿化示范工程。全县成片造林30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四旁植树50万株。

2、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强化项目农业建设载体资金是发展项目农业的基础,要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积聚和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猛攻农业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农业建设。突出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引导投资者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连带扩散效益。

一是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围绕产业特色、区域优势,集聚各类资源,整合生产要素,限制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其中20*年全县建立各类生产示范区90个,即粮油业建成万亩无公害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万亩无公害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千亩无公害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蚕桑业建成万亩蚕桑标准化示范区2个、千亩丰产桑园示范区5个、百亩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示范方50个;畜牧业建成禽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无公害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小区5个、新建标准化万羽鸡场5个,标准化千头猪场5个,标准化百只羊场5个;水产业建成无公害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5个。

二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实施品牌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20*年全县要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全县年销售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6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严禁发展简易大米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四种类型的龙头企业。

(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蚕桑、畜禽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

(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中洋集团、家惠油脂公司、康德生物制品公司等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

篇4

关键词:项目管理,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经济学

项目管理是国民经济中许多经济组织和科研组织需要用到的管理手段。在理论上项目管理专家把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80年代以后为现代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这一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国防科研、建筑工程等领域,致力于预算、规划和达到特定目标的小范围活动。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项目管理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制造、金融、电信、软件开发等许多行业,国外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及培训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等数学家在全国推广统筹法开始了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标承包制初步形成了建筑市场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内,理论核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概念、观点、原理及与项目环境和管理行为有关的内容,诸如领导、权利、成员及组织的目标等,这些基本的内容与农业技术经济学有密不可分的学科与应用联系。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技术经济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特别是以技术经济效益原理为主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现象和特点进行解释,对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系统内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知识性项目蕴运而生,农业技术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知识性项目。

一、农业技术进步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一)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项目的特性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农业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新技术通常是通过提高单位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或增加农产品的新用途等形式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发挥作用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项目,如研制开发、工艺进步、技术改造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风险性、一次性等特点,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每一个活动也就具备了项目的特性。另一类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如日常的生产、营销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具有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特点,这些活动由于面对社会需求的不同,每一次组织活动也可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二)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项目管理

1.农业发展要靠技术创新项目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个项目诞生、实施、运作过程的集合,农业科研机构不断参与技术创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项目也就不断产生。每一个创新项目构成了技术进步的载体,成功的项目为农业带来了活力,也构筑了农业发展的阶梯。

2.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实践。项目构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载体,项目开发的成败也就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随着项目规模的日趋扩大、技术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专业化分工愈加精细,以及涉及的项目利益相关方和管理层越来越复杂,投资者必然对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必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三、加强项目管理促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

篇5

关键词委内瑞拉农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A

1农业发展概况

委内瑞拉以石油生产为主,在经济结构方面,其优势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等行业;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发展,包括农村社区、农业基地、灌溉系统和灌区道路等。2001年,中国和委内瑞拉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后双方在农业、能源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委内瑞拉高级混合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中委农业合作力度,并同中国水电等知名企业签署了多项农业项目合作文件,内容涵盖农牧区灌溉、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农业生态园、河道疏浚、船厂码头等项目。

2项目管理模式

查韦斯政府大力推行“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高度重视并鼓励发展农业。农业项目建设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类似于“基建处室型”:常年有建设任务的政府部门,由其代替政府行使部门业主职能。农业发展项目业主单位是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农村发展局,具体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项目建成后交由地方政府(部门),或国营农场,或农业合作社或农户使用。

3项目管理特点

3.1建设程序

中国——委瑞内拉农业项目合同是一个框架合同,只有可供支配使用的资金,所实施的诸多工程都是概念性的功能叙述,没有工程量清单表,基本属于EPC项目的范畴。随着对项目研究的深入,每项工程的具体实施内容逐步确定,项目所需资金也逐步明朗。如果项目合同所列工程需要的资金超出可支配资金,则优先实施其中的部分工程,未完部分留待下一批“中委基金”开发项目内。

首先,项目合同实施前,出于对中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了解,业主单位往往要求承包商集合中国专家的力量,站在政府的高度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研究,形成中长期农业发展概念性规划并阐明项目可能取得的效益(农业产出、社会就业等),以赢得政府对项目的了解和支持,并为战略决策服务。

实施中,承包商首先根据当地农业开发工程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工作内容并上报报价,待批准后再进行工程的详细设计,然后才可施工。业主对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审核是初步的,诸多工程的开展,实际是采取边确定内容、边勘测设计、边报价、边施工、边结算的逐步推进的模式进行组织实施。这样做既可满足业主对工程形象的要求,也能为项目施工组织赢得时间。

3.2组织管理

业主单位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常驻首都加拉加斯总部,在项目实施区域派驻协调员1名,负责执行业主的指令、收转合同双方来往文件和地方协调等。

