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市场经济管理专业8篇

时间:2023-07-17 09:49: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市场经济管理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场经济管理专业

篇1

关键词:工学结合;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及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通过校内实训以及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径,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文管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艺术品鉴定基础、市场营销分析、文化市场管理、艺术品经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拍卖行业第一线从事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它关乎学生的就业以及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适应程度,而实训基地则是实现就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最重要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如何进一步改革优化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掌握职业技能,胜任岗位工作,是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提出的另一缘由。本文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作了探讨。

一、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

(一)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强化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否提高,新的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否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硬件装备水平和软件先进程度及教学环境的优越程度。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目前本校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已建成5个专业实训室:陶瓷、书画艺术品鉴定实训室、杂项艺术品鉴定实训室、书画摹写实训室、书画装裱实训室、艺术品经营与管理模拟实训室,占地面积约71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教学。实训室内有陶瓷、书画、金银器、玉石等专业资料和教学设施共计千余件,总价值约28万元。为进一步拓展专业群建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实训基地将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陶艺实训室,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

1.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新建的人文艺术实训室,将购置一批先进的设计专用设备,满足新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实训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就业岗位展开实训,重点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电脑设计能力和动手绘制能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技术,拓展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可以全面满足教学、培训、社会生产、技术开发等需要,实训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一次满足30-60人实习实训,可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180名学生实训教学需要。

2.新建陶艺实训室。陶瓷品鉴教学和实训是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陶瓷品鉴课程的主讲教师为省内古陶瓷专家任世龙老师。陶艺设计实训室的建成将发挥我院陶瓷艺术教学原有的优势,形成我院职业教育富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亦以“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产项目和产品研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艺术品鉴定实训室将继续购置一批古代和当代艺术品作为教学资源。这是对原来书画、陶瓷、杂项艺术品实训基地教学资料的有力补充。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革,不仅满足本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而且面向全院师生开放,新建设备中将购置多媒体触摸机多台,分别放置于校园人文部、办公楼、信息搂等场所,师生可以随时点击上网,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艺术品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进一步凸显本院人文兴学的办学特色。

(二)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训练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它能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了企业技术应用的过程和生产、管理的具体运作,而且积累了从业经验,提高了综合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方面:

1.巩固与已建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为了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现已与杭州诚信拍卖有限公司、杭州收藏品市场、浙江嘉诚拍卖有限公司、六和文化会馆、文物商店、浙江省博物馆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签订了校外合作协议,我们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

2.积极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注重追踪与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相吻合的文化单位,不断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如已与浙江省拍卖协会取得合作,与上海古今通宝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这些均充实了文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训练,熟悉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情况,全方位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条件,使学生真实体会艺术品拍卖的整个过程。我们充分利用与多家拍卖公司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拍卖会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艺术品的收集、整理,预展以及拍卖,并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现场讲解有关的流程。学生通过参与真正地感受到了拍卖过程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技巧性,普遍反映受益良多,这样的实践机会,是校内实训无法提供的。

(三)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打造教学团队:校企师资人才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求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但在目前学校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要有企业的鼎力支持,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互为补充。

1.专职教师深入实践进行学习。对专职教师而言需经常化、制度化地到企业对口实践,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2.对于企业的兼职教师,由于企业兼职教师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很难一学期都在学校上课。可以采取在学校上几节实践课的方式。这样既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又能使学生接受具体实践的指导。

3.企业的专家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我们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邀请浙江嘉泰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金少俊以及杭州二百大市场部经理蔡秋声等人来为学生做相关主题的讲座,学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二、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所需实践教学实物多为艺术品,其价格一般较高,特别是高质量的艺术藏品价格更是不菲。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实训基地已相继购买了一批包括玉石、金银器、陶瓷、书画在内的藏品,但是在目前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此类藏品的价格和质量多半不高,特别是对于书画艺术品,我们还只能购入高质量的仿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学生创造更多近距离接触真品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校外合作企业的积极性问题

篇2

一、围绕一个目标——学有优教,人民满意

为谋求“学有优教”的民生之福,推动西陵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就需要立足“教师”这第一资源,敢于在破常规中求良策、促发展,推动教师成长。

