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地理常见问题8篇

时间:2023-07-18 09:35: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地理常见问题

篇1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1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1500g,由于患儿一般为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因其生理解剖特点,疾病发生率高,为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现将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 极低出生体重儿易患的主要疾病

(1)低体温;(2)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颅内出血;(4)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5)营养不良、坏死性小肠炎;(6)高胆红素血症;(7)严重感染;(8)水电解质紊乱等。

2 护理

2.1 保暖

由于患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加之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多,所以患儿体温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多为低体温。且皮下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棕色脂肪少,易患硬肿症。为防止低体温引发的并发症,应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暖箱温度可根据患儿胎龄及出生体重设定,以后根据患儿体温随时调整,保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55%-65%。治疗、护理操作均在暖箱内进行,避免受凉。密切检测体温变化。

2.2 预防感染及高胆红素血症

2.2.1 此患儿的抵抗力比正常新生儿低,因此,应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参观人员,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及物品清洁,预防交叉感染,还应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

2.2.2 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不仅依赖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及持续时间,而且还决定于血脑屏障的健康状态,该患儿的血脑屏障不健全,如合并感染易促使血脑屏障开放,加大中毒机会,当血胆红素大于12mg,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因此应尽早蓝光照射及应用白蛋白等。

2.3 合理给氧

该患儿易发生缺氧及呼吸暂停,当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时,应及时吸氧,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应给予机械通气,改善缺氧,呼吸改善后及时停氧。喂奶时暂时出现青紫,可在喂奶前后给予间断吸氧。氧浓度30%-40%,切记吸氧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当给予浓度>50%,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慢性肺部疾病等。因此应监测血氧浓度,根据病情变化,调节血氧浓度。当患儿出现呼吸暂停时,应给予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并适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2.4 预防颅内出血

该患儿25%-50%表现为无症状颅内出血,不可忽视。脑室内出血可高达80%,早期应用鲁米那钠可明显降低颅内出血发生率,因此生后应用鲁米那钠及止血剂3-5天,并注意监测头围的变化及神经系统的症状。

2.5 喂养及营养

2.2.1 喂养

因该患儿能量储备少,出生后受冷空气刺激,呼吸及肌肉活动能量增加,糖原在生后很快被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如低血糖持续时间长可影响以后的体格及智力发育。因此要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据Troche等报道,早期接受肠道喂养的患儿较少发生低血糖、脱水、高胆红素血症、氮质血症及发热。所以当患儿呼吸、循环及全身状况较稳定时,在24小时内开始喂奶。以母乳为首选,无母乳者,可选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又少到多,有少量到多次,喂奶速度不易过快。每次喂奶时间不超过15分钟。喂奶时头稍抬高,喂奶后拍背,取右侧卧位防呕吐呛入如气管。每日测体重,以调整奶量。

2.5.2 静脉内营养

消化道畸形及严重感染者,多伴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应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及营养液。用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液体速度,使其在24h内均匀输入,以免引起低血糖,并应监测血常规及生化,了解电解质平衡状态。及时对症处理。

2.6 密切观察病情

由于该患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及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如发现下列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或、面部或全身青紫,苍白,皮肤有花纹等、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惊厥,抽风、腹胀,呕吐,腹泻、黄疸出现过早,过重或持续时间长,反复出现等、24小时无大小便或出生后三天仍有黑便、有出血症状。

3 体会

(1)精心喂养至关重要

早产儿生长发育较快,其吸吮及吞咽能力均弱,并易致呛,幽门括约肌较发达,不同体重是产儿的胃容量有明显差别,胃容量小时间延迟,淀粉酶及胆酸分泌少以及消化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低下等特点,使其容易发生溢乳、吐泻及腹胀,从而导致窒息,甚至死亡。部分早产儿可无呕吐而出现呼吸暂停、心动加速反复吸入、发育迟缓等,甚至猝死,反复吸入导致吸入性肺炎。同时由于摄入量的不足,可导致低血糖性脑病,长时间摄入量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因此细心正确的喂养至关重要。