监理工程师由业主指定,代表业主对实施工程进行监督和检查,通常由协调员从当地招聘,二者没有明确的委托关系。

承包商书面任命驻地工程师并取得业主认可,具有委内瑞拉工程师学院颁发证书,代表承包商在现场实施工程,签认工程结算和验收移交等文件。

3.3工程项目报价

采用委内瑞拉国家的有关定额,定额中的效率不能调整。业主指定报价格式和取费标准,规定的取费费率为25%(现场管理费和总部管理费15%+利润10%);不允许勘察设计费单独列项。

业主指令规定,项目预算总额的2.5%用于不可预见的紧急工程。该类工程通常由业主指定的分包商实施,对紧急工程提供的发票支付时,只能把10%作为利润的幅度。

3.4工程分包

承包商从当地选择的分包商,除审核和考察其资质、经验和能力外,尚需报业主审核批准。一般的,如分包商没有较明显的政治倾向,业主也只是备案而已。

3.5进度管理

工程开工前,业主一般没有明确的节点目标和工期目标要求。承包商根据工程特点、规模、施工资源和气候特征等进行施工组织,业主对呈报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基本不回复。因此,承包商基于总合同目标、完成投资和信誉等方面的考虑,自行进行控制。当地的工程建设速度,通常都比较拖沓,比国内项目的建设周期长2-3倍。

3.6质量管理、工程验收和结算

建筑施工规范遵照COVENIN(委内瑞拉工业标准委员会)标准或设计文件指定的其它标准,大多为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水泥、钢筋等原材料使用国家国营工厂产品,只需提供厂家合格证明,不需进行进场检验。当地工程师大多对规范内容了解甚少,施工质量控制以承包商自控为主。

工程验收程序比较简单,按业主的解释,有了设计图纸,只会签工程完工证书、临时接收证书和最终接收证书即可,不进行中间环节比如单元(工序)工程和隐蔽工程等的验收程序。结算所需资料为工程量计算、试验数据和施工照片等。

4项目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4.1业主的组织管理

业主职能部门均在首都加拉加斯,各农业项目区域只设协调员;业主部门合并和人员更换频繁,各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对设计文件、工程结算审批周期长,承包商须及时跟踪和催促。

4.2“本土化”设计

由于国情、历史和建设习惯的原因,对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详细设计,中国公司在起步阶段往往难以适应当地的习惯,设计成果很难得到批准;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专业性工程,由于缺少必要的水文、气象和地质等资料,使得设计更是难以下手。因此,应考虑引进当地有资质和有能力的设计公司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同时加强对设计公司的管理引导,融入国际工程及中国工程的建设理念,待条件成熟时,有必要引进中国公司的设计,做到取长补短,弥补当地公司专业性不强、不深入、不细致的不足。

4.3“多元化”施工组织

农业发展项目合同,往往将某州或某一区域做为项目群,施工区域大,施工内容繁多且分散,大多项目技术难度低,单项工程投资金额小。为了达到便于管理、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减少投入,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需按照政治目标强、当地政府或社区(农户)需求、施工专业性复杂程度等区别对待,合理采用自主经营施工、分包施工等不同组织型式。自主经营的项目,以中方人员管理当地劳务为主。

4.4“本土化”现场管理

当地施工分包商工作能力普遍较弱,履约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进展。为能和当地施工分包商充分有效的沟通,并按当地习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根据项目管理实际,考虑从当地聘请驻地工程师、造价师和律师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按“本土化”原则对项目实施全方位管理,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有效的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5其它应关注问题

5.1政治、政策风险

委政治社会矛盾尖锐,查韦斯政府积极推行“玻利瓦尔社会主义”革命,制定政策和出台法律随意性强,导致连续性、协调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朝令夕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承包工作的开展。

5.2汇兑风险

委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长期实行固定汇率,承包商与委方签约应争取以美元方式结算工程项目款,尽量规避汇兑风险。

5.3劳工状况

委对劳工过度保护,工会势力强大,罢工事件经常发生。劳工问题较为突出:工人技术熟练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工资成本、福利待遇高,辞退困难。政府对外籍劳工管理严格,须办理许可,并严格执行外籍雇工和本国雇工1比9的比例,增加了工程预算成本。发生事故或职业病,不管是谁的过错或疏忽,雇主都必须支付雇员赔偿费。

5.4通货膨胀

委物价高涨,建筑材料、食品等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较高。委内瑞拉央行最近公告说,2012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0.1%,连续第六年超过20%。

5.5安全风险

委社会治安极差,持枪抢劫和绑架等恶性治安事件时有发生,首都加拉加斯尤为突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和防范,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承包商的一项重要工作。

