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1: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茶文化的讲解,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茶文化英语课程是一门复合型学科,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高校的茶文化英语教学内容却过于晦涩难懂,使学生在无形中对其产生了畏惧情绪。本文结合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课程,对体验式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在论述了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与原则后,又对高校茶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剖析,并最后具体的阐释了其教学路径。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自主意识
1体验式教学理论概述
1.1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认知和规律为特点,创造或者模拟实际的生活场景,以真实再现的方式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以此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有所学且有所获。体验式教学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应运而生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是以认知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为核心,人类教育学的发展规律为导向而形成的,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力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领悟力,使学生在分组学习模式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并同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2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1.2.1主体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也就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知识的唯一接受者,没有谁可以替代其进行学习,所有的知识都只能靠学生自己消化吸收。而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正确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在被动消极中接受知识。所以,体验式教学是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是以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情境中感知课堂,根据自己的感悟运用课堂知识进行创新性吸收,从而使其在身临其境中可以自由发挥。
1.2.2开放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是在人文主义理念复苏下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僵硬死板的填鸭式教学,其具有灵活开放的特点。我国的教育向来以寻求标准化答案为目标,每一道题都有其固定的答案,每一节课都有其固定的教学模式,于是在固定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束缚。所有的人都沉浸于固定化的状态中,习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去学习,最终也导致学生的天性被抑制,学习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而体验式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知与体验获取新的知识,而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与认识能力之间存在差异,也进而使得教学内容趋向于多元化。而且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亲身经历都有所不同,学生不用以固有生硬的方式获取知识,教师在情景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并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容纳所有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兼容并包的自由课堂中勇于创新、乐于创新。
1.2.3自主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的主观意志为落脚点,通过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来带动课堂,以积极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堂情绪调动起来。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意识被激发,一切活动都需要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如鱼得水、应付自如,而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也会逐步提高。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是学生的自我发现过程,学生在开放性的课堂环境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后,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对问题进行本质性分析,并最终以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解决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然而,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学生的一切事情都必须通过自己来完成,无人可以替其承担,学生必须以高度自觉的方式适应体验式教学。
2高校进行茶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分析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其是针对当前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旨在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度,使学生能在教学中学会应用知识,切实地将知识转化到实践中。高校的茶文化英语作为一门晦涩难懂的课程,历来为学生所诟病,复杂的茶叶术语、生硬的英语茶语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等内容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传统僵硬的教学模式掩盖了茶文化英语的魅力之光,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对茶文化英语渐生厌恶之情。而开放的体验式教学被引入到茶文化英语中,那么也就意味着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课堂将会以学生意志为出发点,以多元化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学习茶文化英语,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英语的兴趣。
2.1促进茶文化的有效传承
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积蓄而来的,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历经千年未曾衰竭的茶文化,在物欲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却遭遇了断层危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茶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甚至对璀璨的茶文化持一种鄙视的态度。究其原因,现代的应试教育体系使得学生都埋于高考的故纸堆中,无暇也无力兼顾传统文化的学习。因而,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较为浅显的阶段,既不了解茶文化的基本内涵,也不能通晓茶文化的核心精神,更不能准确地熟知茶文化的表现形式。而一旦高校采取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对茶文化英语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了解茶文化,使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知茶文化的真谛,也可以使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从跨交际文化层面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挖掘,从而促进茶文化精神理念的弘扬与传播。
2.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体验式教学通常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与验收。而高校的茶文化英语采取体验式教学,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学习茶文化英语。在茶文化英语的体验式教学课堂上,小组学生在获取自己的课题任务后,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优势与特点,对其进行合理分工,然后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并结合课题的目标将所有的成果进行汇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将课题任务结果呈现在课堂上。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学生也因此学会了独立思考,甚至也在与小组成员的磨合过程中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其合作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总之,体验式教学注重的是实践教学效果,强调脑与手的结合,使学生的茶文化英语理论知识能切实地应用到日常实践中。
3高校茶文化英语的体验式教学路径
3.1以教师为引导,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茶文化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运用课程,其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虽然,我国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课程是以体验式教学模式为主导而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于体验式教学理念的认知较为浅薄,进而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潜意识地将自己作为主体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最终也使得茶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沦为了形式化的过程。因此,高校以体验式教学理念为宗旨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讲解时,应该首先明确体验式教学理念与目标,使教师时刻铭记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体。然后,在茶文化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不断的情境模拟中习得茶文化英语的精髓。同时,教师也应该主动转换角色,明确自身的引导性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茶文化英语的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踊跃地参与到课堂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茶文化英语课程的热爱之情。
3.2结合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课程以体验式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茶文化英语的教学内容却过于浅显,茶文化的内涵底蕴挖掘不够充分,茶文化英语的翻译讲解不够透彻,进而导致茶文化英语课程的内容体系不合理。所以,茶文化英语教师以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对茶文化内容进行课程讲解时,其必须以茶文化英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课程体系,以科学的方式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合理的分层设置,使学生在深入浅出式的讲解中掌握茶文化英语的核心要义,并使其在实践生活中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茶文化英语,从而促进茶文化英语的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化。
3.3同步建立实践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究其本质,茶文化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其最终必然会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应用过程中。高校茶文化英语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课堂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升性作用,但是缺乏实践的语言性学习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的茶文化英语体验式课程应该同步建立实践基地,使学生的茶文化英语理论与实践知识共同增长。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茶文化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时,应该主动为学生创造语言的实际应用环境,带领学生参与到茶文化英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茶文化节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用英语为外国游客进行专业茶文化知识讲解,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其对于茶文化英语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积极与相关的茶文化英语组织机构建立实践合作基地,为学生的茶文化英语体验式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使学生在茶文化英语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洪丽凤,刘孟兰,王倩.大学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与教学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85-86.