(1)行政引领力。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务求实效”的原则,本着“整体规划,分层实施,分步推进,逐步深化”的工作思路,根据教师的“个人成长方案”、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顶层设计“西陵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提出学校及教师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引导、校长具体组织、教师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2)学校推动力。我们要求校长积极创造教师竞相成长的环境,倡导校长要有爱才之心、育才之道、励才之术、荐才之德。

(3)内需驱动力。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教师在五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学分的培训课程;探索建立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机制,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等,从而达到调动教师成长的“动力源”的目的。

二、抓实两个统筹——新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提高培训,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

1.统筹兼顾,分层实施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培训

(1)立足课堂,促“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过关。新教师处于准备期向适应期跨进的起始阶段,为此,我们本着“抓实岗前培训归位,立足岗位研修提升”的培训思路,着力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促进新教师基本常规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具备以及环境的基本适应和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2) 行为跟进,促“骨干教师”向“研究型教师”靠近。在各类培训中,采取“骨干教师优先”的原则,旨在让骨干教师形成主动发展与自主提高的工作状态。为促其成为勤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师”,对他们的培训注重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相结合,案例研讨与实践研修相结合。

(3)课例研究,促“名师”成为“专家”。我们倡导名师在教学创新中呈现四种基本行动方式: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做出来、做好的说出来。说出来或写出来的“成果”,通过班组交流、专题简报、西陵网校在线等方式,分享成果,使他们的教学经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2.分类指导,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

(1)以集中培训,促技能提高。本着层次性、多样性原则,通过多渠道对教师专业技能进行提高培训,整体促进教师对学科知识的通晓、学科教学技能的提高、学科教学实践的深入、名师教学风格的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等。

(2)以网络培训,促能力发展。自2010年以来,全区投入千万元,建立“班班通”、西陵网校直播室等,实现了资源共享一体化。

(3)以校本培训,促素质提升。积极摸索“理论学习、实践探究、反思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模式,坚持培训始终把问题、行动和研究贯穿在一起,做到“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成果”。

三、创新完善三个体系——完善培训制度体系、立体建构培训资源体系、完善教师培训保障体系

(1)完善培训制度体系,建立教师发展长效机制。深化教师培训,自觉推进教师发展,需要系列制度保障。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先后完善了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培训相关制度,出台了《西陵名师评选与管理办法》《名师工作室管理及考核办法》等,实现了教师的快速、持续成长。

篇3

一、根据社会人才市场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方式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还要根据本专业社会人才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修改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与本专业无关的科目坚决不开,陈旧的教材版本坚决不用,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学生的需要及本专业特点,结合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开发校本教材。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必须依据本专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的编写应突出应用性,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业务操作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知识及时纳入其中;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让学生更容易听懂、学会、实用、够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来开展教学,要倾听用人单位及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有灵活性、创造性,对本专业出现的新方法、新思路应及时补充。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根据实情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取舍,用过一段后要对学生进行调查、反思,分析总结,看是否达到了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能力需要开设课程,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就对应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还要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市场对人才的供需信息,对人才的培养还要同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进行动态调控,真正做到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二、“以用为本”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双方共赢

“以用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以致用,以用育人。将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及工作技能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岗位素质放在在校期间。为了把学生培养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就能用”的教学目标,当前,中职学校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教育形式已成为办好中职教育的一大亮点。即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学生去企业实践,通过现场实习,能更早地熟悉此项工作流程,加深了他们对社会和企业的认识,又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提升了专业技能,也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及团结合作、互助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企业可以把实习指导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并可以鉴定毕业生的质量水平,从中选择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壮大了企业人才队伍。当然,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结果是将毕业生推向市场。通过对以往本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得知,他们一致认为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实践锻炼非常重要,在工作中,其实用人单位最关心的还是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综合岗位素质是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社会实践能力强和自身良好的品德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学校采取以用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缩短从“学生”到“职业者”的适应周期,这正是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迫切需要,也是毕业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学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共赢。

三、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引进企业专家

“双师型”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科研开发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提高创业能力。学校应主动培养一批青年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应鼓励一批年轻教师练内功,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自身继续教育,积极参加企业挂职锻炼。学校可聘请兼职教师及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应主要由企业高级经济管理人员和社会上的专家及行业精英等组成,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善现有本专业的师资结构;企业专家是从企业中选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参与本专业指导工作,从而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四、加强对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