6结语

中国企业在委农业发展项目市场上已有一定基础,随着农业发展项目不断发展和中国企业管理经验渗透,借鉴国内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经验,笔者认为,现有农业发展项目管理模式,即投、建、管、用多位一体的模式,应逐渐向职能分离模式转化,可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代建制”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一种创新,可实现专业化建设管理,最终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代建制的模式主要有“专业建设”和“公司代建”两种,即由政府专业部门的建设和社会上具有相应资质公司的建设。就委内瑞拉当前的客观条件而言,政府投资的农业发展项目建设应该大力推行“专业建设”的模式,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项目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或管理单位;对于水利、交通工程等亦可采用“公司代建”的模式。

篇6

一、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1年8月4日中国绿色经济网报道,我国大部分省市处于‘高碳’发展水平。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选取了社会经济资源基础、能源消费、碳排放、碳吸收能力、低碳产业发展等指标,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我省为相对高碳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基于绿色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省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政产学研项目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已经开始向绿色和低碳经济的商业模式转型,从理念和技术上给项目的运行增添了绿色的光彩。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要以节约资源、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政产学研”项目为载体,服务我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为进一步扩大农业高职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三农”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农业高职院校在理念更新、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上的优势,我院围绕营口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振兴”,保持本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谋求与营口市展开全面农业生产合作,达成了以“政产学研”为载体的共建项目对接协议,参与“政产学研”共建项目涉及4大类25个小项,涵盖了种植、养殖、果品、检测、生态等方面,直接参与教师45人。

1.新农村生态村共建项目

在盖州市二台乡牌坊店村、盖州市徐屯镇龙湾村、鲅鱼圈区红旗镇达营村、大石桥市旗口镇后会村、大石桥市建一镇黄丫口村和盖州市西海办事处红旗村6个新农村建设中,针对每村的主导农业项目进行规划部署,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苹果生产、生姜种植、葡萄生产、水稻生产、林地经济和海产品养殖项目。发现在整村主导项目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上不符合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生产过程,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共同研发绿色生产的关键技术。

2.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共建项目

结合当地经济效益较好,技术较成熟的农业生产项目,配备科技人员,参与项目生产,借此将绿色农业经济理念导入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去,同时共同研发生产环节中的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包括设施晚红关键技术研究(九垄地)、无公害黄瓜生产(老边区柳树镇)、大棚蔬菜生产(开发区安平村)、水稻生产综合指导(大石桥后会村)、种鹅养殖示范基地(营口市老边区)5个主要的生产项目。同时加快学院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力转化。如新选引的玉米、高粱、苹果等品种得到了快速的生产中试和应用。突出环境保护设计理念、保温效果好、建造成本低的内保温组装式温室大棚新技术,取消了传统大棚的硬式墙体、立柱、草苫、棉被和土木建筑,无建筑污染,不破坏耕地,充分体现了绿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项技术除在本地区外,在全国多个省份也得到了推广应用。北方日光温室梨高效生产技术,在研究梨促成栽培的技术中,无意间发现梨在温室中促成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危害很轻,果实生长期间的农药用量只需露地生产的1/5,生产过程与绿色农业经济要求不谋而合,此项技术也正在示范应用中。

3.科技人员挂职,开展科技共建

派驻老边区柳树镇和大石桥市博洛铺镇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副镇长,出席镇两委班子的工作会议,参与镇农业工作的开展运行,规划镇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结合镇农业优势项目和农村整体居住生产环境良性发展,将绿色农业经济理念导入政府工作状态中,是政府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责任,挂职人员有义务为此付出多方努力,不仅要发现镇内可解决的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也要发掘学院及社会上更有价值的人才、技术和合作途径。例如在柳树镇太平山村和东岗村首先实施的秸秆气化站试点项目,在太平山村、东大村、东岗村和西岗村首次实施的1200座农村改厕项目,都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集中连片的进行效果更为明显,能源利用可再生化,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科技人员挂职融入了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思路,在挂职单位的认可和支持下,从而更广泛、更全面、更有的放矢的使得政产学研‘四轮驱动’又‘四轮齐动’,更好的推动了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4.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偿委托检验检测

包括农业投入品执法委托检测(化肥微生物肥料添加剂,农药、兽药、饲料,农作物种子例行鉴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农产品认证及质量检验、环境监测(土壤、水质、大气)。这些项目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性较强,合作弹性较强。

