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金融资产分析8篇

时间:2023-07-17 09:49: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金融资产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资产分析

篇1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较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59-02

1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同点

(1)初始计量属性都是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时,计量属性都是公允价值,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以公允价值作为这两类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反映该类金融资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把该类金融资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

(2)在取得金融资产的时候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单独通过应收项目来核算。

在取得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如果初始取得价款中包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要将这部分利息或股息单独通过“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来反映。

(3)金融资产持有过程中,确认的应收股利或利息都计入了当期的投资收益。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确认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的,都要在当期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4)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都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都要将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要根据公允价值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便把金融资产更加紧密的和市场结合起来,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动。

(5)出售的时候,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以及持有过程中累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都要计入当期损益。

2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不同点

(1)持有意图不同。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意图明确,持有时间短,是为了短期之内进行交易,赚取交易差价的;相比之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限就没有交易性金融资产那么明确。

(2)初始取得时的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则是计入了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当然,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资产形式不同,计入的账户不同,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的,交易费用可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照面值计量,所以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均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

(3)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均以公允价值来计量,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则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金融资产资产减值的处理不同。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3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点的原因简析

(1)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处理方式的不同是由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不同而造成的,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为了短期内进行交易,获取交易差价,因此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就是获取投资收益,因此该资产在取得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之外的交易费用,就是投资者为了取得投资而先付出的代价,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应该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间并不确定,因此,为了避免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交易费用调节利润,对于企业持有时间不确定或者是长期资产的交易费用一般是计入到资产的入账价值中的。

(2)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是由它的持有意图决定的,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时间短,仅是为了赚取差价,因此短期内会处置,所以公允价值变动可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意图不明确,持有期间不确定,为了防止企业利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来人为调节利润,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要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到处置的时候才可以转入当期损益。

(2)资产减值损失处理方面不同的原因。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主要是因为持有期限短,不涉及到减值测试和实际利率摊销问题,而且交易性金融资产正常的价值波动已经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计提减值准备也是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二者造成的结果一样,不需计提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非暂时性下跌,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主要是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影响的是权益而不是损益,而资产减值的话是会对当期利润造成影响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金融资产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反映它们投资获益的共同特性上,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现的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企业持有资产的意图和期限不同。

参考文献

篇2

在新型会计准则要求之下,与公允价值相关金融资产计量通常涉及到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相关性变动量,并将其归纳在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值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类型当中。这两种不同类型在会计的处理上所产生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所涉及的公允价值的有效变动一般计算在当期损益当中,明显体现其资产负债表面现象之下的相关收益;后者能够计入所有相关人员的权益,有效体现其中收入费用价值观的有关收益。笔者主要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盈余管理以及综合收益进行分析,旨在为促进金融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

金融资产;综合收益;盈余管理

收入费用观念在有效确定收益的情况下,不能以显示的资产或负债等作为其有效标准,应运用应计和递延等相关会计程序进行运用,促使其收益的数据具有较大程度上的主观性。我国的相关财政部门已经颁发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相关政策,对于其中相关的所有者权益进行相关调整,并要求在附注当中明确展示其不同项目的统一格式。综合性收益指的是相关会计主体在某个期间和非业主实现交易等所引发的权益变动情况。

一、提出假设

国外相关专家和学者根据国外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得出,综合性收益和公司股票价格以及股票的回报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对净利率与之的关系更为明显。在利润表格发生改制之后,其中的综合收益绕过相关的利润表格,并将相关资产负债表格当中涉及且未实现的收益项目进行集中收集,由信息的使用方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因此,报表相关的使用人员需要运用综合收益相关政策和规定,促使股票的价格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如果企业在之前所选择运用的相关会计政策存在盈余管理的一定动机,在首次披露综合收益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净利润与综合收益之间的偏差相对拉大。企业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直接体现在其他不同类型的综合收益当中。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偏向通过一些持有可供于出售的相关金融资产展开企业内部的盈余管理。主要原因在于,对于交易性质的金融资产来说,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对于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对于其利润的影响在控制能力上较强。首先,其能够防止其在持有时期内产生公允价值变化影响企业利润的情况。其次,其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运用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来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但是,我国相关法规规定企业必须在其综合收益当中明确反应其可供出售的资产处在持有期间内受到的公允价值变化的影响。因此,不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持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当期范围内出现的公允价值的变化都可能反应在其利润表格当中,进而明显干扰报表使用人员的有关决策。笔者根据2009年结合其他不同综合收益水平所体现的不同盈余管理的动机,提出以下两种假设:第一,综合收益对报表使用方运用相关决策产生影响;第二,2009年中其他类型的综合收益和往年年度的盈余管理情况有关联。

二、设计部分

(一)盈余管理水平的测试

要想验证上文所述的两个不同假设,需要对相关企业盈余管理的水平进行测试。分别抽取我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中盈余管理计量的相关模型进行有效验证,发现其中以行业分类为基础的横截面修正模型能够对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更为准确的验证,这同样是本文检验所用方式。

(二)验证模型

投资方正常情况下对于信息的反应一般以证券股票价格发生的变化为准。笔者运用累计超额回报的CAR来作为其市场反应的有效变量,进而研究公司相关的账面价值以及净利润等对于公司股票价格所产生的影响。

(三)数据样本

笔者运用2007年至2009年间所涵盖的所有样本数据,但不包含一些金融类型以及部分数据出现流失等的上市公司,所有数据的提取来自于CSMAR数据库。

三、数据剖析

(一)统计描述

在所有研究样本中,每股不同的综合性收益平均数值是0.06571,表明相关涉及的公司其他方面的综合收益相对净利润高。另外,公司不仅具有向上型的盈余管理,还存在向下的盈余管理,但是向上部分比向下部分管理程度大。另外,对于大多数具备两种类型金融资产的企业来说,其可供出售的相关金额资产在两种类型的金融资产中占据大于0.5的比重。

