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8篇

时间:2023-07-18 09:35: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篇1

1全媒体时代与科技信息交流

1.1全媒体时代的概念

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最早产生于传媒业的实践领域,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化产物。作为一个新事物,全媒体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网页、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最终实现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融合接收,以达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体内容的目的[3]。全媒体虽然是传播学领域的术语,但社会媒体的演进直接影响科技交流的实现,因此科技信息工作者对全媒体时代的关注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

1.2全媒体时代科技信息交流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科技信息交流的特征主要包括信息载体多样化、出版形式多元化、社交移动本地化等。信息载体多样化是指信息的载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网络、手机等传播工具;出版形式多元化指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出版格局,新媒体的兴起与自媒体的盛行将信息出版带入多元化发展的新天地;社交移动本地化的说法来源于SoLoMo概念,即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SoLoMo概念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被公认为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4]。

1.3全媒体时代对科技信息检索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对科技信息检索的影响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信息检索技术多样,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载体的发展带来更为多样的检索技术;二是多媒体信息在科技信息检索内容中的比重日渐加大;三是信息检索工具更加专业,面对日益增多的信息类型,专业化检索工具也随之出现,如专业化的Blog搜索引擎等;四是用户信息要求提高,全媒体时代的用户希望从最方便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五是检索教育需求增强,全媒体时代检索技术的多样性和便捷性的增强,并没有减轻信息过剩的压力,用户通过接受信息检索教育提高信息技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全媒体时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内涵

2.1传统信息素养教育

医学文检教学是实施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多年来,文检教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指导性原则是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董事会于2000年1月18日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其具体内容包括信息素养的五大标准[5]: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需要的信息;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然后把挑选的信息融合到其知识库和价值体系;不管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团体的成员,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利用信息实现特定的目的;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地获取信息。对于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而言,另外一个重要教学指南是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核心委员会(IIME)颁布的《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这一指南从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出对医学毕业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6]。

2.2视觉信息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信息类型的增多,特别是视觉类信息的普遍应用,对医学生获取、理解、分析、评价与利用视觉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难以适应全媒体环境的教育需求的形势下,2011年10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了《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ACRLVisual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7],作为大学视觉素养教育教学设计的指南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根据《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视觉素养是一组能力,具有视觉素养的个人能够有效地发现、解释、评价、使用并创建图像与视觉媒体。视觉素养技能让学习者在制作与使用视觉材料时,具有理解和分析语境、文化、道德、审美与智力等元素的技术能力。具有视觉素养的人既是视觉媒体的批判性使用者,也是可共享的知识和文化整体的合格贡献者。”《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同时认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背景下,有视觉素养的人应具备决定所需视觉材料的种类与范围的能力,有效发现与获取所需要图像与视觉媒体的能力,解释与分析图像与视觉媒体的含义的能力,评价图像及其来源的能力,有效运用图像及视觉媒体的能力,设计与创作有意义的图像与视觉媒体的能力,创作与运用图像与视觉媒体同时了解所涉及的道德、法律、社会与经济范畴及合理获得与利用视觉材料的能力。

2.3媒介信息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概念来自于英文“medialiteracy”,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具体指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媒介素养是对人们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8]。从媒介素养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对于医学生在全媒体时代学习与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4移动信息素养教育

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是全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化与平民化极大地影响了医学生信息获取与利用的方式,也对以提高医学生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学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电子格式与数字版权管理、内容获取、内容管理、新式搜索方式(如语音搜索、视觉搜索、情景搜索、条码与二维码扫描以及增强现实)等[9]。还有学者总结了利用移动设备传递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资源的几种方式,包括移动网站、音频导航、短信咨询录屏视频、个人应答系统、二维码及推特等,并呼吁从业者采用移动设备开展信息素养教育[10]。有学者说,“移动信息素养教育是未来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方向”[11]。

3全媒体时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新策略

3.1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更新教学模式

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实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广泛性,解决选修课程人数有限、学生的受益面不广、无法兼顾各个专业、与某些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检索与利用问题的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在实践中根据专业课教师的需求与课程特点的需要,提出医学文检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嵌入式教学[12]。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不再受文检选修课的局限,而是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提高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二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改变了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方式,利用简短的教学视频在课下向学生传递新知识[13-14],而在课堂上开展协作学习、实践练习等主题学习活动。实践发现,简短视频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是实现翻转课堂的理想模式。首先,教学视频课件与课程管理平台相结合开创了医学文检教学混合式学习新形式,融合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课堂学习的优点。以往国内医学文检教学对于课程管理平台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学生作业提交、课件下载、问题咨询等方面,仅仅发挥了平台的内容存储与教学管理的作用。而视频课件的加入及学生课下学习过程中利用课程管理平台讨论板等交流功能的增多,将推动医学文检混合式学习的实现。其次,利用课程管理平台的测试功能,有助于实现医学文检翻转课堂课下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跟踪统计等功能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了课下学习的教学效果。

3.2以全媒体检索需要为指引增加教育内容

从提高医学生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信息素养教育中可以增加以下4个方面内容。

3.2.1图像资源的检索

有效地检索与获取图像信息是视觉材料创作与利用的基础。在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对于图像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图像检索却是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文检教师对图像资源的检索这一教学内容比较熟悉,实现起来并不困难。

3.2.2图像的分析与评价

对一份视觉材料的内容给予客观的评价,读懂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是全媒体时代的重要技能,也是提高视觉素养的重要训练方式。在视觉素养教学活动中,以某一图像为对象,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相关元素,图像的背景、年代,主要人物,现场环境,来源等,可以实现视觉素养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

3.2.3信息可视化

表达信息可视化指将原来用文本表达的信息,利用某种工具实现图像化显示,从而增强信息表达的效果。在视觉素养教育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采用可视化工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视觉材料的识别与运用能力。如可以运用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展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利用CiteSpace软件开展信息分析等。

3.2.4移动信息搜索技术

移动信息搜索技术包括数据库的WAP网站及APP的使用方法,如何利用移动新媒体工具(如微信等)进行交流,以及移动环境下的地图搜索、语音搜索、视觉搜索技术等。其主要教学目标是教育学生如何从移动设备上获取信息,帮助学生学习智能手机上的信息组织方法与混搭应用开发。

3.3将提高全媒体展示能力引入教学设计

信息展示能力是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特别强调了对医学生信息展示能力的开发,主要通过课程小组PPT演示和学术海报展示两种途径实现。小组PPT演示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就某一选题开展文献检索,并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本组检索成果以及检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等。后来发现PPT小组展示存在一些弊端,如小组成员的“搭便车”,将台上展示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不利于学生平时交流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学术海报(postersession)展示的教学设计。海报展示是常见的学术信息交流方式,也是学术会议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展示能力及科研能力具有独特的意义。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为抛弃传统考试的形式,最终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海报展示;创设学术会议展示的情境,小组成员轮流作为展示者与评价者,自由交互,即时反馈;考核分数由教师与参评者课后协商决定。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应用于教学的海报展示能够促进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交流技能,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15]。