三、实践“政产学研”项目的认识与体会

1.“政产学研”角色分析与定位

政府搭台推动产业界研发经费向科研院所流动。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适当干预及政策手段的运用对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搭台主要体现在:改善企业环境、制度建设、有效干预与适当调控、信息、中介服务等。其中利用这些职能建立绿色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是政产学研合作更为成功的前提保障之一。2011年2月2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经济报告》。报告称,从现在起至2050年,每年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投资于10个主要经济部门,便可推动全球向低碳绿色经济转型。因此协调经费到位与经费使用规范有序,是政府搭台的关键职责之一。产业实体为主体。产业实体包括企业、合作社、有主导产业的村镇、龙头企业联动的农户等。产业实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要求、产业发展瓶颈、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最终需要产业实体来明确并提出。例如:生产污水处理问题,应该首先由产业来提出,而并非社会代为提出,即便不能恩泽四方也应该做到自扫门前雪。再如资源化(或者叫循环利用),应该是产业节约成本,形成良性循环的技术思考和技术措施,是产业实体发展的内心追求,是产业增值的良方,如何再依赖社会呢?因此,企业是研究开发的主体。必须一方面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组建技术创新开发中心;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科研机制并使其发挥作用,优化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的配置,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学研是主导。农业高职院校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与主导的作用。农业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高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养成,而且更重视如何将知识转让给经济部门和其他社会部门,尤其是产业实体。近几年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农委、省教育厅的高度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民培训班、农村技术员培训班、涉农企业领导培训班以及农业中职校长教师培训班等等;向企业陆续推出了玉米新品种、新型内保温温室等实用技术;同时制定完善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体制,定期与产业实体进行人员互派交流;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政产学研便为其一。在这些活动中,将新理念、社会发展新潮流传播开来,起到了当前推动我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政产学研”合作,产学联动是推进我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

2.“政产学研”项目为绿色农业经济服务的自觉性、积极性、持续性和长效性有待提高“政产学研”

项目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从政策制定、企业筛选、人员配备上作出不断调整;绿色低碳、可持续、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产业实体与社会的无上追求;学院雄厚的科研力量有待发掘。这些因素如何自觉、积极、持续、长效结合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21世纪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政产学研”项目开展作为农业高职院校服务我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最应从人力资源上做到自觉、积极、持续、长效。“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是培养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向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中国的产业向价值链的上端转移,产业价值链的转移在如今时代必然要有绿色低碳的色彩。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5大素质:扎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政产学研”合作是政府政策引导、知识资源和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及其人力资源的全面合作。因此,通过政府、学界、产业和科技界的合作,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工程经验训练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所需,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所需。应加强和完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绿色农业经济的自觉性、积极性、持续性和长效性。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政产学研”联盟的创建,有利于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绿色农业经济的持久性和长效性。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组织,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具有网络化特征的空间产业组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农业属于基础产业,也是相对弱势产业,选择地方政府主导型的政产学研联盟较为客观实际。政府担当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和协调者,同时也是主要的投资者,协调集群内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组织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

篇7

关键词 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检查验收;技术规范;福建龙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132-04

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是一项政府涉林重点建设项目[1-3],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开展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加强项目实施技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对于进一步加快花卉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检查验收的术语和定义,检查验收依据、对象、内容、制度、方法和步骤、评价标准、结果应用与处理等。本规范适用于龙岩市范围内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的检查验收,各类花卉项目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2.1 花卉栽培设施

花卉栽培设施是人为建造的适宜或保护不同类型的花卉正常生长发育的各种建筑及设备,主要包括温室、塑料大棚、冷床与温床、荫棚、风障以及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各种机具和容器等。

2.2 温室

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供栽培植物的建筑。

2.3 智能温室

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配备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基于农业温室环境的高科技“智能”温室。

2.4 标准温室

标准温室是连片建设面积2 000 m2以上,檐高≥2.5 m,脊高≥4 m,外遮阳高≥5 m,每拱跨度6.0~12.0 m,开间3.0~8.0 m,配备风扇水帘降温系统、加温系统、供水及浇灌系统、外遮阳系统、卷膜通风系统的温室。

2.5 荫棚

荫棚是为园林植物生长提供遮阳的栽培设施。

2.6 大棚

大棚是由热镀锌管制成的拉杆、压杆、立柱以及拱杆等材料作骨架,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根据其形状特点分为拱形钢架塑料大棚、连拱钢架塑料大棚、标准钢架大棚。

2.7 喷灌

喷灌是利用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有压水喷洒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地喷灌面和作物表面的灌溉方法。

2.8 滴灌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

3 检查验收依据

①《福建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闽财农〔2008〕92号);②《省级设施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闽财农〔2013〕115号);③《福建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闽财农〔2009〕16号);④省财政厅、林业厅印发的省级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和省级设施农业(花卉)项目年度申报指南或申报要求;⑤省、市下达的年度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计划任务;⑥市林业局、财政局印发的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文件;⑦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图;⑧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建设竣工资料;⑨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施工合同书。

