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课堂教学特色8篇

时间:2023-07-19 09:28: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课堂教学特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特色

篇1

关键字:化学语言;化学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09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课堂教学中的特色化学语言,指的是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所使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它既可以是表述知识本身特色的语言,也可以是传授方法与技能时所表述的特色语言,还可以是呈现教师个人执教特色的语言。例如,在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用“既不共戴天,又藕断丝连”可以形象地比喻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既不能大量共存,又有一定关系。又如,用“君子之交”形容水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趋势,就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淡如水”,即溶液的pH往7靠近。这些都是化学课堂上的特色语言。

1 研究特色化学语言的原因

从美学原理看,化学中充满着美:天然晶体彰显着化学的自然美,化学语言表现出化学的形式美,物质结构透露出化学的结构美,化学反应展现着化学的变化美,衣食住行反映出化学的实用美。研究特色化学语言就是要让化学美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

从学习原理看,学生的有意注意需要注意力的支撑。对于一些较为枯燥的化学概念与原理,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内驱力和一定的注意力,就很难学好。使用化学特色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教学行为看,教师对教学变量的控制很值得关注。教学需要让学生时常处于“跳一跳,摘得到”的状态,也要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合理调节课堂的兴奋点。而当课堂比较沉闷时,使用谜语等化学特色语言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例如,讲实验操作时,可用“杞人忧天”的谜语表示“过滤”,用“点名只听甲丙应”的谜语表示“乙炔”。

2 特色化学语言的特征

2.1 感染性

语言本身除了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有传递情感的功能。语言要有感染力,能实现“知”、“情”的交流,既要充分完整地表达课堂内容知识,也要恰如其分地表露深于教材之中的情感。

例如,用亚铁盐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教师可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进行叙述:“盛碱滴管更细长,插入盐液莫慌张,屏气缓滴不摇荡,白色沉淀呈絮状;倘若固执不照办,反应就给(你)颜色看。”这样看似低调的处理蕴藏着规范实验、仔细观察、一丝不苟的态度,这种认真的情绪势必会感染学生。

2.2 形象性

教师采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特色化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调节学生注意的稳定性。

例如,对于NaCl晶体在水中的电离,教材是以图片的方式讲述的(如图1)。如果能够为这个图片配上形象化的解说,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NaCl晶体中,Na+和Cl-通过离子键交替排列着。这时,水分子过来了,水分子的形状像大脸猫似的,‘脸’就是氧原子,有负电性,‘耳朵’就是氢原子,有正电性,所以水是极性分子。于是,带正电性的氢原子一端去拉带负电性的Cl-,但一个水分子没拉动它,这时,更多的水分子过来了,大家团结起来就把Cl-拉走了。同理,Na+也被多个水分子拉走了,它们按照异性相吸的原则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水合离子,从而,NaCl晶体在水中电离了。”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走神的时候,他不可能自始至终都处于学习兴奋的,也不可能随时对教师所给予信息都能及时地反馈。往往在上课一段时间后,会有少数同学开小差,或打瞌睡、或讲话、或做小动作,这时,幽默的特色化学语言可产生明显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胶体的电泳时,我是这样讲的:“电泳,从字面上看,是在通电时,胶体微粒的游泳。规范地说,是在电场的作用下,胶粒的定向运动。如果胶粒做的是无规则的运动,那就不是游泳,而是溺水了”。同学们会心地笑了。

2.4 有文采

学生在化学课上听到有文采的教学语言,就会感觉非常享受;如果能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高度看化学,则是一种教学上的大气。

例如,在《化学平衡》的第一课时即将结束时,我是这样讲的:“请同学们体会这首诗的意义:似静绝非静,虽动鼎足定,一朝东风起,周便起兵。”同学们仔细研读,立刻兴趣盎然。因为借用三国的故事,前两句复习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后两句为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做出了铺垫。

然后我又用下面一段语言作为课堂的结束语:

“平衡不单单是一种化学思想,更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营养专家说,平衡就是身体的摄入量与消耗量相等,摄入大于消耗则肥胖,摄入小于消耗则消瘦,平衡了就是体重不再变化了;《动物世界》说,保护自然界的物种,就是保护生态平衡;军事专家说,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是在构建新的平衡体系;孔子说,‘中庸’就是平衡,做人做事要恰如其分,不过分,不偏激;今天,老师也要说,平衡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超越化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它的灵魂是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规律。”

3 特色化学语言的形成

形成特色化学语言,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灵活的教学机智、较好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同时也要注意对课堂机智的积累、学习。

3.1 巧用修辞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双关、借代、反语、比拟等修辞方法,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汽车产生空气污染的问题,可以按如下方式描述:“人们常说,城市最大的污染源是汽车,于是就武断地认为,污染是汽油造成的。其实,对汽油来说,那真是天大的冤枉啊!它哪里知道,在它燃烧的时候,空气中本来和平相处、相安无事的N2和O2,居然利用这里火花放电的环境,偷偷地生成了NO,与汽油燃烧产生的气体一块被释放出来。这既污染了空气,也损害了汽油的声誉。”