4结语

篇2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工作人员;培训技巧;策略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35

本文主要从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来探讨关于工作人员如何更好地适应这种环境,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技能,以及对于自己信息素养的提升,在自我的社交礼仪的技巧,业务技能的学习,创新意识和观念的培养,以及健全的评价机制方面,都需要我们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做出新的举措,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的提出首先是作为一种生活性的全媒体,称其为“全媒体”,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多种传播手段和工具,其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所接受的媒体介质不同,提供给人类不同的需求,来满足人们对于听觉,视觉上的各种感受,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以及最佳的传播效果。在新闻传播,远程教育等领域广泛渗入和涉及。

全媒体时代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弥补了很多媒体的不足,通过动静结合,深浅互补的方式,实现全时在线,及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等功能,在其自身特点的影响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媒体时代具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包括传播,采编,运营。全媒体的传播是以全媒体的渠道进行信息和内容的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全媒体的采编是针对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征,对信息加以重新的整合,提供给不同的受众群众信息,全媒体的运营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将这种服务变成商业化的模式,实现流通。

全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余地,全媒体在传媒业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将会制定一系列的战略,聚众化平台上的分众化营销,通过产业的建立完成传播的手段,为企业提供营销管理整合服务,为用户提供生活消费集成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媒体的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2 全媒体时代下进行人员培训的重要意义

全媒体时代代替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是对在传统媒体上的新的改变,全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形式,强调多种媒介形式的有机融合,在这样的发展方向下,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职业岗位,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媒体发展的有效策略,就是打造兼容开放的全媒体的平台,通过对人员的培训,完成这一目标,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共享信息的同时,工作人员经过整合信息和参与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达到了综合发展的效果,同时又能够将这种能力扩展回我们的工作之中,促进全媒体更好的进行发展。

全媒体由于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在各行各业都能参与进来,通过对人员的技术培训,形成各行各业的专业化人才,为自己本行业做出极大的贡献,同时,对于信息的学习和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受众的快速浏览,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为全媒体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之处。全媒体时代下的人员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更新工作人员的技能,提高我们工作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团结合作的意识,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改善我们的运营模式,使之更加人性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培养更多的全能型综合性人才,许多专业领域的技术需要更加尖端科技的人才,我们只有培训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于人才的培训,我们必须有建设性的指导方针,新闻媒体本身就与社会各个领域有所接触,所以也会带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于各个领域的人才,我们全媒体时代下的人才也是一种典范和标榜作用,因此,全媒体时代下人员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们在这种意义的指导下,也会制定更多的策略和创新思想完成我们的人才培训。

3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人员培训的技巧

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对我们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新型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广阔的信息完善自己本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各行业的尖端人才,以下就举例说明一些各行业的人员培训的技巧。

3.1 注重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的影响因素。他们对于知识的收集和更新,有着更加敏感的态度,通过不断的接受新鲜事物,并通过自我的判断进行更新,以新的方式来满足进行学习的人的不同需求。而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工作人员来说,要具备新闻人的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说湖南广播电视台就通过创建电视湘军特色文化的激励制度进行了创新,成为行业的典范,在这种特色文化的影响下,注重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才能达到我们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3.2 知识整合能力的要求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对于信息的收集和新闻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解读,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消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其进行信息的筛选,从而找出具有价值的消息,在进行给公众的传播,改变我们传统的人文管理,消除传统的体制对我们的工作者的影响,设置一定的激励目标,湖南电视台就进行了一定的团队建设,栏目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建设等目标,通过参与和反馈,形成更好的对于知识整合能力的要求,实现一定的目标,完成高度的建设。在实际的管理和执行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调控机制。

3.3 建立一定的绩效考核体系

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新闻传播能力,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是依靠速度进行的,新闻传播的速度决定了我们新闻的影响力,新闻的影响力是我们传媒业竞争的手段之一,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就要培养自己在抓住消息转变成新闻时的时间和效率,紧跟潮流,抓住新闻的吸引力,多角度的进行思考,而这是关乎我们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湖南广播电视台就将具体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管理中的决策结合起来,科学的进行绩效考核,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标准,同时设立一定的考核手段和考核人员促进我们考核制度的完成。在江苏广电中就采取基础员工采用传统的主管考核,中层管理人员就主要采用目标责任制度,阶段性的绩效考核和长期绩效考核进行方案中的综合使用。

3.4 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和福利体系

合理的设计我们薪酬制度的各种要素,湖南广播电视台就主要采用的是公平,竞争,激励,经济,合法。建立以激励为特征的福利体系,由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公司制管理转变,满足员工对于我们福利层次化的需求,实施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多样化和福利套餐组合供员工选择,使每个员工的福利保障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原则,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科学的薪酬和福利体系,这种特殊性的岗位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按照考核下来的分数进行奖金的发放,达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和福利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励我们的员工燃烧工作热情,有计划的发展我们的人才,进行重点性的培养,完成我们的人员培训。

3.5 加大实践平台的建立

全媒体时代的背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自我的竞争能力除了要提高自己的实力和知识之外,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广西电视台就在收集了民意的情况下,打造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通过实施一定的外派培训项目,参加各种实施活动,同时扩大我台的内部培训面,增强我们的培训内容,在各方面的提升促进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依靠我们内部的师资力量与单位的政策紧密的结合,与高校进行相应的合作,学校要建立基本的实践基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理解理论和现实的差别,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学会沟通和团结,我们不仅能够在专业的平台中学习到一线的知识和处理事情的手段和方法,减少了我们到岗位之后熟悉的时间,能够尽快的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实习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相关的用人单位来说,这种实习性的对于人才的培养,能够节约人才的成本,同时又能够把握人才到自己的单位当中,为自己获得了更好的效益。总之,加大实践平台的建立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是一个人才培训的最有效的实践方法。

3.6 更新教学理念与自身素质

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的培训不仅关乎人才的本身,而且也与培训人才的人有紧密的联系。作为一类教师,我们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潮流,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手段进行人才的培养,在这种直接作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本身就要有十分充足的实力能够指导我们的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融合自己的具体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改善,我们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招聘优秀的人才,充实我们的教育力量,通过员工的优秀招聘和人才的引进,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为主,以特殊人才引进和面向高校专项招聘为辅,完成我们的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升。

