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住宅消防设计标准8篇

时间:2023-07-16 08:54: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住宅消防设计标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住宅消防设计标准

篇1

【关键词】 高层商住楼 消防设计 常见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在逐步的加快,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因为高层商住楼有效结合了商业和居住的需求,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仅仅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本类建筑的消防设计,但是没有明确界定商住楼、综合楼以及带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等,这样很多工程设计人员就会对高层商住楼消防设计标准故意降低,影响到高层商住楼的安全性。

1 与商住楼相关术语的定义解释

一是商住楼:指的是高层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和底部商业营业厅。

二是商业服务网点:居住建筑,但是有百货店、邮政所、理发店以及粮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设置于首层或者首层及二层,这种用房建筑面积在300m2以内,需要将耐火极限在1.50h以上的楼板以及耐火极限在2.00h以上的隔墙,并且隔墙没有门窗洞口,以便来有效分割居住部分和其他用房,要独立设置它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三是综合楼:指的是公共建筑,楼层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用途。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商住楼从属于综合楼。如果按照综合楼的防火要求来处理商住楼,就会过于严格,因此,在相应的规定中,就划分出来了这类型是的综合楼,商住楼的防火要求要小于综合楼的公共建筑。

2 高层商住楼消防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相关规范中,并没有在安全疏散以及楼梯间设计方面具体规定商住楼行业营业厅和住宅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只能够依据现有规定来进行,因为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那么就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如在设计过程中,对消防标准进行降低,这样就留下了安全隐患。另外是对消防设计标准进行过分提升,虽然消防设计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了保证,但是经济合理要求却无法实现。

一是高层商住楼安全疏散设计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商住楼住宅疏散楼梯设计,首先是将商业营业厅屋顶作为上人平台,本平台直接接通住宅部分各个单元疏散楼梯,然后通过平台两侧的疏散楼梯向地面疏散。另外一种形式则是将一个室外通廊做于住宅最底层,各个单元疏散楼梯与本通廊相通,然后通过通廊设置的疏散楼梯与地面相通。在住宅部分疏散方面,广泛采用了这两种设计形式,但是在相关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这种设计,结合规范中安全疏散方面的规定,要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比如向室外通廊和屋顶平台疏散并不等于向室外安全区域疏散,要想将人们向室外疏散,往往会有较长的疏散路线,改变疏散方向等问题出现。结合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以为内住宅楼内住户长期居住,那么就会十分熟悉环境和疏散路线,如果有火灾等紧急状况出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疏散路线进行正确的选择和逃生,不会因为简单改变了疏散方向,而失去了逃生路线。另外,屋顶平台和室外通廊属于敞开空间,安全程度较高,因此,在建筑避难层方面,就可以选择屋顶平台和室外通廊,对其提出相应的防火要求,如需要保证屋顶平台可以对住宅部分的所有人员进行容纳,疏散能力满足相关要求,可以将缓冲地带的人员向室外安全区域转移,要按照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来控制楼梯间安全出口到平台或者室外通廊疏散楼梯的距离。如果这些条件都可以满足,那么就可以将上种形式的疏散设计给利用过来。

二是商业营业厅疏散楼梯间的设置问题:一般情况下,部分商住楼只有两三层的商业营业厅,但是本建筑的高度在32m以上,属于二类高层建筑或者一类高层建筑,那么依据我国的相关规定,需要对防烟楼梯间进行设置。但是在对疏散楼梯间进行设置时,需要充分考虑楼梯间防火设计的作用和目的,严格依据疏散距离和疏散人员数量以及建筑物层数来进行。如果商业营业厅只有两三层,那么只需要对封闭楼梯间进行设置即可;如果疏散要求可以满足,那么防烟楼梯间就不需要设置。因此,如果商业营业厅建筑高度在24m以内,那么就可以将其看作为高层建筑的裙房,依据《高规》的相关规定,将封闭楼梯间应用过来即可;如果商业营业厅在24m以上,那么就需要严格依据防烟楼梯间的要求来设置楼梯间。

三是商住楼住宅部分的消防设计问题:我国在相关的规定中,除了《高规》6.1.3A没有明确规定商住楼中住宅的消防设计,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只需要结合其他条款来进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如果商住楼将一般公共建筑的规定和要求给完全套用过来,将其设计标准进行大幅度提升,这样投资成本就会获得增加,与消防设计经济合理的需求不相满足。比如,在高规中对公共建筑的要求,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需要在1.2m以上,前室面积在6m2以上,含用前室面积应该给在10m2以上,那么就会增大住宅部分的公摊面积。因此,笔者认为就需要将商住楼作为商业营业厅和住宅两部分构成的特殊综合楼,各自有着相对独立。

3 对规范内容修订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明确商住楼定义:对于商住楼在定义方面没有对所有商业和建筑为一体的建筑形式进行涵盖,比如商业营业厅有着较多的层数和较大的规模,仅仅将几层住宅设置于上部,没有明确它是商业楼还是商住楼。因此,就需要明确规定商住楼底层商业营业厅的层数。笔者建议,对规范进行更改,明确定义商住楼,它是一种高层建筑,包括了底部商业营业厅和住宅,底部商业营业厅的层数需要小于二分之一的建筑楼层数。

二是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需要对商住楼的定义和相关规定进行增加: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今沿街建筑开始大力发展商业用房和住宅的组合建筑,有着较多的数量。如今已经大量涌现多层建筑,上面为单元式住宅,并且建筑高度在24m以内,除了一二楼为商业用房之外,还分布在三楼以及以上楼层。为了促使商业经营者的经营要求得到满足,商业服务用房也达到了300m2以上,甚至达到了上千平方米,这些建筑形式与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就需要将商住楼的定义和条款增加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衔接高规。

三是需要将防火分隔的要求增加于商业与住宅部分:在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商业服务网点的定义,要求利用耐火极限在1.50h以上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在2.00h以上的隔墙,并且隔墙不开门窗洞口,以便完全分隔服务用房和住宅及其他用房。但是对于商业建筑来讲,相较于商业服务网点,有着更大的建筑规模、火灾荷载以及营业时人员数量的呢过,那么火灾就有着更大的危险性和扑救难度。为了避免向住宅部分蔓延火灾,在规范中需要明确规定对分隔构件的耐火极限进行提升,将防火挑檐等增加到商业部分的安全出口以及门窗处,对窗栏墙宽度进行增加等等,这样才可以独立出来住宅部分。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今高层商住楼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在相关规范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高层商住楼的消防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的问题,高层商住楼建筑消防设计标准被降低或者提升,这样都会对高层商住楼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产生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完善我国的相关规范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据相关规定要求来进行,提升高层商住楼建筑消防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珠峰.商住楼消防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7):123-125.

