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54: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态网络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综述
中图分类号:C 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2008406
战略生态位管理(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SNM)理论是国外近10年来才兴起的管理理论,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基本要素的内涵与功能”“运作过程与机理”这两条主线展开。其中,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是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解释新技术成长的一般模式,因此许多研究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不断发展日趋成熟,生态位的研究相应出现在技术能力演变理论研究视野。在选择技术范式的严格机制下,技术创新常常只能沿着一定方向发展,而生态位是说明技术范式变迁的有效工具,因而容易产生代表新范式的新技术。如何通过建立技术网络,从而建立一个新的生态位,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是技术变迁研究发展面临的一大的挑战。技术生态位概念来源于生态位,以生态位为基础,通过对技术能力演化进行全新的阐述和解释,构建了技术生态位这一概念,认为技术生态位是“一个得到暂时保护而免于市场和其他制度压力的特定领域,该领域为新技术的应用起到试验台作用,能够让生产者、使用者,甚至政府帮助发展新技术直至它走向成熟。”[1]F.W. Geels 2002年认为技术形成于一个受保护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即技术生态位内所有的技术发明只要不进入主流市场,都可以大胆地尝试并得到发展。技术生态位是新生代技术“最原始的市场”,因为对新生代技术开放的市场根本不存在,特别在一个完全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下。而技术生态位此时则为新生代技术扮演着“最原始的市场”这一角色直到市场环境下对新生代技术的供求关系明朗为止。技术生态位是否能存在关键在于对其中技术的认同,在于是否坚信孕育的技术是未来占领市场的核心技术,孕育的重大发明会引起市场的剧烈变动甚至颠覆传统市场而推进社会的进步。[2]
随着生态位概念的延伸与扩展,生态位不断发展出技术生态位与市场生态位两个重要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市场生态位给出的一致定义是:新技术在原始的市场环境下,即使没有人为的保护行为,也可以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不断发展。市场生态位的这一概念与技术生态位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传统研究中,Paolo Agnolucci等人认为市场生态位与技术生态位一个更看重“当前情况”,一个更注重“未来获利”;二者在时间点的选择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而SNM即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将技术生态位与市场生态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Petros Ieromonachou等人认为SNM的管理过程应是一份在特定设备设施条件下的逐步仿真扩散的实验过程,假使试验中,新技术选择成功并在市场上得以生存,就可以认定技术生态位成功转换成为市场生态位。战略生态位管理很好地解决了在研发过程中,实验室里不断持续创新的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到市场生态位的过程难题。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战略生态位管理的实施路径对于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发展过渡到市场生态位有重要作用。[3]
SNM理论比较统一的定义是指“为新技术成长构建一个保护空间,即战略生态位空间,通过生产者、研究者、用户、政府和其他组织执行者渐进的实验和学习,对新技术进行选择、培育、孵化,发展为成熟技术,并顺利地将它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的一个管理过程”[4]。其理论核心假设在于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演变路径的创新,协助调整技术生态位,如,在受保护的空间进行技术培育,对实验融合技术的进化进行协调、对使用者和技术创新网络及结构进行持续调整等等。SNM理论假定,成功的激进创新产生于各利益相关者协作和交流信息,产生于知识和经验的社会技术实验,发生在受保护的空间。目前SNM理论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到新兴生物燃料、能源、交通等新兴产业的研究中,解决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问题。
二、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的内涵概述
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SNM过程)主要围绕新技术的出现、孵化、推广和商业化这个从技术的产生到成功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展开研究。Weber & Hoogma认为SNM理论是创造“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实验室,用以学习新技术将产生的问题、缺陷、遇到的障碍及用户需求等”。SNM理论过程有三个比较关键的概念,一是技术,所有的科学知识、工程实践,生产工艺技术、产品的特性,技巧、程序、体制和基础设施,总和构成了技术。[5]在这个背景之下,对技术的理解也有了外延的扩展到技术体制,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的硬件技术,而是与社会结合在一起,共同演化,形成技术机制。二是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仅仅关注问题的结果,而且包含论证和学习的环节。新技术成熟之前的实验都在一个特定的保护空间里进行,保护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资金支持、财税补贴、政策倾斜等等。三是学习,在实验中学习新技术的优势与劣势,提倡从用户、生产商到有关机构以及政府,一起进行全方位、全面的学习。
围绕SNM过程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理论层面对SNM过程进行分步骤的阐述分析,二是从SNM的应用案例出发总结SNM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的步骤概述
国外少数学者对SNM过程的步骤进行分析阐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Weber & Hoogma、Kemp和Dries.L,T.Hegger为代表的五步骤论的观点,二是以Johan Schot, Frank W Geels、W W M van der Laak和Geert Verbong为代表的三步骤论的观点。1.SNM过程五步骤论Weber & Hoogma,Kemp等提出SNM过程分为五个方面:技术的选择、实验的选择、实验的建立、实验的扩大、政策保护的手段。[5]在此基础上Hommels A等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过程。(1)技术的选择――选取有潜力的新技术;(2)实验的设计和建立――相关人员和保护措施介入实验的设计和建立过程;(3)实验的执行――解决创新过程中经济、社会和团体的相关问题并尽早解决;(4)将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推向市场生态位;(5)评估生态位的保护并逐步撤走保护手段及措施。[6]
Dries L. T. Hegger等则认为SNM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步。(1)定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系统改造的概念。一个项目的起点,首先是由一名行动者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行动者可以是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或民间团体,接着,概念再转化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系统。(2)探索社会嵌入概念。与其他理论不同的是,第二步不是技术示范或实证,而是探索这个概念如何在社会上嵌入。主要的内容探索的是:哪些潜在的行动者会对这一概念感兴趣,他们参与的程度如何,不参与的具体原因如何。(3)开始试探性的会谈。主要的形式是通过讲习班、专家会议和共识会议等,使行动者聚集在一起。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将参与的行动者从最初的出发点形成的概念,成为符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现实。在行动者对目的进行共同商定后,要进行过渡管理,主要是选择过渡管理领域的范围和行动参与者的范围。过渡管理的政策往往要与现有的政策领域相应,例如农业、能源等等。过渡时期寻求综合的解决方案,如果利用概念作为出发点能更容易,该方案的目的是在各个政策领域过渡期间,架起服务于消除两者差异的桥梁。(4)设置实验。在社会嵌入概念之后,就要进行生态位中的社会技术实验。实验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技术实验与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的实验相结合。比如提供服务的计费结构、所涉及的行为者之间的职责分工等等。(5)评价和学习。在项目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和总结学习经验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项目的起点。[7]2.SNM过程三步骤论主张将SNM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的学者们,其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三个步骤主要是建立期望、建立社会网络及学习过程。