(2)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保持正确可避免误吸。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吸氧处理,力求以最低的吸入氧浓度维持患儿的正常生理,本组需吸氧者64例,经随访无1例出现氧中毒。注意皮肤黏膜及脐带护理及注意体重增长情况可避免感染发生。

(3)有效的呼吸管理是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感染的发生。

(4)合理精心的护理

篇2

砖混结构的房屋,由于脆性材料性质所决定,对温度应力及地基变形表现非常敏感,前者使建筑物产生裂痕多出现在顶层,而后者则出现在建筑物下部墙体或整个墙体。地基变形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究其原因,很少因为基础断面不够,配筋不足或构造措施不利所造成,多数情况是由于地基未处理好,而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即使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在施工图纸中已确定对地基的处理方法,但在基槽开挖后,现场进行地基验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仍至关重要,是不可忽视的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建筑工程 地基验槽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有些设计人员不太重视地基处理,却一味追求加大基础断面,增大地圈梁配筋,孰不知,地基一旦出现大面积不均匀沉降,再大的基础断面也难以抵抗较大的地基变形,极易被剪切破坏,加大基础构造圈梁,也无助于抵抗这种变形。通过多年来对地基变形引起基础下沉事故的总结,人们开始重视对地基的处理,认识到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是一个整体,它们共同协调工作,地基处理要适应基础及上部结构造型,而基础及上部结构的设计,也要适应地基处理要求。因此,设计人员除了精心设计外,还应与勘察单位、施工单位、质监部门密切结合,深入现场,认真细致地进行现场地基验槽。

一般来说,岩土工程勘察布孔有限,只能在一栋建筑物周边地基的几个钻孔内进行。两钻孔间的地层变化规律是无法准确无误加以描述的。特别是在杂填土较多的城区地基,更是如此。而有的建设单位出于不愿意多花钱的考虑要求少布孔。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情况下只能从宏观上反映地质情况,一些墓穴、坑洞、地基局部浸水、地基局部松软等就很难发现。尤其是古老城市,由于历史变迁,地下土质扰动土较多,有些地质情况还较复杂。通过我们多年来设计的大量砖混机构建筑,以及一些高层建筑,有近50%的地基不能直接作为持力层,而需要程度不同的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实际观察,经过地基处理的建筑物,一般未出现过由于地基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实践证明,设计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地基验槽,可以发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所未发现的问题,完善和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精确程度,从而使地基处理更符合实际,使建筑更安全。

常见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地基遇枯井、墓穴、防空洞等之类的空洞。有的枯井是明井,废弃多年不用,有的水井还在使用。墓穴有土穴、砖穴。防空洞有砖拱、混凝土拱,对于这类空洞,一般的处理方法有:

夯填法。对于枯井之类深坑,一般可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

开挖夯填法。对于墓穴、防空洞之类无保留价值的,可将其顶部挖开,用素土或灰土夯填,而基础底1~1.5m范围内,可用与周围土质相同的土夯填。处理范围,宜处理到距建筑物基础外缘以外3~5m。

梁、板跨越法。一般洞穴埋置较深,现场开挖条件受限制,可用此法。

基础加深法。当防空洞埋置不过深又靠近建筑物,可采用此法,与防空洞底取平,建筑物基础对防空洞不直接传递压力。

遇洞、穴之类空洞,地基处理方法较多,文本不再评述。

地基局部松软。这种情况在验槽时经常遇到,勘察报告中无反映,挖槽钎探后发现必须处理。一般软土层较薄,经常采取换素填土夯填或灰土做法,尽量做到与临近土层均匀一致。如果局部软土层较深,采用换土法受到条件限制,且不经济,这是可采用灰砂挤密桩局部挤密,根据要求局部土层承载能力,用调整布桩间距解决。这种办法,须配合试验,切记局部过硬,造成新的土层硬软不一。我市采用换土法及挤密桩法,对大量的住宅楼及一些其它建筑处理较多,效果也较理想。