[2]陈军.关于商住楼消防设计有关问题的讨论[J].中外建筑,2010,2(8):44-4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4]吴云珍.对商住楼消防设计的经验浅谈[J].广东科技,2006,2(13):44-45.

[5]柳李.现代高层商住楼消防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5):55-57.

篇2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优化;效益;途径

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基础标准是指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术语、计量单位、符号、图形、模数、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等的标准。在某一专业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标准的基础标准例如《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通用标准一般是指为标准化对象制订的共性标准,具有广泛性,涵概率比较高,适用的方面比较广,也可以作为专门使用的标准与依据,比如具体的卫生与环保要求、施工要求管理技术等,通用标准主要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专用标准指的是针对标准化对象的通用标准的补充与延伸的专项标准,覆盖面较小。比如适用于工程的规划、施工等步骤的质量验收要求与方法,关于卫生、环保的要求与规定也属于专用标准的范畴。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分析

2.1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给排水设计体系

近年来,我国经过一系列的建筑给排水项目的实践,吸取了丰富的经验,矫正了相关的错误,并紧跟国际的科学技术,借鉴国外的优秀的案例与经验,结合实际进行给排水的具体设计。建立健全的建筑给排水体系是建筑设计工程的基础,我国在适当借鉴国外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正在不断完善建筑给排水设计步骤与应用程序。我国的建筑由于需求量巨大,对于排水资源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一直结合实际的需求,进行科学化的体系构建。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程中,要充分利用实践人员的经验与专业知识建立完备而合理的排水设计体系,加快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完善。

2.2规范设计标准,保证建筑使用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居民对建筑设计的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系统正逐渐面向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防火设计,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规范设计标准,提高标准体系的执行力,全面协调与兼顾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建筑管理与设计人员遵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规范,对于高层建筑更要加强管道体系的构建,做好防火设计工作,比如利用防火套管等措施进行防火;还应保证建筑室内良好的排水性,全面提高居民使用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度。我国建筑的排水设备地漏装置不合理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建筑设计师应将民用住宅建筑的建设中的生活给排水设计作为重点,在设计中应把握用户需求,按照设计规范标准对地漏装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尤其是阳台、卫生间等地方的地漏设计。在建筑空间设计地漏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应对管线的沉积性进行检验,严防有害气体的产生,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我国的很多建筑设张德银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计都忽视了地漏设计,尤其是装修过多次的建筑,容易造成地漏数量的减少,当建筑缺少地漏装置的支持,水分就会渗入地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损失。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按照设计的规范标准进行管线的布置,先根据实际情况排水管线位置的确定,利用设计标准体系进行规范,保证管线处于适当的间距。同时要注意普通塑料排水管道的使用,防止因其管壁太薄而发出共振噪音,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三、建筑给排水应用方案优化与应用

3.1建筑给水设计的方案优化与应用

建筑的给水系统主要包括给水管道以及民用消防给水等内容。一般对于面积较大的住宅楼都会设置多个卫生间,在建筑设计中卫生间与厨房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会导致水管道长度的增加。目前市场上的排水管道的型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适用面积与使用距离都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保证卫生间与厨房间足够的距离,只能通过增大住宅面积这种方式进行解决。当建筑设计中的住宅增加,相应的管道长度也会随着加长,而管道长度增加会容易导致管线末端出现噪音,不仅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扰与麻烦,还会造成供水管道的压力过高,一旦超过一定的压力负荷,管道的不稳定性就会增加,从而产生更频繁的震动现象,造成恶性循环,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更大的不便。在建筑给水设计中考虑到居民生活影响的因素,在选材上尽量挑选噪音较小的给水管道,同时要对建筑的大小与比例进行合理的设计,尽量减小给水管道的长度,避免供水自来水源头压力过高而引起的相关问题。民用消防给水也是建筑给水的重要途径。通常民用建筑的设计中会专门设有消防给水系统,方便应对居民生活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在建筑物设计施工中,要遵循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便利与人性化的服务,实现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所有环节的协调。对于高层建筑要合理的进行消防系统的设计,按照排水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工作,使用合适型号的排水管,有效的对火灾情进行控制。对于塑料排水管要进行管径的控制,还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立消防水泵,保证居民建筑物内部的消防水栓的安全设计与施工,有效的对火灾蔓延进行防治,提现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但是居民在使用建筑消防系统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各种可能的问题有预见与防备措施,因此在建筑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消防用水系统设置的合理性,结合实际根据建筑的地形与布局进行给水设计。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的给水系统要采用分组供水的形式,在实际中应根据具体的面积来做详细的规划与分组。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利用分组供水系统就可以提高灭火效率,对灾情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安全阀等装置的方式进行给水设计,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住宅中的压力管道压力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变大,尤其是对于压力容器,压力的迅速增大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阀等泄压装置的安装能有效进行管道与压力容器的泄压,还可以在消防给水系统中设置回流管道泄压装置,对居民生活的意外事故具有更大的保证。另外,在建筑的设计中,还应尽量减少给水压力值,增强管道的承压能力,提高建筑给水管道的稳定性,保证给水系统的完整性。