[2]刘海燕.体验式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S2):81-82.
[3]郭迪福.体验式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改进[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2(09):82.
[4]陈王超,蒋文波.体验式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6):14-15.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一)对茶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价值认识不够
茶文化对城市旅游发展的价值,不仅仅是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还有在旅游基础设施、城市形象和产品品牌等方面形成的不可估量的连带价值,这必将带来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利益。现在湛江的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已经存在,只是没有跟旅游业很好地结合。事实上,旅游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手段,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越高,对文化的挖掘就越深入、越彻底,方式也会越多样化。反之,没有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文化特别是古老文化的价值就很难体现出来,人们也很难关注到。但湛江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与本地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不甚匹配,关于茶文化的旅游项目少之又少。原因之一是湛江长期以来都是以“碧海蓝天”作为自己的旅游王牌,根本忽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实“碧海蓝天”很多地方都有,特别是一海之隔的海南岛,湛江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意识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才是湛江旅游业振兴的转折点,而茶文化无疑是湛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茶文化特色体现不明显
在国内“茶文化”热潮的涌动下,湛江也兴起了一些茶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如本地企业投资300多万建成的“茗上茗茶文化休闲旅游区一期”,并计划投入8 000万建二期。但是现有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大多停留在游览茶园的层次上,最多安排一些摘茶炒茶的体验项目。这些“茶家乐”的旅游形式在别的产茶地很常见,一些发展成熟的茶区甚至做得更好。湛江的茶文化特点在于它的早茶文化、茶点文化、凉茶文化,这种饮食文化已经深深渗入到民众之中,成为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湛江的茶楼与整个城市是融为一体的,既是本地百姓生活需要的产物,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所。茶楼里最古朴原始的文化没有因为追逐经济效益而变得舞台化、庸俗化,这才是最吸引旅游者的地方。
(三)专业技术设施和服务不成熟
茶文化旅游重视的是游客物质享受之外的精神体会。这种精神体会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游客自身素质的高低,更与旅游服务的专业水平息息相关。专业导游人员的适时引导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会给游客带来知识收获和愉悦的心情。现在湛江缺少专业的茶文化讲解员,也没有针对线路专门设计的解说词和导游词。就算游客来湛旅游,也对湛江的茶文化知之甚少。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游客对于本地茶文化的认识。
(四)缺乏品牌意识,宣传不到位
地理品牌代表着某种特色的历史传统、资源禀赋以及声望,而这些特色通常既是无法复制又是能够持续传承的。所以原产地品牌能够向消费对象提供的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湛江凉茶文化深厚,街头巷尾的凉茶铺很多,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本土品牌如“龟老板”、“拾爹”、“八爹”等。这些品牌的凉茶深受本地群众信任和喜爱,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形成规模销售,更错失机会申请遗产保护。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公布将凉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粤港澳的21家凉茶生产企业、18个凉茶品牌、54个凉茶秘方以及凉茶术语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其中有“王老吉”、“邓老凉茶”、“白云山”、“黄振龙”等市民熟悉的老品牌,但湛江本土知名品牌却榜上无名,湛江无一家企业被列入此次的遗产保护。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的湛江凉茶铺都是以祖传自制的凉茶配方在生产销售本土品牌,以“卖多少算多少”为经营目标,缺少品牌经营意识。更由于外来品牌的介入,本土的凉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无疑会导致湛江凉茶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减弱。湛江茶叶也有一些自己的品牌如“茗皇茶”、“茗上茗”等,也曾在2011年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但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是很弱。其实在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巨型帆船重返中国时,湛江出产的金萱茶被选为礼品茶赠送给瑞典国王。这些重要信息都没有被有效宣传,使湛江茶的知名度一直停留在省内,没有走向全国。总之,湛江的茶文化旅游虽初见端倪,但是发展定位、支撑条件等都不完善。湛江茶文化旅游未来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二、湛江茶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一)树立正确观念,重视茶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由于缺乏对茶文化价值的充分认识,湛江每次举办茶文化活动,都更注重茶叶的经济效益。以湛江每年都举办的“茶博会”为例,主题都是茶叶贸易及旅游购物。虽然看似茶叶与旅游也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很浅显,主要是以茶叶展示带动参展人数,进而促进展会的旅游特产销售,带动地方经济。这种方式使得茶博会的后续效应十分微弱,更不可能真正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才催生了人们旅游的动机与行为。所以我们要拓展思维,转变观念,重视茶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在茶博会中要多展示和宣传茶文化,在文化旅游中深入挖掘本地茶文化的真正内涵,使茶文化旅游在带动经济效益的同时彰显更大的文化效益。
(二)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
既要推介自然风光也要展示人文风情,这应该是湛江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把湛江茶文化与碧海蓝天的美景结合起来,让旅游者一边欣赏这一方水土的美景,一边体会这一方百姓的生活,形成从生理享受到精神满足的全方位旅游产品。“碧海蓝天游”与“茶文化游”应当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湛江的旅游吸引力。
(三)设计体现湛江特色的茶文化旅游
真正有特色的事物才是游客认可的旅游吸引物。我们应当从这个角度出发,把湛江的茶文化旅游从亲近自然的乡村茶园拉回到熙熙攘攘的都市茶楼中。因为湛江的茶文化与众不同之处就在这里。热气腾腾的早茶市最能体现湛江人对生活的热情,对他人的情义,对身外之物的淡然。精明的湛江人怎会不知“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他们看似悠闲的品茶生活是生活方式,实际上也是工作方式。约上生意伙伴,一壶浓茶几件美点,边吃边谈,既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做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走马观花的大众旅游经常使游客在景点与景点之间奔波不停、疲惫不堪,如果我们适时地安排游客到茶楼中去放松一下,慢慢品味生活原来的味道,细细体会本地文化的细节,那么旅游就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找寻自我的升华,我们才真正抓住了旅游的意义。
(四)深挖茶文化内涵,多角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