3.2 借用文学语言

化学课堂上借用文学语言,会使课堂有灵气、有色彩、有乐趣。在总结白磷性质时,我仿照宋词进行如下描述:“我生性豪爽/面白生光/长年累月住水下/历尽沧桑/莫提起/提起来我怒火满腔”,学生顿感兴趣盎然。对于明矾的水解,我则模仿席慕蓉的诗:“他们说/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出/所有的渣滓;那么/如果在我们的心中放进/一首诗/是不是也可以/沉淀出所有的/昨日”,这也激起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3.3 形象类比法

使用浅显易懂的事例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例如,对于沉淀被过滤后,为什么要洗涤?可以这样进行类比:“当你在含泥沙较多的长江里游泳后,身上一定会附着一些泥沙,你的做法是用清水冲洗。沉淀也和你一样,它的表面也吸附着其它杂质离子,当然也要洗涤了。”

3.4 借鉴广告语

许多广告用语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如果直接借用或巧妙改编,会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到水污染时,可使用“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广告语。在学习乙醇时,可借用广告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若要亲人勿牵挂,酒后不要把车驾”。

3.5 谐音转化法

利用汉字的谐音,可巧妙地将一些知识趣味化,以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只需要写出三个大字:“生虱痒”(即升―失―氧)。在学习钠的用途时,教材上说钠可以冶炼金属,把钛钽铌锆等金属置换出来,我用的是“泰坦尼(克)号”,学生立刻就记住了。

3.6 口诀总结法

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总结或讲解,可以编写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口诀,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对于酯化反应,可总结为“酸去羟基醇去氢,硫酸吸水酯生成,纯碱除去酸和醇,分液得酯作香精。”又如,对于实验室制乙烯,可总结为“酒精之中加硫酸,体积之比一比三,防沸瓷片放几粒,液体内插温度计,迅速升温一百七,目的是为制乙烯,硫酸催化兼脱水, 反应类型是消去。”

3.7 编拟化学谜语

编拟或积累一些化学谜语,在必要时灵活使用,对于调节课堂气氛也有很好的作用。如在学习硝酸的性质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则谜语:“碧水红云”,让学生猜一反应。大家从“碧水”想到铜盐溶液,从“红云”想到NO2气体,于是,大多数同学的答案是“Cu与浓硝酸的反应”。我又进行提示:“浮在天上的才是云”。学生顿悟,原来谜底是“Cu与稀硝酸的反应”。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铜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的差异。

3.8 积累课堂机智

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是灵感的闪现,积累下来也是一笔财富。例如,有位教师在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时,模型上的氢原子忽然掉了下来,他机智地说:“哎,这氢原子太不听话了,还没有和氯气接触呢,就想发生取代反应。”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烷烃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篇2

1.教学内容方面。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凡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师,一个共有的特征就是对所研究的领域特别是讲授内容十分是熟知的,这是课堂教学具有特色的重要基础。教师对所研究的领域及所讲授内容理解的深刻性,是课堂教学具有特色的保证。特色教学认同学生的求知欲,以丰富深刻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具有特色的教学必然是以其深刻性使学生获得真知的教学过程。再有,特色教学能以其独特的见解引人入胜,这是特色教学独有的魅力。特色教学不是照搬书本,而是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前提下,以其独有的科学合理的见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教学仪态方面。具有鲜明教学特色的教师,教学仪态得体自然,行神恰当搭配,同教学内容相得益彰。观摩一些优秀教师上课,总感觉有那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课堂表现力,这种课堂教学表现力就像演员的演技一样,严重影响着人的欣赏感受和评价效果。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不可谓不多样,教学内容不可谓不充实,但总是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教学仪态有所欠缺。落落大方、形神兼备的教学仪态对提高课堂教学表现力,增强感染力,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首先表现为既轻松愉悦,又严谨有序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特有的渊博知识和授课方式,使学生对知识接受起来较为容易,因而会心情愉悦。教师特有的传授诱导方式,能始终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及其注意力,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形成严谨有序的课堂教学氛围。特色教学还表现为启发性强,互动明显。教师能根据思维规律,合理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进行质疑,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融入教师的教学思路,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在教师主导下的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令人回味无穷,久久难以忘怀。

二、追求教学特色存在的主要误区

1.注重形式,简单模仿。特色化教学是个性化很强的教学,除了与教师个人的知识水平密切相连外,与教师的气质修养、谈吐习惯、职业心理及工作态度直接相关。一些教师为追求教学的特色化,不是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挖掘自身潜力,发扬自己的长处,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形式上,对教学有特色的教师进行简单模仿,结果由于知识水平、文化素养、表达能力、行为习惯、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不但学不到别人的特色,而且连自己的一些特点也被忽略了。

