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28: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音乐教学要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 键 词:招生分值 师资 教学法 教育实习
为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将成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一个歌唱教师要比一个歌唱指挥重要得多,因为,一个蹩脚的指挥只是会令听众失望,即使一个好指挥有时也会如此。但是,一个糟糕的教师会在整整三十年内将三十个班级的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统统扼杀掉。”从这里我们足以看到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之重大,音乐教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是否终生喜爱音乐,而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即将接任这一使命的重要角色,那么如何才能担负起这一责任,如何才能成为新时期需要的合格人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各科分值应尽量均衡
现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观念大都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一样,把搞好自己的主项作为唯一目标,于是重技能技巧的学习而轻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学生比比皆是,如在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就可以看出个人的单项成绩都不错,但综合成绩总是不理想。要想从根本上转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入学考试时,各科考试分值应尽量均衡。由于许多师范类院校,在每年的专业招生时就分为主项和副项,本来考生就对主项比较关注,又因主项分值占考试总成绩的一多半,因此学生从一开始就把专业课摆到了主要位置,甚至有个别中学教师也只让学生练主项,对其他科目却漠不关心,直到临考试了才开始学,这样一来也致使学生的主项成绩都不错,而副项和基础知识的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进入高师学习音乐的学生仍然延续着这种观念进行学习,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但是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不是当专业演员,而是要承担中小学的教学任务,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要求学生必须能弹会唱,并且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才能胜任这一职业,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各科分值应尽量均衡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师资方面,高师教师应与中小学教师多交流与沟通
在高师音乐师资队伍中,有些教师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并不了解,教法上基本继承了各自专业教师的教学特点,“各自为政”,缺乏各门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即使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长期面对的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教学方法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如果高师教师没有对中小学的课程进行一番研究的话,也未必能胜任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因为高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和基础脱节的,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将难以适应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就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加强高师的音乐教师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定期进行座谈,以便及时了解中小学的新情况,从而调整高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小学的实际需要。
三、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法进行改革
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些学生缺乏肩负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观念和责任感,因此无论是领导、辅导员还是专业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专业课的教学上,无论技巧课还是理论课都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如声乐课的教学除了技巧的掌握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声乐基础知识。教师不仅要示范好的声音,也要示范一些不好的声音,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声音的好坏,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对中小学生的生理结构、心理特点等也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于键盘教学,即兴伴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要适当地增加一些课时来保证学生把即兴伴奏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自如,同时也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如回课时让两人配合,一人弹一人唱,在声乐课上也可以让学生自带伴奏,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伴奏负担,从而集中精力听学生的演唱,同时也促使了学生的伴奏得到锻炼和提高。舞蹈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因为在中小学会经常举办一些文艺演出,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集体舞或伴舞,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组合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舞蹈编排的步骤和方法,做到未雨绸缪。理论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系统正确的知识外,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对中小学的学生进行教学,千万不要照搬成人的﹑专业的一套,那样势必行不通。
四、重视学生的教育实习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难免会招进一些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再加上用人单位的饱和,致使毕业生就业难的事实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今后高校的就业人数比例要和高校的招生直接挂钩。那么高师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够顺利就业,直接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办学,因此四年的培养方法和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教育实习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关教育实习,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教育实习即是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它就像工人生产出的产品是否合格要经过使用后才见分晓。因此,首先要让学生重视教育实习。
从中小学邀请一些教学能手给学生进行讲课示范,从而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教育实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得尽量早一些,这样学生会在实习的过程中及早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多下点功夫。传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法是彼此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只是让学生把上课的知识掌握了就行,讲课一事归咎于音乐教学法课所“专用”。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几年后又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要把教学法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门课在进行一段时间后都应组织学生进行试讲,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讲课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在讲课过程中把学过的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可谓是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
21世纪的教育改革旨在培养能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好坏又决定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法,为配合学生的从教技能训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许多院校已建起了微格教学实验室,为学生的试讲提供了方便。“微格教学”也称作“微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为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或练习某种具体教学技能而组织的小型教学。其特点是将教学技能分解,一般一次只练习某一项很具体的教学技能;听课学生少,每次只有3至10人;上课时间短,每次只有五分钟左右。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微格教学使每个实习生都能够直观地观赏到自己的讲课实况,然后,师生之间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对其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修改,然后再进行试讲,这样经过多次反复,使学生不断加深对教学的认识,通过讨论、交流和互相的观摩,从而取长补短,最终设计出最完美的教学方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学生探索学习、研究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走向教学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高师的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一批批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中小学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8月.