学生的考核,将根据具体情况,多方面进行成绩评定。例如,独立参与社会组织展开课题调查的情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皆可纳入评定范围。以我之见,最重要的是:经过一阶段的实践性学习,重新回到学校,就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再进行研究讨论。指导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写一份有真情实感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实践心得体会。写的过程,就是重新认知的过程。让学生认真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有哪些收获,成功在什么地方,失败在什么地方,遇到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哪些新的经验可总结。只有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避免错误,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改进、创新及提高。

篇4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实力也得到迅速提高,但是事业单位并没有重视经济管理。事业单位经常忽视了对经济的管理,很多经济发展中流露出来的问题都迟迟得不到解决,单位里从事经济管理的职员把自己的权利当作腐败的工具,这就导致行政监督发挥不了实际的功能,发挥不了经济管理的职能,从而使得市场经济得不到健康、稳定的发展。目前,在地勘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资金使用、资源预算、资金严重脱节的现象。地勘事业单位没有按照资源和资金的预算结果来开展工作,而是把资源、资金按照职工的需求来进行分配和使用,这就导致资源和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在整个经济管理中,事业单位有管理的职能,同时也具有监督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事业单位却并没有针对经济管理做出相应的举措,没有完整的、系统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管理方式和方法。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职能只是与一个空壳,却没有实际的思想,也并没有真正把这个职能发挥出来,因此事业单位要想真正发挥好在经济发展中的管理职能,就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处理和应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经济管理职能发挥到实处。

二、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相关措施

(一)完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从1949年开始,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经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较短,市场经济的体制也不够完善,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缺陷和误区,加之市场经济本身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这就导致市场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事业单位一定要真正做到发挥经济管理的相关职能,真正做好调控宏观市场,解决市场供求问题,让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让经济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管理,防止出现垄断现象

很多地方市场经济的特征并不明显,而这些地方的事业单位对于经济管理也并没有引起重视,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一定要发挥好经济管理的相关职能,把握好市场的供求平衡,防止出现垄断现象。。

(三)完善行政监督以及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市场经济跟西方国家相比起步相对较晚,因此不能直接把西方的管理模式运用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管理中,因此我国只能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管理中的优秀成果,从而制定出适合我国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开辟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经济管理新道路,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完善。首先,要完善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重视自己的工作,同时要让经济管理人员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利是给人民谋福祉,而不是用来的,并且要把这些措施制定成严格的制度。其次,完善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对于事业单位中出差办公、办公用车、办公用房等设计到资源和资金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约束,最好是制定相关的约束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权力、资源、资金都是腐败的根源,因此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经济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健全行政监督的相关体制和职权,从而让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最后,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一定要把市场经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处理,迅速完善好相关的管理制度,当今后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市场经济的时候能够找到相关的痕迹,有据可行、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强化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

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日常生活的相关支出,这看起来非常不起眼,非常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一旦进行核算就会发现这部分支出占了事业单位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如事业单位的基本设施的更换和维修,购买日常用品,各个部门的资金协调等。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后勤部门的管理,在平时进行采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商品的价格,要选择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且耐用的物品,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地勘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购买,避免大批量的采购物品。这样就可以给地勘单位节约一部分资金,把这部分资金投资到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地勘事业单位在平时的经营中,要尽量避免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贷款,在财务风险方面一定要有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出现资金比较缺乏或者是不足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勘单位的还款能力之后,再进行科学的信贷,一定要避免盲目的进行贷款。

(五)完善地勘单位公共服务职能

目前,地勘单位有的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放弃手中的权力,出现了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导致经济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事业单位要想发挥市场经济的管理职能,就一定要积极的配合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六)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调节收入分配

我国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主要按照“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方式进行分配。在这种分配方式之下,就导致收入的差距比较大,贫富差距也比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地勘单位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建立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让地勘单位经济管理者的角色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真正做到工作的规范化以及不越级、越权办事,把服务工作做到位,只有把服务工作做到位才能真正把管理工作做到位。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种活动。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生产环节,控制产品成本和费用,而在经营销售环节,按照市场规律,制定合适的产品价格,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就必须不断变革其经济管理模式,从生产型的经济管理模式向更具前瞻性的市场型模式转变。

