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54: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实习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变得突出。高校和大学生都已经认识到,只有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开始重视实习这一环节,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实习现象。
招聘、组织大学生进行实习也开始收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微软亚洲研究院在1998年就启动了面向亚太地区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明日之星”实习生项目。2010年IBM的“蓝色之路”实习生计划招聘的范围囊括IBM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新浪2003年起结合校园招聘项目,开始了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实习生计划。目前,实习生比例已占公司整个招聘人数的20%左右。
如何协调和引导高校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实习,也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研究、大学生学习成长领域的新兴课题。学界关于大学生实习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增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实习的概念和利益相关体的研究
1、实习的概念及分类
实习,指在校学生通过在学校或者企业中的实践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朱绍禹等人在著作《高师教育实习指导》中,将实习定义为实习是专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指导者组织学习者到事业、企业单位或其它现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事实际操作活动,以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实践活动。
2、实习的利益相关体
(1)参与实习的大学生。作为实习活动的主体,实习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高校。由于学生实习对于其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对学生实习的管理直接指导者实习活动。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制度安排都为了更好的方便学生们参与实习,并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参与实习。
(3)用人单位。实习项目对学生和用人单位来说应该是双赢的,对于用人单位,实习的作用包括:第一,实习生项目储备了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第二,降低经营成本。第三,提供实习机会可以大大增加用人单位的知名度,让学生们对其增加了解,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增强了竞争力,相当于是免费的广告。
二、对实习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的研究
实习主要有通过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这两个途径进行,学者在研究时也把它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这两个方面。目前,大学普遍重视建设校内的实践基地,尤其是在高职类院校,大力开始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
朱英,耿绍宁(2005)提出高校在抓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做好校内实践教学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保证大学生的专业实践的需要。王松,李克华(2008)认为校外实习基地是前一种实习形式的活动场所。除了高校积极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以外,学生自身也可以通过现在已有的许多渠道或者实习机会。黄倩(2009)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获得实习或者兼职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社会中介机构介绍、校园的一些海报、网络信息、社会媒体、熟人介绍、学校勤工俭学组织等方式来寻找到兼职工作。
三、对实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
随着大学生进入社会实习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有发生。首先,用人单位规避与兼职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出现问题时学生没有证据证明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其次,用工单位任意规定试用期,并在学生实习受到人身伤害时逃避赔偿责任。黎建飞(2006)指出由于在校大学生和同人单位不属于劳动关系则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中“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所以很多用人单位任意延长试用期,或者以此来规避为兼职学生缴纳工伤保险费用。最后,用人单位拖欠实习工资,任意解除同兼职学生的劳务关系。黄倩(2009)的调查研究中有23.1%的大学生表示在实习的过程中有拖欠或克扣工资的经历,有6%的学生认为被公司欺骗没有兑现工资承诺。
这些现象的存在促使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实习生权益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周玉(2007)认为实习生受到权益侵害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同时部分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为获取利益,过于强调经济利益,最后大学生缺乏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此,叶坚华、陶书中(2008)在研究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的问题时提出我国应建立健全与大学生实习相关的教育和劳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健全政府、高校和实习单位管理和服务制度;通过社会共同努力,积极构建一套较完整的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保障机制。
四、影响实习效果的实际问题研究
在学者们对大学生实习和兼职现象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影响大学生实习效果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实习与学业发生冲突,让学生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两头为难。2、学生选择实习较为盲目,缺乏对自身和企业工作全面的了解,工作不积极。杨莉莉、周莹莹(2011)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从事兼职的原因都处于迷茫的状态,而只有5%的大学生表示关兼职与专业相关度大。3、用人单位实习安排过于单一,缺乏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资源。
针对这些影响大学生实习效果的问题,很多学者也进行了整体的分析,提出了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性的建议。王林(2006)认为在实习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实习生期望的不一致是主要问题,这些差异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不适应。刘美君,陈哲(2008)认为学校和实践单位之间也缺乏良好的配合,对实习投入不足。
面对大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周其凤(2008)谈到改进实习的效果首先要用人单位需要转变企业观念,着眼于长远利益,逐步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对招收的实学生,应进行制度化的考核,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其次,学校应当在校内通过“实验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马晓红(2007)提出在政府方面,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校实习经费的投入。
五、文献评述
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关于实习的国内外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为未来的实习方面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相比国外的研究,我们发现,国内目前关于大学生实习的的研究仍有不少空白。
国外学者关于实习的研究很多是集中探讨实习对大学生的影响,早在1999年斯蒂芬和唐纳德-约翰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在校的学生通过实习利于改进其在学校里的综合表现。许多国外的学者对大学生实习的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凯特和罗素通过对商学院的学生实习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了商学院的学生在实习中涉及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克莱蒙斯和威廉针对大学里某一专业研究生的实习项目的内容、实施及作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根据大学生实习的实践需要,和研究现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拓宽针对大学生实习研究的范围。1、不但针对本专科学生的实习进行研究,也要研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同时改变实习研究侧重师范类、工科类学生的现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生实习研究也重视起来。2、加强对高校与雇主组织的合作,以及对学生新型培养方式的研究。3、采用实证方法,衡量大学生实习的成果,凸显实习当中的问题,并探索解决路径。4、深入研究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过程和成长过程。目前没有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心理转变和压力应对的研究,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是十分的必要。
参考文献
[1]Clemens,Bonnie J.The Internship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May1991,Vol.17 Issue 2,75.
[2]Knouse,Stephen B;Tanner,John T;Harris,Elizabeth W.The Relation of College Internships,College Performance and Subsequent Job Opportunity.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Marchl999,Vol.36 Issue1,p35.
[3]Swift,Cathy Owens;Kent,Russell.Business School Internships:Legal Concerns.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Sep/Oct1999,Vol.75 Issue 1,p23.