篇3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媒介;动画创作

1研究对象———动画的概念界定

动画作为叙事性艺术产品,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动画的应用领域和播放平台也在不断扩展。对于动画的概念界定问题涉及到了动画本体研究的范畴,对此,目前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在此不做一一赘述,只界定本文所述对象的既定范围概念。本文要论述的动画界定在传统的叙事动画之内,且区分于非虚构类的动画即动画纪录片,集中论述虚构类叙事动画的创作与发展。论述过程中会按照屏幕的具体区分来探讨不同媒介载体的特性对动画创作的影响,以期为当前媒介环境下动画的发展提供扎实有效的叙事和营销策略。

2动画的历史分期及对应的媒介载体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2.1历史分期和媒体革命:《世界动画史》一书中卡瓦梅耶将动画按照时间线分成了四个分期:实验时期、影院时期、电视时期和数字时期。这是同上及时的媒体革命息息相关的。自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的艺术活动就日益受到奠基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媒介技术发展状况的制约。首先是印刷技术在19世纪末的完善,使得以语言为媒介的理性知识的传播和文学的发展如虎添翼,与此同时,摄影技术和电影艺术也在积聚力量并完善自己的技巧,它们在20世纪前半叶达到了自己的巅峰水平,使人类从此步入成熟的机械复制艺术时代;紧接着,随着20世纪中期电视传播的兴盛和20世纪下半叶至世纪末以电脑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媒介技术的崛起和弥漫于全世界,人类社会转而迅速地过渡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人类的文化艺术在此期间也急剧地完成了“视觉转向”。①2.2媒介载体对动画特性的影响:叙事与媒介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上任何一种新传播媒介出现后,都很快就被运用到叙事行为当中,这成为叙事文化发展的一种推动性力量。②不同的历史分期,不同的传播媒介,随之对应的动画的叙事、风格与形式也各不相同。在时间线的历史分期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将动画史按照其播放媒介或者称“媒介载体”的历史流变来划分,这也就是“四屏”的由来:(影院)银幕、(电视)荧屏、电脑屏、移动终端屏。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故事,媒介载体的特征决定了叙事方式的选择。③动画是一门需要技术去实现的艺术,动画的发展史亦可显示为动画技术的发展史,技术对于动画影片制作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管是哪个时期,无论我们创作什么样的故事,无论影片是何种形式,最终都是要靠某种媒介载体传播开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甚至是说由此获得商业利润和文化传播与渗透,提高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2.2.1影院时期:1937年伴随着迪斯尼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的问世,动画史也随即掀开了影院时期的帷幕,从此动画不再是真人电影开映前的甜品。这一时期银幕动画的特点:时长较固定一般在80分钟左右,浓缩剧情;主题宏大,题材丰富多彩;结构模式化、强烈的戏剧冲突;叙事方法一气呵成;精雕细琢的画面品质,高流畅度;造型偏立体化;声音工艺要求严格;制作周期长;远景、全景和中景景别使用率比较高,着重于制造壮观的视觉效果。这些特性均是由于观影环境和媒介载体———银幕所决定的。2.2.2电视时期:20世纪中期,随着电视机的发明与普及,动画也开拓了它崭新的创作和传播方式,进入电视时期,对比影院动画来讲,电视动画很鲜明的特点便是制作工艺的简化,角色造型平面化;背景更是简化到利用单线平涂的方式;动作设计不再追求高流畅度,出现了停格的概念。电视动画采用分集播映的方式,总时长不定,每集时长大概在20分钟;主题日常化;造型平面化;画面质量、动作流畅度、声音工艺的要求相对宽松;制作周期短;相对于影院动画的“造视”,电视动画更偏重于故事叙述,主题开始转向现实的日常生活,而这种家庭式的短剧也正好迎合了电视动画的观影环境:家中。一家人茶余饭后不用出门、不用花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一集幽默有趣的动画片是既经济又惬意的休闲方式。2.2.3数字时期:进入数字时期,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动画的创作具有深刻影响,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更是让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状,动画的传播载体除了影院的银幕、家庭的电视屏外,又增添了基于互联网的电脑屏和各种中小型移动终端(如ipad、手机)屏。动画电影各方要求高;而电视又带有行政色彩,受限多;那么网络动画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制作全民化、传播和互动的及时性,以及碎片化、个人化的特点让网络动画成为发展成人动画、诉说当下话语的有利土壤。

3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动画如何发展

3.1媒介生态环境: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由于数字媒介技术不断演化发展而出现的媒介融合态势的全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推动着媒介和人类以及社会文化关系的演变发展。媒介生态学研究学者莱文森在其媒介进化论的理论中曾撰文《玩具、镜子和艺术:技术文化之变迁》,文章提出他的原创理论之一—技术演化的三个阶段理论:玩具———镜子———艺术,而媒介后续的发展逐渐呈人性化趋势。综合来说媒介发展的总的趋势便有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以及人性化。此外,不同于以往的生态环境和传播方式,全媒体时代拥有其自身的特征: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多媒体化、全民化、受众自主性高、时间碎片化等。那么动画应如何顺应该趋势,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征在媒介化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3.2动画发展策略3.2.1针对总趋势和媒介生态特征: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国产动画又该如何发展?媒介融合和全媒体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受众的自主选择性更高,让不少业界人士坚信要做到“内容为王”才是根本。但是除了在内容上下功夫外,还要做好营销。真正地将作品传播给受众才是硬道理。那么就要做好规划、利用好互联网思维。除了内容的升华,传播手段,还应特别重视品牌的建设与推广的问题。全媒体时代,动画片说什么、怎么说、如何传播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动画片的创作来说,要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就应当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即用户思维,从受众角度考虑,将用户思维融入到创作过程中。3.2.2针对具体媒介载体: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动画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动画逐渐细分化。针对各个屏幕特点和受众需求等因素的不同,动画向“大”“小”两极化发展,并且针对性更强,区别更加明显。“大”主要是指影院动画电影的大发展:IMAX、4D甚至5D的发展趋势,高投入、高炫技、视觉奇观。而“小”相对来说是针对新媒体———移动终端而谈:屏幕更小、随时性、移动性、个体化、可触化、碎片化。笔者认为媒体形式不断发展,面对不同的影像载体,应从最初的策划环节就开始针对具体播放媒体的特征而设计制作相应特性的动画。这就要求动画在最初规划设计环节便要考虑到播放媒介平台的需求,根据不同播放媒体的不同特性便使创作的作品有其各自的制作工艺、叙事模式和美学特征。比如,区别于巨大银幕所特有的奇观,针对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呼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碎片化需求,在“微转身”过程中应注意到:时间短、体量小,内容简易明确,有针对性地小众化,话题当下性。

4总结

在如今这样一个“读屏”的时代,我们应当关注到屏幕的变迁对动画创作的影响,以引导动画的创作与发展。每一次屏幕的革新并不会导致传统屏幕的消失,只是在其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播放媒介和传播方式。但是这个新兴的播放媒介对动画创作的影响程度也日益增强和显现。笔者认为,如何在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中,结合好技艺之关系,关注到媒介载体和受众的影响因子,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叙事策略和营销策略是国产动画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作者:姜喜艳 单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注释