2.管理范式化,教学格式化。很多学校一方面强调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特色,另一方面,用统一的范式来规定课堂教学的诸要素和各环节,把课堂教学框架在一个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内,凡不符合这种范式的教学做法,都被列为不规范的课堂教学。这种以特定的范式来规定课堂教学的做法,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被格式化了,许多实际的或应有的教学特色不但不能受到鼓励并得到迅速发展,反而遭到无情扼杀。

3.舍本求末,忽略业务能力的提高。为追求教学特色,有的教师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业务能力的提高上,而是潜心研究学生心理和主观好恶,专做表面文章,没有业务能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各种做法,其结果不是讲课离题太远,就是华而不实,难以切中问题要害,这样的一堂课下来,虽然可能热闹非凡,但却难以使学生领略课程内容的精深之处。短期内或者偶尔这样做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但经常如此,会使课堂教学空洞乏味,实际内容肤浅,学生学不到多少知识,难以给人留下深刻而长久的印象。

三、对特色课堂教学品质内涵的深度思考

1.特色是一种教学技巧,需要在勤奋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自然升华。教师通过勤奋工作,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有了深入的理解,对所讲解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到居高临下、高屋见领,那么课堂教学就能切中问题要害,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互动手段都会运用自如、恰如其分,很好地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统一,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技巧体现出来就是,教学形式升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渲染教学形式。

2.特色是一种知识感染力,赋予知识学习以深刻的内容和生动的面貌。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师,在讲台上的多维演绎,充满知识的感染力,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字板书,都是同学生知识沟通和心语交流的方式,都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教学在传神和感悟之中见深刻,在全神贯注之中见生动。教学有特色的教师,不是刻意追求,而是能自然创造这种感染力,通过这种感染力,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享受,将每个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注意力都融会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的感染力来自于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知识的深刻感悟和启发,将这种感悟和启发以教师特有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使学生不但课堂学习受益颇多,而且感悟深刻、兴致盎然。

3.特色是一种内化与外化的转换过程,有赖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教学首先是一个内化过程,是教师形成自己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化过程,他有赖于教师对本专业知识的广博学习和潜心研究。教师把已经形成的专业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是知识外化过程,这种外化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不是机械的知识罗列和照本宣科,更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教师的思维加工,以自己最擅长的知识传播方式,最简洁生动的内容,最具感染力的语言,最具个人特色的演示方法,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制造出浓重而热烈的教学气氛。在这里师生共同感受到的是趣味、享受和收获。特色教学能达到内化与外化完美转换,但其前提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

篇3

这是泾川县飞云乡中心小学上课时的情景。经过近五年的新课改实验后,泾川县飞云乡中心小学在新课改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成为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的标杆之一。

健全机制促改革

2007年10月,泾川县飞云乡教育办主任杜永瑞首先让飞云乡中心小学六年级8个教学班的16名教师先行展开了课改实验。这是他与班子成员充分学习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课改模式、结合西部农村小学实际在多次探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他的推动下,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飞云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了“实验—推广—普及”的六字方针。同时,还成立了集体备课小组,每周确定集体备课时间,以科目为单位,对授课内容逐一进行集体研究、交流,取长补短,沟通信息,互相启发。

教育办组织成立了新课改督查小组,每周对实验教师教学情况至少督查2次,在每周职工例会上通报,就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根据相应制度进行考核。

2008年3月,学校新课改工作在全校各年级全面推开。学校组织召开学生大会,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宣传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征求课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班级举办以新课改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墙报、习作园地、学生手抄报,营造课改氛围。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课改的保证。泾川县飞云乡中心小学完善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规章制度,把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注重抓好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督查指导。组织教师观看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实录,并进行培训指导;每周组织文科、理科教研活动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一次,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必须上好公开课、观摩课,其他教师上好讲赛课、研究课;并通过评教议学、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经验交流、结对帮扶、协作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研究、课改论坛等各种形式,促使教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改督查小组和邀请的县教育局教研员多次亲临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帮助教师出谋划策,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经过上下配合、多方努力,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改变,业务素质得到提升,课改模式初具雏形,课程改革的共识全面形成,学校新课程改革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有教师这样理性地说:“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我们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像杜郎口者死、学杜郎口者活,我们必须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特色!”

化解困难促提升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泾川县飞云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也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但都成功化解了。

如何方便教师研修以提升自己?如何使这种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得以高效运转、圆满完成?

