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数学中的关系8篇

时间:2023-07-16 08:54: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学中的关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中的关系

篇1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新与旧 部分与部分 深与浅 板书与课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上课,是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为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恰当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有两层含义,一是新教法和旧教法的关系,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学―研讨―展示―检测的“四环节教育模式”。新的教学方法是对旧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提升。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我在讲分式方程这一课时,在一班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解分式方程的一般解题步骤给学生,结果全班有许多同学掌握不太好,作业出了很多问题。方法是我强加给他们的,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脑筋,只是被动地接受。在二班我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自己动手寻找各种解题办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通过独立自学,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在作业中全班只有极少数学生出现了错误。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下应被我们摒弃,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的改革,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中青年专家邱学华老师说的话,一堂好课,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你让学生怎么去学,学了多少。

二则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初中数学的系统性非常强,是一条线,像一个网络,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点。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发展而来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在我们学习过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之后紧接着就会学习因式分解,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讲解新课时,一般都是从复习旧知识入手,通过比较、联想,引入新课题,讲解新知识。同时,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联想到旧知识,新旧知识达到完美结合。但是旧知识何时复习、如何联系,其深度和广度如何,应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当时的教学进程情况而灵活确定。

二、处理好部分与部分的衔接关系

数学中部分与部分的衔接关系就是要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点间的过渡,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要参考别人已有的过渡再不断完善,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将前后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的转折被打断。好的过渡,需要深思熟虑,从上一环节到下一环节,给学生一个容易接受并且完整的知识,备课时我们就要注意寻找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它们穿起来,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如果直接说下面咱们讲下一个问题,这种过渡有些生硬,学生有可能不太喜欢,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也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则就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数学老师就需要努力做到知识点间的完善过渡。

三、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

一是知识讲解的深与浅的关系,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是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认识规律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该遵循这样一个规律,教学要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旧知识出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是新《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生活入手,由浅入深尤为重要,讲浅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讲深了学生听不进去,一定要妥善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浅是深的基础,深是浅的发展,只有着手于浅,才能立足于深,二者不可偏废。至于深浅的程度和比例如何,这要因人而异,即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当前,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立足于基本要求,立足于浅,要面向大多数或全体同学,尽量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听懂。

二是题目讲解的深与浅的关系,我们出示的题目应力求紧扣教学大纲的重难点,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出现,设计的练习中各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难度要适中,有层次性,使成绩较好的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即所谓的提优、拔尖,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跟上全体的步伐,即所谓的补差。这样既能增强好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增强后进生学习的信心。这既适应了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提高了教育质量。

四、处理好板书与课件的关系

篇2

关键词:教师环境;数学环境;人文环境;探究环境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标准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古尔曼认为独立人格是人进入社会的立身之本。独立人格包括;矢志不移、坚定信仰、求真务实、理性思维、勇于探索、敢于负责的处事态度,承受挫折的意志品质,很难想象在只有师道尊严的课堂中能形成这些优良品质,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基础。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应该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把讲台当作自己表演的舞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仓库,是活的教科书,没有教师的传授知识,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教代替了学,学生在课堂上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创新意识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难学,由此产生厌学,甚至与教师产生敌对情绪,使师生关系形同陌路。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大胆地把个性展现出来,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交流中升华,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知识、技能,以及它们体现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将来的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数学课堂的“四境”的营造:温馨活力的教室环境;恰当引人的数学环境;优美形象的人文意境;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良好持续的心境。

1、温馨活力的教室环境

(1)规划整洁的教室布置。环境育人,是大家的共识。因此,课前,要求学生整理好课桌,整理好桌面物品。课本、笔记、草稿纸摆放有序。文具一应俱全,洁净的黑板,营造了展示数学活动的良好氛围。

(2)活泼、轻松的课堂过程环境。良好的课堂过程环境本质是和谐的课堂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即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在课堂上不只是学生学到知识,得到成长,其实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进步。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从过去的课堂主宰者变成现在的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由学会到会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恰当引人的数学环境