Johan Schot, Frank W. Geels[2]认为SNM过程有三个主要因素。(1)期望和愿景的结合。期望对于生态位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过程、吸引注意力及持续的保护和培育指明了方向。如果制定了期望,那么期望将有利于生态位建筑的成功:第一,更健全,指的是被更多实践者所分享;第二,更专业,如果预期的太过于笼统,他们则不会给予指导;第三,有更好的质量。预期的内容是根据正在进行的项目来建立的。(2)建立社会网络。该过程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批对新技术的支持者,并促进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必要的资源,如资金、人员、专业知识等。社会网络如果满足以下几点会对生态位的发展有更好的贡献:第一,网络要够宽,即多方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将会有利于促进多方观点意见的融合;一些相关的外界人士的参与对拓宽认知领域和促进二阶学习也许尤为重要;第二,网络要深入,即代表机构的人员应该能够调动组织内部的积极性和资源。(3)学习过程是多维度的。具体内容包括技术因素、设计规范、市场和顾客偏好、文化和象征意义、基础设施和维护网络、产业和产品网络、法规和政府政策及社会与环境的影响等等。
W. W. M. van der Laak认为生态位内部塑造过程为三个步骤。(1)建立期望。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明确相关活动的期望,同时也可以促进其他行动者制定一个相关的或合作性的、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并最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确定期望的过程中,不同的行动者之间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想法并产生冲突,必须尝试明确这些差异并有效利用,例如通过定义多个实验来进行。但必须注意的是期望必须是有形的,努力寻找有证据支持的期望;另外,在制定期望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选择的开放性,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信息和经验,而不是事先做出选择;最后,可以通过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来制定和定位自己的目标。(2)网络建设。该阶段目的是制定一个广泛的网络,包括所有有关行动者,包括行业角色、用户,、科学家、社会组织(NGO)和有关政策制定者。确保在自己的机构所涉及的个人是没有外人,并可以带来相关资源或扩大自己的网络的经验。同时强调不要忽视用户在技术引进中的作用,它是创新的源泉。这些网络中的成员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权利和职责。另外,网络中的行动者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方式来达到沟通的目的,如定期会议或讨论。(3)学习过程。第一,创建和刺激实验的多样性可以学习到不同的使用环境的各种设计,在生态位的早期阶段,多样性在未来做出平衡选择时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后期阶段维持多样性同样也是重要的;第二,要进行不同层面的学习,例如对技术、基础设施、法规、用户的喜好、文化和社会的接受学习等,旨在创造这些维度之间的合作而创建出一个技术和社会实验之间更好的“匹配”;第三,要注重自反性学习,即质疑潜在的假设,如社会观和世界观,如果技术与这些假设不匹配就可能自发地改变方向;第四,尽可能创建实验之间的共享,例如通过平台,定期会议和座谈会的形式。制定有监控结果的实时通讯和来自不同实验的经验对学习共享也有作用,通常来说,发展成功生态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一项共享课程的设施;第五,利用经验教训,重新调整愿景和期望,过去的实验应该被看作是一个调整眼光、重新制定政策和设计新实验的宝贵意见。[8]
类似的,Geert Verbong等认为生态位的动态分析包括三个内容(1)社会网络的组成。主要包括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生产商、最终用户和金融机构等。其中研究机构主要提供技术;政府机构在早期扮演一个重要的金融角色;生产商要借鉴好的经验,并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最终用户的参与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对训练和技术援助一直很重要,但是很难维持。(2)塑造期望,为所要实施的项目建立合适的期望。(3)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特点是极大的关注技术和经济效率,并找到适当的应用领域。比较重要的其他因素是操作、维护、学习当地文化和权力结构。另外,通过政府部门和中间的行动者许多的努力促进了社会网络,但他们却未能得到足够的动力;而用户不一定可以成为生态位发展的核心。最后,尝试设计一个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方案。[9]
四、SNM过程的影响因素综述
许多研究SNM的学者并没有具体指出其过程管理的具体步骤,但相关的研究通常都涉及到以下一些影响因素。1.技术特征技术特征在SNM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区分作用。通常来说,技术的选择和技术能力发展进步的形式比较多样,但影响技术选择的是技术特征,技术能力发展进步到下一代技术的创新,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及市场、组织、制度、文化等要素的影响和作用,如果该技术的特征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能满足市场或社会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则该技术会被选择;如果该技术的特征未能适应市场或社会对技术发展进步的要求,则该技术的创新就是失败的,不会被选择。技术特征是不断变化的,在SNM管理过程初期是符合要求的新技术,进入SNM管理空间之后的实验阶段,也有可能因为市场的变化或竞争技术进步程度的变化而呈现继续创新或终止创新的转变。
[6]HOMMELS A,PETERS P,BIJKER. W E. Techno therapy or nurtured niches? Technology studi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radical innova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07(36): 1088―1099.
[7]DRIES L T HEGGER, JENNEKE VAN VLIETA, BAS J M VAN VLIETA.Niche Manage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Regime Change: The Case of Innovation in Sanitation[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7, 19(6): 729―746.
[8]VAN DER LAAK W, R P J M, RAVEN, G P J VERBONG.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for biofuels. Analysing past experiment for developing new biofuels policy[J]. Energy Policy, 2007,35(6): 3213―3225.
[9]GEERT VERBONG, WILLEM CHRISTIAENS, ROB RAVEN, ANNELIES BALKEMA.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in an unstable regime: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India[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0, 13(4): 272―281.
[10]魏江,叶波. 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 中国软科学,2002(12):40―41.
[11]安同良,魏巍. 创新目标、前景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江苏的实证[J]. 产业经济研究, 2009(1):34―36.
[12]石惠,甘仞初. 高技术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寿命周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7):20―22.
[13]刘军. 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的生态运行机理理论与实证研究[J]. 经济管理, 2007 (4):72―73.
[14]MARJOLEIN C J CANIELS, HENNY A ROMIJN. Actor networks in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Insights from social network theory[J].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Futures, 2008, 40(7):613―629.