(二)结果阐述

如果企业相关的每股其他综合性收益越大,那么其综合收益值可能直接影响股东的有效决策。除此之外,公司所得到的累积超额回报和每股所得的净利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和其中每股净资产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在2007年至2008年间,在同等条件下,企业所持有的两类不同金融资产在总资产当中所占据比重和其实际持有的金融资产划分作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额之间呈现正比例关系,但是这种情况在2009年呈现开始减弱的情况。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得知,企业管理人员实际将金融资产有效划分成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动机上相对更小。笔者主要研究公司披露年报当中其他类型综合收益能够影响股东各项经济决策,并最后得出两类不同资产在总体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和其持有金融资产划分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以期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戴科文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邓成.金融资产分类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朱梦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呈报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李朝阳.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研究[D].湖南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案例1:甲公司2010年2月购买乙公司股票10万股,买价8.3元/股,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 3元/股,并用银行存款支付交易税费0.4万元。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券投资,也可以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按照准则的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的核心思想是按其公允价值及交易费用之和入账。

分析案例1,如果根据管理层的持有意图,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4000

应收股利 30000

贷:银行存款 834000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初始入账价值主要为买价,由于管理层的意图持有交易性资产的时间较短,因此取得时的佣金、手续费等交易费用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而是计入当期损益,通过“投资收益”来核算。

分析案例2,如果根据管理层的持有意图,持有乙公司的股票的时间会较短,那么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000

应收股利 30000

投资收益 4000

贷:银行存款 834000

通过案例1比较两种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区别,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间一般较长,或是持有意图暂时不很明确,准则也将其划分为非流动资产,因此取得时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其初始成本;而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般来说,管理层的意图是持有时间较短,目的是为了赚取买卖差价,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显示买卖差价,取得时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初始成本。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资产负债日公允价值发生暂时性的变动。案例2:沿用案例1的资料, 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收盘价为7元/股。甲公司预计股票价格下跌是暂时的。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根据准则规定,当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变动金额主要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分析案例2,如果根据管理层的持有意图,取得时将乙公司的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4000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4000

本案例中,如果是公允价值发生了上升的变动,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即可。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根据准则规定,当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变动金额主要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核算。

分析案例2,如果根据管理层的持有意图,取得时将乙公司的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价值,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00

本案例中,如果是公允价值发生了上升的变动,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即可。

通过案例2比较两种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不同之处,资产负债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了暂时性的变动时,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如果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则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利润表。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层持有它的目的不是短期内赚差价的,一般来说持有时间相对来说较长,根据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变动情况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利润,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当最终实际出售时,再把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影响出售当期的利润。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说,管理层持有它的目的是短期内买卖,赚取差价,它的公允价值变动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当期的利润表。

(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大幅度下降。案例3:沿用案例1和案例2的资料,2011年乙公司因违反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受此影响,乙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生严重下跌,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收盘价为每股3元。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根据准则的规定,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分析案例3,应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共计504000元,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4000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4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000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时间较短,所以准则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提取减值准备,将投资损失直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

分析案例3,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降计入当期损益,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000

通过案例3,可以看出准则对于非流动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允许计提减值准备的,而对于流动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不确认减值损失,直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处理。主要的原因就是持有的意图和时间长短不同。

三、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会计处理

处置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按照公允价值将金融资产转出,而实际取得的价款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不同之处在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将原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是要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转入到“投资收益”。处置时的投资损益则包括了两部分。产生区别的原因在于准则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规定不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Z].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篇4

关键词:实物投资;资产投资;比较分析

投资者进行投资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选择好投资方式是获取巨额利润的前提,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要认真分析,并选择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其中一种。我们在对两种投资方式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实物投资是投资人对于本行业内部或者合作的企业进行投资,而金融投资则是将投资投放到证劵、货币和信用等方面。由于他们投资的对象不同,所以他们的投资方案也不同。对于投资方而言,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才会为自己谋得更大的利润。

一、比较分析实物投资与资产投资定义上的区别

实物投资指的是企业将资金或技术设备等直接投放于企业或合资、合作等关联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投资收益。从定义可以看出,实业投资注重的是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实物二字很好的说明了该投资方式是直接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存在的物品进行投资。不同于资产投资的是,实物投资因为直接进行对实际物体的投资,所以它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外延显得更为广泛。该投资方式是一种有形投资,所以相对于金融资产投资而言,该投资的投资方式更稳定且风险性比较低。但是因为是一种有形资产投资,物品的实际价值就是那么大,所以投资方所获得的利润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但这毕竟是一种保守的投资方式,所以被大多数人沿用着。

金融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得未来收益,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将资金投入在货币、证券和信用及与之相联系的金融市场活动中的经济行为。金融投资是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产生的投资方式。相对于实物投资而言,金融资产投资的间接性和非实物性特点更加突出。从定义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无形资产投资,注重的是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因为它是一种虚拟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所以金融投资并不能直接与生产经营相互联系。相对于实物投资而言,金融投资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是它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金融投资更多的是考验投资者的胆量和眼力的投资方式。由于金融投资更多的是依赖于现代技术进行投资并且能够在短期创造巨大的看利润,所以这种投资方式被广大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所喜爱。金融资产投资也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从对定义的分析就可以很好的看出来。二者在投资收益、投资对象、投资风险、投资目的以及收益时间长短上都具有不同点。投资方在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进行投资时都应考虑到这几个方面,因为他们直接影响着投资方的投资收益。无论是哪种投资都具有它的优点所在,依照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观点,有时候按照一定的比例选择二者相互结合的投资方式能够为投资方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分析实物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特点

对实物投资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物投资与实际的物品和生产经营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简言之,实物投资是投资方对实际物品的潜在价值进行考量之后进行的一种生产经营活动。它是通过实物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谋取投资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投资方在进行投资活动之前,要对实物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避免由于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

2.实物投资的利润回报期长。实物投资在进行投资时,是与生产关系进行密切联系的,所以投资方进行投资之后要等到物品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之后才能获得收益,这个时间是很漫长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方可能还要追加投资。在生产的过程中,整个资金链的流动是非常慢的。这种投资方式考量着投资方的耐心,如果中间出现意外收回投资成本,无论是对企业还是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3.实物投资具有广泛的投资区域。在现代社会,即使出现了以金融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但是由于实物投资涉及到人民大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品,所以实物投资依旧覆盖到社会中的所有事业的经济活动。由于实物活动覆盖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对于国家经济部门而言,对于实物投资的监测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实物投资在国家投资方式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这种投资方式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国家经济部门要通过立法等各种手段来时刻监测着社会中实物投资的动态,对于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对于金融资产投资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金融投资在市场上进行投资的时候依靠的是金融资产,依赖于金融资产进行的一种间接性的投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会将自己的资金投放到股票、证劵和货币等上面,通过多种金融投资的方式来为自己谋取利润。依托于金融市场的投资是投资方的一种资金战和速度战,投资者会随时关注这各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一旦出现机会时就会将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来占有公司的一定股份。时机到的时候进行抛售来赚取巨额的价格差。