①董春晓.艺术的命运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7

②米高峰,王少雄.国产动画电影的跨媒介叙事方法与策略[J].传媒,2014

③李显杰.“跨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叙事二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第15卷第6期

参考文献:

[1]聂欣如.动画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6

[2]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常虹.动漫与媒体艺术—艺术动画[M].浙字I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

[1]胡兵.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 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 全媒体理念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属于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本身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突出特点。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媒体间相互融合互动,新闻制作与传播的方式与理念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也需要与时俱变。

一、媒介融合语境下全媒体新闻采访理念建构的背景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的媒介结合,最终组成一种非传统的、复合型的媒介共同体。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的两个层面。一是信息渠道的融合,即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原本各自独立的信息采集者的融合,具有兼容与包容性。二是媒体传播终端的融合,即传播平台的多元化,最终生产出不同媒介形式的信息产品。在这种融合的模式下,新闻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同的媒体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①,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相较于传统媒体,融媒体背景下要求的新闻人才需要熟悉不同媒介环境,具备跨媒体采访能力,成为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以往媒体都是‘单介质’记者,即电视记者、广播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等,而在‘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物理割裂被打破,不同媒体通过生产流程再造,实现资源重整。②这种融合人才既需要熟悉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流程与方式,又需要具备新媒体运行理念与技术操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跨媒体新闻采访能力,才能适应一次采集、多媒体故事讲述、多媒介渠道的融合新闻生产流程。”③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的主要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按照教材中不同媒介形式的采访分章节讲授,即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采访技巧与方法。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问题在于:理论内容过多,学生实践环节没有跟上课程理论步伐;教师还是课堂的绝对主体,交互性、参与性、自主性不明显;课程内容未根据融媒体时代特点进行调整,全媒体特征没有体现;未从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出发,很多特色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因此,民族院校的新闻采访课程需要首先从教学理念做出变革,让学生从单一型向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以顺应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需要。

二、全媒体理念建构:“大采访”理念思维下的“分”与“合”

在融媒体时代,我们需要建立“大新闻”与“大采访”的理念。一方面,需要强调不同媒体的特征与优势,使学生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跨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并非对不同类型媒介新闻采访技巧的简单相加,而力求解决跨媒体之间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有效转化问题,追求媒介的融合与互补。” ④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N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⑤这其实是“分”与“合”的一种辩证统一思维。它既需要在讲授时强调各种媒体的优势与差异化,注重学生某一特定领域能力的培养;又需要让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增强对不同媒体技术平台的融会贯通与整合互补的技巧。

这种“合”的理念还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合”,打通课程之间的关联。如相关专业之间打通,学生通过组团队、完成大作业的方式锻炼自己成为多面手:能写、能摄影摄像、能做后期编辑、能做网站、能出境采访等等。二是在教学中需要渗透进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容,搭建学科之间的桥梁。新闻学本身涉及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等众多领域,在讲授时不能仅局限于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需要将更多其他相关人文学科内容引入。因此需要提升学生新闻专业素养、分析与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理论修养。

三、全媒体理念下“融合新闻采访报道”多元化实践模式

《新闻采访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我们在教学中逐步开发完善了“老师讲授――学生讨论――拓展研究――实践训练”的互动授课模式。通过学生讨论、分组设计、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实地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为“课堂――课外――校外”三位一体的建设框架,建构了“融合新闻采访报道”的多元化实践模式。

(一)案例、团队、情境:课堂全媒体教学的构成形式

在新闻采访学的课堂,我们采取分小组的团队教学方式,选择热点新闻事件展开相关练习。第一步,确定选题。如我们已经做过的“美国大选事件”“韩国总统梨花门事件”“双十一购物节现象”“校园网贷现象”“小黄车校园”“大学生微商”等选题。第二步,将学生划分为“平面媒体组”“广播电视组”“网络媒体组”等并做出采访策划。确定采访对象、采访方式,撰写采访提纲,设计调查采访路径等。第三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进入模拟环境,教师模拟示范、学生模拟操作。之后学生自己总结、互评,教师进行指导。第四步,观摩名记者、名栏目对此事件的采访报道,分析对比,找到不足,汇报交流。

(二)引导、分享、自创:课外社交媒体教学的三个维度

将社交媒体融入《新闻采访学》的课程改革,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QQ教学群、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等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置议题,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情境,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听课。同时学生可以从中寻找新闻线索与采访对象,并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资料。这是利用社交媒体的第一个维度。第二维度可以建立专门的《新闻采访学》课程网站分享资源,内容可包括自学知识、先修课程、学科拓展、案例展示、交流互动、作品观摩等。同时通过Facebook小组、Twitter账户等教学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社交平台作为自己实践成果的发表阵地。在学生采访实践中,通过社交软件以图文、视频形式进行直播,上传至相关视频网站。教师可实时监控学生实践的进度,了解其参与程度及理论知识转化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三维度,指导学生制作手机报、电子杂志、网络专题、微信公众号等,打造融媒体新闻采访的实践平台,将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如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建立的自媒体公众号“媒妁之言”,在学生中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新闻采写编评的业务能力,以及版面编排、网页设计、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等。

(三)民族性、联动性、地域性:校外实践的关键因素

1.民族性:熟悉民族地区新闻规律,讲好民族地区中国故事

民族地区急需掌握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等特殊素质的新闻人才。因此,新闻课程理念改革也需要探索其本土化特色。我们新闻采访课程的校外实践注重结合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熟悉民族地区新闻采访的特殊规律,学会讲好民族地区的中国故事。

民族院校在处理《新闻采访学》课外实践性教学时,更应突出其民族性。选择实践的地点、采访对象、采访主题的确立等都可结合具体的民族性做设计与安排。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甘肃临夏地区伊斯兰文化和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确定选题为当地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情况、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在现代化教育中保留自身民族特性、探索现代媒介技术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等。学生在采访的同时教师采取辅助教学法,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之后学生进行总结,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交流,反思得失。通过采访调查,学生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手段和方式变更,理解了现代媒介如何促进宗教文化继承与传播。

2.联动性:综合不同专业与课程,培养融合新闻人才

除了新闻专业外,《新闻采访学》课程在很多高校的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专业中也均有开设。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实践时充分发挥各自的R涤攀疲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体会“全媒体”人才素质的要求。实践的成果分别以纪录片、摄影、人物专访、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评论、旅游宣传片、广告策划案等不同形式展现,既有影视资料,也有文字内容,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网页展示。这种联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在实践教学团队成员是由学院不同专业学生构成,这种结构有助于相互间的学习;另一方面,这种实践已经突破了《新闻采访学》一门课程,与其相关的采写编评的课程、广播电视的课程、摄录制作的课程等内容学生都得到了具体的实践。因此,实践最终的成果也是打通各门课程、各个专业的“大作业”成果展示,而这也正是融媒体背景下对综合性人才的最好锻炼机会。