关键词:城市网络;连接度;指数体系;宁乡县
1 引言
S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景观生态破碎化的问题日益严峻,随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空间异质性单一、景观格局割裂、生态调控能力逐渐减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区域生态规划逐渐兴起了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依托,令景观生态各要素的总量、质量、比值以及时空关系达到最优化,使景观生态中各资源组合在功能和结构上趋近最佳理想化,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区域生态的稳定性。景观连接度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描述了景观生态中各要素在功能和生态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其对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丰富景观空间异质性和探索景观空间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对于景观生态学在现实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城区现有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连接度评价分析,并利用所得出的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直接应用于进一步的规划中,以期最大地优化宁乡县城区的景观空间格局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景观连接度的概念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景观连接度的概念
景观连接度的概念最早由Merriam于1984年描述存在于景观结构特征与物种运动行为间的相互联系[1]。此后随着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景观连接度的概念也出现了众多新的解释。Taylor等从定量的角度为景观连接度提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的概念,其认为景观连接度是景观生态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2]。With等为景观连接度提出了一个动态的概念,认为景观连接度是生境斑块间对斑块的空间延展,生物体对景观结构的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的功能关系[3]。尽管以上各个概念在字面表达上并不相同,但都认为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要素相互之间的时空连续性的度量, 并侧重反映景观的功能, 属于刻画景观生态过程的重要参数。因此,景观连接度的本质是研究同类或异类斑块之间在功能与生态过程上的有机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是动植物群体之间的有机交流, 也是景观生态元素间直接的物质、能量交换和迁移[4]。
此外,可以总体将景观连接度区分为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种类型。其中结构连接度是指,仅对景观要素在空间结构上连续性进行研究, 而不考虑其生态学方面的景观连接度;相反,功能连接度则从生态学要素(生物个体、种群、物种等)的角度出发, 综合考虑到某一特定的生态过程的景观连接度。对比这两种类型,不难发现结构连接度往往更具有随意性与操作难度低的特点, 通过卫星航拍或人类视觉感官直接观察选定区域的景观物理特性,如景观斑块的大小、形状、位置,用各种指数来描述景观的空间连续性,这种方法往往具有较低的生物相关性。而功能连接度则是基于物种所感应和反应的尺度着重表现生物及生态学过程的密切相关性,并表现出多维性。但由于功能连接度是在景观结构特征基础上结合生态要素的扩散行为, 并通过模型的建立来预测各生物物种在景观中的连接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为繁琐与复杂[5]。
2.2 连接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2.2.1 节点与廊道
每2条或2条以上的廊道或边线的连接点、交叉点以及单条廊道的端点即为节点。节点是各网络类型连接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廊道是指在不同尺度下,与周围景观生态基质存在差异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生态要素,其作用主要为维持景观连通性的作用。廊道与节点相互连接便形成了环绕各个景观要素的网络。此外,当景观生态中的基质所环绕的景观生态要素较大时,或者孔隙度较大,基质间便呈现出相互连接的带状,此时也便形成了廊道网络[6]。
2.2.2 α、β、γ指数
α、β、γ指数是在拓扑空间的空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到景观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其用来描述节点和节点间连线的空间关系,揭示了总体网络情况。故选用其作为描述绿地网络总体特征的载体。其中α指数主要描述网络环路的情况即现有网络中各节点间实际存在环路的程度,又称环度;β指数主要反映一个节点以及其连线数量即与其他节点相互连接程度的指标,又称线点率;γ指数主要反映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连线数与该网络最理想的连线数的比值,又称网络连接度[7]。其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下:
α=(L-V+1)/(2V-5)(1)
β=2L/V(2)
γ=L/Lmax=L/3(V-2)(3)
式中,L为空间中的连线数用城市网络中斑块与斑块间功能性连线数替代,V为空间中的节点数用城市网络中实际存在的绿地斑块数替代。其中当α指数的值介于0~1间,越大表示网络中存在越大的环路数;β指数的值范围为0≤β≤6(V-2)/V且其值越大表示连接程度越高;γ指数的值介于0~1间,当一般取值为1/3
3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宁乡县地处湘东偏北的洞庭湖南缘地区,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全境以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岗地和平原。此次研究区域为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于《宁乡县城总体规划(2000~2020)》(2014修订)中确定的县域为345.97 km2范围,本次研究的重点为中心城区。宁乡县中心城区的总面积为30 km2,现状人口为28.26万人。现状绿地面积为12.86 km2,包括公园绿地1.48 km2、生产绿地0.66 km2、防护绿地1.45 km2、附属绿地4.28 km2、其他绿地4.99 km2。其中公园绿地占宁乡县建成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的4.94%,且人均公园绿地仅为5.25 m2。因此,可以看出宁乡县城区目前公园绿地总量与人均绿地占有量都严重不足,并且公园服务半径不够,现状公园的利用率不高。
研究区域目前主要由大小河道21条,其中主要的水系有:沩水河、平水河、历经河、朝阳溪、化龙溪、东沩溪、经开溪、民兵渠等。区域内的降雨量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减少。整体水网大致形成北中南三带、各水系皆汇聚于中心带沩水河,北南两带在县域外同样汇入沩水河后接入湘江。此外区域内的水网在灌溉高峰期存在枯水的现象。且朝阳溪、化龙溪、东沩溪、经开溪的城区段部分都已被封盖处理,平水河与历经河为满足灌溉的需求都已进行渠化,沩水河的城区段为满足防洪需求都已将两岸采用水泥堤岸进行硬化。由于缺乏与其他景观生态要素的相互联系,使得区域内的水网内的水环境并不理想,其中沩水中溶解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氦氮总量都已超标。故研究区域内迫切需要通过景观生态或其他的手段进行水质的提高。
研究区域的道路网络密度以沩水河为分界线,呈现河西尚可、河东较低。由此可以发现,河西片区为宁乡县中心城区的现状重心,但根据宁乡县未来的规划,经济重心将会移至河东片区(图1)。
3.2 研究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基于宁乡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结合软件Google earth的卫星地图以及现场的调查进行修正后,通过软件CAD进行数据的矢量化转换,从而为进一步的宁乡县景观连接度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并绘制绿地、水系、道路网络现状图(图1)。此外,现状图中的城市道路网络选取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以及宽在20 m以上抑或双向车道在4道以上的道路,并没有包含小区内的人行道或村组路等其他路网。现状图中的水系网络选取区域性连通河流与主要干渠,在强调河流的功能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域内小于1 km的水溪或面积在0.04 km2以下的非连通性水面进行排除。现状图中的绿地网路主要选取区域内等级在社区公园以上的开放性公园,以中心公园和带状绿地为基本骨架,进行绘制,不包括附属绿地或其他绿地。
4 研究区域连接度评价
4.1 评价方法说明