2.金融投资在运行过程中要求资本要有一定的偿还期限。金融投资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虽然不像实物投资的收益期限那么长,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资金在进行升值的时间。资本的偿还期限指的就是这个时间。投资方进行金融资本投资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在偿还期限内,只要自己的资本在不断升值,投资者就可以一直进行投资,但是要时刻关注并分析偿还期限内的被投资标的物的价格变化,在投资收益开始下降的时候要及时收回自己的资本以避免连本带利赔光的状况发生。一般情况下,金融投资的偿还期限都非常短,这和金融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是相关的。时间越久,对于投资回报的风险就越大,出现各种突况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失败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3.金融投资具有巨大的风险性和收益性。金融投资考查的是投资者对于市场变化的预测能力。在当今社会,经济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同样的,公司经营状况发生改变的机率也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对于某些特殊行业而言,譬如石油等,他们的风险变化性小,投资者选择投资的难度也不大,但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对他们进行投资时要抓住机遇进行投资并在偿还期内进行迅速收回成本和利润,因为对这类行业的预测是很难的,并且这种行业的动态变化大,容易出现资金套死的现象,所以投资者在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将要投资的企业的各类经济指标的变化程度,避免造成投资失败。

三、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联系

1.两者的投资媒介和投资手段相同。无论是实物投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还是金融投资与资本运作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与对资金的运用,虽然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区别,但是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进行投资的依托对象不同罢了,一个是生产经营,另一个是证劵和资金。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都是社会资金运作的一种依托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

2.金融投资为实物投资提供资金,实物投资为金融投资创造利润。从对金融分析来看,金融分析像是一种资金的聚集,并没有为实物投资进行资金援助,实则不然,金融投资对企业资本进行投资,将资金短期内汇集到企业,这是维持企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这笔资金,公司的实物投资的生产经营才能够正常运转,即使投资者收回了资金,但是还会有下一个金融投资者进行输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短期帮助,是企业在进行大量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金来源。而实物投资的成功也为金融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虽然投资对象不同,但是两者依旧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总结

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都是当下主要的投资方式。目前,金融投资多为发达国家所采用,我国的不少投资家也开始着手进行资本投资,因为资本投资具有收益大,期限短的优点,即使具有一定的风险,但能够带来的利润更加诱人。虽然全球经济投资向金融投资进行转变,但实物投资始终覆盖整个社会经济的状况却不会被改变,因为实物投资的投资对象是人们的生活用品,无论是高档的还是基本的,都是人们必须的。投资家在对这两种投资方式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所具备的优缺点和特殊性,同时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投资家而言,进行投资就是为了更好的获利,所以在进行投资方式选择时不如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资金套死的现象。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希望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进行合法的投资,为社会的良性运转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游家兴.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经济科学,2005(06).

[2]游家兴.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经济科学,2005(06).

篇5

关键词:金融资产转移 会计准则 确认和计量

金融资产转移及其涉及的终止确认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随着资产证券化、信托、债券买断式回购等企业结构化融资交易创新步伐的加快,金融资产转移所涉及的会计问题显得十分突出。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形非常复杂,比如资产证券化、债券买断式回购、带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保理、质押借款、债券互换、证券借贷等,都属于金融资产转移范畴。金融资产转移涉及的最核心会计问题实质上是金融资产转移所导致的终止确认问题。

总结相关材料,豪不夸张地说,《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是一个新交易时代下的会计新天地的缩影。它将引领中国金融业会计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新旧准则对比变化如下:

一、填补了国内空白,规范了相关核算

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金融资产转移相应的会计规范指引,金融资产转移过程中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如何确认,如何就相应的权力和义务纳入报表的会计处理问题困扰着企业,这使得企业无法就资产转移涉及的风险有明确地认识,更不能全方位控制可能产生的风险。《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主要就金融资产(含单项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进行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出台为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也为金融资产衍生创新产品的定价提供了支持,必将推动我国金融机构业务改革,防范企业金融风险,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在金融会计领域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

二、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更加注重交易实质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对买断式回购卖出债券业务的处理更加注重转移交易的实质,在附回购协议的债券出售中,对于回购债券与售出债券相同、回购价格固定或在售价加上合理回报的买断式回购,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规定,不应视为终止确认(卖出),因为买断式回购的正回购方仍然保留着与债券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在约定的时间内要履行合同购回已卖出的债券,债券所有权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移。因此,这使买断式回购业务有章可循。

三、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做出了较完善的规定

资产证券化是二十世纪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项金融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以来,迅速向全球扩展。由此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不仅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会计提出了问题。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3月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资产证券化需要会计处理相应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关于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规定,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对金融资产的转让加以确认。金融合成分析法的核心在于控制权决定资产的归属,而且承认金融资产和负债能分割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根据金融合成分析法,对一项资产转让交易是否进行销售的会计处理,取决于转让者是否放弃了对该资产的控制权,而是取决于交易的形式。一项转让者失去控制权的金融资产转让(全部或部分)应确认为销售。此次《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对资产证券化的确认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更能体现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种方法是在传统会计模式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对一项业务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不能只看交易的形式,而更应该注重业务交易的实质。

四、形式更为独立和合理

篇6

关键词:权益性金融资产;归类;影响;监管

一、研究背景及其研究目的

财政部于2006年2月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成为最大的亮点。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的代表性领域,权益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体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理念的核心变化,并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增减和股票市价的涨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同的权益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新准则没有明确界定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某项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投资目的等因素,这为企业管理层对权益性金融资产的归类留下了选择空间。

二、权益性金融资产的范畴

(一)权益性金融资产的内涵

金融资产是金融工具的资产化形式,是对负债性金融工具或权益性金融工具投资的结果。本文所称的权益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对股票及其他权益性金融工具投资而形成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归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项下。其中,归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项下的权益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准备在近期内出售以赚取差价而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基金等;归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下的权益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二)权益性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联系与区别