3.2管道排水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建筑的排水系统主要指的是排水管道、地漏等。传统的排水管道的材质是铸铁,但是由于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对居民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困扰。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排水管道,这是一种以塑料为主要构造材料的管道,能有效缓解生锈现象的发生,在建筑管道设计中得到了逐渐的应用。但这种管道材料也一些缺点,比如噪音大,容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塑料材质比其他材质更容易产生噪音,因此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做好塑料管道设置的优化,将管道设置在远离客厅与卧室的范围,也可通过安装消音装置减少管道噪音的影响。有排水需要的房间都可能会设置地漏,比如浴室、厨房等,虽然地漏这种排水方式不常见,但是一般认为厨房等地排水量较大,如果发生流水故障就会造成较大量水的流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设置地漏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要对地漏设计进行优化,按照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进行实施与设计,控制地漏水封的深度,与防涸功能的相适应,摒弃传统的地漏设计的应用。在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对于特殊地段应采用特殊的地漏设置比如在淋浴间工作中,可以采用DN75型号地漏,将地漏与存水弯配合使用,不提升了美观性,还对水封深度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给水管设计中需要采用正规化的土建支模,为了防止建筑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渗漏,土建施工过程中就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比如预埋套管的方式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排水管道在材料选择上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选用特殊的隔音材料,管道在施工中也可以加入减压阀门,从而更好的防止了共振噪声的产生,为居民创造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3.3节能设计的应用

在建筑物设计中还应结合节能性分析,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标准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近年来,太阳能环保系统的设置为建筑设计增加了可持续发展性,太阳能热水器利用了无污染、低耗能的太阳能,有效地利用了清洁能源为建筑经济创造了巨大的效益。节水型器具的广泛普及与运用,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还节省了居民的经济开支。如今很多住宅建筑都设置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恒温水箱以及贮热水箱等部分。工作的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循环泵供水对贮水箱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就可以进入贮热水箱,通过贮热水箱与恒的连接,保持太阳能系统中证恒温水箱的水温。

四、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体系的建立应遵循规范设计标准,同时考虑到节能设计原则,做好建筑给水排水工作,有效地保证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我们应全面协调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各个环节,以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体系,不断创新建筑给排水工程体系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颜正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黄玉珠,王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应用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2,10:29-31.

[3]何辉.浅谈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J].城市建筑,2013,24:179.

[4]李雄华.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5]曹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华大学,2010.

篇3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单位租赁房;设计标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单位租赁房是指本市企业、产业园区开发管理主体、高校、部队及其他单位利用自用土地建设或者以旧建筑改建,提供给本单位职工短期租住的职工宿舍,包括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主要定向提供给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内员工租住的市场化租赁宿舍。

单位建设的租赁房一般用于满足大型单位或产业园区职工家庭、高层管理人员、引进技术人才等多元居住需求,产权必须是大产权,不能化小为单元住宅产权,这就意味着其不能买卖,但可以向租凭市场供应,但是供应的对象也是要符合公租房的申请对象。

单位租赁房的设计,根据上海市《关于单位租赁房建设和使用管理的试行意见 》必须满足《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及其他国家和本市现行的有关建筑标准规范规定。主要的适用规范为《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单位租赁住房篇)(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结合笔者本人的设计体验,以上海铁路局新龙华单位租赁房项目为例对其建筑设计的要点,以及单位租赁房和普通商品住宅在设计标准上的不同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平面设计

1、建筑朝向

住宅建筑的朝向宜采用南北或接近南北向。但现实情况是有很多用地的朝向并不是南北向的,建筑布局是顺应用地走向还是保证建筑朝向,这是建筑布局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本项目的用地分为四个地块,基本呈长方形,地块的整体朝向为为南偏东39.6度。这个角度在节能上属于东西向,由于用地紧张,容积率较高,设计最终采取了沿道路周边的建筑尽量顺应道路,组团中间尽量南北向的方式布局。

2、建筑间距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规划部门在建筑间距上严格按照《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四章的要求进行了控制。项目有部分南北向沿街商业,和高层住宅容易形成垂直关系,间距要求比较高,需满足20米,设计之初容易疏忽。

3、日照标准

《导则》3.0.2条:租赁房“高层成套小户型住宅应保证90%以上的套型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有效日照时间不小于1h。”这个规定比普通商品住宅的日照标准有所降低:一是取消了连续日照的要求;二是允许少量的(10%)的住宅日照标准低于冬至日1小时。这个标准的设定,一方面考虑了上海地少人多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了租赁房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在项目设计中,日照复核部门提出每幢楼小于1小时的户数不大于10%的要求,这对总图的布局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有利于总体布局的均好性,避免局部楼栋日照条件太差。

4、停车配比

《导则》3.0.3条:规定了成套小户型住宅停车配置指标,其中机动车停车位外形环线内的按照0.3辆/套,外环线外的按照0.4辆/套。该标准考虑到了租赁房的特点,要求有所降低。

而普通商品房,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57条要求:中心城区的机动车配比0.6辆/户,郊区停车率应高于中心地区20%,即0.72辆/户。可见租赁房的停车配比要求基本为普通商品房要求的一半。

虽然项目位于外环线内,但是考虑到小汽车越来越普及的实际情况,把停车配比提高到了0.4/户的标准。由于项目户数较多,共提供了1639个机动车位,整个基地基本满铺建设地下车库。

5、周边环境

由于单位租赁房土地性质、权属、周边环境与普通商品住宅的用地有区别,设计应充分了解基地现状条件,通过合理设计、技术手段因地制宜的扬长避短.