[4]董春美.论大学生专业实习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促进作用[J].成都:中国西部科技,2008(9):95.
[5]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2005(2):
52-56.
[6]黄倩,大学生兼职问题和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黎建飞.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权益保护[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36-37.
[8]刘美君,陈哲,李昊显.大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西安:时代人物,2008(3):
关键词:实习制度;完善;大学生
作者简介:朱晓晓(1989-),女,湖北黄石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19-02
一、大学生实习的作用
所谓大学生实习,就是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实习是整个教育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高等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大学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生实习有利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就是要使所学知识构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彼此分离,理论脱离实际。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大多是书本知识,是比较间接的东西。要使间接的东西变成直接的东西,就要对它加以运用,进行反复实践。对于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其掌握的知识不仅要广博全面,而且要能综合运用。实习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次最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
2.大学生实习有利于综合考察所学知识
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可能是他们在学习阶段中所忽略的或者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实习能够全方面考察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否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是否透彻,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大学生实习有利于综合提高所学知识
首先,大学生通过参与到实践的过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从而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巩固;其次,实习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此外,实习对企业选择人才,以及对社会及高校培养人才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大学生实习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都很注重实习这个重要环节,但是现在较为松散的大学生实习制度使大学生实习出现了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习时间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把实习时间定在大四上学期,为期只有短短的1~2个月,实习时间较短,达不到实习的效果。并且大四上学期正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很多学生选择考研而放弃实习,如果没有考上研究生,他们就错过了实践的机会,这对于毕业找工作也具有不利影响。
2.实习单位的问题
现在大多数高校规定的实习时间都是同一时间段,实习时间集中,这样就加大了大学生找实习单位的难度,并且现在很多企业并不认同大学实习生,也没有政府政策规定企业一定要招收实习生,因此目前招收实习生的企业本身就很少。在企业很少的情况下,大学生实习的时间也过度集中,企业招收实习生容易达到饱和,以致于很多学生找不到单位实习。
3.实习效果问题
很多找到实习单位的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只做一些零碎的工作,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得到运用,也没有从实习中学到实践知识,实习效果较差。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用人单位的原因。当前多数用人单位都不认同实习生,对实习生不够重视。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政府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强行要求企业招收实习生,企业也不再把招收实习生当做应尽的社会责任,为了避免实习生有可能带来的麻烦,只有少数企业自愿招收实习生;其次由于实习只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很多企业认为对一个短期又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培训不划算,导致企业要么不收实习生,要么对实习生不重视;另外,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机密,企业不愿意向短期的实习生透露自己的商业机密,因此其能做的工作就只有一些杂物事,实习效果较差。
二是高校的原因。高校对于大学生实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实习制度以及实习生管理制度有助于实习的顺利进行。首先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少有对口的实习单位,也很少建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导致大学生必须自己找实习单位;其次高校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实习制度,对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疏于管理,只注重大学生实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实习的过程,在大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并没有起到督促作用,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进行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实习效果。
三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多数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根本没有进行实习;其次部分参与实习的大学生,由于自身态度问题,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做一些杂物事是大材小用,这种好高骛远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得不到青睐,既展现不了自己的能力,也学不到东西。
三、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的建议
当前大学生的实习工作问题重重,加紧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迫在眉睫,然而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学生实习体制并不是学校或企业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具体来说,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国家、政府应起到促进作用
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国家、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国家、政府应制定一套大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对大学生实习方式、实习周期、实习管理作出规定,并且鼓励各个企业招收实习生,为大学生增加实习机会。国家、政府还要强调实习的重要性,使各企业重视实习生,学校、大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工作,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2.企业应改变对实习生的态度
企业是大学生实习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然而当前多数企业不重视实习生甚至不愿意招收实习生。企业应该认识到接受大学实习生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企业应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企业也应该建立一套实习生体制,对于实习生的招收以及管理做出规定,定期向社会招收实习生,有必要时要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从而使实习生更好地完成实习期间的工作。此外,企业也应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纪律、薪酬待遇以及法律承担范围做出明确规定。
3.高校本身要做好大学生实习的相关工作
首先,高校应适当调整实习时间,时间不要过于集中,以免用人单位供不应求,并且可以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其次,高校应多与对口实习单位联系,定期向企业推选实习生,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再次,高校也可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习岗位;最后,高校还应该完善自身的大学生实习管理制度,不要只注重结果,要注重对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管理,要对大学生实习的过程进行督促,督促大学生认真进行实习工作,并且达到实习效果。
4.大学生自身应对实习工作抱有正确的态度
实习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道重要门槛,它能够为学生进入社会作铺垫、作准备,实习是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就算是一些琐碎的工作也要认真对待,不应该好高骛远,要用认真以及耐心的态度对待实习,只要实习态度端正了,在实习过程中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大学生实习是整个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大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而且对学校及社会培养人才也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发掘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总之,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可以促使多方共赢。因此,大学生、高校、社会、企业各方面应共同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只有各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高校、企业各方面发展的大学生实习制度。
参考文献:
[1]胡斌.浅析大学生实习制度[J].社科纵横,2009,1(24):191-192.
[2]王新陆.改进我国大学生实习制度[J].教育与职业,2011,(9):22.
