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融合通信的概念8篇

时间:2023-07-19 09:28: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融合通信的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融合通信的概念

篇1

文章首先从企业环境中的需求特征出发,对于融合通信技术所表现出来的若干特点展开说明,而后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加以剖析和讨论,对于切实把握融合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关键词:

企业;融合通信;发展

信息时代之下,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的提升。信息更多在企业环境中扮演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支持价值,并且对于企业环境内部整个工作流程的优化都有毋庸置疑的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企业融合通信的成熟程度,更加成为关系到企业环境整体效率的基础。

一、企业融合通信的概念与特征

从概念上看,融合通信(RCS,RichCommunicationServices)即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本质上是以互联网作为物理依托,将传统通信融合进入互联网数字环境,并且同时对互联网环境中的现代化数字通信工具实现支持,架设起不同通信工具之间的信息通路,同步信息的发送与获取,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总体发展的角度看,融合通信随着我国三网合一的步伐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应在技术层面上的体现,突出表现在无缝连接、高集成特征以及连续服务三个方面。对于无缝连接方面而言,需要在两个层面上予以实现,一方面在于实现对于不同形式的用户端的支持,诸如PC端、平板电脑以及手机等移动端之间的无缝切换,以及信息同步等。另一个方面则是不同通信工具之间的无缝连接,包括邮箱、IM、短信等多通信工具之间的信息同步。而在高集成方面,主要是实现功能层面的集成,包括实现统一的鉴权、计费和认证等。在企业环境之中,这样的功能集成,尤其是对于身份的识别和验证,直接关系到企业局域网环境中的数据安全,是工作人员授权访问优化控制的必要环节。最后,对于连续服务方面,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时间方面的连续以及空间方面的连续。当前企业环境中的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弹性化的趋势,员工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地点,都不再是以往相对刚性的条件和环境。这种状况在油田企业环境下尤其突出,在地理区域上相对分散的不同油田工作部门,想要实现有效沟通,必须要求企业融合通信体系保持地域连续性,即在局域网内支持其与公网之间的良好对接。

二、企业融合通信在技术层面的发展特征

1.多数据格式优质服务。

对于企业面对的大数据环境,当前突出的重点表现为多种数据格式的涌现,其中以视频以及音频流媒体作为重要表现之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油田环境中固有的大数据量特征,加之为了确保油田工业环境安全而引入的诸多相关控制性视频监控,以及视频会议等应用需求的出现,都成为推动融合通信发展的动力。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推动流媒体与其他相关通信环境实现有效融合,是当前融合通信体系的技术重点之一,并且在这一方面实现多用户端之间的无缝处理也成为关注重点。在油田工业环境中,包括视频会议以及维护工作展开等工作环境,其整体效率都与融合通信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2.加强云技术应用。

随着企业环境中海量数据的涌现,如何对相应的数据传输请求作出及时反应,是融合通信体系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的云环境下,融合通信体系必然也对云技术有所引入,如何利用现有的局域网通信能力实现对于更大数据传输考量的有效支持,均衡网络通信能力,以及融合通信系统中的诸多通信请求,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同时不断提升用户通信体验,是当前企业融合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

3.加强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海量数据,更加意味着多种格式和来源的数据交叉在一起,从而体现出更为深刻的内容,形成对于企业方方面面工作的支持。具体到融合通信技术发展领域中来,就是通过日常通信环境的工作特征来实现对于企业网络工作状况以及发展的决策优化,从而推动融合通信以及企业环境内数据传输服务水平的提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面向通信环境的数据分析,从而加强企业局域网整体安全建设。

三、结论

融合通信在未来必然成为企业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支持力量,其自身的发展与建设必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此只有切实分析企业环境中的通信需求,有的放矢地展开建设,才能获取良好效果。

作者:滕向宇 单位: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

篇2

融合通信从企业网突破

IP融合通信未来的发展,主要应该是偏重在企业网这一块。因为电信网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网络,总投资往往达到几千亿、上万亿的规模,所以在电信网做融合,难度相对比较大,过程比较漫长;而在企业网这一块做融合,则走得更快、更容易。

我们公司的同事最近常常在讨论这个问题:能不能用笔记本电脑打电话呢?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系统,是基于IP的PBX系统,很多人在公司内部使用传统电话终端,可以拨短号,同事和同事之间用短号打电话,比较方便;现在可以基于IP方式做,也就是在每个人的笔记本电脑上安装一个软电话,就是一个软终端,这个终端除了是通过一个软件来实现以外,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和固定电话完全一样。但是这样的电话在使用的时候会碰到问题,因为笔记本电脑在接电话的时候会振铃,如果不插上耳机,电话里的声音周围任何人都可以听到,所以在听电话的时候必须要插上耳机。IP融合通信的范畴远远超出通过笔记本电脑打IP电话这样一个范围,有着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

传统的企业通信系统包含PBX、电子邮件、手机、PDA等各种通信工具,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打一个人的座机没人接,打他的手机也没人接……人们通信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却不知道用哪种方式可以找到我们想要找的人,这在时间上会造成一个很大的浪费。

后来,大家都在想,希望把这些通信方式做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利用IP方式做企业通信的基础平台。