项目位于地铁3号线石龙路站北侧,上海铁路局新龙华编组站的南侧,交通比较便利,但是也带来了噪声影响、环境污染等问题。项目需经过环境影响评估,并根据其要求,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较少周边不利因素对居住区的影响。

6、公建配套

中心城区内的公共租赁房项目的公建配套的规模可以结合周边配套条件,利用已有设施,其他地区的公建配套应按照《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55执行。

本项目位于原铁路货场用地,周边配套条件较差,大部分需要新建。设计根据标准要求设置了幼儿园、商业、居委会及活动室、卫生服务站、菜市场、物业管理用房、配电站、公共厕所、环卫道班房、垃圾房、煤气调压站等共19892.7平米,占地上总建筑面积的7.2%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强电设计时,按照《导则》7.3.4标准:每套的基本配置应按套内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不低于50W的标准设计。一般保障房面积均不大于80平米,设计初期取值 4KW/户为标准考虑总体用电负荷。电力部门在实际审批时,提出了异议,认为应该按照普通商品住宅的要求,即8KW/户为标准进行设计,预留出相应的变配电用房。笔者认为这个标准的提高符合实际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建筑设计

1、住宅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租赁房的建筑面积较小,需要通过合理的房型设计提高住户的舒适性,尤其是公共空间面积不能过大,同时又要满足规范保证安全。

由于本项目均为大于12层的通廊式住宅,每幢楼设置了两个防烟楼梯间和一个消防电梯。考虑实际使用的情况,每个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均采用了敞廊的形式,有利于减少面积。同时根据《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第5.2.5条要求消防电梯应能每层停靠,在地下两层的自行车库内,消防电梯也进行了停靠,并考虑了防排烟的措施。

考虑到项目的机动车需求较大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主楼下方设计了两层自行车库。并在非人防区的楼栋设计了下沉庭院实现自然采光通风,提高地下自行车库的舒适性。

而地上为防烟楼梯间时,地下室的楼梯间性质依然为防烟楼梯间,根据《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第5.1.9条规定前室可不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装置。

2、住宅套型设计

单位租赁住房在一个项目中的房型种类不宜过多,应选用标准化、模数化产品设计,以达到经济、高效,有利于住宅产业化发展。项目虽然有3622户,但是户型只有5种,拼接方式只有4种。

由于公租房的成套小户型住宅是以满足家庭过渡性、阶段性基本居住要求为目的,套型建筑面积受控,所以在套型设计时,其使用空间的面积要求较小,如厨房和卫生间均为不小于3.0平米;小于普通商品房的厨房4-5.5平米,卫生间3.5平米的要求。其户型设计允许采用卧室兼起居室的形式、就餐空间也可和过厅结合,这样可以避免在不大的套型建筑面积下,把空间划得过于琐碎,从而提高面积使用效率。

附图1:一房型

而通廊式住宅的优点是有利于多个小户型住宅的空间组织,有利于南侧居住空间的采光通风,减少日照自遮挡。但是也有厨房卫生间靠北侧采光,一方面影响走道的通行感受,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厨、卫的通风和采光的要求。

根据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阳台建设要求和面积计算方法实施细则》 为避免居民入住后自行封闭阳台行为,加强住宅小区建筑外立面管理,本市新建保障性住房的阳台应设计为封闭型阳台。同时进深不大于1.8平米、面积不超过5平米的南阳台可以不计入容积率。这个对房型设计有一定的好处。

附图2三房型

3、节能设计

单位租赁住房应合理选择建筑的朝向、体形,控制窗墙比,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外门窗应达到规定的气密性要求,并不应设置凸窗。同时按照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TJ08―205的规定实施高标准节能(65%)。应选择耐久性高、施工较方便的墙体保温材料,倡导结合装修采用自保温、内保温的保温形式。保温构造的防火构造设计和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项目体形系数较大,基本采用了权衡综合判断的方法通过了节能计算。屋面采用约85厚的泡沫玻璃,外墙采用了30厚的TPS保温板(K值取0.036),底面接触空气的架空楼板或外挑楼板和分户墙、空调采暖与非空调采暖空间隔墙采用20厚无机保温砂浆Ⅱ型。外窗采用多腔隔热铝合金型材中空玻璃(5+12A+5),K小于3.2。

结语

综上所述,单位租赁住房的建筑设计从大的方面来说和一般商品住宅设计有着共同之处,但由于其作为过渡性居住产品的特殊性,与一般的商品住宅在设计标准和使用特点上有所不同。

由于我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和实践的时间较短,相关的设计与研究的历史也有限。因此在一些设计标准、实际控制尺度上并不成熟,某些降低标准是否能被住户接受和理解,还未可知。

因此作为国家战略的保障房建设,我们应该注意如何保持在经济性和实用性上的平衡。在实际设计和实际审批中,应该在不违反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标准,比如日照、配套户型设计等。以提高保障房的使用便利性和实用性,使惠民工程真正得民心。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关于单位租赁房建设和使用管理的试行意见 》2009

2、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公共租赁住房篇)(试行)》.2011

3、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等,《上海市保障性住房阳台建设要求和面积计算方法实施细则》2010

4、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等,《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设计指导意见》,2014

作者简介:

篇4

彭圣钦说,相对于“九五”标准,新标准修改和新增的内容很多,从内容、形式到方法变化都较大,是对九五标准的完善和对国家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协调、以人为本、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指导思想。

1.安全第一

彭圣钦介绍说,新标准明显侧重于安全,对住宅安全涉及到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构造安全这五方面都作了细化的规定。其中结构和消防安全,增加了专门的篇章;对“公共部位设计”、“燃气设计”和“电气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楼梯、连廊、电表箱,热水器等问题也作了具体的规定。

因为错层对结构和抗震都不利,而现实中存在着“错层房”扩大之势,《标准》在这一点上倾向很明显:不能为错而错。新标准提出“卧室和卫生间之间不应设计错层”。“不应”是很严格的,设计人员务必执行。如果非“错”不可,就要按《抗震设计规范的补充规定》来设计。

关于消防,国家规范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九五”标准里也没有,新标准吸收了消防局的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到建筑规范里来,用以指导住宅消防设计。例如对消防登高面,作了“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等具体规定。