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和谐因素。如数学史、人物传记、故事、趣事等的引用,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践,挖掘实际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从而使其产生自觉地主动性,激发求知欲,感受到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努力去探索数学王国的无穷奥妙。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性,对学生的情绪、态度、优缺点及时调节、引导,利用口头表扬、学生鼓掌等方式,激励学生形成好的学习风气、习惯,以达到情绪上的和谐。同时教师的体态、手势、语言、表情等都起着积极的情绪渲染作用。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达到全身心和谐。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合作交流,寻找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在学生的表现中,教师创造一个充满活跃,愉快地教学氛围,发挥好情感教育的活跃性、愉快性的作用。

3、优美形象的人文意境

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文化,在其孕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积淀了众多的人文内涵,关注数学的人文意境,体会数学的本质,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可近,而不是铁面般的冷酷无情。数学中的人文意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的描述,如对极限的概念的描述,除了数学的严格阐述外,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来描绘,使学生在优美的人文意境中,加深了对极限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2)性质的展现,如探讨函数性质时,画出图象其性质就一览无余,如画出三角函数的图像,其图像可概括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尽江水滚滚来,奔流不息到东方”。

(3)问题的陈述,如利用古代的诗歌呈现的数学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向下成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塔顶几盏灯?想以上的数学知识通过人文意境的渲染,使数学知识不再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活泼,温暖人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有好处的。

4、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良好持续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课堂上,学生心情愉快,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学生失望焦虑时,学习就失去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心境,提供能够使学生产生满足感的学习任务,可以清除学生在学习中消极的情感因素,还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索性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培养良好的心境。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入手,一改以往重视知识积累的僵化式教学,而提倡平等、民主和相对自由的教学模式,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播撒者,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宣讲者,而应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老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也开始考虑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学生,以什么样的语气对待学生,以什么样的关系引导学生。下面我就把有关中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思考做一个大概的梳理。

一、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首先,师生关系紧张。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要做的只是如何把教材详尽地、形象地、有效地讲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仅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漠视了学生的存在,忽略了接受者的学习个性,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性格和思维特点,忽视了他们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紧张。

其次,教师低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忽略了他们的主动性。时至今日,当下的中学生智力已和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样的年龄段,生活在科技时代、伴着智能电视和网络而生的90后们,他们的所见所闻远比在缺少见识、闭目塞听的旧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更广泛,其思维也更活跃和敏捷。如果教师仍然用我们那个时期的水平去认识他们的话,就低估了当下中学生对数学的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多更喜欢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这恰恰造成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被忽视。教师在讲课中不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关注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情况,也不鼓励学生提出学习中的异议,这种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思维僵化的学习者,而难以培养出头脑敏捷、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研究者。可想而知,师生关系又能好到哪里去。

再次,师道尊严让教师神圣不可侵犯。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威严的,要讲师道尊严。他们往往用“威”来维护自己的“严”,不能够放下身段和学生做平等的交流,也不能包容他们的许多浅见和陋识。正如鲁迅在文章中写道的那样,“问题问得多了,老师就恼怒起来,说道:‘不知道’。”虽然我们不会说不知道,但也很忌讳学生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殊不知那些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正体现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他们思维的活跃性。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紧张和不协调的,不利于问题的探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几个特点

新课程改革下,新型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相长、平等交流、自由民主。

首先,教学者要充分尊重教学相长的教学规律,理解到教师的教学不是知识的宣讲,而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科技日新月异,数学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在真理面前,师生处于同一位置。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的学习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认识,而学生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换言之,即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真理的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善于和学生做平等的交流,听取他们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意见。只有这样,师生平等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被激发出来,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其次,再来谈一下什么是自由民主。这是个相对概念,我认为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享有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解题方法、学习习惯的权力。对中学数学教师来说,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就是给予他们学习的自由。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创造性,就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扬民主的精神,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我管理。如通过民主的讨论与选举来选择本学科的管理者,并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策略

首先,改变观念。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抛弃旧有观念,树立起“双主”意识,即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导课堂,一起占有主体地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法和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讨论中获取新知。

其次,构建稳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虽然我们一直追求变革,但课堂教学不是试验田,不能朝三暮四。教师和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间的默契,彼此可以很好地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教师教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可以独立进行学习,并最终超越老师。教师应充分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讨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吕欣玲.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5).