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学校面对经费紧张的现实情况,硬是挤出资金购置各类图书3000余册、备课电脑14台、装备集体办公室3间、多媒体教室3间,接通校园宽带,使各教学班连接了“班班通”设备。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对全班学生分组,并使小组合作学习科学高效,学校经过反复思索,提出每班分成7个左右的学习小组,每组由6—8人组成,每个小组每学科要培养3名学科尖兵,充当小老师,带动其他几名成员共同进步;学生得有分工、人人得有目标,班级学习、纪律、卫生等各项考核均按照小组的集体表现来进行评比,培养学生树立“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集体主义观念。

为了使学生的预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得以充分展示,学校鼓励学生就地取材,每人制作一块小黑板,把课前预习、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成果、问题和课堂作业都写在小黑板上,用来展示、讲解、交流、共享。

为了让学生经常性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和积极的参与热情,达到发展每一位学生、发展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学校制定了“评价单位是小组、评价小组看学困生、完成任务有积分、积分达到层次变升级、奖励标准依积分”的《合作学习小组激励评价方案》,设置了《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积分表》,通过教师评价、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等形式,当堂评分、积分,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以个别带动局部、以局部竞争带动整体,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大胆实践创特色

经过全体教师的多次探索实践、研讨交流,泾川县飞云乡中心小学富有本校特色的“327”开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诞生了:“3”是指该模式的三大特点:课前预习、集中展示、当堂训练;“2”是指两大模块:预习课、展示反馈课;“7”是指课堂教学七个环节:预习展示、明确目标、合作学习、展示成果、质疑反馈、探究拓展、目标检测,这七个环节可在预习课及展示反馈课中穿行,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

在预习课中,教师根据三维目标的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合作、交流、查阅、搜集、整理、分享等方式完成预习任务,教师深入各小组观察、答疑、抽查、询问、点拨,同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整理知识要点,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记录、整合,并带入展示环节集中解决。

在展示反馈课中,各学习小组把预习课中的学习成果、发现的问题用小黑板展示、讲解、质疑,本小组或其他小组成员随时补充、讨论;教师用小黑板或以口述的方式揭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并把预习过程中发现的个性、共性问题,以及教师预设问题分配到各小组;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围绕分配的学习任务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走下台,学生登讲台,采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策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小组成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向别人请教。

“327”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到学生心中,学生彻底从以前“听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有趣、快乐。

好多学生说:“以前学习真的感觉枯燥无味,现在老师跟我们坐在一起,如朋友一样谈天说地。”

前来参观学习的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教授对学生大加称赞:“农村学生就是朴实,但课堂上情绪饱满,激情四溢,从他们身上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近年来,陕西省旬邑县、平凉市崆峒区、静宁县、灵台县等临近县的130多家单位3800多人次来校参观学习,有效地带动了县域内兄弟学校的新课改工作,全县新课改蔚然成风。

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语言,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主要是指课堂中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以口语为主,多种语言形式互相配合、综合运用的语言系统。因此它既有口语特点,又有书面语特点。它的表现形式是口语,但其依据又必须是课文内容。如何把课文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师的口头言语,将课文书面语言中所蕴涵的思想和情感,用有声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对语言表述的功能的认识,是这种转化和传递的必要前提。

教学语言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在不同的学科其要求是不一样的。政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授业解惑,师生间相互交流,信息互相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一个教师若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能使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进行教学,就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语言要亲切自然具有亲和力。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特点,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师生间心灵相通和感情相融,使学生回答问题时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坦然,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如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中学》,如果让刚上初中的新同学,认识新环境,认识新老师。一位思想品德老师在上课时就很自然朗读这样一段文字:在这个美丽的金秋季节,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同学,揭开了生命篇章中崭新的一面,进入了人生历程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开始了人生历程中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将从这个新的起点开始,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美好的明天!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之后,老师就自然地进入了新的一课。

2.语言要风趣幽默具有吸引力。

幽默有利于教学,但我们决不能够为幽默而幽默。正如老舍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脱离教学内容,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效果。同时,选材也要精当,不能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对材料的分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要注意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幽默是“形外神内,形神兼备”的。形不以制造诙谐笑料为目的,而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这个神服务的一个手段,形神兼备的教学才是一种艺术化了的幽默教学。

思想品德老师要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3.语言要过渡自然具有逻辑性。

教师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时,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或因果关系,用恰当的语言巧妙过渡。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感到不突然,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一位老师在讲公平正义时,是从“和谐”两个字的拆字入手,“和”就是“禾+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就是“言+皆”,就是说人人有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权利,由此引入公平正义,生动直观,逻辑性也强。

4.语言要抑扬顿挫具有感染力。

授课教师要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并做到不讲错字,不用错词,不读别音。在一堂课中,教师用一口纯正的标准的普通话教学,一方面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个人素质,另一方面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会因教师的语言问题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5.语言层次要清楚具有条理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注意严密性和条理性,不要说话漫无边际,想到什么说什么,记起哪说哪,要围绕中心和重点,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一堂课只有45分钟,要在这有限时间内把要讲授的知识讲清楚,把该讲的内容都讲完,且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消化和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语言要简洁精练,不说冗话废话重复话,对于重难点知识可多讲,但必须很好地组织语言,使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落地有声,产生实效。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6.设疑提问要恰当准确有层次性。

篇5

关键词:课前展示;教师点拨;合作探究;评价赏析;知识整合;分组联动

“分组联动”教学是我校研发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特色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行新课改以来,我校已有各级别的优质课和接待课百余人次,各级优秀论文百余篇,还带动了周边学校的课改活动。