【关键词】 大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实习现状及分析
(一)僧多粥少,一“职”难求
近来,智联招聘网对529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46.3%的大学生认为实习对于未来就业是非常重要的,47.7%的大学生则认为比较重要。也就是说超过90%的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实习的重要性。
这些参加调查的同学中34%的大学生会到意向单位实习,33%的大学生会选择兼职打工,这说明会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利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提前体会工作状态。同时杂志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70%的企业已经开始不愿意接收实习生,认为实习生不方便企业管理的有63%,有81%的企业不会为实习生安排补贴。
面对对这样的矛盾,大学生实习形势严峻。造成大学生找实习岗位如此之难的原因有:
1.从企业而言。为了了解企业对于大学生实习的态度,对武汉统一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人员招聘的主任阮涛进行了一个访谈。在访谈中,阮主任称企业不愿意招收实习生源于以下方面。首先涉及到管理问题。许多单位鉴于技术和管理的保密性,担心学生会泄露。其次虽说许多学生都说可以不要工资实习,由于学生实习时间短,对于工作只能是一个熟悉的过程,既不能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又不能承担办公室的工作的责任。公司对实习人员的培训也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有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无法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最后许多大学生自持过高又吃不了苦,许多细小的操作性的工作不愿去完成。当问及许多大的公司如保洁,通用等为什么愿意招收实习生时,阮主任认为,这种大型公司,人员流动快,招收实习生相当于招聘新员工的序曲,是为其下一年度的招聘做准备。
2.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部分同学眼高手低,都把眼光放在名企的实习上,忽视了身边的一些实习岗位。出现了不少公司被热捧,不少公司遭到冷遇的情况。少数同学获得了好的实习机会,大多数学生则错失良机。除此之外,许多同学准备不充分,没有很好的留意身边的实习信息,临到暑假才匆匆上阵寻找实习机会,自然手忙脚乱,无法找到理想的实习岗位。
3.从学校的角度而言。不仅是实习问题,包括就业问题都成为许多高校的一个重大难题。市场经济时期,不仅是学生之间,就是高校之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作为高校,实习经费有限,无法安排统一的实习,大多数的做法都是发给同学补贴,让同学自行安排实习或者借助老师的社会关系让各院老师搞“承包”等治标不治本的方式。部分高校实习前的动员工作和准备工作也不充分:没有建立良好的实习信息平台;实习时间过短或者不合理;没有组织有效的实习指导等,使得同学们在对实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和期望。大多数高校几乎在同一时间安排实习,这与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发生冲突,实习单位需要人时学校又没有人实习。这些都影响了同学们寻找实习机会。
4.实习资源的分配不均。在实习岗位本来有限的情形之下,实习资源还面临着严重的分配不均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学校的地域不同,学生的籍贯不同,实习的资源也不同。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南方的同学尤其是沿海的同学比较容易找到实习岗位。许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思想开放,理念先进,乐于招收实习学生,内陆的许多企业则相对保守,对实习生的招收限制颇多。受到地域的影响,同学们到异地实习面临着经济、安全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实习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流动和配置。
(二)廉价劳动力,收获不大
当历经艰心找到实习岗位后,许多大学生发现理想和现实差的很远。
前程无优网的调查现实,在评价自己的实习经历时,32.3%的大学生说是“机械体力劳动”,比如文件装订、打字等。26.3%从事的是“无法完成的销售”,比如卖月饼票、电话推销等。20.4%称“廉价劳动力”,比如餐饮小时工、送外卖等。大学生认为,实习期间最大的苦恼是所学不能为之所用,实习的意义似乎也就不那么大了。造成这种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许多企业并没有像保洁等企业认识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健全的实习制度更没有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培训。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对实习生进行培训实际是成本的一种额外的支出。许多企业为了防止重要资料的泄露,因实习生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将重要的工作交给实习生来完成。许多企业就算接受了实习生,也只是安排一些“打杂”的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平时着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并不能较好的完成实习单位的工作。更有大学生责任感差,吃苦精神不足,不能脚踏实地工作,也影响了用人单位的信任。
(三)合法权益无制度保障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大学生实习打工状况的调查显示:将近40%的大学生在实习打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自身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即使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各种途径维权的也仅占13.9%,选择忍气吞声的占86.1%。实习生的身份还是学校的学生,不是单位的员工,因此,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不签订劳动保障协议,发生工伤、医疗等事故权责不清。根据劳动关系的标准判断,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不能适用《劳动法》处理,无法通过工伤赔偿制度来获得赔偿。企业与学生之间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雇佣关系,也不能按照雇佣关系来获得人身损害赔偿。除了大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很难有制度上的保障。
以上这些,仅仅是大学生实习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在现实的实习过程中,大学生还面临着诸如经济上的,就业上的,身处异地等等压力。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学生解决这样一些问题,走出实习的瓶颈,提出以下建议。
二、大学生实习对策研究
1.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鼓励企业和事业单位招收实习生,为广大学生建立广阔的平台。一方面应该加强学生实习的宣传,使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和关心我们大学生的实习问题。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支持学生实习,支持教育事业的企业给予政策、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使企业感到支持学生实习不再是企业的额外负担,而是能使企业获益的且体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再者相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关法律以保障大学生实习权益。使得大学生的权益在受到侵害时能够充分维权。
2.企业一方面应转变观念:第一,正确认识学生实习问题,从战略人力资源的角度建立人才储蓄观,将学生实习作为企业招聘高素质人才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现实表明,许多积极支持大学生实习的企业往往在学生中享有良好口碑,也是优秀大学生毕业后争相进入地方。第二,企业应将接受大学生实习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是支持教育事业的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制度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第三,企业应认识到现代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职业意识,他们年轻,充满活力,富有创新意识,而这些正式许多企业所没有的也是现代竞争所需要的。第四,企业应该健全实习制度,应将大学生实习工作作为人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部分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招聘、培训、测评系统同时建立人才档案。这样当企业需要合适的员工时就不必大海捞针似的寻找,而是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源寻求最合适的员工。
3.高校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环境。(1)为学生实习建立信息平台,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实习信息,提早为实习做准备。虽然很多高校为学生建立了就业信息平台,然而真正在实习方面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的高校并不是很多,高校并未将实习和工作放在一个等同的地位。实习又确实是工作的一个序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高校加强对实习的重视十分重要。(2)加强实习的动员工作,正确的引导学生实习,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明确实习期望,以及寻求正确的实习方式。真正的实习动员不是在某一时刻,应该渗透在平时,老师应多向学生贯穿实习的重要性,学校应多举办一些交流会,让找到好的实习岗位的学生介绍他们的实习经验等等。不仅如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3)学校应针对学生的需求,调整实习时间,使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如有必要学校应分散学生的实习,避免资源的冲突和浪费。(4)利用好现有资源,将实习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专业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设置了专门的实训课程。实训课程中,涉及到了ERP的企业模拟运营操作,这套系统不仅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同时还可以看到自己所学专业在企业中的作用和需要协调的部门。这种模拟实战实际上是高校避开校外实习,多渠道的利用资源的一个很好代表。(5)学校应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经调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的学生发现,该院为大多数学生安排了实习,其实习单位多是各个地级或市级的财税部门。这就是积极主动和地方政府较强合作,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4.大学生应该意识到,社会、企业、学校的作用都只是外因。真正能使我们实现目标的还是我们自己。作为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切勿眼高手低,正确定位,珍惜身边的机会。