茶文化贯穿在茶叶的采摘、制作、选水、煮茗、列具、饮用、礼仪以及茶诗、茶画、茶俗、茶歌、茶舞等各个方面。将茶文化的内涵融入实景或民俗当中,才能形成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湛江现有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如“万亩茗皇茶大观园之旅”、“廉江茗上茗文化休闲旅游区”、“湖光茶厂品绿茶”等都是以自然观光为主的生态茶园游,虽然也算得上茶文化旅游,但其内涵未免单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结合茶文化各个方面,多角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
1、茶歌、茶戏欣赏游 比如徐闻民间婚嫁风俗改编的舞蹈“打盘茶”就是茶与歌舞民俗结合的好作品。在2006年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上,“打盘茶”被列为粤西地区唯一推介和保留的民俗风情项目。这项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很多启迪,不妨依据此类资源开发茶文化印象实景剧或者茶民俗风情园、茶文化民俗村落等。
2、茶艺品鉴游 通常人们都是用沸水冲泡茶叶,这样容易使茶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受破坏。近年来,茶学专家们纷纷尝试用各种办法来解决既保留茶叶口味,又保留茶叶营养成分的双重问题。在2010年湛江茶博会上,用雷州画景天然碱泉冷水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泡出口感细滑甘甜的好茶的演示,堪称一绝,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冷水泡茶”这一亮点,实为湛江茶艺特色,值得游客品鉴。
3、湛江茶点、茶食游 在湛江饮茶早已不限于茶的本身,更多已演变成以吃茶点为主的休闲小聚。茶点都是湛江一些地方特色小食,有香甜可口的大树菠萝包、马蹄糕、凉粉糕、椰汁果冻、酥皮蛋挞……也有传统的蒜香排骨、猪肠粉、烧卖、凤爪、肚片、虾饺、猪肠粉、牛肉丸、萝卜牛杂等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精神兴奋、体力消耗大,旅游宴席上又往往营养搭配失衡,动物脂肪过多,维生素供给不足,旅游者极易出现“上火”的生理反应。茶膳清淡、爽口,茶水助消化,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非常适合旅游者的需要,受到旅游者的喜爱。
4、凉茶馆体验游 依据遍布城乡的各色凉茶店铺开发凉茶馆体验游,有些湛江本土凉茶品牌如“龟老板”、“拾爹”、“八爹”都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并且到今天还保持着原有的品质和风貌。参观百年老店,亲口喝一杯湛江的凉茶,“百闻不如一见”,这种体验方式给游客的感受和印象是别的方式无法比拟的。
5、茶文化节庆游 如开发与现代节庆结合的茶博会、茶文化节、“全民饮茶日”等,深入挖掘茶文化,多角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带给游客更丰富的体验。
(五)茶文化旅游软环境的完善
应立即着手聘请有关专家人士针对不同的茶文化产品编写专业导游词,一方面把茶文化旅游的相关内容融合到本地的欢迎词以及城市导游词当中,让游客在初到湛江时就迅速对湛江的茶文化有大致的了解;另一方面展示本地茶文化内涵,让游客在导游词的引导下,达到视觉、听觉、味觉乃至心灵的文化洗礼。还要培训一批高素养的茶文化导游和讲解员,能深入浅出讲解茶文化,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使游客易于接受。
(六)树立品牌战略,创新营销模式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人才开发管理
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在不断积淀,成为当今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中也在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海南的茶文化就是在融入旅游资源之后,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开发海南茶文化旅游不仅需要浓重的茶文化,更需要对旅游业的管理进行创新融合,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宣扬中国的茶文化,对茶文化旅游人才开发管理就十分重要。
一、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茶文化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系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还会带动旅游业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周边的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利于海南地区茶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营造出“以旅促茶,以茶促旅”的新型旅游文化氛围[1]。海南地区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推动海南地区茶业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就是将旅游产业和茶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旅游形式可以很直观地向游客展示出茶业从采摘到制作再到饮用和销售的环节,让游客参与到茶业产业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让游客在亲身体验的实践中了解到当地的茶文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茶产品的推广和宣传起到积极作用,促进茶产品产业链的发展。
(二)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升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享受旅游所带来的放松心情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文化精神层次的追求,因此,文化旅游成为大众所喜爱的新型旅游方式[2]。茶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正是顺应了当下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海南地区的旅游产业加入了茶文化,丰富了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在精神方面拉紧了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海南旅游地区的客流量。
(三)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茶农的收入
茶文化融入旅游业中,将茶产品中所涉及到的制作,茶艺等过程展现在游客面前,让茶农在正常的种茶收入中,增添了很多附加收入,同时这种茶文化和休闲服务业的结合,为旅客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项目,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建设管理,提高海南当地居民的收入,对促进海南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旅游业中的茶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产品,茶农不再只是进行传统的采茶和卖茶的简单模式,而是将茶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催化剂,成为旅游产业中的核心部分,如此一来,茶农的收入不断增加,积极性也就会不断提高。
(四)茶文化加入旅游业,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茶文化的旅游注重的不仅是物质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体会感悟,因此,游客在茶文化的旅游中可以切身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茶之经典。但是由于游客的种类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很多游客对茶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那些国外友人,因此,他们在享受茶文化旅游时,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士帮助他们,为他们讲解。目前的中国旅游业中,就十分缺少这样的人才,尤其是对茶文化和旅游方面的知识都可以掌握的人才,所以,培养这样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复合型人才是海南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样的新型旅游方式,可以培养大批对中国茶文化内涵有着丰富知识积累的人才,让他们成为海南茶文化旅游的形象大使,通过他们的讲解和引导,让更多的游客都可以真正的感受到来自茶文化的魅力,让旅客在茶文化旅游中获得精神上的至尊享受。
二、海南茶文化旅游人才开发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就已经开始开发了,海南是我国的重要的产茶地区,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海南的茶文化底蕴也是十分的深厚,比如苦丁茶、五指山绿茶等都是很有名气,茶文化也是作为海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一直备受业界人士的关注。它是提高海南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目前,海南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海南茶文化旅游的产品形式单一