研究主要依据现有的城市网络分别对道路、水系、绿地的结构连接度进行α、β、γ指数进行计算。通过这些指数的计算得出宁乡县中心城区的城市网络特征。根据以往对网络统计的经验来看,道路网络一般具有较高的边线数与较低的节点数;水系网络一般具有较高的节点数与较低的边线数;绿地网络一般具有较低的节点数与较低的边线数。
4.2 评价结果分析与应用
4.2.1 α指数分析
由表1可知,宁乡县中心城区道路网络的α指滴0.48、水系网络的α指数为0.09、绿地网络的α指数为0.06(图2、3)。因此可以得出研究区域内的道路网络的环状连接水平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而水系网络与绿地网络的环状连接水平极低,接近于没有环状连接。尽管结合水系多因重力因素呈现单向汇流的自然特征,但水系0.09的低α指数显示规划区域内的水系未能形成有效的环状网络,使得区域内的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保存以及利用,这也是枯水问题的原因之一;研究区域内绿地的同样只有0.06低α指数,因此研究区内的绿地网络同样没有形成有效的环状网络,这导致研究区域内的绿地都属于相互割裂状态、景观破碎的程度较为严重,需要完整的绿地系统规划来帮助宁乡县构造健康的绿色骨架;研究区域内的道路网络相比较水系、绿地网络,其环状连接的水平较高,但仍然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结合现状图可以发现,宁乡县城区的河西片区的道路网络较为完整,已经形成网络,而河东部分的道路环状连接水平较低,因此使总体道路α指数值偏低。
4.2.2 β指数分析
由表1可知,研究区域道路网络的β指数为3.86,水系网络的β指数为2.31,绿地网络的β指数为2.14。其中道路的β指数显示研究区域内的道路节点间的连线较为丰富,表明研究区域内的各道路间拥有较高的相互连通率;水系的β指数的指数仅为2.31,表明研究区域内的面状水域较为孤立,线状水系间未能产生充分的有机联系;绿地的β指数同样只有2.14,明显低于正常网络的连接能力,研究区域内的绿地节点孤立化、平面化、点状化的问题极其严重,在没有有效廊道的连接的情况下,研究区域的绿地系统并不能为生物提供安全的生存、迁徙环境,使得宁乡县城区人与动物的相容度偏低。
4.2.3 γ指数分析
由表1可知,宁乡县中心城区道路网络的γ指数为0.65、水系网络的γ指数为0.40、绿地网络的γ指数为0.38。因此研究区域内的道路网络的连接程度较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平面网络连接系统;而水系网络与绿地网络的γ指数都接近于γ指数的底线1/3,根据水系的自然特点可以得出,研究区域内水系网络为单纯树状结构,而研究区域内的绿地系统连接程度较低,呈现出间断式连接抑或无连接状态。
4.3 基于连接度评价的城市网络规划
4.3.1 研究区域的连接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文对研究区域内的城市网络的α、β、γ指数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区域内的道路网络间的连接度较好,形成了一定的平面网络规模,尤其是河西片区的道路连接状况无论是连接效率还是连接程度抑或环状网络状况都表现良好;而研究区域内的水系网络存在面状水域利用不充分,水系间的有机联系较少,一条河道通常只有两个节点,此外整个水系网络缺少环状网络;研究区域内的绿地网络的连接度问题较为严重,节点间不仅缺乏有效的廊道连接,并且节点的数量也较少。因此对于宁乡县这一中国百强县来说,城市网络的构建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①针对道路网络应着重关注河东部分的道路网络的构建,尤其在经济重心东迁的前提下,构建河东连接率高、环状网络完整的道路系统显的较为重要;②针对水网网络应着重解决面状水域连通性、水系间连接度的问题,此外思考水系环状网络建立的问题;③针对绿地网络应着重解决绿地数量与质量偏低、绿地间的廊道建设、绿地网络如何成环的问题[9]。
4.3.2 针对连接度结论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与规划
根据前文总结的研究区域所存在的连接度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现提出如下解决方案:①针对道路网络,通过对河东片区的村组道、其他2车道进行改造提质以增大道路网络的连接边线的数量及质量,此外通过对河东片区的路网进行成环状打造,增加路网总体的环状结构特性;②针对水系网络,首先,确定“死水塘”的数量及位置分布并根据地形开挖渠道将干道的水系引入“死水塘”转“死”为“活”;其次,在各河道流域范围内寻找低洼地,建造新的蓄水塘,增加水系节点;其三,针对农业灌溉、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建立不同的水系网络,并相互进行有机的串联;其四,针对城区沩水河的几个支流进行清淤工作,以此增加节点间的连线质量且提高排涝效率;最后,根据研究区域内的地形条件,最大程度的环状连接各水系网络;③针对绿地网络,第一步根据现场调查确定可利用绿地的数量、质量及位置分布,将可利用的绿地改造为开放性公共绿地增加绿地网络的节点;此外在中心建成区利用符合绿化条件的道路网络进行绿道的打造,并以每隔5 km改变不同的栽植方式[10],城区结合农田进行生态农田的改造,增加农田的灌木及乔木数量,以此作为生物移动的“踏脚石”系统且利用水系网络打造绿带以连接各节点。以此绘制平面规划图如图4所示[11~14]。
4.3.3 对规划方案的景观生态连接度评价
基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的连接度评价所得出结论的基础上,针对其所存在的景观生态连接度的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并依据现状的条件及调查资料进行了宁乡县中心城区景观连接度提质规划如图4所示。并根据规划图得出道路网络的α、β、γ指数值分别为:0.61、3.88、0.67;水系网络α、β、γ指数值分别为:0.39、3.02、0.51;绿地网络的α、β、γ指数值分别为:0.58、3.11、0.62。可以看出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连接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绿地网络,α、β、γ指数值都有很大的提升。而由于现状地形的制约使得水系网络的α、β、γ指数值并未提升至理想数值,但其连接度水平与质量仍然得到了一定改善[15,16]。
5 结语
通过对宁乡县规划城区的连接度评价,可以看出研究区域现阶段的连接度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水系网络与绿地网络,存在节点数量少、连接程度低景观破碎化严重、孤立性较强等问题。本文根据现状条件,针对研究区域所存在的众多连接度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从城市的大尺度格局进行了以改善研究区域连接度为目的的城市网络划,为今后进一步的城市生态网络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Merriam H G.Connectivity:a fundament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landscape patterns.In:BrandtJ,AggerP,eds.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eminaron Methodology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Recearch and Planning[D].Denmark: skilde University,1984.
[2]Taylor P D, Fahrig L, Henein K, et al.Connectivity is a vital element of landscape structure[J].Oikos, 1993, 68(3):571~573.
[3]With K A, Gardner R H, Turner M G.Landscape Connectivity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 in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J].Oikos, 1997, 78(2):151~169.
[4]武剑锋, 曾辉, 刘雅琴. 深圳地区景观生态连接度评估[J]. 生态学报,2008(4):1691~1701.
[5]王云才. 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J]. 地理研究,2009(2):284~292.
[6]富 伟,刘世梁,崔保山,等.景观生态学中生态连接度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9(11):6174~6182.
[7]吴昌广,周志翔,王鹏程,等.景观连接度的概念、度量及其应用[J].生态学报,2010(7):1903~1910.
[8]刘世梁, 杨珏婕, 安 晨, 等.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J]. 生态学杂志, 2012(3): 689~695.
[9]张佳盈,单丽丽. 构建城市生态网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 绿色科技,2014(2):14~17.
[10]黄明东. 城市绿道绿化的景观性与功能性建设探讨[J]. 绿色科技,2012(1):51~53.
[11]水 馨,李俊锋.基于景观生态指数下的城市绿道网络规划评价及优化研究:以潮州市为例[J].绿色科技,2016(14).
[12] 刘 琰.天水市绿道规划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13] 刘海波.南京城市绿道布局与选线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3.
[14]李朦朦,吴远翔. 城乡绿道的功能性研究[J].绿色科技,2014(9).