在寻找实习岗位时要早做准备,要有大致的方向和目标,积极收集相关的信息,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人际关系以寻求适合自己的实习机会。(2)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要多注重实践,培养一些技能,比如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为工作和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对于实习要有正确的期望,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在实习中积极主动的工作,多问、多思、多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为自己创造锻炼的机会从而检验所学。不仅如此,在实习过程中应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通过实习报告或实习日记的形式,将每天的得失记录下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虽然在实习的道路上历经艰辛,但既然已经踏上这条道路,任何东西都不应该妨碍我们走下去。对于一个有本领的人,哪有过重的负担;对于一个有决心的人,哪里有过远的路程。相信经过各方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找到理想的实习岗位,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能从学生实习中获益,大学生实习的大环境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会军.《大学生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周娜,杨韬.《高校学生实习工作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1)
实习生计划, 是指企业有计划、有目的地从高校中招收一批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根据他们的才能和素质,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的一种制度。
二、实习生角度的思考
(一)实习生计划给大学生带来的利益
1、了解企业,了解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通过实习,实习生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实习企业的信息,接触、熟悉岗位、单位业务,真正认识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与自身能力的差距。同时,实习生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职业倾向如何,亲身体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明确的自我认知,明白学什么,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需要自己付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思考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对今后的择业方向做出更客观理智的规划。
2、进入知名企业的敲门砖
目前,跨国公司及国内知名企业几乎都具备了完善的实习生制度,通过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及薪酬制度等一系列方式来全面考察员工,并直接从实习生中招聘优秀的人才留在企业工作。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实习生是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最理想、最便捷的方式,只有进入了实习生的行列才会有机会进入向往的企业工作。
3、接受职业化培训,转变角色
企业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助于帮助他们尽早实现角色的转变,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实习生的角色转变不会一步到位,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接受职业化培训。培训过程中,企业为实习生量身定做培训课程,除对公司概况、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等进行介绍外,还要针对实习生初涉职场这一特殊情况,增加压力缓解、时间管理、职业道德、工作心态等培训内容,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认同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氛围,实现从思想到行为全方位的快速的角色转变。
4、获得可观的薪酬待遇
大学生利用暑假或者寒假业余时间到企业实习,不仅可以接触社会、熟悉行业、认清自己,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规划,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二)实习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
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实习生,无论实习期间从事什么工作、实习的目的是什么,都要抱着虚心学习、展现能力的态度,而不能认为实习就是一个形式,对实习工作不重视等不正确的想法。同时,实习单位的选择,首先要和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尤其是职业规划相结合,还要考虑到所修专业等因素,最好能将兴趣、人生规划和专业三者相结合来进行理性选择。
2、实习生与企业应签订实习协议
实习生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没有正式确立,实习生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又相当匮乏,在实践中实习生的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因此,签订一份实习协议显得非常重要,在实习协议中,双方就实习期内实习时间的约定、实习期间实习报酬的约定、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发生伤亡的处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等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份完善的实习协议可作为实习过程中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
三、企业角度的思考
(一)实习生计划给企业带来的利益
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实习生制度是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只要在企业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会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帮助社会来培养人才,让实习生真正地了解社会、了解公司运作,有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平台。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企业更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企业能力范围内,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从财政上予以支持;现在,许多行业主管部门又陆续推出了各种实习补贴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对一些创业初期的企业,或者中小型企业而言,尤其具有吸引力,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另外,从企业自身来说,一些短期内空缺的人员岗位,或者是一些不需要招固定员工的岗位,也可以交由实习生来承担,节约企业的开支。
3、提高招聘的准确性,丰富企业形象
实习生计划是招聘和甄选的延伸,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经过有效观察、评测,企业对实习生的知识水平、岗位适应情况、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等都会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在全方位准确了解实习生基础上选拔人才,提高了招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企业推行实习生计划,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利用大学生的口碑营销来树立起企业的品牌,丰富企业的形象,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1、防止成为“黄埔军校”
企业应该精心打造实习基地,更加有计划地招收实习生。有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一定想真正加入该企业,而在于将实习经历作为进入其他知名企业的跳板。因此,企业在招聘实习生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人岗匹配,需要利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了解实习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职业发展预期,综合各种信息推断学生寻找实习的动机,避免成为为其他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实习期满,要收集实习生对公司和工作的反馈,特别是注重收集选择离开的那部分实习生的意见,为改进下一年实习生计划做准备。
2、新《劳动合同法》过分保护劳动者权利,劳动关系没确立
在劳动关系方面,一方面,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否建立劳动关系还没有统一说法,但是目前司法实践中主流意见基本上倾向于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另一方面,教育部、财政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实习生的权利义务也做了一些规定,如“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这样,造成了很多时候实习生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难以处理。因此,从中小企业作为实习单位的角度出发,与实习生签订一份实习协议很有必要的,可在协议中明确实习报酬的标准、实习纪律、实习生过错造成单位经济损失的处理、实习生人身意外保险、学校在实习过程中的职责要求及学校的法律责任等。
四、结束语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实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71-02
收稿日期:2013-08-24
作者简介:王蕊(1979―),女,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学生品行成长研究所所长,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渤海大学2011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科专业实验教学与实习改革”(2―5)阶段性成果之一
实习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在实践中检验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开始。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实习这一过程也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对学生实习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且在尚需改进的方面提出对策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工科学习的专业性和其对于工科学生操作能力要求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工科学生实习与其他专业学生实习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因此,本文拟从学校、企业以及工科大学生三个视角来研究工科大学生实习的现状及尚需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工科学生实习的改进对策。