关于防盗,改变了原来的设铁栅栏的规定,改为“住宅底层的外窗和阳台门、开向公共部位或走廊的窗口下缘距屋面(平台)小于2.0米时,应采取防卫措施。”至于具体措施,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安全玻璃,美观一些的防盗栅栏,电子报警系统等等。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已于今年8月1日起颁布实施。和“九五”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哪些显著不同?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日前,记者带着上述问题走访了新标准的主要编制者之一,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顾问彭圣钦先生。

2.注重环境

现在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重视功能,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选择住宅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标准》为此专列了“总体设计”一章,这是九五标准和国家规范里都未曾涉及的,也是体现标准人性化的地方。比如“居住环境”一节“高层住宅的小套、中套应有一个居住空间,大套应有两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至日连续满窗有效日照不少于1小时”,和这条强制性标准相应的是在“套型设计”中另一规定:“小套、中套至少应有一个,大套至少应有两个居住空间向南或南偏东35度~南偏西35度。在特殊情况下,其朝向可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套型设计应组织好自然通风。”这充分体现了《标准》对上海气候因素的综合考虑。彭圣钦指出:相对于“九五”标准中不管是大套,小套,对日照的要求仅限于一个居住空间,这两条标准显然是提高了设计的难度,但从设计住宅也是设计一种生活的高度出发,设计人员应力求做到。

3.人文关怀

标准对特殊人群考虑得更为周到,在“出入口”车节对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坡道数量占该类住宅出入口总数的比例作了细化规定:低层、多层住宅不应少于10%;中高层不应少于30%等等。

4.景观倡导

彭圣钦说,虽然新标准尚未编制专门的“景观”章节,但已体现出对景观的重视。如新标准吸取了目前有些规划较好的居住区的经验,提出了“围墙宜通透”的倡导,提倡住宅设计互为借景,扩大视野;另外对绿化率(30~35%)和集中绿地的设置要求也体现了标准对人文景观的要求;对坡屋顶,《标准》提出:“低层、多层住宅屋面宜做坡屋面”,这里用的是“宜做”,也就是并不强求一致,一是考虑到防渗措施的多样化;再就是城市景观的丰富性要求。

5.细化方案

连廊究竟该从哪一层开始?跃层和敞开空间算不算楼层?这些“九五”标准里都没有明确规定,每遇到具体问题都要请科技委认证。新标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细化的方案:关于连廊,“下列住宅应设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廊: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从第十层起,每层在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或前室设连廊……”,关于公共用房,“建筑高度不超过54米的塔式、单元式住宅,当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式住宅或底层设有敞开空间时,在满足结构、日照的条件下,可按实际层数减去一层后对照本标准的其他条文的规定设计。”类似与这种细化的规定在标准中还有很多,旨在减少不必要的认证和扯皮。新晨

6.鼓励创造

彭圣钦特别强调,标准的编制只是提供一个大的规范,考虑到新技术还在发展,新的产品和新的结构形式还要出现,所以新标准尽量体现出前瞻性,不会束缚新技术的发展。这反映在《标准》的用词上,尽量少用强制性的条文,能够用“应”不用“必须”,能用“宜”不用“应”,让设计人员有回旋的余地,鼓励有创意的设计。但彭圣钦提醒设计人员注意:不要因《标准》在很多地方用“宜”就忽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不去执行,小而言之,专家在制定标准时已充分考虑了《标准》的可行性,认为是可以做到的;大而言之,用《标准》指导设计将有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

篇5

彭圣钦说,相对于“九五”标准,新标准修改和新增的内容很多,从内容、形式到方法变化都较大,是对九五标准的完善和对国家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协调、以人为本、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指导思想。

1.安全第一

彭圣钦介绍说,新标准明显侧重于安全,对住宅安全涉及到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构造安全这五方面都作了细化的规定。其中结构和消防安全,增加了专门的篇章;对“公共部位设计”、“燃气设计”和“电气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楼梯、连廊、电表箱,热水器等问题也作了具体的规定。

因为错层对结构和抗震都不利,而现实中存在着“错层房”扩大之势,《标准》在这一点上倾向很明显:不能为错而错。新标准提出“卧室和卫生间之间不应设计错层”。“不应”是很严格的,设计人员务必执行。如果非“错”不可,就要按《抗震设计规范的补充规定》来设计。

关于消防,国家规范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九五”标准里也没有,新标准吸收了消防局的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到建筑规范里来,用以指导住宅消防设计。例如对消防登高面,作了“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等具体规定。

关于防盗,改变了原来的设铁栅栏的规定,改为“住宅底层的外窗和阳台门、开向公共部位或走廊的窗口下缘距屋面(平台)小于2.0米时,应采取防卫措施。”至于具体措施,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安全玻璃,美观一些的防盗栅栏,电子报警系统等等。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已于今年8月1日起颁布实施。和“九五”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哪些显著不同?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日前,记者带着上述问题走访了新标准的主要编制者之一,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顾问彭圣钦先生。

2.注重环境

现在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重视功能,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选择住宅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标准》为此专列了“总体设计”一章,这是九五标准和国家规范里都未曾涉及的,也是体现标准人性化的地方。比如“居住环境”一节“高层住宅的小套、中套应有一个居住空间,大套应有两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至日连续满窗有效日照不少于1小时”,和这条强制性标准相应的是在“套型设计”中另一规定:“小套、中套至少应有一个,大套至少应有两个居住空间向南或南偏东35度~南偏西35度。在特殊情况下,其朝向可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套型设计应组织好自然通风。”这充分体现了《标准》对上海气候因素的综合考虑。彭圣钦指出:相对于“九五”标准中不管是大套,小套,对日照的要求仅限于一个居住空间,这两条标准显然是提高了设计的难度,但从设计住宅也是设计一种生活的高度出发,设计人员应力求做到。