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前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对音乐教育开展研究。先后有德国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日本铃木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等音乐教学法风行于世。进入新的千年世纪之交,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更是掀起了新一轮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
下面介绍各个发达国家所研发的各具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
1.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该教学体系的特点是:
(1)主张音乐教学要将语言、动作与舞蹈有机结合。
(2)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
(3)注重使用乐器,引进了多声音乐结构。
(4)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由此人们不难看出,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关注的不仅仅是音乐,它还从儿童能够感知外部世界的触媒――音乐、语言、节奏、动作、舞蹈、乐器入手,全方位地刺激儿童的感觉、知觉器官,从而达到全方位地开发儿童的潜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是瑞士音乐家兼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1865-1950)所创造的。他研究让学生通过身体和乐动作体验音乐节奏,从而培养学生耳聪目明,反应敏捷,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该教学体系的特点是:
“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由此可见,立足于儿童所拥有的各种“乐器”,科学地开展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培养作用。
3.柯达伊教学法。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1882-1967)倡导和建立的音乐教学体系。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最容易感知、最容易接受的生活化的方式开展音乐教育。这样小学生学起来既容易上手,又容易对音乐建立浓厚持久的兴趣。事实证明:对于我国广大少年儿童来说,采用五声音阶、首调唱名法进行基础音乐教育,既符合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发展规律,又便于他们从民族音乐入手感知音乐,又能够帮助他们尽早摸到最便捷的学习音乐的入门路径。值得在基础教育阶段认真地加以学习借鉴。
4.铃木教学法。
铃木音乐教学法是日本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1899-1998)先生创立的。铃木教育法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具有启示意义:
铃木教育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期待”与“坚持”紧密结合,因此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成效。
5.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一种灵活的哲学,它强调音乐教学是综合的,反映音乐的各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并且综合成为一个整体。它的基本信念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此,综合音乐教学法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指导。
2013年10月23日在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的讲话时,明确指出:“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按照的指示精神,学习了解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艺术(音乐)教育发展的状况,有助于我们结合国情,研究制定适应当代中国实际的教育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正如著名近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师资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因此,为了适应新一轮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高等师范音乐学科的教育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二、采取具体改革措施,努力培养合格师资
1.落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培养,进一步加强美学知识的渗透。
音乐教育要通过音乐作品的题材美、内蕴美、旋律美、情境美的完美展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达到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
这就要求高等师范教育为了培养出能够胜任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以便真正落实“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使命,必须加强学生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提高高师在校学生的审美知识修养的途径有很多。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美学必修课和相关的美学、美育知识讲座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大量形象生动的审美实践活动开展。
在音乐作品中,美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不同类型美的音乐作品,其育人功能不尽相同。例如,像《春江花月夜》这类优美典雅型的音乐作品,能够匡正粗俗;像《黄河大合唱》、昂扬壮美型的音乐作品,能够催人奋进;像歌剧《江姐》这类型作品,能够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大好光阴。
我们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并非仅仅只是让学生欣赏那美妙动人的旋律、扣人心弦的和声,而是通过音乐传达出的情绪,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或打动,从而使他们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走出一个和谐社会成员所拥有的幸福人生。
例如,我们在上合唱课《我的祖国》时,并不是为了演唱而演唱,而是要把这一活动过程看做是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操、锤炼意志、增长知识、凝聚精神的一种综合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首先让学生观赏电影《上甘岭》。
电影画面展现出的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场景,歌曲所描绘的却是祖国和平、安宁、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在声音与画面的强烈对比中,同学们在欣赏着,也在思考着;他们在表演着,也在创作着;他们在感悟幸福生活的同时,在尽情讴歌赞美祖国母亲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
2.落实“提出学科综合”的教育理念,师资培养应进一步密切文化科学知识与姊妹学科之间的联系。
(1)舞蹈:舞蹈和音乐不仅是姊妹艺术,而且与诗歌有着难分难解的血缘关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蹉叹之,蹉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需要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舞蹈知识与技能。
(2)戏剧:戏剧和音乐同属于表演艺术,在我国千余年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戏剧与音乐、舞蹈融汇交融,一定程度上成为民族心理的写实和民族精神的映照。
(3)美术: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尽管与音乐所使用的物质材料不同,但都是最直接地作用于人的审美感官。音乐教师通晓美术知识,掌握基本的运用色彩和绘画的技能,不仅可以从视觉的角度诠释音乐,而且是获得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另一个途径。
