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8篇

时间:2023-07-17 09:49: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篇1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鲁迅的创作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此文带有强烈地直接的政治性和浓郁的争论色彩,故有重写意而不拘形式的特点,同时也就在形式上存在着缺陷和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下面就教学中对本文提出几点质疑:

一、结构不够严谨,论证不够严密

1、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

文章的第三段开头就提到“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个地方的“丰富”和“大度”,全为反语,而且结构后置。所以,就应该以此为中心而进行论述(究竟是哪些地方显出了大度和丰富的)。但是文章紧接着例举了尼采自诩太阳的隐喻来讽刺“大度”,用后代子孙的事例来讽刺“丰富”,这实际上已经偷梁换柱,讲的却是“送去主义”的危害性了。所以,这是与前面的中心句相违背的。

至于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的留与否,一直备受争议。从文体的角度来看,“杂文是议论文,但议论文不是杂文”。虽然说杂文的现实功用性强,侧重于批判现实,但是依然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议论文重在说理,讲究逻辑论证的严密性。这段文字却赘述残羹冷炙的“奖赏”,从这个维度来看,本段有严重的跑题分岔之嫌,使文章的议论严密性减弱,显得不够严谨,建议选材时可以删去不要。

2、穷青年与大宅子的例证

文章前一段旗帜鲜明地提出“拿来主义”,此段,用一个“譬如罢”,就应该是举例论证“拿来主义”。我们知道,穷青年与大宅子的关系例证实际上讲述的是中国青年与传统的关系,即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对待传统。而前面“拿来主义”的对象却是中国与西方关系,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对待西方。

所以,这个地方与前面有明显脱节的地方。应该间隔一下,或者采用过渡段的方式,承下到对待传统的这个问题上来。

3、文章最后一段

最后一段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分别是:“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和“然而首先这人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前一句讲述的是拿来之后的效果怎么样,后一句描述的是怎么去拿的方法和态度问题。明显这两句的位置应该交换一下,文意才流畅通顺。

二、第六段为何横空提出“送来”

纵观全文,文章的第一至第五自然段,为文章的第一层,即是为什么要提出拿来主义。这个地方插入的小插曲,主要是源于当时的民族企业发起的“实业救国,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鲁迅出于民族情感的固守,突出国人对洋货的恐怖,故而将其理解为“送来(实际上也不可能拿来,机会也没有)”。潜意识的民族情感因素是横插这一段的主要原因。

三、研讨与练习质疑

1、阅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总体把握文意,说说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教参解释为:一、与送去主义相对而言;二、具体的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的和对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

众所周知,主义,是一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方针政策。实际上,从教参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这是一种态度和方式而已。所以这种关于“拿来主义”的含义的提问是有问题的。

2、下边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含有讽刺的意味,试做分析。

“有的词语含有讽刺的意味”,词语含有讽刺性,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词语的讽刺性不在词语本身,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的变化而已。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篇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但应该具有预设性,更应该具有生成性,它理应成为学生情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兴味盎然呢?笔者认为,引进情境教学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境教学,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能置身其中,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情境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采用情境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从而获得独特的个性化体验,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3.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情境之中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联想和想象,对问题产生更新的认识和领悟,激起创造的无限热情。

那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有效教学的情境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二、高中语文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1.借助导语,入境生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的导入恰似一台好戏的序幕,只有吸引观众,才能顺利开演。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一片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渴望拥有独特的审美体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造成有效学习的心理场,使他们进入到特有的情境之中,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笔者借助故事来导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一位记者问他:“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笔者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的确,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借助这一故事,不仅结合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原则,而且起到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产生探究欲望的效果: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学生很快就进入到了文本情境中,情感体验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2.创设问题,情随境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激发的。新课程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领域的情境,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入境的最佳状态,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最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分析完老王的形象后,笔者抓住文末“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这句话,提出了诱发学生深入思维的问题: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作者为什么感到惭愧?学生本以为已经理解了老王这个形象,已经握住了文章的脉搏,这几个问题又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内驱力,进入到更深一层的文本情境中,理解了什么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善。实践证明,层层深入,巧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解读作品不满足于表面,而是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把握作者的主旨。

3.生成对话,情境互动。“对话”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有效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李镇西老师曾用生动的语言勾画过一幅师生对话式情境教学的优美图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生成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放下了权威的架子,放弃了知识的拷贝,学生敞开了久闭的心灵,激起了内在动力,在对话的土壤中,师生共同入情入境,开出智慧的花朵,结出探究的果实。