3.人文关怀

标准对特殊人群考虑得更为周到,在“出入口”车节对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坡道数量占该类住宅出入口总数的比例作了细化规定:低层、多层住宅不应少于10%;中高层不应少于30%等等。

4.景观倡导

彭圣钦说,虽然新标准尚未编制专门的“景观”章节,但已体现出对景观的重视。如新标准吸取了目前有些规划较好的居住区的经验,提出了“围墙宜通透”的倡导,提倡住宅设计互为借景,扩大视野;另外对绿化率(30~35%)和集中绿地的设置要求也体现了标准对人文景观的要求;对坡屋顶,《标准》提出:“低层、多层住宅屋面宜做坡屋面”,这里用的是“宜做”,也就是并不强求一致,一是考虑到防渗措施的多样化;再就是城市景观的丰富性要求。

5.细化方案

连廊究竟该从哪一层开始?跃层和敞开空间算不算楼层?这些“九五”标准里都没有明确规定,每遇到具体问题都要请科技委认证。新标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细化的方案:关于连廊,“下列住宅应设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廊: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从第十层起,每层在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或前室设连廊……”,关于公共用房,“建筑高度不超过54米的塔式、单元式住宅,当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式住宅或底层设有敞开空间时,在满足结构、日照的条件下,可按实际层数减去一层后对照本标准的其他条文的规定设计。”类似与这种细化的规定在标准中还有很多,旨在减少不必要的认证和扯皮。超级秘书网

6.鼓励创造

彭圣钦特别强调,标准的编制只是提供一个大的规范,考虑到新技术还在发展,新的产品和新的结构形式还要出现,所以新标准尽量体现出前瞻性,不会束缚新技术的发展。这反映在《标准》的用词上,尽量少用强制性的条文,能够用“应”不用“必须”,能用“宜”不用“应”,让设计人员有回旋的余地,鼓励有创意的设计。但彭圣钦提醒设计人员注意:不要因《标准》在很多地方用“宜”就忽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不去执行,小而言之,专家在制定标准时已充分考虑了《标准》的可行性,认为是可以做到的;大而言之,用《标准》指导设计将有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

篇6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9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22-01

引言: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间隔多样化、户型多样化、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如何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居住环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布局合理、间隔优良、卫生环境好、即有舒适户内空间、又有雅致的室外园林绿化、交往空间,这是摆在建筑师面前一个崭新的话题。高层住宅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居住建筑,与低层住宅、别墅等具有许多共性。同时,高层住宅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其是高层建筑的一个分支,是高层建筑成熟的材料技术、设备技术、结构技术等运用到住宅建筑的产物。

一 住宅建筑设计的组成

室的大小应考虑:人体的尺度、家具布置及活动空间三个因素。任何住宅从平面上都可以分为:居住、辅助及交通部分。居住部分包括卧室、起居室等,辅助部分包括厨房、浴室、厕所等,交通部分包括走廊、楼梯等。住宅设计中,除合理确定及安排各部分面积外,应尽量扩大居住面积在住宅总建筑面积中所中的比重。

二 住宅建筑面积设计标准

1.小康住宅面积设计标准。按照建设部提出的小康住宅新要求,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小康住宅的设计必须是多层次的,即将面积标准分成三级一级为理想目标,要求人均居住面积12m2。

2.建筑面积设计。 住宅建筑面积,要根据使用要求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从当前我国各地现有状况及小康标准要求来看,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在南方地区为100~120 m2,在华北地区为80~100 m2,在北方寒冷地区为70~80 m2为宜。

三 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用”就是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适合不同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需要。包括房间面积大小、院落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以及采光、通光、防寒、隔热,卫生等设施是否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经济”就是住宅建设因地制宜:在就地取材基础止因材设计。要合理布置平面,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节约建筑材料,降低住宅造价,节约用地。“安全”是指住宅坚固耐久,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震性和稳定性,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以保证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美观”是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在就地取材的条件下,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形式。

四 工程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某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2.3万m2,总规则建筑面积为147.6 m2。向东设7m小区路临近小区公共汽车总站。向南近30m临近六期一区,该工程已建成多年。向西设10m小区路近六期五区,该工程正在建设中。向北区设7m小区近小学。六期四区高层住宅地段平整,用地形象为长条形建筑物,地上5栋32层商住楼,地下一层停车场及设备用房,战时人防使用。首层部分为住宅从常入口,其余部分均为公共配套设备用房及商铺,层以上为A、B栋C、D、E栋二组连体商住楼组成。

2.设计理念。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近几年城市发展和住宅理念的变化,在自身的资源,经济,政策的有利情况下经反复地研究与比较,对新用地规划进行了环境、空间、文化、效益四项原则进行设计。①环境设计要有创新,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与资源有效地共享。环境因新的建筑出现而得到改善与创新。②空间设计是构成建筑的核心,建筑布局也就是空间布局。建筑形体乃是建筑空间组合的结果,要把单纯的平面设计转化为卒问序列组合,问组合才能有效。③文化设计在建筑中体现的是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单纯讲建筑“美观”“风格”尚概括不了建筑应有的文化特质,要与时代性、民族性及地区历史文化技术传统相连。④效益设计是建筑创新的结果,好的效率与效益往往需要建筑师在消费者中注重使用效益。回顾六期四区高层住宅楼整项设计及施工,正因为有了以上4要素的发挥,整个工程项目尚未完成,就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大部分单元都已认购,为开发商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3.建筑平面设计。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将平面布置的艺术性和使用合理性地完美结合,在考虑各空间的同时也考虑相互间的空间联系,平面设计方正,尽量减少斜角,转角空间,客厅、餐厅、卧室、相互独立,可不干扰。单元设计每栋设三房一厅、二房一厅、一房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120 m2左右,符合社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空间分布合理,动静空间即分开又能有机融合,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采用节能灯具。户内交通面积小,每户客厅均带有一个观景阳台,客厅设有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将户外大自然尽收眼底,卧室采用飘窗台部分采用转角飘窗。大单元厨房部分附设服务阳台,在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位置及晾衣设施,使居室环境更为洁净和舒适。