关键词 网络舆论 生态系统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杭州31001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民意传达的一块沃土。与传统媒体信息的强势性单向流动不同,网络赋予了受众相对平等的话语权。作为赛博空间的传播范式,网络以其独有的传播生态衍生出带有似真性特征的网络人际关系,满足着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成为现代舆论形成的重要阵地。
网络舆论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Dholakia、Bagozzi和Pearo(2004)是较早关注网络舆论的学者,他们认为,web 2.0赋予用户进行内容的创作(如博客,播客)、编辑和筛选可能所引发相关“社会变革”;希尔(Hiller,2003)也指出网络增加了公民参与政治和公众议题的新热情和可能性。这种公众对时政和社会话题的参与和关注,典型地体现在西方新闻学者所谓的“公民新闻学”、“草根新闻学”的实践上,以及网民通过内容上的贡献对公众日常话题和媒介议程设置的参与。国内学者对网络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着重分析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与建设能力;从媒体的角度,分析网络等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宣泄功能,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媒介功能与角色;从网民心理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及特点。
总而言之,网络舆论主要研究网络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包括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事实上,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并不能仅局限于网络本身,因为网络只是从技术层面使得每一个舆论主体能更为自由地进行自我诉求,也使得主体能够快速聚集,形成共鸣。网络舆论的本质是公众诉求与意见在互联网中的全方位映射与多角度重组。网络舆论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网络舆论系统的各个要素,如舆论信息的资源、信息生产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和消解者,与其生存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一个整体,各要素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最早运用生态学来研究传播现象的学者是尼尔·波兹曼,他在1970年提出“媒介生态学就是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试图使媒介环境中隐蔽的具体规范清晰起来”,“它试图发现媒介究竟迫使我们扮演着什么角色,媒介如何构建着我们的所见、所言、所行”。随后,国内学者开始将生态学引入传播学与媒介研究,如林文刚(2000)认为,媒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各种传播媒介的符号和信息本质及传送特性,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了解文化的形成、延伸和变迁。支庭荣(2004)则认为传播生态的内涵广于媒介生态,他将传播生态做了三个层次的划分,传播原生态、传播内生态与传播外生态。还有学者提出网络生态的概念,张庆峰(2000)指出,“所有的影响网络发展的其它社会系统构成了网络发展的生态环境,当我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网络与网络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便形成了网络生态……”。
以上研究都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参照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种群、生态集群等概念,以生态学的角度来探寻媒介和大众传播领域中的生态学规律和原理,为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拓展了视野和思路,但都集中在传播学和新闻学等领域,关于舆论生态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尚无学者提出一个完整的舆论生态模型,至于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鉴于此,本文认为由于网络已经成为民意宣泄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的分散性在反映民情、民意,促进社会民主进步方面固然体现出其自身的优越性,但网络意见表达的分散性与低成本,也使得舆论的形成及传播非常迅速、复杂并且难以控制。因此,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
二、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由于生态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存在普遍的适应性,因此本文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来探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同时强调和突出系统中的互动性。
(一)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信息主体因素与环境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信息资源与信息主体因素构成舆论微观生态;环境因素构成舆论宏观生态,是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生态因子与舆论信息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这个整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大小和结构,信息生产者利用信息资源生产信息,传播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规制者借助信息的传递、消耗和管制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最终形成具有自我组织、调节和修复功能的复合体。
在网络舆论生态内,如果信息的产生、流动和消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舆论主体因子都能进行信息、能量和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就是健康安全的;否则,就需要对系统构成的各个子要素进行调节,促使其微观系统、宏观生态保持协调和连通。
一、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生物学知识看似凌乱,但都与生命相关,学生学习时要抓住生命的特征这一条主线,对每一节、每一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再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必修一第二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章的知识看起来各自独立,非常凌乱,其实如果联系起来,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这一章知识学习之后,尝试建立这一章的知识网络。首先,从大的角度看,元素和化合物之间存在联系,元素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成分;再看化合物,各种化合物可以归为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又分为糖、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四种。在这四种有机化合物的讲解中,都遵循组成元素、分类、基本单位和作用几个方面来讲的。学生在学完这部分知识后,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或总结出一个表格,或总结出一个网络图,把本来凌乱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完善理论体系
摘要:“绿道”是包含线形元素的绿色土地网络,是具有生态、游憩、文化、审美等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
关键词:生态网络;景观生态学;绿道;自然保护;生态系统恢复
Abstract: The "Green Road" is a green land network with linear elements; it is a green open space for ecological, recreational, cultural, aesthetic and other multi-func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ecological networks; landscape ecology; Green Road; nature conservation; ecosystem restoration
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然而,“自然”既有着坚强的自我修复的一面,也同样有着脆弱的一面。它有着自身发展的生物系统网。
进入新世纪,社会、科学和技术发生着快速且多元化的变化。在自然环境的发展演变中,人类活动影响甚至主宰着自然环境和景观变化。这一切,至使自然环境趋于破碎化,动植物栖息空间被阻隔。
面对这一趋势的发展,环境科学的众多学者提出了两个重要转变,即从隔离到连接,从中心到的转变。自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运动也从地区转向了全球。
首先,景观空间的破碎化使得生态网络的构建是发展的必然。
城市化,农业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剧了景观对自然的压力。这些进程不仅仅破坏的重要的空间,也加剧了一些地区的景观和自然区域的破碎化。而这个破碎化的过程导致了栖息地的减少、动物伤亡、屏障效应、噪声和照明干扰,以及地区污染。交通设施的阻隔,截断了不同物种种群生存区域,降低了种群在不同区域的栖息地之间的扩散和迁移到潜在的栖息地的能力。
同时,小片森林、田篱、滨水地带等景观要素的减少,也造成了景观破碎化。这一问题对空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栖息地区的减少,破碎景观的隔离、屏障等效应增加了种群局部灭绝的机会,也减少了物种自主恢复的可能性。
在这些种种问题日趋严峻的状态下,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和谐是人们拥有更好生活环境的基础。因此,想要改变这一已经破碎的现状,生态网络的构建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景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引入无疑为生态景观环境的建设奠定基础。
其次,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离不开环境的保护与维护、恢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生活品质的也在不断地提高,那么如何使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和谐共存,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景观生态学概念引入景观规划中,亦成为一种趋势。这一理论在现今的设计规划中在不断的应用,不断地发展。
景观生态学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不既是国家的问题,更是地方建设的首先考虑的问题。如何在城区建设中,维护现有的生态系统,保护现有的自然资源。而对于环境保护,除采用技术手段,如空气净化,污水处理之外,环境保护与管理内容还涉及对不同形式生态系统机能的维护。因此,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综合办法变得更为重要。
景观生态原则以成为自然保护和景观规划的一部分。目前欧洲的自然保护正从场地保护线生态网络保护的方向转变,生态网络保护包括了大型的景观。这也说明了自然保护原则必须被纳入空间规划中。
空间是连续性的,不可中断的,那么,对于引入景观生态学概念的生态网络的构建,“绿道”是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的产物。
下面我们对“绿道”进行详细论述。
“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绿道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Frederick Law Olmsted和他1867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Boston Park System)。
随着景观学科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绿道具有双重功能:它提供一个开放空间,可以让人们通行并用于游憩和娱乐;同时,他增加了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在现今人居环境绿地建设中,绿道的连通性、高可及的特征;在绿地生态网络建设中,绿道起着不可少的决定性作用。在区域尺度上,它连接破碎的人文景观空间、自然空间,在重组自然生态系统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市域尺度上,附属于道路、铁路、滨河带及市政设施的建设,它可以弥补城市集中性绿地的不足。
我国绿道建设起步晚,现阶段的建设基本依附于道路、铁路、河流等的建设所展开,绿道建设理论还是依赖于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以普遍绿化和美化环境为目的,对绿道的综合功能认识不足。受国际“美化运动”潮流影响,结合我国实际的绿道建设指导理论及相关的绿道保障体系,来促进“绿色通道“的建设。
广州作为绿道建设的先行者,在其省内域内兴起绿道建设。增城绿道作为先例,从2008年起,增城市按照主干道路生态型、乡村郊野型、城区都市型的分类标准,率先规划建设500公里具有自身特色的三大绿道网络:一是自驾车游绿道。二是自行车休闲健身游绿道。以增江为主轴,把初溪枢纽上游50公里河道两岸打造成为现代生态型的山水画廊――清明上河图。
在各地区的绿道建设兴起的过程中,政府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者拟定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这一纲要的拟定,奠定了国内绿道建设规范等地基础。同时,借鉴国外的建设经验,我国绿道建设应立足于现状国情,结合绿道建设的理论分析从而建立我国独有的特色区域绿道网。
综上所述,绿道的建设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而生态网络的构建与绿道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分析,为绿道的生态设计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知道思想。通过现代景观贵发设计不同层面的分析,为多功能绿道建设找到依据,强调绿道生态功能的同时也要注重绿道的游憩功能和视觉资源的功能,防止过分强调生态功能而失去人性化艺术化的一面。通过道路生态学和城市廊道的研究理论分析,总结国内外地“生物廊道”的有关理论要点,由于绿道概念与“生物廊道”部分重合,“生态网络、生态通道、景观生态学、道路网络”成为绿道规划设计理论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绿道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徐文辉著
[2]绿道规划・设计・开发,[美]洛林・ 施瓦茨编、[美]查尔斯・ 弗林克、罗伯特・ 西恩斯著、余青、柳晓霞、陈琳琳译
[3]生态网络与绿道―概念・设计与实施,[荷]罗布・容曼、[英]格洛里亚・ 蓬杰蒂主编,余青、陈海沐、梁莺莺译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94-3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Xie Ruijuan
(Library,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ies, analyzes the demands, service concept and effect of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put forward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s that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with high demands,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ervice concept - “customer first”, “Internet-centered”, “centering at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resources network”, and “targeting at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the effectiveness needs furthe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ecology”.