1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

1.1 经济管理理念陈旧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很大区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市场在发挥作用,企业在市场中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行事,而计划经济条件下,则更多的是依靠行政命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仍然有部分企业管理者的理念没有与时俱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厂家来决定的。部分企业管理者,仍然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进行管理,不管是财务、人力资源、采购等工作,都只是追求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并没有向市场投入足够的注意。片面重视生产而忽视市场,往往使得企业在其他方面的投入缺乏,不利于企业的持久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的市场中,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等各环节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果对此不予重视,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可能面临产品积压、资金短缺的风险。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制度是否完善,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是否有漏洞,是否随意化。从当前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多数企业也开始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但总体而言这种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在进行经济管理时,企业更多的依靠各部门的兼职性活动,而没有组成专业性的经济管理团队,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行动往往缺乏应有的专业性,编制的经济计划也没有真正联系实际,缺乏合理性。此外,许多企业还没有构建起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进行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督时,往往没有有效的措施,企业的财务行为也就无法得以监督,企业的财务信息也就无从知晓,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完整的发挥。

1.3 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从人力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当前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并不科学。一方面,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过于重视生产,而这也直接体现在其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中。企业在挖掘人才时,往往过多的考虑其是否是技术人才,而忽视了对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策划人才等的吸纳,这种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使得企业高层管理者大都是技术出身,缺乏应有的经济管理知识,不能有效地规划企业经济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企业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线员工流动比较频繁,一些基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进而影响到整体进度,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员工的培训也不到位,没有有效开展生产、营销、管理等培训,员工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这些都影响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大多数企业在对员工的考核上,缺乏有效的激励举措,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2 改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建议

2.1 变革管理理念

改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首要的是变革管理理念,尤其是要转变企业管理者的理念。企业管理者要从以往的经济管理理念中走出来,打破以生产为核心的观念,树立全局意识,积极吸取先进的管理理论,并结合企业实际,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具体地,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从产品的产业链出发,不仅重视产品的生产,还要重视原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产品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从全局出发,来思考企业发展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会面临各种机遇,同时也会有诸多风险,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管理者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将企业经济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考虑进来,从而制定有效的经济管理对策。

2.2 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制度体现了一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观念、方针和对策,而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的举措都予以落实下去。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适合的经济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中运用经济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监督管理,使企业处于有序、科学地发展中。在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时,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使用的人、物、财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严格的控制,让企业能够在规范的制度下,有序的经营,企业的内部监督和审计要付诸实施,体现常态化、规范化的特点,不能流于形式。其次,明确企业战略目标,一个确定的企业发展战略,能够有力的推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时,要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发展方向,做好调查,合理规划。此外,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要得到贯彻落实,还需要成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该团队要有足够的权限,能够凭借其专业的业务技能协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并且发现漏洞,及时督促其他部门整改,保证企业高效地运转。

2.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转变不可或缺的资源,丰厚的人才储备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完善的人才结构,则能够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都十分高效。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首先需要制定适当的人才战略,认识到企业发展不仅需要生产领域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从企业自身的人才需求出发,完善人才结构,不断引进各类优秀的人才。除了引进人才以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该制定各类培训项目,加快岗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使人才资源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人力资源部门尤其要紧盯市场变化,了解行业和市场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以此为基础,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还应该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于无作为或效益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

2.4 优化组织结构

高效的组织结构,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企业经济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科学、人性化作为原则,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中,要注意各职能部门间的互动,如采购部门与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要与销售部门之间要有足够的互动,及时分享市场信息,使企业生产经营更环节都更加科学。此外,在组织结构中,还要充分尊重员工,坚持民主的原则,不能仅仅将员工视为被管理者,而应该将员工视作企业的重要资产,视为企业合伙人,在企业的一些业务管理中,要吸纳员工,鼓励员工对企业发展提意见,这样不仅能够使企业组织结构更加灵活、更加高效,还能增强员工归属感。