4.交通组织设计。标准层平面根据地块地形特征,做到人车分流,朝南商铺设计了宽敞舒适的临街骑楼,将各种商业人流引入室内。北面为商住楼入口,地下停车场两个出口分别设于西北端及东北端。为符合消防要求在首层平面中,设置4.5m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贯穿与规划路连接,用地四周均为道路所围合,自然地形成环形车道。水平交通,住宅每栋经大堂可进入各层,每栋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另设一部剪刀式疏散楼梯。梯间能直接采光通风,每栋有两个安全疏散口。

5.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总体构思,力求外观造型新颖线条简洁大方。主题颜色主要以白色为主,灵活地加入橙色和黄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因主体建筑的体量比较大及比较零乱,为做到统一,利用阳台、玻璃窗饰线条、空调位置等重复韵律,山墙细部处理,使整体尺度、比例、色彩协调统一,令建筑更有线条美及体态美。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

1 项目概况

本次规划的汇智园项目位于海门市城市新区,总用地面积65365.8平方米。地块四周道路道路环通、交通便利,毗邻新的海门市政府,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规划针对目前新区农村居民动迁安置转型升级要求、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这一大背景,打造一个设施配建齐全、环境优美、高雅简洁的动迁安置小区。本项目住宅设计使用年限50年,二类建筑,二级防火等级,各建筑按二级防水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 设计依据

由业主方提供本地块电子地形图和相关设计条件书;地块规划定点图;规划设计方案任务书;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 DB 32/478-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国家、省、部及地方相关法令、法规。

3 规划指导思想

3.1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思想

经济的可持续性体现在项目开发的经济性、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和土地开发的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体现在社区的社会性,即社区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增加社会多样性及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的作用。环境的可持续性则体现在维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土地、减少污染等方面的作用。

3.2 追求高性能标准,建设高品质社区

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为整体设计思想,以营造高品质社区为目标,通过对住宅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环境性和经济性等性能标准加以控制,以满足多层次、多类型和不同标准的市场需求。

3.3 引导新的居住理念和行为方式

从解决基本住房需求,到追求高质量;从单纯考虑住宅内部和平面功能要求,到对住宅外部环境优劣的综合选择;从对住宅舒适度的一般标准,到对住宅室内环境的高舒适度要求;从满足住宅设备的基本配置,到对住宅配件的高性能、高科技含量的追求。需要从市场经济观念、社会公平观念、以人为本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去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设计出适度超前的动迁住宅小区。

4 规划设计理念

4.1 合理性原则

具备明确的创作理念,独特的建筑个性,优良的景观价值。做到科学利用土地,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和层次,完善商业、交通、水电等配套公共设施,满足人的住食行游等活动需求。

4.2 系统性原则

对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形象设计、物业管理方式、商业会所设计进行整体考虑,强调规划的远近期结合,在结合远期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完善内部结构,同时对园区的经营管理、环境形象设计等有所考虑。注重项目整体规划与周边用地规划之间的协调性,注重对项目内部景观的营造及与周边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过渡和遮挡。

4.3 生态性原则

尊重自然环境,调整生态结构,维护自然生态状况是本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尊重现有景观,通过合理利用和改造,使住区融于原有的自然环境,成为住宅景观中赋予特色而又有机和谐的一环;

4.4 文化性原则

以“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传统文化理念出发,突出住区的文化特色,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项目开发不是简单的在土地上浇筑混凝土,而是对这一区块长久以来形成的人文、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映,在时间的长河中,凝结历史的精华,记载人类的文明。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方针、政策,有关规范,坚持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努力营造清新明快,格调高雅智能、节能的住宅区。追求建筑与周边建筑环境的和谐共存。总平面布局在满足日照间距、交通、消防通道的同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绿地,达到用地经济, 环境优美。

5 整体规划设计构思

5.1 总体规划设计

整个地块通过一条内环形车道,连接小区的东、西、北3个出入口,贯通整个小区。其中北面出入口为小区的主入口兼人行出入口,打造小区的景观大道。地块内部建筑以高层为主、结合部分小高层,整体建筑排列南低北高错落有致。组团内部有各自的公共景观绿地,数个院落形成组团。小空间规模的院落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户与户之间的干扰,并有助于形成每个院落各自的归属感和可识别性。

5.2 规划结构:“一心、二轴、四组团”

“一心”:通过内环道路的围合和景观轴线的香蕉,在地块中心形成了大型的中心景观。使之成为整个小区居民活动、休憩、游玩的场所。“二轴”:南北景观轴线和东西景观轴线。“四组团”:为四个相对均衡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空间相对围合。

5.3 交通组织

采用内环的交通体系,各自设计了一条环形车道,并相互连通,满足消防要求。机动车可在入口附近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中部的步行街和景观林荫道可以作为紧急消防通道。出入口设置:本次规划将人流、车流分开,设置三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小区北部,为人行出入口;次入口位于小区西部、东部,为车行出入口。

静态交通:区内停车场设计采用“地面与地下”相结合方式。机动车主要采用地下停车方式,地下车库出入口结合小区出入口和环形车道设置,可以有效对小区车辆截流。另外为了方便来访车辆停车,在环形道路周边设置了部分地面停车。非机动车主要停放在高层地下室内。

5.4 景观设计

小区整体环境设计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强调景观的均好性,因此,在规划设计上以均享为原则,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都能获得等同的价值回报。小区通过构建十字形景观绿带,将各个居住组团串联,并通过空间的围合,形成半私密的院落空间,营造一个亲切怡人的交往场所。

5.5 消防系统

总平面设计中沿小区环路设环形消防车道,每幢楼均设有消防登高面,以满足总的消防设计的要求。住宅楼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公共配套及商业均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篇8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改造设计

