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09:49: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不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2
引言
国家相关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约束和指导事业单位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资金,这就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分为项目经费管理和公共事业经费管理两部分。项目经费管理主要指对重大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公共事业经费管理包括行政办公、津贴、医保以及职工工资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科研实力有了显著提升,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
一、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各部门在项目经费申请、下发以及执行过程中存在争议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切实加大了对科研的投资力度,为我国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一部分科研单位本末倒置,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索要科研经费上,增加各种不必要的消费,严重浪费了科研资源。在管理科研项目时,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达成共识和妥协。项目课题组将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经费的来源上,忽视了提升经费效益的必要性;科研管理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申报和立项上,缺乏对经费的管理;财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工作,不关心经费来源及使用,而且核算过程中较为笼统,没有将不同项目进行分类核算,降低了经费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财务部门缺乏与课题组的沟通和交流,降低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不利于科研单位的长远发展。
2.缺乏对项目经费预算的有效监管
科研单位一旦确定具体的科研项目后,就要着手编制经费预算,延伸经费使用预算至实施环节。项目的完成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预算编制的影响。在对经费进行预算的过程中要保持其与项目目标的一致性,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范,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金。但是,课题组为了申请到更多的项目经费,往往弄虚作假,编造预算,财务部门只负责会计核算工作,无法了解科研项目实际情况,也难以有效控制和监督经费预算工作,最终造成项目实际支出金额与预算金额存在较大出入,阻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3.缺乏明细的科研项目支出统计,财务监控难以开展
缺乏对科研项目支出的有效监管。第一,课题经费长期以来实行课题负责制,课题组长享有经费支出的权利,课题人员可以随意支出与课题相关的费用,缺乏对课题经费的宏观掌控。而且,在对事业支出进行核算时,课题的间接费用也被纳入在内,降低了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经费报销未按规定进行,违规现象屡禁不止,课题小组直接负责项目经费的审批工作,他们在对发票等进行审批时不遵守审批流程,加剧了财务监管的难度。第三,一部分科研单位结束科研课题或者办理业务结算较为滞后,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科研项目资产和资金严重浪费
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科研的作用,将较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中,科研项目经费逐年增多,科研人员将自己争取到的资金纳入私人账户或者以其它借口转出资金。某些觉悟不高的科研人员以个人名义承接科研项目,浪费了大量单位资源,但是所获资金并未转入本单位,浪费了大量国有资源。各课题组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项目经费列支不明晰,重复采购等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1]。
二、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措施
1.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环节
(1)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就国家而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约束,使得编制预算过程中有章可循,杜绝主观随意性,从制度层面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事业单位而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制定出更为详尽、充实的科研经费管理细则,包括规定报销比例、范围,明确课题负责人、科研人员以及财务部门各自的职责等。要保证科研经费管理的顺利进行,就要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提高履职能力,建立并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不断解放思想,建立并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保证科研项目成本预算的科学性、公正性、系统性。例如,在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时,要从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损耗情况以及原值出发,将各项费用平均分配到科研项目成本中。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能保证科研成本核算的真实、可靠,推动科研的顺利进行。同时,科研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向财务人员汇报最新科研动态,保证财务人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3)增强成本意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机制。当前,事业单位缺乏对成本核算的重视,成本要素支出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对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水电费等间接费用缺乏重视,在分摊过程中较为随意,界限不清、交叉等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科研人员的成本效益意识不强,将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科研结果上。由此,事业单位要建立并完善成本核算机制,划定经费支出的具体范围,保证审批程序和开支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科研经费使用环节
(1)改善科研经费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的现状。要进一步明确划分课题负责人、科研人员以及财务部门在经费管理中的职能。只有保证职责划分的科学、明确,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交叉管理和多头管理的现状,从而保证科研经费效益的最大化,推动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财务部门要积极解放思想,为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提供参考意见,减少设备重复购置,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损耗和闲置,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2)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财务人员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要加强对科研项目内容的学习,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要求科研人员解释及说明某些不合理发票的前因后果,一旦理由不充分,财务部门应无条件的拒绝报销。
(3)定期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作报告。科研项目一般周期较长,经费核算一般在项目结束时进行,由此,财务人员难以有效监控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也无法保证科研预算的贯彻执行。建立并完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报告制度,便利了财务人员及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能进一步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率,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一旦发现预算与经费执行存在较大差异,财务人员要予以高度重视,将具体情况上报科研项目负责人,对出入情况及原因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保证科研项目财务支出的科学、合理[2]。
3.科研经费结算环节
(1)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的项目决算意识。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定期举行科研经费相关讲座,进一步普及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树立起科研人员较强的决算意识,提高科研人员的经费预算觉悟,使之主动配合财务部门工作,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的科学,对于预算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要及时予以纠正,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的有序开展。
(2)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惩戒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就要建立并完善奖励机制,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惩罚和约束机制,对不合理使用或者浪费科研经费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和惩罚,不断纠正科研人员的行为,将科研经费管理条例落到实处。事业单位要从宏观上把握科研项目最新进展,加强对项目支出、预算执行以及项目进度等相关情况的审查和监督,考核其是否符合规范,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