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前展示教师点拨合作探究评价赏析知识整合反思升华”。在这六大环节中,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学生首先要明确在下一个时间段中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其次是通过自学,对知识有初步的领悟,再通过交流、展示、互评,浸透了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学生在互动中找到了自信,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历练了全面客观地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一、课前展示

这是“分组联动”课堂的一大特点。课前展示由学生轮流主持,时间为5~10分钟。对学生来说,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发展的过程;每一次展示都是一个进步的阶梯。

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以下方案:

知识回顾。内容设置原则:复习以前学过的并为本节课做铺垫的知识,答对给予加分。可设必答题:由主持人公平提问各组;抢答题:为避免班级混乱,可让每个小组的几号抢答;板答题:可以是各组同一个题,也可每组一个题。

小组展示。这是对学科知识的一种拓展。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新闻播报、历史上的今天、名人小传、课前演讲、我的历史、小故事等。分组展示最好一学期固定一种形式,这样方便学生的课前准备和主持。

要注意的是,每组负责一周的课前展示,组长安排具体每节的主持人,并督促主持人在课前与任课教师沟通,并做进一步修改补充;部分学生板演时要注意与座位上的同学同时做“一帮一”对子互批互改;小组展示之后,主持人组织学生做点评赏析,对展示好的小组给予加分。

二、教师点拨

教师点评:一是点评主持人、学生的表现;二是点评知识上有无完善或疏漏,并简要概括总结。

然后创设情景,激励情趣,导入新课。提醒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注意事项:老师点评时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侧重新课氛围的创设。

三、合作探究

课堂程序。设定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汇报。

设定目标。即定时、定量、定问题。定时,就是明确用多长时间;定量,就是明确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定问题,就是明确学什么,问题要具体明了。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保证学生课堂学高效的先决条件。

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巡视,并对学生动脑、动手进行指导,对不认真者进行监控。

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后,有疑问的地方,请教“一帮一”对子,解决不了的,在小组内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提交给老师。老师要注意时间的调控:一是什么时候开始交流;二是交流之后何时结束。

展示汇报。主动式:提问主动举手的同学,回答好的加分。这样让主动举手的同学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必答式:可依次提问各组,回答好的组加分。这种方式可促进学习过程全员参与,避免部分学生溜号现象,调动中差生的学习积极性。版答式:叫各组的几号到各组版面展示,或小组自派。表现好的加分,利于组内团结互助和组间竞争。

学生在分组合作讨论过程中,优秀生可以通过阐述方法解答问题,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中等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启发,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困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得到他人的帮助。

四、评价赏析

评价赏析环节与展示汇报是紧密相连、同时进行的。教师要给每个合作小组进行总结和评价的机会,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订正和归纳。各小组可选出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学要进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于学困生更要保护他们的自尊,爱护他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闪光点。

注意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知识的质疑、查漏、补充、整合,只有自己认真做了且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或认真看别人的展示才能发现问题,同时若能发现别人某处的问题,对自己也是警示,从而调动了自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五、知识整合

课堂小结、完成板书。利用板书,师生共同总结,将本节知识系统化。

在巩固阶段,教师通过让小组回顾整个合作过程,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及新知,并分享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成果,为下一次小组合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同时,小组通过讨论研究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敢于批判、质疑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反思升华

首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上升到一般规律,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其次,回顾本节内容,同学们收获了什么?根据学生总结情况给予加分。

最后,出几道测试题,检测、拓展、巩固所学知识。根据学生反馈给予加分。

分组联动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理念更先进、方式更科学、操作更简单、效果更明显。对学生来说,让每个学生都进步、都发展将会变成现实;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三大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责任;使学生的表达交往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真正得到形成,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得到极大地增强。

篇6

关键词: 中职英语 专业特色 教学改革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之际,职校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采用“以专业为主文化为辅”的办学模式,着眼于社会需求,通过专业技能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英语作为中职文化课中最薄弱的一环,一直被认为是无用的科目。因此,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英语必须重新定位,调整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创新,突出职业特色,实现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

一、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

1.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

普高的不断扩张,造成职校生源逐年减少,不少中职学校为了求生存,降低入学门槛,学生的质量逐步下降,学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占到了多数。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来中等职业学校是学技术专业的,而不是来学文化课的,认为学习英语没有多大用处,学不学无关紧要,对专业课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有不少学生排斥英语学习或完全放弃英语学习。由于学生的主观认识上出了偏差,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课堂教学难以组织。

2.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对“英语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理念不明确,认为英语课是一门基础课,不如专业课受重视。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听的“填鸭式”方式。课堂内容大部分是照本宣科,单词识记、语法句法的讲解等,把专业英语的教学局限于基础英语教学的领域,缺乏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的语言技能学习和训练。