通信与商业流程整合

前一段时间,在美国召开的VoIP方面最重要的全球性会议VoiceCon 2007展会上,大会主席在发言中说,如今已经不能再提“IP通信”,“IP”这个词完全可以去掉,因为以后所有的通信都将是基于IP的,没有非IP的通信了。在IP的平台上,我们可以使用电话,用网线的接口接传统电话,还可以使用电脑、视频终端、手机,可以做FMC(固定、移动融合),把手机和固定电话号码绑定在一起,如果你的固定电话没有人接,可以设置成转到手机上,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应用。除此之外,根据目前厂商宣传的理念,融合通信不仅仅是通信应用,更重要的是它将通信的内容嵌入到商业流程当中来,IP PBX是基础平台,就像电脑有操作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应用。通信的本质是为了让工作、沟通更加有效,因此需要和商业流程融合到一起,这样将更有价值。

我们公司目前就有这样一种应用,把CRM系统与IP电话系统结合起来。因为我们公司的客户数据量非常大,如果每次都把客户的通信信息调出来、然后用手工方式拨号,这样很费时间,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种开发――把CRM系统和IP PBX结合,在CRM系统找到这个人,然后在电脑上点右键拨号,就可以直接通过电脑和这个人进行电话沟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应用。真正的融合通信的本质应该是和商业流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让你的商业流程更可靠、更有效率。

加速推进

中国的各个行业,包括政府、公安、保险等,从2006年开始逐步把IP解决方案纳入到企业的内部通信平台上来。这只是IP通信,利用IP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内部通信。融合通信是更新的概念,这个概念现在的推广力度比较大。

In-Stat在全球进行了很多调查,发现SOHO、小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用户对通信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VoIP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类型企业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小企业、SOHO很看重长途话费的节省,大企业更关注是否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提高,是否有利于长期发展。因此,所谓的融合通信还是要根据具体的行业提供具体的应用,包括通信实现和上层的应用。

在融合通信的大潮下,所有设备厂商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具体来看努力的方向有几个:

一是移动性、开放的环境,以服务为导向,现在流行的术语叫SOA。企业通信从长远发展可能就是软件。

篇3

融合通信技术属于计算技术和传统通信技术融合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其融合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传真、短信、电话、实时通信以及多媒体会议等众多网络通信服务。随着电网业务不断改革,对于通信平臺的信息交换要求变得更高,电力通信通过互联网实现不同方式的网络信息交换服务。融合通信技术将通信系统和IP设备集成到一起,创建一个涵盖整个企业的通信平台,将用户像电一样实现实时沟通。本文针对电网企业中采用融合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了融合通信技术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以及融合通信平台构建等内容,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融合通信简介

融合通信技术实现了计算机技术和传统通信技术融一种新型整合通信模式和解决方案,融合通信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集成性以及实用性较强的特点。融合通信技术实现了企业客户之间进行网络交流全新体验,简化了交流方式和提高了沟通效率。融合通信技术将会把持企业内部所有的通信模式,将固定电话通信、电子邮件通信以及移动设备通信等实现数据相互交换。融合通信技术将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模式整合到一个平台,实现了提高数据交互效率和节约交流沟通成本,并最终实现电网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融合通信技术具有通信网络的融合性、扩展性和多样性,网络通信的融合性将终端统一到一个网络之上,并实现网络统一管理和维护;网络通信扩展性将通信功能更好的嵌入应用系统之中;网络的多样性使得网络不仅是IP网络、固定网络,还包含了GSM网络和无线网络。

二、电网企业通信环境现状

随着人们对电力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多,电网企业的通信网络服务负担越来越大,如何实现高效通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的电网企业故障造成的损害非常大,要求电力用户必须要快速高效寻找应对策略。电网企业的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移动电话、语音通信、邮件通信、传真通过信、即时软件通信以及短消息等方式。伴随着电话会议、视频会议、Web会议、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普及,人们对于沟通交流的网络通信质量也正在不断提高。通过融合通信技术构建起组织结构,在组织机构中工作人员的沟通,通信的核心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来源相当重要。目前,核心数据主要来源于LDAP目录。其主要的内容包含了组织机构人员的固定电话、邮件信息、Ip电话、手机号等重要信息。通过组织机构、个人组织和公共组进行分析和统计,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查询。

三、融合通信技术应用效果

3.1优化工作人员及业务流程效率

融合通信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更加高效合作,通过融合通信技术来开拓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得员工关系更具有价值。按照电网企业的分布式通信对象进行集中统一综合,从而获得更加高效的通信模式。融合通信技术可以帮助电网企业员工协助工作。

3.2拓展电网企业价值

融合通信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企业资源设备,并创造出新的价值。传统的通信模式迁移到IP电话,用户的所有设备均能够得到大部分保留。通过融合通信技术扩展资源能力,充分发挥出企业的价值。

3.3更好发挥软件应用价值

融合通信技术不仅可以为电网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多厂协作通信服务,而且还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的价值。将企业的更多资源集中到企业的核心文化之中,并且通过企业的核心业务来实现资源集中。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融合通信;电信运营商;移动通信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维关系强度模型及其在飞信竞争定位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SJD630065)

传统电信业正经历从垄断到开放竞争的巨变,社会化网络服务的飞速发展,更使得电信运营商面临来自互联网的巨大竞争压力,运营商在产业链上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有日益沦为管道商的风险。另一方面,伴随4G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日益融合,又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融合通信无疑给运营商提供了极大的竞争优势,传统的电信服务是建立在电信级服务质量(Qos)、网络覆盖、号码资源及封闭的产业链基础上的,如何融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成为未来运营商转型的重点。

融合通信的研究大多基于业务和技术层面,而通信的本质是社交,从关系的视角研究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发现基于社交的融合通信创新模式,将成为运营商转型的切入点。