Key words: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ecological library
D书馆生态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筑人与自然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高度和谐[1]。生态图书馆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对现有图书馆学基本理论进行改造,进而建立生态图书馆实体形态的过程。生态图书馆是运用生态学思维去建设图书馆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并积极有序地处理好图书馆与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及读者、馆内人员相互间的关系,向着一种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人文健康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图书馆系统是指图书馆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因子为谋求同环境的协调一致,并遵循生态学的原则和生态系统的运动规律,按照一定的生态结构方式组成、具有相应的信息交流功能的统一体[2]。
生态图书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 “注重节约”和“侧重生态文化建设”[1-2]。夏有根、黄晓英和陈(2008)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人文价值两大特征[3]。生态图书馆建设要着重处理好人、事、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注重三个层次的建设(物质层、精神层和管理层)[1]。另外,吴力武(2010)从建筑生态层探讨了生态图书馆的建设[4]。在互联网+图书馆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成为当前研究的新课题。
1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构
201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5]。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概念,即“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个概念表明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功能和人们实践方式互联网化的重要趋势。“互联网+图书馆”思维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图书馆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图书馆的创新力和服务力,形成行业发展的新形态。 其主要表现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与电商物流和快递行业的融合,与自媒体的融合等。
“互联网+图书馆”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图书馆行业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图书馆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6]。“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的内涵确定了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需求,它与信息现代化、图书馆资源优化整合、网络化资源推广和物联网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互联网+图书馆”建设的服务模式、队伍建设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郭静(2016)认为“互联网+图书馆”的内涵是:①新一轮信息化;②轻装信息化;③全民参与的信息化;④核心理念是互联网思维等。她进一步构建了“互联网+图书馆”发展和服务模式[6]。韩翠峰(2015)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对策研究,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将呈现向创业创新支撑空间、融合型图书馆、数据管理中心方向转型,加强具有“互联网思维”能力的人才建设、注重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标准政策制度的建设将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三大发展途径[7]。
“互联网+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提出亟待尝试,其发展模式、服务类型、管理与创新等均亟待研究。“互联网+”内涵丰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与网络资源广泛,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把有益的网络资源推广给广大师生等,必然涉及高校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建设。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不仅包含物理环境生态化、网络资源生态化、管理团队生态化,还包含高校图书馆对精神环境生态化建设发展等。
“互联网+”是我国最先提出的概念,图书馆的生态化建设在国内外颇多。但是国外更多的是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等的研究,例如Hsu,Cummings和Wang(2014)研究了商务专业学生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8];Mayende和Obura(2013)研究了乌干达大学图书馆的远程教育服务[9];Slavin(2015)研究了在线MBA课程在图书馆在线数据服务模式等[10]。“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课题,在国外尚未有研究。
2 研究问题及方法: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需求度如何;二是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服务理念是什么;三是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效果如何。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量问卷设计,在河南省高校许昌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需求度。回收有效问卷共305份,其中纸质调查问卷102份,电子网络问卷203份。数据统计后,采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了解许昌学院互联网+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现状和在校大学生需求,并分析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效果。
通过定性研究,采用走访调查和电话采访的方式,收集了河南省10所高校的图书馆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对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现状、思路、服务理念和存在的问题等的看法。通过对采访内容的定性分析,理清思路、洞悉本质。
3 研究结论
3.1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亟待发展、需求度高
通过问卷调查中单行变量分析得出,“需求度”变量中,“赞同”占44.7%,“非常赞同”占52.4%,两项累计百分比占97.1%。“互联网+建设”需求度变量中,“赞同”占15.3%,“非常赞同”占83.2%,两项累计百分比占98.5%。“生态化建设”需求度变量中,“赞同”占30.6%,“非常赞同”占60.2%,两项累计百分比占90.8%。由此可见,许昌学院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需求度非常高。
在许昌学院图书馆“互联网+图书馆建设现状满意度”变量中,“赞同”占30.5%,“非常赞同”占15.8%,两项累计百分比占46.3%,表明互联网+图书馆建设亟待加强,53.7%学生对图书馆的互联网硬件建设、网速、电子资源、服务方式等不满意。在“生态化图书馆建设现状满意度”变量中,“赞同”占23.3%,“非常同”占31.8%,两项累计百分比占55.1%,表明生态化图书馆建设还需继续进行,44.9%学生对图书馆的互联网硬件建设、人文环境和图书馆服务方式等不满意。
总之,互联网+图书馆建设初具成效,生态化建设还需继续加强,互联网+图书馆生态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软件服务理念和硬件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和“图书馆生态化”的结合。
3.2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服务理念
通过运用定性分析软件QSR NVivo 10.0对采访文字进行编码和检索,研究发现受采访的高校图书馆一线工作人员对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提出的主要服务特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以人为本”“以互联网为中心”“以互联网资源网络推广应用为中心”和“以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等。
以人为本,侧重图书馆互联网生态环境的营造。图书馆互联网+生态环境的营造,以满足大学生图书资源需求为目的,加强互联网+生态环境服务理念的探索与创新。受采访人员普遍认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亟待发展,应由有线网络走向无线网络,提高网络速度,优化联入方式,并加强监管。许昌学院图书馆由最初的动态无线网络账号申请,升级为通过学生证号码和身份证登录方式,简化了登录注册服务,并加强了监管,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以互联网为中心,营造基于互联网+的图书资源建设和推广理念。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建设绿色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图书馆。许昌学院图书馆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安装了网络化电子报刊阅览机和图书自主借还系统、电子资源网络化远程服务系统等,CNKI、超星图书和网络课程等使用率大大提高。
以图书资源网络化推广应用为中心,加强图书馆资源的网络推广和应用,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广度和深度。受采访图书馆领导表示,高校图书馆每年投入巨资购买电子资源,但教学性本科高校的电子资源使用率并不高,造成了巨大的教育资金浪费。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生态化建设,许昌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加强图书馆电子网络资源和数据库的推广和培训,完善了高校图书馆无线网络的覆盖和联入,进行文献检索新生入学培训和定期培训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图书馆互联网资源利用率有了巨大的提高。
以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互联网+与人、事和管理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互联网+发展迅速,在互联网+环境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网络化,发展图书馆图书、学生和员工的高效化管理与和谐发展,成为当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目标。
3.3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效果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之一。通过单变量“建设效果”定量分析,“赞同”占45.7%,“非常赞同”占18%,两项累计百分比占63.7%,表明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建设初具建设效果。但还有36.3%表示“不理解”“不赞成”和“非常不赞成”,表明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还需加强和完善,查漏补缺,完善人、事、物的和谐生态化结合。其中,对单变量“硬件生态化”分析,“赞同”占30.7%,“非常赞同”占11%,两项累计百分比占41.7%,表明广大师生对硬件生态化建设还不太满意;对单变量“服务生态化”分析,“赞同”占50.7%,“非常赞同”占12.4%,两项累计百分比占63.1%,表明广大师生对图书馆服务基本满意;对单变量“管理生态化”分析,“赞同”占65.7%,“非常赞同”占21.6%,两项累计百分比占87.3%,表明广大师生对管理理念比较满意。
4 Y论与建议
当前,“以人为本”“以互联网为中心”“以互联网资源网络推广应用为中心”和“以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服务理念已广为接受。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呼声高,需求大,但当前建设效果亟待提高。广大师生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服务生态化”和“管理生态化”比较满意,但对“硬件生态化”的满意度较低。互联网+硬件建设是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主要是以资金投入为基础的网络建设投入、互联网设备投入和图书馆生态化环境建设投入等。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不可一蹴而就,还需继续探讨和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学平.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图书馆发展探赜[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2-15,66.
[2] 齐艳丽,马强强.生态图书馆的内涵与建设路径――以长春教育学院图书馆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7):111-112.
[3] 夏有根,刘剑虹.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及基本原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24-28.
[4] 吴力武.图书馆建筑生态环境布局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7):82-85,103.
[5] 陈顺.“互联网+图书馆”的思考[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4):12-14,53.
[6] 郭静.“互联网+图书馆”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探讨[J].兰台世界,2016(15):55-57.