(3)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结算制度。事业单位在制定具体的科研经费结算制度时要坚持实事求是,明确规定结算内容和结算时间。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科研经费结算制度的相关条款,准确认真的做好项目经费结算工作,缩减结余经费的挂账时间,最大限度的利用这部分结余资金,提高科研经费的效益。科研项目完成以后,财务部门要及时与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保证科研经费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对科研经费进行审计。财务部门要切实履行其职能,定期审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保证财务支出的科学。同时,财务部门要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科研经费审批、立项以及执行等情况,加强对科研经费去向及使用的监督,并将具体情况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在审计和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给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妥善解决问题,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推动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3]。
三、结语
事业单位要切实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就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认清自身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正视问题和缺陷,不断以科学技术武装头脑,妥善解决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的科研管理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付宁.我国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经费使用
国务院2014年3月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规范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控。因此,如何管理科研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促进高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科研经费申报材料不细致
高校科研经费申报一般来说, 科研项目负责人以课题组作为基本活动单位为基础, 填制申报材料,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科研经费的预算, 而课题负责人往往是非财务人员, 不能科学地编制预算,使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与实际使用情况脱节, 失去了科研经费预算的意义。其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预算认识不够, 随意填制科研经费预算,不考虑以后科研项目的结项;第二,科研经费预算过于刚性化。科研就是一项创新的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现有的行政体系要求科研人员进行严格、详细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要求准确预测科研活动和科研经费支出情况,同时,科研主管部门又要求严格执行预算,科研人员难以根据科研活动的需求及时、灵活地调整预算,这也会导致申报材料中科研经费预算的填制会在后面的科研进行中随之调整,这样就更加剧了科研经费预算填制的随意性。这种过于刚性的预算制度无法保证科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自由。
(二)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
非科研项目费用在科研经费中支出。非科研项目费用主要来源于非科研项目组成员产生的费用以及科研项目组成员产生的与本科研项目无关的费用。例如将学生等不相关人员产生的费用和项目组成员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产生的费科研项目的费用在科研经费中支出。高校在科研经费实行课题组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上有绝对的支配权。部分项目负责人认为科研项目是自己争取来的,自己有权支配科研经费的使用,高校无权干涉。而高校为了不影响老师的科研积极性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上比较宽松即只要报销的票据合法就给予报销,无法控制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合理性、效益性,容易造成科研经费使用的部规范。
科研经费使用的进度与申报材料中的预算不一致。部分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课题已结项,经费未用完”或者“课题未结项,经费已用完”的情况。科研经费是一种专项资金,仅用来提供科研过程中相关费用的支持,而过早或过晚的用完科研经费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申报材料过于随意,没有科学填制预算,只是为了应付科研申报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第二,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专款未专用的情况。
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预算规范分类核算各项费用支出。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科研的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法就申报的预算来控制科研经费报销各项目费用的限额。其实这是个技术问题,只要在财务报销系统中对科研经费实施预算控制就可以解决了。但是大部分的高校没有采取这样的措施。主要原因是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来自校外,需要老师依靠自己的科研实力和高校的学术氛围来争取科研经费,而高校对其收取科研管理费,两者有着相互的利益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松散的局面。
(三)科研经费监督不到位
尚未形成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联合参与的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监督机制,过度重视事后监督,并且事后监督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同时完全忽视了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使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陷入恶性循环。
(四)绩效激励机制不合理
科研人员才能是科研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他们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应获得相应报酬. 但现行的科研管理体系中,对科研人员的劳务费有严格限制,导致科研人员的脑力活动创作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可。智力投入在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下很难得到补偿。尤其在文科高校中这点更为严重,文科高校在科研方面本身对于硬件的投入不可能有太高的比例,主要是科研人员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这就很难得到体现出经济价值了。即使财政部、科技部出台的财教〔2011〕434 号文件《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了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但是要求“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比例还是过低。这样不仅没法刺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会打击其科研积极性,更有甚者有些科研人员会采取非法途径套取科研经费以实现补偿。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科研经费预算弹性化、规范化
第一,科研经费预算的填制应充分认可科研创新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让科研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科研活动的需求来合理正确使用填制柔性的科研预算,让科研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实行特定的预算调整修,科研人员根据科研活动实际情况的变化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
第二,加强科研人员关于预算填制和财务知识的学习。科研人员应重视预算填制和财务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财务人员及其相关人员应就预算填制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对应的培训。
(二)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管理
将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有机的结合,规范科研经费使用。首先,科研人员应该根据申报材料中的预算按照科研项目的进度据实报销科研费用,同时相关部门应不定期对其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次,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科研经费的过程中,明确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建立财务审批制度,明确科研经费费用开支范围、费用额度和审批权限,避免财务控制漏洞。财务部门应就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控制。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科研人员还应就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沟通。
(三)加强科研经费监督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科研经费监督,充分发挥科研管理、财务和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有效监督作用,全过程监督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科研合同执行情况,重点监督对预算执行以及结项结算,及时沟通财务部门随时掌握科研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经费的使用情况;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加强事前、事中审计、事后审计。明确科研人员和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审核监督职责,严格按照科研管理办法执行科研经费预算,对科研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范围、使用额度以及支出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规范科研经费开支,科研管理、审计、财务等部门相互支持,使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化。
(四)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绩效奖励机制
高校应制定和完善科研经费绩效奖励机制。首先,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使用自由度,肯定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价值,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科研人员劳务费用在科研经费中的比例,使其劳务费用公开化、合法化。
其次,对于科研经费申报、使用及结项规范的科研管理人员应给与适当的奖励。具体操作中,高校可设立科研奖励基金,结合相关部门办法的考核,就对本校科研做出巨大贡献的科研人员给与一定的奖励。
参考文献
[1]黎雪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3,06:147-148.