海南地处于我国的最南端,对茶的种植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海南地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采摘期很长,因而这里的茶叶产量很乐观。但是在海南的茶文化旅游中,茶文化加入的形式太过单一,茶产品仅是在旅游景区当作一般的旅游商品进行买卖。在植物园中,旅客只是通过讲解员的讲说,对茶的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的认识,然后对茶进行品尝体驗,这样的形式就忽略了游客的主观感受,游客并没有完全的参与到茶文化的享受中,只是活动在买茶和品茶中。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旅游产品的形式也缺乏创新,这样的旅游形式对茶文化的推广宣传并没有现实意义。
(二)海南茶文化的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一个拥有着丰富的内涵的文化,它包括茶的礼仪、茶艺、精神及与茶相关的各种精神文化元素[3]。海南茶文化的旅游是将海南地区特有的生态景区和茶艺之美相结合,为游客提供视觉和精神两种层面的享受,但是,海南目前的茶文化旅游中,茶文化这一部分的展现多半在对茶艺的展示和购买茶产品的两个环节中,这之中虽然体现出品茶的艺术,但是对体现生态景观的自然之美的呈现有所缺乏,只是将茶文化放在旅游的环境下,进行比较表面的不注重其内在文化的买茶和喝茶,忽略了其本质的内涵。
(三)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认识
我国的旅游事业发展起步比较晚,缺少关于旅游方面的人才,而很多旅游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并不给予过多的重视,他们认为这是为企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在目前的一些旅行社中,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客源不断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没有用长远的目标看待这一问题,在企业的规划中,并没有将对人才的培养计划列入其中,因此,在对人才的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管理机制,造成人才流失,拥有高水平技术的专业人才得不到重视,这同时使得员工失去工作积极性。
(四)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海南地区的专业旅游人才的培训模式过于单一,缺乏新意,而旅游业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很低。目前,中国大部分旅游从事人员都是通过参加相关机构所开设的培训,通过这种培训机构学习关于旅游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培训,而这种机构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不会请专家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因此,在培训中就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4],所以培训出来的人员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一样水平和相同程度的基础性的人士,而非专业具有特点的人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才的培养,进而造成旅游产业的人才缺乏。
三、海南茶文化旅游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一)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管理机制
海南茶文化旅游人才的开发和管理是当下旅游企业应该加以重视的环节,这是企业想要留住人才的必经之路[5]。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人才招聘机制是首要环节,吸引人才的融入,就需要企业在人才招聘机制中设立出吸引人才的策略,比如加薪策略、人才激励体制等,加薪是一种物质方面的奖励,用这种直接的方式刺激人才的加入,可以通过开展企业内部的职业技能大赛,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自身的职业技术能力,在比赛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再通过精神激励的方式促进与人才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使得企业为人才提供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支持。
(二)保障人才不流失,增强员工的就业安全感
旅游行业一直处于一个人才流失的状态,不仅表现在人才的业内流失还表现在人才流失到其他行业中,为保证企业人才不流失,企业要制定出相关政策来留住人心,保障员工的就业安全感。提高员工的就业安全感首先要保障员工在生活中的保障,比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帮助员工解决生活问题,同时,提供员工一个舒适具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也是极其有必要的。对员工的业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稳定员工的情绪,让员工在企业中得到重视,这都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三)转变人才管理思想,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对于海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我们是怀有期盼心情的,但是为了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就需要大批先进的优秀人才队伍。我们的旅游产业离不开优秀人才,因此企业要转变原有的人才管理思想,在企业内部开展专业的培训体制,让员工定期参与培训并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6]。鼓励员工考取各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例如茶艺师证、评茶员证等,提高员工的茶文化涵养和素质。其次企业的管理者要和员工保持亲切友好的关系,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上级的重视,自然就会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努力为旅游事业的发展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和技术水平,为茶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结束语
中国的旅游事业虽然起步晚,但是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保障。此外,海南的茶文化旅游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它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旅游企业要加强对这些优秀人才的开发和管理,保证人才不流失,提高人才的积极性,依靠海南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业。让优秀的茶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让旅游事业在创新融合中顺应时展的潮流,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让世界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海南經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林文超,1983年生,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陈芳,1967年生,女,本科,副教授,旅游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谢艳.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2]陈淳.校本课程开发海南本土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意义[J].新教育,2017,(10):67.
[3]徐铁成.浙江南浔古镇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4]费维峰.基于RMP分析的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3.
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还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主人公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德育教育以及身心健康等的培养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历史古国,传统文化是必须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现代教育工作者和各大高校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体育学科作为德育、思政教育的平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势必要发光发热,以校园体育为载体的茶文化应该受到学校领导以及教师的重视,本文就以此为主题,进行几方面分析。