[2]李丽丽.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3]谢秋锋.论数学教育中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D].湖南师范大学,2005.

[4]杨二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对话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最主要的方式,教师需要借助对话来引导学生,学生需要借助对话来表达自己或向教师请教。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关系的构建需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尊重性原则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基本是师尊生卑。而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则提倡师生关系是平等的。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就需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这不仅需要教师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还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尊重性对话来实施。尤其是在学生提出问题或遇到问题时,教师的语言要尽量在鼓励中进行引导。同时,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而不应“一刀切”。应该说,尊重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做到这一点,师生的和谐关系构建才有可能。

二、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对话要求。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还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所讲述或引导的知识的理解。通常而言,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语言准确、精练、简洁,思路要清楚,叙述要有条不紊。如在“数位”教学中就不能说成“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在“位置”教学中不能说“小张在左边,小刚在前面”,而要明确谁在谁的哪一边。一旦教师的语言出现错误,学生的思维也会随之发生错误,这将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三、直观性原则

小学生的认知以直观为主,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在认知上更趋向于直观,而数学教学中很多概念、公式、定理都是抽象性的描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时,以直观的语言来进行描述,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在描述“长×宽”时,就需要借助具体的图形,在描述时指着相应的“长”和“宽”来进行。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利用对话来引导学生时,需要以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语言的直观性,让学生听得明白,从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学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及其表现形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8(6).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辩证关系 数学意识

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而要关注在40分钟里学生的变化和发展。与之相应的,教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服务在教学设计时深入分析学生和吃透教材上,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碰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服务在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上。

一、培养学生的多元数学意识

1.超前意识。就一节课而言,也必须把准教育改革的方向,着眼于未来。在一些示范课和观摩课中,获奖的常常是一些经过“精耕细作,滴水不漏”的课,另外一些“优点很明显,缺点很露骨”的课被拒之门外,而这些作课教师大胆尝试的精神和刻意求新的意识却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对课堂教学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要积极倡导超前意识,使课堂教学中所反映的教学思想能站在时代的前沿。

2.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实施“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又如何呢?尽管许多教师在理性上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在自主性上,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整体意识。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教学内容,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色不是某一门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教师要淡化学科的个性,强化各门学科的共性,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4.应用意识。许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5.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现状来看,尽管许多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但无论在教学的模式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是“继承多于创造”,很少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创新,要积极倡导创新意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上有一点点新的思路、新的探索,只要是符合改革方向的,都值得肯定。

6.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收获,教师就必须具有效率意识。另一方面,对于数学课来说,无论概念、定义、法则的形成,还是计算技能的巩固、解题方法的掌握,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所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有训练意识,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二、搞好数学辩证关系,有效指导教学

1.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而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用一些能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策略,把个别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转变为由全体学生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确定组织形式的基本要求,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一问一答等“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形式,把“一刀切,齐步走”的组织形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分层达成的组织形式。

2.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

篇6

关键词:成才;数学;导学案教学

导学案教学是在当今新课程理念下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数学导学案的应用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学生变得愿学和乐学,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体现,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和数字游戏,而是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的感性认识的学科,这种转变得益于导学案的应用。在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实践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成才。