一、工科大学生实习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人数与用人单位需求失衡,生产实习机会少
随着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在校生人数急剧上升,就业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同时也产生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此外,高等学校的教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虽然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增加了,但是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与社会和企业相脱节,导致企业不得不对刚参加生产实习的大学生重新塑造。对于工科专业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学校在对工科学生进行教育时首先要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基础教学部分,然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由于现有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基础阶段学习无可厚非,但是部分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精力安排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科的学习存在缺陷,对以后的专业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如一些学生为了满足日后就业时一些企业对英语的要求,将基础阶段的学量用于英语四、六级的学习过程中,而忽略其他学科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学科的学习。
(二)企业接收工科实习生有限
工科学生实习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对生产流程的熟悉并且对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工科实习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其进行生产实习的难度更大,企业的要求更高。企业在选拔工科实习生时自然希望他们能够很快找到位置,进入角色,不希望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什么事故,也不希望为此投入过多的财力人力,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我国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制度,有时企业只是碍于合作关系接纳实习生,并不能真正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习。因此,学生往往成了从事办公室端茶送水或者收发文件的文职工作者。工科学生实习不能接触到生产一线将使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降低。而企业在日后招聘的工科毕业生也只是形式上参加过“生产实习”而未真正接触过生产实习。这就在现实中形成一个怪圈:一方面,企业急需具有生产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工科学生难以找到真正愿意为其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
(三)对实习的认识有待提升
大多数工科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时能够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学生一般会考虑实习单位的规模、岗位以及与专业的契合度等,也有些学生更看重在实习期间能否在生产一线真正参与实习。可见,大多数学生是理性的。但是,部分学生则是“眼高手低”,把眼光放在名企的实习上,忽略身边的一些实习岗位,出现一些公司被追捧,而一些同样需要实习生的公司被忽视。以至于仅有少量学生获得实习机会,大多数学生错过实习机会。另外,部分工科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够准确。有的学生认为实习仅仅是一个过程,只是为日后找工作时能在应聘简历实习经历一栏有内容可填。有些学生甚至无法接受过早地参与车间生产一线实习,怕苦怕累。
二、改进工科大学生实习的对策
(一)工科大学生实习须改进的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首先,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是以经济效益为重的,接收实习生提供实习岗位,尤其是工科实习生,对上岗人员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正是工科实习生所欠缺,需要在实习岗位上锻炼的。其次,缺乏规范而又完善的实习措施。用人单位由于缺乏规范而又完善的实习措施,也面临着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和安全问题。第三,实习效果不理想。由于企业需求与学校在教学之间存在衔接上的不对称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在实习岗位的实习效果并不理想。
2.学校:高校对实习管理不灵活,评价体系不规范。实习效果是实习制度的灵魂,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实习由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单一选择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多元化选择,理应对高校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实际上由于学生存在“走过场”的心理,学校对于实习又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存在部分学生做虚假报告等不良现象。有的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也存在缺陷,缺乏足够重视和长效机制,往往是派送一两届学生之后,就由于校方或者企业的原因而中止了合作。校方再联系新的实习单位后,一切工作都要重新开始,学校与企业又面临着熟悉、磨合的新问题。
3.学生:首先对实习认识不够明确。实习应该是在实践中应用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检验、丰富理论知识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然而,部分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实习是“走过场”,在实习岗位上成了“看客”,造成实习的效果不理想。其次过于看重实习企业规模和实习岗位高低。一些学生盲目地追求实习单位的规模和实习岗位的高低,而忽略实习的本质,以至于他们在选择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的过程中错过很多能够真正得到锻炼的机会。学生对实习目的认识不足,实习过程中积极性差,不认真完成任务,有的甚至还给实习单位留下不良印象,为以后实习工作埋下隐患,形成恶性循环[1]。
(二)改进工科大学生实习的对策
改进工科学生实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规范学生实习管理。首先,学校应建立学生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对学生实习进行宏观组织与管理;二是制定专门的实习工作管理办法和规章;三是建立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各二级学院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且开展专门的实习教育课,可纳入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实习的认识教育,以及实习单位的选择和学生自身定位等方面的教育。
2.本着专业对口原则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这样做一是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可以调动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探索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新模式。校外实习基地具有人员稳定、管理规范、设施齐全、可实战训练等特点,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探索良性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是科学组织实习的保证。第一,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接受企业员工来学校培训或进修,当企业遇到实际问题,也可以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配合企业做一些研发、改进等工作。第二,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定制培养的方式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专门人才,定期向企业输送能够适应企业生产实践要求的实习生,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实习基地相对稳定,可以减少学校每次为联系实习单位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编写具有针对性实纲和实习讲义[2]。
4.学校与实习企业共同负责,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学校在将学生输送给实习单位后,更应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学校应协调好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实习中真正学到知识,学会如何融入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中。学校还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实时的考察与考核,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虚假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前,学校的指导教师与企业负责人和学生一起举行座谈会,就实习期间学生的表现情况、实习效果以及今后实习安排进行沟通[3]。
5.科学制定实习评价体系,对实习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现阶段许多学校对实习学生以“实习考核表”和实习日志的形式进行考核,但其无法对一个学生的实习进行准确的评价。学生实习应该对有工科生产实践特点的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和实习案例等进行综合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工科学生专业实习一直是教学中的软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实习”的状态。学校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并提出实习要求,学生出现为“实习”而实习,或为学分而实习的现象。为杜绝这些现象,提高实习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工科学生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丽.工科学生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
技信息,2011,(12).