4 检查验收对象

承担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和各类设施农业(花卉)项目的县(市、区)及相关实施单位。

5 检查验收内容

5.1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对照项目批复文件逐项检查建设任务完成实绩。设施栽培示范基地项目重点检查设施建设面积、工程质量、配套设施设备及建成后的使用情况,苗木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重点检查基地建设面积、各分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及工程质量。

5.2 资金到位使用情况

省级下达的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5.3 组织措施落实情况

项目县及项目建设单位为推进项目建设采取的具体措施办法。

5.4 项目建设成效情况

包括种植花卉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增幅及农民增收的情况。

6 检查验收与备案制度

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和省级备案制度,即实施单位自查、县级初级验收,市级竣工检查验收,省级备案。

7 检查验收方法和步骤

项目竣工验收采取自下而上的自查―初级验收―竣工检查验收―备案程序。

7.1 单位自查

各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专人根据项目批复文件,逐项检查落实批复任务的完成情况、建设质量和成效,以及省、市下达的项目资金和地方及建设单位配套资金到位使用等情况,并出具审计报告,连同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含建设合同、工程决算书、竣工图、验收报告等),上报并申请县林业局、财政局组织项目验收。

7.2 县级初级验收

7.2.1 准备工作。检查验收工作由县财政局、林业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完成;购置检查验收工具、文具等设备;学习检查验收方法、标准、要求;收集检查作业设计说明书、图纸,施工合同、自检报告等资料文件。

7.2.2 验收比重。全面验收。

7.2.3 外业检查验收方法。

(1)钢架大棚(温室)外业检查验收方法。①面积测量: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钢架(温室)大棚内部长度、宽度,计算面积。②主体结构: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钢架(温室)大棚檐高、脊高、外遮阳高、跨度、开间、纵向立柱间距、顶高等。③配套设施:验收时现场查对项目建设标准提出的主要配套设施设备是否配齐,主要配套设施是否达到要求。④材料质量:由实施主体负责提供生产厂家的质检证明,或供货单位的证明,或实施主体提供的证明,作为验收附件。

(2)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基地设施外业检查验收方法。①田间道: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田间道长度和路面、路基宽度。质量符合《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②生产用道: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生产用道长度和路面、路基宽度。质量符合《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③蓄排沟: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蓄排沟长度和沟底宽、沟深。④喷溉设施:喷灌工程需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应审查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正确;应检查土建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应检查设备选择是否合理,安装质量是否达到本规范的规定。应进行全系统的试运行,并应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实测。⑤滴溉设施:滴灌工程需符合《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应审查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正确;检查土建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设备选择是否合理,安装质量是否达到本规范的规定。应进行全系统的试运行,并应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实测。⑥蓄水池: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蓄水池容积。

7.2.4 检查验收标准。检查验收标准见附录A。

7.2.5 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报告书、检查验收统计表见附录B。

7.2.6 检查验收报告内容要求。①检查验收基本情况,包括验收时间、验收组织、验收方法;②检查验收结果及评价;③完成任务情况分析;④建设资金筹集、投入和管理情况。

7.2.7 检查验收成果上报。县(市、区)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检查验收成果一式4份,于每年11月底前上报市财政局、林业局。

7.3 市级竣工检查验收

在县级初级验收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局、林业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完成。

7.3.1 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听取项目县(市、区)及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管理与实施情况汇报;观看项目实施过程的录像资料;开展检查质询等。

7.3.2 查阅项目文档资料。项目县(市、区)及项目承担单位需提供的文档资料主要包括:①项目申请、计划批复、实施方案、自查自检等文件资料;②项目资金拨付文件、会计账表、管理制度等;③项目建设合同、工作总结;④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监查、录像、照片等有关资料。

7.3.3 项目区实地检查。实地检查主要包括建设内容、建设面积和工程质量等内容。①建设内容:核对与项目批复文件的建设内容是否一致;②工程数量:实地测量,核对与项目批复文件的建设任务是否完成;③工程质量:检查各项工程的建设标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7.3.4 竣工检查验收方法标准。竣工检查验收方法标准与县检查验收相同;竣工检查验收结果的确定。①以实施单位为主体,检查面积(长度、容积),市级竣工检查验收的核实数量与县级初级验收之比≥97%者,则按县级初级验收数量计算成效,否则,以市级竣工检查验收数量为准;②工程质量以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为准。

7.3.5 竣工检查验收成果。

(1)竣工检查验收报告内容。①竣工检查验收工作简况;②竣工检查验收情况及结果;③工程典型经验介绍;④主要存在问题和建议。

(2)竣工检查验收统计表。①竣工检查验收统计表(附录B);②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与县级初级验收情况对比总表;③竣工检查验收结果评分表;④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表。