3.教材选用不符合学生实际。

由于中职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各异,市场上各种版本的教材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合中职生的教材。现行使用的教材大都是通用教材,属公共基础英语。虽力求面面俱到,但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实际需要。另外,不同专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不一样,不同专业使用同一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4.学习评价手段单一。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卷面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不同专业之间也采用同一试卷进行考核,这种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忽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

二、改革策略

1.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很多中职生由于学业不理想,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听到的多为批评和指责,导致自我意向发生了偏差,极度自卑。因此,中职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不轻易作出坏评,设法让学生多体验成功感,建立自尊,培养积极情感。另外,中职英语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需要在就业形势、职业需求、择业技巧、英文简历制作等方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把英语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学生对今后的就业、未来职业需求有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意识到英语作为技能对专业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

2.创设真实情境,用中学,学中用。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的认知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中职教师可以把英语课堂搬进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所,将课程的教学任务与实训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训现场进行学练,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如在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电脑微机室,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专业英语,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如让学生熟悉计算机上的操作指令page up/down(向上/下页翻),机器自检英文提示hard disk install failure(硬盘安装失败),网络协议的英文标识log on/off(登入/注销)等。

3.整合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强化教学效果。

多媒体集文本、图像、声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交互性和容量大的特点。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英语虚拟环境,营造课堂氛围,强化教与学的效果,还有利于扩大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观看原声电影(The Sound of Music,The Lion King等),欣赏英文歌曲,或指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查找相关资料,通过E-mail或进英文聊天室与外国网友进行跨文化交际,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4.结合专业特色,改革教材。

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好的教材可以更好地发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中职教师在专业英语的选材上,应当突出专业特色和岗位功能。如文秘专业可以选择面试、商务接待、电话沟通、会务服务等素材,而数控、汽修等专业英语可以选择产品简介,技术指导、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这样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素材信息,而且相应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操作技能,突出了英语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5.实施多元评价。

中职英语学习评价应避免单一评价,实施多元评价的方法。这就要求评价内容多元,包括课堂学习效果检查、作业、角色扮演、英文演讲等形式;评价形式多元,包括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自评、互评、家长对学生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形式。中职的特色决定了中职英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有一定的岗位英语应用技能,如在条件许可下,教师可以把考场搬到企业或工厂,让学生指认设备上的英文标识,解读说明书,如“machine ready(机器准备完毕)、cancel(取消)”等,然后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

总之,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中职教育的特殊性。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专业特点,创新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中职英语教学才能走出困境,使教学更具目标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参考文献:

[1]陆国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06(8).

篇7

Abstract: Based on the writer’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talks about how to create distin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yle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teaching features, democratic teaching, interesting teach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style.

关键词: 创造;教学风格

Key words: create;teaching style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168-02

0引言

课堂教学的风格是什么呢?它是指一个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和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是教学经验的一种表现,一种相对稳定并且规范的表现。课堂教学的风格是教师常常善于运用课堂教学的艺术而获得的。教学风格是一种财富,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因素。

课堂教学成功的教师必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相反,则没有什么风格而言。一般来说,一位教师的课如果学生喜欢听的话,那么这位教师必有他(她)自己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堂教学会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如果我们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书,而没有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具有艺术魅力的特点即教学风格,那只能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是毫无所为的。我们的学生永远不会喜欢听我们的课,也就无法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不到更多的知识和专业理论,也谈不上学习方法与教育理念以及思想的启迪。

本文结合自己二十五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一个教师如何创造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呢?我认为应从四方面下功夫,一是讲授特点;二是民主教学;三是进行趣味教学,四是讲究课堂教学的语体。

1关于课堂教学的讲授特点

我努力创造的讲授特点是“两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进行讲授。我的这个特点从根源上说,主要是受了我的两位老师的影响,一名叫张庆老师,是我在华南师大读大学期间教我们的《哲学》课的老师;另一名是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大师童庆炳,那是我到北京师大当访问学者师从的导师。

所谓感性的,也就是形而下的,具体的。所谓理性的,也就是形而上的,超越物质层面的思考。感性的往往是形象的,理性的往往是抽象的。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接受的心理一般是首先感受,然后在感性的基础上去理解理性,用理性去控制感性。因此,教师只要能做到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讲授,正是顺应学生的课堂接受心理,形成心理上同构,或共鸣,自然也就收到好的课堂教学效应。

比如我在讲授“什么是文学”这一概念时,我列举了当代我国有关文学这一概念的几种主要说法,并运用“两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由于篇幅关系,我只能结合关于“文学”这一概念的其中一个观点谈谈我是怎样对这个课堂教学特点的追求的。如当我讲“文学是文字游戏”这个观点时,我以美国诗人卡明思的诗《L(a )》和贾平凹的《废都》为例加以讲授。

板书:

L(a)

le

af

fa

ll

s

one

l

iness

我的讲解:这是美国诗人卡明思的诗,这首诗的每一行字母都组不成词,但如果把九行的字母(包括题目)联起来,变L(aleaffalls)oneliness,再把中间的括弧连同内容抽出来放在前面,变成(aleaffalls)loneliness。中文是(一片叶子飘落)孤独。这首诗状写了人像叶子的孤独与飘落的生存状态。

再以贾平凹的《废都》为例,板书:“(此处作者删去了×××字)”。

我的讲解:当代著名小说家贾平凹的《废都》,当描写到庄之蝶与某个女人发生性事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写法。据我的统计,全书共有36处。这是作家的文字游戏。正是这样的文字游戏,它恰如其分刻画了一个出了名的文人为了摆脱那种世俗社会的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理危机而寄情男女性事之中,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悲剧的必然结果。这是作家的神来之笔,它使作品增加了气氛、情调、色泽、亮度,同时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阅读的想象空间。当读者读到这些带有十分吸人眼球的带的非文字的文学语言的时候,都恨不得钻进里面去,看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性事会如何发展到何等程度与美妙的境界,那想象当然会是“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了。

结语:文学变成了文字游戏,让读者阅读成为一种文字游戏,乐在其中。

板书给学生的是直观的,作品本身给学生的是形象的,感性的,而我适当地讲解与结语,是理性的。这样,我成功地运用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讲授特点,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文学是文字游戏”之说。

2关于课堂教学的民主教学

我所理解与所努力创造的民主教学是:不仅仅是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多言多练,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理念与精神:敢于与老师提出不同的学习见解并与老师讨论与研究问题。这才真正体现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因为教学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教”的主体是教师,其客体是学生。教师的主体作用是主导作用,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各种条件来教好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只有在课堂中努力创造民主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这也是有效课堂交往的基本特点的充分体现。

正如前苏联专家达尼洛夫所说的:教学应“以知识武装学生,同时教会学生思维。”[1]要教会学生思维,就必须坚持“民主教学”。

在高校教坛上执教了二十五年,我对“民主教学”的认识大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我主张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多形式地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在课堂上自由地充分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思想,以此促使学生学好学深知识和理论,同时培养创新能力。为此我曾写拙作《授课广开言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见《琼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二阶段是:不仅是让学生多言,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敢于与自己的老师提出不同学习见解并与老师共同讨论和研究问题的一种理念与精神。

3关于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教学

科学史的大量事例说明,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酷爱。苏联教育科学院士巴班斯基认为,要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责任动机。[2]

我所理解与所努力创造的趣味教学是什么呢?我曾经写过拙作《创设课堂接受的快乐情境》,(《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专辑》里面就谈到了我的这一教学特点。

一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课堂接受的“乐”的过程,从中得到文学知识,接受我所教的课程理论。二是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对我所讲授的课程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接受过程中觉得津津有味,听起课来就“乐”在其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灵活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课堂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作业法、多媒体、录相教学法、自学教学法也称自学辅导教学法,甚至是知识竞赛的辩论方法等等。由于我合理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它们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所以既可以避免单-的教学方法带来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刺激,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活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始终保持课堂接受的乐趣,又可以顾全教材各种内容不同特点,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学习认识活动中的能力和才干,并找到对他们来说最合理的知识的方式,从而创设了学生课堂接受的快乐情境,使学生学习我所教的课程活动的积极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三是从情趣入手,运用情感教学,创设课堂教学“乐”的情境,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愿望激发起来,兴趣盎然地去学习理论。这是因为,人不仅仅是思维的存在,同时也是情感的存在。所以,只有把认知与情感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只有这样,教学活动就会在热烈的、生机勃勃的、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犹如春风化雨。

4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学语体

所谓语体,依我的理解就是说话人所说的话与环境或氛围以及人的接受心理(统称话境)相适应或相和谐的程度的话语体式。不同的语体必须在与它相适应或和谐的话境中使用,不同的话境要求不同的语体。否则,就会闹笑话,出问题。如果将在政治会议上的话语带回家庭与夫人和孩子们演讲,将是滑稽可笑的事情;如果将军营中操练士兵的话语用在花前月下与心中的恋人谈情说爱,那非把恋人吓跑不可……因此,所谓语体一句话就是说话人所说的话与话境相适应或相和谐的话语体式。正如《文心雕龙》《定势》篇中所说:“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

一定的工作性质和一定的环境也要求一定的语体。如外交官有外交官的语体,作家有作家的语体,教师有教师的课堂语体,卖菜的也有卖菜的语体。总之,语体用得好坏对我们的国际关系、人际关系、工作关系等作用与意义非常重大。

我所理解与所努力创造的课堂教学风格还包括讲究课堂教学语体。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涉及到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矛盾关系而得到好的效应问题。这对于一个教师的课讲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语体可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是从“能指”方面来看,讲授语言节奏快慢适当,总是让听者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声调因教学内容该高即高,该低即低,形成抑扬顿挫;二是从“所指”方面来看,对自己所讲的教学内容充满情感和情趣,以此激起学生的情感与情趣。同时尽可能做到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和一定的审美价值,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丰富的专业的知识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如果能把课堂的教学语体与课堂教学的身势语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会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一、化学学科的特色