地基局部浸水。地下排水管道长期渗水使局部地基软化。处理办法,首先是将排水管道移出地基范围以外3~5m,截段水源,然后采用凉槽法或换土法,处理有困难时,也可局部采用沙桩等。如某机关住宅楼,局部地基浸水采用挖除湿土换2:8灰土,效果较好。

遇雨整个地基承载力降低。某小区住宅楼,基坑开挖后遇雨,地基承载力下降30kN/m2,时值雨季,凉坑等待,工期不允许,旋即采用了在基坑内全部梅花式布孔的灰砂挤密短桩,满足了设计要求。又如某公共建筑独立桩基,基坑开挖后遇问题,地基承载力下降,由于土质较湿,换灰土打不成,采用了就地翻土,掺入石灰、砂拌成三合土夯实,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基槽中发现了旧基础及建筑物。某局一6层点式住在楼,验槽时发现北边个别地段土质较软,经研究决定局部深挖0.5m,结果挖出一个钎探未触到的土造储藏洞,其范围约1.5×1.8m,深1.2m,经挖开回填后进行了妥善处理,从而消除了隐患,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地基遇膨胀土。有些低层建筑,地基下不做正式勘察,而是参考临近地质资料,基槽开挖后发现局部或全部膨胀土,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地基处理,不能把基础直接置于膨胀土之上。处理方法,一般埋置深度较浅,可采取挖除换土法,多数是采取基础适当加深,在基础下增加砂垫层,以缓解、消除不均匀沉降。我们对低层建筑采取的此种处理方法效果较好,建筑物经受多年考验,未发生问题。

管道的处理。如在槽底以上有上下水管道,应该采取防止漏水的措施,以免漏水浸湿地基造成不均匀沉陷,当地基为填土或湿陷性的土层时,尤其应注意这个问题。

如管道位于槽底以下时,最好拆迁,或将基础局部落低,否者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

管道被基础压坏。例如在管道周围包筑混凝土,用铸铁管或混凝土管代替缸瓦管等。此外,在管道穿过基础或基础墙时,必须在基础或基础墙上管道的周围,特别是上部,留出足够尺寸的空间,使建筑物产生沉降后不致引起管道的变形或损坏。

当管道穿过基础,而基础不允许切断时,可将这部分基础局部适当落深,使管道穿过基础墙,并照上述留出足够尺寸的空间。

结语

地基验槽中常出现的问题较多,各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出现的问题也不会一样,我们仅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对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局限性较大仅供参考。

通过多年来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地基验槽,特别感觉到验槽的重要性,验槽发现了地质勘察报告所发现不了的问题,验槽消除了不少潜在的隐患,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验槽还验证、丰富和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准确程度。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砖混建筑仍占相当比重,为确保砖混结构不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地基处理引起高度重视和正确对待。设计人员应按照规范精心设计,并通过验槽,发现问题,认真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建筑物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合格。

参考文献

[1]华南工学院等院校:《地基及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篇3

关键词:冲孔灌注桩;填石场地;质量控制;造价控制

南澳月亮湾广场为近海抛填石区,2011年,因第26届大学生运会的需要,修建了月亮湾广场景观改造工程。本工程桩基采用冲孔端承灌注桩,桩径采用φ600、φ800,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桩端进入持力层(中风化花岗岩)深度为0.5米,持力层为微风化中细粒花岗岩,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2500KN和4000KN。