3.落实“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师资培养应根据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一专多能”方面的能力培养。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要真正落实好这些课程理念,即将上岗的年轻音乐教师必须苦练各项教学基本功。
论文摘要:继中小学音乐教学教改之后,高师音乐课程改革也拉开了帷幕。但作为高校音乐学的教师群体,对本次课改明显表现出认识、理解不到位,甚至有些漠然。本文试从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起,重点阐述当前高校音乐学教师关于教学素养与执教能力的构建等方面的思考,以引起高校音乐学教师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从而更好地践行和适应课改要求。
2001年7月,随着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新课标》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新时期全世界所关注的本国民族文化传承及立足于全球视野的多元文化观等重新阐述了音乐课的课程性质与价值和基本理念等,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及创新教育。《新课标》开始实施后,全国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对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培训活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课标》的不适应和高校音乐学教师对这次课改的普遍漠然。正如郭声健教授提到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的教师,我们切身感受到,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面对轰轰烈烈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说无动于衷,至少可以说反应相当迟钝,以为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事情,与高师音乐教育关系不大,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2005年9月,受教育部委托、由王耀华和王安国两位教授牵头、在众多音乐教育界的专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研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艺术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中实施,至此,高校音乐学课改也徐徐拉开了帷幕。
一、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高校音乐学教师的一分子,笔者觉得这次课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新课标)已经从音乐课的课程性质及教育理念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和充分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而《课程方案》是因(新课标)而制定,从某种程度来说整个学科己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高校音乐学教师是《课程方案》的直接实施者,是(新课标)的间接实施者,所以,课改最终是否能获得成功将取决于他(她)们。北大法学院院长苏力教授认为教师是法学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原因是:“第一,有知识、才华和智慧的老师会有学术魅力,对学生有感召力。第二,这样的老师都会渴望学术环境的改善,他们人多了就容易建立学术的和学术共同体。第三,这样的老师在实践中也总是更有创新精神的改革动力,尽管他不高喊改革的口号,他们会以实际行动改造现有的教学体制和科研体制。第四,这样的老师由于关心学术,往往更具有学术独立性和知识追求,不容易受环境影响,由于心无旁鹜,也因此更容易有公心。”笔者觉得苏力教授所说的这几点和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这次课改中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颇能说明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这次课改中的地位。高校音乐学教师是此次课改的终端,肩负着课改第一线的教学任务,决定着课改的成败,所以无论是涉及到课改课程与否,所有的高校音乐学教师都应在课改背景下对自己所承担的学科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努力增强自己在课改新时期的教学素养和执教能力,增强自己提升课改品质的科研能力和动力。
二、高校音乐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
(一)对音乐教育哲学观的重视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音乐教育的多数从业者都处于一种自然教学的状态,缺乏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雷默在其著作《音乐教育哲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体上卓有成效,那么某种哲学—即有关该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的整套基本信念是绝对需要的。这个专业的持续性的需要,就是从哲学上阐明专业所处的地位及发展方向,并提供一个共同的基准点,以便产生新的思想和不同意见。”他还提到:“准备进入音乐教育专业的人,非常有必要培养起一份对自己所选领域的重要性的理解。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将他们关于自己学科的信条付诸实践。每做一次选择,就是运用一个信条。音乐教师和其他所有的专业工作者一样,每天都要做出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每个选择都基于一个应当做这件事而不是那件事的决定。这些决定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教师对这门课本质的理解如何。理解得越深,则教师的选择就越连贯、越集中、越有效。”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经历了他律论、功能论的哲学观到自律论、审美论的哲学观再到实践论的哲学观的变迁口作为一个高校音乐学教师,应该明白音乐教育哲学观的重要性,主动了解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变迁及时代成因,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树立自己的专业信念,做到知己之所为,知己之为何为,知己之所为为何,才能在课改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现代音乐教育观念的学习和思考
当前主要流行的音乐教学观有活动性音乐教学观、研究性音乐教学观、建构性音乐教学观、生成性音乐教学观和创新性音乐教学观等。综合看来这几种音乐教学观都是从强调师生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有关音乐教育的观念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融合,现代音乐教育观念从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更多的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色彩。作为高校音乐学的教师,应该对这些观念勤于学习月_多加思考,比如每一种音乐教学观与其他的音乐教学观相比的不同之处、自身的优势、所需要创设的情境、所需要提供的教学器具及其所更加适合的教学内容等,在自己所承担的具体课程中实践这些音乐教育观,并给学生做适时的、点到为止的讲解,也好让学生在学到具体的音乐教育课程时能更好的触类旁通。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
1、不断学习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是个巨大的宝库,可以给广大的音乐教育者提供汲取不尽的营养。魏煌教授曾说:“综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无论其教育观如何表述,无论其怎样注重吸取外来文化,无论怎样进行改革甚至革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和立足点。”我们国家从五四以来,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引进西方的音乐教育。客观上造成了民族音乐教育的衰落。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当前的高师音乐学教师大多只是窥冰山之一角,这是一个群体性的普遍缺失。正如郑莉教授所说:“在当今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迎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责任之一。但目前担负培养相关师资重任的全国各高师类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成为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成为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广泛普及的瓶颈。”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学教师具有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热爱传统音乐文化、深入学习和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者。唯其如此,我们才有资格与世界音乐对话,才可以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才能让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为世界所尊重。