一、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运营商竞争态势

伴随中国电信业飞速发展的是电信业的历次重组和改革,其中最重要有四次,即1998年邮电政企分离,2000年移动剥离,2002年电信南北分家及2008年“六合三”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中国移动的三分天下格局。从1998年开始,中国电信业发展迅速,电话普及率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移动通信更是迅猛发展,从2000年到2013年,移动电话普及率从6.5%剧升到90.8%,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固定电话则从2006年达到峰值后就开始逐年下降,这表明电信竞争已经从固话转向移动。

同时,话音业务持续下降,2013年,非话业务占比首次过半,达到53.2%,非话业务中,移动数据业务高速增长,短信业务量持续下降,非话业务与话音短信业务出现融合的趋势,用户从为话音、数据付费到为增值服务和流量付费,未来将进入以内容为中心的模式。

由于产业链的封闭性,中国电信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运营商内部,即新兴运营商为了抢夺市场,在本地网、长途等资费方面就细分市场展开竞争,随着增值电信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开始从“基础运营商”向“信息提供商”转型,如“移动梦网”,转型给增值服务提供了发展良机,但离综合服务商还相距甚远。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互联网应用从信息搜索向人际关系发展,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交叉融合,近年来,社会化网络服务发展迅速,不仅占据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而且开始从通信业务方面蚕食运营商的利益,运营商不得不面对来自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是退守“智能管道”,还是主动“移动互联网转型”,运营商的战略出现摇摆。

二、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发展及对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影响

(一)社会化网络服务与社会网络分析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其结构及交互的模式形成了社会网络(SN),社会化网络服务(SNS)是基于用户之间的关系建立和维护,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的一类互联网应用服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SNS构成的在线关系成为人际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基础是社会网络分析理论(SNA),SNA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主要研究的对象为行动者、关系及结构,随着计算机媒介交流(CMC)成为重要的交流方式,在线网络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真实世界中的相关理论在虚拟网络中依然存在和有效,同时,在线网络也具备一些特殊的性质。从关系的角度,在线网络关系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心理维度、结构维度和工具维度,这就使得在线社交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格局,因此SNS不仅成为人们建立和维护关系的工具,也变为日常的通信工具。

(二)互联网的发展及网络沟通工具

互联网的真正应用从万维网开始,从Web1.0到Web3.0,Web1.0是以信息为主,入口为门户网站如雅虎、搜狐、新浪等;Web2.0以搜索为主,入口为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Web3.0以关系为主,入口为Facebook、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从PC端演化到以移动端为主。

Web1.0阶段,门户网站提供论坛、E-mail之类的沟通工具,其特点是匿名和点对点。Web2.0阶段,由于搜索引擎的发展,网络沟通手段也丰富起来,除了BBS继续活跃,IM工具成为主流网络工具,QQ、MSN成为商务和娱乐的标准。到了Web3.0阶段,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成为主体,即时通信工具成为社交工具的标配。目前,主流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包括手机QQ、微信、Line、Skype、Gtalk和Facetime等,互联网通信应用移动化、lP化,全面渗入运营商的通信业务领域。

(三)SNS及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的影响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OTT类业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产生巨大的冲击,智能手机及手机通信录的普及,基于数据流量的服务快速增长,智能终端厂商、门户网站及新型应用的不断涌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开始延伸到电信领域,电信运营商在整体价值链的主导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链中,终端和内容提供商的价值逐步提高,运营商不得不加快转型的步伐。

未来SNS的发展将呈现多元化和融合化的趋势,垂直类SNS将会迅速发展,不同终端的平台将会出现,从沟通的即时性和亲密性维度分析,垂直应用将在细分领域蚕食运营商的业务。另一方面,从关系强度和安全隐私维度来分析,SNS及即时通信的功能将更加融合,具有广域关系图谱的平台由于资源优势,将形成强大的沟通生态圈,在关系层及应用层的创新及关联上,新的竞争模式也可能出现。

SNS的发展给运营商带来双面的影响,一方面,OTT业务蚕食现有的语音和增值业务,另一方面,运营商能够利用管道和平台优势,营造良好的融合通信生态圈,构建高效安全的社交服务,形成竞争优势。

三、融合通信模式与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一)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转型

电信业发展初期,其产业链相对封闭、单一,包括最终用户、运营商、系统设备供应商和终端厂家,运营商处于产业链中心的控制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的电信产业链逐渐从单一链条形式发展到复杂的网状结构,链条不断延伸,OTT业务基于终端越过运营商直接连接用户,终端和业务的价值增加,运营商的价值下降,形成新的微笑曲线。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日益融合,各运营商开始寻求新的突破,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从传统运营商向信息服务商的转型,再到“智能管道”的提升,在机遇和风险面前,各运营商都开始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战略转型,例如中国移动2015年筹备成立新媒体和互联网公司,新媒体整合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等内容生产,而互联网公司将以现有的互联网基地为基础,整合中移动MM商城,其中包括飞信、邮箱之间的融合以及MM平台与数字内容的融合。

(二)运营商的融合通信模式

中国移动已经提出了基于三新的融合通信方案,即“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其特点是基于VoLTE的“新通话”体系,实现语音、文本及数据融合;基于流量的文本、图片以及音视频传送,即“新消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联系体系,满足社交需求的“新联系”。

与OTT业务的比较,融合通信具备极大的优势,首先,运营商具有号码资源,可实现基于统一号码的跨平台跨运营商接入;其次,融合通信基于QoS及监管,可实现高质量的语音和消息;第三,运营商掌握网络通道,可以实现IM与SMS的融合;最后,融合通信基于终端定制安装,可以内嵌融合通信基本服务。