一、质量控制

1、成孔过程式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1冲孔过程中坍孔、漏浆

冲孔的开孔阶段进度不宜太快,采取密锤低击,这样产生的冲击力小,使孔壁逐渐受水平力的挤压而密实,要求在护桶底以下3~4m范围之内尽可能把孔壁护得牢实一些,此后进入正常冲孔,这就不容易产生坍孔。有时场地内填石层孔洞较发育,在冲击成孔时,如果采用一般浓度的泥浆,漏浆会比较严重,可采取处理措施:先投放粘土和小片石,并用冲锤反复冲击,在孔内搅拌泥浆,及时补浆,使稠泥浆迅速充填在土、溶洞间隙内,阻挡渗漏而保护孔壁稳定。

1.2卡锤

本工程冲击锤选用十字冲锤,在填石层中常发生卡锤事故。通常有慢试法、机械辅助提升法、冲击法、空心锤法加以解决。

1.3斜孔

冲孔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出现孔斜的主要原因:①块石层中成孔,遇到探头石或孤石。②在岩土换层处、岩层面倾斜处、软弱岩层交界处钻进,冲锤受力不均。③桩机安置不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处理措施:为避免出现斜孔的现象,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冲击时,应控制起锤高度,或回填片、卵石冲平并低冲程锤击,并增加垂直度检查的次数,入岩后每进尺1米检查一次垂直度。

1.4钢丝绳拉断和掉冲锤

主要原因:钢丝绳使用过久,有损伤或接头磨损过大。地层岩石坚硬,进尺太快,冲程太大。违反操作规程等。预防及处理措施:①应控制进尺,遇坚硬、复杂地层要谨慎操作。②经常检查钢丝绳,对磨损损坏严重及断丝超过5%的要及时更换。发生钢丝绳拉断和吊锤事故,应查明原因,视情况作出及时处理,现场应备有打捞工具,如打捞钩、打捞叉、打捞活套、偏钩等。

2、灌注水下混凝土

2.1导管进水

主要原因是:① 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安置导管距孔底间距过大,下落混凝土不能有效埋住导管底口,以致水或泥浆从底口进入导管。②导管接头不严、焊缝破裂,水或泥浆从接头或焊缝处注入。③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错误,导管底口提离混凝土面,底口注入水或泥浆。预防及处理方法:由上述①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孔底混凝土沉淀物用反循环清除。重新下导管并准备足够储量的首批混凝土重新灌注。灌注之前导管底口距孔底间距设置为0.3~0.5m,必须进行首批混凝土量计算,首批混凝土量应保证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里1.0~1.2m。若为②原因引起的,应拔换导管,采用二次剪球法处理,在第二次灌浆时,当预制混凝土球塞(即隔水栓)下落至原混凝土面时,导管立即跟入原混凝土内有足够深度。原因③ 引起的,用原导管进行二次剪球处理,方法同上。

2.2断桩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认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2.3桩身夹泥

灌注时由于导管密封不良,泥浆渗入导管内,或导管栓塞破裂、脱落,都会产生夹泥现象。这时应全部提出导管进行处理,然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2.4卡管

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原因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大石子,拌合不均,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堵管。机械故障或其它原因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土下落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预防及处理方法:①用长杆冲捣导管内隔水栓或混凝土,或抖动导管,使隔水栓或混凝土下落,如仍不下落时,将导管提出清洗,然后重新吊装,重新灌注。②灌注前检查灌注机械,并备有备用机械,首批混凝土中可掺入缓凝剂。③采用振动器(可与灌注导管连在一起),将导管内的混凝土振出,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桩身的质量。

2.5埋导管

导管埋深过深,或因各种原因长时间不上下活动导管,造成混凝土初凝或假凝而抱裹住导管,或提管过猛,导管拉断或不慎钩住钢筋笼。预防方法: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在2~6m,最大不得超过6m,事先检查导管接头是否稳妥,提升导管不能过猛,并及时活动导管。

2.6钢筋笼上浮

导管在提升过程中挂住钢筋笼而上浮,混凝土和易性不好,灌注中途出事故,使混凝土初凝结成硬盖,阻力增大,混凝土向上拱抬钢筋笼;钢筋笼在孔口固定不牢。预防措施:放置钢筋笼时对准孔中心,在孔口牢固固定,提升导管时不可过猛;灌注混凝土时要抓紧时间;根据气温变化,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面上升到非通长的钢筋笼底时,要适当放慢灌注速度。