2、学习和借鉴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内特尔认为,作为音乐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事一种对我们某些人来说是新的使命:“让学生对音乐做世界范围的理解,各种现象将帮助他们领会各种音乐,并提供一种进入理解世界其他各种文化的情况,也有助于各社会成员,更好的理解他们自己的音乐。这种学习动机不是去解决国家和种族之间政治和社会的问题,或降格于提供一种娱乐,无知地把它们纳入西方的规范。更确切的讲,我们必 须进行世界音乐的教学。因为这些音乐存在,学习它们将无限拓宽对我们音乐和我们文化二者的理解”。多元文化观是当今世界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它的成因很复杂,关乎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分化、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的发展等。总 的来说,多元文化观更体现了对人及其所代表文化的客观尊重和平等意识,对于各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良好的趋势。笔者曾有幸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余人豪等几位教授的世界音乐课,其中一节课从我国新疆民间音乐开始,讲到中东的民间音乐,再进一步讲到欧洲的民间音乐。那种相似又相异的音乐,那种音乐随着地域渐渐演变的感觉让所有听课的人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第一次正面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全球视野以及音乐的地缘亲属关系。对世界音乐的了解和学习,正是多元文化观在音乐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音乐学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文化发展的脚步,加强对世界音乐的学习,用多元文化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教学。
3、了解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在新的世纪,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首先是观念。“音乐人类学的核心理念,即音乐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的一种形式,它所研究的是音乐与人的关系,关心的是音乐作为人的生活方式所承载的作用、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给一切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其次,是研究方法。音乐学教师可以借鉴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田野考察。结合音乐学固有的采风活动,以音乐人类学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如主位、客位、局外人、局内人等)去进行课题研究,带来的也将是更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成果。如内特尔所说音乐人类学让他:一是使他有机会听到了完全陌生的,意想不到的音乐音响和感受到完全不熟悉的音乐观念的经历;其二,使他学会了如何看待世界各种文化以及聆听各种音乐,而没有任何现成的价值判断:其三,学到了把握一种音乐文化的切入点,如何综合的完整的理解一种音乐文化;其四,用一种圈外人的观察来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音乐文化。总之,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给广大音乐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和更为广阔的视野,对广大音乐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范围及内容的扩充带来了可能,相信也会对课改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如管建华教授所说:“音乐人类学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所以,它不但重要,而且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教学直接有赖于对音乐人类学的理解,因为,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不是世界音乐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音乐人类学的理念及多元文化的世界观看待世界各种文化的音乐,包括以此世界观重新看待西方音乐和非西方音乐。”
三、高校音乐学教师执教能力的构建
(一)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的界定
《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界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培养目标分两个层面: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技能层面;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则是教学能力提升层面。两个层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是实现《新课标》的保证。如果对培养目标做更深层次的把握,则要提到王耀华教授所说的三型、三性:“在当今,为了适应‘宽口径’、‘应用型’的需要,应当提倡‘三型’;为了坚持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一目标,又必须突出‘三性’。所谓‘三型’,就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所谓‘三性’则是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当然,王耀华教授剖析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讨论课程设置,而我们作为音乐学教师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则应思考如何让我们所承担的具体课程来为培养目标服务,从而把《课程方案》落到实处。
(二)切合课程方案的渗透性教学
课程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组成。根据课程方案的内容,高校音乐学教师除承担自己对应的必修课外,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和所研究的课题开设选修课和地方性特色课程。每个教师在自己所承担的课程中,都可以依据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求和多元音乐文化观在内容选择和教学组织上进行一定的渗透性教学。例如:在进行手风琴教学时,可以在不同的级别上将中外曲目穿插,并且结合研究性学习观等,先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不同曲目所代表的国别、族别背景文化,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生成背景与其音乐文化风格的对照联系。如:《西班牙斗牛舞》所对应的西班牙音乐文化;《查尔达什》所对应的吉普塞人的音乐文化;《黑眼睛》所对应的俄罗斯音乐文化等。在音乐史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外、古今音乐史实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式教学,适时、适度的穿历史、文学、音乐美学等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出史学教育的丰富内涵。例如笔者在讲《中国音乐史》中远古创乐神话伏曦创琴、瑟;女蜗创簧,伏曦原为人首蛇身时,学生都觉得荒诞不羁,感到很好笑,于是我就借鉴了拉法格关于神话阐析的观点:“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所谓想象的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想的朴素的自然形式之一,只有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于原始人和他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此时,学生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显得若有所思,明显受到了这段话的触动。另外,在当前的形势下,民族民间音乐课无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价值和作用,除了正常具备的资料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青歌赛原生态组的影像资料等,还可以随时关注中央音乐台的相关节目,搜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筹措经费,带领学生外出采风,逐步了解和熟悉我们优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其它的课程也可依此类推,从而实现《课程方案》的单科课程教学最优化。