(三)关系:融合通信创新模式

目前,运营商对融合通信的定位仍然停留在技术和业务融合层次,而用户更需要的是基于社交的多元化通信及服务需求,因此,尽快从业务中心向用户中心转型,以关系为基础,通过融合通信构建移动互联端的用户入口才是运营商的竞争优势。

在此方面,运营商有着很大的教训,2007年,中国移动推出飞信,它具有所有即时通讯产品功能,同时还有免费短信、信息群发、飞信好友多重分组的功能,然而,飞信并没有给移动带来转型的变化,根本原因是飞信忽略了社交关系的重要性,导致好友关系黏度不强。

因此,融合通信的基础是关系,融合通信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基于运营商的管道优势和用户资源,通过用户的通信关系来掌控用户的社交关系,整合现有通信手段,促使用户强化社交关系,并且延伸社会关系。

在运营商提出的三新融合通信模式中,通信录具有强关系的社交属性,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以通信录为基础的产品,然而都没有运营商更加具有先天优势,因此,以新联系为主的融合通信模式将成为融合通信的基础,其特点:

1.快速的沟通扩展能力,并结合用户沟通意愿,快速扩展社交圈。

2.便捷的分组沟通功能,通过基于关系层细分的模式,形成和实际交往习惯一致的圈子,同时,快捷便利的更新通联系人信息。

3.能够通过通信录对联系人进行多维度的访问,包括微信、微博等。

4.通过通讯录能够组建支持即时群聊和好友群组,方便沟通。

5.能够通过通讯录与联系人实现更为便捷的跨平台信息互通,根据社交状态推荐最合适的联系方式。

四、融合通信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用户习惯的改变,“融合通信”正朝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的无差别沟通目标迈进,互联网应用和通信呈现出全方位的融合特征,而在基础电信领域,运营商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融合通信将成为运营商的重要战略手段。

融合通信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从移动和固话的业务融合、互联网和通信网的技术融合、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到产业链和平台的融合,未来融合通信将聚焦以关系为中心的模式创新,其发展趋势为:

1.从业务为中心到用户为中心,提供更简单、人性化的无缝切换的服务,相比于社交网络,融合通信将提供更加多元的话音通话方式,且对用户透明。

2.以统一号码方式下的新型通信录为核心,构建基于用户关系为中心的跨业务服务模式,提供融合的信息、通知、分享、群组、沟通及商务服务。

3.以云服务为切入点,提供跨平台的数据处理及备份服务,例如云端的备份、安全和存储服务。

4.以内容为中心,提供基于SoLoMo的个性化、本地化及体验一体化的内容服务,例如游戏、音乐、工具、商务及金融。

5.产业链向开放式商业生态系统转变,在技术演进和市场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形成良性的商业生态系统。

6.更加符合现实交往方式,不仅提供类似圈子的功能,确保用户根据隐私和关系的分级进行不同的沟通,还提供更接近于现实活动的沟通工具,使不同关系用户间的沟通可以完整而准确地进行。

7.更加完善的交互功能,通过保存图片或文件、社交状态信息、邀请、分享等行为,大大增强用户间的沟通及交互。

结论

随着4G和智能终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将逐步走向融合、开放的快速发展之路,即时通信市场的竞争伴随着SNS、微博、LBS等应用和融合,将变得越来越激烈,运营商必须积极应对,主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通过新联系,构建以关系为中心的融合通信新模式,定位用户直接和现实的人际网络,面向个人社交及商务应用,通过可分组管理的隐私保护,整合移动现有资源,提供丰富的商业应用,同时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创造商业生态系统。融合,意味着更灵活、简便、高效的通信方式,基于社交的融合通信服务,无疑将带给运营商新一轮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聂磊,张金隆.产业并购视角下的移动通信价值链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060):54-59

[2]Marsden P,Campbell K. Measuring Tie Strength[J].Social Forces,1984,63(2): 483-501

[3]Xiang R,Neville J,Rogati M.Modeling Relationship Strength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C].Proc.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New York:ACM,2010(4):981-990

[4]张文宏.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30年(上)[J].江海学刊,2011(2):104-112

[5]孙亮,戚啸艳,郑桂玲.重构强弱关系: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三维关系模型及应用[J].现代情报,2014,34(9):60-64

[6]邱洪华,刘晓丽.中美4G移动通信技术专利信息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080):81-86

篇5

 

1 概述

 

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以综合媒体网关为硬件平台,以软交换为软件平台,复用或修改电路交换综通系统中的部分软硬件模块、UC统一通信中的部分软件模块 ,并引入栅格化辅助服务,最终实现基于栅格化架构,融合了软交换、统一通信、呼叫中心、指挥调度、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的智能综合通信系统。

 

2 系统架构

 

1)系统组成。a.软交换机;b.综合通信调度系统;c.网关及终端接入设备;d.录音系统;e.网管系统。

 

2) 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3 业务功能

 