二、造价控制

本工程为端承桩,根据地质报告,灌注桩平均穿过填石层约1.5米后就能达到终孔的条件。在招投标时,因对桩基成孔过程中坍孔、漏浆及桩孔调偏考虑不充分,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对因补救上述现现象而产生的抛填片石及粘土土袋进行签证处理。考虑到桩机重新对回填的片石及粘土土袋进行冲孔和漏浆补浆工作内容目前无相应套定额可以套价。本着保公平合理,工程甲乙又方就填石按强松风化层成孔套用定额计算消耗,填土按松层成孔套用定额计算消耗。在结算时,双方者比较满意效果。

篇4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常见问题;技术要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日益增多,全国各城市都在大搞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投人逐渐加大。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也对房屋建筑地基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基不均匀、压缩性过大和软土地基的处理中都要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来增强土体的稳定性,保证建筑主体的施工。

1.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

1.1强夯法

该种地基处理技术是通过对地基表面施加一定的振冲力来夯实地表土层的办法,对于黏性土、砂性土和杂填土的施工效果较好,施工中可以采取分遍间歇夯击和连续夯击的办法。它具体是指利用重锤从高空落下的夯击力来夯实土体,加强土体的密实度,在提高地基强度的基础上降低土体的压缩性。强夯法具有施工简便和施工工期短的优点,同等成本下强夯法的加固效果较好,但同样该技术也存在震动大和噪声大的缺点,不适宜在房屋建筑比较密集的地区施工。

1.2排水固结法

该种地基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软粘土地基的处理,它可以将土体中的水有效的排除,土体在固结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的承载力,减少建筑主体施工中沉降的发生。排水固结法按照加压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的不同,可以分为电渗法、堆载顶压法、地下水位降低法以及真空预压法,其中电渗法是通过直流电场的作用来使地下的水位降低,提高土体的强度,地下降水法则是通过地下水位的降低来增加地基土的自重。排水固结法中的其他办法也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施工技术要点,施工单位要掌握各种技术的具体施工范围,合理使用地基处理技术。

1.3挤密法

该种地基处理技术可以分为振冲密实法、夯击碎石桩以及沉管砂石法,其中振冲密实法是主要的挤密施工办法,它利用专门机械产生的侧向挤压和水平振动作用来破坏土体的结构,增大孔隙水的压力,达到夯实地基的目的。此外,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还存在灌浆法、拌和法、加筋法以及置换法,这需要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采取合适的处理技术。

2.不良地基以及地基处理中的常见问题

2.1常见的不良地基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土体的软弱程度以及含水量不同,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基有软粘土、杂填土、充填土、膨胀土以及湿陷性黄土。其中软粘土土体强度的增长比较缓慢,地基的整体承载力比较低,具有流变性大、渗透性小和触变性大的特点,常用的软粘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搅拌法、置换法和预压法。杂填土主要是指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土,杂填土具有成分复杂、厚薄不均、性质各异和规律性差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沉降,需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来进行处理。充填土多集中于河漫滩和沿海滩涂,含水量较之一般的土体较大,土体一般呈流动状态,压缩性较高,必须要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来加强冲填土的强度。此外,膨胀土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土体容易发生胀缩,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需要降低或者是消除地基的湿陷。

2.2地基处理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地基的土体不同,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首先,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地基土体在自身以及外部的荷载下,土体的应力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地基的变形和不均匀的沉降。在地基沉降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建筑的整体结构就会遭到破坏,建筑的整体功能性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其次,稳定性以及强度问题。由于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很多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能应付建筑的整体荷载,在这种情况下地基就会发生整体的或者是局部的剪切破坏。再次,水量流失问题。建筑地基水力和渗漏量都有一定的允许值,在渗漏量超过允许的范围之后,土体就会发生管涌或水量流失,严重的会导致建筑的整体破坏。此外,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灾害还会使土壤地基发生震陷、失稳或液化,影响建筑的整体安全使用。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