7.3.6 竣工检查验收成果上报。市级竣工检查验收成果于每年12月底前一式2份上报省财政厅、林业厅。

7.4 省级备案

县级初级验收后,将项目批复文件、经专家评审修改确认的实施方案及附件、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施工图纸、工程决算书及验收报告、现场签证材料(含影像材料、主材合格证、设备出厂证书等)、项目现场布置平面图、项目实施总结及审计报告等材料作为县级初级验收报告附件,需逐页盖章,连同县级初级验收报告一并上报市财政局、林业局。市级竣工检查验收后将市级竣工检查验收报告及竣工检查验收结果评分表一起转报省财政厅、林业厅备查。

8 评价标准和结果应用与处理

8.1 评价标准

8.1.1 资金到位使用情况(35分)。包括资金到位、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等指标。主要评价资金的拨付、列支、核算、管理执行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情况。

8.1.2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55分)。按任务完成的百分率计算得分。主要评价项目技术方案是否科学、项目实施是否规范到位、建设任务是否完成等。

8.1.3 项目管理情况(10分)。主要考核项目县在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科学指导、确保成效等方面采取的措施;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核项目在提高产量、产值,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成效;检查内业资料,包括照片录像资料以及文档管理情况(附录C)。

8.2 结果应用与处理

8.2.1 县级初级验收结果应用与处理。县级初次验收不合格的,由县林业局、财政局向项目单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项目单位限期整改;第2次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县林业局、财政局必须及时上报市林业局、财政局,市级项目由市林业局、财政局取消项目补助,收回市级补助资金;省级项目转报省林业厅、财政厅,由省林业厅、财政厅取消项目补助,收回省级补助资金。

8.2.2 市级竣工检查验收结果应用与处理。市级竣工检查验收结果评判实行百分制,计分采用量化指标,满分为100分(附录C)。根据得分的不同情况将考评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70~79分(含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1)省级财政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竣工检查验收结果应用与处理。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由市林业局、财政局向项目单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竣工要求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市级对检查发现存在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资金的项目,取消项目补贴资格,收回补贴资金,情节严重的暂停该县(市、区)下一年度补贴项目。

(2)市级财政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竣工检查验收结果应用与处理。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批复的项目内容、数量、标准及时间要求完成,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经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任务完成率100%以上的,项目验收为合格,且申报单位建设项目(温室、大棚)或苗木基地内的花卉苗木栽培面积必须大于申报建设项目(温室、大棚)面积80%的,予以全额补助;50%~80%的按比例补助;50%以下的不予补助;经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任务完成率低于100%的,验收为不合格,市级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由市林业局、财政局向项目单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竣工要求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市级对检查发现存在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资金的项目,取消项目补贴资格,收回补贴资金,情节严重的暂停该县(市、区)下一年度补贴项目。实施多个项目的单位任务完成率按补助项目资金权重加权计算。任务完成率(%)=符合质量要求的实际完成数/批复任务数×100。

9 参考文献

[1] 晓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J].农业工程,2014(4):43.

[2] 李.水稻轻型栽培机械化技术规范[J].贵州农机化,2001(6):26-27.

[3] 何少波.规范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9):30-32.

[4] 阮雅琴.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管理亟待规范[J].杭州(周刊),2016(2):42.

[5] 袁静.规范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对策和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42.

附录A 项目建设标准和要求

1 省级财政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质量标准

1.1 智能温室

1.1.1 主体规格。檐高≥3.0 m,脊高≥5.0 m,外遮阳高≥5.5 m。每拱跨度8.0~12.0 m,开间4.0~8.0 m。

1.1.2 结构材料。钢结构骨架使用质量不低于Q235优质钢材,所有钢架及构件均采用热镀锌材料,并经防老化、耐腐蚀处理,风载≥0.75 kN/m2(相当于11级大风以上)。现场组装不经焊接工艺,确保温室密闭性。

1.1.3 覆盖材料。透光覆盖材料使用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长寿型PEP利得膜,厚度≥0.15 mm,透光率≥85%。