一、自主构建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导学案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每节数学课的上课之前就要求学生对所学新知识进行预习,从而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前预习部分。这就需要学生在认真阅读相关内容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在已有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课中,则需要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全面掌握,从而把所要掌握的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数学知识点就像一个个珠子,而连接这些知识点珠子的是导学案中的一个个问题或情境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通过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的讨论,生生之间、组组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交流的探究,完成了数学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过程。而在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始终不可缺少。导学案的设计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自不用说,单就课堂来说,在关键的时间点、关键的探究点,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对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小组或个人,也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当讨论交流的问题“文不对题”时,要及时给予提醒;当讨论交流的气氛过“火”,就要及时进行“灭火”;而气氛过于沉闷时,就需要教师给加温,使气氛热烈起来。

二、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新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上有较好的突破,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用导学案进行数学课教学时,讨论与探究、合作与交流都是必要的方式。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准、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等各不相同,致使对同一数学问题,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对问题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差异。虽然通过合作交流可最终达成统一,形成数学知识的结论,但是这种知识水平、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各方面的差异,反映在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中,与深思熟虑独立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之间就会产生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把握好充分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绝不能在课堂上因为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展示,把独立思考“挤”得无处藏身。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要提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自主探究,认真分析、思考,尤其是课中多给予学生思考的余地,要把握好交流展示的时间,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使思考不够充分;另一方面,要在思考的深度广度和良好思维品质上多做工作。教师既要认真设置导学问题,又要进行及时引导,使每节课讨论到位,交流热烈,探究深入,思考全面。这样,每个同学才会在学习中有最大收获。

三、提高兴趣与目标责任的关系

毋庸置疑,导学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知识的获取方式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提升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积极进取、主动交流,沟通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极大提高。但是,数学课中始终有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或在应用与掌握时比较烦琐;而学生个体由于知识水平、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差异,面对相同的导学案,不同的学生在应用时肯定有不同的效果,自然产生掌握过程中的优劣之分。当然,可在导学案设计时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课后通过辅导来补救。可根本的问题,还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责任心的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习惯与思维品质入手,把正确的目标与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数学导学案应用中,教师要对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如怎样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思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及时给予疏通与引导,这样也可以克服导学案应用中的随意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体现。

四、数学应用与思维创新的关系

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数学思想的形成,始终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中,是以问题为主线,通过设计一个个丰富的新旧知识衔接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推导引发新知识。其过程中合作交流,探究归纳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的思维主线以问题为主,通过独立自学,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生生之间、组组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充分,各种想法、各种观点都得到展示;而观察、分析、比较、类比、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时刻发挥作用。这正是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素材。实际上,在应用导学案时,往往忽视了数学的应用性和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重要作用。课本中很多数学应用的例子,我们可能只关注其中与本节知识有关的方面,而对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的历史、发展、产生的背景等数学文化的渗透教育,数学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与影响,涉及较少。其实,往往这些知识对丰富数学知识的视野,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与教学中,要注重开发数学应用的背景素材,加强数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自主学习探究与学生学习负担的关系

导学案设计和使用中,教师一定要把好内容关和时间关。内容设置的深度和广度上要合理,符合学生的学情,难易适中,知识的内涵挖掘和外延的扩展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数量上要适中,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数学知识本就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费劲,只有合理设计导学案,在课前预习案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调动,做起来轻松而不致“一抄了之”。课堂中更要把握好“导”的作用,导学案的“导”与教师的“导”要相得益彰;要重视导学案中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与对思维创新方面的要求,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畏难情绪及时加以引导,而不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时间的把握上也要更加合理,当探究出现困难产生障碍时,教师就可参与进行点拨,而不至于使学生探究时间过长,增加学习负担。总之,导学案应用中,教师要遵循“当讲则讲,该练则练”原则,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前提下,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教师培训手册