教学《祝福》时,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后,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对话情境:同学们,如果我是祥林嫂,又生活在现代文明的时代,我就要写一份控诉书,大家帮我想想,我该控诉谁呢?有的学生说该控诉鲁四老爷,因为他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有的说该控诉鲁镇上的人,因为他们太冷酷麻木;有人责怪鲁妈,是她把祥林嫂推向了深渊;还有同学说该怪自己,没有一点反抗意识……一石激起千层浪,师生都沉浸于积极的“对话”中,教师以敞开的心怀真诚面对学生,以一种平等、民主的心态走进学生,学生乐于学习,各抒己见,既密切了师生情感,还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果、教学效率。

4.体验生活,情境合一。语文是人类生活的浓缩,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本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就是架在书本知识与学生感悟之间的一座桥梁,体验生活、情境合一就是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把作品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沟通,引起反思、产生共鸣,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境,使学生有感有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篇3

“少教多学”这个理念既古老又新鲜。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着作《大教学论》开篇就提出“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想,着作中提出,“寻求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现如今,在我们国家很多基层学校里已经渐渐开始在尝试着做,并将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目标。

在以“少教多学”为宗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当下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四个问题:学生对新授内容不知情;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踊跃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哪些是学生最疑惑、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备课是单项的,师生间缺乏双向的交流。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计划以学生“预习”为突破口进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少教多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他们大胆地提问、思考。而课前预习,是少教多学的前提,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好方法,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

在课前预习中,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怎样认识和对待课前预习的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几点浅薄的见解: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既然老师要讲,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必须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经常无预习习惯的高中生来说,要求他们预习课文是件难事。但是,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这就需要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三、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会用知识。预习也是一样的,只有掌握了好的方法,才能更好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更有条理地、循序渐进地先学预习。预习方法具体介绍: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学案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或学案的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充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

四、借助导学案的帮助

导学案包括早读配餐、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练习这五个环节。我们一般提前一周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按照学案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阶梯。比如,在预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我们的导学案是这样设计预习的:

【课前预习】1.知识积累:(1)了解作家作品;(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字词积累:(1)给生字注音;(2)改正错别字;(3)成语积累;3.诵读并理清文章思路:(1)诵读文章;(2)回答问题:a.什么是“拿来主义”,b.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c.怎样实行“拿来主义”,d.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与效果。这样具体的预习学案有助于学生较全面地预习课文,为上好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篇4

综观中外语文阅读教学,大家都在寻求一条路子--实现学生、文本、社会(生活)、作者四者的协调。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它是联系学生、社会(生活)、作者的纽带。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试图从文本出发,用文本互涉这样一种文艺理论来观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试图寻找回归文本的方法。

一、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去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结,而是语文教学的开始。一方面,作为教师完全有责任主动地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但是老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不同作家作品进行推荐,推荐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让学生推荐自己所看的书,使学生形成相互激励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群体阅读从众倾向得以强化。例如我在高二实习的那个学期,我就给学生们推荐了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他们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像于丹、易中天等名师讲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的有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在这方面的课外阅读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二、整体把握作品价值,多角度寻找阅读教学最佳切入点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是因为熟知牛的身体结构规律,下手之前心中有全牛,能选准切入口。如果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做到心中有全文,能选准切入点,我们也一样可以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

选择切入点的基本要求是新颖、准确、有突破性,能预留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广阔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整体把握作品,明确作品价值所在,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最优的切入点去实现作品价值、完成教学目标。具体说来,选择阅读教学切入点有以下主要方法。

1.重难点切入法

每一节课都有重难点,如果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如《寡人之于国也》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体会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主义。一位教师在结尾部分的教学设计上采用了重难点切入法,设计了一个较有高度的探究思考题:最终惠王是否采纳了孟子的建议?经过讨论,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惠王不可能采纳孟子的建议!因为孟子的理想社会主张是建立在没有战争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孟子构建的理想的和谐社会不是为了战争;而惠王恰恰相反,他感兴趣的是实现争霸的目的。学生弄清了这一问题,也就突破了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