1、 国内外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建筑单体的使用时间较长,许多高

层建筑已逐渐不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需要进行改造才能投入使用。在对高层建筑的改造设计中, 需要对原有建筑的建筑功能、结构性能、 设备进行彻底改造。随着国家建筑规范的修改完善,在改造过程中诸如高层建筑消防、 结构加固、 设备更新都涉及满足新旧规范的要求问题,建筑改造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课题。

2、 改造设计中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层建筑改造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建筑消防、 建筑节能、 结构加固、 设备改造等。

2.1建筑消防:

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危害, 保护人身和财产的

安全,高层建筑的设计,一直遵循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随着国家对高层建筑设计规范的逐步完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目前已采用 2005 年版本,对应 05 年以前的高层建筑,进行改造设计必须符合现有规范要求,因此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2.1.1防火通道。 随着防火分区面积的变化,很多以前的建筑防火

通道数量不足, 必须通过增加防火通道宽度或数量来满足改造设计的要求。增加通道就无可避免涉及到结构等专业,因此在增加通道过程中,必须结合现有使用功能的变化,对原有建筑的建筑布局进行调整,尽量做到合理、 经济。

2.1.2火灾探测器。

根据监测的火灾特性不同,火灾探测器分为感

烟、 感温、 感光、 复合和可燃气体类型,每个类型又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种。不同种类火灾探测器,其响应原理,结构特点,适用场所均不同。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选择火灾探测器的种类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综合确定。探测器的布置即要考虑探测区域的面积,同时,要考虑房间的高度、 屋顶坡度和探测器自身灵敏度的影响,也要考虑到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内部走道的宽度,至端墙的距离,至墙壁距离以及房间间隔情况的影响。

2.1.3防火材料。

目前,许多新型材料在建筑生产中得到应用。在高层建筑的改造设计中,防火板材、 防火门窗、 防火卷帘、 防火涂料等诸多防火材料得到普遍应用, 但设计中必须根据建筑单体的防火等级选用适合的防火材料。

2.2建筑节能:

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生活,建筑设计首当其冲,在设计规范

中开始进行三步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 设计、 新建(改建、 扩建)、 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 工艺、 设备、 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 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 空调制冷制热、 照明、 热水供应的能耗。 开展建筑节能是国家实施节能战略的重要方面。 必须在住宅外墙保温、 门窗设计、 屋顶保温这三方面下大功夫,努力达到节能住宅的设计标准。原有高层建筑大多未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因此,改造设计中必须增加外墙保温,使用中空玻璃门窗,进行屋顶保温改造。一般情况下,只要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或层数、 窗墙面积比、 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均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限值, 即可判定该建筑物为符合相应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建筑。当建筑物窗墙面积比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限值时, 要将设计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窗墙比(超过部分的)改为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限值,得出建筑物传热耗热量―参照建筑传热耗热量。保温隔热系统结构为基层处理 - 保温隔热层 - 抗裂保护层 -饰面层。基层根据不同建筑基体表面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包括采用普通水泥砂浆找平、 聚合物水泥灰浆拉毛或者不处理。 以聚苯为主要原材料来生产保温隔热材料比较盛行, 产品形式主要有聚苯板、 聚苯复合材料、 聚苯乙烯颗粒等,其中聚苯板目前使用比较多。国家标准对围护结构保温和隔热性能指标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做出了规定;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对带有抗震柱、 圈梁等热桥部位的复合墙体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K 的计

算方法做出了规定: 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夏热冬冷地区节能50%目标时的外墙传热系数和蓄热系数也做了规定。计算外墙隔热保温时必须按照规范规定进行。

2.3结构加固:

原有建筑改造大多改变或部分改变使用其原有功能, 因此建筑布局及使用荷载发生较大变化。加上国家规范的调整,目前规范设计荷载较原有规范有了较大提高,必须谨慎应对。

2.3.1荷载变化。

大多高层建筑兼顾办公及餐饮功能,改造后会有

装修及使用上的变化,因此势必带来荷载变化。结构专业一般的措施是不增加荷载:把原有装修层去掉,改造设计时和建筑专业协商,尽量新的装修荷载不大于原有装修层荷载,保证整体结构荷载不再增加。

2.3.2结构加固。

改造设计中肯定涉及结构开洞、 补漏以及局部变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原有建筑进行局部加固。 一般加固的方法有:粘贴钢板钢、 粘贴纤维、 植筋、 锚栓等方法。 但所有加固设计都要遵循一个原则:保证加固部位符合现有结构规范要求。

2.3.3整体结构。

考虑经济的因素,改造设计一般不对原有整体结

构进行加固。因此改造设计的前提是原有建筑整体结构安全,在改造前应由业主聘请专业部门对整体结构进行安全鉴定并出具合格报告。

2.4建筑设备

建筑设备设计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为前提, 高层建筑中设备专

业主要为:建筑给排水、 暖通、 电气。原有建筑中未按现规范设计的通风、 排烟、 喷淋、 警报等系统都要进行专业设计,由此带来设备管井增设,结构开洞的增加以及实际使用层高的降低,都必须在建筑使用功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建筑、 结构专业进行协调设计的同时,设备专业设备选型时必须考虑经济、 节能和使用安全。 管道铺设设计时必须考虑现有建筑已有设备管道,尽量避免重新开洞,破坏现有结构安全。材料选用以环保、 经济为原则,力争进行绿色节能设计。

3、 结束语

在对高层建筑的改造设计中,通过对原有建筑的建筑功能、 结构

性能、 设备进行彻底分析改造。 总结出以上有关建筑消防、 建筑节能、结构加固、 设备改造等技术难题。当然,各个建筑单体条件不同,改造实施的难度和技术问题也有差异, 建筑改造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课题,在满足经济、 安全和使用的条件下对建筑单体进行最有效的设计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探讨的课题, 也是建筑设计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