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提供综合通信及调度业务、补充业务、数据业务、业务开发接口。1)综合通信及调度业务。a.支持终端接入:支持模拟用户、IP电话、电话软件;b.支持中继接入:模拟环路中继、数字PRI中继、IP中继;c.支持电台接入:数字/模拟集群电台、常规电台、超短波电台接入;d.内部分机拨号功能:在内部分机上拨号可以直接呼叫数字中继、模拟中继、GSM/CDMA、IP电话和电台等,可实现保持、转移、会议等业务;e.调度功能及接口:支持多种调度终端,如PSTN电话、IP电话、GSM/CDMA手机、电台等,可以实现拒绝呼叫、强插、强拆、监听、会议合并、会议释放等快速调度能力;f.支持图形化指挥调度应用,通过指挥调度软件可以完成各种对外呼叫、会议及终端状态监视;g.实时监听,坐席电话可以实时监听系统内的任何通话;h.支持自动PTT和手动PTT,实现有线/无线等双工和半双工终端之间的通信通畅,并且可以在手动和自动控制之间进行切换。2)数据业务。提供电子白板、文件传输、位置信息等功能。

 

4 关键技术

 

1)不同制式通信网络互联互通技术

 

a.电路交换网络PRI、ETSI、SS7接入技术;b.下一代网络SIP、XMPP接入技术;c.电台接入技术;d.多种协议适配技术;e.互联互通技术解决了目前各行业有线、无线 等通信系统互相独立形成的“孤岛”现象,提高了指挥效率。

 

2)业务封装技术。业务封装技术,使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完全满足人防、电力、军队等行业的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对通信系统融合的要求,便于应用业务针对具体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功能的开发。

 

3)多种终端及接口接入技术。a.模拟终端;b.IP终端;c.数字中继接口;d.手机模块;e.电台终端;f.视频接口;g.多终端及接口接入技术,解决了现有通信终端的综合接入问题,降低了系统建设及部署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

 

5 系统安全性

 

1)组网应用安全性。a.关闭系统不使用的协议接口。在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对外提供的协议接口上,除了系统需要使用的服务(如MGCP,H.248, SIP, H.323等)以外,系统将关闭其它任何不使用的网络服务,以防止非法用户通过非法的服务入侵设备。b.支持完整的IPSec协议,具有防止各种DoS攻击的能力。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利用网络路由器实现防火墙功能,支持完整的IPSec协议(IPSecurity Protocol),可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户通过DoS攻击(如TCP同步洪泛攻击、PING超大包、ICMP攻击、IP分片等)、恶意攻击、窃听等手段破坏合法用户的正常服务。c.支持通过SBC保护核心设备。通过SBC和其他网络隔离,并实现私网穿越。

 

2)用户安全性

 

a.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支持对媒体网关、接入网关、各种分组终端、各种软终端的认证处理,可有效防止非法注册。对用鉴权用户名称和密码字段通过MD5等哈希算法进行信息摘要,防止密码信息被窃听。b.通过Pre Sharekey或者第三方认证技术对于软交换通信的实体进行认证,通过IPSEC或者TLS传输呼叫信令,保证合法用户的通信安全,防止软交换机接收和处理未经授权通信实体发送的消息。对非法用户消息进行识别并记录,协助完成对未授权用户的跟踪。

 

3)数据安全性。a.支持主备机架间数据的实时同步备份机制。当主架修改数据并保存后,会自动将数据保存到备份机架。b.支持话单的自动备份机制。c.支持审计机制,周期性的对呼叫数据进行审计,当发现数据错误时,会主动对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并同时产生告警。

 

6 结语

 

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由于其业务提供能力强、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部署,目前专网市场也有向软交换发展的趋势。现阶段电力、应急指挥以及军队都已经有了对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的明确需求。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公安、电力、人防、军队等部门和行业,并可分级部署。

篇6

摘要: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兴起,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通过“中间件”技术,在融合通信服务器基础上打造一个对外的中间件平台即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不仅屏蔽了融合通信服务器内部的复杂性,还对外提供了一套符合互联网规范的开放的简洁的应用程序接口.通过对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背景研究,提出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分层架构,阐述了一些重要数据结构及内部模块的实现,完成外部消息格式的定义.最后通过功能和性能测试,证明了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可用性.

关键词:

ICT;融合通信;CTI;中间件

1引言

CTI(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即计算机电话集成,是传统的语音通信与数据通信网络的结合,是连接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的枢纽[1].大多数企业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已拥有较完善的IT(InformationTechnology)系统,传统的IT系统以局域网或Internet为载体,需要办公人员有PC终端并连接上网才能发挥作用.而CT(CommunicationTechnolo-gy)系统虽然可以提供有效的通信方式,但不能与企业的业务紧密关联.通过对多个企业的IT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移动信息化的实现过程里很多工作都是共性的,如对基本通信协议的开发、同运营商网络的连接、通信业务逻辑解析、IT系统对接等,而定制工作主要集中在业务流程的实现.如今的电信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正在互相渗透融合,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代表着这种发展与融合的趋势.ICT信息通信技术,它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范畴[2],ICT平台的概念全面准确地反映支撑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方向.融合开放的ICT综合业务平台,吸收了传统智能网的特点以及软交换“业务与控制分离”,最终将完全融合CTI平台[3].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便是一种代表着ICT融合的载体,在其基础上打造的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提供了一套符合互联网规范的开放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接口.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向互联网开放了ICT融合通信服务器的基础通信能力,实现互联网与通信网络业务的融合与应用的混搭(Mhup).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商业模式,吸引互联网SP(ServiceProvider)入驻,让SP自己开发适合市场的“杀手级应用”.