关键词:
校园体育;茶文化;促进
校园体育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德育教育的良好平台,校园体育教育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如果在体育课堂合理引入,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学环境,最终全面提升学生文化修养,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1茶文化核心思想概述
中国古人对于茶以及茶文化的热爱。时至今日,饮茶依旧是中国人的普遍习惯,茶文化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茶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最为突出的就是“廉、美、和、敬”。它融合了儒、法、佛三家思想精髓,对于中国教育理论的完善以及创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茶文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爱茶之人都比较自律,并且茶道文化中的“廉、美”侧重人的修为和自身修养,通过研究茶文化、学习茶文化,能够提升人的品味和道德品质;而“和、敬”则侧重于人和社会、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讲究协调、共融、秩序。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人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矛盾冲突会越来越少,行为举止会更加文明。在当今社会下,竞争压力大,经济发展迅速,物欲膨胀,人心浮躁,在这样的情况下,校园风气会受到感染,学生思想也会受到影响,茶文化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净化校园环境,促进素质教育有效发展。
2校园体育中茶文化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校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教学环境与内容的特殊性,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校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必然丰富学生思想世界,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在当前竞争形势日渐严峻的环境下,学生难免会遭受一定的就业压力,一旦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往往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会出现一些悲剧。此时,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承担的教育责任,在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茶文化形式,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缓解学生因为课业压力以及就业压力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使学生能够正面面对挑战。其次,茶文化可以丰富体育教育内涵。从体育课程的特点来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心情会比较放松、欢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各种知识。体育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而茶文化恰好为体育教学内容结构的完善提供了平台,茶文化包括茶艺、茶道、茶礼等等,体育教师通过茶道讲解、茶艺展现以及茶礼传授等方式,为体育课注入新鲜的元素,这样一来,传统死板、模式化的课堂被打破,学生在一个新鲜、轻松的环境学习,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修养都会得到提升。最后,当今体育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不仅能够拓展体育教育的外延,丰富教学形式,而企业还能够强化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通过茶道表演、茶舞操练等活动,激发学生们的传统文化学习热情,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促使心理素质以及道德水平得到提升,会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未来职业需求。
3校园体育中茶文化的发展
3.1传承民族文化
教育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就是要提升全面素质,以此促进国家的建设发展。而茶文化在校园体育中的应用,其本质目的是一样的。首先要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为目的的教学理念,要将其作为重点,传承它、保护它。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茶文化内涵以及茶文化思想的传授,以此丰富学生的头脑,进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茶道、茶艺是现代茶文化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茶道表演的视频,或者是直接自己表演茶道,通过茶道的讲解,展现茶文化。茶道中有很多茶艺表演需要人们的肢体语言来展现,这正好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形式,教师在播放或者表演了茶道之后,传授学生基础的肢体动作,结合不同茶品的特点,讲解茶艺要点以及其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思想精髓,达到传播茶文化,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目的。
3.2凸显茶文化特色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建立独立的茶文化科系,这为茶文化在体育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校园体育教学中茶文化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将挖掘茶文化资源以及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结合在一起,做好教学调研,运用多元分析方法,逐步完善教学体系,要注重文化普及的规律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现代体育教学还提倡发展传统体育项目,比如,中国武术以及舞蹈等等,在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很多是与茶文化紧密联系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太极拳,很多茶艺表演中都融入了太极拳的招式和理念。太极茶,它以太极拳为基础,结合长壶茶艺技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茶文化表现形式。这种茶艺表演,结合了武术与茶文化的精髓,得到了业界学者的一致认同。太极茶以形为中心,以神为目的,通过肢体语言展现茶文化艺术,在构建茶文化特色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这类的表演形式,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茶文化与体育项目的有机结合,寓教于乐,以无形的文化感染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以及品味内涵的提升。这也是茶文化在校园体育中发展得的重要表现。
3.3丰富教学形式