3 结语

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竞争加剧,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具有诸多弊端,如经济管理理念陈旧、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等,这些都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对此企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变革,不断改进经济管理模式,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完善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可以说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受市场的约束,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企业就容易出现经营风险,严重者还会面临倒闭威胁。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也使得我国许多企业开始暴露出自身经营管理的不足,而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配的管理模式自然就会被市场给淘汰。因此,企业应当深刻反省,反思自我,从自身实际出发,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长足发展,为经营管理创造更大的获益空间。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场经济也越来越完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要求企业必须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经济管理就是企业对自身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干预,使其能够顺利、高效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那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不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下,企业的管理开始呈现市场化的特点,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经营风险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只有不断探寻新的发展途径和方式,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提高自身经营水平,推动自身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虽然我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我国许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下,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都不合时宜,如果企业不能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来做出改变,势必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1.观念落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已经不合时宜。现阶段来看,我国许多企业经济管理的重点依然是在如何创造最佳效益,以经济效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人才的流失、客户的流失。从人才的角度来看,由于企业过于看重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利益,甚至在经营过程中牺牲员工利益,这无疑会引起员工的不满,造成人才的流失。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客户非常看重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如果企业产品质量不行,服务不到位,企业就会失去客户市场,而没有市场的企业是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的。2.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要想提高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健全的制度必不可少。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都不合时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首先,在经济管理职能安排层面上,缺少相关的体制建设,经济管理工作通常是由其他部门人员负责,而其他部门人员有其自身的职责所在,一旦出现冲突时,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其次,经济管理监督机制缺失,企业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完全是由一个部门负责,缺少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这也容易出现“一门独大”的现象,严重影响到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最后,经济管理责任没有落实下去,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权责没有得到落实,这也造成经济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乱管、无人管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相互推卸责任。3.企业组织僵硬我国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僵硬,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时间较短,许多企业内部结构设置不够灵活,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机制,组织与战略脱节,组织不能支持战略发展,组织是以职能为主导,而不是以市场、客户服务为主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不能很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另外,企业组织不精简,管理层级过多,结构臃肿,部门职能重叠交叉,十分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4.经济管理方式不合时宜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全面了解市场,以市场为出发点。但是就目前来看,企业缺少对经济管理活动相关信息的有效把控。一方面,企业各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内部信息得不到流通,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靠人工,这也造成经济管理效率非常低,而且经济管理相关信息容易出现,一旦经济信息出错,企业经营决策就会失准;另一方面,企业收集市场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根据自身以往的经验来制定经营决策,缺少对市场大局的把控,在面对庞大的市场信息时,企业举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不能有效利用市场相关信息来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5.人才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不断为自身输送新鲜血液,壮大人才队伍,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必然会导致人才的流动、流失,如果企业失去了人才支持,在市场环境下就很难生存下去。现阶段来看,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企业引进人才的途径非常狭窄,主要靠线下招聘,且企业给予人才的待遇并不理想,这也造成企业很难引进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在引进人才后,缺少对人才的再教育、再培训,许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看不到前途,这也造成许多人才停留时间不长,经常出现员工跳槽的现象。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完善