3.1地基处理技术的选用

如上所述,我国具备多种地基处理技术,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也是不同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要结合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建筑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技术人员要结合设计人员来对施工的流程和施工的技术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在那个和考虑工期要求、建筑指标要求、机械设备来源以及工程费用,采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不仅要满足施工的要求,还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的成本花费,对各种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增强地基处理技术选用的合理性。在选用地基处理技术时,还要注意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2地基处理技术的设计

在选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之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则要根据地基的条件和地基的处理要求来设计地基处理的程序。设计人员需要对材料设备进行严格的筛选,对地基的处理方案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在各种方案的综合比较分析中确定最后的施工方案。此外,技术人员在施工方案确定之后还要进行小型的试验和补充的调查,确定地基处理的施工顺序。

3.3加强地基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地基和土体的条件不同,确定具体的地基处理方案之后,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对地基和土体进行工程勘察,为主体的施工提供详细的地基材料。技术人员还要根据地基条件和地基要求来确定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使用,在综合分析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地基处理。此外,在确定具体的地基处理技术和地基处理程序的基础上则要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对于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调试各种设备,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3.4处理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基处理的质量关系到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对地基处理技术的了解,帮助施工人员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技术标准、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监测工作,加强施工效果的检验。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房屋建筑,还需要做好事先的试验和检验工作,在施工完成之后进行设计计算,减少施工问题的存在,收集详细的信息资料,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更多的材料,最大程度的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质量。

4.结语

目前我国具有多种地基处理技术,技术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性质各有不同,施工单位要根据建筑的施工要求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来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加固地基的基础上取得最佳的地基处理效果。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加强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刚地基处理方法浅析[J],科学之友.2011(12)

[2]董爱飞.常用地基处理技术综述[J].建筑.2008(03)

篇5

【关键词】建筑 防雷接地 处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为代表的多功能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由于在具体的施工中,相对于施工单位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的不同,许多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给工程质量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在这里,本人根据近年来在施工中常见的建筑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联结时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谈几点感受。

1 常见的质量问题

⑴ 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焊接处理不光滑,常见的现象有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咬肉及焊缝高度不够的现象。也有焊渣处理不干净直接涂刷防腐漆以及直接利用对焊接的建筑物主筋作为引下线等现象。

⑵ 突出屋面的金属构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未按规定设置,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未与防雷接地引下线可靠连接,也有高出屋面避雷带的非金属物(如玻璃钢水箱、塑料通风管等超出防雷范围等。

⑶ 接地装置设置安装不合理,较常见的是测试

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装置未采用搭接焊或搭接长度不够,以及接地装置防腐不符合要求。

⑷ 等电位连接线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部分卫生间及有要求的部位漏做或联结不合理,建筑物等电位联结支线间采用串联联结等。

2 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

⑴ 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不够、管理力度不大、管理人员水平低。

⑵ 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

⑶ 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技术水平有限。

⑷ 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不够,同时对规范的理解不到位。

3 缺陷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3.1 对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焊接及防腐缺陷的处理

⑴ 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同时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在焊接施工中,要求做到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大的工序,更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⑵ 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0-2006)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执行避雷引下线的联结必须为搭接焊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坚决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

⑶ 钢制接地线的材质必须符合建筑电气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同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 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也不应小于5 m。同时还要符合其他规定,如:扁钢与扁钢搭接时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3面焊接。圆钢与圆钢搭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圆钢与扁钢搭接时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等等。