在现代体育教学中融入茶文化,通过体育课程这个媒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样的教育需求下,体育教学工作者就应该思考,如何能够运用更加快速、有效的方式,实现体育教学与茶文化的融合,并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目前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多媒体课件等媒介,丰富教学形式,拓展体育教育的外延,教师可以将茶文化寓言、故事、茶艺表演以及茶文化历史,致学校官方论坛,学生通过点击论坛,了解中国茶文化,同时积极宣传茶文化与体育项目、赛事的结合,让学生了解到茶文化与体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茶文化运动,中国教育领域也掀起来一股茶文化复兴风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校与当地体育部门取得了联系,并积极开展了很多展现茶文化魅力与体育精神的文化活动,以“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例,这一届自行车赛创造性的融入了以福建绿色生态为主题的茶文化因素,将绿藤生态名茶与环湖比较相结合,让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在展现体育精神的同时,品尝到了中国的特色茶品,并了解到了博大的中国茶文化。这是非常具有特色、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与茶文化的融合,体现了茶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发展与传承。校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案例展现给学生,同时也要多多借鉴这样的成功经验,在学校中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体育比赛项目,将茶文化与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太极茶道,教师在传授了太极茶道之后,可以举办一次小型的比赛,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或者图书等工具,在课余时间搜集和联系这样的茶艺表演,然后选择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展现自己的成果,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传播了茶文化,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等,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
结束语
体育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的有效载体。在茶文化复兴的大浪潮中,体育教育有责任承担起推广茶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担。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拥有较为自由、宽阔的教学环节,很多茶道表演以及体育项目,学生可以实地练习,在自然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放松,身心舒畅,是学习中国茶道、茶文化的最佳时机。本文从茶文化思想、校园体育中茶文化的作用、校园体育中茶文化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略尽绵薄之力。
作者:汪珂永 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庆彬,凌颖,周家金.民族传统体育校园化改编的方法探析———以民间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编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5):78-82.
[2]周家金,黄向平,孙庆彬.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桂东南采茶舞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4(6):57-61.
[3]兰玉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采茶舞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8):23-25
从2006年底,秋月堂在丽江古城开设第一家普洱茶专营店开始,解方便了解到普洱茶教育对于整个普洱茶产业链的重要性。丽江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让丽江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旅游城市。随着普洱茶的兴旺,几乎每一位到丽江的游客都会带上几饼普洱茶馈赠亲友,但普洱茶知识的缺乏,让很多游客成为一竿子买卖的“冤大头”,于是解方提出“肃清古城的普洱茶市场”,推广云南普洱茶文化,探索普洱茶产业发展,专卖云南正品普洱茶,秋月堂一时间成为很多不法商家排挤的对象,虽然起初的路走的有些艰难,但解方没有放弃推广普洱茶文化的决心,在逆境中自费建起了丽江茶网,接着开始筹备“秋月堂品茗会”,全力宣传推广普洱茶文化,随后与专业茶媒《普洱》杂志等合作,并建立了《普洱》杂志全国首家俱乐部,通过活动在丽江电视台、丽江人民广播电台、频频亮相。
普洱茶的普及除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品”,于是2007年4月秋月堂筹备已久的品茗活动――秋月堂品茗会,正式举办。秋月堂品茗会是以免费的形式让对普洱茶感兴趣的游客和消费者参与其中,品尝各种各样的普洱茶,通过喝茶聊茶的方式,让大伙在一起相互交流和学习,并在茶会上讲解普洱茶,解答关于普洱茶的各种问题。对于免费品茶这一点,解方是这样理解的:“茶会就是普及普洱茶知识,培养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最好媒介。”举办一次茶会不难,但定期举办茶会就面临很多问题和考验,在普洱茶大热的时候,几乎每一家茶店都会举办系列茶会,但2008年普洱茶市场急转直下时,很多茶店都现实的终止了茶会活动,而秋月堂依然一直坚持着,天道酬勤这个词用来形容解方再合适不过,通过不懈的努力秋月堂举办茶会已走过4个年头,成功举办150多期,从“周茶会”到“月茶会”,从十几个人的规模到几百人的规模,每次茶会都设有不同茗品主题,有品牌普洱推荐会、老茶品鉴会、斗茶会、新茶品鲜会等等,并且每场茶会都会有很多省外的茶客慕名前往,解方对普洱茶的信任与坚守,让普洱茶文化推广到了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有十多个国家、二十多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地区近五千人次参与过秋月堂的品茗活动。
除了定期举办的茶会以外,秋月堂还凭借多年累积的经验与实力把茶文化成功推广进丽江仅有的两所高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和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成功举办“大学校园茶文化节”,从2008年开始,秋月堂每一个学期都会在大学内做茶文化推广活动,到2009年上学期升级为“大学校园茶文化节”。“大学校园茶文化节”得以成功举办离不开丽江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在大学校园举办茶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校园生活,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每一场茶文化活动都是以介绍普洱茶常识为主,并在现场为学生们冲泡讲解,另一方面,秋月堂还提供大学生勤工俭学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喜欢普洱茶文化和表现突出的同学由学校推荐到秋月堂实习,让大学生们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的“大学校园茶文化节”培养一批批爱茶的年轻人,向社会输送了不少优秀的茶艺师,秋月堂目前已在丽江师专成立了大学生茶文化社团,学校中文系在秋月堂的茶馆成立大学生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普洱茶教育与实践提供绝佳平台。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差异;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植入
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较为频繁,社会急需英语专业的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英语教学成为了目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就需要使学生对异域文化进行认知和了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说,文化植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统一关系。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满足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传播和发扬,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另外一个方面,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文化也在逐渐发展,所以说,文化包含了所有的语言。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看,文化和语言之间相互依存,具有统一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来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文化知识来创造出相应的语言,这样看来,要想对某种语言进行学习,就需要对其文化进行足够深刻的了解,英语学习也是一样,人们如果想要学习好英语,就需要对英国的文化进行相应的了解,通过对文化的背景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解,才能够从文化中发掘出想要学习的语言,从而完成对语言的学习。因此,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对其文化进行相应的讲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同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在对文化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来进行讲解,尤其是对我国与英国两个国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容进行差异的比较,才能凸显出语言的差异性。其中,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