权益性金融资产的“镜像”是股票及其他权益性工具,与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同属于股权投资,且上市公司的部分权益性金融资产就源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取得流通权的原非流通股。两者的会计核算方法有本质上的区别,最显著的区别是:不管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期末的账面价值都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报告,确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表决权比例、对被投资单位的实质性影响等标准进行划分,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

三、权益性金融资产的归类影响分析

对某项资产的归类偏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项资产的归类对公司本身的影响。下面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处理差异对公司会计指标、全面收益、所得税、股票价格等方面的影响,以对管理层的归类偏好做出判断。

(一)会计处理比较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属于金融资产,都在活跃的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它们的会计核算方法适用于独立的具体准则——《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两者的会计核算有以下异同:

一是初始计量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将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交易费用作为初始成本入账。二是期末,两者都按期末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但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的正常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跌重大或属非暂时性时,需计提减值损失,减少账面价值;在计提减值后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又上升时,如果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对负债性金融工具投资,则冲减原计提的减值损失(不在分析范围),如果属于对权益性金融工具投资,增加资本公积。三是处置时,两者都须将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出,但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出。

(二)会计处理差异的影响分析

1.对会计指标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取得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一项权益性金融资产被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被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不发生减值的持有期间的利润有差异,对减值期间及处置时的利润没有影响。当所持有的权益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时,金融资产不存在减值,如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导致当期利润、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上升;如果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会导致投资企业的净资产、每股净资产的增加,不影响利润指标。处置时,两种归类方法确认的投资收益总额都等于出售价格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且投资收益的大小都受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影响。在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会使出售当期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每股收益大幅上涨;反之,在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会使出售当期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每股收益大幅下跌。处置时两种归类方法所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唯一差异来源于取得金融资产时对交易费用的处理差异。由于取得投资时的交易费用是一次性的支出,且金额一般不大,在本文的分析中忽略不计。

2.对全面收益的影响

(1)全面收益的含义:企业的全面收益是指“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他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包括公司的经营损益、持有资产的未实现和已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其中,公司的经营损益是指传统的会计利润;持有金融资产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是指在持有期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上升和下降,也包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持有金融资产的已实现利得和损失是指从取得至出售金融资产所确认的投资收益,包括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持有金融资产取得的应收股利、出售金融资产时收入超过账面价值的差额及转出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2)全面收益的计算

全面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的分配=(期末的资产-期末的负债)-(期初的资产

-期初的负债)-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的分配

全面收益的计算基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的变动,体现了新准则的资产负债表观,有别于传统的收入、费用观的会计理念。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取得投资时的交易费用作费用化的处理方法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交易费用作资本化的处理方法,只影响取得金融资产当期的全面收益,不影响以后各期的全面收益的大小。另外,利润表的损益最终会结转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下,如果不计所得税,则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处理方法也不影响全面收益。因此,采用全面收益评价公司的绩效,可减少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应以全面收益作为会计监管和市场监管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3.对所得税的影响

(1)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和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影响分析。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某项金融资产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不仅不影响当期应交所得税的大小,也不影响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因为不管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确认的损益都等于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后的差额加上原计入损益或资本公积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实际上等于处置收入扣除初始入账成本的差额,因此,不管归类为何种权益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未来期间的所得税没有影响,即两种处理方法的递延所得税相同。(2)资产减值对当期和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影响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不需计提减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跌严重或属非暂时性时,需将公允价值的下跌作为减值损失,计入损益表。税法规定:除应收账款按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外,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税法对资产减值的处理与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相一致。因此,虽然新准则对这两种权益性金融资产是否计提减值的规定不同,但不同的归类不会带来所得税的差异。

(3)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分析。新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根据会计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计算“暂时性差异”,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含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由于不同归类不影响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因而也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可见,虽然人为因素可以操纵计入损益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小,但不能因此调节所得税。所得税是公司的一项重要费用支出,由于权益性金融资产的归类不影响公司所得税,由此可排除公司借助改变权益性金融资产归类进行税收筹划的动机。

4.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新准则下,权益性金融资产的不同归类对公司会计指标的影响有差异,但这种会计信息的差异只是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并未实质上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果资本市场是强有效的,权益性金融资产的不同归类不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但在资本市场有效性不强,人们识别、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不高,只能简单使用少数几个财务指标进行决策的情况下,这种由会计政策选择引起的会计指标的差异传导到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股票价格、关联公司的股票价格乃至整个股票市场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众多中外学者关于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表明: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预测公司收益、评估股票价值并做出买卖决策。有不少学者通过数据检验证明:每股净资产或每股收益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影响。还有价值相关性的实证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每股收益对公司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大于每股净资产及其它财务指标的解释能力。如曹国华、赖苹2006年的研究《净资产、剩余收益与股票定价: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当期的每股净资产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较弱,当期的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很有解释能力,未来的每股收益对预测股票价格没有太多帮助。

据此推测,在一定条件下,当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上升时,为了提高公司的营业利润、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以至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持股公司更倾向于将长期股权投资归类为权益性金融资产,或将权益性金融资产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当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下降时,持股公司更倾向于将权益性投资归类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将权益性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前提条件一是持股公司认同有关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有用性、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结论;二是会计利润指标、市场价值指标在评价经营者业绩时权重适当;三是持股公司对股票市场有合理的预期。显然,股票市场价格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受宏观政策、资金的充裕程度、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持股公司难以预测所持有的股票的价格走势,而其他的两个前提条件是否能满足还有待验证。由此推断,管理层不存在明显的借助权益性金融资产的不同归类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动机。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一项权益性金融资产被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被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影响公司的会计指标,进而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但不影响公司的全面收益、所得税。由于股市的不确定性,企业管理层在投资权益性金融资产时,不应存在明显的通过改变权益性金融资产的具体归类影响股票价格的倾向。如果在监管中更强调全面收益指标的作用,可消除企业管理层通过改变对权益性金融资产的归类而影响会计指标的动机。但权益性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相比,两者的会计核算方法有本质上的不同。一项股权投资被归类为金融资产与被归类为长期股权投资,对公司的业绩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差异悬殊。因此,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应对企业的股权投资归类的正确性进行监管。在监管时,应重点关注权益性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划分的正确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汝莹,符蓉.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分析.四川会计,2003年第5期.