3.地域性: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实践活动的地点与主题除考虑民族性外,还可以考虑地域性特征。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采访学》课程的实践注重梳理、挖掘甘肃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落脚点放在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并利用全媒体报道平台进行展示。2016年为纪念《中国的西北角》正式出版80周年暨中国工农胜利80周年,西北民族大学还与四川大学共同组织了“滚滚长江,致敬!――‘重走范长江之路’大型新闻教育实践活动”。在四川大学师生完成四川段的新闻实践活动之后,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接力甘肃段,奔赴临潭县、卓尼县,追寻范长江先生在甘肃留下的足迹,以真实的田野经历和实际行动,探索新闻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是《新闻采访学》课程校外实践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新闻学子实地走访过程中,通过网络展示行程中的风土人情,交流采访心得,分享精彩故事,增强了互动性与参与性。

四、结语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一方面需要紧跟新闻事业的发展,适应数字时代的新闻教育变革;另一方面又需要有针对性与特殊性,以利于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新闻事业。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也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我们应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建构全媒体人才培养思维理念,以培养跨媒体、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注释:

{1}郭菁.探讨网络融合新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商情,2012(28).

{2}王如一.“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科教文汇,2013(03).

{3}{4}苗伟、王兆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新闻知识,2013(08).

{5}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4).

篇5

一、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

(一)全民共同参与

在传统的媒体形式下,信息传播渠道基本包括电视、报纸和广播。话语权被牢牢掌握在媒体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相继出现,当今社会的传播媒介变得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渠道霸权”逐渐转变为“渠道过剩”。这使得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信息传播的平台也更加开放,传播形式更加多样,越来越多的平民大众成为信息者,他们运用更加便捷的传播方式行使自身的话语权。

(二)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移动传媒、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为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渠道。与之相对应的,全媒体时代随之到来,这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烈冲击,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鲜明的多样化特点。传统模式下那种固定地点、固定时间、你播我看的单向传播形式逐渐被打破,人们在任意地点和时间都可以随意接收信息。显然,在全媒体背景下受众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权利,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逐渐减小。

(三)受众细分化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播不仅呈现出小众化特点,还逐渐形成分众化。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用户逐渐攀升,媒体的不断变革,为受众的细分化提供了可能。同时,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使得节目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受众的选择范围也逐渐加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节目的参与者、制作者,节目形态、内容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二、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的适配性思考

(一)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

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在播音主持教学过程中组织关于“媒介素养”的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媒的了解与认知,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既可以邀请校园外的媒体从业人员,也可以聘请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学人员。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信息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根据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这主要是指,指导学生透过新闻报道的表面信息,主动分析新闻事件背后隐含的内容,并对之进行深入思考。此外,高校还可以运用校园内的报社、广播、电视台等平台,让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相关的工作程序,进一步增强其对媒体的了解,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媒介素养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主体意识。

(二)革新考核方式

首先,应当考察学生对新闻时事、文学知识和社会常识的掌握情况。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坚实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社会常识,当然,还应当及时关注国内外的新闻时事,只有这样,才能增添主持内容的丰富性。其次,应当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广度与深度。例如,可以采用即兴评述的方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分析题目、确定主题、搜集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构思评述框架,进而展开条理化论述。当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评述表现出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尽量避免空洞或肤浅,应当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再次,还应当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这要求学生可以将思考到的内容系统化,逐步剔除与主旨无关的信息,并且将核心内容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固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能够将思考的内容得体、流畅地表述出来。因此,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即兴表述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还应当重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程度。教师可以将一种说法或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至于这种信息是否正确、是否正常,则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辨别能力来决定。这种考核形式可以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各种媒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不断提升自身的判断能力。

篇6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在“传统教学的伪革新”、“教师团队教学能力有限”、“过度依赖全媒体硬件”、“全媒体与实训教学的结合度低”等问题,应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实训

全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媒体的有机整合。近年来,以数字产业为技术支撑的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产生的媒介融合效应,加速了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进程,也提高了对创意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型要求。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针对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并以创新的教学方式迎合媒介融合趋势下对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快了改革步伐。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近年来,为了培育实践性强,动手能力更高的职业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不断革新教育模式,特别是在实训教学领域。实训课程改革正全面对接全媒体时代的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全媒体综合实训教育模式作为一种顺应时展的新兴教育模式已逐渐被我国各大高等职业院校所积极采纳,但是在规模、质量、专业上发展不平衡,但在一定意义上,其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受到职业教育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一直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与改革的意义

新常态下的经济业态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展现了新的格局。目前,培养实践能力高、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通过影像、声音等多种表现方式,生动形象的传达教学信息,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能够更好的对其专业知识进行了解,进一步掌握实践技能,能为提升就业能力储备扎实的技能基础,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具体来讲:

(一)与传统教学方式互补

传统教学模式在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今天已逐渐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能生动立体的向学生展示专业操作技能、充分展现细微结构原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比有着极大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操作一直以来都是一大短板,导致学生从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不能较好的运用到实践工作领域。全媒体教学能很好的对这一短板进行补充。通过声像、影像等全方位媒体模式的参与,将知识体系立体的呈现给学生,将复杂的机理生动形象的做出展示。这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欲,更能契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特点。

(二)专业技能针对性强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不仅可以提供职业所需的专项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既可以在实践层面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高效率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是顺应时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不受时间、空间所影响

传统的实训课程多受实践和空间格局的限制,实训课程难度往往较高、机理往往较为复杂,对空间场地要求较高,可重复性差。但是全媒体实训教学模式克服了这些缺点,对空间场地要求较低、可重复性高,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实训课程的开展,同时也节约了实训课程的成本。学生可以反复的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学习、训练。这也实现了教师的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让学生可以不断重复温习教师的教学课程,完成对实践工作每一步骤的良好掌握。通过合理高效的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四)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

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以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学资源,同时让教师减少了教课过程中对知识点的重复,更好从操作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当然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存在很多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各高等职业院校因资源基础、专业特色等原因,在规模和质量上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具体表现有:

(一)传统教学的伪革新

长久以来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各高等职业院校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许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开发与实践过程中,一般会认为借助先进的电子科技、通过各类全媒体软件进行教学便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结果只是将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演变成一种全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假借了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外衣,其实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模式与传统教学之间并没有出现任何差异,只是单纯地将板书转移到全媒体综合实训的硬件建设中。学习过程中注重的点仍旧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所谓的新型模式仍旧是理论知识的“灌输”。