(三)培养和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学 影响
现阶段,小学校对音乐课程教学给予高度重视,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如若教师不能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则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根据相关教学实践表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应用实践问题做深入研究。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
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得到提倡,并逐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应用,旨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节奏、旋律的练习、形体动作的训练等,并创设童谣、民歌、奏乐、舞蹈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如若能够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加以有效利用,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创新音乐学习方式,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活动中,与素质教育理念下音乐教学要求相适应。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音乐课堂教学有重要影响。首先,该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小学生的特点,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该教学方法,教师能够引导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教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小学生产生联想,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音乐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该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开拓儿童的想象力,并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将音乐、舞蹈、动作、语言等因素相结合,可以调动小学生的感官神经和肢体,随音乐而舞动,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指导下,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因而可促进音乐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学实践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实践
现阶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加以有效运用,有必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赋予音乐课堂教学以更多的趣味性,而且对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发挥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集音频、视频于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全部感官神经,为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想象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可达到充实音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欣赏百鸟朝凤》过程中,为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百鸟叫声相融的音频进行播放,并配合唢呐乐器的图片、声音等,可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实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良好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在良好教学氛围条件下,才能解放小学生思想,对音乐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例如,在《春光好》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座位按照半圆形进行布置,教师站在中间,不仅能够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而且可与小学生进行更多的肢体交流,同时还能鼓励小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景象”进行表达和叙述。基于此,小学生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根据已有认知进行语言表达,勾勒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春光图。可见,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可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
(三)肢体语言和节拍的融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加注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音乐、动作、舞蹈、语言有机结合,以达到激发小学生创造能力和培养其想象力的目的。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若能够将小学生的肢体语言、节拍相融合,则有助于小学生加深学习的印象,并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小螺号》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利用肢体动作打出节拍,既感受节拍,又能增强小学生对节奏的体验。小学生通过将肢体语言和节拍相融合,能够更为深刻的感悟音乐、体验音乐,对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
(四)拓展小学生知识面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加以有效运用,而拓展小学生知识面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旨在将音乐、舞蹈等融为一体,因而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而开展教学活动,可增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例如,在《小雨沙沙沙》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对音乐节奏有着整体认知,并鼓励小学生尝试通过乐器进行演奏,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同样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使小学生感受二者节奏的差异性,或者利用歌谣《螃蟹歌》,使小学生深刻感悟音乐的文化底蕴,并对优秀传统文化有高度认同感。
四、结语
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提高教学成效发挥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肢体语言和节拍的融合、拓展小学生知识面等方式而开展,在结合小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促进音乐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段晓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郑丽梅.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4.