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企业,其要想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就必须了解市场,以市场为出发点,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经济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深刻认识自我,不断完善经济管理模式,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1.经济管理理念的转变市场经济背景下,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已经不合时宜,不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必须转变经济管理理念。首先,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只有拥有了专业的人才,企业才能制定更科学的经营决策,鉴于此,企业需要注重人才的挖掘与利用,一方面,企业需要拓宽人才招聘渠道,将外面优秀的人才引进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做好人才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其次,市场经济背景下,“质量”与“服务”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企业应当树立“质量型”、“服务型”经济管理理念,不仅要抓好产品质量,更需要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以优质的服务和高品质的产品来赢得市场,从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2.经济管理制度的革新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决定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经济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而要想保证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需要审时度势,不断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以制度来推进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以市场为依据,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对经济管理中的权责进行详细划分,合理分配各部门的职能;其次,完善监督机制,企业不仅要加强事中监督,还需要强化事前、事后监督,对企业经营各个环境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行为规范、合理,从而提高工作实效;再者,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大,而要想避免经营风险的发展,企业应当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制度、风险应对机制等,从而使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最后,企业落实责任制,不仅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使命,还需要落实员工的职责,以责任来约束各部门及员工的行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落实责任的同时,企业还需要配合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各部门及员工的工作热情,如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及员工给予一定的奖金,这种做法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认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自己的工作。3.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处理的经济数据越来越多,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企业需要革新经济管理方式。信息化时代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经济管理所面临的难题。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处理经济数据,从海量的经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首先,企业需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要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覆盖企业经营,实现信息化管理;其次,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自身经营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从庞大的市场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以此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高效运作。4.完善组织结构完善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各类资源,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企业要想更好地应对市场,就必须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组织机构。首先,结合市场发展形势,对内部组织进行调整,在企业现状接受力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其次,合理规划各部门的职责,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员工的职能范围及职能要求进行明确,从而保证企业内部工作有序、稳定开展;再者,成立战略规划发展重心,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确定企业自己的战略规划与整体目标;最后,企业需要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层,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对公司各个机构、部门重新组合,据职能相似性、业务的雷同性、共性和重合性合并或拆减一些部门,同时建立对等的权责利体系,打破部门界限,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5.经营策略的创新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效益不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唯一保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看重服务、看重产品的质量和理念,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就必须调整好经营策略,确保自己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首先,企业要注重品牌经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来增强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立足市场的保障,企业只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其次,企业需要拓宽营销渠道,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推广线下营销的同时,应当主导线上营销,借助互联网来推销产品,提高自身服务。最后,企业要推进强强联盟战略,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与一些优势企业、大企业寻求合作,利用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来带动自身的更好发展。6.注重人才的培养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加大专业、优秀人才的利用,可以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建议。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同样也需要专业的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做好人才招聘工作,在传统线下招聘的基础上,开展线上招聘,在人才招聘过程中,格外注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从而引进优秀的人才,为国有企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其次,做好人才培训,国有企业不仅要注重新进员工的培训,还需要对老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当前经济形势,提高其创新意识;再者,考虑到员工的再发展问题,企业需要积极为员工搭建好的发展平台,让员工在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让员工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为了防止人才流失,企业需要做好人才考核工作,在内部落实竞争机制,实行“贤者先行”机制,让优秀的人才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激发起工作热情。作为企业员工,更要积极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使自己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7.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市场,这也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精益求精,认真走好每一步棋。因此,企业需要积极探索更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近年来,精细化管理模式开始活跃起来,被许多企业青睐,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职责明确具体的管理模式,适合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企业各项工作的职责都是明确的,而在职责明确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心也会随之提高,从而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企业应当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首先,结合自身经营实际,企业需要详细划分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职责和指明,将相关职责有效落实下去;其次,加强各部门业绩的考核与审查,对相关工作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查,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最后,企业拓宽信息沟通渠道,不仅要完善上级与下级的沟通渠道,还需要拓宽下级与上级的沟通渠道,让下级的声音能够传到管理层,从而方便管理者了解企业实况,方便管理者调整管理方案。8.经济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吸引员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进而增强企业战斗力;反之,企业就会失去活力,员工凝聚力就不足。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必然会促进企业进行文化革新,在这种趋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经济管理要与企业文化结合,从而探索出更为科学的管理模式。首先,企业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深入企业文化建设,落实“文化先行”的战略发展理念,只有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内部战斗力才会上升,企业经济活动才能高效开展;其次,以企业自身发展为实际,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在保留企业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适配的管理制度,以先进的文化带动企业管理。

四、结语

综上,市场经济背景下,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企业发展。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下,企业看重的是经济效益,而市场经济背景下,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不能将经济管理的中心放在经济效益上,需要企业更注重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鉴于此,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经济管理模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既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机遇,企业要把握住,面对挑战,就必须认清现状,认准时势,完善自身经济管理模式。企业不仅要革新经济管理理念和方法,还需要不断调整管理制度,加快管理文化与经济管理的融合,从而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使企业能够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世伟.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12):60-61.

[2]鲁渊,雷良海.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1(17):33-35.

[3]李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1):141-142.

[4]辛琪.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究[J].营销界,2020(02):112-113.

[5]张焕军.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20(01):33+35.

[6]陈永超.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02):47-48.

[7]徐艳.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研究[J].纳税,2019,13(26):181+184.

[8]张忠新.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96-98.

[9]赵芳.法治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3):14-15.

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目前的市场经济表现出了多变性较强等特点,而对于企业来讲,想要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就要从获取发展主动权、发言权入手,在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积极应对当前发展中的问题,在引入新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效果,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发展方向