[关键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科研事业发展;科研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053-02
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医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日益重视,科研经费的规模也日益庞大起来。随之,医院不断加强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才能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才能促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发展。
1 目前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现状
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科研项目的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都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1.1 科研项目的资料不共享,管理混乱
(1)目前,北京地区医院及研究所的科研课题项目名义上由其科研部门管理,但是实际上课题的申报工作却由不同部门去做,如:“优秀人才”类课题由党委办公室申报,“首发基金”由人事部门申报,“科研类”课题由科研处申报。在课题项目申报成功后各部门也未能到科研管理部门留档,只有资金到位后才通知科研部门,造成课题项目的预算书、任务书等资料不全面,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无法展开。
(2)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结题验收、向上级单位汇报等工作,忽视了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使用情况、使用进度的管理。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监督课题经费支出的合法性,掌握课题经费的使用进度。但因不能掌握课题经费的具体预算分配方案,而不能有效的控制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缺乏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指标、结题时间的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
1.2 科研经费的管理不规范,管理办法不明确
(1)医院科研项目负责人在课题项目进行中,只注重课题任务的完成程度,而忽视了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对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不是很清楚,导致在课题结题审计时才发现经费使用率低或经费使用不当。如:在项目任务书申报时并无测试费预算,却发生了付基因芯片测试费的情况。又如:劳务费使用不合规,存在课题组人员领取劳务费的现象。这与《北京市科技项目经费使用办法》中“第九条 项目(课题)经费支出范围(九)劳务费的规定不相符。
(2)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审核控制不严格,经费用途是否与科研课题有关,是否符合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科研处与财务处均缺乏有效监督与控制,导致有的课题项目负责人负责多个课题,为了结题或者课题检查,多个课题经费集中在某一个课题突击支出,致使科研经费支出无序随意。而在医院医疗成本支出中又包含课题研究中使用的水、电、仪器设备等科研成本,无法按实际理清,从而增大医院公用成本支出。
(3)医院现阶段课题结题后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结题后继续使用剩余经费,报销与该课题无关费用。第二种是该课题经费长年挂账,我院在课题清查中发现有13个科研项目三年以上未有收支,余额累计几十万余元,未及时进行清理。造成课题结题,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的现象。
2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事业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 现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北京负有科研任务的医院及相关研究所的关注。为了促进医院的经济发展,保证医院科研事业的展开,提高医院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就必须要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2.1 完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制定明确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医院要把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好,就要按照国家有关科研管理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课题经费根据经费来源分为国家级、省级、局级、所级、横向合作课题,这些课题经费虽有各自的经费管理办法,但我们应根据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定制出适应于本单位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经费的分配方法、经费的开支范围、经费的使用情况以及结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同时,还应明确医院科研、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2.2 建立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科研管理的有效共享
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现代化信息管理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医院应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与反馈信息,实现科研管理的有效共享。有利于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进度的掌握,有利于财务部门及时掌握课题经费的预算方案,使科研经费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中控制。有利于课题负责人随时查看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有效地实现了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2.3 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控制力
加强项目课题预算管理工作,使项目预算经费科学化,合理化。在科研项目立项时医院领导负责指导、科研部门负责审核项目、财务部门负责课题预算编制,这样可以使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更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在课题实施中财务科定时告知科研处与课题负责人课题经费预算支出进度,科研处与课题组及时与财务处进行经费问题沟通,实现科研经费的动态管理,在项目课题结束时按照项目课题经费管理规定进行结算。提高科研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预算意识,按预算批复支出科研经费,提高预算控制力。
2.4 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率 2012年实施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的中强化科教经费管理,专门设置“科教项目收入”、“科教项目支出”以及“待冲科教基金”科目,明确规定科研项目经费纳入收支管理,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规范化。财务部门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规定,认真稽核实施过程中课题经费的支出,根据课题开支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划分项目之间的费用,相互之间不得挪用,对超范围、超预算支出及时与课题负责人、科研处及时沟通调整,做到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共同督促项目经费使用。
2.5 加强科研经费监督和控制,保障科研经费的资金安全 在课题管理中完善内控审计制度,审计处应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进行不定期审计或专项审计。使科研课题经费使用和签订合同与协议全部在监控中,及时发现科研经费使用中的问题,及时纠正违纪违规问题。财务验收是进行课题验收的前提,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增强审计制约性和控制力,从而保证课题经费健康运行。
2.6 制定课题结题管理方案,避免出现结题不结账、长期挂账现象 针对医院科研项目在结题后,结余经费的使用不规范以及长期挂账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一个方案来进行处理。有结题审计报告的,要严格按照审计报告中规定的结余经费使用范围和使用额度来使用结余经费。再有就是规定一个结余经费使用期限,如在规定期限内还未使用完,科研部门将按照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进行收回处理。
2.7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不是由财务部门来单独完成的,它需要各部门的配合。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为财务部门提供课题名称、课题编号、课题负责人、课题经费预算、课题经费来源及金额等相关资料,协助财务部门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物资部门、药房根据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课题编号设立课题库,以便财务部门在做出入库时能清晰地与医院大账分别进行核算。课题负责人需要在按合同约定如期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严格按照有关财经法规的要求,合理使用科研经费。设立专人负责课题经费的报账工作,建立经费使用登记本,随时与财务部门进行核对,确保课题经费不会超支。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课题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不断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不断摸索新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医院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合理化、才能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才能使医院的科研事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研经费 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35-02
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质量、水平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一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 尤其是财务管理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随着高校的科研工作迅速崛起,筹措的科研经费和承办的科研项目大幅增长,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与此同时,经费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科学、规范地管理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项目管理与经费财务管理出现脱节。由于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不同投入渠道和投入方式对所投入的科研资金提出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课题负责人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在高校普遍推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对课题的立项、组织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成果进行全程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经费管理的方式。科研经费的管理, 涉及高校科技处与财务处两个部门,如此一来,科研管理部门注重于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财务部门则对科研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财务部门与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在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缺乏沟通协作便极易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的现象,进而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