[2]李靖,黄绍平,谢卫才.工科院校校外实习教学新模式的
探索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
关键词:毕业实习;心理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87-02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实习期相对较长、工作重复、单调,再加上学生对实习企业的情况了解太少,缺乏工作经验等因素,很多大学生很难适应实习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无疑增加了学校、企业对实习管理的难度,导致实习效率降低。鉴于此,目前很多学校采用加强实习制度建设、强化惩处力度等措施,但最终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实习管理难、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所在,最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实习阶段都希望能拥有一个轻松、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对于如何减压,大多数学生基本都处在无意识或茫然状态,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一旦进入实习单位,相关管理者对学生实习的适应性不太了解,对其心理变化研究不够,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和心理沟通,尤其是心理辅导与干预不够。毕业实习过程中一个好的心态不但可以促进实习顺利的完成,还能使学校和实习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平衡并摆正自己的心态,从而提高实习效率,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的熟练和提升。因此,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在辅导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观察学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变化,及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促使每个实习生都能以一种热情、积极、充满活力的心理投入到毕业实习中去,进而为毕业实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大学生毕业实习期的心理变化特点
1.毕业实习初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实习情绪极容易波动。首先,一些大学生在家里一直是处在父母的宠爱之中,没吃过苦,而在学校里所从事的主要是脑力劳动,故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来到企业实习后不仅要承受相关的体力劳动,还要受到企业有关制度的约束,很多实习生因一时不能适应这样的劳动强度而出现消极怠工,易导致实习状态发生偏离。其次,学生进入企业后,所扮演的角色也由学校时的学生、受教育者、受关爱的位置迅速转变为员工、成人,但不少学生依然把自己定位为“100﹪的学生”,由于没有转变自己在新环境中的角色,没有形成适应新环境的心理机制,导致产生了角色障碍,惧怕自己做不好各种事情,即使很认真地工作,还是会出错,为此,呈现出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多数企业在对实习生所表现出的错误现象常采取训斥或不耐烦的态度,忽视了实习生在角色转变中需要一定的心理调试期,最终致使实习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缺乏工作能力,从而丧失了对实习的热情和信心。
2.毕业实习中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在实习中期阶段,学生心理容易产生浮躁情绪,甚至对实习产生抵触心态。一方面,实习生的心态和行为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由于对实习环境逐渐熟悉,和企业员工也越来越了解,如果所在部门的职员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乐于助人、热情服务,在他们的影响下,实习生当遇到困难时就会勇敢面对,积极解决问题;相反,若所在部门的职员纪律散漫、同事之间勾心斗角、工作态度消极,则必会严重影响实习生的心态,甚至会让他们对未来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迷惑,无法继续坚持实习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目标和实习目标的错位不利于学生实习积极性的促进。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员流动频繁。作为企业来说,积极与学校联系,引进实习生,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并没有真正把实习生作为企业储备人才来加强培养;再者,企业以赢利为目的,需要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故要求保持员工(包括实习生)的岗位相对固定,不愿经常变动。而实习生则是以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为能充分接触并掌握不同岗位的实践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及科研能力,则希望企业尽可能地为其定期调换实习岗位。这种企业目标和实习目标的错位,导致实习过程中企业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长时间下去,实习生新鲜感一过,如果企业不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实习生就会逐渐不满足这种简单、重复的劳动,随着对实习的期望值不断提升,而又得不到满足,其实习热情和责任心就会明显下降,对这种频繁、机械、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实习的积极性。此时,若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如挨批评、受委屈、待遇不合理等,都极容易造成个别学生实习中断或流失,严重时则会出现集体混乱,给实习单位造成损失,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3.毕业实习后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毕业实习面临结束,学生会因为即将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重返轻松愉悦的校园,并为很快就要毕业而感到兴奋,此时,实习生在思想上极容易麻痹大意,出现不遵守纪律等现象,甚至可能在岗位上造成重大事故。
二、针对实习生心理变化特点的有效管理措施
1.充分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首先,由于实习前大学生对初入实习单位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问题及不适应等情况缺乏心理准备,而这些却都是造成实习中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学生毕业实习前的心理调节和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应把解决学生实习适应问题与他们终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相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人生发展的深层意义上理解适应环境与超越环境的辩证关系。不论是在实习动员会上,还是在学科教育中,教师都应做好心理教育工作,让学生理解目标的实现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吃苦耐劳、一步步接近的过程,是意志磨练、能力提升的过程。让实习生明确自己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首先应该是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线技能和科研应用人才,且要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其次,应加强企业实习情况介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穿插着介绍相关企业的实习情况,除了宣扬企业工作的优势外,也应将实习中可能遇到的灰色现象告诉学生,并引导学生理性地判断和处理。学校还可以通过聘请业内成功人士或有代表性的实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等来校开展专题教育讲座,畅谈他们的成功之路、曾经的实习心得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企业实习的挑战与难度,有针对性地调整心态,做好相关心理准备。
2.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企长期合作关系。有些学校每年的实习单位都有很大的变动,表面上看好像是该校的学生深受各大企业的欢迎,其实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一方面,由于经常更换实习单位,致使学生对其一无所知,无法产生安全感,也就无法安心实习;另一方面,学校对企业了解甚少,一旦遇到问题,缺乏沟通基础,不一定能及时很好地解决,无法保证实习生在有限的实习期间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学到全面的实践技能。由此可见,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企长期合作关系,使企业、学校双方都比较熟悉、友好,对促进学生的实习心理稳定尤为重要。