[3]闫凤.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教学建议[J].才智,2013,(16).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问题 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31-01
1 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性的凸显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正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不但可以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进而提升其综合发展的能力。尤其是当现代化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下,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学习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依靠音乐的熏陶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着现实性的意义。
2 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低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小学教育依然将语文课和数学课等学科教学看成是主体教育,这势必在客观上弱化着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除了源于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之外,还有着学校管理层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偏见,而这种偏见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和社会认为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只是一种兴趣课,对于未来小学生的发展不能构成必要的助力。如果这一思想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那么小学音乐教育依然不会走出现阶段下的困境。
2.2教师专业技能弱
正因为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较低,对于它的教育投入也相应的弱化。教师能力以及与其教育发展相配套的各种音乐教育设备,都不能及时满足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甚至一些小学为了能够节省教育开支,还将雇佣兼职音乐教师开展小学音乐教育。这种教育师资力量很难保证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质量,更不用说将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上。
2.3教学内容不具创新性
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切实地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特性有机地融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因为,小学生的年纪、心智和眼界都限定了他们的学习只能以直观的生活化感受来进行。但是,这些教育特性却在教学内容中没有得到实际体现。一些小学音乐课堂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层次,往往脱离实际地将音乐史上的一些名曲作为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小学生在不能理解其内涵的前提下机械地去学习这些音乐作品,由于学习难度已经大大超过他们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必会打击着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除了这种教学内容复杂化之外,还有教学内容的简单化,即教学内容只限制在带领小学生进行最简单的节拍练习,这种简单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会在内心上导致小学生认为音乐教育容易化,进而产生教学懈怠感。
2.4实践教学开展不均衡
受制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专业技能以及教学设备的落后,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操作教学开展的及其不平衡。有条件的小学校能够进行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教学形式,而没有条件的小学校往往只是将一些传统节日开展的合唱比赛作为音乐实践课程开展的结果。这种实践教学发展的不均衡从根本上不利于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
3 创新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解决之道
3.1提升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地位
如果立足小学音乐教育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其加以解决。那么这些解决之道中首当其冲的方式就是要针对教育观念的问题,重新确立科学合理化的小学音乐教育革新理念。提升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体化的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只有真正地强化着小学音乐教育的地位作用,才会在基础核心上为其他的解决方式提供有效的思想助力,明确未来小学音乐发展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3.2强化小学音乐教师的技能培养
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整体地位和作用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要积极强化小学音乐教师的技能培养。因为,小学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着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音乐是一门具有极强专业性的课程,应当由具有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来进行课堂教育。”[1]这种教学要求从根本上摒弃了兼职教师任课的可能性,更要杜绝将音乐课当中无用课的思想,而由其他专业教师对你加以教学的方式。除了保证专业教师授课之外,小学音乐的教师还要熟练地运用与其配套的教学设备,因为当今课程的发展要求教师要良性地将教学主体和教学辅助有机统一,当教师能熟练运用教学辅助设备时,它能更好地保证学生对学习兴趣的维护和提升。
3.3 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
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要始终立足于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不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任何主观意愿的删减和修改,更不应该随意增加和减少规定性的教学课时量。在这一基础上,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有侧重性,即要在基本的音乐教学内容过程中向民族化音乐倾向,通过学习,我国的民族音乐来保证小学生在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等方面提升民族意识和民族特性。除此之外,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与时俱进,强化音乐的时代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内容积极、阳光和健康的流行曲目加以欣赏,但也要保证这些曲目必须建立在通俗易懂的前提下,使小学生能够在理解基础上提升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这有利于完成新课程标准设计的教学任务。
3.4多样化开展小学音乐实践教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课程。小学生除了要学习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在课上及课下开展大量的实践教学学习。“在学校教学计划中,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实践。音乐实践可以分很多种形式,独唱、独奏、合唱、合奏、重唱和重奏等等。但是,这些教学实践内容开展起来要具有相应的教学质量,不应只是将其做成一些合唱或者是做成合奏形式的教学。”[2]如果将这些活动真正地落实到实处,那么这些实践教学不但能够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配合精神,以此强化和提升着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生处于好奇好动的年龄段,对音乐有着天生的乐感和喜爱,但是,部分地区的音乐教学仍存在单调机械、枯燥乏味的现象,这无疑是对孩子天性的抹杀。音乐本身是一项引人入胜的艺术,但在应试教育的传统体制之下,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呈现出非艺术化的倾向,造成了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冷漠与疏远。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育整合,可以让小学生获得全方位的艺术体验,提升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育整合
前言
传统的音乐教学在现代化的信息浪潮冲击之下,必须要与多媒体声光电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通过近几年新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实践,发现对于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升级,可以加深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从基础阶段加强学生的艺术品味和文化素养。