2.科研成本管理不到位。科研人员经费及间接费用核算不合理,是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的主要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中,只包含外购商品、服务的费用以及高校提取的少量管理费甚至不提管理费的做法,用于科研管理日常工作的项目管理费,不包含科研工作中耗费的本单位办公设施、水电能源费等。不计入项目支出的这部分费用,通常从学校教育事业费中列支,从而导致原本应计入科研经费的成本支出转嫁到教育事业费中,这便不能准确反映出科研项目真正的间接费用。因而,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的确定不准确、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出科研活动的真正经济效益,那么在科研成本核算中,此类间接费用核算也是不准确的。
3.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控制机制不完善。目前,国家科研管理制度未制定专门针对科研管理监督的审计办法,许多高校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不够,科研经费不能科学管理,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审计和效益分析,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主要在于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所以,这些科研经费能否真正高效地投入到科研活动中,财务及审计管理人员无法合理有效地管理、监督。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研工作在项目经费引进以后,经费的所有权便归课题组所有,课题组如何科学规范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学校无须过问,学校财务部门则更无权干涉。这种尚未建立在经费监管下的科研项目绩效考评指标控制体系,对综合科研项目技术水平与经费开支的综合考核没有开展,成为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对策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针对以上谈到的高校目前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1.强化科研经费管理意识,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各级领导与科研人员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教财[2005]11号)规定,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科研经费的数额包括完成科研任务的费用和利润。在使用科研经费的问题上,高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核算要切实可行、简单方便,努力降低科研成本。区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以简化成本核算、真实反映科研经费状况。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科研能力,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用好、管好科研项目经费。科研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应该将每一分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它发挥最大的效益, 特别是项目组长要树立全局观念,自觉接受管理和监督。
2.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各高校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按照科研经费的特点,依据灵活、规范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须做到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将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并设立独立的科研经费收入账号,集中核算,专款专用。建立审批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经费审批权限,建立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加强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管理,实行统一有效的预算管理。对科研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支出要全成本核算,应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以科研项目作为核算对象,以项目研究周期为成本计算期,将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消耗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坚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划清费用的承担期限、费用界限、受益对象,确定科研支出的合理水平。总之,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和成本考核体系,在遵循国家和省市有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区分不同类型的科研课题,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方便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3.健全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为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增加资金使用效能,保证科研项目的高效高质完成,高校应建立一套由财务、审计、业务专家等部门组成的有效监督、评价机制和程序。第一,财务、科研、审计、人事部门应紧密合作,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和检查,把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纳人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范畴,审计部门应加强科技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定期监督检查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课题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科研项目严格按照合同协议的规定执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科研经费预算、收入和使用的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性,财务处应严格执行科研财务报销制度, 积极推进财务管理的手段创新,做到事前审核、事后复核。科技处应参与科研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工作, 进行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分析、结题成果推广运用的效益分析等等;第二,对已结题项目的结余经费,尽早摸底调查,并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上级拨款单位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学校要制定符合校情的项目剩余经费管理办法, 以严肃财经纪律,堵住科研经费乱支乱花,规范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科研经费尽可能地用在科研工作上。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不仅要经常检查, 还要共同制订下一步的经费计划并在实践中合理使用。第三,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的结账管理办法,,课题结项时,首先应由审计部门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核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对国家重大的财政支出课题经费,还要引入第三方独立会计事务所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论向立项单位和经费投入单位报告。
参考文献:
1.陈德辉.高校科研财务管理规范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2.姜晓玲.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创新[J].会计之友,2006(35)
3.岳隽茵,邵萍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J].天津教育财会,2008(1)
4.张斌华.略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8(9)
5.傅建雯.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转变与完善.财会通讯(理财),2007(2)
6.苏立恒.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内部监管
一、引言
高等学校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机构,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人才,并为我国的贡献科研成果,是我国进行科技研究的重要支柱。但很多高校内部监管控制制度管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管职能,也以此造成了高校科研经费事件屡发不断。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工作势在必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主要是指通过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防止不良事情的发生,保证高校科研经费的合理合法使用,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高校科研经费具体使用步骤
(一)科研项目立项前阶段
高校科研项目在立项之前,科研经费并没有实际出现,但是已经进入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环节,进入到预算阶段。要通过预算控制方法,对科研经费进行约束。在进行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时,涉及到的资金收支等各项经济活动都应该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批,并且在编制的预算内进行。对于没有预算的业务,不能给予办理。在科研项目立项前阶段,对于预算控制一般有两个要求:一是要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要有编制预算,而且应该获得合法的编制预算;二是对预算追加和审批程序,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二)科研项目执行过程阶段
当高校的科研项目立项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就会把科研经费划拨到高校,相关的负责人要对经费进行合理的收支规划。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财务处、科技处都部门都要对经费负责。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经费进行使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对科研经费的具体去向进行严格监管。
(三)科研项目结束后阶段
在科研项目完成结束后,要对科研经费的决算和验收进行管理,也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也要开始新的方法和要求。项目相关负责人要对经费的收支和支付往来进行审查。例如,在合同截止日期后的三个月内,项目相关负责人要出具结题证明,并且到学校的科技处将结题手续办理完毕。财务部门对于项目的结余经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一般来说,是将经费转到项目负责人的科技预研基金专用项目号,由项目负责人使用。其中科技预研基金可以用于仪器设备的运转维护、人才培养、新申请项目的配套经费及其他研究发展项目的启动和预研等,不再支付咨询费。劳务费支出范围仅限于人才培养和聘用科研助理的费用。
三、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现状
(一)科研项目立项前现状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对于科研项目还是实行课题负责制。这种制度就会想来一定的弊端,造成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目标不明确,相关负责人也缺乏责任意识。在我国高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科研预算资金都是分配到项目中去的,并没有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忽视了科研项目的预算阶段,这就造成了在项目经费进行划拨和安排时,缺乏对项目预算和效率的考虑,盲目随意地安排科研经费。对于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很多学校并没有对其进行细化,在真正实行过程中,还随意地对科研经费进行调整,改变经费原计划使用目的,这样就造成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约束力的丧失。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预算编制不够细化、科研经费支出项目虚设、随意调整预算经费等情况,这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正常使用,造成了科研经费支出合理的结果。