篇5

一、构建开放境界,放大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有强大的内驱动作用,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低效为高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可以使学生从封闭的语文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变“被动学”为“快乐学”。一方面是强化指导语文课外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发展为本”,以“大语文”理念为指针,积极开展富有创意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努力开展贴近生活、靠近时代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从而让职高生明白语文不单单是会作文、会写字、会念文章,更重要的是用语文知识去感受生活、关心社会。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主题班会、专题晚会以及其他公益活动形式,有意识培养学生临场应变、即兴演讲的口才和能力。鼓励学生去办文学社、出墙报、开展辩论赛、表演课本剧、组织作文竞赛、推行分组讨论等,通过不断强化学生开展课文课外实践,实现学生“快乐学”。另一方面是强化指导课外阅读。目前的职校生普遍存在阅读时间紧、阅读图书少的问题,笔者就针对职校生的这种课外阅读现状,在语文教学实际中,着力指导学生多涉猎各类文质俱佳的课外书籍,通过强化课外阅读来深化课内学习,提升职高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班级设置了“阅读角”,将笔者收集的、学生捐助的课外报刊、中外名著放置在“阅读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修养,不断构建开放的语文教育。

二、针对学生实际,提升语文素质

1.努力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不断强化学生内在才能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师在整个职高阶段要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重点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还要让语文教学突出专业特点,根据职校生谋职就业的趋向,加强技能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讲述、辩论等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让职校生能够用手中的笔撰写出不仅令人信服,而且语言流畅的文章。

2.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孔乙己》一文,可以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课文,重点“读”好抓实关键词语,如孔乙己掏钱动作由“排”到“摸”字的变化,研读好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悲剧形象的意义,认清封建教育制度的黑暗和腐朽,从而体现了学生从理解能力到评价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提高。

3.全力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多采集和积累材料。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的多构思、多审题、多选材、多修改。作文批改应紧扣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多鼓励和多肯定。

篇6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

教师的导入设计必须围绕具体的三维学习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一个好的导语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要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有熏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不可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而脱离目标,离题万里。

2.适应不同的文体和课型

抒情散文的导入要突出情,以情动人,说明文的导入要突出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议论文导入突出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教学导入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具体设计,如新授课的导入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自然衔接,自然过渡,复习课时要注意方法的总结归纳。

3.体现“精、新、奇、巧”

“精”指一节课的导入时间不能过长,要明白导入与整节课的关系,千万不可喧宾夺主,不分主次,时间上的安排一般不能超过5分钟。“新”指创新,如果一种方法经常使用,势必引起学生反感,不可形成定势。

“奇”是指要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语。“巧”是指导入要有悬念设置,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温故知新,引入新知

联系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导入新课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采用检查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既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能把新旧知识逻辑打通,使教师的授课做到循序渐进,承上启下。这种导入法能使课堂有效、自然、准确地衔接。如在讲李煜的《浪淘沙令》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回顾我们前面一节课学过的课文《乌夜啼》,接着再自然回到新课的学习上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进入状态,而且还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

2.巧用音乐,营造氛围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营造出让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课堂教学导入时播放与课文基调一致的音乐,会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新课。如讲《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感人泪下的《烛光里的妈妈》这首名曲,让学生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和感恩的情景中,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把问题弄清楚,转变学习的观念,由老师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要学习。如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发问:“同学们,你们了解三十六计吗?本文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呢?”这样提问一下子就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又如《诗经・氓》一课,我问:“诗中描写的女子聪明、勤劳、专一,这么好的一位女子最后为什么被抛弃呢?”学生听后,就认真阅读文本,主动思考。

4.讲述故事,启迪思维

有些课文偏重说理,有些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如我教《拿来主义》时,这样导入:“作家冯骥才访问法国时,有位外国记者问:‘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们难道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的回答幽默机智,得到满堂喝彩。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之处,当然不会成为资本主义,同样,我们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并能坚持原则,就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拿来主义’。”学生在这时就迫切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这样一来就吊足了学生胃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制作课件,引人入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已普及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它有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如我在讲解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在给学生讲解荔枝的外部和内部构造,尤其讲到内部构造的薄膜、果肉、果核时,制作了优美的、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对本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篇7

拿现在高中阶段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来说吧,必修共五册书,要求在不到一个半学年内完成,基本每学期要学习两本书,内容包括“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选修教材也安排了五个系列。由于高三普遍面临复习迎考,实际都是在不到一学年的时间里完成“选修”的。特别指出的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选修教材是不切实际的,一般都是老师或学校包办代替。这样,“选修”也就成了“必修”,无意中又增加了我们的负担!