篇7

关键词:金融资产;经济增长;弹性分析;回归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2 F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0-0017-05

在我国,政府一直存在着“大财政、小金融”的观念,货币政策只是从属于财政政策。1992年以来,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货币政策正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标志着我国对金融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近年来,国家货币当局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方面,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在1994-1995年经济过热、严重通胀的背景下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得到加强,其越来越多地对金融资产进行了有效控制,试图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增长的金融资产总量,并积极引导金融资产之间的合理配置,提高金融资产的运转效率,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增长服务。总的来说,在这段期间内,金融资产总量以及内部构成与国民经济存在高度的正相关。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金融资产增加属于金融发展的范畴,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与实务界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观点众说纷纭。以Goldsmith(1969)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直接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以Mackinnon(1973)与Shaw为代表的金融压抑主义者认为,现金余额的实际收益率是资本形成及由此取得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与上述观点相比比较折中的是,Patrick(1966)认为相对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处于一种“需求带动”地位,即其通过对经济增长所引致的新金融服务需求来产生影响,因此金融发展附属于经济增长。谈儒勇(1999)认为在我国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国金融中介体的发展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甚至是不利的。韩廷春(2001)认为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其有限。史永东、武志(2002)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高的相关程度,并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双向因果关系。杨飞虎(2007)以我国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以我国金融发展指标、金融深化指标、资本边际生产率、经济结构指标、技术进步指标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我国金融发展指标与金融深化、经济结构指标高度正相关,说明金融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金融化、货币化程度,推动了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大力发展;但总体来说,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边际生产率,投资率的提高与技术进步。

当前,经济增长过热,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由此引发的投资过热、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令人担忧。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综合以上的观点,结合宏观经济现状,建立相关模型,试图解释金融资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从金融资产角度提出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对策建议。

二、模型(1)――金融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模型设立

在西方经济学中,根据Cobb-Dauglas生产函数Q=ALctKB,社会总产出由劳动和资本创造。但在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单靠劳动和资本创造经济增长的理论已很难解释一些社会行为,这逐渐证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政策的替代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是否完善、是否活跃的重要参考。同时笔者认为,以我国为例,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现代金融体系建立以来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金融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社会总供给又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因此,只考虑供给影响,对Cobb-Dauglas生产函数进行补充,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型:

Y=f(F,U)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F为金融资产作用的要素,U为非金融资产作用的要素。

也就是说,社会总产出是下面两种要素的函数:一种是金融资产作用的要素。即该要素的获得和应用必须通过金融资产的运转才能实现,属于外显的经济创造要素。根据这一定义,Cobb-Dauglas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和资本,由于工资的给付和资本的取得都涉及到金融资产运转,因此属于金融资产的作用要素(F)。另外一种是非金融资产作用的要素,即该要素对经济的贡献不直接依赖于金融资产的运作,如政治经济体制、科学技术、公民素质、企业家本身的才能等。属于内隐的经济保证要素。因此,还可以将模型进一步表示成:

Y=f(f,l,g,e,u)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f为金融资产,1为劳动生产率,g为资本边际生产率,e为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即金融资产转化为资本的速度,u为其他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等。

(二)模型解释

国民经济是金融资产、劳动生产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资本边际生产率等因素的综合增函数,在其他任何一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其中的任一因素,都可以增加国民产出。这一模型充分表明了政府(调控金融资产、从事科技开发、政治经济体制优化)、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个人(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国民经济创造中的共同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外显要素(如劳动、资本等)和经济增长保证要素(政治经济体制优化、社会生产率提高等)的统一。

三、模型(2)――实证分析:经济增长对金融资产的弹性

(一)金融资产的界定

本文从宏观角度把金融资产定义为具有经济价值的金融产品,不局限于“有价证券”的一般解释,主要包括现金资产、金融机构贷款、证券资产、外汇储备等四个部

分。另外,本文定义的金融资产是从全社会的资金直接作用经济的角度出发的。根据这一定义,有以下四点说明:(1)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虽然属于个人和企业的资产,但是它们对经济的作用取决于信贷规模,本身不能直接作用于经济实体,因而存款和储蓄不列入金融资产的范畴。(2)黄金储备虽然也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储备资产,但随着纸币化的进程,黄金储备对经济实体的作用已经大大下降,货币当局若非迫不得已不会动用黄金储备干预经济,而且黄金储备存量通常趋于一个稳定值,基本没有变化,因而也不列入金融资产。(3)保险资产近年来增长迅速,但是其作用经济的渠道仍需要通过证券市场或银行中介,所以贷款资产和证券资产基本上包含了保险资产对经济的作用;当然保险资产有保障经济单位安全生产的间接作用,但无法用数量衡量,所以保险资产也不列入本文规定的金融资产的范畴。(4)货币供应量M。虽然是央行的负债,但它作为居民手中的现金资产,满易需求,直接作用于经济实体,因此属于金融资产。

(二)数据选取与模型设立

表1列出了1993-2006年我国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这段时期内,各项金融资产与GDP基本上保持了一致的增长趋势。以国内生产总值对数为被解释变量,各项金融资产的对数为解释变量分别建立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和检验如下:

即:InY=0.77333 InL+2.54044+u

InY=0.457347 InB+6.97758+u

InY=0.402758 InST+7.401857+u

InY=1.034691 InM+1.580762+u

InY=0.452872 InR+7.979285+u

InY=0.436454 InSe+6.812359+u

(三)变量说明

Y指国内生产总值;L指金融机构信贷资产,B指债券余额,ST指股票市价总值,Se指证券资产总额,M指货币供应量MO,R指外汇储备,u指随机误差项。

(四)模型解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与各项金融资产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同时还可以得出:

1、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资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平,均贡献率在0.77左右,与理论上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理论上假设贷款资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个人消费贷款――主要用于自发性消费;企业融资贷款――主要用于自发性投资。根据凯恩斯二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Y=E=C+I=Ct+BY+I,可得Y=(a+I)/(1-B),自发性消费和投资的乘数为:k=1/(1-B),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

我们知道,贷款规模的扩大,可以促进消费C和投资I的增加,或者可以这样理解,贷款的增加额AL=自发性消费的增加额(a+自发性投资的增加额(I),根据乘数原理,Y=1/(1-B)xAL,我们可以得到,在两部门经济下经济增长对贷款资产的弹性应该为:

E=(Y/Y)/(t/L)=(y/L)×(L/Y)