(二)科研项目执行阶段现状
在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定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避免出现科研经费违规使用的情况。在科研经费划拨到高校后,学校一般会留下留成部分,剩下的经费就由课题负责人和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使用。这就造成了学校的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在科研经费的报销过程中,经费管理部门对报销审核的尺度比较宽松,只注重手续是否齐全,对于经费的去向等问题忽视,这就造成科研经费管理环节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很多科研经费的去向都不明朗,造成科研经费浪费,甚至课题负责人贪污的现象。在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针对监管中的漏洞进行风险分析,并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三)科研项目结束后现状
在科研项目申请到结束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科研经费监管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每个环节出现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观念上的错误,对科研经费的本质理解有误,虽然是项目负责人申请的科研经费,但是这个并不是申请下来就完全为我所用。项目负责人只是依托在高校这个委托方之下,对科研经费使用。还有一分部原因是组织机构设置方面的问题。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整个科研项目牵动的所有部门的职责,这个过程会涉及到计财处、科技处、项目组、审计处和监察部门等等,正是科研经费的监管不是一个部门的职责,所以会存在由于各部门沟通存在问题而出现科研管理问题,从而影响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四、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的构建过程
(一)内部监管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在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类。
1.对象因素。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工作来说,监管的对象是科研课题经费。但是,由于在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同,就会对监管的侧重点产生影响。例如,项目立项前的监管对象时科研经费预算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对象是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科研项目结束后的监管对象是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水平。每个阶段的情况不同,监管对象也就具有多样性。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就要根据具体的项目实施阶段,选取不同的监管对象,从而选择不同的监管手段。
2.理念因素。思想决定行动。因此,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监管工作也需要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对于科研项目负责人来说,一定要对监管工作有一个具体正确的认识。一个正确的监管工作理念,才能有一个正确的监管工作结果。当一个科研项目受到校领导的重视时,其监管的效果也会有好的影响,也就决定了监管工作的最终走向。因此,高校的领导要对科研经费监管工作高度重视起来,相关部门如高校科研部门和高校财务部门也要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3.方法因素。在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有三大类的使用方法,具体有决策方法、信息获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对这三类方法进行细分,可以分为计量方法、影响与效果辨识方法、数据收集方法、审计方法等。这些方法在选用时,要根据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看是选择定量分析方法还是定性分析方法又或者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个好的方法可以保证高效科研经费的监管效果。如果采用不合适的分析方法,就会使监管的效果造成大量的误差,从而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二)建立内部监管控制体系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项目立项前、项目执行中、项目结束后。在这三个阶段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分别是:科研经费预算、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科研经费使用绩效。对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情况的三个影响因素是监管对象、监管理念和监管方法。只有控制好影响因素,把握好重要环节,才能明确监管控制的主体对象,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监管策略,进而达到有序、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基于内部监管体系的控制措施
根据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提出相应的监管策略。
1.要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监管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反腐倡廉建设加以重视。在高校科研经费监管过程中,科研经费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科研项目组要负起各自的责任来,并且要相互配合合作,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责任。
我国高校也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相关的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履行本身的管理责任,并且做好廉洁工作。合理合法使用项目科研经费。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落实和追究,促进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人员廉洁自律。
2.明确监管对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高校科研经费监管过程控制体系模型可知,科研经费预算、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是科研经费监管的重点。针对这三大监管对象,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制定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并且使这些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防止科研经费使用活动和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制度和制度执行两个层面。在建立健全制度层面,鉴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能够反映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规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对各种专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明确进行规定。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明确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的责任要求。在制度执行层面,一是要确保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二是通过严密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责任追究作为制度执行的保障。
3.采取综合方法,坚持宣传教育、监控制衡和科学奖惩相结合,形成有效的科研经费监管工作格局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工作需要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教育、监督、惩治等多种方法,形成完整的工作格局。
(1)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监管的宣传教育。要对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相关的科研人员进行经费监管的宣传教育。也要对校领导和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进行经费管理的思想行动教育。对于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的科研人员,主要是加强相关财经法规和财务知识的教育,同时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辅之以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对于学校主管科研、财务工作、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工作人员,主要是明确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意义,同时适当提高相应的科研和经费管理知识。
(2)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机制。要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的约束机制,加强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并且加强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配合协作,进而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管机制。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及时沟通,对经费的使用支出情况多加沟通,并且加强协作。使用电算化网络信息平台,形成由财务、科研部门为主管,资产管理、审计和监察部门参与的科研经费监管信息系统。要努力联合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和科研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履行各部门职责,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管理监管机制。
(3)建立科学的奖励惩罚机制。对于有科研成果的科研工作人员,要对其工作成果进行肯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相反,对于那些滥用科研经费、浪费科研经费、中饱私囊的科研工作者,一旦发现,就要对其进行惩罚,从而达到及时纠正错误的效果。
五、结论
当前,我国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完善合理的监管制度、项目负责人缺乏经费管理风险意识,从而导致了科研经费违法违规操作的现象。这样对于国家来说,不仅是经济的损失,还对影响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高校内部自身的审计独立性不强也造成了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的漏洞。本文针对这些情况,结合预算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监管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构建了一套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对提高我国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林亚男.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科研经费管理思路[J].福州大学学报.2010(3).42-44.
[2]楚广兴.基于过程控制的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机制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15(3):88-92.
[3]万红波,秦兴丽,康明玉.国内外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比较研究[J].甘肃科技.2012.28(24):13-18.