在新时期发展下,市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升,使得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而引入新型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在企业发展中要做好经济管理与市场结合工作,在引入新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发展模式,确保企业能够不断获取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商品逐渐呈现市场化特点,而这也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进行企业经济管理能够实现对资料、价值等的统一管理,优化企业经济管理结构,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促进企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因此,在现阶段发展中要做好部分工作细分,打造出新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发挥好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因早期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主要以借鉴国外管理经验为主,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这种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了,所以也就需要不断提升经济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如果在构建经济管理模式时难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发展目标,那么势必会出现难以适用等问题。所以在发展中需要从管理机制、思想与手段等方面出发,坚持创新性发展目标,结合新时期发展特点,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1]。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意义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相关工作,确保运营的稳定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可以说,企业已经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市场本身有着不确定性较强等特点,所以企业在发展中处于动态化发展状态,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而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企业就需要具备高效的管理制度,在赢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提升发展能力。由于企业在抗风险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在发展中需要掌握企业具体情况,做好资源配置与完善工作,坚持从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与要求出发。管理人员要主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保证决策等方面的科学性。第一,创新管理模式能够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因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且在发展中主要以国家宏观调控、社会发展等进行调整,所以也就造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变动相对较大。因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全新的发展阶段,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市场经济发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市场经济发展发生变化后,也会对企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企业要结合市场经济变化情况做好调整工作。如果企业在发展中依然使用传统管理模式,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中要从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出发,提升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在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保证发展的先进性,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提升工作质量,充实企业内部实力。第二,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要坚持从时展角度出发,展现时代特点,保证工作的先进性与可行性。所以,企业在发展中要从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出发,在保证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基础上展现人才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实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但是也应当明确,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必然会对员工提出全新的要求,因此企业就需要积极开展培训活动,落实考核机制,提升员工能力,展现人才竞争优势[2]。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先进性不足

经营理念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在现阶段发展中,受到市场经济快速变化的影响,经营环境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依然有许多企业并未认识到这一变化,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习惯于依靠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如对科学技术认识不充分、对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等。也正是受到这种经营理念的影响,使得企业发展表现出了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如果企业经营理念不合理,那么势必会造成企业难以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甚至还会出现经营管理方法固定不变等问题,影响到了企业管理效果的提升。其次,一些企业中所掌握的经营理念先进性不足,势必会降低企业对市场的观察力,难以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变化,从而出现了难以抓准发展时机等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从掌握市场发展形势入手,及时更新经营管理理念,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3]。

(二)管理制度完善度不高

企业只有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发挥指引与保障作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但是就目前来讲,一些企业现行管理制度并不合理,以至于经营风险不断出现,不仅打击了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展现人才竞争优势。有一些企业虽然开展了全面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着人才培训、考核、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造成员工难以保持积极的工作动力,逐渐对工作产生厌烦感等,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也影响到了工作质量的提升,限制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信息水平有效性不强

受到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对企业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说在现阶段发展中,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企业中的各项工作中,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市场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因许多企业对信息化重视度不高,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没有对企业信息化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得企业中一些岗位信息化运用能力不强,造成企业难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获取竞争力。因此,在企业中需要不断提升对信息化的重视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转换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更新发展理念

在企业发展中想要提升经济管理模式效果,就要从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出发,保证所使用的经济管理模式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等特点。因此,在构建经济管理模式时,需要主动借鉴先进管理方法,在引入科学经济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发展情况,做好改进与完善工作,逐渐提升企业经济管理质量。其次,在制订经济管理方案时要坚持从现行法律制度出发,保证管理制度的完整性,逐渐形成适合的发展方案,真正将内部职责落实到具体环节中去。因此,在发展中要坚持从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出发,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打造出专属的经济管理模式。在构建经济管理模式时还要及时对执行能力进行评估,以此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问题后,则需要制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加强内部员工之间的互动。管理者在工作中也要主动与员工沟通,明确员工具体情况,针对所得资源进行汇总与分析,在构建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做好资源整合工作,逐渐提升经济管理效果[4]。

(二)完善管理体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建立有效的经济管理体制,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职权划分,避免出现权责混乱等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科学发展要求。只有制定出适合的发展目标,才能提升工作的针对性,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发展中要明确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的作用,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在提升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设立适合的管理部门。只有不断提升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度,才能明确发展的重点,才能确保资金上的充足性,促进相关部门的发展,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保证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发挥经济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在工作中及时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具体环节,在遵循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发挥约束作用,完善经济管理方案,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健全经济结构

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就要从完善经济结构出发,保证结构的科学性,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确保经济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在发展中需要从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入手,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保证经济结构稳定的基础上,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做好改进与更新工作,避免出现经济结构滞后性等问题,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中要从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出发,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保证经营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为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5]。