(二)教师团队实训教学能力存在短板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师团队的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全媒体教学能力良莠不齐,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一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在本行业的实践经验,或行业实践经验相对陈旧,对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与改良掌握不够,一部分老师虽然有行业经验,但缺乏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缺乏教育技巧,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无法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在课后只能通过重返书本进行死记硬背,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优势未能得到真正发挥。

(三)对全媒体硬件建设的过度依赖

在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改革中,往往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许多教师接触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后,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棒子打死”,过分追求“先进的教育模式”,导致课程流产,课改失败。比如,将可以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处理的问题、将不适用于全媒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强行的融入到全媒体实训教学过程中。导致内容十分繁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降低。

(四)全媒体与实训教学的结合度低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训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工作技能重要方式,也是高等职业教学的重点。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是全媒体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统一,然而在我国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中全媒体与实训教学的结合程度仍不够紧密,甚至呈现分离状态。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对于实训的硬件需求各不相同,其与全媒体硬件的结合也各不相同,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进行结合分析。然而在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并没有把较大的资金比重应用于新型全媒体实训教育模式当中去,而是在原有的实训空间基础上进行强行融合,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形成一种资源的浪费。

三、高职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的建议

(一)采取新、旧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在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建设过程中,既不能单纯否定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不能过于吹捧新型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专项型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职业能力的培训,而不是教育模式的过分追求,不能为了追求“先进”而应用新型教育模式,而要始终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改革。所以要将新、旧两种教育模式加以融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最高效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训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开展教师团队实训教学专项能力培训

在借助于先进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关键还是在教师团队,对教师团队的操作与施教水平依赖性很大。只有当教师能熟练的应用与融合各类软件,了解全媒体的各类优缺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出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功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团队的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能力培训。应拟定具体的学习方案,在年龄层次、专业分布、理论储备与行业实践等方面实现师资上的优势配比。

(三)提升综合实训资源的利用率

近几年以来,高等职业院校在全媒体综合实训上投入较大,但部分院校利用率偏低。这与师资缺乏、资金短缺存在一定联系。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应以提升综合实训条件利用率为目标,广泛开展调研,对接专业群发展,在实训条件整体规划、专业发展对接、现有资源利用与整合、核心技能与辅助技能区分投资等方面着手,逐步发展与完善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让综合实训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两翼之一,在现实可能基础上发挥其作用,避免资源重复投资、搁置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四、结语

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已经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全方位、立体的学习平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事实上,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化解产业需求与中低端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矛盾,解决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践教学的各类难题,探讨学校与媒体,教学与生产的互动模式与发展可能,如何发挥实训基地建设与运用的带动和汇聚作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更好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找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大任务。在今后,应继续加大对于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配置比例,培养教师团队对于全媒体综合实训的教学与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全媒体综合实训教育的全方位优势,让高职学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素养,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王杰恩,王友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253.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6.

[4]仵自连.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回顾与展望[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0.

[5]赵军.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0.

[6]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篇7

关键词:高校学报;全媒体;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14-02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对于这句话笔者的理解是,在一些过程当中我们会经历比较守旧的传统。对高校学报出版来说,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当中,它的出版模式已经达到了多样化的水准。因此想要打破常规,让非核心类的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就必须要以新的水准出发,充分地与当代创新科技结合在一起,在互联网条件和全媒体时代下共同进步发展。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学报出版发展现状

全媒体出版包括传统出版模式,也包括以数字化信息为主的现代出版模式。因此它的出版形式决定其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发展特点,对于目前各大高校来说,在非核心高校的全媒体出版当中,数字媒体已经逐步地占据了出版的重要位置,主要形式方面有许多以网络为主,不过传统的模式仍旧占据了主流方向。根据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们国家在出版产业方面,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近33%。这表明对于当代全媒体出版来说,它的形式在不断的扩张,而且在传统模式的完善下它发展了数字出版、网络、手机等各方面的方向。同时也取得了一个不小的成绩,一方面传统的出版模式在不断的细化,与增加出版交流的同时,创新的出版模式也增加了,让许多人真正地了解高校学报的编辑内容和学术价值。对于非核心的高校学报来说,目前是属于以传统出版模式为主,正在发展网络数字出版模式的过程,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特点,那就是数字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出版也在不断地更新模式,但是在创新方面他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非核心类的高校来说,想要真正的在出版方向,取得不错的成绩就应该从出版形式出发,真正地做到从本质上得到改变,让其学校学报出版方向更加专业化、价值化、创新化。

二、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的存在问题研究

1.全媒体出版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层次上

虽然这几年网络模式在不断的发展,数字出版已经逐渐的成为高校学报出版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不少出版方向还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出版中,比如说在稿件的文字编辑上,为了保证其高效的准确性和校对质量,不少学校习惯于传统的这种出版模式而不去考虑新的数字出版模式,即便是已经开始结合网络出版为一体,却也还是没能够跳出传统出版那种固定的模式。不少编辑团队对网络知识的了解还比较匮乏,他们对于新媒体的主观意识并不强,在一些学术上和一些技术方面虽然已经能够充分地掌握传统出版模式的技术与编辑方向,但是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对于新的学报数字化和营销市场还不够了解,因此也造成了行为模式单一思想上意识的不足,和对新模式出版方向的不了解。

2.没有真正利用全媒体媒介的特点

全媒体媒介的具体特点就是它的出版非常的多样化。可以通过网络媒介、手机媒介和传统的模式去展开,在全媒体出版的发展当中我们不得不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真正充分地运用媒介的主要特质。比如在网络媒介当中,不少编辑网站都是通过远程技术或数字技术去实现网络媒体这个平台,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上,却没有脱离传统媒介的模式,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媒介的形式下,去发展其他全媒体出版模式的同时,却忽略掉了其中的深刻含义,这其中包括:学术学报的交流、刊登、编辑及后期的营销与发展等。因此它的一些平台的建立基本上仅仅只是把传统模式照搬到网络模式上而不是真正的从网络模式对行为特征上出发,比如没有运用平台去吸引大家去阅读并了解高校学报的特点等。

现在的全媒体高校出版当中,还有一个存在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编辑团队建设。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复合型人才的缺失,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得传统出版的,同时也要懂得新媒体数字媒体的出版模式。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了解传统出版模式的人比较多,但是对于新媒体与数字媒体方向却缺乏一定的了解,也存在少部分人对网络没有一定的了解,却对传统模式缺乏一定的熟悉度。