[4]关振宇,段风霞.论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局限性与防范[J].财务管理.2011(3):17-20.
[5]邵积荣,郑惠芬.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2(2):28-31.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作者简介]伊微,温州医学院审计处审计师,浙江温州325035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209-03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纵、横两种科研经费管理界线模糊。纵向经费是财政性拨款,是无偿使用国家资金;横向科研经费是企业向高校的一种投资,需要高校用劳务或科研成果来偿付。两种经费性质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由于高校现行财务管理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着重点是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对资金运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成本、风险和使用效益的管理一般都不十分重视,所以,在财务操作中对纵、横两种科研经费管理的界线非常模糊。
2.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比较严重。近年来,高校横向科研收入大幅增加,学校对科研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为国家代扣缴一定比例的税金,有的科研人员将从社会上争取到的科研资金挂存校外单位,不入学校账户,从而逃避上缴管理费和税金,避开学校对资金的管理;有的科研人员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各种方式转移到校外,或以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将个人及家庭生活开支列为科研费用,将科研经费转入私人财产;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学校得不到补偿,造成学校资产的大量流失。
3.项目经费的预算、计划、审批等管理环节均存在诸多问题。(1)项目经费预算缺乏科学性,根据个人的意愿进行经费划分,并没有进行正确的经费预算。即便是经过经费预算的项目,也由于申请者对相关设备等投人情况不熟悉,只是大概估计,因此出入很大。(2)项目经费使用缺乏计划。由于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管理缺乏经验,用到哪儿算哪儿,常出现经费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有的甚至最后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完成计划研究内容。(3)由于科研经费实行课题负责人制,经费到位后学校扣去留成部分,余下的经费都由课题组自己去支配,财务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科研经费报销中存在“不真实”现象,即报销收据中所列的支出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还有一种情况是裸的“不真实”,即只要花的是科研经费,买什么都允许,只要稍加“变通”就可以了。
4.科研项目立项之后,没有建立起严格的对科研课题项目的质量评估成本、效益核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奖罚制度,也未跟踪检查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及使用效益。从事科研用的房费、水费、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管理费、科研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而从教育事业费中支出。按有关规定,科研收入计提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中一部分是用来支付学校垫付的水电、折旧等费用的,但实际上所提的管理费成了科研管理部门的日常开支,用教学的材料作科研项目的实验,用纵向科研经费拨款作横向课题的实验,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
5.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流失现象较为普遍。科研资源共享难,设备利用率低。课题组购置的科研仪器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调动时,有的没有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走;有的将固定资产化整为零,把国有资产拆分成材料开具发票。由于科研经费实行专项经费制度,即使课题相近,但由于分属不同课题和不同部门,设备仍要另行购置,资源往往独享,共享性差。
6.忽视科研成果转化和无形资产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将越来越多。教育部前两年部署的一项研究课题结论表明,由于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缺乏外在经济载体和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大瓶颈的制约,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6000项至8000项科技成果,但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
7.提取的课题组织实施费由项目负责人直接提取使用。没有用实际支出凭证到财务履行报销程序。这样做导致了不少科研资金游离于学校的监管之外,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与科研成果。
8.科研课题项目账有增无减,结题不结账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就造成科研资金沉淀和账实不清的问题,也给财务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科研结余资金的处理无章可循,某些课题完成后,往往还剩下相当多的结余资金。
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科研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条件,是科研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之一。在目前国家财力困难,对科研投资、特别是高校总体科研投资还很少的情况下,提高现有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当务之急。针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根据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财经法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费管理办法。
1.加强对项目经费预算的管理,使经费预算科学化、合理化。考虑到项目经费预算的专业性,学校可在科研处、财务处或在审计处设立提供项目预算服务的机构,对国家纵向课题经费进行强制预算审查。对经费超过一定金额的横向科研项目,也要求预算审查,从源头上杜绝经费申请的混乱状况。完善经费使用计划和决算制度,经费的使用必须先有计划,计划由二级单位主管批准,以保证经费有计划使用,提高经费的使用科学性。对于国家项目应该采用经费决算制度,对经费使用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一方面检查项目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对项目经费使用起到引导和威慑作用。
2.制定科研奖惩规定。明确与科研有关的所有收入都要纳入学校统一的财务管理,禁止任何个人、课题组利用学校的设备、资金和技术等条件私自收取横向收入,防止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制定可行性强的科研奖惩规定,对争取到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或争取到大量科研资金的人员或是对合理使用科研资金为学校提供一定数额净收益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转移、截留、挪用科研资金的人员则予以扣发津贴、限制晋升等处罚。
3.加强科研经费购置资产的管理,同时注重对无形资产评估与核算。建立高校科技创业基金,支持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课题组成员只是暂时的使用者、管理者,不是产权的所有者。必须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保管、维修、报废、报损、清查等工作,特别是在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保管人员变更等手续,在科研课题结题之
后,该类资产须由学校统一保管和调配使用,不得再滞留在科研人员的手中。另外针对高校科研经费按课题拨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的现状,可实行高校现有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的办法,发挥本单位已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也可尝试对资产实行统一管理、有偿调配、专人负责、定卡、定人、统筹使用的办法。这样不仅提高资产的共享率,同时有效防止账外资产和资产流失。
4.加强监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两重审批权限,建立两重审批制度,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财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一要加强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宣传工作。二要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没有纳入科研项目预算的与本项目无关的内容以及国家和学校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不得在科研经费中列支。三要推进科研课题的成本核算,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课题的成本,特别是对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占用学校资源发生的水电费、实验耗材、实验设备折旧及占用费、科研人员经费等间接费用,应该按科学合理的比例予以分摊,改变以往不分科研课题性质、内容和方向简单按一定比例计提管理费的方式。四要充分利用高校财务软件,根据课题经费的来源和项目性质分纵向课题、横向课题、校内课题及各级配套建立项目账,进行项目管理,时时跟踪、分析课题经费使用情况,并通过校园网,使得科研管理部门、课题负责人可随时上网查询经费使用情况。五要督促项目负责人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财务处对全校科研经费收支状况最为清楚,应该及时分析经费使用情况,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对那些不重视经费使用效率的项目负责人,应会同科研处及时发出督促信息。
5.及时结账。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与财务部门联系,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及时清理结题经费,避免长期挂账,尤其要防止科研结余资金的浪费与流失。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项目负责人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6.完善科研经费的效率评估和考核,促进高校科研的良性发展。科研项目缺乏有效的事后外部评估,等于没有业绩考核,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得不到监督。主要包括:(1)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考核的指标体系。既要包括科研项目申报期间,需要了解的该申报项目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等科技创新层面的因素,又要包括科研活动开展期间,项目经费的开支使用情况,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严格预算管理,是否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等经费管理层面的因素;(2)完善科研项目的专家评审制度。专家成员应该包括部分在该科研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外专家,对科研项目的成果和社会贡献率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界定。
7.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跟踪审计制度。主要是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1)科研经费收支情况、经费拨款进度和强度情况。(2)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要严格按照审计原则与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审查经费的支出情况,防止科研经费虚报、串报。
[参考文献]
[1]何亮.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J].科研管理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3).