2中间件技术的介绍

中间件(Middleware)是提供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连接的软件,以便于软件各部件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应用软件对于系统软件的集中的逻辑.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框架如Web服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等中应用比较广泛[4].早期内部服务器和外部应用客户端是一种紧耦合的集成模式,内部服务器直接提供对外API,应用客户端通过这些接口的调用直接操纵内部服务器.在这种集成模式下,存在着许多问题:程序可移植性差、安全性差、稳定性差.可以在内部服务器和外部应用客户端之间添加连接软件中间件,通过中间件间接提供给外部应用客户端统一的规范的简洁的API,实现异构环境的通讯,屏蔽了异构系统中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这样实现了内服务器专用接口对于上层应用客户端的透明,在不改变中间件对外API的条件下可随意更改中间件的具体实现,应用客户端几乎不需任何修改还可复用.这样对于SP而言可以专注于应用客户端的开发,而不必过于关注内部服务器端的变化,从而保护了企业在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中重大投资成本[5,6].

3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的中间件

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体系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采用总线结构,各个组件分别挂在消息队列总线上,各个服务组件高内聚,低耦合,不会相互调用.所有模块之间不发生直接的交互,所有消息的收发都通过消息队列总线,消息队列总线负责消息的接收以及将该消息推送到对应的目标组件上.这种结构易维护性和易扩展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要添加新的模块,不需要考虑它与其他模块之间交互而要写众多的接口,只需要将其挂到总线上即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是一个整体系统,里面包含多个服务组件进程,不同的服务组件提供不同的基本服务接口.外部应用客户端可以使用这些基本服务接口或者多个基本服务接口的组合完成复杂业务.ICT中间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是二者之间的连接软件,其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定义通信服务接口协议标准(见4.3),每种基本服务接口对应的是一种规定好外部消息格式,应用客户端需要什么服务就向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发送特定外部请求,其作为中间者收到外部请求,按照预先设定路由规则(见4.2.2),适配到不同内部组件解析器完成消息处理,将外部消息转化成内部组件可识别格式,发送到服务组件并由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将收到响应消息按原路发回给应用客户端.

4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与传统CTI中间件相比:实现代价小,其主要提供CTI中间件最基本服务,以及其他额外功能会议控制,通信录设置查询,业务设置查询等,整合各种网络业务能力,采用统一消息调用的方式向应用开放,通过灵活组合各种网络业务能力开发多样化业务应用;采用Linux下Epoll方法实现对TCP的Socket端口监控管理,完全可以满足外部多客户端的并发、长短连接的需求.内部采用缓冲区链表有效缓存大量高并发消息.这样有效保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先进性,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架构设计有效考虑项目现实应用场景,其主要从分层、模块化、可扩展等方面考虑组织软件架构,分成三层:IO抽象层、消息路由层、消息适配层.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架构如图3所示.

4.1ICT融合通信中间件的架构设计TCP输入输出,对外IO,主要完成对外多应用客户端的IO,包括消息的接收与发送.MQ输入输出,对内IO,主要完成对内消息队列的IO,包括消息的接收与发送.IO抽象层,对外IO、对内IO的抽象,便于IO接口扩展.消息路由层,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将消息分发到不同的解析器上.消息适配层,为上层路由选择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根据收到的消息的类型不同适配到不同解析器.解析器,将收到外部消息处理成内部组件的可识别的消息格式,或者是将收到内部消息处理成外部应用客户端可识别的消息格式.

4.2实现采用C语言开发实现,并将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实现为一个服务端的应用程序.

4.2.1缓冲区结构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运行过程中需要处理成千上万的消息,为了达到减少IO开销、增大并发、临时存储的目的,需要在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中定义缓冲区.下面定义了四个消息缓冲区:TCP接收缓冲区、TCP发送缓冲区、MQ输出缓冲区、MQ输入缓冲区.TCP接收缓冲区数据结构structTcpRecvData,各字段的定义见下页表1.T_LIST_ENTRY(TcpRecvBuf)list是一个宏定义,代表本结构的链表即TCP接收缓冲区.应用客户端向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发送请求,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将接收到所有客户端的请求消息依次放入TCP输入缓冲区.TCP发送缓冲区、MQ输出缓冲区、MQ输入缓冲区实现类同TCP发送缓冲区,不再赘述.TCP发送缓冲区中存放的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已经处理完成的响应或事件消息,即将要发送到对应的应用客户端.MQ输出缓冲区存放的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解析处理完成的请求消息,即将要发送到消息队列上,由消息队列发送到对应组件去处理.MQ输入缓冲区存放的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定时从消息队列接收各个组件的消息.

4.2.2消息路由器这里参考消息队列总线中路由模式的实现,不同解析器可订阅自己想要的消息类型,采用静态配置文件配置,并针对每一种消息类型配置一条消息路由,如图4所示.对收到一条消息(这条消息既可能来自外部应用客户端的请求,也可能来自内部的消息队列总线),根据配置文件可选择发送到多个解析器,或只选择发送到一个解析器,或选择直接丢弃.在配置文件/etc/ict_mid_router.conf中,[INTERPRETER]下定义各解析器在MK串中的固定位置,如IN-TER1:1表示解析器IN-TER1在MK串中第一个位置.[MESSAGE]下定义了每个类型消息关于解析器MK串,0表示发送到该解析器,1表示不发送.例如:MSGTYPE1=>0000000000000000代表MS-GTYPE1类型的消息丢弃;MSGTYPE2=>1100000000000000代表MSGTYPE2类型的消息发送到第一个位置解析器IN-TER1及第二个位置解析器INTER2.路由信息的初始化在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应用程序启动时将路由表信息以链表结构形式加载到内存中,程序运行后,之后会一直保存在内存中.

4.2.3消息适配器不同解析器对应着不同入口函数,将所有解析器入口数再次封装包裹,这样为上层路由选择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函数接口,如图5所示.消息队列上增加一个与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交互的组件,并且这个组件需要对外开放服务功能,那么只需在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内部增加一个对应的消息解析器即可,这样便于扩展组件,而不用修改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上层结构.