(四)引入控制制度

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发展中的问题。所以,企业要从顺应市场发展情况入手,明确管理重点与要点,在完善各项控制措施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将各项职责与要求落实到各个部门。只有不断改进经济管理模式,才能发挥出管理机制的作用,才能帮助企业从原有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提升经济管理模式优势,满足企业的稳定发展需求。因此,在企业中需要不断进行反思,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主动完善经济管理模式。在活动中要合理运用经济管理方法,加强内部之间的协调性,保证内部经济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以此来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五)构建防范机制

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实现稳定发展,就要从提升应对激烈市场竞争与抵御风险能力入手,在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有着复杂性较强的特点,企业在发展中很容易面临不同类型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要从完善经济管理模式出发,打造出适合的风险防范机制,逐渐提升对风险的应对与管控能力。譬如,在企业在发展中要针对现有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如做好内部审计创新等,在加强各个部门之间协调性的基础上提高运行管理质量。在开展风险防范工作时,需要逐渐提升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审计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学习先进的审计知识与方法。譬如,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审计人员具备风险追踪能力,在开展管控工作时能够对审计信息进行整合,保证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从而在落实反馈机制的基础上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优化人力管理

企业只有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才能发挥人才竞争优势,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需求。所以,企业要从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入手,明确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所在。企业也要主动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发展战略中去,以长远规划为主,保证工作的合理性。因为人力资源属于企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企业发展有着支持作用,而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员工队伍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所以就要从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入手,明确企业当前发展中的不足,发挥人才管理优势,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讲,需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针对市场变化进行分析,做好优化与调整工作,完善培训内容,确保员工思想上的先进性,掌握最新的技术与方法。其次,企业中要制定出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综合素质高、专业实力强的人才保持工作积极性,发挥自身优势。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从创新管理制度入手,坚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保证管理措施的合理性。人性化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时要落实以人为本原则,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员工,给予员工一定的帮助,激发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要坚持从人性化管理制度入手,充实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篇8

一、特殊体制的特殊障碍

体制的确有其特殊性,但这是由其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决定的,这是*特有的本质属性,没有这个特殊,也就不能称其为*。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进程中,不能因为你“特殊”就可以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行。

所以,我们讲担负的使命可以讲其特殊性,但履行各项职能不能讲特殊性,具体讲:就是履行党的职能就按党的原则及党规进行;履行政府职能就按政府职能属性依法行政,如管理内部的司法事务、办公共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政府应办的事情。因*无税收及财政职能,就应按履行政府职能的渠道,申请中央财政,解决其履行政府职能而形成的运行成本及公共支出;履行军事职能也就是承担戍边的历史使命,维护的是国家安全,所以,应按履行军事职能的渠道,争取中央财政解决*履行军事职能,如民兵训练、值勤等守边的成本,从而减轻农工负担。屯垦所得的收益只能作为戍边的补充;*又带有大企业集*的属性,又必须履行企业的职能,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去发展壮大*经济,致富人民群众,这也是*立足的根本。

二、管理方式的障碍

香港尽管社会制度与大陆不同,但其先进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企业属性很重,兵*两个管理层次多认为既然是企业,就应直接管理企业和*的生产经营,我认为这走入了一种误区。就*的大体制而言它有企业的属性,但这种属性实际不在兵*两级机关,而体现在*的生产经营中和开办的所属企业中。因此,兵*两级管理机关应按市场经济规律提供指导、服务,进行必要的调控、干预,而不是直接去管理、去干预企业的运行。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企业是主体,政府不是主体。兵*两级机关实际上履行党政军的职能,应主要承担企业管不了的、也无法管的公共事业的建设和守边职责。*经济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应遵循以“市场为主导、兵*为促进”的基本原则,按这一思路和原则,兵*机关对经济管理的方式应随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一是建立并完善制度框架,包括法治、廉洁和高效率的兵*机关,安全和稳定的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二是提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包括改善贸易及资讯的流畅,为*企业争取更多、更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营造投资的环境,鼓励公平竞争,提升市场素质及人力资源素质等;三是规范完善财务财政管理体系,包括推行审慎的公共财政政策,建立严格规范的兵**三级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监管制度等;四是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必要服务及设施,包括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的基础设施,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等;五是做好协调及调控,包括努力协调金融、税收等政策,为*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经济分析和预测预报及信息,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六是进行必要的干预,只有在市场失效和失控的情况下,兵*机关才可以用有效的调控手段介入,包括用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干预。超级秘书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