【关键词】 科研经费 高等院校 改革建议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排头兵”,肩负着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其作用愈发重要。在我国高校科研项目与经费投入“量费同增”的大环境下,逐步暴露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资金使用效益低等问题。2013年1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三项有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科研经费应全面纳入高校财务统一管理;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强调科研项目与资金配置统筹协调的重要性。面对我国科研经费发展与监管的新常态,改革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对于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规范与使用效益意义重大。
一、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科研经费作为各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研活动的规模大小与持续长短,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审批立项、实施执行到结题验收的全过程,各高校必须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科研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脱离
科研经费预算,长久以来都是由科研项目组自行编制,缺少高校科研业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同参与,主要以事后管理为主。高校科研业务管理人员通常不熟悉各项目的进展情况,财务部门也难以及时追踪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与效益,各高校一般是在项目经费使用之后才知晓情况。此外,项目负责人虽然是课题研究的专家,但常常对预算的编制等财务问题不甚了解,考虑技术问题多,注重经费使用效益少。高校的科研业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项目科研人员三者之间的权责不明,经费管理体制不顺。
2、科研经费没有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书当中,通常都对与项目研究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了列示,并规定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与比例大小。项目一旦审批通过,不应随意更改,那么高校科研经费就应当采用全面成本核算的方法。然而,大部分高校所谓的科研成本核算,只涉及科研课题发生的直接费用,不少间接费用的使用往往超越了合同规定的范围,如消费性支出比例过高等。导致有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刚启动不久,科研经费就所剩无几;而有的科研项目完成后,却存在大量结余经费,这样都没能全面地反映科研项目的真实研究成本。
3、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监督与控制
多数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实行的是项目责任人负责制,科研经费到校后,部分高校在提取项目管理费等相应费用之后,剩余经费就由项目负责人支配。至于项目如何开展,经费使用情况如何等,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措施。有些项目负责人也存在着“项目是我申请到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思想,加之高校对不同来源、性质不同的科研经费的使用难以准确把握,有科研人员就认为:既然有经费,只要是正规的发票,就可以报销。在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中,更是随意变更预算,使得科研经费的支出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4、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缺失
对于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大部分高校更注重项目科研成果的考察,而很少关注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由于科研活动的主体创造性和自主性显著,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科研活动及其费用在开始之前就难以准确预计,致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区分、难以细化、难以计量。在科研经费结余时,个别科研项目组不按期结题,或者结题后不主动去学校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导致结余科研资金长期挂帐,甚至被项目组挪为他用,阻碍了科研项目经费决算与评价工作的及时开展。此外,高校进行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基础方法与技术还不健全,科研活动的结果、效率和效益核算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经费使用的各种乱象。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尽管高校科研活动有其独特之处,并且管理困难,但产生上述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原因,依然有迹可循,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相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仍较为笼统。近年来,各部委多次印发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总体要求与具体内容,但规定条款一直难以细化,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办法始终缺失。而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务院的管理意见也不尽相同,不便于学校遵照执行。此外,在国家及地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政策背景下,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抱着“先上量,后规范”的想法,施行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举措往往笼统而又宽松。其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项目负责人的监督机制,对不同来源与性质的科研经费也没有区别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不少高校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在履行管理监督职责的同时,又往往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甚至也是科研项目组的成员,具有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有效监管自然难以落实。其三,部分项目负责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由于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为了完成科研工作任务,达成个人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需求,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去争取科研项目的立项资助。在获得项目经费后,又大肆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通过领取劳务费和各种发票报销等方式提现,甚至将科研经费转入与其利益相关的公司挪作他用。
三、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建议
1、科学的组织管理
科学的组织管理是做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基石。为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必须理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组三者的关系,明确规定各自在经费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权限,推进落实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责任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科研项目与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规范科研经费转拨行为;财务管理部门须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秉持严肃的财经纪律原则,明确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完善报销手续,针对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科研经费单独进行会计核算;科研项目负责人则要积极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在思想上重视财经法纪,所有的经费开支切实按照审核通过的预算计划执行。此外,还要注重同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好各阶段、各项具体的经费支收,保障科研项目的有序开展。
2、全面的经费预算
全面的科研经费预算,应囊括所有与科研经费相关的收入预算、支出预算、预期风险评估与应对解决方案等。使用有效的预算方法,通过采用成熟的项目管理软件或资源计划系统,结合历史数据参照法、参数模型法和计算机估值法,合理制定科研项目各阶段的经费预算。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核定的项目预算书,将科研项目作为全成本核算对象,采用会计年度作为核算周期,按规定对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具体金额进行全面核算。针对普遍存在的跨年度科研项目,须注意核算方法、核算对象与计算口径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经费调整,须及时向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提交情况报告书加以详细说明,并据此编制项目年度决算。科研项目完成后,一般应在一个月内由高校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科研项目的经费决算表,并报送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审核。
3、完善的监督机制
没有监督,就易滋生腐败。为确保科研经费的科学使用,财务监督应与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过程“如影随形”,贯穿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与验收的全过程。由此,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并会同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协商制定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促使科研经费由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转换。要依据相关财务会计政策和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具体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科研工作中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根据发现的问题,瞄准经费管理的节点与漏洞,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的检查监督机制。此外,还要充分运用财务会计的管理控制方法,及时对结余的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计算、分析和决算,拟定有效的管理使用方案。精细核算与有效监督并重,才能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经济性与效益性。
4、有效的绩效评估
加强对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有效评估,需要从科研目标的达成角度出发,根据绩效审计的规律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以科研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评估标准,通过价值的形式将科研成果与进行研究的耗费相比较,对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比、科研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在当前我国没有统一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估体系的情况下,各高校应先行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科研成果绩效评估办法,对各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推进科研项目的追踪问效制。有效开展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与检查,防止违规违纪使用行为的发生,是提升高校科研项目成果质量,促进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发展与经费监管的新常态下,推进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改革,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这就需要从科学的组织管理、全面的经费预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绩效评估出发,建立健全科学的项目经费管理责任体系。以规范各项科研经费划转行为,加强经费使用各环节的关键节点控制,切实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才能真正提升高校科研工作的科学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75-02
引言