2中西茶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目前,在我国的各个区域,都有其代表的茶叶种类,比如武夷山大红袍、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和信阳毛尖等,这些都是我国著名的茶叶种类,茶叶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茶的发展当中,由于其本身的特点,逐渐演变成为了我国历史有的茶文化,其中,茶文化的繁荣时期是在我国的唐宋时期,当时不管是远在庙堂还是平民百姓家,茶都成为了当时人们最为喜爱的饮品之一,相应的茶活动也频繁举办,比如茶歌和功夫茶道等,并且在当时的朝代中,有关于茶的诗词数不胜数,其总量在2000首以上,使我国的茶文化更加灿烂夺目。直到现在,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茶文化也被世界各国所认识,目前,茶成为了世界上的三大饮料之一,由此可见茶的魅力所在。在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当中,随着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茶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逐渐被国外所接受,在英国的十八世纪之前,茶在当时的国家中还属于比较新鲜的东西,英国人们对茶的了解也非常少,通常情况下,茶是作为一种昂贵的饮料,出现在英国贵族当中。在十八世纪之后,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国开始从我国进口茶叶,使的饮茶的活动在英国大部分地区开始风靡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茶叶在英国也逐渐普及,作为一种无酒精的饮料,茶叶在英国人民的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到如今,80%的英国居民每天都在饮茶,英国对茶叶的消费量和进口量,远远超过了别的国家,由此可见英国人对茶叶的青睐。虽然我国和英国的茶叶消费量较多,但是由于两国人们生活习惯、信仰和地域的不同,使得两国的茶文化也各有不同,这一点可以从两国所消耗茶叶的品种、茶叶的饮用方式和饮茶的时间等三个方面中可以看出。首先是两国所消耗茶叶的品种,英国人喜欢喝红茶,所以红茶的消耗量和进口量较多,而我国的大部分人民比较喜欢喝绿茶,就目前茶叶的出口量来说,虽然对英国所出口的红茶量仍然占据着领先的位置,但是绿茶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多,这说明英国人对绿茶开始逐渐的喜爱;另外是在茶叶的饮用方式上来说,我国人们在饮茶的时候,不加入任何的调料,讲究享受茶叶的原汁原味,而英国人在饮茶的时候,喜欢在茶叶中加入牛奶和糖等调味品,搅拌均匀之后才开始饮用;尤其是饮茶的时间,我国人们认为绿茶清新淡雅,在饭后饮茶的话,有助于身体健康,而英国人的饮茶时间一般分为上午茶和下午茶,通常是以一种休闲的方式和心情来饮茶。从上述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西茶文化的差别。
3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植入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与国外的文化、商业交流也逐渐增多,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语言作为交流的载体,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促进两国的合作,英语作为全球各国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社会中急需英语专业的优秀人才,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视对英语的教学,但是由于英语单词和语法与汉语的相差过大、教学方法过于滞后等情况,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在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之后,这一现象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从之前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学好英语,就需要从西方的文化发展入手,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情况,其中文化包括文化的背景和文化的内涵,人们需要对西方文化中的显著特点进行了解,并且与我国文化进行相互比较,才能对英语进行深刻的认知和掌握。英语的背景就是西方的文化知识,对英语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语言服务于文化,文化创造出语言,明白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掌握其中规律。所以说,在高校英语语言学习中,文化的植入是非常有必要的,英语教师通过将西方文化融入于英语教学当中,就能够发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并且能把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灵活运用。
4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教学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英语教学是一件长期复杂的任务,所以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教学需要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这些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首先英语语言教师应该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但是不能完全舍弃原来的英语教学方法,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作用。在英语教学当中,应当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的相互融合,才能完成整个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应该对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通过两种文化的相互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这种差异中体会到两种文化所蕴含的不同价值观念,改变学生原先对文化的认知过程,形成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英语教师不可操之过急,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对于学生英语基础的培养可以利用原先的英语教学方法,先使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单词和语法进行熟悉,然后逐步引导,在引导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这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可以将这种文化差异的内涵融入进去,摆脱由于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的不同特点,而产生的学习困境,在学生的学习当中,西方的文化不断的浮现在脑海当中,逐渐和英语语言学习融合到一块,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以致用的效果,可以在进行英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其中的一些新词汇,加入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当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学习思维模式。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中西方的茶文化进行对比,使学生用英语来阐述其中的差异性,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文化的植入效果;最后,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先对其中有关中西文化的词汇进行表明注释,并且对整个文章的框架进行整体的把握,对其中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部分,进行特别标注,使这些词汇能和文章联系到一起,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在利用全新的文化植入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有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种文化差异,来进行英语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英语运用能力,这样就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通过对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叙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为例,以此来表明文化植入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最后,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教学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从这些论述内容中,我们可以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中看出,这种文化差异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英语,提高整体的英语水平,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