[7] 韩翠峰.“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5(5):29-32.
[8] Hsu, M. K., Cummings, R. G. and Wang, S. W.Business Students' Percep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J].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2014(2):137-144.
论文关键词:信息生态学;网络教育;资源库
论文摘要:信息生态学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新兴学科,为当今信息时代中产生的新问题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介绍了信息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基本概念,提出了信息生态学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围墙的樊篱,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网络教育能够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提高网络教育效率的核心因素,而资源库的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如财政、技术、人文因素等,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问题,如资源缺乏,质量不高;重复率高,利用率低;分布不均衡等等[1],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就会影响网络教育的质量。信息生态学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它的理论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信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信息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信息生态”本身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它产生于社会学,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onnie Nardi 和 Vicki O’Day在著作《Information ecologies: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 》中首先提出:信息生态是由特定的环境中的人,实践,价值与技术共同组成的和谐系统,信息生态系统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强调的是在技术下支持的人的活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2]。20世纪90年代,张新时院士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不过,其研究主要局限于生态学领域,以自然生态系统而非信息为研究对象, 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并加以分析;1995年,陈曙在《信息生态的失衡与平衡》一文中,对信息生态系统的失衡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国内首篇研究信息生态学问题的文章[3];此外,还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使信息生态学在国内得到很大的发展。笔者认为信息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信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是三者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目的是在该系统核心价值的指导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信息生态系统的产生,发展,演化;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生态系统中产生的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来优化信息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使其产生更大的效率。
作为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即信息生态系统,它有如下五个特点:系统性,指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多样性,是说信息生态系统中有不同类型的要素;协同演化性,指信息生态系统不断变化和发展;关键性“物种”,指某些因素会对信息生态系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地域性,指信息生态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空间中,并且有一定的针对性[4]。比如学校就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它由教务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图书馆等机构组成,它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价值的引导下,校长、教师、教学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共同为学生服务,并且学校还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等等,以及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实现校园网和图书馆以及学校网络办公环境的构建,而全体老师都在学校这一综合的大环境中进行着分工不同,但目的相同的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信息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有区别的: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自发的,是无组织的;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人为的,是人主动构建的,它包括经济、人文、技术三大支柱。经济是基础,技术是保证,人文是引导。没有经济基础,就不会有系统产生的物质条件;没有技术的保证,系统不会顺利的构建;而没有政策法律的引导,系统就会杂乱无章。正是有这三种因素的支撑,信息生态系统才得以产生、发展、以及演化。
三 信息生态学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意义
网络教育资源库是一个包含人、信息、环境三要素的信息生态系统。其中人的因素主要指一线教师、技术人员、资源使用者等;信息因素主要指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资源及其使用说明、有关通知等;环境因素是指国家以及学校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等等。所以,作为一门以研究信息生态系统为对象的学科,信息生态学必然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注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整体性,树立科学的系统观
信息生态学以信息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5],而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内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建设资源库要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要确定资源库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要选择针对不同的内容开发什么样的资源类型;要选择采用什么开发工具和开发技术;要注重与开发人员与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在资源库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注意资源库的整体性,以系统化的观点统筹兼顾,实现核心价值的最大化。例如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开发出文本资源,也可以开发出视频资源,但是开发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分析哪种类型的资源对学生的学生具有启发性、促进性,能够对学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 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信息生态学强调在信息生态系统中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要让技术来服务于人。长期以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进,一些学校、组织好大喜功,重技术轻应用。往往是先开发出教学资源,然后让学生去使用、去适应。这种方法没有做到对具体学习者的分析,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要开发出好的学习资源,不仅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而且还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不仅要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 注重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信息生态系统中包含各种类型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而资源库面向的更是广大的学生群体。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结构变量和知识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开发的资源也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目前最主要的网络教育资源类型有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那么,在资源库中,这些资源都要存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转贴于
4 建立便利的反馈机制,促进资源库的协同演化
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信息生态系统也在不断的演化,它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资源库的建设也应遵循同样的路线,必须注重反馈机制的建立,确保资源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之间能够顺畅的交流与沟通。网络教育资源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完善,一直向前演化。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始终是一个主导力量。因为通过交流,开发人员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教师的想法,从而可以采用相应的技术开发出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建立顺畅的反馈通道是实现交流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资源库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动力。
5 应用“优胜劣汰”法则,保持资源库的平衡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就包含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信息生态系统也处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变化过程中。信息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信息垃圾、信息污染、信息安全[6]。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库中的某些信息还有没有用、信息的内容是否科学、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是不是安全等;如果资源库中的一些信息陈旧了、过时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必须及时清理;如果开发的资源有误差,甚至不正确、不科学,一定要予以纠正,甚至清除;或者由于技术的原因,使得资源的存储和传输不安全,容易给网络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那么网络资源就面临着被篡改,被删除的潜在危险,所以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以保障资源库的安全。经过这些处理之后,资源库系统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然后会开始以后的动态平衡的轮回。
6 促进资源库中信息的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7]。应该注意,信息也只有在循环中才会产生价值,这是信息特有的一个特点。信息资源的流动影响着资源的价值,流动越快,价值越高;反之,流动越慢,价值越小。因此,在网络教育中,必须加快资源库中学习资源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提高资源流动速度一方面要做好宣传,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来利用资源库;另一方面,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作为保障。
四 结束语
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网络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生态学给我们处理信息社会产生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对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深信,随着对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深入,网络教育资源库会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建设得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网络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 鲁子荟,纪颖.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希望月报.2007,(4):3.