对于农业科研院所而言,科研经费是其申请的各种来源渠道的、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包括财政性的纵向经费和企业合作的横向经费,这些经费是其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和保障。随着国家、社会和企业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无论是从来源渠道还是支持力度上来说,与以前呈现显著的不同,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科研院所提升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确保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工作健康发展,从而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目前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科研经费预算缺乏科学性
农业科学研究一般具有研究周期长、季节性强等特点,科研经费预算通常很难覆盖农业科研的全过程,也很难合理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方面,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相脱节并且沟通也不够。项目负责人在科研方面是行家里手,但由于其不具备财务知识,所以不能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只能够凭经验粗略估算,很容易导致实际支出与预算差距较大。另外,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仅限于会计核算,未能参与经费预算编制,对相关的科研业务活动知之甚少,使得科研过程发生的实际开支与预算严重不符,失去了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严肃性。
(二)科研经费不按科研合同规范使用
科研经费支出管理是农业科研院所日常经费管理的核心,既要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又要严格按照科研合同规范使用科研经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研经费被挤占挪用现象严重,未能对资金实行“三专管理”(专账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擅自改变资金的用途,将科研经费变成基本支出经费。其次,科研经费使用进度普遍滞后,由于国家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都要按照经费来源渠道规范使用,但是国家下达经费延迟,导致经费使用严重滞后。再次,科研配套经费很难到位,国家拨付农业科研经费时一般都要求地方或者单位有一定量的配套经费,但因农业科研院所本来资金紧张,自筹配套经费就很难落实,导致科研工作不能按预算执行。
(三)会计监督不力
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多争取科研经费,许多农业科研院所规定,科研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管理,因此,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普遍比较宽松,科研经费应该怎样花、具体用在哪些方面一般都由项目负责人说了算,会计人员的职能仅仅是会计核算,缺乏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会计人员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时,主要根据发票等原始凭证审核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规范性,如果缺少相关附件的印证,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发票和附件都齐全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的监督一般也是形式上的监督,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认还把握不准。因此,会计监督还不到位,监督往往还游离于形式。
(四)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首先,低水平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现象严重,并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高。农业科研院所往往以科室甚至课题组为单元购置、管理固定资产,由于各个科室或课题组各自为政多、合作共赢少,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闲置现象严重,使用效率不高。其次,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混乱。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承担了一些课题的子课题,有些资产由承担的单位进行采购,本研究所只负责使用,没有在本单位进行登记,从而形成了账外资产,等到课题结束以后,这些资产也随之消失。另外,还有些协作课题由本单位主要承担,本单位采购固定资产分配给协作单位使用,本单位报销发票登记资产,课题结束后,该固定资产归协作单位所有,从而形成有账务无实物的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流失现象严重。
(五)科研经费管理考核不到位
许多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或者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度;或者存在多个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没有严格履行科研经费监管职责。例如,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科研课题管理由课题组、财务部门以及科研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然而,实际工作中,三个部门表面上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实际上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课题组负责课题选题、申报以及具体的实施工作,只关注科研经费的争取而忽视经费使用效率;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课题的立项、管理以及协调工作,通常只注重课题的命中率以及到账经费金额;财务部门只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会计核算,缺乏事前的预算和事后的考核。因此,目前科研经费管理考核还不到位。
(六)信息技术支持不足
目前,农业科研院所一般都使用ERP软件的账务处理模块、报表处理模块、薪金处理模块以及固定资产处理模块等,这些模块功能已经能够满足农业科研院所日常业务处理需要。但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研院所单位负责人以及课题组人员需要实时掌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目前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特征以及相关者的需求。例如,目前不少农业科研院所为了更好管理科研经费,以便于单位领导及课题组人员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情况,往往在月末手工汇总相关课题组的经费支出,经费管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时间上比较滞后,一般月末汇总数据,不利于实时动态掌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二是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仍采用手工汇总,当课题数量不多时还勉强应付,当课题数量达到一定量以后,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错。因此,目前农业科研院所对经费管理信息技术运用不足。
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针对农业科研的特点,在编制课题经费预算时,课题组、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成立预算编制工作组,该工作组就是统筹协调课题编制工作,各个部门从不同的专业角度,针对科研内容工作量,结合具体情况在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尽量使得预算更加细化,确保科研的实际支出都能够体现在预算中,科学化、准确化及精细化的预算为预算顺利执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
为了确保科研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必须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与控制。首先,设立经费银行专户,专门核算科研资金,避免将科研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存混用,从账户源头避免挤占、挪用课题专项资金。同时,对照科研合同,严格审批经费支出,对于超出预算内容和金额的支出,一律不得列支。其次,国家要按照经费渠道及时拨付经费,为顺利开展科研提供经费保障;在农业科研院所内部,课题组及时开支科研经费,确保经费支出进度与科研任务进度相匹配。再次,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到位,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农业科研院所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企业之间横向合作、转让技术专利、单位职工入股以及积极争取政府贷款等,来弥补科研经费不足。
(三)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为了规范使用科研经费,财务人员必须全过程参与项目,这样有利于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有效控制。一改以往发票由课题主持人一支笔签为课题主持人加单位领导联签制度,并且财务人员根据课题合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课题合同的支出一律不得报账。财务人员不仅对相关票据形式上进行监督,也要通过印证附件加强对业务真实性、合理性、准确性及相关性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对相关经济业务延伸监督,确保科研经费规范使用,最大程度发挥好会计的监督职能。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农业科研院所要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信息数据库,要整合单位现有的仪器设备,必须打破资产小部门所有制,建立常用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避免重复购置常用仪器设备,将有限的科研资金花在刀刃上,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一些比较高端的仪器设备,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组可以借助各省级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现共享,节约科研支出。其次,对于账无实有或者账有实无的固定资产,等到课题通过验收时后,及时将这部分资产进行登记、划转或者收回,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防止资产流失。
(五)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制度
农业科研院所可以由科研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纪委组成的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小组,建立一套常规评价定量指标,主要依据科研合同书中明确的各项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指标,具体如人才培养、数量、专利情况、实现的利润、对社会创造的贡献等。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计算、比对、权衡,全面分析课题组的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从中找到存在的异常,并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以便更好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六)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针对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中,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农业科研院所可以由办公室,会同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及ERP软件供应商,结合单位的具体特点,研发课题经费管理系统,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科研经费的全流程管理,包括到账金额、每笔业务查询、已经使用支出、可使用额等等。该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从账务ERP系统取数,授权课题组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通过互联网,实现对科研课题的及时查询,实时掌握课题经费的相关情况。建立科研课题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简化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还便于课题组人员及其他人员实时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语
总之,管理好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是一项长期并且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内部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配合,预算好、执行好、监督好、管理好、服务好科研经费,促进农业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政权.当前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8-9.
[2] 杨景艳,韩海斌.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50-51.
[3] 韩海斌,刘悦,尚建库.对农业科研院所课题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