1.1.4 遮阳系统。需安装双层遮阳网,可根据生产用途选择使用合理遮光率的针织遮阳网;配备电动和手动2套控制系统。

1.1.5 降温系统。水帘厚度≥10 cm,蜂窝孔直径≤9 mm;风机功率≥1 kW,排风量≥40 000 m3/h。如设有侧通风,需加装防虫网。

1.1.6 排水。水槽须用热浸镀锌或热浸镀锌板冷弯成型,壁厚不少于2.5 mm,并满足最大排雨量≥120 mm/h的要求;落水管为PVC,直径≥110 mm。

1.1.7 其他。温室四周裙墙需砖砌。配备移动苗床的智能温室,移动苗床面积应占智能温室面积的70%以上,地面硬化率≥60%;无配备移动苗床的,地面不需硬化。

1.2 大跨度生产荫棚

1.2.1 主体框架结构。跨度≥30 m,纵向立柱间距≤6 m,可根据生产用途选择使用合理遮光率的针织遮阳网。

1.2.2 灌溉设施。每跨配备1台大型多用途移动喷灌车。

1.2.3 地面处理。由机械平整土地,整成折扇型地面,斜度为 ≥2°,地面铺设≥8 cm厚小碎石,覆盖园艺地布,并设排水沟。

1.3 连拱钢架塑料大棚

1.3.1 大棚规格。跨度≥6 m,肩高≥2 m,顶高≥3.6 m,开间≤4 m。

1.3.2 水槽。用热浸镀锌或热浸镀锌板冷弯成型,壁厚不少于2.5 mm。

1.3.3 覆盖材料。覆盖层采用适合生产需要的长寿型PEP利得膜或长寿型PEP利得膜和针织遮阳网。

1.4 拱形钢架塑料大棚

1.4.1 大棚规格。主骨架采用国产热镀锌钢管,棚体高度≥2.5 m、宽度≥6.0 m,拱间距≤1.3 m。

1.4.2 覆盖材料。覆盖层采用适合生产需要的塑料薄膜和针织遮阳网。

1.5 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基地

1.5.1 田间道。路面宽3~4 m,路基宽3~4 m,纵坡标高应高出地面≥0.5 m,路面采用泥结碎石,质量符合《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

1.5.2 生产用道。路面宽1.0~1.5 m,路基宽1.5~2.0 m,路面高出地面≥0.3 m,采用砂性土夯实,质量符合《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

1.5.3 蓄排沟。沟底宽≥0.3 m,沟高≥0.3 m,沟底为C15混凝土底板厚度为10 cm,沟壁为12墙砖,并用M5水泥砂浆抹面 1 cm。

1.5.4 喷溉设施。喷灌工程须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

1.5.5 滴溉设施。滴灌工程须符合《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

1.5.6 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砌成;全埋式或半埋式蓄水池也可采用砖混结构砌成。

2 市级财政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质量标准

2.1 温室

连片建设面积2 000 m2以上,各项性能参数不得低于以下要求。

2.1.1 主体规格。檐高≥2.5 m,脊高≥4 m,外遮阳高≥5 m。每拱跨度6.0~12.0 m,开间3.0~8.0 m。

2.1.2 主要性能指标。风载≥0.75 kN/m2(相当于11级大风以上),最大排雨量≥120 mm/h,电源参数220 V/380 V,50 Hz。

2.1.3 材料及工艺要求。①钢结构骨架使用质量不低于Q235优质钢材,所有钢架及构件均采用热镀锌材料,并经防老化、耐腐蚀处理;②透光覆盖材料使用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长寿型PEP利得膜,厚度≥0.15 mm,透光率≥85%。

2.1.4 设备要求。配备风扇水帘降温系统、加温系统、供水及浇灌系统、外遮阳系统、卷膜通风系统等。

2.2 标准钢架大棚

连片建设面积2 000 m2以上,各项性能参数不得低于以下要求。

2.2.1 标准钢架大棚规格。跨度≥6 m,肩高≥2 m,顶高≥3.6 m,开间≤4 m,拱间距≤1.3 m。

2.2.2 立柱。采用4 cm以上热镀锌管,设置抗风钢丝绳或抗风内支撑,四周手动或电动卷膜。

篇8

关键词:农业发展银行;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开发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9-0114-02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最近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开办发[2008]28号),就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思路、原则、主要内容以及协作与配合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次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信贷扶贫的市场化运作及引入竞争机制问题,为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承办扶贫贴息贷款,拓展业务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就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参与扶贫贴息项目贷款谈几点的思考。

一、扶贫贴息贷款体改特点及对农发行的影响

(一)扶贫贴息贷款体改特点

一是市场运作。市场运作,引入竞争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愿按商业原则参与扶贫贷款工作。在扶贫部门确定的贫困户和扶贫项目库中自主选择、独立审贷。二是下放权限。将发放到贫困户的“到户贷款”和贴息资金直接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由县扶贫办、财政局直接管理并具体组织实施;发放到企业的“项目贷款”和贴息资金由省扶贫办、财政厅直接管理并具体组织实施。三是自筹本金。扶贫贴息贷款的本金由承办金融机构自行筹集。四是自定期限。贷款期限由承办金融机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灵活确定。五是自定利率。由承办金融机构根据央行的利率管理规定和其贷款利率定价要求自定。六是固定贴息利率。“项目贷款”按年利率3%的标准给予贴息;“到户贷款”按年利率5%贴息。中央财政按贴息一年安排贴息资金,可采取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补贴给贫困户或项目实施单位两种方式。