3.制定相应的实习激励措施。毕业实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实习被强化(取得好的成绩、得到企业或学校的赞扬),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实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实习没有得到强化(没取得好成绩或没受到赞扬),将容易影响实习动机,降低实习积极性;若学生的实习得到了惩罚(如遭到企业的批评或扣薪、学校的处分),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消弱实习动机。所以,在毕业实习管理中要充分运用“强化论”,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动机行为倾向?按照现代S-R心理学的观点,主要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在实习管理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尽可能采用正面的、积极的管理办法,以鼓励、表扬为主,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如对表现较好的实习生可以采取点名表扬、争做“实习进步之星”、“星级实习生”或设立“星级实习员工奖金”、将实习表现情况与优秀毕业生的考核有机结合等,让学生感觉到毕业实习有方向、有目标,从而起到很好的强化实习动机的作用。
4.切实加强实习心理辅导。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困扰人情绪的因素并不是由诱发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对于事件的非理性认识与评价所引起。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认识,调整对诱发事件的理解,困惑情绪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毕业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应经常到企业去看望岗位上的实习生,与其多交流、多谈心,及时掌握实习状况,了解其心理动态,帮助他们正确及时地调整好实习情绪,充分发挥出“亲情”作用,给实习生送去学校的关心和问候,让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心理安慰,体会到“实习着是快乐的”。其次,指导老师应围绕实习生获得专业技能及知识这一主要目标,及时做好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切实保证学生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于个别存在心里障碍的特殊实习生或角色失败者应及时掌握其心理动态,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挖掘潜力,走出困惑,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让实习生逐步学会怎样正确的为人处事。
参考文献:
[1]丁文义.旅游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77-79.
[2]窦福良.高师院校实习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6-47.
[3]刘红梅.基于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心理谈酒店实习管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5):140-142.
[4]王欣,安仲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09,(2):112-115.
关键词 大学生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全英导游实习
一、引言
目前,随着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要远远多于课上,那么如何让学生利用好课外的学习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也是每个教育者要考虑的重要的问题。本文诣在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将实践英语教学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调查问卷,跟踪采访等方式,研究担任全英实习导游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本身自主学习能力有哪些影响以及从中得到的教学启示。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
学习者自主的概念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有关其定义的不少方面还没有得到统一。首先是其名称,国外外语教学界除了“leaner autonomy,’外,还有“autonomous learning”、“self directed leaning”、“self-access leaning”、“self-monitoring”、“self-direction”和“independent learning,’等比较流行的说法(Hedgez 2000)。而国内外语界在引进这一概念时,译文也并没有固定,目前所见就已经有“学习者自主”、“自主学习”、“学习者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及“自主性学习”等不同的名称(徐锦芬,占小海2004)。早期的外国教育研究者对自主学习深入的研,Henri Holec(1981)第一次将“自主性”这一概念引入了英语教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负责就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评估学习效果等(Holec,1981)。也被定义为“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能力和意愿”(Littlewood,1996)。Benson(2001)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控制的能力”,因为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控制会呈现出多种形式,也会遇到不一样的环境,所以这也是一种综合的,多维的能力。
三、问卷调查
(一)调查背景。
从我国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能力差异很大,所以学习者课外学习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素质,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Andrew.D.Cohen 1990)。孔子言“因材施教”。即使教育工作者们不能达到对每个学习者的因材施教,那么至少也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些“能够让学习者自主施教的有效方法。
为了让学生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各高校也就此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试图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机会。其中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以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本次全英实习导游是指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全程使用英语同游客进行讲解和交流,经过面试,参加此次实践的大学生都具有很高的英语运用能力。本次调查选取某师范大学学生为对象,就学生在进行导游实习的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出问卷调查,找出更适合本类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
(二)调查内容。
本次对60名参加此次中旅全英导游实习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使用的语言是汉语,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本次待查问卷采用的是Likert7级量表,每道题根据情况,答案分别设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一定”,“有点同意”,“同意”和“非常同意”七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来进行回答。
(三)分析与启示。
根据学生做好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担任全英导游的实践活动确实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确实有影响。
在研究之前发放的问卷中,有一题为:
在这道题中,60位同学中,11位同学选择选项7;13位同学选择选项6;26位同学选择选项5;9位同学选择了选项4。
在这一道题中,60位同学中,21位同学选择选项7,25位同学选择选项6,12位同学选择选项5,2位同学选择了选项4。一共有58位同学选择了含有同意的选项。
从以上选项结果中看,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意识还有所不够。
在以不记名形式的后续采访调查中,有学生反馈说:
“在课堂上上课,即使我没有预习,老师会讲解的。所以也不用每次都预习,只要能跟得上就行了。一般我们自己只是预习新课中的生词啊什么的,不会去查相关背景知识。但有时候,老师提问别的查过的的同学,也确实对理解课文有帮助。”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积极的语言学习者还是重视课堂教学。而有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还不够完善,自主学习的目的也不够明确,不能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不知道怎么学。所以,本篇文章中的全英导游实习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课外积极自主学习意识。在这一题中:
你在接待工作中遇到用英语交流的困难时,你会怎么做?