作者:杨蕙源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闫凤霞.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植入[J].福建茶叶,2016(3):313—314.
[2]罗明燕.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西茶文化的异同[J].福建茶叶,2016(3):129—132.
[3]姚驰.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3):275-276.
【关键词】茶文化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51-02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推崇在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创新等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1]。江西农业大学目前已开设茶学本科专业及茶文化与旅游方向。在茶学专业背景下,从农学的角度认可茶学,从文化的角度评析茶文化[2],以茶文化为依托,促进大学生文化品味和素质教育[3]。在笔者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现象。鉴于此,笔者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以提高公选课《中国茶文化》课程教学质量,为丰富大学生文化品味和提高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1教学方法改革
1.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程度、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整体把握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选修《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每次开课的第一堂课,笔者以湘西苗族风俗习惯中与茶有关的婚俗以及湖南特有的虫屎茶等为例,亲身体会生活中的茶文化。
1.2 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求知欲
一方面,在讲解茶的分类命名、茶的评鉴冲泡以及茶水礼仪等相关章节,笔者将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就每种茶和茶具的特点及用途当场示范“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和“凤凰三点头”等茶艺用语的真实含义;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地方名茶,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和茶叶专卖店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5]。
2 教学手段改革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中国茶文化》课件中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6]。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文化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的作用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电影“绿茶”和“茶色生香”等片段中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以上多媒体技术将《中国茶文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
3.1 课堂笔记与出勤
课堂笔记与出勤占总分的30%,其中课堂笔记随机检查2次,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占总分1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缺课3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公共选修课。笔者每次开课的第一节课重点强调了课堂笔记和出勤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出勤,并及时总结、记录课堂上的知识点。笔者在统计《中国茶文化》课程出勤时,每缺一次课扣3分,平时成绩少于12分。
3.2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占总分40%。笔者围绕当前茶文化的动态,准备了“茶文化发展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茶文化与生活”和“茶与健康”等10余项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任选一项议题课后搜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展示汇报,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每组汇报计时5分钟,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以上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课程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写作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查阅科研文献和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等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课程论文的写作是考核学生掌握茶文化系统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规定课程论文的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笔者以“爱茶者说”、“品茶品人”以及“茶品人品”等立题,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字数3000左右。以上课程论文写作部分占总分30%。
4 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沉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弘扬中国茶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公选课《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等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1]。《中国茶文化》教学改革的推行,丰富了课程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教学效果,笔者在《中国茶文化》后续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努力探索,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 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2]陈茶凤.?高职高专茶文化专业课程设置探索-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161-162.
[3]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 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4]吴翊. 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5]王君雯. 中职学生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以商品学中的“茶叶”部分教学为例[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9:167.
[6]吴亚凤. 多媒体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J]. 教育:中旬,2013,6:52-53.
[7]刘兰娟.?Blackboard教师操作手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