4.营销模式的不统一

非核心类的高校学报出版在营销模式上存在着一定不统一的现象,因为当下不少高校开始进入建立网络平台,传统平台的销售渠道和出版流程是基本不变的。但是对于一定的网络营销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这种传统模式与网络营销模式的相结合,是当下必须考虑的一个点。非核心的学报现在的问题是传统模式的营销和数字化平台的营销不能结合在一起,这往往让数字化平台的学报出版变成一种比较浅显的形式化,从而缺乏流程性的营销模式。所以非核心学报面对的最大难点就是营销模式较为松懈,非核心学报出版的营销渠道还是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对于数字化、网络而言,它的出版要与一些大的数据平台去合作,这样它的营销渠道就会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尤其对于非核心期刊来说,它的拓展性就不够高。网络出版已经变成了一种模式,而非真正的渠道营销体系。

三、全媒体时代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策略

篇8

“互联网+”的时代趋势促使学术期刊也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发展其数字出版产品。在新媒体产品形态上,期刊封面的作用较纸媒产品有了新的功能与价值。本文甄选较高影响力的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通过眼动仪进行实验测试得到相应的热力图、轨迹图和焦点图,再结合设计案例分析,提出了封面设计中对用户视觉体验的运用方式,以促进学术期刊更好地适应全媒体与跨平台的出版,助力提升学术成果传播。

关键词:

学术期刊、封面设计、数字出版、视觉体验、互联网+、眼动仪

当前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形成的“互联网+”趋势影响着知识的认知与传播。学术成果的发表、展示、获取、宣传和传播等模式正发生着改变,对传统的学术期刊运营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术期刊的建设需要重视与“互联网+”时代背景相结合,探索形成“互联网+学术”的模态,促进期刊进行适应于移动互联与数字化特征的品牌构建。在此背景下,长期被国内众多学术期刊忽视的封面设计也需要重新进行调整,以助力期刊数字出版的创新与学术品牌化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期刊封面的作用

科技期刊封面图像在塑造期刊形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理解、传播、创新、合作和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可视化手段在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应用形式。[1]“互联网+”趋势带来的影响也改变着学术类期刊的封面,使其不再仅限于平面设计范畴,而是融合了信息设计、交互设计等诸多方面。

1.整合期刊信息

移动互联信息时代的期刊必须适应“多屏”载体的全媒体管理及传播要求。若将学术期刊的纸质传阅特征称为封面设计1.0时代的话,数据库检索与PC端阅读特征则为封面设计2.0时代,而当下的“多屏”全媒体媒介与移动查阅成为封面设计3.0时代的主要特征。当在移动端设备上进行期刊展现时,封面设计的作用是将期刊信息可视化,平面设计仅仅是外在表象,实质上蕴含了信息设计,即让期刊重要信息在局促有限的屏幕空间里得到有效的呈现,使读者易于识别和甄选,利于快速查阅,并且适合在各种媒介渠道上进行较统一的展现。这正是数字出版时代区别于传统纸媒对学术期刊封面提出的新要求。

2.构建期刊形象

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较多地考虑与其内容严肃性的统一,封面基本上是“庄重”“严肃”的格调。[2]但把学术的严肃性与封面的风格诉求完全等同的理念值得商榷。而我国学术期刊忽视封面的设计,本质上是忽视封面的作用。封面应该成为期刊形象塑造的具体手段。追求高水平学术前沿的卓越精神属于学术期刊的内在品质形象,而版式、封面等则是外在视觉形象。在信息海量且传播快速的时代,视觉形象是期刊品牌形象不可缺失的组成。譬如图1日本科学期刊GenestoCells,根据每期主题专门邀请艺术家和设计师绘制封面,浮世绘式的风格、图形化解读生物科技成为该期刊独树一帜的形象,封面成为期刊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3.增强UI视效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应充分遵循全媒体开发的设计定位,期刊的封面属于新媒体UI的重要构成要素,这是封面在传统纸媒时代不具备的作用。在移动端的新媒介呈现上,学术期刊封面往往不能沿袭纸媒的设计思路,应该采用做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定位来进行全媒体融合。以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形式为例,期刊封面会变化为近似图标的大小。因此,数字出版时代的期刊封面还必须考虑扮演界面元素的作用,将封面设计与UI设计相整合:封面的变化应具备小尺寸的适应力与识别性,并且封面的识别性与整个新媒体的形象识别密切关联。

4.助推学术传播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时代快速走向“视觉化”,对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走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样的时代文化特点决定了视觉的吸引力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3]对于传播学术和科技成果来讲,学术价值与水平高低固然是核心内容,但传播渠道及其效果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数字出版时代的传播效应而言,封面具有提升吸引力、增加识别性和转化图解力的显著作用,从而更好地扩大期刊影响力、传播学术成果和科技知识。学术期刊的封面在新媒介载体上可以形成提升该学术期刊的传播效应,该作用相对于纸媒出版阶段被显著放大突出,成为封面新的重要价值。

二、探索期刊封面的视觉体验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读者对当前不同风格的学术期刊封面在屏幕上的视觉体验,笔者采用了眼动仪实验法对高校读者受众进行测试,通过仪器设备追踪用户的视线并捕捉数据,从而定量地分析封面上的图形与文字等信息蕴含的读者视线轨迹、视点聚焦等情况。

1.测试方案设置

(1)设备情况

本次测试实验采用“爱威视”品牌的眼动仪,型号为EV-DP1,采样率60赫兹,精准度为0.5度~1度,延迟时间<20毫秒。

(2)被测人员情况

被测人员共9名,男性5名,女性4名。所有测试者的近视度数均低于300度或视力正常。其中7名为高校教师,2名为在读硕士研究生。所有测试者均是各自学科领域学术期刊的读者,且均有数据库查询阅读文献的需求及经验;在阅读行为上,测试者经常用平板电脑或手机阅读。

(3)期刊情况

期刊封面选择主要考虑了学术期刊的学科类别分布、影响力较高的国内外期刊,以及整体视觉直观感受图像的简单与复杂的对比等。其中专门选择了比较重视封面设计的艺术学类期刊《装饰》来做特别关注和对比参考。最终,本次测试选择了医学、文科(管理学、经济学)、理工科、艺术学四大类共12个较新出版的期刊封面。选择的期刊及测试划分分别是:国外医学期刊THELANCET(《柳叶刀》)、国外文科类期刊TheEconomist(《经济学人》)、国外理工科类期刊Science(《科学》)、国内文科类期刊《经济研究》和《世界经济》、国内理工科类期刊《地理学报》和《石油勘探与开发》、国内艺术类期刊《装饰》。

(4)测试过程

首先对12本期刊封面采用交叉间插性的顺序进行呈现编码,即其顺序为:①国外医科;②国内文科;③国内理工科;④国外文科;⑤国外理工科;⑥国内艺术学。每个期刊封面展现时长为6秒钟。每个测试者按照①~⑥的编码顺序,以不同的期刊封面进行两轮呈现,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2.实验测试结果