4.2.4消息解析器因为外部应用客户端以及挂在消息队列上各组件需要的消息格式不同,对应了各个不同的语法环境.消息解析器主要是对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特定语法坏境中的可识别的消息格式.这里消息其实就是一连串的字符串,消息的处理其实就是对字符串的处理,将其转换成特殊格式的字符串.以Agent解析器为例见图6.Agent解析器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内部的一个解析器,其对应着挂在消息队列上的Agent组件.消息由外向内处理过程:Agent解析器将收到外部应用客户端的请求消息转换为Agent组件可识别的内部标准命令,最后由消息队列发送到Agent组件.消息由内向外处理过程:Agent解析器将收到Agent组件响应或事件消息转换成外部应用客户端可识别的数据格式,最终发往外部应用客户端.

4.3外部消息格式的定义外部消息格式描述的是外部应用客户端与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之间怎样交互.公开的通讯协议有两种,一种是基于XML文档格式的,比较直观,表现力强,容易扩展,但数据量大,传输效率低.另一种是基于二进制格式的,不直观,但传输效率高.客户端与服务端连接都需要认证,安全性有一定保证.客户端每发一条消息都有成功或失败的回应,可靠性比较高.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与外部应用客户端采用TCP连接下的C/S模式,其基于基于二进制格式的,外部消息格式定义如下页图7所示.每条消息数据头、数据体、数据尾组成.数据头以0xFE开头,长度固定为1B,数据尾以0xEE结尾,长度固定为1B.数据体长度不固定,采用类AMI(teriskManagerInterface)的消息格式,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包含一个字段名和字段值,字段名和字段值之间以“:”分隔,字段之间以“;”分隔,字段名不区分大小写.数据体第一个字段的字段名必须是Action、Response、E-vent三者中的一个,不区分大小写,对应的字段值称为消息名字.第一个字段名是Action,表示请求消息,外部应用客户端想要做什么,将该请求消息发往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第一个字段名是Response,表示响应消息,与请求消息是一一对应的,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收到请求消息的处理后给出处理结果,将该响应消息发往外部应用客户端.第一个字段名是Event,表示事件消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主动上报给外部应用客户端的消息,例如Media服务器发出分机注册事件、分机状态事件等.外部应用客户端开发只需关心的是其与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交互的外部消息格式.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需要给出一份稳定的、完整的、清晰的外部消息格式说明文档,包括所有消息以及消息中各字段名与字段值说明.外部应用客户端按照给定文档发送请求消息,解析收到的响应消息和事件消息.

5测试

TCP&UDP测试工具: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一种网络协议及数据包测试和调试工具,主要用于在网络通讯程序开发时,测试TCP或UDP通讯连接和测试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情况,通过直观友好的界面实时展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

5.1功能测试ICT中间件应用程序测试完成的功能主要有:①连接登录类:登录认证、注销、超时断开.②CTI呼叫控制类:发起呼叫、挂机、呼叫抢答、呼叫保持和恢复、肓转、呼叫转移、转移拉回、监听、强插、广播、查询分机状态、话务员示忙/示闲及状态查询.③会议类:召开立即会议、邀请加入会议、禁止成员发言、禁止成员听、踢出会议、查询会议、关闭会议.④补充业务查询、删除、设置类:呼叫限制、闹钟、免打扰、呼叫前转、黑白名单、语音信箱、振铃组等等.⑤通讯录类:查询通讯录.

5.2性能测试使用TCP&UDP测试工具模拟应用客户端,向作为服务端的中间件应用程序发送呼叫请求消息.利用linux中top命令,查看中间件应用程序进程占用资源见表2.TCP&UDP测试工具配置选择自动发送,发送时间间隔选择分别为0.01ms、0.1ms、10ms、1ms.发送消息为:(Action:MakeCall;Ext:3002;Caller:3002;Called:3001;)可以看出随着客户端发送消息量增多,内存占用量基本不变,但是CPU占用量明显增多.所以下步工作主要是研究如何解放CPU,减少CPU的使用量.

6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背景研究,设计了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分层架构,充分考虑了其扩展性,阐述了一些重要数据结构及内部模块的实现,完成外部消息的格式的定义.最后使用TCP&UDP测试工具模拟应用客户端,通过功能和性能测试,说明了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可用性.目前该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组件已在项目中使用,运行良好,可以满足系统需求.后续还需进一步开发完善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功能,配合消息队列总线上其它各组件进行联调测试,以及成千上万消息高并发处理的性能优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亮.基于VoiceXML的呼叫中心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D].银川:宁夏大学,2013.

[3]林晓勇,徐名海,阎巩平.基于中间件技术的CTI应用平台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1):95-97.

[5]吕韶.基于中间件的电话营销呼叫中心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大学,2006.