从此题中可以看出,在a选项中,没有同学选择含有不同意字样选项;3位同学选择4。在b选项中,选择4的同学有3位,没有同学选择不同意的选项;c选项中,最多的选项是6,有27位同学选择;18位同学选择7;6位同学选择5;4位同学选择4;3位同学选择3;1位同学选择2;一位同学选择1。
a选项的设置是为了调查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普遍都有一个良好的,自信的心理状态。b选项的设置主要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全部依赖老师的帮助。所以自主学习者需要具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复的实验与实践,尝试与体会,从而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c选项可以看出,学生能容忍自己的一点小错误,这些小错误也激励这学生努力学好英语,可以归为自主学习的动机之一。
通过实践调查,由于在短期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分配给学生的任务明确,所以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更明确,自主学习能力要比在课堂上的效率高一些。
在后续的采访调查中,有一题为“请你讲述一下通过参加本次全英实习导游得到的感受和收获。”
学生1:“这次的实践是检验自己英语学习情况的平台,只学习课堂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也要多学习。”
学生2:“通过参加这次实战演习,学习到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虽然也会有一些小困难,但是通过努力都能解决了,而且游客们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以后我还会参加。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明,在本次全英导游实习过程中,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任务更清楚。有的学生表示,能够养成自己查缺补漏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能力是在课堂的学习中被忽略的重要部分。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通过参加具体的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意识到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目前,大学生课外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通过参加实习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集思广益努力为学生创造更精彩更实用的实用英语的实践机会。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彻底的改变学生的陈旧的应试英语的学习观念。
参考文献:
[1]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Self-Access fromTheoryto Practice(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Holec, H. 1981.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3]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上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
关键词:实习支教;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72-02
为大力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新疆地区于2006年由新疆师范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率先试点开展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并于次年在新疆师范类高校全面推广开展,截至目前全疆已连续开展9年,每年上万名大学生到新疆农村偏远地区开展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为新疆农村双语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平台,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虽然已连续开展多年,并且有良好的制度保障,但仍有部分切实问题急需改善。目前,困扰新疆大学生实习支教①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虽然新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院校高度重视支教学生人身安全,但实习支教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事件仍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存在的安全问题
通过对历次实习支教意外伤害事件进行反思,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实习支教过程中产生的学生人身安全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煤气中毒事件。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学校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办学条件不足、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冬天学校缺乏统一供暖的条件,只能用煤炉取暖。以和田地区为例,90%以上的实习支教学校没有统一暖气,冬天气温下降时实习学校采用煤炉取暖的方式避寒,而参加实习支教工作的大学生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为城市生源,没有使用煤炉取暖的经历,容易产生操作不当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是实习支教学生人身安全的最大隐患。另外,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使用电热毯、电热扇等电器取暖,因所使用电器质量良莠不齐并且这些电器均为大功率电器,当线路老化或接触不良时易发生线路短路引发火灾等危险事件。
2.溺亡事件。新疆部分农村地区的春夏两季容易发生融雪性洪水,这时候的河水具有水流急、水温低且河床暗坑多等特点,不了解情况的人下河游泳很容易发生危险,进行实习支教的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指导教师的随时监督,自我约束力不强,故经常发生部分学生私自到河中游泳事件,从而造成伤亡事故。
3.交通事故。新疆农村地区实习支教学校之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较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为摩托车和板板车②,这部分地区的大多数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较差,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时有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率较高,实习支教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4.针对实习支教女学生的人身骚扰事件。参加实习支教工作的师范类大学生女生占大多数,个别专业的班级中男生甚至只有1~5名,这些女生到农村学校后因穿着时尚,打扮较为前卫,容易吸引当地学校教师和群众的注意力,我校从开展实习支教工作以来已发生多起当地学校素质较差教师或社会青年骚扰实习支教女学生的事件,给被骚扰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伤害,带来了负面影响。
实习支教过程中,除了发生的对实习支教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外还发生过实习支教学生对当地学校学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参加实习支教的大学生大部分为大三学生,已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师范类课程的学习,了解相应的教师准则,但这些知识全部为理论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再者大部分学生虽然对教学工作具有较大热情但缺乏管理学生经验,当遇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和棘手的教学管理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极端的实习支教学生会采用罚站、体罚等违反教学规律现象的行为,从而对实习支教学校的学生造成伤害事件。
二、对实习支教安全问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通过对实习支教过程中出现的人身意外伤害现象进行反思,我们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项工作加以完善:
1.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实习支教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经费投入力度。目前,自治区政府对实习支教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额为100元/每人,保险额度为10万元人民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10万元的保险标准已完全不能满足重大人身意外伤害的诉求。据悉,自治区教育厅目前正着手准备将实习支教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有望将保险额度提高到30万元人民币,此举将为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实习支教院校应做好实习支教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牢固树立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让实习支教学生提前了解将要实习的真实环境及即将要面对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做到防患于未然。实习支教学生大部分将被分配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得不到指导教师的有效监督,学生们更多的是靠自己排除身边的安全隐患,在培训过程中为同学们播放实习支教学校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让他们真实地了解实习环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针对实习过程中常见和易发的安全事故,如煤气中毒、游泳溺水、安全用电等事项进行重点讲解。开设安全知识和自救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安全隐患并且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除安全教育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树立吃苦耐劳、勇于奉献、乐于支教的精神,鼓励学生为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接收实习支教学生的基层学校。基层学校是实习支教学生的最主要场所,因此完善基层学校的安全保障工作将是实习支教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教育部门通过行政力量强化对支教学生的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基层学校校长对支教学生人身安全负责制度,学校校长在实习支教工作中直接负责实习支教学生的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排除和解决支教学生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因此基层学校校长是否重视实习支教工作,是保证这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基于上述原因,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将基层学校校长是否能较好地组织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纳入对校长的年度考核评分标准中,进一步提高实习支教工作的安全保障。
三、小结
如何确保人身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是任何工作开展的最关键环节,新疆地区的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更是如此,如何建立更加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地方高校和受援学校共同努力并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注释:
①实习支教:将师范生传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改为到农村基层学校参加四个月的实习工作,既增加了师范生教育实践的锻炼机会,又解决了农村基层学校缺少教师的局面。