=(L/Y)×1/(1-B)

=信贷资产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自发性消费和投资的乘数

以1998年为例,E:(L/Y)×1/(1-B)=3.33(L/Y),而实际上E’=(Y/L)×(L/Y)=(78345-74463)/(86524-74914)×fL/=0.33(L/Y),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一弹性要低于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1)凯恩斯乘数理论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因素:货币流通速度。他假设货币流通速度足够快:事实上,这些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间接融资,与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相比,流通速度慢,而且我国的不良贷款问题严重,也阻碍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因而货币运行效率的低下造成了实际弹性E’与理论弹性E的差距。

(2)理论上假设贷款资产只用于个人自发性消费和企业自发性投资。也就是说,信贷资产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及市场利率无关,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信贷规模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与市场利率相互制约。同时我国信贷资产的用途也远不止这些,而其他用途的乘数效应与1/(1-B)相比要小。因此,衡量信贷的乘数效应应该是消费和投资乘数效应以及其他用途乘数效应的加权平均。另外,我国实际是四部门经济,如果考虑到政府税收和进出口贸易,乘数会变小。这样,理论上计算出来的E要与现实中的E’接近些。

(3)由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社会文化差异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我国的个人边际消费倾向B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高,从而造成乘数效应不如发达国家那么明显,经济增长对信贷资产的弹性不强。

2、在我国,债权资产、股权资产、证券总资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6、0.40和0.44。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证券资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不如信贷资产,这也基本符合我国主要靠间接融资的客观事实。同时,分别考察股权资产和债权资产,可以看到,国民经济对债权资产的弹性要高于对股权资产的弹性。这也是对当前宏观经济情况的一种真实反映――我国的上市公司总体素质不高,而且股权资产存在着很大的投机性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不如债权资产。另外国内投资总体效率低下,强大的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造成挤出效应(因为债券余额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国债)。当然,我国的证券市场在不断完善,自2006年以来,随着股改的顺利实现,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大牛市的到来,企业的价值逐步得到回归,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也将更加密切,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3、我国货币供应量Mo(现金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为1.03。这一弹性比其他任何金融资产都要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资产用于消费,直接作用于经济实体,货币周转速度最高。但是也应看到,货币供应量Mo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刚超过1。这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所起的作用还不明显,并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4、我国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0.45.这基本上反映了客观实际情况。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比较被动,用途仍然是支付国际结算、稳定汇率、防范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用于国内直接投资的比例相对不足,因此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国制。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仍然能带动国内投资的增长和物价水平的提高,因而促进当年名义GDP的增长。随着对外汇储备的认识不断深化,国家货币当局对外汇储备的规模和运用会更加合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

5、按照我国金融资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将其

由高到低排列:现金资产、信贷资产、外汇储备资产、证券资产。这一方面表明了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单位融资仍然主要依靠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规模近年来虽不断扩大,但与间接融资相比力量还比较单薄。同时,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宏观经济表明,我国的证券市场渠道单一,效率不高,进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限制。

6、根据1993-2006年间的金融资产总额和分布利用加权平均方法可以求出经济增长对总体金融资产的平均弹性(即金融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根据前表计算得:

其中Lt、Set、M1、Rt、Ft分别指在t年的贷款资产、证券资产、现金资产、外汇储备和金融总资产;Et、Ese、Em和Er分别指经济增长对贷款资产、证券资产、现金资产、外汇储备的弹性;以贷款资产为例,Lt/Ft表示在t年贷款资产余额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加总求和再除以总年份T得出平均比重,其他同理。通过计算可得,金融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0.7044左右。

四、检验与建议

1、模型(2)中对金融资产的定义使货币当局更加简便有效地调控社会上的金融资产。假设金融资产完全被实体经济吸收,即不存在投机性资产,则在经济不景气时,央行只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加任何一种或多种金融资产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按照不同金融资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应优先选择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利率来增加货币供应量Mo,其次降低贷款利率鼓励贷款,再次是将外汇储备转化为国内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证券资产。在经济过热时,央行可同样按上述顺序进行相反的操作减少社会上的金融资产。

如果金融资产不能完全被实体经济吸收,即存在投机性金融资产(如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存在结构性泡沫)。央行在调控金融资产以实现调控宏观经济目的的时候,应酌情制定政策优先选择被实体经济吸收程度较高的金融资产进行调控,如货币供应量Mo、贷款资产、而后考虑被实体经济吸收程度相对程度较低的外汇储备和证券资产。实际上,上述两种情况所得出的结论一致。也就是说,不同金融资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其被实体经济所吸收的程度成正比,不管金融资产是否完全被实体经济所吸收,央行都应该选择经济增长弹性高的金融资产进行调控。

篇8

关键词:保险;储蓄;家庭金融资产

伴随着与城镇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制度的深化改革,在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概念正逐步完善。除了传统的储蓄之外,证券、房地产等各种类型的投资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在欧美早已成为家庭必需品的保险产品,在中国家庭的普及却阻碍重重。如何加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将潜在的保险需求向现实的保险需求转化,探讨家庭金融资产与保险消费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很有必要。

一、保险产品的金融资产特性

关于保险的性质,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主要分歧在于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是否具有共同性质的问

题。日本学者园乾治教授就以此为界,把近代保险学理论归纳为“损失说”、“非损失说”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二元说”。三种理论分别指出保险具有损失补偿、共同分担和储蓄、补偿二者择一的性质。然而,这些讨论由于一直纠结于保险的物质形式而难以盖棺定论。其实,无论保险的对象是财产还是人身,在家庭的范畴下剥开保险的外在形式,所有的保险都具有鲜明的金融资产特性。

家庭金融资产,简单说,就是家庭所拥有的各种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当今的家庭金融资产种类繁多,既有现金、存款、信托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产品,也有股票、债券、保险等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产品。

保险之所以被视为家庭金融资产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原因是,现代保险不仅具有风险保护功能,还同时具有储蓄、投资等功能。以人寿保险产品为例,保险可以分为有形保险商品(疾病住院、子女教育、退休养老等)、引申保险商品(促销赠品、售后服务等)和核心保险商品三个层次。不同的保险层次区分反映不同的保险内容,不同的保险内容反映不同的保险本质,其中最能反映保险本质内容的是核心保险商品。在一定意义上说,保险所具有的投资工具功能和保险能够显示保险购买者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社会责任与爱心等特征,是现代保险的本质所在。正因为如此,保险不只是家庭金融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够成为其他家庭金融产品的“代言品”。