(二)扶贫贴息贷款体改对农发行的主要影响

一是提供历史机遇。这次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明确了引入竞争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愿按商业原则参与扶贫贷款工作,为农发行参与承贷扶贫贴息贷款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是降低政策风险。这次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由政府主导指令性下达扶贫贷款计划的政策。农发行避开了承接以前年度老扶贫贷款的风险,也可以对新的扶贫贷款项目,按照银行商业化运作机制进行自主选贷、自主定价,从而避免政府主导下被动贷款的政策风险。三是扩大业务范围。由于扶贫贴息贷款在行业和贷款对象上的多样性,决定了承贷扶贫贷款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上的多样性。农发行承贷扶贫贴息贷款之后势必突破银监会对农发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使农发行业务范围更加宽泛。四是减少收益风险。固定的贴息利率和灵活贴息方式,可以使农发行在承贷扶贫贴息贷款之后有着稳定的贴息利息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发行收益风险。

二、农发行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利弊分析

信贷扶贫在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扶贫信贷资金大量死滞,对于承贷金融机构来说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承办政府意图强烈的贷款项目,总是有利有弊的。

(一)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有利方面

1.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增强农发行服务“三农”的功能。用市场化原则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符合农发行“十一五”规划的办行方向和功能定位。农发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银行,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增强农发行服务“三农”的功能,扩大农发行影响力,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2.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充分发挥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农发行开办新业务之后,业务范围在行业上已经涵盖了绝大部分扶贫项目。从目前农发行实际贷款的情况看,已经有相当多的贷款项目发挥着扶贫贷款的作用,只需要完善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相关手续,就能够实现农发行贷款项目与扶贫项目的结合。因此,承办扶贫贷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拓展农发行新业务贷款,有利于充分发挥农发行在农村金融骨干和支柱作用。

3.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促进农发行项目贷款营销和贷后管理,促进农发行办贷的质量与效率。在农发行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之后,通过引入政府扶贫管理机制,扩大社会监督,对促进农发行行业性营销,加强贷款后管理,提高办贷质量和效率有着积极的监督促进作用。

4.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有利于增强农发行项目贷款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由于增加了社会监管部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金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贷款信用风险发生的社会环境条件,有利于增强农发行项目贷款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二)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不利因素

1.政府“办贷”的历史遗留影响。在扶贫体制改革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扶贫贷款都是由政府主导,金融部门没有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自主发放权。由于2008年刚刚开始体制改革,一方面行政干预扶贫贷款项目的惯性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出现,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给部分项目贷款带来风险;另一方面部分贷款客户对扶贫贷款有偿性认识不足,常常把扶贫贷款当作财政资金对待,有可能影响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偿还和周转。

2.扶贫贴息项目贷款客户履行扶贫义务的影响。扶贫贴息项目贷款实施单位与扶贫部门要签订扶贫责任书,可能的义务有下列几种方式:(1)吸纳贫困户进企业务工;(2)援建贫困村项目;(3)加工企业优先以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为原料;(4)捐赠资金用于扶贫。这几种方式如果处理不适当,有可能会形成扶贫贴息项目贷款企业的经济包袱,进而影响扶贫信贷资金的安全。

3.扶贫企业担保能力不足的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育先天不足,扶贫企业自身的财务资金状况大多也是弱质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能力更是普遍不足。由于本次扶贫贷款体制改革对建立担保金或风险金制度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因此,扶贫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如果扶贫担保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将对扶贫贷款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三、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审慎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鉴于农发行新业务贷款中已经有部分客户实际承担扶贫义务的情况和农发行业务范围与扶贫贷款项目的趋同性,建议积极审慎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认真做好新业务贷款与扶贫贴息项目贷款的结合工作,对现有贷款项目能够与扶贫贷款项目接轨的,认真做好贷款的置换,同时在农发行业务范围内积极审慎营销新的扶贫贷款项目。鉴于农发行无县以下机构,建议不考虑承办到户扶贫贷款。

(二)建立以省级分行为主的营销管理组织。鉴于扶贫贴息项目贷款和贴息资金由省扶贫办、财政厅直接管理并具体组织实施的特殊性,建议对扶贫贴息项目贷款以省分行营销管理为主,成立领导组织,明确营销和管理部门。建议农发行总行先期成立领导组织,明确管理机构与部门。

(三)申报专项资金计划和设立专门会计科目。鉴于2008年银根趋紧的情况,建议农发总行在确定承办扶贫贴息项目贷款之后,及时向人民银行申报扶贫贷款专项资金计划。同时,尽快设立扶贫贷款会计科目,确保扶贫信贷业务纳入正常业务经营范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