3.2 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金属构筑物未按规定设置防雷接地等缺陷的处理

⑴ 对建筑物屋面敷设的金属管道及安装的设备

要严格按照《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和验收,高出屋面的非金属构筑物(如高位玻璃钢水箱、塑料排气管等)要提请设计增加避雷针,并和屋面的避雷引下线做可靠的联结,同时建筑物的避雷针或防雷接地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⑵ 对突出屋面的各种管道、构筑物等要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即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必须和屋面的防雷专职系统做可靠的联结,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外的非金属构筑物则要求安装接闪器,同时应和屋面防雷装置做可靠的联结。

⑶ 明确责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施工

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3 对接地装置设置及安装不合理等缺陷的处理

⑴ 要求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的,必须在地面以上按照设计要求位置设置测试点。

⑵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坚决杜绝采用不合理的方法人为降低测试电阻的行为(如,在测试前对测试点洒水、添加规范中明令禁止的降阻材料等)。

⑶ 防雷接地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道时埋深,不应

⑷ 接地模块要垂直或水平就位不能倾斜,同时要注意与地面保持良好的接触性。

⑸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对埋入地下的接地极,要求施工人员做好除锈、防锈工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防腐施工,便可以有效地杜绝接地极腐蚀的问题。

3.4 建筑物等电位联结支线间处理及防治

⑴ 建筑物等电位连接线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是常见的现象,施工单位往往为了降低成本有意或无意地采用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的连接线及相关的配件,为此,首先要加强原材料的管理,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进场。

⑵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对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对等电位的设置要严格检查,以防漏设。

⑶ 总等电位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民用建筑内PE干线:电气装置中的接地母线:建筑物内的水管、燃气管、采暖和制冷管等,可以利用建筑物金属构件。

②总等电位联结导体的截面不应小于装置最大保护导体截面的一半,并且不应小于6 mm2,当联结导体采用铜导体时,其截面不应大于25 mm2。当为其他金属时,其截面应承载与25 mm2铜导体相当的载流量。

⑷ 辅助等电位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 辅助等电位应包括固定式设备的所有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外界可导电部分。

② 联结两个外露可导电部分的辅助等电位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该两个外露可导电部分的较小保护导体的截面。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性和适用性,更关系到其安全性。在建筑施工的整体阶段,无不涵盖了建筑电气的施工过程,从基础的防雷接地、结构的预埋预留再到装饰装修阶段的安装调试及系统运行,无不与建筑电气息息相关。做好建筑电气在施工中的各项细节工作,对有效地防止事故,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地基处理 岩土工程勘察 工作 关系

中图分类号:G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14-01

1 地基处理和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在建筑学中地基是指承载上层结构荷载的岩石或者是土层,足以看出加强建筑的地基处理会使整个建筑更加的牢固。对于地基的要求就是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大自然或者是人为的破坏,以免产生地基滑动的现象。岩土工程勘察指的是根据建造所需的条件对建筑场地的岩土、环境特征以及地质等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查明与评价,最终完成岩土工程勘察的编制工作,总体来说就是指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2 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的关系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项目中,关于地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是最主要的研究项目。在对地基的稳定性能进行评估的时候主要是采用地基失效验算方法,这样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设计师的设计依据,一旦出现地基变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基压缩变形现象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地基的均匀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后期工作的进行情况,对于地基均匀性的测量可以反映出地基深层的地质特性,如果选择的地基不均匀会给建筑造成不小的麻烦。

3 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长存问题

3.1 操作不规范

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对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常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耽误了后续工作的展开。操作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由于受到岩石勘察地区的限制,技术人员无法保证地基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再者就是操作人员只是加大了对重点区域的勘察力度,却忽略了一些非重点区域的勘察工作。这样做都会造成对所选地基的数据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建筑施工的全局。

3.2 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勘察工作开展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它是建筑工程可以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依然存在着准备工作没做好的现象,对建筑工程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准备工作没做好主要表现在施工相关材料准备不齐全、对勘察地形地貌不了解、对勘察地区的海拔高度了解不够,这会使得后期的勘察工作根本没办法正常运行,甚至是对勘察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小的威胁作用。