二、保险产品与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构成

近年来,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大量增加,尤其是城镇居民。从1984年到2005年的20年间,城镇居民户均金融资产增长显著。截至2005年底,中国居民金融资产余额总量达到20.65万亿元,比1978年的376亿元增加了554.8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9.3%。(表1)

家庭金融资产数量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结构调整。这不仅是因为在家庭金融资产数量变大的同时,出现了新的家庭消费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进行家庭理财,提高家庭金融资产使用效率的需要。从表2可以看出,1984年之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和现金两种,证券也基本上都是有“金边债券”之称的政府债券。但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的兴起,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已由单一化逐步趋于多样化。有价证券、保险的占比逐渐增加,尤其是保险准备金,增长速度惊人。(表2)

1985~2005年中国保险业实现了年均30%左右的增长速度。以保费收入指标为衡量标准,保险需求总量从1985年的4.6亿元上升至2005年的4,927.34亿元,保险深度由0.1%上升至2.7%,保险密度由0.47元上升至375.64元。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金融资产的变化与保险发展特别是人寿保险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刺激了保险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的发展也反过来推进了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多样化进程。

三、国内外家庭金融资产构成中保险产品差异分析

表面的繁荣不能掩盖事实的尴尬。在保险占家庭金融资产的份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居民的有效保险需求不足,保险使用率偏低等问题。保险使用率通常用保险渗透率和投保率等指标来表示。有资料显示,中国城镇的保险渗透率大部分在30%以下;保险投保率特别是长期人身保险的投保率,还不足10%。与世界平均水平80%的投保率相比,指数偏低;与国民经济增长和民众生活的保险消费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前几年中国保险消费市场的一个抽样调查,在被访家庭中,49%的家庭仅拥有社会保险;4%的家庭仅拥有商业保险;19%的家庭同时拥有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另有28%的家庭既没有社会保险,也没有商业保险。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家庭金融资产增长的同时,作为家庭金融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并没有得到同步增长,保险在家庭金融资产中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究竟一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保险又应该在其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在寻找问题答案的时候,不妨先看看美国和日本的数据。2005年同期的日本居民金融资产构成中,存款和现金的占比比中国低16.5%,有价证券的占比比中国高10.5%,保险资产所占的比重则高达15.5%;美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中,各项存款、现金以及证券所占的比重约为15.7%和52.1%,分别是居民金融资产中占比最低和最高的项目,而居民对保险资产的持有量则高达30.8%。

为了更好地和中国当前的情况对比,考察这两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l,000美元和3,000美元前后家庭金融资产的构成对我们更有参考价值。(图1、图2)1966~1973年日本完成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飞跃仅用时7年。从图1可以看出,安全资产在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例一直稳定在60%左右;保险和退休金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达到20%以上,领先于债券和风险资产等其他家庭金融资产;而美国的人均GDP早在1942年就达到了l,000美元,又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于1962年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跨越。在这个时期,美国的家庭金融资产构成变化较大。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安全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一直占据20%左右的份额,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安全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例开始下降。风险资产的变动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只有保险和退休金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例稳步上升,超过30%。

纵观两个国家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构成的变化及其特点,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那就是:随着家庭金融资产总量的不断增加,安全资产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保险和退休金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则逐步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保险能够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成为其他安全资产的“替代品”。

虽然中国的家庭金融资产种类也在朝向多样化发展,但对比美国和日本的数据,在经济发展相同的阶段,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却没有产生相似的变化。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456美元。可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家庭财产调查报告》的统计,在中国居民户均拥有的人民币和外币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分别高达69.4%和96.45%,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同样显示,2003~2004年期间,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高于30%;2005~2006年初,该比率受加息的持续影响,已经增长到40%左右;即使在股市较为红火的情况下,2007年第一季度居民拥有的最主要的金融资产仍为储蓄存款。

中国家庭将大量的金融资产主要用于银行储蓄,相应的,花费在保险和其他金融消费的家庭金融资产比例就很难提高。如此一来,发挥保险在安全资产中的作用,并以此拉动家庭保险需求,促进家庭保险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了。

转贴于

四、影响中国家庭保险产品购买因素分析

(一)实证检验。家庭保险的发展不完全等同于保险业的发展。影响中国家庭保险深入发展的因素也是具有其自身特点的。除了高储蓄率之外,收入、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都有可能会影响家庭对保险产品的投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证检验来说明,如表3。表3是检验数据,检验区间是从有我国有保险数据统计以来的1985~2006年,因变量为保费。由于在这里考察的是家庭保险,所以数据是由财产保险中的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个部分相加而得,自变量分别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储蓄余额(亿元)以及有价证券余额(亿元)。选择城镇居民的数据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目前购买保险的比例还很小,不具有代表性。数据来源于1996~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1986~2006中国金融年鉴。(表3)

首先对数据做散点图处理,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线性或是非线性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通过散点图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保费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储蓄余额和保费之间存在半对数关系,而有价证券与保费之间的关系则并不明确。(图3)

对于这个存在非线性关系的非线性模型,不妨先假设其表达式为:

INSi=c(1)+c(2)INCi+c(3)lnDEPi+c(4)f(SECi)+μi

很明显,这是一个时间序列模型,所以对保费以及其余三个影响参数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分别得到时间序列图,如图4所示。(图4)

从时间序列图初步可以判断,除了有价证券这一序列之外,其余三组数据都是非平稳序列。而经过相关图检验,有价证券序列的确是平稳序列,而保费、储蓄余额和收入经过一次差分后也都变成了平稳序列。

根据之前假设的模型,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初步的估计:

D(INS)=C(1)+C(2)×D(INC)+C(3)×DLOG(DEP)+C(4)×SEC(-1)

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表4)

结果很显然,十分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价证券和保费之间的对应关系很难确定。在模型试验中,除了采取差分法以外,还试验了相对变化增长以及开方等方法,效果都不明显。反观时间序列图,发现除了有价证券外,其余三组数据虽然具有各自的波动规律,且都不平稳,但它们之间似乎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在这里,把有价证券因素剥离,接下来对保费、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余额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表5)