[2][4] Bonnie Nardi and Vicki O’Day. Information ecologies: 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M].New York: MIT Press.1999.
[3] 周庆山,李瀚瀛等.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概况与术语界定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6,6:24-29.
[5] 张福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 2002,(1):32-34.
【关键词】信息生态学;网络教育;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4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84―02
一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围墙的樊篱,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网络教育能够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提高网络教育效率的核心因素,而资源库的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如财政、技术、人文因素等,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问题,如资源缺乏,质量不高;重复率高,利用率低;分布不均衡等等[1],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就会影响网络教育的质量。信息生态学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它的理论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信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信息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信息生态”本身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它产生于社会学,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onnie Nardi 和 Vicki O’Day在著作《Information ecologies: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 》中首先提出:信息生态是由特定的环境中的人,实践,价值与技术共同组成的和谐系统,信息生态系统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强调的是在技术下支持的人的活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2]。20世纪90年代,张新时院士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不过,其研究主要局限于生态学领域,以自然生态系统而非信息为研究对象, 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并加以分析;1995年,陈曙在《信息生态的失衡与平衡》一文中,对信息生态系统的失衡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国内首篇研究信息生态学问题的文章[3];此外,还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使信息生态学在国内得到很大的发展。笔者认为信息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信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是三者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目的是在该系统核心价值的指导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信息生态系统的产生,发展,演化;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生态系统中产生的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来优化信息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使其产生更大的效率。
作为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即信息生态系统,它有如下五个特点:系统性,指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多样性,是说信息生态系统中有不同类型的要素;协同演化性,指信息生态系统不断变化和发展;关键性“物种”,指某些因素会对信息生态系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地域性,指信息生态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空间中,并且有一定的针对性[4]。比如学校就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它由教务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图书馆等机构组成,它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价值的引导下,校长、教师、教学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共同为学生服务,并且学校还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等等,以及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实现校园网和图书馆以及学校网络办公环境的构建,而全体老师都在学校这一综合的大环境中进行着分工不同,但目的相同的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信息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有区别的: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自发的,是无组织的;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人为的,是人主动构建的,它包括经济、人文、技术三大支柱。经济是基础,技术是保证,人文是引导。没有经济基础,就不会有系统产生的物质条件;没有技术的保证,系统不会顺利的构建;而没有政策法律的引导,系统就会杂乱无章。正是有这三种因素的支撑,信息生态系统才得以产生、发展、以及演化。
三 信息生态学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意义
网络教育资源库是一个包含人、信息、环境三要素的信息生态系统。其中人的因素主要指一线教师、技术人员、资源使用者等;信息因素主要指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资源及其使用说明、有关通知等;环境因素是指国家以及学校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等等。所以,作为一门以研究信息生态系统为对象的学科,信息生态学必然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注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整体性,树立科学的系统观
信息生态学以信息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5],而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内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建设资源库要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要确定资源库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要选择针对不同的内容开发什么样的资源类型;要选择采用什么开发工具和开发技术;要注重与开发人员与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在资源库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注意资源库的整体性,以系统化的观点统筹兼顾,实现核心价值的最大化。例如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开发出文本资源,也可以开发出视频资源,但是开发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分析哪种类型的资源对学生的学生具有启发性、促进性,能够对学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 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信息生态学强调在信息生态系统中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要让技术来服务于人。长期以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进,一些学校、组织好大喜功,重技术轻应用。往往是先开发出教学资源,然后让学生去使用、去适应。这种方法没有做到对具体学习者的分析,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要开发出好的学习资源,不仅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而且还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不仅要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 注重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信息生态系统中包含各种类型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而资源库面向的更是广大的学生群体。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结构变量和知识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开发的资源也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目前最主要的网络教育资源类型有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那么,在资源库中,这些资源都要存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建立便利的反馈机制,促进资源库的协同演化
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信息生态系统也在不断的演化,它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资源库的建设也应遵循同样的路线,必须注重反馈机制的建立,确保资源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之间能够顺畅的交流与沟通。网络教育资源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完善,一直向前演化。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始终是一个主导力量。因为通过交流,开发人员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教师的想法,从而可以采用相应的技术开发出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建立顺畅的反馈通道是实现交流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资源库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动力。
5 应用“优胜劣汰”法则,保持资源库的平衡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就包含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信息生态系统也处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变化过程中。信息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信息垃圾、信息污染、信息安全[6]。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库中的某些信息还有没有用、信息的内容是否科学、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是不是安全等;如果资源库中的一些信息陈旧了、过时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必须及时清理;如果开发的资源有误差,甚至不正确、不科学,一定要予以纠正,甚至清除;或者由于技术的原因,使得资源的存储和传输不安全,容易给网络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那么网络资源就面临着被篡改,被删除的潜在危险,所以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以保障资源库的安全。经过这些处理之后,资源库系统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然后会开始以后的动态平衡的轮回。
6 促进资源库中信息的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7]。应该注意,信息也只有在循环中才会产生价值,这是信息特有的一个特点。信息资源的流动影响着资源的价值,流动越快,价值越高;反之,流动越慢,价值越小。因此,在网络教育中,必须加快资源库中学习资源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提高资源流动速度一方面要做好宣传,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来利用资源库;另一方面,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作为保障。
四 结束语
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网络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生态学给我们处理信息社会产生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对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深信,随着对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深入,网络教育资源库会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建设得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网络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 鲁子荟,纪颖.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希望月报.2007,(4):3.
[2][4] Bonnie Nardi and Vicki O’Day. Information ecologies: 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M].New York: MIT Press.1999.
[3] 周庆山,李瀚瀛等.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概况与术语界定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6,6:24-29.
[5] 张福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 2002,(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