其次,教材还在设置和要求上存在着高和难的问题。按理说,所选课文都应该切合我们的实际,让我们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然而,新教材似乎并没有考虑这个原则问题。比如,依然选中鲁迅的《拿来主义》(必修4),针对“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等语,现代学生就无法理解:向国外展示中国国粹,是正常的国际文化交流,有什么不好?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拿来嘲讽?还有,大大增加了文言文的篇幅,占了将近一半。这是否妥当,姑且不论,但我们普遍不喜欢文言文则是客观事实。更为甚者,这些文言文接二连三地要求整篇背诵,我们就是整天什么事也不干,背熟都很难。

此外,喜欢在一些知识点上有意无意搞“折腾”。比如,有些字不该多音多用却标注多音多用,人为制造复杂;有的文章里依然沿用繁体字,让人无所适从;《师说》(必修3)中“或师焉或不焉”,“不”注释里注音f6u,通“否”,但意思还是“不”的意思,这样转弯抹角有必要吗?语文的主要功用在于交际,教材应该力求简单、直接、实用,如果“折腾”多了,我们肯定会承受不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篇8

一、布置课前任务,提前阅读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阅读面变得更广,接触的文学作品更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也有所提升,逐步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在高中语文阅读中若依然以讲授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难以在文本阅读中获得体验,这样的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实施任务型阅读,通过课前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课文,结合教师所布置任务来完成阅读,这不仅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也可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效率,为课堂中的合作打下基础。

布置课前自读任务,一是要布置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如阅读《我与地坛》,当时“我”处于怎样的境地,为何会写下这篇文章,诸如此类的问题,在阅读文本前要借助相应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在教学中,若学生没有相应的材料,教师要提前为学生提供。二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这对理解作品是较有帮助的,该任务也要在课前进行。三是基本的生字词、句子等,要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查阅工具书,根据上下文初步了解。

在完成课前任务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其内容。在这个环节,一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脉络。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的经历,就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概括。二是要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不一定精准,但要能大致说出。三是在课前自读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诸如理解文本、感悟内容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激趣导入新课,检查反馈

通过课前任务引导学生阅读,进入课堂后,教师要预留2~3分钟时间以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情境所占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调节课堂氛围都有着不可忽的作用。如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阅读中,虽然学生课前阅读了课文,但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再次阅读,就必须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阅读中的自主性难以提升,阅读效果自然受影响。

在实践中,创设情境要结合文本内容以多种方式进行。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可借助视频播放创设情境,也可采用复述、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又如《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就可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再如《江南的冬景》可采用话题方式,先引导学生说说家乡冬天的景,再过渡到《江南的冬景》的探究中。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较多,要综合应用。

教师在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接受感官刺激,还得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再次阅读。如阅读《荷塘月色》,借助话题引入课题后,可问:“作者的行踪是如何的?”由此引导学生阅读并梳理作者的游踪。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要预留出时间给学生读课文,不能提出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回答。

三、合作完成任务,交流感悟

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在阅读过程中要以相应的任务指导学生展开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获得感悟。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任务的设计要和教学目标、内容紧密联系,要通过任务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如《边城》中对翠翠形象的探究,通过引导学生针对翠翠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合作展开讨论,讨论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拨,从而更好地把握翠翠是沈从文“爱”与“美”的理想的化身。

在引导学生展开任务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任务。首先,要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并展开交流活动。如《拿来主义》中,以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么样拿来”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并弄清文章的脉络,再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如针对“闭关主义”的交流,围绕其实质、做法、后果逐一引导学生交流。其次,在学生完成的任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还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如上述教学中对“闭关主义”的后果的探究,学生交流后要明确后果是“大门被枪炮打破()”。

任务探究是任务型阅读的关键。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还要预留时间给学生交流和讨论,要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故而要多鼓励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质疑、分享中学习,这样才能保证任务活动的有效性。

四、点拨指导练习,课后巩固

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学生在教师问题或活动的引导下展开阅读并交流,因学生的知识技能、理解、感悟能力所限,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并不一定能得到最终的结果。那么,此时教师就要进行相应的点拨,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如《美美与共》中对达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的原因,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就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说明。

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教师所要做的,一是进行相应的补充,即针对学生讨论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对爱斯梅拉达形象的探究,学生说其美,那么,美在什么地方?学生说出了其善良而没有说到人性美时,教师就应该根据课文进行相应的补充。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如《祝福》中对主题的探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虽然能对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形象进行分析,但却不能从更高层次来看待这些人物形象,此时教师就应结合社会背景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给人造成的毒害进行深入分析。

在对作品有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要及时进行相应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一是要摒弃纯书面练习方式,要辅以活动进行练习。如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巩固,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从不同层面展开交流活动。再如对基本文学常识的巩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教师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二是在针对性练习的基础上,要及时进行拓展练习。如对议论方法的学习,可结合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后进行练习,课后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练习,由此帮助学生巩固议论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