从检验结果看,三个变量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原假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已被拒绝,说明它们之间是具有协整关系的。因此,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意义上讲,建立如下模型:

INSi=c(1)+c(2)INCi+c(3)lnDEPi+μi

模型是合理的,随即干扰项也一定是“白噪声”,模型参数也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可以用经典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因果关系回归模型。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后得到的结果如表6所示。(表6)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数据的因果联系并不十分完美。但在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t检验,可见系数R2也显示拟合程度接近95%,已经相当难得了。

因此,模型近似可写成:

INSi=4794.535+0.668INCi-708.244lnDEPi+μi

(二)理论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原以为可能和家庭保险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的有价证券事实上却并没有与家庭保险的发展产生必然联系,而收入和储蓄的确是影响中国家庭保险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地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动态调整。各阶层之间虽然在获取政治资源、声望等级方面有所区别,但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各社会阶层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收入有限以及中国家庭固有的对于传统储蓄的偏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保险的发展。

1、收入限制。保险消费有两个前提:一是风险的客观存在;二是购买保险的经济实力。借鉴新和新韦伯主义的研究框架,我国学者根据经济因素判断的阶层类型分为富有者阶层、中产阶层和低收入阶层。资料显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家庭金融资产分布不均,世界各国家庭金融资产分布的客观现实就是大量的金融财富集中在少数富有者阶层手中。例如在美国,财富最多的10%家庭,拥有将近60%的安全金融资产,将近100%的债券和超过70%的风险金融资产。中国的情况也同样如此。随着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家庭金融资产向中产阶层以上家庭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户均家庭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66.4%的城市家庭金融资产。而大部分低收入阶层家庭由于受到其购买保险的经济实力限制,投保比率偏低,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2、认识偏差。即使在具有足够购买能力的中国富裕家庭中,保险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尽如人意。根据中国市场营销中心数据库提供的调查结果,中国居民投保人身保险的投保率走势是一种“倒U字”曲线,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状态。具体地说,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和家庭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者购买保险的比例也偏低,唯有家庭月收入在2,000~20,000元之间者购买保险的比例偏高。高收入家庭出现的保险效用递减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家庭对保险功能的认识是存在一定偏差的。

首先是不了解保险的保障功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当问到城镇居民储蓄的目的时,“攒教育费”、“养老”和“防病、防失业或意外事故”等回答长期居于前列。这表明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值增值,而是为了防范未来风险。然而,人们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同样的目的。根据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提供的调查数据,2006年有30%的中国城市家庭对寿险了解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有高达87%的城市居民没有购买保险的意向。实际上,保险正是个人以小额成本即保险费替代大额不确定损失的一种机制,损失发生后的经济补偿正是现代保险最基本的功能。

第二个认识偏差是有关保险产品作为投资工具的功能。不少居民在购买分红保险、万能保险等新型寿险产品时大都将其回报和银行存款进行比较,但当股票市场、基金产品火暴之时,他们却往往盲目地选择退保。尽管仅从收益率上看不及股票或基金,但它们有着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无法替代的功能——风险保障。一味将保险作为股票或基金投资的替代品,过度重视新型保险产品的投资工具功能,抹杀保险产品的基本保障功能,便又走入了另一个认识误区。

3、信任危机。除了文化传统和体制因素之外,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社会大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不够。保险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无形的服务性商品。保险公司卖给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保险单仅是对未来特定情况的“一纸承诺”。这一承诺是否履行取决于在一定时间内保险事件是否发生。而在现实生活中,保险方存在的夸大保险作用、诱导购买、误导客户、承保容易理赔难等失信行为,让中国的消费者倍感寒心。

主观上具有购买保险的愿望和需求,客观上不敢购买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保险诚信与保险需求、保险发展三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种连动关系。保险诚信是拉动保险需求的前提,满足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是保险业发展的目的所在。

4、供给不足。2007年中国的保险公司超过100家,但是仍不能满足中国家庭保险的需求。供给数量很多,但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太少。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与个人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标志,家庭成员会根据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一般来说,影响家庭生命周期的因素,通常包括户主的年龄、种族、婚姻状况、教育状况、职业状况、是否有子女以及子女的数量和年龄等。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因不同的家庭消费需要而持有不同的家庭金融资产。保险消费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会出现不等的消费数量和不同的消费形式。

然而,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销售的几千种保险产品,同类保险产品在保险责任、保单费率等合同的主要内容方面基本雷同,差异只是体现在保险金额等合同的非主要方面。由此看来,很多家庭没有买保险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保险需求,而是保险市场没有能够提供他们需要的保险产品。

五、结论

保险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理应成为每个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的必要组成部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要面对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收入问题和意识问题。

中国人身保险投保率倒“U”字型的曲线走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我们,中间阶层的形成可能成为中国保险消费的一支主要力量。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将由2005年的5.04%扩大到45%。根据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测算,2010年中国达到中等收入阶层标准的家庭将有1亿个,户均收入15万元,户均资产60多万元。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则认为,中国中产阶级将经历两次大的发展,到2025年其人数将高达5.2亿人,超过中国城市人口的一半。尽管这些研究机构对于中国中产阶级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共识是中国社会的收入结构正在由“金字塔形”变为“橄榄形”,中国家庭广泛购买保险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可能。

收入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但国民意识问题却没有办法限定解决的期限。保险意识是中国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转化的前提条件。只有人们能够意识到保险与银行储蓄之间具有替代性,能够意识到用保险的方式防范风险的效果会更好,人们的保险需求量才会随之大幅增长。

如果等待国民保险意识的自我觉醒遥遥无期,不如从保险供给的角度给一点刺激。瑞士、英国等发达国家每年有三百多个新险种投入市场,保险险种的更新率高达23%。这种险种的快速更新,不仅大大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而且有效地刺激了保险市场需求。中国的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借鉴这种经验,在对中国家庭潜在保险需求充分调研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协调产品开发部门与销售部门、投资部门之间的关系,设计、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家庭需要的保险产品,调整保险产品结构,把保险市场做大做精,这也不失为一种主动而明智的选择。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魏华林,杨霞.家庭金融资产与保险消费需求相关问题研究.金融研究,2007.10.

[2]魏华林,林宝清主编.保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城市家庭财产调查报告.2002.

[4]麦肯锡公司.积极发展寿险行业,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及社会和谐稳定.保险研究,2006.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