一、激发艺术审美情趣,抓住教学特点,因材施教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学习。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渐深入,仅仅依靠音乐教师的一张嘴和简单的录音设备及乐器器材,是不能完成现代教育所要求的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学是一门尤其需要在情景创设和兴趣激发环节花费更多心思的学科,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音乐教学辅导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乐感的先天性差异。音乐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中,是作为一个辅学科和兴趣的学科出现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专业性的音乐类人才之外,音乐课并不会作为硬性课程和成绩规定。在小学生的实际发育和发展过程中,很多家长并不注重对音乐品质和音乐能力的有效培养,甚至有的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五音不全,先天乐感迷失的情况。而且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也可能造成对于音乐学习兴趣的不同和偏离,比如男孩可能更喜欢激扬的音乐或者阳刚的乐器,女孩则可能更喜欢轻柔的音乐和灵秀的乐器。这就要求小学的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以单一均等的方式来进行灌输式的音乐教学,而是应当尽可能地以体验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个性化的分层教学展示。在运用多媒体音视频及音乐教学展示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特点,尊重小学生音乐学习个体化差异,因材施教,来达成综合的课堂教学效果。人类具有对音乐先天的敏感性,因此在新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的引导之下,应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教师应当多层次全方位地引导小学生了解音乐,学习音乐,喜爱音乐,并且享受音乐。小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缺乏耐力和韧性,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结构所决定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有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应当利用优美动听的音乐,选择活泼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音乐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具有极强的思维和情感感染力,可与人的脑电波产生共鸣,具体的音乐形式和不同的乐器可以实现对人体情感的不同影响。小学生是非常容易受到音乐感觉和音乐敏锐度的感知的,因此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流于表面,对于课件的制作非常枯燥乏味的话,是不能够满足小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接受效果来进行考虑的。音乐是一门需要进行良好的感知和感受的传统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乐感时,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基础是建立在简单的生理知识和器乐知识之上的教学,如果想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其实是可以提升人类感知能力和文化修养的终身学科,就需要老师本身真正热爱音乐,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来进行对于教学内容的引导和宣教。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内容的辅助,也是教学内容的硬件基础。日益成熟的多媒体音效,可以让小学生将听觉视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分阶段不同学习方法来感受音乐作为一门专业性技能所发挥出的独特魅力。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在接受信息的时候需要通过多个渠道来进行不同的刺激。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述,或者依靠听觉的输入是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要求的。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非常容易因为其他的信息而分散注意力,往往会忽略音乐的魅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必须要借助多媒体声光电的形式,以及利用丰富有趣的课件和美妙的视频来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全神贯注并积极模仿。小学音乐课程的具体要求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人的声音和乐器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也可以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得以最好的模仿,通过音乐教学同时可以为小学生的道德和情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音乐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信息和多层次的享受。
三、多学科结合,丰富小学生的业余文化视野
小学生阶段的音乐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各种戏曲样式以及各种乐器都会有所涉及,从古代到现代,多种多样的乐器形状,具体研究方法和相应的名曲,所有内容综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庞杂的音乐体系,任何一个音乐教师都不可能进行全面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进行对于教学视频课件的有效利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达,对小学音乐课程信息传播的容量大大拓宽,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给小学生提供立体化的情感和音乐体验,并且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传递更多的音乐信息容量。同时在对于多媒体的信息技术和课堂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课堂内外进行多层次的课内外内容的拓展,应当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加强对于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的提升。其他的人文学科都可以帮助提升小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有可能会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并引发小学生之间丰富多彩的交流。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技术是一种现代的技术,而这种现代技术的应用基础是对于综合性的知识的灵活掌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小学生加强对于音乐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信息化的新的工具和手段,是教师的辅教学方法,因此这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全面提升个人的技术和教学修养。这种教师和学生互为相长的学习关系,是现代化的课程改革之后的更加科学的师生关系,在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节奏应该遵循适当和适度的原则,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但是却可以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教学辅助工具。
四、小学音乐教学多媒体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反思
音乐是一种需要以理解和综合素质为基础、情境交融之后的高层次教学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精心准备高水平的范唱,但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在实际课堂的表演情境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动员进行反复建设、反复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反复教唱,通过多次乃至几十次的重复才能达到学生会唱歌的目的。信息时代的音乐教学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需要培养学生对于信息处理的能力。由于音乐的教学领悟是需要有一定悟性的,很多音乐的体验式、个性化和直观性实践,是一种本我和音乐的互动,即使是水平再高明的小学音乐教师,甚至音乐家也不可能完全代替小学生本身来进行对音乐的感受和感知,一些深层次的感动和对于内心心灵的触动,是不能仅仅依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获得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尽可能地将声音和形象结合到一起,短时间之内提供更大量的音乐信息量。但是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应当摒弃传统音乐教学中只重视教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杜绝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而是应该整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力量,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和理解音乐之美,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想象,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和创造音乐,在感受音乐中培养更深层次的人文素养。现代化的音乐课堂教学不是单一个体的独自学习,而是一个协作性的学习环境。群体合唱和个人独唱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个别化的自主学习虽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网络群体的环境之下,更重要的是进行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探究性学习与分享。小学生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心,为了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且有效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在引导式和探究式的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娱乐活动来加强音乐学习和音乐学习方法指导的辅助练习。现代化的学习体验应该利用现代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视频感知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文艺汇演和竞争活动,通过对于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小组竞赛机制的有效鼓励,激发和锻炼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相结合,建立起学生发展为本新型合作式教学模式,够鼓励小学生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陈旧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音乐教学的需要,利用信息化与多媒体相互结合的音乐教学方式,尊重学生,注重聆听学生的声音,发展学生的音乐个性,才是符合音乐教学的教学改革要求新趋势。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小学生爱学习爱表演的天性,充分的发展小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扎扎实实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情操和合作精神。