完成所有测试后,通过眼动仪配套软件生成了测试数据叠加后的热点图、轨迹图和焦点图。输出的图像蕴含了设备对被测试者视线的数据捕捉及其定量分析后的可视化呈现,再结合后面的案例分析,为针对视觉体验的封面设计思路的提出提供了科学依据。

3.重构封面的视觉体验设计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应该引入“以用户为中心(UCD)”的理念,立足于用户的视角,重新审视期刊的封面设计。以读者为核心用户群的期刊封面一方面充分考虑全媒体跨平台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重新思考封面设计,重视用户形成的视觉感受、印象及其影响,即封面的视觉体验。互联网思维下的封面设计,可谓是封面形式下的用户体验设计(UED)。

(1)信息可视化:

图像塑造视觉传播无论是文字风格,还是图像主体风格的期刊封面,封面文章信息或内容提要都是集中关注的热点。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较多地采用了图像的封面。封面采用图像图形与学术的严肃性、权威性并不矛盾。这些图像或图形是对本期主题或重要学术成果的可视化解读,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本期杂志的学术内容,让封面也具备了传播力。随着科技和数字媒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普及,受众所消化的信息越来越多,数字出版与传统印刷出版物在受众互动方式上存在差异:信息时代引发了受众处理信息和浏览网站方式的革新,产生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持续性部分关注,从而形成“注意力碎片”。随着不断获得的海量信息,大脑喜欢筛选并关注与众不同的信息,所以用可视化来传播信息,可以更容易吸引受众更多的注意力碎片。[4]从当前人们的认知行为来看,封面图像信息更容易形成视觉聚焦,聚集移动阅读造成的惯性化碎片式注意力。积极地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读屏”行为与“读图”习惯,学术期刊才能不负知识传播的使命,应对网络上纷杂信息的冲击。

(2)图文逻辑性:

排版架构视线关系几乎在所有的期刊封面上,刊名字体区域都为视线分布最密集(圈分布的密集程度),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圈越大代表视线停留关注时间越长)。从视线移动顺序上看,刊名区域在视觉热点区域中的顺序靠前。刊名设计是期刊品牌外在形象设计的核心,承载着体现期刊品质、表达期刊内涵的重要作用[5]。追踪视线轨迹可以看出:较多被测试者将视线从首先关注刊名移动到围绕或紧邻刊名的区域,且遵循视线习惯,首先进行平行移动。《装饰》封面的视线逻辑比较清楚地呈现出了这一规律。因此,封面设计可以对此视线关系多加利用,让封面的刊名、文字信息和图像图案这三种视觉元素之间形成逻辑性:以期刊的刊名为首要核心;以期号卷号、封面文章、内容提要、导读等文字信息为次中心;以图像图形为底,形成图案解读与辅助提示。当封面采用图像图片时,尽量避免选择对比元素较多或较分散的图像,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图文排版蕴含的视线逻辑。譬如,右侧封面右下角的众多国旗图案区域就分散了一部分视线,该封面的视线逻辑清晰度弱于左侧的封面。此外,还需要考虑在移动端呈现效果的识别性,尤其以缩略图和图标方式展示期刊封面。根据掌上阅读的需求,一般说来,应考虑小至32×32分辨率下封面展现的识别效果:①期刊刊名的独立性识别;②不同期号的选择性识别;③图像与不同期号之间的对应性识别。

(3)整体认知感:

边缘利用周边视觉,封面图幅边缘和周边区域并不缺少视觉的关注。这种情形符合认知心理学公认的结论:对于识别具体物体来说,中央视觉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认知整体场景而言,周边视觉更为关键。[6]尤其是习惯了PC端阅读的用户,已经感知到了这种认知经验。因此本次测试结果也反映了这种视觉认知行为。这是纸媒体出版的封面不具备的认知特征。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封面设计应更加注重积极运用和发挥该认知特征。封面的周边区域非但不是“鸡肋”,而且可以强化封面的整体识别。文字信息与图像之间的视觉关系往往是封面设计的难点。若在封面中间区域进行图文叠加,往往使图文之间的识别性互为干扰。而若采用周边视觉的认知原理,则可成为另一种设计方案,且契合认知心理学原理。譬如期刊THELANCET、Science的导读文字都放在顶部或底部非常靠近封面边沿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影响用户的关注:焦点图上这些区域的亮斑叠加较多,形成了仅次于刊名的焦点聚集区。

(4)操作引导性:

视觉隐喻引导用户期刊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7],狭义的封面往往仅是指封一。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的期刊产品,若要呈现出包括封一在内的所有封面,就意味着要呈现多个图片信息。与纸媒出版迥异的是,数字出版物除了内容信息本身以外,还蕴含诸多操作,即多种阅读场景下的交互行为。封面图片还可成为产品的界面控件。设计师若仅仅是在视觉层次上追求“拟物”,而忽略了交互的“拟物”,那么这种设计是失败的。拟物设计的功能性在于通过界面中视觉的“隐喻”来引导用户。[8]例如英国BMJ出版集团除了有世界顶级综合医学期刊TheBMJ(《英国医学杂志》)外,还有开放获取期刊(OpenAccessJournal)和混合式期刊(HybridJournal)共60余种,覆盖纸媒、PC端、Pad和APP等多种出版模式。在数字出版产品上,期刊封面的展现需要符合互联网产品的交互特征。该Banner采用了典型的轮播图的交互控件形式。对单个期刊的封面呈现来讲,适应全媒体出版的视觉设计必须考虑交互性,封面图形要转换为界面控件,形成对用户操作行为的引导。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封面承载的创新功能对设计提出的产品需求。

结论

“互联网+”趋势促使数字出版进入全媒体跨平台阶段,也促进了学术传播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封面可以发挥相对于纸媒更大的作用,也出现了单一纸质封面所不具有的创新功能。在符合学术期刊办刊定位基础上的封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追求科技与艺术的形式统一,还要实现契合“互联网+”特征的创新。“互联网+”特征的影响也不仅仅是期刊品牌形象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及其产业的发展观。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视觉传达设计,而应该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设计。与时代结合,可持续性地扩展影响力才是学术期刊不断创新的本质。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省科技厅2015年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工业设计云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平台”子课题“信息交互产品开发服务平台”(编号:2015GZ008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周睿 罗彬菲 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注释:

[1]王国燕、姚雨婷:“顶级科技期刊封面可视化及典型案例研究”,《出版科学》,2015.2。

[2]梁伟明:“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格调论”,《编辑学报》,2000.12。

[3]刘岭:“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视觉传播研究”,《东南传播》,2015.4。

[4][加]MarkSmiciklas:《视不可当:信息图与可视化传播》,项婷婷、张东宁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13,第13-14页。

[5]谢晋业:“中国科技期刊刊名字体设计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

[6][美]SusanWeinschenk:《设计师要懂心理学》,徐佳、马迪、余盈亿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13,第5-6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