篇7

【关键词】数学;小学;教学;处理;传统;创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我国传统教学的确存在着许多弊端。新课改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深入,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推陈出新。我们所持的态度应对传统教学在总体批判的同时不妨对其部分合理内核的吸收、继承与创新。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新课程下传统教学的继承与创新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学重心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这是正确的。但是,许多教师还没来得及真正领悟“主导”和“主体”二者间关系的实质,却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思想能与时俱进,急于“照葫芦画起瓢”来:在课堂上该讲的不讲,认为要落实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做到“少讲”,甚至“不讲”。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着不需要教”。他这句话揭示了教与学的密切关系,教师不教,学生就不可能获得“不需要教”的能力,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学生的未知领域,该讲解处就应理直气壮地去讲解。否则,如果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不加明晰,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不给予纠正,学生就会误解为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做什么,怎样做,也对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广大教师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教育经验,产生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二、正确处理接受学习方式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关系

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凭借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全盘否定,实际上,探究性学习方式和接受性学习方式两者并非是完全对立的,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其局限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是为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过分讲解而言的,并不否定教师讲解的意义和价值。对孩子们初次接触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等内容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的,就宜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而并非一定得合作探究,组织构建。

事实证明,决定学习方式是否有意义、有效的关键并不在于学习方式本身,而在于学习者的态度、方法、已有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条件,学习方式运用的好坏,关键在于选择。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处理好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关系。让两者优势互补,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可以看到学生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看到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情感交流,又可以看到教师对基础知识扎实有效的训练,充分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正确处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

就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而言,数学的生活化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普遍关注的情况下,却存在着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沿袭传统,仍然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忽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另一种是“超越”标准,一味追求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忽略数学学科必要的双基。数学基本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贴近生活:但数学又高于生活,学习数学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数学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和“粘贴”,而是对生活的再加工。我们应该要注重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也应注意生活问题数学化,恰当正确地处理好两者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做到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才能真正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我们应该承认,传统的教育教学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但绝不是一无是处。对于新课标新课程,我们不必人为地给它涂上神秘的色彩;对于旧课标旧课程,也没有必要过多去吐口水。一句话,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抛弃,而是要扬弃,要发展。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大致掌握,是对自己理解力的判断。学生可在新课前的一定之间内,对下节课堂中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解,通过课本知识的阅读,理解、掌握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不仅可以学好新课程,而且对所涉及的以前数学知识进行掌握,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中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知识,为学生布置合理的预习目标,使学生掌握准确的预习点,指导学习预习,逐渐培养学生判断重要知识点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数学的学习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想要学好数学需要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考欲望的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逐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其次,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使学生结合内容,从问题出发,从提供的依据中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应留给学生适度的思考时间,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进行提示、指导,发挥学生的个人见解,使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多个角度、渠道去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独特的、新颖的解题思路是在思维积累、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留的思考时间过短,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打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利于思维的拓展。如果教师留的思考时间过长,会使一些学生的思考陷入死角,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教师的适度指导,使学生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小学数学的作业与考试中,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做错题的比例较大。例如,在应用题中,因没能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导致列式的错误;在文字中的阅读中,由于数量关系的复杂、层次多,学生往往忽视、混淆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使解题出现差错;在运算题中,一些学生因看错运算符号致使运算错误,等等。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例如,在应用题地讲解中,应先让学生自己仔细读题,对题意进行初步了解。然后让学生对题目中的每个数字、词、句进行仔细推敲,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计算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分析,列出关系式,教师再对计算式进行讲解,对学生忽视的内容进行补充、强调,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平时的计算,应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提高做题的速度与效率,但简算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基础计算的基础上。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严谨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性格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与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最能反映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态度,教师注重对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检查验算、富有创见、态度认真等。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解题问题的正确与否不仅取决于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检验,对运算结果的检验。学生自觉检查习惯的缺失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欠缺,应在教学中加强训练与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检验的强调,把检验作为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进行坚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己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应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对抄袭作业的学生给予批评教导。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与自觉检查的习惯,不仅是对学生认真态度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

五、结语

推荐期刊
  • 数学研究
    刊号:35-1177/O1
    级别:省级期刊
  • 数学
    刊号:42-1163/O1
    级别:北大期刊
  • 数学进展
    刊号:11-2312/O1
    级别:北大期刊
  • 数学季刊
    刊号:41-1102/O1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