作者:邹雨芯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龙岗小学
参考文献
一、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禁锢、管理者意识的阻碍、音乐师资队伍的缺乏、音乐教师素养水平的低下、音乐教学仪器与设施的简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1、音乐课程得不到落实。传统教育把过多的视角和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学校教学往往围绕着升学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来安排。非升学考试学科的教学,特别是音乐学科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没有真正按教学计划要求得到落实,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开设这类学科。
2、音乐师资十分短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短缺现象十分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事实上,农村中小学专业化音乐教师缺口非常大,大批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专业音乐教师。
3、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低。为了能够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正常开设,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而改教或兼教音乐课。这些教师有的在音乐方面有些特长,有的根本就没有受过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他们中的大部人音乐理论素养较低,音乐艺术技能比较差。正是由于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限制,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教学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4、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优美,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加强。然而现实中,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的地位在学校也得不到保障。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升学学科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5、音乐教学设备简陋。在对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器材配备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器材配备能够达到国家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标准要求,大部分学校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率只能达到20-30%水平;音乐教学所需的音像资料、图书资料和专用教室等设施更是匮乏,与建设标准要求相差甚远。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面对音乐教育师资紧缺,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重视程度的不足等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投人,提高音乐师资水平,培育中小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后状态是当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当务之急。
二、改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措施及对策
1.认识不足小学生还没有自己的完全评判是非的能力,因此家长的意见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态度。鉴于有一部分家长认为音乐是一门非升学考试必考的副科,而且觉得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不够,会误导自己孩子对于音乐的认知,对其不加以重视。由此导致了许多的小学生从自身根本上对音乐的学习没有动力,不愿意主动的参与小学音乐课堂。长此以往,音乐在小学课堂的定位较为尴尬,成为其他科目挤占学习时间的选择。经观察分析可以得知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承受着许多压力,正常的小学音乐教育难以为继。
2.设施设备不足正是由于学校和许多家长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认知不足,加之大多数小学的教学资源有限,不能够在小学音乐教育设备的投资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导致许多小学的音乐教育设备残缺不全,破败不堪,只能够简单的进行课堂歌曲的教学,让音乐课形同虚设。
3.师资力量短缺我国能够开展音乐教学的高等学校较少,长期的发展也不能够满足我国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于音乐教师的需求,导致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小学的音乐教师不足。作为高素质教育之一的音乐,相比语文、数学等其他小学科目来说,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为严苛。不仅要求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自身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对于音乐有一定的追求。而现在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并不能够完全胜任其所担任的教学任务,达不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的,很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4.教学手段落后现阶段,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学生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单纯的是对学生进行歌曲教学,这是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重大弊端。音乐是门创造性的学科,担负着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任务。但是一些小学音乐教师过于死守呆板的教学法则,学生们在课堂上只能如木偶一样完成教师规定的歌曲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均要死板的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如此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力,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越来越固守老旧的学习方式,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升华其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改进策略
1.提高认识,改进教学观念小学音乐教师的认知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不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持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恪守教条,要灵活的运用自身学到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设备小学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歌曲教学,不能够简单的敷衍了事,因此学校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置手风琴、架子鼓、小提琴等应有的音乐器材。在获取应有的器材后,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更为灵活的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教育,从而更为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3.提升师资力量各个小学要结合本校的师资情况,适当的引进专业音乐教师。并且可以选派本校优秀的音乐教师去专门的音乐学校进行深造,提高已有教师的音乐素质。同时,学生也可以聘任校外优秀的音乐教师担任本校的兼职教师,以此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4.优化教学手段教师应该本着师生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用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音乐世界。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组讨论、探究教学内容,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期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入合作探究法、情景构建等教学手段。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