3.3 勘察报告不专业、勘察方法无创新

长期以来关于岩土工程的勘察手段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创新,勘察手段过于单一,严重制约着岩石工程勘察工作的发展。再有就是技术人员在撰写勘察报告的时候存在着报告内容不全面、报告问题不规范的现象,他们只是简单地罗列相关的数据,并没有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会直接导致在地基的设计问题上存在缺陷。

3.4 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不顺畅

现在的勘探过程依然是采用最主要的纸质媒介来传达信息,但是这样不但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还会使得各部门之间得不到及时的资源共享。如果各部门之间不就探测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很容易使测量的数据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样就会分析错地基的各项数据,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3.5 地基处理与岩土勘察工作脱节

现在勘察人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许多的岩土勘察人员根本没有设计地基的经历,导致地基人员对地形没有全新的认识。这种地基处理与岩土勘察工程分节的现象造成了勘察资源的大量浪费,降低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3.6 地基处理工作忽视了环境的影响作用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关于地基的设计与处理都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出现复杂地形与复杂天气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地分析,特别是对环境因素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将天气的影响作用降到最低。

4 处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4.1 加大对纲要的编写与审查力度

在以后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编写具体的纲要,要让勘察顺序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对相关的勘察纲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免出现报告结果不合理的现象,最大程度地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建筑项目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4.2 加大施工准备工作的监督力度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期保障,在以后的监察工作中要加大施工准备工作的监督力度,为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做最好的准备。

4.3 提高各线操作、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各线上的操作与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项目的最主要参与者,他们的业务水平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可以说,如果各线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都上升一个台阶的话,中国的建筑行业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4.4 做好部门间的沟通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团结协作,做好各项数据的交底工作,以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特别是地基处理与岩土勘察工作这两个环节是决不能分开来各自工作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们共同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

4.5 提高对施工区域的重视程度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度,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区域性所表现出的差异很大,因此在地基处理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与勘察技术。与此同时也要提高对施工区域以及周围区域环境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4.6 积极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

勘察单位要积极地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水平,要将眼光放长远,着眼世界、着眼未来。在岩土勘察的分析过程中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要多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加大计算机的使用力度将会使各项工作变得简单化、精准化。

5 结语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 所收集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对项目工程地基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合理性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在地基设计的前期,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不容忽视。它不仅能为地基设计提供必要的有效的依据, 同时还能够提供防治劣质工程地质环境的对策等。一般来说, 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 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 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规定,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而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合理的解决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景泉.浅谈某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3,(21):259-259.

篇7

>> 浅谈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浅谈数学微课的意义与设计制作 关于微课制作与应用于教学中的思考(1) 浅谈微课的制作原理和应用 北京市中小学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问题和建议 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 中学地理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医学遗传学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微课制作软教具的应用与实践 初中英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初中物理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研究 针灸治疗学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微课”制作与应用研究 浅谈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微课的制作及应用 讨论微课的制作和应用 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录制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选定好内容,并根据思路设计好PPT,制作各页面,设计好动画。这是制作微课最关键的环节。PPT画面的色彩搭配要合理,版面过渡自然流畅、美观漂亮。另外,就是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

录制完毕,还要注意美化处理,美化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制作简要的片头、片尾,这样的片头、片尾不宜太长,几秒即可。

2.补充语音旁白,完美地诠释微课要展示的主题。

3.视频的美化:清除噪音,添加淡入、淡出效果等。

篇8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对策研究 初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翻转课堂研究述评 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 基于传统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德汉口译翻转课堂模式研究 初中地理翻转课堂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思考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出纳实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5-22.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8).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5]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6]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7][10][1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8]Jonassen,D.,K.Peck & B.Wilson,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Prentice Hall,Inc.1999.

[9]Zhu,Z.T,Cross-Cultural Portability of Educational Software:A Communication-Oriented Approach.University of Twente,1996,P.9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