1.研究手段――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的自然科学。要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就离不开化学实验。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分离获得已经存在的分子,只有通过实验分析和结构测定才能识别分子,只有通过动力学实验才能揭示分子重组的规律,只有通过合成实验才能创造分子。因此,实验方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化学实验也是检验化学理论和化学原理的唯一准绳。

2.思维方法――科学思维

化学是一门科学,科学不仅向人们提供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成果,而且还向人们提供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推理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等。化学理论形成的主要标志在于它能够反映化学物质的客观运动规律,具有学科体系的严密逻辑和进行定量表达的精确性等。化学理论的真理性必须由化学实验方法加以检验和证实。化学理论的逻辑性则需要运用化学思维方法去建立,需要把零星的、散乱的知识依据其本质关系和因果关系纳入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必须让学生感悟和学习贯穿在化学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化学思维方法。

3.表述形式――化学语言

化学语言如电离、Ksp、电子云模型等,是化学同行为表达和传递化学知识交流科学研究成果而建立的行业术语行业语言。其类型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3类。其作用是储存加工和输出化学思维信息的工具。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而言,化学教学就是师生进行化学语言交流的过程,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其实是以化学语言和符号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化学语言不仅囊括了化学知识和化学思想,而且也积淀着化学方法和化学精神。如“”、过滤、萃取、“”等。

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从而向学生传承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规范的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思想。

1.规范化学语言――专业引领入门

化学语言的规范化教学,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但不同类型的化学语言教学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1)文字语言:是用来表达化学概念、原理等知识的自然语言。对于化学概念如电解质、电离、电解、水解等,首先要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涎;其次要给出各种类型的具体实例,使化学概念建立在“最近发展区”上;第三,要讲清概念的上位和下位;第四,根据发展性原则和由易到难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树形图”。化学原理如勒夏特列原理、盖斯定律等的教学,首先要讲清化学原理的来龙去脉;其次是讲清原理的可能影响因素;第三是讲清原理的应用。

(2)化学符号:是用来表达物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规律的化学学科中通用的特殊符号系统,如Δ、Ksp等,首先要讲清是什么,其次是讲清书写的规范及其运用。

(3)图表语言:是用以表示物质结构、化学事实、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原理、规律的图型、表格、模型等。其中,化学图像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与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要明确纵横座标的含义,曲线或折线的含义,以及其中出现的平行线、上扬线和下行线所包含的化学含义或者所对应的化学变化。化学表格如可逆反应中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平衡时的浓度等表格,要认识到各横行和各纵行的变化量,要分析横行量与纵行量之间对应的数值关系并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变化规律。

2.加强实验教学――教给专业方法

要做好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化学实验的魅力,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

3.注重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会专业思考

(1)创设问题情境。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情境是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的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对疑难问题急于解决的心理状态。问题情境不是问题,但问题情境产生于 “心求通而未得”的问题。如原电池教学,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溶液进行实验时,会发现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及时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能否反应?不能反应又为什么有气泡生成?从而创设问题情境。

(2)鼓励学生发现“意外”。如Al(OH)3两性的教学中,将NaOH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反向滴加,将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再让学生观察现象,即可制造“意外”,从而激发学生思考。

(3)开展探究性教学。探究教学是一种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在做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以检验反应后的碱性物质NaOH时,细心的学生会发现:酚酞溶液变红后会马上褪色。对这一异常实验现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彻底弄清原因,拓展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4)类比思维培养。常用的类比方法有:①正反类比,如氧化性与还原性、中和与水解、溶解与结晶等;②新旧类比,如:学习实验室制取甲烷新内容时,与实验室制氧气和氨等有关实验进行“纵向比较”;③系统类比,如对平衡移动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类比,可以得出:只有当原来变化的量不变时才达到平衡状态。有机物中系统类比更多,如同类物质的相似性,相同官能团物质性质的相似与不同性等。

4.引领化学思想――形成科学素养

在中学化学课程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化学思想。

(1)物质观、变化观和守恒观。如元素种类守恒、原子种类守恒、原子个数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

(2)化学研究的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物质之间的联系观、作用观和平衡观。化学平衡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具体体现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含有弱碱阳离子或者弱酸阴离子盐的水解平衡、难溶物质的溶解沉淀平衡。

(4)物质性质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观和物质变化的量质结合观。量变质变规律在化学中有着极为明显的体现,任何物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量变和质变是物质矛盾运动的两种状态,物质的质变是通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性质的不同,如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种类不断发生变化,同种元素当核内中子数改变时原子种类发生变化,同种原子当核外电子数改变时由原子变成了离子,单质分子中原子个数变化时出现了同素异形体。元素周期表中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所表现出来的渐变、突变和周期性变化就是元素周期律的量变质变观的辩证统一。

三、一点感受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