篇7

本报讯近日,联想集团和港华燃气集团正式签约,由联想为港华提供包括设备采购、方案设计、集成服务、培训和售后等全方位的整体服务,其中集成服务涵盖了咨询、部署和项目管理。对于此次合作涉及的硬件数量和合同金额,双方都没有透露,但预计项目将在两年内完成。

据悉,港华燃气是燃气行业里第一家大规模进行IT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外包的公司,这意味着联想在传统能源行业信息化方面的重大突破。此前,联想的大客户业务部也为华为、IBM提供类似的IT运维外包支持服务。

华硕服务器SCW巡展挺进上海

本报讯 近日,“华硕服务器及服务器主板SCW巡展活动”抵达上海,与华东地区渠道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同探讨2008年服务器及服务器主板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应用需求。在本次巡展中,华硕服务器进行了包括:新技术及新产品培训、季度渠道评选、现场下单有礼及渠道面对面沟通等四个环节的内容,与渠道伙伴共同探讨了今年服务器市场现状以及未来服务器应用需求的发展方向。

精品网致力打造“网络视频节目供应商”

本报讯 “我们将致力于将精品网打造成为优秀的‘网络视频节目供应商’”,精品网新任CEO胡紫薇在“2008互联网原创视频内容发展研讨会”上提出了自己“网络视频节目供应商”的定位。她表示,凭借自己拥有多年传统电视制作经验的团队,开展网络视频节目的研发,力图“吃透”网络视频节目的特性,探索出合理有效的分成盈利模式。

金山爱词霸网携手BBC推出英语教学频道

本报讯 10月10日,爱词霸网将牵手全球知名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共同“爱词霸-BBC”英语教学频道,BBC将授权爱词霸网分享相关产品版权。通过此次合作,爱词霸网将分享BBC的各种产品,并按自身需求进行制作,将BBC经典、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刊登在爱词霸的BBC英语教学频道中。届时,各类用户均可在该频道中享受到BBC英语教育内容的豪门盛宴,BBC与爱词霸网都将积极的为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中关村人才论坛2008” 成功举办

本报讯 近日,北京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主办的“中关村人才论坛――2008领导力发展引领企业永续经营”在神州数码科技广场隆重举行。这是继2007年之后,协会再次举办的中关村人才论坛。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和会员企业代表共270多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围绕领导力发展和企业永续经营多个专题,10余位企业家、专家、学者同与会者进行了研讨与交流,并分享了知名企业领导力发展的成功实践。

篇8

[关键词]多网融合;通信工程;应用;网络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89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随着网络技术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网融合技术也逐渐被提上日程,由于其具备高效率、成本低及安全可靠等众多优势,应用于通信工程中还能够推动行业的优化升级,因此,已成为通信工程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多网融合技术概述

所谓多网融合技术,主要是在系统应用管理中,有效联合各个子系统与技术,对相应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也就是处理联合中各个子系统的合并与管理问题,当各个独立的子系统经过系统融合之后再把信息进行统一传输。以电信、广电及宽带为例,3个网路都有自己的控制系统,要让3个网络共同运行就要加入相应的控制软件,这3个并列的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协议接入控制软件中获取对接,这些结束之后再通过通信工程输入到终端,通过用户点击来对控制软件进行操作,从而进行多网融合。

2 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因为在多网融合之前,如果各个网络出现问题,就需要分别进行测试和检修,而融合之后传输点减少了,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只是对通信工程进行单独检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程度。

2.1 应用表现

在通信工程行业中,通过运用多网融合技术除了融合通信工程子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还能够通过接入融合通信网络的插口来进行信息融合。就当前情况来看,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一般有两方面的表现:首先,在通信工程中,各个独立的子系统的信息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与融合;其次,对于多网融合来说,其不只是每一个子系统之间信息融合的一个重要基础,还需要通过接入通信网络地址与通信网络插口来完成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在通信工程中,要应用多网融合,就要对通信网络中的IP协议进行处理,假如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接入IP协议,那么多网融合的意义就无从谈起。从这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要全面结合通信系统的需求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统一部署和规划。

2.2 应用价值

2.2.1 经济价值

在通信工程中不管是应用哪一种技术都要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也就是看这项技术应用起来是否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多网融合技术也是如此。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的经济性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在明确了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加上与其他应用技术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能够节约投资费用,比率在30%左右,节约的费用主要是商业占地面积的减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在通信工程中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通信工程占地范围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此外,还可以结合通信工程的具w进度及使用状况,采取逐步分期的方法来建设智能化系统,这也相应地减少了通信工程投资者的资金压力。

2.2.2 技术价值

首先,增值服务方面的优势。跟其他技术相比,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中的增值服务优势更为突出。众所周知,数字化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多网融合应用到通信工程中也开始衍生出一些增值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又在通信工程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使通信工程得到了优化和完善,为用户提供服务也更加得心应手。其次,维护方面的优势。针对专家学者多方面的研究,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通信工程,在建设时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通信工程的线路维护问题。而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其中就会在传输网络中对一些相关的子系统进行融合,这样通信工程维护的重要基础就是数字化的通信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应用优势。例如:在一个住宅小区内,移动行业要在其中建设一个监控网络系统,要求能够覆盖小区的各个角落,在这个监控网络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需要开发商支付一定的资金,之后会按照相应的合同要求,小区的物业公司会在后期承担网络系统的维护资金。也就是说,在这个网络监控系统建设时,物业是不需要为建设费用垫资的,只需要在每个固定时期补偿一定的使用费用。而小区监控网络系统使用时,是能够通过维护通信网络机房的费用来抵消使用费用,从这点可以看出,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中,其技术价值显而易见。

2.3 应用保障

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具备显著优势,但是在应用中需要连接通信工程系统与运营商的宽带网络,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其多个子系统经过融合之后,其中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存在整个通信系统出现问题的隐患。如果通信系统感染到病毒,在不被及时发现和清理的情况下会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要保障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利用入侵检测系统来扫描病毒,还可以为系统设置防火墙,因为防火墙技术及病毒检测技术通过很长时间的检验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能够很好地抵御外来病毒的入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